一、A Pain in the Neck(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强,王于领,张志杰,朱毅,李建华,杨霖,万里,马全胜,马明,刘春龙,祁奇,张伟明,谭同才,郭京伟,许志生,李扬政,宋朝,李艳,黄大海,李长江,矫玮,侯晓晖,黄力平,李豪杰,苟波,廖远朋,陈建,朱东,刘静,赵彦,王文清,江征,谢幼专,马辉,陈佩杰[1](2020)在《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中国专家共识》文中提出颈痛(neck pain)是成年人慢性病中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发病率高达7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为进一步加强体医融合,提高运动疗法改善颈痛的治疗水平,来自中国康复科学、骨科以及运动科学等领域的专家组制定了"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中国专家共识"。经检索国内外常用电子数据库,参考国际常用的证据水平进行分级,结合中国正积极倡导的"非医疗健康干预"和"体医融合",该专家共识提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规范和推荐建议,指导物理治疗实践和推行体医融合理念。
岳寿伟,魏慧,邵山[2](2019)在《颈椎病评估与康复治疗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的相邻结构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如神经、血管等),并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的症候群[1]。所检索到的国外相关指南均未提及颈椎病的概念,将颈部疾病统称为颈部疼痛(neck pain)[2—4]。1分型根据解剖、病理生理、受累组织及临床表现,颈椎病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将颈椎病分为颈型(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和混
林友[3](2014)在《上颈椎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颞下颌关节紊乱是临床上口面颌部最常见的综合征,其主要特点为颞下颌关节区及周围肌肉酸胀疼痛、张口运动障碍伴或不伴关节弹响。目前国内外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发病病因和机制尚没有统一定论,在祖国医学中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证属“痹证”范畴。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受风寒之邪侵袭,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阻,气血癖滞脉道,肌肉筋膜骨节失养或因局部外伤、关节劳损、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引起肌群、关节不协调的运动,这些都可能会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引发一系列症状。颈部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研究表明全球至少有50%以上的人经历过颈部疼痛,由于缺少标准化的治疗方法,慢性颈部疼痛成为了主要的社会经济负担之一。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颞下颌关节紊乱与颈椎病具有部分相同的临床症状表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常常主诉颈部疼痛,而颈部疼痛的患者时常也伴有口颌面部的疼痛。有研究认为头、颈和颌骨肌在颞下颌紊乱的发病中的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研究认为缺乏适当的锻炼或过度活动是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主要原因,并称之为“肌运动不良”性疾病。肌肉长时间的不放松和持续紧张直至痛性肌痉挛发生,这种肌的过度活动导致了咀嚼肌系统和关节的疼痛和功能紊乱。此外打哈欠、不适当的下颌运动、肌疲劳、慢性错牙合,急性疾病、躯体和内脏深部的疼痛等均可造成头面部肌痉挛,肌痉挛引起了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疼痛、下颌偏斜和(或)开口运动受限,咬合障碍则是继发的或伴随出现,并称之为颞下颌关节疼痛功能紊乱综合征。同样在临床上也可以经常见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表现出颈椎紊乱的体征,如颈肩、颈椎生理弯曲度异常及(或)头颈运动受限或亢进等,类似于颈椎病的表现。高位颈神经中枢末梢有重叠分布现象,一些学者认为接受三叉神经和混入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躯体感觉传入纤维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可下降至颈1-颈2节段,其尾部可达到颈4节段,有人甚至认为可达颈5水平,与高位颈髓后角相连,因此有学者将二者合称为“三叉颈神经核”。此核是高位颈神经和三叉神经和混入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的躯体感觉传入纤维之间发生会聚的解剖学基础。由此头、颈和颌骨肌和相关肌肉和神经上的相互联系使得我们推测上颈椎手法治疗是否可以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我们将对颞下颌关节紊乱和颈椎紊乱以及疼痛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然后进行上颈椎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探讨其临床疗效性。一、目的1.1颢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是一组以颞下颌关节以及咀嚼肌区域疼痛和压痛、关节运动弹响、张口以及咬合运动受限为主的症候群。大量文献表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引起,包括结构因素(咬合解剖)功能因素(磨牙、神经肌肉功能紊乱)以及心理因素,且每种因素的在发病中占据的地位尚不明确。颈部疼痛是颈椎疾患最常见的主诉,可见于急性损伤之后(如挥鞭伤)以及慢性累积损伤(如颈椎病)。颈部疼痛和颞下颌关节紊乱都是在普通人群中十分常见。这些症状虽然不会引起生命威胁,但是对工作和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而痛苦。近年来有文献报道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和颈部疼痛患者常常表现出与彼此相关的症状学和体征。为进一步证实颈部疼痛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各自的症状体征是否相互具有关联性,我们在附近医院、学校和社区进行一项小规模的的流行病学调查。1.2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最主要病因最主要为肌源性和关节源性,虽然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发病尚未完全阐明,但是有明确证据表明中枢和外周的疼痛易化扩散有大影响。有研究表明咬肌的牵涉痛可能与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相关。有很多学者进行了一些实验性研究,通过向咬肌内部注射谷氨酸盐,高渗盐水,缓激肽或神经生长因子等产生了如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相应区域感觉和运动障碍的相似效果。向健康人群的咬肌内注射高渗盐水引起局部疼痛和牵涉痛,这种现象和颞下颌紊乱患者相似。此外这些研究也表明一些肌肉,如上斜方肌的的牵涉痛扩散至头部,有学者认为许多不同肌肉的紊乱共同参与了颞下颌关节紊乱和紧张性头痛的发病过程,因为颞下颌关节紊乱在临床特征上与咬肌刺激后产生的疼痛模式相似,而紧张性头痛则与如上斜方肌收到刺激后产生的疼痛模式相似。从临床角度看来,肌肉牵涉痛是与扳机点紧密联系的。扳机点是骨骼肌纤维中可触及的紧张性索条上高度局限和易激惹的点。其常见的临床特征为:按压扳机点可以诱发出局部疼痛或牵涉痛,这种疼痛与患者主诉的疼痛感受相似,按压亦可加重已存在的疼痛。快速按压扳机点可诱导出局部的肌肉颤搐反应,该反应是索条内部及围绕索条的肌纤维的快速收缩,快速用针刺入也能诱导出该反应。研究发现手法刺激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扳机点产生的牵涉痛和经典的模式相类似,但并未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目前还没有一项对照试验探讨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扳机点分布特征比较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咀嚼肌和颈肩肌群扳机点数量差异,描述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咀嚼肌和颈肩肌群扳机点牵涉痛区域分布模式。1.3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是口面颌部最常见的症候群,其主要特点为关节区以及周围肌肉酸胀疼痛、张口运动障碍伴或不伴关节弹响。目前国内外对颞颌关节紊乱的发病病因和机理尚没有统一定论,但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咀嚼肌紧张并且伴有张口受限。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颞颌关节紊乱突出的表现是咀嚼肌症状而不是关节本身症状。大多数患者咀嚼肌上有病灶点,并且有明显的压痛。研究发现咀嚼肌紧张现象不仅存在于颞下颌紊乱患者身上,也在正常人群中普遍存在。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颈椎病具有部分相同的临床表现。患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病人常常主诉颈部疼痛,而颈部疼痛的患者也常常伴有口面部的疼痛。临床经常见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表现出颈椎症状,如颈肩、颈椎生理弯曲度异常及(或)头颈运动受限或亢进等,类似与颈椎病的表现。研究表明大多数颞下颌功能紊乱患者有颈椎功能紊乱病,特别是颌下区疼痛常同时有颈肩部的疼痛,同时颈椎功能紊乱病患者亦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表现。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在寰枕关节复位或者枕下肌群推拿治疗后,咬肌的压痛阈值和最大张口限度是否可以得到改善。探讨寰枕关节手法复位和枕下肌群推拿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咬肌压痛阈值,以及最大张口限度的即刻影响。1.4我们在之前发现寰枕关节手法复位和枕下肌群推拿可以迅速提高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咬肌压痛阈值以及最大张口限度,但该疗法是否可以维持长期疗效尚待观察,为此本研究将探讨观察上颈椎手法配合局部针刺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时限临床疗效。二、方法2.1选取2012年124例(男性56例,女性68例)就诊于我院门诊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以及139例无颞下颌症状学的健康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等内容,每位患者或普通人的信息由我们以访问问卷的形式当即获取,每人均告知患者本次调查研究的意图并且当场完成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学和颈部疼痛疼痛相关内容。分别记录颞下颌关节紊乱个症状学人数所对应颈部疼痛患者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IBM SPSS21.0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以a=0.05为检验水准。2.233例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和31例健康人纳入本次研究。仔细寻找颞下颌关节紊乱和健康人的患者双侧颞肌、深层和浅层咬肌、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和枕下肌群扳机点,对扳机点数量和相关牵涉痛区域进行相应记载,扳机点的诊断依据国际通用标准,通过经验丰富的医师触诊找出。扳机点的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之间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IBMSPSS21.0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2.3选取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65例,男性28例,女性37例,均在咬肌处发现明显的压痛点且均伴有张口受限,伴或不伴关节弹响,且经过问诊查体均发现有寰枕关节错位且患者有颈部疼痛。65例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接受寰枕关节手法复位,第二组接受枕下肌群推拿治疗,第三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咬肌扳机点压痛阈值,以及最大张口限度(上下唇之间的高度),应用IBMSPSS21.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计算均数、标准差并进行正态性检验,计数资料计算构成比,并采用χ2检验,治疗后组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以a=0.05为检验水准。2.4选取来自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来自我院门诊,X线表现且经过手法触摸确诊C1或C2错位的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6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实施局部针刺治疗,实验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上颈椎手法治疗,连续治疗10天,观察两组VAS评分和最大张口限度的情况变化。计数资料的基线资料采用列联表卡方分析方法,计量资料的基线资料描述性分析给出均数±标准差(x±s),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治疗后组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均以a=0.05为检验水准。三、结果3.1263人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调查,124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中有颈部疼痛患者有83例,139例普通人群中只有50例有颈部疼痛,有颞下颌症状学的人群要显著高于没有颞下颌症状的人群(χ2=25.137, OR=3.603,95%CI:2.163-6.000,P<0.001)),且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中女性颈部疼痛的更高(χ2=22.930,OR=0.139,95%CI:0.059-0.326P<0.001)。在普通人群中49例男性颈部疼痛患者有15例,而90例女性颈部疼痛患者有35例,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0.944,P=0.331)。3.2总扳机点数(χ2=235.366,P<0.001),以及上斜方肌(χ2=37.276,P<0.001);胸锁乳突肌(χc2=22.199,P<0.001);深层咬肌(χ2=52.515,P<0.001);浅层咬肌(χ2=57.405,P<0.001);颞肌(χ2=53.72,P<0.001;枕下肌群(χ2=22.199,P<0.001)在颞下颌关节患者要显著多于正常人。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有较广泛的牵涉痛区域面积,除浅层咬肌外(左P=0.315和右P=0.077),各肌群扳机点牵涉痛面积在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要显著大于正常人(P均<0.05)。3.3治疗前手法复位组最大张口限度为(46.4+7.6)mm,推拿组为(46.2±6.2)mm,空白对照组为(46.0±6.0)mm,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协变量治疗前最大张口限度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前=517.408,P<0.001),控制协变量后三组的治疗后的最大张口限度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后=28.267,P<0.001),分别为49.792mm、49.749mm、45.768mm,其中手法复位组和推拿法相对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但是手法复位组和推拿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前手法复位组咬肌压痛阈值为(2.6±0.6)Kg/cm2,推拿组为(2.7±0.6) Kg/cm2,空白对照组为(2.8±0.7) Kg/cm2,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协变量治疗前咬肌压痛阈值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前=388.056,P<0.001),控制协变量后三组的治疗后咬肌压痛阈值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后=50.021,P<0.001),分别为3.249Kg/cm2、3.194Kg/cm2、2.562Kg/cm2,其中手法复位组和推拿法相对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但是手法复位组和推拿组之间无显著差异。3.4治疗前观察组最大张口限度为(45.4+6.6)mmm,对照组为(45.3±6.0)nun,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协变量治疗前最大张口限度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前=146.489,P<0.001),控制协变量后两组的治疗后的最大张口限度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后=13.008,P<0.001),分别为49.798mm、49.923mm。治疗前观察组VAS评分为4.6±1.3,对照组为4.7±1.4,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协变量治疗前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后=303.692,P<0.001),控制协变量后两组的的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后=22.328,P<0.001),分别为3.851、3.246。说明观察组在改善下颌关节的运动范围和疼痛改善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四、结论4.1在此次小样本研究中发现颈部疼痛和颞下颌症状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女性颈部疼痛的发生率较高,颈部疼痛均随着年龄增大而显著增加。4.2本研究描述了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咀嚼肌和颈肩肌群扳机点牵涉痛区域分布模式。颞下颌关节紊乱患的牵涉痛区域面积相对正常人群较大,说明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具有外周和中枢疼痛敏感化。4.3寰枕关节复位或枕下肌群放松均可以使咬肌扳机点压痛阈值升高,缓解咬肌痉挛,增大最大张口限度,这预示颈枕部的手法治疗或许可以改善颞颌关节紊乱。4.4采用上颈椎手法配合针灸治疗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较单纯局部针刺明显改善张口度和缓解疼痛,有临床应用价值。
周寇扣[4](2019)在《八段锦锻炼对办公室人群颈椎亚健康状态的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别观察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和保健“米字操”锻炼对办公室人群颈椎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效果,对办公室人群颈椎亚健康状态在疼痛方面、颈部不适症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和评估。为预防和改善办公室人群颈椎亚健康状态提供数据和实践依据。为推进具有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开展多样化中医护理服务,加大中医治未病理论对颈椎亚健康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可行性方案。[方法]本研究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采用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在北京2个公司中筛出符合颈椎亚健康状态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70例。受试者分为试验组(八段锦组)35例和对照组(保健“米字操”)组35例,试验组进行5周,每周3次的八段锦锻炼,对照组同时进行5周,每周3次的保健“米字操”锻炼。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由专业人员进行评定和监督。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亚健康态颈部不适症状量表(NDS)、焦虑自评量表(SAS)、健康调查简表(SF-36)的评分作为评价标准。观察两组受试人员的在颈、肩、背上肢的疼痛,颈部不适症状,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变化。[结果]本研究共计入组受试者70例,每组各35例,其中试验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共计收集入组受试者资料65例,符合统计学检验标准。在观察过程中未发生不良事件。1.两组间受试者的性别、年龄、是否近视、使用电脑时长、使用手机时长、运动时长和是否为颈椎病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受试者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数据比较:组内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从均值上看,干预后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两组的VAS得分比较,P=0.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颈部不适量表(NDS)比较:组内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从均值上看,干预后NDS的评分均低于干预前N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两组的NDS得分比较,P=0.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比较:组内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从均值上看,干预后SAS的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两组的SAS得分比较,P=0.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5.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5.1生理机能(PF:Physical Functioning):组内比较,试验组从均值上看,干预后的评分高于干预前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一致未发生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则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生理机能(PF)方面的改善无差异。5.2生理职能(RP:Role-Physical):组内比较,试验组从均值上看,干预后的评分高于干预前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则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生理职能(RP)方面的改善效果无差异。5.3躯体疼痛(BP:Bodily Pain):组内比较,试验组干预后的均值评分高于干预前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两组组间比较,P>0.05,表明两组在干预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改善躯体疼痛(BP)方面无明显差异。5.4一般健康状况(GH:General Health):组内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组间比较,干预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改善一般健康状况(GH)方面无明显差异。5.5精力(VT:Vitality):组内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相对于干预前均值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两组组间比较,干预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干预后在改善精力(VT)方面有差异。5.6社会功能(SF:Social Functioning):组内比较,试验组干预后的均值评分高于干预前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两组组间比较,P<0.05,表明两组在干预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干预后对比,在促进的社会功能方面(SF)有差异。5.7情感职能(RE:Role-Emotional):组内比较,试验组干预后的均值评分高于干预前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两组组间比较,P<0.05,表明两组在干预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干预后在改善情感职能(RE)方面具有差异。5.8精神健康(MH:Mental Health):组内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相对于干预前均值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干预后在改善精神健康(MH)方面有差异。5.9健康变化(HT:orted Health Transition):组内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无变化,表明两组干预前后在HT方面均无明显改善。组间比较,试验组和对照干预前后评分也无变化,说明两组在改善健康变化(HT)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1.健身气功·八段锦和保健“米字操”都可以缓解和改善办公室人群颈椎亚健康状态的颈部疼痛、僵硬的症状,颈、肩、背部的不适的症状和焦虑情绪的情况。且健身气功·八段锦组效果比保健“米字操”组在改善颈部不适症状和焦虑情绪方面效果更好。2.在生活质量方面,健身气功·八段锦组和保健“米字操”组在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健康变化(HT)这5个方面对比无明显改善作用。在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方面在干预后均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健身气功·八段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室人群的一部分生活质量且效果优于保健“米字操”。3.健身气功·八段锦能缓解颈部疼痛、僵硬和颈部不适,调整心理焦虑状态,增强生命活力,特别是能够明显调节受试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受试者整体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处于颈椎亚健康的状态,从而促进颈椎亚健康的状态向身心健康状态发展。4.进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锻炼对办公室人群颈椎亚健康状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建议将健身气功·八段锦作为预防和缓解颈椎病和颈椎亚健康状态的中医护理方案并在今后进行更广泛的探讨。
梁龙[5](2020)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CR)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该病常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障碍、上肢的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罹病久者可甚至可发生肌肉萎缩。多个统计研究报告结果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已经处于危害人们健康的非致死性疾病的前列。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年化,该病在我国更为严重,影响个人生活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寻找一种有效、简便、适宜性强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必要。目前,保守治疗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首选治疗措施。功能锻炼作为其中的一种治疗措施,其临床有效性已经在许多研究中被证实。颈椎是由动力系统和静力系统两部分组成。动力系统主要指的是颈部肌肉,静力系统主要是颈椎骨。颈椎病的发病有着“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的论述,颈椎部的“筋”异常导致“骨错位”的发生,最终“筋骨同病”,引发本病。目前研究也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与颈部肌肉的肌张力增高有关。颈肌肌张力增高,即“筋急”的发生,“筋急”产生异常应力,对颈椎骨造成牵拉,导致“骨错缝”的发生,长期的骨不正会导致应力性骨赘、椎间盘退变,刺激到颈神经根就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可以总结成“筋骨同病,以筋为先”,再根据《灵枢·卫气失常》中论述,“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所以对于本病的治疗应该对颈部“筋”进行干预,调节颈肌的状态,“经筋治骨”,最后达到“筋柔骨正”、“筋柔骨自安”的生理状态。颈椎康复操是由朱立国教授结合颈椎的解剖、生理状态和颈椎疾病发病特点创制的一套颈椎锻炼方法。本颈椎康复操已经收录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编纂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指南,并作为其中的一种推荐治疗方法。颈椎康复操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创新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也是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推广项目。颈椎康复操是对颈部“筋”进行直接的干预,符合以上“经筋治骨”的治疗原则。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颈椎康复操配合其他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但是单一的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作用及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此,我们提出假说:颈椎康复操可以通过降低肌张力,进而改善颈椎骨等应力,调节颈椎受力平衡而发挥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四个部分来阐述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潜在机制。1文献研究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1.1目的检索当前国内外关于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方法来明确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1.2方法计算机检索了 Medline数据库(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7个数据库关于功能锻炼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然后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的数据分析和图形制作。使用漏斗图评价文献的发表偏倚,如异质性较高,则使用敏感性分析结果的稳健性,使用亚组分析来明确研究间异质性来源,并使用GRADE分级对每个结局指标进行强度推荐。1.3结果经过严格筛选,总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共有87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功能锻炼能显著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VAS评分[SMD=-0.89;95%CI:(-1.34,-0.44),P<0.0001]和 NDI 指数[MD=-3.60;95%CI:(-6.27,-0.94);Z=2.65,P=0.008<0.05],由于没有文献报告 SF-12、SF-36 这两个指标,所以无法进行分析。漏斗图显示VAS评分和NDI指数两者对称性稍差,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但敏感性性分析表明Meta分析指标稳健性尚可。亚组分析表明高异质性来源可能与干预时间、发表语言、发表年份有关。GRADE分级结果是VAS评分和NDI指数均是低等级。1.4结论单独进行功能锻炼干预或功能锻炼辅助其他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疼痛,改善颈部功能,但仍需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提供更充足的证据。2临床研究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作用的探索性试验2.1目的初步探索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增强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证据,为颈椎康复操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2.2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市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急性期)患者。将所有纳入病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颈椎健康指导,治疗组予以颈椎康复操+颈椎健康指导。记录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2月、3月患者的VAS评分、NDI指数、SF-12PCS评分、SF-12 MCS评分、不良反应。使用SPSS 17.0、GraphPad Prism 8.0.2软件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形的绘制。2.3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患肢情况、干预前的VAS评分、NDI指数、SF-12PCS评分、SF-12MC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相关指标比较结果如下:(1)NDI指数: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NDI指数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各个观察时间点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NDI指数,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2)VAS评分: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似(P>0.05),且干预后3月与干预后2月差异不明显(P>0.05),余各个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在降低患者疼痛方面效果不明显,但疼痛可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好,效果可延续到干预后2月。(3)SF-12 PCS评分:治疗组患者的SF-12PC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增高显著(P<0.05),且各个观察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颈椎康复操干预后3月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机体功能,而且随时间的延长疗效越好。(4)SF-12MCS评分:治疗组患者SF-12MCS评分增高明显,且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且随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显著。(5)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1例锻炼后颈肩部酸胀不适的症状,嘱其热敷,减少锻炼次数,症状消失。还有1例患者做雏鸟起飞出现患侧手臂的酸麻感,嘱其减小手臂后伸角度后,症状消失。余未见异常。2.4结论颈椎康复操可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急性期患者颈椎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颈椎康复操的安全性也较好。虽然对疼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但是配合颈椎康复操的仍保持一定优势。疼痛的改善的结果可能与疾病处于非急性期或样本量小、观察时间点等有关。3应用基础研究基于筋束骨理论探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肌张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3.1目的基于“筋束骨”理论,通过对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面域肌张力、颈椎活动度的作用的研究,明确颈椎康复操对颈部“筋”的作用,以及“筋”对“骨”的影响,从而探讨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可能的治疗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3.2方法3.2.1肌张力测量采用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Mtone JZL-III型)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部肌张力面域测量,测出200g压力时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所对应的刻度位移记为该点的肌张力。分别记录颈椎康复操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的多点肌张力数据,使用MATLAB R2015a软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绘制肌张力云图,然后进行比较分析。3.2.2颈椎活动度测量使用OptiTrack-V120:Duo&Trio仪器在颈椎康复操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活动度的测量,再使用Optitrack Motive软件和Visual3D V5软件对数据进行记录和计算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对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GraphPad Prism 8.0.2软件进行图形绘制。3.3结果3.3.1肌张力随着颈椎康复操锻炼的持续,自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肌张力有着逐渐下降趋势。3.3.1.1干预前从总体看,干预前患者的颈部肌张力增高情况对称性稍差,右侧整体肌张力较左侧高。肌张力低区域主要集中在C3-C6颈椎两侧的肌肉,自C6-T1区域的肌张力较颈项部要高。3.3.1.2干预后1周云图分布对称性较干预前好,肌张力增高区域有所缩小,尤其C6-7区域肌张力降低比较明显。3.3.1.3干预后2周颈项部以“团块区域”的肌张力分布逐渐扩散成跟解剖形态相近的“条带状”区域,云图两侧的对称性较之前更显著。3.3.1.4干预后3周颈部云图整体有下降趋势并且无论颈椎区域还是肩胛区域对称性均较好。颈项部及肩胛区的肌张力基本按照解剖形态分布。3.3.1.5干预后4周云图肌张力整体下降明显,颈项部肌张力仍有明显下降趋势,低肌张力区域逐渐增大明显,左右两侧肌张力云图对称性较好。3.3.2颈椎活动度3.3.2.1颈椎前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前屈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发现,除了干预前和干预第一周颈椎活动度改善不明显(P>0.05),余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2颈椎后伸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后伸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发现,干预前与干预后一周、干预后三周和干预后四周颈椎后伸角度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3颈椎左侧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左侧屈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干预后第三周和干预后第二周相比,颈椎左侧屈角度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观察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4颈椎右侧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右侧屈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5颈椎左旋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左旋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6颈椎右旋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右旋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4结论颈椎康复操能够有效的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肌肌张力,调节颈部受力平衡,由“筋急”向“筋柔”方向转变。通过颈椎活动度这一指标可以看出“筋柔”后又干预“骨错缝”使其向“骨正”方向改善。说明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能是通过改善颈肌紧张状态来改善骨的受力,调整了颈椎的应力平衡来实现的。4基础研究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的生物力学研究4.1目的通过对将颈椎康复的动作进行量化后,加载到构建好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分析每个动作的生物力学机制,为后期运动处方的开发提供支撑。再通过筋骨关系来分析颈椎康复操干预后导致颈肌肌张力降低后对颈椎的影响,探讨其深层的治疗机制。4.2方法4.2.1颈椎康复操的量化将颈椎康复操每个动作进行可量化地拆分,选取20名志愿者完成颈椎康复操动作,使用Optitrack动捕系统和测力手套对每个动作进行轨迹捕捉和后期数据处理,得出每个动作的量化参数。4.2.2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使用CT扫描一名正常人颈椎,通过多个软件进行几何重建、逆向工程、网格划分、材料赋值等过程,构建出包含椎体(C0-T1)、椎间盘(C2-C7)、韧带、关节软骨、肌肉等结构完整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待验证其有效性后,再将量化好的颈椎康复操参数加载到该模型上,分析每个动作对椎体、椎间盘、韧带的应力及肌肉的应变情况。4.2.3不同肌张力变化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通过对颈椎间盘退变的模拟来构建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特征的疾病模型,再用刚度参数来模拟颈肌肌张力,构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正常、肌张力降低的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根据颈椎日常活动的动作,对三个模型进行前屈、后伸、旋转、侧屈四个工况的加载,从而分析颈椎康复操使得肌张力降低后的颈椎的筋骨影响关系,进一步探索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机制。4.3结果4.3.1颈椎康复操的量化对颈椎康复操进行动作拆分和参数测量。前屈后伸动作拆分成颈椎前屈后伸两个动作,测量结果是前屈63.31°,后伸62.15°;旋颈望踵动作拆分成旋转和前屈,测量结果是左旋81.2°,右旋79.3°,左侧前屈15.66°,右侧前屈19.06°;回头望月动作拆分成旋转和后伸45°,测得结果是左旋81.2°,右旋79.3°;雏鸟起飞动作可以拆分成颈椎后伸,上肢后伸及上肢的下拉力三部分,结果测得颈椎后伸62.15°,上肢后伸与躯干的角度38.18°,上肢下拉力为77.36N。摇转双肩动作可以拆分为肩关节的向上、向前、向下、向后四个动作,测量位移参数结果是向上 83.82mm、向前 96.83mm、向下 48.03mm、向后 50.46mm。4.3.2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构建了颈椎所有椎体和椎间盘、10个韧带结构、14组肌肉的全颈椎有限元模型,并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比对,结构表明该模型的仿真性较好。对颈椎康复操每个动作在模型上进行加载。4.3.2.1前屈后伸颈椎前屈时,颈椎整体的受力区是枕骨下及所有椎体、椎间盘区域,其中寰椎的前后弓受力最大。椎体中应力自C2至C4应力逐渐增加,又从C4至C7椎间减小。椎间盘的应力最大集中在C4-5椎间盘,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椎间盘的前部。颈夹肌和肩胛提肌是应变最大的两个肌肉。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和棘上韧带的应力都随着颈部前屈活动应力不断增加,且承受最大应力的韧带为黄韧带。对颈椎有限元模型进行后伸动作加载,应力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关节突关节及钩椎关节,寰椎应力最大区域在前后弓。椎体中所受应力是C2椎体。椎间盘较大应力主要出现在椎间盘的两侧,其中C3-4是受力最大的椎间盘。胸锁乳突肌是产生最大形变的肌肉,前纵韧带是承受最大应力的韧带。4.3.2.2旋颈望踵加载旋颈望踵动作后,C4和C5椎体所受应力最大,寰椎最大应力区域在前后弓,C2椎体至C6椎体,最大应力区域主要集中在左侧上关节突、下关节面,椎体部分的较大应力区域自上而下,由椎体左侧转移到椎体右上部外侧,直到C7椎体最大应力区域转移至右侧椎体部分。所受应力最大椎间盘位于C3-4、C4-5节段。产生最大形变的肌肉是颈夹肌。旋转运动时各韧带应力均有所增加,最大应力位于黄韧带,在进行前屈运动时,前纵韧带应力逐渐下降,余韧带应力明显增加。4.3.2.3回头望月将回头望月在颈椎有限元上加载,承受最大应力的椎体是C3,C3到C6椎体的最大应力位置分布于钩椎关节部位、左侧上关节突、下关节面区域,至C7椎体后应力明显区域转至钩椎关节部位。椎间盘最大应力出现在C3-4节段。头最长肌为应变最大的肌肉。右旋动作时,各韧带的应力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黄韧带为受力最大的韧带,后伸运动后,除了前纵韧带应力增加明显外,余韧带应力都在下降。4.3.2.4雏鸟起飞将雏鸟起飞进行动作加载,颈椎受力明显区域主要集中在椎体和上关节突和下关节面部位。C2椎体承受着椎体中的最大应力。寰椎的最大应力仍位于前后弓部位,余各椎体应力明显区域出现在椎体与椎体的结合部位。C3-4椎间盘所受应力最大。胸锁乳突肌是该运动形变最大的肌肉。而前纵韧带是应力最大的韧带。4.3.2.5摇转双肩对模型中肱骨头参考点进行向上、向前、向下、向后的位移工况加载,颈椎的应力分布大致相同。寰椎前后弓有明显应力改变,余椎体应力改变不明显。椎间盘的应力改变也不明显。承受最大应力出现在C4椎体,椎体应力明显位置处于椎体与椎体连接的钩椎关节区域。椎间盘受力自上而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应力明显区域也从椎间盘的两侧逐渐向后移至椎间盘的后外侧。在肌肉方面,向上、向前运动都是颈夹肌和颈最长肌形变最大,向下和向后运动是产生最大形变的是肩胛提肌。韧带受力方面,向上运动除了前纵韧带,其余韧带应力均逐渐增加,其中黄韧带最为明显;向前运动各个韧带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向下运动时,前纵韧带反而应力不断增加,而其余三个韧带应力逐渐减小;向后运动时,原本上升的前纵韧带也是先小幅度上后下降,呈抛物线状。4.3.3不同肌张力变化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4.3.3.1前屈工况在肌张力增高、正常肌张力、肌张力降低的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中进行前屈工况加载,发现椎体的应力较大的部位发生在椎体与椎体的结合部位,椎板及棘突部位分散的应力较少。其中寰椎所受的应力最大,肌张力增高、正常肌张力、肌张力降低三个模型寰椎的所受的最大应力分别是42.17Mpa、38.81Mpa、35.22Mpa。椎间盘应力较大区域主要是椎间盘前部及前外侧。肌张力增高模型中各个椎体所受的应力增高,随着肌张力的降低,椎体应力有逐渐减小趋势。各个颈椎间盘的应力趋势基本与椎体情况相似,但是在C2-3和C5-6椎间盘,随着肌张力降低,应力有着轻微增大趋势。4.3.3.2后伸工况对三个疾病模型进行后伸工况加载,三个模型的应力分布区域大致相似,应力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椎体钩椎关节、上关节突和下关节面,寰椎在前后弓部位。所受应力最大的椎体是C2椎体。椎间盘应力较大区域分布自上而下由前外侧转向后外侧,其中受力最大的椎间盘为C3-4椎间盘。4.3.3.3旋转工况在旋转工况的加载下,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降低、肌张力正常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应力分布区域大体一致。寰椎应力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前后弓部位,余椎体最大应力区域主要是在钩椎关节、右侧关节突部位。椎间盘的应力区域主要是在两侧。所受应力最大的椎体是C5椎体,且各个椎体所受的应力大小相差不大,承受应力较大的椎间盘C3-4节段。4.3.3.4侧屈工况侧屈工况加载后,椎体最大应力分布主要集中在左侧椎弓根部位及左侧椎体部位,寰椎最大应力仍然在前后弓,受力最大的椎体为C4椎体,自C4上下椎体应力逐渐减小。椎间盘最大应力部位在两侧,其中是以右侧为主,C3-4节段是受力最大的椎间盘。三个模型的最大应力分布区域大致相同。4.4结论不同的颈椎康复操动作对颈椎有着不同的生物力学作用,可以根据各自的作用特点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内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颈肌肌张力,进一步发挥降低颈椎椎体、椎间盘的应力,对于有应力集中部位,通过增加椎间盘的缓冲能力和分散应力来调节颈椎的应力平衡。
孙铭声[6](2019)在《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制定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的研究方案;探索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现象的特征和规律,分析穴位敏化现象与疾病的相关性,为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选穴方案提供参考。方法:1、采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客观、直观揭示穴位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颈椎病穴位敏化研究现状;通过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预试验,采集受试者穴位敏化现象的相关信息,确定穴位敏化检测方法、穴位及探测区域,初步制定切实可行的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的研究方案;为后续开展以颈型颈椎病患者和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的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研究提供方法学依据。2、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以339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及227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从体表感觉、皮肤及皮下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学特性三个方面入手,采集受试者敏化穴位与疾病的相关信息,以明确穴位敏化现象(包括敏化表现、部位、数量等)与颈型颈椎病的相关性,以及研究颈型颈椎病不同穴位的敏化率、种类和表现特征。结果:1、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的方法学研究:(1)利用CiteSpace探索出穴位研究中最新的热点突现词为:穴位敏化,强度为71721,突现时间为2017年。(2)聚类为“穴位敏化”的信息标签中包括:红外辐射(Freq:16);压痛阈值(Freq:13)等;且聚类结果显示“穴位敏化”与“颈椎病”密切相关。(3)文献计量学研究发现颈椎病穴位敏化现象研究以热敏(66篇)、痛敏(46篇)、形敏(15篇)最为多见;目前颈椎病所有敏化现象中涉及敏化的穴位有28个,都以颈项部局部穴位为主。(4)预试验结果显示与健康人相比患者经穴触诊敏化率明显升高,温度普遍升高,机械痛及压痛均明显下降,差异多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研究方案切实可行。2、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1)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经穴温度分析颈型颈椎病患者所有经穴的最高温度均高于健康人(p<0.01)。绘制ROC曲线后,大椎、完骨、肩中俞等穴截断值的界定效果较好,曲线下面积>0.8,Youden指数>0.5;且患者经穴敏化率均高于健康人(p<0.01)。与患者局部穴相比患者远端穴的温度截断值界定效果最好,曲线下面积为0.741,且远端穴的敏化率更高。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病程越短,大椎、大杼、风池等穴更易发生敏化;年龄越小,肩井、肩中俞、完骨等穴更易发生敏化;VAS评分越低,肩井、完骨、风池等穴更易发生敏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经穴机械痛分析颈型颈椎病患者所有经穴的机械痛阈均低于健康人(p<0.01)。经绘制ROC曲线后,发现中渚、手三里、天宗等穴截断值的界定效果较好,曲线下面积均>0.7,Youden指数>0.36;且患者敏化率均高于健康人(p<0.01)。与患者局部穴相比患者远端穴机械痛截断值的界定效果最好,曲线下面积达0.731,远端穴的敏化率比局部穴稍高。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伏案时间越长,完骨、大椎、肩井等穴位更易发生敏化;数码产品使用时间越长,完骨、风池、大椎等穴更易发生敏化;而将男性作为对照,发现女性在肩中俞、天髎、手三里等穴更易发生敏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经穴压痛分析颈型颈椎病患者所有经穴的压痛阈值均低于健康人(p<0.01)。经绘制ROC曲线后,发现手三里、后溪、完骨等穴的截断值界定效果最好,曲线下面积均>0.700,Youden指数>0.350;且患者敏化率均高于健康人(p<0.01)。与患者局部穴相比患者远端穴的压痛截断值界定效果最好,曲线下面积为0.727,且远端穴的敏化率更高。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伏案时间越长,大椎、大杼、肩井等穴更易发生敏化;年龄越小,完骨、天髎、风池等穴更易发生敏化;VAS评分越低,天柱、肩外俞、天宗等经穴更易发生敏化;而将男性作为对照,发现女性在手三里、天宗、天柱等穴更易发生敏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敏感点分析敏感点主要分布在以经穴为圆心1cm的范围内(60%以上),以肩井穴周围分布的敏感点数量最多。患者敏感点的温度、机械痛、压痛测量指标均与最近经穴的各测量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且1cm内敏感点各测量指标与最近经穴各测量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0.90)。(5)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经络相关性分析将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研究所检测的经穴进行归经。发现颈型颈椎病患者不同经络的温度均高于健康人(p<0.01)。经绘制ROC曲线后,发现督脉温度截断值的界定效果最好,曲线下面积达0.809,Youden指数为0.582;患者不同经络的温度敏化率均高于健康人。颈型颈椎病患者不同经络的机械痛阈均低于健康人(p<0.01)。经绘制ROC曲线后,发现太阴经机械痛阈截断值的界定效果最好,曲线下面积最达0.738,Youden指数为0.365;患者不同经络机械痛敏化率均高于健康人。颈型颈椎病患者不同经络的压痛阈值均低于健康人。经绘制ROC曲线后,太阴经压痛阈值截断值的界定效果最好,曲线下面积为0.720,Youden指数为0.338;患者不同经络压痛阈值的敏化率均高于健康人。结论:1、穴位敏化是当前穴位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其主要包括穴位温度研究和痛阈值研究。2、颈型颈椎病患者经穴的温度均高于健康人,机械痛阈和压痛阈值均低于健康人;其中压痛敏化可能是颈型颈椎病的优势敏化形式。3、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三种测量方法敏化率均较高的穴位是后溪、大椎、手三里,为颈型颈椎病的优势敏化穴。4、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可能与部位相关。患者三种指标的因子分析均可自动将穴位区分为上项局部穴、颈项局部穴和远端穴三类;其中远端穴的温度和压痛阈敏化率明显高于局部穴,远部选穴原则可能是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优势选穴治疗。5、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可能与经络相关。其中患者督脉的温度敏化具有优势,太阴经的机械痛和压痛敏化具有优势。6、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可能与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伏案时间和数码产品使用时间等因素有关。
胡群卉[7](2017)在《“健身气功六式”结合推拿疗法治疗颈部疼痛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针对大学生颈部疼痛,通过“健身气功六式”结合推拿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改善颈部疼痛的效果。从而为缓解大学生颈部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调解心理状态服务,同时也为临床治疗颈部疼痛提供了依据。研究方法: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选取了“健身气功六式”配合推拿疗法为实施方案,采用实验法,用“健身气功六式”结合推拿疗法为干预手段,以北京体育大学17名学生患有颈部疼痛或不适者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干预,并通过颈部活动度、疼痛分级指数、目测模拟评分以及现有疼痛程度为评价指标,测试并统计12周前后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17名大学生各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1.经过12周的实验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颈部活动度都有相应的提高,实验组在通过12周“健身气功六式”结合推拿的干预后,在前屈、左、右旋上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后伸、左、右屈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采用了简式McGill疼痛量表的得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组在12周的“健身气功六式”配合推拿疗法的干预对疼痛分级指数、目测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以及现有疼痛程度上有明显的改善(P<0.01)。研究结论:“健身气功六式”结合推拿疗法对大学生治疗颈部疼痛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的改善颈部关节活动度,且安全方便,易于操作。
单越涛[8](2019)在《针刺联合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对既往已发表文献的Meta分析,探索针灸联合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循证医学证据。2.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NPQ、软组织位移、MPQ、SF-36等指标,通过针刺联合精灸、针刺假灸、假针精灸和假针假灸的对比,评价针刺联合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文献评价检索系统为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CBM数据库、中国维普网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检索近5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起始时间为2014年1月1日,结束时间为2019年1月1日。用NoteExPress3.2软件进行文献合并和筛选,筛选后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1)检索策略中文检索式为(颈椎病or颈痛or项痹)and(针刺or针or毫针)and(灸or麦粒灸or艾炷灸or温针灸or温和灸or灸疗or灸法or悬灸)英文检索式为(Cervical sPondylosis or Neck Pain or Cervical sPondyloPathy)and(AcuPuncture 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2)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所定制“偏倚风险评估”工作表进行评估,分为6个方面:①报告随机分配的方法;②分配方案是否隐藏;③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及实施者是否采用盲法;④研究结果测量者是否采用盲法;⑤结果数据是否完整;⑥是否存在选择性报道结果。每项纳入文献均针对各项进行“LOW”、“HIGH”、“UNCLEAR”的判断。评价者由(周俊合、赵琳)独立平行进行,在意见分歧出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意见不统一时由第三位评价者(XXX)评价。(3)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对于变量资料使用均数差值(MD)表达,当研究之间不存在异质性时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当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时选用随机效应模型或找出其异质性来源。在结果计算中,使用95%可信区间表示。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质性检验中,当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2.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运用SPSS20.0软件制作随机数字,按照1:1:1:1将纳入病人分成4组,分别为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假针假灸组。4组有效病例数分别为46例、46例、48例、47例。取穴:针刺取穴:颈椎阳性反应平面双侧夹脊穴(共取两对),双侧肩中俞,大椎,双侧中渚。精灸取穴(考虑到精灸的灼伤性,去两组穴位交替使用)①百劳、肩中俞、肩井、心俞、胆俞、肾俞;②新设、肩外俞、大杼、天宗、厥阴俞、三焦俞;取穴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操作:1、针灸组针刺操作:采用直径0.30mm的一次性针灸针,颈背部穴位采用长度为40mm的针灸针,中渚穴采用长度为25mm的针灸针。针刺操作时直刺入穴位,深度依穴位部位、体型胖瘦定为10-20mm,每个穴位均运针至得气为度,每次留针20分钟。精灸操作:治疗时先在穴位上涂以万花油,起到粘附及防烫伤作用,用自制艾灸器,将70:1比例黄金艾绒做成统一标准底面直径为2mm X高3.0mm左右的圆锥状艾柱,将艾柱安放好后,用线香点燃艾柱,随后用手指在其穴位周围抓挠,灸至艾柱剩余1/4时,受试者自觉疼痛难忍时取下,每穴共灸2壮,两组穴位交替使用。2、针刺假灸组针刺取穴及操作与针灸组相同,采用假灸的方法,其选穴与疗程均与针灸组相同,操作时先在穴位上涂以万花油,起到粘附的作用,用自制艾灸器,将70:1比例黄金艾绒做成统一标准底面直径为2mm X高3.0mm左右的圆锥状艾柱,将艾柱安放好后,用线香轻放置于艾柱周围,不点燃艾柱,只做出点燃的操作,随后拿走线香,用手指在其穴位周围抓挠,待5-7s后,拿走艾柱,每穴共假灸2壮。3、假针精灸组只采用精灸治疗,同时配合安慰针治疗,其选穴与操作、疗程均同针灸组精灸操作部分。同时采用1寸套叠式钝头针直刺入固定垫,到达皮肤表面,但不刺破皮肤,操作手法、留针时间和留针过程中的操作同针灸组,整个过程中针尖在固定垫以上,没有刺入皮肤。4、假针假灸组采用假灸加安慰针进行治疗,其选穴与疗程均同针灸组,操作时先在穴位上涂以万花油,起到粘附作用,用自制艾灸器,将70:1比例黄金艾绒做成统一标准底面直径为2mm×高3.0mm左右的圆锥状艾柱,将艾柱安放好后,用线香轻放置于艾柱周围,不点燃艾柱,只做出点燃的操作,随后拿走线香,用手指在其穴位周围抓挠,待5-7s后,拿走艾柱,每穴共假灸2壮。同时采用1寸套叠式钝头针直刺入固定垫,到达皮肤表面,但不刺破皮肤,操作手法、留针时间和留针过程中的操作同治疗组,整个过程中针尖在固定垫以上,没有刺入皮肤。疗程疗程共为30天,每3天进行一次治疗,每周进行2次治疗,精灸及假灸两组穴位交替使用,共需完成10次治疗,完成8次治疗即可视为有效病例。评价时点及指标在治疗前、结束时、随访1个月、随访3个月时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为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简式McGill疼痛量表(MPQ)、SF-36生活质量量表、软组织位移,所有分组均评价组间及组内疗效差异。统计临床试验数据性质(计量、分类资料和等级资料),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分类资料用卡方检验或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要求者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未满足的样本均数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Wilcoxon。等级资料用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校正)或多组比较的Kruskal-Wallis检验。多个观察时点的定量主要结局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采用双侧检验,基线比较检验水平α=0.10,疗效组间比较检验水平α=0.05,两两组间比较α=0.0167。结果1.本次文献研究结果:根据实验方案和检索方案,本次文献研究共检索到文献1931篇,最终纳入18篇文献,其中17篇中文文献,1篇英文文献,相关结局指标荟萃分析结果如下:1.1总有效率分析:在纳入的18篇文献中,有15篇文章中采用了总有效率评价。将15篇文章荟萃森林图如下,通过异质性检验得出片0.52>0.1,I2=0%,检验结果不具有异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经荟萃分析得出[OR=3.24,95%CI(2.29,4.58)]。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表明针刺联合艾灸疗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优于单纯针刺疗法。1.2神经根型颈椎病与颈椎病(多种分型)亚组有效率分析:在纳入研究的18篇文献中,有7篇研究对象为神经根型颈椎病,7篇研究对象为颈椎病(多种分型),按照不同研究对象设立两个不同的亚组进行荟萃分析经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得出P=0.55>0.1,I2=0%,不具有异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结算统计结果分别为[OR=3.91,95%CI(2.41,6.36)],[OR=2.34,95%CI(1.38,3.96)],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表明针刺联合灸法在治疗各型颈椎病方面均优于单纯针刺疗法。1.3温针灸与麦粒灸亚组有效率分析:在研究方法干预方面,所纳入18篇文献,按实验组干预方法分型又可分为温针灸疗法、针刺联合麦粒灸疗法两种方式。将以上两种分型预设亚组,分别进行有效率分析。在温针灸方面,共有8篇文献纳入,经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得出P=0.69>0.1,12=0%,不具有异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结算统计结果为[OR=4.51,95%CI(2.82,7.19)],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表明温针灸疗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优于单纯针刺疗法。在针刺联合麦粒灸疗法方面,共有4篇文献纳入,经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得出P=0.20>0.1,I2=0%,不具有异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结算统计结果为[OR=0.03,95%CI(-0.04,0.10)],经检验P=0.3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表明针刺联合麦粒灸疗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与单纯针刺疗法疗效相当。1.4症状体积得分、PRI得分、McGill、VAS、NPQ量方面,经meta分析后结果均提示:各项量表评分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证明针刺联合艾灸疗法在各量表减分方面优于单纯针刺疗法。2.临床试验结果(1)基线人口学资料方面,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假针假灸组4组,分别在性别(P=0.213)、年龄分段(P=0.458)、学历(P=0.095)、病程(P=0.703)、中西医诊断分型(P=0.132、P=0.052)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局指标方面,治疗前4组受试者分别在NPQ量表(P=0.978)、MPQ量表(P=0.863)、SF-36量表(P=0.974)以及软组织位移(P=0.188)方面统计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NPQ量表得分四组组内治疗前后NPQ得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四种治疗手段均能对颈椎病颈痛有疗效。对四组受试者NPQ得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四种疗法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将四组NPQ得分进行组间两两比较,针灸组与其他三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555),且两者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分析治疗前后NPQ得分折线图及得分均值,治疗后四组受试者NPQ得分均为下降的趋势,其中针灸组下降最明显,假针精灸组、针刺假灸组次之,假针假灸组最差。四组得出进行差值运算得出,治疗组三组在三个评价时点的NPQ减分率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在随访1个月时,针灸组与针刺假灸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5);在随访3个月时,针灸组与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P=0.044)。结果显示,四种疗法均对颈椎病颈痛有疗效,针灸组对比其他三个疗法在短期和远期疗效都更优,而针刺假灸组和假针精灸组之间疗效相当。(3)软组织张力位移(D0.2kg)四组治疗前后D0.2kg位移值组内比较得出,四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四种治疗手段均能缓解颈椎病颈痛患者颈部僵硬程度。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四种疗法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得出,针灸组与其他三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假灸组与假针精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20),且均与假针假灸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分析D0.2kg位移值得分折线图及位移均值得出,四组位移值至治疗结束时均呈现上升趋势,而在随访两期,四组均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差值比较得出,治疗结束及随访期间,针灸组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而与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疗效优于假针假灸组,且针灸组对比针刺假灸组及假针精灸组疗效更好,针刺假灸组和假针精灸组在缓解颈部软组织僵硬程度上,其近期疗效尚可,但不能持久维持。(4)McGill疼痛评价量表(MPQ)通过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得出,四组组内治疗前后MPQ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四种治疗手段均能缓解颈椎病颈痛的疼痛程度。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四种疗法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得出,针灸组与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灸组与假针假灸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针刺假灸组与假针精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738),且均与假针假灸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分析治疗前后MPQ得分折线图及均值,治疗后四组MPQ得分均呈现为下降趋势,其中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得分下降程度相当且均优于假针精灸组。通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得出,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三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随访1、3个月时,治疗组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果显示,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在缓解颈椎病颈痛程度上疗效相当,且疗效均优于假针假灸组。(4)SF-36生活质量量表通过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得出,治疗组三组SF-36得分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针假灸组无统计学意义(P=0.182),说明针灸疗法、针刺假灸疗法、假针精灸疗法均能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假针假灸对改善生活质量则无明显影响。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四组之间疗效存在差异,通过两两比较得出,治疗组三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分析治疗前后SF-36得分折线图及均值,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及假针精灸组受试者得分均为上升的趋势,且上升趋势大致相同,假针假灸组在随访1个月前呈现为轻度上升趋势,至随访3个月时下降至基线水平。通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得出,在治疗结束时,三组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109)。在随访1、3个月时,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3、P<0.001),两两比较得出,治疗组三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SF-36量表9个维度中,精力(VT)、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存在组间差异。在精力(VT)方面,治疗结束时,四组之间存在有统计学差异(P=0.022),治疗结束时,针灸组和假针假灸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随访期间,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躯体疼痛(BP)方面,在治疗结束时,针灸组与假针精灸组、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4、P<0.01),随访期间,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在生理职能(RP)方面,治疗结束时,针灸组、针刺假灸组、与假针精灸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5、P=0,033、P=0.015),随访1个月时,针灸组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3),随访3个月时,则四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647)。以上结果提示,四组均具有提升生活质量的作用,针灸组在改善精力、生理职能上要更优于其他组,躯体疼痛方面则与针刺假灸组和假针精灸组疗效相当。(5)有效率方面有效率方面,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89.1%、87.5%、55.3%。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针灸、针刺假灸、假针精灸、假针假灸在疗效上不完全相同。结论:1.Meta分析得出,针刺结合灸法治疗颈椎病在中医症状体积得分、PRI得分、McGill、VAS、NPQ量方面优于单纯针刺疗法。2.四组在颈椎病颈痛方面均有效;NPQ得分有效率分别为91.3%、89.1%、87.5%、55.3%。3.针刺联合精灸在改善颈椎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方面更具有优势,局部软组织改善方面与单纯针刺效果相当。针刺联合精灸在随访期疗效优势明显。4.在SF-36的躯体疼痛、精力、生理职能方面,针刺联合精灸与单纯针刺、精灸疗效相当。
赵雄[9](2020)在《McKenzie疗法对上交叉综合征的康复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人们在使用手机以及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同时,上半身往往处于一种不自主的头颈向前探出、含胸驼背等不良的身体姿态,长期以往就会引发颈肩部疼痛以及颈部运动功能障碍而导致相关肌肉骨骼系统疾患的发生。上交叉综合征(Upper Crossed Syndrome,UCS)就是一种由于身体不良姿势而导致的常见肌肉骨骼系统疾患,而且患病人数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年轻化。McKenzie疗法作为一种患者可进行自我治疗的有效手段,主要通过姿势矫正训练起到缓解疼痛、纠正异常体态的作用,其见效快、疗程短、有效预防复发的特点在康复领域广受好评。本研究分别采用McKenzie疗法与推拿疗法对上交叉综合征患者进行干预,通过对比两种方法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头前倾角(Forward Head Angle,FHA)和圆肩角(Forward Shoulder Angle,FSA)以及颈椎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明确McKenzie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为McKenzie疗法防治上交叉综合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丰富上交叉综合征的治疗手段。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通过招募的方式选取患有上交叉综合征的大学生志愿者40人,简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人,开展为期六周的干预实验,每周治疗5次,每次治疗30分钟。其中实验组采用McKenzie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疗法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量两组患者VAS评分、NDI得分、FHA和FSA角度值以及颈椎关节活动度,并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NDI得分以及颈椎关节活动度在统计学上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FHA和FSA角度值在统计学上有显著的差异(p<0.05);2.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NDI得分、FHA和FSA角度值以及颈椎关节活动度均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3.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NDI得分、颈椎关节活动度以及FHA和FSA角度值均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NDI得分、颈椎关节活动度以及FSA角度值在改善人数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FHA角度值在改善人数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最终结论:1.McKenzie疗法和推拿疗法对上交叉综合征患者颈肩部疼痛的缓解、不良体态的纠正、颈椎关节活动范围的增加以及颈椎功能的提高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McKenzie疗法在缓解上交叉综合征患者颈肩部的疼痛症状、纠正不良体态、增加颈椎关节活动度以及提高颈椎功能方面均较推拿疗法见效更快而且效果更为显著,尤其在纠正不良体态方面更具优势。故此,McKenzie疗法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自我治疗方法值得应用于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而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曾景钊[10](2014)在《电针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对古籍及近10年来有关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现代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旨在探索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古代中医理论及现代临床用穴规律,为临床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用穴处方提供一定的依据。并通过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以期评价电针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1.通过计算机及手工检索的方式,收集近十年来的国内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文献资料,利用所收集文献建立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现代文献数据库,并对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归经选穴规律进行分析。2.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按1:1的比例随机地分为治疗组(电针结合推拿)和对照组(单纯牵引),一周治疗3次,共治疗4周12次。以临床综合疗效为主要结局指标,以McGill疼痛询问表、颈椎残障功能量表、田中靖久等为次要结局指标,经过4周治疗后后比较治疗组(电针结合推拿)和对照组(单纯牵引)之间的差异,以期评价电针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1.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用穴规律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发表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用穴分析,发现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循经选穴以手太阳小肠经使频率最高,其次为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针刺处方中使用频次最多的前六位分别是颈夹脊(36次)、风池(22次)、大椎(22次)、后溪(20次)、合谷(19次)、外关(19次)。腧穴部位分布大部分用穴集中于上肢部,其次为背部、头面颈项部。2.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评价研究结果通过对12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治疗前,两组资料基线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在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83.61%、对照组5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通过配对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cGill疼痛询问表、颈椎残障功能量表、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的积分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两组患者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McGill疼痛询问表、项椎残障功能量表、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的积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通过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治疗组颈椎残障功能量表疼痛强度、个人自理能力、抬举重物、阅读、头痛及驾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直分别为0.014,0.001,0.030,0.003,0.030,0.000,0.000<0.01)。治疗组颈椎戋障功能量表注意力、工作、睡眠及娱乐积分有改善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左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77,0.786,0.572,0.974>0.05)。此外,治疗组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症状积分以及手的功能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直分别为0.000,0.001<0.01)。治疗组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工作和生活能力积分及体征积分有改善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52,).156>0.01)。结论:1.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循经选穴以手太阳小肠经使频率最高,其次为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针刺处方中使用频次最多的前六位分别是颈夹脊(36次)、风池(22次)、大椎(22次)、后溪(20次)、合谷(19次)、外关(19次)。腧穴部位分布大部分用穴集中于上肢部,其次为背部、头面颈项部。2.本研究采用电针结合推拿与单纯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方法均可以改善患者疼痛不适等临床症状。3.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方法均可改善患者的各种症状。组间疗效比较发现治疗组患者的McGill疼痛询问表、颈椎残障功能量表及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4.电针结合推拿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残障功能量表疼痛强度、个人自理能力、抬举重物、阅读、头痛、注意力、工作、驾驶、睡眠及娱乐积分情况,且改善疼痛强度、个人自理能力、抬举重物、阅读、头痛及驾驶积分优于对照组(单纯牵引)。5.电针结合推拿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的症状、体征及手的功能积分情况,且改善症状积分及手的功能积分优于对照组(单纯牵引)。6.电针结合推拿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牵引,说明电针结合推拿具有较好地调气活血,疏利筋肉,缓解挛急作用。推测电针结合推拿可能与反射性地调节了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效地调节了肌肉的收缩力,改善局部的代谢,消除炎性水肿,松解局部粘连及神经根受压的症状,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二、A Pain in the Neck(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Pain in the Neck(论文提纲范文)
(1)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中国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
1.1 证据水平 |
1.2 推荐等级 |
1.3 数据库检索 |
1.4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5 专家共识形成方法 |
2 运动疗法治疗急性颈痛 |
2.1 综合运动训练 |
2.2 牵伸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 |
3 运动疗法治疗亚急性颈痛 |
3.1 有氧运动/耐力训练 |
3.2 牵伸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 |
3.3 肌肉能量技术 |
4 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颈痛 |
4.1 肌力训练 |
4.1.1 颈部深层肌肉训练 |
4.1.2 肩-颈部肌力训练 |
4.2 有氧运动/耐力训练 |
4.3 牵伸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 |
4.4 肌肉能量技术 |
4.5 稳定性训练/运动控制 |
4.5.1 颈椎稳定性训练 |
4.5.2 肩关节稳定性训练 |
4.6 呼吸训练 |
4.7 压力生物反馈训练 |
4.8 虚拟现实训练 |
4.9 综合运动训练 |
4.1 0 太极拳 |
4.1 1 瑜伽 |
4.1 2 气功 |
4.1 3 普拉提运动 |
4.1 4 八段锦 |
(2)颈椎病评估与康复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型 |
2 流行病学 |
3 发病机制 |
4 康复评定 |
5 康复治疗 |
5.1 药物治疗 |
5.2 物理因子治疗 |
5.3 运动疗法 |
5.4 手法治疗 |
5.5 针灸治疗 |
5.6 注射治疗 |
5.7 行为疗法 |
5.8 预防与康复教育 |
(3)上颈椎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颞下颌关节紊乱与颈部疼痛的相关性研究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咀嚼肌和颈肩肌群扳机点牵涉痛区域分布模式研究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上颈椎手法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咬肌压痛阈值以及最大张口限度的即刻影响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上颈椎手法配合局部针刺对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临床治疗观察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附表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八段锦锻炼对办公室人群颈椎亚健康状态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关于亚健康的相关研究 |
2 八段锦相关研究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观察时间窗 |
5 安全性评价 |
6 不良事件评价 |
7 统计学方法 |
8 运动质量管理 |
结果 |
1 一般资料统计 |
2 干预前评价指标比较 |
3 干预前后指标比较分析 |
4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5 脱落受试者情况分析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
附录二: 亚健康态颈部不适症状量表(NDS) |
附录三: 焦虑自评量表(SAS) |
附录四: 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 |
致谢 |
(5)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概况及其非手术治疗进展 |
1 病因病机 |
1.1 机械压迫 |
1.2 炎症浸润 |
2 诊断 |
2.1 临床表现 |
2.2 影像学检查 |
3 非手术治疗 |
3.1 西药 |
3.2 牵引 |
3.3 颈托 |
3.4 锻炼 |
3.5 中药 |
3.6 针灸 |
3.7 推拿手法 |
4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颈椎病生物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
1 颈椎有限元建模的发展历史 |
2 颈椎各部位的建模 |
2.1 颈椎体 |
2.2 椎间盘 |
2.3 韧带 |
2.4 颈肌 |
3 有限元分析技术在颈椎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
3.1 颈椎病发生机制探讨 |
3.2 颈椎病的治疗机制探讨 |
3.2.1 手法治疗 |
3.2.2 手术治疗 |
3.2.3 其他治疗措施 |
4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资料来源和检索方法 |
2.2.2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2.2.3 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估 |
2.3 统计学方法 |
2.4 GRADE分级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筛选及纳入研究特征 |
3.2 纳入文献风险质量评估 |
3.3 Meta分析结果 |
3.3.1 VAS评分 |
3.3.2 NDI指数 |
3.3.3 SF-36或SF-12分数 |
3.3.4 发表偏倚 |
3.3.5 敏感性分析 |
3.3.6 亚组分析 |
3.3.7 GRADE分级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作用的探索性试验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剔除标准 |
2.7 终止标准 |
2.8 干预措施 |
2.9 观察指标 |
2.9.1 VAS评分 |
2.9.2 NDI指数 |
2.9.3 SF-12评分 |
2.9.4 不良反应 |
2.10 观察时间点 |
2.11 统计学方法 |
2.12 样本量情况 |
3 结果 |
3.1 研究总体情况 |
3.2 两组基线情况 |
3.2.1 性别 |
3.2.2 年龄 |
3.2.3 病程 |
3.2.4 患肢情况 |
3.2.5 干预前评价指标的情况 |
3.3 观察结果 |
3.3.1 NDI指数 |
3.3.2 VAS评分 |
3.3.3 SF-12 PCS评分 |
3.3.4 SF-12 MCS评分 |
3.3.5 不良反应 |
4 讨论 |
4.1 研究设计方面 |
4.1.1 研究类型 |
4.1.2 样本量 |
4.2 研究内容 |
4.2.1 “筋束骨”理论指导下神经根型颈椎病“筋”、“骨”关系辨析 |
4.2.2 功能锻炼对颈椎的作用及颈椎康复操的合理性 |
4.2.3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2.4 研究结果分析 |
4.3 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应用基础研究 基于筋束骨理论探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肌张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
前言 |
实验一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肌肌张力影响研究 |
1 资料来源 |
2 仪器与方法 |
2.1 测量仪器 |
2.2 测量部位 |
2.3 测量方法 |
3 分析方法 |
4 结果 |
4.1 干预前颈椎肌张力云图 |
4.2 干预后1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
4.3 干预后2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
4.4 干预后3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
4.5 干预后4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
实验二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的干预作用 |
1 资料来源 |
2 仪器与方法 |
2.1 测量仪器与软件 |
2.2 测量方法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颈椎前屈角度 |
4.2 颈椎后伸角度 |
4.3 颈椎左侧屈角度 |
4.4 颈椎右侧屈角度 |
4.5 颈椎左旋角度 |
4.6 颈椎右旋角度 |
5 讨论 |
5.1 目前肌张力测量的现状、局限性及使用肌张力云图的必要性 |
5.2 肌张力实验部分结果分析 |
5.2.1 肌张力与颈椎功能的关系 |
5.2.2 颈椎康复操对颈肌肌张力影响的结果分析 |
5.2.3 颈椎康复操对颈肌肌张力影响的原因探讨 |
5.3 颈椎活动度指标的选择理由 |
5.4 选用动态捕捉技术测量颈椎活动度的必要性 |
5.5 颈椎活动度结果分析 |
5.5.1 颈椎前屈角度 |
5.5.2 颈椎后伸角度 |
5.5.3 颈椎左侧屈角度 |
5.5.4 颈椎右侧屈角度 |
5.5.5 颈椎左旋角度 |
5.5.6 颈椎右旋角度 |
5.6 “筋柔”对“骨正”的潜在影响 |
5.7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
5.7.1 肌张力实验部分 |
5.7.2 动态捕捉部分实验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基础研究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的生物力学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动态捕捉系统对颈椎康复操的量化研究 |
1 资料来源 |
2 仪器与方法 |
2.1 测量仪器与软件 |
2.2 测量方法 |
2.2.1 动作拆分 |
2.2.2 测量方法 |
2.2.3 测量结果 |
实验二 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颈椎康复操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硬件设备 |
1.2 软件设备 |
1.3 实验对象 |
2 图像采集 |
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3.1 骨性结构的构建 |
3.2 颈椎间盘的构建 |
3.3 关节软骨模型的提取与创建 |
3.4 韧带和肌肉的构建 |
3.5 网格划分 |
3.6 材料参数设置 |
4 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5 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情况 |
6 结果 |
6.1 前屈后伸 |
6.1.1 前屈动作 |
6.1.2 后伸动作 |
6.2 旋颈望踵 |
6.3 回头望月 |
6.4 雏鸟起飞 |
6.5 摇转双肩 |
实验三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治疗机制的探讨 |
1 实验材料 |
2 图像采集 |
3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4 加载条件和工况 |
5 结果 |
5.1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大小的变化 |
5.2 不同肌张力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应力分析结果 |
5.2.1 前屈工况 |
5.2.2 后伸工况 |
5.2.3 旋转工况 |
5.2.4 侧屈工况 |
6 讨论 |
6.1 颈椎康复操量化研究 |
6.2 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6.3 肌肉肌张力与材料参数刚度的关系 |
6.4 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的有限元结果分析 |
6.5 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机制分析 |
6.6 研究的局限性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6)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1.选题背景 |
1.1 穴位敏化是穴位研究中的热点领域 |
1.2 颈型颈椎病是研究穴位敏化现象的良好载体 |
1.3 目前的穴位敏化临床研究存在诸多局限性 |
2.研究内容 |
2.1 第一部分: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的方法学研究 |
2.2 第二部分: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 |
3.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的方法学研究 |
1.穴位研究领域的文献可视化研究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1.2.2 研究工具 |
1.2.3 文献分析方法 |
1.3 研究结果 |
1.3.1 穴位研究领域的关键词统计分析 |
1.3.2 穴位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分析 |
1.3.3 穴位研究领域的突现词分析 |
1.3.4 穴位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聚类分析 |
1.4 小结 |
2.颈椎病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2.2.3 文献提取和统计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文献基本情况 |
2.3.2 颈椎病穴位敏化现象 |
2.4 小结 |
3.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的预试验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2.1 颈型颈椎病患者 |
3.2.2 健康人 |
3.3 研究方法 |
3.3.1 基本信息采集 |
3.3.2 观察内容 |
3.3.3 观察指标 |
3.3.4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检测穴位 |
3.3.5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检测区域 |
3.3.6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探测仪器及操作方法 |
3.4 研究结果 |
3.4.1 颈型颈椎病患者与健康人穴位敏化经穴触诊结果 |
3.4.2 颈型颈椎病患者与健康人各经穴温度的差异比较 |
3.4.3 颈型颈椎病患者与健康人各经穴机械痛的差异比较 |
3.4.4 颈型颈椎病患者与健康人各经穴压痛的差异比较 |
3.5 小结 |
第二部分: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2.1 颈型颈椎病患者 |
2.2 健康人 |
3.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类型 |
3.2 样本量及其计算的依据 |
3.3 检查内容 |
3.3.1 基本信息采集 |
3.3.2 观察内容 |
3.4 观察指标 |
3.4.1 一般项目 |
3.4.2 生物学指标 |
3.4.3 诊断学指标及量表评分 |
3.4.4 穴位敏化相关信息的提取 |
3.5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检测 |
3.5.1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检测经穴 |
3.5.2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敏化检测区域 |
3.5.3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敏感点检测记录方法 |
3.5.4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检测仪器操作方法 |
3.5.5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检测操作流程 |
3.6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
3.7 数据质量管理 |
3.7.1 定义原始数据 |
3.7.2 数据记录 |
3.7.3 数据核查 |
3.7.4 数据管理 |
3.8 伦理委员会审批及临床试验注册 |
3.9 统计分析 |
3.9.1 统计分析计划 |
3.9.2 统计分析目的 |
3.9.3 统计分析内容与方法 |
4.研究结果 |
4.1 数据基本情况 |
4.1.1 数据来源情况 |
4.1.2 颈型颈椎病患者与健康人人口学特征比较 |
4.2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经穴温度分析 |
4.2.1 颈型颈椎病患者患侧与健康人经穴温度分析 |
4.2.2 颈型颈椎病患者健侧与健康人经穴温度分析 |
4.2.3 颈型颈椎病患者患侧与健侧经穴温度分析 |
4.2.4 颈型颈椎病穴位温度敏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经穴机械痛分析 |
4.3.1 颈型颈椎病患者患侧与健康人经穴机械痛分析 |
4.3.2 颈型颈椎病患者健侧与健康人经穴机械痛分析 |
4.3.3 颈型颈椎病患者患侧与健侧经穴机械痛分析 |
4.3.4 颈型颈椎病穴位机械痛敏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经穴压痛分析 |
4.4.1 颈型颈椎病患者患侧与健康人经穴压痛分析 |
4.4.2 颈型颈椎病患者健侧与健康人经穴压痛分析 |
4.4.3 颈型颈椎病患者患侧与健侧经穴压痛分析 |
4.4.4 颈型颈椎病穴位压痛敏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颈型颈椎病经穴触诊敏感率与触诊优势敏化形式分析 |
4.5.1 颈型颈椎病患者与健康人经穴触诊敏感率比较 |
4.5.2 颈型颈椎病患者经穴触诊敏化形式比较 |
4.6 颈型颈椎病患者穴位敏化的敏感点分析 |
4.6.1 颈型颈椎病患者敏感点测量值及其分布情况 |
4.6.2 颈型颈椎病患者敏感点触诊敏感形式比较 |
4.6.3 经穴周围敏感点的温度、机械痛、压痛测量值情况 |
4.6.4 经穴与不同距离敏感点的温度、机械痛、压痛测量值相关性分析 |
4.7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经络相关性分析 |
4.7.1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经络与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
4.7.2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经络与机械痛的相关性分析 |
4.7.3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经络与压痛的相关性分析 |
4.7.4 颈型颈椎病患者远端经络温度、机械痛、压痛测量值差异 |
4.7.5 颈型颈椎病患者不同患病经络的远端经络温度、机械痛、压痛敏化率差异 |
讨论 |
1.对穴位敏化理论的认识 |
1.1 传统中医学理论中对穴位敏化的认识 |
1.2 现代中医学研究中对穴位敏化的认识 |
1.2.1 穴位敏化的形态学改变 |
1.2.2 穴位敏化的痛敏感性改变 |
1.2.3 穴位敏化的热敏感性改变 |
2.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的方法学研究结果讨论 |
2.1 穴位敏化研究是穴位研究领域中的热点研究 |
2.2 穴位敏化研究中的红外辐射研究 |
2.3 穴位敏化研究中的痛阈值研究 |
2.4 本研究对颈椎病穴位敏化研究方案的改进 |
2.4.1 颈椎病穴位敏化研究的疾病选择 |
2.4.2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研究的试验设计类型选择 |
2.4.3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研究的触诊方法 |
2.4.4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研究的检测区域 |
2.4.5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研究的检测经穴 |
2.4.6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研究的检测仪器 |
2.4.7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研究的分析方法 |
3.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讨论 |
3.1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具有多样性和规律性 |
3.1.1 温度升高 |
3.1.2 痛阈降低 |
3.1.3 范围扩大 |
3.2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与经络具有相关性 |
3.2.1 督脉 |
3.2.2 手太阴经 |
3.2.3 手阳明经 |
3.2.4 手太阳经 |
3.3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与患者的患侧、健侧分析 |
3.4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性别 |
3.4.2 年龄 |
3.4.3 疾病情况 |
4.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临床价值 |
4.1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诊断界定意义 |
4.1.1 初步构建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判定标准 |
4.1.2 敏化穴位对于颈型颈椎病具有诊断作用 |
4.2 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的临床治疗意义 |
4.2.1 颈型颈椎病优势敏化穴位推荐 |
4.2.2 颈型颈椎病针灸选穴原则推荐 |
结论 |
创新与特色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 调查问卷内容 |
附件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7)“健身气功六式”结合推拿疗法治疗颈部疼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颈部疼痛的概述 |
2.1.1 颈部疼痛的定义 |
2.1.2 颈部疼痛的研究现状 |
2.2 颈部疼痛的发病机理 |
2.2.1 颈部疼痛的中医发病机理 |
2.2.2 颈部疼痛的西医发病机理 |
2.3 颈部疼痛的治疗方法 |
2.3.1 健身气功疗法 |
2.3.2 推拿疗法 |
2.3.3 针灸疗法 |
2.4 大学生患有颈部疼痛的原因 |
2.4.1 电子设备使用的影响 |
2.4.2 不良姿势的影响 |
2.4.3 缺乏锻炼的影响 |
2.5 大学生患有颈部疼痛的危害 |
2.6 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的研究现状 |
2.7 国内外研究不足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咨询法 |
3.2.3 实验法 |
3.2.3.1 实验分组 |
3.2.3.2 实验对象纳入标准 |
3.2.3.3 实验对象排除标准 |
3.2.3.4 实验对象脱落标准 |
3.2.3.5 实验对象中止标准 |
3.2.3.6 实验设计 |
3.2.3.7 评定方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实验前数据的对比结果 |
4.1.1 实验前,两组间颈部关节ROM比较 |
4.1.2 实验前,两组疼痛分级指数比较 |
4.1.3 实验前,两组VAS评分比较 |
4.1.4 实验前, 两组现有疼痛程度比较 |
4.2 实验前后所测指标数据的对比结果 |
4.2.1 实验前后,两组颈部关节ROM各指标活动变化比较 |
4.2.2 实验前后,两组疼痛分级指数变化比较 |
4.2.3 实验前后,两组VAS变化比较 |
4.2.4 实验前后,两组现有疼痛程度变化比较 |
5 分析与讨论 |
5.1“健身气功六式”的选择依据 |
5.2 推拿疗法实施部位的依据 |
5.3 “健身气功六式”结合推拿疗法的整体作用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针刺联合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颈椎病的研究现状 |
1.1.1 颈椎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
1.1.2 颈椎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
1.1.3 各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
1.1.4 影像学及其他检查技术 |
1.1.5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
1.1.6 颈椎病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
1.2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
1.2.1 病名认识 |
1.2.2 病因病机学 |
1.2.3 中医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 |
1.3 针刺镇痛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
1.3.1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 |
1.3.2 针刺镇痛的机制研究 |
1.3.3 研究的不足 |
1.4 灸法治疗痛症的研究 |
1.4.1 艾叶的作用与机理 |
1.4.2 灸法镇痛的机制 |
1.4.3 灸法镇痛的优势病种 |
1.4.4 研究的不足 |
1.5 针刺联合灸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 |
1.5.1 针刺联合麦粒灸疗法治疗颈椎病 |
1.5.2 针刺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 |
1.5.3 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颈椎病 |
第二章 针刺联合灸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meta分析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纳入标准 |
2.1.2 干预措施 |
2.1.3 研究对象 |
2.1.4 结局指标 |
2.1.5 排除标准 |
2.1.6 文献检索策略 |
2.1.7 数据提取 |
2.1.8 文献质量评价 |
2.1.9 操作方法 |
2.1.10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一般资料 |
2.2.2 纳入文献研究特性 |
2.2.3 方法学质量评估 |
2.2.4 有效率方面 |
2.2.5 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 |
2.2.6 VAS量表得分方面 |
2.2.7 McGill量表(MPQ)评分方面 |
2.2.8 PRI得分 |
2.2.9 症状体征评分 |
2.3 讨论 |
2.3.1 疗效分析 |
2.3.2 该项meta分析的局限性 |
2.3.3 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病例选择 |
3.1.2 资金来源 |
3.1.3 诊断标准 |
3.1.4 纳入标准 |
3.1.5 排除标准 |
3.1.6 中止标准及对应处理 |
3.1.7 治疗分组设置 |
3.1.8 随机方法 |
3.1.9 样本量 |
3.1.10 治疗方案 |
3.1.11 评价指标 |
3.1.12 统计分析 |
3.1.13 针灸不良事件处理 |
3.1.14 质量监控及数据管理 |
3.1.15 临床试验路线图 |
3.2 研究统计结果及分析 |
3.2.1 一般资料分析 |
3.2.2 疗效指标分析 |
3.2.3 有效率比较 |
3.3 讨论 |
3.3.1 理论依据 |
3.3.2 针刺联合灸法治疗颈椎病的选择依据 |
3.3.3 艾灸的选择依据 |
3.3.4 假针假灸组的选择 |
3.3.5 穴位选择依据 |
3.3.6 结局指标选择 |
3.3.7 结果分析 |
3.3.8 针灸起效机制 |
3.3.9 精灸的临床应用 |
3.4 创新点 |
3.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McKenzie疗法对上交叉综合征的康复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上交叉综合征简介 |
2.1.1 定义 |
2.1.2 症状体征 |
2.1.3 流行病学 |
2.1.4 病因 |
2.2 上交叉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
2.2.1 上交叉综合征的国外研究现状 |
2.2.2 上交叉综合征的国内研究现状 |
2.3 McKenzie疗法及其研究 |
2.3.1 McKenzie疗法概况 |
2.3.2 McKenzie疗法的特点 |
2.3.3 McKenzie疗法对疼痛现象的认识 |
2.3.4 McKenzie疗法的应用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1.1 诊断标准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的比较 |
4.1.1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的比较 |
4.1.2 两组患者治疗前FHA和 FSA角度值的比较 |
4.1.3 两组患者治疗前颈椎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
4.1.4 两组患者治疗前NDI得分的比较 |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
4.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 |
4.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HA和 FSA角度值的比较 |
4.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
4.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I得分的比较 |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改善人数的比较 |
4.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改善人数的比较 |
4.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HA和 FSA角度值改善人数的比较 |
4.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关节活动度改善人数的比较 |
4.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I得分改善人数的比较 |
5 分析讨论 |
5.1 两组患者VAS评分变化的分析 |
5.2 两组患者FHA和 FSA角度值变化的分析 |
5.3 两组患者颈椎各方向关节活动度变化的分析 |
5.4 两组患者NDI得分变化的分析 |
5.5 McKenzie疗法与推拿疗法的比较分析 |
6 研究结论 |
7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10)电针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1.1.1 定义及流行病学 |
1.1.2 发病机制 |
1.1.3 诊断 |
1.1.4 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
1.1.5 预防 |
1.2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1.2.1 概述 |
1.2.2 病因病机 |
1.2.3 辨证分型 |
1.2.4 中医治疗 |
1.2.5 小结 |
1.3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用穴规律探讨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果 |
第二章 临床部分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1.6 剔除、脱落病例的处理 |
2.1.7 研究病例的中止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量及其计算的依据 |
2.2.2 随机方法 |
2.2.3 对照 |
2.2.4 治疗方案 |
2.2.5 观察指标 |
2.2.6 质量控制 |
2.2.7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两组性别分布情况 |
2.3.2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
2.3.3 两组患者病程分布情况 |
2.3.4 两组患者基线期情况 |
2.3.5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2..3.6 两组治疗前后McGill疼痛询问表情况 |
2.3.7 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残障功能量表情况 |
2.3.8 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残障功能量表各分项情况 |
2.3.9 两组治疗前后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情况 |
2.3.10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量化表各分项情况 |
2.4 不良事件 |
第三章 讨论 |
3.1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3.1.1 中医病名及临床表现 |
3.1.2 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
3.2 西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3.2.1 定义及流行病学 |
3.2.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探讨 |
3.3 现代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的用穴规律探讨 |
3.3.1 腧穴归经及使用频次分析 |
3.3.2 腧穴频次分析结果 |
3.3.3 腧穴部位及使用频次分析 |
3.4 选穴依据 |
3.4.1 颈夹脊穴 |
3.4.2 风池穴 |
3.4.3 大椎穴 |
3.4.4 外关穴 |
3.4.5 合谷穴 |
3.4.6 后溪穴 |
3.5 量表的选用 |
3.5.1 McGill疼痛询问表(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 |
3.5.2 颈椎残障功能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 |
3.5.3 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20分法 |
3.6 临床结果分析 |
3.7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中文详细摘要 |
四、A Pain in the Neck(论文参考文献)
- [1]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中国专家共识[J]. 王雪强,王于领,张志杰,朱毅,李建华,杨霖,万里,马全胜,马明,刘春龙,祁奇,张伟明,谭同才,郭京伟,许志生,李扬政,宋朝,李艳,黄大海,李长江,矫玮,侯晓晖,黄力平,李豪杰,苟波,廖远朋,陈建,朱东,刘静,赵彦,王文清,江征,谢幼专,马辉,陈佩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0(01)
- [2]颈椎病评估与康复治疗进展[J]. 岳寿伟,魏慧,邵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9(11)
- [3]上颈椎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 林友.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1)
- [4]八段锦锻炼对办公室人群颈椎亚健康状态的效果观察[D]. 周寇扣.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5]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梁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颈型颈椎病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D]. 孙铭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健身气功六式”结合推拿疗法治疗颈部疼痛的研究[D]. 胡群卉.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1)
- [8]针刺联合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研究[D]. 单越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McKenzie疗法对上交叉综合征的康复效果研究[D]. 赵雄.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10]电针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曾景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标签: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病的最好锻炼方法; 颈椎生理曲线; 颈椎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