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椎病引起的顽固性头痛的自我防治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黄沪[1](1993)在《颈椎病引起的顽固性头痛的自我防治方法》文中研究表明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每个人在一生中几乎都会因不同的疾病而出现过头痛,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痛苦,特别是顽固性头痛,常使病人寝食难安,严重影响其工作与生活。 引起头痛的疾病很多,颈椎病则是其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上长期的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使颈椎间隙狭窄,颈椎间关节韧带松驰,颈椎失稳,颈椎间的异常活动增加,刺激颈椎骨质
杨朔[2](2019)在《穴位埋线超前镇痛治疗痔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疼痛是混合痔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影响术后恢复。因此,及时预防和治疗术后疼痛已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术后疼痛的常规处理方法为:药物镇痛、栓剂纳肛等方法,但是临床疗效仍不够理想,并且有一定的副作用。本课题将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在决定采用混合痔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的患者,术前行穴位埋线,进行合理的科研设计,客观评价“穴位埋线超前镇痛治疗痔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科研设计原则,将2018年1月一2018年12月期间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并接受混合痔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治疗的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72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术前2h进行穴位埋线。对照组术后只口服止痛药。在患者术后12,24,48,72,96,120,144,168h的观察时间点,观察病人的伤口疼痛情况和创面水肿情况,并根据病人的描述记录疼痛评分。主要观察指标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疼痛评分,口述描绘评分法(VRS)的疼痛评分,面部表情评分法(FPS)的疼痛评分。次要观察指标:创面的水肿评分,使用止痛药的次数及总量。同时记录不良反应。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全部数据和结果的分析。结果:主要观察指标:(1)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疼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在a=0.05的检查水平,两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点(48 h、72 h、96 h、120h、144 h)疼痛缓解情况治疗组更具有优势,两组的疗效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术后的口述描绘评分(VRS评分)比较,在a=0.05的检查水平,两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点(48 h、72 h、96 h、120 h、144 h)疼痛缓解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的疗效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术后的面部表情评分(FPS评分)比较,在a=0.05的检查水平,两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点(48 h、72 h、96 h、120 h)疼痛缓解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的疗效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次要观察指标:治疗组与对照术后的创面水肿评分比较,在a=0.05的检查水平,两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点(12h、24 h、48 h、96 h、120 h、144 h、168 h)水肿减轻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72 h两组的疗效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穴位埋线法超前镇痛应用于治疗混合痔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后肛门疼痛方面疗效明显,减轻了疼痛强度,是可用于痔术后镇痛的一种理想方法。
程远胜[3](2018)在《运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及中医调护防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探讨》文中提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颈项僵硬不适等。对于其治疗西医尚无明确对症药物及治疗方法,中医对其治疗也处在逐步摸索阶段,针灸、推拿、中药都有一定疗效,同时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变机理,认为痰瘀阻滞是其重要病理机制;肝脾失调,气血不足是其主要病理基础;其病变部位在颈项部筋肉骨骼,久则涉及脑窍;病理变化多为虚实夹杂,虚者为肝脾失调,气血亏虚,实者为痰瘀阻滞,脑失所养。因此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因病机不离虚、痰、瘀三方面因素。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苓、白术、泽泻组成,通过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发现其在妇科、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诸多领域确有良效。当归芍药散加味是在其基础上赤、白芍同用,加炙甘草、葛根为主方。通过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常用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补阳还五汤、天麻钩藤饮等的比较,认为当归芍药散加味可以兼顾虚、痰、瘀三方面因素,既可以放松颈部肌肉组织,缓解僵硬疼痛诸证,又可以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头晕、头痛等症状,起到补益气血、调和肝脾、化痰祛瘀止痛之功效,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大优势,并举临床案例说明。同时,通过研究发现注重中医辨证调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与康复有重要意义。通过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当归芍药散方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日常调护,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裴庆玉[4](2007)在《中药复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处方分析》文中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个分型。有统计显示,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在我国,随着经济建设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西方化),其发病率正逐年提高,甚至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加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防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西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如非手术治疗有效,也主张先行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再行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非甾体类西药不甚敏感,而且该类药物对胃粘膜损害大,长期给药毒性反应大,对机体免疫机能有抑制作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有限。因此,中医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虽无确切称谓,但有许多近似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表现的记载,主要集中于痹证的论述中。中医药具有增强机体兔疫力,无明显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优势,故近年研究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者日多。诸如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利用实验室技术探讨复方或单味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机理等。分析近二十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诸家研究各有侧重,对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多有稗益,但范围局限,继承不足,缺乏立足中医本源的系统研究。本文立足中医文献研究的基本方法,从中医经典古籍入手,对历代重要医籍中列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病证的论述进行整理研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从古代文献相关病名、病因病机、防治方药三个方面寻找其学术脉络和规律。对近二十年中医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文献进行整理,从病因病机和防治方药两方面与古籍记载进行对比研究,考查其异同。将古今防治方药分别建立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频率统计,分析古今用药规律及各自特点,期望能为有效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更多借鉴和新的思路。
林艳霞[5](2014)在《物理因子治疗对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其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引起患者心理变化。目前针对颈椎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且手术治疗有其局限性;而中频电、超短波等多种物理因子疗法因其具有普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及康复疗效,愈来愈得到大众的认同。国内外学者曾进行多方面的研究,而关于物理因子治疗颈椎病对颈椎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开展较少,本文目的旨在研究物理因子治疗后对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20~78岁,病程2个月~10年。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根据个人症状给予相应的物理因子治疗,并随访3周,以评价物理因子治疗对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调查所用的表格包括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明健康测量量表(MOS SF-36)和一般情况问卷,对本次研究相关调查量表的测试全部由专人进行操作。全部患者均由同一专业人员进行测评。采用SPSS13.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录入及统计描述分析,检验其是否为正态分布,当两个变量满足正态分布的假设,选择Pearson相关描述其相关性。对计量资料数据选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选用t检验,计数资料选用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调查30例颈椎病患者中,其SF-36各维度的评分除生理功能维度外,其余均显着低于国内常模(P<0.05);SAS测定无焦虑者4例(13.3%),轻度焦虑者7例(23.3%),中度焦虑者12例(40.0%),重度焦虑者7例(23.3%);SDS测定无抑郁者13例(43.3%),轻度抑郁者12例(40.0%),中度抑郁者5例(16.7%)。经物理因子治疗后,30例颈椎病患者SF-36各个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1);焦虑、抑郁症状均较治疗前缓解,SAS测定无焦虑者11例(36.7%),轻度焦虑者6例(20.0%),中度焦虑者8例(26.7%),重度焦虑者5例(16.7%),存在焦虑症状的患者所占百分比由治疗前的86.7%降低到63.3%;SDS测定无抑郁者17例(56.7%),轻度抑郁者10例(33.3%),中度抑郁者3例(10.0%),存在抑郁症状的患者所占百分比由治疗前的56.7%降低到43.3%。颈椎病患者的焦虑水平与抑郁水平两者间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并且颈椎病患者存在抑郁或焦虑症状的心理健康问题。颈椎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发生率较一般正常人群明显升高,经物理因子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焦虑及抑郁所占百分比均有所改善。物理因子治疗可对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变化起到改善作用。颈椎病患者的焦虑水平与抑郁水平存在相关性。
陈铭慧,李万瑶[6](2019)在《蜂针优势病种治疗》文中研究说明蜂针疗法(又称蜂蜇疗法或蜂刺疗法)是属于蜂疗一种,早在中国民间和医疗机构作为治疗疾病之用。1.古代对蜂针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对被蜂蜇的反应作出记载"蜂蜇有毒可疗痉"。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第二十五-蛇虫等毒第二》中,其中复方"猪脂、蜜(各半升),蜡(二两)上三味,和煎如膏,
胡朝晖[7](2007)在《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颈椎病是严重的颈椎退变性疾病,也是脊椎外科的常见病。颈椎退变性疾病早期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最后选择。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颈椎间融合后,导致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增大,促使邻近节段发生退变或原有退变加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近年发展的新技术,其目的是替代病变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保留运动节段和减少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为颈椎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人工颈椎椎间盘能否达到正常椎间盘的力学性能要求,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颈椎间孔大小对椎间孔狭窄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颈椎间孔形态改变与其生物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又是评估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颈椎间孔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颈椎人工椎间盘能否恢复正常的椎间盘功能,以及对邻近节段有无影响,尤其是CADR后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采用X线、CT和尸体标本实体测量颈椎间孔,并进行比较,为实验和临床提供资料。(2)探讨C4/5、C5/6ADR组、椎间盘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组不同状态不同载荷下,对邻近上位(C3/4、C4/5)椎间孔的影响。(3)观察5例C4/5、C5/6ADR和30例同节段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的影响。第一章颈椎间孔的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目的为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颈部疾患诊治提供解剖学和影像学资料。方法陈旧防腐标本9具;新鲜尸体9具,标本男10具,女8具。对C2-T1颈椎间孔高度和宽度进行实体测量;行颈椎双斜位X线测量;CT扫描三维重建测量。对测量结果用SPSS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实体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7.36±0.48mm,宽度平均值为5.35±0.52mm;X线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9.60±0.58mm,宽度平均值为6.85±0.78mm。CT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7.42±0.50mm,宽度平均值为5.41±0.52mm。2、实体测量值、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比较: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高度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体测量椎间孔平均宽度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CT测量值与实体测量值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3、CT测量与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高度约为X线测量值的78%;CT测量与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宽度约为X线测量值的80%。4、实体测量值、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分别作椎间孔高度和宽度的线性相关分析,实体测量值和CT测量值呈高度正相关性;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实体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结论1、实体标本测量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但三者之间有明显正相关性。2、螺旋CT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颈椎间孔的高度和宽度。第二章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探讨颈椎C4/5、C5/6ADR、椎间盘摘除、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后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影响,为临床应用CADR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11具(C3—T1),对C4/5、C5/6完整组、髓核摘除组、ADR组以及椎间融合内固定组,在不同载荷下测量不同状态邻近上位椎间孔高度、宽度的改变,并比较加载前后组内及组间的变化范围。对测量结果用SPSS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C4/5、C5/6ADR、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后,在轴向、前屈、后伸、侧弯加载状态下,其邻近上位(C3/4、C4/5)椎间孔变化为:(1)CADR组与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椎间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椎间盘摘除组小于椎间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椎间融合组大于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颈椎间孔随不同体位改变较大:屈曲、对侧弯时增大,在轴向、后伸、同侧弯时减小。结论1.首次采用生物力学方法,研究C4/5、C5/6CADR、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大小的影响。发现CADR后其邻近上位椎间孔变化接近正常,椎间融合后其邻近上位椎间孔变化明显,初步证明CADR符合颈椎正常的生物力学要求,为临床应用人工颈椎间盘提供了理论依据。2.椎间融合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变化明显,可能是引起颈椎退变和/或退变加速的原因之一。3.颈椎间孔随不同体位改变较大:屈曲、对侧弯时增大,在轴向、后伸、同侧弯时减小。第三章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C4/5、C5/6ADR和前路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对邻近上位椎间孔的影响。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6年2月因C4/5、C5/6椎间盘病变而接受手术病例35例,按照手术方式及随访时间分为3组:(1)CADR组5例,随访时间12~27月,平均14.7月;(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短期随访组(融合组一)15例,随访时间12~30月,平均15.8月;(3)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中长期随访组(融合组二)15例,随访时间5~8年,平均6.75年。分析术前和术后6月、1年、2年、5年时的JOA评分、Odom评级、影像学资料。运用SPSS 13统计软件分析患者C3/4椎间孔高度、宽度和椎间隙高度与C3椎体高度的比值R1、R2、R以及JOA评分、Odom评级。结果(1)三组术后各随访段的JOA评分、Odom评级较术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月CADR组与融合组一JOA评分、Odom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融合组一与融合组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融合组二JOA评分、Odom评级出现下降,与组内术后12个月、2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2)CADR组与融合组一术后各随访段R1、R2、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二术后12月、2年R1、R2、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R1、R2、R显着下降,与术后12月、2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CADR和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近期疗效较好,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影响不明显,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中远期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变小,是颈椎退变或加速退变原因之一。
徐长琼[8](2016)在《蜂针现代文献及名家特色研究》文中提出一、研究背景:随着国家对中医特色疗法发展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蜂针疗法在中医特色传统疗法中展现出的独特的疗效与魅力,已成为当今中医界研究热点,对它的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纵观这些研究成果,研究比较单一,多注重于临床对于疾病的总结,对它的整个发展趋势把握的不够,比较零散,并没有对它的发展规律做出总结。二、研究目的:1.系统收集整理现代蜂针文献,对蜂针疗法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高产作者、文献的种类、蜂针疗法的临床应用等进行计量学统计并进行系统分析,探讨蜂针疗法的发展与应用规律,并对如何更好的发展蜂针疗法进行初步的探讨。2.总结蜂针名家的特色及蜂针特点,完善蜂针疗法的研究,进一步、更加详细的探索蜂针疗法应用规律。3.在导师李万瑶发表蜂针文献、着作及临床跟诊学习的基础上对其蜂针经验进行总结,总结其蜂针针法,并对蜂针针法的操作进行插图绘制,图文并茂的展现其针法特色,最后以医案的形式说明李万瑶的蜂针特色及针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三、研究方法: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法,以及临床跟诊学习为主。1.文献研究法:分析蜂针文献年度发表状况、杂志分布、作者分布、文献类型等以了解蜂针发展状况。分析蜂针治疗病种及方法,以了解蜂针临床应用规律。2.归纳法:在上一轮蜂针文献统计的基础上,从发表文献最多、有着作及在蜂针界有较大影响力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筛选蜂疗名家,对他们的蜂针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其创新之处及特色蜂疗技术。3.对比研究法:对各医家蜂针特点的分析,从治疗疾病、人群、针法、不良反应等方向比较分析,从而更加突出各医家蜂针特色。4.临床跟诊学习:跟诊导师李万瑶教授学习,以得出其蜂疗特色及蜂针针法,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蜂针针法。四、研究内容: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蜂针疗法的现代文献计量学统计,主要从蜂针疗法整体发展状况来论述,包括蜂针疗法现代文献的年度分布、杂志分布、高产作者、文献类型、高效病种等几个方面;第二部分,各医家蜂针的学术思想与蜂针特点,主要包括各医家生平、对蜂针理论的阐发、蜂针针法的研究、蜂针不良反应的研究、蜂针的临床应用特点以及现代各医家对蜂针疗法的创新点;第三部分,为李万瑶教授的蜂疗特色及学术观点,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探讨,一是跟诊学习收集病例、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有益谈话及其发表文献、出版书籍等方式对李万瑶蜂针学术思想及特色进行探讨;二是总结其蜂针针法并通过自绘插图的形式表现李万瑶教授蜂针针法的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三是例举部分案例以说明其蜂疗思想及蜂针针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五、研究结果(一)蜂针的现代文献研究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蜂针的文献量持续增长,有二个高峰期,1995年及2006年,近几年呈平稳发展状态。2.从蜂针文献发表杂志上来看,以《蜜蜂杂志》及《中国蜂业》位居榜首。3.发表蜂针文献的高产作者,李万瑶教授,其发表文献位居第一。4.蜂针疗法文献类型的分布来看,以临床治疗病例类文献居多,共882篇;基础理论研究类次之,共228篇;其次是实验研究类次之,共175篇,以研究蜂毒药理及其动物实验为主;蜂针穴位、蜂针针法、蜂针的不良反应文献研究较少,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蜂针不良反应年度分布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起步较晚,1986年才有蜂针过敏反应的文献出现。6.从临床治疗病例类文献中,对临床研究文献类型进行分析,个案报道在03-06年段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自身前后对比研究文献在96-98年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此后呈持续发展状态;分组对照研究文献起步较晚,但其发展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说明蜂针疗法文献正在走向规范化。7.通过蜂针疗法文献类型的分布所得到的882篇临床相关文献,可知蜂针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很广泛,为了进一步详细探究蜂针疗法临床治疗疾病病种,对临床882篇文献进一步筛选及分析。共获得16个系统的蜂针疗法临床研究文献827篇。从数据统计与文献分析结果可知,蜂针涉及病种广泛,其中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症文献数量最多,为332篇,文献量占5篇以上的有类风湿关节炎为103篇、强直性脊柱炎34篇、膝骨性关节炎24篇、腰椎间盘突出23篇、肩周炎18篇、痹证15篇、痛风13篇、颈椎病11篇、风湿性关节炎7篇、腱鞘炎6篇、风湿病5篇、骨质增生5篇、腰腿痛5篇;其次为神经系统病症121篇,文献量占5篇以上的有面神经麻痹12篇、坐骨神经痛12篇、偏瘫8篇、面瘫8篇、面神经炎6篇、三叉神经痛5篇、多发性硬化症5篇;肿瘤62篇,文献量5篇以上的有肺癌9篇、肝癌8篇、恶性肿瘤6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58篇,文献量5篇以上的有乳腺增生7篇、前列腺炎6篇、慢性盆腔炎6篇、卵巢囊肿5篇;呼吸系统病症54篇,5篇以上的有哮喘10篇、支气管哮喘9篇、感冒7篇、过敏性鼻炎7篇;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47篇,其中文献量5篇以上的有痤疮6篇、银屑病6篇;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9篇,其中5篇以上为乙型肝炎9篇、带状疱疹7篇;消化系统病症33篇,其中5篇以上为肝硬化占8篇;循环系统病证为28篇,占5篇以上为痔疮9篇;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症22篇,其中5篇以上的为糖尿病13篇;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占15篇,以损伤为主;精神和行为障碍病症为6篇;眼和附器病症,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病症为4篇;耳和乳突病症和血液和造血器官病症最少仅1篇。其中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症文献占比为40.15%,其次为神经系统病症为14.63%,肿瘤为7.50%,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为7.01%,呼吸系统病症为6.53%,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为5.68%,其他系统病症均未超过5%。8.本研究共16个系统271种蜂针治疗病症,其中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症数量最多,为53种,其次为神经系统病症,数量为44种,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为29种,肿瘤为27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为24种,消化系统病症为18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为17种,呼吸系统病症为16种,循环系统病证为13种,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为12种,其它系统病症均未超过10种。9.蜂针及蜂毒结合他法治疗病例的文献研究中,以结合蜂产品治疗疾病文献量最多,共182篇文献中有提及,其次为中药139篇提及,第三为针刺疗法,共75篇文献提及,最少的是手术与化疗,仅2篇;从结合种类来看,结合1种的226篇,结合2种的68篇,结合3种27篇,结合4种及以上为15篇(二)蜂针医家特色研究1.在文献研究及其发表着作的基础上总结了陈伟、房柱、陈恕仁、王孟林、成永明、韩巧菊蜂针医家的蜂疗特色。2.对导师李万瑶教授蜂针特色进行了总结。对152例病人进行观察,病种为类风湿关节炎45例、面神经炎20例、强直性脊柱炎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风湿性关节炎12例、肩周炎12例、骨性关节炎10例、癌症8例、扭伤8例、腱鞘囊肿7例。治疗方法中,单纯蜂针60例、蜂针+针刺+拔罐43例、蜂针+口服蜂产品22例、蜂针+穴位注射9例、蜂针+刺血拔罐+蜂产品7例、蜂针+拔罐(含刺血拔罐)6例、蜂针+皮肤针4例、蜂针+皮肤针+耳穴1例。穴位使用为类风湿关节炎以阿是穴、大骨空、小骨空、八风、八邪、阳池、阳溪、膝眼、解溪、悬钟、太溪、昆仑、环跳、粱丘、委中、足三里、曲池、风池、大椎、四缝、阳陵泉、肾俞、肝俞、身柱、丰隆为主,其中阿是穴、大骨空、小骨空使用频率最高;面神经炎以翳风、牵正、地仓、颊车、阳白、风池、四白、合谷为主,其中翳风使用频率最高;强直性脊柱炎以夹脊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环跳、腰阳关、昆仑、委中、阳陵泉、大椎、大柱为主,其中夹脊穴使用频率最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以阿是穴、肾俞、大肠俞、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悬钟、昆仑、秩边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风湿性关节炎以阿是穴、血海、曲池、外关、阳陵泉、足三里、太溪、三阴交、丰隆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肩周炎以阿是穴、曲池、肩鹃、肩贞、肩骼、肩前、臂孺、合谷、手三里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膝骨性关节炎以阿是穴、膝眼、血海、梁丘、膝阳关、足三里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癌症以背俞穴、阿是穴、肺俞、膻中、中府、云门、气海、血海、命门、关元、足三里为主,其中背俞穴使用频率最高;扭伤以阿是穴、肾俞、解溪、悬钟、丘墟、阳溪、大陵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腱鞘囊肿以囊肿顶端、囊肿周围、外关、阳溪、养老为主,其中囊肿顶端使用频率最高。在蜂针针法上,总结出十种蜂针针法,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其操作方法,最后以病案形式体现类风湿关节炎、面神经炎等疾病的蜂针诊治特色及不同蜂针针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六、研究结论1.蜂针现代文献二个高峰期可能受1981年《蜜蜂杂志》创刊的影响以及蜂疗医院、蜂疗诊所、蜂针学术会、研讨会、蜂针学习班的陆续开办,到2006年文献发表的数量达到高峰125篇,另外可能与2007年出台的“蜂蜇疗法纳入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的针刺类”这一政策有关;杂志分布以《蜜蜂杂志》与《中国蜂业》位居榜首,可能与大部分蜂疗者为民间养蜂人或蜂业工作者有关,或者是蜂针医家为建立起与养蜂人之间的联系而投此类刊物;追踪研究李万瑶这些高产作者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有助于把握蜂针疗法的发展动态,其高产作者如李万瑶教授为蜂针疗法从民间走向医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蜂针疗法的现代文献类型进行分析,可知蜂针疗法的发展中的不足,从统计结果上来看,蜂针文献偏重于临床研究,其临床文献数量尚可,但其质量有待提高,多数为个案报道;蜂针针法及不良反应研究缺乏,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蜂针研究方向侧重点与国外不同,国内侧重点在于蜂针经络理论,国外重在对蜂毒药理研究;蜂针治疗高效病种为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症及神经系统病症,蜂针治疗病种正广泛、扩大化:此外,蜂针常与其它疗法配合疗法,这大大提高了蜂针疗法的疗效,也扩大的蜂针治疗疾病范围。2.陈伟蜂针特点:做好养蜂等蜂刺疗法前的基本功;擅于观察总结蜂刺治疗高效病种;独特的蜂剌取穴;自创蜂刺疗法的“作用点”;重视不良反应的预防。房柱蜂针特点:首次提出蜂针疗法的概念,重视蜂针理论研究;重视经络皮部理论在蜂针中的应用;将经络全息论与蜂针疗法相结合;善于总结了蜂针针法;重视蜂产品的研究;蜂针不良反应的预防。陈恕仁蜂针特点:治疗高效病种为不孕不育如男性阳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而不孕不育为其特色;蜂针针法有活蜂直剌法、散刺法等;蜂针取穴的方法多样,根据患者辩证分型取穴,以及配合子午流注计算盘等,另外,对蜂产品研究颇深,常配合蜂针疗法治疗疾病。王孟林研制多种蜂产品制剂配合蜂针治疗疾病;研发了多种蜂产品制剂;蜂疗医治骨关节病;应用双元三面疗法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成永明蜂针特点:创立无痛蜂疗法;重视蜂疗的推广应用;配合它法治疗,充分发挥蜂疗优势;善于发掘蜂针特效穴;善治儿科疾病,重视不良反应,善于归纳总结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克服之,是其特色。韩巧菊创造“中医蜂疗四联法”,将蜂疗与其它疗法联合治疗疾病疗效显着。3.从临床跟诊学习中,将李万瑶教授的蜂针思想、蜂针特色及蜂针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其蜂针特色包括:①重视经络理论,皮部理论;②重视辩证论治、辩证取穴,善于挖掘蜂疗特效穴;③善于研究蜂针针法,创立了10种蜂针针法:蜂针直刺法、蜂针散刺法(拔针散刺法、蜂体散刺法)、蜂针点刺法(挤毒囊点刺法、多位点刺法)、减毒蜂刺法(速刺速拔针法、移针蜂刺法、拔刺减毒法)、蜂针丛集刺法(散点刺丛集刺法、直刺丛集刺法)、蜜蜂自动刺法、晕蜂速刺法、护蜂针刺法、挂蜂针刺法、垫物蜂针法;④善治痛证:⑤蜂针针法及蜂针用量因人而异;⑥擅用蜂针针法配合其它疗法治疗;⑦蜂针治未病思想,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蜂蜜、王浆等蜂产品有补中益气之效,李教授常用王浆蜜配合王浆蜜保健治疗:⑧高度重视蜂针不良反应的预防;⑨注重患者感受;⑩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
梁秋发[9](2005)在《颈椎病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化、尤其是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逐步增高,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对社会、家庭和患者造成很大的危害。该病多呈慢性经过,绝大部分可经过适当的保守治疗痊愈或自然缓解,但约有3%的颈椎病患者迁延难愈,严重者导致神经根或/和脊髓功能损害,甚至瘫痪,非手术治疗无效,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自Robison-Smith(1955年)与Cloward(1958年)分别报道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椎病的外科治疗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大批患者病情得以缓解或治愈。然而,通过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长期随访,发现有相当部分病人手术后因邻近节段退变出现新的神经症状和体征,且非手术治疗无效,需再次手术治疗。此外,融合术可引起脊柱的生物力学改变,且存在植骨和内固定器械的并发症及供骨区的慢性疼痛等。颈椎前路手术的主要目标是解除脊髓或/和神经根的压迫而不是融合。尽管颈椎前路融合手术对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近期效果满意,但长期存在的邻近节段的椎间盘退变加速的问题为这一手术的改进留下了空间。从关节融合术到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项外科技术革命,人工髋关节与膝关节置换术已取代髋(膝)关节融合术的巨大成就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技术的日臻完善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先例。因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能在进行脊髓减压并提供稳定的同时保持手术节段的生理活动度,更加符合颈椎活动的生物力学特点,可避免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为颈椎病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标准。虽然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安全可靠,病人
闫淑婷[10](2021)在《原发性头痛的六经方证辨证分布特点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原发性头痛患者临床信息的收集,结合《伤寒杂病论》原文以及相关方证研究,以首辨六经八纲,继辨方证的方法,选择相应的经方及时方,以期探究原发性头痛患者的六经方证分布规律,为中医药治疗头痛提供可借鉴的思路。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6例原发性头痛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头痛相关特点(头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诱因等等)、中医症状以及舌脉等,综合辨别属于何种六经证型以及具体方证,将信息录入并运用SPSS 20.0软件对中医证候以及六经方证分型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其分布规律以及与性别、年龄、病程等的关系。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206例原发性头痛患者,通过辨证分析共出现20种六经辨证分型,其中单经证型有6个,合经证型14个,其中少阳阳明合病证型最多,有37例,占18.0%,其次是少阳太阴合病有36例,占17.5%,少阳病有33例,占16.0%,太阳少阳合病有19例,占9.2%,少阳阳明太阴合病有16例,占比7.8%,太阴病有13例,占6.3%,厥阴病有12例,占5.8%,太阳太阴合病有9例,占4.4%,少阳厥阴合病有8例,占3.9%,太阳病及太阳阳明合病各有5例,分别占比2.4%,其余单经病及两经或三经合病证型出现频次较少,百分比总共不足10%。2.206例原发性头痛患者中,以单方出现最多的是小柴胡汤,有16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9例,柴胡桂枝汤8例,温经汤、芎芷石膏汤、散偏汤各4例。大多数是以合方治疗,其中出现较多的合方有小柴胡汤加味及其合方(74例,占比35.9%),四逆散合方(44例,占比21.4%),葛根汤合方(19例,占比9.2%),酸枣仁汤合方及当归芍药散合方(各有12例,分别占5.8%),半夏泻心汤合方及吴茱萸汤合方(各有9例,分别占4.4%),当归四逆汤合方及半夏厚朴汤合方(各有8例,分别占3.9%),其中,柴胡剂(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及其合方)出现最多,有121例,占比58.7%。3.206例原发性头痛患者中,大部分头痛患者(114例)伴有情绪异常(如心烦易怒、情绪紧张、低落等),部分患者(29例)头痛发作与加重与情绪变化相关。4.经SPSS软件统计分析,得出的六经各辨证类型的分布在不同性别、年龄组、以及病程长短分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1.原发性头痛六经证型皆可见到,以少阳病及其合病最为常见,合病中少阳阳明合病占比最多;2.原发性头痛方证以柴胡剂及其合方方证最为常见,其中小柴胡汤方证及其合方方证最多,其次为四逆散合方方证;3.部分患者存在表证,且表证的存在与否与病程长短无关,提示在治疗原发性头痛时应注重表证的识别与处理;4.小柴胡汤、四逆散、葛根汤是治疗原发性头痛的常用经方及合方的基础方;5.后世时方如散偏汤、芎芷石膏汤、选奇汤、通窍活血汤等可纳入六经八纲辨证体系并应用于临床。
二、颈椎病引起的顽固性头痛的自我防治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椎病引起的顽固性头痛的自我防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穴位埋线超前镇痛治疗痔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痔的治疗方法概述 |
综述二、 穴位埋线止痛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一 临床资料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统计学方法 |
四 统计结果与数据分析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运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及中医调护防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椎动脉型颈椎病 |
1.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1.1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
1.2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
1.3 主要鉴别诊断 |
2. 中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2.1 肝脾失调、气血不足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理基础 |
2.2 痰瘀互结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病理机制 |
3.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与调护 |
3.1 中药治疗 |
3.2 针灸治疗 |
3.3 推拿手法治疗 |
3.4 综合治疗 |
3.5 注重调护 |
第二部分 当归芍药散研究概述 |
1. 古今医家对当归芍药散的论述 |
2. 当归芍药散的现代应用及研究 |
2.1 当归芍药散的现代临床研究 |
2.2 当归芍药散的现代实验研究 |
第三部分当归芍药散加味方调治椎动脉型颈椎病 |
1. 当归芍药散加味方药作用分析 |
1.1 药物作用分析 |
1.2 方剂整体作用 |
2. 与半夏白术天麻汤、补阳还五汤的比较 |
2.1 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与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比较 |
2.2 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与补阳还五汤治疗作用比较 |
3 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 |
4 医患结合,疗效益彰当 |
典型案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药复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处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中药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源流探析 |
(一) 古代文献相关病名述略 |
(二) 病因病机 |
1.古代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现代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对比分析 |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防治方药 |
(一) 古代防治方药 |
(二) 现代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方药 |
1.辨证分型治疗 |
2.基本方加减治疗 |
3.中药制剂治疗 |
4.单偏验方治疗 |
三、神经根型颈椎病防治方药分析 |
(一) 古代防治方药分析 |
(二) 现代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方药析 |
1 单味药使用之频率 |
2 药物类别频率统计 |
3 高频配伍药对的作用机理 |
4 高频经方的解析 |
5. 古代文献和现代药理研究对某些高频药物的相关论述 |
四、中药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基本思路 |
(一) 扶助正气,驱邪外出,益气解肌为先导 |
(二) 重视局部,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是关键 |
(三) 标本兼顾,两天同调,温补肝肾是根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相关论文 |
(5)物理因子治疗对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 |
第一章 颈椎间孔的大体解剖和影像学测量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章 颈人工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C4/5、C5/6人工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临床观察 |
3.1 前言 |
3.2 资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综述一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颈椎间孔形态及颈椎间孔狭窄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蜂针现代文献及名家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蜂针疗法的起源及萌芽 |
一、蜂毒注射液与活蜂蛰刺 |
二、蜂针与毫针刺 |
三、蜂针与浅刺 |
四、蜂针与艾灸法、拔罐 |
第二节 蜂针疗法的发展概况 |
一、蜂疗人物及其发展 |
二、蜂针疗法学会的发展 |
三、蜂针疗法的呈现多方位发展 |
第三节 蜂针疗法的研究概况 |
一、蜂针实验研究概况 |
二、蜂针的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
第二章 蜂针疗法的现代文献计量学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的检索策略 |
二、蜂针疗法文献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蜂针疗法现代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 |
二、蜂针疗法现代文献期刊分布 |
三、作者分布 |
四、蜂针医家主要发表杂志分布 |
五、蜂针疗法文献类型的分布 |
六、蜂针疗法不良反应文献年度分布 |
第三节 蜂针疗法临床文献研究状况分析 |
一、各年段临床治疗研究文献类型分析 |
二、蜂针临床运用研究文献病种分析 |
三、蜂针及蜂毒单独和结合他法治疗病种分析 |
四、蜂针及蜂毒结合其它疗法的种类分析 |
五、蜂针疗法配合其它疗法的种类数量 |
第四节 讨论 |
一、蜂针文献量年度变化 |
二、蜂针文献发表杂志分布 |
三、发表蜂针文献的高产作者分析 |
四、蜂针单独治疗病例类研究 |
五、蜂针疗法结合他法治疗病例类研究 |
六、蜂针疗法的基础研究 |
七、蜂针疗法实验研究 |
八、蜂针不良反应的文献研究 |
九、蜂针疗法的穴位研究 |
十、蜂针疗法的针法研究 |
十一、蜂针经验与体会 |
十二、蜂针临床文献分析 |
第三章 现代各医家蜂针疗法的特色研究 |
第一节 纳入标准与研究方法 |
一、蜂针疗法医家纳入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蜂针主要医家特色研究 |
一、陈伟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
二、房柱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
三、陈恕仁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
四、王孟林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
五、成永明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
六、韩巧菊蜂针疗法特色 |
七、其它蜂针医家蜂针特色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李万瑶教授蜂疗特色研究 |
一、临床病例观察研究 |
二、李万瑶教授蜂针针法研究 |
三、李万瑶教授蜂针疗法临床案例举隅 |
四、讨论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9)颈椎病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颈椎病的流行病学与生物力学发病机制研究 |
第二章 颈椎前路融合术后临近节段退变的MRI分析 |
第三章 颈椎间盘人工髓核置换与椎间植骨的生物力学研究 |
第四章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早期临床评价 |
第五章 颈椎病外科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历史及研究进展 |
缩略词表 |
附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2:致谢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10)原发性头痛的六经方证辨证分布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头痛的经方治疗概述 |
1 太阳病头痛 |
2 阳明病头痛 |
3 少阳病头痛 |
4 太阴病头痛 |
5 少阴病头痛 |
6 厥阴病头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原发性头痛的现代研究进展概述 |
1 头痛的发病机制 |
2 头痛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资料收集 |
3 诊断标准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1 头痛的相关特征情况 |
2 既往病史分布情况 |
3 其他中医证候情况 |
4. 头痛六经辨证分型及方证分布规律研究 |
5. 原发性头痛六经证型分布与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情绪的关系 |
讨论 |
1 一般资料讨论 |
2 头痛的六经证型分布特点 |
3. 头痛的方证分布特点 |
4. 浅谈时方的六经归属问题 |
5. 调神在原发性头痛治疗中的重要性 |
6 六经辨证应与气血津液辨证相辅为用 |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颈椎病引起的顽固性头痛的自我防治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颈椎病引起的顽固性头痛的自我防治方法[J]. 黄沪. 家庭中医药, 1993(01)
- [2]穴位埋线超前镇痛治疗痔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研究[D]. 杨朔.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运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及中医调护防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探讨[D]. 程远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中药复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处方分析[D]. 裴庆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1)
- [5]物理因子治疗对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D]. 林艳霞. 大连医科大学, 2014(01)
- [6]蜂针优势病种治疗[A]. 陈铭慧,李万瑶. 第二届世界蜂疗大会、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9
- [7]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观察[D]. 胡朝晖. 中南大学, 2007(01)
- [8]蜂针现代文献及名家特色研究[D]. 徐长琼.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9]颈椎病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D]. 梁秋发. 第一军医大学, 2005(04)
- [10]原发性头痛的六经方证辨证分布特点研究[D]. 闫淑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