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微处理测量仪器性能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邱立争[1](2021)在《涂镀层测厚仪的测试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常见的涂镀层测厚技术根据待测基体在测量后是否保持完整,分为有损耗检测和无损耗检测两种。本文采用无损耗检测中的电涡流测厚和电磁感应测厚两种测量原理结合的方案,基于此方案设计的测厚仪可以分别测量磁性和非磁性基体表面的涂镀层厚度。文章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于电磁场原理和麦克斯韦方程组理论,阐述电涡流测厚和电磁感应测厚原理,分析测量探头结构参数和激励信号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合有限元软件COMSOL对传感器建模,仿真分析传感器激励信号和探头结构(线圈内径、外径和厚度)变化时,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激励信号的频率越大时,传感器测量灵敏度越高,但测量量程越小;探头线圈的内径、外径越大且厚度越小时,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激励电压存在小幅抖动时,测量结果不稳定。理论确定了探头结构和激励信号后,结合生产工艺,加工完成集电涡流与电磁感应测量为一体的高灵敏度、高量程且测量稳定的测厚仪探头。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基于STM32设计了测量磁性、非磁性基体表面的非磁非导体涂镀层厚度的测量仪,可以工作在-10℃~40℃的环境下,测量范围为0-1000μm,测量误差控制在2%以内。仪器主要包括传感器信号采集、数据处理、底层驱动和人机交互等模块。测试结果表明,本测厚仪测量精度高、环境适应性强、人机交互方便,同时也验证了调整探头结构参数和激励信号对传感器性能提升的正确性。
蔡薇[2](2021)在《基于MEMS传感器的遥测波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对海洋的不断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监测变得尤为重要,海洋波浪作为海洋环境监测的关键要素更是重中之重。在众多测波手段中,波浪测量浮标是国内外公认的最直接且准确的测量设备,但是,传统波浪浮标普遍具有体积大、使用周期有限的缺点。特别是国产波浪浮标,从测量准确度、使用周期到制作工艺都落后于海外先进设备,因此,设计测量精度高、使用周期长、体积小的国产波浪浮标意义重大。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重点研究以浮标为载体的遥测波浪设备,设计并研发了一种基于MEMS传感器的遥测波浪系统。从波浪测量的测量精度和使用周期入手,提出了波浪信号分析处理和低功耗两项关键技术,并结合MEMS传感器精度高、功耗低、体积小、可靠性高的特点,对国内传统波浪测量浮标系统进行优化。本文从测量原理、系统硬件、波浪信号分析处理以及系统软件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研究波高、波向、波周期的测量原理,并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法进行波浪方向谱分析;其次,设计系统硬件,包括电源电路,主控电路以及数据采集传输电路,在硬件设计过程中利用单片机低功耗运行模式与电源管理设计解决浮标功耗问题;最后,对波浪原始数据进行姿态解算、转换、滤波、积分及后处理,得出波高、波周期、波浪方向谱以及主波向分析并编写系统软件。在理论分析、算法研究和软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对基于MEMS传感器的遥测波浪系统进行了实验室测试和海上对比实验,对系统的可靠性和精确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工作稳定,波浪测量的准确度以及系统功耗均符合预期标准。本文设计的遥测波浪系统,为其它测波设备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推动了MEMS传感器在波浪测量领域的实际应用。
王燕兵[3](2021)在《基于微波的粮仓玉米含水率检测系统设计》文中认为水分失控是造成粮仓储粮损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储粮过程中粮食含水率的检测尤为重要。玉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存储过程中因为水分的失控而造成的损失量居于水分失控、虫害、定期更换粮食等损失因素造成的损失量的首位,所以玉米含水率的准确检测对粮仓储存玉米具有重要价值。常用的粮食含水率检测方法往往存在检测时间长,检测成本高,检测仪器造价昂贵等不足,距现代化储粮过程中粮食含水率的检测需求有一定差距。本论文采用微波检测方法,设计粮仓玉米含水率检测装置。考虑温度对含水率检测精度的影响,建立包含温度补偿的玉米含水率检测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分析微波的特点和微波作用下含水物质中水分子的介电特性,探究水分子与微波能量损耗之间的关系。微波作用下,水分子的极化会造成微波能量的损耗。介电常数可以判别分子极性大小,进一步探究含水物质中各成分介电常数与微波能量损耗的关系。微波作用下,水分子的介电常数远远大于其他成分的介电常数,进而确定微波能量的损耗与含水物质含水率的大小存在正相关关系。最后分析温度对水分子介电常数的影响和微波透射法,微波反射法检测方法。设计并制作基于STM32F103RCT6的玉米含水率检测装置。包括微波收发电路、选频放大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和DS18B20电路等,实现对玉米含水率相关信号的获取,放大和采集等功能。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协调和控制玉米含水率检测装置中各个电路,实现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显示等功能。设计实验方案,建立具有温度补偿的玉米含水率检测模型。使用含水率检测装置采集制备好的不同含水率玉米样本的数据,后续进行数据中参数之间关系的拟合。结合DS18B20采集到的温度参数,建立经过温度参数修正后的玉米含水率检测模型。通过验证组实验,检测结果满足国家检测玉米含水率精度小于等于±0.5%的要求,满足检测装置设计指标。
叶利君[4](2020)在《羰基铁及其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表面改性与抗腐蚀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电磁吸波材料的研究随现代科技的进步而迅速发展,不管是民用领域还是军事领域,其相关技术都得到了非常广泛地使用。民用领域中它可以促进移动通信的研究和大规模使用,军事领域中它可以完善隐身技术的发展和武器装备的实际应用。但是传统的“薄、宽、轻、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日新月异的环境对吸波材料的要求,研制兼具良好吸波性能和抗腐蚀性的吸波材料在各个领域都备受重视。羰基铁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磁性吸波材料之一,具有较大的磁损耗角、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居里温度,特别是片状羰基铁,由于其高介电以及高磁导率的特性,有助于突破Snoek限制。此外,通过形貌和颗粒尺寸的控制以及表面改性可以方便的对羰基铁进行介电调控。作为一种具备良好化学稳定性和阻隔特性的二维材料,石墨烯拥有非常优异的电磁特性,因此它高频地出现在现代吸波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本文对羰基铁/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及抗腐蚀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首先对球磨得到羰基铁及其掺杂氧化石墨烯(GO)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的复合吸波材料进行高温发蓝处理,研究发蓝处理对羰基铁及其与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的抗腐蚀及吸波性能的影响。其次,开展复合偶联剂对羰基铁表面改性工作的研究,通过复合偶联剂表面改性达到对羰基铁进行介电调控的目的,本文开展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高能球磨制备得到片状羰基铁(CIP),然后在140℃下对得到的CIP进行高温发蓝表面处理,最后按照国标GB/T2423.18-2000,用5%Nacl溶液里对发蓝前后CIP进行12h、24h、48h的静态腐蚀实验,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量发蓝前后样品的极化曲线,结果显示发蓝处理有效地提高了CIP的抗腐蚀性能。SEM、XRD谱和Raman谱都表明发蓝处理在不影响CIP微观结构的前提下,成功在样品表面形成氧化物Fe34,提高了CIP的抗腐蚀性能,在Na Cl腐蚀介质中达到了保护CIP的目的。并且发蓝处理可以明显缓解腐蚀环境给电磁参量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降低了介电常数,改善了阻抗匹配。(2)在CIP原料中分别掺杂GO和r GO,采用与上述高能球磨相同的方法制备得到CIP/GO和CIP/r GO复合吸波材料,对获得的CIP/GO与CIP/r GO复合吸波材料进行发蓝处理,最后采用上述相同的方法(5%Nacl溶液)对发蓝前后样品进行静态腐蚀研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量发蓝前后CIP复合吸波的极化曲线,结果显示发蓝处理有效地提高了CIP复合吸波材料的抗腐蚀性能。SEM、XRD谱和Raman谱都表明球磨掺杂后复合吸波材料的微观形貌仍呈片状结构,且发蓝处理成功在样品表面形成氧化物Fe34,有效地提高了CIP/GO与CIP/r GO复合吸波材料的抗腐蚀性能,同样在腐蚀介质中起到了保护CIP复合吸波材料的作用。发蓝处理可以明显缓解腐蚀环境给电磁参量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提高复合吸波材料抗腐蚀性能的同时,还达到了提高其吸波性能的目的。(3)采用三种偶联剂(硬脂酸钙+钛酸酯+KH-560)对羰基铁进行单元及多元偶联剂表面改性研究,分析对比单元偶联剂及多元偶联剂表面改性后的羰基铁吸波材料的结构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偶联剂改性后的羰基铁呈现出颗粒尺寸大小和分布都更加均匀的片状结构,XRD谱和RAMAN谱表明复合偶联剂改性并没有对羰基铁的物相及结构造成明显影响。静磁性能结果显示,使用复合偶联剂表面改性的羰基铁样品,其饱和磁化强度(Ms)增大,矫顽力(Hc)不变。根据传输线理论计算吸收材料的反射损耗,在厚度为2mm时,由三元偶联剂复合表面改性的CIP,在2GHz附近RL峰值达到-15d B,当RL<-10 d B时,有效吸收带宽为1GHz(1.6-2.6 GHz)并且吸波材料的磁损耗角,尤其是高频下的磁损耗角,随着复合偶联剂的加入得到了显着的提高。
徐浩然[5](2020)在《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及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其中臭氧污染尤为突出,臭氧污染会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作为治理大气环境污染的首要步骤,实时监测和有效预测大气污染物的变化对环境保护工作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气象站的测量仪器体积庞大、维护困难且数据展示繁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大气污染物监测预警系统,并构建基于改进遗传粒子群优化(GA-PSO)算法的BP神经网络臭氧浓度预测模型。大气污染物监测预警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首先设计数据采集电路实现对污染物浓度数据和相关气象数据的采集,设计微处理器电路处理采集后的数据,通过NB-Io T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然后编写监测节点设备相关软件程序、接入并配置云平台、搭建Web服务器最终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展示。最后通过系统测试和数据对比分析,系统所监测数据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所设计的大气污染物监测预警系统的准确性。针对传统物理模型难以预测短期近地面臭氧浓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GA-P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参数,并构建基于改进GA-PSO-BP神经网络臭氧预测模型。使用某地区国家气象站历史数据作为样本代入模型进行训练,得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并通过对比证明改进GA-PSO-BP臭氧浓度预测模型优于传统GA-PSO-BP臭氧预测模型。
李炙帅[6](2020)在《水质浊度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行各业对水质的要求也产生不同的标准,因此对水质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浊度是水质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溶液对光线通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包括溶液中悬浮物质对光的散射和溶质分子对光的吸收。水的浊度不仅与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有关,而且与它们的大小、形状以及折射系数等有关。水的浊度主要是由泥沙、细菌、微生物、悬浮颗粒物、胶体有机物和无机物等引起的,这些水中杂质不仅会影响水的质量,甚至还会引发疾病传播。因此,对水质浊度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浊度检测的基本原理以及对浊度检测方法的分析,采用将透射法、垂直散射法、比值法三种方法综合利用的检测方法,设计了一种检测量程宽、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的水质浊度检测系统。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在传感器设计中,根据选用的浊度检测方法,采用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透镜以及温度传感器,设计了一种检测量程宽、精确度高的传感器。2.在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中,为了从源头抑制干扰,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完成了光源驱动电路、I/V转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以及温度检测电路设计;为了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控制,以STM32F407为系统核心,完成了STM32最小系统电路设计;为了对检测结果进行显示和输出,完成了LCD接口电路以及串口通信电路设计。3.在系统软件设计中,为了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完成了A/D转换程序以及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为了提高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完成了按键消抖程序以及数字滤波程序的设计;为了进行数据的存储和读取,完成了数据读写程序的设计;为了进行检测结果的显示,完成了LCD显示程序的设计。4.在实验结果和分析中,根据实验需要,对零浊度水和福尔马肼标准浊度溶液进行制备,并根据配置的样本溶液,进行数据检测、性能指标测试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最后,根据数据分析以及性能指标测试得出结论:在0-450NTU范围内,采用垂直散射法线性度好;在450-650NTU范围内,采用比值法线性度好;在650-1000NTU范围内,采用透射法线性度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量程宽、精确度高、稳定性好。
陈小天[7](2020)在《超声协同的高压脉冲电场液态食品灭菌及其处理室和发生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压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PEF)液态食品灭菌是一种利用不可逆电穿孔效应使微生物细胞致死的非热灭菌技术,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对液态食品中微生物的杀灭,同时保留原有营养和风味。电场强度是PEF灭菌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单一的PEF技术需要较高的电场强度(30 k V/cm以上)才能满足工业化应用。但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流过液态食品介质的电流增大,处理室内的电化学反应和电极腐蚀也会随之加剧,存在污染食品的风险。同时,过去的实验研究证明高场强作用下更易引发电极放电甚至击穿,对脉冲发生器造成严重破坏。为了解决PEF灭菌技术实际应用中的电化学反应和处理室介电击穿问题,本文分别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引入超声波技术作为高压脉冲电场灭菌技术的辅助手段,通过实验探究两者同时作用于微生物细胞产生的联合灭活效应,为在较低场强下获得可观的灭菌效率提供新可能;二是研究IGBT串并联技术,设计并研发工作电压和电流等级更高的高压脉冲发生器,以提升设备的稳定性,降低由于电极放电或击穿对脉冲发生器的损坏风险。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结论如下:(1)发明了一种可实现超声波和脉冲电场同时作用于微生物细胞的微型处理室,利用该微处理室分别研究了两种技术顺序和同时施加对酵母细胞的灭活效果。以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在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体系中分别研究了超声和脉冲电场单独作用、先后顺序作用以及同时作用的灭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超声(25°C,400W,8 s)和脉冲电场(25°C,12 k V/cm,3200μs)两种技术同时作用的灭菌效果(4.26 log)要优于顺序作用灭菌效果,同时大于两种技术单独作用灭菌效率的代数和(分别为超声1.28log和脉冲电场2.44 log),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超声和脉冲电场在统计学意义上存在协同效应。(2)采用仿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了4管并联IGBT单管的均流特性,并构建了4个IGBT单管并联组件。针对IGBT并联应用,评估了三种1200 V电压等级IGBT单管的参数离散性,选择参数最集中的IGBT作为后续研究对象;设计了基于电容隔离的半桥型IGBT驱动电路,其输出峰值电流为14 A,可同时驱动4个并联IGBT;在完成所选IGBT数值建模的基础上,利用仿真方法研究了驱动回路和功率回路布局不对称导致引发的静态或动态不均流特性,结合仿真结果对4管并联IGBT进行了线路板布局优化,降低了不均流程度,动态不均流系数小于0.18。(3)在4个IGBT并联的基础上,研究了64个并联IGBT组件的串联均压特性,成功研制了4并64串共计256个IGBT单管堆叠组成的高功率固态开关。采用基于激光二极管和光分路器的多路触发信号同步方案,使64路驱动信号的最大延迟时间小于25 ns;同时设计了RCD缓冲网络,对器件开关不同步进行补偿。研制了16路隔离电压在30 k V以上的12 V/800m A母线串联型辅助电源,为各串联板进行隔离供电。最后对搭建的高功率固态开关进行性能测试,证明该固态开关可以在35 k V/150 A的条件下稳定工作,电流上升时间为632 ns,基于该固态开关搭建的脉冲电源可以输出幅值1 k V~35 k V、脉宽3μs~10μs、频率100 Hz~1000 Hz可调的准方波脉冲。(4)研发了中试级超声-高压脉冲电场液态食品灭菌系统,为高压脉冲电场灭菌技术和装备开发提供新思路。设计了共场型超声-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室,实现在连续条件下超声波和高压脉冲两种灭菌技术的同时耦合。结合开发的监控软件,利用不同电导率的Na Cl溶液作为处理介质,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内各组件均能正常工作,处于有效处理区域内的微生物细胞会同时受到超声和脉冲电场的灭活作用。
范宇聪[8](2020)在《海气界面水边界层温度剖面精细测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着热量、动量以及物质的交换,因此海洋成为影响全球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海气界面水边界层温度剖面的温度变化以及分布规律对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解释海气耦合作用中的物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海气耦合作用中的物理机制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国内外采用了多种技术方法对海气界面水边界层温度剖面的温度变化与分布规律进行了测量,其中包括卫星SST遥感技术、现场红外辐射测量技术以及温盐深仪现场测量技术。但卫星SST遥感技术的测量精度与空间分辨率较低,现场红外辐射测量技术的测量准确性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温盐深仪现场测量技术由于仪器自身的尺寸限制,在水下的空间分辨率较低且无法对温度剖面进行同步测量。以上的不足使得这些测量技术不能很好的满足对海气界面水边界层温度剖面进行观测的需求。因此,开展海气界面水边界层温度剖面的精细化测量技术的研究对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解释海气耦合作用中的物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课题主要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1)测温敏感元件的选型研究。设计温度传感器阵列,解决测温敏感元件的封装与安装问题,使其具备不渗水、耐海水腐蚀的能力。同时测温敏感元件应该具有微型化的尺寸结构,不能影响测温节点的液位检测精度。设计测温敏感元件的相关测试验证实验,确保选择的测温敏感元件具有±0.01℃的温度测量精度,并具有良好的线性度、高灵敏度与低噪声特性;(2)多路传感器同步测量技术研究。设计温度测量系统的硬件控制电路与软件控制程序,以实现同步时间不大于0.1s的50路温度测量节点数据的同步测量;(3)测温节点液位检测技术研究。通过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得到每一个测温节点是否进入水中以及在水中的深度。在0级或1级海况下测温节点的液位检测精度要达到±0.01m;(4)硬件安装与保护壳体结构小型化研究。对壳体结构、重心等进行优化,使其在水中具有较为稳定的姿态,减小在正常海况下温度测量仪器对海气界面水边界层温度场的扰动,保持温度连续测量的稳定性。
成晓炜[9](2020)在《井下工具姿态的多通道低功耗数据采集与处理》文中认为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已经成为最高效智能的自动化钻井技术,该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油藏的开发能力,降低钻井成本。对井下钻井工具姿态参数的实时测量是实现钻井工具导向精准控制的核心要素,确保钻井工具能按照预先设定的钻井轨迹准确钻入油藏靶区。本文针对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的技术特点,在已有钻井姿态测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于井下工具姿态测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系统选用TMS320F2812型DSP芯片作为主控制器,系统硬件电路部分的整体设计主要围绕TMS320F2812芯片,包括系统的供电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等DSP的基础外围电路构成DSP的最小系统,结合信号调理电路、通道选择电路、ADC采样电路等功能模块电路共同构成本次设计,以实现多通道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功能。2.开发相应的功能软件程序,采用模块化编程思想,编写了系统的初始化子程序、数据采样通道选择程序、AD7981与DSP的接口程序设计、SPI数据传输子程序与姿态角解算程序等功能模块子程序。3.应用姿态角解算算法,对井下工具姿态参数进行解算,并对解算得到的姿态角参数进行误差校正。基于TX-3S测斜仪进行了地面环境下系统的模拟实验测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稳定可靠,实现了软件设定的各项功能,可以实现数据的多通道采集与处理,姿态角的解算精度通过姿态误差算法校正之后明显提高。
朱杨[10](2020)在《基于Labview的光纤时间传递上位机控制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由多地子系统所组成的集成系统在雷达、通信和国防等重要领域的逐步发展,为了完成异地系统的精确同步作业,异地系统对时间信号传递和同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间传递技术逐渐成为了国内外研究小组关注的重要技术。以往国内外基于光纤的时间传递系统中,上位机控制系统现了对时间间隔、光纤时延、光纤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并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分析面板的功能。但由于功能上未能做进一步的拓展,存在着人工调节手段较多、参数固定难以实时修正的问题。同时,在时间传递系统中,温度是影响光纤链路传输时延和系统性能的重要参数,采用温度计的温度监测系统难以对实地光纤温度进行测量。本论文针对实地光纤时间信号传输中,人工调节过程繁琐、内部参数固定难以进行实时调节、异地测量时难以直接测量温度等问题,分别设计了相应的功能模块。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算法进行了研究,对温度测量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拓展,对神经网络预测值和实际温度测量值进行了比较。通过对神经网络输入数据段的选取,在有监督学习体系下进一步优化了预测性能,在Labview平台与Matlab软件进行联动,设计完成了温度预测模块。2、本文针对控制系统内部参数固定,无法进行实时修正,从而导致系统性能波动的问题,设计了参数修正模块。这进一步减少了人工手调环节,实时修正固定在程序中的内部参数,将系统抖动减小了8ps以上。3、本文对系统各模块进行单元测试和功能测试,并和预期性能指标进行比对。在实验中,本文利用搭建的30km实验室光纤链路,使用上位机控制系统记录不同状态下的测试数据,从而验证系统的创新性和有效性。
二、国外微处理测量仪器性能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微处理测量仪器性能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涂镀层测厚仪的测试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涂镀层测厚仪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当前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3.3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涂镀层测厚仪工作原理分析 |
2.1 电磁场理论 |
2.2 电涡流测厚原理 |
2.2.1 电涡流测厚的原理分析 |
2.2.2 阻抗分析法 |
2.2.3 电涡流的趋肤效应 |
2.2.4 外界因素对电涡流强度的影响 |
2.3 电磁感应原理 |
2.3.1 电磁感应原理分析 |
2.3.2 电磁感应传感器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涂镀层测厚仪传感器仿真研究 |
3.1 有限元理论分析与COMSOL简介 |
3.2 测厚仪传感器探头结构分析 |
3.3 测厚仪传感器仿真设计需求分析 |
3.4 传感器模型的建立 |
3.4.1 几何建模 |
3.4.2 材料选择 |
3.4.3 网格划分 |
3.4.4 添加物理场 |
3.4.5 有限元模型的求解与验证 |
3.5 传感器结构有限元仿真及分析 |
3.5.1 确定最佳激励频率 |
3.5.2 线圈内径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 |
3.5.3 线圈外径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 |
3.5.4 线圈厚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 |
3.5.5 磁芯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3.6 激励电压抖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3.7 传感器探头的设计与制作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涂镀层测厚仪硬件系统设计 |
4.1 测厚仪电路设计的总方案 |
4.1.1 硬件设计概述 |
4.1.2 硬件设计环境 |
4.2 测厚仪传感器测量电路选择 |
4.2.1 调频式测量电路 |
4.2.2 定频调幅式测量电路 |
4.2.3 电桥式测量电路 |
4.3 测厚仪硬件电路设计 |
4.3.1 微处理器系统 |
4.3.2 电源模块 |
4.3.3 按键、显示模块 |
4.3.4 模拟测量电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涂镀层测厚仪软件程序设计 |
5.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5.2 数据拟合软件Origin |
5.3 数据算法处理 |
5.4 测厚仪软件程序设计 |
5.4.1 软件功能流程图 |
5.4.2 屏幕显示程序设计 |
5.4.3 数据测量程序设计 |
5.4.4 环境自适应程序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结果及分析 |
6.1 基础测试 |
6.1.1 电源模块测试 |
6.1.2 测量电路测试 |
6.2 仪器精度测试与误差分析 |
6.2.1 仪器精度测试 |
6.2.2 误差分析 |
6.3 功耗与续航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MEMS传感器的遥测波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波浪浮标发展现状 |
1.2.2 MEMS传感器优点及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设计 |
1.3.1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1.3.2 论文关键技术提炼 |
1.3.3 论文章节设计 |
第2章 波浪测量原理与系统整体设计 |
2.1 波浪观测要素及规范 |
2.1.1 波浪观测要素 |
2.1.2 波浪观测规范 |
2.2 波浪测量原理 |
2.2.1 波高、波周期测量原理 |
2.2.2 波向测量原理 |
2.3 系统整体设计 |
2.3.1 波浪测量浮标电子部分设计方案 |
2.3.2 上位机数据处理部分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电路与低功耗设计 |
3.1 关键元器件选型 |
3.1.1 MEMS传感器选型 |
3.1.2 微处理器选型 |
3.1.3 无线数传模块选型 |
3.1.4 GPS模块选型 |
3.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2.1 主控电路设计 |
3.2.2 数据采集与传输电路设计 |
3.2.3 电源电路设计 |
3.3 低功耗设计 |
3.3.1 备用电源设计条件 |
3.3.2 低功耗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波浪信号处理与软件设计 |
4.1 姿态解算 |
4.1.1 常用坐标系及姿态角定义 |
4.1.2 坐标转换 |
4.1.3 姿态解算 |
4.2 波浪信号积分处理 |
4.2.1 傅里叶变换与逆变换 |
4.2.2 滤波 |
4.2.3 频域积分 |
4.3 后处理算法 |
4.4 数据处理软件设计 |
4.4.1 波高、波周期数据处理 |
4.4.2 数据通信功能实现 |
4.4.3 波浪方向谱、波浪主方向数据处理 |
4.4.4 UI界面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验证与分析 |
5.1 功耗验证 |
5.2 主控板功能测试 |
5.2.1 测试流程设计 |
5.2.2 测试结果分析 |
5.3 海上对比实验 |
5.3.1 实验方案设计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硬件电路原理图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基于微波的粮仓玉米含水率检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粮仓粮食含水率检测研究现状 |
1.2.1 粮食含水率检测方法概述 |
1.2.2 微波检测粮食含水率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微波检测玉米含水率原理及方法研究 |
2.1 微波的特点 |
2.1.1 微波概述 |
2.1.2 微波作用下含水物质极化原理探究 |
2.2 微波作用下玉米介电特性分析 |
2.3 温度对玉米含水率检测的影响 |
2.4 微波检测粮仓玉米含水率方法 |
2.4.1 透射法 |
2.4.2 反射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粮仓玉米含水率检测装置硬件方案设计 |
3.1 硬件整体设计 |
3.2 微波信号收发电路 |
3.2.1 微波频率的选择 |
3.2.2 微波信号收发电路 |
3.3 选频放大电路 |
3.3.1 选频电路 |
3.3.2 放大电路 |
3.4 微处理接口电路 |
3.4.1 微处理器内置A/D转换电路 |
3.4.2 微处理器数字接口显示电路 |
3.5 温度采集电路 |
3.6 电源系统电路 |
3.7 检测装置技术指标及粮仓安装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粮仓玉米含水率检测装置软件方案设计 |
4.1 软件整体设计 |
4.2 初始化程序设计 |
4.2.1 时钟源初始化设计 |
4.2.2 I/O引脚初始化软件设计 |
4.3 A/D转换及处理软件设计 |
4.3.1 A/D转换软件设计 |
4.3.2 数据处理及保存 |
4.4 温度采集软件设计 |
4.5 数据显示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方案及效果验证 |
5.1 实验方案设计 |
5.1.1 实验设备 |
5.1.2 实验方案 |
5.2 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 |
5.2.1 实验结果分析 |
5.2.2 误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4)羰基铁及其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表面改性与抗腐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吸波材料 |
1.2.1 吸波材料的分类 |
1.2.2 吸波材料的工作机理 |
1.2.3 常见的吸波材料 |
1.3 石墨烯 |
1.3.1 石墨烯的性质 |
1.3.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1.4 偶联剂及其在吸波材料中的作用 |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及测量方法 |
2.1 实验材料、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化学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及流程 |
2.3 性能测试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 |
2.3.2 X射线衍射(XRD) |
2.3.3 拉曼光谱 |
2.3.4 电磁参数的测试 |
2.3.5 电化学工作站 |
第三章 羰基铁吸波材料的抗腐蚀性及吸波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样品的制备 |
3.3 动态腐蚀前后极化曲线 |
3.4 静态腐蚀前后样品的微观结构 |
3.4.1 微观结构分析 |
3.4.2 物相分析 |
3.4.3 拉曼光谱分析 |
3.5 静态腐蚀前后样品电磁参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羰基铁/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的抗腐蚀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品的制备 |
4.2.1 rGO的制备 |
4.2.2 复合磁性金属吸波材料样品的制备 |
4.3 CIP/GO复合吸波材料抗腐蚀性能 |
4.3.1 动态腐蚀前后样品极化曲线 |
4.3.2 发蓝处理前后样品微观形貌 |
4.3.3 物相分析 |
4.3.4 拉曼光谱分析 |
4.3.5 静态腐蚀前后样品电磁参量 |
4.4 CIP/rGO复合吸波材料抗腐蚀性能 |
4.4.1 动态腐蚀前后样品的极化曲线 |
4.4.2 静态腐蚀前后样品的微观结构 |
4.4.3 物相分析 |
4.4.4 拉曼光谱分析 |
4.4.5 静态腐蚀前后样品的电磁参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偶联剂对羰基铁的表面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样品的制备 |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微观结构分析 |
5.3.2 物相分析 |
5.3.3 磁滞回线 |
5.3.4 拉曼光谱分析 |
5.3.5 电磁特性与吸波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5)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及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系统相关技术分析 |
2.1 物联网技术 |
2.2 NB-IoT技术 |
2.2.1 NB-IoT技术简介 |
2.2.2 NB-IoT技术特点 |
2.3 传感器技术及原理 |
2.3.1 粉尘激光传感器 |
2.3.2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 |
2.4 神经网络技术 |
2.4.1 神经网络简介 |
2.4.2 BP神经网络 |
2.4.3 BP神经网络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结构 |
3.2 系统硬件设计 |
3.2.1 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
3.2.2 电源模块设计 |
3.2.3 传感器电路设计 |
3.2.4 数据处理模块电路设计 |
3.2.5 NB-IoT模块电路设计 |
3.3 系统软件设计 |
3.3.1 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
3.3.2 系统监测节点软件设计 |
3.3.3 云平台接入及配置 |
3.3.4 Web服务器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改进GA-PSO-BP神经网络的臭氧浓度预测 |
4.1 神经网络优化算法 |
4.1.1 遗传算法 |
4.1.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1.3 改进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 |
4.2 改进GA-PSO-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4.2.1 改进GA-P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
4.2.2 构建改进GA-PSO-BP神经网络臭氧预测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及数据分析 |
5.1 系统功能测试 |
5.2 系统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水质浊度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浊度检测的理论基础 |
2.1 浊度的基本信息 |
2.1.1 浊度的定义 |
2.1.2 浊度的单位 |
2.2 浊度检测的基本原理 |
2.2.1 朗伯-比尔定律 |
2.2.2 光的散射定律 |
2.3 浊度的检测方法 |
2.3.1 透射法 |
2.3.2 散射法 |
2.3.3 比值法 |
2.4 检测方法的选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浊度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2 传感器设计 |
3.2.1 传感器光路结构设计 |
3.2.2 光源选型 |
3.2.3 光电探测器选型 |
3.2.4 传感器实物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浊度检测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4.1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
4.2 光源驱动电路 |
4.3 I/V转换电路 |
4.4 信号放大电路 |
4.5 温度检测电路 |
4.6 系统电源电路 |
4.7 STM32最小系统电路 |
4.8 数据存储电路 |
4.9 串口通信电路 |
4.10 LCD接口电路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浊度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软件总体设计 |
5.2 系统标定 |
5.3 A/D转换 |
5.4 数字滤波 |
5.5 数据处理 |
5.5.1 AD值转换为电压值 |
5.5.2 检测方法选用 |
5.6 数据读写 |
5.7 串口通信 |
5.8 LCD显示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结果和分析 |
6.1 零浊度水的制备 |
6.2 福尔马肼标准浊度溶液的制备 |
6.3 实验数据的处理 |
6.3.1 数据检测 |
6.3.2 BP神经网络用于浊度检测模型预测 |
6.4 浊度检测系统的性能指标测试 |
6.4.1 误差分析 |
6.4.2 重复性测定 |
6.5 溶液颜色对浊度检测影响分析 |
6.5.1 吸光度分析 |
6.5.2 颜色对浊度检测影响分析 |
6.6 环境温度对浊度检测影响分析 |
6.7 溶液气泡对浊度检测影响分析 |
6.8 环境杂散光对浊度检测影响分析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超声协同的高压脉冲电场液态食品灭菌及其处理室和发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相关符号及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压脉冲电场灭菌技术及其应用 |
1.1.1 高压脉冲电场食品灭菌技术发展 |
1.1.2 高压脉冲电场灭菌技术应用中的挑战 |
1.1.3 高压脉冲电场与其他灭菌技术联合应用 |
1.2 国内外固态高压脉冲电源研究进展 |
1.2.1 高压脉冲发生器拓扑及性能分析 |
1.2.2 基于串并联技术的高功率固态开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超声-高压脉冲同时作用对酿酒酵母的联合灭活效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菌种和生长条件 |
2.2.2 微处理室的设计和制造 |
2.2.3 超声波处理 |
2.2.4 高压脉冲电场处理 |
2.2.5 联合处理 |
2.2.6 微生物计数 |
2.2.7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2.8 统计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超声波和高压脉冲电场单独处理 |
2.3.2 超声波和高压脉冲电场联合处理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处理室负载特性研究及准方波脉冲发生器设计 |
3.1 共场型处理室负载特性研究 |
3.1.1 细胞悬浮液的介电模型介绍 |
3.1.2 共场型处理室等效电学模型 |
3.2 脉冲发生电路设计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GBT并联均流特性研究 |
4.1 单个IGBT驱动电路研究 |
4.1.1 IGBT器件选择 |
4.1.2 双脉冲实验平台 |
4.1.3 驱动电路设计及性能测试 |
4.1.4 IGBT建模及模型验证 |
4.2 影响IGBT并联均流因素分析与仿真研究 |
4.2.1 静态和动态不均流评价指标 |
4.2.2 器件特性及分布参数对并联均流的影响 |
4.2.3 驱动回路对并联均流的影响 |
4.2.4 功率回路对均流特性影响 |
4.3 四管并联均流特性研究 |
4.3.1 并联驱动电路分析 |
4.3.2 栅极布局优化 |
4.3.3 并联IGBT热耦合分析 |
第五章 IGBT并联组件的串联特性及固态开关性能研究 |
5.1 IGBT串联不均压特性分析及措施研究 |
5.1.1 静态不均压原因分析 |
5.1.2 动态不均压原因分析 |
5.1.3 RCD串联缓冲电路设计 |
5.2 多路同步驱动信号链路研究 |
5.2.1 串联IGBT驱动耦合技术优选 |
5.2.2 基于光纤的多路驱动信号技术研究 |
5.3 串联IGBT多路隔离辅助电源研究 |
5.3.1 多路辅助电源拓扑设计和理论分析 |
5.3.2 初级全桥逆变电路设计 |
5.3.3 高频脉冲变压器设计 |
5.3.4 次级电压转换电路设计 |
5.3.5 电源输出测试 |
5.4 驱动信号控制及故障保护系统设计 |
5.4.1 控制器设计 |
5.4.2 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
5.5 固态开关性能测试 |
5.5.1 单块串联板测试 |
5.5.2 高压固态开关性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连续式超声-高压脉冲灭菌系统设计及测试 |
6.1 超声-高压脉冲灭菌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1 超声-高压脉冲电场连续式处理室设计 |
6.1.2 系统监控软件设计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8)海气界面水边界层温度剖面精细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测温敏感元件的选型与测量原理 |
2.1 测温敏感元件的选型 |
2.2 热敏电阻的测量原理 |
2.3 热敏电阻温度系数定标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密集化温度传感器阵列结构与液位检测技术研究 |
3.1 高精度同步测温仪水密壳体设计 |
3.1.1 测温仪水密壳体设计方案 |
3.1.2 测温仪水密壳体整体结构组成 |
3.2 密集化温度传感器阵列设计 |
3.2.1 热敏电阻的保护方式 |
3.2.2 热敏电阻的安装方式 |
3.3 温度传感器液位检测技术研究 |
3.3.1 基于电容与压力传感器的液位检测 |
3.3.2 基于温度与压力传感器的液位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精度温度剖面同步测量系统的设计 |
4.1 高精度温度剖面测量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4.2 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
4.2.1 中央控制单元最小系统设计 |
4.2.2 电源单元设计 |
4.2.3 时钟单元设计 |
4.2.4 数据存储单元设计 |
4.2.5 数据远程传输单元设计 |
4.2.6 多通道温度同步测量单元设计 |
4.2.7 高精度压力测量单元设计 |
4.3 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4.3.1 主控制程序设计 |
4.3.2 电源管理控制程序设计 |
4.3.3 时钟程序设计 |
4.3.4 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
4.3.5 数据远程传输程序设计 |
4.3.6 AD7771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设计 |
4.3.7 温度传感器液位检测程序设计 |
4.3.8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温度剖面同步测量系统实验验证与应用分析 |
5.1 温度传感器阵列的实验室定标与温度测量精度验证 |
5.1.1 热敏电阻温度系数定标实验方案 |
5.1.2 热敏电阻温度系数定标结果分析 |
5.1.3 温度传感器阵列温度测量精度验证 |
5.2 温度传感器阵列的采样同步性验证 |
5.3 温度传感器液位检测效果分析 |
5.4 原理样机整机测试 |
5.4.1 整机水密性测试与水槽温度剖面测量 |
5.4.2 数据存储与无线数据传输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井下工具姿态的多通道低功耗数据采集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研究现状 |
1.2.1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 |
1.2.2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1.3 数据采集系统发展现状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井下工具姿态测量理论基础 |
2.1 惯性导航系统姿态测量理论 |
2.2 坐标变换 |
2.3 欧拉旋转 |
2.4 井下工具姿态参数测量模型 |
2.5 姿态误差补偿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2 TMS320F2812 基础外围电路设计 |
3.2.1 TMS320F2812 处理器简介 |
3.2.2 电源电路设计 |
3.2.3 时钟电路设计 |
3.2.4 复位电路及JTAG接口电路设计 |
3.3 多通道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3.3.1 AD7981 模数转换器介绍 |
3.3.2 采样电路设计 |
3.3.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3.4 多路选择器及其接口电路设计 |
3.3.5 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
3.4 电路板层叠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CCS软件编译环境介绍 |
4.2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4.3 多通道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设计 |
4.3.1 系统初始化程序设计 |
4.3.2 多通道数据采样程序设计 |
4.3.3 SPI数据传输程序设计 |
4.3.4 姿态角解算程序设计 |
4.3.5 其他功能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地面模拟实验平台简介 |
5.2 系统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10)基于Labview的光纤时间传递上位机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概述 |
1.2.2 研究现状 |
1.2.3 现存问题 |
1.3 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研究目标 |
1.3.2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双向比对 |
2.1.1 双向比对的基本原理 |
2.1.2 双向比对系统的硬件搭建架构 |
2.1.3 双向时间比对的关键参数 |
2.2 软件开发平台 |
2.2.1 虚拟仪器概述 |
2.2.2 Labview简介 |
2.2.3 Matlab简介 |
2.3 神经网络理论 |
2.3.1 神经网络的意义 |
2.3.2 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时间传递上位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
3.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1 系统设计需求 |
3.1.2 系统的设计思路 |
3.2 系统的软件设计 |
3.2.1 系统的软件架构 |
3.2.2 仪器指令系统 |
3.3 系统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3.1 数据通信模块 |
3.3.2 初始化模块 |
3.3.3 数据传输模块 |
3.3.4 数据处理存储模块 |
3.3.5 参数修正模块 |
3.3.6 温度预测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的研究 |
4.1 神经网络预测温度的意义 |
4.1.1 温度对于光纤色散与时延的影响 |
4.1.2 输入特征设计 |
4.2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温度预测 |
4.2.1 数据预处理 |
4.2.2 Elman神经网络 |
4.2.3 数学模型 |
4.2.4 学习算法 |
4.2.5 Elman神经网络的训练流程 |
4.3 除Elman网络以外的神经网络 |
4.3.1 BP神经网络简介 |
4.3.2 BP神经网络构建 |
4.3.3 RBF神经网络简介 |
4.3.4 RBF神经网络构建 |
4.4 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验证 |
5.1 系统的性能指标 |
5.1.1 时间信号的抖动 |
5.1.2 温度预测的残差抖动 |
5.2 系统的自动测试与参数修正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国外微处理测量仪器性能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涂镀层测厚仪的测试稳定性研究[D]. 邱立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基于MEMS传感器的遥测波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蔡薇.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3]基于微波的粮仓玉米含水率检测系统设计[D]. 王燕兵.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4]羰基铁及其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表面改性与抗腐蚀性能研究[D]. 叶利君.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5]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及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徐浩然.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7)
- [6]水质浊度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D]. 李炙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7]超声协同的高压脉冲电场液态食品灭菌及其处理室和发生器研究[D]. 陈小天. 浙江大学, 2020(01)
- [8]海气界面水边界层温度剖面精细测量技术研究[D]. 范宇聪.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2020(12)
- [9]井下工具姿态的多通道低功耗数据采集与处理[D]. 成晓炜.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10]基于Labview的光纤时间传递上位机控制系统[D]. 朱杨.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