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自然保护区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王治良[1](2016)在《嫩江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空缺(GAP)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广泛搜集嫩江流域各类自然、人文、社会经济数据以及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文献资料等,结合野外实地考察,我们首先分析了流域湿地内鹤形目(7种)、鹳形目(15种)、雁形目(31种)、鸻形目(44种)、鸥形目(11种)等常见湿地水禽的热点分布区,通过MAXENT模型预测了丹顶鹤潜在生境分布,并以此修正水禽热点分布区,得到流域湿地水禽保护优先区;其次,运用In VEST模型对嫩江流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量及生境质量四项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划分出流域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最后,在空间上叠置流域内现有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图,通过GAP分析方法,找出流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空缺,并提出了嫩江流域湿地保护对策:(1)嫩江流域湿地水禽保护优先区:主要位于乌裕尔河下游的富裕县、齐齐哈尔市,绰尔河下游的扎赉特旗,洮儿河、二龙涛河下游的镇赉县以及霍林河下游的通榆县等市、县的湿地区域。面积约3300km2,占全流域内湿地总面积的8.8%。(2)嫩江流域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主要分布于嫩江中上游右岸的南瓮河、多布库尔河、甘河、诺敏河、阿伦河、雅鲁河、绰尔河及各支流的上游和嫩江左岸的门鲁河、科洛河上游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嫩江中下游各支流如阿伦河、音河、雅鲁河、绰尔河、乌裕尔河等河流下游及嫩江齐齐哈尔沿江段湿地集中分布区,洮尔河下游莫莫格湿地,霍林河下游的向海湿地。统计总面积约14万km2,占全流域面积的48%。(3)在嫩江流域湿地保护优先区内:黑龙江省已建有约13处湿地类自然保护区,面积约有10044km2,约占优先区总面积的7.17%,建议将北安市南北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龙江县哈拉海和龙江哈拉海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酌情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自治区建有约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仅有2161km2,约占优先区总面积的1.54%,建议酌情将奎勒河、诺敏、柴河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应在阿荣旗境内的阿伦河上游、牙克石境内的雅鲁河上游、扎赉特旗绰尔河下游,新建三处自然保护区;吉林省建有莫莫格、向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约为2495 km2,约占优先区总面积的1.78%,已基本实现了流域湿地保护优先区的全覆盖。(4)应建立以流域为单元、跨省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协调机构(可设立在松辽委),统筹评估流域内自然保护区保护状况和生态补偿,对保护效果欠佳的自然保护区给予警告、降级或撤销处分。面对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人才匮乏现状,应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吸引高校毕业生从事自然保护工作。国家也可采取免费师范生的模式,在各林业学校培养贫困生攻读自然保护专业。
廖凌云[2](2018)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文中提出统筹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世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已由消极保护走向社区参与的积极保护。然而,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阶段,部分试点区仍采用核心区生态移民的消极保护方式来简单化处理社区问题。试点区的社区政策多为通则式、均质化条款,缺乏对社区管理、社区参与机制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现状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为研究对象与切入点,综合多学科方法建构了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社区规划研究框架,以武夷山试点区为实证案例系统分析了社区问题的空间布局特征、时空变化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反馈与完善了规划研究框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首次建构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填补了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案例参照。研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访谈,运用耦合空间和机制的系统分析方法,从区域、试点区和社区三个尺度深入解析武夷山试点区社区的现状问题和形成机制。研究揭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并从意识、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归纳了社区问题的根源,基于对社区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提出以“区域协调发展、人地关系优化和社区能力提升”为优化目标,并从空间和机制两方面提出社区规划的优化策略。空间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和优化社区分类调控。机制优化策略包括: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研究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案例展开系统研究,初步探索了实现中国东部地区国家公园“人-地”关系和谐的社区规划途径,从社区规划的视角为中国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及体制建设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
李霄宇[3](2011)在《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及合理布局研究》文中指出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主体,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由大规模的抢救性建设阶段进入到科学集约型建设阶段,生产和管理部门碰到了一系列需要思考的问题,如已建立的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还存在保护空缺?如何定量评价保护价值,科学晋级?已建设的大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哪些需要重点投资、优先建设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及空缺分析评价的研究,旨在对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科学晋级、优先建设、空缺分析等方面进行定量评价方法上的探讨与分析:为生产、管理部门今后对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开展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重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层次分析与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一套由4个层次29个指标所组成的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指标体系各层次权重和各指标综合权重。(2)选取公认度较高的自然地理区划方案作为本底资料,充分考虑我国地貌、地面组成物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相对完整性特征及我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特点,同时参考其他各类专项区划方案,借助GIS技术,运用图像迭代法进行了我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将我国共划分为3个自然保护地理大区,7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区,33个自然保护地理区,311个自然保护地理单元。(3)利用“快速聚类”和“黄金分割选优”理论与方法,以自然保护地理区为分区评价单位,制定了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指标的档位区间和赋分标准,定量评价了各区内的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得到了2个自然地理地区和15个自然保护地理区的评价指档位区间和赋分区间,得到了374处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指数序列,并计算确定了各自然地理地区、自然保护地理区内的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国家级标准指数。(4)通过对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内森林植被群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空缺和在自然地理分布上的保护空缺分析发现:有185个自然保护区地理单元内无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分布,存在保护保护空缺,其中146个处于森林主要分布区内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没有建有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急需建设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有橿子栎林,细叶青冈、大穗鹅耳枥林,青冈、铜钱树林等37种森林植被群系在现有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存在保护空缺;有二回原始观音座莲、贡山三尖杉、巨柏、元宝山冷杉、萼翅藤、报春苣苔、油楠、长喙厚朴、宝华玉兰、小钩叶藤、海南梧桐、海南椴等56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物种在现有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存在保护空缺;有白头叶猴、岩雷鸟、白喉犀鸟、花冠皱盔犀鸟等16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森林动物物种在现有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存在保护空缺。(5)针对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和保护空缺分析结果,结合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指数评价结果,建议对107处省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合并升级、扩建升级的调整,建议新建1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小区,以达到构建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更为合理布局的目标。(6)结合自然保护小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概念首次提出确定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小区的概念,并对其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7)根据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优先重点建设选择原则,结合保护价值评价和空缺分析结果,建议目前阶段对166处森林类型保护区进行优先重点建设。
郝婧[4](2014)在《挠力河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调查评估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保护成为了人类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一种保护自然资源、濒危物种、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近年来,由于外界环境干扰、自身保护力度不够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环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自然保护区的宣传教育工作是自然保护事业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实施环境教育的生态基地。在保护区开展环境教育特别是“通过环境的教育”,对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保护区资源管护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带动相关利益者自觉参与保护环境,更能够推动保护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挠力河是乌苏里江左岸较大的支流之一,有五个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即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大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东升省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4-9月作者在这五个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环境教育调查评估与发展对策研究。首先,本文运用游客座谈、实地考察的方法,调查分析了五个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现状,这五个自然保护区都相应开展了一定的生态旅游,在环保纪念日举行宣教活动、出版画册教材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环境教育项目、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公众参与方面仍然不足。其次,通过游客问卷调查、游客跟踪法,对各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公众的环境素养进行调查。从结果可以看出公众以环境教育为目的生态旅游仅占3.06%,对环境教育的感知情况不理想,公众的环境素养普遍不高,对流域内开展环境教育的情况并不满意。第三,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层次分析法、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指标检验,构建了具有挠力河流域特色的环境教育评估体系,为保护区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一个可量化的指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构建的指标体系,对挠力河流域湿地保护区环境教育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各个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评价等级均位于一般及以下,可见环境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最后,针对环境教育的现状、公众环境素养的不足和环境教育评估的结果,探讨了挠力河流域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发展对策,设计了针对不同目标群体来开展相关活动、具有挠力河湿地特点的保护区媒介和重点项目。最终提出了具有挠力河流域湿地特色的环境教育“一轴、两翼、三组团”的发展模式。为整个流域的湿地各个保护区环境教育的开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孙猛[5](2013)在《松嫩平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认识和妥善解决自然保护区社区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与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类社会问题,是保护区自然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和利用的关键环节,也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因此,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也成为了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需要考证和研究的重点领域。松嫩平原是鹤类等水鸟的重要的繁殖地与栖息地,其内保护区大片沼泽地及周边区域成为了保护濒危物种的关键区域。目前,松嫩平原的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与社区的协调关系问题,因此开展此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2008—2012年,通过有针对性的现地调查、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二手资料搜集等方式对松嫩平原的扎龙、向海、莫莫格和图牧吉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社区人口、社区经济(包括经济收入、经济来源、经济支出、支出科目、人均纯收入)、社区教育等三个方面从保护区内和保护区间分别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四个保护区居民的劳动能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四个保护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低于省内的平均水平,尤其是核心区普遍低于所在县市的平均水平;收入来源以保护区内的农业和简单经营业为主,对自然环境依赖性较强;(3)四个保护区居民的文化水平均以小学文化和初中文化为主(80-90%),核心区居民的文化程度整体高于保护区的平均水平。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可以概括总结:影响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可以获得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保护区社区居民人力资源状况。其次,为了更客观地理解保护区社区经济与自然资源禀赋以及社区居民素质等要素的关系,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灵活应用经济数学原理的研究方法,运用具有截面和时间序列特征的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四个保护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均是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的初级经济体;(2)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程度相似,核心区尤为明显,缓冲区和实验区受区域经济影响较大;(3)人口素质对社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该调查结果充分说明社区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加剧了资源和环境过度利用和破坏,可持续发展是缓解经济落后和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困境的有效途径。第三、在充分分析四个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状况及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保护区参与的贫困问题解决的途径,包括宏观层面的脱贫策略:(1)低碳模式的生态旅游开展力度,(2)充分发挥保护区的经济功能,(3)促进劳动力流动,提高农民的致富欲望;以及微观层面的脱贫策略:(1)保护区组织申报社区发展基金示范项目,(2)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建设农民文化学校,(4)旅游工艺品制作技术的推广等主题多元化、途径广泛化的脱贫策略。最后,概括了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分析对自然保护区选建及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以社区经济分析为核心的保护区建立条件评估体系的主要指标的初步建议。
吴俊玲[6](2015)在《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的旅游,已经成为保护环境最重要的旅游方式,也是我国旅游业完成可持续经济的重要形式。生态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形式,生态旅游的发展为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保护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开发的关键,并为生态旅游业的开展工作提供更具潜力的依据。基于理解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环境承载力、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的理论,对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以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资源评价的基本对象,从创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着手,更进一步地分析了影响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因素,并且在评价的基础上对生态旅游开发给出了对策建议。本论文共包括六个章节的内容,第三、第四、第五章是论文的重点内容。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现状,通过这一章节综述部分的基本介绍,掌握了国内外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和研究现状;第二章节的论文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界定是整篇论文的基础,分别介绍了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基础知识,并描述了生态旅游相关的主要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以期做好后期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工作;第三章对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近况进行了概括总结,并阐述了内蒙古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分布,以及生态旅游的现状和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的概况;第四章主要建立了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因子的权重,解析了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第五章主要以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分析实例,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图牧吉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以期对内蒙古其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以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并为内蒙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作出贡献;第六章作为论文的结论部分,对前面五个部分进行了概括,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面的不足;
闫明豪[7](2017)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确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严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届时我国将全面铺开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标志着我国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地,具有保留自然本底,储备物种等基本功能属性。因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建设与其他生态保护地的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建设存在本质的差别。另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的设计,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生态脆弱区和保护区经济社会发展,衍生出很多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的有效实施。本文基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从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到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转变,从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到对生态特殊区域强调宁可不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转变,研究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分析制度运行中衍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问题,追寻其产生的根源及解决的对策措施。绪论部分首先阐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然后,阐述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最后,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及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现状,阐释自然保护区立法与生态保护红线的关系,为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设计奠定基础。首先,界定生态保护红线内涵与发展,分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模式与制度的理论价值,提出一类区与二类区的“两区”、省级与地方级的“两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保护模式。其次,阐明自然保护区立法发展与生态保护红线的关系,自然保护区立法缺陷加快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需求,而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发展亦需要自然保护区立法的基础支撑;最后,分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存在的诸如立法方面、法律制度方面、执法方面和法律监督方面等问题,为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建设奠定基础。第二章研究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的法学、经济学、生态学理论依据。探讨了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权利本位、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正义理论的法理论证,以及外部性、公共物品和生态补偿的经济学理论论证,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理论和生态文明理论等生态学基础。然后,分析借鉴国外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立法的经验。第三章研究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的实体制度安排。首先确立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立法的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其次,从法律体系及现有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立法的修订两个方面分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的立法设计;最后,从管理体制及部门职责、社区共管、公众参与、资金管理、生态修复与生态补偿、服务经济模式、监督体制及考核等7个方面论述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第四章研究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的程序设计问题。首先,指出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与变更应进行针对性的变革,其次,研究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的执法主体与经营主体,确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行政地位,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经营主体的市场化环境友好经营;然后,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法律制度的管理与监督,通过定期评价和监督监管进行制度设计。第五章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地区发展问题和利益冲突问题,解析问题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制度根源,研究其对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立法实践的影响。研究显示地区发展问题出现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发生的矛盾,存在诸如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部门间的利益、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冲突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经济不发达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政府与居民的自利性、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平衡的经济制度欠缺、配套政策不健全以及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并成为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实施的主要障碍。构建基于成本收益的自然保护区政府与居民、居民与居民间的利益博弈模型,分析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划定的各方利益公平问题,研究分析自然保护区保护各方利益主体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推动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划定顺利推行的对策建议。
张晓妮[8](2012)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存某些珍稀濒危物种、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等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对于如何对自然保护区中“共用”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理论思路和政策方案,有代表性的诸如进行私有化,由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或者将自然资源归入国家所有,由政府管制来发挥作用。但是,市场和政府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它们不能解决所有的资源配置问题,而社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中国自然保护区大多位于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偏僻山区,这些地区居民居住分散,经济文化落后,当地社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限制了社区对资源的使用,使当地居民失去了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权利,社区居民为了脱贫和生计不得不铤而走险,对自然保护区的资源造成损害。另一方面,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等伤人损害庄稼等,造成了对当地社区居民的损害,却得不到相应的补偿。事实上,社区在很大程度上以牺牲自身的利益来承担保护的责任,但是这种外部性却没有得到补偿。此外,由于缺乏可替代发展的途径,减少了社区发展的机会,制约了经济发展,加上受地理位置、人口素质等因素的制约,社区的贫困表现出长期和持续的特征,因此,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成为自然保护区的最大挑战。中国现行的自然保护区是自上而下建立的,强调国家行政管护,在自然资源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管理模式单一,与之相应的管理条例与法规,很少考虑到社区利益。“社区共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保护区封闭式管理模式的弊端,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对缓解社区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减轻社区居民对资源的依赖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作用,但是并没有真正有效克服保护区和当地社区以及地方政府的矛盾,其本质上还是属于国家集权的管理模式,因此,亟需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本研究在对一些基本概念、范围做出界定后,将管理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相结合,从自然保护区发展及管理现状出发,理清了保护区及其社区的关系,客观分析了保护区对社区利益的损害问题及原因,考察了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演变的过程,并对模式进行了相互比较,以3个典型案例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的利弊,在借鉴国外有关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政府主导、社区共管、产业带动”的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初步构建了一体化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如下:第一章,导论。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综述和总结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基础。在对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了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在本领域的理论成果,如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自然资源管理理论和参与式管理理论等,并讨论了其对自然保护区的指导作用。第三章,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与管理现状。概括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结合保护区数量和政策的变化,把发展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对保护区管理现状和法律体系进行了阐述。第四章,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的总体认识。从自然保护区的地区分布出发,描述了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现状,理清了保护区与社区的关系及对社区的限制与影响,客观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社区农民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权益的损害,并对损害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便为减少损害、保障利益提供基础。第五章,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演变及比较。考察了我国已经形成的管理模式,把其演变过程界定为“封闭式管理—参与式管理—社区共管模式”,总结了不同管理模式的理论来源和现实发展,并对模式进行了相互比较,选择3个典型案例对社区共管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利弊分析,以期望设计新的模式能提取其中有利的因素并解决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第六章,国外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及启示。对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自然保护区管理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虽然管理体制和方式各有差异,但是总体来看,这些国家都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合理的管理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这些都很值得我国借鉴。第七章,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构建。针对现有管理模式的不足,以产权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保护区及其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涵,从确定管理目标体系入手,构建了“政府主导、社区共管、产业带动”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认为政府的主导作用应该得到充分地发挥,社区共管是发展社区经济、调动社区参与资源保护积极性的最佳选择,产业开发可以带动社区经济发展,最后,对一体化管理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框架进行了探索。第八章,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一体化管理的保障措施。强调必须用立法来调整相应的关系;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分类体系的重构,为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良好的空间基础;发挥社会机制的调整作用是促进自觉形成生态保护内部制度的必经之路。
周睿,钟林生,刘家明,唐承财,孙雷刚[9](2016)在《中国国家公园体系构建方法研究——以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认为中国保护地体系庞杂类型丰富,存在保护对象交叉、管理主体多头、功能定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因此理顺保护地体系是协调好保护与发展关系的重要内容。国家公园是一种承担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双重任务,能够有效协调保护与利用矛盾的保护地类型。基于国家公园内涵与功能定位的梳理,本文认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地体系中的II类国家公园是对全球国家公园较为完整和准确的概括。将IUCN界定的国家公园入选条件归纳为面积适宜性、资源代表性、人类影响度和功能全面性,以此作为构建中国国家公园的基本标准。以中国自然保护区为例,逐条按照构建标准筛选出了55处面积不小于1 000hm2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国家公园备选单位。其中,对于人类影响程度的判定借助了Arc GIS工具与人类足迹指数数据集。
王秋凤,于贵瑞,何洪林,何念鹏,盛文萍,马安娜,郑涵,左尧[10](2015)在《中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文中认为自然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自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得到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无论是现有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还是保护区面积都已位居世界前列,奠定了中国以自然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基础。然而,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必须解决的管理体系、制度和技术方面的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分类分区的现状与问题出发,从中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入手,系统阐述了中国自然保护区分类及保护等级、功能分区及管理目标,并提出了一种新的保护区"类型划分、管理分级和功能分区"的设计方案,提出建立"可监管、可报告、可预警"的保护区分类、分级和分区管理体系,以期促进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中国自然保护区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自然保护区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嫩江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空缺(GA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 |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物种分布模型 |
二、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总体技术路线 |
三、论文创新点 |
四、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自然地理概况 |
三、社会经济状况 |
四、嫩江流域湿地概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MAXENT模型 |
二、In VEST模型 |
三、GAP分析 |
第三章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第一节 遥感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
一、Landsat-TM影像介绍 |
二、嫩江流域Landsat-TM影像 |
三、Landsat-TM影像预处理 |
第二节 其它数据源及其预处理 |
一、土地利用/覆被数据 |
二、NDVI数据 |
三、土壤数据 |
四、地形数据 |
五、水系与道路数据 |
六、气象数据 |
七、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 |
第四章 嫩江流域湿地水禽潜在生境分布 |
第一节 嫩江流域丹顶鹤潜在生境分布 |
一、丹顶鹤生境选择 |
二、丹顶鹤适宜生境MAXENT模型预测 |
第二节 嫩江流域湿地水禽保护优先区 |
一、嫩江流域湿地水禽行政县域分布 |
二、嫩江流域湿地水禽潜在生境分布 |
三、嫩江流域湿地水禽丰富度空间分布 |
四、嫩江流域湿地水禽保护优先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第一节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一、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
二、土壤保持功能评估 |
三、碳储量功能评估 |
四、生境质量评估 |
第二节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嫩江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GAP分析 |
第一节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优先区 |
第二节 嫩江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GAP分析 |
第三节 嫩江流域湿地保护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附录I 嫩江流域湿地鸟类调查名录 |
附录II 嫩江流域湿地水禽县域调查表 |
附录III 嫩江流域自然保护区名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
1.1.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 |
1.1.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 |
1.2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1 国际背景 |
1.2.2 国内背景 |
1.2.3 研究切入点和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1.5 研究方法 |
1.5.1 系统论方法 |
1.5.2 社会调查方法 |
1.5.3 空间分析方法 |
第2章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及社区规划评述 |
2.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的现状特征 |
2.1.1 人口社会:农村社区为主,人口密度东西差异大 |
2.1.2 资源权属:集体土地比例高,资源使用权有争议 |
2.1.3 产业经济:产业结构较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2.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 |
2.2.1 以集体林为主的非自然保护地面积增加 |
2.2.2 多种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多重矛盾叠加 |
2.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评述 |
2.3.1 试点区相关社区规划政策概述 |
2.3.2 问题一:周边社区合作保护策略缺乏保障制度的设计 |
2.3.3 问题二:分区管理与社区搬迁策略忽略社区发展权益 |
2.3.4 问题三:同质化的社区发展策略忽略社区内部差异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
3.1 相关研究综述 |
3.1.1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研究进展 |
3.1.2 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问题研究综述 |
3.1.3 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
3.1.4 国外国家公园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
3.1.5 小结 |
3.2 框架建构思路与理论基础 |
3.2.1 思路:以社区问题的多尺度系统分析为切入点 |
3.2.2 系统论 |
3.2.3 冲突理论 |
3.3 框架建构的目标与意义 |
3.3.1 目标: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
3.3.2 意义:提升认识和提供指导 |
3.4 框架的内容与方法 |
3.4.1 研究对象 |
3.4.2 研究步骤与内容 |
3.4.3 研究方法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概况及研究框架概述 |
4.1 基本情况 |
4.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4.1.2 自然文化资源概况 |
4.2 社区概况 |
4.2.1 区内社区概况 |
4.2.2 周边社区概况 |
4.2.3 社区管理现状 |
4.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典型性分析 |
4.4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概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武夷山试点区周边社区的问题研究 |
5.1 问题识别:周边社区对试点区的影响与威胁 |
5.1.1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碎化与孤岛化保护 |
5.1.2 壮年晚期、老年期丹霞地貌局部地区受损 |
5.1.3 九曲溪流域的水质、水量面临潜在威胁 |
5.1.4 影响与威胁因素的空间分布现状 |
5.2 试点区周边社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武夷山市为例 |
5.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2 1992-2014 年武夷山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分析 |
5.2.3 1992-2014 年九曲溪东南支流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5.3 周边社区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周边社区经济发展诉求大 |
5.3.2 区域联合保护政策不完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研究 |
6.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
6.1.1 山上:茶林之争 |
6.1.2 山下:人地矛盾 |
6.2 试点区茶园建设管理的古今变化分析 |
6.2.1 选址布局:从分散种植到集中密植 |
6.2.2 环境营造:从茶林相生到全垦除杂 |
6.2.3 耕种管理:从精耕细作到粗耕药作 |
6.3 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意识:传统生态理念转变,注重短期经济利益 |
6.3.2 技术:茶园建设技术改变,茶产业发展不充分 |
6.3.3 制度:产权制度不完善,被动式社区参与保护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
7.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 |
7.1.1 区域发展不平衡 |
7.1.2 贫富收入差距大 |
7.1.3 产业发展不充分 |
7.2 典型社区的产业发展脉络 |
7.2.1 自然保护区社区产业发展脉络——以桐木村为例 |
7.2.2 武夷山地区社区茶产业发展脉络——以黄柏村为例 |
7.3 试点区社区经济发展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1 社区基础条件差异 |
7.3.2 社区能力建设不足 |
7.3.3 社区发展政策不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
8.1 武夷山试点区多尺度问题分析小结 |
8.2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相关政策评述 |
8.2.1 区域协调相关政策未明确空间和保障机制的设计 |
8.2.2 社区管理相关政策或将加剧试点区与社区的矛盾 |
8.2.3 社区发展相关政策忽略社区的差异性和能力提升 |
8.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的目标及内容框架 |
8.3.1 社区规划的优化目标 |
8.3.2 社区规划的内容框架 |
8.4 区域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
8.4.1 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 |
8.4.2 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 |
8.5 试点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
8.5.1 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 |
8.5.2 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 |
8.6 社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
8.6.1 优化社区分类调控 |
8.6.2 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特征及社区问题的复杂性 |
9.1.2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
9.1.3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及形成机制 |
9.1.4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
9.2 讨论 |
9.2.1 创新点 |
9.2.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中国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冲突案例分析一览表 |
附录B 访谈情况汇总表及部分访谈摘录 |
附录C 社区调查问卷 |
附录D 黄柏村口述史访谈大纲及部分访谈摘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及合理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功能及特点 |
1.2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进程 |
1.3 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 |
1.4 自然保护区分类、分级 |
1.4.1 自然保护区分级 |
1.4.2 自然保护区分类 |
1.5 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 |
1.5.1 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的内涵 |
1.5.2 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的方法 |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及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
1.6.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 |
1.6.2 本论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1.7 技术路线 |
2 中国森林与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概况 |
2.1 中国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土壤分布 |
2.1.4 气候特征 |
2.1.5 水文水系 |
2.1.6 生物资源 |
2.2 中国森林概况 |
2.3 中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概况 |
2.3.1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概念 |
2.3.2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建设 |
3 研究方法 |
3.1 总体思路 |
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2.1 数据收集 |
3.2.2 数据处理 |
3.2.3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 |
4 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
4.1 自然地理区划的意义和内容 |
4.2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的方案综述 |
4.2.1 《中国自然区划草案》方案 |
4.2.2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方案 |
4.2.3 《中国自然地理纲要》方案 |
4.2.4 《中国自然生态区划与大农业发展战略》方案 |
4.2.5 高等师范院校方案 |
4.2.6 《中国自然区划概要》方案 |
4.2.7 《中国自然地理》(总论)方案 |
4.3 本研究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
4.4 自然保护地理区基本信息综述 |
4.4.1 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Ⅰ(Ⅰ) |
4.4.2 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Ⅰ(Ⅱ) |
4.4.3 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Ⅰ(Ⅲ) |
4.4.4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Ⅰ(Ⅳ) |
4.4.5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Ⅱ(Ⅴ) |
4.4.6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Ⅱ(Ⅵ) |
4.4.7 青藏高原地区Ⅲ(Ⅶ) |
5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 |
5.1 保护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赋值区间的确定 |
5.2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地理地区)内的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序列 |
5.3 小结 |
6.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保护空缺分析 |
6.1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分析 |
6.1.1 各省级行政区分布 |
6.1.2 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分布 |
6.1.3 各优先保护地区分布 |
6.2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空缺分析 |
6.2.1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在自然地理单元分布上的空缺分析 |
6.2.2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对森林植被保护上的空缺分析 |
6.2.3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对植物物种保护上的空缺分析 |
6.2.4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对动物物种保护上的空缺分析 |
6.3 小结 |
7.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研究 |
7.1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原则 |
7.2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 |
7.2.1 升级 |
7.2.2 合并升级 |
7.2.3 扩建升级 |
7.3 优先重点建设的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 |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小区建设 |
7.5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布局效果评价 |
7.5.1 数量和面积 |
7.5.2 生物多样性保护 |
7.5.3 保护区域建设 |
7.6 小结 |
8.结论、创新及应用 |
8.1 结论 |
8.2 创新 |
8.3 应用 |
参考文献 |
保护价值评价指标数据参考文献 |
附录1 食肉兽类动物名录 |
附录2 濒危森林植物物种名录 |
附录3 特有森林植物名录 |
附录4 关键森林植物名录 |
附录5 濒危森林动物物种名录 |
附录6 特有森林动物名录 |
附录7 旗舰森林动物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挠力河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调查评估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研究综述 |
1.2.1 环境教育 |
1.2.2 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 |
1.3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内容 |
1.4 课题来源 |
2 研究地概况 |
2.1 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资源概况 |
2.2 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2.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2 资源概况 |
2.3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2.3.1 自然地理概况 |
2.3.2 资源概况 |
2.4 黑龙江大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2.4.1 自然地理概况 |
2.4.2 资源概况 |
2.5 黑龙江东升省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2.5.1 自然地理概况 |
2.5.2 资源概况 |
3 挠力河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现状调查 |
3.1 保护区环境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 |
3.1.1 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3.1.2 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3.1.3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3.1.4 大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
3.1.5 东升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
3.1.6 五个保护区环境教育开展的现状评价 |
3.2 公众的环境素养调查分析 |
3.2.1 调查的地点与方法 |
3.2.2 问卷设计 |
3.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 挠力河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效果评价 |
4.1 环境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试用范围及筛选方法 |
4.1.2 技术路径 |
4.2 指标权重、效果及等级 |
4.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2 指标体系合理性检验 |
4.2.3 评价对象的分数计算 |
4.2.4 等级确定 |
4.3 挠力河流域湿地类型保护区环境教育效果评价 |
4.3.1 研究时间、地点和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挠力河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滞后的原因 |
4.5 挠力河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环境教育的迫切性 |
5 挠力河流域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
5.1 环境教育的目标群体 |
5.2 环境教育的内容设计 |
5.2.1 保护区环境教育及相关管理人员 |
5.2.2 保护区周边的居民 |
5.2.3 保护区周边中小学校 |
5.2.4 前来保护区参观游览的人群 |
5.3 环境教育媒介设计 |
5.3.1 游客中心及门票 |
5.3.2 环境解说系统 |
5.3.3 环境教育体验式活动设计 |
5.4 环境教育重点项目设计 |
5.4.1 环境教育基地项目 |
5.4.2 特色生态旅游环境教育项目 |
5.4.3 特色环境教育宣传项目 |
5.4.4 社区参与式环境教育项目 |
5.5 构建具有挠力河流域特色的环境教育发展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松嫩平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自然保护区 |
1.2.2 社区共管 |
1.2.3 理论基础 |
1.2.4 调查内容 |
1.2.5 调查方法 |
1.3 课题来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及创新性 |
2 松嫩平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2.1 松嫩平原概况 |
2.2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2 野生动植物资源 |
2.2.3 保护区区划状况 |
2.2.4 保护区社区概况 |
2.3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3.1 自然地理概况 |
2.3.2 野生动植物资源 |
2.3.3 保护区区划状况 |
2.3.4 保护区社区概况 |
2.4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4.1 自然地理概况 |
2.4.2 野生动植物资源 |
2.4.3 保护区区划状况 |
2.4.4 保护区社区概况 |
2.5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5.1 自然地理概况 |
2.5.2 野生动植物资源 |
2.5.3 保护区区划状况 |
2.5.4 保护区社区概况 |
2.6 本章小结 |
3 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调查 |
3.1 社区数据收集 |
3.1.1 调查方法 |
3.1.2 数据收集 |
3.1.3 数据处理 |
3.2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3.2.1 社区人口 |
3.2.2 社区经济 |
3.2.3 社区教育 |
3.2.4 综合分析 |
3.3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3.3.1 社区人口 |
3.3.2 社区经济 |
3.3.3 社区教育 |
3.3.4 综合分析 |
3.4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3.4.1 社区人口 |
3.4.2 社区经济 |
3.4.3 社区教育 |
3.4.4 综合分析 |
3.5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3.5.1 社区人口 |
3.5.2 社区经济 |
3.5.3 社区教育 |
3.5.4 综合分析 |
3.6 保护区间比较 |
3.6.1 社区人口 |
3.6.2 社区经济 |
3.6.3 社区教育 |
3.7 本章小结 |
4 保护区社区经济与自然资源利用关系的定性分析 |
4.1 扎龙保护区社区经济与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关系分析 |
4.1.1 社区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内容 |
4.1.2 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
4.1.3 自然资源利用对保护区资源保护的影响 |
4.1.4 自然资源利用对社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
4.2 向海保护区社区经济与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关系分析 |
4.2.1 社区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内容 |
4.2.2 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
4.2.3 自然资源利用对保护区资源保护的影响 |
4.2.4 自然资源利用对社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
4.3 莫莫格保护区社区经济与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关系分析 |
4.3.1 社区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内容 |
4.3.2 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特点 |
4.3.3 自然资源利用对保护区资源保护的影响 |
4.3.4 自然资源利用对社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
4.4 图牧吉保护区社区经济与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关系分析 |
4.4.1 社区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内容 |
4.4.2 社区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特点 |
4.4.3 自然资源利用对保护区资源保护的影响 |
4.4.4 自然资源利用对社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5 保护区社区经济与自然资源利用关系的模型分析---以扎龙自然保护区为例 |
5.1 研究方法 |
5.2 社区经济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模型 |
5.3 分析样本及样本聚类 |
5.4 指标体系构建 |
5.4.1 构建的基本依据 |
5.4.2 指标选择及体系构建 |
5.4.3 指标显着性检验 |
5.5 模型统计 |
5.6 统计结果实证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现状分析及基于保护区参与的解决对策 |
6.1 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现状分析 |
6.1.1 贫困的确定 |
6.1.2 贫困的类型 |
6.1.3 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
6.2 基于保护区参与的贫困问题解决的必要性和途径 |
6.2.1 保护区参与社区脱贫的必要性 |
6.2.2 保护区参与社区脱贫的途径 |
6.3 本章小结 |
7 经济性社会问题分析对自然保护区选建及发展的意义 |
7.1 资源利用趋势取决于社区经济发展水平 |
7.2 社区贫困问题分析有助于保护成效预测 |
7.3 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7.4 保证保护区选建前评估体系建立的科学性 |
7.4.1 保护区建立条件评估体系的重要性 |
7.4.2 以社区经济分析为核心的保护区建立条件评估体系的主要指标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生态旅游资源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旅游 |
2.1.2 自然保护区 |
2.1.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3 环境承载力理论 |
2.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概况 |
3.1 内蒙古自然保护区分类 |
3.2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 |
3.3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现状 |
3.3.1 森林景观资源 |
3.3.2 草原景观资源 |
3.3.3 湿地景观资源 |
3.3.4 野生动植物资源 |
3.4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
3.4.1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较晚,但成绩比较显着 |
3.4.2 内蒙古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尚未发展为成熟的旅游开发模式 |
3.5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3.5.1 保护区旅游景区建设水平低,限制其发展 |
3.5.2 保护区缺乏有效的管理,景观生态遭受破坏 |
3.5.3 保护区旅游开发条件薄弱 |
4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内容 |
4.1.1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 |
4.1.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
4.1.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
4.1.4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
4.2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
4.2.1 内蒙古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资源指标体系的选定 |
4.2.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子系统间的关系与指标解释 |
4.3 内蒙古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确定 |
4.3.1 层次分析法 |
4.3.2 数据分析 |
4.3.4 权重的确定 |
4.4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
4.4.1 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价子系统 |
4.4.2 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价值评价子系统 |
4.4.3 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子系统 |
4.5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等级 |
5 案例分析——以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
5.1 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5.1.1 自然地理概况 |
5.1.2 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位条件 |
5.1.3 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
5.1.4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
5.2 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
5.2.1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子系统分析 |
5.2.2 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综合分析 |
5.3 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
5.3.1 科学制定保护规划,严格保障落实工作 |
5.3.2 合理布局管理机构,完善生态旅游管理体系 |
5.3.3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
5.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能力 |
5.3.5 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高景区知名度 |
5.3.6 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 |
6 研究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本体及运行考察 |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概述 |
(一)生态保护红线内涵及必要性 |
(二)我国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沿革 |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保护模式 |
(四)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理论价值 |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发展与生态保护红线 |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简介 |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概述 |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发展与生态保护红线的关系 |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方面的问题 |
(二)法律制度方面的问题 |
(三)执法方面的问题 |
(四)法律监督方面的问题 |
第二章 我国自然保护区设置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的理论依据及经验借鉴 |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设置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之法理论证 |
(一)权利本位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环境正义理论 |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设置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之经济学支撑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公共物品理论 |
(三)生态补偿理论 |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设置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之生态学基础 |
(一)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二)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理论 |
(三)生态文明理论 |
四、国外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立法之考察 |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立法之比较 |
(二)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设计之借鉴 |
第三章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之实体设计 |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立法之指导思想和原则 |
(一)立法的指导思想 |
(二)立法的原则 |
二、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之立法设计 |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体系 |
(二)现行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立法之修订 |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之主要内容 |
(一)管理体制及部门职责 |
(二)建立社区共管制度,强化公众参与 |
(三)资源投入方式模式 |
(四)生态修复与生态补偿机制 |
(五)生态服务型经济模式 |
(六)宽领域监督机制 |
(七)评价考核机制 |
第四章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之程序设计 |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之设立与变更 |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设立程序 |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和保护方法的调整 |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域、功能区划的变更 |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之执法与经营 |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执法主体 |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经营主体 |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之管理与监督 |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的定期评价 |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内经营活动的监管制度 |
第五章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衍生问题分析 |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衍生问题 |
(一)地区发展问题 |
(二)利益冲突问题 |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衍生问题之成因 |
(一)经济根源 |
(二)社会根源 |
(三)制度根源 |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衍生问题之影响 |
(一)对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对自然保护区立法与实践的影响 |
四、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利益主体之博弈 |
(一)居民与居民间的博弈 |
(二)政府与居民间的博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8)中国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急需得到特殊保护 |
1.1.2 资源环境破坏严重,面临巨大威胁 |
1.1.3 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日益严峻 |
1.1.4 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挑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自然保护区的分类 |
1.3.2 自然保护区的法律和政策保障 |
1.3.3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
1.3.4 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
1.3.5 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发展 |
1.4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1 自然保护区 |
1.4.2 社区 |
1.4.3 管理模式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公共物品理论 |
2.3 外部性理论 |
2.3.1 外部性理论及解决办法 |
2.3.2 自然保护区的外部性 |
2.4 自然资源管理的三种代表性的理论 |
2.4.1 公地悲剧 |
2.4.2 囚徒困境博弈 |
2.4.3 集体行动的逻辑 |
2.5 参与式发展理论 |
2.6 理论评述 |
第三章 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与管理现状 |
3.1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
3.1.1 我国古代的自然保护思想与行动 |
3.1.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 |
3.1.3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进展与评价 |
3.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 |
3.2.1 自然保护区的分级管理 |
3.2.2 自然保护区的分区管理 |
3.2.3 自然保护区的分类管理 |
3.2.4 自然保护区的分部门管理 |
3.2.5 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3 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律体系 |
3.3.1 我国自然保护区现行的法律体系 |
3.3.2 法律体系缺陷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对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的总体认识 |
4.1 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现状 |
4.1.1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地区分布 |
4.1.2 不同收入地区自然保护区分布情况 |
4.1.3 自然保护区社区现状 |
4.2 自然保护区对社区的影响 |
4.3 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社区农民权益的损害 |
4.3.1 政治权益被忽视 |
4.3.2 经济权益受损 |
4.3.3 社会权益缺失 |
4.4 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 |
4.4.1 农民权益被漠视 |
4.4.2 受损产生于保护区选建之初 |
4.4.3 受损扩大于保护区经营管理之中 |
4.4.4 补偿机制不合理 |
4.4.5 沟通渠道不畅 |
4.4.6 农民自身能力欠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演变及比较 |
5.1 强制-封闭式管理 |
5.1.1 合理性 |
5.1.2 特点 |
5.1.3 相对优势 |
5.1.4 实施的障碍 |
5.2 参与式管理 |
5.2.1 内涵 |
5.2.2 应用 |
5.2.3 成效 |
5.2.4 问题 |
5.2.5 参与式管理与封闭式管理的比较 |
5.3 社区共管模式——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 |
5.3.1 实施背景 |
5.3.2 含义及特征 |
5.3.3 实施的成效 |
5.3.4 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比较 |
5.4 小结 |
第六章 国外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及启示 |
6.1 美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
6.1.1 管理体制 |
6.1.2 法律体系 |
6.1.3 资金来源 |
6.2 加拿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
6.2.1 管理体制 |
6.2.2 法律体系 |
6.2.3 分区制度 |
6.2.4 资金来源 |
6.2.5 协作机制 |
6.2.6 土地权属 |
6.2.7 社区参与 |
6.3 澳大利亚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
6.3.1 管理体制 |
6.3.2 法律体系 |
6.3.3 社区参与 |
6.4 英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
6.4.1 法律体系 |
6.4.2 管理体制 |
6.4.3 管理契约 |
6.5 新西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
6.5.1 法律体系 |
6.5.2 管理模式 |
6.6 日本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
6.6.1 法律体系 |
6.6.2 管理体制 |
6.6.3 管理制度 |
6.7 国外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的启示 |
6.7.1 法律体系完善 |
6.7.2 管理机制合理 |
6.7.3 管理制度先进 |
6.7.4 法律责任明确 |
6.7.5 激励公众参与 |
第七章 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
7.1 理论基础 |
7.1.1 自然保护区的价值 |
7.1.2 我国自然保护区产权分析 |
7.1.3 我国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分析 |
7.2 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涵 |
7.3 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原则 |
7.3.1 “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 |
7.3.2 “以发展为核心”的原则 |
7.3.3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高度统一的原则 |
7.3.4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原则 |
7.3.5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原则 |
7.4 一体化管理目标的作用及其制定 |
7.4.1 管理目标的作用 |
7.4.2 一体化管理目标的依据 |
7.4.3 一体化管理目标体系 |
7.5 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容 |
7.5.1 政府主导 |
7.5.2 社区共管 |
7.5.3 产业带动 |
7.6 一体化管理的评价框架 |
7.6.1 一体化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
7.6.2 一体化管理的模糊综合评价 |
7.7 小结 |
第八章 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一体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
8.1 完善法律体系 |
8.1.1 确立自然保护区基本法依据 |
8.1.2 制定统一的《自然保护区法》 |
8.1.3 制定与《自然保护区法》配套的单行法规 |
8.1.4 完善自然保护区的地方立法 |
8.2 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8.2.1 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补偿的必要性 |
8.2.2 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 |
8.2.3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 |
8.3 理顺管理体制 |
8.4 重构自然保护区分类体系 |
8.5 发挥社会机制的调整作用 |
8.5.1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 |
8.5.2 支持 NGO 发展 |
8.5.3 加强舆论监督 |
8.5.4 扩大公众参与 |
8.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中国国家公园体系构建方法研究——以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构建标准与步骤 |
3 基于自然保护区的案例研究 |
3.1 中国自然保护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3 构建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备选单位的类型整合 |
4.2 备选单位的空间整合 |
4.3 备选单位与现有“国家公园”的关系 |
5 结论与不足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10)中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自然保护区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
2.1国家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网络化 |
2.2保护管理的综合化 |
2.3管理过程的制度化 |
2.4管理队伍的专业化 |
2.5管理评估的信息化 |
3自然保护区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
3.1自然保护区综合规划必须与国家生态功能区建设相适应 |
3.2自然保护区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 |
3.3自然保护区审批和认证与管理评估并举,基础建设与管理并重 |
3.4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必须实行分类与分级管理体系 |
3.5保护区域内的管理必须实行精细的可操作的功能分区管理 |
4自然保护区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 |
4.1科学规划自然保护区空间格局,明确各类保护区的功能定位 |
4.2明确国家的综合管理体系,建立保护区分类、功能分区和分级管理制度 |
4.3构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协调机构,明确各类和各级保护区管理主体和责权关系 |
4.4构建全国自然保护区协同管理的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 |
4.5研制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分区管理技术规范体系 |
5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划分与功能分区、保护等级和管理分级的设计方案 |
5.1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划分的设计方案 |
5.2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的设计方案 |
5.3自然保护区及功能分区保护等级的设计方案 |
5.4各类自然保护区及其功能区保护等级的精细设计方案 |
5.5自然保护区的行政管理分级及其主体责任的设计方案 |
6结语 |
四、中国自然保护区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嫩江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空缺(GAP)分析[D]. 王治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6(01)
- [2]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D]. 廖凌云. 清华大学, 2018(04)
- [3]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及合理布局研究[D]. 李霄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4]挠力河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调查评估与发展对策研究[D]. 郝婧.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3)
- [5]松嫩平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研究[D]. 孙猛.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6]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 吴俊玲.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8)
- [7]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研究[D]. 闫明豪. 吉林大学, 2017(09)
- [8]中国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管理模式研究[D]. 张晓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1)
- [9]中国国家公园体系构建方法研究——以自然保护区为例[J]. 周睿,钟林生,刘家明,唐承财,孙雷刚. 资源科学, 2016(04)
- [10]中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J]. 王秋凤,于贵瑞,何洪林,何念鹏,盛文萍,马安娜,郑涵,左尧. 资源科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