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自考的规律和特点 把握学习和考试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超[1](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陈永鸿[2](2014)在《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福建省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至今,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同行,为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培养了许多有用之才,成为福建省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支生力军。然而,随着当前多种教育形式的冲击,加上自身发展认识的不足,使得自考生源数量不断下滑,从而影响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以下简称“福建高教自考”)。因此,笔者认为应该认真分析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现状,根据新时期国家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准确定位,完善管理体制,并争取更多的教育学者参与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研究,为福建高教自考事业的发展制定可行之策。本文首先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内涵及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理论进行探讨,并以此为理论根基来论证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可行性发展道路。其次,通过收集各方面文献资料对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梳理,同时,运用访谈研究方法来分析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产生原因。最后,从探索终身学习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角度来阐述福建高教自考发展的指导思想,并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对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进行对策思考。
李宏波[3](2015)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创建三十多年以来,为广大渴求知识的“弱势群体”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制度保障。不但满足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且有效地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优化了高等教育结构,提升了高等教育整体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能力。然而随着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当下,总结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经验,探究其生存发展的价值、路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专业建设工作,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有效机制,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综合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选题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研究》(BKA130101)。通过以适应性为切入点,从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聚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研究。全文以终身学习理论、个性化教育理论、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构成要素、价值取向及其适应性的功能目标、基本特征、演化的影响因素、和运作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创建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层次分析法(AHP)扩展到模糊环境之中,构建了高等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测度模型,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的研究提供技术方法和分析工具;通过实证研究,全面分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能力提升的基本路径与对策。对当前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全面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综合改革,更好地发挥其在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形成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界定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及其适应性等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把视线聚焦在终身教育理论、个性化教育理论和教育生态学理论等教育理论上,以期从中获得研究的智慧和灵感。(2)探讨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结构特征,明确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融合的价值取向。(3)构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演化机理的分析框架。通过探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的功能目标、基本特征,深入分析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演化的三大影响因素:主体作用、共生演化、环境制约,以及其三大演化运作机制:应对内在系统的问题反馈机制、应对外在环境的变动预警机制、应对变化的更新联动机制。(4)创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构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测度模型。运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在专家评判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创建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层次分析法(AHP)扩展到模糊环境之中,以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隶属度计算,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模糊综合评价测度模型。(5)通过设计调查量表、选取调查样本,利用创建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测度模型,对调研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得出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6)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调整培养目标,提高主体与环境互动能力;构建核心课程体系,增强主体适应能力;推进制度再创新,发挥潜在适应能力;建立专业生态系统,提升自我调控能力等四个层面,系统地提出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提升的路径与对策。
张铭惠[4](2019)在《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独创的育才选才的现代教育形式和考试制度,采取国家考试、社会助学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这种培养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突破了学校教育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与其它教育形式相比,自学考试具有学习费用低廉、入学门槛低、学习考试形式灵活等独特优势,为社会青年创造了更多升学的便利条件。1981年初,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办法》的颁布标志着自学考试制度的正式形成。自学考试制度创立近40年,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剧增,分层次培养符合不同行业需求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自学考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H省6所高校的自学考试学生与高校教师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方法,发现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自考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不高;自考学历规模大幅下降,回升状况缓慢,专业设置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自考生参加全日制辅导的意愿不强,助学机构的作用逐年弱化。通过分析我国自学考试与国内外高等教育形式的异同,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当前自学考试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诸多问题,科学剖析原因,以资借鉴。基于此,本研究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从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两个层面进行阐述:从客观环境来看,国家政策的调整引发了自学考试的生源危机;就业形势的变化导致自考毕业生就业难。从主观因素来看,表现为自考生思想认识不足;学校教学管理落后、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求、培养方式滞后等方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探索人才培养目标与考试内容改革路径;建立适应个性化教育要求的自学考试管理体系;在构建自学考试特色专业体系中夯实制度优势;为建设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就业新局面。只有不断调整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考生。
黄云峰[5](2015)在《专业视域下教师课程领导力实践路径探寻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自传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互联网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信息技术变革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社会变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诉求,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将被重新定义。教师成为课程领导者是变革时代社会的必然诉求。为适应社会变革、提高民族素质而大规模开展的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十多年后,需要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实然现状迫切需求教师具有课程领导力。教育部近年出台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显示,课程领导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教师课程领导力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然需求。基于如上社会变革宏观背景、课改深化中观背景和教师专业发展微观背景,本研究将对发端于欧美,近年引进到我国的教师课程领导力进行探讨。主要聚焦如下四个问题:一是“为什么”的前提性问题,即为什么要研究教师课程领导力。二是“是什么”的本体性问题,即教师课程领导力内涵是什么,构成因素是什么,影响因素是什么。三是“怎么样”的机理性问题,即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理论模型是怎么样的。四是“如何办”的策略性问题,即教师课程领导力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提升。围绕研究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和自传叙事法展开对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究。运用文献法,对领导力、教师领导力、课程领导力、教师课程领导力和教师专业化等文献梳理发现,学界关于领导力本质的认识还存在很大争议。传统观点将领导力看做只是处于领导职位的人才拥有的一种权力。这种看法窄化了领导力的对象。新兴领导理论认为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影响力。这种能力人人都具有,并且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得以提高。领导力的新内涵是后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产物,反映了多元化的后现代社会人的自主性发展需求。关于课程的定义也是纷繁多样,没有定论。普遍的看法是课程即教学科目。随着教育变革,课程被理解为学生经验、学校教学计划,文化再生产等。后现代课程学者甚至将课程视为一种转变性过程,意为在跑道上跑的过程。有关课程事务包括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等。目前,研究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学者不多,已有研究基本上将教师课程领导力视为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和课程评价能力。这种看法强调了教师课程领导力的课程范畴,却忽略了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领导力属性。根据文献启示,本研究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出发,触及领导学和课程论范畴,建立在后现代课程观、分布式领导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基础上,取向于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现实背景,去探究教师课程力的内涵意蕴、构成要素、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具体研究视角表现为:从研究者作为家庭成员,在为人之子、为人之夫、为人之父和为人之兄的角色扮演中,寻找教师专业成长的家庭因素;从研究者作为学习者,一路经历懵懂启蒙的乡村小学、人生转折的县城中学、井底之蛙的师专日子、自考本科的学位憾事、教育硕士速成的跛脚研究生、“攻”读博士永久性脑损伤中,寻觅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识基础;从研究者作为教育工作者,辗转于公办普通初中成都市温江寿安中学两年、公办民助改制学校成都市树人学校七年和民办体制名牌私立学校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八年,翻检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土壤;从研究者作为追梦者,无论是专家学者梦还是办学梦想中,探寻教师专业不断成长的动力源泉。教师经历怎样的课程将深深地影响教师引领学生怎样经历课程。教师的出身、相貌、家庭背景、婚姻状况、成长历史、求学经历、工作变迁等生命历程中的一些事件都会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人生的“总开关”,又深刻地影响着教师课程领导力。本研究的技术路线为:在运用文献法获得关于教师课程领导力内涵意蕴、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构建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理论模型。然后运用自传叙事法,全面、深入地回顾和省思研究者42年来的生命历程。从研究者作为家庭中成员、学习者、教育工作者、追梦者等角色展开回顾,展现了研宄者从9岁才入学的山村小学生到39岁成为211大学博士生的学习经历;从偏远、落后、贫穷、闭塞的农村放牛娃到繁华、发达、现代的国际大都市名牌中学教师的身份转换;从在西部内陆工作到足迹踏至上海、浙江、江苏、北京等东部沿海省市考察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访学学习的成长轨迹:从两年普通公办学校到七年公办民助改制学校再到八年一流私立学校的单位变迁;从17年语文教师、12年班主任、8年年级组长、6年德育主任及教导主任到成都市温江区教坛新秀、青年优秀教师、成都市武侯区优秀班主任、成都市武侯区初中期末语文阅卷负责人、成都市武侯区青年教师语文技能大赛评委、成都市武侯区教师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讲座人的角色扮演;从中学语文三级教师到中学语文二级教师再到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最后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职称升级,意在从全方位、多角度探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家庭因素、知识基础、实践土壤和动力源泉。研究者也希望从“我从哪里来”“怎么来”的历程回顾中,能够更进一步认识“我是谁”,更清晰明了“我要做什么”“我为什么要做”,更清醒思考“我何以能够做”“我将怎么做”,以此来达到重构自我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者重点回溯了从教17年来,在中学语文课程实践活动中的丰富经历,着眼于教师课程领导力生成影响因素和提升实践路径,着手于构成教师课程领导力的五个要素——课程价值洞察力、课程设计预见力、课程开发决策力、课程实施指导力和课程评价激励力,翻阅研究者所记的16本日记本(2010年后改为电子文档记录)、38本工作笔记本(2010年后主要用电脑和手机电子文档记录,很少使用纸质笔记本)、21本听课本、20备课本、22本学习笔记本、24本研究者使用过的小学语文和数学教材、57本研究者使用过的初高中语数英等教材、30本研究者使用过的师专本科硕士学习期间的教材、24本研究者使用过的初高中语文教材、81本教辅用书以及其他大量的语文教学相配套的辅助光碟音像、报刊杂志和研究者保留的许多学生的代表性作业等等,也重读了电子文档记录的上百万字的教育教学随笔。希望以这些真实、丰富的原生态素材和可贵资源,来详实、具体、生动地再现研究者在中学语文课程事务中的实践经历,力图以一个不一定典型,但也许会有某种启发,真实而鲜活的个案,在叙事风格的可读性、易读性基础上来论证和阐释关于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前提假设,最后挖掘出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影响因素,并对生成路径进行提炼和总结。通过探寻,研究者认为领导力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引领和指导能力,是人的能力系统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领导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是价值洞察力、愿景预见力、科学决策力、实施指导力和评价激励力等。教师领导力作为教师专业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是教师具具有的一种引领和指导能力,包括教师自我领导力、课程领导力和班级领导力等。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教师在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事务中的引领和指导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其构成要素主要是课程价值洞察力、课程设计预见力、课程开发决策力、课程实施指导力和课程评价激励力等。通过研究,发现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生成主要受到思想意识、制度缺陷和主体素质等三类因素影响。思想意识作为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主观理念,具体表现为实用至上的价值取向、“教书匠人”的角色观念、前苏联的大教学理论和英雄主义的领导观念等。制度缺陷作为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客体环境,具体表现为国家制度顶层设计的缺陷、市区教师指导制度的创新性不足和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漏洞等。主体素质作为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现实人性,具体表现为校长主体的能力倾向和教师主体素质的多面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实践路径有工作场学习、反思性实践、师生教学相长、研修共同体互动和跨际域交流等。教师工作场学习是为了工作、基于工作、在工作场所中的学习。教师通过学习有关课程理论、领导力理论和教师专业知识,可以为教师课程领导力打下坚实基础。自我学习、顾问指导和借调学习等工作场学习的主要策略。反思性实践指教师在实践后进行反思,通过运用经验中培育的默会知识,展开问题的反复建构和思考,以求获得问题的有效解决。其有效策略是与自身对话和与同伴交流等。师生教学相长是指教师要树立以生为师的观念,通过学生给教师提建议和意见,学生当小老师进行锻炼等策略来提高教师课程领导力。研修共同体互动是指学校以不同形式组成指向专业发展的共同体,如备课组、教研组、师徒结对、班科教师会、自愿组织等,通过交流、沟通等互动活动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跨际域交流倡导教师通过跨学科、跨学段、跨学校、跨地域(区、县、市、省、国)进行交流和学习,打破固有的边界区域,进行广泛的交流,在相互启发中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
屈红艳[6](2019)在《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叙事研究 ——基于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刘业庆的个案考察》文中认为经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国家教育部审核,2017年共有4位中学政治教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项目。他们是中学政治教师队伍的领头羊,他们的教师专业发展经验对其他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借鉴意义。本研究基于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刘业庆的个案考察,运用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以真实完整的叙事模式呈现初中政治教学名师刘业庆的专业发展历程。其专业发展经验有:专业自主意识是成就教学名师的内驱力;教育情怀是教学名师发展道路上的助推器;终身学习理念是教学名师个体发展的引路人;专业素养的自我构建是教学名师的专业根基;教师共同体是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对影响刘业庆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剖析,认为教育政策和文化环境等宏观系统,家庭和团队等中观系统以及重要人物与事件、惊人的毅力与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等这一个人特质微观系统共同构成影响刘业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刘业庆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对不同层次教学名师影响有:教学名师需要立足课堂,避免形式主义;也要提炼思想,发挥引领作用;更要落实立德树人,实现筑魂育人。对非教学名师的影响表现为:普通教师在实现其专业发展过程中要用持之以恒的毅力去培养专业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在学科融合中不断提升素养与开发能力。以此,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努力建设业务精深,素养超群,才能卓越的教师队伍,发挥引领作用,推进教学名师的可持续发展。
米瑶[7](2015)在《终身教育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自学考试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已有近30年的时间,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来说,自学考试的兴起和发展是股全新的力量,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走向健全的重要举措。自学考试的门槛较低,为更多的渴求进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敞开了知识的大门,其开放的教学形势以及鲜明的中国特色为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开辟了重要的发展领域,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终身教育是我国自学考试制度的立足点,在终身教育视野下,自学考试突破了以高校教育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在教育方式上更加灵活而具有弹性,在教育层次方面也更为系统和科学,为社会群众的继续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我国自学考试制度必须要有机地融入于终身教育体系当中,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才能使其本身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从而以自学考试独特的优势进步推动我国教育的公平化,促进我国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其与终身教育的契合。论述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其基本功能,自学考试及其制度出台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不同属性人群提供了接受教育平台,进而提高了全民素质,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终身教育重要发展目标是实现受教育人群的最大化、公平化及长期化,自学考试将是终身教育理念在社会实践中的最好体现,也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手段,而终身教育也是自学考试的重要目标,二者存在必然契合。第二部分,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在这部分中,从自学考试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论述了自学考试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绩,自学考试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趋向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缺乏正确认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未能体现终身教育的公平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过于看重考试结果而忽视教育过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设置滞后等几个方面。第三部分,终身教育视野下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从自学考试作为新的社会发展产物应该有适应其发展的教育模式,然而由于自身标准定位模糊导致创新受限制,无法正确认知自身价值,没有一套适应自身的教育模式,导致其现行模式不适应学习型社会多样化需求;自学考试管理与指导职能模糊,管理体制严重缺位,在运作过程中严重阻碍了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管理的开展,自学考试管理体制政策法规落后,缺少权威、统一的规范性文件等几方面分析了自学考试问题的成因。从而为下部分的对策研究指明方向。第四部分,终身教育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对策,这部分在前三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和借鉴多方专家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宏观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推进自学考试的创新发展;发展的创新理念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重新定位;制度建设、技术与模式的创新、塑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新范式为自学考试的网络化创新教育提供有利条件以及综合条件的整体优化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自学考试制度发展的新思路。文章从我国终身教育事业发展背景下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情况进行梳理,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比较研究法、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以及调查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主要是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进一步了解终身教育视野下我国自学考试的发展现状,找出自学考试的发展优势以及存在问题,设计整合方案。在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力争从创新视角对于我国的自学考试进行深入的剖析。文献分析法主要是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借鉴,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秉持“广泛、全面、真实”的学术原则,根据国际国内的相关文献资料找出了本命题研究的创新点和具体研究的方向,并对于我国自学考试的历史发展轨迹做出了进一步的归类。逻辑分析法是论文结构、合理严谨,在梳理清楚相关基本概念后,逐步展开研究。本文由于研究可用资源以及自身专业水平的局限性,在文章结构的把握上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诚恳希望得到专家与导师的宝贵批评与指正,同时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终身教育视野下的自学考试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
韦鹬[8](2010)在《四川省高校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创造未来。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形式。社会助学是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种创新与发展,它是提高自学考试教育质量的有效保证。教师队伍是提高助学教育质量、培养人才的重要支柱。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办学工作,不仅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体作用,而且要求发挥教师队伍的集体作用。因此,高校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高校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教育的关键所在,对社会助学教师队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本文绪论部分阐明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正文部分首先对自学考试、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内涵及特点进行了阐述,且对社会助学教师的内涵、特点、职责等进行了分析:在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中,由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并懂得自学考试教育教学特点和方法,接受教育管理部门聘任并承担一定教育教学任务的专业人员即为社会助学教师;其次,通过对四川省高校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教师的基本情况和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揭示出社会助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学历不达标、年龄偏低,教师任职资格缺乏规范;兼职教师居多,教师流动性大,责任心差;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格发展的教育,育人意识淡薄;参与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方式及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缺少系统的教师激励机制及教师评聘考核标准等问题,并对相关原因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五点关于如何加强四川省高校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的助学教师队伍;二是加强对助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自考助学教师培训机制,增强助学教师的责任心,注重助学指导;三是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四是探索教学改革,大力开展网络助学,加强自学指导;五是建立助学教师考核制度,完善助学教师激励机制。
孙冬喆[9](2014)在《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终身教育的理念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推广与普及,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最终目标,即期待建立一个“学习社会”(learning society)的愿景亦越来越明晰。就当前的状况而言,加大力度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并对已有的教育体系、教育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大突破与创新,从而打破学校与学校外教育之间互相割裂的壁垒,以最终建立一种能够对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评估、统一认证,并予以积累和转换的机制,也即目前国际社会十分流行的所谓学分银行制度,已经成为目前政府正在推行的重大政策举措之一。再就学分银行的功能而言,其一是可以将学校与学校外教育机构取得的学习成果通过统一认证而获得认可;其二是通过学习成果的认证而把不同形态的教育机构予以有机衔接;其三是通过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以起到推动全民参与终身学习的作用。简言之,学分银行存储的不是货币而是学分(学习成果的代表形式),汇兑的也不是货币而是学历或资格证书。学分银行基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体现的是一种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贯通学校与学校外教育“立交桥”的制度保证和技术支持。因此,研究学分银行的理论意义不仅在于解读其本身的运作机制与保障体系的问题,而且更是对终身教育理论的实践拓展具有现实而重要意义的重大举措。其次,学分银行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以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作为研究选题,属于基础性、应用型的研究课题;而作为一项正在推动的实践活动,其又亟需得到理论的指导,因而又是一项富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通过该项课题的研究将探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背景下学习的多样性与多元化,同时就架构学校与学校外教育立交桥的可能性做出有益的探索。本研究采取文献分析法、纵向的历史与横向的国别比较法、调查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多种复合的研究方法,内容涉及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文献综述、学分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国际社会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经验、以及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具体案例。而在深入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与相关专家进行深度访谈验证研究观点准确性的基础上,最终对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理性判断,并就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问题提出现实而有益的建议则是本论文期待达成的最终目标。本论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对一个国际社会正在流行并已在我国得以实施,但无论理论探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处在初始阶段的新生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审视与研究,则其本身在论文选题与内容的切入方面就具有填补国内研究空白的创新意义。本研究共分为六章,具体研究思路如下:一、背景分析:提出问题→厘清概念→提出论点;二、文献梳理:历史视角→现实轨迹→问题聚焦;三、比较借鉴:了解他国经验→梳理本国实践;四、实证调查:明晰问题;五、要素分析;六、对策建议。经研究,影响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三项,一是传统教育体系之间存在的固有割裂与断层;二是学分银行制度缺乏外部的保障机制;三是迄今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框架体系。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提出了如下三点对策建议:一是加快学分银行立法进程;二是尽快建立统一的国家资格框架基准;三是建立由第三方独立机构对学分银行进行管理的操作平台。有关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研究在当下的学术界还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随着学分银行在落实终身教育理念、保障公民学习权、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的作用与功能日益显现,这一人类教育史上的重要创想与实践课题终将受到更多的关注与瞩目。
王庆如[10](2012)在《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陕西作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正处于一种举步维艰的“高原期”。根据对陕西省现有的18所民办高校的实地调研发现,其症状表现为:发展态势正在衰减,生存空间日趋局促,前途命运未卜难测。因此,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走出“高原期”就成为目前民办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将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田野研究法和德尔菲法有机结合,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概念、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以此为框架,对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具体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建构了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分析架构。通过对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概念的厘定,指出了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由大学理念、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内部管理、办学效益五个核心要素构成。依照这五个核心构成要素,建构了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五维要素结构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分析框架。第二,梳理了陕西民办高校发展历程、成就及特征。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经历了自学考试助学机构阶段、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阶段、实施学历教育专科阶段、实施学历教育本科阶段和实施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跨越式发展,成为陕西高等教育的一大靓点,被称为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陕西现象”。第三,扫描了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问题与症结。利用分析框架,选取有代表性的民办高校,通过田野研究等方法,对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状况、存在问题进行了扫描。其主要表征是:大学理念方面存在着办学理念模糊、办学定位失当、校园文化淡漠的问题;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培养目标与实践脱节、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师资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着行政管理科学性不强、教学管理专业化不高、学生管理重管轻教的问题;办学效益方面存在着办学经费日趋拮据、经费用途偏失、忽视社会和个人效益的问题。第四,剖析了制约和影响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因素。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生源数量萎缩与质量下降、转型期市场经济不健全、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从中观层面来看,由于政策制定存在缺陷、政策执行不力、政府管理中存在问题,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制度性因素;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民办高校的逐利性动机和理念、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自身原因。第五,提出了新时期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具体策略。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需要建立整体的改革图景,需要政府、社会和民办高校共同协作。具体来讲:一是完善制度设计,理顺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实行分类管理机制、健全市场机制;二是端正办学思想,淡化逐利色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立质量立校意识;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自有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管理和考核及激励、改善教师生活条件;四是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多元参与、协作发展”的治理模式;五是加强财政资助,将其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引导其提高质量、培育办学特色。
二、认识自考的规律和特点 把握学习和考试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识自考的规律和特点 把握学习和考试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
三、生态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相关研究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内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终身学习理论 |
二、学习化社会理论 |
第三节 新时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一、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求 |
二、契合了终身教育公平性、终身性的教育理念 |
三、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
四、现代信息技术革新为自学考试改革发展提供条件 |
第二章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 |
一、逐步探索、不断完善的稳定发展阶段(1984年至2000年) |
二、完善管理、因势调整的改革创新阶段(2001年至2009年) |
三、审时度势、把握时机的转型变革阶段(2010年至今) |
第二节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的访谈分析研究 |
一、现行开考专业的考生 |
二、社会用人单位 |
第三节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
一、自考生源的挖掘不够到位 |
二、专业结构的设置不够优化 |
三、学习成果的评价不够全面 |
四、管理体制的建立不够完善 |
五、服务学习的支持不够健全 |
第四节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对自考教育认识不足,存在重考轻学的功利化倾向 |
二、专业结构设置缺乏自身特色,考试评价质量存在偏差 |
三、管理部门管理不严,管理服务意识不强 |
四、对自考学习者关注不够,政策理论研究不深 |
第三章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明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指导思想 |
指导思想一:终身学习、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指导思想二:面向社会、全民学习的教育目标 |
第二节 制定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可行措施 |
一、把握时代机遇,挖掘更多潜在的生源 |
二、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培养社会所需之才 |
三、把握考评机制的全面性,改革评价体系 |
四、增强考生服务意识,完善自考管理体制 |
五、健全学习服务支持,提高社会助学水平 |
结论 |
附录1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相关研究概述 |
1.2.2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视阈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研究的起点 |
2.1.1 自学考试专业建设的概念界定 |
2.1.2 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的内涵 |
2.2 终身教育理论: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1 终身教育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
2.2.2 终身教育理论与自学考试的共通性 |
2.3 个性化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需要 |
2.3.1 个性化教育理论的内涵与发展 |
2.3.2 个性化教育理论与自学考试的实践契合点 |
2.4 教育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分析视角 |
2.4.1 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内涵与分析视角 |
2.4.2 教育生态学对自学考试专业建设研究的适切性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的构成要素及价值取向 |
3.1 自学考试专业建设的构成要素 |
3.1.1 专业培养目标是导向 |
3.1.2 专业课程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是核心 |
3.1.3 教材建设和社会助学服务体系是保障 |
3.2 自学考试专业建设构成要素间的关系与结构特征 |
3.2.1 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3.2.2 构成要素的结构特征 |
3.3 自学考试专业建设的价值取向 |
3.3.1 自学考试的价值诉求 |
3.3.2 自学考试价值取向的二元对立思维 |
3.3.3 自学考试专业建设价值取向的选择与定位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的演化机理 |
4.1 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的功能目标 |
4.1.1 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相适应 |
4.1.2 与教育服务对象的自我发展需要相适应 |
4.1.3 与教育改革发展政策的内在要求相适应 |
4.2 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的基本特征 |
4.2.1 价值与内容的一致性 |
4.2.2 内在系统结构与功能目标的一致性 |
4.2.3 主体与外在环境的适合性和耐受性 |
4.3 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演化的影响因素 |
4.3.1 主体作用因素 |
4.3.2 共生演化因素 |
4.3.3 环境制约因素 |
4.4 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演化的运作机制 |
4.4.1 应对内在系统的问题反馈机制 |
4.4.2 应对外在环境的变动预警机制 |
4.4.3 应对变化的更新联动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的测度模型构建 |
5.1 测度模型构建的方法选择 |
5.1.1 层次分析法(AHP)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2.2 评价指标集确定 |
5.2.3 评价指标解释 |
5.3 评价方法及测度模型构建 |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指标权重确定 |
5.3.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评价值计算 |
5.3.3 综合评价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的实证研究 |
6.1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
6.1.1 评价指标权重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
6.1.2 指标体系频数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
6.2 样本数据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6.2.1 样本数据的信度分析 |
6.2.2 样本数据的效度分析 |
6.3 样本数据计算 |
6.3.1 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
6.3.2 三级指标隶属度计算 |
6.3.3 二级和一级指标隶属度计算 |
6.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6.4.1 调查结果 |
6.4.2 存在的问题与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的提升路径与对策 |
7.1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主体与环境互动能力 |
7.1.1 体现社会价值诉求 |
7.1.2 以考生利益为本 |
7.1.3 与终身教育理念契合 |
7.2 构建自学考试核心课程体系,增强主体适应能力 |
7.2.1 调整课程结构体系 |
7.2.2 改革课程设置模式 |
7.2.3 科学制定考试大纲 |
7.3 推进自学考试制度再创新,发挥潜在适应能力 |
7.3.1 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
7.3.2 加强教材和学习媒体建设 |
7.3.3 完善社会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
7.4 建立自学考试专业生态系统,提升自我调控能力 |
7.4.1 建立专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机制 |
7.4.2 建立专业生态系统的“反馈-反思-评价”机制 |
7.4.3 建立专业生态系统的“预警-更新-联动”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
(4)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回顾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 |
五、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历史考察 |
一、自学考试产生的历史缘由 |
(一)自学考试形成的历史动力 |
(二)自学考试制度实施的效益分析 |
二、制度本身的调整变迁 |
(一)制度酝酿期(1978 年-1983 年) |
(二)制度完善期(1984 年-1998 年) |
(三)制度转型期(1999 年-2019 年) |
三、制度实践的调整变迁 |
(一)自学考试专业体系的发展历程 |
(二)自学考试政策法规的调整与创新 |
四、H省自学考试及实践的变迁 |
(一)自考专业数量分析 |
(二)学历教育考生报考人数分析 |
(三)学历教育考生毕业人数分析 |
第二章 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与工具 |
三、调查对象 |
四、调查结果 |
(一)H省自学考试考生的基本情况 |
(二)H省自学考试教师的基本情况 |
(三)H省自学考试入学毕业情况 |
五、H省自学考试发展的现存问题 |
第三章 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客观环境的冲击 |
(一)国家政策的调整,导致自学考试的生源危机 |
(二)就业形势的变化,导致自考毕业生就业难 |
二、主体因素的掣肘 |
(一)思想认识不足 |
(二)教学管理落后 |
(三)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求 |
(四)培养方式滞后 |
第四章 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路径 |
一、自学考试制度改革创新的科学性分析 |
二、自学考试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
(一)探索人才培养目标与考试内容改革路径 |
(二)建立适应个性化教育要求的自学考试管理体系 |
(三)在构建自学考试特色专业体系中夯实制度优势 |
(四)建设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就业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专业视域下教师课程领导力实践路径探寻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自传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指向教师专业化革新的教师课程领导力 |
一、研究背景 |
(一) 宏观背景:社会大变革时代的必然诉求 |
(二) 中观背景: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实然迫求 |
(三) 微观背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然需求 |
二、研究问题 |
三、文献述评 |
(一) 关于领导力研究 |
(二) 关于教师领导力研究 |
(三) 关于课程领导力研究 |
(四) 关于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 |
(五) 关于教师专业化研究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指向 |
(一) 研究旨意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目标 |
(四) 研究前提预设 |
(五) 研究价值 |
二、分析框架 |
(一) 课程内涵历史透视 |
(二) 领导力本质探源 |
(三) 教师课程领导力概念体系 |
(四) 教师课程领导力分析框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立论探源 |
(一) 领导力理论 |
(二) 后现代课程理论 |
(三) 自组织理论 |
五、关于研究信度、效度和伦理 |
(一) 关于研究信度 |
(二) 关于研究效度 |
(三) 关于研究伦理 |
第二章 我的一幅速写画:教师专业成长面面观 |
一、“我”是家庭成员——教师专业成长的家庭因素 |
(一) 为人之子 |
(二) 为人之夫 |
(三) 为人之父 |
(四) 为人之兄 |
二、“我”是学习者——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识基础 |
(—) 乡村小学:懵懂启蒙 |
(二) 县城中学:人生转机 |
(三) 师专日子:井底之蛙 |
(四) 本科自考:学位憾事 |
(五) 教育硕士速成:跛脚研究生 |
(六) “攻”读博士:永久性脑损伤 |
(七) 无文凭学习 |
三、“我”是教育工作者——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土壤 |
(一) 两年公办初中成都温江寿安中学:初出茅庐 |
(二) 七年公办民助成都市树人学校:风云动荡的岁月 |
(三) 八年民办体制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走向专业发展 |
四、“我”是追梦者——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泉 |
(一) 专家学者梦 |
(二) 办学梦想 |
第三章 我的课程领导力故事 |
一、核心与方向:课程价值洞察力 |
(一) 为了分数而教:流血流汗不流泪,丢人丢命不丢分 |
(二) 为了学生能力而教 |
(三) 超越分数:没有分数今天过不了关,只有分数明天过不了关 |
二、远见与规划:课程设计预见力 |
(一) 预见性设计一个学段课程 |
(二) 预见性设计一周、一月、一学期、一学年课程 |
(三) 预见性设计一课时课程 |
三、整合与取舍:课程开发决策力 |
(一) 国家课程班本化 |
(二) 校内外资源整合 |
(三) 网络资源整合 |
四、对话与交流:课程实施指导力 |
(一) 指导学生学习字词等基础知识 |
(二) 指导学生阅读文章:从“三步六问法”到“三思九问法”再到“三思六问法” |
(三) 指导学生作文 |
五、鼓舞与感召:课程评价激励力 |
(一) 课程评价激励力含义 |
(二) 课程评价激励力策略 |
(三) 课程评价激励力基础 |
第四章 教师课程领导力影响因素挖掘:基于“速写画”与“故事”的演绎 |
一、思想性因素: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主观意识 |
(一) 实用至上的价值取向 |
(二) “教书匠人”的角色观念 |
(三) 前苏联的大教学理论 |
(四) 英雄主义的领导观念 |
二、制度性因素: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客体环境 |
(一) 国家制度顶层设计的缺陷 |
(二) 市、区指导制度的创新不足 |
(三) 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漏洞 |
三、主体性因素: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现实人性 |
(一) 校长主体的能力倾向 |
(二) 教师素质的多面影响 |
第五章 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实践路径:基于“我”的自传与叙事案例 |
一、工作场学习 |
(一) 工作场学习含义 |
(二) 工作场学习内容 |
(三) 工作场学习策略 |
二、反思性实践 |
(一) 反思性实践意涵 |
(二) 反思性实践功能 |
(三) 反思性实践策略 |
三、师生教学相长 |
(一) 以生为师的观念 |
(二) 以生为师的策略 |
四、研修共同体互动 |
(一) 研修共同体之一:备课组 |
(二) 研修共同体之二:教研组 |
(三) 研修共同体之三:师徒结对 |
(四) 研修共同体之四:班科教师会 |
(五) 研修共同体之五:自愿组织 |
五、跨际域交流 |
(一) 跨学科、学段交流 |
(二) 跨学校交流 |
(三) 跨区域交流 |
第六章 研究发现 |
一、领导力新观 |
(一) 领导力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引领和指导能力,是人的能力系统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 |
(二) 领导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是价值洞察力、愿景预见力、资源整合决策力、实施指导力和评价激励力等 |
二、教师专业化新论 |
(一) 教师领导力是教师专业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 |
(二) 教师领导力包括教师自我领导力、课程领导力和班级领导力等 |
三、教师课程领导力理念 |
(一) 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教师在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事务中的引领和指导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 |
(二) 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是课程价值洞察力、课程设计预见力、课程开发决策力、课程实施指导力和课程评价激励力等 |
(三) 教师课程领导力生成的影响因素是思想意识、制度缺陷和主体素质等 |
(四) 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实践路径有工作场学习、反思性实践、师生教学相长、研修共同体互动和跨际域交流等 |
结语:寻求中小学教师专业化革新的新意义 |
一、研究结论 |
(一) 领导力新观 |
(二) 教师专业化新论 |
(三) 教师课程领导力理念 |
二、研究局限性 |
(一) 理论模型的科学性还需要深入思考和充分阐释 |
(二) 质性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不够 |
(三) 缺乏理论深度和广度 |
三、后续研究构想 |
(一) 更深刻的理论阐释 |
(二) 更广泛的调查研究 |
(三) 更多元的理论视角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一) 着作类 |
(二) 论文类 |
(三) 翻译类 |
二、外文类 |
三、其他类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6)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叙事研究 ——基于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刘业庆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实施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诉求 |
2.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发挥思政理论课作用及价值的关键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
2.教育叙事研究 |
(四)文献综述 |
1.关于教学名师的研究现状 |
2.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
3.关于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评选活动的研究现状考察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研究场域的选择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
(四)研究内容的聚焦 |
(五)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过程 |
1.现场工作 |
2.现场文本 |
3.研究文本 |
(六)研究效度 |
1.多方收集资料 |
2.客观准确的描述 |
3.运用“三角检验法” |
(七)研究伦理 |
1.确保研究者参与的自愿度 |
2.始终尊重研究对象 |
3.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 |
三、刘业庆的教师专业发展个案考察 |
(一)安乡印象:刘业庆和深柳中学 |
1.平易近人,阳光和善—见之初 |
2.青柳依依,相得益彰—意之深 |
(二)初心回望:刘业庆的教师专业发展 |
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2.人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
(三)引领共享:帮扶更多“刘老师”的专业发展 |
1.名师引领我们不断成长 |
2.专注和坚持是教师必备的品质 |
3.知与行是思政课应达到的目标 |
(四)职业阶段:刘业庆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划分 |
1.适应阶段 |
2.成熟阶段 |
3.骨干阶段 |
4.形成风格阶段 |
(五)追本溯源:刘业庆的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1.宏观系统:政策和文化 |
2.中观系统:家庭和团队 |
3.微观系统:重要他人和人格特质 |
四、刘业庆的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
(一)刘业庆的教师专业发展经验 |
1.专业自主意识是成就教学名师的内驱力 |
2.教育情怀是教学名师发展道路上的助推器 |
3.终身学习理念是教学名师个体发展的引路人 |
4.专业素养的自我建构是教学名师的专业根基 |
5.教师共同体是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
(二)刘业庆的教师专业发展启示 |
1.对教学名师的专业发展启示 |
2.对非教学名师的专业发展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终身教育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写作思路和方法 |
(四)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其与终身教育的契合 |
(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其基本功能 |
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内涵 |
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基本功能 |
(二) 终身教育的基本内涵及价值 |
1. 终身教育的基本内涵 |
2. 终身教育的重要价值 |
(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终身教育的契合 |
二、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 |
(一)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绩 |
1. 我国自学考试发展历程 |
2. 我国自学考试所取得的成绩 |
(二)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临的主要问题 |
1. 对自学考试缺乏正确认知 |
2. 自学考试未能体现终身教育的公平性 |
3. 自学考试过于看重考试结果而忽视教育过程 |
4. 自学考试课程设置滞后 |
三、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
(一) 自学考试现行模式不适应学习型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
1. 自学考试参考标准过于依赖普通高等教育 |
2. 自学考试缺少科学而又严格的管理系统 |
3. 自学考试模式中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不足 |
(二) 自学考试管理体制及其政策法规的落后 |
1. 管理与指导职能模糊,管理体制严重缺位 |
2. 自学考试机构管理不足 |
3. 自学考试机构设置中缺乏科学的指导 |
4. 自学考试缺少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重要保障 |
四、终身教育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对策 |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推进自学考试的创新发展 |
1.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可持续发展 |
2. 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终身教育全新体系建设 |
(二) 创新理念,进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重新定位 |
1. 树立自学考试的服务品牌理念 |
2. 全面树立教育的开放理念 |
(三) 强化制度调整,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支撑体系 |
1. 进一步拓宽自学考试层次与功能 |
2. 创新自学考试特色专业课程体系 |
3. 促进自学考试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
(四) 加强模式与技术创新,塑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新范式 |
1. 为自学考试的网络化创新教育提供有利条件 |
2. 进一步创新学习支持的服务系统 |
(五) 整体优化,促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良性发展 |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倡导“双师型”教师互聘 |
2. 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
3. 优化评价方式,侧重学习者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四川省高校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相关研究分析 |
1. 国外研究 |
2. 国内研究 |
3. 研究现状分析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自学考试 |
1. 自学考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考试制度 |
2. 自学考试的涵义 |
3. 自学考试的任务 |
4. 自学考试的优势 |
(二) 社会助学 |
1. 社会助学的概念界定 |
2. 社会助学的功能 |
3. 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形式 |
(三) 社会助学教师 |
1. 社会助学教师的涵义 |
2. 助学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
3. 助学教师的职责 |
三、四川省高校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教师队伍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 四川省高校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调查 |
1. 助学教师的基本情况 |
2. 四川省高校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
(二) 四川省高校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 社会助学教师学历不达标、年龄偏低,教师任职资格缺乏规范 |
2. 兼职教师居多,教师流动性大,责任心差,社会助学教学质量令人堪忧 |
3. 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格发展的教育,育人意识淡薄 |
4. 教师参与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方式及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
5. 缺少系统的教师激励机制及教师评聘考核标准 |
四、加强四川省高校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
(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的助学教师队伍 |
1. 严把助学教师入口关,全面系统地制定助学教师聘用标准 |
2. 增强对社会助学教师在自学考试及社会助学政策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提高助学教师的认识 |
3. 鼓励助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深造 |
4. 注重助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
5. 建立助学师资库 |
(二) 加强对助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自考助学教师培训机制,增强助学教师的责任心,注重助学指导 |
1. 设立专门的助学教师培训机构 |
2. 坚持在职培训与短期强化培训相结合,以在职培训为主的培训方式 |
3. 对新任助学教师要进行针对自学考试特点和规律的岗前培训 |
4. 以思想观念及业务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 |
5. 引导学生自学,加强自学指导,重视作业批改及课后辅导答疑 |
(三) 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 |
1. 加大助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力度 |
2.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 |
3. 利用政治理论课加强对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
4. 建立有针对性的日常思想工作规范制度 |
(四) 探索教学改革,大力开展网络助学,加强自学指导 |
1. 顺应社会需要,改革教学内容 |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
3. 大力开展网络助学,建设网络助学体系 |
(五) 建立助学教师考核制度,完善助学教师激励机制 |
1. 建立助学教师考核制度 |
2. 完善助学教师激励机制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9)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问题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研究框架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学分银行制度的概念与界定 |
第一节 制度与教育制度 |
第二节 学分制 |
第三节 学分银行制度 |
第四节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学分银行制度在中国的导入与发展 |
第一节 学分银行探索成为国际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学分银行建设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
第三节 学分银行创建在我国的“繁盛”与“混乱” |
第三章 国外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学分银行制度的运作框架与模式 |
第二节 国外学分银行制度的保障机制 |
第三节 国外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评价与借鉴 |
第四章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现状与问题 |
第二节 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调查与访谈 |
第五章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要素分析 |
第一节 教育体系的融合与重建 |
第二节 保障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
第三节 框架标准与组织机构的构建与规范 |
第四节 立法制度的建设与完备 |
第六章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快学分银行立法的进程 |
第二节 推动国家资格框架的构建 |
第三节 促进独立机构与平台的建设 |
结语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结论 |
二、创新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10)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民办高校面临的困境需要深化该项研究 |
1.1.2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极具代表性 |
1.1.3 休戚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相关概念及边界 |
1.4.1 民办高校 |
1.4.2 办学水平 |
1.4.3 策略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架构及内容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理论关照 |
2.1 民办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与价值诉求 |
2.1.1 民办高等教育本质属性 |
2.1.2 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合理性 |
2.1.3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诉求 |
2.2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高等教育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办学水平五维核心构成要素的论证 |
2.3.2 办学水平核心构成要素的概念解析 |
2.3.3 制约办学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章 陕西省民办高校发展历程回顾 |
3.1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基本历程 |
3.1.1 自学考试助学机构阶段(1984—1995年) |
3.1.2 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阶段(1996—1999年) |
3.1.3 实施学历教育专科阶段(2000—2004年) |
3.1.4 实施学历教育本科阶段(2005—2010年) |
3.1.5 实施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2011年—) |
3.2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取得的成就、特点和经验 |
3.2.1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成就 |
3.2.2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特点 |
3.2.3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基本经验 |
3.3 陕西民办高校在全国的地位与影响 |
3.3.1 陕西民办高校目前的社会地位 |
3.3.2 陕西民办高校在我国的影响力 |
第4章 现阶段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 |
4.1 大学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1 办学理念模糊 |
4.1.2 办学定位失当 |
4.1.3 大学文化淡漠 |
4.2 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1 培养目标与实践脱节 |
4.2.2 专业结构不合理 |
4.2.3 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
4.3 师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1 师资结构不合理 |
4.3.2 师资队伍不稳定 |
4.3.3 师资管理不完善 |
4.4 内部管理方而存在的问题 |
4.4.1 行政管理科学性不强 |
4.4.2 教学管理专业化不高 |
4.4.3 学生管理重管轻教 |
4.5 办学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
4.5.1 办学经费日趋拮据 |
4.5.2 经费用途存在偏差 |
4.5.3 忽视社会和个人效益 |
第5章 制约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原因分析 |
5.1 社会环境的变迁 |
5.1.1 生源数量萎缩、质量下降 |
5.1.2 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 |
5.1.3 传统社会观念的束缚 |
5.2 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 |
5.2.1 政策制定存在的缺陷 |
5.2.2 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 |
5.2.3 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
5.3 民办高校办学动机和办学行为存在缺陷 |
5.3.1 逐利性的办学动机占据主导地位 |
5.3.2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
5.3.3 管理人员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的要求 |
第6章 提升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策略分析 |
6.1 完善制度设计,为提升办学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6.1.1 理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法律地位,让其公平竞争 |
6.1.2 实行民办高校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机制 |
6.1.3 健全市场机制,为民办高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
6.2 端正办学思想,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升办学水平 |
6.2.1 淡化逐利色彩,强化公益属性 |
6.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
6.2.3 把提高教学质量视为立校之本 |
6.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借助优质师资提升办学水平 |
6.3.1 加强自有教师队伍建设 |
6.3.2 完善教师队伍的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 |
6.3.3 积极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 |
6.4 完善治理结构,依靠科学管理提升办学水平 |
6.4.1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章程 |
6.4.2 完善法人内部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
6.4.3 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共同协作发展”的治理模式 |
6.5 加强财政资助,积极扶持民办高校提升办学水平 |
6.5.1 纳入公共政策框架,积极扶持发展 |
6.5.2 以财政资助引导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
6.5.3 培育办学特色,形成错位发展格局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认识自考的规律和特点 把握学习和考试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陈永鸿.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适应性研究[D]. 李宏波.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4]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D]. 张铭惠.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3)
- [5]专业视域下教师课程领导力实践路径探寻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自传叙事研究[D]. 黄云峰. 西南大学, 2015(01)
- [6]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叙事研究 ——基于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刘业庆的个案考察[D]. 屈红艳. 温州大学, 2019(01)
- [7]终身教育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米瑶. 河北师范大学, 2015(07)
- [8]四川省高校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D]. 韦鹬. 四川师范大学, 2010(05)
- [9]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D]. 孙冬喆.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10]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D]. 王庆如.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