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浅见

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浅见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问题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俊霞[1](2013)在《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由来以久,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不再是土地问题,而是增收问题,增收的关键在于农村劳动力是否能够充分就业。农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的转移,这不但是农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的结果,同时也是任何一个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必经历史过程。农业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和程度是一个国家现代化与否的重要标志。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省,土地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较高。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传统以人力为主的生产方式,实现了由依靠人力向依靠机械的转变,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带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据估算,目前黑龙江省至少有300万的富余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实现非农就业。黑龙江省冬季时间漫长,耕种时间短,这样的气候特点,使得农民有大量的农闲时间。因此黑龙江省农村“两个富余”(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富余时间)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何有效地将大量的富余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更好地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效应,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农村家庭的非农收入,已经成为摆在黑龙江省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值得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加强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工作的重视,为政府出台各项关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制度和政策献计献策。本论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有助于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为正确认识和评价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上的矛盾和困境提供理论借鉴。鉴于此,本研究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以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内涵为切入点,界定了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农业就业、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与非农就业等概念,以就业理论、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新经济迁移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在概括总结了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发展历程,分别是1978-1988年农村劳动力非就业的起步与发展阶段;1989-1991年的三年徘徊期;1992—1998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大发展时期;1999年到现在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进入全面有序发展的新阶段。在此基础上,立足于黑龙江省具体情况,对黑龙江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现有研究资料、统计数据、调研数据的基础上,以客观的视角,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非农就业农村劳动力总量及特征、非农就业产业分布、行业构成、就业流向、就业途径、非农收入、创业情况等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黑龙江省农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不断上升,而且外出就业人员以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为主,但就业区域半径较小,大多选择在省内就业;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的现实导致其就业质量不高,大多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虽然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稳定性有所增强,但通过政府、培训机构、中介等组织实现就业的比例偏低,就业途径以市场配置为主,说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组织化程度有待加强。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分析了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和阻碍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因素。在促进因素分析中,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网络特征等微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宏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等宏观因素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阻碍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七个方面,分别为农村劳动力观念淡薄、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相关制度的制约、就业服务体系滞后、组织化程度偏低、产业结构失衡和城镇化建设滞后。淡薄的就业观念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力度、偏低的整体素质制约非农就业质量的提升;传统的户籍制度影响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稳定性、不完善的土地制度注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彻底性、城乡不平等的就业制度堵塞了农村劳动力正规就业的渠道;滞后的就业服务体系抑制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效率、偏低的组织化程度加大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风险和成本;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不发达制约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规模城镇化建设滞后、乡镇企业增长乏力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速度。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具有明显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运用统计数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了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农村经济发展效应、农民家庭收入增长效应、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就业结构调整等经济效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更新农村劳动力的观念、推进城市化进程、推动社会制度改革等社会效应。运用比较分析法,对英国、美国、日本、印度、韩国等有代表性的国家的非农化经验进行分析,总结有益启示与可借鉴之处。基于前文研究,本文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对策和建议,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分别为:进一步深化制度体制改革;拓展就业空间;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本文认为,目前城乡间有区别的制度仍然是限制农村劳动力自由转移和协调城乡关系的现实障碍,因此要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与创新;农村劳动力在黑龙江省的就业空间较为有限,因此可以从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和创业带动就业几方面拓展就业空间;通过建立就业登记和备案制度、建设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工作和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几方面建立健全非农就业服务体系;农村劳动力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自身就业能力的高低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因此可以从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和培训两方面着手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进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黄大伟[2](2013)在《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和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我国的城乡差距仍然在不断拉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严重滞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成为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和新世纪头二十年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体制、政策以及经济社会条件发展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和方式的主要因素,重点研究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及异地转移意愿,以期从劳动力转移角度为我国城乡统筹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提供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扩大劳动力就业机会的途径。全文总体研究思路:第一,系统梳理了城乡统筹下国内外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并对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述评与归纳总结,为后文进一步讨论城乡统筹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奠定理论基础。由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农村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又归纳了建国以来不同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演变的历史进程和现状分析,从而揭示了新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第二,从理论研究角度看,新经济迁移理论认为,个人迁移决策往往与家庭有很大的关系,迁移决策是由家庭成员共同决定作出的。迁移的动机不仅来自城乡两地的收入差距,也来自个人或家庭因素。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接着选取东部、中部和西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省份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Logit回归模型来拟合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意愿。第三,从实践角度看,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渐进式的、阶段性的转移,其转移模式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就地就近转移,二是异地转移。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途经,主要包括农业集约经营、农户兼业经营、发展乡镇企业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城乡转移的作用,从而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客观依据与现实基础。第四,本文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增收效应,说明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性。本部分从农民人均纯收入来源结构视角,分析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变化,从各个角度证明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而说明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然后用线性回归模型将农业劳动力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第五,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劳动者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社会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有限等四个方面。最后,基于全文结论,本研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增进消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等方面。本研究的结论有助于为我国政府制定更加合理的劳动力资源利用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从未来发展看,政府所需要决策的并不是是否允许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而是如何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和有序,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目标。

相征[3](2014)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工就业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文中指出2006年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对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关注已达到了空前高度。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具体指出,积极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合法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现代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劳动力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自从我国取消农村入城务工政策限制以来,大量农民向其他产业转移,客观上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工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二者间不是孤立的,产业结构调整无疑是保障和改善农民工安居乐业的重要手段之一。劳动力的质量、数量与结构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要求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也将持续扩大农民工就业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如何实现农民就业工与产业结构调整二者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将是伴随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国内其他地区。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小、传统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成长缓慢、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能力弱、农民工就业难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黑龙江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黑龙江省农民工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作用,对于促进农民工就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伴随农业产业化的加速发展,黑龙江省做为农业机械化率全国排名第一的农业大省,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村生活中解放出来涌入城市,转变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据相关部门资料显示,黑龙江省现有农民工500万人,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8%左右。庞大的农业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这不仅对于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产生推动作用,也使城市、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有效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同时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也促进了城市各个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利于城市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形成充分发挥它们的有效调节机制,进而为优化黑龙江省城乡二元结构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本文首先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相关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为基础,考察了农民工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作用机理,描述性地分析了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和农民工就业结构演进规律,找出黑龙江省农民工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黑龙江省农民工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发现,农民工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劳动力保障,而产业结构调整无疑是保障和改善农民工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黑龙江省农民工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方向总体上看是一致的,调整速度保持同步。接着本文引入相对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相关分析和协整分析等工具对黑龙江省农民工就业与产业结构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把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工就业结构同国内部分地区及国际标准模式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发现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与农民工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结构性偏差,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有待增强。最后,总结了农民工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表现,然后分别从三次产业出发,探析农民工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之上,分别从发挥农民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劳动力支撑作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通过政府顶层设计,促进农民工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良性互动以及加强农民工自身素质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农民工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农民工充分就业以及城镇化目标的实现。

韩伟静[4](2016)在《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会经历城镇化过程。现阶段,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但是我国也正处在快速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伴随着城镇化,这必然会引起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人口的转移。从本质上看,城镇化就是农业人口向城镇非农产业的转移和集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使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社会变迁。长期以来,“三农”问题成为困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其核心就是农民问题。中国的农民要像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在经历城镇化的过程中迅速转化为城市人口,首先就要解决农民的转移和融入城镇问题,而影响转移的一个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就是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综合能力,即是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职业培训问题。特别是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导致“技工荒”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难”和“技工荒”问题对于中国的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和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普遍存在的规律,也是一个国家从二元社会转化为一元社会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特色城镇化的进程中,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一般需要经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农民到农民工的转化,第二个阶段为农民工市民化的转变。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农民工市民化,而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在于农民工自身的文化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的综合水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就业,就业领域覆盖了三次产业,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大部分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偏低导致产业人力资源供给侧与需求端产生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即人力资本市场出现严重的“总量过剩、结构短缺”问题。农民工群体职业流动性高的特点,对社会、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升级必然造成不利的影响,相对于城市劳动者而言,农民工在就业层次、收入水平、社会保障等方面处于显着的弱势地位。实践证明,只有思想道德和工作技能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后才能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才能取得相对稳定的职业,获得较高的收入水平,才能更快地适应和融入城镇生活。由于文化、教育、能力水平的差异,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的继续教育,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让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培育市民理念,享受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得到政府的高度认同,使他们正式成为城镇的“主人公”问题已迫在眉睫,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在需求,也有助于促进农民工素质提升和职业转型、实现农民工收入增长、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助于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伴随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城镇化,农民工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他们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国社会生产逐步从人力资源密集型向专业技能密集型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增长放缓,将需要更高素质的人力资本。而我国人力资本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并且农民工自身存在流动性高的显着特点,对企业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升级必然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相对于城市劳动者而言,农民工在就业层次、收入水平、社会保障等方面处在显着的弱势地位。所以,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有利于提高农民工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素质提升的需求。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还能够缩减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之间的人力资本差距,促进人力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并且直接影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根据《2014年农民工监测调查》的微观数据,利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因素,并注重分析其中的地区差异和性别差异。研究发现:(1)教育水平显着影响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随着农民工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倾向于参加职业培训,般教育水平越高,人力资本水平也越高,从而促进农民工收入的增加,这会为获得更多的职业培训提供经济基础。(2)农民工的年龄、工龄与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需求为倒“U”型关系,具体来讲,随着工龄和年龄的增长,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需求不断增加,随后出现下降趋势。(3)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存在显着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所以,政府在提供政策支持和设施建设时要注意公平性,充分考虑地区和性别差异带来的影响,提高低收入农民工群体参加职业培训的概率,合理释放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4)政府累积补贴和参加职业培训的累积花费都显着影响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概率。政府累积补贴与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概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参加职业培训的累积花费与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概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针对以上对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的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农民工职业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和农民工的良好合作才能稳步推进。完善农民工职业培训市场机制,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监管的培训体系。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民工职业培训提供法律依据,逐步推进农民工职业培训市场的法制化。第二,政府应该注重农民工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同时要注意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需求的地区差异和性别差异,特别是低收入的农民工,不断推动教育公平的培训体制,让社会弱势群体获得平等的教育培训机会,从制度上为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提供保障。第三,提供符合我国农民工需求的职业培训,适应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工作的职业技能要求。农民工对职业培训的需求较大,但是农民工群体的职业存在高流动性,所以企业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不足,政府要给提供职业培训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第四,鼓励企业和农民工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合同关系,提高企业提供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和培训机构的资源优势有效结合,合理安排职业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实际需求界定培训内容。第五,实现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多元化和系统化。实现培训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职业培训积极性。加大培训补贴支出,建立健全农民工职业技能认证体系,将培训与就业推荐结合起来。在经济社会转型阶段,要积极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农民工就业水平,为农民工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和指导。健全和完善资金投入制度,为职业培训提供经费保障。经费短缺是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主要瓶颈。目前,政府财政对农民工职业培训投入有限,在此情况下,农民工培训经费筹集要从其他渠道着手,采用“政府+企业+农民工”共同出资多元化模式。政府财政主要提供基本的培训保障,企业主要为农民工提供上岗培训,农民工个人则主要从个人职业规划出发有选择性地参加培训。政府财政资金要落到实处,企业要从经营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并可以申请税费减免。第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农民工职业培训新平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为开展职业培训创造了新的环境和条件。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工作观念、生活观念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构建网络职业培训平台,能够促进农民工职业技能的进一步提高。第七,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评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探讨构建农民工职业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施效果。

何建新[5](2014)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结构与配置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而出现的,并由此产生了“农民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然而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在城市必然带来城市管理、市民化、城市化等诸多问题,在农村也将出现土地流转、农业资源再分配以及农业产业化等现象。这些问题对我国城乡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直接影响,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从微观层面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出现的农民工问题比较突出地体现在就业、教育、社会及权益保障、公共服务以及城市融入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关系到农民工群体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我们着力解决。而从宏观层面来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客观需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涉及社会、经济、人口、政治等多个方面。我们只有深入认识和把握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源、本质、现实状况以及发展趋势,才能科学有效地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问题,才能顺应趋势和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基于我国城市化背景,本论文着眼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结构与配置效率问题,首先通过追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发展阶段、历史作用及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找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接下来重点分析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地域配置和产业配置情况,并运用经济学方法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提高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分析,回顾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政策措施,结合国外相关经验和研究成果,为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政策思路和若干建议。通过研究,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阶段性发展,我国劳动力转移也存在较为明显的阶段差异。我国城市化加快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1960年为快速发展期,截至1960年,我国城镇人口数达到13073万人,在1949年基础上增长了1.268倍,年均增速高达7.727%;1960-1978年为蛰伏期,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为17245万,相比1960年,18年间仅仅增长了0.319倍;1978-2009年为反弹回升期,截至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62186万人,相比于1978年增长了2.606倍,年均增速达4.224%。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则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后,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3年为起步阶段,区域控制较强,离土不离乡;1984-1991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区域限制减弱,但后期遭遇瓶颈;1992年-2000年是以外出务工为主,规模迅速壮大;2001年至今则是政府鼓励支持,关注农民工权益。(2)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因素可分解为四个方面,即结构因素、经济因素、效率因素和人口因素。结构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讲,就是二、三产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间的比值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就越多。1991年,我国农业产值还占国内总值的24.5%,到2009年,仅维持在10%左右。相比于基期1991年,1992-2009年结构因素累积推动了165.52%(14777.98万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具体表现形式是农村居民人均农业GDP上升,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增加。效率因素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体表现形式为二、三产业生产效率提高,单位产值所需劳动力减少,作为城市劳动力自身供给不足的补充者,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人口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具体表现形式为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减少。(3)我国不同地区农村从业劳动力比重存在差异,因而不同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产业配置情况也各具特点。就不同地区农村从业劳动力比重差异而言,一是两级差异大,农村从业劳动力比重最低的上海仅为20.04%,而比重最高的贵州却高达87.53%;二是“阶梯型”分布明显,不同阶梯差异明显,比重最高的十个省份介于71%与88%之间,为第三级阶梯,居中的十一个省份比重介于57.5%与71.5%之间,为第二阶梯,比重最低的省份介于20%与57.5%之间,为第一阶梯。就不同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产业配置情况而言,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未考虑北京、天津、重庆、山东、贵州五地)中,有13个省份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以从事第二产业为主,而剩下13个省份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则以从事第三产业为主。(4)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配置效率仍然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并且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供给质量不高,不能形成有效的供给;二是目前社会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无法满足我国增长模式转变的要求;三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存在较大盲目性,缺乏合理引导和有序安排: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限制因素仍很多,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5)关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政策规划,二是建立和完善户籍制度体系,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是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开发体系。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1)本研究着眼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研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加快城市化发展,尤其是中小城镇发展是今后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2)本研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个综合性问题,积极尝试从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地域和行业配置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科学的结论。(3)本研究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人口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中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未来转移趋势;借鉴碳排放分解公式,运用LMDI方法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等。同时重视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证研究,能够较好地保证相关定量分析和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4)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成功经验,揭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配置效率等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

欧阳力胜[6](2013)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超过2.6亿人。他们广泛地分布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但在城乡二元制改革尚未取得根本突破的现实背景下,他们却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他们虽然已非农产业就业在城镇生活,但身份仍然是农民,不能同时获得城市居民身份,无法融入城市、平等地享受与市民—样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待遇。如果大量的农民工长期停滞在农民工状态而未能市民化,不但会影响城镇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会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隐患。因此,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扩内需促消费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转变为市民阶段)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制度创新为主线,重点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基础条件和未来发展趋势,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财政预算与成本分担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借鉴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制度性政策建议,以期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根据本文的逻辑框架,主要分为: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研究思路、主要方法和逻辑框架。第二章是农民工市民化的理论基础。系统考察了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理论、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理论(如二元结构理论与微观的人口迁移理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公平效率原则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互动关系机理,从而为本文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首先分析了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民工产生的主要问题;为准确把握农民工市民化的实际情况,我们分别选取了部分一、二线和三线城市走访,从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收入支出、居住成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农地情况及处置意愿、城市融入和市民化意愿等九个方面深入地调查了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特征和市民化意愿,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进展、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条件及市民化的障碍因素,就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趋势变化描绘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四章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分析。首先对本文要研究的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进行了界定,接着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和公共收益,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率与城市规模的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构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财政预算方案和成本分担机制。第五章是国外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经验与启示。重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欧美发达国家、亚洲新兴国家和金砖发展中大国,对这些国家因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进步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市民化的经验与教训、人口城市化的政府政策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这对于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六章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与制度框架。首先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城市战略,系统构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框架,并提出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农民工市民化不仅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身份的转变(农民工→市民),更重要的是在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城市融入、政治参与、民主权利等多个领域进行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农民工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政治权利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最终实现从传统乡村文明向现代化城市文明的整体转变。

谢小青,吕珊珊[7](2015)在《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实证研究——以鄂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群体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构建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鄂西的调查数据,对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评价总体水平较低,主要反映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整体工作条件差、劳动关系不和谐、薪酬福利水平较低、职业发展不理想、个人薪酬福利满意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熊会兵[8](2005)在《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民就业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在人多地少、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下,农业自身无法吸纳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才能逐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本研究在全面透视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宏观政策层面、企业管理层面以及农民个人就业能力层面提出了全面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模型。 论文共8章,24节。在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方法、框架等。第二章阐述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国际借鉴。这一部分主要是在比较国际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各国引导农民就业的主要经验、措施,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促进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第三章在详细分析了刘易斯—费—拉劳动力流动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得出结论:每个理论和模型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合的模型,并做出相应的政策选择。 从第四章到第七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探讨了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趋势以及就业能力问题。第四章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分析,论文在描述非农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制度、产业结构、心理等因素,并探讨了影响非农就业的内因与外因。第五章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分析,论文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成因、作用以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民工荒”问题,并探讨了扩大农民在城市就业的策略。第六章是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非农就业分析,重点从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两个层面,探讨在农村地区扩大农民非农就业的途径。第七章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分析,论文认为提升农民就业能力是最终解决我国农民就业问题的必经之路。基于这个基本判断,论文重点分析了农民就业能力的内涵,并结合我国农民就业能力的现状,提出了提升农民就业能力的基本框架。论文第八章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之上,着重依据我国农民实现非农就业的历程中可能发生的政府行为变革以及相关结论,提出了基于农村劳动力需求与供给平衡的三层面就业模型,从三个层面阐述了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白晓梅[9](2012)在《当代中国农民工就业模式的市民化转向》文中指出我国自建国以来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为了配合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保证工业和城市的资源和资金充足,实行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制度,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自由流动以及向非农就业领域转移。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推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显现出来,并开始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而庞大的群体,以及农民工在城市的流动就业现象,并且农民工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就业一直持续至今,今后还会有大批的农民工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从农村流动到城市就业,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支撑,农民工已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他们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过程中遭遇了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严重的就业歧视,这一系列的“农民工问题”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极大关注,农民工问题涉及到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已成为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在这些表象背后有其长期积淀下来的源于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二元经济社会格局的结果。在众多的农民工问题中,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解决农民工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长期以来,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只实现了职业的转换,并未实现身份的转换,导致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与生活,却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福利和待遇,不能在城市稳定下来像市民那样生活和就业,难以和城市社会融合,走向市民化。如何使当前的就业模式转变为市民化就业模式,使农民工在城市稳定居住、市民化就业,最终实现市民化目标,不仅是推进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安定团结的基础,更是关系农民工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成为众多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良好夙愿。本论文以农民工就业模式向市民化就业模式转变为主旨,力图通过研究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问题贯穿起来,从民生发展的角度全面评价当前就业模式,并指出就业模式的市民化转向目标,以期提出寻找解决就业问题的最佳思路。围绕着本论文的研究主旨,在论文的绪论部分对农民与农民工、农民工就业与市民化就业等与本论题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本论文认为农民工就业应走市民化就业道路,这一观点是本文首次提出的,尤其是指出了当前农民工就业模式的特征及形成原因,以及市民化就业模式的特征与要求,为论文后续的论述奠定基础。农民工就业模式的市民化转向问题不仅是当前研究的现实问题,也有其产生的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基础,因此论文中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述评、发展经济学家的转移就业理论述评、国外学者的就业理论及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述评,为后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逻辑起点。接下来本论文从纵向与横向交叉分析的角度,回顾了我国农民工流向城市就业的历程,分析了农民工就业模式产生的背景原因、现状及特征,指出了农民工就业对我国和谐社会带来的影响。为了促使农民工就业模式向市民化就业模式转换,本论文全面评价了当前的农民工就业模式,肯定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意义,指出其存在的弊端,并提出农民工就业模式的市民化转向目标。接着分析了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农民工市民化就业的制约因素。就农民工当前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是就业歧视,包括就业机会歧视,就业待遇歧视和就业保障歧视。而影响农民工市民化就业的制约因素涉及制度性因素、经济性因素、农民工自身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四大方面。从我国农民工当前的情况来看,农民工群体产生了代际分化,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城市农民工的主体,因此本论文着重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新特征及产生的新问题,并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强烈的市民化意愿。在以上各项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最终提出促使我国农民工就业模式转向市民化就业模式的制度设计,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民工在城市扩大就业,以解决民生问题的总体思路。本论文通过对我国农民工就业模式转换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农民工从农村流向城市的流动就业历经30余年、经历不同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发展特征,农民工流向城市实现市民化就业是大势所趋,今后还将持续下去;农民工问题是在城市产生的,所以解决农民工问题根本也要在城市来进行,使当前的农民工就业模式转变为市民化就业模式,即让农民工在城市相对稳定居住、市民化就业,就成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当前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过程中频频遭遇就业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现实中存在诸多制约农民工市民化就业的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二元分割的制度体系,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工的就业模式,解决以就业问题为首的农民工民生问题,就应首先破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消除制度障碍,同时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积极构筑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以及改变政府管理方式,赋予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与待遇,使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一样能在城市中稳定下来就业;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农民工的主体,他们有强烈的融城意愿和市民化倾向,促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市民化就业、稳定居住,幸福生活,帮助他们实现市民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颜银根[10](2017)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能促进产业转移吗?》文中研究说明文章综合发展经济学Lewis模型和新经济地理学Krugman模型,构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转移的空间经济模型,根据2005-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和2010-2012年河南省109个县两个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和双重差分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产业转移效应。研究表明:(1)当前针对"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补贴政策并无"产业转移效应",而存在"城市化效应"。(2)"就地转移劳动力"培训补贴政策同样不存在"产业转移效应",而其"城市化效应"更强;唯有针对"欠发达地区企业"的劳动力培训补贴政策,在区域一体化水平突破"门槛值"时才有"产业转移效应"。文章研究的重要启示是:中西部地区若以促进城市化为目的,选择"就地转移劳动力"补贴更有效;而若以吸引产业转移为目的,则一方面需要针对"欠发达地区企业"的劳动力培训进行补贴,另一方面需要着重提高区域一体化水平。同时,若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产业转移效应,则需要改变现有的培训补贴方式,由向政府培训提供补贴转为向企业培训提供补贴。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问题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问题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村劳动力
        2.1.2 农村劳动力农业就业
        2.1.3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2.1.4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非农就业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新经济迁移理论
        2.2.4 产业结构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与特征
    3.1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发展历程
        3.1.1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起步与发展阶段
        3.1.2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三年徘徊期
        3.1.3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大发展时期
        3.1.4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全面有序发展的新阶段
    3.2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分析
        3.2.1 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
        3.2.2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总量及构成
        3.2.3 农村非农就业情况
        3.2.4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情况
    3.3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特征
        3.3.1 非农就业比重不断上升
        3.3.2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3.3.3 外出劳动力以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为主
        3.3.4 非农就业区域以省内为主
        3.3.5 非农就业行业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
        3.3.6 非农就业方式具有兼业性质
        3.3.7 就业服务上组织化程度不高
        3.3.8 就业的稳定性有所增强
    3.4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分析
        4.1.1 微观层面因素分析
        4.1.2 宏观层面因素分析
    4.2 制约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分析
        4.2.1 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淡薄
        4.2.2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4.2.3 相关制度的制约
        4.2.4 就业服务体系滞后
        4.2.5 组织化程度偏低
        4.2.6 产业结构失衡
        4.2.7 城镇化建设滞后
    4.3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效应
    5.1 经济效应
        5.1.1 宏观经济增长效应
        5.1.2 农村经济发展效应
        5.1.3 农村居民增收效应
        5.1.4 产业结构调整效应
        5.1.5 就业结构调整效应
    5.2 社会效应
        5.2.1 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增进效应
        5.2.2 农村劳动力观念的更新效应
        5.2.3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效应
        5.2.4 社会制度改革的推动效应
    5.3 本章小结
6 国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验借鉴
    6.1 国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验分析
        6.1.1 英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验分析
        6.1.2 美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验分析
        6.1.3 日本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验分析
        6.1.4 印度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验分析
        6.1.5 韩国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验分析
    6.2 国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验借鉴
        6.2.1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非农就业的推动力
        6.2.2 第三产业发展拓展了非农就业的空间
        6.2.3 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非农就业的重要前提
        6.2.4 政府主导是农村劳动力顺利就业的保证
        6.2.5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非农就业的基础
    6.3 本章小结
7 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7.1 进一步深化制度体制改革
        7.1.1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7.1.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7.1.3 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7.1.4 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
    7.2 拓展非农就业空间
        7.2.1 推进城镇化建设
        7.2.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7.2.3 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
        7.2.4 创业带动就业
    7.3 建立健全非农就业服务体系
        7.3.1 建立就业登记和备案制度
        7.3.2 建设就业信息网络系统
        7.3.3 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工作
        7.3.4 发展劳务中介组织
    7.4 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7.4.1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
        7.4.2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城乡统筹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1 城乡统筹的理论基础
        2.1.2 城乡统筹的研究综述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2.1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
        2.2.2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综述
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3.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
        3.1.1 行政强制下的农村劳动力的集中转移(1949-1978)
        3.1.2 市场引导下农村劳动力的自发转移(1979-1997)
        3.1.3 市场导向下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1997年以来)
    3.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3.2.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3.2.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景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分析
    4.1 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
    4.2 农户的调查与LOGIT回归分析
        4.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2 问卷调查中农民意愿分析
        4.2.3 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实证研究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城乡统筹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途经分析
    5.1 农业集约经营与农村劳动力的城乡转移
        5.1.1 农业集约经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
        5.1.2 农业集约经营的动力机制
    5.2 农户兼业经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5.2.1 农村劳动力的兼业型转移
        5.2.2 农户兼业发展趋势及劳动力流向
        5.2.3 我国不同区域农户兼业及农业发展的聚类分析
        5.2.4 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户兼业特点
    5.3 发展乡镇企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5.3.1 乡镇企业发展现状
        5.3.2 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
    5.4 本章小结
6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增收效应分析
    6.1 从收入来源结构角度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6.1.1 工资性收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6.1.2 收入来源构成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6.2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6.2.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测算
        6.2.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农民收入的相关关系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7.1 劳动者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7.2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制约
    7.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
    7.4 社会吸纳劳动力能力的制约
    7.5 本章小结
8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8.1 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
        8.1.1 巩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提高未来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
        8.1.2 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竞争力
    8.2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
        8.2.1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误区,维护社会基本稳定
        8.2.2 加快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创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8.3 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
        8.3.1 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自愿参保意识
        8.3.2 加大农村社会保障投入力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8.3.3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
        8.3.4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创新,维护农村社保健康发展
    8.4 增进消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8.4.1 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8.4.2 壮大乡镇企业规模,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
        8.4.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8.4.4 加强地区经济联系,推动劳动力异地转移
        8.4.5 发挥劳动资源优势,带动劳动力跨国转移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问卷
    附录二 农村劳动力调查相关表

(3)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工就业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构想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农民工
        1.4.2 农民工就业结构
        1.4.3 产业结构升级
    1.5 农民工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
    1.6 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第2章 农民工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理论综述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2.1.1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2.1.2 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2.2 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概述
        2.2.1 马克思经济学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的研究
        2.2.2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2.2.3 霍夫曼定律
        2.2.4 钱纳里-塞尔奎因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理论
    2.3 人力资本理论
        2.3.1 明瑟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2.3.2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2.3.3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农民工与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作用现状
    3.1 农民工发展历程、特性、就业能力与产业结构升级
        3.1.1 农民工的产生离不开产业结构调整
        3.1.2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性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3.1.3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抑制作用
        3.1.4 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3.2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工就业
        3.2.1 产业结构演进轨迹
        3.2.2 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特征
        3.2.3 产业结构演进的稳定性分析
        3.2.4 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工就业的关联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农民工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农民工现状
        4.1.1 黑龙江省农民工三次产业就业现状
        4.1.2 黑龙江省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情况
    4.2 黑龙江省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非均衡性
        4.2.1 结构偏离度界定
        4.2.2 结构偏离度分析
    4.3 黑龙江省农民工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4.3.1 农民工向城市转移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4.3.1.1 农民工向城市转移效应的分析
        4.3.1.2 相对劳动生产率
        4.3.2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的实证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研究
    5.1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
        5.1.1 黑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5.1.2 黑龙江省各产业结构现状
    5.2 黑龙江省农民工就业弹性分析
        5.2.1 就业弹性界定
        5.2.2 就业弹性分析
    5.3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工就业的实证分析
        5.3.1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工就业的相关分析
        5.3.2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工就业关系的协整分析
    5.4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比较分析
        5.4.1 国内各地区间比较
        5.4.2 国际间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现农民工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推进的对策
    6.1 发挥农民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劳动力支撑作用
        6.1.1 提高第一产业生产投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6.1.2 加快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
        6.1.3 促进二三产业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6.1.4 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6.1.5 带动当地商贸流通业的迅速发展
        6.1.6 农民进城务工促进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完善
    6.2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6.2.1 技能型农民工人才将供不应求
        6.2.2 新兴产业部门新的岗位不断涌现
        6.2.3 农民工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6.2.4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6.3 通过政府顶层设计,促进农民工就业与产业结构升级良性互动
        6.3.1 加强农村建设,提高农民工素质
        6.3.2 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方面
        6.3.3 政府制度方面
        6.3.4 政府公共措施方面
    6.4 加强农民工自身素质建设
        6.4.1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6.4.2 提高自身职业技能
        6.4.3 增强法律维权意识
        6.4.4 提高自身责任感
        6.4.5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6.4.6 大力发展社会资本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7.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 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研究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阐释
    一、研究对象界定
        (一) 农民工
        (二) 职业培训
        (三) 中国特色城镇化
    二、相关理论阐释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教育理论
        (二) 中国共产党人的农民教育思想
        (三) 人力资本理论
        (四) 公共产品理论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与农民工关联性透视
        (一) 农民工: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必然产物
        (二) 农民工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历史演进
    一、城镇化初期:农民工职业培训状况与政策
        (一) 企业内部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的工作指导
        (二) 企业自行组织的大规模集体专业化培训
        (三) 城镇化初期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践探索
    二、城镇化中期:农民工职业培训状况与政策变化
        (一) 当地政府和企业组织
        (二) 慈善家和社会团体组织
        (三) 城镇化中期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践探索——以富平模式为例
    三、城镇化加速期:农民工职业培训状况与相关政策
        (一)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政策的扶持
        (二) 高科技网络媒体技术的应用
        (三) 城镇化加速期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践探索——以福建省为例
第三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实需求
    一、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必要性
        (一) 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根本途径
        (二) 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三) 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
        (四) 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的重要保证
        (五)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可行性
        (一) 主体内生诉求提供的可行性
        (二) 当下制度环境提供的可行性
        (三) 国内实践范例提供的可行性
        (四) 国际经验镜鉴提供的可行性
第四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农民工职业培训现状分析
        (一) 调查数据中农民工基本情况
        (二) 农民工职业培训发展现状
        (三) 农民工职业培训组织方式分析
    二、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证分析
        (一)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二) 实证模型的设定
        (三) 农民工职业培训影响因素分析的实证结果
    三、农民工职业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民工职业培训缺少顶层设计和规划
        (二) 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不完善
        (三) 农民工职业培训内容层次偏低
        (四) 农民工职业培训参与率偏低
        (五) 农民工职业培训成本偏高,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六) 农民工职业培训供给质量偏低,与市场需求脱节
    四、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成因分析
        (一) 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外因视角
        (二) 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内因视角
第五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战略选择
    一、明确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目标定位
        (一) 由就业导向型转变为能力提升型
        (二) 由城镇适应型转变为城镇融入型
        (三) 由城镇边缘化转变为城镇主体化
    二、坚持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指导原则
        (一) 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二)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三) 统筹规划、科学引导
        (四)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三、完善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内容体系
        (一)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二) 培养科学文化素质
        (三) 强化法律法规教育
        (四) 提升职业工作技能
        (五) 倡导职业道德规范
        (六) 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第六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对策思路
    一、推进制度体系建设
        (一) 规范组织保障体系,增强职业培训实效
        (二) 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三) 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提升职业培训质量
        (四) 构建多元化筹资体系,保障职业培训经费
        (五) 创新信息服务体系,搭建职业培训平台
        (六) 注重地区差异、性别差异及教育资源的公平性
    二、健全保障约束机制
        (一) 健全法律监督机制
        (二)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三) 建立培训监管机制
    三、鼓励创新培训模式
        (一) 多元化职业培训模式
        (二) “3+1”综合培训模式
        (三) 分段式教学培养模式
        (四) 搭建社区教育平台模式
        (五) 创办农民工职业大学
    四、加强职业培训评价反馈
        (一)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二)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型构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一
附录二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结构与配置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2.1 引言
    2.2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2.2.1 城市化的界定
        2.2.2 我国城市化发展时空差异分析
        2.2.3 我国城市化发展呈现的特点
    2.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过程
        2.3.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界定
        2.3.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和方式
        2.3.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分析
    2.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及趋势分析
        2.4.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测算方法的选取
        2.4.2 我国历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测算及分析
        2.4.3 我国农村劳动力未来转移趋势预测
    2.5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市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2.5.1 农村劳动力绝对转移与相对转移
        2.5.2 城镇新增人口来源及界定
        2.5.3 1991-2009年我国城镇新增人口测算及分析
第3章 农村转移劳动力配置的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分析
        3.2.1 欧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分析
        3.2.2 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分析
        3.2.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分析
    3.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驱动因素分解
        3.3.1 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分解方法
        3.3.2 数据来源、整理及分析
        3.3.3 因素分解结果及分析
第4章 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差异分析
    4.1 引言
    4.2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从业劳动力情况分析
        4.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4.2.2 农村从业劳动力数量比重影响因素
        4.2.3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从业劳动力情况
    4.3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
        4.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4.3.2 农村劳动力转移比影响因素
        4.3.3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4.4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产业配置情况
        4.4.1 相关概念界定
        4.4.2 数据来源与区域选择
        4.4.3 农村转移劳动力产业配置影响因素
        4.4.4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产业配置情况
第5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配置效率分析
    5.1 引言
    5.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5.2.1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
        5.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供给分析
        5.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分析
    5.3 农村劳动力转移配置的效率评价
第6章 农村转移劳动力配置效率提高途径
    6.1 引言
    6.2 社会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6.2.1 户籍制度
        6.2.2 社会保障制度
        6.2.3 劳动用工制度
        6.2.4 农村服务体系的构建
    6.3 人力资本的培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6.3.1 人力资本的内涵及特征
        6.3.2 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及成因
        6.3.3 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培育
    6.4 劳动力输出产业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6.4.1 农村劳动力输出概况
        6.4.2 农村劳动力输出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6.4.3 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产业化的对策
第7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及转移模式分析
    7.1 引言
    7.2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分析
        7.2.1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7.2.2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严重后果
        7.2.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
    7.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模式分析
        7.3.1 农业产业化转移模式
        7.3.2 “离土不离乡”转移模式
        7.3.3 “离土又离乡”转移模式
        7.3.4 异地产业内开发转移模式
        7.3.5 未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第8章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
    8.1 引言
    8.2 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
        8.2.1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理论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8.2.2 费景汉—拉尼斯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8.2.3 乔根森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8.2.4 托达罗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模型
        8.2.5 哈里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模型
        8.2.6 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卢卡斯理论
    8.3 微观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8.3.1 贝克尔的家庭经济学理论
        8.3.2 斯塔克的新迁移经济学理论
    8.4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
        8.4.1 英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4.2 美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4.3 日本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4.4 韩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4.5 印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4.6 以巴西为主的“拉美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5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9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思考
    9.1 引言
    9.2 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历程
        9.2.1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
        9.2.2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
    9.3 关于农村转移劳动力转移有关政策的建议
        9.3.1 建立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政策规划
        9.3.2 建立和完善户籍制度体系
        9.3.3 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9.3.4 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9.3.5 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开发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农民工
        二、农民工农民工市民化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总体思路
        二、主要内容与逻辑框架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五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文章的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发展的理论
        二、城市发展阶段论
        三、非均衡发展理论
        四、城乡一体化理论
    第二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理论
        一、宏观层次的二元结构理论
        二、微观层次的人口迁移理论
        三、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
        四、效率公平原则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第三节 农民工市民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机理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阶段背景与实现目标
        二、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内容
        三、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基础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 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民工问题的产生
        一、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民工的形成
        二、中国农民工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社会代价
    第二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特征和意愿调查
        一、农民工总体规模
        二、调查对象农民工的基本状况
        三、就业情况
        四、收入和支出情况
        五、外出农民工居住情况
        六、公共服务及文化生活情况
        七、农地情况及处置意愿
        八、权益保障方面
        九、城市融入和市民化意愿
    第三节 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和条件
        一、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自身基础条件
        二、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社会条件
        三、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政治文化条件
    第四节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进展及障碍因素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进展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因素
    第五节 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趋势变化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一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界定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收益
    第二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人成本-收益分析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人成本分析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人收益分析
    第三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收益分析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析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收益分析
    第四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率与城市规模的实证研究
        一、概述
        二、理论模型构建
        三、实证分析
    第五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财政预算与成本分担机制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财政预算方案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费用分担机制
第五章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
        一、英国
        二、美国
        三、日本
    第二节 亚洲新兴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历程
        一、韩国
        二、台湾
        三、城市化进程中韩国和台湾地区劳动力转移模式的评价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历程
        一、印度
        二、巴西
    第四节 国外农民市民化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应当良性互动发展
        二、土地政策和农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三、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
        四、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
        五、破除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碍,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向城市转移
第六章 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与制度性政策框架
    第一节 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
        一、总体目标
        二、基本思路
    第二节 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原则
        一、差异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原则
        二、整体推进与规模适度相结合的原则
        三、政府与企业相结合的原则
        四、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节 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化战略
        一、城市化战略的历史沿革
        二、城市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三、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创新
    第四节 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安排
        一、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与征用补偿制度
        三、综合推进与户籍相关的体制改革
        四、建立城乡统一、平等就业的制度
        五、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六、建立覆盖农民工的普惠公共服务制度
        七、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供应政策体系
        八、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提高农民工的政治民主参与
        九、优化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环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后记

(7)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实证研究——以鄂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测度
    ( 二)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1. 调查对象的人口特征
        2. 调查对象的人力资本特征
四、模型构建
    ( 一) 权重的确定
        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 构造相对比较的判断矩阵进行单层排序
        3. 单层一致性检验
        4. 矩阵一致性检验
        5.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方法与结果
    ( 二) 权重说明
五、实证分析结果
    ( 一) 整体工作条件差
    ( 二) 劳动关系不和谐
    ( 三) 薪酬福利水平较低
    ( 四) 职业发展不理想
    ( 五) 个人薪酬福利满意度低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8)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要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国际借鉴
    第一节 几个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比较
    第二节 国外引导农民非农就业的渠道和措施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章 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理论
    第一节 刘易斯-费-拉劳动力流动模型
    第二节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第三节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模型选择
第四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
    第二节 造成我国农民非农就业状况不乐观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影响我国农民非农就业的体制障碍与制度缺陷
第五章 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非农就业分析
    第一节 农民在城市就业的概况
    第二节 对部分地区出现“民工荒”问题的剖析
    第三节 扩大农民在城市非农就业的策略分析
第六章 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非农就业分析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非农就业
    第二节 乡镇企业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第三节 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第四节 农村地区扩大非农就业需求的策略
第七章 我国农民的就业能力分析
    第一节 农民就业能力的涵义
    第二节 农民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框架与措施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分析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9)当代中国农民工就业模式的市民化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点
        1.2.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2 可能的创新点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农民工就业相关概念辨析
        1.4.1 农民和农民工
        1.4.2 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1.4.3 流动和转移
        1.4.4 农民工就业和市民化就业
第2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转移就业理论述评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提出
        2.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
    2.2 发展经济学家的转移就业理论述评
        2.2.1 刘易斯模型
        2.2.2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2.2.3 乔根森模型
        2.2.4 托达罗模型
        2.2.5 “推——拉”理论
        2.2.6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2.3 国外有关就业理论
        2.3.1 配第——克拉克定律
        2.3.2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2.3.3 钱纳里理论
    2.4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述评
        2.4.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述评
        2.4.2 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研究述评
第3章 我国农民工就业模式的形成及其实践
    3.1 我国农民工就业模式形成的历史进程
        3.1.1 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3.1.2 改革开放之后的农民工就业
    3.2 我国农民工就业模式形成的背景原因分析
        3.2.1 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的作用
        3.2.2 经济利益的驱动
        3.2.3 制度改革和政策松动
    3.3 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及特征
        3.3.1 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的现状
        3.3.2 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的特征
    3.4 我国农民工就业与和谐社会建设
        3.4.1 农民工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3.4.2 农民工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动力支持
        3.4.3 农民工就业需要我们在和谐社会建构中实现创新
第4章 我国农民工就业模式转换的市民化取向
    4.1 我国农民工就业模式转换的市民化取向
    4.2 当前农民工就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4.2.1 就业机会歧视
        4.2.2 就业待遇歧视
        4.2.3 就业保障歧视
    4.3 影响我国农民工就业模式转换的制约因素
        4.3.1 克服制度性障碍
        4.3.2 创新政府工作,降低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4.3.3 提升农民工素质是加速走向市民化就业的关键
        4.3.4 社会条件的创设是农民工市民化就业的必要条件
第5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就业模式的必由之路
    5.1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及其特征
        5.1.1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
        5.1.2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5.2 市民化就业模式有利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中的新问题
        5.2.1 缓解职业技能培训的渴望与现实的冲突
        5.2.2 遏制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边缘化的倾向
        5.2.3 逐步解决“民工荒”折射出的“权益荒”与“技能荒”问题
        5.2.4 一定程度上消解不公平竞争带来的相对剥夺感强化问题
        5.2.5 加速身份认同
第6章 促进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就业的制度设计
    6.1 促进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就业的制度设计
        6.1.1 破解二元结构使农民工获得与市民平等的待遇
        6.1.2 建立健全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机制
        6.1.3 重构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
        6.1.4 在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中促使农民工市民化发展
    6.2 以发展城市就业为基点解决民生问题
        6.2.1 在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扩大就业领域
        6.2.2 以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农民工就业空间
        6.2.3 在促进城市中小企业发展中增加就业岗位
        6.2.4 以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推动就业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能促进产业转移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
    (一) 基本假设。
    (二) 代理人行为。
        1. 消费者行为。
        2. 生产者行为。
    (三) 培训补贴、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分布。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产业转移效应评估
    (一) 计量模型、数据来源与方法。
    (二) 变量描述与说明。
    (三) 估计结果与解释。
四、是否存在能够促进产业区域转移的培训方式?
    (一) 针对本地就业的转移劳动力给予直接补贴。
    (二) 对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企业给予培训补贴。
五、结论与启示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问题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 张俊霞.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1)
  • [2]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 黄大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5)
  • [3]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工就业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D]. 相征.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4]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 韩伟静. 山东大学, 2016(03)
  • [5]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结构与配置效率研究[D]. 何建新.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 欧阳力胜.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7]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实证研究——以鄂西为例[J]. 谢小青,吕珊珊. 中国软科学, 2015(12)
  • [8]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 熊会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9]当代中国农民工就业模式的市民化转向[D]. 白晓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1)
  • [10]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能促进产业转移吗?[J]. 颜银根. 财经研究, 2017(06)

标签:;  ;  ;  ;  ;  

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浅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