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前进——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行长许国峰同志在校庆大会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文炳勋[1](2006)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文中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也是一个高风险、高成长的朝阳产业。金融工作是我们党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金融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金融安全、经济安全乃至我们党的执政安全。回顾改革开放25年的历程,最引人注目和值得称允的成就之一就是及时化解金融风险,保持了金融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总结我们党在新时期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金融工作的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作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实际,努力探索、探寻、选择一条与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的金融制度的创立、发展和改革的道路,即从1978年起,逐步探索出一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改革道路,并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金融体制的基本框架。 开展新时期党的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问题研究,对于有效化解金融风险,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炼中共党史主题,拓宽党史研究视野,充实党史内涵,改善金融经济工作方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就在于“察金融之道,兴经国之业”。 在研究方法上,首先,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与中国当代史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同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中国当代经济史密切关联。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是党史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研究中必须坚持党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即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尊。在全面、客观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开展研究工作。其次,要从正面总结金融工作的历史经验,树立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并以此作为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材料。第三,研究重点以新时期金融工作方法,包括金融工作指导思想、思想方法与具体推进方法为主,为未来提供历史借鉴。第四,研究工作要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与从具体的历史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五,
周晓瑾[2](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研究说明《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王明科[3](2018)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活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中,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的见证,也是党面向未来实现新目标、夺取新胜利、铸造新辉煌的保证;而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则是这一重大政治活动的主体,他们以参与者和决策者的政治角色创造历史,也以这样的身份载入史册。从中共一大开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便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群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每个重要历史节点上,都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而适应不同的历史环境、革命建设任务变化需要,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微观上,又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特点和个体风貌。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党的建设的不断加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全国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代表制度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规范,从单一到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而且,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深入推进,代表制度也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以保证与其所承担的时代使命相适应。考察代表问题的历史发展,探究代表制度建设的未来走向,正是论文致力于研究的核心问题。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后面部分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和阐述论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概念界定及主要文献史料、学术研究的情况、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和重点难点等。第一章,主要研究中共一大至七大的代表问题。这七次代表大会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按照重要性,代表制度建设的丰富程度,代表人数等方面的差别划分为四节进行阐述。中共一大代表是代表问题的起点,他们不仅参与了早期党组织的建立,而且亲手缔造了中国共产党,在一大召开期间,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立了代表履职尽责的典范。中共二大是代表制度化的开端,代表中首次出现工人代表,体现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属性,由于人数较少,代表在大会上承担了各类角色。中共三大、四大期间,代表制度开始具体化,部分地区的代表产生开始采取选举的方式,而围绕着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代表在大会议事时进行了激烈争论,思想分歧开始呈现。中共五大、六大时,面对大革命失败,代表们经历了五大时的迷茫,也经历了六大时的艰辛,在沉痛中反思,在逆境中崛起,开启了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新探索。中共七大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全党上下思想空前统一,在这样的形势下,七大代表几经波折,最终共同成就了一次独立自主、团结奋进的代表大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代表问题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第二章,主要探讨八大至十一大的代表问题。这四次代表大会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召开的,根据历史背景的不同进行分别阐述。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代表大会历史上唯一一次提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大会。代表在大会上广泛发言,充分行使选举权,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意见建议。九大、十大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召开,受极“左”思潮影响,在代表推选、代表队伍结构和履职行为方面偏离正确轨道,出现许多偏差。中共十一大虽然没有实现拨乱反正,但对代表制度进行了初步恢复。代表问题在这一期间经历的挫折起伏,恰恰反映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对依规治党有重要启示。第三章,主要探讨十二大至十五大的代表问题。这四次代表大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形成时期召开的,有着拨乱反正、实现党内生活正常化和规范化、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的独特历史背景。在此期间,代表制度不仅得到恢复,而且实现了发展,特别是党内选举制度的建立,使得代表产生机制更加规范。代表的先进性标准条件不断提升,候补代表被取消,特邀代表设立,台湾省籍党员代表的选举过程更加规范,代表中党员干部比例总体趋于下降,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占比不断增加,代表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代表问题进入发展和完善的大好时期,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实践层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第四章,主要探讨十六大至十九大的代表问题。十六大党章对党的性质进行了新概括,“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定位,对党员结构影响深远。从十六大开始,中央逐渐吸取地方常任制试点经验,探索加强代表制度建设,增强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发挥作用的途径,建立了以规范代表问题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代表任期制。代表的条件更加与时俱进,新社会阶层和新经济组织党员开始进入代表队伍,代表产生程序步骤更加规范,差额公示展现发扬民主新风貌。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下,代表资格审查在十九大时正向发力,传递了强烈的从严信号;而“党代表通道”的开放,也为代表履职增添了新的平台。第五章,主要对代表制度建设与代表作用发挥的路径选择进行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承担着为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重任。在这样的党情国情背景下,代表问题需要立足基础性、长期性和稳定型的本质属性,以全面从严理念为引领,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为指导思想,以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为动力源泉,以发扬党内民主为重要目标,深化代表制度建设,保持代表结构基本稳定,强化对代表政治素质的要求,推进代表提案制的实施,完善代表培训机制,建立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统筹联络代表的日常工作机构,强化代表作用发挥。
郝向宏[4](2012)在《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建构与媒体传播》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村官的形象建构与传播问题关系到支撑党和国家长远事业发展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战略的成败问题。谁掌握了青年,谁就掌握了未来。谁掌握了大学生村官形象建构与媒体传播的规律,谁就掌握了团结、引导、动员和组织新一代青年成为党和国家未来事业发展的可靠接班人的规律。本文统筹分析从2008年到2012年全面参与中国大学生村官工作由发端、展开到成长壮大的全面实践和研究成果,结合100年来中国青年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成功经验,综合运用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对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建构与媒体传播课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创造性地提出并验证了大学生村官形象建构与媒体传播中的战略性塑造、战略性胜任和战略性传播的“3C战略模型”,在一定意义上深化了大学生村官形象建构与媒体传播研究的问题。文中对大学生村官形象的政策建构、组织建构、实践建构、媒体建构和现实建构进行了针对性、理论性和前瞻性较强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促进大学生村官形象建构与媒体传播的政策建议,对大学生村官形象建构与媒体传播中至为关键的顶层战略设计、社会议程嵌入和媒体传播再造等环节提出了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大学生村官的形象建构与媒体传播问题,应该说是新闻传播学领域中的一个崭新研究课题,只有应用新的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才能取得研究实效。本文采取了建构与传播双向互动的研究结构,首先通过政策建构、组织建构、实践建构来确定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基本要素构成,接着考察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村官形象的真实展现,以上内容构成了大学生村官形象的总体轮廓。在确定大学生村官形象的总体轮廓后,又对由媒体建构的大学生村官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突出了媒体在大学生村官形象建构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借助一系列现代媒体理论和传播理论,对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媒体建构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建构建议。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本文的一系列结论在实际操作和应用的过程中,得到了大学生村官工作实践的检验和验证,并被吸纳成为了切实指导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重要政策,同时,也为进一步建构大学生村官的形象提供了动力支持。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实质上是一个统筹协调公共政策与新闻传播合力共同进行群体形象塑造的问题。本文遵循先有建构后有传播和通过传播强化建构的研究思想,并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建构与媒体传播放在整个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下进行观照和考察,提出了基于大学生村官形象建构与媒体传播的创新性研究结论。
帅全锋[5](2017)在《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党带领人民开拓创新、团结奋斗的结果。当然,这其中凝结了一大批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心血和汗水。然而,在这个特殊的群体当中,也有少数领导干部因贪腐问题受到严肃查处。从他们的违纪违法事实来看,一个很鲜明的特征就是其廉政道德出现了瑕疵,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及个人造成了严重危害。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特别强调要着力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育其在从政、用权、修身、齐家方面的廉洁品质。在此背景下,开展对我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研究正当其时。本论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以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探讨,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领导干部廉政道德水平的现实路径。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推动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但落后的思想文化侵蚀,廉政道德制度化建设不足,廉政道德监督效果不佳以及自身廉洁修养不够等等,仍然是导致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工作的进程。为此,本文通过简要梳理我国古代和西方有关廉政道德建设的思想渊源,并在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廉政建设思想理论的基础之上,参考国外如美国、芬兰、英国、新加坡、越南的实践做法,进而提出我国当代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的实现途径。即通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发挥廉政道德文化功能、构建廉政道德考评体系等“五位一体”运行模式,并使之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努力构筑起一套较为完整的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体系。总之,本论文通过理论与实践、内因与外因、宏观与微观等多个维度深入研究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以更好地探寻领导干部廉政道德的信念规范建设、制度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旨在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新颖的视角,从而进一步丰富公民思想道德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
曾路[6](2006)在《广东区位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分析》文中认为历史上的广东曾经是国际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势力争夺的牺牲品——导致了香港与澳门从广东土地上的分离。“改革开放”使得广东由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边缘地带转变为核心地区,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领头羊和发动机的作用。亦成为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 针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样本,本文研究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充分说明研究工作将要运用的理论工具,突出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其次,对广东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角色进行历史回顾;并从两个层面:国内政治与经济关系,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分析广东的地缘关系结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依据理论模型重点进行粤港澳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关系研究,以及广东与跨国公司的关系研究。第三,在充分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作者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构建新的地缘关系分析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开展对未来包括粤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区域地缘关系发展趋势的研究。第四,对广东地缘关系中的华侨华人因素进行研究,重点研究这一关系的作用方式、发展趋势和其政治意义;这部分研究也是按照地缘关系,将研究内容从区域扩展到国际——在更广阔层面进行探索。 研究结果将展示这样一幅景图:“改革开放”使广东获得了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区位优势——全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区和领头羊,庞大的制造业成为世界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成为跨国公司关注的焦点。未来的发展又将赋予广东区位新的内涵:粤港澳一体化中的重要一级。整合而成的区域将具有更广泛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影响力,如能有效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网络,消除政治歧见,提倡竞争与合作,则这一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将更加强大。依靠泛珠三角腹地支持,面向全球发展的广东,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中继续担当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而且,利用广东与海外华侨华人的密切联系和华商网络,利用海外华侨华人的多元文化特质,推进广东先进文化的发展,使广东的“软力量”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坚强基石!
二、在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前进——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行长许国峰同志在校庆大会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前进——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行长许国峰同志在校庆大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一、写作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三、要解决的问题 |
四、本选题的意义 |
五、创新之处 |
六、主要概念和分析框架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初期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 |
一、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历史渊源 |
二、传统金融机构的弊端与党对金融工作的新认识 |
三、初步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的金融体系 |
四、信贷制度创新:从指令性计划到差额包干 |
五、登上国际金融的大舞台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全面开展时期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 |
一、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指引下的金融经济改革 |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三、信贷体制改革的深化:实贷实存 |
四、金融开放取得新成效 |
五、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
第三章 改革开放攻坚阶段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 |
二、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的确立 |
三、金融组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四、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 |
第四章 党领导下跨世纪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
一、1998年金融深化与金融改革 |
二、党管金融:成立中央金融工委 |
三、金融组织体系日臻完善 |
四、证券市场服务国企改革 |
五、金融风暴的冲击与宏观调控 |
第五章 新时期金融风险与执政安全建设 |
一、我国转轨时期的金融风险及其影响 |
二、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 |
三、确保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思考 |
第六章 新时期金融系统的党建工作 |
一、新时期金融系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
二、新时期金融系统党的组织工作 |
三、新时期金融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
第七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的基本经验与历史启示 |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的伟大成就 |
二、新时期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历史特征 |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的基本经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原创性声明 |
(2)《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学科视角:代表问题是中共党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
二、选题意义:丰富和深化中共制度史与人物史的研究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主要文献史料 |
一、概念界定 |
二、主要文献史料 |
第三节 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学术研究过程的概述 |
二、关于学术研究内容的概述 |
三、评价:关于学术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重点、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代表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代表制度的初步确立 |
一、做始也简:早期党组织的建立与一大的筹备 |
二、星星之火:一大代表的产生方式与结构 |
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大代表的开创性履职实践 |
四、制度发轫:二大党章首次规定代表人数由中央委员会确定 |
五、结构变化:二大代表中开始出现工人身份的代表 |
六、角色多元:二大代表承担的职能开始丰富化 |
第二节 三大、四大:代表制度建设与履职实践情况 |
一、代表制度内容开始具体化 |
二、选举代表方式的采用与代表结构的多元化 |
三、代表议事中的思想分歧与代表培训的萌芽 |
第三节 五大、六大:大革命失败前后的代表制度的坚守 |
一、背景:党的建设加强与代表大会制度的继续完善 |
二、代表制度内容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
三、代表队伍的壮大与代表结构导向的变化 |
四、从迷茫到反思:大革命失败对代表履职尽责的影响 |
第四节 七大前后:关于代表问题的自主探索与实践 |
一、革命形势变化与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发挥 |
二、中国共产党对代表制度的自主探索与完善 |
三、七大代表的产生过程与全面审查 |
四、“小长征”与代表选举权的行使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代表问题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代表制度建设的历史背景 |
一、“九月决议”与恢复、扩大党内民主生活 |
二、“两个国会”论开启了代表制度建设的新阶段 |
三、自下探索:地方党代表大会的实践及其意义 |
四、八大“预演”: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八大期间:代表问题的发展与实践具有开创性 |
一、全面执政条件下代表产生机制的巩固与完善 |
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实施及其对代表制度的影响 |
三、代表的结构特点——党员干部超八成 |
四、代表履职展现积极、热烈、民主的良好会风 |
五、极“左”思潮影响下的代表制度式微 |
第三节 九大至十一大的代表问题 |
一、九大代表推选偏离正确轨道 |
二、十大代表推选工作继续错误路线 |
三、九大、十大代表履职行为存在偏差 |
四、九大、十大:代表制度的根基尚存 |
五、十一大对代表制度初步恢复 |
六、对九大至十一大期间代表问题的反思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至十五大的代表问题 |
第一节 代表制度恢复与继续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思想与理论的拨乱反正 |
二、党内政治生活逐步正常化与规范化 |
三、党的建设:从“整党”到“从严治党”,再到“新的伟大工程” |
第二节 代表制度恢复与继续发展的具体内容及过程 |
一、党代表大会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 |
二、代表制度的恢复与发展 |
三、党内选举制度的完善及对代表制度的影响 |
第三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产生 |
一、代表先进性的标准衍变 |
二、取消候补代表的制度设计,设置特邀代表 |
三、代表的产生时间和选举单位 |
四、选举代表的程序与方式 |
五、台湾省籍党员代表的选举 |
六、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人员结构及审查内容 |
第四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结构分析及其特点 |
一、代表分配名额和人数每次递增 |
二、从代表结构变化看党内民主的发展 |
第五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履职问题 |
一、取消大会发言,开启代表分组讨论的议事模式 |
二、代表“议政”的主要内容 |
三、差额选举方式与代表选举权的行使 |
四、代表履职行为的开放程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
第四章 十六大以来的代表问题 |
第一节 新世纪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及其影响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代表制度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
二、“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定位强化了对代表履职的激励 |
三、党的建设“主线”推动了代表制度建设与实践取得历史性突破 |
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指明了代表问题完善与发展的新方向 |
第二节 代表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
一、扩大的市、县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对代表制度建设的探索 |
二、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对代表履职制度的丰富 |
三、代表制度“独立成规”——代表任期制的建立和实施 |
四、代表制度建设继续深化——代表提案制的提出与实施 |
第三节 代表选举工作的突破与创新 |
一、代表条件与时俱进 |
二、代表产生程序更加规范 |
三、十八大:代表选举首次引入差额公示 |
四、十九大:全面从严的代表资格审查 |
五、十九大:中央领导人提名参选单位原则变化 |
第四节 十六大至十九大代表结构比较 |
一、代表人数继续增加 |
二、代表选举单位的变化 |
三、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人员结构 |
四、代表中出现新的社会阶层的党员 |
五、代表身份构成个案剖析——以十八大代表为例 |
六、代表结构的多角度多层次剖析 |
第五节 代表的履职问题 |
一、党代表大会召开前后代表的基本履职历程 |
二、会议期间代表团讨论环节逐步面向媒体开放 |
三、十九大:首次设置“党代表通道” |
第五章 关于代表制度建设与代表作用发挥的思考 |
第一节 代表问题的本质属性 |
一、从功能定位看,代表问题属基础性问题 |
二、从历史进程看,代表问题属长期性问题 |
三、从制度建构看,代表问题属稳定型问题 |
第二节 深化代表制度建设、发挥代表作用的基本遵循 |
一、以“全面从严”理念为引领 |
二、以新时代党建总要求为指导 |
三、以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要求为动力 |
四、以发扬党内民主为重要目标 |
第三节 深化代表制度建设、发挥代表作用的路径选择 |
一、保持代表名额、结构的基本固定 |
二、更加突出对代表的政治素质要求 |
三、代表直选不适合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选举 |
四、推进代表提案制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层面的实践 |
五、基层一线代表培训工作应纳入中央统一部署 |
六、建立代表联络工作机构,健全完善配套工作制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大事记 |
附录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
附录3 八大代表选举情况汇总 |
表格索引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建构与媒体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
1.2 研究文献回顾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假设 |
1.4 研究方法和路径 |
2 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建构与媒体传播的关系 |
2.1 大学生村官形象的界定及其构成要素 |
2.1.1 形象的涵义及形象的认知 |
2.1.2 大学生村官形象的构成要素 |
2.2 大学生村官形象建构与媒体传播的关系 |
2.2.1 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内涵构成对媒体传播的规定性 |
2.2.2 媒体传播对大学生村官形象建构的推动性 |
3 基于传播效果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形象建构及其现实展现 |
3.1 媒体传播的基点:大学生村官形象的政策建构 |
3.2 媒体传播的框架:大学生村官形象的组织建构 |
3.2.1 大学生村官形象的正式组织建构 |
3.2.2 大学生村官形象的非正式组织建构 |
3.3 媒体传播的生态环境:大学生村官形象的社会建构 |
3.3.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与大学生村官形象的社会建构 |
3.3.2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与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建构 |
3.3.3 基于社会建构而成的大学生村官形象 |
3.4 媒体传播的核心胜任: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实践建构 |
3.4.1 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实践建构载体 |
3.4.2 实践建构的大学生村官形象 |
3.5 媒体传播的参照坐标:大学生村官形象的现实展现 |
3.5.1 青年形象的历史演化 |
3.5.2 大学生村官的现实形象及其建构 |
4 大学生村官形象媒体传播的现状及其问题 |
4.1 形象由媒体所建构的理论与实践 |
4.2 形象建构过程中媒体的客观性和导向性 |
4.3 中国青年报作为主流媒体对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建构 |
4.4 新媒体传播与大学生村官形象建构 |
4.5 大学生村官形象媒体传播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
5 大学生村官形象媒体传播的策略思考 |
5.1 媒体传播的动力原点:大学生村官形象的顶层战略设计 |
5.2 媒体传播的扩展网络:大学生村官形象的社会建构议程 |
5.3 聚集媒体社会责任: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媒体传播策略 |
6 结束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中文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和着作 |
后记 |
(5)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的思想渊源 |
1.1 中国古代廉政道德建设思想 |
1.1.1 儒家的廉政道德建设思想 |
1.1.2 法家的廉政道德建设思想 |
1.1.3 道家的廉政道德建设思想 |
1.1.4 墨家的廉政道德建设思想 |
1.2 西方廉政道德建设思想 |
1.2.1 德性伦理说 |
1.2.2 契约正义论 |
1.2.3 人权法治观 |
第2章 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廉政建设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廉政建设思想 |
2.1.2 列宁廉政建设思想 |
2.2 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 |
2.2.1 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服务 |
2.2.2 提倡大公无私的道德精神 |
2.2.3 加强廉洁教育,注重勤俭建国 |
2.2.4 心系民主监督,推动公平正义 |
2.3 邓小平廉政建设思想 |
2.3.1 充分重视领导干部的廉洁作风建设 |
2.3.2 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
2.3.3 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建设“两手都要抓” |
2.3.4 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工作须常抓不懈 |
2.4 江泽民廉政建设思想 |
2.4.1 领导干部须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2.4.2 领导干部须提升道德修养 |
2.4.3 反腐倡廉须坚持综合治理方针 |
2.5 胡锦涛廉政建设思想 |
2.5.1 大力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 |
2.5.2 模范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
2.5.3 持续完善廉政制度体系建设 |
2.6 习近平廉政建设思想 |
2.6.1 严格执行“八项规定” |
2.6.2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
2.6.3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
2.6.4 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 |
第3章 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实践的概况 |
3.1 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
3.1.1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前提 |
3.1.2 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现实需要 |
3.1.3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迫切要求 |
3.1.4“以德治国”方略的题中之义 |
3.2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的成效 |
3.2.1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信念教育蔚然成风 |
3.2.2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制度建设逐步健全 |
3.2.3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监督体系逐渐完善 |
3.2.4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考评工作扎实推进 |
3.3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的不足 |
3.3.1 部分领导干部廉洁用权的道德信念防线尚未筑牢 |
3.3.2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制度规范体系尚未完善 |
3.3.3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监督体系效能尚未充分发挥 |
3.3.4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考评体系尚未完全确立 |
3.4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永远在路上 |
3.4.1 廉政道德建设的国内条件尚待改善 |
3.4.2 廉政道德建设的国际环境严峻复杂 |
第4章 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失范与重构 |
4.1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失范及其表现 |
4.1.1 廉政道德失范的涵义 |
4.1.2 廉政道德失范的表现 |
4.2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失范的成因 |
4.2.1 落后的思想文化侵蚀 |
4.2.2 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 |
4.2.3 监督体系较为薄弱 |
4.2.4 廉洁自律意识不强 |
4.3.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失范的危害影响 |
4.3.1 对政治的危害影响 |
4.3.2 对经济的危害影响 |
4.3.3 对社会的危害影响 |
4.3.4 对文化的危害影响 |
4.3.5 对个人及家庭的危害影响 |
4.4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的重构 |
4.4.1 廉政道德重构的必要性 |
4.4.2 廉政道德重构的主要原则 |
第5章 境外开展官员廉政道德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
5.1 国外开展官员廉政道德建设的实践 |
5.1.1 美国加强廉政道德建设的主要举措 |
5.1.2 芬兰抓好廉政道德建设的主要举措 |
5.1.3 英国推行廉政道德建设的主要举措 |
5.1.4 新加坡推动廉政道德建设的主要举措 |
5.1.5 越南实行廉政道德建设的主要举措 |
5.2 境外开展官员廉政道德建设的启示 |
5.2.1 加强廉政价值观教育是首要前提 |
5.2.2 建立健全有效工作机制是基本条件 |
5.2.3 强化廉政道德法律规制是有效路径 |
5.2.4 完善廉政道德监督体系是重要保障 |
第6章 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
6.1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的总体思路 |
6.1.1 指导思想 |
6.1.2 基本原则 |
6.1.3 主要目标 |
6.2 加强领导干部廉政道德教育 |
6.2.1 发挥廉政道德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
6.2.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6.2.3 完善廉政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
6.3 推动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制度化建设 |
6.3.1 完善对权力运行的监控制度 |
6.3.2 加快推进廉政道德立法建设 |
6.3.3 强化廉政道德失范惩戒制度 |
6.4 增强领导干部廉政道德监督体系的整体效能 |
6.4.1 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核心作用 |
6.4.2 有力提升其他监督主体的重要作用 |
6.5 发挥社会主义廉政道德文化功能 |
6.5.1 社会主义廉政道德文化功能概述 |
6.5.2 加强领导干部廉政道德的自我修养 |
6.5.3 确立领导干部廉政道德的基本行为规范 |
6.6 构建领导干部廉政道德考核评价体系 |
6.6.1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考评原则 |
6.6.2 探索构建廉政道德考评指标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广东区位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 研究现状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概述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
§2.2 新经济理论 |
§2.3 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 |
§2.4 创新体系与竞争优势理论 |
第三章 广东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关系分析 |
§3.1 历史回顾 |
§3.2 广东地缘关系结构性分析 |
§3.3 粤港澳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关系分析 |
§3.4 跨国公司与广东 |
第四章 竞合——粤港澳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关系发展趋势 |
§4.1 粤港澳竞合的动因分析 |
§4.2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走向竞合的关键 |
§4.3 克服歧见——两种制度共存与发展 |
§4.4 粤港澳竞合的意义 |
第五章 广东地缘关系中的华侨华人因素 |
§5.1 海外华商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 |
§5.2 海外华商国际生产网络与广东经济发展 |
§5.3 海外华人社团——广东地缘关系中的纽带 |
§5.4 地缘政治意义 |
结语:广东的机遇与挑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在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前进——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行长许国峰同志在校庆大会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D]. 文炳勋. 湖南师范大学, 2006(09)
- [2]《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3]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D]. 王明科.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建构与媒体传播[D]. 郝向宏. 武汉大学, 2012(06)
- [5]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研究[D]. 帅全锋. 河北大学, 2017(08)
- [6]广东区位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分析[D]. 曾路. 暨南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