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Dick钉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王野[1](2020)在《经伤椎短节段置钉治疗伴上终板损伤的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究伴上终板损伤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通过经伤椎与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治疗的疗效比较分析,进而帮助临床医生为胸腰段骨折的患者选择置钉的方式。方法:筛选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明确诊断为单一节段胸腰段骨折伴上终板损伤的45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手术的置钉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25例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复位患者作为实验组,20例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复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外伤原因、伤椎节段、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存在可比性,可以进行术后指标的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及取内固定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2-15个月时取出内固定物)的VAS评分、ODI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计算末次随访时伤椎Cobb角丢失和伤椎前缘高度比丢失,并通过取内固定末次随访时复查CT影像资料分析上终板损伤愈合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分析,获得对比经伤椎与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复位治疗伴上终板损伤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的目标。结果:所有纳入研究的胸腰段骨折患者均经过两种置钉方式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两组患者相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0.05);术前VAS评分、ODI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之间和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术后1周、术后3个月VAS评分、ODI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术后1年及取内固定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之间已经末次随访伤椎Cobb角丢失和伤椎前缘高度比丢失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在上终板损伤愈合情况方面,取内固定末次随访时,实验组有14例愈合良好,愈合率56.0%,对照组仅有7例愈合良好,愈合率35.0%。末次随访时,实验组无内固定断裂情况,对照组2例内固定断裂。结论:1.与跨伤椎置钉相比,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对患者术后恢复伤椎前缘高度比和伤椎Cobb角的短期效果无差别;2.与跨伤椎置钉相比,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对患者术后维持椎体高度和伤椎Cobb角方面疗效更好;3.与跨伤椎置钉相比,经伤椎椎弓钉置钉在后期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和功能;4.与跨伤椎置钉相比,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对患者术后伤椎上终板损伤愈合方面疗效更明显。
王欢欢[2](2020)在《腰1椎体爆裂骨折短节段Schanz椎弓根钉下斜植入角度变化后螺钉应力的有限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短节段Schanz椎弓根钉T12和L2下斜固定治疗L1严重爆裂骨折(LSC≥7分)的有限元模型并评估其生物力学性质,探讨下斜置钉的安全性。方法:采集一名健康志愿者的胸腰段CT数据,建立L1重度骨折T12和L2 Schanz椎弓根钉下斜固定有限元模型。以平行上椎体终板置钉为0°,分别建立T12和L2Schanz椎弓根钉下斜O°、5°、10°和15°固定4组有限元模型。在T12上表面施加350N垂直载荷模拟单纯直立状态或同时加载7.5N·m扭矩,模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等工况下螺钉最大应力及伤椎位移。结果:本研究模型有效性验证成立。螺钉最大应力均位于前屈时上位螺钉根部,螺钉最大应力值差异不明显,且均低于螺钉疲劳阈值。在350N垂直载荷模拟直立状态,或同时加载7.5N·m扭矩模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旋转工况下O°、5°、10°和15°时4组螺钉最大应力分别为:(直立):230.1861MPa、217.8517MPa、232.8764MPa、220.0251MPa;(前屈):230.3132MPa、217.9787MPa、233.0026MPa、220.1519MPa;(后伸):230.0590MPa、217.7247MPa、233.0026MPa、220.1519MPa;(左侧弯):230.1612MPa、217.7936MPa、232.8186MPa、219.9670MPa;(右侧弯):230.2109MPa、217.9098MPa、232.9342MPa、220.0382MPa;(左旋转):230.1049MPa、217.8656MPa、232.8902MPa、220.0382MPa;(右旋转):230.2672MPa、217.8380MPa、232.8626MPa、220.0119MPa。椎伤位移量表现为前缘多于后缘,上缘多于下缘,伤椎空化区上部椎体向下位移,而空化区下部椎体向上位移。各组伤椎轴向最大应力绝对值分别为:(直立):3.1992mm、3.1992mm、3.2877mm、3.0861mm;(前屈):3.2013mm、3.0604mm、3.2897mm、3.0881mm;(后伸):3.1972mm、3.0563mm、3.2857mm、3.0841mm;(左侧弯):3.1991mm、3.0582mm、3.2876mm、3.0862mm;(右侧弯):3.1904mm、3.0585mm、3.2878mm、3.0863mm;(左旋转):3.1993mm、3.0584mm、3.2878mm、3.0862mm;(右旋转):3.1992mm、3.0583mm、3.2877mm、3.0861mm。结论:邻近上下椎Schanz钉下斜固定治疗L1爆裂骨折时下斜角度的变化未改变螺钉的最大应力且断钉风险低,复位后L1骨质缺损区存在微动/位移,这种微动可能是术后伤椎再塌陷的原因。
刘孝峰[3](2020)在《后路短节段经伤椎单双侧置钉与不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比较》文中指出目的: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胸腰段骨折,传统的跨伤椎置钉被报告内固定失败率较高和并发症较多。为弥补不足,有学者提出了伤椎置钉技术,但相关术式仍受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后路短节段经伤椎单双侧置钉与传统跨伤椎置钉三种不同内固定术式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伤椎置钉内固定的机制、优势、适应症和合适的置钉数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诊断为胸腰段单一椎体骨折并接受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病例,筛选后有98例纳入分析研究。根据伤椎置钉的多少分为三组:跨伤椎置钉组(A组)32例,伤椎单侧置钉组(B组)28例,伤椎双侧置钉组(C组)38例。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节段、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搜集三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第3天和末次随访的影像学资料,测量并记录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矢状位后凸畸形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随访了解所有患者有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对三组所获得的数据整理后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性别组成( χ 2=0.636,P=0.728)、年龄(F=0.487,P=0.616)、骨折节段分布( χ 2=0.355,P=0.999)、骨折分型( χ 2=0.334,P=0.846)、术前VAS评分(F=0.851,P=0.430)、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F=0.813,P=0.447)和术前矢状位Cobb角(F=0.433,P=0.6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F=0.405,P=0.668)、术中出血量(F=0.825,P=0.441)、术后第3天的VAS评分(F=0.383,P=0.683)、伤椎前缘高度比(F=0.545,P=0.581)和伤椎矢状位Cobb角(F=2.060,P=0.133)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2个月,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在末次随访时,三组患者的随访时间(F=0.720,P=0.489)、VAS评分(F=2.350,P=0.101)和ODI评分(F=0.721,P=0.4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椎单侧置钉组(B组)、伤椎双侧置钉组(C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F=12.079,P=0.000)、矢状位Cobb角(F=7.046,P=0.001)、伤椎的前缘高度比(F=15.175,P=0.000)和矢状位Cobb角丢失情况(F=4.349,P=0.016)与跨伤椎置钉组(A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伤椎单侧置钉组与伤椎双侧置钉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位Cobb角、伤椎的前缘高度比和矢状位Cobb角丢失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方式均能有效的治疗胸腰段单一椎体骨折,术后早期疗效相当。虽然三种内固定方式后期均不可避免的存在伤椎高度和后凸畸形矫正角度的复位丢失,但伤椎置钉较传统的跨伤椎置钉能更有效的降低复位椎体高度的丢失和减少迟发性后凸畸形的发生,且伤椎多置入螺钉并没有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伤椎单侧置钉与双侧置钉疗效无差异,但伤椎单侧置钉与双侧置钉相比可减少内固定椎弓根螺钉的使用,客观上降低了病人的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翁献[4](2019)在《经皮入路与多裂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价经皮入路和多裂肌间隙伤椎置钉方法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经皮入路与多裂肌间隙入路分别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52例患者资料,经皮入路患者为A组(27例),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患者为B组(25例)。两组患者均随访12月,比较两组手术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的时间、术后是否使用止痛药物、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与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下地前及术后12月时伤椎前缘高度和矢状位Cobb角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A组手术时间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使用止痛药物例数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下地时间A组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术后12月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天VAS评分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下地前及术后12月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间比较同时期伤椎前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地前及术后12月伤椎矢状面Cobb角较术前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同时期伤椎矢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入路和多裂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的单节段胸腰段椎体骨折均取得良好疗效,在改善骨折畸形及远期腰背部疼痛上无明显差异,经皮入路手术时间更长,术后短期腰背部疼痛更严重,下地时间更晚,相较于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并不具有明显优势。
章荣,谢加兵,丁国正[5](2018)在《不伴有神经损伤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治疗进展》文中认为胸腰段骨折是脊柱损伤中常见的骨折,对不伴有神经损伤的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的治疗,目前没有统一标准。研究者在手术指征、手术入路、内固定方式的选择及减压等问题上均存在争议。本文对不伴有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耿登峰[6](2014)在《经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经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5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经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对治疗前后Cobb角、Frankel分级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患者平均Cobb角(21.1±0.5)°,平均Frankel分级(2.8±0.3)级,术后半年患者Cobb角(7.0±0.2)°,平均Frankel分级(4.8±0.2)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术后随访1年55例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经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疗效显着,具有复位固定良好、操作简单、重建脊柱稳定等优点,可作为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
陈灼[7](2010)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AF内固定与Dick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差异,为基层医院临床选择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等数据库,检索从19952009年有关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的文献资料。Review Manager4.2专用软件比较AF内固定与Dick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并与传统的手术进行比较,用Meta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估计各指标的加权均数差(WMD)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3篇文献。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的WMD为6.39,其95%CI为(4.86,7.92),P<0.01。结论AF内固系统系统具有更强大的轴向撑开力及椎体前方张力,椎体前缘的高度恢复更好,操作更简易,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吴睢,易晓文,吴光辉,邓超[8](2005)在《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17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总结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效果与治疗时间选择的差异。方法对17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采用AF治疗后进行回顾性总结性分析。结果17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中爆裂型7例,屈曲压缩型9例,合并脱位1例,其中11例合并不同程度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2例;D级9级;E级4例。术后按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为:B级1例;C级2例;D级1例;E级13例。椎体高度及节段弧度恢复为:术前椎体前缘平均高度50%(25%70%),术后平均高度为95%(75%100%)。Cobb’s角,术前平均22°(12°40°),术后平均2.4°(0°10°)。结论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应用AF系统治疗效果满意,且手术疗效与时间成正比,越早手术则椎体高度的恢复及神经功能恢复越能接近正常。
傅廷友,修先伦,兰朝晖,王培增,刘军汉[9](2005)在《AF钉、Dick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比较AF钉系统与Dick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5年5月-2005年5月期间122例胸腰椎骨折病人,应用Dick钉42例、AF钉80例,从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椎高恢复率、椎管容积恢复率、断钉率、神经功能恢复六个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平均随访14个月,术后椎高恢复率、椎管容积恢复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断钉率,AF钉组明显优于Dick钉组(P<0.05)。两组病人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结论:AF钉系统较Dick钉具有更强大的轴向撑开力及椎体前方张开力,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率更高,操作更简便,值得推广使用。
董金波,王维山,史晨辉,刘维钢,王永明,李宽新[10](2004)在《DICK钉在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伴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文中认为
二、应用Dick钉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Dick钉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经伤椎短节段置钉治疗伴上终板损伤的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椎 |
3.1.2 排除标准 |
3.2 临床资料 |
3.3 手术方法与记录 |
3.3.1 实验组 |
3.3.2 对照组 |
3.4 观察与测量指标 |
3.5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统计学结果 |
4.1.1 手术相关指标 |
4.1.2 伤椎前缘高度比 |
4.1.3 伤椎Cobb角 |
4.1.4 VAS评分 |
4.1.5 ODI指数 |
4.2 伤椎上终板愈合情况 |
第5章 讨论 |
5.1 胸腰段骨折概述 |
5.2 胸腰段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
5.3 跨伤椎置钉的临床应用 |
5.4 经伤椎置钉的临床应用 |
5.4.1 经伤椎置钉的优势 |
5.4.2 经伤椎置钉的生物力学分析 |
5.4.3 经伤椎置钉的可行性与适应症 |
5.4.4 经伤椎置钉的注意事项 |
5.5 植骨的必要性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腰1椎体爆裂骨折短节段Schanz椎弓根钉下斜植入角度变化后螺钉应力的有限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后路短节段经伤椎单双侧置钉与不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胸腰段脊柱的解剖学特点及骨折发病特点 |
1.2 胸腰椎骨折的分型 |
1.3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现状 |
1.4 伤椎置钉的提出及理论依据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病例的诊断、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2.3 术前准备 |
2.4 术中处理 |
2.5 术后处理 |
2.6 随访 |
2.7 观察指标 |
2.8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三组患者术前指标比较 |
3.3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 |
3.4 三组患者术后第3天指标比较 |
3.5 三组患者末次随访指标比较 |
3.6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4.1 跨伤椎置钉的缺陷和改进措施 |
4.2 伤椎置钉与跨伤椎置钉的比较 |
4.3 伤椎单侧置钉与双侧置钉的比较 |
4.4 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
4.5 伤椎置钉合并椎弓根植骨 |
4.6 伤椎置钉的体会及手术注意事项 |
4.7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载荷分享评分系统 |
二.TLICS 评分系统 |
三.腰椎 ODI 评分 |
四.VAS 评分 |
五.个人简历 |
六.发表论文 |
致谢 |
综述 胸腰椎骨折的分型及后路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经皮入路与多裂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资料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手术方法 |
三、术后处理 |
四、疗效评估 |
五、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一、手术入路选择 |
二、椎弓根置钉方式的选择 |
三、两组入路手术的比较 |
典型病例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不伴有神经损伤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选择 |
2 手术入路的选择 |
2.1 传统后正中入路 |
2.2 Wiltse入路 |
3 固定节段和不同内固定方式的选择 |
3.1 长节段固定和传统短节段固定 |
3.2 跨伤椎固定和伤椎固定 (伤椎单侧固定或双侧固定) |
3.3 伤椎单节段固定与双节段固定 |
4 微创治疗的发展 |
4.1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 |
4.2 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 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 |
5 减压问题 |
(6)经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1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术后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10)DICK钉在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伴脊髓损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术前准备 |
1.3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2.1 椎体形态的恢复 |
2.2 神经功能的恢复 |
2.3 内固定情况 |
3 讨论 |
3.1 Dick钢板内固定的优越性能 |
3.2 术中Dick钉进针点的确定是成功的关键 |
3.3 手术时机 |
3.4 术中复位 |
3.5 术后神经脊髓功能恢复 |
3.6 手术并发症 |
四、应用Dick钉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 [1]经伤椎短节段置钉治疗伴上终板损伤的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D]. 王野. 吉林大学, 2020(08)
- [2]腰1椎体爆裂骨折短节段Schanz椎弓根钉下斜植入角度变化后螺钉应力的有限元研究[D]. 王欢欢.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3]后路短节段经伤椎单双侧置钉与不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比较[D]. 刘孝峰.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4]经皮入路与多裂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 翁献. 苏州大学, 2019(04)
- [5]不伴有神经损伤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治疗进展[J]. 章荣,谢加兵,丁国正.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8(04)
- [6]经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疗效研究[J]. 耿登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4(25)
- [7]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J]. 陈灼.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02)
- [8]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17例临床分析[J]. 吴睢,易晓文,吴光辉,邓超.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06)
- [9]AF钉、Dick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J]. 傅廷友,修先伦,兰朝晖,王培增,刘军汉. 伤残医学杂志, 2005(03)
- [10]DICK钉在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伴脊髓损伤中的应用[J]. 董金波,王维山,史晨辉,刘维钢,王永明,李宽新. 农垦医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