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上)(论文文献综述)
邱汉学,王秉忱,AdamsB[1](1998)在《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区的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课题,地球面积的1/3为干旱、半干旱区。在中国,这一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47.5%,其中仅降水量小于200mm的干旱区就占国土面积的26.6%。干旱区水资源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总水量少,补给来源单一,时空分布不均,蒸发在水循环中起主导作用,河流与含水层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统一的整体。浅层地下水可有一定现代水补给,深层地下水则循环极为缓慢,多为无氚水。由于干旱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恶化问题,如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溃化、地下水咸化等。要实现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需施行按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地表水地下水联合优化调度;正确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控制绿洲规模;保持合理的生态水位和合理比例的生态用水量;在干旱区建成节水型社会等措施。
马利邦[2](2011)在《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我国西北干旱的绿洲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无序过度开发利用。人类活动导致环境变化的脆弱性显着增大,人口数量的增加、对有限资源的过度依赖及全球变暖等都意味着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比以往更加敏感和脆弱。甘肃省敦煌市气候极端干旱,生态十分脆弱。近些年来,由于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和耕地规模不断扩大,水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明显退化,着名的人类文化遗产莫高窟及自然奇观鸣沙山、月牙泉等的存衍受到严重威胁,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将该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1987、1990、1996、2000和2007年五期的Landsat—5TM遥感影像、1954—2008年的气候观测资料和1987—2007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为数据源,综合应用实地调查、“3s”技术、生态空间分析、模型模拟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分析敦煌市近20年来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途径及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模式,为该区域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得到了以下基本结果和认识:第一,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总体特征分析。敦煌绿洲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m以下(占总面积的98.4%)、坡度小于1°的区域(占总面积的61.01%),且呈现明显的依水分布态势。在过去的20年间,敦煌市荒漠包围绿洲的独特的景观格局基本没有改变。在8类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中无植被区所占比例最大,达85%以上。第二,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在时间上,总体表现为植被覆盖空间范围收缩,生态明显退化。空间上,耕作区边缘植被覆盖程度有所增加,耕地向外扩张;水域湿地、高、中、低覆盖度草地和灌木林地均为从斑块的边缘区域逐渐向中心区域萎缩,无植被区则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变化趋势,主要是从斑块边缘向外逐渐扩张。第三,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演变方式、方向、规模和速度分析。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演变方式各异,呈现出单向演变为主,渐次演变和逆向演变相对较少的特点。土地利用/覆盖演变的方向和规模存在较大差异,耕作区的增加主要是由部分草地和无植被区转变而来,水域湿地和林地则向草地转变,总面积变小,高覆盖度草地转变为中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转变为低覆盖度草地、而低覆盖度草地转变为无植被区、城建用地主要由耕作区和无植被区转变而来。2个时段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0.56%和0.66%,反映出后期LUCC的强度相对于前期更加剧烈。第四,敦煌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情景模拟。基于Markov过程模型和CLUE-S模型对敦煌市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和预测,模拟结果精度较高。通过修正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之间的转移概率矩阵,设置自然发展型、生态保护型、经济发展型和综合发展型四种情景模式,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情景模式下,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覆盖空间格局差异较大。综合发展型情景比较全面的考虑了生态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等的需要,模拟结果较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发展方式。第五,敦煌市生态环境要素变化分析。依据实际测定的样方生物量与对应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面积拟合曲线,估算地表生物量。表明近20年来地表生物量共减少170856.52t,年均减少5.8%0,其中天然绿洲生物量净减,人工绿洲生物量净增,总生物量减少与天然绿洲生物量减少有很强的对应关系。基于生物量的大小和实际功用估算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20年间共减少43127.44×104元,年均减少2156.37×104元。随着直接使用价值增加,间接使用价值减少较快。这意味着人工生态系统价值的较快增长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价值的减少为代价的,表明人类活动已显着影响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第六,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在本文研究时间尺度内,引起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因素主要来自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温度升高对植被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土地开垦、灌溉、旅游等人类活动加大了对水资源的需求,挤占生态用水,这是植被退化、自然生态系统萎缩的主要原因。从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看出,人文因素是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尤其是人口增长、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最终的结果都可归结为对水资源的影响。第七,人类活动对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两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相互替代的比量关系中,耕作区替代关系明显,每增加1km2最少替代1.33km2的灌木林地,最大可替代42.57km2的低覆盖度草地。敦煌市自然植被和人类活动的用水量此消彼长,总用水规模在6.3×108m3左右。自然植被用水量从1987年的3.0727×108m3减少到2007年的2.17×108m3,净减少达30%,20年累计减少量达9.5017×108m3。人类活动用水量从1987年的3.3157×108m3增加到2007年的4.093×108m3,20年累计增加量达5.9155×108m3。根据水土平衡原理估算出,常规地面灌溉条件下,研究区域适宜绿洲面积为653.45km2,在节水灌溉条件下,适宜绿洲面积为909.65km2,均远小于目前的实际面积。第八,基于目前敦煌市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态势,为了实现区域社会、生态、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需要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修复和重建、产业结构调整、制度保证及生态规划制定等多方面入手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并建立适度人口发展、循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高效、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实验区又快、又好的发展。
张新民[3](2000)在《干旱区水资源量与质统一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干旱区的水问题是水资源研究的热点之一。干旱地区的天然水资源系统有两个显着 特点,一是水资源用户的广泛性,一是水环境与水源的统一性。用户的广泛性要求必须 采用从全方位准确定量各类用户水需求的方法,而不是用传统的以限定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方法来考虑人类活动系统与天然生态系统之间的水资源分配;水环境与水源的统一性则要求任何供水环节及水体的水资源必须足够新鲜,仅仅对水环境进行污染防治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系统对水源水质的要求。前者是干旱内陆地区水资源管理的必然趋势,后者是这一管理的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展开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有: (l)通过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实例分析,提出了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生态环境退化与水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以限定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的方法分配生态用水,定量不准,供给不足,上下游水量分配中未考虑水质变化。因此,今后干旱地区水资源管理应向全方位、量与质统一的配置方向转变。 (2)对干旱地区水资源价值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农业污染等几类水污染的水资源价值质量折损计算方法。建立了水资源量与质统一管理的经济理论基础。水资源价值折损,工业和城市污染可采用补偿水处理费用的方法来计算,农业污染则应采用损失水量的价值来衡量。 (3)对干旱区水资源量与质统一管理的目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水资源量与质统一管理的四大目标和28个评价指标,建立了管理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可持续 发展观下的水资源量与质统一管理决策原则。 (4)以水资源价值为切入点,建立了水资源量与质统一管理目标的优化原则,提 出了净效益计算方法和公式,以此计算公式为基础,探讨了农田排水的最优排水模式和排水原则。 (5)以区域水资源优化分配模型、水资源模拟调度模型、地下水流模拟模型、地 下水质模拟模型、双塔水库水质模拟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疏勒河流域水资源量与质统一 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6)研究了疏勒河流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既能合理保护生态环境, 又能支持流域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对正在实施的疏勒河综合开发 1 摘 要 一置移民安置项目进厅了论证。结果表明,疏勒河综合开发暨移民安置项目的开发规模是适度的,但应改变上、下游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和洗盐排水方案。 O)对疏勒河流域的农田排水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优排水策略,即在目前水资源不太紧缺时惰况下,应尽可能地将农田排水排出区外,以降低由于排水造成的水资源污染,减少水资源价值损失。 侣 将土壤水分模拟和溶质运移模拟模型与地下水流模拟模型、地下水质模拟模型有机地耦合起来,开发完成了秦王川灌区水资源量与质统一管理诀策支持系统。 O)研究了秦王J!】灌区的水量水质统一管理问题,提出了既有利于水环境改善又能取得显着经济效益的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策略。具体内容为:灌区应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调整作物种植比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适当开采地下水,以灌代排,减少排出区外的水量,促使引大入秦这一跨流域调水工程更好地发挥效益。
刘少玉[4](2003)在《西北内陆盆地水资源转化与开发模式及生态环境效应 ——以黑河为例》文中认为西北内陆干旱区的地理环境封闭,水系统独立,水资源稀缺,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地表水与地下水为一体,多次反复转化数量巨大,蒸发损失大。随着近几十年中上游绿洲灌溉农业面积扩大,水利建设发展,水量被大量消耗。不仅使天然绿洲出现了萎缩、植被大面积退化消亡、土地沙漠化迅速发展,一些盐泽、盐湖向盐漠转化,而且使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大量减少,同时在人工绿洲局部因灌排失衡,土壤发生大面积次生盐碱化。因此,在探讨自然及人类影响下的水资源转化规律和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基础上,建立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实现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论文的基本出发点。以西北内陆区河西走廊黑河流域为例,首先依据最新的有关研究资料,阐明了黑河及毗邻内陆盆地水资源转化的地理环境及受控的广域时空条件。围绕黑河流域水资源转化的重点内容,根据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降水径流观测资料,应用气候统计、水文距平、差积、分割、频谱等分析方法,从多方面研究了黑河流域降水、径流变化规律。从大量的钻孔统计资料、水化学、水环境同位素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入手,全面分析了黑河中下游盆地含水系统结构及埋藏分布、主要水文地质特征,水资源转化规律,地下水深部和浅部流场特征。建立了典型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模拟并比拟计算了流域现状及不同气候、径流条件下的地下水资源补给变化。根据莺落峡和正义峡两站多年流量差变化过程的统计学特征,深入分析了中游盆地人类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阶段及引起的水资源变化过程。综合以上水资源变化和转化的的特征分析,进行了水资源转化模式的初步探讨。根据以往有关地下水与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认识,确立了黑河绿洲植被生长的地下水生态适宜水位,依此结合干流水资源现行分水方案下授水区的水资源状况、社会占有水平、流域生态需水量、水资源供需平衡状态分析,建立了黑河流域三类水资源开发模式区和八个水资源开发模式亚区。进而提出了西北内陆盆地水资源合理开发措施建议,相信成果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胡安焱[5](2003)在《干旱地区内陆河的水文生态特征及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研究——以塔里木河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地形相对封闭,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已经出现用水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制约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再造山川秀美计划的实施和内陆河流域资源优势的发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威胁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边疆社会稳定。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主要是开发利用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其绝大部分来源于干旱地区的内陆河,因此,深化对干旱地区内陆河的研究,正确认识干旱地区内陆河的基本规律以及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基本规律,才能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推动再造山川秀美的新西北建设和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行。 本论文在总结干旱地区内陆河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干旱地区内陆河的水文生态特征、水文生态变化以及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基础上,以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为例,初步研究了塔里木河的水文生态特征、塔里木河的演变及其流域生态环境变化,探讨了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需水量,进行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本论文共分九章。第一章综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干旱地区内陆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第二章简要论述了中国干旱地区内陆河的分布及流域概况,分析了内陆河的形成条件,补排条件,内陆河的水文生态特征。 第三章研究了中国干旱地区内陆河的气候变化、水文变化、水质变化、泥沙变化、河流水量的沿程变化。 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干旱地区内陆河水文生态变化对湖泊的影响、对地下水的影响、对植被的影响、对动物的影响、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 第五章根据塔里木河及其流域地理特征、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研究了塔里木河的水文生态演变以及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分析了塔里木河水文生态变化的原因。 第六章探讨了塔里木河流域的天然植被、河流和湖泊的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需水量。 第七章从生态脆弱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了适合塔里木河流域特点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 第八章针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原则、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及措施。 第九章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建议。
封玲[6](2005)在《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干旱区是全球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区域,中国干旱与半干旱区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2.5%,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东起乌鲁木齐市、西至博乐阿拉山口的新疆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是我国重点国土整治开发区之一。玛纳斯河流域位于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农业经济在新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迁与农业开发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由于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在干旱区均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对玛纳斯河流域因大规模农业开发而引起的生态变迁的研究,是全面了解流域发展过程、研究干旱区生态环境演替的一个很好的个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文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玛纳斯河流域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第二部分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第三部分为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第四部分为生态环境变迁影响因素分析;第五部分为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与技术创新。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始于唐代,但真正的大规模开发则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是新疆建国后开垦的最大的人工绿洲,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主要是由建国以后大规模农业开发引起的。过去50年来,人工绿洲代替天然绿洲,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在绿洲范围内,风沙危害减弱,气候极大改善,这一成就在世界干旱区也是罕见的,是新疆近代农业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局部地区由于不合理或过度开发,也伴生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如尾闾湖泊的干涸、草场退化、盐碱化问题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威胁着绿洲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主要从玛纳斯河流域水、土、植被及动物的变化来阐明农业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 水是干旱区绿洲存在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开发就是对水资源的开发。随着农业开垦的深入,尤其是解放后的大规模屯垦,河水几乎被完全截入绿洲用于农业生产,自然河道被人工渠网取代,改变了地表水自然分布格局,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益大大提高。但平原水库改变了河流携带物沉积过程,同时不合理的排灌方式提高了灌区地下水位,绿洲内部遭受次生盐渍化危害。河道、湖周及下游植被也因缺水衰亡,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
方松林[7](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孙涛[8](2005)在《西北典型干旱区水土资源评价与预测模型的研究 ——以疏勒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资源开发可能会加剧这种形势。分析干旱区水土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研制相关的模型,加强认识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分析了我国西北干旱区水土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潜力,对现行水资源开发模式作出客观的解读,指出开发研究相关的水、土资源评价和预测模型可以为干旱区当前生态环境负效应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次模型研究包括水土资源开发中涉及的土壤水、地下水及土壤盐渍化三个方面。针对灌区盐渍土改良,在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水均衡和垂向一维运移模型,为建立土壤水地下水耦合的地下水系统模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立了基于数量化理论、GIS和遥感技术的耦合土壤水模型的地下水动态模型;在对土壤盐渍化特点、成因机理及驱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干旱区基于GIS平台的一元土壤盐渍化敏感性评价模型和基于遗传神经网络(GABPANN)的二元土壤盐渍化敏感性分析模型,用于区域土壤盐渍化评价和盐渍化因子的灵敏度分析;同时探讨研究和建立了基于遥感信息模型的干旱区土壤盐渍化定量预测模型。本文选取疏勒河流域中下游作为典型研究区,针对移民和水土资源开发,结合流域三大灌区对上述各个模型进行了实例研究和论证。模型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洗盐排碱基础上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但是负效应是局部的和暂时的,该区整个绿洲的生态环境呈现不断好转和良性发展的趋势。总体来说,本文所建立的土壤水运移、地下水动态模型和土壤盐渍化评价、预测模型可以用于解决干旱区水土资源开发中的关键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使用。
雷少刚[9](2009)在《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地下煤炭开采对荒漠区脆弱环境的影响规律,论文选择了植被、水体(土壤水、包气带水、地下水)作为荒漠矿区的关键环境要素,以具有代表性的神东矿区为研究区域,集RS、GIS、GPR、现场调查等多种技术手段,多尺度监测研究关键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在监测技术与采动影响规律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在宏观尺度上,利用MODIS-NDVI实现了区域植被的月际时序监测分析,以及与气温、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具有明显的物候年周期性,植被与气象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植被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总体来讲,矿区植被呈现出区域性变化,近年来开展的生态建设影响,使得植被有明显好转,空间变异性增强。然而小尺度的植被现场调查与Landsat-NDVI监测表明,地下开采导致了部分矿井采区植被相对非采区小幅下降。为解释采矿对植被的影响规律,论文对矿区浅层土壤含水率进行了遥感定量反演。研究表明,相对于土壤反射率、土壤湿度、地形湿度指数,土壤含水率与表观热惯量之间具有更加显着的相关性。通过改进的土壤温度预测模型,建立了适用于TM或ETM+的土壤温差转换模型。利用该模型能更准确地提取任意深度的土壤温差信息,这比单纯利用MODIS影像能提取更高分辨率的表观热惯量。改进后的表观热惯量与10cm埋深土壤含水率的R2由0.264提高到了0.789。从而首次实现了基于表观热惯量法与TM/ETM+、MODIS影像相结合的土壤含水率高分辨率反演。反演结果与现场调查一致发现,受地表沉陷影响,采区土壤含水率均略偏小于非采区。对工作面上方地下水采前、采中、采后的长期观测表明,采矿对地下水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且采后地下水的恢复过程缓慢。但是,该工作面上方植被并没有明显衰退。其原因在于,通过探地雷达(GPR)对包气带土壤含水的垂向分布研究给出了风积沙区地下水的临界作用埋深为8m,而该工作面的初始水位埋深远远大于临界埋深。此外,本文首次结合GPR与开采沉陷预计理论对沉陷变形影响下的包气带土壤含水的横向分布规律进行了分区研究,分析了土壤压缩、拉伸变形对包气带土壤含水分布的影响规律,指出今后沉陷变形区土壤特性的实验研究应分区进行。最后,根据对矿区植被、水体的地空一体化监测结果,给出了植被与土壤水的负倒数关系模型,地下水与土壤含水、植被的指数关系模型,以及地下水深埋区植被受采动影响的判别模型,提出了适用于荒漠矿区资源环境协调开采的建议与措施。
胡晓红[10](2006)在《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今后我国环境资源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问题研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调查研究的实证的分析方法探讨了现实物权制度和环境资源法律制度之下的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保护的利弊。 本文由导言、四章构成,首先以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现状为切入点,较详细介绍了当前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状况,然后探讨了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缜密地论证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在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关系中的具体地位——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矛盾的协调。其次将重点放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法律制度新设计中,其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一是切实依据西北民族地区特点对当地环境资源立法在坚持立法的“及时性”的同时兼顾立法的“超前性”,并体现立法的“民族性”,将民族习惯中的环境资源保护的习惯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认可,以便使西北民族地区制定的环境资源法规、条例得以顺利实施。二是根据经济学的产权制度理论,采用实证主义法学研究方法,主张:(1)实现物权法与环境资源法的互动。在物权法中规定有关环境资源权利人的用益物权,反映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环境资源法中确认权利人的民事权利;(2)确立环境承载力物权制度的观点。三是在物权法和环境资源法中确立环境资源补偿机制,在注重发挥物的“物尽其用”的经济价值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发挥物的生态价值,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减少或降低物权人因限制物权行使而遭受的经济损失。针对西北民族地区水资源匮乏且浪费严重的情形,主张:确立水权制度,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统一调配。 本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学术价值体现于:弥补了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民族地方立法权及其行使的研究的不足,填补了运用物权法研究环境承载力的空白,对于实现物权法与环境资源法互动研究起到了先行作用。其应用价值在于:有益于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体制的完善,有益于完善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
二、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上)(论文提纲范文)
(2)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
绪论 1.1 |
选题背景 1.2 |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
研究思路 1.4 |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
生态环境演变相关理论综述 2.1 |
绿洲研究 2.2 |
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2.3 |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 2.4 |
土地利用格局动态演变模拟研究 2.5 |
生物量估算研究 2.6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估算研究 2.7 |
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 第三章 |
研究区域概况 3.1 |
研究区域位置及范围 3.2 |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3.3 |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3.4 |
研究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第四章 |
研究所用数据及其处理方法 4.1 |
研究所用数据 4.2 |
数据处理方法 4.3 |
遥感数字图像分类精度评价方法 4.4 |
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划分 第五章 |
敦煌市生态环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 5.1 |
引言 5.2 |
敦煌绿洲空间分布与典型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5.3 |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5.4 |
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演变特征和规律分析 5.5 |
本章小结及讨论 第六章 |
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格局演变情景模拟研究 6.1 |
引言 6.2 |
基于马尔可夫(MARKOV)过程的土地利用时间变化模拟模型 6.3 |
基于CLUE-S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模拟模型 6.4 |
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动态演变模拟 6.5 |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
敦煌市生态环境要素变化分析 7.1 |
引言 7.2 |
生物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方法 7.3 |
敦煌市地表生物量动态变化分析 7.4 |
敦煌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分析 7.5 |
本章小结及讨论 第八章 |
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8.1 |
引言 8.2 |
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因素选取及处理 8.3 |
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的定性分析 8.4 |
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的定量分析 8.5 |
本章小结及讨论 第九章 |
人类活动对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分析 9.1 |
引言 9.2 |
人类活动对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机理分析 9.3 |
研究方法 9.4 |
人类活动对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分析 9.5 |
本章小结及讨论 第十章 |
敦煌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途径及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10.1 |
敦煌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途径 10.2 |
敦煌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第十一章 |
全文主要结论、创新、不足及展望 11.1 |
研究结论 11.2 |
研究创新 11.3 |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
(3)干旱区水资源量与质统一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概述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本文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本文内容安排 |
第2章 干旱区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以疏勒河流域为例 |
2.1 疏勒河流域概况 |
2.2 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3 水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4 天然生态用水现状及分析 |
2.5 水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
2.6 小结 |
第3章 干旱区水资源价值研究 |
3.1 水资源价值理论 |
3.2 干旱区水资源价值折损 |
3.3 小结 |
第4章 干旱区水资源量与质统一管理决策 |
4.1 管理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 |
4.2 统一管理决策原则 |
4.3 统一管理优化原则 |
4.4 小结 |
第5章 疏勒河流域水资源量与质统一管理 |
5.1 统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
5.2 统一管理模型 |
5.3 管理目标及方案 |
5.4 推荐方案评价 |
5.5 结论及建议 |
第6章 秦王川灌区水资源量与质统一管理 |
6.1 灌区基本情况 |
6.2 决策支持系统 |
6.3 管理方案及评价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致谢 |
附录 |
(4)西北内陆盆地水资源转化与开发模式及生态环境效应 ——以黑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区域与流域自然地理及水文基本条件分析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本文创新点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黑河流域及毗邻内陆盆地水资源转化的地理环境 |
第一节 西北内陆区水环境格局 |
第二节 西北内陆区绿洲概况及发展阶段 |
第三节 西北内陆区自然历史背景与气象水文总体特征 |
第四节 西北内陆区水循环基本特征 |
第五节 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概述 |
第六节 西北内陆盆地水资源及变化 |
第三章 黑河流域自然社会概况和气象水文条件分析 |
第一节 流域自然概况 |
第二节 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节 流域气象条件分析 |
第四节 流域水文条件分析 |
第二篇 流域地下水系统划分与有关水资源特性及水资源量的评价 |
第一章 黑河流域地下水形成条件及地下水系统分析 |
第一节 地貌、构造及地层分布条件概述 |
第二节 盆地地下水系统划分及主要水文地质特征 |
第二章 黑河流域水资源转化规律及水环境同位素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水循环与水资源转化 |
第二节 黑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的径流特征 |
第三节 山区对平原区地下侧向补给分析 |
第四节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分析 |
第五节 流域水资源转化关系的同位素分析 |
第三章 黑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数量、分布与不同降水径流条件补给量变化规律 |
第一节 流域现状地下水资源数量及分布 |
第二节 典型区地下水数值模拟 |
第三节 现状不同的降水径流补给条件下地下水资源补给分析 |
第四节 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初步计算分析 |
第三篇 地下水环境生态特征及人工开发效应与开发模式探讨 |
第一章 地下水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分析 |
第一节 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方面 |
第二节 植被生长的地下水生态水位 |
第二章 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资源变化分析 |
第一节 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 |
第二节 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分析 |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引起的水资源变化分析 |
第四节 水资源转化的结构分析及转化模式的探讨 |
第三章 黑河水资源开发模式的研究 |
第一节 干流区河水实现下游分水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授水区水资源状况及泉水量分析 |
第三节 水资源社会占有水平分析 |
第四节 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第五节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模式 |
第四章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5)干旱地区内陆河的水文生态特征及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研究——以塔里木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综述 |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1.2 干旱地区内陆河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干旱地区内陆河概述 |
2.1 干旱地区内陆河的分布及流域概况 |
2.1.1 干旱与干旱地区 |
2.1.2 中国干旱地区内陆河的分布及其流域特点 |
2.2 内陆河的形成条件 |
2.2.1 内陆河形成的地形条件 |
2.2.2 内陆河形成的气象条件 |
2.2.3 内陆河形成的降水条件 |
2.2.4 内陆河形成的冰雪消融条件 |
2.2.5 内陆河形成的下垫面条件 |
2.3 内陆河的补排条件 |
2.3.1 内陆河的补给类型与特点 |
2.3.2 内陆河的排泄 |
2.4 内陆河的水文生态特征 |
2.4.1 内陆河的气候特征 |
2.4.2 内陆河的水文特征 |
2.4.3 内陆河的水文地质特征 |
2.4.4 内陆河的水质特征 |
2.4.5 河流的泥沙特点 |
2.4.6 河流的水温特点 |
2.4.7 土壤与植被特征 |
第三章 内陆河的水文生态变化 |
3.1 气候的变化 |
3.1.1 河西走廊气候的变化 |
3.1.2 新疆气候的变化 |
3.2 内陆河的水文变化 |
3.2.1 冰川融水径流的变化 |
3.2.2 河川径流的变化 |
3.2.3 洪水的变化 |
3.3 内陆河的水质变化 |
3.4 内陆河的泥沙变化 |
3.5 河流水量的沿程变化 |
3.5.1 河流耗水量的沿程多年变化 |
3.5.2 区间耗水量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
第四章 内陆河水文生态变化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
4.1 内陆河变化对湖泊的影响 |
4.1.1 湖泊水量平衡和盐量平衡方程 |
4.1.2 内陆河变化对湖泊的影响 |
4.2 内陆河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4.3 内陆河变化对植被的影响 |
4.4 内陆河变化对次生盐碱化和沙漠化的影响 |
4.4.1 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壤水盐模型 |
4.4.2 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沙漠化 |
4.5 内陆河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
第五章 塔里木河演变及其流域生态环境变化 |
5.1 塔里木河及其流域地理特征 |
5.1.1 地貌特征 |
5.1.2 气候特征 |
5.1.3 土壤与植被 |
5.1.4 社会经济 |
5.2 塔里木河的水文生态特征 |
5.2.1 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 |
5.2.2 塔里木河的水质特征 |
5.2.3 塔里木河的泥沙特征 |
5.3 塔里木河的水文生态演变 |
5.3.1 塔里木河的水量水质变化及趋势预测 |
5.3.2 塔里木河的泥沙动态变化 |
5.3.3 塔里木河的河道冲淤变化 |
5.4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 |
5.4.1 河流断流、湖泊萎缩干涸 |
5.4.2 地下水位下降、植物多样性遭受破坏 |
5.4.3 沼泽湿地缩小、野生动物数量锐减 |
5.4.4 土地荒漠化以及气候变化 |
5.5 塔里木河水文生态变化的原因分析 |
第六章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需水量研究 |
6.1 生态需水量概述 |
6.2 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 |
6.2.1 天然植被生长状况与潜水埋深的关系 |
6.2.2 生态用水的水质 |
6.3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6.3.1 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6.3.2 河流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6.3.3 湖泊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6.4 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需水量 |
6.4.1 塔里木河流域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 |
6.4.2 塔里木河流域河流湖泊的生态需水量 |
第七章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7.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层次结构分析 |
7.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7.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7.3.1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 |
7.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
7.4 生态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7.4.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
7.4.2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第八章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
8.1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8.1.1 水利工程现状 |
8.1.2 水资源利用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
8.2 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
8.2.1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原则 |
8.2.2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及措施 |
第九章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玛纳斯河流域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一节 玛纳斯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
第二节 玛纳斯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
第二章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清代以前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清代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开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开发 |
第四节 建国后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开发 |
第三章 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分配格局的改变及其生态效应 |
第一节 地表水地域分配格局的改变及其生态效应 |
第二节 地下水位的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
第三节 农业开发对水质的影响 |
第四章 农业开发与土壤环境的演替 |
第一节 农业开发与土壤类型的演变 |
第二节 农业开发与土壤肥力的变化 |
第三节 农业开发与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及改良 |
第四节 农业开发与土壤沙漠化的发生 |
第五节 农业开发与土壤污染 |
第五章 农业开发与动植物资源的变迁及其生态效应 |
第一节 农业开发与森林的变迁及其生态效应 |
第二节 农业开发与草地的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
第三节 农业开发与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变迁 |
第六章 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与社会因素 |
第二节 思想观念与政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制度与组织管理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四节 水资源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五节 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七章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与技术创新 |
第一节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
2.2 人居环境理论 |
2.2.1 人居环境释义 |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
2.2.4 区域人居环境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2.4 循环经济理论 |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4 本章小结 |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
4.2.1 先秦时期 |
4.2.2 秦汉时期 |
4.2.3 隋唐时期 |
4.2.4 明清时期 |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
4.3.5 水土流失严重 |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
4.3.7 基础设施不全 |
4.3.8 思想观念滞后 |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
4.4 本章小结 |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
5.1 自然环境要素 |
5.1.1 地质地貌要素 |
5.1.2 气候水文要素 |
5.1.3 植被要素 |
5.1.4 土壤要素 |
5.2 经济技术要素 |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
5.3 产业结构要素 |
5.3.1 生态农业产业 |
5.3.2 生态工业产业 |
5.3.3 生态旅游产业 |
5.4 社会文化要素 |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
5.4.2 民俗风俗习惯 |
5.4.3 庭院文化影响 |
5.5 制度政策要素 |
5.5.1 组织保障 |
5.5.2 制度支撑 |
5.5.3 体制保障 |
5.5.4 公众参与 |
5.6 本章小结 |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
6.1 营建原则 |
6.1.1 整体性原则 |
6.1.2 以人为本原则 |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
6.2 营建对策 |
6.2.1 宏观层面 |
6.2.2 中观层面 |
6.2.3 微观层面 |
6.3 本章小结 |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
8.5.1 观念性参与 |
8.5.2 组织性参与 |
8.5.3 法规性参与 |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
8.8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结论一 |
9.1.2 结论二 |
9.1.3 结论三 |
9.1.4 结论四 |
9.1.5 结论五 |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
9.2.1 建议一 |
9.2.2 建议二 |
9.2.3 建议三 |
9.2.4 建议四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8)西北典型干旱区水土资源评价与预测模型的研究 ——以疏勒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正文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3 典型研究区 |
1.4 研究进展 |
1.4.1 土壤水盐模型研究进展 |
1.4.2 地下水动态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
1.4.3 土壤盐渍化模型研究进展 |
1.5 研究路线和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水土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
2.1 典型区水资源概况 |
2.2 水资源特点及其开发潜力 |
2.2.1 水资源特点 |
2.2.2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
2.3.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误区 |
2.3.2 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辨析 |
2.4 研究区水土资源开发 |
2.4.1 开发历史 |
2.4.2 移民开发项目 |
2.4.3 研究区潜在生态环境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旱区土壤水盐运动模型研究 |
3.1 水盐运动研究 |
3.2 干旱区灌区洗盐排碱 |
3.2.1 洗盐标准 |
3.2.2 盐分蓄积量及设计排盐量 |
3.2.3 冲洗定额 |
3.3 土壤水盐均衡模型 |
3.4 垂向一维入渗水盐运移模型 |
3.4.1 垂向一维土壤水运动基本方程 |
3.4.2 垂向一维土壤盐分运移方程 |
3.4.3 模型求解 |
3.5 实例研究 |
3.5.1 研究区洗盐排碱应用 |
3.5.2 研究区土壤水动力学参数获取 |
3.5.3 研究区一维土壤水盐运移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遥感和GIS的地下水系统模型 |
4.1 基于遥感和GIS的地下水模型 |
4.2 地下水模型的构建 |
4.2.1 基于数量化理论的水文地质参数研究 |
4.2.2 基于DEM的河渠补给研究 |
4.2.3 基于MODIS的灌溉范围提取研究 |
4.2.4 土壤水地下水耦合数学模型 |
4.2.5 主要源汇项处理 |
4.2.6 总体模型结构 |
4.3 实例研究 |
4.3.1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4.3.2 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 |
4.3.3 含水层点参确定 |
4.3.4 边界及源汇项处理 |
4.3.5 模型验证与率定 |
4.3.6 模型运行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壤盐渍化成因机理及其驱动分析 |
5.1 盐渍化定义和特点 |
5.2 盐渍化土壤类型和分级 |
5.3 盐渍化的成因机理 |
5.4 盐渍化驱动因子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壤盐渍化敏感性评价与分析 |
6.1 基于GIS的一元土壤盐渍化敏感性评价模型 |
6.2 基于遗传人工神经网络的二元土壤盐渍化敏感性分析模型 |
6.2.1 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原要理 |
6.2.2 面向权重的遗传人工神经网络 |
6.3 实例研究 |
6.3.1 一元土壤盐渍化敏感性评价 |
6.3.2 二元土壤盐渍化敏感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遥感信息模型的土壤盐渍化预测探讨 |
7.1 遥感信息模型原理 |
7.2 土壤盐渍化遥感模型的建立 |
7.3 实例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特色与创新点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文特色与主要创新点 |
8.2.1 本文特色 |
8.2.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论文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3.1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与关键环境要素确定 |
1.3.2 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演变规律监测与分析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综述 |
2.1 荒漠区环境问题研究 |
2.1.1 荒漠化与土地利用覆盖研究 |
2.1.2 荒漠区植被、土壤水、地下水关系研究 |
2.2 荒漠矿区环境问题与生态重建研究 |
2.2.1 荒漠矿区环境问题 |
2.2.2 东西部矿区环境问题差异 |
2.2.3 矿区生态重建 |
2.3 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监测技术 |
2.3.1 植被覆盖动态监测 |
2.3.2 水资源动态监测 |
2.4 总结 |
3 研究区域概况 |
3.1 研究区域整体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水文 |
3.1.4 气候 |
3.1.5 植被 |
3.1.6 土壤 |
3.2 研究区主要矿井情况 |
3.2.1 补连塔矿井 |
3.2.2 大柳塔矿井 |
3.2.3 榆家梁矿井 |
3.2.4 活鸡兔矿井 |
3.2.5 乌兰木伦矿井 |
4 荒漠矿区植被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
4.1 植被信息指示因子选择 |
4.2 基于MODIS 的大尺度植被时空演变分析 |
4.2.1 MODIS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2.2 基于MODIS 的NDVI 时序变化分析 |
4.2.3 NDVI 时序变化与气候因子相关分析 |
4.2.4 矿区MODIS-NDVI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2.5 小结 |
4.3 基于Landsat 的植被时空变异分析 |
4.3.1 Landsat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4.3.2 NDVI 计算与分析 |
4.3.3 基于Landsat 的植被空间特征统计分析 |
4.3.4 采区与非采区植被差异分析 |
4.3.5 主要矿井植被现场调查分析 |
4.3.6 采区与非采区植被相对变化分析 |
4.3.7 小结 |
4.4 总结 |
5 浅层土壤含水遥感反演及其空间变异规律研究 |
5.1 遥感监测土壤含水率的基本原理 |
5.2 研究方法 |
5.2.1 土壤反射率法 |
5.2.2 土壤湿度分量法 |
5.2.3 地形湿度指数法 |
5.2.4 基于TM 的表观热惯量法 |
5.2.5 土壤温度信息反演 |
5.2.6 土壤含水率反演模型建立 |
5.3 矿区土壤含水反演与空间差异分析 |
5.3.1 矿区土壤含水率反演 |
5.3.2 土壤含水率与植被、地形相互影响关系 |
5.3.3 采区与非采区土壤含水率差异比较 |
5.4 总结 |
6 沉陷区包气带土壤含水分布规律研究 |
6.1 沉陷区包气带土壤含水研究背景 |
6.2 探地雷达基本原理 |
6.3 GPR 探测包气带土壤水理论与物性基础分析 |
6.4 野外实测与图像解译 |
6.4.1 测线布置与野外实测 |
6.4.2 图像处理与解译 |
6.5 探测结果应用分析 |
6.5.1 包气带土壤水垂向分布规律研究 |
6.5.2 变形区土壤水横向分布差异研究 |
6.6 GPR 实验验证 |
6.7 总结 |
7 工作面尺度下地下水位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
7.1 研究区数据获取 |
7.2 采矿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
7.2.1 绝对水位高程变化 |
7.2.2 离地表的相对水位变化 |
7.2.3 含水层厚度变化 |
7.2.4 采矿对地下水的影响过程 |
7.2.5 地下水受三带变化影响分析 |
7.2.6 地下水位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
7.3 总结 |
8 荒漠矿区环境要素关系模型 |
8.1 NDVI 与土壤含水率关系模型 |
8.2 荒漠区地下水与土壤含水率关系模型 |
8.3 荒漠区植被与地下水关系模型 |
8.4 地下水位变化对植被影响的判别模型 |
9 结论与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1.1 监测技术方面 |
9.1.2 影响规律方面 |
9.2 荒漠矿区资源环境协调开采建议措施 |
9.3 论文主要创新 |
9.4 研究不足 |
9.5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 |
导言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现状及解决对策 |
第一章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概况 |
第一节 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功能 |
第二节 立法概述 |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 |
第四节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权 |
第五节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基本内容 |
第二章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经济学理论 |
第二节 物权法理论 |
第三节 环境资源法理论 |
第四节 民族学理论 |
第三章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完善前提 |
第一节 确立科学发展观 |
第二节 协调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 |
第三节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四章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完善路径 |
第一节 国家与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完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中确立体现环境承载力的物权制度 |
第三节 西北民族地区水资源立法完善 |
第四节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容量法律制度完善 |
第五节 建立健全重要的环境资源法律制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 邱汉学,王秉忱,AdamsB.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8(04)
- [2]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D]. 马利邦. 兰州大学, 2011(09)
- [3]干旱区水资源量与质统一管理研究[D]. 张新民. 西安理工大学, 2000(01)
- [4]西北内陆盆地水资源转化与开发模式及生态环境效应 ——以黑河为例[D]. 刘少玉.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3(04)
- [5]干旱地区内陆河的水文生态特征及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研究——以塔里木河为例[D]. 胡安焱. 长安大学, 2003(04)
- [6]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 封玲. 南京农业大学, 2005(12)
- [7]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8]西北典型干旱区水土资源评价与预测模型的研究 ——以疏勒河流域为例[D]. 孙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5(04)
- [9]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D]. 雷少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3)
- [10]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问题研究[D]. 胡晓红. 兰州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