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矿题材绘画作品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肖洒[1](2021)在《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标志性中国人物画家,杨之光(1930-2016)的历史题材人物画在中国画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针对中国人物画长期以来不擅长表现宏大场面、揭示深刻主题、深入塑造人物形象等现实问题,本文从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发展变迁入手,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作为背景引入,探讨历史题材创作的中国人物画家的审美意识、历史观以及表现手法等内容,并分析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首先,论文阐述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了解杨之光艺术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其次,针对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艺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就历史题材人物画主题的构思和提炼、笔墨与造型的兼容以及创作图样等具体性问题作出深入探讨.最后,重点对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影响和借鉴意义展开讨论.结语部分,结合对当代语境下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的思考,阐释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下开展图像记录历史工作的重要性.客观而言,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在内容上表现出英雄人物于历史进程中的崇高意义.这种英雄主义的历史思想观,是毛泽东时代的主要特征,并为改革开放后文艺主旋律所积极倡导.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融合西方历史画、肖像画和风俗画三种不同的题材类型,既注重历史场景的再现来激发观者对历史事件的感受与情绪,又注意对历史人物的细节刻画,彰显了历史事件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引发观众思考画作所反映事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逻辑.在形式上,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在笔墨与造型的兼容、笔墨书写性与构图设计感的兼容等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丰富了笔墨造型语言,拓展了画面构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人物画风格的多元化发展.本文认为,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作为新中国画的代表,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民族气派、传统特色有机结合,打破传统中国画的“避世主义”的主题倾向和“逸笔草草”的笔墨技法特点,基于生活化情思来进行历史画创作,突破简单仿效西方的形式主义,体现了历史主题创作与国家、社会的命运相连,彰显出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现实价值.
齐鑫[2](2021)在《杨松林历史画创作研究》文中提出
刘海潮[3](2021)在《后工业时代东北工业题材水彩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后工业社会的逐步发展,以第二产业为支柱的东北地区受到了巨大影响,在后工业时代形成了特有的“东北工业文化记忆”。在此基础上,以后工业时代的东北工业为题材的水彩画应运而生,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艺术特征,表现形式与创作要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后工业时代东北工业题材水彩画深刻描绘了改革开放和工业转型之后的东北工业景象,同时又融入了对工业、城市以及生命的思考与反思。近年来,在当代水彩艺术的发展环境中,东北水彩画家们在后工业时代东北工业题材水彩画创作方面也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从而涌现出很多具有时代印记和传递情感的艺术作品。但从当前已有的东北后工业时代工业题材水彩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氛围来看,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过于单一,于是创新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对后工业时代东北工业题材水彩画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创新方向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概括来说,后工业时代工业题材在当代东北地区水彩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在东北水彩画的发展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的行文脉络大致如下:首先对后工业时代的概念与东北工业题材水彩画的发展演进进行介绍,从而引出后工业时代工业题材水彩画创作与群体实践;然后通过对后工业时代东北工业题材绘画语言特点,以及促成画面特点形成的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炼出后工业时代东北工业题材水彩画的创作要素;最后,对后工业时代东北工业题材水彩画的发展路径进行思考与展望。
姜宝昌[4](2021)在《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文中认为吴一峰是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一位因纪游式写生而享有盛誉的艺术家,他兼备中国传统教育和现代西学教育,诗书画印皆精,是一位“通才”型艺术家。而且全程经历了20世纪中国画改良运动的思潮,开拓性的提出了以古法写实的艺术理念,并以四十余年的写生壮举,完成了对西南山水在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上的探索,他注重对传统山水笔墨的表现和审美理念的传达,并因此形成了以古法写实理念写实景的山水画表现形式,同时也赋予了这种山水画表现理念和表现形式以特殊的生命力和表现力。本文以时代背景下吴一峰探索其写生山水画的得失为视角,研究了吴一峰在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构建上的探索成就,探讨了吴一峰与陆俨少、李可染、陶冷月等同时代师友之间,在写生方法、理法、创作、意境塑造等方面的异同,论证了“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艺术理念的开拓价值和意义。考辩了吴一峰与黄宾虹之间的私淑式关系,以及写生理念与胡佩衡之间的独立关系,明晰了吴一峰以古法进行纪游式写生探索是自发的、自觉的一种开拓性行为。明确了吴一峰山水画中因具有地理风俗的资料性、诗书画印的综合性、内容题材的现实性,才使其作品没有因为过于强调写实景和写实性,而削弱主观写意性表达,反而显示出强劲“生命力”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探索中视觉形式上的局限性。从吴一峰个案研究来说,本文是首次把吴一峰置于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为重新认识吴一峰提供了理论支持,拓宽了吴一峰研究资料的丰富性,也为研究20世纪山水画发展现象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典型案例。本文将在吴一峰为什么在20世纪前半页取得成功并获得广泛赞誉,而后期却被历史遮蔽少有人知,这个问题背景下展开论述,以此理清吴一峰写生山水画同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关系,真实还原吴一峰写生山水画的探索价值。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了该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研究重点和创新点,以及目前该项研究的现状,阐述了吴一峰作为以写生探索山水画变革的典型个案研究的总况。第二章是吴一峰“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理念的形成,通过对提出的背景、理念的成因、具体表现的阐述,以及与胡佩衡“古法写生”之间的考辩,明确了吴一峰的理念是自发、自觉的一种探索行为,是对传统重新挖掘、审视、重组,发掘了旧传统在新时期发展中的新价值,是有建设性和开拓性的。第三章是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的构建,本章共有四节,第一节分别分析了纪游式写生概念的形成以及与“卧游”理念的关系,第二节从体悟自然、观照现实、革新传统三个阶段分析了吴一峰一生的写生历程和艺事活动,第三节分析了吴一峰山水画创作的语言特点与审美表现,最后提炼出纪游式写生山水画在图真和写实层面的意义。第四章是与同时代师友写生比较,本章通过对黄宾虹、陆俨少、陶冷月、李可染、赵望云、关山月、黎雄才7位同时代画家,在写生理法与章法、纪游写生与写生创作、墨法突破与笔法融合、意境塑造与现实再现、科学写实与古法写实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性论述,通过对比,明晰了吴一峰鲜明的风格特点,以及在中国画转型时期的探索意义。第五章是纪游写生山水画的生命力及局限性,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三节,提出了地理风俗的资料性、诗书画印的综合性、内容题材的现实性三方面独特的艺术“生命力”,第二部分从图式观念和笔墨探索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局限性。结论:通过以上五章的客观、系统的论述,得出了吴一峰写生山水画在20世纪美术史上的探索价值,以及在科学写生与现代观察方式的建立、现场写生与时空观念转换两个方面的思考。
刘钧[5](2021)在《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俄罗斯的肖像艺术在世界画坛具有独树一帜的地位,尤其是到19世纪下半叶更是达到了顶峰阶段。在这一时期俄罗斯民族肖像画派逐渐形成,不仅出现了像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科夫和谢洛夫等耳熟能详的肖像画大师,还有一大批优秀的肖像画家也创作出十分精彩的作品,正是当时所有艺术家的合力作用之下,才创造出俄罗斯肖像画领域的辉煌成就。这种艺术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社会进程的必然结果。本文把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艺术的发展与时代进程相结合,从艺术发展规律、文艺思潮和社会背景的深层次角度来解读肖像绘画,并且从被描绘对象的社会身份和阶层属性分别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公众知识分子阶层和平民阶层。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角。首先,在俄罗斯肖像艺术传统当中有着英雄人物情结,对为民族历史作出伟大贡献的人群极为崇拜。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社会最为耀眼的群体当属公众知识分子阶层,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文艺作品作为武器,改变了陈旧的观念,推动了社会变革,为时代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当成批量的描绘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肖像作品出现时,正是艺术家顺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艺术现象在世界肖像画领域也极为少见,也成为了俄罗斯肖像艺术的独特标志。其次,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农奴制改革的推进,俄罗斯平民阶层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底层的劳动人民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俄罗斯肖像艺术家群体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变化,在创作中开始大量出现描绘农民工人的肖像作品,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历史帷幕的拉开。最后,在这一时期的俄罗斯肖像艺术家为自己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这些作品既是个体灵魂的自我审视,也是时代意志的精神投射,充满了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俄罗斯的肖像艺术对近现代中国肖像绘画发展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其产生环境和发展脉络与中国肖像艺术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对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的深入研究,希望找到其演化发展之规律,为中国肖像艺术的繁荣发展带来一定参考和借鉴的意义。
陈天虹[6](2021)在《当代中国主流绘画中的女性形象流变研究 ——以国画、油画、版画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古以来,女性便是艺术家们热衷的表现对象。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图像,是画家传达内心情感的载体,反映着其对艺术的追求与对生命的体悟。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画家们创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从“瘦骨清像”到“环肥燕瘦”,从“贵族仕女”到“都市女性”,从“闺阁日常”到“街巷平民”,从“耕织教子”到“英雄主人”……中国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变迁史就像一部中国女性形象文化审美的流变史,引领我们体悟不同时代对女性的不同认识。当前,各类艺术思潮接踵而至,传统与创新、东方与西方的艺术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进发出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这些不同的女性形象呈现在当代中国绘画之中。她们或清新典雅,或明艳动人,或娇小纤瘦,或朴实阳刚,或夸张变形,或精描细写,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并不断产生着变化。当代中国绘画中女性形象的流变过程往往伴随着主流审美观念与绘画语言的革新,体现了画家对于女性这一角色的绘画思考,侧面折射出当代女性的地位、观念及生存状态的转变过程。本文基于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对国、油、版画种中女性形象的图像变化与发展进行探究,力求呈现建国以来中国主流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大致发展脉络及流变特点,进而提炼在女性形象流变特征背后中国主流审美观念与女性生存状态的变化。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传承的视角梳理绘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对当代中国主流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作品进行梳理、分类与归纳。选取具有带代表性的女性形象题材进行分析,从女性角色变迁这一角度呈现建国以来中国主流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大致流变脉络;第三部分,从女性形象塑造的多样性出发,在当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探究当代中国主流绘画中女性形象的流变特征及发展趋势;第四部分,在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下,总结绘画中当代中国女性形象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及对今后女性形象绘画创作的启示。笔者认为,对当代中国主流绘画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具有特殊的美学意义与研究价值。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经由画家建构,不仅是其内心意识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下中国女性形象的图像反映。画家们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过程同时也是其对女性身份的认同过程。在新时期,中国绘画中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需要进一步发掘。
施技峰[7](2021)在《探析图式对绘画的影响 ——以工人题材创作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图式概念为插入点,通过分析图式和材料的关系,阐述了图式对绘画的影响。认为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绘画是以图式和矫正的节律进行的,且在这个摹写的过程中图式对图像有矫正作用。二、在对感性杂多材料进行空间整理时,是以图式作为指导的。三、绘画中的概念通过图式在时间中的组建完成。并且笔者认为绘画应该是对认识的描述,在感知的时间过程中,任何的一个感知的时间相位点都可以成为绘画记录的目标,且每一个点记录的画面形式都具有很大的差别。本文共分为五章两大部分,前三章以理论阐述为主,介绍了图式、材料、想象的相互关联,后两章是对理论联系实践的论述和操作,包括创作的借鉴和理论在实践中的结合。
答光明[8](2020)在《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文中提出蔡亮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的优秀代表之一,作为油画家,蔡亮创作了《延安火炬》、《我要当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等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作为美术教育家蔡亮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念影响了国内油画的发展,尤其是在革命历史画创作领域。作为新中国的美术工作者,蔡亮以及同时代艺术家共塑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美术视觉系统。在以事件所标记的历史时空来看,这一代画家经历过建国前的战火;接受了社会主义教育;参与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的“特殊时期”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作为文化的表征,这一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变革;作为“经典图像”的输出者,时代的政治文化塑造了这一代人集体的意识形态与艺术思想,同时,他们以其艺术图像又引导了时代的文化走向。对于蔡亮的个案研究,首先在于其自身不同于同时代画家的独特艺术价值的剥离以及艺术线索的梳理;其次,通过蔡亮的个案研究得以“照见”那个时代的画家群体,以作品的转向追溯社会的文化导向,进而投射出时代的美术史叙事,乃至历史叙事的逻辑,而将作品、作者、时代三者关联下的整体性分析是本文对于蔡亮以及其所处特定时空下的历史语境研究的初衷。本文的章节设置是基于研究对象具体历史时空下的三段划分:中央美术学院时期、陕西时期以及浙江美术学院时期,这三个阶段的研究结构将以艺术社会学“场域”存在铺垫之上的作品分析同时涉及这三个场景先后转换的逻辑连续。第一部分“中央美院时期”的研究主要围绕蔡亮自身艺术语言体系以及创作思想的脉络承袭,同时,对于建国初期中央美院的学术体系组成以及这种存在对于蔡亮自身的影响将作为观察对象所存在的“场”而展开;第二部分重点在于“陕西时期”蔡亮的个人化造型语言以及历史画创作的风格形成研究,这一部分将作为论文重点展开,涉及蔡亮代表作的深入分析。其次,对于陕西美协生态的构成研究作为蔡亮艺术语言及自身存在的具体历史情境,这种关联还涉及到蔡亮对于陕西美术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浙江美院时期”重点关注于蔡亮艺术转型的现实因素和时代背景,这其中同样存在着艺术体系的场景转换。这三个章节均以作品本身及变化为线索和切入点,同时关联各时期具体“艺术场”内力量构成与存在,这种平行结构基本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此外,对于蔡亮自身或者说蔡亮的艺术成就来说,美术史叙事对其某种程度上的“低估”或者蔡亮不同历史时期所处各自体系构建的现实遭遇同样将在蔡亮所处不同时期具体“场”的研究中加以解释。最后一章将以国家叙事的视角进一步阐释前文所涉及到的蔡亮作品及部分同时代艺术家创作中图像文本和艺术特征的观念存在,这一部分研究构筑艺术家所处时代的权力话语下的历史语境,并将个案的研究归置于一个大的“权力视角”以及“信仰空间”来观察,权力视角下的叙事逻辑以及具体的历史叙事逻辑将是蔡亮以及同时代艺术家所具备的时代特征的基本把握和事实存在,同时这也是以个案照见时代艺术家群体的具体反映。
雷创发[9](2020)在《从梵高书信中研究其艺术风格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梵高作为西方近代最杰出的画家之一,其绘画作品在西方美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绘画探索不仅为表现主义指明了方向,也间接影响了二十世纪的艺术发展。他去世后留下了900多封信和约1900件绘画作品,这些信件和作品成为我们深入了解他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路径。自梵高去世以来,研究其艺术风格与思想的着作越来越多,这是梵高生前不曾有过的现象。一方面证明了梵高作品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梵高艺术思想的重要价值。笔者不仅对梵高作品充满敬仰,也对他的书信充满好奇。所以,笔者希望通过对梵高书信的整理、研究以及对各个时期的作品分析,进一步研究梵高艺术风格的发展历程。本文通过梵高各个时期的书信并结合其画作来分析他艺术创作和生活背景之间的联系,总结其不同时期生活经历、艺术思想、绘画语言之间的关系,探究其风格演变的路径。同时借助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知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试图梳理、整理出梵高艺术风格以及艺术观念形成的原因。并且将梵高的作品与米勒、西涅克等人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巴比松画派、新印象画派以及浮世绘艺术表现形式对梵高艺术风格的影响,探讨梵高艺术风格形成的综合原因。本文按书信时间顺序,将研究分为六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信件和作品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对梵高艺术作品和信件的梳理与分析,归纳其不同阶段的艺术特色,整理、解析其艺术风格发展的总体轨迹,探究其艺术风格演变的深层原因。
侯一凡[10](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二、煤矿题材绘画作品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矿题材绘画作品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术语阐释 |
一、选题缘起 |
二、术语阐释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杨之光研究情况 |
二、杨之光相关美术史研究情况 |
第三节 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 |
一、资料运用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总体构思 |
一、研究目的 |
二、总体构思 |
第一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探索历程 |
第一节 接受与改造:杨之光五十年代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
一、“人民的新文艺”创作理念的凸显 |
二、政治理论的影响与改造 |
第二节 转型与成熟:六七十年代杨之光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
一、立足实践的笔墨转型 |
二、从生活到创作的程式定型 |
第三节 扩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杨之光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
第二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若干艺术问题 |
第一节 主题与生活的相互关系 |
一、人民是历史的主人 |
二、主题的构思和提炼 |
三、感性生活和思想创见 |
第二节 造型与笔墨的兼容问题 |
一、摒弃“逸笔草草”的传统创作观念 |
二、中国人物画笔墨与素描的结合 |
三、笔墨与造型的反复锤炼 |
第三节 四平八稳与欹侧多变的构图特色 |
一、从《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到《红日照征途》的构图变化 |
二、《难忘的岁月》与《白求恩》构图比较分析 |
三、《九八英雄颂》从手稿到创作的构图阐释 |
第三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影响 |
一、指导思想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的重要性 |
二、在生活中发现历史 |
三、笔墨语言的突破 |
四、画面构图的拓展 |
第二节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
一、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 |
二、杨之光的局限性 |
结语 |
图版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杨之光年表 |
附录2 杨之光代表作品创作年表 |
致谢 |
(3)后工业时代东北工业题材水彩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现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现状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注释 |
第二章 东北后工业时代研究 |
一、后工业时代社会及其特征 |
二、东北工业题材水彩画的演进 |
注释 |
第三章 后工业时代东北工业题材水彩画创作与群体实践 |
一、后工业时代东北工业题材水彩画创作时代背景 |
二、后工业时代东北工业水彩画代表画家群体 |
三、后工业时代东北工业题材水彩画的创作态势与个体表达 |
注释 |
第四章 后工业时代东北工业水彩画绘画语言的凸显 |
一、东北工业水彩画的审美特征 |
二、东北工业水彩画的画面特点 |
三、东北工业水彩画的表现形式 |
四、东北地区与其他地区工业水彩画的差异 |
注释 |
第五章 后工业时代东北工业水彩画现状的成因 |
一、东北工业水彩画创作的社会因素 |
二、东北工业水彩画创作的地域因素 |
注释 |
第六章 后工业时代东北工业水彩画发展的路径 |
一、东北工业水彩画精神内涵的变革 |
二、后工业时代大众审美趣味的转换 |
三、东北工业水彩画创新方向的多样态化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四、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古法写生:“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理念的形成 |
一、理念的提出 |
二、理念的成因 |
(一)承学经历 |
(二)时代思潮 |
(三)自觉意识 |
三、理念的表现 |
(一)临摹入古:进入传统 |
(二)对景写生:承变传统 |
(三)写物创意:复归传统 |
四、理念的开拓性 |
第三章 图真写实: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的建构 |
一、概念形成与理念引入 |
二、写生历程与艺事活动 |
(一)体悟自然阶段(1928—1948) |
(二)观照现实阶段(1949—1979) |
(三)革新传统阶段(1980—1994) |
三、语言特点与审美表现 |
(一)另辟蹊径上溯宋元意境 |
(二)新景致营造中的笔墨方式 |
(三)程式化到实景化的独特章法 |
(四)突出人世气息的新意点景 |
(五)重彩结合水墨淡彩的设色 |
四、图真意义与写实价值 |
(一)探索总结现实自然规律 |
(二)发掘表现地域文化内涵 |
(三)融通活变主体自觉意识 |
第四章 存形宣物:与同时代师友的写生风格比较 |
一、写生方法的比较 |
(一)写生理法与章法结构:与黄宾虹的写生比较 |
(二)科学写实与古法写实:与陶冷月的写生比较 |
二、笔墨语言的比较 |
(一)墨法突破与笔法融合:与李可染的写生比较 |
(二)纪游写生与创作语言:与陆俨少的写生比较 |
三、写生再现的比较 |
(一)纪游写生与农村写生:与赵望云的写生比较 |
(二)博采中西与现实再现:与关山月、黎雄才的比较 |
第五章 法自我立:纪游写生山水画的生命力及局限性 |
一、地理风俗的资料性 |
(一)步行海宁观潮记与浙西之游 |
(二)入蜀纪游与川北之游 |
(三)岷江、青衣江、柳江概况 |
二、诗书画印的综合性 |
(一)以诗文纪游以山水存形 |
(二)以书法作画以画作书法 |
(三)以金石铸筋骨以刀笔立线 |
三、内容题材的现实性 |
(一)自然山水与风俗题材 |
(二)新中国建设题材 |
四、视觉形式的局限性 |
(一)笔墨个性的局限 |
(二)图式个性的局限 |
结论 |
一、纪游式写生与传统笔墨的结合拓展 |
二、写生与现代观察方式的建立 |
三、现场写生与时空观念的转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吴一峰绘画作品选录 |
附录二:吴一峰写生稿选录 |
附录三:吴一峰艺术活动年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历史溯源 |
第一节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 |
第二节 批判现实主义作为时代精神 |
第三节 在反叛中寻找真实的巡回展览画派 |
第四节 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艺术世界” |
小结 |
第二章 以知识分子肖像画为例探索绘画中人文精神表达 |
第一节 灵魂的救赎——思想家文学家肖像画研究 |
第二节 善与美的表达——艺术家肖像画研究 |
第三节:真理的探寻——科学家肖像画研究 |
第四节:推波助澜——文艺评论家与艺术赞助人肖像画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以平民肖像画为例探索绘画中民族意识表达 |
第一节 苦难与坚强——农民题材肖像画研究 |
第二节 坚韧与乐观——工人肖像画研究 |
第三节 异域风情——少数民族肖像画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以艺术家自画像为例探索肖像画技法与艺术语言演变 |
第一节 古典到现代——肖像画材料与技法演进 |
第二节:单一到多元——肖像画形式语言拓展 |
小结 |
第五章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的特征与意义 |
第一节 肖像作为一种个体的社会语言 |
第二节 对中国肖像绘画的影响与启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6)当代中国主流绘画中的女性形象流变研究 ——以国画、油画、版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女性形象的历史起源 |
第二节 女性形象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各阶段主流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变迁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劳动妇女形象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的革命女性形象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独立女性形象 |
第三章 当代中国绘画中女性形象表现技法的流变分析 |
第一节 人物动态: 从塑造的典型化到自我的个性化 |
第二节 色彩语言: 从单一化到多元融合 |
第三节 情感营造: 从生活写照到关照内心 |
第四章 当代中国绘画中女性形象流变的艺术价值与启示 |
第一节 多元文化语境下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 |
第二节 对当代女性题材绘画创作的文化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片来源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7)探析图式对绘画的影响 ——以工人题材创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品信息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源起 |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三)本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
一 绘画中的图式 |
(一)图式的源起 |
(二)图式在绘画中的作用 |
1.图式的认知功能 |
2.图式的前摄功能 |
二 绘画中组建画面的材料 |
(一)意识中构成对象的材料 |
(二)纯视觉语言下的视触材料的两极代现 |
(三)制象中的工具材料 |
三 图式和材料在想象中的运用 |
(一)想象的理论构架 |
1.想象和感知的区别 |
2.时间轴上的感知和想象 |
(二)想象对材料和图式的运用 |
1.滞留过程中的想象对图式和材料运用的可能性分析 |
2.前摄过程中想象对材料和图式的运用 |
(三)想象中的图像转化为现实画面的若干规则 |
四 图式在实践中的运用 |
(一)图式和材料的结合 |
1.画面中图式的浅层表达 |
2.图式的深层理解---时空整理 |
3.概念通过图式在时空中的组建形成 |
4.小结 |
(二)图式在感知过程中的影响 |
1.图式在滞留中的影响所产生的绘画风格 |
2.图式对前摄的影响所产生的绘画风格 |
3.想象中的图式运用对画面风格的影响 |
(三)不同工人题材绘画风格中的图式 |
五 以工人题材为例的实践操作 |
(一)创作作品意图阐述和借鉴材料说明 |
(二)创作过程阐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框架 |
(一)、蔡亮造型语言研究 |
(二)、创作理念分析 |
(三)、历史语境的建构 |
(四)、历史叙事的逻辑 |
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图像学结合风格学分析 |
(二)、文化社会学概念对于“场域”的构建 |
第一章 历史画的前言(1932-1949) |
第一节 “美育”的历史情境 |
第二节 西画东渐 |
第三节 抗战美术 |
第四节 蔡亮绘画蒙学 |
第二章 学派与体系(1950-1955) |
第一节 学派与体系 |
第二节 写实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向 |
第三节 建国初期素描教学改革 |
第四节 由《人民空军》看“艺术”与“技术” |
第五节 从“天才”谈起 |
第三章 自我的构建(1955-1981) |
第一节 “年连宣”的现实职能 |
第二节 《延安火炬》及“变体” |
第三节 蔡亮素描 |
第四节 “特殊时期”时期的陕西美术 |
第五节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及草图遗存 |
第四章 观念和风格的转向(1981-1995) |
第一节 “新时期”的艺术处境 |
第二节 “江南”与“西北”的距离 |
第三节 再次面对历史 |
第五章 历史的维度 |
第一节 在场与缺席 |
第二节 语言的惯习与遮蔽 |
第三节 革命美术中的观念 |
第四节 艺术与政治的共同历史化 |
第五节 国家叙事与历史重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译着 |
二,专着 |
三,期刊文章 |
四,报纸文章 |
附录1 :蔡亮信件 |
附录2 :蔡亮手稿 |
附录3 :“文革”材料 |
附录4 :蔡亮复查结论 |
附录5 :蔡亮年表 |
致谢 |
(9)从梵高书信中研究其艺术风格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0.1.1 研究源起 |
0.1.2 研究目的 |
0.1.3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点和重点、难点 |
0.4.1 创新点 |
0.4.2 重点与难点 |
0.5 研究内容 |
0.5.1 研究结构与章节分布 |
第一章 绘画的萌芽期:第1-193号信 |
1.1 生活经历:初尝生活艰辛 |
1.1.1 遇见绘画:第1-8号信 |
1.1.2 艺术的熏陶:第9-33号信 |
1.1.3 宗教信仰的破灭:第34-193号信 |
1.1.4 决心成为艺术家:第145-165号信 |
1.2 艺术思想:自然的呼唤 |
1.2.1 学会欣赏绘画中的美:第1-33号信 |
1.2.2 热爱自然是理解艺术的途径:第34-113号信 |
1.2.3 画家就是同大自然在搏斗:第166-193号信 |
1.3 代表作品与艺术风格特征 |
1.3.1 才能初现:以《拉姆斯盖特王家路的景色》为例 |
1.3.2 质朴的绘画语言:以《煤矿咖啡馆》为例 |
1.3.3 崇尚悲哀:以《负重者》为例 |
1.3.4 表现真实:以《坐在壁炉边的男子》《老农夫》为例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绘画的学习与借鉴期:第194-384号信 |
2.1 生活经历:苦苦支撑的艺术探索 |
2.1.1 人际关系的交恶:第193-224号信 |
2.1.2 叛逆的爱情:第224-250号信 |
2.1.3 现实与理想的挣扎:第262-377号信 |
2.2 艺术思想:追求既现实又融有感情的人物肖像画 |
2.2.1 表现现实情感是现实主义绘画的精髓:第199-222号信 |
2.2.2 朴素单纯的人物身上蕴藏着伟大的品质:第288-290号信 |
2.2.3 保持真诚的情感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关键:第291-333号信 |
2.3 代表作品与艺术风格特征 |
2.3.1 画出有生命的东西:以《披头巾拄拐杖的老妇》为例 |
2.3.2 画出生命的挣扎与抗争:以《悲哀》为例 |
2.3.3 孤寂的风景:以《截梢的柳树》为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绘画的自我创造期:第385-576号信 |
3.1 生活经历:越陷越深的生活困境 |
3.1.1 日渐疏离的家庭关系:第410-415号信 |
3.1.2 独立特行的艺术思想:第555-566号信 |
3.1.3 巴黎的色彩:第567-576号信 |
3.2 艺术思想:“画出生活”—劳动中的农民形象 |
3.2.1 画出生活的痕迹:第437-497号信 |
3.2.2 夸张个性即为真实:第512-515号信 |
3.3 代表作品与艺术风格特征 |
3.3.1 追求生活的真实:以《织布工》《播种的农民夫妇》为例 |
3.3.2 回到生活:以《吃土豆的人》为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绘画的蜕变期:第578-676号信 |
4.1 生活经历:阿尔勒的阳光 |
4.1.1 日本艺术的梦想:第587-686号信 |
4.1.2 突患顽疾:第732-740号信 |
4.1.3 绝望与不安:第743-768号信 |
4.2 艺术思想:“夸张与变形”—日本绘画的影响 |
4.2.1 像日本画家一样去观察事物:第620-678号信 |
4.2.2 夸张色彩特性能增强绘画的艺术性:第624-676号信 |
4.3 代表作品与艺术风格特征 |
4.3.1 再造空间的表现方法:以《收割》为例 |
4.3.2 互补色与对比色的幷置:以《夜间咖啡馆》为例 |
4.3.3 色彩的平面与装饰:以《摇篮曲》为例 |
4.3.4 高纯度色彩的和谐:以《卧室》为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绘画的高峰期:第778-902号信 |
5.1 生活经历:黎明之前的黑暗 |
5.1.1 幻觉与清醒之间的绘画:第778-873号信 |
5.1.2 出乎意料的结局:第873-902号信 |
5.2 艺术思想:重回现实主义 |
5.2.1 追求简明风格的现实主义绘画:第812-854号信 |
5.2.2 用色彩探索现代性肖像画:第879-885号信 |
5.3 代表作品与艺术风格特征 |
5.3.1 自然风景的主观表现:以《两棵丝柏树》《星月夜》为例 |
5.3.2 探索现代主义肖像画:以《加歇医生》《自画像》为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梵高艺术风格的演变 |
6.1 梵高艺术风格的演变历程 |
6.1.1质朴与真实风格时期(早期):1879-1886 |
6.1.2夸张色彩与平面化风格时期(中期):1886-1889 |
6.1.3运动性笔触风格时期(后期):1889-1890 |
6.2 梵高艺术风格的演变规律及影响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中图片来源 |
附录2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
一、自然生态图景 |
二、游牧生活表现 |
三、草原民俗活动 |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
结语:问题与出路 |
参考文献 |
图片出处 |
附录 |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煤矿题材绘画作品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D]. 肖洒. 西安美术学院, 2021(12)
- [2]杨松林历史画创作研究[D]. 齐鑫. 鲁东大学, 2021
- [3]后工业时代东北工业题材水彩画研究[D]. 刘海潮.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D]. 姜宝昌.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D]. 刘钧.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6]当代中国主流绘画中的女性形象流变研究 ——以国画、油画、版画为例[D]. 陈天虹. 扬州大学, 2021(09)
- [7]探析图式对绘画的影响 ——以工人题材创作为例[D]. 施技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D]. 答光明.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9]从梵高书信中研究其艺术风格的演变[D]. 雷创发. 江南大学, 2020(01)
- [10]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