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英汉互译中的创造性(论文文献综述)
丁泉秀[1](2021)在《Lessons from the Virtual Classroom(Chapter1-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实践报告以教育学着作《虚拟课堂教学之鉴》第一章和第二章为翻译文本。该文本分析了21世纪线上教学的现状,并总结了线上教学中教师将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为未来线上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建设性意见。笔者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经典和前沿文献,并制定了合理的实施计划。在案例分析部分,笔者总结了词语、句子和语篇衔接三个方面的翻译策略。从词语层面探讨了词义引申法、词类转译法和增词法;句子层面,分析了内嵌法、切分法和重组法;语篇衔接层面,主要采用指称重构法、替代法和词汇衔接法三种方法。本次翻译实践为教育类文本的翻译积累了素材和经验,有助于为后续此类文本翻译提供借鉴。
陈勇[2](2020)在《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文中提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无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抑或是在当今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其对内和对外政策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对世界局势和相关国家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因而都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各国了解中国政策方针和治国理念的一个重要渠道,是翻译成外语的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的准确度、对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对政治的敏感性等因素会影响外国人士对中国领导人着作的理解,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对华态度。中国领导人着作对外翻译已有近百年历史,对这些翻译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评价其得失、效果,有助于改进当今和今后政治文献外译的质量,取得理想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以《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部领导人着作及其英译本为研究语料,探索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轨迹,发现这种翻译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为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鉴于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能深刻揭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且与翻译规范(研究)在学术理念、研究视野、研究路径等方面高度契合,本研究借用其学术理念和分析框架,提出了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以便有效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深入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受社会因素制约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改造图里(Toury)等学者关于翻译规范的分类从而将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分为操作规范和社会规范,并借鉴费尔克劳(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通过对标题、比喻、词语和注释四个方面的英译方法进行充分描写,发现其规律性,以此为基础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第二,从机构、外交、伦理和意识形态四个方面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分析社会因素对政治文献翻译产生影响的具体方式;第三,分析上述翻译规范所形成的总体秩序,主要包括:规范的层次结构,即每部译作及其所处时代中并存的主流规范、过时规范和先锋规范;规范的约束力,即当规范发生冲突时哪些规范约束力强哪些弱,以及从总体上来讲原语规范和目的语规范哪个约束力更强;“正确”观念,即当时的“正确”翻译的标准;此外,还分析层次结构、约束力和“正确”观念在三部着作英译中的变迁过程。通过微观的文本分析、宏观的社会背景分析以及中观的影响机制分析,本研究发现:第一,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所有规范中,国家利益伦理的约束力强于其它任何翻译规范。第二,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约束力难以做到百分之百,总有少数例外情况。第三,随着时代发展,原语规范在领导人着作英译中有逐渐减弱之势,但均强于目的语规范。第四,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层次结构是动态的,“正确”观念也随之变化,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第一,理论创新:提出了翻译规范秩序这一概念和翻译规范研究的话语分析框架;第二,观点创新:国家利益伦理具有最强约束力;第三,视角创新:挖掘出了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点,提出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视角。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检验并充实翻译规范理论,将其研究范围从文学翻译扩大到政治翻译;应用价值在于,为今后的领导人着作翻译提供有益借鉴,为中共中央编译局等中央文献翻译单位提供参考。
李洋洋[3](2020)在《《二战中的商船海员》汉译中句式重构的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世界航运市场正在迅速走向一体化。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也积极地从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迈进。在我国航运强国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因此,海事文本的翻译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翻译实践报告是基于《二战中的商船海员》一书中第四章到第七章完成的。该部分主要描述了二战时美国商船海员和护航队在海上航行时的经历。在英译汉的实践中,书中有大量句子需要运用句式重构的方法来进行翻译。因此,本文作者将以《二战中的商船海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句子作为研究语料,对英译汉中的句式重构进行个案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由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因此句式重构在英汉互译中应用广泛,这一点在《二战中的商船海员》的汉译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作者归纳总结出五种翻译方法来进行句式重构,这五种方法具体为:换序译法、转态译法、正反译法、合句译法以及缩句译法,以实现英汉句子翻译的准确、流畅的目标。希望本研究能够对海事文献的翻译研究人员以及从事航运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也希望能够对海事翻译教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周驰远[4](2020)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化与抽象化 ——《逐出地狱》(节选)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此翻译报告以无参考译文的德文原版小说《逐出地狱》(Die Vertreibung aus der H?lle)作为翻译文本。《逐出地狱》是奥地利作家罗伯特·梅纳瑟(Robert Menasse)的早期作品,小说大量运用场景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作者善用长句,句式多变。此外,该作品中还出现很多西语、葡语等词汇,这给译者的翻译也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德语和汉语的表达习惯以及对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在表达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德汉互译中对于词义作具体化和抽象化的转化是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译者不应该拘泥于原文形式,需要在不违背源语文本意思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成符合目标语读者语言习惯的译文。本报告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本次翻译任务,主要包括文本介绍、作者介绍、选题的意义与使用价值依据;第二章,对此次任务过程进行描述,包括译前分析与准备以及翻译过程;第三章,介绍翻译策略,即文学翻译的特点及翻译中具体化和抽象化的内容;第四章,从不同角度结合具体译例对翻译中的具体化和抽象化进行分析;第五章,总结本次翻译实践的收获与不足,主要通过反思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为以后的翻译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董洋[5](2020)在《教育类研究报告Good Practice Report:Blended Learning(后半部分)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学术文本的翻译在教育思想的交流和传播中有重要作用。此次翻译文本选自学术性文本——教育类研究报告Good Practice Report:Blended Learning的后半部分,介绍了混合式学习在多领域内对教育与教学实践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笔者依据翻译目的论原则,针对教育类研究报告的语言、题材和体裁特征,在翻译中采用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该实践报告着重探讨了词汇、松散句和非人称主语三方面的翻译问题。在词汇翻译上,主要包括词性转换、根据语境选择词义和增译法;在松散句的翻译上,主要涉及顺译法、逆译法和重组法;最后探讨了非人称主语的翻译。笔者对每种译法都列举了典型的案列分析,并总结归纳翻译技巧。希望此次翻译能够对我国教育学文献资料有所补充,并为学术文本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孙吉娟[6](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臧慧莹[7](2020)在《教育研究报告High-Impact Educational Practices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此次英汉翻译材料为美国大学与学院联合会出版的教育研究报告High-Impact Educational Practices(《高影响力教育实践》)。此文本主要介绍了全人教育课程理念下的十种高影响力教育实践活动,倡导各类学校普及高影响力教育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其中来。为了确保原文信息的等效传递以及译文的可读性,笔者在翻译过程中以明晰化策略为指导,对词语、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的翻译难点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在案例分析部分,笔者结合具体案例,总结了实现词汇意义、句子和语篇逻辑衔接明晰化的主要翻译方法,包括增译动词时态和名词单复数标记词、换词转译、调整句式结构和显化隐性逻辑衔接等方法,以期能为日后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
刘欣[8](2019)在《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哲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汉语译成英语或英语译成汉语时,如何实现表达准确,即用词“达意”,是困扰我国广大英语学习者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中,“达”是关键。所谓“达”,即通达,明达,就是把想要传递的意义、信息、精神、风格等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而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具体指对英语思维方式不了解,或者掌握不准确的英语学习者),在汉译英时往往存在英语表达不准确、不恰当、不流畅的问题。在英译汉时,也常常很难把握英语语句准确的含意,无法用清晰顺畅的汉语表达出来。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为隐蔽的因素是这些英语学习者没有自觉意识到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体现了以汉语和英语为母语者的思维活动的不同结构和特征,这种差异会从根本上影响汉英互译的质量和效果。对许多英语学习者而言,由于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汉英互译往往停留在文字之间含义的直接转换上,缺乏对由思维方式决定的语句的思想背景、意义判断、价值取向、文化形态的整体理解。这里实际涉及哲学上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需要从哲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要解决汉英互译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英语学习者应该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调适机制。在汉译英时,自觉地调适到要用英语中蕴含的思维方式想问题;反过来,在英译汉时自觉地调适到用汉语中蕴含的思维方式想问题。因此,学习者需要同时熟悉汉英两种语言中蕴含的不同思维方式,准确地把握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调适机制,在汉英互译中对思维方式自觉地进行调整,而这是以往语言学习和教学中不大重视的。显然,从哲学视角对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如何调适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提高汉英互译水平和文化交流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哲学视角展开对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问题的研究,可以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比如汉语和英语中蕴含的思维方式的各自特征是什么?两者的差异在汉英互译中引发了哪些具体的哲学问题?如何通过思维方式调适来消解这些影响?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综合运用中西哲学比较和哲学诠释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充分利用认知哲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理论成果,针对汉英互译实践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将抽象的哲学理论分析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差异的哲学思考方面,本论文采用中西哲学比较的理论和方法,指出汉英两种语言中蕴含的不同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在本体论上,表现为“关系优先”与“实体优先”的差别;在认识对象上,表现为“取象”与“抽象”的差别;在认识途径上,表现为“直觉导向”和“逻辑导向”的差别;在知识形态上,表现为“强调意会”与“强调建构”的差别;在方法论上,表现为“注重变通”与“注重规定”的差别。这五个方面,存在着由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方法论的内在逻辑线索。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差异本来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汉英互译实践中,受到语言迁移、理解障碍和视域演变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可能忽略了这种差异的存在,将母语中的思维方式不自觉地渗透到对目标语的理解和表达中去,这就造成了两种思维方式的冲突。本论文运用哲学诠释学的理论与方法,追溯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冲突形成的根本原因。在理解目标语的过程中,由于意义向一切可能的理解敞开大门,如果在思维“前结构”中缺乏目标语之所蕴含的思想背景和观念体系,目标语意义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很难抵御来自基于母语思维方式的曲解,难免出现对目标语意义的误读。因此,汉英互译需要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视域融合,这就需要发现英语学习者以往存在的某些思维方式上的固有弱点,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本论文针对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差异引发的冲突,根据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指出他们以往存在思维方式上的如下弱点,这就是“主体性不突出”、“隐喻能力不足”、“例证分析能力不足”、“层级建构能力不足”和“’是’概念不发达”,进而讨论了这些弱点产生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和认知特征。英语学习者通过适当的思维训练,可以比较自觉地建构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通道,即在分析汉英思维方式差异性的基础上,找到各自包含的思维结构的对应关系,使得一种思维结构可以通过适当的训练顺畅地转换成另一种思维结构。这里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需要,利用“思维前结构的调整”、“逻辑追问”、“逻辑反演”、“现象学还原”等方法,促进思维方式的调适,从而消解汉英互译中由思维方式差异引发的冲突,提升汉英互译的能力和水平。本论文的研究有助于解决英语教学和文化交流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本论文指出英语教学改革应从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转向通过思维方式的调适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这需要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对哲学、比较文化、认知科学相关知识的必要了解。在对外文化交流领域,应当培养翻译人才充分了解汉英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调适机制,实现不同思想文化的准确和顺畅的交流。本论文有助于更有效地讲好“中国故事”,从而更广泛、更充分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思想文化成果。
张丽坤[9](2018)在《英汉互译中习语的文化差异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在英汉互译中,习语的翻译可以说是最难的,也是最灵活的,经常会给译者带来障碍。中英习语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互译中习语的文化差异、现状、重要性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如何处理英汉习语互译中文化差异的影响。
唐楠[10](2018)在《英汉互译中的认知隐喻翻译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文化语言的交流日益频繁,英汉语言的认知隐喻翻译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基于此,本文针对翻译与隐喻的联系进行分析,并针对隐喻、隐喻翻译及认知隐喻翻译的概念实质进行阐述,提出映射对等翻译、隐喻概念域归化映射翻译、隐喻概念域映射移植翻译等形式的选择方式,希望可以方便人们的理解。
二、谈英汉互译中的创造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英汉互译中的创造性(论文提纲范文)
(1)Lessons from the Virtual Classroom(Chapter1-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原文题材分析 |
二、原文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词语的翻译策略 |
一、词义引申法 |
二、词类转译法 |
三、增词法 |
第二节 句子的翻译策略 |
一、内嵌法 |
二、切分法 |
三、重组法 |
第三节 语篇衔接的翻译策略 |
一、指称重构法 |
二、替代法 |
三、词汇衔接法 |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二节 翻译实践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原文、译文 |
附录2: 平行文本 |
附录3: 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突破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领导人着作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1 《毛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2 《邓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3 《习谈》英译和出版过程 |
2.2 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 |
2.2.1 《毛选》英译研究 |
2.2.2 《邓选》英译研究 |
2.2.3 《习谈》英译研究 |
2.3 话语视角下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对比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3.1 批评话语分析 |
3.2 翻译规范 |
3.2.1 翻译规范研究的源起 |
3.2.2 翻译规范的分类和涵盖范围 |
3.3 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契合之处 |
3.3.1 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 |
3.3.2 从语言到社会的研究视野 |
3.3.3 权力关系 |
3.3.4 意识形态 |
3.3.5 历史性 |
3.3.6 中介性 |
3.3.7 阐释性 |
3.3.8 小结:“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的理据 |
3.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3.4.1 费尔克劳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 |
3.4.2 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
3.4.3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
第四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 |
4.1 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
4.1.1 标题语义信息的翻译方法 |
4.1.2 标题语法形式的处理策略 |
4.1.3 总结: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
4.2 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
4.2.1 比喻简述 |
4.2.2 本研究中比喻的界定标准和翻译方法 |
4.2.3 比喻翻译方法统计和分析 |
4.2.4 总结: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
4.3 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
4.3.1 共同词译法分类 |
4.3.2 分析 |
4.3.3 总结: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
4.4 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
4.4.1 《毛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2 《邓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3 《习谈》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4 三部着作注释英译方法对比与分析 |
4.4.5 总结: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 |
5.1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机构规范 |
5.1.1 外文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
5.1.2 中共中央编译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
5.1.3 外文局和中共中央编译局机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
5.2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外交规范 |
5.2.1 毛泽东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毛选》英译的影响 |
5.2.2 邓小平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邓选》英译的影响 |
5.2.3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政策及其对《习谈》英译的影响 |
5.3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伦理规范 |
5.3.1 作为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爱国伦理 |
5.3.2 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分析思路 |
5.3.3 三部译作的翻译伦理分析 |
5.4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意识形态规范 |
5.4.1 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4.2 权力关系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4.3 翻译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翻译规范秩序的话语分析 |
6.1 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及其变迁 |
6.1.1 《毛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1.2 《邓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1.3 《习谈》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2 翻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
6.2.1 三部着作标题英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
6.2.2 “正确”观念及其变迁的社会动因分析 |
6.3 翻译规范的约束力 |
6.3.1 翻译规范约束力的非绝对性 |
6.3.2 原语规范的减弱之势与相对于目的语规范的强势地位 |
6.3.3 具有最强约束力的国家利益伦理 |
6.4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两个“变”和两个“不变” |
第七章 结论 |
7.1 总结 |
7.2 结论 |
7.3 创新 |
7.4 启示 |
7.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二战中的商船海员》汉译中句式重构的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翻译任务介绍 |
1.1 作品原文介绍 |
1.2 翻译任务简介 |
第2章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过程描述 |
2.3 译后事项 |
第3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海事文本的特点分析 |
3.1.1 海事文本的语言特点 |
3.1.2 海事文本的句式特点 |
3.1.3 海事文本的翻译难点 |
3.2 海事文本翻译中的句式重构 |
3.2.1 换序译法 |
3.2.2 转态译法 |
3.2.3 正反译法 |
3.2.4 缩句译法 |
3.2.5 合句译法 |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翻译总结 |
4.2 翻译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原文与译文 |
附录B 翻译术语对照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文学翻译中的具体化与抽象化 ——《逐出地狱》(节选)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简介 |
1.1 文本介绍 |
1.2 作者介绍 |
1.3 选题的意义与使用价值依据 |
第2章 任务过程描述 |
2.1 译前分析与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2.1 初译稿修改中的难点 |
2.2.2 审读、润色和定稿 |
第3章 翻译策略 |
3.1 文学翻译的特点 |
3.1.1 文学翻译的艺术性 |
3.1.2 文学翻译的社会文化性 |
3.2 翻译的具体化与抽象化 |
3.2.1 德语和汉语的表达差异 |
3.2.2 具体化和抽象化原则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单个词的具体化与抽象化 |
4.1.1 动词的翻译问题 |
4.1.2 名词的翻译问题 |
4.1.3 代词的翻译问题 |
4.1.4 副词的翻译问题 |
4.2 常用表达的具体化与抽象化 |
4.3 句子中语体的具体化与抽象化 |
4.4 句子中说明顺序的具体化与抽象化 |
第5章 翻译实践总结 |
5.1 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
5.2 翻译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致谢 |
(5)教育类研究报告Good Practice Report:Blended Learning(后半部分)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原文题材 |
二、原文体裁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教育类文本中的词汇翻译 |
一、词性转换 |
二、根据语境选择词义 |
三、增词法 |
第二节 松散句的翻译 |
一、顺译法 |
二、逆译法 |
三、重组法 |
第三节 非人称主语的翻译 |
一、将主语译为状语 |
二、将主语译为宾语 |
三、译为无主句 |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
第二节 翻译中的收获与经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原文、译文 |
附录2 :平行文本 |
附录3 :术语表 |
致谢 |
(6)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7)教育研究报告High-Impact Educational Practices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原文题材分析 |
二、原文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词汇意义的明晰化 |
一、增译时态与单复数标记词 |
二、换词转译 |
三、增译隐藏信息 |
四、抽象词变具体词 |
第二节 句子的明晰化 |
一、句式重组 |
二、句子合并 |
三、句子拆分 |
第三节 语篇逻辑衔接的明晰化 |
一、连接词衔接的明晰化 |
二、非定谓小句衔接的明晰化 |
三、副词和动词衔接的明晰化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和译文 |
附录2 :图表 |
附录3 :平行文本 |
附录4 :术语表 |
致谢 |
(8)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哲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汉英互译中思维差异的影响 |
1.1.2 汉英互译中思维差异引发的哲学问题 |
1.1.3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差异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有关汉英语言差异的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有关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语言与思维的跨学科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差异的哲学思考 |
2.1 关系优先与实体优先 |
2.1.1 作为哲学范畴的关系与实体 |
2.1.2 汉英语句结构上的关系优先与实体优先 |
2.1.3 汉英语句功能上的关系优先与实体优先 |
2.2 取象与抽象 |
2.2.1 作为哲学范畴的“象”与“现象” |
2.2.2 汉英语言中取象与抽象的不同路径 |
2.2.3 汉英语言中取象与抽象的不同效果 |
2.3 直觉与逻辑 |
2.3.1 汉语中的直觉与逻辑 |
2.3.2 英语中的直觉与逻辑 |
2.3.3 汉英互译中的认识路径转换 |
2.4 意会与建构 |
2.4.1 汉语中的意会 |
2.4.2 英语中的建构 |
2.4.3 立象尽意与意向性的反差 |
2.5 变通与规定 |
2.5.1 汉语中变通的表征与模式 |
2.5.2 英语中规定的表征与模式 |
2.5.3 变通与规定的矛盾与协调 |
本章小结 |
3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冲突产生的哲学溯源 |
3.1 语言迁移引发的思维方式冲突 |
3.1.1 语言迁移的含义及特点 |
3.1.2 思维方式对语言迁移的影响 |
3.1.3 影响语言迁移的具体因素 |
3.2 理解障碍引发的冲突 |
3.2.1 汉英互译中的理解障碍 |
3.2.2 文化传统造成的影响 |
3.2.3 生活世界造成的影响 |
3.3 视域演变引发的冲突 |
3.3.1 汉语表达中的视域扩展 |
3.3.2 英语表达中的视域收缩 |
3.3.3 视域演变冲突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4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冲突暴露的认知弱点 |
4.1 主体性不突出 |
4.1.1 中国文化中的“互倚型自我” |
4.1.2 西方文化中的“独立型自我” |
4.1.3 两类“自我”的转换 |
4.2 隐喻能力不足 |
4.2.1 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 |
4.2.2 抽象思维不发达 |
4.3 例证分析能力不足 |
4.3.1 对“象”的特殊偏好 |
4.3.2 中西思维中“想象”的差异性 |
4.4 层级建构能力不足 |
4.4.1 “树式”结构与“竹式”结构的差异 |
4.4.2 名词与动词关系的差异 |
4.5 “是”概念不发达 |
4.5.1 汉语中的“是” |
4.5.2 英语中的“是” |
本章小结 |
5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路径 |
5.1 关系思维与实体思维之间的调适 |
5.1.1 思维前结构的调整 |
5.1.2 关系思维向实体思维的调适 |
5.1.3 实体思维向关系思维的调适 |
5.2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的调适 |
5.2.1 直觉与逻辑认知特征对比 |
5.2.2 直觉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调适 |
5.2.3 逻辑思维向直觉思维的调适 |
5.3 变通性思维与规定性思维之间的调适 |
5.3.1 变通性思维向规定性思维的调适 |
5.3.2 规定性思维向变通性思维的调适 |
本章小节 |
6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应用研究 |
6.1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
6.1.1 在英语教学中开设比较文化课程 |
6.1.2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
6.1.3 英语人才哲学素养的培育 |
6.2 对汉英文化交流的启示 |
6.2.1 注重汉英文化交流中的思维方式差异 |
6.2.2 加强文化交流中理解和解释的研究 |
6.2.3 优化汉英文化交流中的对话关系 |
6.3 对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考 |
6.3.1 基于思维方式调适角度的思考 |
6.3.2 基于人才培养角度的思考 |
6.3.3 基于文化发展战略角度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英汉互译中习语的文化差异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英汉习语互译的现状分析 |
2 英汉互译中习语翻译的重要性 |
3 文化差异 |
3.1. 生存环境 |
3.2 历史文化 |
4 应对策略 |
4.1 强化汉语言文学 |
4.2 加强自身修养 |
4.3 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4.4 勇于创新 |
4.5 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
5 结语 |
(10)英汉互译中的认知隐喻翻译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翻译与隐喻的联系 |
(一) 翻译与隐喻具有高度相似性 |
(二) 隐喻化的翻译过程是解释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
1. 翻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也是翻译者追求跨域映射的隐喻化过程 |
2. 解码阶段体现翻译的解释性 |
3. 编码阶段体现翻译的解释性和创新性 |
二、英汉互译中认知隐喻翻译的理论基础 |
(一) 隐喻翻译 |
(二) 认知隐喻翻译 |
三、英汉互译中的认知隐喻翻译选择 |
(一) 映射对等翻译 |
(二) 隐喻概念域归化映射翻译 |
(三) 隐喻概念域映射移植翻译 |
四、谈英汉互译中的创造性(论文参考文献)
- [1]Lessons from the Virtual Classroom(Chapter1-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丁泉秀.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D]. 陈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12)
- [3]《二战中的商船海员》汉译中句式重构的实践报告[D]. 李洋洋.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4]文学翻译中的具体化与抽象化 ——《逐出地狱》(节选)的翻译实践报告[D]. 周驰远.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5]教育类研究报告Good Practice Report:Blended Learning(后半部分)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董洋.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6]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7]教育研究报告High-Impact Educational Practices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臧慧莹.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8]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哲学分析[D]. 刘欣.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9]英汉互译中习语的文化差异探讨[J]. 张丽坤. 英语广场, 2018(11)
- [10]英汉互译中的认知隐喻翻译探究[J]. 唐楠. 文教资料, 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