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隆重推出九二友好观光年(论文文献综述)
许菲[1](2021)在《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韩自1992年正式建交,迄今已近30年,而两国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历史远比这个时间更长,城市外交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独特因素。单就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成果——缔结国际友好城市来说,从1993年7月1日首对中韩国际友好城市——连云港市和木浦市正式缔结友城关系算起,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韩间已缔结友好省市(姊妹城市)关系206对,韩国成为除日美两国外与中国签订友好城市协议最多的国家。最初,中国连云港市和韩国木浦市缔结友城关系,主要是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时至今日,中韩城市外交合作领域不再限于经贸投资领域,其交往发展广泛辐射到地方政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运动、妇女儿童权益、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等各个领域,交往成果可谓是全面开花。与此同时,中韩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层次不断深化,由最初的省市一级行政单位发展到区县级行政单位,社会组织、市民团体乃至个人纷纷加入到该行列。可以说,城市外交为中韩地方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营造了有利氛围,其在经贸投资、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城市治理、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成果良多,惠泽民众。经历了初期的接触和探索阶段后,经过磨合与调整,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逐渐走向稳定增长阶段,其交往目的和目标由最初的注重获得转向合作共赢发展。在此背景下,中韩国际友好城市的缔结形式不再限于“一对一”关系,开始转向“一对多”方式,而交往模式则由双边为主发展到双边与多边并重,中韩地方政府更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国际组织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交往对象也由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其他地区辐射。总体来看,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然,不能就此回避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友好城市总体发展不平衡、合作形式比较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导致民众存在误解、扩大贸易引发双方经贸摩擦。虽然中韩地方政府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往往是事倍功半。而究其原因则十分复杂,一些属于结构性的因素远非地方政府之力所能解决。如在超国家层面,国际组织越来越多的发挥作用而逐渐改变了既有的交往格局。在国家层面,中央政府的制约、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排除。在民间层面,非政府组织、传媒集团等社会组织实体,也谋求在对外交往中表达利益诉求,都成为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交织,地方、国家和国际事务相交融,现阶段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形势和环境,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探讨。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超国家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次国家行为体、社会行为体四个层次,借助白里安·豪京的多层外交理论,并融合加里·马克斯、里斯贝特·胡格提出的多层治理理论,形成理论阐释和具象认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总体分析框架。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审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系由多元行为主体的影响交互所造成,远非是地方政府层次一力所能突破解决。同样,在多层面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的,还包括超国家行为体层面的各类国际组织、国家行为体的代表——中央政府,以及社会行为体层面的非政府组织和日益活跃的各类传媒力量。由于公民社会、地方行政、国家政治、国际政治在囯际政治国内化、国内政治国际化的交互作用下日益结合为一个多层化的世界政治舞台,由此中韩城市外交发展所牵涉到各层面因素也越来越多。其中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要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必须在社会、地方、国家和国际的多个维度层次上同时采取行动,才能够有望获得最终的成功。显然,中韩城市外交要取得持续健康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社会行为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等多元主体层次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基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当前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存在合作形式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民众时有误解等突出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虽然地方政府或能自力解决,但平衡区域发展、解决两国经贸摩擦等绝非地方政府能力之所及。以中韩地方经贸摩擦为例,虽然市民团体抗议、反倾销调查、构筑技术性壁垒等单一化的表象不时呈现,但实质却与国家层面的中韩同为外贸型经济增长模式不无关系。伴随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加快,中韩间产品差距减小、市场争夺趋于激烈,加之两国经贸依存度颇高,尽管中韩地方政府有较大意愿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但调整外贸、产业结构政策等属于中央政府权限,地方政府奈何不得,在政治、安全、外交等敏感议题上更是如此。不过,上述表象并不是说地方政府无可作为。其实,中韩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参与国际次区域合作和国际城市组织的契机,为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共同努力在国际平台上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可以在联合国框架下、借助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来解决彼此间的争端。总而言之,积极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符合两国的核心利益诉求,有利于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包括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内的多个主体层次上的共同努力、统筹协调缺一不可。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是中韩友好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不仅与中韩地方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当地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意愿有关,更与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政策等密切相关。对此,除地方政府自身的积极努力外,还需要国家层次宏观政策上的资源平衡调配,尤其是向中韩发展落后地区予以政策性倾斜,促进其走上外向型合作发展道路,更多、更全面地展现城市外交在新时期中韩伙伴关系发展中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程永俊[2](2018)在《《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报道的媒体人类学研究》文中提出三月街历史悠久,传承千年。作为白族传统的民族节日,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南方地区最大的物资交流市场,更是大理州人民一年一度的欢聚盛会。饱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三月街,一直延续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联络白族与其他各民族情感的纽带作用。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大理三月街已经从最初带有宗教色彩的地方庙会发展成如今的集商贸、文体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节日。近年来,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三月街在新时期得到更广泛的流传。作为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月街长期存在于报纸的“记忆”中。如今,为了扩大三月街影响力,传承优秀的白族文化,需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历史记忆”功能,理清三月街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变迁与发展,从而得到该时期有关三月街发展变化的民族志,达到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弘扬白族优秀文化的作用。本文第一部分是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综述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全文共有四个章节。第一章通过对搜集到的43年(由于客观原因导致仅有43年的报纸资料)的《大理日报》报道的三月街的版面数量、版面比重、报道的时长、三月街开幕前后报道数量、报道内容做了全面的分类统计,并从时域上得到反映《大理日报》报道三月街情况的曲线。通过对各项报道数据的变化情况,结合社会发展和三月街本身的变化节点,将三月街的变迁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二章从报道主题、官方色彩、报道广度和报道深度四个方面对《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的报道做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和解读。第三章结合《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报道的大事记和《大理日报》对三月街报道的三个历史性转折点(1982年报纸复刊并开始正常发行,1991年三月街被政府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节”,2008年三月街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大理日报》开始出现电子版),将三月街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进行研究:第一时期(1960—1981年),第二时期(1982—1990年),第三时期(1991—2007年),第四时期(2008—2017年)。第四章以赛马、药材市场、物资交易、文化活动为例并结合对《大理日报》报社记者的访谈探讨三月街的发展与变化。综上,本文以搜集到的1959—2017年《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媒体人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全文围绕着《大理日报》三月街报道的三个历史转折点和四个时期展开分析。通过研究,试图梳理《大理日报》对三月街报道的历史变迁过程,并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借鉴。
余红艳[3](2015)在《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 ——以“白蛇传”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类信息传播媒介的多样化,民间传说语言存在形态日渐衰微,以“观赏”为主要讲述与传播方式的视觉文化传播媒介逐渐取代传统的“口述倾听”,成为民间传说较为重要的存在形态与传承模式。正是在这一社会语境与文化转向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传说的景观生产”概念,着重探讨传说依附现实景观而实现对景观文化符号的生产、景观变迁又衍生出围绕景观展开的新的地方传说,即从传说——景观——传说,又或者从景观——传说——景观的循环生产过程。因此,传说景观生产包含着景观符号生产、景观传说生产,以及景观的实体生产等三大类型,在具体的生产模式上,又有着景观命名、改造、重建,以及新建等基本生产方式。景观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它以景观建筑为核心,由传说图像、雕塑、文字介绍、导游口述等为叙事元素,景观的视觉冲击力具有诱发传说再次回复口述的可能,从而使得景观成为传说讲述与传承的新的文化空间与叙事形态,形成传说语言叙事、景观叙事和仪式行为叙事三位一体的景观叙事体系。景观的叙事功能推动着地方对景观的生产欲望,同时,景观生产也进一步地强化着景观所具有的叙事性特征,一定程度上,景观生产决定着景观叙事的发展,即传说的发展。因此,传说景观生产主体便成为景观生产研究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文化语境中,景观生产主体包含着地方政府、开发商、学者、民众,宗教信仰等多重要素,他们各自从地方经济发展、文化重构、商业资本追逐、信仰观念等不同的生产立场,介入到民间传说的景观生产实践之中,在促进传说发展与传承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说的良性发展,呈现出市场运作的商业化趋势和娱乐化、游戏化的发展特征。“白蛇传”是一则典型的景观传说,在全国各地遗存或新建的景观约有七十项左右,其中,又以传说发源地——杭州、镇江和峨眉山的景观最为丰富,且直接关系着传说核心情节与主题演化。因此,本文着重梳理分析了三地核心景观——杭州西湖景观群、镇江金山湖景观群,和峨眉山景观群。在梳理景观的历史性生产的基础上,分析传说与景观的融合,传说对景观符号的建构,景观变迁对新的景观传说的生产,以及当代多重主体纠葛中的景观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杭州西湖“白蛇传”景观生产以雷峰塔的重建为主要生产模式,表现出政府主导,经济效应为导向的生产特征。因此,在旅游经济的驱使下,雷峰新塔被生产成为一座“白蛇传”塔,客观上对传说发展与当代的景观化传承有着积极意义,但娱乐至上的景观生产既忽略了雷峰古塔浓厚的宗教信仰意味,同时也忽略了雷峰塔作为宗教景观对“白蛇传”传说的文化意义。镇江金山湖“白蛇传”景观生产则在金山寺与地方政府双重主体的融合与冲突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三大类型的景观生产。一是以金山寺宗教信仰为生产主体的法海洞景观生产,一是以地方政府为生产主体的“白娘子爱情文化园”景观生产,还有一类便是矛盾冲突的焦点——白龙洞,暖昧地夹裹在宗教信仰与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缝隙之中。相比于杭州与镇江的景观生产,峨眉山“白蛇传”景观生产则在佛教信仰的统一生产理念下,逐渐弱化,唯一重要的景观——白龙洞也被改建为“白龙寺”,名存实亡。与之相对应,在景观生产缺失的语境中,峨眉山一带的“白蛇传”传说讲述与传播也逐渐模糊,甚至淡忘。综合三地“白蛇传”传说核心景观的当代生产现状,“白蛇传”景观生产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鲜明的江南化特征,在景观生产的主题倾向上表现出从神圣走向世俗的世俗化特征,而在景观生产的运作上,则愈加表现出走向市场的商业化特征。商业资本的介入在为景观生产注入充足的资金保证的同时,追逐的更多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合理引导景观生产的商业化走向,需要专业的民俗学者的积极参与,使得景观生产的市场运作成为推动传说发展与当代传承的有效路径。
吕斌[4](2013)在《复兴与蜕变:全球化时代的东亚传统文化 ——中日韩三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现代应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全球化时代的本土文化状况更加引人关注,也引发了我的兴趣。面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登录制度,韩国积极申报,并于2005年成功将“江陵端午祭”登录;中国受到触动,文化自觉空前勃兴,相继出现申遗热潮和传统文化复兴的态势;日本民众对韩国申遗成功漠不关心。面对同样的全球标准,历史上同属儒教文化圈、现实中同样有端午习俗的三国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反应各不相同,这令我萌生了研究意向,在导师的指导下,将研究主题确定为“全球化时代的中日韩传统文化”,通过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过程和东亚三国申遗状况的梳理,进一步将研究问题明确为:东亚中日韩三国出现的传统文化复兴或受到重视的状况与全球化有何关联?反映了三国面对全球化影响时在传统文化领域怎样的应对?目前,鲜见针对全球化背景下东亚各国传统文化状况进行综合比较的社会学研究论着,而进行这种研究的意义是:学理上有助于阐明全球化时代东亚传统文化的现状、阐释全球化进程和传统文化复兴的关系,实践上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健全发展、培养适当的文化自觉等问题有所裨益。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特质,对研究的哲学基础和研究范式、逻辑过程、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主要方式和资料收集技术进行分析之后,本文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具体通过实地研究的实地观察、无结构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式收集资料。定性研究中,根据研究问题,选择的研究案例至少应该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是各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2)与世界有接轨。考虑到研究的代表性与可行性,具体选择中国曲阜祭孔典礼、韩国江陵端午祭、日本东海及其周边地区的神社祭礼进行调查和研究。它们不仅因历史悠久、所蕴含的传统思想文化在历史上都曾是各国政权的压舱石、与各国传统思想文化紧密关联而在众多传统文化项目中具有代表性,而且包含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与世界有不同程度的接轨,特别是前两个案例近年来在传统文化复兴方面颇受世人瞩目。笔者在5年时间里分别对各研究案例1或2个周期内的活动进行了实地研究。本研究的理论指导体系是整体视点、全球化、全球在地化和社会、国家相关理论。对全球化理论的梳理有助于从理论方面描述东亚文化所处的背景,为分析该背景下的传统文化现状奠定基础;对全球在地化理论的探讨可以归纳出这一进程中全球与地方(国家)的颉颃关系,有助于剖析东亚传统文化现状及各国在传统文化领域对全球化的基本应对模式;对国家与社会相关理论进行回顾,界定本研究中国家、社会的内涵,对于分析全球化时代东亚三国围绕传统文化的国家、社会具体动员序位具有指导意义。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分别对各案例的发展历程和复兴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把握其整体状况,进而分析出全球化对案例的影响,及面对全球化影响时案例主要推动者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应对,通过意识考察阐明案例活动中国家、社会的动员倾向,总结案例所反映的全球化的影响及各国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基本应对模式。在分别考察各研究案例的基础上,对东亚三国传统文化从国家走向世界殊途同归的发展历程、三国在传统文化领域应对全球的具体做法、开始时间及其受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得出的结论可以作以下二点简要概括:(1)全球化时代,东亚中、日、韩三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但是,它们都在20世纪90年代后具有现代特征的全球化时期,在国家、社会和市场的综合作用下发生蜕变、复兴并被有选择地推向世界。三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或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的重视,是全球化冲击的结果。(2)20世纪90年代后具有现代特征的全球化时期,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压力和机遇,东亚三国在传统文化领域都做出了自己的应对,在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均出现“选择性地发展个别性”的基本应对模式。(3)20世纪90年代后具有现代特征的全球化时期,东亚三国复兴传统文化并有选择地将传统文化推向世界,不同的国家在传统文化领域对同一个全球化应对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其具体做法受制于传统文化的主要推动力、主要推动力的需求和传统文化所具备的基础;其具体时间受到各国近代化历程、国家结构和宗教、文化意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东亚三国的传统文化复兴以关注物质文化为主要特征,再加上“选择性地发展个别性”的基本应对模式,难以使走向世界的各国民族传统文化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一个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一些国家在将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本身有益思想内涵重视程度的欠缺。因此,在关注非物质文化对物质文化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其木身有益的思想内涵。当这些有益的思想真正为更多人充分关注、接受并践行时,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复兴。
王宏甲[5](2009)在《休息的革命——中国近30年旅游发展纪实(续)》文中指出第五章马超龙雀"马超龙雀"是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原形取自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青铜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速度超过天上的龙雀。此马也是个性的象征。旅游业由原来只有国家涉足,变为国家、地方、部
刘琴[6](2006)在《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需求日趋个性化和主题化。旅游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活动,而是寻求一种有主题的、更深层次的旅游体验,以期得到个性释放,精神超越。如何才能满足旅游者的这种需要?从当前的旅游开发实践来看,相互模仿、重复建设、主题不明、投资效益低的情况时有发生。作为指导旅游业发展的旅游规划,也是千篇一律、面面俱到、缺少预见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由此,需要一种新的规划理念和思路来指导旅游规划的发展。 主题旅游规划的提出正是基于实际的需要以及实践的总结,它是一种旅游规划的新思路。本文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基于实践总结出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出了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研究了其核心理论,明确了主题旅游规划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后,再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在对主题旅游规划的技术评价时,运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本文主要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为:进行了主题旅游、主题旅游规划的系统研究,提出了主题旅游规划的基本思路,构建了主题旅游规划的核心理论体系和技术评价体系。 研究得出的主要概念、理论和方法如下: 概念: 1、主题旅游。主题旅游是一种立足于细分旅游市场发展的旅游方式,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获得的主题性的旅游经历,是旅游者个性的体现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从旅游者的参与感受层次,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题旅游可分为:知性主题旅游、情性主题旅游和意性主题旅游。知性主题旅游偏重指感知观赏,情性主题旅游偏重指情感体验,意性主题旅游偏重指精神超越。因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将进行具体分析时,剔除了主观因素,将其落实到一定的旅游类型之中。它们分别对应的是:环境旅游、文化旅游和特种旅游。 2、主题旅游规划。主题旅游规划是指以旅游者获得主题性体验为目标,以旅游细分市场为对象,进行旅游资源整合、旅游市场识别的主题经营型的旅游规划思路。 主题旅游规划的核心:旅游主题的确定、旅游主题的物化与深化以及旅游主题的实施与保障。 主题旅游规划的重点:旅游资源的整合评价、旅游市场的识别分析以及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的组织。 主题旅游规划的特点:主题明确,重点突出;面向未来,注重实践;与时俱进,灵活多变;充实理论,完善体系。 主题旅游规划的目标:从视觉感染力、情绪调动到意境氛围的营造等方面,为旅游者提供主题性的旅游经历,使其成功地实现其旅游目的。同时,塑造丰富的具有吸引力的主题旅游形象,保护和发扬地区传统文化,挖掘新型的旅游方式,营造主题性的旅游气氛,开发独具特色的主题景区和形成主题旅游产业集群。 主题旅游规划的原则:主题先行,有的放矢,面向实践,灵活多变。 理论: 1、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①旅游行为与审美心理学②市场供需体系与需求创造理论③体验经济与旅游深度体验④空间组织与区域比较优势理论⑤文化创意与历史文化景观再现⑥规划理论与旅游空间规划⑦资源合理利用与持续旅游。 2、主题旅游规划的核心理论:以RMTP理论为中心的理论。 R.旅游资源,它是主题立意基础,其开发规划必须寻求以差异化(时空异化)的最大化规划理论为指导,寻求市场卖点。 M-旅游市场,它是主题选择方向,必须以边际消费倾向最大化理论为指导,把握游客动机。 T-旅游主题,它是规划的核心,可运用AVC有机组合理论确定旅游主题。 P-旅游产品,它是主题开发的结晶,必须以旅游资源——市场组合规划理论为指导,有效地规划好供需体系,并追求主题产品的组合效益最大化。 此外,还有规划的目标体系,必须运用三大效益平衡理论与永续经营理论;规划的调控机制理论为:系统论与控制论的政策优化理论。 方法: 主题旅游规划的程序:首先是旅游主题的确定与论证。旅游主题来源于对当地文脉的诊断,旅游资源独特性的分析,旅游市场的把握,此外,要经过地方政府,旅游企业经营者,旅游专家学者,旅游社区居民等多方面的意见综合,才能最终确定下来。其次,对主题进行物化与深化,进行主题演绎。主题的物化,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的策划。主题的深化,希望落实在主题景区之中,为此,要策划主题情节、规划主题场景,塑造主题氛围。继而,要实施旅游主题规划。最后,要对旅游主题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所评估的信息。 规划方法有:主题确定的多种途径法、主题开发的要素整合法、主题演绎的情景规划法以及主题评估的综合集成法。
吴晓晖[7](2006)在《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之解读》文中指出本文首先回顾了当代风景名胜中文化景观的发展历程,将风景名胜区中文化景观的变迁划分成四个阶段:风景名胜资源的积极恢复阶段(1978年~1984年);重点风景名胜区大规模开发阶段(1985~1991年);景区资源普遍开发、“三化”现象突出阶段(1992~1998年);矛盾发展中寻求理性回归的阶段(1999至今)。并对各个阶段中的文化景观现象进行特征分析,解读相应阶段的社会文化状态。从而在社会文化的变迁同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变迁之间揭示出这样一种关系,即:风景名胜区中文化景观的生成和变迁并不是无缘由可循的,它由特定历史阶段社会的文化状态决定,同社会文化变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决定了风景区当中生成什么样的文化景观,而什么样的文化景观构成了相对应的社会文化的表征。在文章最后通过从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的解读所得的启示,进一步提出了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关于未来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建设的若干思考。
陈芸,杜跃进[8](1992)在《我国隆重推出九二友好观光年》文中研究表明 1992年元旦清晨,100多位游客从德国法兰克福飞抵北京。他们幸运地成为’92中国友好观光年的揭幕者。 由国家旅游局和中国民航局共同举办的’92中国友好观光年,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国家级大规模国际旅游活动,是我国第一次以组织旅游观光的形式向世界全面、整体地展示自己的形象,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新一步。
二、我国隆重推出九二友好观光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隆重推出九二友好观光年(论文提纲范文)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既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城市外交的界定、沿革和理论基础 |
一、城市外交的界定 |
(一)城市外交的定义 |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
(三)城市外交的形式 |
(四)城市外交的作用 |
二、城市外交的沿革 |
(一)城市外交的发展 |
(二)城市外交的繁荣 |
(三)中国的城市外交 |
三、城市外交地位的确立 |
(一)城市成为城市外交的主体 |
(二)城市外交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 |
(三)城市国际组织提振城市外交地位 |
四、多层外交理论对城市外交的阐释 |
(一)多层外交理论的内核 |
(二)多层外交理论的辨析 |
(三)对城市外交的再阐释 |
小结 |
第二章 中韩城市外交的演变发展与地位作用 |
一、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历程 |
(一)接触探索阶段 |
(二)磨合调整阶段 |
(三)稳定增长阶段 |
二、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情况 |
(一)中韩双边交往情况 |
(二)中韩多边交往情况 |
三、中韩城市外交的进展成效 |
(一)友好城市数量持续增加 |
(二)友好城市合作领域扩大 |
(三)友好城市合作层次加深 |
(四)发展成果惠及两国人民 |
四、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特点 |
(一)交往对象的多层次性 |
(二)同层交往的非唯一性 |
(三)结好偏好经济发达地区 |
(四)从注重获得走向合作共赢 |
五、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 |
(二)城市外交对中韩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 |
小结 |
第三章 中韩城市外交主要行为体层次分析 |
一、超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 |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 |
二、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居于支配地位的中央政府 |
(二)囿于地域主义的国内政党 |
三、次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具备担当城市外交主体能力和意愿的城市 |
(二)外部环境有利于作为城市外交主体的城市 |
四、社会行为体层次 |
(一)不能被忽视的非政府组织 |
(二)引领舆论的新旧传媒集团 |
五、不同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 |
(一)次国家行为体与国家行为体的相互作用 |
(二)次国家行为体与超国家行为体相互影响 |
(三)社会行为体对次国家行为体的不同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及成因 |
一、各地区总体发展不均衡 |
(一)资源条件导致的友城分布不均 |
(二)政府偏好招致各项发展不平衡 |
二、合作形式单一、影响受限 |
(一)开展城市外交常用的合作方式 |
(二)倚重某一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 |
(三)以浙江为例评估城市外交效果 |
三、民间主体参与程度不高 |
(一)中韩城市外交由官方主导 |
(二)官方合作欠灵活、效果不佳 |
(三)政府参与过多、民间积极性低 |
四、传播不足、民众易受误导 |
(一)塑造城市形象太重视官方交流 |
(二)效果不理想、应重视渠道和方式 |
(三)第三方误导易致民众看法片面 |
五、经济摩擦、贸易保护增多 |
(一)中韩双边经贸总体情况 |
(二)中韩经济摩擦现象增多 |
(三)韩国过度采用保护手段 |
六、多层外交理论下中韩城市外交问题成因分析 |
(一)相关利益集团的干预 |
(二)地方条件能力的差异 |
(三)国家制度体制的制约 |
(四)国际组织调解的盲区 |
小结 |
第五章 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路径抉择 |
一、运用国家力量,统筹地方发展 |
(一)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边界 |
(二)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资源调配 |
二、拓宽交往渠道,创新合作形式 |
(一)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外交模式 |
(二)加深合作层次尝试内容创新 |
三、鼓励多方参与,建立互惠机制 |
(一)鼓励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 |
(二)落实惠民机制争取民众支持 |
四、重视媒介作用,强化传播力度 |
(一)注重媒体公关树立良好形象 |
(二)拓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 |
(三)加强对自媒体的监控和疏导 |
五、借力国家外交,融入国际组织 |
(一)借助国家外交改善外部环境 |
(二)大力发挥国际组织建设作用 |
六、促进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城市外交作用 |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北方”“新南方政策” |
(二)发展战略对接对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积极影响 |
(三)深化城市外交对中韩发展战略对接的促进作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报道的媒体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媒体人类学研究的概述 |
(二)关于报刊资料对民族节日的研究概述 |
(三)关于三月街的研究概述 |
三、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重点难点 |
(四)基本观点 |
(五)创新点 |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
(一)媒体人类学 |
(二)《大理日报》 |
(三)三月街 |
第一章 《大理日报》三月街报道统计分析 |
一、三月街报道规模分析 |
(一)版面数量分析 |
(二)版面比重分析 |
(三)报道时长分析 |
二、三月街报道形式分析 |
(一)开幕前后报道数量分析 |
(二)开幕前后报道内容变化分析 |
三、三月街报道内容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理日报》三月街报道内容的多视角解读 |
一、三月街报道主题分类 |
二、三月街报道内容的官方色彩 |
三、三月街报道内容的广度 |
四、三月街报道内容的深度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理日报》三月街报道的四个时期 |
一、第一时期(1960—1981年) |
二、第二时期(1982—1990年) |
三、第三时期(1991—2007年) |
四、第四时期(2008—2017年)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大理日报》报道内容看三月街的发展与变化 |
一、赛马的演变与发展 |
二、药材市场的演变与发展 |
三、物资交易的演变与发展 |
四、文化活动的演变与发展 |
五、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3)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 ——以“白蛇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传说景观生产研究 |
二、传说景观叙事研究 |
三、“白蛇传”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景观与传说 |
一、景观与文化景观 |
二、景观与传说的关系 |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运用的主要理论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一章 传说景观生产的内在机制 |
第一节 景观:看得见的传说 |
一、走向视觉文化:从“听”到“看” |
二、景观的传播特质:从“不在场”回归“在场” |
第二节 景观生产:传说与景观的循环生产 |
一、传说景观生产的概念界定 |
二、传说景观生产主体的多重性 |
三、传说景观生产的类型 |
第三节 景观叙事:景观作为文本 |
一、景观文本的叙事性特征 |
二、视觉观赏主导下的景观叙事体系 |
三、传说景观叙事的基本功能 |
第四节 “白蛇传”传说:景观群及其核心景观 |
一、“白蛇传”景观群 |
二、“白蛇传”核心景观群及景观地 |
第二章 信仰淡化下的杭州西湖“白蛇传”景观生产 |
第一节 景观形成:元代之前的西湖题名景观生产 |
一、“西湖”得名:从自然景观走向文化景观 |
二、“西湖十景”:南宋西湖题名景观的符号生产 |
第二节 景观移位:“白蛇传”三塔景观生产的信仰变迁 |
一、三塔景观的符号生产:从“禁止标识”到“塔镇潭妖” |
二、三塔景观被毁的叙事演化:从“三怪”到“两怪” |
三、景观生产主体的信仰变迁:从道教到佛教 |
第三节 景观重建:“白蛇传”雷峰塔景观生产的主题演化 |
一、雷峰塔的佛教景观生产:从“佛舍利塔”到“镇妖圣塔” |
二、雷峰新塔的旅游景观生产:从“佛塔”到“白蛇传塔” |
三、政府主导下的景观重建:文化旅游压倒宗教信仰 |
第四节 景观话语:“白蛇传”断桥景观生产的爱情符号建构 |
一、断桥爱情景观符号的初步建构:《西湖竹枝词》 |
二、断桥爱情景观的强化与定型:“白蛇传”传说 |
三、断桥爱情景观的仪式生产:“断桥求婚” |
小结:走向爱情的景观重建 |
第三章 经济与信仰博弈中的镇江金山湖“白蛇传”景观生产 |
第一节 仪式与话语:金山寺“高僧降蛇”文化的景观符号生产 |
一、水陆法会:仪式行为叙事对降蛇文化的初构 |
二、僧蛇斗法:语言叙事对降蛇文化的强化 |
第二节 命名与改造:多重主体合力的法海洞景观生产 |
一、法海形象变迁:从“高僧”到“恶魔” |
二、景观命名:从“裴公洞”到“法海洞”的景观生产 |
三、重构高僧形象的景观生产:多重生产主体的合谋 |
第三节 移植与游离:经济与信仰矛盾纠葛的白龙洞景观生产 |
一、景观移植:从“紫露洞”到“白龙洞” |
二、暗示与游离:佛教信仰与旅游经济冲突下的白龙洞景观生产 |
第四节 情境与表演:政府主导的白娘子爱情文化园景观生产 |
一、水漫金山:白娘子爱情文化园的文化基因 |
二、情境型景观生产:主题公园的景观图谱 |
三、节事与表演型景观生产:从主题灯盏到白蛇传水景秀 |
小结:走向体系化的景观新建 |
第四章 佛教信仰强化下的峨眉山“白蛇传”景观生产 |
第一节 符号生产:峨眉山佛教景观文化的历史建构 |
一、峨眉山道教景观的符号生产:从“道家仙山”到“道教名山” |
二、峨眉山佛教景观的符号生产:从道教到佛教 |
第二节 景观迁移:佛教信仰主导下的峨眉山白龙洞景观生产 |
一、景观命名:从“连环洞”到“白龙洞” |
二、景观迁移:从“白龙洞”到“白龙寺” |
三、信仰主导:白龙洞景观生产的淡化 |
小结:走向淡忘的景观改造 |
第五章 “白蛇传”当代景观生产的特征 |
第一节 从西湖走向江南:“白蛇传”景观及其生产的江南化 |
一、从西湖景观到江南景观:“白蛇传”的地域拓展 |
二、江南化:“白蛇传”景观生产的文化特征 |
第二节 从神圣走向世俗:“白蛇传”景观及其当代生产的世俗化 |
一、信仰景观:“白蛇传”的信仰主题及其信仰景观群 |
二、爱情生产:“白蛇传”当代景观生产的家庭伦理主题 |
第三节 从文化走向市场:“白蛇传”景观及其当代生产的商业化 |
一、市场运作:“白蛇传”景观生产的商业化趋势 |
二、积极传承:对景观生产商业化趋势的认识与引导 |
结语 |
附录 |
一、“白蛇传”核心景观图片选录 |
(一) 杭州西湖主要传说景观 |
(二) 镇江金山湖主要传说景观 |
(三) 峨眉山主要传说景观 |
二、“白蛇传”核心景观口传文本选录 |
吕洞宾卖汤团(断桥结前缘) |
峨眉修仙(节选) |
保和堂 |
法海洞和白龙洞(镇江金山) |
许仕林祭塔二则(雷峰塔) |
参考文献 |
外文类举要 |
着作类举要 |
论文类举要 |
学位论文举要 |
博士论文 |
硕士论文 |
地方文献、笔记杂着举要 |
传说文献、异文举要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专着 |
二、论文 |
三、主持、参与的项目 |
四、所获奖项 |
后记 |
(4)复兴与蜕变:全球化时代的东亚传统文化 ——中日韩三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现代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传统与现代的会晤:全球化时代下的本土文化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全球化与在地化的世界 |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案例的选择:祭孔、端午祭、神社祭礼 |
第四节 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方法 |
二、实地研究的主要过程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理论和先行研究 |
第一节 整体的视点 |
一、全球化的展开:时间-空间的压缩、相互连接的紧密化 |
二、全球与地方的文化接点 |
三、全球在地的视角 |
第二节 全球化 |
一、全球化的历程和一般特征 |
二、如何看待全球化 |
三、全球化研究进入中国 |
第三节 全球在地化 |
一、何为全球在地化 |
二、全球在地化进程中地方的应对模式 |
第四节 传统文化、社会与国家 |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 |
二、社会与国家的含义及其对传统文化的作用 |
三、围绕传统文化的社会、国家动员趋势 |
第三章 曲阜祭孔 |
第一节 从兴起到摒弃 |
一、孔子的思想 |
二、历史上的祭孔 |
三、历史上祭孔的向外传播 |
第二节 复兴的艰途 |
一、从批判到扶持:建国后的国家与传统文化 |
二、由重创到恢复:孔子和儒家思想 |
三、征用与复兴:孔子诞辰故里游和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
第三节 重塑 |
一、祭孔的再塑造 |
二、复兴如何成为可能 |
第四节 从意识看国家的主导动员 |
一、祭孔中的国家意识 |
二、祭孔中的社会意识 |
三、祭孔仪式复兴中的市场意识 |
第四章 韩国江陵端午祭 |
第一节 从发端到危机 |
一、韩国的传统文化思想 |
二、江陵端午祭的历史 |
第二节 涅磐重生 |
一、保护、扩改、征用与复兴 |
二、现状 |
第三节 强调 |
一、江陵端午祭的宣扬 |
二、强调的原因:文化立国 |
第四节 从意识看国家、社会的协同推进 |
一、江陵端午祭中的国家意识 |
二、江陵端午祭中的社会意识 |
三、江陵端午祭中的市场意识 |
第五章 日本东海及周边地区的神社祭礼活动—以伊势神宫为中心 |
第一节 从产生到变异 |
一、原始宗教和神道源流 |
二、古代:“神佛习合”中神道的发展和神社统合序列的形成 |
三、中世:神佛相互渗透中神道的独立发展和“二十二社·一宫制” |
四、近世:天皇中心主义思想的形成和新型神社统合序列的确立 |
五、近代:军国主义国家神道与神社崇敬强制政策下的“国家宗祀”神社序列 |
第二节 回归与现状 |
一、回归:国家神道的废除与神社、神道论争 |
二、现状:宗教、民俗、传统 |
第三节 延续与变容 |
一、神社祭礼的存续与变容 |
二、神社祭礼的延续如何成为可能及其变容的原因 |
第四节 从意识看社会、国家的两种动员趋势 |
一、神社祭礼中的国家意识 |
二、神社祭礼中的社会意识 |
三、神社祭礼中的市场意识 |
第六章 从民族传统迈向全球共存 |
第一节 殊途同归:从民族传统走向世界的历程 |
第二节 共时态的视角:殊途同归的同中有异 |
第三节 历时态的视角:殊途同归的时差 |
第四节 结论与反思 |
附录一: 1984~2011年孔子诞辰故里游和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概况 |
附录二: 中国曲阜孔庙祭孔公祭大典祭文(2004年~2012年) |
附录三: 伊势神宫的恒例祭礼 |
附录四: 伊势神宫的例行活动 |
附录五: 实地调查过程中拍摄的图片资料 |
插图索引 |
表格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休息的革命——中国近30年旅游发展纪实(续)(论文提纲范文)
第五章马超龙雀 |
暖风熏得游人醉 |
天时人事日相催 |
骏马辞天气正豪 |
上合天时, 下应人和 |
从三足鼎立到千帆竞发 |
十年磨一剑 |
第六章努雅斯门神的启示 |
意想不到的挫折 |
冬至阳生春又来 |
捧出古国的盛情 |
真正的美景在良心 |
第七章开放, 再开放 |
革了大锅饭的命 |
把权力和利益的脐带割断 |
区域合作, 经典联手 |
“入世”时代 |
糖葫芦和棍子 |
鼠标点拨新旅游 |
第八章九万里风鹏正举 |
神奇的1+5 |
万商红娘 |
千年之梦依然美 |
花龙盘盘上紫云 |
第九章城市乐章 |
城市的星光 |
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巡礼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旅游业必备“六要素” |
(6)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与内容 |
1.1 主题旅游的产生 |
1.1.1 旅游的产生:从旅行走向旅游 |
1.1.2 旅游的发展:非主题化走向主题化 |
1.2 主题旅游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主题旅游研究进展 |
1.2.2 中国主题旅游研究进展 |
1.3 主题旅游规划的研究背景 |
1.3.1 国内外旅游规划研究的发展历程 |
1.3.2 当前我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4.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主题旅游的内涵与分类 |
2.1 主题旅游的内涵 |
2.1.1 主题旅游的概念 |
2.1.2 主题旅游的要素组成 |
2.1.3 主题旅游的特性 |
2.2 主题旅游与相关概念辨析 |
2.2.1 主题旅游与旅游主题 |
2.2.2 主题旅游与旅游产品 |
2.2.3 主题旅游与专项旅游 |
2.2.4 主题旅游与旅游类型 |
2.3 主题旅游的分类 |
2.3.1 主题旅游分类的原则 |
2.3.2 主题旅游分类的意义 |
2.3.3 主题旅游的分类 |
第三章 主题旅游规划的内涵、目标和原则 |
3.1 主题旅游规划的内涵 |
3.1.1 主题旅游规划的概念 |
3.1.2 主题旅游规划的特点 |
3.2 主题旅游规划的目标 |
3.3 主题旅游规划的原则 |
第四章 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和核心理论 |
4.1 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
4.1.1 旅游行为与审美心理学 |
4.1.2 市场供需体系与需求创造 |
4.1.3 体验经济与旅游深度体验 |
4.1.4 空间组织与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
4.1.5 文化创意与历史文化景观再现 |
4.1.6 规划理论与旅游空间规划 |
4.1.7 资源合理利用与持续旅游 |
4.2 主题旅游规划的核心理论 |
4.2.1 旅游资源(R):主题立意基础,寻求市场卖点 |
4.2.2 旅游市场(M):主题选择方向,把握游客动机 |
4.2.3 旅游主题(T):主题规划核心,AVC有机组合 |
4.2.4 旅游产品(P):主题开发结晶,追求组合效益 |
4.2.5 规划目标:三大效益平衡,以达永续经营 |
4.2.6 规划调控:系统论与控制论的政策优化 |
第五章 主题旅游规划的方法和评价体系 |
5.1 主题旅游规划的方法 |
5.1.1 主题确定的多种途径法 |
5.1.2 主题开发的要素整合法 |
5.1.3 主题演绎的情景规划法 |
5.1.4 主题评估的综合集成法 |
5.2 主题旅游规划的评价体系 |
5.2.1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
5.2.2 旅游市场定位开发评价体系 |
5.2.3 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的组织技术体系 |
第六章 主题旅游规划拟解决的核心问题 |
6.1 旅游主题的确立 |
6.1.1 确立原则 |
6.1.2 确立途径 |
6.2 旅游主题的物化与深化 |
6.2.1 主题情节的安排 |
6.2.2 主题场景的布置 |
6.2.3 主题氛围的塑造 |
6.3 旅游主题的实施与保障 |
6.3.1 组织经营建设 |
6.3.2 政策与法规保障 |
第七章 主题旅游规划的实践应用与分析 |
7.1 知性主题—环境旅游之湿地旅游规划 |
7.1.1 环境旅游规划目标—物境构造 |
7.1.2 环境旅游规划原则 |
7.1.3 环境旅游规划方法 |
7.1.4 实例研究—湿地旅游规划 |
7.2 情性主题—文化旅游之西夏文化旅游规划 |
7.2.1 文化旅游规划目标—情境塑造 |
7.2.2 文化旅游规划原则 |
7.2.3 文化旅游规划方法 |
7.2.4 实例研究—西夏文化旅游规划 |
7.3 意性主题——特种旅游之户外探险旅游规划 |
7.3.1 特种旅游规划目标—意境营造 |
7.3.2 特种旅游规划原则 |
7.3.3 特种旅游规划方法 |
7.3.4 实例研究—户外探险旅游规划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
8.1.1 主要研究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2.1 有待完善的工作 |
8.2.2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之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研究的背景 |
1.2.研究范畴的界定 |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研究问题和目的 |
1.3.2.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
1.4.研究的框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基本概念界定 |
1.5.1.风景名胜区 |
1.5.2.文化景观 |
1.5.3.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 |
1.5.4.文化 |
第2章 相关学科与理论研究综述 |
2.1 本文涉及的主要学科 |
2.2 本文的主要理论支撑 |
2.2.1 文化景观理论 |
2.2.2 文化解释理论 |
第3章 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之历程分析 |
3.1 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之调查 |
3.2 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的阶段划分 |
3.3 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各阶段的发展历程回顾 |
3.3.1 风景名胜资源的积极恢复阶段(1978年~1984年) |
3.3.2 部分风景名胜区大规模开发阶段(1985~1991年) |
3.3.3 景区资源普遍开发、“三化”现象突出(1992~1998年) |
3.3.4 矛盾发展中寻求理性的回归(1999至今) |
3.4 小结 |
第4章 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之解读 |
4.1 共同的文化大背景(改革开放以来) |
4.1.1 时代的转型 |
4.1.2 新时代的行为文化体 |
4.2 新旧文化碰撞中的迷茫(80年代前期) |
4.2.1 政治体制的转型初探 |
4.2.2 经济产业发展的相对低迷 |
4.2.3 精神文化思潮的转向和迷茫 |
4.2.4 小结 |
4.3 社会西化图景的激进追求(80年代中期开始) |
4.3.1 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
4.3.2 经济体制改革重点的城市转向 |
4.3.3 西化意识的泛滥 |
4.3.4 小结 |
4.4 市场下的大众欲望狂欢(90年代以降) |
4.4.1 社会改革的“法治”转向 |
4.4.2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革命 |
4.4.3 世俗文化的勃兴 |
4.4.4 小结 |
4.5 新世纪的理性憧憬(90年代末至今) |
4.5.1 建构和谐社会的理念发展 |
4.5.2 经济GDP发展的新突破 |
4.5.3 生态意识的崛起 |
4.5.4 文化危机下迟来的保护 |
4.5.5 小结 |
4.6 总结 |
第5章 启示与展望——对今后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建设的思考 |
5.1 完成“解读”所带来的认识 |
5.2 全球化语境下的未来展望 |
注释: |
图片来源: |
图片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四、我国隆重推出九二友好观光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D]. 许菲. 吉林大学, 2021(01)
- [2]《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报道的媒体人类学研究[D]. 程永俊. 大理大学, 2018(12)
- [3]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 ——以“白蛇传”为中心[D]. 余红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7)
- [4]复兴与蜕变:全球化时代的东亚传统文化 ——中日韩三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现代应对[D]. 吕斌. 南京大学, 2013(05)
- [5]休息的革命——中国近30年旅游发展纪实(续)[J]. 王宏甲. 报告文学, 2009(04)
- [6]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琴. 同济大学, 2006(02)
- [7]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之解读[D]. 吴晓晖. 同济大学, 2006(08)
- [8]我国隆重推出九二友好观光年[J]. 陈芸,杜跃进. 了望周刊, 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