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单线铁路中间站设置牵出线的看法(论文文献综述)
高金[1](2012)在《铁路中间站调车作业钩计划自动编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在我国既有客货混跑线路上的应用,传统的调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仅提高了既有线路的通行能力,还减轻了调度人员的劳动强度。但系统的部分功能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部分仍由人工承担的工作需要进一步程序化、智能化。中间站调车作业钩计划自动编制功能的实现将改变调车作业计划由人工编制的传统,将过去人工考虑的因素由计算机进行判断。而本文的研究重点——CTC条件下中间站调车作业的考虑因素、中间站调车作业规则、中间站调车作业的规则判断流程等都是实现计算机调车作业钩计划自动编制的前提和重点。它们的研究关系到中间站调车作业钩计划自动编制专家系统中知识库与推理机的建立与完善,也是调车作业钩计划编制的效率和质量的保证。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文章对中间站设备及与调车作业相关车站种类、车站调车设备的位置与朝向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文章对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进行了简述,对CTC条件下中间站调车作业钩计划的编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调车作业钩计划自动编制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文章结合中间站调车作业特点,采用相应的算法对中间站取送车问题进行优化,为确定取送车顺序提供实用性的支撑。文章重点对电力机车及内燃机车在中间站相关调车作业的规则进行了归纳,并在规则的基础上总结出不同调车作业的规则判断流程,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
李鹏飞[2](2018)在《单线中间站牵出线布置必要性的初步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虑安全因素,有摘挂作业的单线中间站货物线设计一般为尽头式,根据布置牵出线与否,其调车作业可利用正线或牵出线进行。由于牵出线的设置影响工程造价、站坪留长、正线通行能力,因此对牵出线布置的必要性进行初探是有意义的。本文定量研究了单线中间站牵出线布置的条件,同时量化探究其对区间正线通行能力影响。
徐烈祥[3](1976)在《对单线铁路中间站设置牵出线的看法》文中研究表明旧《站规》对中间站牵出线设置的规定是:"如车站衔接区间的行车量在1 2对列车及以下,以及有运量不大的支线或作业车数不多的专用线接轨,且纵断面、平面和视线条件适于在正线、支线或专用线上办理调车作业时,可不设牵出线。"换言之,亦即当区间行车量在12对以上时一般应设牵出线。由于这个要求超过实际需要很多,故在以往的单线中间站设计和施工中,并没有按上述规定执行。
杨冬营[4](2010)在《铁路中间站平纵横集成式CAD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铁路中间站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作为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的重要部分,对提高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有着重要意义。既有铁路车站设计系统大都仅对车站平面辅助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纵断面与横断面设计则需其他辅助设计软件来完成,而纵横断面设计的地面线数据还需通过测量或者纸上读取等方式才能得到。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在建立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的基础上,对既有平面设计系统的功能进行拓展,以平面系统为核心,采用联邦集成的方式,集成既有的横断面和纵断面系统,从而构成一个平、纵、横一体的车站三维设计系统。系统以实现车站平纵横的集成设计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坐标点高程内插、平纵横集成设计、工程数量输出等内容。系统利用边界生长法,并充分应用格网化的思想,实现了数字地形模型的快速建立与内插;在拓展平面设计功能模块功能的过程中,利用ObjectARX提供的定制实体技术进行平面图形的设计与修改,从而摆脱了对外部数据库的依赖,建立了基于数字地形模型的平面交互设计系统,增加了咽喉区自动优化的功能,并在继承既有平纵横独立模块的基础上,实现了中间站的平纵横集成设计;在工程数量计算模块,利用定制实体的特性,采用组字典对实体进行管理,自动生成生成轨道、道岔、道碴、站场设备等设计信息。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上进行开发,采用VisualC++6.0作为系统开发平台,以AutoCAD 2002作为图形支撑环境,采用ADO数据库访问技术,用ObjectARX 2002进行系统开发。经过具体的实例验证,证明了系统功能的有效性。
白恭[5](1985)在《对铁路中间站设置牵出线条件的看法》文中研究指明 铁路中间站上设置牵出线的条件或规定,一直不一致,差异较大。如五十年代的《站规》规定单线铁路大于12对列车就要求设牵出线;1975年《铁路工程技术规范·第四篇站场及枢纽》第4—36条规定中,当单线铁路平行运行图在18对列车以上,双线铁路平行运行图在48对列车以上,且调车作业较多;……可设置牵出线;1984年《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
丁顺均[6](2013)在《客货共线铁路一般中间站平面布置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中间站是铁路中最普遍、最常见、最基本的车站站型,其特点是到发线数量少,咽喉区布置简单,但是这类车站设计时不能随意布置,或只简单考虑地形条件,必须要满足运输组织的基本需求研究合理的布置方案。本文结合客货共线铁路中高站台的设置对超限货物列车开行的影响等因素,对中间站平面布置进行了分析,提出合理的布置图型,为客货共线铁路中间站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客货共线铁路中,未设置1.25 m高站台的中间站,应设置2至3条到发线,满足三交会或双方向列车同时待避的条件,采用横列式布置图形;(2)设置有1.25 m高站台时,应重点分析超限列车的开行情况和车站的作业情况,选用合理的超限列车到发线数量和位置,采用合理的车站布置图型。(3)本文给出了各种条件下客货共线铁路中一般中间站的布置图形,可供在铁路站场设计中参考使用。
曹继智,钱勇生,杨芳[7](2011)在《影响铁路车站规划设计工程造价的关键要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铁路车站选址、车站占地面积、站内到发线数量、道岔选型、站线布置等影响铁路车站规划设计及工程造价的关键要素,使车站的设计和修建能在满足运输需要的前提下工程投资最省。
朱旭初[8](1981)在《中间站货物线配置方案的商榷》文中指出 在旧线改造中,为了提高通过能力,除对机车车辆、信号设备、线路上部建筑进行改造,如采用电力牵引、大型货车、调度集中、重型钢轨以及修复线、延长站线等措施外,中间站货物线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列车会让及货物作业。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中间站摘挂作业增多,而中间站货物线配置问题还没有一个较好的处理方法。为此,在运输实践的基础上设想了一个新配置方案——腰岔配置,供有关方面研究考虑。
李雪婷[9](2004)在《铁路站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站场设计在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设计过程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铁路勘测设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铁路工程设计领域已变得越来越普及。采用CAD技术是缩短设计周期,实现站场设计标准化的重要手段,并且可以大大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多方案比选,提高自动化设计水平,对加快设计速度与提高设计质量有重要意义。运用系统设计原理和方法,本论文对铁路站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规划设计。 本文首先采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手段,以软件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系统的目标、原则、性能、功能、实现方法、关键技术及总体结构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探讨,并建立了系统总体结构图和数据流程图; 其次对系统的平面设计子系统进行了重点分析和设计。在提出系统的设计思想之后,进行了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和数据流程分析,对铁路站场平面图主要图形元素的数据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在分析了站场图元拓朴结构和道岔间配列方式的基础上,建立了站场平面咽喉区各图形元素间的连接关系及相关优化模型; 最后建立了系统数字地形模型,对铁路站场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子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功能设计和程序流程设计。
陈冠儒[10](2011)在《成都北编组站运营后评价》文中指出成都铁路枢纽位于宝成、成渝、成昆、达成四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是西南通往西北、中南、华北等地区的交通要道。随着客、货运量的不断增长,枢纽内部分车站及线路设备能力不足的矛盾日趋明显,急需进行改扩建。在成都枢纽“点”、“线”全面升级改造的背景下,作为枢纽改造的重点项目,成都北编组站从可研性分析到设计施工,再到建成后运营效果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成都北编组站进行运营后评价分析,不仅能找出成都北编组站规划建设中不足为编组站日常运营管理和车站改造提供改进措施,还能对今后路网中与其相似特征的铁路枢纽(如重庆枢纽等)的建设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成都铁路枢纽的地理位置、改造前枢纽整体的运营状况和新建成都北编组站的必要性、改造后枢纽内车站及技术设备的概况;接着介绍了成都北编组站的规划设计方案;然后对比分析现阶段与规划设计时的车流结构和编组计划的不同,找出它们产生变化的原因,并依此建立成都北编组站运营后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成都北编组站进行综合评价。
二、对单线铁路中间站设置牵出线的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单线铁路中间站设置牵出线的看法(论文提纲范文)
(1)铁路中间站调车作业钩计划自动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2 铁路中间站 |
2.1 中间站相关作业及中间站基本站型布置 |
2.1.1 中间站相关作业 |
2.1.2 中间站基本站型布置 |
2.2 中间站线路设备 |
2.3 中间站分类 |
2.4 中间站专用线、货物装卸线位置与朝向 |
2.4.1 中间站专用线、货物装卸线位置 |
2.4.2 中间站专用线、货物装卸线的朝向 |
3 CTC条件下中间站调车作业 |
3.1 新一代CTC系统 |
3.1.1 调度集中和分散自律 |
3.1.2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的功能 |
3.1.3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的优势 |
3.1.4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在繁忙干线的应用 |
3.2 CTC条件下中间站调车作业 |
3.2.1 中间站调车作业 |
3.2.2 CTC条件下中间站调车作业钩计划的编制 |
4 中间站货物作业地点取送车顺序优化算法 |
4.1 中间站货物作业线路的布局 |
4.2 中间站取送调车作业模式 |
4.2.1 中间站取送车作业 |
4.2.2 中间站取送作业模式 |
4.3 中间站专用线取送车顺序及树枝型专用线取送优化算法 |
4.3.1 中间站专用线取送车顺序 |
4.3.2 中间站树枝型专用线取送作业的优化算法 |
5 中间站调车作业规则 |
5.1 电力机车中间站调车作业规则及判断流程 |
5.1.1 电力机车中间站调车作业判断规则 |
5.1.2 电力机车中间站甩挂作业规则判断流程 |
5.2 内燃机车中间站调车作业判断规则 |
5.2.1 内燃机车中间站调车作业判断规则 |
5.2.2 内燃机车中间站调车作业规则判断流程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单线中间站牵出线布置必要性的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牵出线设置条件 |
2 典型性复杂调车作业过程 |
3 牵出线设置必要性及对区间通行能力的影响 |
4 结束语 |
(4)铁路中间站平纵横集成式CAD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数字地形模型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2 铁路站场设计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铁路中间站设计原理与系统分析 |
2.1 中间站设计基本原理 |
2.1.1 中间站的作业和布置图形 |
2.1.2 中间站主要设备的配置 |
2.1.3 中间站的平面计算 |
2.1.4 车站各主要点坐标计算 |
2.2 中间站集成式CAD系统原理 |
2.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2 系统结构设计 |
2.2.3 系统设计思想 |
第3章 数字地形建模 |
3.1 概述 |
3.2 地形数据获取方法 |
3.3 偏角选点法数据预处理 |
3.3.1 偏角选点法原理 |
3.3.2 偏角选点法实现方法 |
3.4 数据存储 |
3.4.1 图幅面状拼装 |
3.4.2 数据存储代码实现 |
3.5 TIN的快速建模方法 |
3.5.1 Delaunay三角网定义及其特性 |
3.5.2 Delaunay三角网自动联网 |
3.5.3 内插点的探索 |
3.5.4 散点数据栅格化的实现 |
第4章 平面咽喉区优化 |
4.1 咽喉区设计方法 |
4.2 咽喉区的连接关系 |
4.3 咽喉区进路区优化设计模型 |
4.3.1 安全约束 |
4.3.2 几何约束 |
4.3.3 优化模型的建立 |
4.4 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5章 基于数字地形模型的车站平面交互系统 |
5.1 基于DTM的平面交互设计原理 |
5.2 应用程序多文档实现技术 |
5.2.1 ObjectARX对多文档界面的支持 |
5.2.2 多文档技术的实现 |
5.3 交互设计功能实现 |
5.3.1 命令及其专有性 |
5.3.2 数模、平面交互操作 |
第6章 工程数量计算与分析 |
6.1 工程数量计算原理 |
6.1.1 工程数量计算基本思路 |
6.1.2 站场工程数量计算的数学模型 |
6.2 工程数量计算原则 |
6.3 站场计算信息的生成 |
第7章 车站平纵横CAD系统集成技术 |
7.1 纵横断面设计系统 |
7.2 平纵横设计相互关系 |
7.3 平纵横集成设计的实现 |
7.3.1 纵断面设计 |
7.3.2 横断面设计 |
第8章 系统研制与功能验证 |
8.1 系统研制 |
8.1.1 系统开发硬件环境 |
8.1.2 软件开发环境 |
8.2 系统框架结构及功能 |
8.3 实例验证 |
8.3.1 新建项目 |
8.3.2 数模建立 |
8.3.3 平面方案建立 |
8.3.4 工程数量输出 |
8.3.5 数模平面交互操作 |
8.3.6 纵断面设计 |
8.3.7 横断面设计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客货共线铁路一般中间站平面布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间站的性质和作用 |
2 中间站到发线数量确定 |
2.1 货物列车到发线数量 |
2.2 旅客列车到发线数量 |
3 中间站的布置图型 |
3.1 传统无高站台中间站的布置图型 |
3.2 有高站台中间站的布置图型 |
3.2.1 以货运为主的铁路中间站 |
3.2.2 客运列车较多的铁路中间站 |
3.2.3 客货运列车作业均较繁忙的铁路中间站 |
4 结论 |
(7)影响铁路车站规划设计工程造价的关键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车站选址 |
1.1 车站选址要尽量减少工程量 |
1.2 车站选址要尽量避开城市市区 |
1.3 车站选址要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
2 车站占地面积 |
2.1 中间站和区段站 |
2.2 编组站 |
2.3 客运站 |
3 车站线路及设备 |
3.1 到发线数量 |
3.2 道岔选型 |
3.3 站线的布置 |
3.3.1 货场位置的选择 |
3.3.2 牵出线设置 |
3.3.3 调车线设置 |
4 结论 |
(9)铁路站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已有系统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铁路站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分析 |
2.1 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 |
2.2 系统开发的总体原则 |
2.3 系统需求分析 |
2.3.1 站场设计的工作过程 |
2.3.2 主要内容 |
2.4 系统功能分析 |
2.5 系统性能要求分析 |
2.6 系统技术关键 |
第3章 铁路站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设计 |
3.1 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 |
3.2 系统总体结构 |
3.2.1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结构 |
3.2.2 铁路站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结构 |
3.2.3 数据流程 |
3.3 系统的开发工具及实现平台 |
3.3.1 系统的开发工具 |
3.3.2 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平台 |
第4章 站场平面设计子系统设计 |
4.1 站场平面设计子系统的设计思想 |
4.2 站场平面设计子系统的构架 |
4.2.1 站场平面设计子系统的功能设计 |
4.2.2 站场平面设计子系统的结构 |
4.2.3 站场平面设计子系统的数据流程 |
4.3 站场平面设计子系统的数据结构设计 |
4.4 站场平面设计子系统开发关键技术的实现 |
4.4.1 专家系统技术 |
4.4.2 相关模型及算法 |
第5章 站场纵横断面设计 |
5.1 地形数据的获取及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 |
5.1.1 地形数据的获取 |
5.1.2 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 |
5.2 铁路站场纵断面设计 |
5.2.1 纵断面设计子系统的总体设计 |
5.2.2 纵断面设计子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
5.2.3 纵断面设计程序流程 |
5.3 铁路站场横断面设计 |
5.3.1 横断面设计流程 |
5.3.2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5.3.3 横断面设计程序流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成都北编组站运营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3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概念 |
1.3.1 项目后评价的目的 |
1.3.2 项目后评价的原则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成都铁路枢纽的概述 |
2.1 成都枢纽的地理位置 |
2.2 规划设计时成都枢纽情况概述 |
2.2.1 规划设计时枢纽地区概况及运营特征 |
2.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新建成都北编组站的必要性 |
2.2.3 成都北编组站形成后枢纽内主要车站及既有铁路的技术标准 |
2.3 成都北编组站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成都北编组站规划设计方案介绍 |
3.1 枢纽货流结构分析 |
3.1.1 枢纽总运量 |
3.1.2 通过运量 |
3.1.3 地方运量 |
3.2 枢纽车流结构及编组计划分析 |
3.2.1 枢纽车流结构分析 |
3.2.2 设计年度成都北编组站的编组计划分析 |
3.3 成都北编组站设计介绍 |
3.3.1 成都北编组站衔接线路的引入方向 |
3.3.2 成都北编组站站型与技术设备 |
3.4 成都北编组站设计能力及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成都北编组站运营前后及规划设计对比 |
4.1 成都北编组站运营近期与预测的车流结构对比及能力检算 |
4.1.1 成都北编组站运营近期的车流分析 |
4.1.2 成都北编组站运营近期与预测的车流结构对比 |
4.1.3 成都北编组站作业能力检算 |
4.2 成都北编组站运营近期与规划设计的编组计划的对比 |
4.2.1 成都北编组站编组计划 |
4.2.2 成都北编组站运营近期与规划设计时的编组计划的对比 |
4.2.3 成都北编组站运营近期与枢纽改造前的编组计划的对比 |
4.2.4 枢纽改造前后枢纽编组站及相邻技术站编组计划的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成都北编组站运营后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 |
5.1 成都北编组站运营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1 指标设置的原则 |
5.1.2 成都北编组站运营后评价指标体系 |
5.2 成都北编组站对枢纽的适应性分析 |
5.2.1 枢纽内车站的分工 |
5.2.2 技术直达列车的比例变化 |
5.2.3 直达列车平均运程的变化 |
5.3 对相邻技术站及路网的影响 |
5.4 成都北编组站运营效果分析 |
5.4.1 进站线路的引入方向 |
5.4.2 编组站的站型及规模 |
5.4.3 技术设备的配置 |
5.4.4 设计能力利用率 |
5.4.5 中转停留时间 |
5.4.6 站责正点率 |
5.4.7 编组站的协调性 |
5.5 成都北编组站运营综合后评价 |
5.5.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5.5.2 成都北编组站灰色综合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本文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对单线铁路中间站设置牵出线的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中间站调车作业钩计划自动编制研究[D]. 高金. 兰州交通大学, 2012(01)
- [2]单线中间站牵出线布置必要性的初步探究[J]. 李鹏飞. 工程技术研究, 2018(09)
- [3]对单线铁路中间站设置牵出线的看法[J]. 徐烈祥.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6(10)
- [4]铁路中间站平纵横集成式CAD系统研究[D]. 杨冬营. 西南交通大学, 2010(10)
- [5]对铁路中间站设置牵出线条件的看法[J]. 白恭.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 1985(05)
- [6]客货共线铁路一般中间站平面布置分析[J]. 丁顺均. 铁道工程学报, 2013(08)
- [7]影响铁路车站规划设计工程造价的关键要素研究[J]. 曹继智,钱勇生,杨芳. 铁道运营技术, 2011(04)
- [8]中间站货物线配置方案的商榷[J]. 朱旭初. 铁道科技动态, 1981(17)
- [9]铁路站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D]. 李雪婷. 西南交通大学, 2004(04)
- [10]成都北编组站运营后评价[D]. 陈冠儒.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