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国际上一些地极坐标系统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何玮[1](2020)在《高量子效率可见-短波红外宽光谱InGaAs探测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主流的微光夜视装置主要装配超二代、三代像增强器以及Si基器件,在可见-近红外波段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但其光谱与大气辉光的短波红外不匹配,在无月光夜晚存在局限性。室温工作的InGaAs焦平面探测器在短波红外波段具有高灵敏度,将InGaAs探测器的光谱响应范围向可见波段拓展,实现可见-短波红外宽光谱InGaAs探测器,有望成为下一代微光成像装备的理想选择。本论文面向微光夜视的应用需求,主要研究了高量子效率可见-短波红外宽光谱InGaAs探测器的研制方法和不同种类InGaAs探测器的增透方法。针对微光夜视环境高质量成像的应用需求,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InGaAs探测器的量子效率模型和测试方法,重点分析了影响宽光谱InGaAs探测器量子效率的关键因素:吸收层浓度、吸收层厚度以及接触层厚度。根据Silvaco软件模拟结果,创新性地提出了~10 nm厚度超薄接触层的InGaAs焦平面探测器器件结构。对DCA设备生长的该新型InGaAs外延材料进行了部分表征,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室温光致发光(PL)谱以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等,为制备高量子效率可见-短波红外宽光谱InGaAs探测器提供基础。~10 nm厚度超薄接触层的精确控制是实现高量子效率可见-短波红外宽光谱InGaAs探测器的关键。根据量子效率分析和结构设计,本文进一步探索了制备高量子效率可见-短波红外宽光谱InGaAs焦平面探测器的关键工艺及各工艺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扩散条件下器件的I-V特性曲线,探索了可见拓展工艺对焦平面的暗噪声和暗电流的影响,分析了引起器件暗噪声和暗电流变化的原因。提出了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技术实现超薄接触层的精确控制,并成功制备了~10 nm接触层厚度的160×120元宽光谱InGaAs焦平面器件,获得了从可见到短波红外波段(0.5μm-1.7μm)整体量子效率超过60%的宽光谱高量子效率水平,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实验方法的可行性。为了进一步提升器件量子效率,本文探索了可见-短波红外宽光谱InGaAs焦平面探测器的层状增透膜参数。本论文首先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求解电磁场,详细阐述了多层介质膜的等效原理。结合宽光谱InGaAs探测器的结构参数,采用Tfc模拟软件设计并优化了多层膜参数。利用磁控溅射低温生长技术,研究了基于InP衬底的多层增透膜的抗反射效果。并且将传统介质膜增透技术应用于基于刻蚀绒面的160×120元宽光谱InGaAs焦平面探测器模块,其膜层分别为单层(SiO2=107 nm)和双层(Zn S/SiO2=44 nm/127 nm)介质膜。对比了增透前后InGaAs焦平面探测器表面反射率和电流响应率的变化。结果显示,增透后的InGaAs焦平面电流响应率出现了明显的提升。以1500 nm处为例,单层增透膜增透前后焦平面的响应率分别为0.71 A/W和0.87 A/W,双层增透膜增透前后响应率由0.83 A/W提升至1.15 A/W,最终实现了量子效率高达66.23%@600 nm、95.91%@900 nm、95.18%@1500 nm的宽光谱可见-短波红外InGaAs探测器。三维全介质材料亚波长结构具有高的集成度和优异的增透效果,为提升器件量子效率提供了新的增透方法。针对可见-短波红外宽光谱InGaAs焦平面探测器,提出了采用折射率梯度渐变的纳米锥增透方法,采用FDTD Solutions优化了SiNX纳米锥结构尺寸,获得了在0.4μm-1.7μm宽光谱范围内平均反射率低达5.4%的增透效果,并探索了纳米锥制备方法,提出了采用二次刻蚀实现纳米锥的形貌调控。针对传统平面型InGaAs焦平面探测器设计了一种亚波长InP纳米柱阵列结构,采用FDTD Solutions软件,模拟了不同结构尺寸对反射率的影响。通过多次优化,发现InP纳米柱的周期为600 nm、边长为360 nm,高度为200 nm时,InGaAs焦平面探测器的反射率最低,在900 nm-1700 nm之间平均反射率低达3.07%。结合Mie理论散射模型,分析了InP纳米柱阵列宽波段广角度增透的物理机制。对比了不同的微纳结构制备工艺,最终采用电子束曝光(EBL)技术和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技术,制备了表面集成InP纳米柱的160×120元InGaAs焦平面探测器。并对其焦平面性能进行测试,对比了有无InP纳米柱阵列的信号电压与量子效率。结果显示,表面集成InP纳米柱阵列后,InGaAs焦平面探测器的量子效率分别为44.5%@1200 nm、88.0%@1500 nm、90.8%@1600 nm,与没有结构相比,分别增加了3.6%、11.2%、15.0%。
赵留军[2](2016)在《判别度量学习视觉目标跟踪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在人机交互、智能监控、行为识别、军事制导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场景中,由于目标跟踪通常会受到形状变化、遮挡、姿势变化、光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设计一种鲁棒的目标跟踪算法仍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目标跟踪算法设计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如何建模目标表观特征以及如何从候选样本集中选取匹配被跟踪的目标。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判别度量学习的跟踪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提出了一种偏差判别成分分析的目标跟踪方法。针对单一特征难以适应变化场景的问题,构建多特征目标表观模型,该模型融合了颜色、纹理和方向特征,保持了旋转和平移不变性。利用改进的偏差判别成分分析算法学习距离度量矩阵,将原目标特征空间线性映射到新的空间中。在新的度量空间中,通过匹配候选区域与模板库中的模板,可以更好的定位目标位置。此外,为减小搜索范围,用mean shift算法预估当前目标位置,并在预估位置周围采集候选样本。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偏差判别成分分析的目标跟踪方法可以有效应对目标表观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目标旋转、姿势变化以及遮挡等复杂场景下实现鲁棒的跟踪。2.提出了基于在线判别度量学习的目标表观模型融合表示方法。该方法融合了判别式全局表观模型和生成式局部表观模型。首先,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提取目标颜色和纹理的低频系数形成紧凑的全局目标表示。然后,以全局目标表示为基础,通过在线判别度量分类器在新的映射空间中将目标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判别式表观模型中的分类器以在线形式更新,能够较好地适应目标表观变化。针对判别模型在区分目标局部空间结构方面表现不佳的缺点,构建一个生成式局部表观模型,该模型对SIFT点的表观特征和空间几何特征进行编码,并保持了目标表观的局部结构一致性。为了提高目标跟踪的精确性,采用不同的更新策略在线更新目标全局和局部表观模板。最后,在贝叶斯推理框架下,融合判别式表观模型和生成式表观模型,有效地提高了目标跟踪的鲁棒性。3.提出了基于结构性稀疏表示半监督学习和边缘检测的目标跟踪方法。在局部图像块的聚类字典基础上,利用稀疏表示的局部和全局信息构造多层稀疏编码,同时考虑了局部子块之间的空间关系,形成目标的结构化稀疏表示。为充分利用无标签样本的信息,利用拉普拉斯正则化平方半监督方法学习度量分类器,保持了样本的空间分布一致性。此外,我们增加一个辅助正标签样本集来改善度量分类器的判别性能。为缓解跟踪漂移问题,利用基于边缘特征直方图的边缘检测建议调节半监督跟踪结果。通过选择正负样本和辅助样本更新分类器,并借助于边缘特征模板的在线更新,本方法可以很好地适应目标表观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几种最新跟踪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得到更优的跟踪结果。
徐涛[3](2010)在《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水下机器人自主导航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海洋探测与开发的不断深入,具有自主导航能力的水下航行器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复杂的水下环境中,单一的传感器设备,如声纳、摄像头等,都无法满足高精度自主导航的要求,而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法则成为一种最佳的选择。本文通过对水下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问题的研究,为其向更广阔、更长程、更复杂的工作海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这必将大大推动我国水下机器人自主导航技术的发展。本文结合当前机器人自主导航技术的热点,介绍了自主导航技术常遇到的问题难点,然后在研究了扩展卡尔曼滤波和粒子滤波两种流行的滤波方法之后,分别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进,以提高算法的精度和可靠性。在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方面,本文首先针对水下环境的复杂性,采用了声纳、摄像头、结构光等多种传感器融合的方法,保证了观测数据的有效性和信息的丰富性。其次扩展卡尔曼算法用到了协方差矩阵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特征数目的增加,算法计算量会急剧增长。为了延长算法的持续时间,本文引入了临时特征地图,降低了地图环境特征数目的增长速度,有效的减少了不必要的计算。最后,针对数据关联出错会导致算法发散的问题,本文根据扫描数据集的特点,提出了全局扫描匹配算法,提高了数据关联的效率和准确度,降低了关联错误的可能性。在粒子滤波方面,本文首先分析了粒子滤波当前遇到的问题——随着滤波过程的进行,粒子样本集会出现样本多样性降低的问题。其次,本文分析了问题出现的根源,即重采样过程仅保留了权值较大的粒子,舍弃了权值较小的粒子。而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分化的粒子滤波方法,该方法是在重采样之前引入了粒子预处理过程,即粒子分化过程,将权值较大的粒子分化为多个权值较小的粒子,同一粒子分化后的粒子符合相同的分布。然后再对经过分化处理得到的新的粒子集重采样,这样就避免了由于重采样过程中通过简单的复制权值较大的粒子而产生的粒子样本多样性降低的问题。在改进以上两种滤波方法之后,本文对它们分别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较好的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提高了滤波的精度和可靠性,增强了滤波的实用性。
胡冬华[4](2006)在《HIV-1逆转录酶、SARS主蛋白酶与多酸抑制剂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文中研究说明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即众所周知的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The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寻找有效的抗艾滋病药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课题。耐药性问题是目前抗HIV药物研究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对于常用的抗艾滋病药物,病毒粒子均表现出与日俱增的抗药性,耐药性毒株不断出现。具有全新作用机理药物的开发和寻找,成为解决病毒抗药性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近年来,一类新型抗病毒化合物家族,多金属氧酸盐POMs(polyoxomentalates)即多酸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引起极大关注。多酸化合物被证明具有疗效确切,极少抗药性,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大量研究指出,多酸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如高选择性的抑制酶功能,体内和体外的抗肿瘤活性,抗病毒活性和抗转录酶活性(如用于抗HIV感染)等。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多酸能够与酶及蛋白质分子表面发生相互作用和结合,这对于抗病毒药物设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与经常产生耐药性的传统抗HIV-1Rt的药物相比,多酸类药物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从其药物作用性质,抑制机理等角度,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由于相关晶体结构数据有限,多酸化合物的抗病毒作用靶标尚待确定,作用机理尚不清楚。这无疑将严重影响和限制多酸药物在抗病毒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本论文采用理论计算化学方法,分子动力学模拟手段,从分子层面上研究多酸化合物与HIV-1Rt逆转录酶以及SARS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相互作用,探讨多酸抑制剂与病毒功能酶分子的相互作用机理,为研究多酸化合物这类极具潜力的抗病毒药物提供理论参考和支持信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HIV-1Rt逆转录酶是抗HIV药物设计的关键靶标之一。采用理论计算化学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研究POMs/HIV-1Rt酶与抑制剂相互作用位点,作用方式。分析结果表明,多酸抑制剂与逆转录酶相互作用位点,是位于逆转录酶二聚体的DNA-binding cleft沟槽中。多酸抑制剂与HIV-1Rt作用的活性位点不同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活性位点。相互作用的关键残基主要为p66亚基中的Arg-358,Lys-374,和p51亚基中的Lys-22,Lys-394等氨基酸残基。它们组成一个静电势明显为正性的结合腔,其空间几何形状和静电势分布状况均恰好与多酸抑制剂本身的形状和静电性质互补。多酸化合物与逆转录酶分子相互作用形成稳定复合物,能量组成中静电相互作用是主要因素。
郑喜亮[5](2005)在《HIV-1IN与抑制剂的分子对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利用分子对接方法对HIV-1 整合酶(IN)与抑制剂5CITEP相互作用方式进行了探讨,讨论第二个Mg2+对在整合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基于整合酶结构的药物设计提供了参考信息。还利用该方法对一些有研究前景的抑制剂做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在第四章中,首先,利用Affinity程序对HIV-1 IN与5CITEP进行了分子对接计算,并且通过单Mg2+和双Mg2+的HIV-1 整合酶核心区与该抑制剂对接结果比较以及晶体结构的相关信息,从相互作用能和作用方式上初步确定了所引入的第二个Mg2+离子对稳定配体和受体的结合起了重要的作用,引入该离子前后相互作用能变化趋势很明显,配体和受体的作用模式比单Mg2+体系更加清晰。由前者的四类作用方式改变到两种,相互作用能提高了将近40kJ/mol。其次,我们就近来发表的一些的新的抑制剂利用同样的方法在理论上做了探讨,通过与实验上结果的比较给出了理论上的初步解释。
邵琛[6](2005)在《酶与抑制剂小分子相互作用和识别的计算机模拟》文中认为分子识别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药理学意义。例如 DNA 的转录,激素的作用制,免疫系统中的抗原-抗体识别,化学中的酶催化反应,以及很多药物发挥药效的机制都与之密切相关。而绝对结合自由能计算对于研究分子识别机制及其动态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自由能的正负决定了化学反应的方向,其大小决定了反应的趋势强弱。国际上有很多的实验小组投入到了自由能的计算模型的研究。 近年来,用计算机来模拟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与识别己经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在众多的模拟方法中,分子对接已成为其中非常重要而又受到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考察它们之间是否可以结合,并预测复合物的结合模式。通常热力学上认为生物分子的稳定构象是自由能最低的构象,因此,分子对接的目的就是找到能量最低的构象。分子对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快速有效的搜索算法,可以在可能的空间进行构象搜索;另一个是好的打分函数,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正确有效地从搜索到的结构中区分出近天然构象。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 SARS 冠状病毒 E 蛋白的一级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分析其家族的同源性,并使用同源模拟方法模建 E 蛋白的三维空间结构。运用分子力学子动力学方法对模型计算,评价结构的兼容性和可靠度。依据氨基酸序列在家族中的保守和变异性质,预测 E 蛋白的可能的活性位点和关键残基。直观的给出 E 蛋白这一跨膜蛋白在磷酯双分子层中的镶嵌模型,为针对 E 蛋白的药物分子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针对多酸药物分子潜在的抑制蛋白酶活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以及抗HIV活性的特[α-PTi2W10O40] 五种异构体作为小分子药物配体,使用在SARS冠状病毒传播和复制过程中其关键作用的点,选用文献中报道的3CL蛋白水解酶为生物大分子为受体。运用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和分子对接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分子对接研究。分子对接后得到了五种多酸配体分子与受体蛋白的复合物模型。进一步从体系能量和非键相互作用角度分析复合物的稳定性和多酸药物分子对蛋白水解酶的抑制作用。
沈沉[7](2004)在《虹膜识别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虹膜识别作为生物识别技术中的后起之秀,在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显示了它的优越性。虹膜的细节特征在人的一生中均保持稳定,虹膜图像在采集时具有无侵犯性,每个虹膜都具有独一无二性,瞳孔的缩放使虹膜组织具有活体组织的显着特性等等,使得虹膜识别的可靠性远远高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 本论文详细讨论了虹膜采集系统、图像传输和图像识别几个部分。采集系统的机械装置结构的确定,CMOS图像传感器的描述。USB方式进行虹膜图像的传输。图像的识别过程包括预处理,边缘提取、边缘拟合,虹膜分割,然后利用Gabor滤波器对虹膜进行特征提取,借助Hamming距判断虹膜的识别结果。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快速、有效。 本论文介绍了几种目前比较成熟的虹膜识别系统,并对它们作了比较,论述了各自存在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系统,并对本系统的模式识别进行了分析讨论。
朱圣源[8](1981)在《关于极坐标和世界时系统中扣除系统差的问题及其目的和意义》文中指出通过平差后的(O-C)求出的各台站系统差估值是统计相关的。扣除这样的系统差不可能消除平差结果中的系统差。但是当台站组合和权逐年(月)有变化时,扣除这种相关的系统差估值能使平差结果中的系统差不因此而变化,也即维持了系统的稳定。预测系统差的方法越好,对维持系统的稳定越有价值。如台站系统差本身发生不规则变化,平差结果中的系统差相应变化,扣系统差预测直的方法不能削弱这种变化。总之,扣系统差的真正效果,就是使台站组合和权变化时,象不发生变化时一样。扣系统差后求得的中误差,是系统稳定性的标志,它与不扣系统差求出的中误差一起,作为衡量参考系好坏的两个不可少的标志。
朱圣源[9](1981)在《关于极坐标和世界时系统中扣除系统差的问题及其目的和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平差后的(O-C)求出的各台站系统差估值是统计相关的。扣除这样的系统差不可能消除平差结果中的系统差。但是当台站组合和权逐年(月)有变化时,扣除这种相关的系统差估值能使平差结果中的系统差不因此而变化,也即维持了系统的稳定。预测系统差的方法越好,对维持系统的稳定越有价值。如台站系统差本身发生不规则变化,平差结果中的系统差相应变化,扣系统差预测直的方法不能削弱这种变化。总之,扣系统差的真正效果,就是使台站组合和权变化时,象不发生变化时一样。扣系统差后求得的中误差,是系统稳定性的标志,它与不扣系统差求出的中误差一起,作为衡量参考系好坏的两个不可少的标志。
裔培荣,周炳太[10](1980)在《JYD极坐标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分析了我国JYD(1968.0)极坐标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情况,并与ILS、IPMS和BIH三个极坐标系统进行了比较。JYD系统的精度仍稳定在±0.01以内。
二、关于国际上一些地极坐标系统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国际上一些地极坐标系统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高量子效率可见-短波红外宽光谱InGaAs探测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红外探测器及其发展趋势 |
1.2 InGaAs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
1.2.1 InGaAs探测器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方向 |
1.2.2 可见-短波红外InGaAs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
1.3 宽光谱广角度增透研究 |
1.3.1 传统层状介质膜增透研究 |
1.3.2 梯度渐变介质增透研究 |
1.3.3 全介质材料亚波长结构增透研究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宽光谱InGaAs探测器设计模拟 |
2.1 引言 |
2.2 量子效率模型 |
2.2.1 量子效率理论模型 |
2.2.2 量子效率测试方法 |
2.3 材料结构对量子效率的影响 |
2.3.1 InGaAs探测器材料结构介绍 |
2.3.2 吸收层浓度与厚度对量子效率的影响 |
2.3.3 接触层厚度对量子效率的影响 |
2.4 宽光谱InGaAs探测器材料结构设计与表征 |
2.5 小结 |
第3章 宽光谱InGaAs探测器的关键工艺与焦平面验证 |
3.1 引言 |
3.2 InGaAs探测器物理模型 |
3.2.1 暗电流模型 |
3.2.2 噪声模型 |
3.3 宽光谱InGaAs探测器的关键工艺 |
3.3.1 扩散工艺 |
3.3.2 衬底剥离工艺 |
3.3.3 接触层精确减薄工艺 |
3.4 宽光谱InGaAs焦平面器件验证 |
3.4.1 宽光谱InGaAs探测器的制备流程 |
3.4.2 宽光谱InGaAs探测器性能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传统层状介质膜增透研究 |
4.1 引言 |
4.2 层状介质膜增透研究 |
4.2.1 单层增透膜原理 |
4.2.2 多层增透膜原理 |
4.3 层状介质膜增透设计与单项实验 |
4.3.1 宽光谱InGaAs探测器膜层设计 |
4.3.2 InP衬底增透单项实验 |
4.4 基于绒面层状介质膜的InGaAs焦平面增透研究 |
4.5 小结 |
第5章 全介质材料亚波长结构增透研究 |
5.1 引言 |
5.2 亚波长结构增透机制 |
5.2.1 梯度渐变纳米锥增透原理 |
5.2.2 Mie共振原理 |
5.2.3 FDTD仿真原理 |
5.2.4 AFM测试原理 |
5.3 亚波长结构制备方法 |
5.3.1 纳米压印光刻技术 |
5.3.2 电子束光刻技术 |
5.3.3 胶体晶粒光刻技术 |
5.4 梯度渐变纳米锥增透研究 |
5.4.1 纳米锥增透效果模拟 |
5.4.2 纳米锥制备工艺探索 |
5.5 InP纳米柱阵列增透研究 |
5.5.1 增透机制研究 |
5.5.2 InP纳米柱结构尺寸优化 |
5.5.3 InP纳米柱阵列制备工艺探索 |
5.5.4 表面集成InP纳米柱阵列的InGaAs探测器研制 |
5.6 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期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2)判别度量学习视觉目标跟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目标跟踪方法分类 |
1.2.2 表观模型 |
1.2.3 目标定位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改进判别成分分析的目标跟踪方法 |
2.1 引言 |
2.2 多特征目标表观模型 |
2.2.1 颜色特征 |
2.2.2 纹理特征 |
2.2.3 形状特征 |
2.3 改进的偏差判别成分分析 |
2.3.1 判别成分分析 |
2.3.2 偏差判别成分分析 |
2.4 基于判别度量学习的目标跟踪 |
2.4.1 mean shift算法 |
2.4.2 判别跟踪算法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实验设置及评价准则 |
2.5.2 定量分析 |
2.5.3 定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在线判别度量学习的融合表观模型 |
3.1 引言 |
3.2 在线判别度量的全局表观模型 |
3.2.1 离散余弦变换 |
3.2.2 全局特征提取 |
3.2.3 在线度量学习的判别模型 |
3.3 基于SIFT的生成式局部表观模型 |
3.3.1 SIFT特征 |
3.3.2 生成式局部表观模型 |
3.4 跟踪算法 |
3.5 实验结果 |
3.5.1 表观模型分析 |
3.5.2 定量分析 |
3.5.3 定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稀疏表示半监督学习和边缘检测的目标跟踪 |
4.1 引言 |
4.2 结构性稀疏表示 |
4.3 基于图的半监督判别表观模型 |
4.4 边缘检测建议 |
4.4.1 初始边缘图 |
4.4.2 边缘检测建议调节判别跟踪结果 |
4.5 目标跟踪算法 |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1 参数分析 |
4.6.2 定量分析 |
4.6.3 定性分析 |
4.6.4 与本文其他算法的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水下机器人自主导航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AUV关键技术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2 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 |
2.1 传感器的选择与布局 |
2.1.1 惯性导航系统 |
2.1.2 声纳传感器 |
2.1.3 视觉传感器 |
2.2 环境地图表示 |
2.2.1 栅格地图 |
2.2.2 拓扑地图 |
2.2.3 特征地图 |
2.2.4 混合地图 |
2.2.5 地图选择 |
2.3 SLAM算法的关键问题 |
2.3.1 地图创建问题 |
2.3.2 信息的不确定性 |
2.3.3 计算复杂度的问题 |
2.3.4 数据关联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SLAM算法 |
3.1 卡尔曼滤波(KF,KalmanFiIter)介绍 |
3.2 系统模型的表达 |
3.2.1 坐标系统模型 |
3.2.2 状态模型 |
3.2.3 运动模型 |
3.2.4 里程计模型 |
3.2.5 观测模型 |
3.3 扩展卡尔曼滤波过程 |
3.3.1 预测阶段 |
3.3.2 更新阶段 |
3.3.3 状态扩充阶段 |
3.4 基于EKF的SLAM算法 |
3.4.1 算法流程 |
3.4.2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
3.5 数据关联算法 |
3.5.1 扫描数据预处理 |
3.5.2 投影映射 |
3.5.3 数据匹配 |
3.6 仿真实验 |
3.6.1 基于实际数据集的离线实验 |
3.6.2 基于模拟数据集的仿真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粒子分裂的滤波算法 |
4.1 粒子滤波算法 |
4.1.1 顺序重要性采样 |
4.1.2 粒子退化现象 |
4.2 粒子分裂的滤波算法 |
4.3 仿真实验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4)HIV-1逆转录酶、SARS主蛋白酶与多酸抑制剂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酸化合物简介 |
1.2 研究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背景和意义 |
1.3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分子对接方法及应用 |
2.1 分子对接研究中涉及的理论与方法 |
2.2 分子对接与药物设计 |
2.3 分子对接方法的分类 |
2.4 分子对接中常用的模拟方法 |
2.4.1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2.4.2 蒙特卡洛方法 |
2.4.3 模拟退火技术 |
2.4.4 遗传算法 |
2.5 几种有代表性的分子对接软件及方法 |
第三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基本原理 |
3.1 介绍 |
3.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3.2.1 基本原理 |
3.2.2 分子力场 |
3.2.3 分子动力学的积分算法 |
3.2.4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系综 |
3.3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HIV-1Rt 逆转录酶与多酸抑制剂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1 介绍 |
4.2 POMs/HIV-1Rt 相互作用的分子对接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SARS 病毒蛋白酶与系列多酸化合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
5.1 介绍 |
5.2 SARS 蛋白水解酶平衡构象的模拟 |
5.3 SARS 蛋白酶与多酸抑制剂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小结 |
5.6 参考文献 |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HIV-1IN与抑制剂的分子对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
1.1 药物作用的基本理论 |
1.1.1 受体学说及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本质 |
1.1.1.1 占领学说 |
1.1.1.2 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学说 |
1.1.1.3 绞链学说 |
1.1.1.4 速率学说 |
1.1.1.5 诱导契合学说 |
1.1.1.6 大分子微扰学说 |
1.1.1.7 二态模型的占领-活化学说 |
1.1.2 药物-受体的相互作用力及其立体因素的影响 |
1.1.3 药物-受体相互作用模型 |
1.1.4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SAR) |
1.1.4.1 基本概念 |
1.1.4.2 药效基团、药动基团和毒性基团 |
1.1.4.3 药效构象 |
1.1.5 定量构效关系(QSAR) |
1.1.5.1 线性自由能相关方法 |
1.1.5.2 Free-Wilson模型 |
1.1.5.3 分子连接性法 |
1.1.5.4 模式识别法 |
1.1.5.5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
1.1.6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
1.1.6.1 3D-QSAR 的提出 |
1.1.6.2 分子的三维结构 |
1.1.6.3 3D-QSAR 的研究方法 |
1.1.6.4 3D-QSAR 的评价 |
1.2 有关理论计算、技术 |
1.2.1 理论计算基础 |
1.2.1.1 量子化学 |
1.2.1.2 分子力学 |
1.2.1.3 分子动力学 |
1.2.2 重要技术 |
1.2.2.1 x 射线晶体学 |
1.2.2.2 核磁共振技术 |
1.2.2.3 其他结构分子生物学测定技术 |
1.2.2.4 计算机分子模型技术 |
1.3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学 |
2.1 三维结构搜索 |
2.1.1 三维化学结构数据库 |
2.1.2 搜寻标准 |
2.1.3 三维结构搜寻的搜寻算法 |
2.1.3.1 三维几何搜寻 |
2.1.3.2 三维相似性搜寻 |
2.1.3.3 柔性构象搜寻 |
2.1.3.4 大分子三维结构搜寻 |
2.2 全新药物设计(直接药物设计) |
2.2.1 模板定位法 |
2.2.2 原子生长法 |
2.2.3 分子碎片法 |
2.2.3.1 碎片连接法 |
2.2.3.2 碎片生长法 |
2.2.4 其他方法 |
2.3 间接药物设计 |
2.3.1 活性类似物法 |
2.3.2 假想受点点阵 |
2.3.3 距离几何法 |
2.3.4 分子形状分析 |
2.3.5 比较分子场分析 |
2.3.6 药效基团模型法 |
2.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2.4.1 分子对接的步骤 |
2.4.2 分子表面的描述模型 |
2.4.3 分子对接方法中尚待解决的困难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分子对接方法及应用 |
3.1 分子对接的理论基础与机制 |
3.1.1 配体-受体识别过程的相互作用力 |
3.1.2 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热力学过程 |
3.1.3 配体-受体识别作用中的立体化学因素 |
3.2 分子对接与药物设计 |
3.3 分子对接方法的分类 |
3.4 分子对接中常用的模拟方法 |
3.4.1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3.4.2 蒙特卡洛方法 |
3.4.3 模拟退火技术 |
3.4.4 遗传算法 |
3.5 几种有代表性的分子对接软件及方法 |
3.5.1 实时图形处理途径 |
3.5.2 Docking |
3.5.3 DOCK |
3.5.4 AutoDock |
3.5.5 Affinity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整合酶和抑制剂分子对接研究 |
4.1 概述 |
4.1.1 整合酶的结构及功能 |
4.1.2 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4.2 计算方法 |
4.2.1 模型搭建与优化 |
4.2.2 分子对接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与5CITEP 的分子对接 |
4.3.1.1单Mg2+体系 |
4.3.1.2 双Mg2+体系 |
4.3.1.3 结论 |
4.3.2 与β-二酮酸类衍生物的分子对接 |
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酶与抑制剂小分子相互作用和识别的计算机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分子对接研究中涉及的理论与方法 |
1.3.1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热力学过程 |
1.3.2 分子对接的理论基础 |
1.3.3 分子间结合机制对对接研究的启示 |
1.3.4 分子对接方法中尚待解决的困难 |
第二章 分子对接方法及应用 |
2.1 配体受体识别过程的相互作用力 |
2.2 分子对接与药物设计 |
2.3 分子对接方法的分类 |
2.4 分子对接中常用的模拟方法 |
2.4.1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2.4.2 蒙特卡洛方法 |
2.4.3 模拟退火技术 |
2.4.4 遗传算法 |
2.5 几种有代表性的分子对接软件及方法 |
第三章 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同源模拟法 |
3.1 简介 |
3.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3.2.1 基本原理 |
3.2.2 分子力场 |
3.2.3 分子动力学的积分算法 |
3.2.4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系综 |
3.2.5 边界条件 |
3.3 SARS E 蛋白的三维结构模建及活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SARS 3CL 蛋白水解酶及其可能多酸抑制剂的动力学模拟 |
4.1 简介 |
4.2 SARS 3CL 蛋白水解酶平衡构象的模拟 |
4.3 多酸配体分子与 3CL 蛋白水解酶分子对接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 谢 |
(7)虹膜识别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虹膜的生物特性 |
1.3 虹膜纹理识别技术的基本依据 |
1.4 虹膜识别的发展历史 |
1.5 虹膜识别的优缺点 |
1.6 虹膜识别的应用前景 |
1.7 本论文所完成的工作及成果 |
第二章 虹膜识别的原理及系统构成 |
2.1 引言 |
2.2 虹膜识别的理论基础 |
2.2.1 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 |
2.2.2 模式识别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
2.2.3 虹膜识别系统的总体介绍 |
2.3 几种已完成的虹膜识别系统及算法的比较研究 |
2.3.1 Daugman系统 |
2.3.2 谭铁牛教授研究组研究开发的虹膜识别系统 |
2.3.3 本课题前任研究的系统 |
2.4 介绍本论文的识别方法 |
2.4.1 本系统要求的提出 |
2.4.2 本系统的实现方法 |
2.4.3 本系统和目前其他方法相比的优点 |
第三章 虹膜采集装置的原理设计及实现 |
3.1 引言 |
3.2 采集装置的机械结构 |
3.2.1 对机械装置的要求 |
3.2.2 机械装置的实现 |
3.3 照明装置 |
3.3.1 对照明装置的具体要求 |
3.3.2 照明装置的实现 |
3.4 成像器件 |
3.4.1 对成像器件的要求 |
3.4.2 成像器件的选择 |
3.4.3 本系统使用的SPCA533A芯片 |
3.5 USB传输系统 |
第四章 识别算法及实现 |
4.1 引言 |
4.2 图像预处理 |
4.2.1 平滑 |
4.2.2 锐化 |
4.3 虹膜分割 |
4.3.1 边缘检测 |
4.3.2 Hough变换 |
4.3.3 适合本虹膜图像特点的图像分割 |
4.4 特征提取 |
4.4.1 Gabor滤波器参数 |
4.4.2 Shannon小波包 |
4.5 识别判断 |
第五章 虹膜识别结论及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关于国际上一些地极坐标系统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量子效率可见-短波红外宽光谱InGaAs探测器研究[D]. 何玮.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0(03)
- [2]判别度量学习视觉目标跟踪技术研究[D]. 赵留军.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3]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水下机器人自主导航方法研究[D]. 徐涛.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2)
- [4]HIV-1逆转录酶、SARS主蛋白酶与多酸抑制剂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 胡冬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9)
- [5]HIV-1IN与抑制剂的分子对接研究[D]. 郑喜亮. 吉林大学, 2005(06)
- [6]酶与抑制剂小分子相互作用和识别的计算机模拟[D]. 邵琛. 东北师范大学, 2005(04)
- [7]虹膜识别技术的研究[D]. 沈沉. 浙江大学, 2004(03)
- [8]关于极坐标和世界时系统中扣除系统差的问题及其目的和意义[J]. 朱圣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1981(00)
- [9]关于极坐标和世界时系统中扣除系统差的问题及其目的和意义[J]. 朱圣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1981(00)
- [10]JYD极坐标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 裔培荣,周炳太. 天文学报, 19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