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型锚定板抗拔力的试验与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荆树举[1](2021)在《TDA复合土中竖向锚定板承载特性及在锚拉式挡土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合理协调工程建设与土地占用、研发高效集约用地技术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锚拉式挡土墙具有支护高度大、侧向变形小、节地效果显着等特点,可用于提高挡墙支护高度、优化挡墙受力。但是由于传统墙背填料自重大、侧向土压力高,容易产生挡墙受力及配筋率偏大等问题。所以为了优化结构受力,拓展锚拉式挡墙的适用性,本文提出采用粒径1~2cm的TDA(废旧轮胎衍生骨料)与土的混合物,即TDA复合土作为墙背填料的技术思路,用于减轻填料自重及侧土压力。然而,有关锚拉式挡土墙中竖向锚定板在TDA复合土层中承载特性研究成果极少,使得其在工程应用中的设计方法无据可依。本文以TDA复合土作为锚拉式挡土墙墙背填料为研究背景,重点开展了 TDA复合土基本力学性能以及竖向锚定板承载特性研究,揭示了其承载及变形机理,建立了非极限位移状态下竖向锚定板在TDA复合土介质中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搭建了基于TDA复合土墙背填料的锚拉式挡墙结构设计参数数据库,可用于指导实际工程的设计计算。研究成果对于推动锚拉式挡土墙的工程应用范围、实现废旧轮胎的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根据研究成果,主要取得如下结论:(1)TDA复合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表明,随TDA掺量(0~20%)的增加,TDA复合土的粘聚力和摩擦角增大、压缩模量减小,并建立了 TDA掺量与粘聚力、摩擦角的经验公式。通过颗粒流离散元模拟方法,得到随TDA掺量的增加TDA复合土骨架力链增强、颗粒接触角分布向剪切力方向集中程度增大、颗粒间平均总接触力增大的微观机理。(2)基于TDA复合土介质中竖向锚定板拉拔试验,提出TDA掺量(0~20%)增加可有效提高TDA复合土中竖向锚定板的承载力,且在低附加应力水平下,锚定板承载力净增比更明显。锚定板极限承载力随竖向荷载(10~70kPa)的增大而增加,同时增幅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3)用已有理论模型验证了竖向锚定板在TDA复合土中承载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并基于竖向锚定板在TDA复合土中拉拔的承载力与位移关系给出了竖向锚定板在非极限位移状态下的经验公式。(4)以挡墙控制位移作为控制条件选取锚定板承载力,构建的80组锚拉式挡墙结构设计参数数据库表明,TDA复合土的使用对于挡土墙弯矩、剪力、土压力起到了明显的减弱作用,同时减少了配筋面积和锚板数量,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岳红亚[2](2020)在《基于PIV技术的浅埋锚定板和管道抗拔破坏机理及计算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埋置于土层中的条形结构物在拉拔荷载或差异位移作用下,常经受不同程度的土体反力,其中以矩形截面的锚定板和圆形截面的管道最为典型。具体来说,锚定板常被应用于输电塔、挡土墙、海上钻井平台和船坞等陆地和海洋结构工程中用来提供反力抵抗来自风荷载、浮力作用、波浪作用和填土压力等作用在结构物上的外荷载。类似的,由于管道热膨胀、地下开挖、滑坡、地震诱发的断层滑移等引起的管-土差异位移将导致管道经受大量的附加土压力。明确板/管-土的相互作用机理并准确计算所产生的土抗力对于保障相关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大量前期研究证明条形锚垫板和管道二者之间在抗拉拔特性方面具有极高的相似性。由于板/管-土相互作用机制的复杂性,且受制于传统位移捕捉技术的限制缺少对相关破坏机制的精确量测,进而导致有关锚定板和管道抗拔力计算理论和方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①当前研究多集中于荷载-位移特征曲线的研究,对其破坏和变形机制认识不够清楚,尤其缺少针对V(竖直)-H(水平)平面内锚定板和管道抗拔性能的系统研究,且两者之间破坏机制对比分析不够深入;②目前多数研究主要考虑埋深、几何尺寸和土体参数等影响因素,有关锚定板/管道-土界面强度对抗拔力和破坏机制的研究较少;③由于现有计算理论大都采用假设破坏机制,不同抗拔力计算理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尚缺少适用于V-H平面内锚定板和管道抗拔力计算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非接触式颗粒位移测量技术(PIV),并结合有限元极限分析(FELA)开展了 V-H平面内平面应变条件下锚定板和管道抗拔性能研究,基于实测锚定板和管道破坏及变形机制,发展了考虑界面强度等因素的V-H平面内抗拔力计算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锚定板和管道平面应变拉拔试验研究了土体反力形成和发展过程,结合PIV技术得出V-H平面内土体变形和破坏机理,揭示出埋深、土体密实度、倾角和板/管-土界面强度等因素的影响机理。基于土体变形数据,总结提出锚定板和管道抗拔破坏机制的典型特征,并对比分析了锚定板和管道之间破坏机理差异,为构建和修正相关计算理论、验证有限元极限分析计算模型提供了试验基础。(2)基于极限平衡理论,采用实测锚定板破坏机理,构建了平面应变条件下竖向锚定板极限平衡模型,推导了考虑板-土界面强度、埋深比、土体内摩擦角等各因素竖向锚定板抗拔力极限平衡解。结合White等(2008)提出的水平锚定板抗拔力极限平衡模型,通过引入锚定板倾斜系数,最终形成了砂土中V-H平面内条形锚定板抗拔力计算方法。结合Ovesen和Str(?)mann(1972)提出的锚定板形状系数和Bolton(1986,1978)提出的砂土强度与应力和相对密实度相关的经验方程,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尺寸和应力水平的矩形锚定板抗拔力计算方法,并通过大量相关试验数据和计算理论对计算精度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分析。(3)通过砂土中管-土相互作用有限元极限分析计算,揭示出管-土界面强度、内摩擦角和埋深等因素对管道破坏机制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以上各因素与被动区破裂面起始点间距之间的经验方程。基于水平和竖向锚定板与管道之间破坏机理的相似性分析,修正本文竖向锚定板抗拔力极限平衡模型和White等(2008)上拔管道抗拔力计算模型,提出了适用于管道抗拔力计算的极限平衡修正解。通过修正管道倾斜系数,实现了 V-H平面内考虑管-土界面强度的任意角度管道抗拔力计算,并采用试验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可靠性验证。(4)考虑锚定板/管道-土立即脱离(BA)和始终黏连(NBA)两种接触条件、板/管-土界面强度、埋深比、填土荷载、土体强度的非均匀分布和荷载角度等因素开展了 V-H平面内黏土中板/管-土相互作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揭示出锚定板和管道抗拔破坏模式,提出了无重黏土中水平和竖向管道/锚定板抗拔力计算方法,并建立了斜拉锚定板/管道破坏系数包络线模型。分析了填土压力对不同倾角管道抗拔力影响规律,提出了黏土中BA和NBA管道抗拔力计算方法和设计计算流程。
王东华[3](2020)在《土遗址全长黏结锚固系统优化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遗址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土遗址数量巨大、类型全面。然而处于露天环境下的土遗址长期遭受风蚀、雨蚀、冻融、地震等多种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影响,直接由裂隙或裂缝切割而成的不稳定块体在土遗址中普遍发育,成为影响土遗址长期保存的首要危害。因此,对土遗址中不稳定块体的理想加固方法的研究愈发受到重视。锚固技术因其具有扰动性弱、兼容性强和变形控制优异等特点,在土遗址稳定性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对常规岩土锚固工程和土遗址锚固现状的研究,认识到目前土遗址锚固工艺和性能测试技术存在诸多不足、有关于杆材、浆液以及遗址土体性状的多种锚固参数与其组合对土遗址全长黏结锚固系统性能影响机制、锚固系统的传力机制尚不明晰,这些已成为制约土遗址锚固技术和理论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开展了土遗址全长黏结锚固系统优化和机理研究。本文在对目前通用的土遗址锚固工艺和锚固性能测试技术进行优化的基础上,研发了相关配套设备并开展了杆体类型、几何锚固参数和浆土强度比对土遗址全长黏结拉力型锚固系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通过原位锚固、拉拔测试以及界面应变监测,获得了各锚固系统的破坏模式、极限荷载、荷载-位移特征、界面应变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各锚固系统性能的优劣,阐释全长黏结拉力型锚固系统的机理。而后对常出现的杆体-浆体界面的破坏模式,应用双线黏结-滑移模型进行了全过程行为的理论分析。最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受力机制更优异的全长黏结拉压复合锚杆,并探究了其锚固性能与工作机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土遗址全长黏结锚固系统的锚固工艺和性能测试技术进行了优化并研发了相应装备,包括可控式高效钻孔装置、钻机专用防尘装置、整套清孔装置、渗透加固锚孔壁装置、锚固注浆系统及其注浆方法、浆-土界面应变测试方法、浆-土界面应变计布设装置和拉拔测试恒力加载系统以及各设备的使用方法,这些研发成果大部分已经成功应用于本文研究。(2)对比研究木锚杆、玻璃纤维锚杆和钢筋锚杆与相同浆液组成全长黏结拉力型锚固系统性能的优劣;同时基于每种锚固系统设置了几何锚固参数对锚固系统性能影响试验,定量分析了锚杆直径、浆液厚度和黏结长度参数对杆体与浆体间的黏结强度的规律,以及定性分析了杆体与浆体间黏结应力随黏结长度的分布规律;最后从杆体类型所决定的杆体-浆体的受力机制、变形和强度特征等方面剖析了全长黏结拉力锚固系统的锚固机制,阐释了轴向锚固参数和径向锚固参数对杆体-浆体间黏结性能的影响机制,并给出了各类杆体锚固参数的优选值。(3)在杆体与锚固参数优选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成分的新型锚固浆液配合比的初选和终选测试,最终确定了以抗压强度为基准的5种浆土强度比。开展了5种浆土强度比分别与木锚杆和玻璃纤维锚杆组成的全长黏结拉力锚固系统的性能测试,得到了各锚固系统的破坏模式、极限荷载、以及荷载-位移曲线特征和双界面应变随荷载和轴向位置的分布曲线,给出了土遗址锚固系统浆土强度比的最优阈值,并探讨了浆土强度比对锚固性能的影响机制。(4)基于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双线黏结-滑移模型在土遗址全长黏结拉力锚固系统杆体-浆体界面黏结-滑移行为的适用性,并将该界面黏结-滑移全过程分成了弹性阶段、弹性-软化阶段、弹性-软化-松动阶段和软化-松动阶段等四个阶段,并推导了每个阶段所对应界面滑动量、界面剪应力分布和杆体轴向应变分布的表达式,以及获得了各阶段对应的荷载-位移关系、有效锚固长度等一系列参数的解析解;依据拉拔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参数标定,将试验值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理论解的适用性,并分析了锚固参数对锚固系统性能的影响。(5)在上述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受力机制更为合理的新型全长黏结木质拉压复合锚固系统,并进行其与传统拉力锚固系统的对比试验,测试了各锚固材料物理力学兼容性以及拉压复合锚杆结构的可靠性,并对比分析了拉压复合锚固系统与拉力型锚固系统的锚固性能和破坏机制,并据其简化受力模型,给出了极限荷载的两种计算方法。
罗鑫[4](2020)在《锚定板工作性状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锚定板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拔结构物,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建设活动中,研究锚定板承载特性对锚板应用于工程建设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锚板承受抗拔力的过程是锚定板与其周边岩土体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过程,但由于监测技术的制约,难以获得反映锚定板与其周边岩土体相互作用的参数,从而导致工程中采用的诸多设计理论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别。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单锚式与串联式锚定板抗拔承载特性。基于单锚定板及串联式双锚定板承载特性的现场试验,结合数值模拟较为系统研究了单锚定板及串联式双锚定板工作性状及影响因素,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基于一组单锚板和一组串联式双锚板现场抗拔承载力试验结果,对比研究了单锚定板及串联式双锚定板工作性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串联式或是传统的单锚板,不管是浅埋还是深埋锚板,其抗拔力-位移关系曲线为典型的双曲线。串联式双锚板的极限承载力远大于单锚板的极限承载力。(2)基于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了单锚定板及串联式双锚定板工作性状有限差分模型,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浅埋锚板,锚板抗拔极限承载力随锚板埋深比增大而迅速增加;对于深埋锚板,锚板抗拔极限承载力随锚板埋深比的增加有所增大,但增加的幅度不大,临界埋深比在7.0-8.0之间。(3)对于串联式方形双锚板,当前后锚板间距小于2倍锚板边长,锚板承载力随前后板间距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前后锚板间距大于3倍锚板边长,锚板承载力随前后板间距的增大而增加的幅度逐渐降低,因此,对于串联式方形双锚板,前后锚板的合理板间距为2.5—3.5倍锚板边长。(4)基于数值模拟结果,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串联式双锚定板容许承载力计算的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了统计性检验,验证了回归方程的可靠性。
刘学慧[5](2020)在《串联式双锚板抗拔及变形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锚板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拔基础形式是锚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优良的抗拔承载性能,而且结构简单且造价经济适应性强,在岩土工程的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归纳总结深埋和浅埋锚板工作机理及流土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串联式锚板锚固技术。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手段,较系统对比研究了传统的单锚板与串联式双锚板抗拔承载性状及影响因素,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进行了传统的单锚板与串联式双锚板室内模型对比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两者的承载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串联式双锚板抗拔承载力远高于单锚板;无论是传统的单锚板或是串联式双锚板,上拔力与位移的曲线是典型的双曲线。(2)基于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了传统的单锚板与串联式双锚板工作性状有限差分模型,室内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串联式双锚定板的抗拔承载力与锚板埋深及上下锚板间距有关。对于深埋锚板,当锚板埋深小于临界埋深或上下锚板间距小于临界间距时,其抗拔承载力随锚板埋深或上下锚板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当锚板埋深大于临界埋深或上下锚板间距大于临界间距时,其抗拔承载力随锚板埋深或上下锚板间距的增大几乎保持不变,其临界埋深为(8-11)D,上下锚板的临界间距为(4-6)D。(3)串联式双锚定板的破坏模式与锚板埋深及上下锚板间距密切相关。对于深埋串联式锚板,当上下锚板间距从小于到大于临界间距转变时,串联式双锚板破坏模式则从“圆柱形破坏模式”向“独立局部剪切破坏模式”转变。(4)基于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深埋串联式方形双锚板抗拔承载力计算回归公式,并进行了回归分析的统计性检验,验证了串联式双锚板抗拔承载力预测模型的可靠性。
杨柏[6](2019)在《风化砂岩层中抗拔短桩承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基础建设大规模兴起,电力事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输电线路在山区中走线。在工程实践中,规范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对于输电线路“上土下岩”桩端嵌入基岩的桩基础抗拔承载力计算而言,其计算结果偏于保守,导致基础工程量偏大;或考虑嵌岩作用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对于抗拔桩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土层条件,为数不多的嵌岩抗拔桩研究也是基于特定条件下的现场试验,对于抗拔桩的设计计算主要是参考抗压桩的设计方法,引入抗拔系数,国内外的桩基标准中尚缺乏“上土下岩”嵌岩条件下桩基础的抗拔承载力设计方法。本论文依托国家电网项目昭化—广元牵引站220k V线路工程,进行了19根抗拔桩的现场破坏性真型试验和20根抗拔桩的离心模型试验,根据试验实测数据分析了嵌岩抗拔桩的承载特性,并分别提出了极限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了现场试验抗拔桩的荷载-位移曲线特征,分析了数学模型法、图解法和位移取值法用于确定风化砂岩中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适用性。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现场真型试验和离心模型试验对嵌岩抗拔短桩的破坏模式、桩身轴力分布、侧阻力分布、极限抗拔承载力影响因素等方面获得了清晰的认识。(1)离心模型试验发现等截面桩的岩土体破坏模式为圆柱形(静压入安装方法)和复合型(无干扰安装方法)两种,扩底桩的岩土体破坏模式皆为喇叭形。现场试验通过分析认为试桩与桩周岩土体发生相对滑移,桩周岩土体发生剪切或受压破坏。(2)桩身轴力的分布主要受岩土层性质和桩型的影响,岩层中桩身轴力衰减速率远高于上覆土层,扩大头部位的桩身轴力衰减速率高于等截面桩身段。极限荷载作用下,等截面桩桩身侧阻力峰值一般位于桩底以上1.0m范围内,扩底桩桩身侧阻力峰值则位于扩大头位置。离心模型试验中,等截面桩桩身侧阻力峰值点位于嵌入岩层1.0m范围内,扩底桩桩身侧阻力峰值点随着上拔荷载的增加从岩层表面不断下移,直至扩大头。在极限荷载下,等截面桩在岩层中桩身侧阻力整体上呈倒直角梯形,扩底桩呈直角梯形。(3)现场试验等截面桩的极限桩顶位移为桩径的1.3%~5.2%,平均值为3.0%(18.0~30.0mm),扩底桩的极限桩顶位移为桩径的0.6%~2.8%,平均值为1.9%(15.2mm);粉质黏土层、强风化砂岩层、中风化砂岩层极限相对位移分别为2.5~4.0mm、8~18mm和20~25mm。(4)现场试验和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等截面桩与扩底桩极限抗拔承载力随着嵌岩深度的增加呈近线性增大;等截面桩极限抗拔承载力随着桩径的增加呈近线性增大;扩底桩较之等截面桩,不仅显着提高了极限抗拔承载力,也大幅降低了极限桩顶位移;无干扰方法安装的试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高于静压入安装方式或开挖回填安装方式。2.现场真型试验和离心模型试验的差异性使得试桩的破坏机理不同,得到了不同的岩土体破坏模式,本文基于两种试验的结果分别提出了极限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1)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岩土体破坏模式提出假设模型,推导出了适用于完整岩石地层条件下等截面桩和扩底桩极限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等截面桩计算结果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相对误差为3.3%~8.4%,扩底桩计算结果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相对误差为0.5%~6.3%。(2)基于现场试验提出了计算风化砂岩层中等截面桩的圆柱形计算方法,该方法包含了桩侧阻力与桩身自重两个部分,等截面桩侧阻力两种取值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0.7%和20.3%,;提出了扩底桩分部计算方法,该方法包含了等截面桩身段侧阻力、扩大头锥形圆台侧面提供的抗力和桩身自重三个部分,扩底桩等截面段侧阻力两种取值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6%和11.6%,说明本文提出的风化砂岩层中抗拔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较为合理。(3)基于现场试验等截面桩与扩底桩的承载和破坏机理,提出岩层中等截面桩身段极限侧阻力值与岩石抗剪切强度等效,或以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关系式fr=0.227?C0.5计算。风化砂岩层平均极限桩侧阻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C呈幂函数关系,与?C0.5呈近线性关系。3.基于现场试验荷载-位移曲线,分别用数学模型法、图解法和位移取值法确定抗拔桩极限承载力,分析各方法对风化砂岩层中抗拔桩的适用性。(1)双曲线模型对风化砂岩层中等截面桩和扩底桩的上拔荷载-桩顶位移曲线拟合精度最高,等截面桩极限承载力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在1.11~1.58之间,平均值为1.25,标准值为1.32;扩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在1.16~1.45之间,平均值为1.27;或可以采用归一化荷载-位移曲线双曲线模型下限曲线函数计算风化砂岩层中抗拔桩的承载力。(2)双直线交点法取值结果为实测值的85.2%~98.5%,平均94.8%。(3)风化砂岩层中等截面抗拔短桩的极限位移量取25mm,扩底抗拔短桩的极限位移量取15~20mm。
郑雨强[7](2019)在《锚拉箱型底板悬臂式挡土墙工作性状研究》文中提出在归纳总结锚板挡土墙及悬臂式挡土墙优缺点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新型支挡结构——锚拉箱型底板悬臂式挡土墙,同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悬臂式挡土墙、锚拉悬臂式挡土墙、填芯箱型底板悬臂式挡土墙和锚拉箱型底板悬臂式挡土墙的工作性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压实度对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压实度的增加,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增大,但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其变化的快慢不同。2、进行了锚碇板拉拔承载力室内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锚碇板的极限承载力随土的黏聚力、锚板边长和锚板埋深的增加非线性增加,锚板抗拔承载力与位移的关系为非线性。3、进行了L型悬臂挡土墙、锚拉悬臂式挡土墙、填芯箱型底板悬臂式挡土墙及锚拉箱型底板悬臂式挡土墙的室内模型对比试验,获得了四种类型的支挡结构变形及墙后土压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支挡结构的挡土能力为:锚拉箱型底板悬臂式挡土墙>填芯箱型底板悬臂式挡土墙>锚拉悬臂式挡土墙>L型悬臂挡土墙。4、基于FLAC3D软件对锚拉箱型底板悬臂挡墙土压力分布和位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锚拉箱型底板悬臂挡土墙的土压力随着填土重度、泊松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填土黏聚力、内摩擦角、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挡土墙位移随填土重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填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减小。其中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挡墙位移趋于稳定。5、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结合强度折减法,探讨了锚拉箱型底板悬臂式挡土墙稳定系数和位移的对应关系,为实现锚拉箱型底板悬臂式挡土墙稳定性及变形双重控制的设计思想奠定了基础。
王乔坎[8](2019)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扩大头锚杆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地下空间的开发已成为城市扩容的重要途径之一。桩锚支护体系凭借其高效、经济等特点在地下空间开发中应用十分广泛。在东南沿海软土地区,为提高桩锚支护体系中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工程技术人员研发了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然而,由于压力型扩大头锚杆与传统锚杆的作用机理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并且应用时间较短,目前有关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分析相对匮乏。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多个实际工程的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推导得到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然后通过自行研制的模型试验装置研究了扩大头锚杆作用机理,利用PIV技术获取了扩大头锚固段周围土体的变形发展机理及位移场分布特征,并根据模型试验结果进一步修正了理论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前述研究结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1)根据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的受力特性,假定锚杆锚固段周围土体剪切破坏,基于极限平衡原理,建立了考虑围岩强度的理论计算模型,推导了适用于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中考虑了锚杆锚固段尺寸、埋深、上覆土体重度、锚固段周围岩土体的内摩擦角、粘聚力等参数对极限抗拔承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压力型扩大头锚杆在内摩擦角较小的粘性土中应用时需考虑锚固段远端主动土压力对锚杆承载力的削弱作用。(2)利用自行研制的模型试验装置以及PIV技术研究了水平荷载作用下扩大头锚杆力学特性以及周围土体发展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压力型扩大头锚杆受力过程中可分为侧摩阻力阶段、过渡阶段和端部阻力阶段,在每个阶段转变之间荷载位移曲线会出现“拐点”。同时,通过图像分析可知,压力型扩大头锚杆扩大头锚固段近端土体临界位移场影响范围呈“灯泡型”,其中扩大头锚固段近端土体的径向影响范围约为3D,轴向影响范围约为4.5D。当扩大头锚固段长径比超过3:1后,随着继续增大长径比对扩大头锚固段近端的位移场范围基本无影响,因此当扩大头锚固段长径比大于3:1后即可充分发挥扩大头锚固段的近端土体压力。(3)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的现场抗拔试验研究,验证了理论计算公式以及模型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理论方法计算值、模型试验结果与现场实际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同时,现场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压力型扩大头锚杆杆体的长度过长会导致在受力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弹性变形,不利于锚杆位移的控制。
陶钧[9](2019)在《黄土高填方边坡新型组合支挡结构静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西北地区多为黄土山区,其城市和交通设施的建设空间日趋紧张。削山填沟是一种创造用地空间的有效手段。伴随着削山填沟,会遇到大量的黄土填方边坡工程。与以前的边坡工程相比,近年来出现的填方边坡工程呈现出坡度陡、高度高、填方量大的特点。且边坡工程本身包含岩土、结构、地质等复杂因素的影响,边坡工程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当今的边坡工程对边坡加固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固边坡的支护结构形式多种多样,然而加固支护黄土高填方边坡时,传统的单一结构形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边坡工程对变形位移和稳定性的需求。本文主要针对黄土高填方边坡工程,通过提出理论、现场监测试验、数值分析的手段,介绍并深入研究了新型结构——框架预应力锚托板的设计方法和工作机理。以一实际黄土高填方边坡为背景,综合研究、分析、并评价了组合支挡结构——框架预应力锚托板+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加固支护该边坡的效果。研究成果将为类似黄土高填方边坡的加固支挡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针对现阶段加固黄土填方边坡的问题,填补了新型结构框架预应力锚托板设计理论上的空白,给出了框架预应力锚托板的设计方法以及稳定性计算方法,并运用数值分析方法验证了其合理性。(2)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填土施工过程中锚托板的受力分布变化从而揭示其工作机理,结果证明了其对填方边坡良好的加固作用,并为该结构的设计应用提出合理的建议。(3)通过实际工程的现场监测试验,研究分析了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桩身所受土压力分布变化规律,及锚索的轴力发展规律,为今后运用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加固黄土高填方边坡工程提供指导。(4)通过现场取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为组合支挡结构——框架预应力锚托板+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加固高填方边坡的数值模拟分析提供填土的物理参数取值依据。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现场环境因素对场地不同区域填土物理参数的影响。建立高填方边坡数值模拟模型,证明了框架预应力锚托板的独特优势,以及与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加固坡体的良好协同工作效果。
贾富利[10](2018)在《基于PIV技术锚板在粉土与砂土中的变形破坏机理的对比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锚板作为一种提供抗拔承载力的重要基础形式,具有对环境影响小、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输电线塔、大型悬索桥、高耸构筑物、浮式结构海洋平台、边坡挡土墙等工程,对锚板抗拔力的可靠性预测对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锚板的上拔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锚—土相互作用的过程,但受传统测量手段的限制,无法获取锚板上拔过程中锚板周围土体破坏面的精准形状,导致很多理论研究成果在分析锚周土体变形机理时出现了较大的误差。目前,锚板上拔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多基于砂土中的锚板进行的,锚板在粉土中的上拔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稍有不足。作者以锚板在砂土中的模型试验为参照对粉土中锚板的上拔变形破坏特征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成果与砂土中的锚板变形破坏特征进行对比。本文采用较为先进的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设计了相关试验模型,进行多组粉土和砂土中的锚板上拔模型试验;并对多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锚板在粉土和砂土中的上拔过程中抗拔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本文的重要工作如下:(1)为了进行锚板在粉土和砂土中上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分析,设计了粉土和砂土不同密实度和不同埋深率下的试验,采用PIV无接触测量技术对锚板上拔过程进行实时测量,实现了锚板上拔过程锚板周围土体变形测量的可视化,结果表明此种方法无干扰、精度高、操作简单和实时测量等优点。(2)根据试验结果分别绘制粉土和砂土不同影响下的上拔力和位移曲线,分析粉土和砂土中锚板上拔力与位移关系曲线各阶段的力学特征,分析锚板上拔时锚板抗拔承载力的影响因素。(3)通过StrainMaster图像处理系统对锚板上拔过程中锚板周土体连续的变形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其位移应变场和剪切应变场;对粉土和砂土相同密实度不同埋深率和相同埋深率不同密实度下的位移场和剪切应变场进行分析,揭示了锚周土体的变形特征;通过粉土和砂土中锚板上拔过程中的锚板周围土体变形特征的分析,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二、原型锚定板抗拔力的试验与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型锚定板抗拔力的试验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TDA复合土中竖向锚定板承载特性及在锚拉式挡土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锚拉式挡土墙研究现状 |
1.2.2 TDA复合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3 竖向锚定板承载力提高措施研究现状 |
1.2.4 TDA复合土作为墙背填料应用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TDA复合土力学性能研究 |
2.1 TDA复合土基本材料特性 |
2.1.1 砂土的物理参数 |
2.1.2 轮胎碎片的物理参数 |
2.1.3 TDA复合土的物理参数 |
2.2 TDA复合土压缩实验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装置 |
2.2.3 试验方案和过程 |
2.2.4 试验结果分析 |
2.3 TDA复合土直剪试验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验设备 |
2.3.3 试验步骤和方法 |
2.3.4 试验结果分析 |
2.4 TDA复合土剪切微观机理 |
2.4.1 PFC颗粒离散元介绍 |
2.4.2 直剪模型建立 |
2.4.3 参数标定 |
2.4.4 微观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TDA复合土中竖向锚定板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
3.1 模型试验设计 |
3.1.1 锚定板与锚杆 |
3.1.2 试验模型装置 |
3.1.3 荷载施加及监测方案 |
3.1.4 试验材料 |
3.2 试验工况及流程 |
3.2.1 试验工况 |
3.2.2 试验流程 |
3.3 TDA复合土中竖向锚定板的承载特性分析 |
3.3.1 不同竖向荷载下锚定板承载规律 |
3.3.2 不同TDA掺量下锚定板承载规律 |
3.3.3 锚定板承载力试验结果与理论对比 |
3.3.4 非极限位移状态下锚定板承载规律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TDA复合土中锚拉式挡土墙应用研究及工程设计 |
4.1 挡土墙受力及稳定性影响因素 |
4.1.1 模型参数 |
4.1.2 TDA复合土重度的影响 |
4.1.3 TDA复合土内摩擦角的影响 |
4.1.4 TDA复合土粘聚力的影响 |
4.1.5 基底摩擦系数的影响 |
4.1.6 挡土墙墙高的影响 |
4.1.7 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4.2 基于TDA复合土的锚拉式挡土墙结构设计参数数据库的构建 |
4.2.1 数据库模型 |
4.2.2 数据库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 |
4.3 高速公路高路堤锚拉式挡土墙工程设计 |
4.3.1 工程概况 |
4.3.2 挡土墙设计方法 |
4.3.3 挡土墙设计参数 |
4.3.4 挡土墙稳定性及承载力验算 |
4.3.5 挡土墙设计图纸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附录1 基于TDA复合土的锚拉式挡土墙结构设计参数数据库 |
附录2 工程案例设计图纸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PIV技术的浅埋锚定板和管道抗拔破坏机理及计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锚定板研究现状 |
1.2.2 管道研究现状 |
1.3 目前亟待解决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砂土中锚定板/管道抗拔试验设计方案 |
2.1 引言 |
2.2 试验装置设计与技术方案 |
2.2.1 锚定板/管道模型 |
2.2.2 试验模型槽 |
2.2.3 淋砂装置 |
2.2.4 荷载施加及采集系统 |
2.3 试验材料 |
2.4 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 |
2.4.1 图像采集设备 |
2.4.2 粒子图像测速法(PIV)技术 |
2.5 试验工况及流程 |
2.5.1 试验工况 |
2.5.2 试验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砂土中锚定板/管道抗拔力和破坏机理 |
3.1 引言 |
3.2 锚定板抗拔特性及破坏机理 |
3.2.1 荷载-位移曲线 |
3.2.2 破坏系数 |
3.2.3 破坏位移 |
3.2.4 土体变形和破坏机制 |
3.2.5 锚定板粗糙度影响机理 |
3.3 管道抗拔特性及破坏机理 |
3.3.1 荷载-位移曲线 |
3.3.2 破坏系数 |
3.3.3 破坏位移 |
3.3.4 土体变形和破坏机理 |
3.3.5 管道粗糙度影响机理 |
3.4 锚定板与管道承载特性及破坏机理对比分析 |
3.4.1 极限抗拔力 |
3.4.2 破坏位移 |
3.4.3 土体变形及破坏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H平面内浅埋锚定板抗拔力计算方法 |
4.1 引言 |
4.2 竖向锚定板有限元极限分析 |
4.2.1 Optum G2简介 |
4.2.2 有限元极限分析模型 |
4.3 验证分析 |
4.4 考虑板-土界面特性的竖向锚定板抗拔力极限平衡解 |
4.4.1 基本假定 |
4.4.2 公式建立过程 |
4.4.3 极限平衡解验证分析 |
4.5 水平锚定板抗拔力极限平衡解 |
4.6 斜拉锚定板抗拔力计算方法 |
4.7 V-H平面内锚定板抗拔力设计计算方法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H平面内浅埋管道抗拔力计算方法 |
5.1 引言 |
5.2 斜拉管道抗拔力计算方法 |
5.2.1 斜拉管道有限元极限分析 |
5.2.2 斜拉管道抗拔力计算方法及验证分析 |
5.3 上拔管道抗拔力修正解 |
5.3.1 上拔管道修正计算模型 |
5.3.2 修正计算模型验证分析 |
5.4 竖向管道抗拔力计算方法 |
5.4.1 竖向管道抗拔力修正计算模型 |
5.4.2 计算模型验证分析 |
5.5 V-H平面内管道抗拔力计算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黏土中锚定板/管道抗拔力及破坏机理 |
6.1 引言 |
6.2 有限元极限分析模型及验证分析 |
6.2.1 问题描述及相关定义 |
6.2.2 黏土中FELA模型 |
6.2.3 计算模型验证分析 |
6.3 黏土中锚定板抗拔力及土体变形特性 |
6.3.1 无重强度均匀黏土中锚定板抗拔力及土体变形 |
6.3.2 斜拉锚定板抗拔力包络线模型 |
6.4 黏土中管道抗拔力及土体变形特性 |
6.4.1 无重强度均匀黏土中管道抗拔力及土体变形 |
6.4.2 无重强度非均匀黏土中管道抗拔力及土体变形 |
6.4.3 填土压力对管道抗拔抗拔力影响 |
6.5 黏土中V-H平面内管道抗拔力计算方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所获奖励和参与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土遗址全长黏结锚固系统优化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岩土锚固研究综述 |
1.2.2 土遗址锚固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锚固工艺与性能测试技术优化及设备研发 |
2.1 锚固工艺优化与设备研发 |
2.1.1 可控式高效钻孔整套设备及使用方法 |
2.1.2 钻机专用防尘装置及使用方法 |
2.1.3 整套清孔装置及使用方法 |
2.1.4 渗透加固锚孔壁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
2.1.5 锚固注浆系统及其注浆方法 |
2.2 性能测试技术与设备的研发 |
2.2.1 浆-土界面应变测试方法 |
2.2.2 浆-土界面应变计的布设装置及使用方法 |
2.2.3 拉拔测试恒力加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杆型与几何锚固参数对全长黏结拉力锚固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 |
3.1 试验方案及过程 |
3.1.1 试验设计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室内试验 |
3.1.4 原位试验 |
3.2 杆体类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试验过程现象与破坏模式 |
3.2.2 极限荷载与荷载-位移关系特征 |
3.2.3 界面测点应变沿黏结长度分布特征 |
3.2.4 界面测点应变随荷载时步变化特征 |
3.3 几何锚固参数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试验结果 |
3.3.2 结果分析 |
3.4 锚固特性与机理 |
3.4.1 杆体类型 |
3.4.2 径向锚固参数 |
3.4.3 轴向锚固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浆土强度特性对全长黏结拉力型锚杆锚固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模拟试验墙的建造 |
4.1.1 干旱区夯土遗址建造工艺与取材特征 |
4.1.2 试验墙选土的工程性质 |
4.1.3 试验墙体的夯筑流程 |
4.2 锚固浆液性能测试与选型 |
4.2.1 方法与材料 |
4.2.2 墙体试样与浆体试样物理力学指标测试 |
4.3 浆土强度比对锚固性能影响试验 |
4.3.1 试验方案与过程 |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长黏结拉力锚固系统杆体-浆体界面黏结-滑移全过程分析 |
5.1 界面力学特性分析 |
5.1.1 界面的黏结应力和滑移的计算式 |
5.1.2 界面黏结-滑移曲线与双线模型 |
5.2 理想模型与界面黏结-滑移控制方程 |
5.2.1 理想模型 |
5.2.2 界面黏结-滑移控制方程 |
5.3 拉拔全过程行为分析和解析解的推导 |
5.3.1 弹性阶段 |
5.3.2 弹性-软化阶段 |
5.3.3 弹性-软化-松动阶段 |
5.3.4 软化-松动阶段 |
5.3.5 荷载-位移曲线上的特征点 |
5.4 锚固系统拉拔行为控制参数的标定 |
5.5 理论解与试验结果对比与锚固参数分析 |
5.5.1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5.5.2 杆体轴应力和界面剪应力分布曲线对比 |
5.5.3 锚固参数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长黏结拉压复合锚杆的提出与锚固机制研究 |
6.1 全长黏结拉压复合锚杆的提出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锚杆制作及其性能 |
6.2.2 原状夯土和SH改性泥浆的制作及其性能 |
6.2.3 原位试验与双界面同步监测布设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材料兼容性与杆体结构可靠性 |
6.3.2 破坏模式 |
6.3.3 极限荷载 |
6.3.4 荷载-位移特征 |
6.3.5 杆体-浆体界面的应变 |
6.3.6 浆体-土体界面的应变 |
6.4 拉压复合锚杆锚固性能与锚固机理 |
6.4.1 土遗址加固中木材的兼容性与加筋原理 |
6.4.2 拉压复合锚固系统的工作机制 |
6.4.3 拉压复合锚固系统的承载力计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A1.已发表学术论文 |
A2.已授权专利 |
A3.获奖情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锚定板工作性状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锚定板承载力试验研究现状 |
1.2.2 锚板承载力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竖直锚定板承载力试验研究 |
2.1 试验研究目的 |
2.2 现场试验制作 |
2.3 试验设备及方法 |
2.3.1 主要设备 |
2.3.2 试验方法 |
2.4 极限承载力与容许承载力的确定 |
2.4.1 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
2.4.2 极限及容许承载力的确定 |
2.5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2.5.1 抗拔力与位移的关系 |
2.5.2 单锚板及串联式双锚板承载力对比分析 |
2.5.3 埋深比对锚定板承载力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串联式锚定板FLAC3D数值模拟 |
3.1 FLAC3D计算原理 |
3.1.1 FLAC3D简述 |
3.1.2 有限差分法 |
3.1.3 求解过程 |
3.2 数值模拟内容 |
3.3 串联式锚定板模型建立及计算 |
3.3.1 模型基本假定 |
3.3.2 本构模型选择 |
3.3.3 网格模型 |
3.3.4 边界条件 |
3.3.5 建立结构单元 |
3.3.6 计算参数 |
3.3.7 荷载施加 |
3.3.8 计算求解 |
3.4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3.4.1 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3.4.2 串联式锚定板埋深比对承载力的影响及临界埋深比 |
3.4.3 串联式锚定板锚板尺寸对承载力的影响 |
3.4.4 串联式锚定板间距对锚定板承载力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串联式锚定板承载力回归分析 |
4.1 回归分析基础数据 |
4.2 数学模型推导 |
4.3 回归方程的统计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5)串联式双锚板抗拔及变形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实验研究 |
1.2.2 理论研究 |
1.2.3 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锚板拉拔性能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锚板抗拔机理分析 |
2.2.1 锚板的分类 |
2.2.2 影响锚板承载力的因素 |
2.2.3 黏性土中锚板抗拔性能 |
2.2.4 锚板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 |
2.2.5 锚板的评价指标 |
2.3 室内土工试验 |
2.3.1 研究目的 |
2.3.2 试验土样制备 |
2.3.3 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
2.4 锚板抗拔性状室内模型试验 |
2.4.1 模型试验制作 |
2.4.2 加载装置及测量元件 |
2.4.3 加载方案及注意事项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锚板及串联式双锚板抗拔性能数值模拟 |
3.1 概述 |
3.2 建模基本设置 |
3.2.1 FLAC3D软件计算原理 |
3.2.2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3.2.3 本构模型及材料物理力学参数 |
3.3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3.4 串联式双锚板承载力性状影响因素 |
3.4.1 抗拔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5 串联式双锚板临界埋深、板间距探讨 |
3.5.1 单锚板上拔承载特性 |
3.5.2 串联式双锚板上拔承载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埋串联式方形锚板极限承载力回归分析 |
4.1 引言 |
4.2 锚板承载力的计算模型 |
4.2.1 锚板拉拔经验公式 |
4.3 锚板极限承载力回归分析方法 |
4.3.1 回归方法概述 |
4.3.2 数值模拟试验 |
4.3.3 数据回归模型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一、已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6)风化砂岩层中抗拔短桩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抗拔桩的适用性 |
1.1.2 抗拔桩的历史与发展 |
1.2 抗拔桩的分类 |
1.2.1 按桩型分类 |
1.2.2 按安装方式分类 |
1.2.3 按承担的荷载类型分类 |
1.2.4 按受荷部位分类 |
1.3 抗拔桩承载机理研究 |
1.3.1 等截面桩抗拔承载机理 |
1.3.2 扩底桩抗拔承载机理 |
1.4 抗拔桩承载变形特性研究 |
1.4.1 等截面桩抗拔承载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1.4.2 扩底桩抗拔承载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1.5 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风化砂岩层中抗拔桩现场试验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场地概况 |
2.2.1 自然地理条件 |
2.2.2 地质条件及岩土性质 |
2.2.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2.3 试桩设计方案 |
2.3.1 试桩设计 |
2.3.2 试桩施工 |
2.3.3 桩身变形量测系统 |
2.4 试桩静载荷抗拔试验 |
2.4.1 试验装置 |
2.4.2 试验方法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2.5.1 上拔荷载-桩顶位移曲线 |
2.5.2 桩身轴力分布曲线 |
2.5.3 桩身侧阻力分布曲线 |
2.5.4 桩-岩土体相对位移曲线 |
2.5.5 荷载承担比例曲线 |
2.5.6 抗拔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5.7 试桩破坏模式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嵌岩抗拔桩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3.1 前言 |
3.2 离心机模型试验概述 |
3.3 离心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3.3.1 试验设备 |
3.3.2 试桩设计 |
3.3.3 试验材料 |
3.3.4 测试方法及传感器布置 |
3.4 试验方法 |
3.4.1 模型制备 |
3.4.2 试验步骤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3.5.1 岩土体破坏模式 |
3.5.2 荷载-位移曲线 |
3.5.3 桩身轴力分布曲线 |
3.5.4 桩身侧阻力分布曲线 |
3.5.5 抗拔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嵌岩抗拔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4.1 前言 |
4.2 等截面桩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 |
4.2.1 圆柱形破裂面 |
4.2.2 倒圆锥台破裂面 |
4.2.3 曲面破裂面 |
4.3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等截面桩抗拔承载力计算 |
4.3.1 基本假设 |
4.3.2 理论公式推导 |
4.3.3 等截面桩试验结果比较 |
4.4 基于现场试验的等截面桩抗拔承载力计算 |
4.4.1 等截面桩抗拔承载机理分析 |
4.4.2 等截面桩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 |
4.5 扩底桩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 |
4.5.1 沿桩侧破裂面(分部计算) |
4.5.2 圆柱形破裂面 |
4.5.3 倒圆锥台破裂面(土重法) |
4.5.4 曲面破裂面 |
4.5.5 复合破裂面 |
4.6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扩底桩抗拔承载力计算 |
4.6.1 基本假设 |
4.6.2 理论公式推导 |
4.6.3 扩底桩试验结果比较 |
4.7 基于现场试验的扩底桩抗拔承载力计算 |
4.7.1 扩底桩抗拔承载机理分析 |
4.7.2 扩底桩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现场试验的抗拔桩极限承载力判定分析 |
5.1 前言 |
5.2 数学模型法 |
5.2.1 数学模型法在抗拔桩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5.2.2 现场试验荷载-位移曲线的数学模型研究 |
5.2.3 归一化荷载-位移双曲线模型分析 |
5.3 图解法 |
5.3.1 图解法概述 |
5.3.2 现场试验荷载-位移曲线图解法取值分析 |
5.4 极限位移量分析 |
5.4.1 抗拔桩极限位移研究现状 |
5.4.2 现场试验极限位移分析 |
5.4.3 风化砂岩层中抗拔桩极限位移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锚拉箱型底板悬臂式挡土墙工作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挡土墙的发展及应用简述 |
1.2.2 L型悬臂式挡土墙土压力理论研究现状 |
1.2.3 高轻型支挡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锚拉箱型底板悬臂式挡土墙的优点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压实度对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影响及锚板抗拔性能的试验研究 |
2.1 试验概述 |
2.2 土的压实度对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 |
2.2.1 试验用土及土工参数 |
2.2.2 土的压实度与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关系 |
2.3 水平锚板抗拔性能室内模型实验 |
2.4 竖向锚板抗拔承载变形特性及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 |
2.4.1 竖向锚板抗拔承载及变形性状研究 |
2.4.2 竖向锚板抗拔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锚拉箱型底板悬臂式挡土墙工作性状试验研究 |
3.1 试验概述 |
3.2 试验方案设计 |
3.2.1 试验材料的选取 |
3.2.2 试验过程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锚拉箱型底板悬臂式挡土墙数值模拟研究 |
4.1 概述 |
4.2 FLAC~(3D)计算原理 |
4.2.1 FLAC~(3D)简介 |
4.2.2 结构单元原理及结构单元的连接方式 |
4.2.3 本构模型的确定 |
4.3 锚拉箱型底板悬臂式挡土墙结构模拟 |
4.3.1 模型建立 |
4.3.2 模型参数的选取 |
4.3.3 边界条件 |
4.3.4 计算求解 |
4.4 结果分析 |
4.4.1 对比分析 |
4.4.2 影响因素分析 |
4.4.3 挡土墙抗滑移稳定性强度折减法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8)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扩大头锚杆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锚固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锚固技术的应用现状 |
1.2.2 锚固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扩大头锚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扩大头锚杆的应用现状 |
1.3.2 扩大头锚杆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的理论分析 |
2.1 扩大头锚固段周边土体破坏分区 |
2.2 计算模型与基本假定 |
2.2.1 计算模型 |
2.2.2 基本假定 |
2.3 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 |
2.3.1 锚固段极限侧摩阻力 |
2.3.2 扩大头锚固段极限端阻力和远端主动土压力 |
2.3.3 锚杆极限抗拔力 |
2.4 算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的模型试验研究 |
3.1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 |
3.1.1 PIV技术简介 |
3.1.2 PIV技术原理 |
3.2 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的破坏形式及受力特征 |
3.3 压力型扩大头锚杆模型试验简介 |
3.3.1 模型试验相似理论 |
3.3.2 模型试验材料 |
3.3.3 模型试验装置 |
3.3.4 试验方案 |
3.4 压力型扩大头锚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4.1 锚杆荷载-位移试验结果分析 |
3.4.2 锚杆图像发展过程分析 |
3.4.3 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模型与实际位移场对比分析 |
3.4.4 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修正计算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的现场抗拔试验研究 |
4.1 现场试验场地概况 |
4.1.1 工程概况 |
4.1.2 水文地质条件 |
4.1.3 基坑围护方案 |
4.2 现场试验压力型扩大头锚杆施工工艺 |
4.3 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现场抗拔试验简介 |
4.3.1 试验仪器 |
4.3.2 试验方案 |
4.4 压力型扩大头锚杆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4.4.2 现场试验值与计算值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黄土高填方边坡新型组合支挡结构静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填方边坡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2.1 重力式挡墙 |
1.2.2 锚定板挡土墙 |
1.2.3 加筋土挡墙 |
1.2.4 锚杆(索)结构 |
1.2.5 组合支挡结构 |
1.3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框架预应力锚托板结构设计与稳定性计算 |
2.1 引言 |
2.2 框架预应力锚托板加固边坡的稳定性计算 |
2.3 新型结构框架预应力锚托板的设计与构造 |
2.3.1 锚托板的构造 |
2.3.2 锚托板抗拔力计算公式 |
2.4 锚托板工程运用实例 |
2.4.1 张家川填方边坡支护工程 |
2.4.2 兰州白道坪石沟填方边坡工程 |
2.4.3 陇南武都东江新区填方边坡工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框架预应力锚托板结构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值分析方案 |
3.3 稳定性计算结果分析 |
3.4 边坡位移分析 |
3.5 框架内力分析 |
3.6 锚托板轴力分析 |
3.7 锚托板摩阻力强度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应力锚索桩板现场监测试验 |
4.1 引言 |
4.2 工程概况与环境地质条件 |
4.2.1 场地概况 |
4.2.2 地层岩性 |
4.2.3 边坡支护结构设计 |
4.3 工程填方边坡施工方案简介 |
4.3.1 一级填方坡体施工 |
4.3.2 二、三级填方坡体施工 |
4.4 监测内容与监测方案 |
4.4.1 监测目的与内容 |
4.4.2 监测方案 |
4.5 监测结果分析 |
4.5.1 土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
4.5.2 锚索轴力监测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组合支挡结构加固高填方边坡数值分析 |
5.1 引言 |
5.2 土工试验 |
5.3 数值模拟研究 |
5.3.1 土体本构模型的选取 |
5.3.2 数值模拟方案 |
5.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5.4.1 加筋土挡墙与预应力锚托板结构对比分析 |
5.4.2 预应力锚索与预应力锚托板结构对比分析 |
5.4.3 一级支护结构主动土压力强度随着填土高度的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基金及项目 |
(10)基于PIV技术锚板在粉土与砂土中的变形破坏机理的对比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试验研究现状 |
1.2.2 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锚板抗拔特征模型试验设计 |
2.1 物理模型试验设计 |
2.1.1 基本相似理论 |
2.1.2 量纲理论 |
2.1.3 物理模型设计 |
2.2 试验材料的物理性质 |
2.2.1 粉土的物理性质 |
2.2.2 砂土的物理性质 |
2.3 试验方案及试验过程 |
2.3.1 试验设备及数据采集 |
2.3.2 试验方案及试验步骤 |
2.3.3 加载方式及注意事项 |
3 锚板在粉土中的抗拔承载力特征试验研究 |
3.1 粉土中锚板抗拔承载力试验研究 |
3.1.1 粉土中不同密实度下上拔力与位移关系曲线特征 |
3.1.2 粉土中不同埋深率下上拔力与位移关系曲线特征 |
3.1.3 抗拔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2 粉土中锚板周围土体变形特征分析 |
3.2.1 不同密实度下锚板周围土体变形特征分析 |
3.2.2 不同埋深率下锚板周围土体变形特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锚板在粉土和砂土中的抗拔特征对比分析 |
4.1 锚板在砂土中的抗拔承载力试验研究 |
4.1.1 砂土中锚板力学特征分析 |
4.1.2 砂土中锚板周围土体的变形特征分析 |
4.2 锚板在粉土和砂土中抗拔承载力对比分析 |
4.2.1 锚板在粉土和砂土中抗拔特征对比分析 |
4.2.2 粉土和砂土中锚板周围土体的变形特征对比分析 |
5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原型锚定板抗拔力的试验与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TDA复合土中竖向锚定板承载特性及在锚拉式挡土墙中的应用研究[D]. 荆树举. 山东大学, 2021(09)
- [2]基于PIV技术的浅埋锚定板和管道抗拔破坏机理及计算理论研究[D]. 岳红亚. 山东大学, 2020(04)
- [3]土遗址全长黏结锚固系统优化与机理研究[D]. 王东华.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4]锚定板工作性状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 罗鑫.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5]串联式双锚板抗拔及变形性状研究[D]. 刘学慧.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6]风化砂岩层中抗拔短桩承载特性研究[D]. 杨柏.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7]锚拉箱型底板悬臂式挡土墙工作性状研究[D]. 郑雨强.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8]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扩大头锚杆作用机理研究[D]. 王乔坎. 浙江工业大学, 2019
- [9]黄土高填方边坡新型组合支挡结构静力分析[D]. 陶钧.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9)
- [10]基于PIV技术锚板在粉土与砂土中的变形破坏机理的对比模型试验研究[D]. 贾富利.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