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制企业党建保持“三个不变”(论文文献综述)
金琳[1](2021)在《科研院所改制走出新模式》文中提出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前身是上海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所的上海建科集团自混改后,盈利能力和综合实力得到显着提升、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上海化工院、上海电缆所、上海电动所等科研院所相继与大型产业集团联合重组,有效配置企业科技资源,增强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微系统所)与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成功孵化了多家上市企业……
陈华春[2](2021)在《湛江市城中村村民自治问题研究》文中指出
李儒雅[3](2020)在《NF行P市分行基层员工执行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在经济学家赵伟的观点当中,所有的竞争都来源于执行力,执行力的提高有助于解决竞争中所遇到的难题,而执行力通常会与管理的方式密切相关[1]。在当下经济发展较快的今天,中国已经与世界接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从技术和企业的发展来看,在世界市场中受到内外两方的竞争压力。竞争的激烈性,使得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执行力,而员工执行力作为企业执行力中一重要环节,其有效的提升有助于企业改善在市场中所占据的地位。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的NF行也开始在本金方面采取相关措施,通过市场的需求和利润方面的指引来改善竞争中所遇到的难题,但是对政策性银行的员工来说,他们不会受到业绩方面的较大压力,造成基层员工的执行力普遍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随着NF行内外部改革政策的逐步落地与不断深化,业务范围不断拓宽,服务功能日益健全,新旧环境差异、新旧政策交替、新旧理念冲击给基层一线员工的队伍建设、组织管理、业务发展造成极大影响,银行基层员工的执行力日益成为落实组织战略并最终顺利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保障。因此,如何有效激发员工执行力日益成为NF行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NF行P市分行为实例展开探究,从相关研究理论和执行力影响因素着手,结合NF行P市分行员工执行力现状,通过调查分析,找出其基层员工执行力建设存在问题,并探究和归纳问题的成因,NF行P市分行员工执行力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集中于:个体维度的执行能力提升;组织结构和内部部门分工;集约化运营流程建设,激励制度和考核体系;执行力价值观导向以及管理制度和沟通机制六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根据P市分行实际情况,提出提升P市分行基层员工执行力的策略建议,即:加强高素质员工队伍建设;高效推进运营集约化改革;完善考核激励保障体系;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构建清晰的组织价值导向;健全管理人员培养体系,提升管理水平。本文以P市NF行为研究对象,研究体制改革背景下政策性银行基层员工的执行力提升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P市NF行基层员工执行力提升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对同类政策性银行员工执行力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广东省司法厅课题组,梁震[4](2019)在《广东省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改革的探索与启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7月,根据司法部有关公证改革工作的部署,广东省积极开展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拟结合广东省一年来的试点工作实践,对合作制公证机构的概念定义、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梳理、总结和提炼,研究分析下一步的工作意见和建议,希望对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
方成云[5](2017)在《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动力和目标模式 ——以第六次行政改革为重点》文中认为当代中国行政改革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也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行政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与“中国特色”现代国家制度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近期目标则是建立责任政府以消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危机,建立“中国模式”以应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意识形态斗争。2008年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明了中国政府从2008年启动第六次行政改革至2020年的行政改革目标、内容和具体路径,是中国新世纪行政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当前在中国行政改革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力量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力”、“政策主导型”政治体制改革的拉力,以及“东西方发展模式之争的张力”;中国行政改革的阻碍性因素包括“新旧行政价值的冲突”、“既得利益集团对行政改革的阻碍”,以及“中国特色行政改革模式”理论构建及指导实践面临的各种问题。中国行政改革的推动力量和阻碍力量的互动或转化,将成为影响中国行政改革走向的重要因素。通过一系列重大的行政改革,中国已经确立了新的行政价值,并使之成为行政改革的重要基础:一是服务导向行政价值的确立,重点强调的是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引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二是绩效导向行政价值的确立,主要涉及机构改革中的绩效要求;三是分权导向行政价值的确立,但分权与中央集权体制不能产生冲突,无论行政改革如何进行,中央权威必须得到保证;四是“中国特色”导向行政价值的确立,强调以良好的政策来获得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信任和广泛支持。当前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模式指向是“服务型政府”,其概念提出和具体实施受到西方“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职能结构重心位移理论”等理论的直接影响,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中国特色”性质。但社会形态与政府形态之间的高度关联性决定“服务型政府”政府只能在后现代社会形态下构建。当前正处于现代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中国政府职能结构仍应以社会管理职能为中心,只能在理念创新和工具创新方面有所作为,而很难建立起系统的“服务型政府”形态。中韩在行政改革方面存在众多差异,其社会制度和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都完全不同,但在推进行政改革的若干具体措施方面存在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韩国对中国的借鉴主要体现在措施工具方面,中国对韩国的启示则主要体现在理念设置方面。
翟磊[6](2015)在《大庆市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区是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发展建设城市和管理社会事务的基本单元。只有把社区治理抓好,国家的有效治理才有根基,国家的繁荣发展才有依托。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一直在社区管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现实情况的社区发展道路,并探索形成了上海、沈阳、江汉等各具特色的社区管理体制。党中央一直以来对社区工作都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先后多次对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首次提出社会治理的新观点。这是我党在社会领域执政理念的又一次创新和突破,为我们探索和创新基层社区治理体制指明了方向,也为大庆的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提供了遵循和依托。本文的绪论部分,首先对研究背景、前期综述、研究方法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和交代。第二章中,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第三章中,简要总结了国内外的社区治理模式和经验。第四章中,对大庆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进行实证研究,系统介绍了改革的缘起、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第五章中,通过相关的统计、调研和座谈对大庆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进行总体客观评价,评估它的优劣所在。最后一章,提出相应意见。
高飞[7](2015)在《“三元化社区”治理张力及其消解 ——广东省南海区的经验表达》文中提出作为构成社会的微观基础,社区治理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治理的主要模式。回望历史,受长期二元户籍制度影响,社区治理一直带有鲜明的“城乡分治”烙印。户籍制度改革之后,城乡一体化加快、社会融合加速。“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不再泾渭分明,“市民群体”与“农民群体”也不再各自为阵。但是,在珠三角等集体经济发达地区,同一个社区中却出现了“市民群体”、“农民群体”、“外来群体”三类区隔明显的群体,社区治理步入“三元化”时代。自社区研究发端始,社会舆论对于这类集体经济社区的批评与质疑不绝于耳,却鲜见学界对于集体经济社区加以细致剖析和全面检讨。本文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三元化社区”概念,分析“三元化社区”所面临的治理张力及其消解策略。不同于以往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城中村等以地域形态为标准划分的社区类型,“三元化社区”是指在户籍与村籍双重制度割裂下,在同一社区(村落或集镇)形成地具有明显区隔特征的农民、市民、外来三个群体。这三个群体在地位、收入、福利、居住上形成不同的体系,以至于在心理上互不认同,构成“三元化社区”。这也意味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分析框架难以适用,传统与现代、农民与市民、农村与城市、礼治与法治、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这些二元概念亦无法套用,亟需要发展出一套新的概念体系与之对应。本文从中西、古今两个维度梳理了社区治理的时序演变,总结出当今社区治理的四类关涉问题,从而肯定了社区内部存在利益群体的判断;总结了导致社区变化的三种力量,验证了社区外部力量最终都是通过组织结构起作用这一假设。受社会结构紧张理论的启发,用“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替换了“文化价值与制度手段”,弥补了“国家与社会”太过宏观、“制度与生活”难以操作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再借鉴治理理论“持续互动”的理念,将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在社区治理的场景中联通起来。具体来讲,本文采用驻地研究的方式和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以社区治理理论和社会结构紧张理论为基础,以“三元化社区”为研究对象,以“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为切入点,展现和理解“三元化社区”的过渡性、不稳定性和动态性特征以及城乡关系剧烈变化所引发的一系列冲突是如何形成的,探讨“三元化社区”的治理策略。南海的“三元化社区”是由其独特的非农化路径所决定的。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南海另辟蹊径,依托集体土地参与工业化,南海以土地参与工业化的模式决定了南海不同于其他模式的利益分配规则、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农民分享工业化成果的方式,进而形成相对独特的“藏富于村”城乡关系:以农村繁荣为基础的逆城镇化发展。集体经济利益的“吸铁石”效应使外来人口慕名而来,而社区公共生活的封闭性又将妄图分享利益的外来人排除在外,在原住民与外来人口之间形成裂痕。和140万外来人口同样遭遇的还有大约46.3万的城市户籍人口。这两个群体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不是农村集体股份制的“体制人”,均属于“没钱分”之列,是不享有股份分红权利的两个群体。如此一来,农村集体股份合作制作为第二道分界线,在本地人当中划分出享有股份分红与不享有股份分红的两大利益群体。与户籍制度造成分界相比,农村集体股份制造成的沟壑更加难以逾越,因为牵涉到更大的利益和更深的权利待遇问题。至此,在户籍与村籍双重制度的强化下,南海区的常住人口分为明显的三个部分:一是外来人群体,二是市民群体(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三是农民群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社员股东),三大群体勾勒出“三元化社区”的基本轮廓。外来人口为当地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汗水,当然希望获取集体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福利,现实中本地人往往加以排斥。此外,随着农村经济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股份分红较高的农村,“农转非”人员要求回迁,“外嫁女”要求参与股权分配等问题,使得本地人中享有股份分红的群体即社员股东与不享有股份分红的群体两大群体隐藏的深层次矛盾开始锐化和暴露。多元利益诉求冲突已经成为南海基层社区中一种常态的社会现象。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南海基层出现的诸多问题,在于未能洞悉“三元化社区”外部紧张与内在张力的独特内涵。在乡村社区外在形态已经城镇化的情形下,其治理内核并未实现非农化的转型。“三元化社区”的组织结构依然沿袭人民公社时代的三级所有的集体范畴,所不同的只是称谓上发生了改变,而人民公社时期的治理结构实质上并没有发生改变。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变成了现在的乡镇→行政村→自然村,用经济社代替了之前的生产小队,更多地侧重于集体收入的再分配;经联社取代了生产大队,更多地涉及社区福利与社区保障,以及社区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等有关社区居民生存环境的农村社会性发展。组织结构紧张与利益群体分化构成“三元化社区”的内在张力,本质是三元化利益群体与一元化组织结构的不相匹配。具体而言,群体不断分化,组织结构却在不断集中,组织结构的更新严重滞后于利益群体的分化,产生了“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的错位互构。因此,“三元化社区”治理实质是梳理“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的对应关系,消解两者外部紧张和内在张力。通过“村改居”、“政社分离”、“政经分离”改革,突破城市与乡村、本地与外地的差别。一方面,重塑农村集体经济的秩序,促使集体经济走市场化、社会化之路。另一方面,让自治组织从经济组织中剥离开来,回归其应有之位置。重构“主任搞服务、社长抓经济、党委总协调”的分离型社区治理模式,转变群体与组织的关系,从之前群体依附于组织过渡到组织为群体服务,兼顾社区内三类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以组织结构的创生回应利益群体的分化,以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应对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和利益诉求。使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身份,将有钱分的村民剥离出来,冠以“社员股东”之名,无钱分的村民或可称其为“农人”以对应“工人”。村民与社员股东两种身份的权益与责任是不同的,再不能简单地叫做村民分红,以此打破集体经济的制度藩篱。村落不会终结,农民不能终结,要终结的是人民公社体制。
林胜洁[8](2013)在《温州市瓯海区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现状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推动社区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的重点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城乡社区建设作了重申,提出了城乡社区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目标要求。温州市是2011年底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瓯海区做为”温州模式”的发源地之一,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处于有区无城的尴尬境地。农村新社区建设是瓯海行政管理体制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相融的要求,是瓯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瓯海区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背景和动因,阐述了国内外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结合温州农村的实际,对瓯海区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现状,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瓯海区按照”转、并、联”的发展模式,建立了85个农村新社区,实现了社区全覆盖。针对现状,本文通过查文献资料、社会调查、社区调查、政府职能部门报表分析、访谈等方法。提出了瓯海区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列优化策略。瓯海区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新设置的农村社区运行不完善,职能权限划分不到位、总体规划不到位、建设缺少经费、民主自治不到位、农村社区工作者的能力素质不高、村集体资产处置不到位等。不完善的新社区运行机制,带来了新的社会管理问题,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繁琐了群众办事程序。因此,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为:要科学规划社区、加强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和完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深化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社区建设资金筹措等。从而使农村新社区建设真正适应新形势下瓯海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助推瓯海区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瓯海城市化进程。
虞浔[9](2013)在《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文中认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改革法院民事审判庭审方式为先导,以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为标志,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并延续至今。上海作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自开埠以来就处于中西文化交锋交融的第一线,最早引入近现代司法理念和西方法治模式,新世纪以来又一直在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而持续努力,在司法体制机制改革领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一是它不可避免地是整个国家司法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表现出鲜明地自上而下推进的色彩,展现了国家顶层设计的强力和权威;另一方面,它却是许多改革措施的肇始之地,许多适应上海司法实践需求,在上海司法机关工作中自发萌生的创新举措,经过上海这块法治土地的滋润和检验,逐渐为全国所了解和认可,并随之被最高立法机关或最高司法机关向全国推广,引发司法体制改革大潮中的点点浪花甚至波澜。司法体制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城市,有必要系统梳理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改革动机和发展趋向,继续努力成为中国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和排头兵。为此,本文分八章对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进行研究。第一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改革历程的历史考察。研究1997年以来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并不能割裂此前上海发生的司法改革。建国以来上海人民司法事业从无到有,尽管经历过挫折,但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奠定了上海司法工作的基本格局,为1997年开始的司法体制改革创造了坚实的基础。而且1997年之前上海的司法改革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和沉痛教训,为1997年以来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在上海的开展提供了正反面启示;此前进行的诸多有意义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也为之后的改革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第二章是关于1997-2002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探索阶段的研究。自1997年到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阶段。在最高司法机关的指导下,上海司法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工作体制、用人机制和内部运作机制等方面整体推进,各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员分类管理工作逐步推开。第三章是关于2002-2007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阶段的研究。自2002年底到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推进阶段。改革在法律框架内稳步推进,司法机关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司法规范化和司法公信力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监督协调机制更加健全,解决诉讼难、执行难、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取得新成效;政法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司法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第四章是关于2007-2012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深化阶段的研究。自2007年底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阶段。上海司法机关努力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和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工作,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建立特困当事人司法救助制度,彰显法制公信力和司法人文关怀,加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行业的执业监管,不断优化法律服务市场秩序。第五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中的思想纷争及实践取向的研究。在上海探索、推行和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的确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不乏质疑和批评之声。就宏观思路来说,就有地方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能否突破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的框架、各司法部门的进程是否需要统一的争论;就微观举措来说,以“少年法庭”、“案例指导制度”为例,不难看出一些开创性举措引发了长久讨论和争议。正是这些讨论、这些质疑和批评使得上海司法机关更为审慎地对待改革,使其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进程走得更为稳当和科学。第六章是关于上海与兄弟省区市在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上横向比较的研究。根据公开的一些资料,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上海与我国其他省区市在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上有许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动力、根本目标、指导思想、整体进程、发展方向和具体内容上。但上海与其他省区市相比,在重视创新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执行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借鉴国外经验、政法经费保障等方面,还是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分析存在这些异同的原因,主要是与司法体制改革的特性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有关。第七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分析检讨及成效评价的研究。上海的改革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严格遵循司法规律,保证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成功实施,也避免了由此带来种种不必要的失败和资源浪费。虽然已经取得显着成效,但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必须清醒地看到上海的改革只是刚刚破题,全面推进和深化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司法事业的健康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八章是关于继续深化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对于司法的需求空前增长。为了迎接这些挑战,上海只有继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司法困境。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应设定为“推进司法公正、扩大司法公开、提高司法公信、践行司法为民”。其功能应定位于促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创新社会管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深化改革应该有一套贯穿于改革从始至终的基本行为准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上海实际继续探索适应上海司法实践需求的创新举措,切实提高司法机关的司法水平,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有效促进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李鹤[10](2012)在《温州农村新社区服务体制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瓯海区为例》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农村人口的国家,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社会权力结构的国家,并且正处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国家。农村不仅在经济与城市有较大的差距,同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也存在比较大的距离。建设农村社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第三次重大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从国内外农村社区建设着手,结合温州农村的实际,对温州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社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温州农村社区建设起步较晚,虽然经过全市上下半年的努力,按照“转、并、联”的发展模式,建立了856个农村社区,实现了社区全覆盖。温州的农村社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农村社区由于存在社区服务管理职能权限尚未明确、社区服务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社区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农村社区配套建设落后、社区建设经费短缺、社区干部综合素质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当前农村社区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优越性也无法得到有效体现。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本文提出了明确社区管理职能、完善各项基础制度、合理规划布局农村新社区、加强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加强社区组织队伍建设、建立多元参与的筹资机制等一系列的解决方法和建议意见,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措施,对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共同进步,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改制企业党建保持“三个不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制企业党建保持“三个不变”(论文提纲范文)
(1)科研院所改制走出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公司化 |
联合重组 |
股份制 |
(3)NF行P市分行基层员工执行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层员工执行力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基层员工 |
2.1.2 基层员工执行力 |
2.2 基层员工执行力相关理论 |
2.2.1 基于组织维度的执行力决定理论 |
2.2.2 基于个体维度的执行力决定理论 |
第三章 NF行P市分行基层员工执行力建设现状 |
3.1 NF行P市分行简介 |
3.1.1 P市分行概况 |
3.1.2 P市分行机关组织结构 |
3.1.3 P市分行主要部室分工 |
3.2 P市分行基层员工执行力建设现状 |
3.2.1 P市分行基层员工构成 |
3.2.2 P市分行基层员工执行力建设的基本情况 |
第四章 P市分行基层员工执行力情况调查 |
4.1 问卷调查 |
4.1.1 调查思路和目的 |
4.1.2 调查样本的基本描述 |
4.1.3 调查方案指标设计 |
4.1.4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4.1.5 问卷描述性分析 |
4.2 P市分行基层员工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
4.2.1 基层员工基础素养不高,执行意愿不强 |
4.2.2 组织结构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清晰 |
4.2.3 运营改革设计不合理,集约化体系不健全 |
4.2.4 绩效考核指标和激励机制存在短板 |
4.2.5 员工执行力价值导向不清晰 |
4.2.6 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影响力 |
4.3 P市NF行基层员工执行力问题的成因分析 |
4.3.1 个体维度执行能力提升方面 |
4.3.2 组织内部部门分工方面 |
4.3.3 集约化运营流程建设方面 |
4.3.4 激励制度和考核体系方面 |
4.3.5 执行力价值体系建设方面 |
4.3.6 管理制度和沟通机制方面 |
第五章 优化P市分行基层员工执行力策略 |
5.1 加强高素质员工队伍建设 |
5.1.1 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素质 |
5.1.2 优化制度,建立专业性人才库 |
5.2 高效推进运营集约化改革 |
5.2.1 科学明确运营管理职能定位 |
5.2.2 立足运营现状确定集约化运营实现路径 |
5.2.3 调整组织结构,优化运作流程 |
5.3 完善考核激励保障体系,激发员工干事的内在动力 |
5.3.1 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考核效率 |
5.3.2 及时真诚的激励是提升员工执行力的手段 |
5.3.3 设计出反映岗位个性特点的绩效评价指标 |
5.3.4 建立绩效申诉机构 |
5.4 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构建清晰的组织价值导向 |
5.5 健全管理人员培养体系,提升管理水平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NF行P市分行基层员工执行力现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4)广东省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改革的探索与启迪(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作制公证机构的基本情况 |
(一)合作制公证机构的含义 |
(二)司法部推行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作的沿革 |
(三)2017年全国公证工作会议至今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
二、广东省开展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作情况和体会 |
(一)合作制公证机构的组建情况 |
(二)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运行情况 |
(三)组建和运行情况的体会 |
1. 思想上重视是合作制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 |
2. 规范运作是合作制试点运行的基础。 |
3. 坚持服务为民的理念是合作制公证机构生命力得以葆有的根本原因。 |
三、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认识不足阻碍了个别地区迈开试点改革的步伐 |
(二)法律法规依据不足给试点工作管理制度设计造成障碍 |
(三)内部管理不当容易导致从人合向资合变异 |
(四)同一执业区域实行公证两种运行机制,执业秩序的平衡和有序受到挑战 |
四、继续积极稳妥推行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
(一)正确认识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作对推进公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
1. 推进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作,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
2. 推进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作,有利于激活优化公证体制机制。 |
3. 推进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作,有利于促进公证事业的发展。 |
(二)加大试点工作推进力度 |
1. 调整设立方式。 |
2. 根据地区条件区别设定设立条件。 |
3. 坚持规范管理保障公平竞争。 |
(三)寻求立法保障,消除法律制度缺失的障碍 |
(四)加强试点建设,构建良性发展的自循环体系 |
(5)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动力和目标模式 ——以第六次行政改革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理由及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既往研究概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
二、“政策主导型”渐进式改革理论 |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型政府理论 |
四、比较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不足与创新点 |
一、重点观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概述 |
第一节 前五次行政改革 |
一、时代背景 |
二、改革成果及评价 |
第二节 第六次行政改革 |
一、新形势与新背景 |
二、中国行政改革纲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必须处理的几个关系 |
一、政治体制改革与行政改革的关系 |
二、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
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小结 |
第二章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动力体系 |
第一节 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目的 |
一、构建现代国家制度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 |
二、以大规模行政改革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 |
三、建立责任政府以消除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危机 |
四、建立“中国模式”应对国际意识形态斗争 |
第二节 中国行政改革的基础动力 |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力 |
二、“政策主导型”政治体制改革的拉力 |
第三节 中国行政改革的阻力 |
一、新旧行政价值的冲突 |
二、利益集团与行政改革 |
三、社会阶层固化 |
第四节 行政改革动力与阻力互转 |
一、东西方发展模式竞争的压力与动力转化 |
二、行政改革挑战与动力转化 |
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模式 |
第一节“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启示 |
第二节 确立新的行政价值 |
一、服务导向行政价值的确立 |
二、绩效导向行政价值的确立 |
三、分权导向行政价值的确立 |
四、“中国特色”导向行政价值的确立 |
第三节 构建“服务型政府” |
一、“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提出 |
二、“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
小结 |
第四章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典型案例 |
第一节“智库资政”模式 |
一、“智库资政”模式的产生和发展 |
二、“智库资政”与中国行政改革趋势 |
第二节“聘任制”公务员改革 |
一、“聘任制”公务员的产生和发展 |
二、“聘任制公务员”改革与中国行政改革趋势 |
第三节 推广“电子政务” |
一、中国“电子政务”的产生和发展 |
二、“电子政务”的推广与中国行政改革趋势 |
小结 |
第五章 中韩行政改革经验互鉴 |
第一节 韩国行政改革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一、韩国行政改革概况 |
二、韩国行政改革对中国行政改革启示 |
(一)韩国“电子政务”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借鉴意义 |
(二)韩国政府绩效改革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借鉴意义 |
(三)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
第二节 中国行政改革对韩国的启示 |
一、中国行政改革对韩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
(一)纲领性文件保证改革的持续性和政策连续性 |
(二)渐进性改革保证方向的正确性 |
(三)政策普惠性凝聚各方共识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大庆市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探讨 |
2.1 核心概念 |
2.2 指导理论 |
第三章 国外社区治理的实践经验及我国发展现状 |
3.1 国外社区治理的主要模式 |
3.2 我国社区治理的历史沿革 |
3.3 当前我国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 |
第四章 大庆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证研究 |
4.1 改革的缘起 |
4.2 改革的实施过程 |
4.3 改革的主要内容 |
4.4 关于资料收集和整理 |
4.5 关于调查问卷的简要分析 |
第五章 对大庆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评价 |
5.1 取得成效 |
5.2 存在问题 |
5.3 原因分析 |
第六章 进一步深化大庆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6.1 注重顶层设计,完善社区制度体系 |
6.2 打造专业队伍,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
6.3 强化文化塑造,提升社区居民素质 |
6.4 壮大社会组织,增强社区发展活力 |
6.5 健全参与制度,深化社区自治水平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7)“三元化社区”治理张力及其消解 ——广东省南海区的经验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三、概念澄清 |
第二节 研究回顾 |
一、传统社会的社区治理 |
二、现代化转变过程中传统社区治理的消弭 |
三、新中国成立后社区治理重构 |
四、改革开放后社区治理演进 |
第三节 个案介绍 |
一、“此南海非彼南海” |
二、从“种庄稼”到“种工厂” |
三、“富比穷更麻烦”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分析单位 |
二、研究方法 |
三、表述框架及行文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社区治理理论 |
二、社会结构紧张理论 |
第二节 理论基础拓展 |
一、国外社区变化两种对峙观点 |
二、当今社区治理的四类关涉问题 |
三、导致社区变化的三种力量 |
第三节 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一个可操作的微观分析框架 |
一、再思国家与社会宏观分析范式 |
二、重整制度与生活中观分析范式 |
三、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微观分析视野的提出 |
第三章 “三元化社区”治理情境 |
第一节 “三元化社区”的基本背景 |
一、可观的股份分红:“想穷晤得穷,年尾又分红” |
二、丰厚的“隐性福利”:“躺在地上过日子” |
第二节 “三元化社区”的外在特征 |
一、分配制度 |
二、职业分布 |
三、利益诉求 |
四、消费观念 |
五、聚居方式 |
六、社会心理 |
第三节 “三元化社区”的维持机制 |
一、“社区本位” |
二、“集体特征” |
三、“法出多门” |
小结 |
第四章 三元化利益群体形成 |
第一节 南海经济发展模式与制度变迁 |
一、“发财靠自己,致富靠集体” |
二、“以地生财”:农民成为集体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
三、农村工业化:有车有楼不如有个农村户口 |
第二节 内外有别:无法融入的不止是外来人口 |
一、“陌生人的无序世界” |
二、“熟人的陌生人社会” |
第三节 村籍制度:封闭状态的形成与维持 |
一、“古有康有为,今有外嫁女” |
二、村庄中的国家与集体 |
三、“谁不是集体的?” |
小结 |
第五章 “三元化社区”外部紧张 |
第一节 人民公社的制度遗产 |
一、集体主义:人人有饭吃 |
二、新集体主义:人人有钱花 |
三、天然的藩篱:“人人有份,人人无权” |
第二节 政社不分的运行模式 |
一、自治组织功能异化 |
二、党代自治或自治和党治两张皮 |
第三节 政经混合的管理体制 |
一、政经合一:“三个班子一个门,弄来弄去一个人” |
二、角色错位:经济组织绑架党组织和自治组织 |
小结 |
第六章 “三元化社区”内在张力 |
第一节 依附:组织与群体利益同构 |
一、一元化组织结构的成因及其特征 |
二、群体对组织依附的内在机理 |
三、组织对群体的约束机制 |
第二节 错位:群体分化对于组织结构的挑战 |
一、三元群体诉求的利益纷争 |
二、一元化组织结构的治理实践图景 |
三、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的错位互构 |
第三节 组织结构壁垒之下的群体身份之争 |
一、土地的公共物品性质 |
二、人民公社制度的路径依赖 |
小结 |
第七章 “三元化社区”治理策略 |
第一节 地方的改革与创新 |
一、村改居:农村社区的蜕变与融入 |
二、政社分离:自治功能的回归与强化 |
三、政经分离:“不是消灭矛盾,而是隔离矛盾” |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创生与重构 |
一、从政经混合到政经分离的权利重塑 |
二、“关联式动员”的组织结构设计 |
三、“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的更新与对应 |
第三节 从群体对组织的依附到组织为群体服务 |
一、基层组织职能运作与权力制衡的关系 |
二、南海组织结构改革推进的风险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 |
一、一元对多元:传统社区治理模式失灵 |
二、多元对多元:分离型社区治理模式重构 |
第二节 讨论 |
一、“三元化社区”是一种结果还是一个阶段? |
二、城镇化是一种选择还是一个模式? |
三、农民是一种身份还是一个职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温州市瓯海区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
1.1.1 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瓯海区发展 |
1.1.2 有利于瓯海区的社会和谐 |
1.1.3 有利于瓯海区的转型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社区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2.2 社区的功能 |
2.2.1 社区的一般功能 |
2.2.2 社区的本质功能 |
2.3 社区的类别 |
2.4 几个需要阐述清楚的问题 |
2.4.1 社区是自然形成还是人为设定的 |
2.4.2 社区的规模应有多大 |
2.5 社区居委会与村委会的异同点 |
2.5.1 共同点 |
2.5.2 不同点 |
2.6 相关的理论基础 |
2.6.1 社区的构成要素 |
2.6.2 社区工作的理论发展 |
2.6.3 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三章 瓯海区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 |
3.1 瓯海区概况 |
3.2 瓯海区农村新社区设置前的社会管理体制 |
3.3 瓯海区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背景与动因 |
3.3.1 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3.3.2 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
3.3.3 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
3.3.4 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加是重要推动力量 |
3.3.5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
3.3.6 行政村建制的弊端是最现实考量 |
3.4 瓯海区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总体设计 |
3.4.1 甄选改革模式 |
3.4.2 编制改革规划 |
3.5 抽样调查社区建设情况的立体分析 |
3.6 瓯海区农村新社区建设的个案分析 |
3.6.1 以培育文化促进社区大融合的荣新社区 |
3.6.2 景山,独树一帜推村改 |
3.6.3 改革沿阵地——南白象街道 |
3.6.4 个案异同点分析 |
3.7 瓯海区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综合调查分析 |
3.7.1 现况分析和发现 |
3.7.2 基本情况 |
3.7.3 对社区的知晓度 |
3.7.4 居民接受社区服务的情况 |
3.7.5 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程度 |
3.7.6 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期望愿景 |
3.7.7 本次社会调查的小结和发现 |
第四章 瓯海区农村新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
4.1 瓯海区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
4.1.1 职能权限划分不到位 |
4.1.2 总体规划不到位 |
4.1.3 民主自治不到位 |
4.1.4 农村社区工作者的能力素质不到位 |
4.1.5 村集体资产处置不到位 |
4.1.6 农村社区建设缺少经费 |
4.2 瓯海区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策略研究 |
4.2.1 科学规划社区范围 |
4.2.2 加强农村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
4.2.3 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和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 |
4.2.4 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
4.2.5 创新筹资机制 |
第五章 结语 |
(9)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中国1997年始启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
二、 上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司法机关与时俱进 |
三、 上海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 |
四、 域外司法改革理论在上海受到科学借鉴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 司法 |
二、 司法机关 |
三、 司法体制 |
四、 司法工作机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一章 历史回眸(1949—1997):中国司法制度曲折发展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司法制度初创奠基阶段 |
二、 司法制度曲折成长阶段 |
三、 司法制度破坏荒废阶段 |
四、 司法制度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变革历程 |
一、 基本形成上海司法工作格局 |
二、 组织开展上海司法改革运动 |
三、 文革期间上海司法工作倒退 |
四、 改革开放后步入发展的正轨 |
第三节 现实意义 |
一、 奠定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基础 |
二、 提供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启示 |
三、 确立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先机 |
第二章 拉开序幕(1997-2002):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探索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国家启动司法改革 |
二、 上海推进依法治市 |
第二节 改革内容 |
一、 概述 |
二、 上海审判改革 |
三、 上海检察改革 |
第三节 配套改革 |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
第三章 全面展开(2002-2007):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推进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国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
二、 上海加快城市法治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内容 |
一、 概述 |
二、 上海审判改革 |
三、 上海检察改革 |
第三节 配套改革 |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
第四章 深入进行(2007-2012):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深化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国家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
二、 上海改善城市法治环境 |
第二节 改革内容 |
一、 概述 |
二、 上海审判改革 |
三、 上海检察改革 |
第三节 配套改革 |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
第五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实践与探索的纷争 |
第一节 改革宏观思路争议 |
一、 地方司法领域改革能否突破中央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框架 |
二、 地方司法机关在改革进程中是否需要相互协调统一步调 |
第二节 改革微观举措争议 |
一、 “少年法庭”之争 |
二、 “案例指导制度”之争 |
第六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与其他省份实践探索比较 |
第一节 共同之处 |
一、 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基本相同 |
二、 发展方向和推进动力基本相同 |
三、 整体进程和许多内容基本相同 |
第二节 鲜明特色 |
一、 上海是许多司法改革举措的创始之地 |
二、 上海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区别对待 |
三、 上海全力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四、 上海有效增强司法机关的工作透明度 |
五、 上海科学借鉴国外司法改革先进经验 |
六、 上海较好地解除了司法机关后顾之忧 |
第三节 异同探究 |
一、 存在相同缘由 |
二、 存在不同原因 |
第七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实践探索的评析 |
第一节 特点分析 |
一、 根本保证——坚持正确指导思想,把牢社会主义方向 |
二、 有力保障——准确定位司法职能,体现上海自身特色 |
三、 不竭动力——遵循司法工作规律,依靠科学理论支持 |
四、 重要方法——统筹规划改革方案,争取形成整体合力 |
五、 必要方式——以改革促进新变化,不急不躁循序渐进 |
六、 有效途径——改革灵活性,尊重首创性,保护积极性 |
第二节 成功之处 |
一、 妥善处理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
二、 妥善处理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关系 |
三、 妥善处理中央部署与上海实际的关系 |
第三节 问题所在 |
一、 司法机关改革中的某些模糊认识有待加以纠正 |
二、 上海司法部门的执法司法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
三、 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的氛围尚需培育 |
第四节 取得成效 |
一、 坚持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已成为上海各界普遍性共识 |
二、 上海司法机关工作更趋规范,公正性、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
三、 上海司法公开范围更加全面、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完善 |
四、 有效破解案多人少现实困境,保障上海司法工作良性运转 |
第八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继续深化改革之路 |
第一节 战略目标 |
一、 追求司法公正,保持全国领先司法环境 |
二、 扩大司法公开,保持先行先试发展势头 |
三、 树立司法公信,发挥上海本土传媒优势 |
四、 践行司法为民,满足广大市民更高期待 |
第二节 功能定位 |
一、 推动国家司法体制进步,促进政治体制改革 |
二、 延伸司法机关工作触角,服务上海社会管理 |
三、 强化司法工作保障功能,促进四个中心建设 |
四、 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
五、 提升司法机关履职水平,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
第三节 基本原则 |
一、 在地方党委领导下围绕全市大局深化改革 |
二、 借鉴域外司法改革经验与上海实际相结合 |
三、 遵循法律法规边界依法有序稳步组织实施 |
四、 坚持以群众观点为引领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
第四节 路径选择 |
一、 借助雄厚科研力量提炼上海司法领域开展改革经验,自觉以科学理论研究为指引 |
二、 依托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丰富司法公开的形式和内容,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三、 警惕腐败现象向司法领域渗透蔓延,从制度着手织密上海司法职权运行监督机制 |
四、 围绕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规划,发挥好海事仲裁和金融仲裁便捷、高效的作用 |
五、 及时关注司法工作暴露的问题,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内容,增强群众法治观念 |
六、 充分挖掘上海丰富法学教育资源,推进司法人员职业化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温州农村新社区服务体制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瓯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农村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 |
1.2.2 国内农村社区建设的滞后性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体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及理论基础 |
2.1 我国农村服务体制发展历程 |
2.1.1 社队制 |
2.1.2 村组制 |
2.1.3 社区制 |
2.2 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体制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农村新社区定义 |
2.2.2 农村社区的特点 |
2.2.3 农村社区建设实质 |
2.2.4 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
2.3 我国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建设 |
2.3.1 山东省农村社区建设 |
2.3.2 嘉兴、舟山农村社区建设 |
2.3.3 温州农村社区建设 |
第三章 瓯海农村新社区服务体制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瓯海农村新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建设的条件分析 |
3.1.1 瓯海区工业化进程稳步发展 |
3.1.2 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得到快速发展 |
3.1.3 农村居民的公共需求逐步凸显 |
3.1.4 政府职能转变将成为改革的中心环节 |
3.2 瓯海区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现状和特点 |
3.2.1 农村新社区服务体制建设的基本模式 |
3.2.2 农村新社区服务体制的基本构架 |
3.2.3 瓯海区农村社区建设成功案例 |
3.3 瓯海区农村新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3.1 社区服务管理职能权限尚未明确 |
3.3.2 社区服务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
3.3.3 农村社区建设缺乏总体规划 |
3.3.4 农村社区民间组织发展严重滞后 |
3.3.5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不健全 |
3.3.6 农村社区建设群众参与意识低 |
3.3.7 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
3.3.8 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3.3.9 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困难 |
3.3.10 农村社区建设经费短缺 |
第四章 完善瓯海农村新社区管理服务体制主要措施 |
4.1 明确社区管理职能 |
4.2 完善各项基础制度 |
4.3 合理规划布局农村新社区 |
4.3.1 实施统筹规划 |
4.3.2 坚持试点先行 |
4.3.3 用好土地政策 |
4.3.4 加大整合力度 |
4.4 加强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
4.5 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 |
4.6 加大社区建设宣传力度 |
4.6.1 新闻媒体宣传 |
4.6.2 政策宣讲宣传 |
4.6.3 文艺活动宣传 |
4.6.4 室外活动宣传 |
4.6.5 其它宣传方式 |
4.7 加强社区组织队伍建设 |
4.8 构建社区全方位公共服务体系 |
4.9 全面落实”三分三改”政策 |
4.9.1 政经分开 |
4.9.2 资地分开 |
4.9.3 户产分开 |
4.9.4 股改 |
4.9.5 地改 |
4.9.6 户改 |
4.10 建立多元参与的筹资机制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改制企业党建保持“三个不变”(论文参考文献)
- [1]科研院所改制走出新模式[J]. 金琳. 上海国资, 2021(07)
- [2]湛江市城中村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 陈华春.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3]NF行P市分行基层员工执行力提升策略研究[D]. 李儒雅. 河南大学, 2020(06)
- [4]广东省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改革的探索与启迪[J]. 广东省司法厅课题组,梁震. 中国司法, 2019(08)
- [5]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动力和目标模式 ——以第六次行政改革为重点[D]. 方成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10)
- [6]大庆市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D]. 翟磊. 吉林大学, 2015(05)
- [7]“三元化社区”治理张力及其消解 ——广东省南海区的经验表达[D]. 高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8]温州市瓯海区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 林胜洁.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9]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D]. 虞浔.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1)
- [10]温州农村新社区服务体制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瓯海区为例[D]. 李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