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圆明园的建筑彩画(论文文献综述)
周悦煌,王其亨,王巍,张凤梧[1](2021)在《中国古建筑研究的经典范式:《易县清西陵》》文中指出发表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三期的《易县清西陵》,既是立足于中国明清陵寝制度的整体研究,又是最早、最全面的清陵个案研究。本文通过搜罗相关材料,回溯刘敦桢写着《易县清西陵》的学术时代背景,以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理路为脉络,从方法论角度析解《易县清西陵》,明确刘先生从建筑社会性视角出发、依托史料考据的文献学传统、借鉴考古学实证方法、贯彻营造学社整体研究思路、全面整合过往研究经验、按照建筑功能对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最高意识形态的陵寝建筑展开研究的整个理路过程,进而归纳《易县清西陵》体现出的开创性研究方法,为中国明清陵寝乃至古建筑研究提供范式参照,同时结合后人研究成果,补漏疏证,阐明和解决具体史学问题。
刘宏超,包佳良,侯晓萱[2](2021)在《博物馆文创品牌与传播生态的建设与发展——基于北京文博交流馆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北京文博交流馆依托自身独特的典型文化元素,探索新时代博物馆文创品牌和传播生态的建设和发展之路。博物馆文创品牌不仅是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商品,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对博物馆自身文化符号的发掘凝练与传播研究,有利于文创品牌的价值提升与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广。北京文博交流馆作为依托于智化寺的一座博物馆,具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先天优势。本文从其历史沿革、文化元素、文化价值等角度进行发掘阐释,提取其中的典型元素进行创意转化研究,并提出推新文创产品、建立传播生态、提升多维体验等建议,助力北京文博交流馆文创品牌传播。
陈世强[3](2021)在《滕固与圆明园历史图像——《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对建筑交互影响的学术考察》文中指出滕固1930年代于德国研修美术史学,在找寻散佚海外的圆明园历史图像中,发现奥尔末于1873年拍摄的长春园西洋楼影像。此为圆明园1860年初次劫难后的历史镜头,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由此于1933年出版专着《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在图像存史的同时,对长春园西洋楼的形制样式进行风格分析比较。
辛旼英[4](2021)在《中韩彩画工艺和保护技术比较研究》文中认为
何文琦[5](2021)在《沈阳地区古建筑装饰彩画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惠静[6](2021)在《大明门建筑彩画复原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北京大明门原先位于中轴线上,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落成。经历了明、清和近现代,1959年拆除。该建筑在明清皇城序列中地位显赫,在它539年的生命周期中,曾被称为“皇城第一门”。尽管大明门是砖石结构的明代官式建筑,但架上部分的建筑彩画是按明代经典官式建筑彩画设计的。那些彩画起到了彰显皇家权威,装饰美化建筑形象,寄托美好原望的多重作用。因此,复原大明门的彩画具有历史意义。作者本着对明朝建筑文化和社会历史的尊重,认真追溯了大明门建造初期的文化与社会环境。通过深入研究相关档案文献、文字资料以及历史照片。发现位于天安门以南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与大明门建筑形制极为接近。无论是琉璃构件还是石作方面,均与大明门相似度极高。因此,作者认为三者的彩画形制也很可能相同,可惜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早已于1952年拆毁。大明门毕竟是明早期的建筑物,作者通过调研发现明早期的建筑彩画依然有一部分真迹留存下来。虽然那些彩画所装饰的建筑功能与大明门有差异。但其所处时代与大明门相近,依然有参考价值。作者通过类比方法,研究明代官式建筑彩画的设计原则、结构框架、纹饰图案、色彩控制以及工艺做法,从中寻找复原大明门彩画的依据。最终,在原有20世纪40年代的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图基础上,根据明代官式建筑彩画的设计规律和同时代的珍贵彩画遗迹,试图以数字化技术对大明门建筑彩画进行复原。从而再现大明门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并从复原实践中,认识到尊重建筑文化遗产真实性的重要性,更认识到发扬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王颢霖[7](2021)在《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是我国乃至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承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已走过将近二十年的历程,开展了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保护工作,形成诸多成果。本文聚焦当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法规建设、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几个方面,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构建进行基础性的建设。论文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论文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保护研究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力求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构架。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我国当下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具体情况,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重点研究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从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切入,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营造技艺概念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梳理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厘清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其后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具体问题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针对当下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制度进行论述,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保护制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第三章试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从项目本体评估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两方面展开,为评估工作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搭建。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四、五章分别针对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进行论述,结合实际保护案例,多方面探讨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收束,并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进行展望。
刘梦璇[8](2020)在《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特征研究 ——以福佑寺建筑彩画为例》文中认为宗教与政治历来密不可分,宗教在促进民族融合上有其突出的作用,有清一代,藏传佛教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统治手段应用到了政治生活中,作为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和统治方式。宗教也依靠统治者的庇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清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一跃成为最大教派,在北京广建寺院,传播藏传佛教文化。清代敕建藏传佛寺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不同于一般的佛教寺庙,其一是采用藏传佛寺建筑,故运用很多藏传佛教文化的装饰风格,其二是隶属皇家敕建建筑,等级较高代表皇家天威,故而在寺院建筑彩画中,很多细节运用到皇家元素来装饰。本文运用历史、社会、建筑、文化等多重学科视野,将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的建筑彩画研究放到时代背景以及社会环境中,以福佑寺建筑彩画为例,探究藏传佛教文化的传入对建筑彩画构图布局、纹饰图样、色彩搭配方面的影响,力争通过对福佑寺建筑彩画的深入研究,运用对比分析的手法,展现福佑寺现存建筑彩画的各个特点,并详细研究寺内各建筑中包含的普遍特征及细微差别。最终总结清代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美学、文化价值,以及其古为今用的前景。近年来对建筑遗产的关注热度持续上升,在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背景下,深入研究福佑寺的建筑彩画遗存,以期能填补清代敕建藏传佛寺建筑研究的空白,为以后的古建筑彩画研究记录和保护修缮提供基础资料。本文的研究框架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界定研究对象(第一章),总结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其次是分析背景研究(第二章),梳理清代北京藏传佛教发展脉络,研究社会背景及政策扶持,统计清代北京藏传佛寺的分布及现存的敕建藏传佛寺,研究清代北京藏传佛教文化的输入对社会及建筑彩画产生的影响,以福佑寺为例研究现存建筑的彩画形制;然后是进行特征研究(第三、四、五章),研究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彩画的构图布局、纹饰图样、色彩搭配的特征,分析藏传佛教文化及皇家敕建这两方面因素对福佑寺建筑彩画的影响;最后是总结提升(第六章),总结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美学及文化价值,以及其古为今用的前景。
王铁男[9](2020)在《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研究 ——以砖木作匠作则例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清代各类《匠作则例》,记载的是手工业各行业用工、用料、用银及样式、做法的规范和标准。本文以清代系列《匠作则例》为基础史料,并结合相关档案资料,选取匠作则例内“木作”与“瓦作”(含砖作)两个典型技术门类,对清代手工业技术标准化的表现形式、程度与水平、管理方式、技术标准实施,以及缺陷不足等问题,进行专题的深入考察。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产业技术的大总结时期,技术标准化问题也有了全面总结,具体表现便是大量匠作则例文本的出现与流布,使产业技术标准化呈现出“则例化”(标准化)特征。根据清代各种匠作则例所记载的内容,“则例化”在清代手工业中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产品的“形制化”、原材料的“规格化”与施工中工时物料的“定额化”。中国历代技术典籍所记载的内容基本遵循《考工记》中所建立的“材——工”质量标准体系,直至清代各类匠作则例的完善,技术标准化中“形制化”、“规格化”、“定额化”,依然建立在计算工时料限的技术标准体系之上。因此,清代的产业技术标准化在执行过程中,明显分为“物料管理标准”与“施工技术标准”两大部分,体现在匠作则例文本上,便是以《工部则例》等为代表的“管理型则例”,和以《工程做法》、《圆明园内工则例》等为代表的“施工型则例”。清代历朝《工部则例》所记载的对物料管理规定中,砖瓦、木材是重点内容。砖瓦类中,国家各项工程常用的临清砖、御窑金砖、琉璃瓦等项物料,从烧造流程、尺寸规格、质量检测、包装运输、收储领用等各环节均有严格管理标准。官用木材,派员采伐木料时,采前勘测、采伐数量、木料加工规格、运输方式路线、入库领用等项,一律遵照则例管理标准执行。至于历年例行采买木料,以其材质、长度、周长等为标准,形成不同等级,运输、领取、使用等各个环节,也要遵照则例执行。施工型则例将手工产业分为若干“匠作”,每“作”下分为系列技术门类的若干工种,各工种协同完成生产链。木作和砖瓦作生产被解构为各个部件和不同工序,如梁、柱、枋、檩、斗拱、墙体、地面等,每制造每一部件或完成一道工序,其工料定额标准都详细记录在案,通过这些标准数据来指导新的施工程序,进而有了财政预算和决算的依据,最终实现控制生产成本和保证产品质量。通过清代各种匠作则例中技术标准的文本解读,可以发现清代的产业技术标准化,已经具备了诸如标准化文件制定与实施、标准件的应用、标准化生产方式的采用等近代技术标准化特征,但在引入机器化生产之前,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转型尚未突破传统计工、计料为中心的质量标准体系。对比这一时期中、西产业技术标准化进程,可见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已经出现近代转型趋势,但在管理体制、标准制定与推动等方面,还与西方存在较大差距。
刘雅[10](2019)在《基于圆明园景御制墨的建筑景观复原研究 ——以九州清晏西路建筑群为例》文中指出圆明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其精美的建筑群、独特的造园艺术还有杰出的营造手法在清代皇家园林中独树一帜。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圆明园的园林景观和建筑群早已不复存在仅存遗址,因此分析现有文字和图像资料进行史料挖掘并进一步对圆明园建筑景观进行复原性研究对于再现各时期圆明园景观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爬梳圆明园的相关资料发现其图像资料并不多,除样式房图档这类官方的建筑图纸外就仅剩清代宫廷画家绘制的各种版本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和圆明园景御制墨,而现代学者对于圆明园的建筑复原研究主要是以样式房图档和官方文字资料为依据进行的。本文立足于圆明园景御制墨中建筑图像的研究,进而对九州清晏西路建筑景观复原分析并绘制复原图纸及建筑模型。首先分析圆明园景御制墨中建筑的真实性及准确性,通过整理历史文献资料、分析样式房图档及四十景图等图像资料,综合比较得出这套墨是乾隆时期宫廷造办处主办的、详细描绘圆明园内部分景点的御制墨,从而判断图像中的建筑能作为建筑复原的参考依据。其次通过对比、归纳、梳理的方式提取有用的设计信息,而后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对建筑整体信息进行分析,推断复原细节。最后通过样式房图档、乾隆御制诗文、圆明园四十景图等资料进行从旁考证、对比佐证对建筑旁边的植物、山石理水进行分析完善,得到最终完整的建筑景观复原图。这一研究通过参照徽墨建筑图像将乾隆盛期圆明园内部分建筑通过图纸表达,探讨了徽墨中建筑图像应用于古建复原的参考价值,填补园内部分建筑的研究空白并促进徽墨的传承与发展。
二、圆明园的建筑彩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圆明园的建筑彩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建筑研究的经典范式:《易县清西陵》(论文提纲范文)
一、《易县清西陵》研究缘起 |
二、中国营造学社构建的学术体系基础 |
1. 以术语名词的汇辑释义为切入 |
2. 以样式雷图档的整理研究为契机 |
3. 以古籍文献的整理为前提 |
4.《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为先探 |
5. 以实物测绘调查为研究方法的重器 |
三、研究方法的系统构建与应用 |
1. 文献史料考证 |
2. 实物与文献、图像互证 |
3. 图示分析,类型归纳——横向比较 |
4. 明清陵制的嬗变比较——纵向剖析 |
四、对具体史学问题的铺垫与启发 |
五、结语 |
1.《易县清西陵》的价值体现 |
2. 营造学社发挥的重要作用 |
3. 对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启示 |
(2)博物馆文创品牌与传播生态的建设与发展——基于北京文博交流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智化寺历史沿革 |
三、智化寺典型文化元素研究 |
(一)建筑文化元素 |
(二)藻井文化元素 |
(三)彩画文化元素 |
1.智化寺彩画的用色 |
2.智化寺彩画的构图 |
3.智化寺彩画的纹饰 |
(四)壁画文化元素“地藏菩萨说法相” |
(五)京音乐文化元素 |
四、智化寺典型文化元素价值阐释 |
1.历史价值 |
2.艺术价值 |
3.科学价值 |
五、典型文化元素与文创传播的转化 |
1.造景写意与赋予寓意——转化设计的原则 |
2.抽象提取与具象转化——转化设计的思路 |
六、智化寺——北京文博交流馆文创品牌传播建议 |
1.开发北京文博交流馆文创产品,实现传统文化元素生产性保护 |
2.结合多种传播方式,建立智化寺文创传播生态 |
3.回归博物馆线下体验建设,提升智化寺文化的多维体验 |
七、结语 |
(3)滕固与圆明园历史图像——《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对建筑交互影响的学术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圆明园历史图像 |
二、长春园欧式建筑 |
三、欧式宫殿影像 |
四、滕固的考古转型 |
五、风格的分析比较 |
六、交互影响的考证 |
(6)大明门建筑彩画复原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辨析 |
1.3.1 北京城门 |
1.3.2 大明门 |
1.3.3 建筑彩画 |
1.3.4 明代旋子彩画 |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4.1 北京城门建筑研究 |
1.4.2 明代北京城门建筑彩画研究 |
1.4.3 现有成果及空白点 |
1.5 研究内容 |
1.5.1 大明门与北京相关城门等级比较 |
1.5.2 明清两代旋子彩画特征分析 |
1.5.3 大明门建筑形制与装饰体系 |
1.5.4 大明门建筑彩画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大明门概述 |
2.1 北京城门概况 |
2.1.1 古代北京城规划 |
2.1.2 北京的城门 |
2.1.3 北京中轴线的城门 |
2.2 大明门与三朝五门的关系 |
2.2.1 三朝五门的概念 |
2.2.2 大明门在三朝五门中的地位 |
2.3 大明门与御街千步廊、棋盘街的空间关系 |
2.3.1 御街千步廊 |
2.3.2 棋盘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明门建筑形制及装饰体系 |
3.1 大明门建筑形制 |
3.1.1 大明门尺度 |
3.1.2 梁架结构分析 |
3.1.3 门洞和墙体 |
3.1.4 斗拱 |
3.1.5 山花 |
3.2 大明门建筑装饰体系 |
3.2.1 大明门建筑装饰体系概述 |
3.2.2 大明门琉璃装饰 |
3.2.3 大明门石作装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清两代北京城门彩画 |
4.1 明代官式建筑彩画概述 |
4.1.1 明代官式建筑彩画的沿革与时代划分 |
4.1.2 明代官式建筑彩画的等级 |
4.2 明代北京城门彩画分布 |
4.2.1 紫禁城明代官式彩画现存实例 |
4.2.2 明代城门彩画配置 |
4.2.3 明代大明门彩画形制 |
4.3 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概述 |
4.3.1 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发展 |
4.3.2 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类型 |
4.4 清代北京城门彩画概览 |
4.4.1 清代北京城门彩画布局 |
4.4.2 清代大清门建筑彩画形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清两代旋子彩画 |
5.1 旋子彩画的发展进程 |
5.2 明代旋子彩画 |
5.2.1 明代旋子彩画概述 |
5.2.2 明代旋子彩画的特征 |
5.2.3 明代旋子彩画的形制 |
5.3 明清两代旋子彩画的差异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明门建筑彩画复原 |
6.1 大明门建筑彩画复原依据与方法 |
6.1.1 彩画复原依据 |
6.1.2 彩画复原方法 |
6.2 大明门彩画设色规律 |
6.3 建筑彩画工艺做法 |
6.3.1 确定地仗条件 |
6.3.2 打磨生油地仗 |
6.3.3 分中 |
6.3.4 起谱子 |
6.3.5 拍谱子 |
6.3.6 摊找活 |
6.3.7 沥粉 |
6.3.8 刷大色 |
6.3.9 包黄胶 |
6.3.10 拉晕色 |
6.3.11 压黑老 |
6.3.12 找补打点 |
6.4 大明门彩画复原步骤 |
6.4.1 额枋彩画构图 |
6.4.2 盒子和箍头形式 |
6.4.3 找头的形式 |
6.4.4 方心的形式 |
6.4.5 挑檐桁彩画 |
6.4.6 斗拱彩画 |
6.4.7 平板枋彩画 |
6.4.8 飞椽头与檐椽头彩画 |
6.4.9 大明门次间、稍间彩画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启示 |
附录一: 图片索引 |
附录二: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营造技艺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缘起 |
二、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内涵阐释 |
第二节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 |
一、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初兴(20 世纪初——1948 年) |
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耕耘(1949 年建国后——1976 年) |
三、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接续(1978 年改革开放后) |
四、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新篇章(21 世纪初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制度研究 |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系 |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方向与途径 |
第二节 法律法规体系 |
一、法律、法规政策建设的现状 |
二、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伦理原则 |
三、现有问题与解决方案 |
第三节 保护制度的体系建设 |
一、项目申报与认定制度 |
二、完善保护名录制度建设 |
三、技艺传承机制的完善 |
四、保护规划编制与履约 |
五、评估与退出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相关阐释 |
一、文化遗产评估的相关研究与经验 |
二、构建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意义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构成框架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框架说明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目标内容 |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主客体 |
四、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方式与流程 |
五、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原则 |
六、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标准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本体评估的搭建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价值评估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现状评估 |
三、评分方式与分类保护模型的设计 |
第四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方式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要素 |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行为主体 |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 |
二、行业保护团体与机构 |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持有者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与原则 |
一、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 |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原则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整体性保护 |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性保护 |
四、传统营造技艺的展示性保护 |
五、传统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的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
一、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背景 |
二、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 |
三、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途径的保护 |
一、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模式 |
二、现代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探索 |
三、行业组织与营造团体 |
四、面向公众的普及与宣传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机制的保护 |
本章小结 |
结语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 |
附录2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
附录3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技艺类) |
附录4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美术类) |
附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国家) |
附录6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部级) |
附录7 传统营造技艺相关研究出版物内容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特征研究 ——以福佑寺建筑彩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着作 |
1.2.2 相关论文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档案研究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 |
1.4.2 实地勘查敕建藏传佛寺福佑寺的建筑彩画 |
1.4.3 归纳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特征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背景研究 |
2.1 清代北京藏传佛教的历史沿革及产生影响 |
2.1.1 萌芽期:努尔哈赤至顺治藏传佛寺的初建 |
2.1.2 成熟期:康雍乾时期藏传佛寺的兴盛 |
2.1.3 衰败期:嘉庆至宣统藏传佛寺的没落 |
2.1.4 清代北京藏传佛教文化输入及产生影响 |
2.2 清代北京藏传佛寺的分布 |
2.2.1 北京老城区的藏传佛寺 |
2.2.2 北京近郊的藏传佛寺 |
2.2.3 北京现存的敕建藏传佛寺 |
2.3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形制——以福佑寺建筑彩画为例 |
2.3.1 藏传佛教寺院——福佑寺的历史沿革 |
2.3.2 敕建皇家寺院——福佑寺建筑的平面布局 |
2.3.3 建筑彩画形制——福佑寺建筑的现存彩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构图特征研究 |
3.1 清代北京藏传佛教文化对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构图的影响 |
3.1.1 彩画整体木构件的构图布局 |
3.1.2 彩画方心式的构图布局 |
3.2 线面结合的构图特征 |
3.2.1 彩画方心的线条与平面的结合 |
3.2.2 彩画找头的线条与平面的结合 |
3.3 对称平衡的构图特征 |
3.3.1 单个木构件的对称平衡特征 |
3.3.2 多个木构件相互的对称平衡特征 |
3.4 比例协调的构图特征 |
3.4.1 木构件整体长宽协调的构图 |
3.4.2 木构件细部长宽协调的构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纹饰特征研究 |
4.1 清代北京藏传佛教文化对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纹饰的影响 |
4.1.1 藏传佛教文化里常见的纹饰 |
4.1.2 藏传佛教纹饰在彩画里的运用 |
4.2 典雅旋花:青绿相间的纹饰特征 |
4.2.1 基础的单路瓣旋花(“金道观”) |
4.2.2 灵活的“勾丝咬” |
4.2.3 巧妙的“喜相逢” |
4.2.4 规整的“一整两破” |
4.3 金龙飞舞:皇权至上的纹饰特征 |
4.3.1 方心、天花的二龙戏珠 |
4.3.2 找头的升龙、降龙 |
4.3.3 盒子的坐龙、夔龙 |
4.3.4 平板枋的跑龙 |
4.4 吉庆祥瑞:藏传佛寺的纹饰特征 |
4.4.1 满族特色的三宝珠吉祥草 |
4.4.2 多子多福的西番莲卷草 |
4.4.3 真如佛性的金刚宝杵法轮 |
4.4.4 淡雅清新的花卉和锦文 |
4.5 时代明显:清早中期的纹饰特征 |
4.5.1 和玺彩画 |
4.5.2 旋子彩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色彩特征研究 |
5.1 清代北京藏传佛教文化对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色彩的影响 |
5.1.1 淡雅的旋子彩画:青蓝、碧绿 |
5.1.2 绚丽的和玺彩画:金色、大红 |
5.2 青绿相间:宁静平和的色彩特征 |
5.2.1 典雅高贵,沉稳青蓝 |
5.2.2 淡雅清新,生机碧绿 |
5.3 金碧辉煌:皇家等级的色彩特征 |
5.3.1 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金色施用 |
5.3.2 金龙和玺彩画金色施用 |
5.4 庄重大红:藏传佛寺的色彩特征 |
5.4.1 强烈视觉,立体生动 |
5.4.2 福慧尊荣,庄重肃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价值及古为今用 |
6.1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美学价值 |
6.1.1 和谐统一的构图美 |
6.1.2 雄浑巧丽的色彩美 |
6.1.3 刚劲柔和的意境美 |
6.2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文化价值 |
6.2.1 满汉蒙藏的礼仪制度 |
6.2.2 至高无上的皇权等级 |
6.2.3 祈求祥瑞的佛教思想 |
6.3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古为今用 |
6.3.1 价值意义之传承 |
6.3.2 现代技艺之创新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致谢 |
(9)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研究 ——以砖木作匠作则例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清代匠作则例的文本化 |
第一节 “匠作则例”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代“匠作则例”性能辨析 |
一、“则例”的内容特点 |
二、“匠作则例”的内容特点 |
三、“则例”与“匠作则例”性质异同 |
四、匠作则例法典化与技术标准化立法 |
第三节 “内工则例”与“外工则例”比较 |
一、内、外工匠作则例编纂比较 |
二、内、外工匠作则例差异分析 |
第二章 清代产业技术“则例化”及近代转型 |
第一节 手工业“则例化”及其表现形式 |
一、产品设计“形制化” |
二、生产物料“规格化” |
三、生产工料“定额化” |
第二节 清代技术标准的近代转型 |
一、匠作则例的细则化 |
二、中国与西方近代标准化进程的差异 |
第三章 物料采办、加工与管理标准化 |
第一节 砖瓦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
一、临清砖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
二、金砖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
三、琉璃瓦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
第二节 木料采购与管理标准化 |
一、年例额解木料采买标准化 |
二、楠杉木料采办标准化 |
三、围场松木采伐标准化 |
第四章 旧料回收与利用标准化 |
第一节 木材回收利用 |
一、旧木料回收标准 |
二、旧木料使用标准 |
第二节 砖瓦回收利用 |
一、旧砖瓦回收标准 |
二、旧砖瓦使用标准 |
第五章 施工技术标准化 |
第一节 大木作施工技术标准化 |
一、大木作选材标准化 |
二、柱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
三、梁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
四、枋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
五、桁(檩)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
六、板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
七、椽、望、连檐构件制作标准化 |
八、斗拱制作安装技术标准化 |
第二节 瓦作施工技术标准化 |
一、砖料加工标准化 |
二、金砖铺墁技术标准化 |
三、墙体砌筑技术标准化 |
四、苫背、瓦瓦技术标准化 |
第三节 内、外工工料标准之差异 |
一、大木作工料比较 |
二、瓦作工料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清代匠作则例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后记(致谢) |
(10)基于圆明园景御制墨的建筑景观复原研究 ——以九州清晏西路建筑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现状 |
1.3.1 圆明园建筑景观的相关资料研究 |
1.3.2 圆明园建筑景观复原设计及方法研究 |
1.3.3 圆明园九州清晏西路建筑群的相关资料研究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法 |
1.5.1 研究难点 |
1.5.2 解决方法 |
第2章 清乾隆圆明园景御制墨的分析 |
2.1 圆明园景御制墨的背景 |
2.1.1 圆明园景御制墨图像的由来 |
2.1.2 圆明园景御制墨图像时间考证 |
2.2 圆明园景御制墨的图像研究 |
2.2.1 圆明园景御制墨的图像真实性研究 |
2.2.2 圆明园景御制墨图像中建筑的表现方法 |
2.2.3 圆明园景御制墨图像中植物的表现方法 |
2.2.4 图像中山石、水体的表现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九州清晏西路建筑群的概述 |
3.1 西路建筑群的发展概况 |
3.1.1 雍乾到道光初期的西路建筑营造 |
3.1.2 道光五年到道光十年的西路建筑营造 |
3.2 西路建筑群的地理位置与总体布局 |
3.2.1 西路建筑群的地理位置 |
3.2.2 构建手法 |
3.2.3 功能布局 |
3.2.4 交通路线 |
3.2.5 借景手法 |
3.3 西路建筑景观特征 |
3.3.1 西侧院落 |
3.3.2 东侧院落 |
3.3.3 值房和转角房 |
第4章 建筑单体复原研究 |
4.1 清晖阁 |
4.1.1 基于圆明园景御制墨的清晖阁建筑判断 |
4.1.2 清晖阁平面尺寸推断 |
4.1.3 清晖阁剖立面尺寸推断 |
4.2 清晖阁“四景”之涵德书屋和茹古堂 |
4.2.1 基于圆明园景御制墨的涵德书屋建筑形式判断 |
4.2.2 涵德书屋平面尺寸推断 |
4.2.3 涵德书屋剖立面尺寸推断 |
4.2.5 基于圆明园景御制墨的茹古堂建筑形式推断 |
4.2.6 茹古堂平面尺寸确推断 |
4.2.7 茹古堂剖立面尺寸推断 |
4.3 画禅室 |
4.3.1 基于圆明园景御制墨的画禅室建筑形式分析 |
4.3.2 画禅室平面尺寸推断 |
4.3.3 画禅室剖立面尺寸推断 |
4.4 怡情书史 |
4.4.1 基于圆明园景御制墨的怡情书史建筑形式推断 |
4.4.2 怡情书史平面尺寸推断 |
4.4.3 怡情书史剖立面尺寸推断 |
4.5 复原图纸 |
4.5.1 清晖阁复原图纸 |
4.5.2 涵德书屋复原图纸 |
4.5.3 茹古堂复原图纸 |
4.5.4 画禅室复原图纸 |
4.5.5 怡情书史复原图纸 |
第5章 九州清晏西路景区的景观要素分析 |
5.1 园内山体 |
5.2 园内水源 |
5.3 园内石景 |
5.4 植物配置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圆明园的建筑彩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建筑研究的经典范式:《易县清西陵》[J]. 周悦煌,王其亨,王巍,张凤梧. 建筑师, 2021(06)
- [2]博物馆文创品牌与传播生态的建设与发展——基于北京文博交流馆的探讨[J]. 刘宏超,包佳良,侯晓萱. 北京文化创意, 2021(05)
- [3]滕固与圆明园历史图像——《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对建筑交互影响的学术考察[J]. 陈世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1(04)
- [4]中韩彩画工艺和保护技术比较研究[D]. 辛旼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沈阳地区古建筑装饰彩画艺术研究[D]. 何文琦.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6]大明门建筑彩画复原初探[D]. 李惠静.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7]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D]. 王颢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8]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特征研究 ——以福佑寺建筑彩画为例[D]. 刘梦璇.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9]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研究 ——以砖木作匠作则例为中心[D]. 王铁男. 苏州大学, 2020(06)
- [10]基于圆明园景御制墨的建筑景观复原研究 ——以九州清晏西路建筑群为例[D]. 刘雅.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