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下游大豆地方品种聚类分析

江淮下游大豆地方品种聚类分析

一、江淮下游地区大豆地方品种的聚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何国浩,马育华[1](1983)在《江淮下游地区大豆地方品种的聚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聚类分析是各个学科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植物遗传育种中也日益加以应用。 植物遗传育种工作者应用聚类分析的目的有以下三方面:(1)对所研究的品种或种进行分类,了解其遗传分歧(genetic divergevce)及其与杂种优势、配合力等的关系,与地理差距之间的关系,为合理选配亲本提供依据。Arunachalam、Ram(1967),

游明安,盖钧镒[2](1994)在《长江下游大豆地方品种的聚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采用系统聚类分析中8种不同方法对86个长江下游大豆地方品种6个推广品种的聚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离差平方和法(WM)空间扩张性适中,样本在各类中分布比较均衡,分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情况。按WM法进行的聚类分析表明,长江下游大豆地方品种类型及其特点与地理来源存在明显关系,供试地方品种可划归为四个生态区域:江苏新沂河以北地区、江苏长江与新沂河之间地区、苏南区、安徽淮北区。

贺礼英[3](2018)在《适于江淮地区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我国大豆(包括菜用大豆)的播种面积将明显增加,到2020年全国大豆种子面积将达到1.4亿亩,这对菜用大豆产业的发展是难得的机遇,但目前江淮地区市场上菜用大豆品种较多、良莠不齐,而且地方性品种不明显,因此筛选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菜用大豆品种并进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对当地菜用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从种子表观性状、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江淮地区广泛栽培的41个菜用大豆品种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播期、密度和施肥等方面探讨适宜当地的高效栽培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表观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群体的种皮色变幅很大,以青色、青黄色和黄绿色居多。种脐色变幅较大,以黄棕色、深棕色和黄褐色居多。百粒重平均为33.59g,变幅为27.79g-42.53g。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0.76%,变幅为37.07%-44.52%。脂肪含量平均为20.25%,变幅为18.52%-22.43%。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平均为61.01%,变幅在57.49%-65.34%之间。(2)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均存在较大变异,结荚高度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31.41%,荚宽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6.45%。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生育期与株高、单株荚数、荚长和荚宽呈极显着正相关,株高与荚长呈极显着正相关,单株荚数与单株有效荚数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0,而其他农艺性状间相关性不明显。欧氏距离5.5973处可划分为四大类群材料,各类型的农艺性状差异性明显。前7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87.028%,可反映主要农艺性状的基本特征。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变异性及聚类分析研究表明: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0.16%,变幅为10.57%-34.67%。粗脂肪含量平均为25.39%,变幅为20.38%-31.77%。可溶性糖含量平均为3.99%,变幅为1.20%-11.70%。欧式距离8.1975处可划分为四大类群,各类型的品质性状差异性明显。品种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领鲜9807、领鲜1605和75-3的综合性状表现最为优秀。(3)品种、播期和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1(领鲜1605)的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株高、百荚鲜重、单株有效荚数、单株荚重、小区产量、粗脂肪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品种P2(绿洲特早王)和P3(春棚特早),适宜在当地种植,易于获得高产。江淮地区最适播期为4月12日左右,最适种植株行距为30cm×30cm,有利于菜用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4月12日左右播种的菜用大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分别比4月2日和4月22日播种期收益高1.58%、0.56%。氮肥处理为15kg/667m2时,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荚重、小区产量、粗脂肪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CK和其他四个处理,适宜当地氮肥施用量为15kg/667m2,易于提高菜用大豆的经济产量。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为8kg/667m2时,鲜豆百粒重、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荚重、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CK和其他2个处理,适宜当地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量为8kg/667m2,有利于促进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及施用效率提高。综上所述,LX9807、LX1605和75-3等菜用大豆适合在江淮地区种植,适宜的播期是4月12日左右,在密度(株行距)30cmx30cm,氮肥施用量为15kg/667m2、中微量元素肥料用量为8kg/667m2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蒋慕东[4](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王自力[5](2015)在《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SNP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农艺、品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作物育种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良亲本的发掘与利用。优异亲本既包括配合力高、综合性状优良的核心亲本,也包括具有个别有利基因的供体亲本,筛选与创制优异亲本是作为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现代分子标记技术为解析目标性状遗传体系进而设计最优亲本组合和辅助后代选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江淮及淮北地区是我国历史上大豆生产的重要区域,其品种类型复杂,包括春、夏播大豆,粒用、鲜食及以及药用等特殊用途类型,在性状和遗传基础上各具特点。将其通过广泛杂交重组可能获得新的优异中间材料。本研究利用江淮地区4个熟期适宜、优质、高产的核心亲本与国内外优良品种(品系)及中间材料杂交后代衍生的品系和亲本材料共573份建立江淮地区大豆育种种质群体(Yangtze-Huai soybean breeding line population,YHSBLP),2013、2014两年对3个质量性状(花色、茸毛颜色、叶形)和8个农艺、品质性状(倒伏性、株高、主茎节数、始花期、全生育期、百粒重、蛋白质含量和油脂含量)进行表型鉴定,进一步利用基于酶切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RAD-seq)获得全基因组高密度61166个SNP分子标记数据,对该群体的SNP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分析。通过软件TASSEL V3.0的混合线性模型(MLMQ+K)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对在两年稳定表达的农艺、品质性状位点发掘优异等位变异,解析优良种质中优异等位变异构成。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RAD-seq技术在该群体获得覆盖全基因组的61166个高质量SNP标记,其中18号染色体最多(4844个),5号染色体最少(1467个)。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10~0.50,平均为0.31。对SNP标记计算所得的遗传距离进行Neighbor-Joining聚类分析,结果分为3类。同一组合的材料多聚在一起,但也存在较大的交叉现象。基于所有SNP标记对群体内个体间亲缘关系进行估计,有54.83%的材料亲缘关系小于0.6。经PLINK V1.07筛选出3970个均匀分布于20条染色体的SNP标记,运用ADMIXTURE V1.23软件对573份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可将该群体分为3个亚群。利用全部61166个SNP标记,对群体经EIGENSOFT V5.0.1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前两个主成分来判断群体结构,可将该群体分为3个亚群。利用所有SNP标记分析了群体的LD衰减距离,以r2=0.37作为阈值,衰减距离约为1100 kb。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YHSBLP群体的8个农艺、品质性状在年份间、品系间、品系x年份互作效应均存在极显着差异,表现出较大的表型变异,遗传率也较高,在72.96%以上。应用TASSEL V3.0的混合线性模型MLMQ+K对该群体8个农艺、品质性状和3个质量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log10P≥3显着性水平下,共检测到与倒伏性、株高、主茎节数、始花期、全生育期、百粒重、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花色、茸毛颜色和叶形11个性状显着关联的SNP标记2986个。花色、茸毛颜色和叶形基因定位结果与前人所报道的目的基因位置一致,表明该群体用于关联分析是可行的。两年重复检测到与8个数量性状关联的SNP标记共489个,其中倒伏性2个,株高130个,主茎节数92个,始花期58个,全生育期23个,百粒重34个,蛋白质含量71个,油脂含量79个。在P≤8.17x10-7(0.05/61166)的显着性水平下,11个性状共检测到462个极显着关联的SNP标记。根据关联SNP标记分布情况确定QTL,分别发现1个、20个、5个控制倒伏性、株高和主茎节数3个株型性状的QTL;检测到控制始花期和全生育期的QTL17个和8个;控制百粒重的QTL13个;控制蛋白质含量和油脂含量的QTL3个和8个。3.分析两年重复检测到的与农艺、品质性状显着关联的SNP标记的等位变异效应,从中筛选出一批增效(减效)优异等位变异。其中株高增效等位变异12个,减效等位变异8个;主茎节数增效等位变异2个,减效等位变异3个;始花期增效等位变异11个,减效等位变异6个;全生育期增效等位变异3个,减效等位变异5个;百粒重增效等位变异3个,减效等位变异10个;油脂含量增效等位变异5个。进一步解析了各性状表型均值最大(最小)的20份材料各自的优异等位变异的分布特点,为亲本选配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该育种种质群体在农艺、品质性状及SNP标记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通过关联定位和优异等位变异分析揭示一批优良品种和品系的遗传构成,为进一步育种利用奠定基础。

费贵华,盖钧镒,马育华[6](1994)在《华南四省区大豆地方品种群体遗传特点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南京夏播条件下,研究华南四省区大豆地方品种群体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选择潜力和性状相关、华南群体具有植株高、粒小、蛋白质含量高、油分含量低、产量低等特点。百粒重、产量遗传变异丰富,选择潜力大;品质性状遗传变异小,选择潜力有限。全生育期是遗传变异中的最主要成分性状,且以全生育期进行的动态聚类分析分成的三类,有按春、夏、秋(冬)品种自然分类的趋势.产量与蛋白质含量负相关,与油分含量无显着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油分含量无显着相关。

戴亚楠[7](2019)在《南方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重要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大豆是我国以及全球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我国西南山区地理气候复杂多样,形成了其独特、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目前,仅有少数研究开展了云南大豆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表型鉴定,还没有在分子水平开展遗传多样性和重要品质性状关联分析的相关报道。本研究以248份云南大豆种质资源和36份外省优良品种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对油脂、脂肪酸及蛋白质含量进行了表型鉴定;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关联群体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关联群体SNP基因型,并进行群体结构及亲缘关系分析;通过结合表型和基因型数据,开展南方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重要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田间试验表明,关联分析群体的油脂含量均值为18.64%,油酸含量均值为25.66%,亚油酸含量均值为55.53%,亚麻酸含量均值为6.44%,硬脂酸含量均值为3.63%,棕榈酸含量均值为10.57%,蛋白质含量均值为45.09%。油酸与亚麻酸的变异系数较高,分别为21%和18.48%。对以上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与油脂和油酸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亚油酸、硬脂酸和棕榈酸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油脂含量与油酸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其他性状皆为负相关;油酸含量与其他四种脂肪酸及蛋白质含量都呈现显着负相关。2.通过质量控制,获得覆盖全基因组的39193个高质量SNP标记。其中79.9%的标记分布在大豆20条染色体上,20.1%的标记分布在SCAFFOLD片段上。除SCAFFOLD片段外,19号染色体上分布的标记最多,11号、12号染色体上分布的标记最少,SNP标记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数目范围为494个~4665个。1号、3号、4号、6号、9号、10号、13号、15号、16号和18号染色体上的标记较为均匀的覆盖整条染色体,部分区域的SNP标记较为密集。3.利用SNP标记对试验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39193个标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在0.0198~0.5013之间,平均值为0.3648,有51.8%的标记多态性指数大于0.49。染色体水平上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在0.2318~0.4390之间,其中8号染色体的多样性指数最高,19号染色体的多样性指数最低。利用SNP标记对试验群体进行Neighbor-Joining聚类分析,结果将284份材料分为了7个类群,分别包含11、95、26、91、30、12和19份材料。依据NJ聚类分类结果,对7个类群间的分化指数进行计算,各个类群间分化指数Fst值在0.004~0.012之间,表明类群间分化程度较低。运用ADMIXTURE version 1.3.0软件对284份材料进行基于SNP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根据最小交叉验证错误率将该群体分为7个亚群。利用TASSEL version 5.0软件对关联分析群体内两两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算,有21.40%的亲缘系数大于0.5。4.对群体经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当取r2最大值的一半(0.41)作为阈值时,试验群体的LD衰减距离约为116kb。5.利用TASSEL version 5.0软件中的MLM(Q+K)模型,对油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棕榈酸和蛋白质含量七个品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分别检测到75、23、40、20、53、56、91个SNP标记与以上性状显着关联。分析这358个显着关联位点的效应值表明,油脂含量增效等位变异有28个,减效等位变异47个;油酸含量增效等位变异12个,减效等位变异11个;亚油酸含量增效等位变异26个,减效等位变异14个;亚麻酸含量增效等位变异13个,减效等位变异7个;硬脂酸含量增效等位变异41个,减效等位变异12个;棕榈酸含量增效等位变异32个,减效等位变异24个;蛋白质含量增效等位变异40个,减效等位变异51个。6.与品质性状显着相关SNP标记中,共有228个不同SNP标记位于染色体上。利用ANNOVAR对这些标记进行位置注释,发现位于基因上的有32个,其中有11个位于编码区,另有11个标记位于基因下游1kb区域,8个标记位于基因上游1kb区域。利用https://soybase.org网站中的参考基因组(Wm82Glyma2.0)对位于基因上或在上下游区域的标记进行检索,共得到42个大豆同源基因及拟南芥中高度同源基因。

白琼岩[8](2006)在《菜用大豆品种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特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菜用大豆生产在北京地区呈现上升趋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生产中所用品种的商品品质与专用品种的差距较大,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对菜用大豆品质的要求。本试验的目的就是将引进的67个不同来源材料在北京地区种植,观察植株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外观品质性状等18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这些性状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索菜用大豆性状间的相互制约和协同关系,为开展菜用大豆育种理论依据。 1.供试品种的性状遗传变异极显着,通过试验从中筛选出一批优异资源。包括可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品种,如中熟、高产、大荚、大粒品种绿75、黑大粒、Minawashima,早熟、高产、大荚、大粒品种AGS292(ck)、宁蔬60日和浜锦极早生等;可用于不同育种目标的备选资源,如早熟、大荚、大粒材料辽鲜1号、AGS331、AGS292(ck)和宁蔬60日,早熟、高产材料奥原早生枝豆,大粒材料绿75、大黑豆、天禾早生65,高产材料上504、浜锦极早生、通农92-1571、Toyuchon、浙D9849、S-32-2、9813,具有早熟特性的上504、浜锦极早生、通农92-1571。 2.探明了菜用大豆的选择方式。菜用大豆品种18个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采收日数、株高与产量构成因素(单株荚重、百粒鲜重、标准荚宽)呈显着的负相关,而与500g标准荚数呈显着的正相关;而荚宽与单株荚重、百粒鲜重、鲜荚产量呈正相关,与500g标准荚数存在负相关。因此,可通过对中矮杆、早熟材料的定向选择提高百粒鲜重、标准荚荚宽,达到提高菜用大豆商品品质的效果,提高育种效率。 3.明确了菜用大豆各性状的选择时间和效果。除单株总荚数和多粒荚数的遗传力(h2)较低,需要在高代进行选择外,单株荚重、百粒鲜重、500g标准荚数的h2均超过75%,鲜荚产量的h2达到62%。在5%的选择强度下,所有性状的相对遗传进度在25.2~48.69%之间,有较大的选择潜力。株高和结荚高度的遗传力分别为94.3%和70.6%,在5%的选择强度下,相对遗传进度分别为95.93%和51.87%,在早代可获得较好的选择效果。 4.根据遗传距离将供试品种分为9个群:其中第Ⅴ群是大粒黑豆品种,具有高产、大荚、大粒特点,是选择优良外观品质菜用大豆的首选材料。第Ⅵ群品种特点是早熟、大荚、大粒,是选择早熟、商品品质优良的菜用大豆品种的重要材料。第Ⅶ群的Toyuchon、吉冈大粒和S-32-2的特点是晚熟、矮杆、中大荚、中大粒、高产,是选育矮杆、高产品种的重要材料。第Ⅷ群品种早熟、矮杆、大荚,可以作为早熟、矮杆、大荚菜用大豆品种的优异资源。第Ⅸ群品种具有晚熟、大荚、中大粒、高产等特点,是选择大荚、高产品种的重要材料。 5.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出了6个综合性状(株高因子、产量因子、种皮色因子、荚粒因子、荚数因子、脐色花色因子),它们可以代表供试品种的77%以上的遗传信息,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对品种资源进行分析的有效方法。

佘跃辉[9](2005)在《小豆种质资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豆是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aceae),菜豆族(Phaseoleae)豇豆属(Vigna)中的一个栽培种,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小豆种子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并具药用价值,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兼用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研究和评价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进一步探讨小豆的起源、传播和进化,开展种质资源的考察搜集,指导制定小豆资源遗传多样性保存措施、确定小豆资源遗传多样性保护范围和保护地点,合理开发利用小豆种质资源,以及指导小豆优异种质的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以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小豆种质资源材料为主,对小豆栽培型种质资源从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标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评价,其主要结果如下: 1.对106份小豆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豆栽培型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553。采用标准差标准化方法,计算各材料间的欧氏平均遗传距离,其范围为0.175~2.945,平均值为1.369。基于形态性状,将106份小豆种质资源聚类并划分为五大类群。第一类群生育期较长,半蔓生型,植株较高,荚细长,单株结荚数和荚粒数最多,但百粒重低;第二类群生育期最长,荚短而较细,单株结荚数最少,单株产量最低;第三类群生育期较短,植株最矮,荚长而粗,单株结荚数和单荚粒数较多,百粒重最高,单株产量也较高,生长习性为直立型;第四类群生育期较长,生长习性以半蔓生型为主,植株仍较高,单株结荚数和百粒重较高,单株产量最高,粒色以红色为主;第五类群生育期最短,株高、单株结荚数和荚长介于第三类群与第四类群之间,单荚粒数较高,直立生长习性为主。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小豆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主成分明显,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共代表了小豆形态多样性的67.5%。可以根据主成分来评价小豆种质的优劣。 2.应用改良ASG法对12个小豆种质染色体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3个小豆种质染色体进行了G-带带型的初步观察,结果表明,12份小豆种质间在染色体形态特征上存在差异,其核型组成上有6种类型,分别为:2n=22=20m+2sm,2n=22=18m+4sm,2n=22=16m+6sm,2n=22=16m+6sm(2Sat),2n=22=14m+8sm,2n=22=14m+8sm(2Sat),核型类型上分为1A和2A两种类型。G-带带型分析表明,同源染色体的带纹数目、分布位置、染色深浅基本一致,可以较准确地进行染色体配对;非同源染色体的带型有明显差异,可以准确区分。不同种质间在G-带带型上存在多态性,反映了小豆各种质之间在遗传结构上的差异,揭示出小豆种在染色体结构上存在着多样性。改良ASG法G-带显带技术可以作为小豆种质细胞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一种有效工具。 3.利用RAPD标记对92份小豆种质资源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0个RAPD随机引物共得到109条清晰可辩的扩增谱带,其中101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为92.7%,每个引物可扩增出5~15条多态性谱带,平均10.1条;种质间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675;RAPD标记揭示的种质间遗传距离变异幅度为0.073~0.803,平

叶兴国,王连铮,刘国强[10](1996)在《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遗传改进》文中研究指明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遗传改进的明显趋势是每荚粒数增多、每节荚数增多、荚比提高、分枝数减少、茎秆增粗、抗倒伏能力增强、粒型增大、单株粒重提高,脂肪含量增加、株高、节数、节间长度,生育期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改进,产量的遗传改进幅度为1.2—2.5%。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粒重、脂肪含量、荚比、每荚粒数、主茎荚数、每节荚数、三、四粒荚数、百粒重、茎粗、节数、生育期与产量正相关或显着正相关。聚类分析将23个代表品种分为四类,结果表明,品种分类与品种来源、亲缘关系和推广应用年代有关。遗传改进研究是育种目标确定、亲本选配和后代性状选择的依据。

二、江淮下游地区大豆地方品种的聚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淮下游地区大豆地方品种的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3)适于江淮地区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大豆的起源类型及分布
        1.1.2 菜用大豆的营养价值及作用
        1.1.3 我国菜用大豆的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菜用大豆的品种选育研究
        1.2.2 菜用大豆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1.2.3 菜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2.4 菜用大豆品质性状的研究
        1.2.5 菜用大豆的市场需求与消费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菜用大豆种子表观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2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3 讨论
        2.3.1 菜用大豆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2.3.2 提高“双高”菜用大豆育种的亲本选配
    2.4 本章小结
        2.4.1 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4.2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第三章 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聚类及主成分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测定项目
        3.1.3 数据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
        3.2.2 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2.3 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3.2.4 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3 讨论
        3.3.1 选择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高的品种
        3.3.2 选配亲本组合时应在不同的类群
        3.3.3 集中考察综合性状因子来提高育种效率
        3.3.4 充分利用性状间的相关性提高选择效率
    3.4 本章小结
        3.4.1 农艺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3.4.2 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4.3 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3.4.4 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第四章 菜用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测定项目
        4.1.3 数据统计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2.2 品质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4.2.3 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4.2.4 菜用大豆的综合评价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4.4.1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4.2 品质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4.4.3 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4.4.4 菜用大豆的综合评价分析
第五章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5.2.2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2.3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不同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
        5.3.2 菜用大豆不同播期的效益分析
        5.3.3 菜用大豆不同密度的效益分析
    5.4 本章小结
        5.4.1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5.4.2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4.3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第六章 不同氮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6.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氮肥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2.2 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3 讨论
        6.3.1 不同氮肥处理对菜用大豆品种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6.3.2 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6.4 本章小结
        6.4.1 不同氮肥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4.2 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1.1 菜用大豆种子表观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7.1.2 菜用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综合比较分析
        7.1.3 菜用大豆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分析
    7.2 应用价值或前景分析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一、历史沿革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四、评说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三、野生大豆研究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一、单产变化
        二、总产变化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第二节 品种演变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一、清末大豆施肥
        二、民国大豆施肥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一、发酵类豆制品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三、蛋白类豆制品
        四、豆乳粉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一、大豆卵磷酯
        二、大豆低聚糖
        三、大豆异黄酮
        四、大豆皂甙
        五、大豆多肽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一、积极因素
        二、消极因素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SNP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农艺、品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豆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利用研究概况
        1.1.1 大豆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意义
        1.1.2 国外大豆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利用概况
        1.1.3 国内大豆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利用概况
        1.1.4 我国江淮地区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利用概况
    1.2 作物数量性状QTL定位主要方法与策略
        1.2.1 作物连锁定位方法
        1.2.2 作物关联分析方法
        1.2.2.1 关联分析研究的群体
        1.2.2.2 关联分析方法的分类
        1.2.2.3 连锁不平衡
        1.2.2.4 关联分析中处理群体结构的方法
        1.2.2.5 关联分析的其他模型
        1.2.2.6 多重测验问题的矫正
        1.2.2.7 关联分析使用的软件
        1.2.2.8 关联分析在近交作物应用存在的问题
    1.3 SNP标记开发及其在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1.3.1 SNP标记的简介
        1.3.2 SNP标记的开发
        1.3.3 以分子标记为基础的大豆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1.3.4 SNP标记在大豆中的应用
    1.4 大豆重要农艺、品质性状QTL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田间试验设计及表型调查
    2.3 SNP分子标记开发与基因型分析
    2.4 统计分析方法
        2.4.1 群体SN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2.4.2 群体结构分析
        2.4.2.1 ADMIXTURE群体结构分析
        2.4.2.2 群体主成分分析
        2.4.2.3 材料间基于标记的亲缘系数(Kinship)计算
        2.4.2.4 遗传关系对表型贡献的估计
        2.4.3 群体连锁不平衡分析
        2.4.4 农艺、品质性状表型数据统计分析
        2.4.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4.6 育种性状QTL优异等位变异筛选与种质鉴定
第三章 YHSBLP群体SNP标记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3.1 群体SN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 573份材料基于SNP标记的聚类分析
    3.3 群体结构分析
    3.4 群体主成分分析
    3.5 基于SNP标记对材料间的亲缘关系估计
    3.6 遗传关系对表型贡献分析
    3.7 群体连锁不平衡分析
    3.8 讨论
第四章 YHSBLP群体农艺、品质性状QTL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1 农艺、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
    4.2 农艺、品质性状QTL关联定位结果汇总
    4.3 质量性状基因的关联分析
        4.3.1 花色
        4.3.2 茸毛颜色
        4.3.3 叶形
        4.3.4 与前人基因克隆结果的比较
    4.4 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结果
        4.4.1 株型性状
        4.4.1.1 倒伏性
        4.4.1.2 株高
        4.4.1.3 主茎节数
        4.4.2 生育期性状
        4.4.2.1 始花期
        4.4.2.2 全生育期
    4.5 籽粒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结果
        4.5.1 百粒重
        4.5.2 蛋白质含量
        4.5.3 油脂含量
    4.6 讨论
第五章 育种性状QTL优异等位变异筛选与种质鉴定
    5.1 农艺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筛选及优异种质鉴定
        5.1.1 株高
        5.1.2 主茎节数
        5.1.3 始花期
        5.1.4 全生育期
        5.1.5 百粒重
    5.2 品质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筛选及优异种质鉴定
        5.2.1 油脂含量
    5.3 讨论
全文结论与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7)南方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重要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大豆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1.1 我国大豆种质资源概况
        1.2 云南大豆种质资源概况
    2 大豆品质性状及其测定方法
        2.1 大豆品质性状
        2.2 大豆品质性状检测方法
    3 遗传多样性
        3.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3.2 分子标记与单核苷酸多态性
        3.3 云南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4 关联分析
        4.1 连锁不平衡是关联分析的基础
        4.2 关联分析的概念
        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
        4.4 大豆数量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
    2 试验设计
    3 油脂、脂肪酸和蛋白质含量测定
    4 关联分析群体SNP基因型分析
        4.1 供试材料测序及原始数据筛选
        4.2 比对结果统计及个体SNP检测
        4.3 SNP基因型数据质量控制
    5 数据分析
        5.1 表型数据分析
        5.2 遗传多样性分析
        5.2.1 基于SN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计算
        5.2.2 基于SNP标记的聚类分析
        5.2.3 基于SNP标记的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计算
        5.3 关联分析群体遗传结构与亲缘关系分析
        5.4 连锁不平衡估算
        5.5 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5.6 候选基因筛选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品质性状描述性统计
    2 关联分析群体SNP标记分布及变异情况
    3 关联分析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遗传多样性指数
        3.2 聚类分析
        3.3 群体间分化指数
    4 关联分析群体群体结构、亲缘关系分析与连锁不平衡估算
        4.1 群体结构分析
        4.2 亲缘关系分析
        4.3 连锁不平衡估算
    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5.1 基于MLM(Q+K)模型的关联分析情况
        5.2 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
        5.2.1 油脂
        5.2.2 油酸
        5.2.3 亚油酸
        5.2.4 亚麻酸
        5.2.5 硬脂酸
        5.2.6 棕榈酸
        5.2.7 蛋白质
        5.3 显着位点的等位变异效应
        5.3.1 油脂
        5.3.2 油酸
        5.3.3 亚油酸
        5.3.4 亚麻酸
        5.3.5 硬脂酸
        5.3.6 棕榈酸
        5.3.7 蛋白质
    6 候选基因注释
第四章 讨论
    1 关联分析群体的品质性状
    2 本研究中的SNP标记
    3 关联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4 连锁不平衡
    5 关联分析结果
    6 候选基因筛选
附录
    附录1 供试材料名单及产地
    附录2 供试材料品质性状百分含量
参考文献
致谢

(8)菜用大豆品种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大豆的起源分布与分类
    2. 大豆品种资源研究
    3. 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
    4. 菜用大豆研究进展
    5.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及来源
    2. 田间试验
    3. 试验调查与室内分析
    4. 数据整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菜用大豆品种的遗传变异分析
    2. 供试品种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3. 菜用大豆品种的主成分分析
    4. 菜用大豆品种的聚类分析
第四章 讨论
    1. 供试群体在北京地区的利用前景
    2. 供试群体聚类结果分析
    3. 供试群体性状之间的相关及其应用
    4. 改良数量性状的选择方法
    5. 供试群体在北京地区的表现与问题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历

(9)小豆种质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豆的起源、演化及分布
        1.1 小豆的起源和演化
        1.2 小豆的分布
        1.3 小豆的分类
        1.4 小豆的近缘种
    2 小豆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创新与利用
        2.1 小豆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存
        2.2 小豆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2.2.1 小豆种质资源的分类
        2.2.2 小豆的生长发育规律
        2.2.3 小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2.2.4 小豆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
        2.2.5 小豆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
        2.2.6 野生型与半野生型小豆资源的特征特性
        2.3 小豆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2.3.1 小豆种质资源的创新
        2.3.2 小豆的育种
        2.3.3 小豆核心种质的构建
    3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3.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3.1.1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
        3.1.2 遗传多样性的来源
        3.2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3.2.1 形态学水平
        3.2.2 染色体水平
        3.2.3 蛋白质水平
        3.2.4 DNA分子标记
        3.3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3.4 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3.4.1 基于形态学标记的小豆种质遗传多样性
        3.4.2 基于细胞学水平的小豆种质遗传多样性
        3.4.3 基于蛋白质水平的小豆种质遗传多样性
        3.4.4 基于 DNA分子水平的小豆种质遗传多样性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小豆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鉴定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观察记载的性状和标准
        2.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豆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基本统计分析
        3.2 小豆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的分析与比较
        3.2.1 小豆种质资源不同性状的形态多样性比较
        3.2.2 不同地区小豆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比较
        3.3 基于小豆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
        3.4 小豆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4 讨论
第三章 小豆种质资源的细胞学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小豆根尖染色体的制备
        2.2.2 小豆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豆种质资源的核型类型
        3.2 小豆种质资源的 G-带带型
    4 讨论
        4.1 制备高质量小豆染色体标本的关键
        4.2 G-显带技术在小豆种质资源细胞遗传学研究上的有效性
        4.3 小豆种内染色体形态特征的差异
第四章 小豆种质资源的RAPD鉴定与分类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2.1.3 随机引物及序列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取样
        2.2.2 DNA提取、纯化和定量
        2.2.3 RAPD分析
        2.2.4 RAPD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RAPD扩增片段的多态性分析
        3.2 依据 RAPD标记的小豆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3.3 基于 RAPD标记的小豆种质聚类分析
    4 讨论
第五章 小豆种质资源的 AFLP鉴定与分类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2.1.3 接头、引物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取样及 DNA的制备
        2.2.2 AFLP分析
        2.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因组 DNA双酶切、DNA片段预扩增及选择性扩增的效果
        3.2 AFLP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3.3 基于 AFLP标记的小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4 基于 AFLP标记的小豆种质的聚类分析
    4 讨论
第六章 小豆种质资源 RAMP鉴定和分类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2.1.3 引物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取样及 DNA的制备
        2.2.2 RAMP分析
        2.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引物的设计及筛选
        3.1.1 RAMP扩增引物的设计
        3.1.2 RAMP扩增引物的筛选
        3.2 小豆种质的 RAMP扩增片段多态性
        3.3 基于 RAMP标记的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4 基于 RAMP标记的小豆种质聚类分析
    4 讨论
结语
    1 结论
    2 我国小豆育种策略的思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四、江淮下游地区大豆地方品种的聚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江淮下游地区大豆地方品种的聚类分析[J]. 何国浩,马育华. 大豆科学, 1983(04)
  • [2]长江下游大豆地方品种的聚类分析[J]. 游明安,盖钧镒. 中国油料, 1994(04)
  • [3]适于江淮地区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研究[D]. 贺礼英. 安徽科技学院, 2018(06)
  • [4]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5]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SNP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农艺、品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王自力.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6]华南四省区大豆地方品种群体遗传特点的研究[J]. 费贵华,盖钧镒,马育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4(02)
  • [7]南方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重要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D]. 戴亚楠. 云南大学, 2019(03)
  • [8]菜用大豆品种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特点分析[D]. 白琼岩.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9]小豆种质资源研究[D]. 佘跃辉.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1)
  • [10]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遗传改进[J]. 叶兴国,王连铮,刘国强. 大豆科学, 1996(01)

标签:;  ;  ;  ;  ;  

江淮下游大豆地方品种聚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