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承前继后做审计实施“163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张元博[1](2020)在《基于CCL语料库的“连…也…”结构研究》文中指出“连…也…”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的高频使用构式。文章利用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检索下载后整理筛选的语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该结构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连…也…”结构的构成成分及语法关系进行了归纳分析,其次,对“连…也…”结构的句法功能、语义关系进行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连”的介词词类归属提供认知上的理据,同时对“连…也…”结构的语义功能进行了认知阐释。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连…也…”结构在构成成分上有显着的分布规律。“连”的后接成分是以名词性短语为主的体词性成分,也有少量的谓词性成分,所以“连”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出体词性成分。“也”的后接成分是谓词性成分,以动词性短语为主,因此“也”的后接成分主要是对“连”的后接成分进行描述说明。第二,“连…也…”结构中,构成成分的语法关系分布比较集中,同时受该结构的影响。语法关系以主谓关系、动宾关系为主,兼有少量状中关系,除此之外还有动词复现情况。“连…也…”结构起强调作用,表现为:强调主语时语序一般不发生改变;强调宾语、状语、介词短语的宾语时,会用“连”将其提前;强调谓语动词本身时通过动词复现的形式来实现。第三,“连…也…”结构的句法功能相当丰富,主要是在复句中作结束小句。“连…也…”结构成句类型多,主要有主谓句、动宾句,少量的状中句和动词复现成句;也可以充当句法成分,主要充当定语、补语、宾语。“连”前副词中高频搭配语气副词,大量的表达重说语气,还有少量的推断语气、转折语气。“连…也…”小句的分布位置比较灵活,在语段首、语段中、语段末都有分布,但高频分布在语段末位置起补充结束话题的作用。小句间的高频语义关系是递进关系,还有一些顺承关系和少量其他关系。递进关系本身具有强调含义,因此与语气副词在分布上的突出表现保持一致。第四,对“连…也…”结构的认知阐释。在该结构中“连”符合介词词类范畴典型成员的特征:宾语无法省略、不能单用、不能成为谓语、不与其他介词在同一层面连用,因此在“连…也…”结构中,“连”是介词;“连…也…”结构中存在对焦点的强调,通常使用极量表达,以语义序列、极量词、修辞手法三种方式为主。以对极量表达下的极端事例的肯定否定达到对全量的肯定否定,扩大了表达范围,同时也就为“连…也…”结构常在句末位置中表示强调补充说明作用提供了认知依据。
刘薇[2](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民生财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把财政提高到国家治理的基础性、保障性和制度性的高度上,说明国家通过财政资源的分配调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向好发展,对于当前破解发展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在民生领域的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突出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是“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矛盾依然存在,当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017年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的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排行,中国发展指数排名为第90名,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最快但是排名较为靠后的国家。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民生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这一对矛盾,民生财政作为新的实践模式在财政领域出现了。当前学术界对民生财政的研究还处于初创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分析结构。本文在借鉴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对民生财政的基本概述进行分析,指出民生财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为改善和保障民生,加大财政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和环境保护五大民生领域的支出,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让全体人民都能共享发展成果的财政新框架。本文对古今中外的财政理论和民生思想中蕴含的民生财政思想进行了梳理,马克思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视角,通过对资产阶级财政的批判揭露了其剥削的本质,凸显了新时代构建民生财政在制度上的优越性;进而追溯我国传统历史中民生财政思想的源头,从诸子百家的“富民”思想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中都包含着民生财政的相关思想;西方经济学话语体系下虽然没有民生这一概念,但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公共产品理论,都主张政府要承担改善社会福利的责任,从而增加财政支出,为民生财政提供了相关理论借鉴。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民生财政的发展进程进行梳理,力求挖掘其内在逻辑,为完善新时代民生财政提供相关经验借鉴。民生财政虽然是在当下社会背景下提出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为改善民生,在财政领域提出的诸多举措实质上就是在践行民生财政的实践模式。民生财政经历了从“吃饭穿衣”型民生财政、“温饱-小康”型民生财政到“美好生活”型民生财政的发展进程,虽然不同时期的民生财政有着不同的构建方式,都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民生问题在财政领域进行的探索,为完善新时代民生财政奠定了实践基础。当前我国民生财政还处于框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民生财政在财政总支出和GDP中占比较小,且民生资金配置不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支出不平衡,民生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传统的发展理念导致民生财政占比较小,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影响民生财政发挥优势,体制方面的约束加剧了民生财政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完善新时代民生财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加大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支出,还要把共享发展理念嵌入到民生财政的框架构建中,实现财政在民生领域的共享;加强完善财政管理科制度,创新与民生需求相结合的预算编制、完善民生财政监督机制和支出绩效评价机制;推进相关体制改革,试图理清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权和事权,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扫清民生财政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赖雪梅[3](2019)在《“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05方案”实施以来,“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为一门课程,然而实际教学效果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个现象,为解除“基础”课教师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门课中认知上的困惑,促进教材到教学的有效转化,本文探究了“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张皮”现象,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并以此进行实践验证。从理论层面而言,把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整合于“基础”课当中,不仅是因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有机融合,更是因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学理上的联系,这是促成“基础”课诞生的最根本的缘由。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德治与法治从未分离的实践,进一步验证了“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为一体的合法性。系统梳理和澄清“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有助于提升“基础”课的理论深度,增强课程学术魅力。从现实层面而言,基于前述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的考证,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提出系统的教学实施建议,全方位推进“基础”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真正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研究的缘起、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习近平主席对青年人提出了“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要求,中宣部“05方案”设计的“基础”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但是,“基础”课的教学实施现状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很大差距:一线教师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了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打通对“基础”课学理认知上的困惑,使其认识到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价值趋同性、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一致性,学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不够系统和深入,且对“基础”一线教师的困惑不具有针对性,因此,本文直接探究“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路径,并进行实践验证,希望借此帮助“基础”课一线教师解除学理困惑,为增强“基础”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提供方法和途径上的借鉴。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这一部分首先对“基础”课、“德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法制教育”这几个关键词语进行阐释和界定。在继承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理论渊源进行探索。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同源性、同质性、价值趋同性和互补性差异的理论是“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在一门课程中的内在学理依据。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参考。中国德法相济的历史传统形成了“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礼法合治”等德法融合的思想也为“基础”课的产生和发展也起到重要的理论奠基作用。这部分研究将为实现“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历史基础。第三部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其维度。从现实来看,道德与法律作为观念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意识形态,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建立共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现实基础之上。“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正是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与实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此部分的深度分析有助于巩固和加强一线教师对“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建立有效的认同感。第四部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承担“基础”课教学的一线教师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和教学的惯性导致他们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在教学中不能将“05方案”的指导精神贯彻到位,从而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诸多方面。唯有透析“基础”课教学“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第五部分,“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本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也是课题创新价值的集中所在。基于前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的考察和分析,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当中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提出系统的实施建议,并进行实践验证,全方位推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基础”课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谭茜文[4](2018)在《GS银行西部分行网贷通风险管理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全球普惠金融浪潮的推进,政府不断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小微企业已经在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成长起来,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关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工作,出台了一揽子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以期望达到“金融绝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应当为实体经济服好务”的普惠效果。在互联网金融脱媒、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尚不成熟的背景下和竞争日益加剧的金融市场中,小微信贷市场也正是大型商业银行寻找的新的利润突破点和增长点。然而同时,小微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成本相较于大中型企业更高,风险的可控因素更复杂。小微企业因成长周期短、有形资产积累不足、易受宏观经济影响等因素,长时间面临“融资贵、融资难”的难题。国内大型商业银行GS银行西部分行作为省内优秀的小微企业服务试点开创者和先行者,在近几年的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风险管理经验。本文以GS银行西部分行网贷通产品相关案例为基础,分析大型商业银行在中小微企业风险管理中的现状、面临的问题,总结归纳一些经验,探讨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自身内部出发,如何对小微企业经营状态、财务管理、贷款目的、还款能力及融资风险建立科学的管理控制体系,增强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风险的把控能力,提升商业银行效益以便更好地为其提供融资服务。从大型商业银行整体信贷贷款流程设计上,提出“贷前、贷中、贷后”各环节中风险管理的优化、完善建议,以期其能提高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整体效率,促进全国经济在普惠金融大背景下稳速、健康发展。
邓典雅[5](2018)在《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精准营销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全新的营商环境。银行在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产品的同时沉淀了海量数据。此种背景下,传统的营销策略因单向性、大众化,缺乏快速且有针对性的应变能力,难以达成理想效果,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挑战。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大数据背景下,银行可利用各种收集数据的手段建立客户资料库,通过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客户画像模型,并借此应用个性化推荐系统实现与客户双向交互的精准营销。换言之,商业银行在挖掘客户需求的同时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培育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从技术层面上,大数据应用为商业银行营销提出新的研究问题。事实上,精准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范式,其内涵、架构、工具等远未成熟,虽然银行可从外部获取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但将这些数据转换成文本数据应用于客户画像并非易事。目前该领域研究现状:一是用于银行的个性化推荐算法研究与相关案例的研究并不多见;二是基于客户购买行为来评价精准营销效果的定量研究不多;三是提升客户价值的营销设计不多;四是缺失基于客户画像的成功案例;五是电商、医院、保险、会展、零售等领域已有基于客户画像研究的成功案例。这种状况,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机遇和空间,也是本项研究的价值所在。基于上述认识、判断和思考,本文对研究问题进行了界定,主要是:何为银行精准营销的实现路径?实现银行精准客户画像的方法和工具如何选择?通过个性化推荐系统如何使营销更精准与有效?如何评估银行精准营销的效果和提升客户价值?背后指向是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问题。立足于解决问题,以当前商业银行营销现状与精准营销面临的问题为逻辑起点,本文研究定位于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精准营销的设计与应用。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构建精准营销的分析架构,重点阐述大数据与精准营销关系,以及实现精准营销的流程及关键节点。包括:建立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营销研究架构,对决策支持系统架构、数据采集系统架构、客户画像架构、推荐系统架构进行系统性分析,探讨其中的逻辑性。运用大数据技术,设计客户画像标签、计算引擎生成画像、引入银行案例,建立神经网络构建客户画像模型并进行实证及评价。基于客户基础属性聚类的协同过滤算法,对商业银行的营销业务需求进行案例评估,对个性化推荐算法的优化设计,并对该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与模型评价,从而为解决商业银行的精准营销问题提供了可实操的新思路。同时,论文对商业银行营销效果进行评估及应用设计。
黄颖[6](2018)在《基于专利文献的技术演化路径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发展变革的步伐日益加速,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连续过程,涵盖从科学研究到产品市场的各个环节。技术创新中技术竞争力的提升并不取决于所有技术的发展进程,而是依靠那些具有巨大潜力、可能影响未来技术走向的少数关键技术。如何有效地识别并追溯这些关键技术的发展脉络已经成为技术管理领域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关注的重要命题。本论文围绕技术管理领域中对于技术演化路径识别这一核心问题,以专利文献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学、文本内容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以“技术演化理论架构→技术演化中的生命周期识别→生命周期各阶段技术领域与主题的变迁→技术演化过程中的关键主路径分析”为研究主线,提出了一套系统可行的技术演化路径分析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梳理技术演化的动因与理论依据。在明晰技术演化和技术演化路径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演化的四个理论基础(技术范式理论、路径依赖理论、技术组合理论和技术进化理论),探究了基于“需求拉动”和基于“技术推动”不同动因下技术演化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对技术演化路径内涵的剖析以及相关概念(如技术路线图等)的辨析,为后续构建技术演化路径识别方法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提出基于引文网络演化的技术生命周期识别方法。技术演化在不同的周期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技术内容和演化特征,分析技术生命周期是刻画技术演化路径的重要基础。本论文从动态视角构建基于专利直接引用的引文演化网络,将引文网络中节点与引用关系的增长过程模拟成城市化形态发展进程,通过绘制历年累积专利引文网络结构演化,对比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特征和拟合曲线得到技术生命周期的时间范围。从动态的引文网络演化视角描述生命周期更能真实地反映出技术演化进程与特征,并且只关注那些存在专利引用的节点和连接弧,可以有效地减少由噪声数据和冗余数据引起的误判。第三,提出基于专利分类与专利文本的技术领域与技术主题演化分析方法。为避免由单一信息源无法准确发掘专利文献之间不同维度关联的缺陷,本论文基于技术专利分类号的共现关系构建共类分析网络,通过社区发现算法来识别不同技术发展阶段的技术子领域分布,追溯不同技术领域的兴起、发展与更迭情况;同时基于专利标题文本提取技术主题词,运用隐含狄利克雷分配模型构建专利文档与技术主题的对应关系,从主题相似性角度追溯技术主题的新生、衍生、融合和消亡情况,最终实现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对技术领域的演化情况进行全方面的剖析。第四,提出基于专利家族关键主路径的技术演化主路径识别方法。专利引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专利技术之间的演进关系,本论文针对主路径分析的构建要素,提出基于专利家族而非单个专利的专利引文网络构建方法,提高了引文网络的规模和密度,从而发掘出更多潜在引用关系;通过区分专利审查员和发明人的引用权重,提高了重要专利被囊括在关键主路径上的可能性;构建全局视角下提取关键主路径的方法体系,从而更加准确地描绘出技术演化的发展脉络,避免因过度选择性遗漏重要技术发展分支。
张天姣[7](2018)在《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分类所得税在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以及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确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影响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外部环境也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现行的分类所得税制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现阶段的实际需求,改革当前中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呼声愈来愈高,可以说已经进入到一个全面性、整体性的变革阶段,其中税制模式的转变是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前提,也是重中之重,更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从目前情况看,中国现行的分类所得税制暴露出诸多弊端,比如费用扣除标准和税率设计不合理、税收征管手段落后等,导致其在实现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方面存在严重缺失。尽管中国政府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至2018年3月召开的两会,都明确将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转变列为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术界也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但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在理论转化为实践方面至今未有实质性进展,其核心问题在于对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选择,虽方向明确,但存在概念解释模糊且缺乏实际操作层面的指导等缺陷。鉴于此,加快转变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所得税制,更确切地说,是准多级综合所得税制,以进一步优化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与征收管理制度就显得非常迫切。本文在系统学习国内外专家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实际,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与税制模式的关系入手,通过对个人所得税制基本模式的理论分析,总结了对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发展变化产生影响的因素,同时结合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税收政策目标以及税收征收管理现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的分析方法,探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由此得出,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即准多级综合所得税制)是最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现实选择。具体如下:第一章:导论。从研究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基本理论、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及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选择与设计三方面,总结归纳了国内外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分析方法,并说明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与税制模式的关系。要研究个人所得税制模式,首要任务是明确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与税制模式的关系。基于这样的判断,本章首先分别从“所得来源”说与“净增值”说理论角度入手,对应税所得的课税范围予以界定。随后,在学说理论的基础上,将应税所得定义为分类课征法下的应税所得与综合课征法下的应税所得,并详细阐述了两种方法下应税所得的具体类型。在基本理论的铺垫下,由此探讨了应税所得的性质与个人所得税制模式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既不能认为“所得来源”说的所得概念是分类所得税制的基础,也不能认为“净增值”说的所得概念是综合所得税制的基础,不过,从理论上和历史发展来看,这两对组合中的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也是不可否认的。第三章:个人所得税制的基本模式。本章主要从理论层面探讨了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基本类型。基于要素报酬的税收型式的崭新视角,作者认为应将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基本类型划分为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与复合所得税制三种,并分别详细阐述了三种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点。通过对资料的搜集、摘译及整理,本章分别以欧洲、拉丁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北美洲作为划分区域,研究了世界各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现状及演变历史。第四章: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章着重探讨了影响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发展变化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税收政策目标、税收征收管理以及其他非经济因素。随后,分别从经济发展水平、税收政策目标、税收征收管理三大因素入手,详细分析了影响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从经济发展水平看,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要素报酬由单向流动演变为多向流动,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由分类所得税制演变为综合所得税制;随着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资本流动性与劳动流动性差异增大,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由纯综合所得税制回调为准综合所得税制。从税收政策目标看,若以保持税收的政治效力或实现经济增长效应作为税收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若以实现收入分配效应作为税收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实行综合所得税制,更确切地讲,是多级综合所得税制。从税收征收管理看,对于税收征管的各方面要求较为宽松时,在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对于税收征管的各方面要求较为严格时,在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实行综合所得税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世界各国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现状及演变历史的考察,总结概括出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发展变化的一般轨迹,即较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一般采用分类所得税制模式,较晚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一般采用综合所得税制或复合所得税制模式。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实行分类所得税制模式的国家开始向复合所得税制或综合所得税制模式转变,而已演变为复合所得税制模式的部分国家又开始纷纷向综合所得税模式转变。基于对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和轨迹的认识,本文将以此作为判断适合中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选择的标准与经验。第五章:适合中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基于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本章主要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税收政策目标和税收征收管理的角度,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首先,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分析,主要从工业化水平与国际化水平角度考察,认为中国应当选择实行准综合所得税制。其次,从中国税收政策目标的角度分析,主要从税收的政治效力目标与经济效应目标角度考察,实证分析了中国现行的分类所得税制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中国现行的分类所得税制有利于保持税收的政治效力目标,有利于维持稳定的经济增长(也即社会总产出水平),但在发挥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方面能力有限,相比于财政支出工具或财政支出政策来说,其调节能力与之相差甚远。由此认为,中国应当选择实行准多级综合所得税制。再次,从中国税收征收管理的角度分析,主要从收入支付方、收入所得方、税务机关以及经济社会环境四大方面探讨了中国现行分类所得税制的征管现状与其模式的选择问题。由于中国现行的分类所得税制在税收征管方面存在支付方核算水平参差不齐、所得方纳税意识淡薄、税务机关税源监控能力不强以及经济社会环境不完善等缺陷,亟待需要税制模式的转变,而实行综合所得税制又需要具备较高的经济社会条件,这些条件都是中国目前的税收征管水平所无法完全满足的。由此认为,中国应当选择实行准综合所得税制。基于上述分析,结合中国的国情、地区等因素,作者认为中国目前应先行实行适合中国国情的二元所得税制模式,以弥补现行分类所得税制的不足,待今后再逐步将综合所得范围扩大,最终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所得税制模式(即准多级综合所得税制模式)。第六章:中国准多级综合所得税制模式设计。本章主要从税基和税率两方面探讨了准综合所得税制模式的设计问题。首先,从税基角度考察,也即个人的应税所得。从中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看,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主要包括:就业所得、经营所得、投资所得、再分配所得以及资本利得,并对各项应税所得的具体规定进行了详细设计。中国在准多级综合所得税制下,应将绝大部分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只将少数个别所得纳入分类征税范围。即主要将纳税人的就业所得、经营所得、投资所得三大类所得相合并,采用相同的超额累进税率征税,同时对于退休金(年金)、股息、红利、储蓄存款利息等个别所得实施单独征税。其次,从税率角度考察,为实现与税基的确定原则相对应,在税率的设计上,分别探讨了综合征收部分的税率设计与分类征收部分的税率设计两方面。对于综合征收部分的税率设计,作者建议采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对于分类征收部分的税率设计,作者建议依据纳入分类征收范围的所得类别不同,采用不同的税率设计办法,即超额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设计办法。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研究视角上创新。对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基本类型的划分,是基于要素报酬的税收型式,而非全部所得的税收型式。这一研究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追本溯源的研究意义。二是在研究思路上创新。从经济发展水平的工业化与国际化角度,分析了世界各国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基本类型演进的一般规律。这一研究思路突破了西尔文所认为的“一个国家选择哪种类型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联系”的论断。三是在研究视域上创新。在检验中国现行的分类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作用时,将经济与财政支出因素一并纳入到计量分析模型中予以考虑,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在更宏观的分析框架下,探讨影响收入分配的经济和财政支出因素,突破了就税收论税收的思维壁垒。四是在搜集与分析数据上创新。通过查找《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税务年鉴》等文献,并利用官方的统计、财政和税务网站上发布的相关指标数据的趋势分析及计算方法,推导出部分年份缺失的计量模型变量数据,以期得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回归结果。
韩厚明[8](2018)在《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文中认为1983年底至1984年初,湖北江陵张家山M247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包含大量汉初法律文书,这是继睡虎地秦简之後法律简牍的又一重大发现。经过初步清理之後,这批竹简包括《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遣册》八种,共1200余枚竹简。《历谱》共18枚竹简,记录时代爲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至吕后二年(前186年)後九月,其中简二记录有“新降爲汉”四字,是汉王朝创立过程中的真实写照。《二年律令》共540枚竹简,是汉初吕后二年的律令摘抄,共有汉律27种、《津关令》1种,这是汉代成体系法律简牍的首次发现,弥补了汉代法律史研究资料不足的遗憾。《奏谳书》共228枚竹简,内容爲秦及汉高祖时期奏谳文书摘录,保留了奏谳文书的基本格式,对研究秦及汉初司法审判制度有重要意义。《脉书》共66枚竹简,以病候及阴阳十一脉经、脉法等爲主要内容,大部分见於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比後者保存更完好。《算数书》共190枚竹简,是实用算题合集,内容形式与传世数学文献《九章算术》类似,比後者时代早二百余年。《盖庐》共55枚竹简,以申胥(伍子胥)与盖庐(吴王阖闾)的对话爲文本形式,具有浓厚的兵阴阳色彩。《引书》共112枚竹简,是首次发现成篇的汉代导引术文献,可与马王堆《导引图》相参照。《遣册》共41枚竹简,爲随葬物品清单,其中记录有书一笥,正与出土竹简相合。值得一提的是,墓葬还出土鸠杖一枚,这说明墓主人年事已高。张家山M247号汉墓自发掘至今已有34年,全部竹简释文公布於2001年,迄今已有16年,因其竹简内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论文总计上千篇,着作数十部,相关研究纷繁复杂,因此有必要对以往研究历史进行综合梳理,同时结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竹简文本进行重新校勘,对疑难词汇进行辨析考证,这也是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所在。本论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有三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M247号汉墓的发掘情况,墓葬的形制及随葬物品,墓主身份,论述出土竹简的主要内容及其释文公布情况,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重点内容是对张家山汉简各部分的研究综述,以期把握既往学界的研究概况。第二章张家山汉简释文校注,这部分以《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与奏谳书》所刊布的释文爲底本,吸收学界对竹简文本的校勘成果,参照整理者原图版及红外綫图版,对张家山汉简释文进行再校勘,对重点难点词汇进行校注,以疏通文意。第三章相关问题研究,包括《二年律令》编联整理与研究、重点词汇研究梳理与考证,如“颇”、“毋害”、“出入罪人”、“完刑”、“行钱”、“以上、以下”。下编主要内容是字词集释和参考文献。字词集释首先列举字词条目,其次选取有代表性的辞例1-5条,最後以时间爲序摘录学者研究成果,对其中需要补充及辨析的词条以按语形式说明。最後是本论文的参考文献。
宋学来[9](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面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从严治党的思想与实践,深入总结其经验教训,深刻揭示其内在规律,无论是为马克思主义从严治党思想增添新质要素,还是为当前和今后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理论参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从严治党的思想与实践,既要将其放置于过去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又要将其融入到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大潮中。唯有此,方可从历史和现实的纬度,对改革开放以来从严治党的思想与实践进行全面考察,进而突出思想发展的理论深度,揭示思想发展的当代价值。鉴于此,本研究按照“源”与“流”,“前”与“后”的逻辑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归纳总结与比较研究相融合等方法,着力从概念解析、渊源探寻、思想轨迹考索、实践历程考察、价值评说以及如何在现实境遇中进一步推进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从严治党的思想与实践进行系统分析和全面阐释。为科学厘清从严治党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在借用政党治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其内涵演变,对“从严治党”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进行了全新的概念界定和特征分析,这成为本研究的重要逻辑起点和必要前提。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既不是无本之木,亦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其固有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原点,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从严治党思想。透过历史的风尘,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严治党思想与实践的深入分析与全面总结,可以获知,尽管时空环境有所不同,但他们对治党一般规律的揭示,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并给予有益的现实启迪。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基于时代底板之上全面开启从严治党的当代中国视野,成为中国共产党亟需破解的新课题。为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代表的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战略高度,紧密结合改革和建设的时代主题,不仅在继承发展中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历经“思想的奠基”、“思想的正式提出及发展”和“思想的全面创新”三个重要时期,在与时俱进中逐步建构起了结构一套相对完整、内容相对完备的从严治党思想体系;同时在从严治党实践中,也随之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新途径和新方法,经过“改革起步与全面展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个重要阶段,在不懈奋斗中逐渐开创了从严治党新局面。从一定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史,就是一部从严治党史,通过对其动态历史发展过程的纵向分析与总结,可以横向获知,改革开放以来从严治党的思想与实践,不仅在“认识深化”、“体系完善”和“规律揭示”上做出了重要思想贡献,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从严治党思想宝库,同时也在“执政能力提升”、“伟大工程推进”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实践成效,切实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从严治党之路。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需对治党实践中出现的诸多历史和现实问题及时进行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力求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从严治党做出客观公正地评说。实践永无止境,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为协调推进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务求继续按照“五位一体”党建布局要求,在纵深层次上实现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实践的内在超越,进一步在开拓创新中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前进。
张亮[10](2017)在《“有X”的功能演化及相关现象专题研究》文中提出“有X”可视为VO式动宾结构,在历时与共时双重演化推动下,呈现出不同的演化斜坡。语义指涉成分的凸显强化“有X+于+O”结构的使用。韵律机制的制约和语用经济性的干预迫使“有X于”难以进入汉语词汇库藏,“于”趋向零形化。“于”的零形化诱发“有X”词族属性的重新解读,导致“有X”的及物化。“S+有X+Vp”是孕育“有X”副词化的句法环境,其源结构为“S+有X+Np”,是“有X”进一步语法化的前提和基础语境。“有X+Vp”结构内“有X”呈现粘谓分布,在“adv.+Vp”状中结构的强势类推下,“有X”具备被重新分析为副词的可能。“有望、有感、有意、有幸、有失、有待”等“有X”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不同的演化路径,在共时层面却呈现出相似的词汇化连续统,即“跨层结构→韵律词→语法词→词汇词”。“有望、有幸、有意”的副词化、“有感”的形容词化、“有待”的形式动词化、“有失”的附缀化等都是“有X”词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有”的语法化、“有+X”的词汇化和“有X”的语法化涉及“有、有X”的句法语义地位。“有、有X”的语义信息负载量与其是否会发生语法化具有内在联系。“有”失去语义核心地位,更易于发生语法化;同样,“有X”与Vp的谓语核心分配也决定“有X”的演化。“有X”语法化程度加深,主观化程度表达强化,外在体现即其句法位置的左移外围化。“有X”进一步语法化,从谓语核心的修饰成分向整个谓语的修饰成分演化,也就是“有X”的限定或修饰辖域扩大化,句法位置逐渐左移,外围化。此可谓“有X”语法化的“逆向减量”原则。“有X”的词汇意义弱化,其语用功能义强化。“有X”的演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有X”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因其演化程度的不同而存有差异。“有望”正向以表示情态意义为主的评注性副词发展;“有意”是具有实际词汇意义的描摹性副词;“有幸”是具有实际词汇意义兼具评注性的描摹副词;“有待”抑制其后动词的陈述性,凸显动词的指称性,Vp的动作性或动词特征越明显,“有待”的形式化特征越显着;“有失”语法化程度加深,词义虚化,功能泛化,渐失独立词地位而倾向粘着化,最终附缀化。“有+Np双”是现代汉语中使用较为频繁的具有特殊语义功能的能产构式。“有”表存在与领属、“Np双”的抽象化程度和“有+Np双”构式化层级都以连续统的形式呈现。“有Np双”构式化连续统的最末端是副词化。“有+Vp”结构历经“繁荣→衰退→再复兴”三个阶段,与汉语的历时发展轨迹吻合。“有+Vp”与“有+Np”“没有+Vp”互为对称结构。“有+Vp”框架下,“有”由存现动词向表确认与肯定功能的评注性副词演化。“有”的语法化与主观化是个互动过程。“有”的体助词功能是在“有”表评注副词的基础上经重新分析而来的。语言类型学的普遍共性下,“有”的确认功能可被视作“广义的完成体”。
二、承前继后做审计实施“163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承前继后做审计实施“163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CL语料库的“连…也…”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连.也.”结构内“连”“也”后接成分的构成分析 |
一、“连”的后接成分 |
二、“也”的后接成分 |
三、小结 |
第二章 “连”“也”后接成分的语法关系分析 |
一、“连”后体词性成分与“也”后接成分的关系 |
二、“连”后谓词性成分与“也”后接成分的关系 |
三、小结 |
第三章 “连…也…”结构的句法功能分析 |
一、 “连…也…”结构的成句情况 |
二、“连…也…”小句的情况分析 |
三、小结 |
第四章 “连…也…”结构的认知分析 |
一、“连”的词性与原型范畴理论 |
二、“连…也”结构与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新中国成立以来民生财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民生财政的基本概述 |
2.1 民生财政的基本含义 |
2.1.1 民生 |
2.1.2 民生财政 |
2.1.3 民生财政与公共财政的关系 |
2.2 民生财政的基本特征 |
2.2.1 发展性 |
2.2.2 协调性 |
2.2.3 共享性 |
2.3 民生财政的实践指向 |
2.3.1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2.3.2 改善和保障民生水平 |
2.3.3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
第3章 民生财政的相关理论溯源 |
3.1 马克思关于民生财政的相关思想 |
3.1.1 对资本主义财政的批判之维 |
3.1.2 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构建之维 |
3.2 中国传统民生财政思想之源 |
3.2.1 富民思想中的民生财政意蕴 |
3.2.2 民生主义中财政取给于民的思想 |
3.3 民生财政的国外理论溯源 |
3.3.1 古典政治经济学政府职能决定财政支出的思想 |
3.3.2 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均等化的思想 |
3.3.3 公共产品理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思想 |
第4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生财政的发展进程 |
4.1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民生财政(1949 年—1978 年) |
4.1.1 “吃饭穿衣”型的民生财政 |
4.1.2 基本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 |
4.1.3 以计划统筹的方式构建民生财政 |
4.2 改革开放后到全面深化改革前的民生财政(1978年—2012年) |
4.2.1 “温饱—小康”型的民生财政 |
4.2.2 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
4.2.3 以体制改革的方式构建民生财政 |
4.3 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的民生财政(2012 年—至今) |
4.3.1 “美好生活”型的民生财政 |
4.3.2 全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
4.3.3 以共享发展的方式构建民生财政 |
第5章 民生财政存在的问题 |
5.1 民生财政占比不足 |
5.1.1 民生财政总量支出不足 |
5.1.2 民生财政各项支出不足 |
5.1.3 人均民生财政支出不足 |
5.2 民生财政资金配置不平衡 |
5.2.1 城乡间民生财政不平衡 |
5.2.2 区域间民生财政不平衡 |
5.2.3 中央和地方民生财政不平衡 |
5.3 民生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
5.3.1 民生财政资金使用规范性不够 |
5.3.2 民生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不高 |
第6章 民生财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1 传统发展理念制约民生财政的发展 |
6.1.1 “经济优先发展”导致民生财政占比较小 |
6.1.2 “区域优先发展”造成民生财政区域间发展失衡 |
6.2 财政管理制度缺乏民生财政的内容 |
6.2.1 预算编制结合民生需求不足 |
6.2.2 监督制度规范民生资金力度不够 |
6.2.3 绩效评价衡量民生财政实用效度不够准确 |
6.3 体制的局限性约束民生财政发挥优势 |
6.3.1 经济转轨导致民生领域政府职能错位 |
6.3.2 财政分权加重地方民生财政负担 |
6.3.3 城乡二元结构加剧城乡民生财政发展不平衡 |
第7章 完善新时代民生财政的实践路径 |
7.1 建立科学的民生财政支出结构 |
7.1.1 优化教育支出的三级结构 |
7.1.2 拓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覆盖面 |
7.1.3 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 |
7.1.4 规范保障性住房支出机制 |
7.1.5 发挥市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
7.2 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民生财政 |
7.2.1 全民共享促进民生财政均衡发展 |
7.2.2 全面共享指导民生财政平衡发展 |
7.2.3 共建共享推动民生和经济协调发展 |
7.2.4 渐进共享确保民生财政有序发展 |
7.3 加强以民生财政为内容的制度建设 |
7.3.1 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预算制度 |
7.3.2 健全规范的民生财政监督机制 |
7.3.3 完善科学的支出绩效评价机制 |
7.4 推进以民生共享为目标的体制改革 |
7.4.1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7.4.2 明确政府间财权和事权 |
7.4.3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
1.2.2 国内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基本思路 |
第2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础”课的概念及其由来 |
2.1.2 德育与道德教育 |
2.1.3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 |
2.1.4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
2.3 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
2.4 中国古代礼法并用、德法兼治的思想 |
第3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维度 |
3.1 经济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 |
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
3.2 政治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2.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道德维度 |
3.2.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法治维度 |
3.3 文化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3.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
3.3.2 浓厚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
3.4 社会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4.1 道德建设是社会治理的基石 |
3.4.2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 |
3.5 生态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5.1 生态文明建设要与道德建设相融合、相统一 |
3.5.2 生态文明建设须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治体系 |
第4章 “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现状分析 |
4.1 教学理念分析 |
4.1.1 “基础”课现有的教学理念及存在的问题 |
4.1.2 构建新的“基础”课教学理念 |
4.2 教学方法分析 |
4.2.1 专题式教学法 |
4.2.2 案例教学法 |
4.2.3 合作学习法 |
4.2.4 服务性学习法 |
4.2.5 研究式教学法 |
4.3 实践教学分析 |
4.3.1 “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4.3.2 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
4.4 教学考核分析 |
4.4.1 “基础”课考评现状分析 |
4.4.2 “基础”课有效考核评价策略 |
第5章 “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 |
5.1 教学实施原则 |
5.2 教学整体设计 |
5.2.1 “基础”课专题设计的目标 |
5.2.2 “基础”课专题设计内容与方法 |
5.2.3 “基础”课考核方式设计 |
5.3 教学实践案例 |
5.3.1 教学内容解析 |
5.3.2 学生学情诊断 |
5.3.3 教学目标分析 |
5.3.4 教学策略分析 |
5.3.5 教学流程 |
5.3.6 课堂实录 |
5.4 教学效果分析 |
结语创新体制机制,助力有机融合的落地落小落实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GS银行西部分行网贷通风险管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小微信贷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小微信贷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小微信贷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相关概念 |
2.1 小微企业的界定和信贷特征 |
2.1.1 小微企业的界定 |
2.1.2 我国小微企业的信贷特征 |
2.2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基础理论 |
2.2.1 贷款风险的含义及管理 |
2.2.2 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2.2.3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类别 |
2.2.4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
第三章 GS银行西部分行网贷通业务现状、风险控制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 |
3.1 GS银行西部分行简介 |
3.2 网贷通业务介绍 |
3.2.1 产品简介 |
3.2.2 网贷通办理条件、流程、贷款方式及用途 |
3.2.3 网贷通产品特色 |
3.2.4 网贷通业务推广条件 |
3.3 GS银行西部分行网贷通业务风险控制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 |
3.3.1 网贷通信贷风险控制流程及办法 |
3.3.2 网贷通业务现状 |
3.3.3 网贷通风险控制现状 |
3.3.4 网贷通风险来源 |
3.3.5 网贷通经典案例分析 |
3.3.6 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GS银行西部分行网贷通风险控制措施思路设计及完善建议 |
4.1 GS银行西部分行网贷通风险控制措施基本规则 |
4.2 GS银行西部分行网贷通风险控制措施设计思路 |
4.3 银行内部操作风险措施建议 |
4.3.1 完善小微企业信贷管理相关制度 |
4.3.2 优化小微信贷业务关键环节管理 |
4.3.3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考评机制 |
4.4 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
4.4.1 建立小微企业信用预警和监测机制 |
4.4.2 完善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制度 |
4.4.3 加强同业沟通、确保监管机构支持 |
4.5 市场风险预警措施建议 |
4.5.1 实时关注市场变化 |
4.5.2 建立及时分散和转移机制 |
4.5.3 运用大数据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
4.5.4 指导引入合适的信贷政策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精准营销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中观及微观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发展的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行性 |
1.6 技术路线 |
1.7 论文创新性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 精准营销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与评析 |
2.1.1 精准营销的国外文献综述 |
2.1.2 精准营销的国内文献综述 |
2.1.3 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不足 |
2.2 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营销 |
2.2.1 大数据与精准营销的相关概念 |
2.2.2 传统营销与精准营销的比较 |
2.2.3 大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 |
2.3 客户画像 |
2.3.1 客户画像与其构建思路 |
2.3.2 客户画像驱动的精准营销 |
2.4 个性化推荐 |
2.4.1 个性化推荐与其算法 |
2.4.2 个性化推荐驱动的精准营销 |
2.5 客户价值 |
2.5.1 客户价值分类 |
2.5.2 精准营销与客户价值提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商业银行精准营销总体架构 |
3.1 银行营销决策支持系统 |
3.2 数据采集系统架构 |
3.2.1 网点数据采集流程 |
3.2.2 个人渠道数据采集流程 |
3.2.3 数据构建 |
3.2.4 数据的逻辑模型与维表分析 |
3.3 客户画像的架构 |
3.3.1 基于需求的客户画像架构 |
3.3.2 基于客群的客户画像架构 |
3.4 推荐系统架构 |
3.4.1 基于显性的推荐系统 |
3.4.2 基于隐性的推荐系统 |
3.5 精准营销逻辑架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客户画像的精准构建与生成 |
4.1 客户画像及其构建方法 |
4.1.1 客户画像构建原则 |
4.1.2 客户画像的数据来源 |
4.1.3 客户画像构建的基础分类 |
4.1.4 客户画像标识及标签层级设计 |
4.1.5 客户画像的计算引擎 |
4.2 商业银行客户画像的全景图构建 |
4.3 基于神经网络的客户画像生成实验案例 |
4.3.1 G银行的目标 |
4.3.2 基于神经网络的算法 |
4.3.3 训练样本数据 |
4.3.4 训练样本数据预处理 |
4.3.5 模型构建 |
4.3.6 模型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业银行的产品个性化推荐 |
5.1 协同过滤推荐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5.1.1 数据稀疏 |
5.1.2 冷启动 |
5.1.3 实时性与多样性 |
5.2 基于客户聚类的协同过滤推荐 |
5.2.1 基于客户聚类的协同过滤推荐计算 |
5.2.2 混合推荐方法及流程 |
5.3 基于客户基础特征与历史购买数据的精准推荐 |
5.3.1 数据准备 |
5.3.2 数据预处理 |
5.3.3 算法流程 |
5.3.4 算法流程改进 |
5.4 算法对比实验及评价标准 |
5.4.1 算法对比实验 |
5.4.2 算法评价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精准营销效果评估指标与客户价值 |
6.1 精准营销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1.1 普遍性 |
6.1.2 科学性 |
6.1.3 逻辑性 |
6.1.4 可量性 |
6.2 精准营销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1 个性化推荐引起注意阶段 |
6.2.2 内容推荐激发兴趣阶段 |
6.2.3 产品搜索阶段 |
6.2.4 购买行动阶段 |
6.2.5 信息分享阶段 |
6.2.6 熵值法的指标权重 |
6.3 精准营销提升五大客户价值效果图 |
6.3.1 新客户导入价值 |
6.3.2 潜在客户挖掘价值 |
6.3.3 竞争对手客户转移价值 |
6.3.4 老客户保留价值 |
6.3.5 流失客户挽留价值 |
6.3.6 可行性与可靠性 |
6.4 应用场景的设计 |
6.4.1 产品投放与产品推荐问答自动化 |
6.4.2 个性化需求推荐自动化 |
6.4.3 产品销售管理的规划应用 |
6.4.4 五种客户价值的应用模块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研究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专利文献的技术演化路径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目前研究与存在问题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技术演化路径的概念与相关理论综述 |
2.1 技术与技术演化的概念界定 |
2.1.1 技术的概念 |
2.1.2 技术演化的概念 |
2.2 技术演化的理论基础 |
2.2.1 技术范式理论 |
2.2.2 路径依赖理论 |
2.2.3 技术组合理论 |
2.2.4 技术进化理论 |
2.3 技术演化的动因分析 |
2.3.1 基于“需求拉动”的技术演化 |
2.3.2 基于“技术推动”的技术演化 |
2.4 技术演化路径的概念界定 |
2.4.1 技术演化路径的定义与内涵 |
2.4.2 技术演化路径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3章 基于引文网络演化模型的技术生命周期研究 |
3.1 引言 |
3.2 技术生命周期的内涵与辨析 |
3.2.1 技术生命周期的内涵 |
3.2.2 技术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辨析 |
3.3 技术生命周期的划分 |
3.3.1 基于宏观视角下的技术生命周期划分 |
3.3.2 基于S曲线视角下的技术生命周期划分 |
3.3.3 基于Hype曲线视角下的技术生命周期划分 |
3.3.4 其他视角下的技术生命周期划分 |
3.4 技术生命周期的识别方法 |
3.4.1 基于成长曲线法的技术生命周期识别 |
3.4.2 基于专利指标法的技术生命周期识别 |
3.4.3 基于综合指标法的技术生命周期识别 |
3.4.4 其他识别技术生命周期的方法 |
3.4.5 先前技术生命周期识别方法的特点与不足 |
3.5 专利引文网络视角下的技术生命周期研究 |
3.5.1 专利检索策略制定与数据获取 |
3.5.2 专利信息提取与专利引文网络构建 |
3.5.3 专利引文网络中社区与连接弧指标计算与绘制 |
3.5.4 专利引文网络指标拟合曲线选取与拟合 |
3.6 案例分析:增材制造技术的技术生命周期研究 |
3.6.1 增材制造技术的专利检索策略制定 |
3.6.2 基于引文网络的增材制造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
3.6.3 与传统技术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的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专利技术领域与技术主题的识别与演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专利分类的技术子领域识别与演化研究 |
4.2.1 不同专利分类体系的特征分析 |
4.2.2 基于DWPI手工代码的共类分析网络构建 |
4.2.3 基于改进Girvan-Newman社区发现算法的技术子领域识别 |
4.2.4 基于专利分类的技术领域演化分析 |
4.3 基于文本内容分析的技术主题识别与演化研究 |
4.3.1 文本信息内容的提取与预处理 |
4.3.2 基于层次术语集的LDA主题聚类识别 |
4.3.3 主题演化关系的类型分析与判别 |
4.4 案例分析:增材制造技术的领域与主题识别与演化分析 |
4.4.1 不同阶段下增材制造技术子领域识别与演化分析 |
4.4.2 不同阶段下增材制造技术主题识别与演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专利家族关键主路径的技术演化路径识别研究 |
5.1 引言 |
5.2 主路径分析的要素识别与分析 |
5.2.1 主路径分析的要素识别 |
5.2.2 传统主路径分析的不足与改进思路 |
5.3 基于专利家族的专利引文网络构建 |
5.3.1 不同专利引文网络的构建要素 |
5.3.2 专利家族视角下的专利引文网络构建 |
5.4 基于引证相关度加权调节的主路径研究 |
5.4.1 节点连接弧权重的确定 |
5.4.2 主路径搜寻方法与方向的确定 |
5.5 案例分析:增材制造技术的技术演化主路径识别与分析 |
5.5.1 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关键主路径的识别与分析 |
5.5.2 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关键主路径的识别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主要知识产权机构专利文献类型识别代码 |
附录2 增材制造技术的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曲线) |
附录3 增材制造技术细分领域主要DWPI手工代码信息 |
附录4 增材制造技术各阶段技术主题的TFIDF数值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攻读学位期间负责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基本理论 |
1.2.2 个人所得税制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1.2.3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选择与设计 |
1.2.4 个人所得税制模式文献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2 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与税制模式的关系 |
2.1 对应税所得界定的两种不同理论 |
2.1.1 “所得来源”说 |
2.1.2 “净增值”说 |
2.2 应税所得的性质 |
2.2.1 分类课征法下的应税所得 |
2.2.2 综合课征法下的应税所得 |
2.3 应税所得的类型 |
2.3.1 分类课征法下应税所得的类型 |
2.3.2 综合课征法下应税所得的类型 |
2.4 应税所得性质与分类或综合所得税制的关系 |
3 个人所得税制的基本模式 |
3.1 分类所得税制模式 |
3.1.1 基本内容 |
3.1.2 主要特点 |
3.2 综合所得税制模式 |
3.2.1 基本内容 |
3.2.2 主要特点 |
3.3 复合所得税制模式 |
3.3.1 基本内容 |
3.3.2 主要特点 |
3.4 世界各国(地区)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现状分析 |
4 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 |
4.1 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
4.1.1 工业化水平考察 |
4.1.2 国际化水平考察 |
4.2 税收政策目标分析 |
4.2.1 税收政治效力目标分析 |
4.2.2 税收经济效应目标分析 |
4.3 税收征收管理分析 |
4.3.1 收入支付方方面 |
4.3.2 收入所得方方面 |
4.3.3 税务机关方面 |
4.3.4 经济社会环境方面 |
4.4 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变化轨迹 |
5 适合中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 |
5.1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选择 |
5.2 中国税收政策目标与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选择 |
5.2.1 税收政治效力目标分析 |
5.2.2 税收经济效应目标分析 |
5.3 中国税收征收管理与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选择 |
5.3.1 收入支付方方面 |
5.3.2 收入所得方方面 |
5.3.3 税务机关方面 |
5.3.4 经济社会环境方面 |
5.4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的目标模式与过渡模式 |
5.4.1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的目标模式 |
5.4.2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的过渡模式 |
6 中国准多级综合所得税制模式设计 |
6.1 应税所得 |
6.1.1 就业所得 |
6.1.2 经营所得 |
6.1.3 投资所得 |
6.1.4 再分配所得 |
6.1.5 资本利得 |
6.2 税率 |
6.2.1 综合征收部分的税率设计 |
6.2.2 分类征收部分的税率设计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上编 |
第一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竹简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墓主身份 |
第二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的公布与研究 |
一、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发布前的研究状况 |
二、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及图版公布 |
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三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研究综述 |
一、《二年律令》研究综述 |
二、《奏谳书》研究综述 |
三、《脉书》研究综述 |
四、《算数书》研究综述 |
五、《盖庐》研究综述 |
六、《引书》研究综述 |
七、《遣册》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历谱 |
第二节 二年律令 |
第三节 奏谳书 |
第四节 脉书 |
第五节 算数书 |
第六节 盖庐 |
第七节 引书 |
第八节 遣策 |
第三章 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二年律令》编联探讨 |
第二节 汉代副词“颇”浅论 |
第三节 “毋害”词义辨析 |
第四节 “出入罪人”释义及相关问题探讨 |
第五节 完刑的再认识 |
第六节 “行钱”本义考 |
第七节 秦汉户赋缴纳对象分析 |
下编 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基本思路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从严治党的相关概念解析 |
一、从严治党的概念释义 |
(一) 从严治党的概念演变 |
(二) 从严治党的概念界定 |
二、从严治党的特征分析 |
(一) 从严治党主体的多元性 |
(二) 从严治党对象的全员性 |
(三) 从严治党内容的整体性 |
(四) 从严治党方式的综合性 |
(五) 从严治党目标的明确性 |
三、从严治党的价值阐释 |
(一) 从严治党是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 |
(二) 从严治党是积极跳出执政兴亡“历史周期率”的必然选择 |
(三) 从严治党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由之路 |
(四) 从严治党是全力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保证 |
注释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从严治党思想与实践的渊源探寻 |
一、马克思恩格斯从严治党的思想与实践 |
(一) 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 |
(二) 切实强化组织建设 |
(三) 全力打造优良作风 |
二、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与实践 |
(一) 严格党员标准 |
(二) 严肃党纪法规 |
(三) 严密监督体系 |
三、毛泽东从严治党的思想与实践 |
(一) 严育党的思想 |
(二) 严管党的组织 |
(三) 严抓党的作风 |
(四) 严建党的制度 |
(五) 严惩党内腐败 |
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严治党思想与实践的历史启示 |
(一) 紧抓主线强化从严治党 |
(二) 明确核心推进从严治党 |
(三) 围绕目标实践从严治党 |
(四) 遵从要求推动从严治党 |
注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从严治党的思想轨迹考索 |
一、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从严治党的思想奠基 |
(一)突出思想建党 |
(二)严格组织整顿 |
(三)狠抓作风整饬 |
(四)严防腐败滋生 |
(五)强化制度建设 |
二、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从严治党思想的正式提出及发展 |
(一)严正思想为首要之选 |
(二)严固组织为强力支撑 |
(三)严整作风为关键一环 |
(四)严惩腐败为重要保证 |
(五)严密制度为根本保障 |
三、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从严治党思想的全面创新 |
(一) 严于思想根基的筑牢 |
(二) 严于组织建设的优化 |
(三) 严于不良风气的纠正 |
(四) 严于惩治腐败的零容忍 |
(五) 严于制度笼子的扎紧 |
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从严治党的实践历程考察 |
一、改革起步与全面展开阶段从严治党的实践考察 |
(一) 全面加强党的理论武装,端正党员思想作风 |
(二) 充分发挥物质载体效应,巩固党的组织基础 |
(三) 建立健全党的各项制度,注重制度刚性发挥 |
(四) 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纠正各种不正之风 |
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从严治党的实践 |
(一) 注重理论教育,提升思想素质 |
(二) 加强组织领导,纯化党的组织 |
(三) 健全党内法规,提供制度支撑 |
(四) 加大惩腐力度,推动廉政建设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从严治党实践 |
(一) 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巩固党的思想根基 |
(二)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
(三) 推动党内制度创新,健全党的制度体系 |
(四) 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纠正党的不正之风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阶段的从严治党实践 |
(一) 从严加强思想建设的新实践 |
(二) 从严强化组织建设的新实践 |
(三) 从严推动作风建设的新实践 |
(四) 从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新实践 |
(五) 从严创新制度建设的新实践 |
注释 |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从严治党思想与实践的价值评说 |
一、改革开放以来从严治党的思想贡献 |
(一) 从严治党的思想认识得到不断深化 |
(二) 从严治党的思想体系得到逐步完善 |
(三) 从严治党的客观规律得到深刻揭示 |
二、改革开放以来从严治党的实践价值 |
(一)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得以显着提升 |
(二)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得以持续推进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以稳步发展 |
三、改革开放以来从严治党的若干反思 |
(一) 科学治党与从严治党的契合统一问题 |
(二)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融合互动问题 |
(三) 重视经济与轻视党建的思想障碍问题 |
(四) 治党成效与民众期望的内在差距问题 |
四、“四个全面”背景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选择 |
(一) 筑牢思想根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二) 构建组织支撑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三) 深化作风整饬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四) 永葆惩腐高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五) 强化制度保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注释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有X”的功能演化及相关现象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任务 |
1.2 研究概况与不足 |
1.3 研究理论与视角 |
1.4 研究内容与范式 |
1.5 语料与引证 |
第2章“有待”的性质、功能及其形式化 |
2.1“有待”的性质与句法分布 |
2.2“有待”的句法形式与变换 |
2.3“有待”的语用功能 |
2.4“有待”的词汇化与形式化 |
2.5“有待”与“亟待”“急待” |
2.6 小结 |
附录 1“有待/亟待/急待+X”频次分布统计 |
第3章“有感”的及物化与形容词化 |
3.1“于”的零形化与“有感”的及物化 |
3.2 类推与“有感”的及物化 |
3.3“有感”的形容词化 |
3.4“有感”与“无感”的区别和联系 |
3.5 小结 |
第4章“有望”的副词化及其性质与功能 |
4.1“有望”的词汇化 |
4.2“有望”的历时分化与性质 |
4.3“有望”的分布、功能与发展 |
4.4“有望”与“无望”“在望”的不对称 |
4.5 小结 |
附录 2 有望/无望/在望与Vp组配统计 |
第5章“有幸”的性质、功能及其副词化 |
5.1“有幸”的句法分布及其性质 |
5.2“有幸”的副词表达功能及其解读 |
5.3“有幸”的演化与功能 |
5.4 小结 |
附录 3“有幸”后接双音节Vp统计 |
第6章“有意”的副词化与主观化及其属性 |
6.1“有意”的性质与功能 |
6.2“有意”的副词化解读 |
6.3“有意”的描摹副词性 |
6.4“有意”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
6.5 小结 |
附录 4 “有意”后附Vp情形统计 |
第7章“有失X”的表达功能及其构式成因 |
7.1“有失(X)”的性质与功能 |
7.2“有失”的演化 |
7.3“有失X”与“失之X”“失于X” |
7.4 小结 |
附录 5“有失”类后接双音节成分统计 |
第8章“有+Np双”的构式化与语法化 |
8.1“有+Np双”的构件属性 |
8.2“有+Np双”的演化及存在形态 |
8.3“有Np双”构式义认知解读 |
8.4 小结 |
附录 6 通行语文辞书收词情况 |
第9章“有+Np双”构式功能及其构式化扩展 |
9.1“有+Np双”的句法功能 |
9.2“有Np双”的语用功能 |
9.3“有Np双”功能延伸及其再虚化 |
9.4 小结 |
附录 7“有+X双”频次统计 |
第10章“有+Vp”产生机制与动因 |
10.1“有+Vp”的来源 |
10.2 方言接触与类推 |
10.3 肯定、否定表达的不对称 |
10.4“have”与“有”的对译 |
10.5 小结 |
第11章“有+Vp”的历时演化及其功能 |
11.1 古汉语范畴内的“有+Vp” |
11.2 现代汉语范畴内“有+Vp” |
11.3“有+Vp”的结构性质解读 |
11.4“有”与体 |
11.5 小结 |
第12章 结语 |
12.1 研究结论 |
1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承前继后做审计实施“163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CL语料库的“连…也…”结构研究[D]. 张元博.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新中国成立以来民生财政研究[D]. 刘薇. 吉林大学, 2019(02)
- [3]“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D]. 赖雪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4]GS银行西部分行网贷通风险管理分析[D]. 谭茜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4)
- [5]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精准营销的设计与应用[D]. 邓典雅.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6]基于专利文献的技术演化路径识别方法研究[D]. 黄颖.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7]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研究[D]. 张天姣.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8]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D]. 韩厚明. 吉林大学, 2018(12)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思想与实践研究[D]. 宋学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10]“有X”的功能演化及相关现象专题研究[D]. 张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