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刊改版致读者作者(论文文献综述)
杨李贝贝[1](2021)在《《边疆文艺》(1956-1966)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蔡平娟[2](2020)在《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宣传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陆定一十分重视党的宣传工作。抗战时期是陆定一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陆定一抗战时期宣传工作思想的形成,既来自于成长过程中接触的思想理论与社会实践,又受制于抗战时期的历史社会环境,包括党外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双方既是队友又是对手,为了争夺话语权而展开宣传战;党内背景,中共自成立以来,党内出现了四次路线错误,严重影响了党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作为党内重要的报刊掌门人,陆定一在抗战时期的宣传工作实践主要包括负责《新华日报》(华北版)、《前线》杂志以及在毛泽东的领导与关怀下,担任解放日报社总编辑,与博古既合作又斗争,共同参与《解放日报》改版,扭转了博古的“新闻纸”办报思路,使《解放日报》由国际视野转向了延安视野。陆定一在宣传工作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宣传工作思想。陆定一主张对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强调新闻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新闻真实论、全民党报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作奠定了学理基础。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基础上形成的宣传工作思想也有权宜色彩,尤其是思维模式的二元对立、轻视新闻专业取向,对后来的舆论宣传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陆定一的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想为政治动员群众,传播共产党形象,夺取抗战胜利,强化毛泽东党内的话语权发挥了关键作用,对加强和改进党在新形势下的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武张胜男[3](2020)在《《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研究(1931-1937)》文中提出20世纪30年代以后,久经兵荒与灾害之苦的西安城终于获得一丝喘息之机,开始进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西安这一时期在社会各方面都开始涌现出新面貌,发生在此时期的办报热潮就是表现之一。《西北文化日报》作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安最具影响的报纸之一,诞生在此时。报纸与城市相遇,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部分,深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它不仅反映城市的日常生活,更通过对社会公共议题的建构来引领城市文化,是研究西安城市面貌与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料。本文围绕近代与西安产生诸多勾连的报纸副刊,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大量史料,从《西北文化日报》产生的社会情境、报纸的发展脉络、报人的办报实践、副刊对城市生活的书写以及副刊对社会公共议题的建构这几部分内容出发,尝试探寻《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反侵略、求生存与现代化是这一时期西安城市发展的时代主题,亦是西安城市文化和《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的主题。在城市日常生活的书写上,副刊展现了城市中各个阶层的生活百态,人们在享受新式资料、体验摩登生活的同时,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是城市发展的另一面,灾民与人力车夫是报人们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城市的休闲娱乐趋向多元,新旧娱乐的角逐体现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复杂图景。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部分,它还是一个开放的文化空间,报纸副刊编辑以版面为纽带,联系着知识分子与社会公众,成为妇女争取自身权益、探讨城市公共卫生建设以及发表爱国言论的平台。副刊在反应城市面貌的同时,也在推动并引领着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发展。《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从不同的角度建构和展现了西安的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安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呈现了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概览20世纪30年代西安城市文化的鲜活文本。
金敏[4](2020)在《《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研究》文中指出《南方人物周刊》作为国内人物类综合期刊的先锋,积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随着国内《人民文学》提倡的非虚构写作实践潮流的不断发展,《南方人物周刊》积极应对时代潮流和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在2014年率先做出改变,推出“记录我们与之相处的世界”非虚构专栏,提供丰富精彩的人物故事,提倡风格化的人物报道写作,为新闻非虚构写作实践提供平台。基于此,论文以《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第31期改版至2018年第38期的“非虚构”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样本300余篇,立足于文本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借助写作学和叙事学的理论分析和探究《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实践的特点和规律,并对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进行反思,以期丰富新闻非虚构写作实践和理论探索。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综合阐述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和界定选题的研究范围以及重要概念,并对研究目的及意义,思路与方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写作特点和规律的阐述和分析。首先从谁来写分析《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写作主体,突出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主体介入性特点。以沉浸式观察者主动介入报道对象的生活和工作,以参与者的行动与体验介入人物内部获得感受与感知,以叙述者发挥自身能动性理解和创造,进行风格化叙述与写作。其次是从写什么论述《南方人物周刊》非虚构人物报道写作的文本内容,从人物选题、写作参照和报道主旨全面勾勒,体现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记录与叙事的意义与价值。另外,从怎么写论述《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特点。以大量的采访与写作相结合,同时运用一定的社会调查方法写作阐述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叙事以真实为生命的基础和原则;从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不同的叙事聚焦灵活转换以及变化有序的叙事节奏分析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故事化的叙事艺术;同时研究报道文本的修辞表达特点,发现报道文本通过精炼传神的细节白描、生动贴切的比喻修辞以及形象类比的意象修辞传递事实的同时赋予文本审美意义。最后对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进行反思,试图厘清普通人物报道与“非虚构”人物报道写作的区别与意义,同时对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提出见解和建议,并阐述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如何把握好介入其中的“度”的问题。
王思琪[5](2020)在《“青年文化”的追寻与确认 ——市场化语境中《萌芽》的改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刊于1956年的《萌芽》是我国第一本青年原创文学刊物。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环境发生巨大转变,这促使文学逐渐处于边缘位置,文学期刊也被迫面临经济发展困难。为摆脱发展困境,各类期刊陆续改版,《萌芽》也不例外。1996年文学期刊《萌芽》开始改版,杂志致力于表现“青年”特质,多种改版举措陆续表现出杂志关注和探索青年文化的多变性和独特性。1999年由其推出和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使《萌芽》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标志着杂志改版成功。杂志在赛后进行的市场化发展策略也使青年文化的多变性和独特性与市场相结合,最终使青年文化得到了巩固和传播。《萌芽》的改版使杂志在九十年代成功突围,杂志追求的青年文化也获得了发展并为九十年代乃至后来的文化形态提供了新的发展可能。《萌芽》的发展是正在进行时,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改版为杂志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杂志对青年文化及其多变性和独特性的发展和影响也仍在继续。本文将以文学期刊《萌芽》的改版为着眼点,探寻《萌芽》在市场化语境中改版的具体细节并阐述由改版所发展、成熟的青年文化形成的重要意义。全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章:主要论述九十年代文学期刊的整体变革,厘清九十年代文学期刊改版的背景、改版模式等内容。九十年代文学期刊面对市场大环境做出的改版决定虽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走投无路”的被迫行为。本章以《萌芽》的相关数据为例,详细分析和论述了导致九十年代文学期刊发展艰难的因素以及期刊为摆脱发展困境做出的改版努力。《萌芽》在九十年代文学期刊整体改版中被视为典型案例,编辑回归杂志本身的期刊定位、回归青年读者群体,表现了其对青年文化的思考。第二章:主要分析《萌芽》改版的具体举措以及由此显示的对“青年文化”的探寻和尝试。改版后的《萌芽》主要通过调整读者定位、整合与呈现“贴近青年”的栏目布局、设计带有青年独特性的外部封面三个方面的变化,逐渐向外界表明杂志以“青年”为中心,展现青年思想、心理和行为等动态变化,逐步寻找和呈现当下青年身上的多变性、独特性的文化内涵。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新概念作文大赛”这个活动形成的过程与意义。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推出是《萌芽》调整改版举措与把握社会热点的双向结果。“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大赛宗旨标志着杂志为青年参赛选手提供“我手写我口”的写作环境。众多青年报名参加比赛促使青年文化的多变性和独特性在比赛中以文学的形式爆发式的发展。比赛的成功推动了青年文化的成熟并实现杂志、教育等多方面的共赢。第四章:集中论述了《萌芽》为“青年文化”的巩固与传播所做出的市场化努力。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成功使《萌芽》获得了品牌标志。为使杂志自身深入市场发展,也为巩固和传播青年文化多变性和独特性的文化内涵,《萌芽》杂志形成了一系列市场化发展措施。主要通过培育青年明星写手、开发杂志衍生的青春文学图书产品以及进行新媒体经营三种形式促使青年文化与市场形成密切联系。
成强[6](2020)在《融媒时代传统媒体如何蜕变》文中研究表明最近,我参加了"青山绿水皖江行——全国广电媒体践行‘四力’融媒体采访安徽行"活动。在采访过程中,我不但感受到安徽在生态保护、绿色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也在与同行的交流过程中梳理和总结了一些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发展的特点和经验。媒体融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报道环节精简,形式灵活,反应速度快,往往新闻事件刚结束,融媒平台上就已经有内容发布。蔡吉康是浙江之声一名才工作三年的年轻记者、主
陈龙[7](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研究说明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阚玉篇[8](2018)在《《清明》(1979-1989)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明》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创办的文学期刊,也是新时期文学思潮的实验场地之一,积极参与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写作潮流,促进了我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作为安徽本土最具权威的大型纯文学期刊,它是安徽当代文学的风向标,引领了省内文学创作和艺术探索的文艺潮流。它与新时期以来我国当代文学一同成长,是当代文学地域化的重要见证者,同时参与了安徽地区文学的建构,是当代中国文学进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从全国范围来看,它是新时期内陆地区文学期刊发展的一个缩影,以原生态的方式记录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过程。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清明》(1979-1989)的整体研究,还原期刊的发展史以及由此衍生的文学史。论文主要采取搜集整理史料、文本细读的方式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对象《清明》,并阐释了选择1979-1989年为研究段的原因、该选题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意义及写作思路。第一章梳理《清明》的新时期。《清明》创刊于新时期初期较为宽松的文学环境中,它的诞生无疑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创刊号确立了刊物“文艺种类齐全、小说为主阵”的基本格局,“中篇小说”不仅是其主推栏目,也成为其日后坚持的编辑风格。80年代末,当《清明》期刊的经济危机初显时,编辑部一方面通过调整定价、缩减版面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面开始与企业合作。第二章探究新时期《清明》的文学面向。栏目是刊物发文的窗口,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对刊物整体结构而言至关重要。新时期《清明》以小说为主阵,兼及诗歌、散文、评论等文学体裁,本章主要透过“小说栏目”、“诗歌栏目”、“散文栏目”、“理论栏目”的更迭情况,来探讨新时期《清明》发文比重、选稿倾向及审美风格的变化。第三章分析《清明》对于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参与情况。80年代文学思潮此起彼伏,编辑部对于这些思潮的取舍,可以看出其发文倾向与办刊特色,凸显了刊物的个体风格和审美倾向。在办刊实践中,《清明》较为重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也体现出《清明》重视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坚持“直面现实、反映生活”的发文立场。第四章阐述《清明》与新时期安徽本土文学的互动关系。《清明》是皖籍作家发文的重要园地,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文化皖军,推出了新时期安徽文学的新生力量;其举办的文学会议以及设置的文学奖项,丰富了新时期安徽地域文学,推动了本土乃至全国范围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思潮的发展。可以说,《清明》的发展史亦是新时期以来安徽文学史的简写本。《清明》作为新时期文学期刊的一个生态样本,透视着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它对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坚守,对安徽文学场域的构建,构成了这一地域期刊的研究价值。梳理《清明》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丰富了当代文学期刊研究,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窥探新时期的文学生态。
王静静[9](2017)在《“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文中研究表明鲁迅以及如何认识鲁迅,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是一个值得不断被探究的问题。1918年5月《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评价也一并开始。在二三十年代,相关研究者从社会、思想、文学审美等多个层面阐释定义鲁迅,八十年代则侧重从思想精神和艺术形式方面来解释鲁迅。但五六十年代这一阶段的鲁迅及其作品,却很少有人涉及,即便在一些鲁迅研究史中,也只作为知识性的内容简略介绍,并未在整体上对其做一个历史的、连续的把握。这一阶段的鲁迅形象其实经历了由思想解放层面上的民族“战士”逐渐演化成政治文化意义上的“新文化的方向”以及“文化革命先驱”的一个过程。鲁迅之死是这一转折的发端,从一般民众到左翼作家以及论敌,总体上都是以思想上的民族“战士”这一称谓来概括鲁迅,在此基础上,中共为建设抗日统一联合战线,开始将鲁迅视作带有特定属性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战士。直到四十年代,鲁迅的方向成为中共建设新文化的方向。但是,在同时期的国统区与解放区,文艺的方向还相继出现作为抗战旗帜的郭沫若和赵树理的方向,不过由于两者各自地域的限制和自身创作的不稳定,逐渐失去其文艺方向的定位。同时,鲁迅所代表的“新文化的方向”也只是四十年代延安文艺对新文化设想的一种,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鲁迅的方向也明显有一个新的转变。具体而言,在鲁迅同中外文学的关系上,更着眼于苏联文学对其思想和作品的影响。并重新出版《鲁迅全集》,全集的出版权不仅由私人收回国有,全集内容的编排更注重对带有实际社会批判效用的杂文的收录,注释的编写也注重刻画鲁迅革命的一面。在对作品人物的定位中,阿Q也由国民性弱点的集合体被演绎成具有新时代革命精神的农民形象。如所周知,五六十年代形塑鲁迅方向的主体,追求的是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为保证革命文艺队伍的纯粹,五十年代中期文艺整风运动再次兴起。运动中,左翼文学力量因内部矛盾而分裂,其对鲁迅的评价也被推翻,加之赵树理的方向在六十年代中后期在引导文艺方向上的失效,鲁迅由此完全转变成为无产阶级的“文化革命先驱”。从“战士”到“文化革命先驱”,一方面是自三十年代以来鲁迅称谓的转变,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一时期文学所着力构造的是以彻底革命的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人”。
荣翌[10](2017)在《《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党报的生命线。从红色年代到融合时代,党报新闻实践活动的理念内容历经更迭,形式手段更是发生了颠覆性、创造性的剧变。在瞬息万变的媒介镜像中,有一根红线自始至终贯穿着党报历史,那就是党报的群众路线。在新闻活动中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多方位实践群众性原则,是党报的立身之本、活力之源。在深度融合与市场化的媒介语境下,回顾党报群众路线的历史实践,探讨这一党报基因的时代传承,紧握这根党报文化品格的血脉,应是一项长期课题。群众路线是一条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路线。它既是为党服务的路线,也是为人民服务的路线,这与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契合。同时,这与《人民日报》“既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的定位不谋而合。《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广大人民的报纸,理所当然地成为党报群众路线实践中的“领跑者”,将群众路线贯穿在各时期、各阶段、各环节的新闻实践活动中,书写了党报群众路线的实践范本。因此本文将《人民日报》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作为具体研究对象,聚焦《人民日报》这一极具代表性的党报个体,围绕党报群众路线这一重要主题,在大量相关历史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6)中一千余篇报道进行量化统计或文本分析,结合与人民日报社工作人员的访谈交流,力图系统呈现《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图景与时代面貌。研究工作致力于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日报》如何将抽象的党报群众路线具体化为新闻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历史规律?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模式和核心环节是什么?实践动力包括哪些因素?党报群众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之间关系如何?新的媒介环境为党报群众路线赋予了怎样的时代内涵?传承群众路线这一党报血脉的当代价值何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展开了层层剥茧式的论述。围绕《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这一中心,各相关侧面由一点发散、以扇形打开,各章节之间基本呈并列式结构。第三章至第五章将群众路线实践的完整体系拆分为通讯员、读报组、读者来信、批评与自我批评、群众言论等不同环节和要素,分别呈现《人民日报》在制度保障、内容生产、作风建设等各方面如何保证党报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第二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则是每章剖析一个群众路线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以土地改革、“走转改”活动、教育实践活动等标志性事件中的群众路线实践来说明问题。这样,党报群众路线这一抽象概念就在《人民日报》的各种具体新闻活动中具象化、具体化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文将各个时期的《人民日报》均纳入研究范围,但并不是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对各个时期内的《人民日报》活动逐一分期描述,而是依据《人民日报》在群众路线实践中的若干重要问题结构全文,打破时间界限,打通历史空间,再围绕每个问题对各时期的活动材料择其典型、信手拈来,不求绝对完备、面面俱到。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研究对象和问题、选题意义、内容框架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和综述,并对选题涉及的关键核心概念予以界定;第二章关注农村办报时期的《人民日报》如何通过参与土地改革、设立大众黑板等途径,在乡村传播中践行党报群众路线,并将历史经验联系新时期以来的对农传播和农村报道;第三章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的通讯员、读报组、读者来信三大工作,如何合力为群众办报这一核心原则提供制度保障、搭建制度框架,并呈现这三大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现状;第四章探析《人民日报》如何运用报纸批评这一武器,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群众监督,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报传统,并对新时期以来的舆论监督与传统的报纸批评展开辨析;第五章聚焦《人民日报》核心业务——评论创作中的群众路线实践,集中研究了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群言型评论中的群众性评论生产;第六章从党报宣传党的群众路线和自我践行群众路线两个方面出发,以《人民日报》先后在“走转改”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报道活动为例,探讨党报群众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七章考察媒介技术因素对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影响,呈现融合时代的底色上,“互联网+群众路线”和“互联网+新闻生产”为党报群众路线实践赋予的新色彩;第八章结语部分在前几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性分析,归纳出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模式、主要动力、嬗变轨迹等历史规律,并将落点置于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当代价值,为今后的党报活动提供思考角度。最后一章也是全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对《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群众办报是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核心,通讯员制度、读者来信、批评与自我批评构成了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党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需要,通过增减一些环节和要素,比如农村办报时期的大众黑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读报组、新时期以来的群言型评论,以及媒体融合时代的用户生产内容,构成不同阶段的群众路线实践模式。第二,群众运动、新闻改革、媒介技术和党内建设构成了党报群众路线的主要实践动力。其中,群众运动和党内建设属于政治性主导的外部动力,新闻改革和媒介技术则是出于媒介自身发展需要的内生动力,在不同历史时期,四种动力因素的力量对比有所变化。第三,在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对象、实践目的、实践方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嬗变。群众从一个阶级概念发展到一个民主政治概念,内涵与外延都极大拓展;实践群众路线的目的从政治本位过渡到以人为本,人本意识显着增强;实践群众路线的姿态也随之从自上而下的发动到主动贴近,群众的主体性明显提高。第四,党报实践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在于唤起新闻学界与业界的“双重自觉”,即中国新闻媒体实践的伦理自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理论自觉,为当下中国新闻界治理媒介伦理失范、增强文化理论自信提供了根本思路。
二、本刊改版致读者作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刊改版致读者作者(论文提纲范文)
(2)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1.1.1 缘由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关于陆定一生平事迹的研究 |
1.2.2 关于陆定一宣传思想的研究 |
1.2.3 关于陆定一宣传实践的研究 |
1.3 选题的基本内容 |
1.3.1 主要思想 |
1.3.2 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
1.4 选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思想的形成背景 |
2.1 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党外背景 |
2.1.2 党内背景 |
2.2 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思想形成的家学背景 |
2.2.1 家族文化 |
2.2.2 马列主义宣传理论 |
2.3 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2.3.1 接受系统教育 |
2.3.2 参与政治组织 |
2.3.3 担任中共文宣部门要职 |
第三章 抗战时期陆定一的宣传工作实践 |
3.1 领导《新华日报》(华北版)与《前线》月刊 |
3.1.1 领导《新华日报》(华北版) |
3.1.2 领导《前线》月刊 |
3.2 就职于解放日报社 |
3.2.1 毛泽东点将陆定一 |
3.2.2 亦敌亦友的陆定一与博古 |
3.2.3 改版《解放日报》 |
第四章 抗战时期陆定一的宣传工作思想 |
4.1 宣传理论 |
4.1.1 凝聚广大群众 |
4.1.2 加强军干教育 |
4.1.3 瓦解敌伪军汉奸 |
4.1.4 争取国际支援 |
4.2 新闻理论 |
4.2.1 新闻本源理论 |
4.2.2 新闻真实理论 |
第五章 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
5.1 历史贡献 |
5.1.1 传承了马列主义宣传工作思想 |
5.1.2 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5.1.3 强化了毛泽东在党内的话语权 |
5.2 当代启示 |
5.2.1 党的宣传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5.2.2 党的宣传工作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 |
5.2.3 党的宣传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
5.2.4 党的宣传工作要注重宣传的艺术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问题缘起 |
1.1.2 时间断限的确定 |
1.2 研究概述 |
1.2.1 关于报刊与城市文化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近代报纸副刊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西北文化日报》的研究现状 |
1.2.4 概念阐释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史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目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局限性 |
第二章 《西北文化日报》副刊概况 |
2.1 民国陕西报业的成长土壤 |
2.1.1 政治纷争下的报业生态 |
2.1.2 经济起步助推陕西报业 |
2.1.3 现代化建设支撑报业发展 |
2.2 宋绮云与《西北文化日报》 |
2.2.1 《西北文化日报》概况 |
2.2.2 宋绮云的新闻实践 |
2.3 《西北文化日报》副刊面貌 |
2.3.1 副刊主体《西北角》与《晨光》 |
2.3.2 其他专刊与特刊 |
2.3.3 副刊主编曹冷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副刊中的城市书写 |
3.1 城市素描:长安居大不易 |
3.1.1 流离失所的灾民 |
3.1.2 挣扎求生的人力车夫 |
3.2 城市休闲:新旧娱乐的角逐 |
3.2.1 古调独弹的秦腔戏剧 |
3.2.2 逐渐兴起的电影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副刊中的公共议题 |
4.1 副刊中的女性形象与妇女问题 |
4.1.1 摩登女子不识愁 |
4.1.2 逼在眉睫的妇女问题 |
4.2 副刊与城市公共卫生的建立 |
4.2.1 宣传健康的卫生习惯 |
4.2.2 普及防疫与医学知识 |
4.3 副刊与国难中的情绪表达 |
4.3.1 号召团结抗战 |
4.3.2 批判讽刺时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的传播特点 |
5.1 副刊的编辑特点 |
5.1.1 版面的编排和美化 |
5.1.2 稿件的选择和组稿 |
5.2 副刊的基本特性 |
5.2.1 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
5.2.2 新闻性与文艺性的统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
1.2.1 人物报道的研究范围 |
1.2.2 非虚构写作的界定 |
1.3 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非虚构写作研究现状 |
1.3.2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主体 |
2.1 观察者:沉浸式观察与记录 |
2.1.1 以“我”的在场细致观察 |
2.1.2 以“我”的在场客观记录 |
2.2 参与者:行动介入与体验感知 |
2.2.1 “我”的行动与体验 |
2.2.2 “我”的感知与判断 |
2.3 叙述者:主体基于客观事实的理解与创造 |
2.3.1 完善和客观化认知报道对象 |
2.3.2 风格化叙事写作 |
第3章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文本内容 |
3.1 独特的人物选题 |
3.1.1 各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人物 |
3.1.2 具有公共思考的学者专家 |
3.1.3 独特生命体验和人生故事的普通个体 |
3.1.4 “陌生化”的公共群体 |
3.2 丰富的写作参照 |
3.2.1 以人物的历史为写作参照 |
3.2.2 以人物的阶层和职业属性为写作参照 |
3.2.3 以人物所处的环境为写作参照 |
3.2.4 以人物的作品和价值观为写作参照 |
3.3 深化的报道主旨 |
3.3.1 以人为本,塑造人物典型意义和价值 |
3.3.2 记录个体与时代,展现人物故事和经验 |
3.3.3 映射社会现实与公共议题,引起关注和思考 |
第4章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特点 |
4.1 以真实为基础的写作原则 |
4.1.1 大量的采访与写作相结合 |
4.1.2 社会调查方法建立可信性 |
4.2 故事化写作的叙事艺术 |
4.2.1 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
4.2.2 灵活转换的叙事聚焦 |
4.2.3 变化有序的叙述节奏 |
4.3 形象化表达的修辞技巧 |
4.3.1 精炼传神的细节白描 |
4.3.2 生动贴切的比喻修辞 |
4.3.3 形象类比的意象修辞 |
第5章 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反思 |
5.1 反思一:非虚构写作的人物报道之“真” |
5.2 反思二: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主体角色介入之“度” |
5.3 反思三:准确理解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南方人物周刊》“非虚构”人物报道样本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致谢 |
(5)“青年文化”的追寻与确认 ——市场化语境中《萌芽》的改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青年”、“青年文化”概念来源及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重难点 |
第一章 困境与突围:《萌芽》与九十年代文学期刊的变革 |
一、市场经济中文学期刊的艰难处境 |
二、文学期刊“改版潮”的出现 |
第二章 探寻与尝试:以“青年”为中心 |
一、读者定位:“重新回到青年中去” |
二、栏目选择:以“贴近青年生活”为主 |
三、封面包装:艺术性与青春感并存 |
第三章 深化与拓展:“新概念”下的“青年文化” |
一、缘起:“教育怎么办”与青年写手的寻找 |
二、“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 |
三、“我手写我口”:青年笔下的新概念作文 |
第四章 巩固与传播:“青年文化”与市场的结合 |
一、青年写作者的明星化 |
二、书刊结合:青春文学图书产品的开发 |
三、拓宽“青年”的阅读平台:《萌芽》的“新媒体”运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
(一)党管党报 |
(二)全党办报 |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
余论 |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8)《清明》(1979-1989)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明》的新时期 |
第一节 《清明》的创刊背景与创刊号 |
第二节 《清明》的编辑风格 |
第三节 《清明》的发展危机与刊物策略 |
第二章 新时期《清明》的文学面向 |
第一节 刊物主打的小说栏目 |
第二节 流派纷呈的诗歌栏目 |
第三节 透视人间百态的散文栏目 |
第四节 类型多样的理论栏目 |
第三章 《清明》与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
第一节 《清明》与“伤痕文学” |
第二节 《清明》与“反思文学” |
第三节 《清明》与“改革文学” |
第四章 《清明》与新时期安徽文学场域 |
第一节 《清明》与文学皖军 |
第二节《清明》的文学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鲁迅研究中的几种观点 |
二、“十七年”时期的鲁迅研究 |
三、历史的方法 |
第一章 文学方向的最初选择 |
第一节 鲁迅之死 |
第二节 “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 |
第三节 赵树理的方向与质疑 |
第二章 鲁迅作品规范的建立 |
第一节 苏俄文学影响下的鲁迅作品 |
第二节 《鲁迅全集》的再版 |
第三节 新时代农民——阿Q形象的转变 |
第三章 左翼分裂与鲁迅的工具化 |
第一节 整风运动的开展 |
第二节 “小品文的新危机” |
第三节 两条路线的对立 |
第四节 批判周扬 |
第四章 “文化革命先驱”——鲁迅方向的确立 |
第一节 后期的赵树理 |
第二节 要求与表态: 《纪要》的修改及影响 |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胜利及新文化先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目的及意义、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对象和问题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人民日报》历史的研究 |
二、关于党报群众路线的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群众:一个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的概念 |
二、群众路线: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路线 |
第二章 农村办报时期《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与乡村传播 |
第一节 土改宣传中群众路线实践的正反经验 |
一、《人民日报》前期土地改革报道中的左倾偏向 |
二、人民日报土改工作团与“土改复查”中的路线纠偏 |
第二节 大众黑板:深入农村群众的传播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讯员、读者来信、读报组:群众办报的制度保障 |
第一节 通讯员制度:群众性的新闻生产机制 |
一、人民日报农村办报时期的通讯员队伍建设 |
二、人民日报城市办报时期的通讯员制度演变 |
第二节 读者来信:联系群众的报纸窗口 |
一、群众来信+编者按:受群众欢迎的“豆腐块”专栏 |
二、从服务性到思想性:读者来信的形态与功能演变 |
第三节 读报组:一种群众性的传播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批评与自我批评:群众监督的有效形式 |
第一节 “黄金时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
一、20世纪50年代报纸批评繁荣的背景 |
二、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批评实践的特点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历史演变 |
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报纸批评”让位“舆论监督” |
二、2013年以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话语回归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群言型评论:改革开放以来的群众性评论生产 |
第一节 群众作者、群众话题、群众语言、群众观点:群言型评论的基本特征 |
一、广泛的群众作者 |
二、开放的群众话题 |
三、朴素的群众语言 |
四、小中见大、参差多态的群众观点 |
第二节 引导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共识:群言型评论的运作路径 |
一、策划系列征文,引导群众参与 |
二、开展特别策划,集中凝聚共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党的群众路线与党报群众路线的同构:“走转改”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宣传报道 |
第一节 “走转改”:党报群众路线的一次生动实践 |
一、走基层、访群众,建立党报与群众的“命运共同体” |
二、说真话、写实情,透视中国社会的“时代景深” |
三、群众话、百姓事,捕捉丰满生动的“百姓相册” |
第二节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大规模宣传战役 |
一、集中策划、广开专栏,打好主题宣传“攻坚战” |
二、点面结合、今昔对比,绘出群众路线实践“长画卷” |
三、配合阶段、分步推进,跑好活动宣传“接力赛” |
四、正反典型、对照并举,树立批评表扬“红黑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媒体融合时代的《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 |
第一节 “互联网+群众路线”:为党的群众工作开辟网络新阵地 |
一、搭建网络问政平台,为群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 |
二、构建网络监督平台,为群众监督开辟新渠道 |
三、打造公益帮扶与便民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公益和生活服务 |
第二节 “互联网+新闻生产”:为新闻工作的群众性开拓新路径 |
一、人格化交往,与群众构建“亲密关系” |
二、多元化互动,让用户生产群众性内容 |
三、可视化传播,为群众语言增添色彩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规律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模式和主要动力 |
一、基本模式 |
二、主要动力 |
第二节 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嬗变和当代价值 |
一、历史嬗变 |
二、当代价值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四、本刊改版致读者作者(论文参考文献)
- [1]《边疆文艺》(1956-1966)研究[D]. 杨李贝贝. 兰州大学, 2021
- [2]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想研究[D]. 蔡平娟. 江南大学, 2020(01)
- [3]《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研究(1931-1937)[D]. 武张胜男. 西北大学, 2020(06)
- [4]《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研究[D]. 金敏.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5]“青年文化”的追寻与确认 ——市场化语境中《萌芽》的改版研究[D]. 王思琪.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融媒时代传统媒体如何蜕变[J]. 成强. 青年记者, 2020(03)
- [7]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8]《清明》(1979-1989)研究[D]. 阚玉篇. 安徽大学, 2018(11)
- [9]“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D]. 王静静. 南京大学, 2017(01)
- [10]《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研究[D]. 荣翌. 中国传媒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