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光小角散射仪的研制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吉[1](2021)在《脲醛树脂的凝胶、形态及结晶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碱-酸-碱”法合成脲醛(UF)树脂,通过改变合成酸性阶段的摩尔比F/U及反应时间得到两种外观(透明UF-a、乳白UF-b,UF-c)的UF树脂(F/U=1.0);在UF-a的合成基础上,改变最后碱性阶段的尿素添加量,得到四种F/U的UF树脂(UF-1.6、UF-1.4、UF-1.2、UF-1.0);通过对上述树脂进行分析与表征,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借助LS、TEM、GPC、DSC对这两种外观的树脂及乳白色UF-b离心后的清液UF-b-1(透明)与沉淀UF-b-2进行分析,研究它们在凝胶过程中的粒度分布(PSD)、聚集状态、分子量及胶粒微观形态和聚集过程。LS分析发现,在合成酸性阶段降低F/U及延长反应时间,会导致胶粒的粒度增大,且粒度随存放时间延长也会增大;而UF-b-1中胶粒的粒度未明显增大(PSD始终为0.2-4μm)。TEM分析发现,新鲜UF-b中存在0.2-4.0μm的颗粒,由8-15nm的小颗粒聚集而成,30天后变为5.9-8.7μm的葡萄状结构;新鲜UF-a存在0.2-0.8μm的分散颗粒,30天后同样变为6.15μm的葡萄状结构(外观乳白);而UF-b-1经30天后,胶粒数量增多,但尺寸未见明显增大;这表明胶粒聚集及尺寸增长是溶液外观变化的主要原因。UF-a与UF-b-1的羟甲基及游离甲醛含量分析发现,胶粒聚集伴随着游离甲醛含量增加(与胶体理论所述一致),羟甲基含量下降,表明存在羟甲基的缩合反应。将UF-b-1、UF-b-2及UF-b通过GPC分析发现,三者的Mw分别为3.21×103、3.58×103、3.36×103;经30天后,Mw变为3.64×103、3.91×103、3.72×103;三者Mw的差异及变化较小,表明UF树脂(F/U=1.0)中胶粒聚集生长是主要的,UF-b-1与UF-b-2的差异在于亲水基团的含量;DSC分析发现,UF-b-1具有最高热焓值,且峰值在83.1℃及120.2℃的特征峰,温度明显降低,表明其活性基团,如亲水的羟甲基含量较高,与羟甲基及CPC分析结果一致。2、借助POM、XRD、SAXS、TEM、SEM、FT-IR对这四种F/U的UF树脂在固化前后的形态、结晶及结构的变化与差异进行研究。POM分析发现,当F/U从1.6降至1.0,未固化UF树脂的胶粒数量与直径增加,表明F/U降低,UF树脂中亲水基团减少,水溶性降低,形成的不溶相增多;在UF-1.0中加入NH4Cl(1%)后,出现了团块状、雪花状的聚集体,表明NH4Cl会诱导其发生胶粒聚集和结晶;通过XRD分析发现,UF-1.6、UF-1.4固化后结晶度及晶粒尺寸减小,表明其固化以交联为主,更符合经典理论;而UF-1.2、UF-1.0固化后结晶度及晶粒尺寸增加,表明其固化以胶粒聚集为主,更符合胶体理论。SAXS及TEM分析发现,固化UF树脂的晶区数量及尺寸随着F/U降低而增加;UF-1.0中散射矢量q的位置,满足体心立方的特征;其切片显示出层状结构,分散在松弛的无定形区域中;在SAED模式下得到三个同心圆环,表明其晶体为多晶结构,标注各圆环的晶面指数依次为:(110)(200)(211)。SEM分析发现,UF-1.4在固化前后,均无明显结晶特征;UF-1.0未固化时,显示出针状形态的晶体结构;固化后(未加固化剂),UF-1.0显示出大量由针状、棒状结合而成的雪花状颗粒;加入NH4Cl、Al Cl3固化后,显示出珊瑚状结构,颗粒彼此结合,并且尺寸增长;这表明UF-1.4固化以交联为主,而UF-1.0以胶粒聚集为主,同时也会结晶形成晶体结构,且固化剂的加入会改变结晶形态。FT-IR分析发现,未固化的UF-1.4含有较多的支化羟甲基,而UF-1.0则含有较多的单羟甲基,形成了更多的线性链;固化后,UF-1.4形成了交联结构,而UF-1.0形成了线性结构。
马利娜[2](2021)在《基于四硫富瓦烯(TTF)液晶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液晶是指某些物质在熔融状态或被溶剂溶解之后,失去固态物质的刚性,从而获得液体的易流动性,但还保留着部分晶态物质分子的各向异性有序排列,形成一种兼有晶体和液体的部分性质的中间态,是一种重要的软物质。当前,设计合成结构简单且新颖的液晶分子,以及探究液晶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是液晶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选用具有良好电子供体的四硫富瓦烯(TTF)作为介晶单元,设计并成功合成了两个系列的液晶化合物,并详细的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液晶性质、凝胶性质及分子结构对分子排列方式和组装结构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有:1.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偶氮苯单元的四硫富瓦烯液晶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等表征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通过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法(DSC)、热台偏光显微镜(HS-POM)以及小角X射线散射(SAXS)研究了分子间隔基长度对自组装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液晶相的变化完全取决于间隔基长度,随着柔性链体积分数的增加,诱导产生柱状相;在365 nm的紫外光持续照射下,目标化合物在361 nm处的紫外吸收峰逐渐降低,而450 nm处的紫外吸收峰逐渐增加,说明光诱导下发生反(E)-顺(Z)的异构化转变,当进一步用可见光照射恢复了原始吸收光谱;通过电化学测试表明间隔基的长度对电化学行为影响不大。2.合成了一系列含有胆固醇单元的四硫富瓦烯液晶化合物,胆固醇是公认的良好介晶单元,且大多数胆固醇衍生物表现出液晶相,通过核磁共振等表征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通过上述相同的方法研究了间隔基长度以及柔性链的不同对自组装结构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液晶分子的成胶能力,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形成的凝胶能力不仅取决于柔性间隔基的长度,还与酰胺基连接的烷基链长度有关;通过FT-IR,变温核磁等研究表明,形成凝胶的主要驱动力是分子间氢键作用;通过FE-SEM观察到目标化合物形成凝胶的形貌有球状和微孔等结构;利于凝胶的吸附能力,将合成的液晶凝胶因子应用于罗丹明B染料的吸附实验中,从而实现水体净化。
宋宗仁[3](2021)在《对空气稳定的离子液体混合体系中多孔金属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孔金属材料的设计和制备具有重要意义。离子液体具有许多特性,对空气稳定的离子液体混合体系中存在特殊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本文提出了多种利用离子液体混合体系特性合成多孔金属材料的方法,并制备了一系列新型高效多孔金属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部分互溶离子液体/乙醇混合体系的微观结构,混合体系的组成对微区尺寸的影响是非常敏感的,特别是相界面附近,此时的微区尺寸急剧增大。在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4mim][PF6])/乙醇部分互溶体系中,以溶液的微观结构为模板合成多孔PBAs,Ma[Co(CN)6]b(M=Cu、Fe、Mn、Zn),并把多孔PBAs催化剂应用到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在离子液体体系中制备的PBAs较常规溶液中合成的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其原因是离子液体体系中制备的PBAs具有多孔性质和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底物和产物的扩散和传输,其众多的活性中心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反应的进行。2.提出了一种在离子液体/乙醇体系中以纳米结构为软模板合成分级多孔MOF的新策略,通过控制配体的用量,可以很容易地调节MOF的形貌和孔性质。在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6mim][PF6])/乙醇溶液中合成了多孔的MOF材料。在离子液体混合体系中的反应温度较有机溶剂中生成MOF的反应温度有所降低,使合成的温度从70℃-180℃降至25℃。自合成的多孔HKUST-1催化剂对不同醇类有氧氧化反应的活性明显高于商用HKUST-1催化剂,且稳定性较好。这些分级多孔MOF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可调节的孔径和可设计的孔环境等优点,使其在醇类有氧氧化反应中展现出非常高的催化活性。3.研究了温度调节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4mim][BF4])/水混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在相同温度下,相界面附近溶液中微区有突然增大的现象,利用这一现象,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相界面附近溶液中微区的变化,发现配体2-甲基咪唑在70 wt%[C4mim][BF4]+30 wt%H2O的溶液中可以发生聚集形成聚集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即2-甲基咪唑用量的增加,聚集体尺寸也相应增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溶液的微观结构为模板合成多孔ZIF-8的新方法,此方法合成的ZIF-8具有大的比表面和多级孔性质,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具有很好的潜力,可大大提高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此部分不但研究了多孔材料ZIF-8的吸附性能,还对整个吸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4.研究了Ca Cl2对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4mim][BF4])/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6mim][PF6])水溶液中微观结构的影响,发现体系中存在纳米微区,并随Ca Cl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控制合成多孔Ti O2的新策略,并应用到有机污染物亚甲基蓝的光降解中。自合成的多孔Ti O2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还对整个光降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
薛巧男[4](2021)在《PP-PE嵌段共聚物与PP基弹性体相容性的研究及加工助剂对薄膜表面结构的影响》文中指出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是最常用的通用聚烯烃材料,由于成本低,适用性广,处理简单方便等许多原因而被广泛使用。在21世纪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影响下,对PP和PE等聚烯烃材料高性能的研究颇为流行。其中对于同步辐射研究方法是比较高效、准确的。虽然PP、PE的碳骨架结构相似,相容性却很差,所以通过改性使其性能变得更好,更具经济效益。本实验使PE-PP嵌段共聚物与PP基PP-PE无规共聚物(PP基弹性体)共混改性提高PP和PE相容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同步辐射广角度X射线衍射(WAXD)和同步辐射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研究了共混物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结晶过程以及共混物相容性的问题。对不同组分INTUNE/VERSIFY共混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原位动态分析。结果发现:通过对热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组分为INTUNE/VERSIFY(3:7)共混物相容性最好。通过对广角和小角X射线衍射的结果进行分析可进一步证明此结论。为改善高分子薄膜性能,并降低了成本,塑料添加剂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化合物。其中一些高分子薄膜功能性添加剂会对薄膜的光学、力学性能造成影响,为了深入研究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本工作通过光学轮廓仪研究相同工艺制造的添加含氟助剂(PPA)及芥酸酰胺的聚乙烯薄膜的表面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发现:PPA有助于降低薄膜表面起伏,从而降低薄膜的摩擦系数和取向,改善光学性能。芥酸酰胺增大薄膜表面起伏,但由于降低了薄膜表面折光指数,因此并不会降低光学性能。尺寸小的芥酸酰胺颗粒使薄膜具有更好的光学性能。也有助于均匀分布于制品表面,更好地降低摩擦系数。同时,在加工过程中也有助于降低分子链间摩擦力,从而减弱制品的取向,使薄膜性能更均匀。
郭茂森[5](2021)在《扫描金刚石氮-空位色心显微镜的研制及其应用》文中认为发展高灵敏度与高分辨率的磁成像技术对于凝聚态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金刚石中的氮-空位(Nitrogen-Vacancy,NV)色心是一种重要的测磁传感器,其在室温下显示出优异的光学性质与量子相干性质。基于NV色心的磁成像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综合优势,近年来被广泛研究与应用。NV色心作为量子磁传感器,测量静磁场时灵敏度一般为~μTHz-1/2,测量交变磁场时灵敏度一般为~10nTHz-1/2。由于NV色心电子自旋局域在原子尺度内,结合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搭建的扫描NV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using NV center,NV-SPM)可以实现纳米级的空间分辨率。通过NV色心的塞曼效应可以定量得知磁性样品表面杂散磁场矢量信息;NV色心可稳定工作在低温4K到高温1000 K的环境中,并且其自身产生的磁场在距离10 nm处时仅为1 μT,因此对样品的磁性特征几乎无干扰。正因如此,近年来NV-SPM技术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展现巨大的应用潜力。本人博士期间主要精力集中在三个方面:扫描NV探针显微镜的研制和建设,探针的制备和装配,以及NV-SPM的科学应用。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研究阶段。1.结合基于石英音叉的AFM和光探测磁共振(optically detected magnetic resonance,ODMR)技术,自主搭建并完善了扫描NV探针显微镜,对其工作模式、稳定性、成像方法等技术作出了详细的讨论。2.基于NV色心的探针是决定NV-SPM成像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其中结合石英音叉的金刚石探针近几年应用最为广泛。在本论文中,我们把金刚石探针基片设计成阵列纳米柱子(nanopillar)的样式,具有等效NV产率高、可简单处理成单nanopillar探针以及可以方便拆解清洗后重新使用等优势。因此,我们设计的新型探针具有高度灵活性,比较适合商用。3.基于NV-SPM平台与实验室制作的NV探针,本人博士期间开展了以下几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在生物领域,对肝癌细胞HepG2中内源铁蛋白进行了高空间分辨磁成像。铁蛋白产生的磁噪声引起NV的T1降低,基于此实现了对铁蛋白~10 nm空间分辨率,采用合适模型定量得知了磁噪声强度。这一成果有潜力应用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由于NV-SPM平台对磁畴具有高分辨成像的优势,研究了电场对CoFeB体系下单个磁斯格明子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电场可以引起磁斯格明子的形变与产生湮灭,且调控具有非易失性和一定的可逆性,同时我对这一现象做出合理的唯象解释。这一研究有助于低功耗自旋电子学器件的研发。·在宇宙学领域,NV-SPM平台甚至可以探索超出宇宙标准模型的速度相关的新奇自旋相互作用——类轴子作为其相互作用媒介,是暗物质候选者之一。石英音叉粘连熔融石英作为速度源,NV色心作为自旋,对自旋与速度相互作用模型的耦合参数做出了进一步的限定——在200μm力程下提升了超过4个数量级。
白宇昕[6](2021)在《多孔NbN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超导现象的突破性发现,开辟了低温范围内全新的应用前景,各种新型超导材料可以用于制备在很多应用中有独特优势的超导探测器。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的核心是由低温超导材料制备的超薄纳米线,纳米线通过接收光子,产生局域有阻区来探测单光子。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因其高探测效率、低暗计数和宽响应谱等优势,得到了快速而全面的发展,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量子信息领域和生物物理等光电检测技术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制备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的超导材料主要是氮化铌(Nb N)材料,Nb N薄膜的性能对器件的性能参数和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因而对Nb N薄膜的探究至关重要。另外,研究表明,在原材料中引入纳米多孔阵列结构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现象和特性,同样的,多孔结构对超导材料的特性也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磁控溅射制备高质量的氮化铌薄膜,并在薄膜上构建纳米多孔结构,探究多孔结构对薄膜的影响,并研究多孔氮化铌纳米线的性能,期望能将多孔纳米线用于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中,提升其性能。本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中采取靶倾斜角度为27°的斜靶射频磁控溅射,在单晶抛光Mg O衬底上溅射沉积氮化铌薄膜。经过探索衬底温度、功率、氮氩比以及工作气压等基础工艺参数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分析氮化铌薄膜的表征结果,获得制备氮化铌薄膜的最佳参数:衬底温度650℃,功率为100W,氮氩比为15:30sccm,背景真空度4×10-4Pa,工作气压为0.28Pa,预溅射40min,实现了高质量超薄超导氮化铌薄膜的制备。其次,对在优化条件下制备得到的Nb N薄膜实行了进一步的表征与分析。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低温测试系统等表征手段表征了优化制备的氮化铌薄膜的性能,验证了薄膜的晶体结构、组成成分以及超导性能等,结果显示最终制备得到的氮化铌薄膜性能较好。在优化参数条件下制备Nb N薄膜后,将多孔阳极氧化铝作为模板转移到薄膜表面,采取反应离子刻蚀,在薄膜上刻蚀出纳米多孔阵列结构,得到多孔超导Nb N薄膜。改变Nb N薄膜的厚度以及多孔的孔径大小,制备得到不同的多孔氮化铌薄膜,通过测试薄膜的超导转变温度和电阻特性等性能参数,探究多孔结构对超导氮化铌薄膜性能的影响。最后,制备了20nm厚的超薄超导氮化铌纳米线,并利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制备了同样厚度的超薄超导多孔氮化铌纳米线,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研究多孔结构对纳米线的影响,验证了多孔结构对纳米线有效宽度减小的效果,得到了符合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应用范围的纳米线结构。
王亭亭[7](2021)在《中国绵阳研究堆小角模式中子自旋回波装置设计与关键器件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旋回波小角中子散射(SESANS)技术由于具有探测尺度范围宽、束流强度大、多重散射影响小等特点,得到世界上主流中子科学中心谱仪技术研究的高度关注,而国内目前尚没有中子自旋回波技术和装置。SESANS能够在实空间实现从纳米到微米量级结构的探测,弥补小角散射技术和超小角散射技术在探测限上延难和束流注量率小等问题,实现分辨率与注量率的解耦合。近十几年,我国三大中子源先后建立、水平不断提高、并致力于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中发挥作用。为了提高国内中子科学中心影响力,对诸如中子自旋回波等新技术研发提出了迫切需求。中国绵阳研究堆(CMRR)于2014年正式开放,具备谱仪研制和极化技术的技术储备。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基于CMRR的SESANS装置建设展开。一方面关于谱仪的整体设计。包括如何在现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下优化设计方案,在CMRR散射大厅研制出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SESANS。另一方面,为了实现高中子强度、高测量范围等关键指标的突破,在关键器件(磁场、自旋翻转器)的关键参数(尺寸、均匀性、测量范围)上的研制和设计,以及关键配套技术发展等方面的难点突破。本文开展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谱仪整体设计与关键器件研制,关键器件包括高均匀性磁场系统以及高效率中子自旋翻转器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针对CMRR现有中子源和中子光谱的特点,通过调研、对比国际上仅有的几台SESANS谱仪的模式以及设计参数和关键指标,确定了以软磁薄膜为自旋翻转器的SESANS谱仪结构。该结构可实现不低于20 μm的自旋回波长度,优于国际现有SESANS谱仪20 μm的指标。根据设计参数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建立了 CMRR上的SESANS谱仪模型。为了获取更高的样品处中子注量率和束流发散度,对谱仪前端单色器聚焦半径和中子极化器的长度、曲率半径和超镜因子进行参数优化,最终确定聚焦单色仪的弯曲半径设置为2.7m。S-Bender采用折中参数集,长度为300 mm,曲率半径为2.0 m。针对SESANS谱仪中的磁场系统进行设计与研制。利用有限元磁场模拟软件对电磁铁的结构及尺寸进行建模设计,模拟其磁场分布情况。在样机制备过程中使用强制水冷、接触点多层绝缘、高精度磨床打磨等工艺优化,确保得到的样机磁场均匀度达到要求。而后对样机的磁场性能进行测试,实测结果表明:主磁场电磁铁样机中心区域120 mm×20 mm×60 mm的范围内,磁场强度到达2500 Gs,磁场均匀度达7×10-4,满足设计指标,并优于国际现有SESANS谱仪1800 Gs(使用值1000 Gs)指标以及10-3的指标。针对在高达2500 Gs主磁场下能够正常使用的薄膜翻转器,本文首次尝试将金属多层膜结构应用于中子自旋翻转器。从参数设计、样品制备等方面对其磁性、平整度进行优化,制备了满足条件的磁性薄膜。并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金属多层膜作为自旋翻转器的可行性。此外,我们对中子飞行时间反射谱仪样品台进行改造,搭建了一套用于自旋翻转效率的测试样机,获取中子自旋翻转实验测量结果。最终完成自旋翻转器这一关键器件的制作。自旋翻转器样品已完成研制,配套测试工作也已完成。研制的软磁薄膜厚度实测达到2.2 μm。软磁薄膜有效尺寸为140mm×70mm,满足SESANS谱仪光斑设计要求。有效尺寸内软磁薄膜厚度误差为1%,软磁薄膜饱和磁感应强度达到1.3 T。实测自旋翻转器中子翻转效率达到 98%。在谱仪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同时发展了自主化的谱仪控制与数据获取分析程序MyNeutronDAQ。为SESANS谱仪安调完成后的控制和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MyNeutronDAQ,是一个具有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程序,用于参数输入、批处理模式管理和在线分析,并已成功应用于CMRR现役的多台中子散射谱仪。此外,我们还展示了针对现有的小角谱仪搭建的原位中子散射连用装置和技术。这些都会为SESANS谱仪建成后的应用和实验开展提供最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软件、硬件保障。本论文工作对于CMRR的SESANS谱仪的前期设计和谱仪磁场系统及自旋翻转器做了详细研究。所得结论对实际谱仪建设和后期调试起到关键作用。对相关仪器控制和数据分析及原位样品环境加载装置的研究,为谱仪后期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张浩[8](2021)在《仿生IPMC柔性驱动器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是一种电致动柔性智能驱动材料,具有驱动模式简单、驱动电压低、响应速率快、工作环境干燥、轻量化等诸多优势,是目前比较适合开发新型智能驱动器的一类材料。然而,基于IPMC的智能材料虽然具有众多优势,但也面临着响应速率和变形量难以同时提升、驱动力不足、变形模式单一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IPMC智能材料的实际应用。因此,优化IPMC智能驱动材料的各功能指标,制备高性能智能驱动材料与智能器件,是推动其在各领域高效应用的关键。基于此,本论文以IPMC柔性智能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材料进行设计,大大提升材料原有功能属性,并开发一系列新型IPMC仿生智能材料,旨在突破目前IPMC智能材料的技术瓶颈,开展高性能IPMC仿生智能驱动器研发,为绿色、低耗、高效仿生智能驱动器的制备与应用提供新思路、新途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商业化的Nafion 117薄膜作为离子交换聚合物薄膜,创新地采用异丙醇辅助化学镀技术成功地制备了具有高比表面积Pt电极IPMC智能材料。异丙醇的引入不仅使所制备的Pt电极具有均匀分散的褶皱结构,增大Pt电极的比表面积,还可以在Nafion薄膜内部形成尺寸更大的离子簇,使得所制备的IPMC智能材料具有较大的比电容,十分有利于Nafion薄膜内水合阳离子的扩散;直流电压的驱动下,IPMC的尖端位移量可达到35.3 mm,是其自由长度25 mm的1.4倍,弯曲应变为0.79%,在交流电压的驱动下,IPMC智能材料可以无延迟地响应交流电压的变换频率,并产生较大的形变位移量,2 Hz频率下位移达到2mm以上。(2)制备了Pd/Pt复合电极IPMC,引入Pd作为电极缓冲层,有效地提升了IPMC的电容性能、驱动力,同时兼具优异的变形性能与响应速度。4 V直流电压下位移变形量达到36.5 mm,是自由长度的1.46倍,弯曲应变为0.82%;交流电压位移响应与高比表面积Pt电极IPMC相仿;Pd/Pt复合电极IPMC智能材料的弯曲变形能够产生较大的驱动力,在5 V直流电压的驱动下,其尖端所产生的阻滞力最大为33 m N,相当于4.2 MPa,相比纯Pt电极IPMC有了较大提升。(3)受到自然界植物多种运动形式的启发,将仿生定向条纹结构引入IPMC智能材料,对Nafion基体膜界面进行结构修饰,提升了电极界面比表面积,所制备的IPMC驱动器获得良好的电容性能,具有仿生结构的IPMC的比电容为110 m F g-1,是不含仿生结构的IPMC的比电容(73 m F g-1)的1.5倍;在仿生结构的修饰作用下,IPMC智能材料可实现更为复杂的多维度螺旋变形。(4)基于不同类型的IPMC智能材料,制备了一系列仿生智能驱动器,IPMC仿生机械臂最高可承受20倍重的物体;IPMC电极优秀的导电性使其可以作为逻辑电路中的柔性开关;仿生IPMC花朵的开放和闭合、仿生IPMC蜜蜂的振翅行为实现了IPMC对植物、动物的模仿;IPMC机械手实现了对重物的抓取、释放和转移;IPMC仿生爬双足与四足爬行器均可以在交流电压的驱动下向前爬行,平均速率分别为0.44 mm s-1和0.32 mm s-1。
高闪闪[9](2021)在《等离子处理对淀粉多尺度结构及苦荞淀粉-槲皮素互作的影响》文中认为淀粉作为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生物聚合物之一,天然淀粉固有的缺陷限制了其应用。以高分子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新型食品加工技术调控淀粉的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已成为当今淀粉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具有工业应用潜力的淀粉物理改性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节约成本等优点。但目前等离子改性淀粉的研究多采用长周期处理模式,对等离子处理与淀粉多尺度结构特性的系统性研究相对缺乏。同时,聚焦应用等离子体与多酚结合技术改变淀粉理化和消化性质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应用一种新型高压短时(high-voltage and short-time,HV-ST)低温等离子设备,以淀粉多尺度结构为切入点,系统探索其对不同粒径结构淀粉、不同晶型(A型、B型和C型)淀粉和不同直支比玉米淀粉多尺度结构的影响,结合NLLS模型拟合体外消化曲线,揭示淀粉多尺度结构的变化与体外消化特性的关系;利用物理双改性策略,研究等离子体协同槲皮素复合技术对淀粉抗消化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小麦淀粉为对照,系统研究具有不同粒径结构的A型杂粮淀粉(苦荞淀粉、高粱淀粉和藜麦淀粉)在HV-ST低温等离子中暴露30 s后其结构、理化和消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和分子量显着下降,表观粘度显着降低,淀粉溶解度、透光度及粒径分布显着提高。其中藜麦淀粉分子量从44.5×106 g/mol下降到0.3×104 g/mol,降幅最大。等离子处理导致苦荞和高粱淀粉表面具有更多直径更大的孔洞和通道,而小麦和藜麦淀粉经等离子处理后淀粉颗粒发生聚集。淀粉晶体类型不变,结晶度和糊化温度显着提高,淀粉两消化阶段的水解动力学参数(C∞和K)均提高。(2)以苦荞淀粉(A型)、马铃薯淀粉(B型)、豌豆淀粉(C型)为原料,采用多种结构表征手段,系统研究HV-ST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多尺度结构的影响,明晰体外消化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分子量从2.45×107g/mol下降到1.74×107 g/mol,下降幅度最大。等离子处理导致淀粉颗粒内部产生从脐心向外延伸的孔洞,淀粉由表面分形结构转变为质量分形结构。淀粉无定形层厚度、单螺旋含量和无定形含量均显着下降,而淀粉结晶层厚度和双螺旋含量提高。等离子处理诱导产生较高的消化能力,苦荞淀粉以“由内而外”和“并排”的形式双向酶解,其消化率提高最大。(3)以蜡质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和高直链玉米淀粉为原料,系统研究HV-ST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直支比玉米淀粉多尺度结构特性、热特性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等离子处理后,蜡质玉米淀粉分子量从2.39×107g/mol下降到0.96×107g/mol,下降幅度较大。蜡质玉米淀粉和普通玉米淀粉结晶层厚度增加,分子有序性提高,属于结构更紧凑的质量分形,糊化温度和糊化焓也相应提高。高直链玉米淀粉结晶片层和非结晶片层厚度减小,糊化温度和糊化焓下降。淀粉颗粒表面发生刻蚀(孔洞、通道和沉积),淀粉比表面积增大,与淀粉酶反应的结合位点增大,因此体外消化率(C∞)和水解速率(K)均显着提高。(4)以苦荞淀粉为原料,系统研究HV-ST低温等离子强度对其理化特性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等离子体处理后,淀粉糊溶液p H值从6.99显着降低到3.22,FT-IR谱带上1720 cm-1处FWHH增大,1149和929 cm-1(C-O-C骨架)处减弱表明苦荞淀粉表面发生了氧化反应。等离子处理后苦荞淀粉短链(DP~6-24)比例升高,中长链(DP≥25)比例下降,淀粉链长分布向短链转移。苦荞淀粉长程和短程结构有序性提高,热稳定性提高。淀粉糊粘度显着降低,G’和G’’降低,凝胶强度下降,体外消化率(C∞)和水解速率(K)均显着提高。淀粉发生的所有变化与处理强度(电源电压和时间长度)呈正相关。(5)利用等离子处理导致淀粉比表面积增大,产生更多短而小分子链的特点,初步探索HV-ST低温等离子处理协同槲皮素复合对苦荞淀粉多尺度结构和消化特性的影响。槲皮素以“桥接”方式与淀粉链通过溶液中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结合,提高了淀粉链的有序度,淀粉结构更致密,结晶度和热稳定性提高。槲皮素的添加提高了体系的粘度,降低体系的流动指数,限制了淀粉对水解酶的可及性。与原始苦荞淀粉相比,等离子处理协同槲皮素复合后抗性淀粉含量由20.66%(pre-TBS)提高到44.21%(pre-TBS-P-Q-80)。综上,HV-ST低温等离子技术可达到改变淀粉颗粒结构、晶体结构、层状结构、分形结构和链结构的效果。此外利用HV-ST低温等离子协同槲皮素复合技术可产生更高的抗性淀粉。本研究为从分子水平实现等离子体技术调控淀粉性质提供理论基础,为淀粉绿色改性技术提供新途径,为研发营养健康淀粉类食品提供新材料。
余滔[10](2021)在《CSNS能量分辨中子成像谱仪数据读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造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体现出其生产力发展水平。从第一次工业文明开始,机器逐步代替手工成为制造业中的主要生产力,世界主要强国的发展历史都有力地证明,制造业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强盛。能量分辨中子成像谱仪根据中子特性设计瞄准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中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材料和器/部件在研发与设计、加工制造、运行与服役性能评价等应用环节的需求。谱仪将为解决若干瓶颈问题和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提供科学数据支撑。中子不带电,不与物质核外电子相互作用。呈现波动性的中子可以与物质微观结构相互作用,可以类比人们所熟知的X射线的探测原理对物质进行探测,中子是研究微观世界原理的有力手段。中子在分辨轻元素、同位素和近邻元素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此外,中子与样品的相互作用不会破坏样品内部结构,因此中子探测成为探测具有活性的生物样品的有效手段,中子波长短,对于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微小变化具有优势。随着中子源的不断发展,中子束流强度不断提高,中子散射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物质微观原理、化学材料结构、地质历史、生物医学等领域。近十年来,一系列新的成像概念,更多地利用中子辐射的独特特性来实现图像对比,有望进一步扩大成像研究的潜在应用。一些主要的技术发展包括:能量选择性(单色)成像、布拉格边缘成像、极化中子成像和中子共振吸收成像。值得注意的是,布拉格边缘成像是一种能量选择方法,有时也被称为能量分辨成像,与其他中子成像不同,其不仅对成像空间分辨有较高要求,而且由于其能量选择的特性,对时间分辨也有较高要求,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随着中子源束流强度的提高,能量分辨中子成像样品处束流强度也不断提高,针对中子成像能量分辨中子成像谱仪不同探测器的特性需要设计适合的数据读出方法。本论文聚焦中国散裂中子源能量分辨中子成像谱仪的数据读出方法预研,针对中国散裂中子源能量分辨中子成像谱仪高事例率、高时间分辨、高空间分辨、探测器系统规模大的特点,研究其数据读出方法。本论文在调研国际上相关谱仪及其读出电子学设计的基础上,提炼出能量分辨中子成像谱仪高事例率信号转换、高速实时数据处理、高速大规模数据传输三个关键问题,提出了适用于高事例率能量分辨中子成像探测器特点的实时数据读出方法。中子成像探测器前端电子学采用Timepix3芯片实现探测器信号的读取,具有高密度感光单元的Timepix3保障谱仪系统具有高空间分辨,其高速数据读出接口及独特的基于事件的数据读出机制保障谱仪系统具有高事例率转换能力与高时间分辨。衍射闪烁体探测器通道与数目众多,采用专用集成芯片MaPMTv10实现前端高通道数的数据读出。能量分辨中子成像谱仪由中子成像探测器与衍射闪烁体探测器组成,系统探测器众多,读出电子学系统采用嵌入式架构,Zynq系列片上系统集成软件可编程的ARM端,同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端可以实现硬件端编程,利用片上系统的可编程逻辑端高速实时计算能力实现实时数据处理,基于片上系统的处理器系统端搭建嵌入式系统完成数据上传,读出电子学引入WR(White Rabbit)授时系统与中子脉冲ID(Identity Document)系统实现系统时钟与数据同步。本论文对电子学原型电路进行了功能与性能测试,各电子学模块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适用于能量分辨中子成像探测器特点的高速读出方法实现了 3×106 n/cm2/s有效事例率、透射最佳波长分辨电子学贡献优于0.2%的中子成像数据读出。基于硬件的实时多重计数与像素数据处理方法实现了可灵活配置多重计数判选条件的FPGA多重计数处理逻辑、图像与能谱实时统计逻辑,使得处理后的成像分辨率提升。
二、激光小角散射仪的研制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小角散射仪的研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脲醛树脂的凝胶、形态及结晶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脲醛树脂的研究进展 |
1.2.1 脲醛树脂的合成反应及工艺研究 |
1.2.2 脲醛树脂的甲醛释放问题 |
1.2.3 脲醛树脂的固化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脲醛树脂的凝胶特征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脲醛树脂的合成 |
2.3.1 合成装置 |
2.3.2 合成方法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外观、密度、粘度、pH值、固体含量及贮存期 |
2.4.2 游离甲醛含量 |
2.4.3 羟甲基含量 |
2.4.4 胶合强度 |
2.4.5 甲醛释放量 |
2.4.6 高速离心 |
2.4.7 激光粒度(LS) |
2.4.8 偏光显微(POM) |
2.4.9 透射电子显微(TEM) |
2.4.10 差示扫描量热(DSC) |
2.4.11 凝胶渗透色谱(GPC)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LS分析 |
2.5.2 脲醛树脂的聚集状态 |
2.5.3 贮存时间对羟甲基及游离甲醛含量的影响 |
2.5.4 GPC分析 |
2.5.5 DSC分析 |
2.5.6 胶合强度及甲醛释放量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摩尔比对脲醛树脂形态及结晶特征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脲醛树脂的合成 |
3.3.1 合成装置 |
3.3.2 合成方法 |
3.4 测试与表征 |
3.4.1 粘度、p H值、固体含量、固化时间 |
3.4.2 游离甲醛含量 |
3.4.3 偏光显微(POM) |
3.4.4 X射线衍射(XRD) |
3.4.5 小角X射线散射(SAXS) |
3.4.6 扫面电子显微(SEM) |
3.4.7 透射电子显微(TEM) |
3.4.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3.4.9 水解稳定性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POM分析 |
3.5.2 XRD分析 |
3.5.3 SAXS分析 |
3.5.4 TEM分析 |
3.5.5 SEM分析 |
3.5.6 FT-IR分析 |
3.5.7 水解稳定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研究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基于四硫富瓦烯(TTF)液晶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液晶简介 |
1.2.1 液晶的发现以及发展 |
1.2.2 液晶的分类 |
1.3 四硫富瓦烯(TTF)液晶的简介 |
1.4 偶氮苯液晶的简介 |
1.5 胆固醇液晶的简介 |
1.6 研究意义 |
第2 章 基于四硫富瓦烯和偶氮苯单元液晶化合物的合成及介晶性能研究 |
2.1 设计思想 |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目标化合物5 的合成路线 |
2.4 目标化合物5 的合成方法 |
2.4.1 无水溶剂的处理 |
2.4.2 目标化合物5 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5 目标化合物的液晶性质 |
2.5.1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法 |
2.5.2 光学织构研究 |
2.5.3 小角X射线散射(SAXS)的研究 |
2.6 目标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和电导率测量 |
2.7 目标化合物的给电子能力和光异构化性质 |
2.8 目标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 |
2.9 本章小结 |
第3 章 含有胆固醇单元的四硫富瓦烯液晶凝胶因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设计思想 |
3.2 目标化合物11 的合成路线 |
3.3 目标化合物11 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3.4 目标化合物的液晶性质 |
3.4.1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法 |
3.4.2 光学织构研究 |
3.4.3 小角X射线散射(SAXS)的研究 |
3.5 目标化合物的凝胶性质 |
3.5.1 成胶能力 |
3.5.2 凝胶的形貌研究 |
3.5.3 凝胶的驱动力研究 |
3.6 凝胶的吸附研究 |
3.6.1 凝胶对罗丹明B溶液的吸附 |
3.6.2 凝胶柱的制作 |
3.7 目标化合物的电化学性研究 |
3.8 目标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 |
3.9 本章小结 |
第4 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3)对空气稳定的离子液体混合体系中多孔金属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离子液体概述 |
1.1.1 离子液体的发展史 |
1.1.2 离子液体的组成和分类 |
1.1.3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
1.1.4 离子液体的结构和性质 |
1.1.5 离子液体的应用 |
1.2 离子液体混合体系相行为 |
1.2.1 聚集行为 |
1.2.2 自组装行为 |
1.2.3 研究离子液体混合体系的意义及发展方向 |
1.3 离子液体体系中材料的制备 |
1.3.1 反应的溶剂 |
1.3.2 合成的模板 |
1.3.3 材料的前驱体 |
1.4 多孔金属材料概述 |
1.4.1 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
1.4.2 多孔金属氧化物材料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 |
第2章 部分互溶离子液体/乙醇体系中多孔普鲁士蓝类似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2 SAXS |
2.2.3 DLS |
2.2.4 普鲁士蓝类似物的合成 |
2.2.5 实验表征 |
2.2.6 催化反应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微观结构研究 |
2.3.2 普鲁士蓝类似物的制备与表征 |
2.3.3 材料的催化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_6mim][PF_6]/C_2H_5OH体系中多孔MOF材料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2 DLS |
3.2.3 多孔MOF材料的合成 |
3.2.4 实验表征 |
3.2.5 催化反应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微观结构研究 |
3.3.2 多孔MOF的制备与表征 |
3.3.3 多孔MOF材料的催化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_4mim][BF_4]/H_2O体系中多孔ZIF-8 的合成及其重金属吸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2.2 DLS |
4.2.3 多孔ZIF-8 的合成 |
4.2.4 实验表征 |
4.2.5 吸附反应及动力学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观结构研究 |
4.3.2 多孔ZIF-8 的制备与表征 |
4.3.3 多孔ZIF-8 材料的吸附性能及动力学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C_4mim][BF_4]/[C_6mim][PF_6]/H_2O/CaCl_2体系中多孔TiO_2的合成及其光降解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5.2.2 DLS |
5.2.3 多孔TiO_2的合成 |
5.2.4 实验表征 |
5.2.5 光降解反应及动力学研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微观结构研究 |
5.3.2 多孔TiO_2的制备与表征 |
5.3.3 多孔TiO_2材料的光降解性能及动力学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4)PP-PE嵌段共聚物与PP基弹性体相容性的研究及加工助剂对薄膜表面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课题背景 |
1.1.1 聚烯烃介绍 |
1.1.2 聚乙烯与聚丙烯介绍 |
1.2 烯烃嵌段共聚物与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
1.2.1 烯烃嵌段共聚物 |
1.2.2 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
1.3 同步辐射X射线 |
1.3.1 同步辐射介绍 |
1.3.2 X射线介绍 |
1.3.3 X射线原理 |
1.3.4 X射线发展史 |
1.3.5 小角X射线散射(SAXS) |
1.3.6 广角X射线衍射(WAXD) |
1.4 聚乙烯(PE)及其薄膜介绍 |
1.4.1 PE薄膜加工方法 |
1.4.2 PE薄膜种类及其应用 |
1.4.3 PE吹膜 |
1.5 高分子薄膜添加剂介绍 |
1.5.1 高分子薄膜含氟加工助剂 |
1.5.2 高分子薄膜爽滑剂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PP-PE嵌段共聚物与PP基PP-PE无规共聚物混合物的热分析和时间分辨同步X射线研究 |
2.2 引言 |
2.3 实验部分 |
2.3.1 原料 |
2.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4 实验表征与测试 |
2.4.1 热分析 |
2.4.2 广角X射线衍射(WAXD) |
2.4.3 小角X射线散射(SAXS)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INTUNE/VERSIFY共混体系的结晶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
2.5.2 INTUNE/VERSIFY共混体系的静态和时间分辨WAXD研究 |
2.5.3 INTUNE/VERSIFY共混体系的静态和时间分辨SAXS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分子薄膜添加剂对薄膜表面形态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
3.2 引言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原料 |
3.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3 薄膜试样的制备 |
3.4 实验表征与测试 |
3.4.1 薄膜表面形貌测试 |
3.4.2 雾度和透光率测试 |
3.4.3 摩擦系数测试 |
3.4.4 机械性能测试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轮廓仪测试表面形貌 |
3.5.2 雾度仪测定光学性能 |
3.5.3 摩擦仪测定摩擦系数 |
3.5.4 拉伸测定伸长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5)扫描金刚石氮-空位色心显微镜的研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磁性材料成像方法 |
1.1.1 克尔显微镜 |
1.1.2 电子显微镜 |
1.1.3 中子散射 |
1.1.4 X射线显微镜 |
1.1.5 扫描探针显微镜 |
1.2 本章小结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金刚石NV色心 |
2.1 金刚石 |
2.2 NV色心的形成 |
2.3 NV色心的电子结构 |
2.4 NV色心的性质 |
2.4.1 光学性质 |
2.4.2 自旋性质 |
2.5 NV色心弛豫过程 |
2.5.1 纵向弛豫时间 |
2.5.2 横向弛豫时间 |
2.6 空间定位 |
2.6.1 利用梯度磁场量子调控超分辨 |
2.6.2 利用硅针尖定位NV色心 |
2.7 NV-N耦合 |
2.8 NV测磁学 |
第3章 扫描NV探针显微镜 |
3.1 原子力显微镜 |
3.2 基于QTF的AFM |
3.2.1 用于形貌成像 |
3.2.2 用于磁场成像 |
3.2.3 线路图 |
3.3 光探测磁共振ODMR |
3.3.1 共聚焦光路 |
3.3.2 微波 |
3.3.3 外磁场 |
3.4 扫描NV显微镜 |
3.4.1 工作模式 |
3.4.2 调平分析 |
3.4.3 机械稳定性 |
3.5 扫描NV显微镜磁成像方法 |
3.5.1 采样方法 |
3.5.2 扫描方法 |
3.5.3 空间分辨率 |
3.5.4 NV-样品距离的定位 |
3.5.5 技术难点 |
3.6 金刚石探针 |
3.6.1 金刚石纳米柱 |
3.6.2 金刚石探针基片 |
3.6.3 石英音叉 |
3.6.4 金刚石探针的装配及测试 |
3.6.5 金刚石探针进一步处理 |
第4章 单细胞铁蛋白纳米磁成像 |
4.1 背景 |
4.2 实验原理 |
4.3 单细胞内铁蛋白的纳米磁成像 |
4.3.1 细胞样品的制备 |
4.3.2 实验设备 |
4.3.3 NV磁成像与透射电子显微镜联合成像 |
4.3.4 铁蛋白簇的高分辨磁成像 |
4.4 数据分析 |
4.4.1 重构磁场强度 |
4.4.2 分辨率分析 |
4.5 结论与展望 |
4.5.1 结论 |
4.5.2 展望 |
第5章 电场调控磁斯格明子动力学 |
5.1 斯格明子 |
5.1.1 背景 |
5.1.2 分类 |
5.1.3 产生机制 |
5.1.4 调控 |
5.1.5 扫描NV显微镜研究斯格明子 |
5.2 实验 |
5.2.1 材料体系以及研究方法 |
5.2.2 观察斯格明子的产生 |
5.2.3 单个斯格明子的高分辨磁成像 |
5.2.4 斯格明子的跳变 |
5.2.5 斯格明子随外磁场精细演化 |
5.2.6 电场调控形变 |
5.2.7 电场调控产生 |
5.3 展望 |
第6章 展望与总结 |
6.1 自旋-质量相互作用的探索 |
6.1.1 背景 |
6.1.2 实验 |
6.2 低温扫描NV显微镜 |
6.3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NV-~(14)N体系 |
A.1 理论计算 |
A.2 Hz精度测量 |
附录B 重构磁场矢量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多孔NbN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导发展简介 |
1.2 氮化铌特性及其制备方法 |
1.2.1 氮化铌超导材料简介 |
1.2.2 氮化铌超导薄膜制备方法 |
1.3 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简介 |
1.4 多孔超导薄膜研究 |
1.4.1 超薄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简介 |
1.4.2 超导多孔薄膜研究现状 |
1.5 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方案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表征手段 |
2.1 实验方法 |
2.1.1 薄膜制备 |
2.1.2 薄膜刻蚀 |
2.1.3 电子束曝光 |
2.2 表征方法 |
2.2.1 薄膜形貌与结构表征 |
2.2.2 薄膜成分表征 |
2.2.3 超导性能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氮化铌薄膜的优化与表征 |
3.1 氮化铌薄膜制备过程 |
3.1.1 材料选择 |
3.1.2 制备流程 |
3.2 磁控溅射参数对氮化铌薄膜的影响 |
3.2.1 氮氩比对氮化铌薄膜性能的影响 |
3.2.2 工作气压对氮化铌薄膜性能的影响 |
3.2.3 溅射功率对氮化铌薄膜性能的影响 |
3.2.4 衬底温度对氮化铌薄膜性能的影响 |
3.2.5 背底真空度对氮化铌薄膜性能的影响 |
3.2.6 预溅射时间对氮化铌薄膜性能的影响 |
3.3 超薄NbN薄膜的制备和表征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多孔氮化铌的研究 |
4.1 多孔阵列超导氮化铌薄膜制备 |
4.1.1 材料选择 |
4.1.2 制备过程 |
4.2 薄膜厚度对多孔氮化铌薄膜性能影响 |
4.3 孔径大小对多孔氮化铌薄膜性能影响 |
4.4 多孔超导纳米线 |
4.4.1 制备过程 |
4.4.2 超导纳米线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中国绵阳研究堆小角模式中子自旋回波装置设计与关键器件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中子自旋回波技术发展历程与现状 |
1.2.2 中子自旋回波小角散射技术的应用 |
1.3 自旋回波技术及SESANS散射原理 |
1.3.1 中子自旋及磁矩 |
1.3.2 自旋回波小角散射的经典力学描述 |
1.3.3 自旋回波小角散射的量子力学描述 |
1.3.4 自旋回波小角中子散射原理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中国绵阳研究堆SESANS谱仪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SESANS谱仪构型和建模方法简介 |
2.2.1 SESANS谱仪的不同构型 |
2.2.2 中子散射谱仪建模方法 |
2.3 SESANS谱仪总体设计及模型建立 |
2.3.1 SESANS谱仪各部件介绍 |
2.3.2 SESANS谱仪McStas模型建立 |
2.4 SESANS谱仪部件参数优化 |
2.4.1 聚焦单色器参数优化 |
2.4.2 中子极化器S-Bender参数优化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中国绵阳研究堆SESANS谱仪磁场系统设计与研制 |
3.1 引言 |
3.2 磁场系统总体设计 |
3.3 主磁场电磁铁线圈 |
3.3.1 磁场线圈组成及总体设计 |
3.3.2 主磁场电磁铁磁场计算及与极板尺寸的关系 |
3.3.3 主磁场与极板构型 |
3.3.4 主磁场结构设计及工艺改进 |
3.4 V型线圈π/2自旋翻转器 |
3.4.1 π/2自旋翻转器设计计算 |
3.4.2 π/2自旋翻转器结构设计 |
3.4.3 π/2自旋翻转器加工制造 |
3.5 步进磁场线圈 |
3.5.1 步进磁场线圈设计计算 |
3.5.2 步进磁场线圈结构设计和加工制造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自旋翻转器设计与研制 |
4.1 引言 |
4.2 坡莫合金薄膜翻转器参数设计 |
4.3 磁性薄膜自旋翻转器的制备与性能优化 |
4.3.1 磁性薄膜样品制备 |
4.3.2 软磁薄膜磁性优化 |
4.4 磁性薄膜自旋翻转实验 |
4.4.1 多层膜自旋翻转效果理论计算 |
4.4.2 极化中子自旋翻转效率测量 |
4.4.3 软磁薄膜自旋翻转效果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自旋翻转器支架设计 |
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谱仪控制技术及原位环境设备研制 |
5.1 引言 |
5.2 硬件和有效事件的识别与筛选 |
5.2.1 硬件连接 |
5.2.2 有效事件的识别与筛选 |
5.3 中子散射谱仪程序设计和关键特点 |
5.3.1 可视化界面 |
5.3.2 数据输出格式 |
5.3.3 批处理模式和数据在线分析 |
5.4 软件应用举例 |
5.5 小角中子散射样品环境原位加载装置设计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8)仿生IPMC柔性驱动器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柔性智能驱动材料研究进展 |
1.2.1 刺激响应水凝胶 |
1.2.2 液晶弹性体 |
1.2.3 形状记忆聚合物 |
1.2.4 纤维缠绕人工肌肉 |
1.2.5 电活性聚合物 |
1.2.5.1 电子型EAP |
1.2.5.2 离子型EAP |
1.3 IPMC人工肌肉特点及研究进展 |
1.3.1 IPMC人工肌肉材料特点 |
1.3.2 IPMC人工肌肉研究进展 |
1.4 选题意义和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比表面积Pt电极IPMC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方案 |
2.3 高比表面积Pt电极IPMC的制备方法 |
2.3.1 Nafion薄膜的前处理 |
2.3.2 异丙醇辅助化学镀 |
2.3.3 离子交换 |
2.4 性能测试 |
2.4.1 形貌表征 |
2.4.2 小角X-射线散射 |
2.4.3 电化学特性 |
2.4.4 形变位移测试 |
2.4.5 弯曲应变 |
2.4.6 阻滞力测试 |
2.5 实验结果分析 |
2.5.1 形貌表征 |
2.5.2 Nafion薄膜的溶胀率 |
2.5.3 小角X-射线散射测试 |
2.5.4 循环伏安特性 |
2.5.5 电化学阻抗 |
2.5.6 直流电压变形特性 |
2.5.7 交流电压变形特性 |
2.5.8 阻滞力测试 |
2.5.9 归一化阻滞力 |
2.6 仿生应用 |
2.6.1 仿生机械臂 |
2.6.2 逻辑电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d/Pt复合电极IPMC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方案 |
3.3 Pd/Pt复合电极IPMC的制备 |
3.3.1 Nafion薄膜的前处理 |
3.3.2 异丙醇辅助化学镀 |
3.3.3 离子交换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形貌表征与元素分布 |
3.4.2 循环伏安特性 |
3.4.3 电化学阻抗 |
3.4.4 直流电压下形变位移量 |
3.4.5 交流电压下形变位移量 |
3.4.6 阻滞力测试 |
3.4.7 归一化阻滞力 |
3.5 仿生应用 |
3.5.1 仿生花朵 |
3.5.2 仿生蜜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定向结构修饰Pt电极IPMC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仿生模本的研究与实验方案 |
4.2.1 仿生模本研究 |
4.2.2 实验方案 |
4.3 仿生结构的制备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4.1 形貌表征 |
4.4.2 循环伏安特性 |
4.4.3 电化学阻抗 |
4.5 仿生应用 |
4.5.1 仿生机械手 |
4.5.2 仿生爬行器 |
4.5.2.1 双足仿生爬行器 |
4.5.2.2 四足仿生爬行器 |
4.6 多模态变形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等离子处理对淀粉多尺度结构及苦荞淀粉-槲皮素互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淀粉的分类及概述 |
1.2 淀粉多尺度结构概述 |
1.2.1 淀粉多尺度结构 |
1.2.2 淀粉多尺度结构与消化特性的关系 |
1.3 淀粉改性技术 |
1.3.1 化学改性 |
1.3.2 物理改性 |
1.3.3 生物改性 |
1.3.4 复合改性 |
1.4 淀粉与其他组分结合 |
1.5 等离子体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
1.5.1 等离子体技术概述 |
1.5.2 等离子体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5.3 等离子体技术在淀粉领域中的应用 |
1.6 等离子体技术对淀粉改性研究现状 |
1.6.1 等离子处理对淀粉基本组分的影响 |
1.6.2 等离子处理对淀粉结构的影响 |
1.6.3 等离子处理对淀粉性质的影响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HV-ST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粒径A型淀粉理化特性和消化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和仪器 |
2.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样品的制备 |
2.2.2 淀粉基础组分测定 |
2.2.3 淀粉结构特性的测定 |
2.2.4 淀粉热特性的测定 |
2.2.5 淀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
2.2.6 淀粉糊特性的测定 |
2.2.7 淀粉颗粒粒径分析 |
2.2.8 淀粉消化特性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粒径结构淀粉基本组分的影响 |
2.4.2 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粒径结构淀粉分子链结构的影响 |
2.4.3 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粒径结构淀粉长程晶体结构的影响 |
2.4.4 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粒径结构淀粉短程晶体结构的影响 |
2.4.5 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粒径结构淀粉颗粒形态的影响 |
2.4.6 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粒径结构淀粉热特性的影响 |
2.4.7 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粒径结构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2.4.8 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粒径结构淀粉粒径分布的影响 |
2.4.9 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粒径结构淀粉水合特性的影响 |
2.4.10 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粒径结构淀粉透光率的影响 |
2.4.11 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粒径结构淀粉冻融稳定性的影响 |
2.4.12 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粒径结构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HV-ST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结构和消化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和仪器 |
3.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样品的制备 |
3.2.2 淀粉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3.2.3 淀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 |
3.2.4 淀粉小角X射线散射SAXS测定 |
3.2.5 淀粉广角X射线衍射XRD测定 |
3.2.6 淀粉分子量大小和链长分布测定 |
3.2.7 淀粉螺旋结构~(13)C CP/MAS NMR测定 |
3.2.8 淀粉体外消化特性分析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等离子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颗粒结构的影响 |
3.4.2 等离子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片层结构的影响 |
3.4.3 等离子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分形结构的影响 |
3.4.4 等离子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晶体结构的影响 |
3.4.5 等离子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链结构的影响 |
3.4.6 等离子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螺旋结构~(13)C CP/MAS NMR的影响 |
3.4.7 等离子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HV-ST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直支比玉米淀粉结构、热和消化特性影响 |
4.1 材料和仪器 |
4.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验样品的制备 |
4.2.2 淀粉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4.2.3 淀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 |
4.2.4 淀粉颗粒粒径测定 |
4.2.5 淀粉小角X射线散射SAXS测定 |
4.2.6 淀粉广角X射线衍射XRD测定 |
4.2.7 淀粉短程晶体结构FT-IR测定 |
4.2.8 淀粉分子量大小和链长分布测定 |
4.2.9 淀粉热稳定性测定 |
4.2.10 淀粉体外消化特性测定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直支比玉米淀粉颗粒结构的影响 |
4.4.2 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直支比玉米淀粉片层结构的影响 |
4.4.3 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直支比玉米淀粉分形结构的影响 |
4.4.4 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直支比玉米淀粉晶体结构的影响 |
4.4.5 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直支比玉米淀粉官能团的影响 |
4.4.6 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直支比玉米淀粉链结构的影响 |
4.4.7 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直支比玉米淀粉热稳定性的影响 |
4.4.8 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直支比玉米淀粉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HV-ST低温等离子强度对苦荞淀粉理化特性和消化特性的影响 |
5.1 材料和仪器 |
5.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试验样品的制备 |
5.2.2 苦荞淀粉结构特性的测定 |
5.2.3 苦荞淀粉理化特性的测定 |
5.2.4 苦荞淀粉热特性的测定 |
5.2.5 苦荞淀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
5.2.6 苦荞淀粉糊流变特性的测定 |
5.2.7 苦荞淀粉消化特性的测定 |
5.3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不同低温等离子强度对苦荞淀粉链长分布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5.4.2 不同低温等离子强度对苦荞淀粉颗粒结构的影响 |
5.4.3 不同低温等离子强度对苦荞淀粉晶体结构的影响 |
5.4.4 不同低温等离子强度对苦荞淀粉官能团的影响 |
5.4.5 不同低温等离子强度对苦荞淀粉色泽的影响 |
5.4.6 不同低温等离子强度对苦荞淀粉水合特性的影响 |
5.4.7 不同低温等离子强度对苦荞淀粉热特性的影响 |
5.4.8 不同低温等离子强度对苦荞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5.4.9 不同低温等离子强度对苦荞淀粉老化特性的影响 |
5.4.10 不同低温等离子强度对苦荞淀粉稳态流变特性的影响 |
5.4.11 不同低温等离子强度对苦荞淀粉动态流变特性的影响 |
5.4.12 不同低温等离子强度对苦荞淀粉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
5.4.13 不同低温等离子强度对苦荞淀粉结构和性质的主成分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HV-ST低温等离子处理协同槲皮素复合对苦荞淀粉结构和消化特性的影响 |
6.1 材料和仪器 |
6.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6.1.2 仪器与设备 |
6.2 试验方法 |
6.2.1 试验样品的制备 |
6.2.2 复合物结构特性的测定 |
6.2.3 复合物热稳定性的测定 |
6.2.4 复合物溶解度和膨胀度的测定 |
6.2.5 复合物稳态流变性质的测定 |
6.2.6 复合物动态流变性质的测定 |
6.2.7 复合物消化特性的测定 |
6.2.8 酶抑制试验 |
6.3 数据处理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低温等离子处理协同槲皮素复合对苦荞淀粉颗粒结构的影响 |
6.4.2 低温等离子处理协同槲皮素复合对苦荞淀粉晶体结构的影响 |
6.4.3 低温等离子处理协同槲皮素复合对苦荞淀粉官能团的影响 |
6.4.4 低温等离子处理协同槲皮素复合对苦荞淀粉热稳定性的影响 |
6.4.5 低温等离子处理协同槲皮素复合对苦荞淀粉水合特性的影响 |
6.4.6 低温等离子处理协同槲皮素复合对苦荞淀粉稳态流变特性的影响 |
6.4.7 低温等离子处理协同槲皮素复合对苦荞淀粉动态流变特性的影响 |
6.4.8 低温等离子处理协同槲皮素复合对苦荞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低温等离子处理对不同类型淀粉多尺度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
7.2 低温等离子处理协同槲皮素复合对苦荞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机理探讨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CSNS能量分辨中子成像谱仪数据读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背景介绍 |
1.1 中子及中子源 |
1.1.1 中子及其应用 |
1.1.2 中国散裂中子源 |
1.2 中子成像方法 |
1.2.1 传统中子成像 |
1.2.2 光栅干涉成像 |
1.2.3 极化中子成像 |
1.2.4 能量分辨中子成像 |
1.3 能量分辨中子成像探测器 |
1.3.1 气体探测器 |
1.3.2 闪烁体探测器 |
1.3.3 半导体探测器 |
1.4 中国散裂中子源能量分辨中子成像谱仪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位置灵敏中子成像探测器数据读出方法调研 |
2.1 一维位置灵敏中子成像探测器数据读出方法调研 |
2.2 二维位置灵敏中子成像探测器数据读出方法调研 |
2.2.1 并行数据读出方案 |
2.2.2 采用ASIC降低数据读出通道 |
2.3 像素结构中子成像探测器数据读出方法调研 |
2.3.1 采用CCD的数据读出方案 |
2.3.2 采用ASIC的数据读出方案 |
第3章 能量分辨中子成像谱仪数据读出方法研究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探测器信号分析 |
3.1.2 事例率 |
3.1.3 空间测量需求 |
3.1.4 时间测量需求 |
3.2 前端转换芯片 |
3.2.1 中子成像探测器前端转换芯片 |
3.2.2 衍射闪烁体探测器前端转换芯片 |
3.3 多重计数分析 |
3.3.1 多重计数产生原因 |
3.3.2 多重计数处理条件分析 |
3.4 读出系统架构 |
第4章 读出电子学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同步设计 |
4.1.1 中子脉冲ID系统 |
4.1.2 WR授时系统 |
4.2 中子成像探测器读出电子学原型 |
4.2.1 UDPM硬件设计 |
4.2.2 固件设计 |
4.2.3 基于硬件的实时数据处理 |
4.3 衍射闪烁体探测器读出电子学原型 |
4.3.1 DCM硬件设计 |
4.3.2 DPM硬件设计 |
4.3.3 固件设计 |
4.4 数据读出软件实现 |
4.4.1 软件系统架构 |
4.4.2 软硬件交互接口 |
4.4.3 数据交互协议 |
第5章 测试与验证 |
5.1 电子学性能测试 |
5.1.1 高数串行数据传输性能评估 |
5.1.2 软硬件交互数据传输性能评估 |
5.1.3 嵌入式系统以太网传输性能评估 |
5.2 光学测试 |
5.2.1 放大倍数对成像的影响 |
5.2.2 焦距对光斑大小的影响 |
5.2.3 多重计数处理对成像的影响 |
5.3 中子束流测试 |
5.3.1 放大倍数对成像的影响 |
5.3.2 阈值调节对成像的影响 |
5.3.3 中子能谱测量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激光小角散射仪的研制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脲醛树脂的凝胶、形态及结晶特征研究[D]. 李吉. 广西大学, 2021
- [2]基于四硫富瓦烯(TTF)液晶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 马利娜.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1)
- [3]对空气稳定的离子液体混合体系中多孔金属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 宋宗仁. 辽宁大学, 2021
- [4]PP-PE嵌段共聚物与PP基弹性体相容性的研究及加工助剂对薄膜表面结构的影响[D]. 薛巧男. 沈阳化工大学, 2021
- [5]扫描金刚石氮-空位色心显微镜的研制及其应用[D]. 郭茂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多孔NbN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白宇昕.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中国绵阳研究堆小角模式中子自旋回波装置设计与关键器件研制[D]. 王亭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8]仿生IPMC柔性驱动器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D]. 张浩. 吉林大学, 2021(01)
- [9]等离子处理对淀粉多尺度结构及苦荞淀粉-槲皮素互作的影响[D]. 高闪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10]CSNS能量分辨中子成像谱仪数据读出方法研究[D]. 余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