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斧头湖菱群落的春季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王昱熙[1](2021)在《长江中下游湿地10种水鸟种群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展鸟类种群数量和成幼比的长期监测,可以掌握种群大小与趋势,了解繁殖率、死亡率和平均寿命等重要的种群参数,为进一步研究环境变化对种群动态影响的机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长江中下游湿地是东亚水鸟重要越冬地,为了解长江中下游湿地大型水鸟种群动态的变化机制,本研究基于越冬水鸟长期调查结果,结合文献调研,获得了 10种大型水鸟越冬种群的数据和趋势;同时通过调查,获得长江中下游湿地10种水鸟成幼比数据,为种群变化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然后结合成幼比数据,计算了种群的年均死亡率和平均寿命。最后提出了长江中下游湿地大型水鸟成幼比系统监测方案,以确保开展长期的监测工作。其主要结果如下:本文基于2003/04-2019/20年1-2月期间6次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的结果,估算了 3种鹤科水鸟(灰鹤、白头鹤和白枕鹤)的种群值,结合本课题组发表的7种大型水鸟(白鹤、鸿雁、小白额雁、白额雁、灰雁、豆雁和小天鹅)的种群估计值和每年越冬数量,获得了 10种大型水鸟长江越冬种群趋势。结果表明,7种大型水鸟(白鹤、白头鹤、白枕鹤、鸿雁、小白额雁、白额雁和小天鹅)呈现下降趋势,其余3种(灰鹤、灰雁和豆雁)呈上升趋势。为解释长江越冬水鸟种群趋势的形成机制。本课题组在2016-2019年各年的11-12月,对该区域的这10种水鸟开展了成幼比的调查工作,其中10种大型水鸟(灰鹤 Grus grus、白鹤 Leucogeranus leucogeranus、白头鹤 Grus 白枕鹤Antigone vipio、鸿雁Anser cygnoides、小白额雁Anser erythropus、白额雁Anser albifrons、灰鹤AnserAnser、豆雁 Anser fabali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的幼鸟在秋季到达长江时,仍易于被远距离辨识,因此常被用来进行种群生态学研究。通过成鸟和幼鸟的辨识获得每个物种幼鸟占群体总数的比例。结果表明,4年中这10种水鸟成幼比变化趋势一致,均为“V”字形,即2017年调查结果是所有水鸟成幼比4年中数据的最小值,最可能的原因是2017年繁殖期这10种水鸟在俄罗斯(白鹤、白头鹤、小白额雁、白额雁、豆雁和小天鹅)和蒙古(白枕鹤、灰鹤、鸿雁和灰雁)的繁殖成功率较低。其中种群趋势下降的7种水鸟(白鹤、白头鹤、白枕鹤、鸿雁、小白额雁、白额雁和小天鹅)成幼比的平均值是0.168,种群趋势上升的3种水鸟(灰鹤、灰雁和豆雁)成幼比的平均值是0.173。T检验的结果表明成幼比没有差异(P=0.6013),这说明繁殖成功率不是影响种群趋势下降的主导因素。基于各物种每年的越冬数量与平均成幼比,计算10种水鸟平均死亡率。结果表明,种群趋势下降物种(7种水鸟)的年均死亡率为0.245,种群趋势上升物种(3种水鸟)的年均死亡率为0.125。T检验的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显着差异(P=0.006208)。因此,高死亡率是长江越冬种群数量下降的主导因素。同时,平均寿命的研究结果表明,种群下降物种的平均寿命是14岁,种群上升物种的平均寿命是13岁,尽管T检验结果表明两者间没有显着差异(P=0.2822),但下降种群显示出平均寿命略高于上升种群,与之相对应的,其成幼比略低于上升种群,这种现象表明,呈现下降趋势的种群可能通过深化“K对策”来调节种群稳态,即采用延长成鸟寿命,并降低繁殖成功率。综上,长江中下游湿地10种水鸟中7种呈现下降趋势,且下降的主导因素是高死亡率而非低繁殖成功率。上述结果表明,开展长期鸟类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但在长江湿地这一面积巨大的区域,开展野外监测是繁重的。为在有限时间内,更加高效地监测水鸟在长江中下游湿地的成幼比,基于2016-2019年的数据,引入2个重要监测指标(“关键湖泊”和“关键调查位点”)。基于年度间比较结果,我们的研究提出了“长江中下游湿地10种水鸟成幼比系统监测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卫星追踪数据,结合野外调查结果,发现这10种鸟类中的75%的个体在11月到达长江越冬地。因此,将调查时期由原来的30天(11-12月期间)缩短为15天(12月1-15日)。在12月中上旬,幼鸟与成鸟仍可区分。2.由于鸟类分布变化,4年中调查湖泊的总数量为17个,平均每年调查12个湖泊。总位点数量为501个,平均每年调查125个位点。为缩短调查时间,本文提出了“关键湖泊”的筛选方法:1.保留鸟类物种和数量多的湖泊,并增加调查位点;2.删去鸟类物种和数量少的湖泊。保留“关键湖泊”(即某1年或以上鸟类总数量达到了该物种当年调查总数5%的湖泊)。满足该条件的湖泊有6个(鄱阳湖、东洞庭湖、升金湖、龙感湖、菜子湖和沉湖)。同时,本文也提出了“关键调查位点的筛选方法”:1.仅保留鸟类数量大于迁徙路线1%种群量级的调查位点。这些湖泊“关键调查位点”4年总和为258个;进一步删除和优化“调查视野重叠位点”,并在前期调查未覆盖区域增加新的位点,最终设置了 155个“关键调查位点”,作为长期调查的固定位点。基于“成幼比在不同监测时期、湖泊和位点的差异性分析”,本文推荐的监测方案所获得的结果和每年调查结果的差异在5%以内。同时,完全独立性假设检验的分析还表明,拥有幼鸟家庭的6种鸭科水鸟比4种鹤科水鸟,更喜欢聚集在一起,而不是随机分布。基于这一重要发现,进一步计算了每个物种需要统计的最低总数,10个物种的总数分别如下:灰鹤(1,511)、白鹤(1,129)、白头鹤(1,744)、白枕鹤(1,588)、鸿雁(2,761)、小白额雁(826)、白额雁(6,364)、灰雁(1,312)、豆雁(8,955)和小天鹅(5,844)。基于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指明了后续研究的方向。在开展长江越冬水鸟种群系统监测的同时,进一步调查不同种群个体的死亡地点、时间和原因,再阐明种群下降机制的同时,为下降种群的精准保护提供依据。
邢金娣[2](2021)在《基于物候特征的长江中游典型浅水湖泊水生植被类群遥感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生植物作为湖泊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在整个水体生态系统的构建、平衡、和恢复等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长江中游地区的湖泊生态与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水生植物大面积减少,部分群落已经从湖泊中消失。遥感技术具有快速、大范围和周期性的特点,具有常规水生植物监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选取了长江中游五个典型的中小型浅水湖泊为研究区,本研究以1990年~2020年Landsat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分析水生植物不同类群物候参数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基于物候特征的水生植物类群遥感分类算法,从而分析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不同年份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演变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的光谱特征发现通过单一的光谱信息无法准确分类不同类群水生植物,借助物候特征差异则可以实现该目标。这是因为挺水植物的NDVI值全年大于零且生长季较长,浮叶植物生长季也比较长,能够持续到11月份,而漂浮植物的生长季较短,能持续到10月份。基于该物候特征构建的遥感分类方法的总体精度为83.33%,Kappa系数为0.7687。(2)在空间分布上,挺水植物主要分布在沿岸浅水区,浮叶植物分布在挺水植物外围,漂浮植物除了分布在浮叶植物附近之外,也会向靠近湖心的地方漂浮。在年际尺度上,水生植物的变化特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990年到1999年间,水生植物生长旺盛,物种丰富,空间面积也比较大。该阶段龙感湖水生植物以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为主,其他湖泊以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为主。2000年到2010年,洪湖、梁子湖、长湖以及斧头湖的漂浮植物大量发育,水生植物以漂浮植物和浮叶植物为主;龙感湖则是挺水植物大量发育,挺水植物成为该阶段的主要水生植物。2011年到2020年,各湖泊水生植物覆盖面积都呈减小的趋势,洪湖、梁子湖、长湖以及斧头湖的漂浮植物减少,浮叶植物增加,水生植物重新以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为主,但水生植物的规模已无法与90年代相比。龙感湖则是挺水植物大量减少,水生植物重新以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为主。面对不同的极端气候事件,水生植物响应不同。洪水发生后,水生植物各类群面积都大量减小,洪水退后漂浮植物首先恢复,之后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逐渐恢复。春季大旱发生时,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大量发育,促使水生植物结构的演变方向发生改变。(3)年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对水生植物的影响并不显着。春季水位、夏季水位与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面积变化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对漂浮植物的面积变化影响不大。春季水位较高会抑制种子萌发,夏季水位较高会使水生植物大量死亡。随着水深梯度的变化,挺水植物主要分布在沿岸浅水区,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的最大适应水深一般为3米左右。漂浮植物随风漂浮的特性使其在4米左右水深处也能够被观察到。围网养殖等人类活动显着影响水生植物的生物量和群落结构。
徐明,许静波,唐春燕,刘军,王琴,李一平,朱立琴[3](2021)在《大纵湖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里下河腹地位于江淮两大水系交融地带,人类活动严重影响区域水生态环境。鉴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可作为水环境变化重要指标,于2015-2017年对里下河腹地典型湖泊大纵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因子进行逐月采样调查,分别采用藻类生物学指标和综合营养指数对大纵湖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基于相关性分析法,探讨浮游植物与水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显示,大纵湖在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23种(属),以绿藻、硅藻、蓝藻为主,分别为50、35、18种,占总种数的40.65%、28.46%、14.63%。全湖各采样点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为3.70×106~6.25×106个/L;空间上略有差异,夏季藻类丰度较高,冬季最低。大纵湖各个采样点浮游植物优势种基本相同,共8种。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年均值分别为2.74和0.78,表明大纵湖处于轻-中度污染状态。综合营养指数显示,大纵湖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两者结果基本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WT)、透明度(SD)、浊度(TUB)和总氮(TN)是影响大纵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质指标。
王贝利[4](2020)在《武汉市三个不同类型湖泊湿地浮游植物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枯竹海、王浪湖、外沙湖是武汉市三个不同类型的湖泊,近年来水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为探究不同保护措施下的三个湖泊水质情况及浮游植物群落变化,本文于2018年期间,根据三个湖泊基本形状特征设置14个采样点,春、夏、秋、冬四个季度采集浮游植物样品,分析三个湖泊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量、叶绿素等群落参数与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点,将浮游植物群落参数、叶绿素和水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和典范对应分析,确定影响浮游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枯竹海、王浪湖和外沙湖三个湖泊水温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均呈现秋季(27.65±1.12℃)>夏季(24.76±1.61℃)>冬季(16.19±0.62℃)>春季(7.33±1.82℃)的趋势;枯竹海、王浪湖和外沙湖三个湖泊p H值的变化范围分别是7.9-9.3、7.6-8.4和6.8-8.5;三个湖泊均表现出夏秋季透明度下降的趋势,其中外沙湖在秋季透明度最低;三个湖泊均为春季溶解氧浓度最高,秋冬季溶解氧浓度呈下降趋势,其中外沙湖秋季溶解氧浓度最低;王浪湖春季氨氮浓度显着高于另外两个湖泊;过量氮、磷造成水体污秽异臭,使湖泊发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三个湖泊总氮、总磷浓度均表现在秋季最高,且王浪湖>外沙湖>枯竹海,且三个湖泊中总氮浓度最高的季节均超过2.0 mg/L(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限值)。(2)枯竹海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97种,王浪湖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78种,外沙湖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58种,三个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生物量均以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为主。从生物量来看,枯竹海与王浪湖各季节生物量均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外沙湖有所不同,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从丰度来看,王浪湖与外沙湖丰度均为春季最高,三个湖泊均为冬季最低。从优势类群来看,枯竹海和外沙湖秋季均以蓝藻门占绝对优势,枯竹海冬季以硅藻占优势,春季以绿藻门占据绝对优势,王浪湖和外沙湖冬季均以绿藻门占绝对优势,王浪湖夏、秋季以蓝藻门占优势。从优势种来看,枯竹海全年优势种为长孢藻和微藻,王浪湖全年优势种为裸藻,外沙湖全年优势种为微藻和细小平裂藻。(3)外沙湖叶绿素a含量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夏季叶绿素a平均含量86.72ug/L,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枯竹海春季平均叶绿素a含量为32.06 ug/L,夏季叶绿素a含量较春季出现一个明显增长,平均叶绿素a含量为240.30 ug/L,高于春季的8倍左右;空间变化上,王浪湖和外沙湖均表现为东北部湖区较高,枯竹海则表现为南部湖区较高。(4)三个湖泊浮游植物全年平均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春季最高,从夏季到冬季枯竹海和外沙湖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王浪湖物种多样性随季节变化不明显。从空间分布来看,王浪湖和外沙湖物种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秋季湖区西部较低,枯竹海和外沙湖则表现出夏季湖区中部较低。(5)枯竹海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参数(叶绿素a、细胞密度、生物量)主要受水温、p H、高锰酸盐、水深的影响,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水温、透明度、硝酸盐氮的影响。王浪湖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参数(叶绿素a、细胞密度、生物量)主要受水温、p H、透明度、氨氮、水深的影响,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溶解氧、总氮、硝酸盐氮的影响。外沙湖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参数(叶绿素、细胞密度、生物量)主要受水温、p H、透明度、溶解氧、总氮、硝酸盐氮的影响,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氨氮、硝酸盐氮、电导率、水深的影响。(6)枯竹海浮游植物中水温显着影响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的生长;王浪湖中硝酸盐氮对水生植物绿藻门和硅藻门生长有显着影响,水温对蓝藻门的生长影响显着,而p H对裸藻门的生长有显着影响;外沙湖中氨氮对浮游植物中的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的生长有显着影响。
王慎[5](2020)在《澜沧江典型水库沉积物脱氮细菌环境特征及其脱氮功能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澜沧江流域中的不同水体混合特征的两个水库的沉积物调查发现,作为水库重要的物质汇集地,沉积物担负了脱氮作用的重任,同时不同深度的沉积物表现了不同的理化特点,为了解这种差异现象,分析了水体分层、沉积物环境因子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其中发现的有价值的好氧反硝化功能微生物进行了室内的驯化分离,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实现纯种菌的属类鉴定。同时在实现微污染水体的深度脱氮方面,选取了不同类型的天然微污染水体,研究分析了菌株在实际应用中的异位脱氮效果,取得了主要结论如下:(1)小湾、漫湾是两种不同水温分层水库,其中小湾水库表底温差3.3℃,最大温度梯度0.2℃·m-1,为分层水体,漫湾水库表底温差0.1℃,为混合水体。(2)小湾水库沉积物间隙水NH4+-N和NO3--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233、0.030 mg·L-1,漫湾水库分别为2.569、0.016 mg·L-1,NH4+-N在间隙水中均表现垂向向下增大的趋势,而NO3--N垂向变化不明显但均在深层最底。(3)小湾与漫湾水库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具有相同的优势菌门、纲、属,水库水体分层差异对沉积物营养盐及微生物垂向分布无显着影响。其中,漫湾相比小湾沉积物反硝化菌更丰富,小湾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相比漫湾更为丰富,同一库区沉积物底层反硝化菌丰度表现较高,有机物降解菌、硝化菌、厌氧氨氧化菌丰度表现较低,是造成沉积物营养盐库间差异和垂向差异的原因。(4)小湾水库沉积物成功筛选分离一株贫营养型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XW731,根据形态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进一步对其脱氮效率研究发现,菌株分别以NH4+-N、NO3--N和NO2--N为唯一氮源的去除率为33.6%、68.5%和9.1%,在以NH4+-N和NO3--N为氮源时,去除率分别为66.4%、89.6%,表现更高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力。(5)在异位脱氮应用分析当中,菌株XW731对城市微污染水体具有一定脱氮效果,对城市河道水体NH4+-N和NO3--N去除率为38.3%和42.4%,对城市降雨水体为22.2%和7.7%;对武汉市不同营养类型湖泊水体同样具有一定脱氮效果,其中对重度富营养湖泊的TN具有61.0%最高去除率,在中度和重度富营养类型中脱氮效果更佳,适用于武汉市这种以中度富营养为特点的湖泊。
陈方圆[6](2020)在《松嫩平原菰萌蘖和生长对生境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极端水文事件频发、土壤盐分积累加剧,使得松嫩平原湿地植物面临日趋严重的淹水和盐胁迫,进而加速湿地植被的退化。为了保持盐碱化湿地的生态系统稳定及进行退化湿地的植被恢复,湿地植物对不同水文情势和盐分条件的响应规律成为了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对此,本研究调查分析了当前松嫩平原西部(以莫莫格保护区为例)天然菰群落的种群、群落特征及其与生境因子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淹水与盐度的双因素交互实验,探究不同淹水深度和盐度梯度下菰的根茎萌蘖特征与幼苗生长特征,揭示菰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的适应策略及机制,从而发掘该群系菰的水盐耐受潜力及松嫩平原西部天然菰群落的分布和退化原因,弥补湿地重要植物菰在盐碱条件下研究的不足,为松嫩平原西部盐碱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松嫩平原菰一般生长在5-30 cm水深的微咸水湿地中。菰的叶面积、比叶面积及地下生物量在不同生境之间差异显着,株高和地上生物量则差异不显着;地上生物量主要受土壤总氮含量和含盐量的控制,株高受水体总氮的控制,其余指标均不受测试生境因子的影响。2)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菰根茎芽的最终萌蘖率和存活率显着下降,新萌蘖幼苗的绝对生长率(AGR)和苗高显着增加,而平均萌蘖时间则先增加后减小,在淹水为0 cm时平均萌蘖时间最小,淹水5 cm时最大。盐度未对菰根茎芽的最终萌蘖率和存活率表现出显着影响,然而随着盐度的增大,平均萌蘖时间先减小后增加,在盐度为0 mmol/L时为最大值,盐度为5 mmol/L时达到最小值;AGR和苗高则先增大后减小,在盐度为5 mmol/L时达到最大值。而淹水与盐度的交互作用仅对苗高表现出显着影响。可见,菰根茎的萌蘖初期是一个对淹水敏感的阶段,同时对盐胁迫的耐受性在实验设定的50 mmol/L范围内较强;而随后幼苗的初期生长阶段对盐度的敏感性增强,但5 mmol/L的盐度下始终生长良好。3)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菰幼苗的株高和地上生物量显着增大,而根茎长、根长、总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根冠比均显着减小,叶面积则先增加后减小。而随着盐度的增加,除根冠比未受显着影响外,菰幼苗的株高、叶面积、根茎长、根长、总生物量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显着减小。淹水深度和盐胁迫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株高和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总体来看,菰在实验设定的60 cm淹水深度及100 mmol/L盐度范围内均可以生存,不同胁迫条件下其生长情况表现出明显差异。
史鹏程[7](2020)在《水源地水库浮游藻类和水质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水库是许多大、中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其水质安全事关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有害藻类水华、异味物质、氮磷超标等我国水源地水库高发的水环境问题,特别是藻类水华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和偶发性等特点,给城市供水安全带来挑战。认知水源地水库中藻类及相关水质指标的变化特征、驱动机制能为水源地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本研究以华东地区最大的水源地水库新安江水库(千岛湖)及江苏省17个水源地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周年高频观测、夏季水华敏感季调查及水体沉降物自动捕获器观测等手段,刻画了水库水源地藻类群落结构的周年变化特征,揭示了夏季水库异味物质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暴雨入流等水文过程对水库悬浮物沉降的影响及其水质效应。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大型水源地水库新安江水库的湖心区藻类群落演替存在明显的时空演替特征:季节上,硅藻在4~6月出现峰值,蓝藻和绿藻则在7~8月,隐藻生物量较低,峰值出现在其余藻类较少的10~11月;垂向上,绿藻分布于水体表层,蓝藻和硅藻主要分布于次表层(约5~7 m处);藻类生物量与温度极显着相关(P<0.01),蓝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29℃,硅藻为25℃;短期内连续的极端降雨事件往往会导致湖心区中层(10~20 m)水体总藻生物量增加,表层水体蓝藻增加,绿藻减少,这表明蓝藻对高浊度低透明度水体的适应性要好于绿藻。2.暴雨过程对水源地水库水质影响明显。新安江水库水体浊度、悬浮颗粒物浓度(SS)、颗粒物沉降通量与降雨量、入库流量极显着相关,中雨以上降雨过程与河流区浊度增量呈指数相关(R2=0.81),持续强降雨则对浊度有累加效应,但对过渡区影响不大。沉降颗粒物通量自上游至下游显着下降,但是颗粒物中的氮、磷含量显着上升:SS浓度自河流入库区至下游大坝随距离增加呈较好的指数下降特征(R2=0.84),降雨较多的春夏季更为明显,全库颗粒物沉降通量为2.57×106 t?a-1,其中春夏季沉降通量高于秋冬季;上游的街口、中游的小金山和下游的大坝捕获沉降物中颗粒态氮含量(PN)分别为6812、15886和21986 mg?kg-1,磷含量(PP)分别为2545、3269和3077 mg·kg-1,自上游向下递增。结果表明,新安江水库年均库容淤损率为0.07%,与全国其它大型水库相比较低,但是坝前沉降物营养盐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内源释放风险。3.丘陵山区的水源地水库普遍存在异味物质风险。江苏17个水源地型水库中,约三分之一的水库出现部分水层异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MIB)浓度超标,MIB平均浓度为(13.7±20.7)ng?L-1;多个水库检出土臭素(GSM),但其浓度均没有超过10 ng?L-1的饮用水标准浓度(最大浓度为4.6 ng?L-1);同步水质调查及统计分析表明,MIB浓度和水体叶绿素a浓度、水体透明度、悬浮颗粒物浓度、富营养化指数等重要水质指标及浮游植物生物量(特别是蓝藻生物量)相关性显着(P<0.05),其中MIB与叶绿素a、富营养化指数呈极显着的相关关系(P<0.01)。上述调查研究说明:(1)藻类高频自动监测技术能有效的监测水库藻类群落演替规律,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2)管理者应该注意极端降雨事件对水库的影响,加强流域水土保持治理;(3)坝前悬浮颗粒物沉降不多,但是应该注意高营养盐沉积物内源释放对水质的影响。本研究成果能为水源地水库水质安全保障提供科学支撑;(4)实施营养盐外源输入削减、提高流域植被覆盖度、科学调控渔业养殖规模等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措施是水库异味物质控制的关键。
程娜,刘来胜,徐建新,霍炜洁,殷淑华[8](2019)在《中国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优化配置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水生植物可有效去除水体污染物,提升水质和水域景观功能,修复受损生态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工程中。由于人工构建和配置的水生植物群落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远不如自然状态下的水生态系统,因此如何合理构建水生植物群落,优化配置其群落结构,成为了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水生态修复的关键。在全面综述水生植物群落构建和优化配置基础理论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水生植物构建的目标区域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水域空间单元细分对水生植物配置的重要性。通过解析物种选择与搭配、水域立体空间配置、不同季节植物组合3个制约水生植物群落构建的关键环节,为构建健康稳定的水生态系统提供了优化路径。在建设水生态文明和"河湖长制"的宏观背景下,提出了加强水生植物群落配置模式选择与优化研究的建议,强化了运行期的跟踪监测,配置模式和效用评价等相应的管理模式研究。
何乾坤[9](2019)在《武汉市湖泊时空演变特征及原因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湖泊是城市中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组成的景观综合体,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市是全国拥有湖泊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武汉市湖泊呈现出数量减少,面积萎缩和湖泊水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本文以武汉市49个湖泊为研究对象,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Landsat TM/OLI影像和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提取了主城区、近城区和远城区湖泊的面积及周长,比较了各区域内湖泊面积的变化特征及其异同之处。并基于对湖泊水体的实地采样,分析了各区域内湖泊水质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各区域之间的特征。最后结合气象数据,统计年鉴数据和湖泊形态数据分析了湖泊面积变化和水质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湖泊保护的相关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1987年-2017年,武汉市49个湖泊面积在总体上呈现出减少的趋势。30年间,湖泊面积减少量为8640.456公顷,总体萎缩率为9.05%,总体变化强度指数为-0.30。主城区(16个)、近城区(18个)和远城区(15个)的湖泊面积减少量分别为1696.592公顷、3421.45公顷和3522.414公顷,总体的萎缩率分别为26.97%、24.59%和4.70%,总体变化强度指数分别为-0.8989,-0.8196和-0.1560,其中,主城区的湖泊面积持续减少,而近城区和远城区的湖泊面积在1987-1996年间有所增加,此后持续减少,并且随时间推移,武汉市湖泊萎缩中心逐渐从主城区转移到了近城区。(2)武汉市湖泊的水质情况存在明显的季节特征和区域特征。根据单因子评价法,总磷(TP)浓度均为秋季浓度>春季浓度;总氮(TN)浓度均为春季浓度>秋季浓度;化学需氧量(COD)在近城区和远城区为秋季浓度>春季浓度,主城区为春季浓度>秋季浓度;浮游植物的多度和物种丰富多也为秋季>春季。总磷、总氮、COD的达标比例以及综合污染指数(P≤0.4)的比例,以及浮游植物个体数量、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综合反映出武汉市3个城区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水质污染程度,均表现为近城区>主城区>远城区。(3)人口增加和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张,是导致武汉市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气象因素(降雨量和年均温)对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较小。并且湖泊的空间分布与湖泊受到人为干扰的程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而湖泊内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本地种对降低水体氮磷含量和COD具有显着作用,而外来种的存在对水体污染的恢复不利。
徐艺文[10](2019)在《江汉湖群典型浅水性湖泊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以斧头湖、梁子湖、网湖、长湖、涨渡湖为例》文中认为江汉湖群位于北纬29°30′~31°12′,东经110°48′~116°16′,由长江与汉水两条长河冲积作用而形成,其独有的水文气候和地形地貌使得江汉湖群具有较高水生植物多样性。本文以江汉湖群浅水性湖泊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为研究课题,通过对江汉湖群典型湖泊水生植物群落展开野外调查,获得水生植物群落数据以及环境数据,研究了江汉湖群典型湖泊主要水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类型、群落数量特征、群落多样性以及环境因子对这些因素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在所调查的188个群落中共分布有水生植物26科38属49种。从水生植物生活型上来看,挺水植物有13科20属24种;沉水植物有7科10属16种;漂浮植物有6科7属7种;浮叶植物有2科2属2种,其中挺水植物物种种数最高。(2)将调查的江汉湖群188个水生植物群落样方进行聚类分析表明,188个群落样方可划分为13个组别,其中挺水植物群落8个,分别为:莲-紫萍群落(Ass.Nelumbo nucifera-Spirodela polyrrhiza)、菰群落(Ass.Zizania latifolia)、水蓼群落(Ass.Polygonum hydropiper)、狭叶香蒲群落(Ass.Typha angustifolia)、稗群落(Ass.Echinochloa crusgalli)、芦苇群落(Ass.Phragmites australis)、水蓼-凤眼莲群落(Ass.Polygonum hydropiper-Eichhornia crassipes)、喜旱莲子草群落(Ass.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沉水植物群落有:菹草群落(Ass.Potamogeton crispus)、轮叶黑藻群落(Ass.Hydrilla verticillata)、金鱼藻群落(Ass.Ceratophyllum demersum);漂浮植物群落有:浮萍群落(Ass.Lemna minor);浮叶植物群落有:菱群落(Ass.Trapa bispinosa)。(3)对主要水生植物群落进行α-多样性指数计算,结果发现浮萍群落(Ass.L.minor)各多样性指数均较低,其原因是因为浮萍作为建群单优势种,生长迅速导致郁闭度过高,造成群落组成单一多样性低。水蓼-凤眼莲群落(Ass.P.hydropiper-E.crassipes)四种多样性指数的值均较高,可能是由于群落所在水体生境复杂,群落内的物种种类与物种数量都比较多,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4)环境因子与主要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与总氮之间呈现极显着正相关,与总磷之间呈现显着正相关。Shannon-Wiener指数与辛普森指数都与透明度之间呈现显着负相关。但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明显。RDA分析结果显示,第一轴反映环境因子中的透明度的变化,呈现负相关关系。同时p H值与总磷也与第一轴有相关性,p H值呈现负相关,总磷呈现正相关。第二轴反映的是纬度与总氮的相关性,纬度呈现正相关,总氮呈现负相关。从各环境因子向量的长度来看,透明度与总氮的影响度较大。比较四种多样性指数,环境因子中的p H值、总氮、总磷与经度与其相关系较高。从环境因子与植物群落在图中的分布位置来看,沉水植物群落与透明度、总磷与总氮呈正相关。其他的植物群落与总磷、总氮与透明度呈负相关。(5)比较SPSS相关性分析与RDA分析结果发现,透明度、总磷、总氮、p H值经度这五个环境因子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较大。透明度对多样性影响较大,这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使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光照在水体里衰减,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随之降低。总磷和总氮与群落多样性之间均呈现正相关,而在RDA分析中则呈现负相关,由于磷与氮元素是水生植物生长的营养来源,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水生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反之成为抑制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氮、磷元素被过量输入湖库、河流等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降低。p H值与多样性指数间呈负相关,因为多数地表水受农业面源以及排放污水的污染而偏碱性,当水体偏向碱性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会转化为碳酸盐,碳素供应减少,水生植物的多样性降低。
二、湖北斧头湖菱群落的春季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斧头湖菱群落的春季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中下游湿地10种水鸟种群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鸟类种群生态学 |
1.1.1 鸟类种群动态 |
1.1.2 繁殖成功率 |
1.1.3 死亡率 |
1.1.4 第一次繁殖时期 |
1.1.5 平均寿命 |
1.1.6 鸟类种群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 |
1.2 研究区域综述 |
1.2.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
1.2.2 研究区域气象特征 |
1.2.3 研究区域水文特征 |
1.2.4 研究区域水鸟情况 |
1.2.5 研究区域植被情况 |
1.3 研究物种综述 |
1.3.1 形态学特征 |
1.3.2 物种分布和数量 |
1.3.3 习性 |
1.3.4 食性 |
1.3.5 栖息地 |
1.3.6 保护与威胁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长江中下游湿地10种水鸟种群大小与趋势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方法 |
2.2.1 长江中下游湿地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数据 |
2.2.2 文献数据检索 |
2.2.3 越冬水鸟种群大小和趋势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长江中下游湿地大型水鸟越冬种群大小与趋势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长江中下游湿地10种水鸟种群动态内部影响机制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方法 |
3.2.1 长江中下游湿地成幼比调查 |
3.2.2 水鸟统计与成幼识别 |
3.2.3 水鸟成幼比统计分析 |
3.2.4 平均死亡率估算模型 |
3.2.5 平均寿命估算模型 |
3.3 研究结果 |
3.3.1 长江中下游湿地水鸟数量、分布及成幼比 |
3.3.2 长江中下游湿地水鸟的平均死亡率 |
3.3.3 长江中下游湿地水鸟的平均寿命 |
3.3.4 繁殖地与物种分类差异对种群动态的影响 |
3.3.5 全球受胁的5种水鸟种群动态状况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长江中下游湿地10种水鸟成幼比系统监测方案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方法 |
4.2.1 迁徙策略文献检索 |
4.2.2 监测指标 |
4.2.3 监测时期、湖泊和位点鸟类成幼比差异性分析 |
4.2.4 完全独立性假设检验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系统监测方案-调查湖泊的规划依据 |
4.3.2 系统监测方案-调查位点的规划依据 |
4.3.3 系统监测方案-调查时期的规划依据 |
4.3.4 系统监测方案-调查数量的规划依据 |
4.3.5 长江中下游湿地水鸟成幼比监测方案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长江中下游湿地成幼比监测数据表(2016-2019) |
附录B 长江中下游湿地成幼比系统监测方案调查位点图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基于物候特征的长江中游典型浅水湖泊水生植被类群遥感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生植被类群遥感监测方法 |
1.2.2 水生植被时空格局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水生植物 |
2.2 研究数据 |
2.2.1 卫星数据 |
2.2.2 野外调查数据 |
2.2.3 其他辅助数据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双波段增强型植被指数 |
3.2 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 |
3.3 K-Means聚类法 |
3.4 精度验证分析 |
3.5 相关性分析和趋势检验 |
第四章 基于物候特征的水生植物类群分类 |
4.1 水生植物类群光谱特征分析 |
4.2 水生植物类群物候特征分析 |
4.3 水生植物类群时空变化分析 |
4.3.1 水生植物分类结果与精度验证 |
4.3.2 水生植物类群空间变化分析 |
4.3.3 水生植物类群面积变化分析 |
第五章 水生植物演变驱动机制分析 |
5.1 气象因素 |
5.1.1 温度和降雨对水生植物演变的影响 |
5.1.2 水位变动对水生植物演变的影响 |
5.2 人类活动 |
第六章 讨论 |
6.1 影像获取时间对植被提取的影响 |
6.2 影像质量对分类结果的影响 |
6.3 湖泊边界范围的划定对结果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大纵湖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区域概况 |
1.2 采样分析 |
1.2.1 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 |
1.2.2 浮游植物的采集与鉴定 |
1.2.3 水质测定 |
1.3 统计分析 |
1.3.1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
1.3.2 浮游植物生态学特征指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 |
2.2 浮游植物丰度 |
2.3 浮游植物多样性及均匀度的季节变化 |
2.4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 结论 |
(4)武汉市三个不同类型湖泊湿地浮游植物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1.1 浮游植物类群 |
1.1.2 浮游植物在水环境中的作用 |
1.1.3 影响浮游植物的环境因子 |
1.2 武汉市湖泊概况 |
1.2.1 自然地理概况 |
1.2.2 水文气象 |
1.2.3 湖泊区位分类 |
1.2.4 水质现状及营养程度 |
1.3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枯竹海基本概况 |
2.1.2 王浪湖基本概况 |
2.1.3 外沙湖基本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采样点和采样时间 |
2.2.2 样品采集及处理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三个湖泊水环境理化因子季节变化 |
3.1.1 相同湖泊不同季节水环境因子变化 |
3.1.2 相同季节不同湖泊水环境因子变化 |
3.2 三个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 |
3.2.1 三个湖泊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优势种 |
3.2.2 三个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 |
3.3 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1 枯竹海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3.2 王浪湖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3.3 外沙湖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4 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之间的CCA分析 |
3.4.1 枯竹海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的CCA分析 |
3.4.2 王浪湖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的CCA分析 |
3.4.3 外沙湖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的CCA分析 |
3.4.4 三个湖泊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的CCA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三个湖泊水质因子的变化 |
4.1.2 三个湖泊浮游植物影响因子分析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澜沧江典型水库沉积物脱氮细菌环境特征及其脱氮功能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库分层与富营养化过程 |
1.2.1 水库水温分层 |
1.2.2 水体富营养化 |
1.3 沉积物氮循环与功能群落 |
1.3.1 沉积物氮循环 |
1.3.2 脱氮功能微生物 |
1.4 生物脱氮治理技术 |
1.4.1 传统生物脱氮技术 |
1.4.2 好氧反硝化脱氮技术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5.1 水库沉积物脱氮细菌群落结构及其环境特征 |
1.5.2 脱氮细菌的筛选与脱氮效率分析 |
1.5.3 脱氮细菌对微污染水体的实际应用分析 |
1.6 本课题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野外采样与分析 |
2.2.1 样品采样 |
2.2.2 营养盐测定 |
2.2.3 沉积物DNA提取与测序 |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室内菌株驯化分离与脱氮特性分析实验 |
2.3.1 培养基 |
2.3.2 驯化分离方法 |
2.3.3 菌株形态及生理生化鉴定 |
2.3.4 菌株16S rDNA测序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
2.3.5 菌株脱氮特性实验 |
2.4 菌株脱氮功能应用分析实验 |
2.4.1 样品采集 |
2.4.2 应用分析实验 |
第3章 典型水库沉积物脱氮细菌环境特征及其群落结构 |
3.1 前言 |
3.2 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垂向分布特征 |
3.3 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垂向分布特征 |
3.4 沉积物微生物优势群落垂向分布特征 |
3.4.1 门、纲水平下优势群落分布特征 |
3.4.2 属水平下优势群落分布特征 |
3.5 脱氮功能细菌群落垂向分布特征 |
3.6 沉积物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RDA) |
3.7 讨论 |
3.7.1 水库沉积物溶解氧垂向补给模式分析 |
3.7.2 水库沉积物脱氮微生物垂向分布特征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库沉积物脱氮细菌的筛选与脱氮效率分析 |
4.1 前言 |
4.2 菌株分离与鉴定 |
4.3 菌株脱氮效率分析 |
4.3.1 菌株好氧反硝化效率实验分析 |
4.3.2 菌株异样硝化效率实验分析 |
4.3.3 菌株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实验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好氧反硝化菌株异位修复微污染水体应用分析 |
5.1 前言 |
5.2 菌株对河道、降雨水体脱氮效率实验分析 |
5.3 菌株对不同湖泊水体脱氮效率实验分析 |
5.3.1 湖泊营养状态分类 |
5.3.2 菌株脱氮效果实际应用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研究 |
(6)松嫩平原菰萌蘖和生长对生境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菰的生态学研究 |
1.2.2 环境因子对湿地植物萌蘖的影响 |
1.2.3 环境因子对湿地植物生长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及采样区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采样区概况 |
第3章 松嫩平原菰种群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生境特征 |
3.2.2 菰种群特征 |
3.2.3 菰种群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淹水和盐碱胁迫对菰根茎芽萌蘖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淹水和盐度对菰根茎芽萌蘖的影响 |
4.2.2 淹水和盐度对菰根茎萌蘖幼苗存活率的影响 |
4.2.3 淹水和盐度对菰根茎萌蘖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淹水和盐胁迫对菰幼苗生长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2.1 淹水与盐胁迫对菰地上性状的影响 |
5.2.2 淹水与盐胁迫对菰地下性状的影响 |
5.2.3 淹水与盐胁迫对菰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水源地水库浮游藻类和水质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库水华发生机制及特点 |
1.2.1.1 藻类水华发生机理 |
1.2.1.2 水库水华的特殊性 |
1.2.2 水源地水库的水质威胁 |
1.2.2.1 异味物质 |
1.2.2.2 悬浮颗粒物 |
1.2.3 高频监测技术的应用 |
1.3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安江水库浮游藻类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域及监测点位 |
2.1.2 数据收集 |
2.1.2.1 BBE藻类数据收集 |
2.1.2.2 YSI水质数据收集 |
2.1.2.3 营养盐及藻类数据获取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藻类群落结构周年变化 |
2.2.2 藻类群落结构垂向分布特征 |
2.2.3 藻类群落结构演替特征 |
2.3 讨论 |
2.3.1 BBE准确性分析 |
2.3.2 藻类群落演替的驱动机制 |
2.3.3 极端降雨事件对藻类群落结构的冲击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安江水库颗粒物分布、沉降及水质效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1.3 沉降速率及通量的计算 |
3.1.4 气象水文数据获取与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降雨量、Turb及 SS的周年变化特征 |
3.2.2 水体SS时空差异 |
3.2.3 捕获器监测FSS时空差异 |
3.2.4 FSS与 SS及 Turb定量关系 |
3.2.5 全湖总沉降量估算 |
3.2.6 捕获沉降物中营养盐含量特征 |
3.3 讨论 |
3.3.1 入库河道携沙的强降雨效应 |
3.3.2 浮游植物对浊度变化的响应 |
3.3.3 水体SS浓度在水库中的沿程衰减特征 |
3.3.4 新安江水库的库容淤损估算 |
3.3.5 颗粒物沉降的营养盐效应 |
3.3.6 对水源地水库保护的启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江苏水源地水库中异味物质浓度及影响因素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采样水库概况及采样方法 |
4.1.2 样品分析及实验方法 |
4.1.3 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水环境背景 |
4.2.1.1 理化指标 |
4.2.1.2 富营养化指数 |
4.2.2 浮游植物 |
4.2.3 异味物质 |
4.3 讨论 |
4.3.1 浮游植物及异味物质的影响因素 |
4.3.2 藻类水华发生风险预测 |
4.3.3 藻类水华风险应对措施 |
4.3.3.1 控制营养盐的输入 |
4.3.3.2 保护流域植被 |
4.3.3.3 限制渔业养殖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8)中国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优化配置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生植物群落构建的理论研究 |
1.1 水生植物群落构建相关理论 |
1.2 水生植物群落对水体的修复机理 |
2 水生植物群落构建的目标区域分析 |
3 水生植物群落构建的关键环节 |
3.1 水生植物适宜物种的选择与搭配 |
3.2 水域立体空间的水生植物配置 |
3.3 不同季节水生植物的组合配置 |
4 结论与建议 |
(9)武汉市湖泊时空演变特征及原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湖泊的动态变化研究进展 |
1.2.2 湖泊的水质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数据资料及其处理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数据来源 |
2.2.1 遥感卫星数据来源 |
2.2.2 非遥感数据来源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2.3.1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
2.3.2 水质参数测量方法 |
2.3.3 湖泊特征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武汉市湖泊面积变化特征 |
3.1 引言 |
3.2 研究结果 |
3.2.1 主城区湖泊面积变化特征分析 |
3.2.2 近城区湖泊面积变化特征分析 |
3.2.3 远城区湖泊面积变化特征分析 |
3.2.4 不同区域内湖泊面积变化特征的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武汉市湖泊水质变化特征 |
4.1 引言 |
4.2 研究结果 |
4.2.1 主城区湖泊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
4.2.2 近城区湖泊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
4.2.3 远城区湖泊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
4.2.4 不同区域内湖泊水质变化特征的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武汉市湖泊变化的原因分析及保护对策 |
5.1 湖泊面积变化的原因分析 |
5.1.1 气候因素 |
5.1.2 人类活动 |
5.2 湖泊水质变化的原因 |
5.3 武汉市湖泊保护的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完成的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采样湖泊及采样点 |
附录二:浮游植物名录 |
附录三:湖泊变化图谱 |
致谢 |
(10)江汉湖群典型浅水性湖泊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以斧头湖、梁子湖、网湖、长湖、涨渡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水生植物的定义 |
1.2.2 水生植物的分类 |
1.2.3 浅水性湖泊的定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生植物的研究进展 |
1.3.2 水生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
2.1.2 水文气候 |
2.1.3 人为活动与经济状况 |
2.2 水生植物群落研究方法 |
2.2.1 植被调查方法 |
2.2.2 环境因子的调查方法 |
2.2.3 数据统计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江汉湖群主要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及数量特征 |
3.1 主要水生植物群落及数量特征 |
3.1.1 群落内分布的水生植物种类 |
3.1.2 五个典型湖泊主要水生植物群落类型及数量特征 |
3.2 江汉湖群主要水生植物主要群落及多样性指数 |
3.2.1 江汉湖群主要水生植物主要群落类型及群落特征 |
3.2.2 江汉湖群主要水生植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 |
3.3 讨论 |
第4章 江汉湖群主要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1 主要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4.2 主要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3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江汉湖群水生植物名录 |
致谢 |
四、湖北斧头湖菱群落的春季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中下游湿地10种水鸟种群动态研究[D]. 王昱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2]基于物候特征的长江中游典型浅水湖泊水生植被类群遥感监测研究[D]. 邢金娣.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大纵湖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徐明,许静波,唐春燕,刘军,王琴,李一平,朱立琴. 水生态学杂志, 2021
- [4]武汉市三个不同类型湖泊湿地浮游植物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王贝利.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5]澜沧江典型水库沉积物脱氮细菌环境特征及其脱氮功能应用[D]. 王慎.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6]松嫩平原菰萌蘖和生长对生境变化的响应研究[D]. 陈方圆.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7]水源地水库浮游藻类和水质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D]. 史鹏程.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8]中国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优化配置研究进展[J]. 程娜,刘来胜,徐建新,霍炜洁,殷淑华. 人民珠江, 2019(12)
- [9]武汉市湖泊时空演变特征及原因探究[D]. 何乾坤. 武汉大学, 2019(06)
- [10]江汉湖群典型浅水性湖泊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以斧头湖、梁子湖、网湖、长湖、涨渡湖为例[D]. 徐艺文. 湖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