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雄性不育系msp—pz遗传特性及异交率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舶[1](2020)在《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文中提出利用同源四倍体苜蓿花药(花粉)组培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与苜蓿二倍体野生种质杂交可以把野生种质携带的许多优异性状基因导入四倍体栽培苜蓿品种中,对拓宽苜蓿的遗传基础、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利用花药组培法,通过优化培养条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倍性以获得单倍体植株;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单倍体进行加倍获得双单倍体植株;并在二倍体水平下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通过SRAP标记法探究亲本间遗传距离及杂种的真实性;通过杂种生长当年的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表现,明确不同倍性的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效应的差异,为筛选新种质及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后的苜蓿花药组培的再生体系提高了愈伤组织分化率(87.5%)和苜蓿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的获得率(23.7%)。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组培扦插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2%蔗糖+0.7%琼脂,炼苗移栽时采用无菌营养土成活率最高。以苜蓿花药组培二倍体植株的叶片为外植体,于0.2%秋水仙素+1.5%DMSO条件下,液体悬浮振荡培养24h,可获得再生植株中2.86%~8.6%的双单倍体植株。(2)在二倍体水平下配制14个正反交组合,其结荚率、单荚种子数、相对结实率在不同的杂交时期差异显着,多数杂交组合在初花期和终花期结实性较好。(3)以14对SRAP引物对12个亲本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鉴定了20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真实性,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为75~100%。真杂交种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而12.5%~66.67%的真杂交种中出现了亲本条带缺失和新带型,这可能也是其杂种优势的一种表现。(4)在生长表现强优势的组合中,有2/3组合为遗传距离较大的亲本组合,如苜蓿单倍体植株与扁蓿豆(M.ruthenica)种间远缘杂交组合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5)亲本倍性差异和亲本间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形成均有显着影响,二倍体水平间杂交组合与四倍体水平间组合产量表现具有一定的等效性,且杂种优势强于四倍体组合。
佟亚[2](2020)在《大豆雄性不育基因Mst-M的图位克隆与磷高效位点PE1的精细定位》文中研究指明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是人类摄取植物蛋白和脂肪的主要来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逐年上升。然而,我国现阶段大豆单产和总产量都相对较低,远远不能满足消费的需求,目前超过80%的大豆都依赖于进口,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已成为我国大豆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雄性不育创制的三系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发掘大豆雄性不育基因、创制杂交大豆可能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但是大豆中关于雄性不育的研究及应用都比较少。此外,缺磷是限制大豆增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提高产量,大量施用磷肥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发掘磷高效位点、培育磷高效大豆品种十分重要。本研究首先利用在大豆育种系中鉴定出的一个大豆雄性不育突变系(St-M)与正常野生型(JD12)构建的遗传群体,图位克隆出一个新的雄性不育基因Mst-M;再以大豆基因型BD2和BX10及其衍生的168个F9:11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在高低磷条件下对大豆磷高效位点PE1进行精细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I2-KI染色及电镜扫描对花粉形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育系St-M的花粉不能被I2-KI染为蓝色,花粉粒个数少且体积大,形态干瘪皱缩;而可育野生型的花粉能被I2-KI染为正常的蓝色,且花粉粒个体均一,呈圆球型、在花药中整齐排列。说明不育系St-M的不育性可能是由花粉败育引起的。(2)遗传分析表明,所有F1代均可育,而F2和F2:3群体的育性分离比符合预期的3:1(可育:不育)和1:2:0(纯和可育:杂合可育:纯和不育),由此说明大豆的不育性状是由单隐性基因控制的,命名为“mst-M”。进一步通过集团分离分析法发现,几乎所有单核苷酸多态性均分布在13号染色体上,868个SNP(95.81%)分布在21,877kb~22,862 kb的区间内,因此,Mst-M被初步定位到该区间里。(3)通过构建遗传图谱发现,mst-M在W1和d CAPS-1两个标记之间,并且距离两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6 c M和1.8 c M。利用共同标记将该基因与已报道的不育基因进行排序,结果如下:Satt146-(5.0 c M)-st5-(2.5 c M)-Satt030-(15.3c M)-ms6-(5.0 c M-Satt149)-(39.5 c M)-W1-(0.6 c M)-mst-M-(14.1 c M)-Satt516-(7.5 c M)-m1-(16.3 c M)-Satt595。结果表明mst-M与以往的雄性不育基因均不在同一个位置,说明mst-M属于一个新的不育基因。(4)利用BD2和BX10衍生的168个F9:11重组自交系群体对PE1进行精细定位,同时利用11号染色体、Scaffolds-21和Scaffolds-32上的117个bin标记构建了高分辨率遗传图谱,该图谱所覆盖的遗传距离为67.39 c M,物理距离为20.1 M。这些结果表明,18个测试性状中的11个性状的15个QTLs都贡献于PE1,并且在高磷和低磷的条件下都能检测出来。进一步通过精细定位,将PE1所在位点缩小到Scaffold_32上的200 kb区域内,包含16个候选基因。(5)利用近等基因系,在低磷条件下对PE1进行初步功能分析,发现#pe1植株的磷含量和籽粒产量显着高于#PE1,分别为27.9%和74.8%;并且#pe1植株分配到籽粒中的磷也显着高于#PE1植株,二者相差25.4%。以上结果表明PE1是同时控制大豆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的重要位点。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构建遗传群体,图位克隆了大豆雄性不育基因Mst-M及精细定位了磷高效位点PE1,并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析。结果表明,Mst-M是一个新发现的雄性不育基因,而PE1是同时控制大豆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的遗传位点。研究结果为大豆高产高效育种提供了遗传资源。
迟晓雪[3](2019)在《大豆不育系持绿和皱粒现象的生理特性和基因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高、中、低异交率的大豆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为材料,研究不同时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淀粉、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细胞分类素、脱落酸、赤霉素、乙烯、生长素含量以及大豆3个衰老基因GMSARK、GMSGR1和GMCYN1相对表达量;鼓粒期籽粒中可溶性蛋白、淀粉、可溶性糖含量;成熟期籽粒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皱粒百分比。对大豆不育系生殖期源库变化规律、不育系与其同型保持系间源库性状差异、生理生化指标与基因相对表达量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揭示大豆不育系产生持绿和皱粒现象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结论如下:1.在大豆不育系生殖生长期,叶片中MDA于R5期参与叶片衰老的进程,叶片中赤霉素于R6期影响叶片衰老,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淀粉、可溶性糖以及不育系A-1和A-2叶片中脱落酸在R7期开始对叶片衰老产生影响,叶绿素a+b、细胞分裂素以及A-3叶片中脱落酸于R8期影响叶片衰老。在大豆生殖生长后期,不育系植株形成了源大库小的关系,且异交率越低,源库差异越大。与同型保持系相比,大豆不育系叶片存在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叶绿素a+b、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含量高以及MDA、脱落酸含量低的现象。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是相互促进或抑制的。大豆不育系与其同型保持系性状间的差异以及各性状间的制约与促进是引起大豆不育系持绿现象的部分原因。2.大豆不育系生殖生长期,叶片中GMSARK基因在R5期开始大量表达,GMCYN1基因在R6期开始大量表达,GMSGR1基因在R8期开始大量表达。且不育系中GMSARK、GMSGR1和GMCYN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其同型保持系。GMSARK基因通过参与蛋白质的降解、淀粉的合成或运输、叶绿素的降解过程来调控叶片的衰老。不育系中GMSGR1基因调控叶片中淀粉以及可溶性糖的合成或转运来促进叶片的衰老。3.通过比较大豆不育系与其同型保持系间籽粒性状可知,大豆不育系籽粒的存储能力有所增加,但籽粒存储能力的增加并不能补偿因粒数减少而造成的单株粒重的下降。源库性状相比较可得,库容量小、可溶性糖和淀粉的输送障碍可能是大豆不育系皱粒率百分比高于保持系的原因,且3种不育系间存在异交率越低,其库容量的减少以及可溶性糖和淀粉的输送障碍越明显的现象。
程继尧[4](2019)在《多亲本混合授粉雄性不育系群体构建及遗传多样性评价》文中认为大豆是重要的油料和蛋白来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和加工利用历史。然而,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大豆生产无法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进口总量逐年增长。黑龙江省有着得天独厚的黑土地优势,是我国大豆的主要生产基地,但产量和品质与国外大豆相比还有明显差距。随着我国大豆进口量的不断增加,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受到世界大豆市场的巨大影响,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如何提高大豆产量和改善品质成为大豆育种工作者的主要问题。当前,生产上育成的大豆品种仅来源于少数骨干亲本,遗传背景趋同,遗传基础狭窄,以其为亲本育成的新品种产量和生态适应性难有明显突破,在逆境条件下保持高产稳产潜力不强,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创制并筛选新的种质资源是一个主要途径。利用混合授粉方法能够显着提高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多个优良品种作为父本与大豆不育系母本近距离种植,混合父本花粉可以随机对不育系母本自然授粉,该方法能够高效的利用不育系创制新的大豆种质资源。进而利用轮回选择方法对后代群体筛选可以分离出具有丰富遗传背景的优良个体,丰富种质资源,有效克服遗传基础狭窄问题。因此,本研究收集了黑龙江省种植的102份优异大豆种质资源,和ms1及ms6不育系亲本分别混合种植,构建了ms1和ms6两个不育系群体。其中,ms1不育系群体按照晚熟、中早熟和特用划分为3个亚群体。进而利用38对多态SSR标记,连续两年对不育系亲本以及后代群体1775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阐明利用多亲本混合授粉对不育系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并探讨利用分期播种、扣暗箱及蜜蜂对不育系授粉方法的效果及对不育系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力求达到提高大豆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拓宽大豆遗传基础的目的,对发掘优异基因和改良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各个世代的不同群体中,38对SSR标记检测到的平均等位变异最多的为ms6不育系群体的F4后代,平均等位变异数为8.86个。5对SSR引物(Sat219、Satt210、Satt373、Satt186、Sat337)的平均等位变异数、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对大豆不育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辨能力最强。(2)F1、F2、F3、F4代的平均等位变异数、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随着代数的增加而增大,且均比不育系亲本和混合亲本的要大。利用混合亲本能够提高雄性不育系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且随着代数增加,多样性也随之升高。(3)Ms6群体的平均等位变异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ms1-1晚熟亚群、ms1-2中早熟亚群、ms1-3特用亚群。ms1-2中早熟亚群的遗传多样性在ms1群体各世代最高。(4)F1、F2、F3、F4代中平均蛋白含量分别是42.10%、41.84%、41.42%、41.32%,平均油分含量分别是19.85%、19.69%、20.21%、20.26%;由ms1衍生的ms1-1、ms1-2、ms1-3三个亚群的平均蛋白含量分别是41.05%、42.11%、41.49%,平均油分含量分别是20.50%、20.33%、19.89%;ms1亲本的平均蛋白、油分含量分别是40.95%、17.90%。经多亲本混合授粉,大豆ms1雄性不育系后代群体的品质得到改良,蛋白油分含量均高于不育系亲本。(5)Ms1-1、ms1-2、ms1-3三个亚群的平均粒数分别是94.53个、55.81个、81.79个,平均百粒重分别是18.34 g、19.03 g、16.64 g;能够成熟的ms1不育系亲本的平均粒数和平均百粒重分别是30.78个和13.14 g。经多亲本混合授粉,大豆ms1雄性不育系后代群体的产量提高。(6)不育系后代群体大部分均可以正常成熟,且各个时期与当地对照品种相比,均略有推迟。多亲本对大豆雄性不育系进行混合授粉,改良了不育系后代群体生育期性状,丰富了生育期多样性。(7)辅助分期播种,多亲本混合授粉在自然授粉与网室内蜜蜂授粉条件下均能够拓宽不育系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蜜蜂辅助授粉提升的幅度更高。
王轩[5](2018)在《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的代谢组比较和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Cytoplasmic-nuclear male sterility,CMS)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诸多学者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开展了广泛研究,但其分子机理仍需进一步阐明。因此,本文拟开展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的代谢组比较和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5A与其保持系NJCMS5B的花芽进行代谢组比较分析,共检测到612种代谢物,通过|log2Fold Change|≥1和VIP≥1两个标准,筛选出74种差异代谢物,相较于保持系NJCMS5B花芽,在不育系NJCMS5A花芽中下调的代谢物有44种、上调的代谢物有30种,主要包括糖类、氨基酸衍生物、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类黄酮、异黄酮、奎宁酸及其衍生物、生物碱和糖醇类等。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有异黄酮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精氨酸生物合成、脯氨酸生物合成和甘油磷脂生物合成等,推测这些代谢途径的变化,导致相关代谢物的积累异常,可能是不育系NJCMS5A雄性不育形成的主要原因。2.以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5A及其保持系NJCMS5B的花芽为实验材料,利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酶标仪测定分析了类黄酮含量和总ATPase、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抗坏血酸氧化酶(AAO)、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物酶(POD)等酶活性,结果发现相较于保持系NJCMS5B花芽,在不育系NJCMS5A花芽中类黄酮含量和总ATPase、PEPCK、CAT、POD活性显着下降,而T-SOD活性显着上升,SPS和AAO活性在不育系NJCMS5A与其保持系NJCMS5B的花芽中差异不显着,推测与能量代谢或胁迫响应等相关的代谢物或酶活性亏损可能是不育系NJCMS5A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3.综合本实验室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及其保持系NJCMS1B的花芽小RNA测序和降解组测序结果,筛选出miR159e及其靶基因GmMYB33、GmMYB33-like进行克隆和其功能研究。从不育系NJCMS1A和保持系NJCMS1B的花芽中分离得到了 miR159e基因上游2000 bp的启动子序列,利用plant CARE在线软件进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其含有TATA盒和CAAT盒结构。qRT-PCR分析显示相较于保持系NJCMS1B花芽,miR159e在不育系NJCMS1A的花芽中下调表达,而其靶基因GmMYB33、GmMYB33-like在不育系NJCMS1A的花芽中上调表达,说明miR159e与其靶基因之间存在反向调控关系。进一步构建miR159e及其靶基因和启动子的过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PCR检测结果显示获得了转基因阳性植株,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结果显示GUS蛋白在miR159e Pro::GUS转基因拟南芥苗期的根、下胚轴和叶中均有表达,当miR159e Pro::GUS转基因拟南芥转入生殖生长期时,GUS蛋白在根毛、莲座叶、茎生叶和花药中均有表达;与WT植株相比,miR159e的转基因拟南芥出现了开花延迟、株高降低等异常现象,但花粉发育基本正常,同时在其靶基因GmMYB33、GmMYB33-like的转基因拟南芥中也出现了类似结果。
师颖,马利平,张瑞军[6](2017)在《大豆杂交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从大豆育种的类型、大豆杂交育种的进展、杂交育种的瓶颈,今后研究努力的方向等方面阐述大豆杂交育种研究的概况。综合分析,我国大豆杂交育种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强优势组合和繁育制种技术仍是瓶颈,要努力从育成新的不育质;亲本改良,转育高异交率、高产亲本,组配强优势组合;优化繁制种技术3个方面推进大豆杂交育种研究。
樊志明[7](2017)在《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现状与前景》文中认为利用杂种优势是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从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杂交制种技术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代金英[8](2017)在《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文中提出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品质的有效的措施之一,已广泛用于禾本科,茄科,十字花科等作物。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利用“三系”配套育成一批杂交大豆品种,但是由于大豆杂种种子生产效率低,不能产业化,所以未能推广应用。黄淮地区是我国主要大豆种植地区,需要进一步筛选该地区的强优势组合和解析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用于杂交大豆产业化,最终要通过转育等技术实现杂交种子大规模生产。目前还没有经济有效的杂交种子大规模生产方法,所以需要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影响因子进行探讨。本研究内容之一,分别选取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各两组核心推广品种(共计42个优良亲本品系),2009-2013年在山东济宁和河南周口按NCⅡ设计一共配制了150个杂交组合。首先,对杂交组合的优势进行分析,筛选出优异组合。其次,解析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最后,对优异组合进行改良。本研究内容之二,选取5个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Cytoplasm-nuclear male-sterile lines,CMS)与其相应的保持系和3个恢复系,2011-2014年在江苏南京和山西太原,研究开放环境下的大豆不育系繁殖和杂交种子生产的影响因子。具体结果如下:1.大豆产量优势表现及高产优势组合的筛选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大豆产量杂种优势普遍存在,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优势不明显。四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平均中亲优势率为30.03%,有106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71%;平均超亲优势率为27.71%,有77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66%;平均超标优势率为31.14%,有102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51%。优选出20个优异杂交组合,即中黄13×晋豆23、豫豆22×高丰1号、豫豆22×晋豆23、山宁16×菏豆18、豫豆22×晋大53、菏豆19×冀豆17、菏豆19×徐0801、菏豆19× Williams82、山宁14×冀豆17、菏豆19×潍豆267、周豆13×MN413、周豆11×周豆16号、周豆13 ×周豆17、周豆13 ×郑9805、豫豆22×周豆16、徐0705×汾豆79、徐0705× Willimas82、冀豆17×周豆19、皖豆28×汾豆79和中黄37×Willimas82。这些高产高优势组合的平均超亲优势率为54.74%;超亲优势率为49.15%。2.大豆F1杂种产量的QTL定位通过RAD-seq(基于限制性位点相关DNA的测序)等方法获得SNPLDB(SNP Linkage disequilibrium block),利用 PLSRCGA(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combined with genetic algorithm)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供试标记位点进行分析,一共检测到57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这些QTL分布于15个连锁群上。其中N和D2连锁群上的QTL最多,分别有7个。其次F(6)、J(5)、C1(5)、B2(4)、C2(3)、M(3)、E(3)、Dla(3)、D1b(3)、K(3),其他是1~2个。第一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13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0个连锁群上。这13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4.08%。第二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22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1个连锁群上。这22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80.31%。第三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25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3个连锁群上。这25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6.14%。第四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15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9个连锁群上。这15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9.13%。四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仅有1个(qHy-07-02);三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有3个(qHy-03-03、qHy-14-03和qHy-15-03);两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有9个(qHy-02-01、qHy-03-02、qHy-03-03、qHy-06-01、qHy-07-01、qHy-13-01、qHy-14-02、qHy-1 4-04 和qHy-16-02)。3.大豆F1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效应分析在四组NCⅡ试验中,对QTL-等位变异间的加性和显性效应进行估计。四组NCⅡ试验加性效应较大的等位变异分别有qHy-14-03-A2、qHy-01-03-A1、qHy-06-01-A5和qHy-16-05-A7。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亲本有中黄13、晋大53、晋豆23、菏豆19、冀豆17、山宁16、周豆13和阜97211-76等等。四组NCⅡ试验组合显性效应较大的等位异分别有qHy-13-06-A1/A2、qHy-17-05-A1/A2、qHy-09-03-A1/A2 和qHy-07-01-A2/A3。4.大豆F1杂种产量的遗传基础利用PLSRCGA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供试标记位点进行分析,并分别对不同标记位点等位变异的显性度进行了估计,推测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可能同时包括加性效应、部分显性效应、显性效应和超显性效应。优异杂交组合等位变异中,杂合位点数高于纯合位点数;杂合位点中均为增效数;超显性效应频率78.93%。F1遗传效应构成中,杂合位点的超显性效应是大豆杂种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加性效应也是其组成部分。超显性效应是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5.大豆产量的亲本配合力分析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的表型配合力分析,筛选出一批有潜力的亲本:豫豆22、中黄13、晋豆23、周豆13、徐0705、汾豆79、周豆19、Willimas82等等;筛选出一批高特殊配合力的组合:中黄13 ×晋豆23、山宁14×冀豆17、周豆13×MN413、和徐 0705×Willimas82 等等。四组NCⅡ试验基于产量表型的配合力分析结果均显示特殊配合力与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在产量呈极显着相关(P<0.01)。可用表型配合力预测杂种优势。表型配合力和基因型配合力分别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呈极显着相关(P<0.01)。基因型配合力可以像表型配合力一样用来预测杂种优势。6.影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产量的自然昆虫群体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传粉媒介观察发现,田间访大豆花的自然昆虫群体包括六个目,11个科。大豆田间主要有8种蜂利于大豆异花传粉,且均为膜翅目,包括蜜蜂科的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和熊蜂,切叶蜂科的北方切叶蜂、细切叶蜂和黄鳞切叶蜂,以及遂蜂科的玉米毛带蜂和拟绒毛淡脉隧蜂。其中访花昆虫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中华蜜蜂,其次是意大利蜜蜂和北方切叶蜂,并且它们在一天中的12:00~13:00数量最多。7.影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生物学因子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的外源花粉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关键因子之一。保持系和恢复系在无露水环境下,花粉能够释放良好,可以为不育系异交提供更多有效的外源性花粉。昆虫媒介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另一关键因子。开放环境下这些蜂类活动能够提高CMS系的结荚率和结实率,与不放蜂网室相比,开放环境中CMS的结荚率提高了 45.2%,可以达到网室放蜂的效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能力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最关键因子。在放蜂网室和开放环境下,雄性不育系的异交率差异较大,从不到10.0%到99.0%以上。在开放条件下,利用自然昆虫群体做传粉媒介,高蜜量不育系异交率高达 1 00.0%。
杨汉波[9](2017)在《木荷繁殖生物学特性及种子园交配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荷(Schima superba)为我国东部湿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建群树种,其材性优良,抗逆性强,是我国南方各省区中主要的珍贵优质阔叶用材和高效生物防火树种。自2001年开展木荷良种选育以来,已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和重庆等营建了超过100ha的木荷无性系种子园。但对木荷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和种子园的遗传管理缺乏系统研究,难以为种子园的经营管理及良种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鉴于此,本文以进入正常开花结实期的木荷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对木荷开花综合特征、传粉机制、繁育系统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木荷的繁殖生物学特性,为其种子生产、资源利用和杂交育种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和科学依据。同时,研究和揭示了种子园无性系花期同步性、遗传交配系统状况及传粉规律,为木荷种子园营建和高效的遗传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定点观察,对木荷花部综合特征及繁育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木荷57月份开花,单花期45天。花白色,常多朵排成总状花序,平均每个花序着生7朵花。开花当天柱头即具有可授性,且在整个单花期内均保持较高的可授性。花粉失活较快,花粉活性在花朵刚开放时最高(83.78%),至花朵凋谢时花粉活性仅为5.45%。花开后柱头快速伸长,直至略高于花药,形成柱头和花药在空间上的分离。木荷的杂交指数(OCI)值为4,花粉胚珠比(P/O)值约为6686.67,结合控制授粉试验显示,木荷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2.木荷为异花授粉植物,其种子生产必须依靠昆虫传粉。通过观察认为,中华蜜蜂(Apis cerana)、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和棉花弧丽金龟(Popillia mutans)是木荷的主要传粉昆虫。中华蜜蜂和棉花弧丽金龟的访花高峰均发生在10:0011:00,白星花金龟则无明显的访花高峰。3种传粉昆虫体表均携带花粉,白星花金龟的携粉量显着高于棉花弧丽金龟(P<0.001)和中华蜜蜂(P<0.001),棉花弧丽金龟的携粉量显着高于中华蜜蜂(P<0.001)。体表不同部位携粉量不同,3种传粉昆虫主要的携粉部位为胸腹部,同时也是接触花药和柱头最为频繁和力度最大的部位,因此它们的传粉方式均为腹触式传粉。中华蜜蜂每次访花的花粉移出数、柱头花粉沉降数及传粉者效率均低于白星花金龟和棉花弧丽金龟,但不显着(P>0.05),而中华蜜蜂在访花频率上占有明显优势,分别为白星花金龟的29倍和棉花弧丽金龟的8.3倍。综合各项特征表明,中华蜜蜂是木荷最有效的传粉者。3.进一步对木荷自交与异交的亲和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自交与异交花粉均能在柱头上正常萌发,生长至花柱基部。异交花粉管能成功进入子房和胚囊,而自交花粉管不能进入,表明木荷为晚期自交不亲和(LSI)植物。自交和异交授粉均能引起子房SOD、POD和CAT活性的增加。自交和异交授粉48 h,氨基酸含量差异最大,其中自交授粉精氨酸(Arg)的含量显着高于异交(P<0.001),表明Arg含量的变化可能与木荷晚期自交不亲和有关。授粉后子房生长素(IAA)和玉米素(ZT)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授粉48 h,异交子房IAA和ZT含量均显着高于自交(P<0.05),表明子房中高水平的IAA和ZT有利于授粉受精正常进行。4.差异蛋白组学研究结果显示,自交和异交授粉48 h后的子房存在82个差异蛋白点,经质谱和数据库检索成功鉴定出58个蛋白点,其中自交授粉中表达丰度升高的蛋白点有15个,表达丰度降低的有43个。异交授粉后肌动蛋白和蛋白酶体表达量显着大于自交授粉,而过氧化物酶蛋白、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及植物凝集素蛋白的表达量显着低于自交授粉。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自交与异交授粉48 h子房间筛选出50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与信号转导(Ca2+信号、蛋白激酶与蛋白磷酸酶等)、防御(细胞色素P450与MLP31等)、氨基酸代谢(草酰乙酸脱羧酶等)等相关的基因在自交子房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异交,促进生长类激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低于异交。另外,自交子房中还发现2个特异表达的转录因子:MYB和bHLH,两者共同参与调控木荷晚期自交不亲和反应。这些基因在转录组中表达结果与qRT-PCR分析结果一致。综合分析表明,木荷晚期自交不亲和反应发生时伴随着一系列的信号转导与防卫响应,是一个主动抑制自交花粉管在子房中生长的过程。5.连续2年对木荷种子园中19个无性系进行花期、花量调查,分析了各无性系的开花物候特征和花期同步指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花量与花期长度、座果数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花期长度和座果数也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无性系组合间花期同步指数存在极显着变异(P<0.01),2015年和2016年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5520.857和0.4060.808,变异系数分别为12.016%46.476%和15.375%51.202%。2015年和2016年的平均花期同步指数分别为0.758和0.713,不存在显着变异(P>0.05)。年度间花期同步指数相关系数为0.229,表明年度间花期同步指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种子园无性系年度间花期同步指数较为稳定,可根据花期同步指数对无性系进行筛选和优化,同时辅以人工授粉等措施弥补花期同步性差异,以提高种子园种子产量和质量。6.同时,以木荷种子园投产初期自由授粉子代为研究对象,运用13对SSR引物,对种子园内44个亲本及328个子代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子代群体包含亲本群体所有的等位基因。亲本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适中,子代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亲本略有降低,观测杂合度略高于亲本,说明子代群体中实际观察到的杂合单株的比例较亲本有所增加,但差异不大。子代群体的F值为-0.143,存在杂合子过剩。多位点交配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园异交率较高,亲本的近交现象不显着,但有效花粉供体数目较少。单位点和多位点父本相关性的差值(0.012)大于0,表明只有小部分花粉供体是近亲关系。11个家系间异交率差异不明显,少数存在近交现象。11个家系的父本相关性和有效花粉供体数目变化较大,分别为0.2100.762和1.34.8,说明各家系的父本相关性程度不一致,其中31号最高,最低的是48号。整体而言,木荷种子园异交率高,近交现象不明显;无性系之间基因交流相对充分,遗传多样性丰富,子代能保持亲本所具有的较高的遗传多样性。7.13对SSR引物在木荷种子园中检测到亲本和子代群体总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679、0.714和0.725。在95%的可信水平下总共鉴定得到203个全同胞家系,平均每个采种母树与18个父本产生子代。在自由授粉状态下,木荷无性系种子园自交率为1.5%,自交现象很弱,其交配方式以异交为主。父本繁殖贡献率在0.49%7.77%之间,平均为2.44%。木荷种子园的主要传粉距离集中在060 m,检测到的最大传粉距离为120 m,其中060 m的传粉距离内产生的子代数量占已确定父本子代群体的80%以上。种子园存在一定的花粉污染,为7.01%。综合分析认为,木荷种子园花粉传播较为均匀,种子园与花粉污染源隔离距离应在60m以上,120 m以上最佳,以防止传粉昆虫的长距离传粉活动造成花粉污染。
张伟龙,闫昊,张春宝,张井勇,彭宝,赵丽梅[10](2016)在《密度与施氮量对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结实率及制种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杂交大豆不育系制种产量,以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LCMS34A为母本,其同型保持系JLCMS34B为父本,于2011年和2012年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洮南试验站进行制种试验。试验设3个密度(10,15,20万株/hm2)和3个底肥施氮量(64,128,192 kg/hm2),研究了9个处理对不育系结实率、制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不育系结实率和制种产量影响均达到显着水平,密度10万株/hm2的结实率最高,密度15万株/hm2的制种产量最高,并且随着密度增加结实率逐渐降低。2011年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结实率影响达到显着水平,以10万株/hm2种植密度配合64 kg/hm2底肥施氮量的结实率最高,为67.28%;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制种产量影响差异不显着,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配合128 kg/hm2底肥施氮量,最高制种产量达到1 395.72 kg/hm2;底肥施氮量对不育系结实率和制种产量差异不显着,互作差异性也未达到显着水平。
二、大豆雄性不育系msp—pz遗传特性及异交率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雄性不育系msp—pz遗传特性及异交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单倍体诱导及应用 |
1.2 单倍体的鉴定 |
1.2.1 染色体计数法与流式细胞术鉴定法 |
1.2.2 形态学鉴定法与气孔数鉴定法 |
1.2.3 分子标记法与遗传标记法 |
1.2.4 放射线辐射法与其他方法 |
1.3 单倍体的加倍方法 |
1.3.1 秋水仙素的加倍原理 |
1.3.2 秋水仙素加倍技术在双单倍体植株诱导中的应用 |
1.4 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1 国外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2 国内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5 真假杂交种的鉴定方法 |
1.5.1 形态学鉴定法 |
1.5.2 细胞学鉴定法 |
1.5.3 物理化学鉴定法 |
1.5.4 生化标记鉴定法 |
1.5.5 分子标记鉴定法 |
1.5.6 SRAP技术原理与方法 |
1.5.7 SRAP技术在杂交种鉴定中的应用 |
1.6 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分析 |
1.6.1 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6.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
1.6.3 育性与杂种优势 |
1.6.4 不同倍性材料的杂交利用 |
1.7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9 主要研究内容 |
1.10 研究技术路线 |
2 苜蓿单倍体培养及育性鉴定 |
2.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2.1.1 材料来源 |
2.1.2 试验药品来源 |
2.2 试验方法 |
2.2.1 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
2.2.2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2.2.3 单倍体植株扩繁 |
2.2.4 炼苗移栽 |
2.2.5 花粉育性鉴定 |
2.2.6 自交结实率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优化 |
2.4.2 流式细胞术鉴定法的优化 |
2.4.3 根尖染色体鉴定法的优化 |
2.4.4 不同倍性苜蓿组培茎段扦插生根率 |
2.4.5 不同倍性苜蓿材料炼苗移栽成活率 |
2.4.6 不同倍性新疆大叶苜蓿部分器官形态差异 |
2.4.7 不同倍性苜蓿自交结荚情况与种子活力 |
2.5 讨论 |
2.5.1 外源激素对苜蓿花药分化培养的影响 |
2.5.2 流式细胞术对植物倍性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3 根尖染色体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4 不同倍性苜蓿的自交不亲和性 |
2.6 小结 |
3 苜蓿双单倍体植株的诱导 |
3.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3.1.1 材料来源 |
3.1.2 试验药品来源 |
3.2 试验方法 |
3.2.1 固体和液体秋水仙素培养基 |
3.2.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3.2.3 分化与生根培养 |
3.2.4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秋水仙素处理对出愈率的影响 |
3.4.2 愈伤组织继代改良培养 |
3.4.3 秋水仙素处理对茎段生根率的影响 |
3.4.4 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3.4.5 双单倍体植株的再分化 |
3.5 讨论 |
3.5.1 不同培养方式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2 不同外植体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3 不同处理因素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4 愈伤组织的继代改良 |
3.6 小结 |
4 不同倍性和育性材料间杂交结实率的比较 |
4.1 试验材料与杂交组合 |
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2.1 物候期观测 |
4.2.2 人工杂交 |
4.3 数据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物候期 |
4.4.2 不同育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3 不同倍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4 二倍体苜蓿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5 二倍体苜蓿与扁蓿豆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6 杂交时期对杂交结荚率的影响 |
4.4.7 各因素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育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2 倍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3 种间杂交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4 杂交时期与杂交结实率 |
4.6 小结 |
5 杂交亲本遗传距离分析及杂交种真实性鉴定 |
5.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药品 |
5.2 试验方法 |
5.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5.2.2 SRAP引物 |
5.2.3 SRAP-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
5.2.4 PCR产物检测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12个杂交亲本SRAP标记图谱分析 |
5.4.2 12个苜蓿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
5.4.3 杂交种真实性的鉴定 |
5.4.4 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 |
5.4.5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
5.5 讨论 |
5.5.1 苜蓿亲本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分析 |
5.5.2 苜蓿杂交种分子标记特异带与纯度鉴定 |
5.5.3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因素 |
5.6 小结 |
6 不同倍性的杂种产量性状优势分析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3 数据分析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苜蓿亲本材料的单株地上生物量比较 |
6.4.2 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表现 |
6.4.3 育性和倍性对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的影响 |
6.4.4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5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4.6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
6.4.7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表现 |
6.4.8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9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性 |
6.4.10 亲本倍性与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
6.5 讨论 |
6.5.1 产量性状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2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5.3 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5.4 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5 遗传距离和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6 小结 |
7 全文讨论 |
7.1 苜蓿单倍体与双单倍体获得的影响因素 |
7.2 苜蓿SRAP分子标记特异带与杂种优势相关性 |
7.3 苜蓿种内与种间杂交结实性的差异 |
8 结论 |
9 本研究创新 |
10 下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大豆雄性不育基因Mst-M的图位克隆与磷高效位点PE1的精细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我国大豆生产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1.2 雄性不育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 |
1.2.1 雄性不育的分类 |
1.2.2 雄性不育在育种中的应用 |
1.2.3 雄性不育遗传与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4 雄性不育在大豆中的研究进展 |
1.3 作物磷效率的研究进展 |
1.3.1 磷效率的定义 |
1.3.2 磷效率的生理机制 |
1.3.3 磷效率的数量遗传学研究 |
1.4 磷效率的QTL定位分析研究进展 |
1.5 大豆磷效率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亲本材料 |
2.1.2 作图群体材料 |
2.1.3 菌株和载体 |
2.1.4 主要试剂及配方 |
2.1.5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植物材料的种植及田间试验设计 |
2.2.2 测定性状与方法 |
2.2.3 花粉形态分析 |
2.2.4 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 |
2.2.5 统计分析 |
2.2.6 多态性标记的开发与筛选 |
2.2.7 SSR标记分析 |
2.2.8 基于基因组DNA序列的集团分离分析法 |
2.2.9 标记与连锁分析 |
2.2.10 候选基因的预测 |
2.2.11 植物总DNA的提取 |
2.2.12 植物总RNA的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2.2.13 基因片段克隆及载体构建 |
2.2.14 烟草瞬时转化和亚细胞定位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育植株的表型鉴定 |
3.2 St-M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
3.3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混合群体分离分析 |
3.4 遗传定位和等位性分析 |
3.5 候选基因预测 |
3.6 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3.7 候选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3.8 大豆RIL群体在两种磷水平下表型性状的变化 |
3.8.1 大豆RIL群体各性状的正态分布分析 |
3.8.1.1 根系性状 |
3.8.1.2 植株磷含量性状 |
3.8.1.3 生物量性状 |
3.8.1.4 产量性状 |
3.8.2 大豆RIL群体表型分析 |
3.9 大豆RIL群体磷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10 磷效率高分辨率遗传图谱的构建 |
3.11 磷效率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
3.12 PE1位点候选基因的图位克隆 |
3.13 候选基因的基因结构 |
3.14 候选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3.15 PE1位点在低磷条件下的效应评价 |
4 讨论 |
4.1 雄性不育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4.2 大豆中Mst-M基因的等位性分析 |
4.3 PE1在磷高效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价值 |
4.4 Scaffolds的应用与基因定位 |
4.6 亚细胞定位与基因功能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大豆不育系持绿和皱粒现象的生理特性和基因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植物衰老的生理及分子研究 |
1.1.1.1 衰老过程中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
1.1.1.2 内源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 |
1.1.1.3 源库关系对叶片衰老的影响 |
1.1.1.4 大豆衰老分子机理相关研究进展 |
1.1.2 源库关系对产量与皱粒现象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2.3.2 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3.3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2.3.4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3.5 内源激素含量测定 |
2.3.6 衰老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时期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叶片生理指标比较 |
3.1.1 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比较 |
3.1.2 叶片中淀粉含量的比较 |
3.1.3 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 |
3.1.4 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比较 |
3.1.5 叶片中叶绿素a+b含量的比较 |
3.1.6 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较 |
3.2 不同时期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叶片中内源激素比较 |
3.2.1 叶片中赤霉素含量的比较 |
3.2.2 叶片中生长素含量的比较 |
3.2.3 叶片中脱落酸含量的比较 |
3.2.4 叶片中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较 |
3.2.5 叶片中乙烯含量的比较 |
3.3 不同时期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衰老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 |
3.3.1 GMCYN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比较 |
3.3.2 GMSGR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比较 |
3.3.3 GMSARK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比较 |
3.4 鼓粒期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籽粒中生理指标比较 |
3.4.1 籽粒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比较 |
3.4.2 籽粒中淀粉含量的比较 |
3.4.3 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 |
3.5 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籽粒性状比较 |
3.5.1 单株粒数比较 |
3.5.2 百粒重比较 |
3.5.3 单株粒重比较 |
3.5.4 单株皱粒百分比比较 |
3.6 不育系R8期叶片性状与籽粒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4.讨论 |
4.1 不育系叶片中生理性状以及源库关系对叶片衰老的影响 |
4.2 不育系叶片中内源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 |
4.3 不育系叶片中基因相对表达量对叶片衰老的影响 |
4.4 源库关系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
4.5 源库关系对皱粒现象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多亲本混合授粉雄性不育系群体构建及遗传多样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大豆种质资源创新的必要性及研究进展 |
1.3 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利用 |
1.3.1 隐性单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系 |
1.3.2 核基因引起的部分雄性不育 |
1.3.3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 |
1.4 混合授粉在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
1.5 轮回选择在大豆资源创新方面的研究进展 |
1.5.1 轮回选择的基本原理 |
1.5.2 轮回选择在大豆群体改良中的应用 |
1.6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6.1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
1.6.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7 分子标记在大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利用 |
1.7.1 RFLP标记在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7.2 SSR标记在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8 毛细管电泳技术的研究与利用 |
1.9 大豆虫媒传粉研究利用 |
1.10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田间种植 |
2.2.2 田间调查及取样 |
2.2.3 农艺性状的考察和测定 |
2.2.4 SSR标记的划分 |
2.2.5 全基因组DNA提取及pcr扩增 |
2.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
2.2.7 全自动毛细管电泳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2 表型相关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雄性不育系亲本及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1 大豆ms1 亲本与混合亲本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2 大豆雄性不育系后代世代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3 各个后代群体的世代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4 不同亚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 不同不育系后代亚群间的基因型分析 |
3.3 大豆雄性不育系后代的农艺性状分析 |
3.3.1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后代的油分蛋白分析 |
3.3.2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后代的表型分析 |
3.3.3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后代的生育期分析 |
4 讨论 |
4.1 拓宽我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构建种质基因库的途径 |
4.2 对大豆雄性不育系群体的性状改良 |
4.3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4 全自动毛细管电泳在分析大豆遗传多样性的优势 |
4.5 蜜蜂辅助多亲本对不育系授粉效果的评价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的代谢组比较和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
1.1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 |
1.2 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GMS) |
1.3 植物质核互作雄性不育(CMS) |
2 大豆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
2.1 大豆雄性不育的类型 |
2.2 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GMS) |
2.3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CMS) |
2.4 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
3 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
3.1 植物代谢组学的概念 |
3.2 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 |
3.3 植物代谢组的检测 |
3.4 植物代谢组的鉴定 |
3.5 植物代谢组的数据分析 |
3.6 植物代谢组研究的应用 |
4 miRNA的研究进展 |
4.1 miRNA的定义和发现 |
4.2 miRNA的核心结构 |
4.3 植物miRNA的功能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5A与其保持系NJCMS5B的代谢组比较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代谢组学检测方法 |
1.4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定性定量分析 |
2.2 样本质控分析 |
2.3 主成分分析 |
2.4 聚类分析 |
2.5 相关性评估 |
2.6 分组主成分分析 |
2.7 差异倍数(Fold Change)分析 |
2.8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
2.9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2.10 差异代谢物的KEGG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
2.11 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
3 讨论 |
3.1 大豆不育系NJCMS5A与其保持系NJCMS5B花芽中的差异代谢物 |
3.2 差异代谢物与大豆雄性不育的关系 |
第三章 大豆miR159e及其靶基因GmMYB33、GmMYB33-like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载体、菌株 |
1.3 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 |
1.4 DNA与总RNA的提取 |
1.5 miR159e及其靶基因GmMYB33、GmMYB33-like的表达分析 |
1.6 miR159e及其靶基因GmMYB33、GmMYB33-like和启动子miR159e Pro的克隆 |
1.7 GmMYB33和GmMYB33-like的亚细胞定位 |
1.8 miR159e及其靶基因GmMYB33、GmMYB33-like和启动子miR159e Pro的过表达载体构建 |
1.9 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RNA的提取 |
2.2 miR159e及其靶基因GmMYB35、GmMYB33-like的表达分析 |
2.3 miR159e及其靶基因GmMYB33、GmMYB33-like和启动子miR159e Pro的克隆 |
2.4 GmMYB33和GmMYB33-like的亚细胞定位 |
2.5 miR159e及其靶基因GmMYB33、GmMYB33-like和启动子miR159e Pro的过表达载体构建 |
2.6 miR159e及其靶基因GmMYB33、GmMYB33-like转基因拟南芥的鉴定 |
2.7 miR159e及其靶基因GmMYB33、GmMYB33-like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大豆杂交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豆育种的类型 |
2 我国杂种优势利用育种概况 |
3 大豆杂交育种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国外研究进展 |
3.2 国内研究进展 |
4 大豆杂交育种目前研究瓶颈 |
4.1 缺少强优势组合 |
4.2缺少经济节约化的高效繁制种技术 |
5 今后研究努力的方向 |
5.1 育成新的不育质 |
5.2 通过亲本改良, 转育高异交率、高产亲本, 组配强优势组合 |
5.3 优化繁制种技术 |
(7)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现状与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效果 |
2 杂种优势的的研究 |
3 制种技术 |
3.1 人工授粉 |
3.2 风力传粉 |
3.3 昆虫传粉 |
4 大豆杂种优势应用前景 |
(8)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作物杂种优势及其遗传机制 |
1.1 作物杂种优势的概述 |
1.2 作物杂种优势的度量 |
1.3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2 作物杂种优势的亲本选配与亲本配合力 |
2.1 作物杂种优势研究的遗传交配设计 |
2.2 亲本配合力 |
3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分析方法 |
3.1 位点组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3.2 利用分子标记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3.3 基于遗传算法变量选择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4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与杂种优势 |
4.1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定位 |
4.2 分子设计育种 |
5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杂种种子生产途径 |
5.1 “三系”配套生产杂种种子 |
5.2 “两系”配套生产杂种种子 |
5.3 化学杀雄生产杂种种子 |
6 大豆雄性不育系与杂种优势利用 |
6.1 大豆强优势组合筛选的研究进展 |
6.2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三系”选育的研究进展 |
6.3 大豆杂交种选育 |
7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研究及制种技术 |
7.1 大豆的制种技术概况 |
7.2 大豆父母本的异交性能 |
7.3 大豆异交结实的传粉媒介 |
8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鲁西南地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 性状调查 |
2.3 表型数据分析 |
2.4 杂种优势分析 |
2.5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测序 |
2.6 NCⅡ设计杂交组合产量相关位点的检测及效应估计 |
2.7 配合力分析 |
3 第一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3.1.1 第一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3.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3.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3.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3.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3.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3.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3.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4 第二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4.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4.1.1 第二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4.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4.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4.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4.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4.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4.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4.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5 亲本配合力与亲本遗传构成间关系 |
5.1 大豆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
5.2 基于表型的配合力分析 |
5.3 基于基因型的配合力分析 |
5.4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
5.5 高产高优势组合配合力分析 |
6 讨论 |
6.1 鲁西南地区产量及品质的杂种优势表现 |
6.2 鲁西南地区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6.3 鲁西南地区杂种优势亲本选配 |
第三章 豫东南地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 性状调查 |
2.3 表型数据分析 |
2.4 杂种优势分析 |
2.5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测序 |
2.6 NCⅡ设计杂交组合产量相关位点的检测及效应估计 |
2.7 配合力分析 |
3 第三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3.1.1 第三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3.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3.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3.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3.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3.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3.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3.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4 第四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4.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4.1.1 第四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4.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4.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4.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4.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4.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4.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4.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5 亲本配合力与亲本遗传构成间关系 |
5.1 大豆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
5.2 基于表型的配合力分析 |
5.3 基于基因型的配合力分析 |
5.4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
5.5 高产高优势组合配合力分析 |
6 讨论 |
6.1 豫东南地区产量及品质的杂种优势表现 |
6.2 豫东南地区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6.3 豫东南地区杂种优势亲本选配 |
第四章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影响因子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3 试验内容 |
2.4 花粉萌发率的调查 |
2.5 田间露水情况的调查 |
2.6 散粉情况的观察 |
2.7 田间昆虫访问的调查 |
2.8 花泌蜜量的调查 |
2.9 花蜜腺形态的观察 |
2.10 结实调查 |
2.11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源的分析 |
3.1.1 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活性的调查 |
3.1.2 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有效性的调查 |
3.2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传粉媒介的调查 |
3.3 大豆雄性不育系花泌蜜量与昆虫访问之间的关系 |
3.4 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结实差异 |
3.4.1 太原环境下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结实差异 |
3.4.2 南京环境下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结实差异 |
3.4.3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产量 |
4 讨论 |
4.1 有效的外源花粉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关键因子之一 |
4.2 昆虫媒介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另一关键因子 |
4.3 雄性不育系的异交能力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最关键因子 |
第五章 全文讨论、结论和创新点 |
1 全文讨论 |
1.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分析 |
1.2 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和亲本改良 |
1.3 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杂种制种的生物学因子 |
2 全文主要结论 |
3 全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木荷繁殖生物学特性及种子园交配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木荷的花部综合特征及繁育系统类型 |
2.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1 研究地点与材料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部形态特征和开花动态 |
2.2.2 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 |
2.2.3 杂交指数(OCI)和花粉胚珠比(P/O) |
2.2.4 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结果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木荷主要传粉昆虫的传粉行为和传粉效率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地点 |
3.1.2 观测方法 |
3.1.3 观测量及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主要传粉昆虫及其传粉行为 |
3.2.2 传粉昆虫体毛及携粉情况 |
3.2.3 传粉效率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不同交配模式下木荷授粉受精早期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机理研究 |
4.1 木荷自交和异交授粉早期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变化 |
4.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2 木荷自交和异交授粉早期差异蛋白分析 |
4.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木荷自交和异交授粉早期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4.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4.4.1 自交和异交授粉早期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变化 |
4.4.2 自交和异交授粉早期蛋白差异表达 |
4.4.3 自交和异交授粉早期基因差异表达 |
第五章 木荷种子园无性系开花物候及同步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地点与材料 |
5.1.2 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无性系花期观测 |
5.2.2 开花指数与生殖成功的相关分析 |
5.2.3 无性系组合间花期同步指数变化 |
5.2.4 年度内和年度间花期同步指数变化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木荷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和交配系统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6.1.3 总DNA提取及SSR-PCR扩增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亲本与子代遗传多样性分析 |
6.2.2 种子园交配系统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木荷种子园的传粉规律 |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7.1.3 总DNA提取及SSR-PCR扩增 |
7.1.4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SSR多态性分析 |
7.2.2 子代父本分析 |
7.2.3 种子园传粉规律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10)密度与施氮量对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结实率及制种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不育系结实率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不育系制种产量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1 密度主效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2 施氮量主效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 讨论 |
四、大豆雄性不育系msp—pz遗传特性及异交率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D]. 徐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2]大豆雄性不育基因Mst-M的图位克隆与磷高效位点PE1的精细定位[D]. 佟亚.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3]大豆不育系持绿和皱粒现象的生理特性和基因表达研究[D]. 迟晓雪.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19(01)
- [4]多亲本混合授粉雄性不育系群体构建及遗传多样性评价[D]. 程继尧.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5]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的代谢组比较和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D]. 王轩.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6)
- [6]大豆杂交育种研究进展[J]. 师颖,马利平,张瑞军. 中国种业, 2017(08)
- [7]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现状与前景[J]. 樊志明. 大豆科技, 2017(03)
- [8]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D]. 代金英.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4)
- [9]木荷繁殖生物学特性及种子园交配系统研究[D]. 杨汉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2)
- [10]密度与施氮量对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结实率及制种产量的影响[J]. 张伟龙,闫昊,张春宝,张井勇,彭宝,赵丽梅.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