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竹生殖细胞壁在发育中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罗玉英,胡适宜[1](1995)在《玉竹生殖细胞壁在发育中的变化》文中认为应用光镜细胞化学和电镜方法,研究了玉竹(Polygonatum sim izuiKitag)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壁的结构和性质。证明了生殖细胞在刚形成时分隔它与营养细胞的壁是含胼胝质和纤维素的;从生殖细胞行将与内壁脱离开始,直至完全游离在花粉粒的营养细胞质中的发育时期,壁变薄和不显示苯胺蓝和荧光增白剂的荧光,但对PAS是正反应的;当生殖细胞进入花粉管后和在有丝分裂前,细胞具有弱的PAS正反应的包被,在结构形态上与曾在精细胞中描述的周质(periplasm )相似。研究结果证明玉竹生殖细胞从形成到成熟的整个发育过程都具壁,但结构和性质有变化。对不同发育时期生殖细胞壁的特点,在细胞质分化和有利于物质转移的意义,以及可能涉及生殖细胞脱离内壁的机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郝建华,强胜[2](2006)在《被子植物有性和无融合生殖过程中胼胝质壁的动态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文中认为就被子植物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过程中在某些特定时期和细胞中出现的胼胝质壁的活动情况作了介绍,并探讨了其生物学意义。
胡适宜,罗玉英[3](1997)在《玉竹雄配子的发育——着重阐明质体在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中的分布和变化》文中提出玉竹(Polygonatum simizui Kitag)小孢子在分裂前,质体极性分布导致分裂后形成的生殖细胞不含质体,而营养细胞包含了小孢子中全部的质体。生殖细胞发育至成熟花粉时期,及在花粉管中分裂形成的两个精细胞中始终不含质体。虽然生殖细胞和精细胞中都存在线粒体,但细胞质中无DNA类核。玉竹雄性质体的遗传为单亲母本型。在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营养细胞中的质体发生明显的变化。在早期的营养细胞质中,造粉质体增殖和活跃地合成淀粉。后期,脂体增加而造粉质体消失。接近成熟时花粉富含油滴。对百合科的不同属植物质体被排除的机理及花粉中贮藏的淀粉与脂体的转变进行了讨论。
刘波[4](2008)在《毛竹发育过程中细胞壁形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与木材相比,竹材细胞壁的研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对竹茎杆细胞的发育过程,尤其是细胞壁形成和分化过程的研究远远不够。细胞壁是构成竹材细胞的实体物质,是竹类植物遗传改良和定向培育的重要目标,是竹材各种性质的成因,也是竹材加工和利用的主要部分。因此,针对竹类植物开展细胞壁的生物形成过程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是以我国种植面积最广、利用价值最大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xelExh.De Lehaie)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竹材生物形成机理与加工利用相互关系这一主题,利用多学科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以及先进的实验仪器,从竹材发育过程中的显微结构变化、细胞壁超微结构变化和细胞壁力学性能及其与细胞壁显微和超微结构关系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各类细胞的分化和细胞壁的形成过程。在竹材发育过程中显微结构变化的研究中,采用定量解剖学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得到了毛竹各类组织和细胞的解剖形态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获得了毛竹在发育过程中微纤丝角(MFA)和结晶度(CrI)的变化。在竹材发育过程中细胞壁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中,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毛竹各类细胞在发育各阶段细胞壁和原生质体的变化特征,确定了细胞的分化方式,讨论了细胞程序化死亡(PCD)过程中细胞壁形成与原生质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TEM结合直接碳复型(DCR)技术,首次系统地观察到了毛竹细胞壁纤维素微纤丝(CMfs)从初生壁到次生壁多层上的排列和沉积过程,提出了毛竹纤维细胞壁的构成模型。在国内首次将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的方法,运用到竹材骨架物质微管的研究中,得到了各类型细胞分化过程中周质微管(CMTs)的排列方式,并讨论了CMTs的排列与细胞壁上CMfs沉积方式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为竹类植物细胞分化过程中CMTs排列方式控制细胞壁上CMfs的沉积提供了新的证据。通过可见光显微分光光度计结合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首次系统地观察到了毛竹各类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壁上木质素的沉积过程和微区分布特点,半定量分析了木质素组成单元的分布和含量变化。在竹材发育过程中细胞壁力学性能及其与结构相互关系的研究中,通过纳米压痕技术获得了毛竹纤维细胞的纵向弹性模量和硬度性能指标,并分析了MFA、CrI、细胞壁木质素含量和分布以及细胞壁超微结构对细胞壁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以上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和结果为纽带,针对细胞壁研究比较薄弱的竹类植物,揭示细胞壁发育的生物形成过程,建立竹材解剖学研究与现代生物技术改良研究和竹材加工利用研究之间的紧密联系,为揭示竹子生长发育规律、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为竹材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细胞学依据。以上研究内容的主要结果如下:1.定量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细胞分化和发育的进行,维管束分布密度、维管束径向长度和弦向长度、纤维长度和宽度、导管分子长度、微纤丝角、结晶度随竹龄、径向位置和纵向高度变化趋势各不相同。其中,维管束分布密度在7天~1年内不断减小;在1~8年内保持稳定,一般为11~18个/5mm2;在8~9年内逐渐增大。纤维长度在7~17天内纤维长度迅速增大;17天~8年内基本保持稳定,竹青位置平均2295μm,竹黄位置平均2205μm;8~9年内纤维长度略有下降。X-射线衍射研究结果显示,MFA随竹龄的变化趋势为:竹青位置在1~2年内小幅上升;2~8年内小幅回落后稳定在平均值9.98°左右;8~9年内大幅增加至平均值11.41°。竹黄位置各节间在1~8年内保持稳定在平均值9.16°左右;8~9年内大幅增加至平均11.35°,与竹青处相差不多。结晶度随竹龄的变化趋势为,竹青位置在1~2年内逐渐减小;随后2~8年内迅速回升,然后稳定平均值46.78%左右;8~9年间又有所减小。竹黄位置处结晶度在1~9年内基本围绕在平均40.79%值左右波动变化。2.TEM观察结果表明纤维、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导管分子的分化过程均是典型的衰退过程,它是由次生壁的沉积和原生质体的衰退这两个密切相关的过程组成。纤维、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导管分子的终端分化就是PCD;并且PCD过程是一个具有较长周期的过程,周期长短比较为基本薄壁组织细胞>纤维>导管分子;三类细胞最后的凋亡决定于细胞内原生质体完全降解的时刻。在细胞PCD过程中,原生质体内的各种细胞器对次生壁形成起到了不同的推进作用,并且实现了各类型细胞向功能定位的转变——纤维细胞组织起机械支持作用,基本薄壁组织细胞起贮藏作用,导管起输导作用。3.场发射和复型技术揭示纤维、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和导管的细胞壁上CMfs的沉积方式。纤维的细胞壁为典型的薄厚层相间的同心圆多层结构,初生壁CMfs排列方向与细胞轴向垂直(90°);次生壁中厚层的CMfs均以接近平行的小角度(0~5°)沉积;薄层一般以大角度沉积,且薄层的CMfs角度由壁外侧向细胞腔里逐渐增加,直到完全垂直。纤维单纹孔由初生壁CMfs在初生纹孔场区域凹陷形成,各层次生壁CMfs围绕纹孔排列形成椭圆形,纹孔长轴随着次生壁每层CMfs排列的主方向变化。将纤维素微纤丝排列变化与细胞壁各层厚度的研究结果相结合,本文提出了毛竹纤维细胞壁的构成模型。基本薄壁组织细胞的细胞壁为多层结构,无明显的薄厚层变化规律。初生壁CMfs排列方向与细胞轴向垂直;次生壁奇数层CMfs排列与细胞轴向近平行或呈小角度,偶数层CMfs排列与细胞轴向接近垂直或呈大角度。其单纹孔由初生壁CMfs在初生纹孔场周围盘绕而成,次生壁各层的CMfs均绕开纹孔膜排列,椭圆形纹孔的长轴总与各壁层CMfs排列方向相同。导管的细胞壁为多层结构,每层次生壁的CMfs排列均与细胞轴向垂直。其具缘纹孔由初生壁CMfs在初生纹孔场区域网状交织、在初生纹孔场周围加高隆起而形成。多层次生壁在纹孔周围不断沉积,使具缘纹孔形成了长型椭圆形,其长轴方向始终与细胞轴向垂直。4.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分别得到了纤维、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和导管的CMTs在分化中的动态变化。在各类细胞发育之初,纤维细胞中最早形成CMTs;在细胞发育间期,纤维和导管中只存在CMTs,而基本薄壁组织细胞中还存在胞质微管(CYMTs),随着基本薄壁组织细胞伸长期的结束或CMTs的大量增加,CYMTs逐渐消失。纤维和基本薄壁组织细胞中的CMTs束经历由细变粗,数量由少到多,排列由随机到定向,分布由稀疏到密集的变化过程。在基本薄壁组织细胞中还观察到CMTs的微管组织中心(MTOC)的存在,它是由微管、不规则的小泡和浓密基质构成的复合物。在纤维和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增厚中期,CMTs均存在解聚现象,但其特征有所不同。结合场发射和透射电镜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初生壁还是次生壁发育阶段,CMTs排列方式的变化与CMfs沉积方向的变化具有明显的一致性。5.木质素在纤维、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导管分子和石细胞的细胞壁上均有沉积,但沉积先后和周期不同。沉积先后顺序为:原生木质部导管>纤维>后生木质部导管=石细胞>基本薄壁组织细胞;沉积周期长短顺序为: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后生木质部导管>石细胞>纤维。各类型细胞的木质素总含量随细胞壁的增厚而不断增加。可见光吸收光谱表明,纤维、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后生木质部导管的木质素中具有愈创木基单元(G)和紫丁香单元(S)。三类细胞胞壁各微区的木质素总含量和木质素组成单元含量随竹龄、径向位置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纤维的木质素含量随纤维在维管束纤维帽中位置的变化而不同。木质素的沉积和细胞次生壁的发育过程紧密相关。6.纤维、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和导管细胞壁层数在发育过程中不断增加,发育快慢程度为:基本薄壁组织细胞>纤维>导管。三类细胞壁层发育程度在径向上的比较为:竹青位置的细胞始终快于同时期同类型竹黄位置的细胞。纤维和基本薄壁组织细胞的壁层数在6年时达到最大值,分别形成了6~11层和7~13层次生壁;导管的壁层始终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在9年时达到5~6层。三类细胞各壁层厚度变化为:纤维在发育的各个时期,细胞壁的最厚层均为次生壁S2层;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和导管分子各壁层的厚度变化规律不一致,最厚壁层在发育的不同时期出现于不同的次生壁层。维管束内纤维壁层和壁厚,是近维管束中心的先发育、程度高,远维管束中心的后发育、程度低,发育程度是以维管束中心为原点,呈辐射状向四个纤维帽外侧过渡。7.纳米压痕技术原位测定结果显示,随着竹龄的增加,纤维细胞壁的纵向弹性模量和硬度的变化不同。次生壁(SW)S2层的纵向弹性模量和硬度范围分别在13.2~24.7GPa和0.46~0.71GPa;细胞角隅(CC)处分别为9.0~16.6GPa和0.38~0.66GPa;细胞胞间层(ML)分别为8.9~13.6GPa和0.27~0.66GPa。细胞壁三个不同微区的纵向弹性模量和硬度在径向上的变化趋势也不同。同竹龄同径向位置的细胞壁三个不同微区上纵向弹性模量大小为SW>ML>CC,硬度大小为ML>CC>SW。在纤维细胞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壁力学性能与细胞壁木质素含量和分布呈正相关,尤其是硬度性能与木质素含量密切相关。同时,细胞壁力学性能与细胞壁纤维素结晶度呈正相关,与纤维素微纤丝角度关系密切,呈负相关。竹材的高强度、高硬度等力学性能,主要由竹材细胞的细胞壁结构特性决定。
刘兴梁,胡适宜[5](1995)在《豌豆生殖细胞的发育──着重论述质体母系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微结构的研究证明,豌豆(Pisum sativum L.)生殖细胞自形成直至成熟花粉时期,始终存在少量质体和较多的线粒体。DNA 荧光的观察表明,在发育早期的生殖细胞中不含细胞质DNA 类核,但在成熟花粉的生殖细胞中有许多的类核。在花粉离体萌发过程中,随着花粉管的生长,生殖细胞中的类核逐渐降解。在花粉培养24 h 后,生殖细胞的类核全部消失。研究结果确定了豌豆质体母系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支持遗传分析及RFLP研究的结论,阐明了过去在细胞学上认为是双亲遗传的判断不正确的原因
苏立娟[6](2006)在《百合科(Liliaceae)植物花粉形态及花粉发育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合科植物是被子植物中最为重要的植物类群之一,国内外对其种质资源的研究都非常重视。孢粉学和生殖生物学是研究植物系统发育比较常用的研究方法。 本文以朝鲜玉簪变种(Hosta longipes(Franch.et Savat.)Matsum var、)、紫萼(Hosta ventricosa(Salisb.)Stearn)、东北玉簪(Hosta ensata F.Maekawa)、南非吊兰(Chlorophytum capense(L.)Kuntze)、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轮叶贝母(Fritillaria maximowiczii Freyn)、山丹(Lilium pumilum DC.)、北重楼(Paris verticillata M-Bieb.)等6属8种百合科植物为实验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它们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 孢粉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百合科植物的花粉粒大多具远极单沟,左右对称,沟大多为窄沟;赤道面观为舟形、椭圆形或圆形,极面观为椭圆形或圆形,表面具细-网状雕纹、粗-网状雕纹、颗粒-网状雕纹、穴-网状雕纹。 本文主要以朝鲜玉簪(Hosta longipes(Franch.et Savat.)Matsum)及其变种(H.longipes(Franch.et Savat.)Matsum var.)、南非吊兰(C.capense(L.)Kuntze)和北重楼(P.verticillata M.-Bieb.)等3属4种百合科植物为实验材料,应用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了这些植物花粉发育过程的特征,包括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成熟花粉类型、花药壁发育、绒毡层发育等方面。 生殖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百合科植物的小孢子发生类型绝大多数为连续型,四分体主要为左右对称形、四边形,少数呈直列式。同一花药中的花粉发育过程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百合科植物的成熟花粉有二细胞型、三细胞型,同种植物只具有一种类型,但同属植物种间有差异,可能具有两种类型的花粉。通常都会有异常花粉的出现,但是其出现的类型、几率有所不同。百合科植物的绒毡层属于分泌型,其成熟的花药壁大多由一层表皮细胞和一层药室内壁细胞组成,有个别种的药室内壁由两层细胞组成。针晶状草酸钙结晶在百合科植物的花药中是普遍存在的,在分布数量、分布时期和分布部位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百合科植物种类繁多,其雄蕊数目也不是一个常数,通常与花被片同数,或者为心皮的2-6倍,但同种植物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还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对花粉发育过程中多糖、蛋白质、脂类等营养物质在各个组成部位的动态变化作了详细的观察。几种百合科植物花粉发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学特征以及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为研究玉簪属(Hosta Tratt L.)、吊兰属(Chlorophytum Ker-Gawl.)、重楼属(Paris L.)在百合科中的发育位置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本文研究的3属4种百合科植物在植物系统进化中属于比较进化的类群。植物的进化有时候不是同步进行的,有些较进化的类群也会存在一些较原始的性状。本文试图为百合科植物的系统研究以及百合科胚胎学及单子叶植物类群进化提供更多孢粉学和生殖生物学方面的资料。
韦存虚[7](2002)在《水稻胚乳发育中细胞核与细胞器的结构消长与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胜泰1号”为材料,采用显微化学、不同固定方法超微结构制样、超微细胞化学等方法,对水稻胚乳发育中细胞核与细胞器的结构消长和功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水稻胚乳淀粉质体有多种发生途径和增殖方式。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和环状片层等细胞器均可发育成淀粉质体,表现出细胞器发育的“趋同现象”。淀粉质体增殖产生新淀粉质体有多种方式:出芽增殖、缢缩增殖、中间隔板增殖、被膜向内出泡或内陷增殖、被膜形成双层膜小泡再积累淀粉增殖,它们均是淀粉质体被膜的一种膜行为。 2.胚乳蛋白体的形成。粗面内质网扩增,有些槽库膨大积累蛋白质和形成环状粗面内质网积累蛋白质是形成PBⅠ的主要方式;在内表面积累有蛋白质的大液泡出芽和小液泡积累蛋白质是形成PBⅡ的主要方式。蛋白体形成后期,片段化的粗面内质网形成环状粗面内质网,转化为小泡和小蛋白体。在蛋白质积累过程中,蛋白体周围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分布,粗面内质网产生的小泡在蛋白质从合成部位向积累部位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 3.内质网在胚乳发育中极其活跃,具有多种功能。内质网参与胚乳细胞构建中细胞壁物质的积累;内质网包裹基质形成吞噬体,为胚乳的发育提供营养;内质网槽库膨大,积累淀粉转变成淀粉质体;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积累,在蛋白体的形成中处于核心地位;内质网末端节状膨胀,形成潴泡;灌浆高峰期内质网常与胞间连丝相连,有助于物质的运输。 4.胚乳发育中质膜内陷与物质运输。胚乳细胞内的小泡、内质网常与胞间连丝相连;质膜形态多变,功能活跃,由局部起伏的波纹状发展成明显内陷,深浅不一,多呈袋状,袋中包含着大小不一的泡状物;有些内陷脱离质膜成为胞质中的囊泡,表现出活跃的内吞现象。除细胞间隙中含有圆球状的内含物外,在质膜内陷和囊泡中常含有大量的内含物。H+-ATP酶定位结果显示,质膜及其邻近的泡状物周围有酶的分布;而酸性磷酸酶定位在液泡、胞间隙和其中的泡状内含物周围;在质膜及其内陷形成的囊泡中有G6P酶的分布。 5.淀粉胚乳细胞核的程序性衰退。伴随胚乳发育的进程,淀粉胚乳细胞核表现出衰退特征:核变形、染色质凝缩、核周腔膨胀、核膜多处被降解破坏、核基质外泄等。DNA Ladder显示核内大片段DNA呈严重的弥散状拖尾现象,而核内和胞质中在140-180bp处有明显的条带。在核衰退的同时,其胞质中的粗面内质网、淀粉质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具有正常的代谢功能,细胞仍在合成并积累营养物质,淀粉胚乳细胞表现出一边衰退一边在行使其功能,直到细胞死亡。博士论文:水稻胚乳发育中细胞核与细胞器的结构消长与功能研究 6.花后衰退珠心和胚乳发育初期C扩十的定位。初始衰退的珠心细胞,C犷+主要分布于液泡膜上和核内;在衰退中期的珠心细胞中,C扩+主要分布在核膜、液泡膜及质膜上;在严重衰退的珠心细胞,C犷十仅存在于液泡中。胚囊壁中有大量的C扩+沉淀;发育初期的胚乳细胞,C扩+主要位于胞间隙,同时线粒体和液泡中也有少量分布。 7.磷酸水解酶(C扩气ATP酶、H+一ATP酶、酸性磷酸酶、G6P酶)在胚乳发育中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C扩气ATP酶主要定位在:胚囊壁、细胞核、质膜、液泡;H气ATP酶主要定位在:胚囊壁、质膜、质膜内陷、囊泡、液泡、细胞核、细胞壁、胞间连丝、内质网和蛋白体工上;酸性磷酸酶主要定位在:胚囊壁、胚乳细胞间隙、液泡和细胞核上,此外在质膜、蛋白体工和部分线粒体上也有酸性磷酸酶定位;G6P酶主要定位在:胚囊壁、质膜、质膜内陷、囊泡、液泡、细胞核,此外在内质网上也有少量的定位。磷酸水解酶共同参与了珠心降解产物向胚囊中的运输、营养物质从质外体向胚乳细胞中的运输、细胞核的解体。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高锰酸钾固定法研究了膜系统(主要指质膜、淀粉质体被膜、内质网)的变化,运用常规固定制样研究了细胞核和细胞器的变化,采用细胞化学方法(C扩十和磷酸水解酶的定位)探索了细胞器和细胞核的功能。上述结果表明:多种细胞器可以趋同发育成淀粉质体,淀粉质体增殖来源于其被膜的活动,粗面内质网在蛋白质的合成与积累中具有重要作用,内质网在胚乳发育中具有多种功能,胞间隙和质膜内陷在营养物质的运输中具有重要作用,淀粉胚乳细胞核的衰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编程性死亡,C扩+和磷酸水解酶在胚乳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粗面内质网在蛋白体形成中的作用,淀粉质体被膜在淀粉质体增殖中的作用,淀粉胚乳细胞的核质关系,植物PCD中细胞核的变化,以及质膜内陷、内质网、Ca2+和磷酸水解酶在胚乳发育中的作用等进行了讨论。
刘智[8](2012)在《关于稻麦胚乳细胞发育的研究》文中提出稻麦的胚乳占籽粒重量的90%左右,主要贮藏物质为淀粉和蛋白质。淀粉和蛋白质分别在淀粉体和蛋白体内积累,研究稻麦胚乳淀粉体和蛋白体发育的规律,对改善稻麦籽粒的品质,提高籽粒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扬稻6号”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扬麦16号”为材料,采取精确标记颖果发育天数,运用组织化学、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相结合的观察技术,研究了稻麦胚乳细胞结构特点和发育特性,重点观察了淀粉体和蛋白体发生发育的过程,研究结果将充实细胞生物学、形态解剖学、作物生理学等学科知识,为稻麦品质改良和粮食生产提供基础理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麦颖果的发育。水稻在开花后颖果长度增长最明显,至花后10d颖果形状基本定型。小麦颖果生长较缓慢,颖果发育至成熟持续的时间较水稻长,花后约30d以后颖果形状基本维持不变。水稻颖果在发育初期子房壁中积累的淀粉较多,淀粉粒消失的时间也较晚,胚乳I2-KI染色随着发育天数而逐渐加深,小麦颖果在花后花后第6d起胚乳开始积累淀粉,果皮厚度随开花天数的增加逐渐变薄,果皮中的淀粉随着胚乳的发育而逐渐消失。水稻颖果的维管束、胚和胚乳表层细胞脱氢酶活性较强,维持时间也较长。内胚乳在花后10d以后脱氢酶活性已经明显降低,当灌浆趋向停止时不再具有。小麦腹部维管束和果皮在颖果发育早期具有较强的呼吸活性,腹部维管束被TTC染成深红色,表明此时的呼吸活性很高,胚乳在花后17d以后TTC染色逐渐消失,在发育后期呼吸活性变弱。2.水稻和小麦颖果鲜/干重随着花后天数,呈“S”曲线增长,即前期增长较慢,中间增长迅速,后期增长趋势逐渐减缓。3.水稻开花后颖果呼吸速率一开始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随着发育天数的增加,呼吸速率迅速下降,15d后,慢慢停留在一个稳定的低水平上。小麦前期呼吸速率下降较快,花后5d到花后20d迅速下降,从花后20~30d经历一个缓慢下降的过程,花后30~35d呼吸速率又迅速降低。4.不同固定和染色方法对稻麦胚乳细胞结构显示的影响。GA-OsO4固定法能较好保存稻麦胚乳细胞的结构,能清晰的显示胚乳细胞中的淀粉体、蛋白体、内质网、液泡等细胞器,高锰酸钾固定法对细胞中膜结构细胞器的被膜湿示较好。对这两种固定方法的花后不同发育天数的水稻胚乳细胞半薄切片采用TBO,希夫(Schiffs)试剂,多色性染液,高碘酸-希夫-甲苯胺蓝-O (PAS-TBO)染色,结果发现:(1)TBO染色的GA-OsO4制样细胞组织结构清晰,淀粉体、蛋白体、细胞壁、细胞核均清晰可见,但液泡膜以及淀粉体被膜不明显。高锰酸钾固定制样的能较好的显示出细胞中内膜结构,如细胞核、液泡的被膜、淀粉体被膜。此外,淀粉体很容易被染色,而其他细胞组织不易被染色。(2)多色性染液染色的GA-OsO4制样效果良好,而且着色均匀,反差好,组织结构清晰,细胞壁、蛋白体呈蓝色,淀粉体被膜以及淀粉粒之间的膜被染成玫红色。高锰酸钾固定制样染色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间质呈玫红色,胞核、核膜及染色质清晰可辨,但淀粉体染色效果不好,着色不均匀。(3)用PAS法染色的GA-OsO4制样能将淀粉体染成玫红色,结构较清晰,而其他细胞器很难被染色。高锰酸钾固定制样用PAS法染色能较好的显示出胚乳细胞壁、蛋白体、淀粉体、淀粉体被膜、淀粉粒之间膜结构,染色效果较GA-OsO4制样好。(4) PAS-TBO复染的GA-OsO4固定的样品,原先没有被PAS染色的胚乳细胞壁、蛋白体、细胞基质、细胞核都被TBO染色显示。TBO的复染弥补了PAS对GA-OsO4固定样品的染色不足。PAS-TBO复染的高锰酸钾固定制样,淀粉体染色过深,无法得到清晰的照片。总体上GA-OsO4固定制样的细胞结构要优于高锰酸钾固定液制样,其中TBO和多色性染色效果较好,呈色丰富。对小麦的半薄切片采用TBO, Schiffs试剂,多色性染液,考马斯亮蓝,PAS-TBO染色,结果发现GA-OsO4固定,TBO,多色性染液,Schiffs试剂,考马斯亮蓝染色的半薄切片染色效果比高锰酸钾固定的好,而PAS-TBO复染则是高锰酸钾固定制样的较好,不仅淀粉粒呈玫瑰红色,而且细胞壁、内质网、蛋白体、淀粉体被膜被染成蓝色,镜观丰富,照片清晰美观。在稻麦胚乳的半薄切片观察中,各染剂的着色侧重点不同,因此在染色剂的选择时则要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而选择相应的染色方法。在这两种固定方法的超薄切片观察中,GA-OsO4固定法能较好的保存胚乳细胞超微结构,但淀粉体被膜不明显,反差弱。高锰酸钾固定制样不利于对胚乳细胞超微结构整体观察,因为其对细胞基质和各种细胞器基质固定较差,但对膜结构保存良好。如叶绿体被膜和片层结构、淀粉体被膜、小麦大淀粉体内片层膜结构等。本文利用该固定方法观察了稻麦胚乳淀粉体发育增殖及胚乳细胞发育中内质网的生理活动,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5.稻麦胚乳淀粉体的发生发育以及增殖方式。水稻胚乳淀粉体一般是由原生质体转化而来的。本文在观察淀粉体增殖的过程中采用戊二醛-锇酸(GA-OsO4)固定制样和高锰酸钾固定制样两种方法。GA-OsO4固定法能较好的保存胚乳细胞超微结构,但淀粉体被膜不明显,反差弱。高锰酸钾固定制样不利于对胚乳细胞超微结构整体观察,因为其对细胞基质和各种细胞器基质固定较差,但对膜结构保存良好。基于这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特性,观察淀粉体增殖的重点在于淀粉体被膜的变化,因此,高锰酸钾固定制样是此项研究的主要方法。根据淀粉体被膜的变化,将水稻淀粉体的增殖方式划分为出芽增殖、缢缩分裂增殖、中间隔板增殖、淀粉体被膜内陷成小泡增殖、淀粉体内外膜腔膨大增殖。其中出芽增殖和缢缩分裂增殖较为常见,是胚乳细胞发育前期淀粉体增殖的主要方式。中间隔板增殖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指某一处的淀粉体被膜向淀粉体基质中凹陷,形成单向的袋装被膜隔板,当被膜隔板触及到原淀粉体被膜时,将淀粉体分裂成两个淀粉体单元,达到增殖目的。另一种是淀粉体被膜相向内凸伸长,直到接触并融合,形成双层膜中间隔板,然后沿中间隔板将原淀粉体分裂成两个新淀粉体。在淀粉体增殖过程中,可以观察到一个淀粉体可以同时进行两种甚至多种增殖方式。小麦胚乳有大小两种淀粉体,花后6d起,胚乳细胞中的原生质体开始积累淀粉转变成淀粉体,1个淀粉体内可以同时积累2个或多个淀粉粒,大淀粉体可以通过出芽或缢缩增殖,本文用两种固定方法都观察到了大淀粉体这两种增殖方式。花后8~14d,大淀粉体被膜向内凹陷形成基质浓密小泡,或向细胞基质突出,然后这些突起与淀粉体分开,形成新的淀粉体,即小淀粉体。花后16d,胚乳中小淀粉体逐渐增多,小淀粉粒除了在大淀粉体内积累以外,自身还可以发生缢缩增殖和中间隔板方式分裂增殖。6.稻麦胚乳蛋白体的形成和积累。水稻胚乳蛋白体有两种类型,蛋白体Ⅰ (protein body Ⅰ, PbⅠ)由粗面内质网(RER)发育而来,呈球形,表面附有核糖体或多聚核糖体,在剖面上呈现同心圆状的轮纹结构,可能是包裹它的RER向内分泌本身合成的蛋白质并从内向外积累而形成。已成形的PbⅠ通常有一不连续的单层核糖体被膜包被,一些含蛋白质基质的小泡融合到Pb Ⅰ上,使Pb Ⅰ体积不断增大。蛋白体Ⅱ (protein body Ⅱ, PbⅡ)由液泡发育而来,多呈不规则块状,也有的液泡吞噬蛋白质基质小泡,在自身体内积累蛋白质。当液泡中开始积累蛋白质时,液泡便转化为蛋白贮藏液泡(PSV),在PSV中通常可见贮藏蛋白的晶体结构;花后6d的小麦胚乳细胞中富含PSV,其内出现一个或者多个圆球状的蛋白质颗粒,同时,RER在小麦胚乳蛋白体发育周期中活动也很旺盛,有些RER相互叠加形成闭合的网状RER,而有些则呈环状,在这些RER中的基质的电子致密程度要比细胞基质高,有的RER网腔或末端膨大,积累贮藏蛋白。稻麦胚乳蛋白大多贮藏在亚糊粉层中,而内胚乳含量较少。7.用Image J分析水稻胚乳淀粉粒表面几何特征的方法。以水稻淀粉粒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图像分析软件Image J在淀粉粒表面特征分析中的应用。图像分析结果以轮廓图(outline)和拟合椭圆(Ellipse fitting)两种方式呈现,分析指标选择了面积、周长、长轴、短轴、圆度以及最大切直径。最后还对颗粒图像的获取和图像前处理进行了探讨。8.关于水稻胚乳中是否存在单粒淀粉体的探讨。该研究分别以花后5d和成熟水稻胚乳半薄连续切片,用GA-OsO4固定法和高锰酸钾固定制样观察水稻花后不同发育天数胚乳细胞超微结构,并以垩白籽粒为对比,用显微和亚显微研究技术对水稻胚乳中是否含有单粒淀粉体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水稻胚乳中绝大多数的淀粉体为复粒淀粉体,少数为单粒淀粉体。
张玉红[9](2014)在《杜鹃花药发育的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的研究》文中认为本实验应用细胞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杜鹃花药发育中营养物质的代谢积累特点和超微结构特征分别进行研究,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营养物质的代谢变化杜鹃花药发育中营养物质分布规律如下:在造孢细胞时期,绒毡层细胞和初生造孢细胞中都有多糖颗粒。在形成胼胝质壁的小孢子母细胞质中只含有少量脂滴,在绒毡层细胞质中分布较多的多糖颗粒。四分体时期,绒毡层细胞的多糖颗粒明显增多,四分体小孢子中只含有少量的脂滴。到小孢子早期,绒毡层细胞和小孢子中都只存在很少量脂滴,发育到小孢子晚期,即单核靠边期,绒毡层细胞开始退化。在二胞花粉早期,药室内壁细胞质中积累了很多多糖颗粒,花粉粒细胞质中分布很多多糖颗粒和脂滴。成熟花粉粒的药室内壁细胞质中仍然含有很多多糖颗粒,花粉粒细胞质中含有一些小分子的多糖物质和零星小脂滴。2.细胞质的变化特点在杜鹃花药发育过程中,不同发育时期细胞质及其内部的细胞器有明显的特色。在造孢细胞时期,细胞质内质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正常,数量多,含有大液泡。随着造孢细胞向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发育,细胞质内的质体,线粒体等细胞器消失,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液泡。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这一过程,细胞质内不存在质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含有大量的液泡。由四分体时期到单核中位小孢子时期,细胞质内的质体、线粒体等细胞器明显增多,液泡消失。在小孢子液泡化的过程中,大液泡基本占据整个花粉的空间,在细胞核周围存在少量的质体和线粒体。到二胞花粉早期,质体及线粒体等细胞器基本消失。3.花粉壁的发育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母细胞质内部出现不连续的细胞间隙,在细胞间隙的内侧边缘上开始积累黑色的孢粉素前体物质,小孢子发育早期,形成细带状初生壁,在初生壁上存在胞质通道,随后孢粉素不断在初生壁上聚集,至小孢子单核中位期,花粉外壁黏合连接形成,使四合小孢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发育形成复合花粉。在小孢了晚期,在质膜和外壁之间逐渐积累内壁物质,花粉内壁开始发育。到二孢花粉成熟时,花粉外壁覆盖层结构紧密,中间柱状层已经不明显,花粉内壁发育成熟,花粉壁结构完全形成。4.液泡的变化杜鹃花药发育从造孢细胞至花粉粒成熟的过程中,细胞内的液泡发生了三次较明显的变化:第一次是从造孢细胞时期到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内部形成了很多液泡;第二次是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至形成四分体的过程中,细胞质中始终存在很多液泡,大量液泡的形成可能是为小孢子母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四分体扩大空间。第三次是小孢子液泡化时期,形成大液泡,这与小孢子核的位移和核的极性分布有关,为小孢子进行下一步的有丝分裂做准备。5.绒毡层的特点杜鹃花花药的药壁绒毡层与药隔绒毡层细胞在形态体积等方面没有显着的差异,属于腺质绒毡层。在花药发育的造孢细胞时期,绒毡层细胞和初生造孢细胞形态结构并无差异,由此推断,绒毡层细胞和造孢母细胞是同一个起源,都是来自初生造孢细胞。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绒毡层细胞进一步发育,细胞质浓厚,含有多糖大颗粒和很多液泡。到小孢子单核中位时期,绒毡层相邻细胞壁间隙及内切向面出现大颗粒的乌氏体。在小孢子晚期,绒毡层细胞开始退化,但是乌氏体明显增多,直到在二胞晚期极度退化的绒毡层残骸中仍然有少量乌氏体的存在。
刘亭亭[10](2007)在《白菜花发育过程的形态学、细胞学及超微结构观察》文中认为对植物花发育分子机理的研究成为许多研究领域的焦点。通过观察某基因突变体在花形态建成过程中相对于野生型所发生的变异,推测此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以及功能,是普遍采用并且行之有效的策略。通过对此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可推知它的作用机理,结合突变体的表型可以了解那些在突变体中发生异常的细微结构或现象对于花发育的意义。对于花发育的研究和对于相关基因的研究是两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过程。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突变体的异常表型,就需要详细研究野生型花的发育过程。本文以普通白菜‘矮脚黄’(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Makino var.communis Tsen et Lee cv. Aijiaohuang, syn. B. rapa ssp. chinensis var. communis cv. Aijiaohuang)雄性不育两用系ajhGMS‘Bcajh97-01A/B’为材料,从花芽突起到花蕾即将开放对白菜花发育过程的形态学、细胞学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因一个花序上同一轮次的花蕾大小几乎一致,将每一花序上的花蕾按照在花序上的轮次分为21级,根据白菜花器官原基、花蕾长度、花粉花药发育特征等,将其花发育的过程划分为21个时期。(2)用体视显微镜测量了时期7~21的花蕾长度和花器官长度,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全部21个时期花器官发育的状态和特征。在早期,花发育时期的划分与David等(1990)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划分很相似;后期为了对应细密的花粉花药发育时期,时期划分更为细致。普通白菜花器官发生的顺序为萼片,雄蕊/花瓣,雌蕊;侧生萼片先于近轴萼片发生,长雄蕊先于短雄蕊发生;花瓣在早期经过一段发育停滞期,在时期15开始迅速伸长;花丝在时期17才开始伸长;长短雄蕊的高度差异早期主要是由在花托上着生位置的高低差异造成,后期主要由花丝的长度差异造成;早期的雌蕊群是一个椭圆的中空长管,成熟的柱头为二裂状,中间的凹沟是早期椭圆管状的雌蕊原基管腔闭合留下的痕迹;萼片外表面和蜜腺表面分布很多气孔,花药远轴表面近中肋处也有一些气孔分布;萼片外表皮和花药表皮都有角质增厚;花药中肋处的细胞显着比周边细胞大。(3)制作时期8~21花药的树脂半薄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花粉花药的发育时期和发育特征。药壁的发育类型为双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从造孢细胞到四分体时期,在药隔组织和药壁组织中一直存在一些深色颗粒物质,可能为淀粉粒;在液泡化过程中,小孢子会发生严重的收缩,形状变得极不规则;单核晚期,绒毡层细胞严重变形,小孢子沿药壁一圈陷入到绒毡层中,形成“窠臼”。(4)制作时期8~21花药的树脂超薄切片,在透射显微镜下观察花粉花药发育的超微结构。小孢子/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胞质重组,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时期Ⅰ和单核小孢子的中晚期;小孢子释放后,花粉外壁沉积的孢粉素和纤维物质层可能是由绒毡层中含纤维物质的小泡与质膜融合释放到药室中去的;在绒毡层发育过程中未发现乌氏体;绒毡层的内切向壁和径向壁在减数分裂的前期Ⅰ降解,而在后期Ⅰ/末期Ⅰ形成电子密度低的新壁,新径向壁在单核早期降解,而新内切向壁直到二细胞早期才消失;在发育晚期,绒毡层为造油质体和绒毡层小体占据,成熟的花粉外包被的含油层就是由时期20绒毡层解离释放出的造油体和绒毡层小体沉积到花粉外壁形成的。(5)白菜花发育的时期8~21分别对应了花粉花药发育的造孢细胞时期、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粗线期/双线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后期Ⅰ/末期Ⅰ、四分体时期、单核早期、单核中期、单核靠边期、二细胞早期、二细胞中期、二细胞晚期、三细胞早期和成熟花粉时期。
二、玉竹生殖细胞壁在发育中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竹生殖细胞壁在发育中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玉竹生殖细胞壁在发育中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 料 和 方 法 |
1.1 电镜样品 |
1.2 光镜样品 |
2 实 验 结 果 |
2.1 生殖细胞壁的形成 |
2.2 生殖细胞在贴着内壁时和在脱离过程中壁的变化 |
2.3 生殖细胞悬浮在营养细胞质中壁的变化 |
3 讨 论 |
3.1 生殖细胞被胼胝质或混合有其它多糖的壁包围的意义 |
3.2 生殖细胞在脱离花粉内壁时的变化及其在脱壁运动中的意义 |
3.3 浸没在营养细胞质中时生殖细胞具结构简单的壁在物质交换上可能的意义 |
(2)被子植物有性和无融合生殖过程中胼胝质壁的动态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胼胝质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
1.1 在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
1.2 在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
2 胼胝质在无融合生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
2.1 胼胝质测试法与无融合生殖植物的鉴定 |
2.2 在配子体无融合生殖胚囊起始细胞中的变化 |
2.3 缺少胼胝质壁的胚囊起始细胞与功能大孢子之间的关系 |
3 胼胝质在生殖活动的出现和发生动态变化的生物学意义 |
4 胼胝质与胚珠不育 |
5 结束语 |
(4)毛竹发育过程中细胞壁形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竹茎的生长及发育规律 |
1.2.2 竹节的发育及结构 |
1.2.3 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
1.2.4 细胞的程序化死亡 |
1.2.5 细胞壁的发育和形成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试验步骤与整体安排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发育过程中解剖特征的显微结构变化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维管束的发育 |
2.2.2 纤维和导管的发育 |
2.2.3 微纤丝角变化 |
2.2.4 结晶度变化 |
2.3 讨论 |
2.3.1 维管束的发育 |
2.3.2 纤维的发育 |
2.3.3 微纤丝角的变化 |
2.3.4 结晶度变化 |
2.4 小结 |
2.5 本章图版说明 |
第三章 发育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七天生竹茎各类细胞的超微结构 |
3.2.2 十七天生竹茎各类细胞的超微结构 |
3.2.3 一年生竹茎各类细胞的超微结构 |
3.2.4 六年生竹茎各类细胞的超微结构 |
3.2.5 九年生竹茎各类细胞的超微结构 |
3.2.6 各类细胞发育过程中壁层结构和壁厚变化 |
3.3 讨论 |
3.3.1 原生质体的变化 |
3.3.2 细胞壁发育、原生质体变化及细胞PCD之间的关系 |
3.4 小结 |
3.5 本章图版说明 |
第四章 发育过程中细胞壁微纤丝的沉积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纤维细胞 |
4.2.2 薄壁细胞 |
4.2.3 导管分子 |
4.3 讨论 |
4.3.1 纤维细胞 |
4.3.2 薄壁细胞 |
4.3.3 导管分子 |
4.3.4 CMfs沉积和CMTs排列的关系 |
4.4 小结 |
4.5 本章图版说明 |
第五章 发育过程中周质微管排列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微纤丝沉积的关系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2.1 七天生竹茎细胞内周质微管的分布 |
5.2.2 二十五天生竹茎细胞内周质微管的分布 |
5.2.3 一年生竹茎细胞内周质微管的分布 |
5.2.4 四年生竹茎细胞内周质微管的分布 |
5.2.5 TEM观察竹茎细胞内周质微管的分布 |
5.3 讨论 |
5.3.1 纤维细胞 |
5.3.2 薄壁细胞 |
5.3.3 导管分子 |
5.4 小结 |
5.5 本章图版说明 |
第六章 细胞壁的木质化过程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试验结果 |
6.2.1 木质素的分布和木质化过程 |
6.2.2 木质化过程中木质素组成单元分析及含量变化 |
6.3 讨论 |
6.3.1 各类组织中木质素的分布和沉积方式 |
6.3.2 各类型细胞中木质素组成单元的特点 |
6.3.3 生长发育过程中纤维、薄壁细胞、导管细胞壁木质素含量对比 |
6.3.4 不同发育时期细胞壁微区木质素组成单元含量的分布特点 |
6.3.5 径向上不同位置细胞壁微区木质素含量的分布特点 |
6.3.6 维管束外方纤维股不同位置纤维细胞木质素含量的分布特点 |
6.4 小结 |
6.5 本章图版说明 |
第七章 细胞壁力学与细胞壁组成成分的关系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2 试验结果 |
7.2.1 纤维细胞次生壁 |
7.2.2 纤维细胞角隅处 |
7.2.3 纤维细胞胞间层 |
7.2.4 纤维细胞次生壁、细胞角隅、胞间层对比 |
7.2.5 纤维细胞壁力学性质与木质素、纤维素的关系 |
7.3 讨论 |
7.3.1 细胞类型与竹材力学的关系 |
7.3.2 纤维细胞壁力学性质与木质素含量和分布的关系 |
7.3.3 纤维细胞壁力学性质与纤维素的关系 |
7.4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论与讨论 |
8.1 总结论 |
8.1.1 细胞壁组成成分形成和发育过程 |
8.1.2 周质微管的发育变化及其与纤维素微纤丝间的关系 |
8.1.3 原生质体的发育变化及其与细胞壁形成的关系 |
8.1.4 细胞壁壁层和壁厚变化规律 |
8.1.5 细胞壁力学性能及其与细胞壁结构的关系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5)豌豆生殖细胞的发育──着重论述质体母系遗传的细胞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 材 料 和 方 法 |
1.1 花粉的离体萌发 |
1.2 制作透射电镜样品 |
1.3 花粉和花粉管的DNA荧光观察制片 |
2 观 察 结 果 |
2.1 生殖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 |
2.2 生殖细胞在发育中质体和线粒体类核存在的状况 |
3 讨 论 |
3.1 豌豆成熟花粉的生殖细胞中有无质体 |
3.2 豌豆生殖细胞在发育中细胞质类核存在的状况 |
3.3 豌豆质体的遗传方式是母系或是双亲遗传 |
(6)百合科(Liliaceae)植物花粉形态及花粉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表 |
第一章 百合科植物花粉形态和花粉发育的研究进展 |
一、引言 |
1.孢粉学(Palynology) |
2.植物生殖生物学(Reproductive Biology of Plant) |
3.植物比较胚胎学(Compartive Embryology of Plant) |
二、狭义百合科植物分类及花粉形态的研究进展 |
1.顶冰花属(Gagea Salisb.) |
2.洼瓣花属(Lloydia Salisb.) |
3.猪牙花属(Erythronium Linn.) |
4.郁金香属(Tulipa Linn.) |
5.贝母属(Fritillaria Linn.) |
6.百合属(Lilium L.) |
7.大百合属(Cardiocrinum(Endl.)Lindl.) |
8.豹子花属(Nomocharis Franch.) |
9.假百合属(Notholirion Wall.ex Boiss.) |
10.小结 |
三、广义百合科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进展 |
1.概述 |
2.吊兰属(Chlorophytum Ker-Gawl.) |
3.玉簪属(Hosta Tratt L.) |
4.重楼属(Paris L.) |
四、百合科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 |
1.概述 |
2.吊兰属(Chlorophytum Ker-Gawl) |
3.玉簪属(Hosta Tratt L.) |
4.重楼属(Paris L.) |
第二章 百合科6属8种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2.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1.南非吊兰(C.capense(L.)Kuntze) |
2.朝鲜玉簪变种(H.longipes(Franch.et Savat.)Matsum var.) |
3.紫萼(H.ventricosa(Salisb.)Stearn) |
4.东北玉簪(H.ensata F.Maekawa) |
5.黄花菜(H.citrina Baroni) |
6.轮叶贝母(F.maximowiczii Freyn) |
7.山丹(L.pumilum DC.) |
8.北重楼(P.verticillata M.-Bieb.) |
三、分析与讨论 |
1.吊兰属(Chlorophytum Ker-Gawl)的花粉形态特征 |
2.玉簪属(Hosta Tratt L.)的花粉形态特征 |
3.萱草属(Hemerocallis L.)的花粉形态特征 |
4.贝母属(Fritillaria L.)的花粉形态特征 |
5.百合属(Lilium L.)的花粉形态特征 |
6.重楼属(Paris L.)的花粉形态特征 |
7.百合科的花粉形态特征 |
8.问题与展望 |
第三章 百合科3属4种植物花粉发育的研究 |
一、实验材料 |
1.植物材料 |
2.其它 |
二、方法 |
1.石蜡切片 |
2.染色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1.朝鲜玉簪(H.longipes(Franch.et Savat.)Matsum)的花粉发育 |
2.朝鲜玉簪变种(H.longipes(Franch.et Savat.)Matsum var.)的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 |
3.南非吊兰(C.capense(L.)Kuntze)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 |
4.北重楼(P.verticillata M.-Bieb.)的花粉发育 |
四、分析与讨论 |
1.玉簪属(Hosta Tratt L.)的花粉发育 |
2.吊兰属(Chlorophytum Ker-Gawl.)的花粉发育 |
3.重楼属(Paris L.)的花粉发育 |
4.百合科植物花粉发育的比较 |
5.石蜡切片和染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
6.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图版 |
(7)水稻胚乳发育中细胞核与细胞器的结构消长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1 胚乳发育研究概况 |
1.1 核型胚乳细胞化机理 |
1.2 淀粉质体的研究概况 |
1.3 蛋白体的研究概况 |
2 植物细胞磷酸水解酶的细胞化学定位研究概况 |
2.1 植物细胞ATP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
2.1.1 植物细胞H~+-ATP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
2.1.2 植物细胞Ca~(2+)-ATP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
2.2 植物细胞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
2.3 植物细胞G6P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
3 植物PCD研究概况 |
3.1 植物PCD的基本特征 |
3.2 植物PCD的分子机制与调控 |
3.3 植物PCD的生理意义 |
3.4 禾谷类胚乳PCD的研究进展 |
研究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1 胚乳细胞的发育与贮藏营养物质的积累 |
1.1 胚乳游离核期 |
1.2 胚乳细胞化期 |
1.3 胚乳生长分化期 |
1.4 胚乳成熟期 |
1.5 胚乳内贮藏物质的积累 |
2 胚乳发育初期,珠心衰退与物质跨胚囊壁运输 |
2.1 物质跨胚囊壁运输的超微结构观察 |
2.2 Ca~(2+)在衰退珠心和发育初期的胚乳中的定位 |
2.3 磷酸水解酶在胚囊壁和发育初期的胚乳中的定位 |
3 胚乳淀粉质体的发生与增殖 |
3.1 淀粉质体的发生 |
3.2 淀粉质体的增殖 |
3.3 淀粉质体被膜的解体 |
4 胚乳蛋白体的形成 |
4.1 蛋白体在胚乳细胞内的分布 |
4.2 PBⅠ的形成 |
4.3 PBⅡ的形成 |
4.4 内质网与蛋白体的形成 |
5 胚乳发育中内质网的结构消长与功能 |
5.1 内质网与胚乳细胞壁 |
5.2 内质网与吞噬体 |
5.3 内质网与淀粉质体 |
5.4 内质网与蛋白体 |
5.5 内质网片段化与环化 |
6 胚乳生长分化期,质膜内陷与物质运输 |
6.1 小泡与胚乳细胞壁的构建和物质运输 |
6.2 质膜内陷与物质运输 |
6.3 磷酸水解酶与物质运输 |
7 淀粉胚乳细胞核的衰退 |
7.1 光镜下的胚乳细胞核的动态 |
7.2 细胞核的超微结构变化 |
7.3 磷酸水解酶在胚乳细胞核上的定位 |
7.4 DNA的断裂 |
8 不同固定方法对水稻胚乳细胞的超微结构影响 |
讨论 |
1 胚乳发育初期,胚囊壁与物质运输 |
2 胚乳淀粉质体的发生与发育 |
3 胚乳蛋白体的形成 |
4 胚乳质膜内陷与物质运输 |
5 内质网在胚乳发育中的结构消长与功能 |
6 胚乳PCD |
7 不同固定方法对植物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8 珠心衰退和胚乳发育初期Ca~(2+)的定位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已接收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8)关于稻麦胚乳细胞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版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1 稻麦胚乳发育概述 |
1.1 双受精 |
1.2 胚乳游离核期 |
1.3 胚乳细胞化期 |
1.4 胚乳生长分化期 |
1.5 胚乳成熟期 |
2 水稻和小麦灌浆物质进入胚乳的途径 |
2.1 水稻向胚乳内输送养分的途径 |
2.2 小麦向胚乳内输送养分的途径 |
3 淀粉体研究概况 |
3.1 淀粉体的来源 |
3.2 水稻胚乳淀粉的研究概况 |
3.3 小麦胚乳淀粉的研究概况 |
4 水稻胚乳蛋白体研究概况 |
5 小麦蛋白体研究概况 |
6 淀粉体和蛋白体的发育与稻麦品质的关系 |
7 稻麦胚乳细胞的衰亡 |
研究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水稻材料 |
1.2 水稻淀粉粒的制备 |
1.3 供试小麦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颖果形态观察和组织化学染色 |
2.2 颖果鲜干重和含水量的测定 |
2.3 颖果中SOD酶及CAT酶活性的测定 |
2.4 颖果呼吸速率的测定 |
2.5 戊二醛-四氧化锇(GA-OsO_4)固定制样 |
2.6 高锰酸钾固定制样 |
2.7 半薄切片 |
2.8 半薄切片染色方法 |
2.9 超薄切片 |
2.10 扫描电镜观察 |
2.11 水稻淀粉粒表面几何特征的测定 |
第2章 固定和染色方法对稻麦胚乳细胞结构显示的影响 |
1 固定和染色方法对水稻胚乳细胞结构显示的影响 |
1.1 引言 |
1.2 材料 |
1.3 固定方法 |
1.4 结果与分析 |
2 固定和染色方法对小麦胚乳细胞结构显示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3.1 固定剂的选择 |
3.2 染色方法 |
3.3 不同染色方法的小麦半薄切片 |
3.4 两种固定方法的小麦超簿切片 |
第3章 水稻胚乳细胞的发育 |
1 水稻颖果的发育 |
2 颖果鲜/干重和含水量的变化 |
3 颖果中的淀粉分布 |
4 颖果脱氢酶活性变化 |
5 颖果胚乳细胞死亡分布观察 |
6 颖果呼吸速率的变化 |
7 颖果中SOD、CAT酶活性的变化 |
8 水稻胚乳细胞的发育 |
8.1 胚乳游离核期 |
8.2 胚乳细胞化期 |
8.3 胚乳生长分化期 |
8.4 胚乳成熟期 |
8.5 胚乳不同部位淀粉体形态 |
9 扫描电镜观察水稻颖果发育过程中胚乳细胞的结构变化 |
10 胚乳淀粉体的发生 |
11 胚乳淀粉体的增殖 |
11.1 GA-OsO_4固定制样 |
11.2 高锰酸钾固定制样 |
12 胚乳蛋白体的形成 |
12.1 蛋白体在胚乳细胞中的分布 |
12.2 胚乳蛋白体的发生 |
13 水稻淀粉粒表面几何特征的测定 |
13.1 供试材料 |
13.2 水稻胚乳细胞透射电镜制样与观察 |
13.3 淀粉粒的图像拍摄 |
13.4 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 |
13.5 供试图像的分析 |
13.6 结果与分析 |
13.7 讨论 |
14 关于水稻胚乳是否存在单粒淀粉体的探讨 |
14.1 引言 |
14.2 供试材料 |
14.3 成熟水稻颖果 |
14.4 水稻胚乳细胞光镜与透射电镜观察 |
14.5 扫描电镜观察成熟水稻颖果 |
14.6 正常成熟水稻淀粉粒与垩白淀粉粒表面几何特征的测定 |
15 结果与分析 |
15.1 水稻正常成熟颖果和垩白颖果横断面显微/亚显微结构 |
16 讨论 |
16.1 关于淀粉体和淀粉粒,单粒淀粉粒和复粒淀粉粒,单粒淀粉体和复粒淀粉体概念的探讨 |
16.2 垩白处是否含有单粒淀粉粒 |
第4章 小麦胚乳细胞的发育 |
1 小麦颖果的发育 |
2 颖果组织化学染色 |
2.1 颖果淀粉的积累 |
2.2 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
3 颖果发育过程中部分生理活性的变化 |
3.1 颖果发育过程中鲜干重和含水量的变化 |
3.2 颖果发育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 |
4 小麦胚乳细胞的发育 |
4.1 胚乳游离核 |
4.2 亚糊粉层发育 |
4.3 内胚乳发育 |
5 小麦胚乳淀粉粒分布 |
6 小麦胚乳贮藏蛋白分布 |
7 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发育天数小麦胚乳淀粉体形态 |
8 GA-OsO_4固定制样观察小麦胚乳细胞中淀粉体的发育 |
8.1 GA-OsO_4固定制样观察小麦胚乳细胞中大淀粉体的发育 |
8.2 GA-OsO_4固定制样观察小麦胚乳细胞中小淀粉体的发育 |
9 高锰酸钾固定制样观察小麦胚乳细胞中淀粉体的发育 |
10 透射电镜观察小麦胚乳蛋白体的发育 |
第5章 讨论 |
1 稻麦胚乳游离核的形态结构 |
2 稻麦胚乳细胞的增殖 |
3 稻麦胚乳细胞的分化 |
4 糊粉层细胞结构特点及其在颖果发育中的作用 |
5 关于糊粉层的形成机理 |
6 稻麦内胚乳细胞的分化和充实 |
7 胚乳淀粉体的发生发育 |
8 淀粉体的增殖 |
9 蛋白体的形成 |
10 内质网在稻麦胚乳发育中的作用 |
10.1 内质网与淀粉体 |
10.2 内质网与蛋白体 |
11 控制淀粉体发育的因素 |
11.1 淀粉体发育的位置效应 |
11.2 淀粉体发育与核衰变的关系 |
12 胚乳PCD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杜鹃花药发育的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被子植物花药的发育过程 |
1.1 花药壁 |
1.1.1 表皮、药室内壁、中层 |
1.1.2 绒毡层 |
1.2 花粉发育 |
1.2.1 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的细胞质重组 |
1.2.2 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胼胝质壁的动态变化 |
1.2.3 小孢子四分体 |
1.2.4 花粉发育过程中不对称分裂和细胞命运的决定 |
1.2.5 雄性生殖单位和精子二型性 |
1.2.6 花粉壁 |
2 花药发育的组织化学研究 |
3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实验器材和设备 |
3 试剂 |
4 方法 |
4.1 压片法确定花药发育时期 |
4.2 材料的包埋流程 |
4.3 环氧树脂厚切片显示多糖及脂类的细胞化学方法 |
4.4 电镜制样操作流程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花药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化学研究 |
2 花药发育的超微结构变化 |
第四章 讨论 |
1 营养物质的代谢变化 |
2 细胞质变化特点 |
3 花粉壁的形成 |
4 液泡的变化 |
5 绒毡层的发育 |
5.1 绒毡层细胞的特殊起源 |
5.2 乌氏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白菜花发育过程的形态学、细胞学及超微结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Abbreviation)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被子植物花发育的形态学与机理研究 |
1.1.1 被子植物花器官的个体发生 |
1.1.2 花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 |
1.1.2.1 开花时间基因 |
1.1.2.2 花分生组织特性基因 |
1.1.2.3 花器官特性基因 |
1.1.3 十字花科植物的花发育研究进展 |
1.2 花药和花粉的发育过程研究 |
1.2.1 小孢子母细胞的形成和花药壁的发育 |
1.2.1.1 花药壁的形成方式 |
1.2.1.2 表皮、药室内壁与中层的发育及结构 |
1.2.2 绒毡层的发育和功能 |
1.2.2.1 绒毡层的类型 |
1.2.2.2 绒毡层的结构及发育特点 |
1.2.2.3 乌氏体的研究进展 |
1.2.2.4 绒毡层的功能研究进展 |
1.2.3 小孢子发育研究进展 |
1.2.3.1 减数分裂期间小孢子母细胞的细胞质改组 |
1.2.3.2 减数分裂期间细胞质的联结与隔离 |
1.2.4 雄配子体发育研究进展 |
1.2.4.1 小孢子有丝分裂——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 |
1.2.4.2 生殖细胞与营养细胞的分化及两者之间的关联 |
1.2.4.3 精细胞的形成与结构 |
1.2.5 花粉壁的发育与结构研究进展 |
1.2.5.1 花粉壁的结构与成分 |
1.2.5.2 花粉壁发育 |
1.2.6 花药发育与雄性不育 |
1.2.7 十字花科植物花粉花药发育研究进展 |
2 白菜花发育过程的形态学观察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获得 |
2.1.2 花蕾及花器官长度的测量 |
2.1.3 花蕾的扫描电镜观察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器官长度的测量 |
2.2.2 扫描电镜下观察白菜花发育的过程 |
2.2.2.1 时期1~6 |
2.2.2.2 时期7~14 |
2.2.2.3 时期15~21 |
2.2.3 柱头的发育 |
2.2.4 花器官的表面特征 |
2.3 讨论 |
3 白菜花粉花药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的获得 |
3.1.2 树脂包埋半薄切片的前处理及制作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花药壁的发育 |
3.2.2 小孢子的发育 |
3.2.3 雄配子体的发育 |
3.2.4 花发育的时期与花粉花药发育时期的对应 |
3.3 讨论 |
4 白菜花粉花药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的获得 |
4.1.2 树脂超薄切片的制作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小孢子的发育 |
4.2.2 雄配子体的发育 |
4.2.3 绒毡层的发育 |
4.2 讨论 |
4.3.1 关于胞质重组 |
4.3.2 关于乌氏体 |
4.3.3 关于花粉外壁的形成 |
4.3.4 关于花粉覆盖物的形成 |
4.3.5 关于绒毡层壁的解体和重构 |
4.3.6 白菜花发育时期的划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玉竹生殖细胞壁在发育中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竹生殖细胞壁在发育中的变化[J]. 罗玉英,胡适宜. 植物学报, 1995(01)
- [2]被子植物有性和无融合生殖过程中胼胝质壁的动态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J]. 郝建华,强胜.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01)
- [3]玉竹雄配子的发育——着重阐明质体在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中的分布和变化[J]. 胡适宜,罗玉英.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7(01)
- [4]毛竹发育过程中细胞壁形成的研究[D]. 刘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8(04)
- [5]豌豆生殖细胞的发育──着重论述质体母系遗传的细胞学基础[J]. 刘兴梁,胡适宜. 植物学报, 1995(10)
- [6]百合科(Liliaceae)植物花粉形态及花粉发育的研究[D]. 苏立娟. 首都师范大学, 2006(12)
- [7]水稻胚乳发育中细胞核与细胞器的结构消长与功能研究[D]. 韦存虚. 华中农业大学, 2002(03)
- [8]关于稻麦胚乳细胞发育的研究[D]. 刘智. 扬州大学, 2012(08)
- [9]杜鹃花药发育的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的研究[D]. 张玉红. 厦门大学, 2014(08)
- [10]白菜花发育过程的形态学、细胞学及超微结构观察[D]. 刘亭亭. 浙江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