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2)Ir源两种刻度方法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竹源[1](2021)在《低共熔溶剂预处理及酶解木质纤维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质纤维素来源广泛,是一种廉价、可再生资源。它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传统的预处理方式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论文采用新型绿色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预处理木质纤维素,分别对AlCl3/甘油DES预处理甘蔗渣,Fe Cl3/氯化胆碱、Fe Cl3/甘油、Fe Cl3/氯化胆碱/甘油DES和不同氢键受体/乳酸DES预处理玉米秸秆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AlCl3/甘油DES预处理甘蔗渣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木质素和木聚糖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6.89%和95.31%。预处理固体残渣酶解48小时,葡萄糖产率为65.14%,比未处理甘蔗渣提高了4.4倍。预处理溶剂循环利用四轮,预处理效果保持较好。比较了一锅法酶水解与传统酶水解的效果,发现预处理溶剂中的高浓度甘油对酶水解有强烈的抑制作用。(2)详细研究了Fe Cl3/氯化胆碱、Fe Cl3/甘油、Fe Cl3/氯化胆碱/甘油DES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效果,发现Fe Cl3/氯化胆碱预处理效果最好。考察了预处理得到的木质素对酶水解的影响,发现添加木质素都能促进酶水解。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预处理木质素的结构、表面电荷和与纤维素酶之间疏水相互作用是促进酶水解的主要原因。(3)以不同取代基和链长的季铵盐为氢键受体,以乳酸为氢键供体合成了11种DES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对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在相同预处理和酶水解条件下,DES中氢键受体的取代基和链长显着影响其预处理效果。短链和羟基取代基对DES预处理效果有促进作用,氢键受体的链长越长,体系内部的氢键网络结构越密集,导致DES黏度高、电导率低、α值降低释放质子能力下降,预处理效果变差。羟基取代基具有较高的α值,释放质子能力强,可以促进催化断裂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之间的醚键或酯键,导致木质素的脱除,提高预处理效果。
王琼琼[2](2021)在《新疆无刺红花功能因子提取、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新疆具有适宜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生长的独特地理和气候条件,是世界最大的红花原产地。“无刺红花”是红花的杂交品种,在新疆种植面积达4万多公顷。红花富含多酚、黄酮、色素、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心肌缺血、降血脂及免疫调节等功能。红花中功能因子的提取、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对提高新疆红花的精深加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疆无刺红花为原料,在优化多酚、黄酮和多糖提取工艺的基础上,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及抗癌细胞增殖活性;并采用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IR)、质谱(Mass Spectrum,MS)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最后研究了带壳和脱壳制油对红花籽油品质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红花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超声波辅助提取(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UAE)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UAE提取红花多酚和黄酮的最佳工艺为:温度42.5℃、乙醇浓度79%、时间40.3 min、液料比52.7 m L/g,在此条件下多酚含量为5.69 mg/g,黄酮含量为10.74 mg/g。UAE提取与常规振荡提取(Conventional oscillation extraction,COE)相比,其提取物具有更强的抗氧化和抗增殖活性。当提取物浓度为0.9 mg/m L时,其1,1-二苯基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分别为40.05%、67.62%和1061.00 U/g,显着高于COE提取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对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共鉴定了19种化合物。其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lsafflor yellow A,HSYA)和红花黄色素B(Safflor yellow B,SYB)占总量的95%以上。(2)研究了热水提取(Hot water extraction,HWE)、碱液提取(Alkali extraction,AE)、超声辅助提取(UAE)、复合酶法辅助提取(Enzyme-assisted extraction,EAE)、超声辅助复合酶法提取(Ultrasonic-assisted enzymatic extraction,UAEE)、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萃取(Ultrasound-assisted deep eutectic solvent extraction,UADESE)和亚临界水萃取(Subcritical water extraction,SWE)等七种方法对红花多糖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ADESE和UAE制备的红花多糖提取率较高,分别为7.72%和6.09%;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红花多糖的化学组成、单糖组成、分子量、Zeta电位存在差异。EAE制备的红花多糖(EAE-CSP)其糖醛酸含量最高(18.82%);UAEE制备的红花多糖(UAEE-CSP)平均分子量最大(2.596×104 Da);UADESE制备的红花多糖(UADESE-CSP)含有最高的负电荷(-12.6 m V);SWE制备的红花多糖(SWE-CSP)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总抗氧化活性(T-AOC)最强,分别为40.80%和0.29 U/m L。(3)以红花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了红花多糖提取工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温度75.5℃,提取时间45.7 min,液料比31.2 m L/g),多糖含量为198.43 mg/g。采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两步法分离纯化红花粗多糖(Crude safflower polysaccharide,CSP),得到四种纯化组分SSPs1、SSPs2、SSPs3和SSPs4,并对四个组分的平均分子量和单糖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SP中单糖摩尔百分比含量最高的是半乳糖(4.79%),其次是葡萄糖(3.93%);SSPs1、SSPs2、SSPs3和SSPs4中单糖摩尔百分比含量最高的均是半乳糖,含量分别为14.35%、18.53%、13.90%、12.25%;其次是阿拉伯糖,含量分别为13.54%、11.47%、9.03%、9.94%。(4)以带壳红花籽(Shelled safflower seed,SSS)和脱壳红花籽(De-shelled safflower seed,DSSS)为原料,分别采用超声辅助提取(UAE)和常规溶剂萃取法(Conventional solvent extraction,CSE)提取红花籽油。研究了不同提取方法对红花籽油理化性质、维生素含量、脂肪酸含量、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备的红花籽油酸值最高为0.956 mg KOH/g,碘值均≦140 g/100g,过氧化值范围为0.120.13 mmol/kg,符合国标限量。红花籽油脂肪酸以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为主,而带壳红花籽油的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维生素E、D、D2、D3含量、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以及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均显着高于脱壳红花籽油(p<0.05),表明带壳红花籽制备的油脂品质优于脱壳红花籽制备的油脂。综上所述,本文对新疆无刺红花多酚、黄酮、多糖及红花籽油的提取、生物活性及结构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为新疆红花精深加工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新疆红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重宁[3](2021)在《适配体介导碳基纳米探针及其催化放大-金纳米溶胶SERS/RRS检测痕量铅和钾离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中有害重金属等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污染食物、饮用水等,进而对人体健康及生态平衡构成威胁。对这些污染物进行快速检测和筛查是降低或避免环境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相对需要大型仪器的检测方法而言荧光、拉曼等分子光谱方法经济且方便。但是大多数金属离子没有拉曼活性和荧光信号,或者散射截面小、信号弱,限制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荧光(FL)、共振瑞利散射(RRS)等分子光谱方法在检测中的应用。本论文拟以铅离子(Pb2+)、钾离子(K+)、亚砷酸根(As O2-)的检测为例,通过构建碳基纳米探针和碳基纳米酶催化纳米反应放大SERS信号;以碳点和碳化氮这两种纳米酶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合成路径、对生成纳米溶胶SERS指示反应的催化性能以及在分子光谱中的应用;同时利用适配体与靶分子的特异性结合以及对纳米酶催化活性的抑制-释放作用来调控催化反应,从而提出高选择性、高灵敏的无标记SERS定量检测痕量金属离子的新策略。分别用柠檬酸三铵(AC)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前驱物,通过调节前驱物的摩尔比,采用微波加热法制备了荧光可调的掺氮碳量子点(CDN),并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IR)、吸收光谱(Abs)、三维荧光光谱(3D-FL)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制备的CDN在443 nm处有较强的荧光峰,其量子产率为0.42。分析体系中加入铅适配体(Apt)时,Apt能吸附在CDN表面上,抑制其荧光强度,而当体系中存在分析物时,分析物可以与对应的Apt特异性结合并释放出CDN,体系FL信号恢复增强。采用同步荧光法(SFL)检测,Pb2+浓度在10-100 nmol/L范围内与SFL强度ΔI368nm成线性,其线性方程为ΔI368nm=19.1 C+109.2(R2=0.9899),检测限为4.31 nmol/L。此外,该适配体荧光分析平台还适用于亚砷酸根快速简便的分析。As O2-浓度在10-100 nmol/L范围内与SFL强度ΔI368nm成线性,其线性方程为ΔI368nm=7.7 C+47.3(R2=0.9797),检测限为5.52 nmol/L。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实际样品中Pb2+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77%-2.78%,回收率分别为96.22%-103.00%。探讨了水热法高效合成掺氮碳点的机理。作为纳米粒子的CDN能催化还原糖等如葡萄糖(GLc)、果糖(FLc)还原HAu Cl4生成金纳米粒子(Au NP)的反应。以孔雀石绿(MG)作探针,体系在1617 cm-1处的SERS强度随CDN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在375 nm处的RRS强度随CDN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体系中Apt能吸附在催化剂CDN表面,从而抑制CDN的催化能力。Apt与CDN和靶分子二个反应是竞争反应,但当体系中有与Apt结合更紧密的靶分子存在时,Apt随之脱附,CDN催化能力恢复增强。据此构建了一个适配体介导的纳米催化放大SERS/RRS定量检测金属离子的平台。对于Pb2+:SERS检测方法中,Pb2+浓度在0.5-120 nmol/L范围内与SERS强度ΔI1617cm-1成线性,其方程为ΔI1617cm-1=461.5 C+699.3(R2=0.9983),检测限0.11 nmol/L。RRS检测方法中,Pb2+浓度在50-400 nmol/L范围内与RRS强度ΔI375nm成线性,其方程为ΔI375nm=11.4 C+24.7,(R2=0.9829),检测限15.32 nmol/L。对于As O2-:SERS检测方法中,As O2-浓度在1-80 nmol/L范围内与SERS强度ΔI1617cm-1成线性,其方程为ΔI1617cm-1=206.4 C+793.7(R2=0.9849),检测限0.34 nmol/L。RRS检测方法中,As O2-浓度在50-350nmol/L范围内与RRS强度ΔI375nm成线性,其线性方程为ΔI375nm=4.1 C+103.9(R2=0.9791),检测限20.24 nmol/L。该分析平台利用CDN催化纳米反应生成SERS活性金纳米粒子产物作为基底,克服了Pb2+、As O2-无Raman活性的缺点,使得SERS和RRS检测金属离子成为可能。用于实际样品中Pb2+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94%-2.71%,回收率分别为99.00%-103.70%。我们的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此外,从机理层面探讨了CDN纳米酶非均相催化纳米金反应。用柠檬酸(CA)和硫脲(TU)作前驱物,硝酸银做掺杂剂,采用微波制备了掺银碳化氮量子点(Ag CNs),并用TEM、IR、SERS、RRS、FL、Abs等方法对该量子点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Ag CNs强烈催化葡萄糖(GLc)还原HAu Cl4生成Au NP,且Au NP具有较强的SERS活性和RRS效应。以维多利亚蓝B(VBB)作分子探针,它在1616 cm-1处的SERS强度随Ag CNs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在370 nm处的RRS强度随Ag CNs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当加入K+适配体(Apt)时,Apt吸附在Ag CNs表面上,抑制了其催化活性,SERS、RRS强度降低。当存在K+时,它可以与Apt结合形成稳定的G-四分体,并释放出Ag CNs催化剂,其SERS、RRS信号恢复增强。将非弹性SERS和弹性RRS两种散射光谱技术耦合,开发了一种超痕量K+的无标记的适配体耦合双模双散射定量分析方法,其线性范围为5-150 nmol/L,检测限为0.92 nmol/L K+。此外采用分子光谱技术详细研究了碳化氮催化纳米金反应,提出了一个合理的Ag CNs增强催化反应机理。本论文以碳化氮量子点和碳量子点等环境友好的绿色碳基纳米材料作为催化剂催化生成具有SERS活性的金纳米粒子,建立适配体调控纳米催化-分子光谱分析体系;同时利用碳量子点的高荧光特性,发展了一系列快速简便的检测痕量金属离子荧光分析新方法。结合SERS/RRS/FL等分子光谱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纳米粒子催化机理,为提高分子光谱分析方法的选择性及灵敏度提供了指导。适配体介导纳米催化放大SERS定量分析平台的建立拓展了SERS方法检测痕量金属离子的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刘洪林[4](2021)在《基于多元素稳定同位素及其比值特征的茶叶产品证实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食品认证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品牌保护、错贴标签、产地错配是食品认证的重要参数。茶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饮料之一,人们对茶叶产品的证实一直很感兴趣。茶叶产品的配方、生产年份和产地是茶叶产品证实最关注的的几个方面。迫切需要加强对茶叶产品的证实,使用判别性的科学技术来管理和验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和气相色谱-燃烧-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GC-C-IRMS)方法对不同配方的重庆沱茶产品、2014年至2018年5个年份普洱茶茶样和永川、秀山、万州、江津、荣昌和宜宾6个产地的茶叶样本的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咖啡碱及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指纹进行了分析。对茶叶产品中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及机制进行了分析,对结合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咖啡碱及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指纹对茶叶产品(配方、生产年份和产地)的证实可行性和效果进行了研究,继而建立茶叶产品证实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四种方法在茶叶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不同配方、不同生产年份和不同产地的茶叶中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各自不同的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指纹特征。采用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指纹技术对茶叶产品证实是可行的。各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验证准确率达到88%以上。LDA和BP-ANN证实性能最优。114Cd、95Mo和85Rb是证实不同配方茶样最重要的化学标记;Mn、68Zn和203Tl是证实不同生产年份茶样最重要的化学标记;86Sr和112Cd是证实不同产地茶样最重要的化学标记;可作为茶叶产品证实的有效的指标体系。不同配方、不同生产年份和不同产地的茶叶具有不同的多稳定同位素比值指纹特征,采用稳定同位素比值指纹技术对茶叶产品的证实是可行的。各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验证准确率达到85%以上。LDA和BP-ANN证实性能最优。因此,多稳定同位素比值组合建立的判别模型可以有效的进行茶叶产品证实。使不同配方的重庆沱茶证实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为δ2H、18O、98Mo/95Mo、96Mo/95Mo和98Mo/96Mo;δ2H、δ13C和154Sm/152Sm是不同生产年份茶样证实最重要的化学标记;δ2H、138Ba/137Ba、205Tl/203Tl、δ15N、88Sr/86Sr和154Sm/152Sm为不同产地茶样证实最重要的化学标记;可作为茶叶产品证实的有效的指标体系。茶叶中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分析方法验证效果好,适合茶叶中分析。不同配方、不同生产年份和不同产地的茶叶具有不同的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指纹特征,采用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指纹技术对茶叶产品的证实是可行的。各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85%以上,验证准确率达到85%以上。BP-ANN证实性能最优。因此,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组合建立的判别模型可以有效的进行茶叶产品证实。使不同配方的重庆沱茶样品证实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为δ13CSer和δ15NSer;使不同生产年份茶叶样品证实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为δ15NThea、δ13CGlu和δ15NGlu;不同产地茶叶样品得到证实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为δ15NAla和δ13CThea;可作为茶叶产品证实的有效的指标体系。通过比较不同的指纹特征,发现茶叶产品证实效果的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咖啡碱及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δ13C和δ15N结合组合>矿物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值组合>多稳定同位素比值指标组合>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δ13C和δ15N值组合。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δ13C和δ15N结合在茶叶产品证实具有优越性,各模型证实性能相当且优异,能提高整体正确证实率。筛选出95Mo、δ15NSer、133Cs、δ13CSer、Co、85Rb、P、La、172Yb、47Ti/46Ti、112Cd和88Sr/86Sr为结合136个变量证实不同配方茶叶产品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K和85Rb为结合110个变量证实不同生产年份茶叶产品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δ2H为结合134个变量证实不同产地茶叶产品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茶叶产品证实的指标体系进一步筛选并建立。化学计量学方法(HCA、PCA、PLS-DA、BP-ANN和LDA等)是茶叶产品证实指标筛选及判别模型建立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不同方法对茶叶产品证实效果不一,使用前提条件需要仔细考察。本研究的结果为茶叶产品证实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对于其他食品,尤其是植源性产品的证实研究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罗斌,李贤富,郭飞,曹璐,许鹏,谢力,阳华东[5](2021)在《利用井型电离室测量后装放射源192Ir活度的方法及放射源活度的验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阐述井型电离室测量后装放射源活度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测量方法,对所使用的192Ir放射源活度进行验证。方法:首先通过井型电离室系统校准因子计算得出电离室电流与192Ir活度之间的换算系数,然后制定计划寻找192Ir源测量活度的有效驻留点。再利用PTW Unidos E剂量计和PTW SOURCECHECK 4π井型电离室测量192Ir照射电离室后产生的电流并转换为放射源活度。连续测量7个月,测量值与计划系统计算值两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数据差异。结果:在总共14次的测量计算中,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购进192Ir源活度的测量值与计划系统计算值相对误差均在±1%以内。其最大偏差为0.946%,符合国标WS 262-2017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质量控制检测规范中源活度稳定性检测±5%内的要求,达到了AAPM临床应用192Ir源活度标定小于±3%的标准。且两组数据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5>0.05)。结论:井型电离室能够准确测量192Ir源的活度,本院所使用的放射源按照理想的半衰期衰变,放射源杂质少、纯度高。
刘运青[6](2021)在《技术创业企业成长的机制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2014年“双创”以来,我国新企业年登记数量屡创新高,创业活跃指数跃居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首。各行各业创业活动方兴未艾,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然而,时至今日,我国的创业活动总体创新质量还有待提升,主要创新指标依然落后于发达经济体,甚至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受到发达国家的“卡脖子”限制。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在经济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视为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支撑。作为科技活动与商业活动的“连接器”,技术创业活动是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和突破技术封锁的关键。但是,由于创业机会的知识密集与高资源消耗特征,技术创业比一般创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据统计数据,我国的技术创业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年,智能硬件、O2O等新业态是死亡高发的行业。因此,死亡率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技术创业的典型特征之一。在此背景下,如何培育技术创业企业的成长,提升技术创业企业的整体成活率,是业界和学界关注的重点议题。从理论出发,学界关于技术创业的研究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虽然熊彼特创新理论、创业资源学派、创业制度学派等主要理论对技术创业成长的机制进行了各自解释,但在指导我国当前转型经济背景下的技术创业活动方面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不同研究各自为营,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甚至相悖。即对于技术创业企业实现高成长绩效的机理尚缺乏深入探究和明确结论。基于系统的文献研究,本文梳理了两条解释技术创业企业成长的研究进路。第一条进路强调企业通过创新以获取竞争优势,进而实现高成长绩效,本文将之称为“创新驱动”成长机制;第二条进路强调企业通过与外部实体构建良好关系以获取创业资源,进而实现高成长绩效,本文将之称为“资源驱动”成长机制。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条成长机制并非互斥,而是可以互补的。只有协同起来分析,方能对复杂的创业成长绩效差异做出全面解释。因此,本文围绕当前我国技术创业的“创新驱动成长机制”、“资源驱动成长机制”和“创新与资源因素协同的组态配置机制”三个方面主要研究内容,设计了三项子研究,试图解释其中的研究问题:(1)创新驱动成长机制研究。作为企业创新动机的创业导向,能否通过激发创新活动诸如新产品开发,进而促进企业的成长绩效?如果能,这一过程又受到什么样的边界条件影响,其机制又如何?(2)资源驱动成长机制研究。作为创业资源的主要获取方式,关系导向能否帮助企业获取不同类型的创业资源,进而促进企业的成长绩效?如果能,不同类型的创业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其机制如何?(3)创新与资源因素协同的组态机制研究。实现技术创业的高成长绩效可能存在不同的驱动机制,而不同成长驱动因素匹配形成的组态是否能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如果是,究竟存在哪些组态路径?这些组态路径又分别存在哪些特点?立足于创业导向、合法性、社会资本、关系导向、最优区分等理论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法、Bootstrap方法和fsQCA等研究方法,本文阐述了以上理论研究问题,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基于创业导向、合法性理论视角,研究了“创新动机-创新活动-创新产出”路径以及该路径过程中合法性的调节作用。采用多元层次回归模型和Bootstrap方法实证检验了来自我国高技术行业306份创业企业样本。验证了创业导向促进成长绩效的基本假设;扩展了新产品开发在创业导向影响成长绩效过程的中介机制;进一步,基于中国高技术行业创业情境下的两类合法性来源即政治合法性和市场合法性,研究两类合法性在创新驱动过程中发挥的不同作用,识别了创新驱动成长的条件机制。第二,基于社会资本和关系导向的理论视角,研究了“关系导向-资源获取-成长绩效”的中介和链式中介作用。采用多元层次回归模型和Bootstrap方法实证检验了来自我国高技术行业的319家创业企业样本。验证了企业通过关系导向获取创业资源进而促进成长绩效的基本假设;基于中国高技术行业创业将创业资源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知识资源和资产资源,探讨了两类资源获取在关系导向促进成长绩效过程的链式中介作用;进一步,基于两类不同资源发挥的不同作用,识别了资源驱动的过程机制。第三,基于最优区分理论视角、创业导向以及关系导向等理论,对技术创业企业成长的“创新”条件、“趋同”条件以及技术条件进行了协同分析,推演出达到高成长绩效路径的组态配置。采用fsQCA方法,实证分析了来自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01家创业企业样本。研究了不同条件因素在组态中发挥的作用;识别了四种类型的技术创业实现高成长绩效的组态配置:创新驱动型,资源驱动型,原始突破型,以及双元驱动型。进一步,针对每种组态配置的特点进行了机制的分析和讨论。本文研究可能有以下理论贡献:首先,揭示了创新驱动成长的机制。一方面,本文强调了技术创业过程中新产品开发的核心中介作用,解释了创业导向转化为成长绩效的中介机制,揭示了技术创业情境下创新动机与成长绩效之间的联系纽带。另一方面,基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制度逻辑,揭示了当前转型经济中不同的制度逻辑驱使的合法性对技术创业企业的创新行为转化为创新绩效的影响。回应了学界对创新驱动成长在特定情境下研究的关注和呼吁,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争论,扩展了相关研究的理论边界。其次,揭示了资源驱动成长的机制。一方面,本文强调创业资源获取的决定性作用,构建了“关系导向-创业资源获取-成长绩效”的中介过程机制,识别了技术创业情境下关系导向与成长绩效之间的联系纽带。另一方面,识别了知识资源和资产资源发挥的不同作用,提出了两条链式中介的传递机制,揭示了我国转型经济下技术创业资源驱动成长的路径机理。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争论,扩展了“关系-绩效”之间联系的内在机理和理论边界。最后,提出了实现技术创业高成长绩效成长的不同组态路径。本文创造性地将创新驱动和资源驱动两支研究进路的理论进行协同,提出了一个实现高成长绩效的整合框架,强调了创业成长“殊途同归”的特点。然后,基于整合框架识别了多种达到高成长绩效的路径,阐述不同的路径实现高成长绩效的理论框架和对应的企业成长机制的特征,归纳了四种组态配置,为解释技术创业成长的路径机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洞察和实践指导。
蔡璘[7](2021)在《g-C3N4和g-C3N4@ZnONPs的抑菌诱抗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碳基纳米材料在环境治理、能源和医学抑菌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在农业尤其植物保护领域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以尿素为原料合成得到价廉易得、无毒、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的g-C3N4纳米片,研究发现其具有光催化抑菌诱抗活性,进一步揭示了其作用机制。但是由于单一非金属纳米材料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因此,在明确Zn ONPs亦可较好诱导植物抗性后,进一步合成得到g-C3N4@Zn ONPs的复合材料,在更低的剂量条件下研究其抑菌诱抗效果,并探究复合材料增效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尿素高温聚合而成的g-C3N4纳米片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g-C3N4纳米片对烟草野火菌(细菌)的抑菌性能及机理。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仪技术(XRD)、红外光谱(FT-IR)和电势测定(Zeta)对g-C3N4纳米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g-C3N4纳米片为银耳形状,由大量不规则的单层折叠纳米片聚集堆积在一起,且纳米片层中存在大量且形状不规则的面内空隙。g-C3N4纳米片对烟草野火菌的抑菌作用有显着的剂量依赖性和可见光照射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相比,0.5 mg/m L浓度的g-C3N4纳米片可显着抑制野火病菌和控制野火病。抑菌机制研究发现,在可见光照射下,g-C3N4纳米片产生大量ROS,包括细菌细胞内和细胞外的ROS。处理2 h后,g-C3N4纳米片对烟草野火菌的胁迫导致生物膜形成和运动性被抑制,进一步损伤细胞膜,引起细胞质泄漏和DNA损伤,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另一方面,g-C3N4纳米片在细菌表面的附着是一种物理抑菌的协同途径。转录组测试结果显示,g-C3N4纳米片处理烟草野火菌1 h后,病菌细胞的500个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其中,“抗氧化活性”和“膜运输”相关基因表达显着上调,“细菌趋化性”、“生物膜形成”、“能量代谢”和“细胞运动”相关基因表达下调。该结果在基因水平补充解释了g-C3N4纳米片抑制野火病菌的机制。2.研究了g-C3N4纳米片对辣椒疫霉(卵菌)的抑菌效果及机制。首先利用转录组分析了光照条件下0.5 mg/m L g-C3N4纳米片处理辣椒疫霉3个代表性生长阶段的样品,结果显示,g-C3N4纳米片处理后,辣椒疫霉的抗氧化活性和结构成分相关基因显着上调,代谢通路相关基因下调,包括ATP生成、自噬破坏、膜系统紊乱等复杂的适应过程基因。后续试验证明,在可见光照射下,g-C3N4纳米片显着抑制了辣椒疫霉的所有生命周期,包括菌丝体生长、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数。同时,在光照下g-C3N4纳米片处理产生大量ROS的作用下、以及在纳米片本身锐利结构的帮助下,g-C3N4纳米片还损害了辣椒疫霉菌丝体生长的形态、超微结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这进一步证实了转录组数据中包含“膜组分”基因富集结果。鉴于g-C3N4纳米片的抑菌活性源于光催化ROS生成和物理损伤,并且不仅限于单种病原体靶标,这一复杂机制使g-C3N4纳米片可能还具有抑制其他卵菌的能力,这表明g-C3N4纳米片作为控制农作物卵菌病害的新型非金属抑菌剂具有巨大的潜力。更重要的是,除了抑制辣椒疫霉的致病性外,g-C3N4纳米片还能促进寄主辣椒植株的生长,这也进一步增加了g-C3N4纳米片的应用前景。3.揭示了g-C3N4纳米片诱导本氏烟抗病性的机理。0.25 mg/m L的g-C3N4纳米片喷施在本氏烟上,24 h后在本氏烟上接种TMV/辣椒疫霉菌/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t DC3000,发现g-C3N4纳米片能增强本氏烟对这3种病原微生物的抗性,但是尿素没有类似诱抗效果,表明g-C3N4纳米片结构是增强本氏烟抗病性的原因。诱抗机制研究显示,喷施g-C3N4纳米片能激活本氏烟一系列的抗性生理反应,包括活性氧类物质和胼胝质的积累、MAPK激酶磷酸化、PR1等多个抗病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通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定量表达、植物内源激素测定和沉默本氏烟相关基因等方法,证实了g-C3N4纳米片激发的本氏烟抗病性依赖水杨酸、油菜素内酯、乙烯和脱落酸等多个信号途径协同调控。对g-C3N4纳米片处理12 h、24 h和36h的本氏烟进行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响应g-C3N4处理是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处理后24 h内转录组富集到大量与抗病相关的基因上调差异表达,验证了g-C3N4纳米片激发的抗病性依赖的多个信号通路;处理36 h时,这种应激响应逐渐回归正常。从g-C3N4纳米片处理7 d促进本氏烟的光合作用和植株生长可知,g-C3N4纳米片从免疫调控转化为营养调控。因此,g-C3N4纳米片处理本氏烟24 h能触发植物免疫类似于PAMP分子触发的PTI反应,36 h后抗性应激性逐渐下降,转化为植物营养调控,促进植株生长。4.为了筛选能和g-C3N4纳米片复合的材料,使用淀粉绿色合成法得到Zn ONPs,并研究其诱导本氏烟植株产生抗TMV的抗病机理。通过动态光散射(DLS)、TEM测定,Zn ONPs为直径20 nm的球形颗粒,并有部分聚集,在去离子水中有稳定粒径分布。进一步研究了Zn ONPs对植物抗病性及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经Zn ONPs或Si O2NPs预处理2 h后,TMV颗粒在体外发生大量聚集和断裂。将这些混合物接种到烟草植株上,虽然接种2 d的接种叶病毒积累量低于对照组,但是接种7 d后,病毒的系统侵染和积累没有差异。接种病毒前连续叶面喷施纳米材料12 d可显着抑制TMV的积累,诱抗机制分析发现,Zn ONPs处理后,本氏烟活性氧积累、抗氧化酶活性显着上调、病程相关抗性基因PR1和PR2均上调。且水杨酸和脱落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62%和517%。同时,与对照相比,Zn ONPs也促进了本氏烟的干重和鲜重。电镜分析进一步发现Zn ONPs被本氏烟叶片吸收并在整个植株中运输,这可能也是其提高本氏烟抗病性的原因之一。因此,Zn ONPs具有较好的诱抗促生长作用,是一种有潜力的g-C3N4纳米片的杂化材料。5.采用静电吸附Zn ONPs的方法构建g-C3N4@Zn ONPs异质结构来提升g-C3N4纳米片的光催化活性,并研究它的抑菌诱抗增效活性及机制。由于g-C3N4的性能尤其是抑菌效果仍存在受电荷迁移缓慢、巨激子效应和电导率低等瓶颈的制约,而本研究已证实Zn ONPs具有较好的植物诱抗活性且能促进植株生长,因此本章采用简单的静电自组装方法,以g-C3N4纳米片作为光催化载体修饰Zn ONPs,获得g-C3N4@Zn ONPs复合材料,极大提高了g-C3N4纳米片的光催化活性。采用XRD、TEM和FT-IR进行表征,结果显示g-C3N4纳米片和Zn ONPs之间存在牢固的连接,且是由于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异质结构,而不是简单的物理吸附。进一步探究了g-C3N4@Zn ONPs的抑菌抗病毒效果和增效机制。结果显示,g-C3N4@Zn ONPs在可见光照射下产生比g-C3N4纳米片更多的ROS,且g-C3N4@Zn ONPs吸附在菌体表面,通过物理性膜损伤和金属及ROS的化学损伤协同抑菌;且加入的Zn ONPs导致g-C3N4@Zn ONPs在不依赖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活性。烟草野火菌转录组结果显示,有463个共同的基因在g-C3N4@Zn ONPs和g-C3N4纳米片处理后表达呈下降趋势,表明g-C3N4@Zn ONPs和g-C3N4纳米片的抗烟草野火菌机制存在部分重合的情况;而g-C3N4@Zn ONPs具有显着强于g-C3N4纳米片的抑菌作用,分子机理主要是加强了g-C3N4对该细菌膜结构合成、运动性及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抑制强度。g-C3N4@Zn ONPs不仅影响阻碍了辣椒疫霉菌丝的营养生长,对它的生殖生长(孢子数量、孢子囊形成和孢子萌发)的破坏和抑制作用也显着强于g-C3N4纳米片。结合转录组结果可知,其抑制辣椒疫霉机制主要是破坏膜结构和抑制能量代谢。对3种材料处理的本氏烟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进行分析可知,连续喷施3天后,g-C3N4@Zn ONPs和g-C3N4纳米片激活植物抗病反应并上调了植物内源激素合成,而Zn ONPs则主要对光合相关、各种生长代谢通路产生影响。且3种处理都能显着富集于植物生长相关的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包括激活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通路,而抑制响应外界胁迫激素,表明3种纳米材料连续3 d处理后有利于植物生长。另一方面,g-C3N4@Zn ONPs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也更多的富集于植物与病原菌互作通路,说明g-C3N4@Zn ONPs具有比Zn ONPs和g-C3N4纳米片更好的持续诱导植物抗病能力。因此,g-C3N4@Zn ONPs相比g-C3N4纳米片,具有更低剂量的高效抑菌活性,更强的诱导抗病和促进光合效果,更有利于其安全地发挥抑菌性和诱抗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用尿素高温聚合得到g-C3N4纳米片,证实它具有光催化抑制烟草野火菌和辣椒疫霉的作用,其机制是光依赖下的化学和物理损伤多途径协同作用导致。诱导抗病机制研究发现g-C3N4纳米片可以激发本氏烟产生依赖于ROS、MAPK激酶磷酸化和植物激素(SA、ABA、ET和BR)通路激活的类似PTI的抗病性;g-C3N4纳米片处理本氏烟7 d,由诱抗状态转变为营养调控阶段,主要促进光合作用和植株生长,明确了Zn ONPs具有诱抗促生效果。进一步以Zn ONPs作为g-C3N4纳米片的复合材料,通过静电吸附法制备获得光催化活性更好的g-C3N4@Zn ONPs,具有更高效、低剂量抑菌诱抗以及促进光合作用的能力。研究结果为光催化纳米单体及其复合材料在植物病害控制方面的应用提供新的科学参考。
邹鹏[8](2020)在《单宁基吸附剂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单宁、壳聚糖、膨润土以及海藻酸钠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利用成本低廉,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前景。单宁作为一种多酚类物质,结构上具有丰富的酚羟基,能够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螯合,但单宁易溶于水,不能单独作为吸附剂使用,在使用前需要经过改性处理。本文以壳聚糖、膨润土以及海藻酸钠基体材料固定化单宁,成功地合成了单宁/壳聚糖/膨润土复合材料(TCBC)以及杨梅单宁/碱土/海藻酸钙复合材料(BT/ACB/CAC)。实验研究了吸附液pH值、TCBC投加量、吸附温度和初始Cr(Ⅵ)浓度对TCBC吸附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CBC对Cr(Ⅵ)的吸附在100 min内几乎达到饱和;TCBC对Cr(Ⅵ)的吸附遵循准二阶动力学模型以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吸附液pH值为2.5,温度为333 K时,最大吸附量为264.73 mg/g。TCBC的脱附实验表明,在氢氧化钠为脱附剂的条件下,TCBC在循环使用五次时吸附量仍可达到192.17mg/g,呈现良好的重复利用性。利用XRD和FT-IR对TCBC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构成TCBC的三组分间存在复合作用;TCBC吸附Cr(Ⅵ)时通过单宁的酚羟基与壳聚糖上的氨基与羟基协同作用来提高吸附性能。实验考察了BT/ACB/CAC对Ni(Ⅱ)的去除效果。在镍原液pH值为7.0,吸附温度为303K,镍离子初始浓度为100mg/L时,最大吸附量达到75mg/g。在吸附时间为40min左右,吸附几乎趋于达到平衡,这表明吸附剂对Ni(Ⅱ)的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BT/ACB/CAC对Ni(Ⅱ)的吸附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及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氯化钙为脱附剂对BT/ACB/CAC进行脱附,实验结果表明,循环使用第五次时,单宁/碱土/海藻酸钙对Ni(Ⅱ)的吸附量依旧可以保持最大吸附量的66.84%。利用FT-IR对BT/ACB/CAC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构成BT/ACB/CAC的三组分间存在复合作用,该复合作用能降低单宁的水溶性。BT/ACB/CAC吸附Ni(Ⅱ)时通过单宁酚羟基与海藻酸钠上的羧基协同作用,增强了吸附剂的性能。
杨翠萍[9](2020)在《闪烁光纤剂量计研制及近距离放疗剂量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放疗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在放疗过程中,尤其是近距离放疗中,直接对肿瘤及附近正常组织进行高位置分辨的实时监测,是验证及优化治疗计划,评估健康组织等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本文研制了一套基于SiPM电流读出的塑料闪烁光纤剂量计(PSFD),该剂量计具有高位置分辨、组织等效、可远程操作及实时测量等优点,可用于近距离放疗中关键组织的高位置分辨实时剂量测量。课题围绕近距离放疗192Ir密封源的剂量分布特性、PSFD的设计和基本性能测试、PSFD用于后装治疗剂量测量模拟研究三个方面展开,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通过 MCNP(Monte Carlo N-Particle Transport Code)模拟研究 192Ir 密封源的剂量分布特性,为剂量计研制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192Ir密封源近场区域剂量分布呈明显各向异性,差异为11.8%;不同介质内,剂量与距离平方均呈反比关系跌落,水与软组织的剂量径向分布差异<0.8%,与骨组织差异<2.3%;利用格子填充法计算192Ir体源和点源的空间剂量分布并进行三维重建,192Ir点源等剂量率面呈球形分布,体源呈“苹果状”分布,且同一位置处点源的剂量率高于体源。(2)基于上述剂量学特征,设计并制作了基于SiPM电流读出的高位置分辨的塑料闪烁光纤剂量计。剂量计由闪烁光纤探头、传输光纤、光电转换器件及数据获取系统等部分组成。对剂量计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剂量计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在10cGy/min~9000cGy/min动态范围内具有线性响应,满足一般临床剂量测量的需求。剂量计可用于相对剂量测量,但射线能量较低时,测量误差增大。剂量计工作时易受环境温度和传输光纤弯曲的影响,若要控制剂量测量精度在±1%以内,温度漂移应<1℃,直径1mm的白光纤发生弯曲时的曲率半径>11cm。(3)通过MCNP模拟PSFD测量近距离后装治疗剂量时的场景,研究PSFD的水等效性和能量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塑料闪烁光纤在0.2MeV~6MeV光子能量区间内具有较好的水等效性,但在低能端探测灵敏度下降。使用PSFD测量192Ir源近场区域(<10cm)剂量时具有较好的能量响应特性,但测量远场区域(>10cm)剂量时表现为能量依赖性。本课题研制了一套基于SiPM电流读出的高位置分辨实时剂量读出型塑料闪烁光纤剂量计,为连续束射线剂量测量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围绕PSFD用于后装治疗剂量测量展开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为剂量计的实际测量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纪柚安[10](2019)在《煤热解油中酚和吲哚的分离研究》文中提出煤热解油是煤炭综合高效利用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之一,其环境友好地为人类所利用意义重大。煤热解油成分复杂,其中含有的酚和吲哚是高附加值化学品。从煤热解油中分离出这些化学品能产生很高的经济价值。分离煤热解油中酚和吲哚的传统方法具有成本高、易腐蚀设备、严重污染环境等缺点。本论文针对煤热解油中酚的分离,提出用反萃取法去除低共熔溶剂(DES)中的中性油,提高了酚产品纯度;还提出用双阳离子液体(DIL)、生物试剂(BR)和季铵基氨基酸盐(TAAA)离子液体高效率分离煤热解油中的酚。另外,本论文针对煤热解油洗油馏分段中吲哚的分离,提出了 DES法和TAAA离子液体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前人研究发现氯化胆碱(ChCl)可与酚形成DES,进而分离油酚混合物中的酚,但是DES中夹带较多中性油。基于此,本文提出向DES中加入低碳烷烃(LCA)以去除其中的中性油。本文研究了不同条件下LCA去除DES中中性油的效果。研究发现正己烷表现出最高的中性油去除率。在25℃下,当苯酚与ChCl摩尔比为2.50,DES中苯酚与甲苯初始质量比为3.00,加入的LCA与DES体积比为8.0时,正己烷对DES中甲苯去除率为90.8%。对于ChCl与真实煤热解油形成的DES,用正己烷去除其中的中性油后,所得粗酚产品中酚纯度为96.5%,较未使用本方法所得酚产品纯度大幅度提高。(2)前人提出的分离酚的方法中,某些离子液体分离剂稳定性差且易溶于油。针对此问题,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三种季铵基双阳离子液体,具体为:1,2-双(N-三乙基)-1,2-二溴乙烷盐,DIL1;1,3-双(N-三乙基)-1,3-二溴丙烷盐,DIL2;1,4-双(N-三乙基)-1,4-二溴丁烷盐,DIL3。上述DIL均可与酚通过氢键作用形成DES,对酚分离效果极佳。本工作考察了分离时间、温度、DIL与苯酚摩尔比等因素对苯酚分离的影响。以含有100.0 g/L苯酚的油酚混合物为原料,DIL2对苯酚的分离效率最佳,可至97.0%;分离后苯酚极限浓度可低至3.9 g/L。初始苯酚浓度的变化对分离后苯酚的极限浓度没有影响。本方法分离时间短,所需条件温和,且DIL均可再生。DIL循环使用5次,分离效果和DIL结构均不变。另外,DIL2对真实煤热解油中酚的分离效率可达92.7%。较其他分离剂,DIL更稳定,更难溶于油,这可减少分离剂的损失,同时保护油免受污染。(3)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对油中酚分离效果好,但是不稳定,且在油中溶解度大。据此,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三种与之具有类似结构的双阳离子液体,具体为:1,2-双[N-(N’-甲基咪唑)]-1,2-二溴乙烷盐,DIL4;1,3-双[N-(N’-甲基咪唑)]-1,3-二溴丙烷盐,DIL5;1,4-双[N-(N’-甲基咪唑)]-1,4-二溴丁烷盐,DIL6。研究发现该类DIL同样可与酚通过氢键作用形成DES。分离100 g/L的油酚混合物时,DIL6对苯酚分离效果最佳,最大分离效率为96.6%,分离后苯酚的极限浓度为3.9 g/L。经过4次再生并循环使用,DIL对苯酚的分离效率及DIL结构均不变。在25℃下,该方法分离苯酚可在5 min内完成。与[Bmim]Br相比,这些DIL表现出更高的热稳定性,在油酚混合物中的溶解量也大幅下降。该分离过程没有产生废水,没有使用强碱或酸。(4)分离酚所使用的分离剂多数含有卤素离子(如Cl-、Br-),易腐蚀设备;分离效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本文设计并合成了5种不含卤素离子且具有较强碱性的TAAA离子液体,并用于分离油中的酚。本工作考察了一系列因素对酚分离的影响,结果发现TAAA均可高效率分离酚,其中四乙基铵L-丙氨酸盐([N2222][L-Ala])分离苯酚效果最佳,分离效率可至99.0%,此时苯酚极限浓度可低至1.4 g/L。对于[N2222][L-Ala],初始酚浓度不同时,苯酚极限浓度几乎相等,为1.4 g/L。TAAA中的水对苯酚的分离有负面影响。以[N2222][L-Ala]为分离剂分离真实煤热解油中的酚,分离效率高至98.6%。TAAA可用CO2再生,再生后的TAAA可重复使用,对苯酚的分离效率保持稳定。TAAA不含卤素离子,不会腐蚀金属设备。(5)TAAA离子液体分离酚时,虽可再生,但过程复杂。基于Bronsted酸-Lewis碱作用,本文提出用环境友好的生物试剂(BR,具体为:茶碱,DMX;异烟碱,INA;L-赖氨酸,LYS)从油中分离酚。本工作研究了一系列因素对酚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LYS的分离效率最佳,可达99.1%;LYS对煤热解油中酚的分离效率可达90.3%。分离过程中,BR中夹带的中性油与酚的质量比低至0.023,有利于提高产品酚的纯度。三种BR均可通过加入抗溶剂再生。重复使用4次,BR的性质不变,对酚的分离效率也保持稳定。这些生物试剂不含卤素离子且易生物降解,避免了对金属设备的腐蚀和对环境的污染。(6)前人用离子液体分离洗油中吲哚时,存在分离时间长、吲哚分配系数低、分离剂使用量大等问题。据此,本文提出用三种季铵盐(QAS,具体为:四乙基氯化铵,TEAC;四丙基氯化铵,TPAC;甲基三乙基氯化铵,TEMAC)分离洗油中的吲哚。三种QAS均可与吲哚通过氢键作用形成DES。本文研究了分离时间、分离温度、QAS与吲哚摩尔比等对吲哚分离的影响,并计算了各个组分在DES和洗油中的分配系数。结果发现,三种QAS中,TPAC对吲哚的分离效率最高,可至96.7%。此时模拟洗油中吲哚浓度可降低至1.3 g/L。在分离吲哚过程中,吲哚的最大分配系数可至91.9。QAS再生并重复使用后,性质不变,且对吲哚的分离效率也保持稳定。该方法过程简单,所需时间短,所需分离剂量少;整个过程不使用强酸碱,环境友好。(7)上述QAS分离剂虽对洗油中吲哚分离效率高,但其中存在卤素离子,易腐蚀金属设备。针对此问题,本工作将QAS中Cl-换为氨基酸阴离子,设计并合成了 8种TAAA,并研究了一系列因素对吲哚分离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些TAAA对洗油中吲哚表现出了极佳的分离能力。其中,[N2222][L-Ala]对吲哚的分离效果最佳,最高分离效率为98.0%,所对应吲哚极限浓度低至1.6 g/L。在所研究条件下,吲哚的最大分配系数高达200。TAAA中的水含量对吲哚分离有负面影响,当水含量大于60 wt%时,TAAA失去对吲哚的分离能力。受此启发,本工作设计了用水再生TAAA的工艺,再生效果极佳。再生后的TAAA重复使用,其性质和对吲哚的分离效率不变。
二、~(192)Ir源两种刻度方法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2)Ir源两种刻度方法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低共熔溶剂预处理及酶解木质纤维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质纤维素 |
1.2.1 木质纤维素的组成结构 |
1.2.2 影响木质纤维素酶解的顽抗性因素 |
1.3 低共熔溶剂预处理木质纤维素 |
1.3.1 低共熔溶剂的合成和性质 |
1.3.2 低共熔溶剂预处理木质纤维素上的研究现状 |
1.3.3 低共熔溶剂对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路易斯酸介导的甘油低共熔溶剂预处理甘蔗渣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蔗渣组分分析 |
2.3.2 低共熔溶剂的预处理和循环利用 |
2.3.3 木质素纯度、产率、相对分子量及预处理副产物的测定 |
2.3.4 固体残渣酶水解 |
2.3.5 纤维素酶解木质素的制备 |
2.3.6 木质素表面电荷的测定 |
2.3.7 木质素疏水性的测定 |
2.3.8 SEM、FT-IR、XRD结构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预处理条件优化 |
2.4.2 甘油-AlCl_3低共熔溶剂循环 |
2.4.3 木质素和木聚糖去除与酶水解的相关性 |
2.4.4 预处理固体残渣的表征 |
2.4.5 木糖、AlCl_3、甘油对固体残渣酶水解的影响 |
2.4.6 有机溶剂木质素和纤维素酶解木质素对固体残渣酶水解的影响 |
2.4.7 一锅法酶水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eCl_3/氯化胆碱、FeCl_3/甘油、氯化胆碱/甘油/FeCl_3低共熔溶剂预处理玉米秸秆比较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玉米秸秆组分分析 |
3.3.2 预处理溶剂的制备 |
3.3.3 预处理熔溶剂的预处理和循环利用 |
3.3.4 木质素纯度、产率、相对分子量及预处理水解液抑制物浓度的测定 |
3.3.5 固体残渣酶水解 |
3.3.6 木质素对微晶纤维素(MCC)酶水解的影响 |
3.3.7 木质素表面电荷的测定 |
3.3.8 木质素疏水性的测定 |
3.3.9 结构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预处理固体残渣组分分析 |
3.4.2 预处理固体残渣酶水解 |
3.4.3 预处理溶剂循环 |
3.4.4 预处理固体残渣的表征 |
3.4.5 预处理水解液的抑制物分析 |
3.4.6 五种预处理木质素的特征分析和对酶水解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氢键受体低共熔溶剂表征及预处理玉米秸秆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低共熔溶剂的制备 |
4.3.2 黏度和密度测量 |
4.3.3 电导率测定 |
4.3.4 低共熔溶剂红外光谱表征 |
4.3.5 低共熔溶剂的K-T值的测定 |
4.3.6 玉米秸秆的组分分析 |
4.3.7 低共熔溶剂预处理玉米秸秆 |
4.3.8 木质素纯度、产率及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
4.3.9 预处理固体残渣酶水解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低共熔溶剂的化学结构 |
4.4.2 低共熔溶剂的红外表征、密度、黏度和电导率 |
4.4.3 低共熔溶剂K-T极性参数 |
4.4.4 不同氢键受体低共熔溶剂预处理玉米秸秆组分分析和酶水解 |
4.4.5 不同氢键受体低共熔溶剂木质素组分分析及产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NREL法测定秸秆组分 |
附录2 单糖、酸和糠醛等液相测定方法 |
附录3 福林-酚法测总酚含量 |
附录4 纤维素酶和纤维二糖酶活测定 |
附录5 DNS法测还原糖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新疆无刺红花功能因子提取、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红花概述 |
1.2 红花的功能性 |
1.2.1 抗凝血和抗血栓特性 |
1.2.2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 |
1.2.3 抗纤维化作用 |
1.2.4 抗炎作用 |
1.2.5 抗氧化活性 |
1.2.6 免疫调节活性 |
1.2.7 神经保护作用 |
1.2.8 其他药理活性 |
1.3 红花的功能因子及其生物活性 |
1.3.1 醌查尔酮 |
1.3.2 类黄酮及其苷类 |
1.3.3 生物碱 |
1.3.4 聚乙炔 |
1.3.5 多糖类化合物 |
1.3.6 脂肪酸类化合物 |
1.3.7 其他化合物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红花多酚、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1.5.2 不同提取方法对红花多糖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
1.5.3 红花多糖提取、结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1.5.4 不同提取方法对红花籽油品质的影响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红花多酚、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剂 |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提取方法 |
2.2.2 活性成分含量的测定 |
2.2.3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2.2.4 抗A549 细胞增殖活性的测定 |
2.2.5 多酚、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分析 |
2.2.6 扫描电镜分析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因素实验 |
2.3.2 响应面优化实验 |
2.3.3 扫描电镜分析 |
2.3.4 抗氧化活性分析 |
2.3.5 抗A549 细胞增殖活性 |
2.3.6 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提取方法对红花多糖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试剂 |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红花多糖的制备 |
3.2.2 化学成分测定 |
3.2.3 单糖组成测定 |
3.2.4 分子量测定 |
3.2.5 红外光谱分析 |
3.2.6 热重分析 |
3.2.7 Zeta电位分析 |
3.2.8 扫描电镜分析 |
3.2.9 刚果红实验 |
3.2.10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3.2.11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提取方法对红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3.2 不同红花多糖提取物化学成分 |
3.3.3 不同红花多糖的热重分析 |
3.3.4 不同红花多糖的分子量 |
3.3.5 不同红花多糖的单糖组成 |
3.3.6 不同红花多糖的FT-IR光谱分析 |
3.3.7 不同红花多糖的扫描电镜分析 |
3.3.8 不同红花多糖的刚果红实验 |
3.3.9 不同红花多糖的Zeta电位 |
3.3.10 不同红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花多糖提取、结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试剂 |
4.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红花多糖的提取 |
4.2.2 多糖的分离纯化 |
4.2.3 化学成分的测定 |
4.2.4 单糖组成测定 |
4.2.5 分子量测定 |
4.2.6 红外光谱分析 |
4.2.7 热重分析 |
4.2.8 Zeta电位分析 |
4.2.9 扫描电镜分析 |
4.2.10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4.2.11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因素实验 |
4.3.2 响应面优化实验 |
4.3.3 多糖的分离纯化 |
4.3.4 多糖的热重分析 |
4.3.5 分子量分析 |
4.3.6 单糖组成分析 |
4.3.7 FT-IR光谱分析 |
4.3.8 扫描电镜分析 |
4.3.9 Zeta电位分析 |
4.3.10 抗氧化活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提取方法对红花籽油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试剂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试剂 |
5.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红花籽油的提取 |
5.2.2 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
5.2.3 脂肪酸测定 |
5.2.4 维生素测定 |
5.2.5 红花籽油微量组分测定 |
5.2.6 抗氧化活性测定 |
5.2.7 扫描电镜分析 |
5.2.8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出油率分析 |
5.3.2 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
5.3.3 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5.3.4 维生素含量分析 |
5.3.5 多酚及黄酮含量分析 |
5.3.6 抗氧化活性分析 |
5.3.7 扫描电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3)适配体介导碳基纳米探针及其催化放大-金纳米溶胶SERS/RRS检测痕量铅和钾离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纳米等离子体分子光谱分析进展 |
1.1.1 光的吸收与散射 |
1.1.2 SERS定量分析进展 |
1.2 纳米酶催化放大 |
1.2.1 纳米酶研究进展 |
1.2.2 纳米酶在分子光谱中的应用 |
1.2.3 适配体分析 |
1.3 分子光谱双模方法 |
1.3.1 纳米溶胶的荧光双模方法 |
1.3.2 SERS双模方法 |
1.4 铅离子钾离子等分析进展 |
1.4.1 铅离子分析进展 |
1.4.2 砷分析进展 |
1.4.3 钾离子分析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6 本课题研究主要意义 |
2 简便灵敏的掺氮碳量子点适配体荧光传感器测定痕量铅离子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2.3 碳量子点(CDs)的制备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讨论 |
2.3.1 分析原理 |
2.3.2 荧光光谱(FL) |
2.3.3 透射电镜(TEM) |
2.3.4 粒度分析 |
2.3.5 碳点稳定性 |
2.3.6 吸收光谱(Abs) |
2.3.7 红外光谱(IR) |
2.3.8 三维荧光光谱(3D-FL) |
2.3.9 掺氮碳点合成分析 |
2.3.10 分析条件的选择 |
2.3.11 工作曲线 |
2.3.12 干扰离子的影响 |
2.3.13 样品测定 |
2.4 结论 |
3 适配体介导掺氮碳量子点纳米催化纳米金SERS/RRS检测铅离子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2.3 碳量子点(CDs)的制备 |
3.2.4 实验方法 |
3.3 结果讨论 |
3.3.1 分析原理 |
3.3.2 催化及分析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SERS)光谱 |
3.3.3 分析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 |
3.3.4 透射电镜及能谱(TEM,EDS) |
3.3.5 粒度分析 |
3.3.6 掺氮碳点的催化特性 |
3.3.7 分析条件的选择 |
3.3.8 工作曲线 |
3.3.9 干扰离子的影响 |
3.3.10 样品测定 |
3.4 结论 |
4 掺银碳化氮催化纳米金放大用于适配体散射光谱双模检测超痕量钾离子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 |
4.2.2 试剂 |
4.2.3 碳化氮量子点的制备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讨论 |
4.3.1 分析原理 |
4.3.2 催化及分析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 |
4.3.3 催化分析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RRS) |
4.3.4 透射电镜及EDS |
4.3.5 XRD |
4.3.6 掺银碳化氮的分子光谱表征 |
4.3.7 掺银碳化氮的催化增强作用 |
4.3.8 催化分析体系的粒度分布 |
4.3.9 分析条件的影响 |
4.3.10 工作曲线 |
4.3.11 干扰离子的影响 |
4.3.12 样品测定 |
4.4 结论 |
5 全文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多元素稳定同位素及其比值特征的茶叶产品证实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茶叶产品证实的研究进展 |
1.2.1 液相色谱技术 |
1.2.2 气相色谱技术 |
1.2.3 光谱技术 |
1.2.4 传感器技术 |
1.2.5 多元素认证技术 |
1.2.6 稳定同位素及其比值(比率)认证技术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预期研究成果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预期研究成果 |
第2章 基于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值的茶叶产品证实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样品制备 |
2.2.4 试验方法 |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ICP-MS和ICP-OES方法学验证 |
2.3.2 茶叶产品的矿质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
2.3.3 无监督识别聚类趋势分析 |
2.3.4 茶叶样品产品证实的预测建模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碳氮氢氧和矿质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的茶叶产品证实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样品制备 |
3.2.4 试验方法 |
3.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方法学验证 |
3.3.2 茶叶产品的δ~(13)C,δ~(15)N,δ~2H和δ~(18)O和矿质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比值特征分析 |
3.3.3 无监督识别方法的探索性数据分析 |
3.3.4 有监督识别方法的茶叶产品证实的预测建模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非挥发性化合物咖啡碱和氨基酸中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的茶叶产品证实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样品制备 |
4.2.4 试验方法 |
4.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方法学验证 |
4.3.2 茶叶产品的咖啡碱和主要游离态氨基酸中δ~(13)C和δ~(15)N的特征分析 |
4.3.3 无监督识别方法的探索性数据分析 |
4.3.4 有监督识别方法的茶叶产品证实的预测建模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的综合模型优化的茶叶产品证实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样品制备 |
5.2.4 试验方法 |
5.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结合多变量的无监督识别方法的探索性数据分析 |
5.3.2 有监督识别方法的茶叶产品证实的预测建模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5)利用井型电离室测量后装放射源192Ir活度的方法及放射源活度的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理论基础 |
1.2 实验设备及测量仪器 |
1.3 测量方法及参数设置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6)技术创业企业成长的机制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技术路线 |
1.3.2 相关章节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数理处理方法 |
1.4.4 数据分析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文献综述 |
2.1 技术创业研究进展 |
2.1.1 技术创业的内涵 |
2.1.2 技术创业研究脉络 |
2.2 解释创业成长的理论 |
2.2.1 熊彼特创新学派 |
2.2.2 创业资源学派 |
2.2.3 创业制度学派 |
2.3 创业导向研究综述 |
2.3.1 创业导向的内涵 |
2.3.2 创业导向的维度 |
2.3.3 创业导向的研究述评 |
2.4 关系导向研究综述 |
2.4.1 社会资本与关系导向 |
2.4.2 关系导向的维度 |
2.4.3 关系导向的研究述评 |
2.5 最优区分研究综述 |
2.5.1 最优区分视角的来源 |
2.5.2 最优区分的研究述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创新驱动成长机制实证研究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研究假设 |
3.2.1 创业导向与成长绩效 |
3.2.2 创业导向与新产品开发 |
3.2.3 新产品开发与成长绩效 |
3.2.4 新产品开发的中介作用 |
3.2.5 合法性的调节作用 |
3.2.6 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
3.3 研究设计 |
3.3.1 问卷设计和变量测量 |
3.3.2 数据收集过程 |
3.3.3 问卷防偏措施 |
3.3.4 样本统计信息 |
3.4 实证分析 |
3.4.1 信度检验 |
3.4.2 效度检验 |
3.4.3 假设检验 |
3.5 结果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源驱动成长机制实证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研究假设 |
4.2.1 关系导向与企业绩效 |
4.2.2 关系导向与创业资源获取 |
4.2.3 创业资源获取与成长绩效 |
4.2.4 创业资源获取的中介作用 |
4.2.5 链式中介作用 |
4.3 研究设计 |
4.3.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4.3.2 数据收集过程 |
4.3.3 问卷防偏措施 |
4.3.4 样本统计信息 |
4.4 实证分析 |
4.4.1 信度检验 |
4.4.2 效度检验 |
4.4.3 假设检验 |
4.5 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创业成长路径的组态配置研究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框架 |
5.2.1 最优区分视角 |
5.2.2 “创新”的条件因素 |
5.2.3 “趋同”的条件因素 |
5.2.4 组态配置 |
5.3 数据与方法 |
5.3.1 数据收集与变量测量 |
5.3.2 问卷防偏与样本统计 |
5.3.3 QCA方法选择 |
5.3.4 fsQCA数据分析步骤 |
5.4 fsQCA组态分析 |
5.4.1 数据校准 |
5.4.2 单个条件的必要性检验 |
5.4.3 组态路径的充分性分析 |
5.4.4 稳健性检验 |
5.5 组态配置的机制讨论 |
5.5.1 配置一:创新驱动型 |
5.5.2 配置二:资源驱动型 |
5.5.3 配置三:原始突破型 |
5.5.4 配置四:双元驱动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启示 |
6.4 研究局限与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g-C3N4和g-C3N4@ZnONPs的抑菌诱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活性 |
1.2 纳米材料的定义、分类和合成 |
1.2.1 纳米材料的定义 |
1.2.2 纳米材料的分类 |
1.2.3 纳米材料的合成 |
1.3 纳米材料作为植物保护剂的研究进展 |
1.3.1 纳米材料抑制植物真菌 |
1.3.2 纳米材料抑制植物细菌 |
1.3.3 纳米材料作为免疫激发子的研究现状及潜力 |
1.3.4 纳米材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4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
1.4.1 植物分子免疫系统简介 |
1.4.2 常见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概述 |
1.5 光催化纳米材料在抑菌诱抗领域的研究 |
1.6 课题设计及其研究意义 |
第二章 G-C_3N_4纳米片的抑菌诱抗机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g-C_3N_4合成、表征及光电性能测试 |
2.1.2 模拟可见光照射处理 |
2.1.3 g-C_3N_4抗烟草野火菌试验方法 |
2.1.4 g-C_3N_4抑制辣椒疫霉试验方法 |
2.1.5 g-C_3N_4诱抗机制研究的试验方法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材料表征 |
2.2.2 g-C_3N_4纳米片抑制烟草野火菌活性及机制 |
2.2.3 g-C_3N_4纳米片抗辣椒疫霉菌机制研究 |
2.2.4 g-C_3N_4纳米片诱本氏烟抗病效果及其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2.3.1 g-C_3N_4纳米片抗烟草野火菌机制 |
2.3.2 g-C_3N_4纳米片抑制辣椒疫霉菌机制 |
2.3.3 g-C_3N_4纳米片诱导本氏烟抗病的机制 |
第三章 ZNONPS对 TMV的诱抗作用及初步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3.1.2 植物栽培及处理设置 |
3.1.3 TMV接种 |
3.1.4 直接抗病毒活性测定 |
3.1.5 保护作用 |
3.1.6 定量验证TMV含量 |
3.1.7 ELISA |
3.1.8 DAB染色 |
3.1.9 RNA提取和定量实时PCR |
3.1.10 对烟草植株生长的影响 |
3.1.11 植物激素测定 |
3.1.12 植物解剖学观察 |
3.1.13 元素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材料和NP表征 |
3.2.2 纳米材料直接钝化TMV |
3.2.3 保护作用 |
3.2.4 抗氧化系统反应 |
3.2.5 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植物激素含量 |
3.2.6 植物生长反应 |
3.2.7 植物组织中Zn ONPs的吸收,转运和分布 |
3.3 小结 |
第四章 G-C_3N_4@ZNONPS的合成及抑菌诱抗增效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g-C_3N_4@ZnONPs合成、表征及光电性能测试 |
4.1.2 g-C_3N_4@ZnONP和 g-C3N4 纳米片的光催化产生ROS性能比较 |
4.1.3 烟草野火菌菌株和培养条件 |
4.1.4 g-C_3N_4@ZnONPs的烟草野火菌体外光催化抑菌实验 |
4.1.5 烟草野火菌SEM观察细菌形态 |
4.1.6 烟草野火菌LIVE/DEAD试剂盒检测 |
4.1.7 g-C_3N_4@ZnONP对烟草野火病的治疗效果 |
4.1.8 烟草野火菌总RNA提取、m RNA文库构建和转录组测序 |
4.1.9 转录组数据分析 |
4.1.10 辣椒疫霉菌株和培养条件 |
4.1.11 RNA提取、测序和数据分析 |
4.1.12 菌丝生长抑制试验和孢子囊形成的体外抑制活性测试 |
4.1.13 菌丝和孢子囊的SEM观察 |
4.1.14 游动孢子数和发芽率统计 |
4.1.15 游动孢子的TEM观察 |
4.1.16 诱抗效果测定 |
4.1.17 转录组分析 |
4.1.18 蛋白质谱实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g-C_3N_4@ZnONPs的表征及ROS检测 |
4.2.2 g-C_3N_4@ZnONPs抑制烟草野火菌的增效机制 |
4.2.3 g-C_3N_4@ZnONPs的抗辣椒疫霉增效机制 |
4.2.4 g-C_3N_4@ZnONPs的诱抗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获得授权的专利 |
博士期间所获奖项和荣誉 |
博士期间参与的社会工作贡献 |
(8)单宁基吸附剂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进展 |
1.2.1 离子交换法 |
1.2.2 化学沉淀法 |
1.2.3 膜过滤法 |
1.2.4 吸附法 |
1.3 单宁简介 |
1.3.1 单宁性质及应用 |
1.3.2 单宁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3 单宁的改性方法 |
1.4 壳聚糖简介 |
1.4.1 壳聚糖简介 |
1.4.2 壳聚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3 壳聚糖的改性 |
1.5 膨润土及改性膨润土简介 |
1.5.1 膨润土简介 |
1.5.2 碱性钙基膨润土及有机改性 |
1.6 海藻酸钠简介 |
1.7 吸附模型 |
1.7.1 吸附动力学模型 |
1.7.2 等温吸附模型 |
1.7.3 吸附热力学模型 |
1.8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1.9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单宁-壳聚糖-膨润土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部分 |
2.2.1 TCBC的制备 |
2.2.1.1 原料配比对TCBC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 |
2.2.1.2 制备过程溶液pH值对TCBC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 |
2.2.2 绘制Cr(Ⅵ)标准工作曲线 |
2.2.3 吸附条件对TCBC吸附Cr(Ⅵ)的影响实验 |
2.2.3.1 pH值对TCBC吸附Cr(Ⅵ)的影响实验 |
2.3.3.2 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Cr(Ⅵ)的影响实验 |
2.2.3.3 吸附温度对吸附Cr(Ⅵ)的影响实验 |
2.2.3.4 初始浓度对吸附Cr(Ⅵ)的影响实验 |
2.2.3.5 选择吸附实验 |
2.2.4 TCBC对 Cr(Ⅵ)的脱附实验 |
2.2.5 表征分析 |
2.2.5.1 SEM表征 |
2.2.5.2 XRD表征 |
2.2.5.3 FTIR表征 |
2.2.5.4 零点电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表征分析 |
2.3.1.1 SEM表征 |
2.3.1.2 XRD表征 |
2.3.1.3 FTIR表征 |
2.3.2 制备条件对TCBC吸附性能的影响 |
2.3.2.1 原料配比对TCBC吸附性能的影响 |
2.3.2.2 制备条件下pH值对TCBC吸附性能的影响 |
2.3.3 吸附条件对TCBC吸附Cr(Ⅵ)的影响 |
2.3.3.1 pH值对TCBC吸附Cr(Ⅵ)的影响 |
2.3.3.2 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Cr(Ⅵ)的影响 |
2.3.3.3 吸附温度对吸附Cr(Ⅵ)的影响 |
2.3.3.4 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Cr(Ⅵ)的影响 |
2.3.4 选择吸附 |
2.3.5 吸附动力学模型 |
2.3.6 等温吸附模型 |
2.3.7 吸附热力学模型 |
2.3.8 TCBC的再生重复利用性能研究 |
2.3.9 TCBC的红外表征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单宁-碱土-海藻酸钙复合吸附剂对Ni(Ⅱ)的吸附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部分 |
3.2.1 吸附剂的制备 |
3.2.1.1 原料配比对BT/ACB/CAC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 |
3.2.1.2 制备过程甲醛添加量对BT/ACB/CAC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 |
3.2.2 绘制镍离子标准工作曲线 |
3.2.3 吸附条件对BT/ACB/CAC吸附Ni(Ⅱ)的影响实验 |
3.2.3.1 pH值对BT/ACB/CAC吸附Ni(Ⅱ)的影响实验 |
3.2.3.2 BT/ACB/CAC投加量对Ni(Ⅱ)吸附量的影响实验 |
3.2.3.3 吸附温度对BT/ACB/CAC吸附Ni(Ⅱ)的影响实验 |
3.2.3.4 初始浓度对BT/ACB/CAC吸附Ni(Ⅱ)的影响实验 |
3.2.4 BT/ACB/CAC对 Ni(Ⅱ)的脱附实验 |
3.2.5 表征分析 |
3.2.5.1 SEM表征 |
3.2.5.2 FTIR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表征分析 |
3.3.1.1 FTIR表征 |
3.3.1.2 SEM |
3.3.2 制备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2.1 原料配比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2.2 甲醛添加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3 吸附条件对吸附Ni(Ⅱ)的影响 |
3.3.3.1 pH值对吸附Ni(Ⅱ)的影响 |
3.3.3.2 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Ni(II)的影响 |
3.3.3.3 吸附温度对吸附剂吸附Ni(Ⅱ)的影响 |
3.3.3.4 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剂吸附Ni(Ⅱ)的影响 |
3.3.4 吸附动力学模型 |
3.3.5 等温吸附模型 |
3.3.6 吸附热力学模型 |
3.3.7 BT/ACB/CAC再生重复性能研究 |
3.3.8 BT/ACB/CAC的红外表征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闪烁光纤剂量计研制及近距离放疗剂量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近距离放射治疗简介 |
1.2.1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发展 |
1.2.2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特点 |
1.3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 |
1.3.1 剂量验证的重要性 |
1.3.2 近距离放射治疗质量控制现状 |
1.4 常用的高位置分辨剂量计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近距离放疗~(192)Ir源剂量分布特性模拟研究 |
2.1 后装治疗简介 |
2.2 ~(192)Ir放射源简介 |
2.3 蒙特卡罗(Monte Carlo)简介 |
2.4 MCNP5模拟校验 |
2.5 近距离放射治疗~(192)Ir源剂量分布模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iPM电流读出的塑料闪烁光纤剂量计研制 |
3.1 塑料闪烁光纤剂量计设计原理 |
3.2 PSFD功能单元设计 |
3.2.1 塑料闪烁体传感器 |
3.2.2 荧光传输光纤 |
3.2.3 SiPM光电转换器件 |
3.2.4 电子学及数据处理系统 |
3.2.5 PSFD集成 |
3.3 PSFD剂量测量实验 |
3.3.1 动态范围测试 |
3.3.2 PDD曲线测量 |
3.4 PSFD环境稳定性测试 |
3.4.1 刻度脉冲光源 |
3.4.2 温度响应测试 |
3.4.3 白光纤曲率响应测试 |
3.4.4 长期稳定性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SFD用于近距离后装治疗剂量验证模拟研究 |
4.1 模型建立 |
4.2 PSFD水等效性模拟研究 |
4.2.1 比较MCNP5通量法和沉积能量法之间的差异 |
4.2.2 水等效性模拟 |
4.3 PSFD能量响应特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10)煤热解油中酚和吲哚的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前言 |
1.1 煤的热解 |
1.2 煤热解油 |
1.3 酚及吲哚 |
1.3.1 酚 |
1.3.2 吲哚 |
1.4 煤热解油中酚和吲哚的传统分离方法 |
1.4.1 煤热解油中酚的传统分离方法 |
1.4.2 煤热解油中吲哚的传统分离方法 |
1.5 低共熔溶剂及其在酚和吲哚分离方面的应用 |
1.5.1 低共熔溶剂概述 |
1.5.2 低共熔溶剂在酚和吲哚分离方面的应用 |
1.6 离子液体及其在酚和吲哚分离方面的应用 |
1.6.1 离子液体概述 |
1.6.2 双阳离子液体 |
1.6.3 氨基酸类离子液体 |
1.6.4 离子液体在酚和吲哚分离方面的应用 |
1.7 酸碱作用及其在分离方面的应用 |
1.8 分离酚和吲哚的总结及课题的提出 |
1.9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反萃取法去除低共熔溶剂中的中性油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及仪器 |
2.2.2 含中性油的低共熔溶剂的配制 |
2.2.3 低共熔溶剂中中性油的去除和分析方法 |
2.2.4 真实油形成的低共熔溶剂中中性油的去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萃取时间和温度对甲苯去除效率的影响 |
2.3.2 正己烷与低共熔溶剂体积比对甲苯去除效率的影响 |
2.3.3 加入正己烷的量对低共熔溶剂中剩余甲苯的影响 |
2.3.4 不同低碳烷烃对中性油的去除效果 |
2.3.5 正己烷对不同中性油的去除效果 |
2.3.6 季铵盐种类对甲苯去除效果的影响 |
2.3.7 煤热解油与氯化胆碱形成的低共熔溶剂中中性油的去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季铵基双阳离子液体分离油酚混合物中酚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及仪器 |
3.2.2 模拟油酚混合物的配制 |
3.2.3 季铵基双阳离子液体的合成 |
3.2.4 模拟油酚混合物中酚的分离 |
3.2.5 真实煤热解油中酚的分离 |
3.2.6 双阳离子液体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双阳离子液体的表征 |
3.3.2 分离时间和温度对酚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3 双阳离子液体与苯酚摩尔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4 初始苯酚浓度对苯酚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5 正己烷中苯酚的分离 |
3.3.6 分离剂的重复使用 |
3.3.7 真实煤热解油中酚的分离 |
3.3.8 分离机理探究 |
3.3.9 与其他方法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咪唑基双阳离子液体分离油酚混合物中酚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及仪器 |
4.2.2 模拟油酚混合物的配制 |
4.2.3 咪唑基双阳离子液体的合成 |
4.2.4 模拟油酚混合物中酚的分离 |
4.2.5 真实煤热解油中酚的分离 |
4.2.6 双阳离子液体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咪唑基双阳离子液体的分析及表证 |
4.3.2 分离时间和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4.3.3 双阳离子液体与苯酚摩尔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4.3.4 初始苯酚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4.3.5 不同酚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4.3.6 正己烷中苯酚的分离 |
4.3.7 分离剂的重复使用 |
4.3.8 真实煤热解油中酚的分离 |
4.3.9 分离机理探究 |
4.3.10 与其他方法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季铵基氨基酸盐离子液体分离油酚混合物中酚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及仪器 |
5.2.2 模拟油酚混合物的配制 |
5.2.3 季铵基氨基酸盐离子液体的合成 |
5.2.4 油酚混合物中酚的分离 |
5.2.5 真实煤热解油的分离 |
5.2.6 分离剂及氨基酸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季铵基氨基酸盐离子液体的表征 |
5.3.2 苯酚分离效率随时间的变化 |
5.3.3 苯酚分离效率随温度的变化 |
5.3.4 苯酚的分离效果随分离剂与苯酚摩尔比的变化 |
5.3.5 初始苯酚浓度对苯酚分离的影响 |
5.3.6 季铵基氨基酸盐种类对苯酚分离的影响 |
5.3.7 [N_(2222)][L-Ala]对不同酚的分离效果 |
5.3.8 季铵基氨基酸盐中水含量对酚分离的影响 |
5.3.9 季铵基氨基酸盐使用次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5.3.10 真实煤热解油中酚的分离 |
5.3.11 季铵基氨基酸盐分离酚的机理研究 |
5.3.12 与其他方法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物试剂分离油酚混合物中酚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及仪器 |
6.2.2 模拟油酚混合物的配制 |
6.2.3 酚的分离及分析方法 |
6.2.4 分离剂的再生 |
6.2.5 生物试剂的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分离时间对苯酚分离效率的影响 |
6.3.2 分离温度对苯酚分离效率的影响 |
6.3.3 生物试剂与苯酚摩尔比对苯酚分离效率的影响 |
6.3.4 苯酚初始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6.3.5 L-赖氨酸对不同酚的分离效果 |
6.3.6 生物试剂对正己烷中酚的分离效果 |
6.3.7 分离剂的重复使用 |
6.3.8 分离酚过程中的中性油夹带 |
6.3.9 分离机理探究 |
6.3.10 与其他方法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形成低共熔溶剂的季铵盐分离洗油中吲哚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及仪器 |
7.2.2 模拟洗油的配制 |
7.2.3 吲哚的分离与分析方法 |
7.2.4 季铵盐和低共熔溶剂的表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单体与低共熔溶剂的熔点 |
7.3.2 分离时间对吲哚分离的影响 |
7.3.3 温度对吲哚分离的影响 |
7.3.4 吲哚初始浓度对吲哚分离效果的影响 |
7.3.5 季铵盐与吲哚摩尔比对吲哚分离效率的影响 |
7.3.6 季铵盐使用次数对吲哚分离效率的影响 |
7.3.7 季铵盐种类对吲哚分离效率的影响 |
7.3.8 季铵盐分离洗油中吲哚的机理探究 |
7.3.9 与其他方法比较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季铵基氨基酸盐离子液体分离洗油中吲哚的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试剂及仪器 |
8.2.2 季铵基氨基酸盐离子液体的合成 |
8.2.3 模拟洗油的配制 |
8.2.4 吲哚的分离和分析 |
8.2.5 季铵基氨基酸盐离子液体的表征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分离时间对吲哚分离效果的影响 |
8.3.2 温度对吲哚分离效率的影响 |
8.3.3 季铵基氨基酸盐与吲哚摩尔比对吲哚分离效果的影响 |
8.3.4 初始吲哚浓度对吲哚分离的影响 |
8.3.5 季铵基氨基酸盐种类对吲哚分离效率的影响 |
8.3.6 季铵基氨基酸盐中水含量对吲哚分离效果的影响 |
8.3.7 季铵基氨基酸盐的再生及循环使用 |
8.3.8 季铵基氨基酸盐分离吲哚的机理探究 |
8.3.9 与其他方法比较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论文总结及展望 |
9.1 工作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进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四、~(192)Ir源两种刻度方法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低共熔溶剂预处理及酶解木质纤维素的研究[D]. 竹源. 广西大学, 2021(12)
- [2]新疆无刺红花功能因子提取、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王琼琼.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适配体介导碳基纳米探针及其催化放大-金纳米溶胶SERS/RRS检测痕量铅和钾离子[D]. 李重宁.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基于多元素稳定同位素及其比值特征的茶叶产品证实技术研究[D]. 刘洪林. 西南大学, 2021(01)
- [5]利用井型电离室测量后装放射源192Ir活度的方法及放射源活度的验证[J]. 罗斌,李贤富,郭飞,曹璐,许鹏,谢力,阳华东.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1(04)
- [6]技术创业企业成长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 刘运青.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g-C3N4和g-C3N4@ZnONPs的抑菌诱抗机制研究[D]. 蔡璘. 西南大学, 2021(01)
- [8]单宁基吸附剂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D]. 邹鹏. 广西大学, 2020(07)
- [9]闪烁光纤剂量计研制及近距离放疗剂量模拟研究[D]. 杨翠萍. 苏州大学, 2020(02)
- [10]煤热解油中酚和吲哚的分离研究[D]. 纪柚安.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