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频回声测深仪在航道沙波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杰,张坤军,陈佳兵,李京兵[1](2020)在《基于不同声波频率的底泥探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声学技术是水下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研究典型工况下主要声学设备声波频率与其底泥穿透能力的关系,将为改进底泥分层探测方案和声学设备的选取提供技术依据。本文在典型水域(滨海、河道、水库)应用不同声波频率进行定点底泥穿透深度试验,并在同一点利用定深采样钻采集底泥柱状样,以5~10 cm间隔分层并检测每层含水率,以含水率为指标对底泥进行分类,最后,对底泥柱状样本和声波底泥穿透深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33 k Hz频段声波可穿透河床到达浮泥、流泥层。在滨海水域中,低频声波可穿透部分淤泥层,且频率越低,穿透深度越大。12 k Hz频率的双频换能器相比24 k Hz和33 k Hz具有更强的穿透能力,可满足对浮泥、流泥及部分淤泥层的探测。
于宗明,张乐乐[2](2019)在《双频测深仪对淤泥层测定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具有高低两种频率,可进行精密水深测量的仪器,双频测深仪广泛应用于淤泥层测定,围绕港口淤泥厚度开展的测量便属于其应用典型。基于此,文章简单分析了双频测深仪淤泥层测定原理与基本应用,并结合实例深入探讨了双频测深仪的具体应用,希望由此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魏稳[3](2017)在《长江河口边滩多时间尺度动力地貌过程》文中研究表明发育于河流尾闾的河口潮滩因承担河口城市后备土地和发挥海岸灾害缓冲的功能而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然而,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河口潮滩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背景下,遭遇严重的衰退危机。基于此,掌握河口潮滩的发展模式及演化机制,实现滩涂资源预测及适应性政策的制定,显得十分迫切而又极为重要。与此同时,弄清河海作用的喉舌——河口潮滩演变,是推断和辨析陆海动力作用机制及预测河口发展趋势研究的重要内容,极具科学意义。河口潮滩动力地貌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表现形式及主控因素并不一致,特定尺度下的河口潮滩地貌过程在自然及人为驱动力的耦合作用下复杂又难以捉摸。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宏观或微观尺度的过程,而较少涉及跨尺度的潮滩动力地貌及驱动机制解析。为此,本文立足于大河河口潮滩,以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长江口南汇边滩(以下简称为“边滩”)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地形、水文、泥沙数据搜集及自主高频连续观测,借助聚类分析、小波分析、EOF分析、Gao-Collins模型等研究方法,挖掘边滩逐日、月际、年际和年代际动力地貌过程,并深入剖析河口潮滩跨尺度动力地貌及与潜在影响因素的联动机制。主要成果包括:(1)潮情转换和风况变动交互控制的潮间带逐日沉积动力过程边滩南缘的潮间带中部在大、中潮期保持纵向向西和横向向海的悬沙输运模式,且纵向的悬沙输运强度3倍于后者;在小潮期,悬沙输运方向常发生反转,同时输运量明显变小。在此过程中,离岸风可加剧横向向海输运,向岸风则可倾向诱发向陆输运。潮间带沉积物的横向分异与空间分带显着,自陆向海可依次划分为以砂为主的陆缘区、砂含量沿程锐减的过渡区和粉砂主导的海缘区。该沉积分带模式在逐日实测期(2014.12~2015.1)基本不变,但在风力作用下可出现规律性的迁移,呈现出’强风期向海推进、弱风期向陆后退’的变化过程。与此同时,陆、海缘区沉积物对潮情的往复转换敏感,其沉积物的物质组成以2-4及7天的周期波动。完整大潮旋回内,潮间带下部净淤涨而上、中部侵蚀,可进一步催生更长时间尺度的潮间带冲淤演化。潮间带的逐日地形变化常伴有阶段性的冲或淤,可由’大潮-中潮间的强淤积’逐渐调整到’中潮-下次大潮间的弱淤积或强侵蚀’状态,即强淤-弱淤(侵蚀)状态的转换。此外,强风作用下的逐日冲淤强度是平常天气的5倍。(2)基于潮沟生消的潮间带月际演化潮沟是发育在边滩潮间带的基本地貌单元,潮沟的生消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潮间带的动力地貌演化。2014.12~2016.6的地形资料表明,潮间带的月际地貌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潮沟发育期,潮间带各地形分带位置稳定而下部淤涨显着;随潮沟消亡,潮间带中部侵蚀强烈,下部大幅向陆迁移;潮沟消亡后,潮间带进入调整阶段而冲淤相对不强。最终,潮间带由“双沙体,单潮沟”结构转变为“单沙体”结构,剖面坡度不断变陡并呈’L’型。潮间带的沉积分带变动明显,其中沉积物陆缘区后退62.5 m,过渡区缩窄75 m,海缘区陆迁137.5 m。与此同时,陆缘区沉积物砂含量轻微下降并在2015.1、2015.7和2016.2出现极大值;海缘区沉积物粉砂含量整体稳定。潮间带的沉积与地貌变化高度耦合,表现为沉积分带的位置变迁与潮间带上、中部缩窄而下部陆迁的地貌过程一致且海缘区沉积物随滩面淤涨而细化。(3)流域-河口工程主导的边滩年际动力地貌过程以大治河为界的南、北边滩在流域-河口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貌变化模式有所差异。其中,北边滩主要通过潮汐通道的堵塞淤填而经历从“潮汐通道—潮流脊”结构向“顶底平坦、中部伴生坡陡”结构的形态转变,并呈现出“1998~2002年轻微淤长且潮汐通道完整”、“2003~2008年潮汐通道充填”及“2009~2013年潮汐通道消亡后大范围淤长”的阶段性地貌过程,体积增加1.5×108m3。南边滩保持淤涨态势,并经历潮上带与潮间带发育、消亡及重构的变化,体现在“1986~1999年潮上带及潮间带强烈淤涨并绕南汇咀西向伸展”、“1999~2003年因围垦而岸线向海推进、潮上带和潮间带整体消亡”及“2003~2013年潮间带重新发育并主要向北扩展”的演化历程。南、北边滩的高淤涨态势表明三峡工程导致的长江入海泥沙锐减并没有影响当前边滩的地形冲淤。边滩地貌的年际演化模式很可能受控于促淤围垦工程,并对工程进度极为敏感。(4)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交替控制的边滩年代际演化1989年以前,边滩平面形态变动明显,凸出处从初始的三角形变为圆弧形,北边滩海缘因江亚南沙的发育及分离先隆起、后顺直;边滩冲淤动荡而体积净变化不大,-5米以上面积增加36km2。1989年后,边滩水域潮流特征与滩-槽悬沙输运模式基本不变,但滩面沉积物现细化趋势。边滩潮流脊以西的区域大幅淤高,体积增加3.5×108Dm3;而平面形态变动不大,仅北边滩海缘轻微后退而凸出处小幅推进,-5米以上面积几无变化。在这—过程中,长江口南翼为适应1954年以来“三级分汊,四口入海”新格局而经历的河口模式调整是边滩1958~1989年演化的主导因素:1958~1978年,九段沙南迁以致南槽缩窄和落潮动力减弱,催动边滩大幅向海推进及凸出处形态转变;1978~1989年,江亚南沙不断发育并最终分离,既直接改变北边滩平面形态,又通过调控南槽河道顺畅度而诱发凸出处的进退和迁移。边滩1989年后的演化主要由人类活动控制,在此不赘述。(5)跨尺度的边滩动力地貌共性及耦合不同时间尺度下的边滩动力地貌各具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始终展现交互的线性与非线性过程:在逐日尺度下,受潮情及风况的交替控制而以非线性过程为主;在月际尺度下,因潮沟消亡而经历地貌模式的转变,以线性的侵蚀-堆积过程更为突出;在年际尺度下,由河口工程主导而以线性淤涨为主。上述过程实质由自然及人为驱动力作用下的水文泥沙环境变化模式决定,并可发现非线性过程主要由自然因素主导,线性过程主要由人类活动及特殊事件控制。其中,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特殊性,既可诱发边滩反常的线性过程,又可掩盖边滩演变的非线性过程。边滩长时间尺度的演变源自短时间过程的累加,并以平常状态下的周期内净变化贡献最强。鉴于—定时段内非线性过程强度可远大于累积的净线性变化,关乎河口潮滩动力地貌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实践均应予非线性过程以特殊关注。(6)边滩资源危机与政策支持潮滩资源总量的减少(1958~2013年累积减少169km2)直接昭示边滩资源的退化态势,而边滩地貌现状所隐喻的开发潜力不足同样值得忧虑。在促淤工程与深水航道工程的影响下,北边滩经历陆侧淤高与海缘侵蚀,最终在滩面-2至-3米高程间发育出畸形的“陡坡结构”,坡度最高在10‰以上。该结构作为“天花板”,大大限制后续资源开发,使得北边滩上仅陡坡陆侧的80 km2滩地还可被围垦和利用。在未来持续减少的长江入海泥沙和强烈的潮滩围垦及海平面上升压力下,边滩资源退化的危机将更为严峻。为此,极有必要采取“流域及河口综合调控”、“科学促淤”、“保持围垦与边滩再生速率平衡”和“合理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措施以保证边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李吉祥[4](2017)在《基于水下超声移动测距的船舶吃水检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经济发展迅速,货运需求量越来越大,内河航运以其成本低的优势,在沿岸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长江沿岸地区货运需求的不断提升,内河船舶的制造越来越大型化,船舶吃水值也连续增加。特别是在长江枯水期的浅滩河段,吃水值较大的船舶容易发生搁浅事故,造成船舶主机、传动轴系、螺旋桨、船舶辅机、船体结构等部位损坏,产生船舶安全问题,同时也会威胁其他船只的航运安全,影响通航效率。防止船舶搁浅事故发生的关键是杜绝船舶超吃水航行,因此对船舶吃水进行检测至关重要。鉴于传统人工监测的众多缺点,船舶吃水自动检测方法被提出,这些方法不影响正常航行且加快了检测效率,实现对船舶超吃水的在线监测。基于船舶吃水检测技术主动化、独立化、实时化的发展趋势,且水下环境的复杂,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在水中能量衰减小,检测精度较高,声呐测量是应用于水下探测的主要方法。所以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水下超声移动测距的船舶吃水检测设计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总结研究船舶吃水检测的相关资料内容,结合实地调研等工作,对现行船舶吃水检测方法和水下声呐技术发展进行总结分析。针对现行声呐测量船舶吃水方法的不足,提出基于水下超声移动测距的吃水测量方法。对系统测量方法中的声呐测距原理、船舶吃水计算原理、电机控制声呐移动的原理进行说明。(2)分析船舶吃水检测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电源模块、隔离模块、通信模块等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和调试实现,软件部分包括声呐回波数据传输、数据格式和解析、数据成像、数据显示、数据保存的程序设计与实现。(3)提出一种基于回波信号强度和自适应阈值算法的水下距离测量方法,解决单波束声呐在近距离测量时多次回波、回波干涉、水下异物造成测量结果波动范围和偏差较大的问题。(4)研究船舶吃水值计算算法,基于声呐测量到的目标船舶距离值变化和声呐移动速度,进行异常数据滤波,计算船舶吃水值。(5)设计相应的验证实验,验证计算算法的有效性和吃水测量系统的可行性,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设计基于声呐超声移动测距的船舶吃水测量系统实现了声呐移动控制、船舶水下信息的采集与数据成像,达到了对目标船舶距离和船舶吃水值的准确测量,对船舶吃水监测有一定的可行性,降低船舶自身和其它船舶的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沈继青,陈建桥,贺敏,桑百川[5](2016)在《内河航道测量技术及其发展》文中研究表明现代航道测量定位技术发展经历了光学、电子仪器与卫星定位三个阶段。测深技术从杆/锤测到测深仪及多波束声学测深及机载激光光学测深的发展,总结航道测量技术发展历史,并简要探讨机载激光测深等现代航道测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周俊兴[6](2015)在《基于LabVIEW的虚拟回声测深仪研究》文中提出针对航海院校中航海仪器实验教学存在学生人数多、实验仪器台套数不足,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时间少、难以有效提高学生航海仪器实际操作技能的问题,以及实验室中回声测深仪回波信号实现的问题,本论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虚拟回声测深仪用于航海仪器实验教学。论文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方法,在分析原型机功能的基础上,将虚拟回声测深仪软件的功能划分为系统参数模块、功能菜单模块、回波信号模块三大模块。论文选用LabVIEW作为开发虚拟回声测深仪的软件平台,开发实现了一种能够仿真海底回波信号和水中杂波信号的虚拟回声测深仪。经过运行结果测试验证,虚拟回声测深仪实现了原型机的重要功能,能对海底回波信号和杂波信号进行仿真,获得较好的仿真效果。在实现虚拟回声测深仪的过程中,论文工作的特色包括:基于电脑操作系统时间的,可以独立设置而不影响电脑系统时间的时间调整功能;一个旋钮配合多个功能键输入参数的功能;实时动态变化的海底回波和杂波信号的仿真生成。虚拟回声测深仪的实现,能够代替真实回声测深仪用于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能够人手一机进行操作训练,以较低的经济成本解决了实验室中回声测深仪真实设备台套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动态变化的回波信号的生成。
时小飞[7](2015)在《基于网络RTK的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路运输是全国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更是我国的主要运输河流。作为航道建设与维护工作的基础,航道测绘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相比较传统有验潮方法,无验潮水深测量减弱了人工因素的干扰,提高了成果的可靠性,减少了验潮站的建设与维护的成本,节省了人力与财力的支出。本文基于现有的仪器设备,二次开发并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网络RTK的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在长江典型江面上进行了方案测试与精度评定,并与传统有验潮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总结如下:(1)阐述了长江江苏段水深测量的重要意义。包括水深测量与定位手段的发展状况,无验潮水深测量方法的发展及应用,以及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发展及现状。简单介绍了基于JSCORS的网络RTK定位系统的组成和定位原理,以及无验潮水深测量的原理与优势。(2)基于现有的仪器设备,二次开发并构建了一套基于网络RTK的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的流程,其中涉及到高程基准的转换,比较分析了三种高程拟合模型的优缺点,考虑到长江江苏段的地形特征与走势,采用分段二次曲面结合BP神经网络的模型进行高程拟合。(3)深入分析了本文构建的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主要有网络RTK测得的WGS84大地高误差、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误差、换能器安装偏差及船体倾斜、测深延迟效应等。实验验证了JSCORS系统平面精度优于3cm,高程优于5cm的定位精度。采用本文提出的分段二次曲面结合BP神经网络的模型进行高程拟合,模型最终的内符合精度指标为±1.84cm,外符合精度指标为±1.95cm。并用现有控制点资料对模型进行外部精度测试,高程转换误差值为3.95cm,说明本文构建的高程拟合模型总体精度良好,满足无验潮水深测量水位误差小于10cm的精度要求。(4)设计具体实验,通过在长江典型江面上外业采集数据,内业数据处理分析,来检验本文构建的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的精度。详细介绍了无验潮水位的生成以及有验潮/无验潮方法处理数据得到水底高程的流程。无验潮水位与验潮站水位相比,水位互差波动在15cm之内,平均值为6.6cm;水底高程互差的抖动范围大致在25cm之内,平均值为7.6cm。说明有验潮/无验潮两种水下地形内业处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的精度满足《水运工程测量规范》小于20cm的精度要求。本文所构建的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能在内河航道推广普及应用。
李风生[8](2015)在《综合物探技术在港口航道建设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海洋物探技术是海洋调查的主要方法,在港航工程勘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实践应用,论述了双频测深、高精度磁法、水域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旁侧声呐和浅地层剖面法的方法原理及应用范围,介绍了各种方法在某港口航道建设中取得的应用成果,包括探明了海底钙质结核、海底地形、地层分界线、淤泥层厚度、地层异常区域(地层突变、凹陷等)的分布情况。实践证明,海洋物探技术在港航建设的勘察中,具有效率高、效果明显的特色。为以后同类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汪正纲[9](2014)在《天津南港航道测量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航道测量是航道开挖阶段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对于合理组织航道开挖、质量监控、过程控制、回淤分析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精确航道测量为航道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为计算工程量提供宝贵的数据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航道测量可以有效地为建设航标、清槽捞石以及出版航道图服务提供准确的水深数据。目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已经深入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使得海上测量更简单、更灵活、更稳定,而且定位精度高。本文重点对天津南港航道测量方案中的深度测量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了航道测量的现状,国际、国内规范要求,比较了有代表性的三种测深仪器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并通过对天津南港的地理位置、水文、气象以及通航条件分析,总结出比较适合南港航道测量的最佳时间。针对天津南港航道走向,提出了航道测量的布线方法,并提出航道测量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最后确定了航道测量的施工程序。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提出天津南港航道测量比较适用的高性能多波束测深仪SeaBeam1180,以及根据港口条件分析最佳测量时间,并根据回淤估算提出适宜的测量周期。(2)根据天津南港航道测量的走向线,分析港口条件确定主测深线布线方向以及根据测深仪器特点确定布线间隔、重叠宽度。(3)分析航道测量误差,为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本文提出航道测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要求。(4)设计航道测量的施工程序以及后期管理,包括对吃水、海况、数据采集的监测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居尧,高敏,王元叶,王钟寅[10](2014)在《浮泥现场观测技术综述》文中指出淤泥质海岸地区的港池及浚深的航道内容易产生浮泥层,造成通航水深的减小,影响适航水深的判断,严重时会导致船舶搁浅。浮泥问题的提出正是源于现场观测的结果,测量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为准确获得浮泥层的厚度、流变特性、密度等关键参数,深入研究浮泥的组成来源、运动特性及形成机理提供了重要支持。对浮泥现场观测技术进行了分类及介绍,并简要分析了各观测方法的优缺点,认为以SILAS系统为代表的耦合观测系统代表了今后浮泥现场观测的发展趋势,该方法所得数据直观、可靠且连续,可为研究浮泥分布、确定适航水深等问题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二、双频回声测深仪在航道沙波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频回声测深仪在航道沙波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不同声波频率的底泥探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
1.1 技术原理 |
1.2 试验数据采集 |
2 试验结果 |
2.1 底泥柱状采样检测结果 |
2.2 测深数据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4 总结 |
(2)双频测深仪对淤泥层测定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双频测深仪淤泥层测定原理与基本应用 |
1.1 淤泥层测定原理 |
1.2 基本应用分析 |
2 试验分析 |
2.1 淤泥测量技术选择 |
2.2 淤泥测量试验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3 结束语 |
(3)长江河口边滩多时间尺度动力地貌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河口潮滩基本特征 |
1.1.2 河口潮滩的经济、社会、生态及科学价值 |
1.1.3 河口潮滩现状及危机 |
1.1.4 边滩发展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文及动力沉积过程 |
1.2.2 沉积特征及启示 |
1.2.3 地貌演变及驱动机制 |
1.3 研究区动力地貌研究综述 |
1.3.1 边滩水文泥沙特征 |
1.3.2 边滩水文泥沙过程 |
1.3.3 边滩沉积特征 |
1.3.4 边滩地貌演变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动力环境 |
2.1.1 风与浪 |
2.1.2 潮汐与潮流 |
2.1.3 径流作用 |
2.2 泥沙环境 |
2.2.1 河流泥沙 |
2.2.2 水体悬沙 |
2.2.3 滩面泥沙 |
2.3 人类活动 |
2.3.1 三峡工程 |
2.3.2 深水航道工程 |
2.3.3 促淤围垦工程 |
2.3.4 其他人类活动 |
3 资料观测、收集和研究方法 |
3.1 逐日水文、沉积与地形数据 |
3.1.1 逐日水文数据 |
3.1.2 逐日沉积数据 |
3.1.3 逐日地形数据 |
3.2 月际沉积、地形数据 |
3.2.1 月际沉积数据 |
3.2.2 月际地形数据 |
3.3 年际地形数据 |
3.3.1 北边滩年际地形数据 |
3.3.2 南边滩年际地形数据 |
3.4 年代际水文、沉积和地形数据 |
3.4.1 年代际水文数据 |
3.4.2 年代际沉积数据 |
3.4.3 年代际地形数据 |
3.5 统计学方法 |
3.5.1 聚类分析 |
3.5.2 小波分析 |
3.5.3 EOF分析 |
3.5.4 Gao-Collins模型 |
4 潮间带逐日沉积动力过程 |
4.1 潮间带水文过程 |
4.1.1 水文泥沙特征 |
4.1.2 潮不对称特性 |
4.1.3 水体悬沙输运 |
4.2 潮间带沉积逐日变化 |
4.2.1 逐日沉积特征 |
4.2.2 逐日沉积变化 |
4.2.3 逐日沉积变化的主要模式 |
4.3 潮间带短期冲淤过程 |
4.3.1 基于LIDAR诊断潮间带短期冲淤的可行性 |
4.3.2 潮间带短期冲淤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潮间带月际动力地貌过程 |
5.1 潮间带月际地貌演变 |
5.1.1 地貌形态及冲淤变化 |
5.1.2 分带面积及体积变化 |
5.1.3 高程及冲淤频率分布 |
5.2 潮间带月际沉积过程 |
5.2.1 月际沉积特征 |
5.2.2 月际沉积变化 |
5.2.3 月际沉积变化的主要模式 |
5.3 地形剖面的月际变化 |
5.3.1 剖面形态变化 |
5.3.2 剖面分带变化 |
5.3.3 剖面变化的主要模式 |
5.4 潮间带演变模式分析 |
5.4.1 月际沉积地貌模式 |
5.4.2 沉积物特征与地貌变化的耦合过程 |
5.4.3 影响因素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6 边滩动力地貌对流域-河口工程的响应 |
6.1 北边滩年际地貌过程及工程响应 |
6.1.1 北边滩年际地貌过程 |
6.1.2 北边滩尺寸变化及高程统计 |
6.1.3 流域-河口工程影响的甄别 |
6.2 南边滩年际地貌过程及工程响应 |
6.2.1 南边滩年际地貌过程 |
6.2.2 南边滩面积变化及高程统计 |
6.2.3 流域-河口工程影响的甄别 |
6.3 工程影响下的南、北边滩演化差异分析 |
6.3.1 南、北边滩地貌模式差异 |
6.3.2 南、北边滩工程响应差异 |
6.4 本章小结 |
7 边滩年代际动力地貌过程 |
7.1 边滩水文与泥沙变化特征 |
7.1.1 潮流特征空间分布 |
7.1.2 悬沙输运空间模式 |
7.2 边滩沉积模式及演变 |
7.2.1 固有沉积模式 |
7.2.2 年代沉积差异 |
7.2.4 沉积物输运趋势 |
7.3 边滩年代际地貌过程 |
7.3.1 地貌演化过程 |
7.3.2 边滩面积及剖面变化 |
7.3.3 边滩地貌模式及驱动因素 |
7.4 本章小结 |
8 边滩多时间尺度动力地貌的耦合及启示 |
8.1 边滩多时间尺度动力地貌过程差异及联系 |
8.1.1 边滩不同时间尺度动力地貌差异 |
8.1.2 边滩跨尺度动力地貌过程 |
8.2 流域-河口工程的地貌效应剖析 |
8.2.1 特定工程的地貌效应 |
8.2.2 多源工程的耦合效应 |
8.3 边滩资源危机及政策支持 |
8.3.1 边滩资源危机 |
8.3.2 边滩资源压力 |
8.3.3 边滩可持续利用政策支持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发现 |
9.2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水下超声移动测距的船舶吃水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概述 |
1.1.1 课题研究来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船舶吃水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水下声呐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船舶吃水检测系统需求分析和测量原理 |
2.1 船舶吃水系统需求分析 |
2.1.1 水底固定仰扫法 |
2.1.2 水底半浮式仰扫法 |
2.1.3 水中固定侧扫法 |
2.1.4 水中移动侧扫法 |
2.1.5 船舶吃水自动检测方法总结分析 |
2.2 单波束声呐测深原理 |
2.3 基于声呐回波强度测距原理 |
2.4 声呐移动控制原理 |
2.5 声呐移动侧扫测量船舶吃水原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舶吃水检测系统设计 |
3.1 系统功能需求及框架 |
3.1.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1.2 系统构架设计 |
3.2 船舶吃水检测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3.2.1 系统硬件布置方案 |
3.2.2 硬件设备选型及设备参数 |
3.3 船舶吃水测量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3.3.1 系统软件框架 |
3.3.2 系统软件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船舶吃水检测系统实现 |
4.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1.1 电源电路 |
4.1.2 控制器电路 |
4.1.3 电机驱动电路 |
4.1.4 信号隔离电路 |
4.1.5 通信接口电路 |
4.1.6 JTAG调试接口电路 |
4.1.7 系统时钟电路 |
4.1.8 系统复位电路 |
4.1.9 拨码开关电路 |
4.1.10 测试电路 |
4.1.11 PCB图 |
4.2 系统硬件电路的实现 |
4.2.1 电路板焊接 |
4.2.2 电路板测试 |
4.2.3 硬件程序设计实现和电路板测试 |
4.2.4 步进电机控制实现 |
4.3 系统软件实现 |
4.3.1 电机控制信号传输 |
4.3.2 声呐数据的采集与传输 |
4.3.3 数据报文格式与解析 |
4.3.4 系统数据成像 |
4.3.5 数据保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船舶吃水检测算法与实验研究 |
5.1 系统测量误差分析 |
5.1.1 仪器偏差和多次回波误差 |
5.1.2 回波干涉和时间增益误差 |
5.1.3 声呐波束开角误差 |
5.1.4 其他异常数据误差 |
5.2 系统测量误差处理 |
5.2.1 仪器偏差和多次回波干扰处理 |
5.2.2 回波干涉和时间增益干扰处理 |
5.2.3 声呐波束开角干扰处理 |
5.2.4 随机误差干扰处理 |
5.3 船舶距离值和吃水值计算 |
5.3.1 船舶距离值计算 |
5.3.2 船舶吃水值计算 |
5.4 船舶吃水检测算法实验 |
5.4.1 实验环境 |
5.4.2 回波强度分析和自适应阈值算法验证实验 |
5.4.3 基于单波束回波强度的距离测量实验 |
5.4.4 模拟船铁箱和无人船测量吃水值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5)内河航道测量技术及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航道测量技术发展简述 |
2.1 航道测量定位技术 |
2.1.1 测距经纬仪极坐标法 |
2.1.2 全球卫星系统 (GNSS) 定位法 |
2.2 航道测深技术 |
2.2.1 杆式和测深锤的直接测深法 |
2.2.2 单波束或多波束的声学测深 |
2.2.3 机载激光的光学测深法 |
2.3 当代航道测量定位及测深技术发展简述 |
3 结论与建议 |
(6)基于LabVIEW的虚拟回声测深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技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论文编排 |
第2章 回声测深仪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
2.1 回声测深仪的工作原理 |
2.2 回声测深仪的发展 |
2.3 回声测深仪在商船上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开发虚拟回声测深仪的主要技术 |
3.1 虚拟仪器技术简介 |
3.1.1 虚拟仪器的概念 |
3.1.2 虚拟仪器的应用 |
3.2 虚拟仪器的开发环境 |
3.3 选用LABVIEW开发虚拟回声测深仪的优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LABVIEW的虚拟DS2008型回声测深仪的开发实现 |
4.1 DS2008型回声测深仪简介 |
4.2 设计思路 |
4.2.1 虚拟回声测深仪功能需求分析 |
4.2.2 虚拟回声测深仪的组织结构 |
4.3 编程基础 |
4.3.1 前面板 |
4.3.2 程序框图 |
4.3.3 图标/接口 |
4.4 主要程序设计 |
4.4.1 系统参数模块 |
4.4.2 功能菜单模块 |
4.4.3 回波信号模块 |
4.5 虚拟DS2008回声测深仪实现的主要功能 |
4.5.1 对原型机功能的实现 |
4.5.2 新增功能及对原型机部分功能的调整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运行结果测试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网络RTK的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定位技术的发展 |
1.2.2 测深技术的发展状况 |
1.2.3 国内无验潮水深测量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2.4 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发展及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网络RTK的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 |
2.1 网络RTK定位系统 |
2.1.1 JSCORS概况 |
2.1.2 系统建设 |
2.2 无验潮水深测量 |
2.2.1 无验潮水深测量的原理 |
2.2.2 无验潮水深测量的优势 |
2.3 高程基准转换 |
2.3.1 高程异常改正 |
2.3.2 深度基准面高程改正 |
2.4 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的构建 |
2.4.1 外业数据采集 |
2.4.2 水深数据后处理 |
2.4.3 水深测量文件格式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的误差分析 |
3.1 JSCORS系统实时定位性能测试 |
3.1.1 测试方案 |
3.1.2 初始化时间试验与分析 |
3.1.3 实时定位精度测试与分析 |
3.1.4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3.2 高程异常改正精度 |
3.2.1 分段拟合法 |
3.2.2 高程高程异常改正精度 |
3.3 换能器安装偏差及船体倾斜 |
3.4 测深延迟效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精度测试 |
4.1 实验方案 |
4.2 内业数据处理 |
4.2.1 水深数据预处理 |
4.2.2 无验潮水位生成 |
4.2.3 有验潮方式处理数据 |
4.2.4 无验潮方式处理数据 |
4.3 水位数据精度测试及结论 |
4.3.1 水位结果比较 |
4.3.2 水底高程结果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取得的学术成果 |
(8)综合物探技术在港口航道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海洋物探方法技术的选择 |
2.1 双频测深 |
2.2 高精度磁测 |
2.3 水域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
2.4 旁侧声呐 |
2.5 浅地层剖面 |
3 典型物探成果分析 |
3.1 海底地形 |
3.2 地层分界 |
3.3 钙质结核 |
3.4 其它海底障碍物 |
4 结 语 |
(9)天津南港航道测量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航道测量的法律依据 |
1.3 航道测量国际国内的要求 |
1.3.1 航道测量国际标准 |
1.3.2 航道测量国家标准 |
1.4 国内外航道测量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航道测量方法研究 |
2.1 航道测量方法 |
2.1.1 单波束测深方法 |
2.1.2 多波束测深方法 |
2.1.3 机载激光测深方法 |
2.1.4 水下无人航行器测深方法 |
2.2 航道测量的外界因素 |
2.2.1 港口地理位置条件 |
2.2.2 港口水文条件 |
2.2.3 港口气象条件 |
2.3 航道测量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天津南港航道测量的测深线 |
3.1 天津南港航道测量的测深线方向 |
3.1.1 天津南港航道概况 |
3.1.2 南港航道测深线方向确立 |
3.2 天津南港航道测量的测深线间隔 |
3.2.1 测深布线的要求 |
3.2.2 测深线间隔的确定 |
3.3 小结 |
第4章 天津南港航道测量方法的准备工作 |
4.1 收集资料与查勘测区 |
4.2 传感器系数校正 |
4.2.1 系统各传感器设备安装要求 |
4.2.2 测船坐标系建立 |
4.2.3 系统安装偏差校准 |
4.3 水位改正 |
4.4 海上实验 |
4.5 小结 |
第5章 天津南港航道测量的施工程序 |
5.1 编制测量计划,配置人员 |
5.2 声速剖面和吃水测量 |
5.3 海况监视 |
5.4 数据采集过程监视 |
5.5 内业数据处理 |
5.6 测量数据质量与总结 |
5.7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浮泥现场观测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测深砣法 |
1. 1 仪器结构 |
1. 2 测量原理 |
1. 3 应用及简析 |
2 γ 射线技术测量法 |
2. 1 仪器结构 |
2. 2 测量原理 |
2. 3 应用及简析 |
3 超声波测量法 |
3. 1 双频测深仪法 |
3. 1. 1 仪器结构 |
3. 1. 2 测量原理 |
3. 1. 3 应用及简析 |
3. 2 声学泥沙剖面仪法 |
3. 2. 1 仪器结构 |
3. 2. 2 测量原理 |
3. 2. 3 应用及简析 |
3. 3 声学密度仪法 |
3. 3. 1 仪器结构 |
3. 3. 2 测量原理 |
3. 3. 3 应用及简析 |
4 音叉密度测量法 |
4. 1 仪器结构 |
4. 2 测量原理 |
4. 3 应用及简析 |
5 耦合测量法 |
5. 1 仪器结构 |
5. 2 测量原理 |
5. 3 应用及简析 |
6 结语 |
四、双频回声测深仪在航道沙波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不同声波频率的底泥探测技术研究[J]. 张杰,张坤军,陈佳兵,李京兵. 海洋技术学报, 2020(02)
- [2]双频测深仪对淤泥层测定的分析[J]. 于宗明,张乐乐. 工程技术研究, 2019(10)
- [3]长江河口边滩多时间尺度动力地貌过程[D]. 魏稳.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4]基于水下超声移动测距的船舶吃水检测系统研究[D]. 李吉祥.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5]内河航道测量技术及其发展[J]. 沈继青,陈建桥,贺敏,桑百川. 中国水运.航道科技, 2016(02)
- [6]基于LabVIEW的虚拟回声测深仪研究[D]. 周俊兴. 华侨大学, 2015(01)
- [7]基于网络RTK的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 时小飞. 东南大学, 2015(08)
- [8]综合物探技术在港口航道建设中的应用[J]. 李风生.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5(01)
- [9]天津南港航道测量方案研究[D]. 汪正纲. 集美大学, 2014(05)
- [10]浮泥现场观测技术综述[J]. 居尧,高敏,王元叶,王钟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