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教学设备供应的主渠道——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总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贾佳[1](2021)在《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文中指出
张军广[2](2019)在《非洲孔子学院发展中的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土化是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的关键,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是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的重要抓手。但无论是非洲孔子学院的本土化发展,还是本土汉语教师培养,都必须和当地政治经济状况、社会文化传统、教育政策等因素相适应。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前提,本研究以促进非洲孔子学院实现内涵式发展,增强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聚焦非洲孔子学院本土汉语师资建设问题。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宏观呈现全球背景下非洲孔子学院当前的发展状况、特色和面临的挑战;依据组织变革中的内外驱动力等有关理论,对影响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社会文化、教育生态、汉语需求、课程设置和教学等进行较深入的中观分析;微观上,通过深度剖析肯尼亚孔子学院发展及本土汉语教师学习、从教和成长的典型个案,探究非洲孔子学院发展和本土汉语教师培养之实践路径。研究发现,宏观层面上,非洲孔子学院的办学规模快速增长,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但也存在因环境特殊、需求快速增长及其他因素造成的师资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如何进一步取得所在国家政府和民众的广泛认同与支持,推动汉语进入所在国大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本土人才培养的提质增效是非洲孔子学院发展过程中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观上看,非洲孔子学院对本土汉语人才培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人才培养数量、质量、学历层次、课程设置和教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民众学习汉语的多样需求,形成了一定的本土化发展特色,但所在国家的社会状况、经济条件、多语环境、社会文化及教育传统等问题也对孔子学院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内容、形式及层次提出了更多样化的要求。微观分析发现,受当地教育环境及现有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模式影响,本土汉语教师成长面临着从专业选择、语言学习、就业到职业发展等多方面困难。非洲孔子学院发展和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是一项系统过程。基于自身的职能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非洲孔子学院需要从被动适应式发展转向主动内涵式发展,推动汉语进入当地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本土汉语师资标准、教育体系及质量保障制度建设,提高汉语及孔子学院的社会认知度和认同度,树立孔子学院“汉教”品牌。本土化是非洲孔子学院发展、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途径,但鉴于非洲孔子学院发展及本土汉语教师培养问题的复杂性,探索适合非洲场域的孔子学院本土化发展和本土汉语教师培养道路,任重而道远!
陈栋[3](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李兴植[4](2016)在《承上启下 开拓进取 服务教育——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70届历程回顾》文中指出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前身——1981年中小学仪器订货会议,于1980年9月在北京语言学院举行,至2016年5月8日在沈阳召开的"第70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历经35年,举办了70届展示会。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走过的70届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体现了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较好地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教育改革
胡昌支[5](2014)在《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央部委出版社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组成部门按专业化分工而设立的出版机构,是区别于地方出版社和高校出版社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出版群体。其历史悠久、行业特色鲜明、专业分工明确、业务遍及全国,是党和政府营造舆论的骨干和核心,也是培育、开发、传播先进文化的主力军和行业科技文化进步的智力支撑。当今社会发展、国家经济腾飞要求出版社实施体制改革,而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是我国出版改革的核心部分。全文除导论外,共分四章。第一章,中央部委出版社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与作用,该章分别叙述了中央部委出版社初创期、发展期和繁盛期的历史状况,并阐释了其基本特点、作用与功能。第二章,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的现状与问题。该章分析、论述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的背景与动因、进程与现状,并具体探讨了其转企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三章,西方出版业企业运作及其启示。该章简述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10国出版业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了贝塔斯曼、培生集团、汤姆森集团、励德·爱思唯尔集团、维旺迪环球等五家大型国际出版集团在运作制度、运作理念、运作模式上的成功经验,并具体分析了西方出版业企业化运作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第四章,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路径探讨。该章具体呈现了当前国际通行的出版管理体制,剖析了我国出版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并系统探讨了出版社体制机制创新的内容,提出了转企改制可行的三种模式:即以既有中央部委出版社为龙头,组建行业出版集团;先转换机制,再转换身份,适时完成体制与机制的全面转变:组建中央大型国际出版集团等。
张立军[6](2012)在《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少数民族教育体制,民族高等教育体制也是随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民族高等教育体制是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涉及民族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新世纪伊始,面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世界各国的变革局势,研究与完善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对于科学引导民族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按需培养民族人才、践行高等教育公平、巩固国家民族团结、构建多元一体的和谐社会以及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等,皆凸显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和重要的社会实践价值。某种教育思想往往要通过制度化的形态——教育体制,才能长期地、实际有效地作用于教育实践。本研究打破以往单一体制的研究视角,将“高等教育体制的多维发展”与“新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历史变迁”相结合,从而凸显“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多维变迁”的研究新意。以史为鉴,史海钩沉,改革创新,自然彰显其非凡的研究意蕴。本研究总体上采用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进行较为系统的“多维立体研究”:从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多维研究视角,对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历史变迁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分析、阐释与探究。全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导论部分。阐释了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等前提性的问题,界定了研究的相关概念。其中,研究现状的综述较为翔实,从“民族”到“民族教育”、从“教育体制”到“高等教育体制”、从“民族教育体制”到“民族高等教育体制”,逐步地深入到研究主题。第一章从民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动因”和“直接动因”两个方面,分析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历史动因,明确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揭示了民族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政治经济发展与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第二章翔实阐释了自1949年至2009年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梳理了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6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且对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重要性、原因及动力趋向等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述。第三章梳理了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详细分析了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影响因素、历史归因、改革目标与内容,阐明了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特色。第四章总结了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发展沿革的三个历史阶段,探讨了民族高等教育经费特殊扶持政策及创建民族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相关问题。第五章归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四个阶段的演变历程,分析论述了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与探析了新时期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的新路径。第六章宏观梳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大历史时期的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变迁历程,同时微观回顾了60年来民族院校内部领导体制的发展脉络,并结合N民族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探索之案例研究,探讨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模式。第七章是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历史思变,盘点成就,积累经验,聚焦问题,筹划策略。对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进行较为深入的历史反思和理论反思,同时合理借鉴国外高等教育体制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经验,探究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高等教育新体制。最后是结语部分,在对民族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梳理、分析、研究与反思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总结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规律。同时结合中国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民族高等教育的理论诉求,探究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趋向。
刘仲仪[7](2010)在《我国出版业体制改革预期实现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出版产业是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产业的一般特性;出版产业又是一个特殊的产业,肩负着文明传承与文化导向的社会责任,具有“意识形态”特性。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一直过分强调出版业的社会效益,忽视出版业的经济效益,并没有较好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更好的促进出版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国着手对出版业体制进行改革,重新确定了出版方针,明确了改革目标、指导思想,尤其2000年以后,出版业体制改革试点不断扩大,改制进程进一步加快,2008年,我国又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出版业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推动时期。随着我国出版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版业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大大影响了我国出版业体制改革预期的实现。本文首先对出版产业进行概述,然后通过对我国出版产业的现状、出版产业体制改革的历程、预期、方针以及改制过程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难题进行分析,进而结合世界出版业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我国出版业体制改革预期实现的具体对策措施。
张建[8](2009)在《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的开展,对天津市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合理利用,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设势在必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索政府与学校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有效配置中的对策,进而为实现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对促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写作的意义、方法和目的,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第二章描述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理论与模式选择。第三章重点分析了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人力资源配置、财力资源配置、物力资源配置等问题。第四章阐明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国际利用情况。第五章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探索和提出了一些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和建议。这些对策主要包括:通过建立完善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培训基地、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树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观念等途径来合理配置教育者资源;通过更新课程设置理念、注重课程教法的改革、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等途径来合理配置受教育者资源。通过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推行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拨款方式、坚持市场经营管理理念、利用社会资金、增加社会服务收入、对高等职业学院进行股份制改造等措施,以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并采取一定的法规保障措施,从而实现财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提高物力资源利用的时空效益、加强校际间硬件资源的共享、优化校企资源配置、组建职教集团等对策实现物力资源合理配置。本文第一、二章主要采用了文献检索法,第三章主要采用了调查法和观察法,第四章主要采用了比较分析法,第五章主要采用了分类法,再按照事物的内部逻辑,依次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研究、阐述。本文的创新点是提出了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若干对策,以期能够为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合理利用,进而为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建设与实践开展做出努力和贡献。
吕春莹[9](2008)在《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成本是学校管理者、投资者、政府部门、学生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普遍关心的重要信息。它是政府部门制定学费标准、分配财政性教育资金的重要依据;是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对教育成本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和研究。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是高职院校提供技能型教育服务所耗费教育资源的价值。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设备投入及变更很快。学校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产学资金的运转,要求学校对相关的经费使用进行成本核算,以考核产学合作的经济效益。教育成本核算是高职院校加强教育资源管理和利用,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会计制度改革,以更确切的反映高职院校教育经济信息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校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可是教育类学校长期以来都是全额拨款单位,不存在成本这个概念,学校会计制度也未作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实行教育成本核算势在必行。本文以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结合前人对成本及教育成本的研究成果,针对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基础的新型实践性教育的特点,借鉴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构建较为科学完整的高职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在阐述了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对国内外有关高校教育成本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评述,着重对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相关的基础概念进行理论性分析和比较,并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概念和属性。第三章阐明了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的涵义和特点,探讨了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主体、对象、期间和一般原则。第四章系统地提出了单轨制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程序和方法。包括教育成本项目和会计科目设置、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账务处理和会计报表等问题。本文的创新之处是根据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重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单轨制下高职院校教育成本项目:高职院校科研支出少,教师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提出科研支出不计入教育成本;高职院校有的是很多老的职工大学、技校和职业院校合并建立,有的院校是新成立的。同样,为了便于各个高职院校之间会计信息的比较,高职院校的离退休人员费用也不计入教育成本;高职教育培养的是能够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熟练操作的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师每两年要去企业研修三个月,以便日后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提出研修教师的工资费用和培养高职学生相关,应计入教育成本;此外,还指出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等转移性质的支出是培养学生发生的成本,也应计入教育成本。借鉴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成熟经验,根据高职院校产生的各项费用和教育成本的关系,设计了“直接教育成本”、“间接教育成本”、“管理费用”等会计科目,进一步探讨了高职院校教育成本账务处理和报表设计,构建了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
姜立新[10](2007)在《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渠道及风险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许多高校都着手建设或准备建设新校区。新校区建设项目具有资金需求巨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在目前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现代化的新校区对高校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难题,新校区建设项目融资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在此背景下,进行了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渠道研究及风险预警分析。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分析了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国家:美国、英国、韩国、印度高校的融资情况,政府的投入是高校的主要融资渠道,但是,学费收入和私人捐赠也是一些国家的重要融资渠道,从而得到了对我国高校融资的几点启示:高等教育经费的多元筹措,其中以财政性教育经费为主,同时要扩大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其次,从财政拨款、学费收取、银行贷款、校办产业和教育基金五个方面分析了目前高校的主要融资渠道及存在问题,并针对各个渠道进行了风险分析以及高校新校区建设的特有风险分析。然后,建立了高校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包括高校融资风险信息机制、分析机制和处理机制。融资风险分析机制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融资风险进行分析,定性分析采用专家问卷的德尔菲法,通过专家得到定性指标的评价分值,定量分析本文选择若干财务风险指标分析、预测财务风险,借鉴“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控制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接着分析了完善高校融资风险预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高校进行融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从政府、高校和银行三个方面提出了对高校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政府部门在宏观政策向导上要采取措施,高校自身也应强化风险意识,银行也应该严格管理贷款环节,切实降低风险。
二、中国教学设备供应的主渠道——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总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教学设备供应的主渠道——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总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2)非洲孔子学院发展中的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 |
1.孔子学院 |
2.本土汉语教师 |
3.汉语教师本土化 |
(三)研究综述 |
1.孔子学院发展研究 |
2.汉语教师的职业素质 |
3.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模式 |
(四)研究问题、内容与方法 |
1.研究问题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二、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理论基础 |
1.组织变革理论 |
2.跨文化传播理论 |
3.外语教师教育理论 |
(二)分析框架 |
三、“汉语热”下的非洲孔子学院发展态势 |
(一)孔子学院全球建设是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的背景 |
(二)先发地区是非洲孔子学院发展取向的重要参考 |
1.亚欧美及大洋洲地区孔子学院的发展成就 |
2.亚欧美及大洋洲地区孔子学院的发展困境与未来走向 |
(三)当前非洲孔子学院的发展机遇、成就与挑战 |
1.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的关键机遇:中非合作 |
2.非洲孔子学院取得的主要成就:规模效益 |
3.非洲孔子学院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供需不平衡 |
四、本土化:非洲孔子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
(一)前孔子学院时期汉语在非洲的传播经验 |
1.发端:汉语的伴生性传播 |
2.发展:汉语的学校传播 |
(二)当前孔子学院在非发展的社会环境 |
1.非洲的社会、语言和教育 |
2.新时期中非合作过程中的语言和文化冲突 |
3.本土化是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的基本逻辑 |
(三)汉语教师本土化是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
1.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现状与成就 |
2.本土汉语教师培养面临的困境 |
3.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是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的重要抓手 |
五、非洲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培养个案分析 |
(一)肯尼亚孔子学院及汉语教师本土化背景 |
1.社会环境 |
2.教育环境 |
3.语言教育政策 |
(二)肯尼亚汉语教学及教师需求 |
1.专门用途汉语需求分析 |
2.大中小学汉语教学及本土教师需求分析 |
(三)肯尼亚孔子学院(课堂)的本土化发展 |
1.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 |
2.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 |
3.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 |
4.莫伊大学孔子学院 |
5.内罗毕广播孔子课堂和鲁辛加学校孔子课堂 |
(四)孔子学院中的本土汉语教师:个体成长的案例 |
1.“我选汉语” |
2.“我去中国学习” |
3.“我回来教汉语” |
4.“我想回中国读博” |
六、非洲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培养建议 |
(一)非洲孔子学院本土化发展策略 |
1.寻求差异化政策供给 |
2.推动当地汉语教育政策变革 |
3.优化应对挑战的对策 |
(二)非洲本土汉语教师培养对策 |
1.分步推进本土汉语教师标准建设 |
2.协力构建本土汉语教师教育体系 |
3.完善本土汉语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招生简介(英文版) |
附录 B 2018年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招生简章 |
附录 C Questionnaire(S4-7) |
附录 D Questionnaire(S8) |
附录 E 狮子小学问卷调查原始统计结果 |
附录 F 本土老师访谈提纲 |
附录 G 本土汉语教师访谈节选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
一、婚姻 |
二、丧葬 |
三、生育 |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
一、教育维稳 |
二、教育支边 |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承上启下 开拓进取 服务教育——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70届历程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简要回顾 |
2 展示会的主要功能与作用 |
3 展示会的规模与影响 |
(5)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缘由与意义 |
1.1.1 研究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2 中央部委出版社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与作用 |
2.1 历史沿革 |
2.1.1 初创期 |
2.1.2 发展期 |
2.1.3 繁盛期 |
2.2 特点与优势 |
2.2.1 基本特点 |
2.2.2 主要优势 |
2.3 作用与功能 |
2.3.1 党和政府营造舆论的骨干和核心 |
2.3.2 培育、开发、传播先进文化的主力军 |
2.3.3 行业科技文化进步的智力支撑 |
3 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的现状与问题 |
3.1 转企改制的背景与动因 |
3.1.1 转企改制的背景 |
3.1.2 转企改制的动因 |
3.2 转企改制的进程与现状 |
3.2.1 转企改制的进程 |
3.2.2 转企改制的现状 |
3.3 转企改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3.3.1 转企改制中的问题 |
3.3.2 转企改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4 西方国家出版业企业运作及其启示 |
4.1 西方出版业企业化概述 |
4.1.1 产业成熟的英国、美国、西班牙、德国出版业 |
4.1.2 正在成长的意大利、荷兰出版业 |
4.1.3 备受保护的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出版业 |
4.1.4 独树一帜的日本出版业 |
4.2 西方出版业企业化案例分析 |
4.2.1 贝塔斯曼 |
4.2.2 培生集团 |
4.2.3 汤姆森集团 |
4.2.4 励德·爱思威尔集团 |
4.2.5 维旺迪环球 |
4.3 西方出版业发展带来的启示 |
4.3.1 兼并收购 壮大规模 |
4.3.2 培育核心 多元经营 |
4.3.3 重视信息技术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业务 |
4.3.4 政府大力扶持 民间自律发展 |
5 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的路径探讨 |
5.1 国家出版管理体制的变革 |
5.1.1 当前国际通行的出版管理体制 |
5.1.2 目前我国出版管理体制的问题 |
5.1.3 创建中国特色的出版管理体制 |
5.2 出版社的体制机制创新 |
5.2.1 出版社的体制创新 |
5.2.2 出版社的机制创新 |
5.3 转企改制的基本原则与模式 |
5.3.1 转企改制的基本原则 |
5.3.2 转企改制的三种模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转制工作方案 |
附录二: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出资人名单 |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一) 中国教育改革的时代之声与治本之举 |
(二) 当代民族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理论诉求 |
(三) 研究者的志趣所向 |
二、 研究现状 |
(一) 关于民族教育的研究 |
(二) 关于民族高等教育的研究 |
(三) 关于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研究 |
(四) 关于外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研究 |
三、 概念界定 |
(一) 体制 |
(二) 民族高等教育 |
(三) 教育体制与民族教育体制 |
(四) 高等教育体制与民族高等教育体制 |
四、 研究价值 |
(一) 正本清源,体制研究是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根本路径 |
(二) 以史为鉴,有助于指引民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 |
(三) 理论延展,弥补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历史研究之不足 |
(四) 探索创新,立体化研究为民族教育史开拓新的领域 |
五、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历史分析法 |
(三) 个案研究法 |
(四) 比较研究法 |
第一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历史动因 |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根本动因 |
一、 新中国政治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
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转型 |
三、 政治经济的发展与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 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
二、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模式追随 |
三、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自身发展的需要 |
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演进 |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嬗变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49—1956) |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56—1966) |
三、 “文革”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66—1976) |
四、 历史转折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77—1984) |
五、 全面改革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85—1997) |
六、 社会“深刻变革”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98—2009) |
第二节 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 |
一、 初步确立期(1949—1958) |
二、 调整受挫期(1958—1976) |
三、 恢复重建期(1977—1985) |
四、 改革进取期(1985—1998) |
五、 深化发展期(1998—2009) |
第三节 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解析 |
一、 “以史为鉴”——教育管理体制变迁的历史归因 |
二、 “源头活水”——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 |
三、 “上下求索”——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动力和趋向 |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变迁 |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历史轨迹 |
一、 新旧体制转换期(1949—1955) |
二、 初步发展期(1955—1966) |
三、 遭受破坏期(1966—1976) |
四、 恢复重建期(1977—1985) |
五、 改革深化期(1985—2009) |
第二节 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解析 |
一、 办学体制问题溯源与阐释 |
二、 办学体制改革的目标 |
三、 办学体制改革的内容 |
四、 办学体制的民族特色 |
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嬗变 |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发展沿革 |
一、 计划经济下的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1949—1978) |
二、 经济转型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1979—1998) |
三、 市场经济下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多元化(1999—2009) |
第二节 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解析 |
一、 投资关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扶持与政策解析 |
二、 史海钩沉——投资体制变迁的历史反思与问题剖析 |
三、 思忖探究——民族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创建 |
小结 |
第五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的沿革 |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的历史演变 |
一、 新旧体制转化期(1949—1951) |
二、 “统招统分”时期(1951—1983) |
三、 “双向选择”过渡时期(1984—1992) |
四、 “并轨招生”与“自主择业”时期(1993—2009) |
第二节 民族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解析 |
一、 优惠政策——凸显招生就业体制的民族特色 |
二、 谋公平、求发展——招生就业体制的历史诉求 |
三、 探索与发现——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路径探析 |
小结 |
第六章 新中国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 |
第一节 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历史发展 |
一、 新中国伊始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肇端(1949—1978) |
二、 改革开放后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迁(1978—2009) |
三、 新中国民族院校领导体制历史沿革脉络追溯 |
第二节 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以“N 民族大学”为例 |
一、 N 民族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简介 |
二、 N 民族大学内部管理体制解析 |
三、 探寻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模式 |
小结 |
第七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历史思变 |
第一节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历史反思 |
一、 成就盘点——民族高等教育体制成绩斐然 |
二、 经验累积——从历史变迁的经验中反思求变 |
三、 问题聚焦——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瓶颈透视 |
四、 举措筹划——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策略 |
第二节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理论反思 |
一、 历史归因——影响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发展的要素解析 |
二、 特色发展——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独特之处 |
三、 突破与创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革故鼎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我国出版业体制改革预期实现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一、出版业概述 |
(一) 出版的定义 |
(二) 出版业的双重特性 |
(三) 世界出版业概况 |
二、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与体制改革 |
(一) 出版业的发展与现状 |
(二) 出版业体制改革历程与政策回顾 |
(三) 出版业体制改革的预期目标 |
三、我国出版业体制改革的成效、问题、难题 |
(一) 体制改革成效 |
(二) 体制改革中的问题 |
(三) 体制改革的难题 |
(四) 国外出版集团发展经验借鉴 |
四、我国出版业体制改革预期实现的对策措施 |
(一) 出版业体制改革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二) 加速员工身份置换,保障改革预期实现 |
(三) 深化机制整合,提高出版集团竞争力 |
(四) 改革产权制度,对接资本市场 |
(五) 延伸产业链,提高出版产业增加值 |
(六) 加快专业化集团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 |
(七) 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出版业稳定发展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8)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目的和方法 |
1.1.1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2 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及其配置的内涵 |
1.2.1 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内涵 |
1.2.2 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模式选择 |
2.1 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理论 |
2.1.1 公共产品理论 |
2.1.2 人力资本理论 |
2.1.3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2.1.4 公共财政理论 |
2.2 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选择 |
2.2.1 政府模式的分析 |
2.2.2 市场模式的分析 |
2.2.3 政府与市场综合模式 |
2.2.4 最优配置的评判标准 |
第三章 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和问题 |
3.1 天津市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
3.1.1 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
3.1.2 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 |
3.2 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的问题 |
3.2.1 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
3.2.2 财力资源配置出现的问题 |
3.2.3 物力资源配置面临的问题 |
第四章 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国际比较 |
4.1 国际教育投资的来源与经费筹措 |
4.1.1 国外教育投资的来源 |
4.1.2 国外教育经费的筹措方式 |
4.2 国际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类型 |
4.2.1 政府拨款的政府控制模式 |
4.2.2 政府和企业分担的市场调节模式 |
4.2.3 企业负担的自主模式 |
4.3 职业教育投资的法规保障 |
4.4 比较分析 |
4.5 启示与借鉴 |
4.5.1 职业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
4.5.2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市场化 |
4.5.3 职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
第五章 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研究 |
5.1 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 |
5.1.1 教育者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 |
5.1.2 受教育者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 |
5.1.3 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机制 |
5.2 财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 |
5.2.1 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
5.2.2 财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法规保障措施 |
5.3 物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 |
5.3.1 提高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 |
5.3.2 加强校际间硬件资源的共享 |
5.3.3 优化校企资源配置 |
5.3.4 组建职教集团,走集约发展之路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致谢 |
(9)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动机、选题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成本与教育成本 |
2.1.1 对成本的理解 |
2.1.2 教育成本的含义 |
2.1.3 高等教育成本和高校教育成本 |
2.2 教育成本核算 |
2.2.1 教育成本核算基本前提 |
2.2.2 教育成本的核算原则 |
2.2.3 教育成本构成项目 |
2.2.4 关于教育成本核算范围的几个问题 |
2.2.5 教育成本核算方法 |
2.3 综合评价 |
3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相关基础理论 |
3.1 高职教育成本 |
3.1.1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 |
3.1.2 高职教育成本的概念 |
3.1.3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特点 |
3.1.4 高职教育成本的分类 |
3.2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基本前提 |
3.2.1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主体 |
3.2.2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对象 |
3.2.3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期间 |
3.3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一般原则 |
3.3.1 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收付实现制 |
3.3.2 配比原则 |
3.3.3 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
3.4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基本要求 |
3.4.1 做好教育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
3.4.2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
4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内容 |
4.1 教育成本的核算会计科目和成本项目 |
4.1.1 教育成本核算会计科目 |
4.1.2 教育成本项目 |
4.1.3 非教育成本核算项目 |
4.2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 |
4.2.1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会计分录 |
4.2.2 设置和登记教育成本明细账 |
4.2.3 期末结转计算教育成本 |
4.3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的记录、归集和分配费用 |
4.3.1 教育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步骤 |
4.3.2 间接教育费用的分配标准 |
4.3.3 间接教育费用的分配方法 |
4.4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报表披露 |
4.4.1 未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前会计报表 |
4.4.2 教育成本核算后会计报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渠道及风险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校新校区建设背景 |
1.1.1 “科教兴国”战略强调教育的重要地位 |
1.1.2 高等教育规模的跨越发展 |
1.1.3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实施 |
1.2 高校新校区建设的资金困境 |
1.3 国内外研究水平 |
1.3.1 国外研究水平 |
1.3.2 国内研究水平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国外主要高校融资渠道及启示 |
2.1 国外主要高校融资渠道分析 |
2.1.1 美国高校融资情况分析 |
2.1.2 英国高校融资情况分析 |
2.1.3 韩国高校融资情况分析 |
2.1.4 印度高校融资情况分析 |
2.2 国外高校融资的启示 |
2.2.1 高等教育经费的多元筹措 |
2.2.2 财政性教育经费为主 |
2.2.3 扩大非财政性教育经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渠道状况及风险分析 |
3.1 目前高校的主要融资渠道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1 财政拨款 |
3.1.2 学费收取 |
3.1.3 银行贷款 |
3.1.4 校办产业 |
3.1.5 教育基金 |
3.2 高校融资风险分析 |
3.2.1 高校融资风险的定义 |
3.2.2 高校主要融资渠道风险分析 |
3.2.3 新校区建设特有风险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融资风险预警体系研究 |
4.1 风险预警的基本理论 |
4.1.1 风险管理理论 |
4.1.2 预警管理理论的提出 |
4.1.3 风险预警的功能 |
4.2 高校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 |
4.2.1 高校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组成 |
4.2.2 高校融资风险预警信息机制的建立 |
4.2.3 高校融资风险预警分析机制的建立 |
4.2.4 高校融资风险预警处理机制的建立 |
4.3 高校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完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
5.1 政府部门对高校融资风险的防范 |
5.1.1 落实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拨款占同期GDP4%的目标 |
5.1.2 积极倡导社会捐赠 |
5.1.3 发行教育债券 |
5.1.4 发行教育福利彩票 |
5.1.5 开征新的教育税 |
5.1.6 贴息、补息 |
5.1.7 扩大高校收费自主权 |
5.2 高校自身对融资风险的防范 |
5.2.1 把握银行贷款原则和额度 |
5.2.2 加快校办产业发展 |
5.2.3 加强产学研的结合 |
5.2.4 高校间互助 |
5.2.5 调整办学思路 |
5.2.6 创造新的资金来源 |
5.2.7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5.3 银行对高校融资风险的防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中国教学设备供应的主渠道——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总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非洲孔子学院发展中的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研究[D]. 张军广.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1)
- [3]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4]承上启下 开拓进取 服务教育——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70届历程回顾[J]. 李兴植.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11)
- [5]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研究[D]. 胡昌支. 武汉大学, 2014(06)
- [6]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D]. 张立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7]我国出版业体制改革预期实现的对策研究[D]. 刘仲仪. 吉林大学, 2010(09)
- [8]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D]. 张建. 天津大学, 2009(S2)
- [9]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D]. 吕春莹.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2)
- [10]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渠道及风险预警研究[D]. 姜立新. 中南大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