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和冰川

K2和冰川

一、乔戈里峰与之冰川(论文文献综述)

杨康,刘巧[1](2016)在《冰川表面水文过程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冰面水文过程是冰川径流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冰川运动与物质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冰川表面在太阳辐射、冰川物理性质、冰面地形和成冰带空间分布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消融,形成以冰面水系为主线,锅穴、冰裂隙、冰面湖等为端点的冰面融水输送与分配体系.深入理解冰面水文过程,掌握冰川表面融水的输送、存储与释放,对于研究短时间尺度的冰川融水径流过程、探索冰川动态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回顾了目前国内外冰面水文过程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该领域有待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陆水林[2](2015)在《叶尔羌河上游通巴尔蒂斯坦的道路》文中研究表明从叶尔羌河上游支流克勒青河河谷出发,有两条通往巴尔蒂斯坦的道路。一条越穆斯塔格山口,通往巴尔蒂斯坦的希格尔河谷,进而可通往克什米尔谷地。另一条道路经锡亚琴冰川,可通巴尔蒂斯坦的哈伯罗谷地,这也是唐将封常清讨伐大勃律时所走之道。本文援引多种中外文资料,对这两条路线的环境和悠久的历史作了介绍。这两条古道虽然已被废弃多年,但无疑都有过兴旺的年代。

王盼盼[3](2021)在《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谷冰川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冰川一方面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之一,其面积、长度和厚度会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也为下游地区的农业灌溉和水力发电提供宝贵的淡水资源;另一方面,冰川在为下游地区提供淡水资源的同时也导致了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冰川消融引起的径流不稳定性也会影响区域水资源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喀喇昆仑山是世界中纬度山地冰川发育最密集的地区,其位置处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的交界处,以其广泛的跃动冰川及轻微的冰川物质增加而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暖,全球大部分冰川消融趋势有所加强,而喀喇昆仑山的冰川则表现出了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变化特点,在总体冰川物质损失背景下,该地区冰川表现出稳定或轻微的物质增加趋势,部分冰川末端出现疑似跃动的前进现象,因而该区也成为了国际冰川学界研究的热点。叶尔羌河上游克勒青河谷多次发生冰川阻塞湖洪水,对下游地区房屋、桥梁道路、自然景观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且目前对该流域冰川变化缺乏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制约了相关问题的深入探究。为此本文首先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在波段比值法和目视解译基础上提取了不同时期的冰川面积;其次,利用不同时期的数字高程模型,基于大地测量法获取了2000年来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谷的冰川表面高程变化信息;再次,利用克勒青河谷地区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影响冰川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已有研究,尝试探讨了冰川跃动与冰湖溃决洪水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6年期间,冰川面积减少了43.89±59.56km2,年均退缩率为0.14±0.21%。其中,2000-2010年,年均退缩率为0.15±0.33%;2010-2016年,年均退缩率为0.13±0.50%。对比不同时期冰川面积变化率可以发现,近年来冰川面积退缩趋势变慢。同一时期,非表碛覆盖区冰川退缩速率大于表碛覆盖区冰川。克勒青河谷地区冰川数量上以小冰川居多,冰川面积上以大冰川为主,与大冰川相比,小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大,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冰川主要分布在海拔4400-6300m之间,冰川面积变化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不同坡向上冰川的分布与变化差异较大,冰川主要分布在北坡和东北坡,南坡冰川面积消融最严重;不同坡度上,冰川主要分布在坡度较低的地区,坡度较陡的地区不利于冰川发育,表碛覆盖区冰川比非表碛覆盖区冰川的平均坡度小;冰川末端变化方面,大部分冰川末端呈稳定或前进状态,且这种状态在西部地区最明显。(2)克勒青河谷2000-2016年冰川表面高程出现微弱的增厚,2000年到2016年冰川表面高程平均增厚1.21±0.41m,整体物质平衡为0.06±0.02 mw.e.a-1,2000-2010年冰川表面高程平均增厚0.74±0.40m,同期物质平衡为0.06±0.03 mw.e.a-1,2010-2016年冰川表面高程平均增厚0.54±0.67m,同期物质平衡为0.08±0.09 mw.e.a-1。冰川表面高程变化随坡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5°~40°的范围内,冰川厚度增加,当坡度大于40°时冰川厚度迅速减薄;冰川表面高程变化与海拔高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在低海拔地区冰川厚度以减薄为主,随着海拔增加冰川厚度减薄变弱甚至厚度开始增加;表碛覆盖区冰川与非表碛覆盖区冰川表面高程变化不同,表碛覆盖层不仅不会对冰川起到保护作用还会加速冰川消融。(3)冰川物质变化对气候变化具有较好的响应关系。研究发现,2000-2015年间,克勒青河谷西部地区年平均云量百分比和5-10月平均云量百分比均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且较中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温度降低,降水量增加,导致西部地区冰川厚度增加,冰川末端以前进为主。2010-2015年,气温降低,降水量增加,导致这一时期冰川物质积累大于前一时期。(4)克勒青河谷特殊的地质构造发育了一系列与河谷呈正交的冰川,冰川活动性较强的自身属性以及气候的影响导致冰川频繁发生跃动,冰舌阻断河谷形成阻塞湖拦截洪水,消融期末蓄水量超过冰湖承受压力,从而冰坝崩塌造成洪水灾害。

秦大河,谢自楚,刘永平,R.J.瑟沃茨[4](1989)在《乔戈里峰北坡现代冰川的初步观察》文中提出乔戈里峰北坡有现代冰川69条,总面积815.9km2。其中大型冰川4条,面积709.06km2。受西南季风影响,积累区物质来源丰富,消融区冰面地形复杂,差别消融强烈。冰川运动速度较高,冰川温度上段较低,下段较高。冰川类型应为暖季补给为主的亚大陆性冰川。

陈亚宁,王志超[5](1991)在《喀喇昆仑山北坡冰川地质及地貌》文中研究指明喀喇昆仑山北坡是我国山岳冰川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是冰川地质及地貌作用的结果.本文对该区主要冰川的地貌类型、不同类型冰川作用的规模及发育程度,以及各阶段冰川作用强度与挽近时期构造运动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王鸿宝[6](1979)在《乔戈里峰与之冰川》文中提出 巍巍金字塔峰顶,好象鹤立鸡群,气势磅礴地耸立在喀喇昆仑山白雪皑皑的群峰之上;那旗帜般猎猎飞扬的旗云,犹如战士的白色披风,习习地飘向南方。这就是世界著名的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封二照片1)。

赵欣[7](2013)在《1887年英国探险家扬哈斯本征服慕士塔格险隘考论》文中研究说明1886年3月至1887年11月,英印军队中尉军官扬哈斯本受英印军方指派,赴东北亚和中亚地区搜集俄军情报和地学信息。他用了近两年时间分别考察了中国东北和中亚地带的重点区域,行程达7 000余英里。考察期间,扬哈斯本克服重重困难,徒手登顶长白山,只身穿越戈壁沙漠,翻越喀喇昆仑山征服了慕士塔格险隘,重开了尘封已久的中印之间的捷径,创造了多项地学考察纪录,为世界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许艾文[8](2017)在《近40年中国喀喇昆仑山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喀喇昆仑山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的边境处,是世界中纬度山岳冰川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喀喇昆仑山地区冰川出现与周围其他地区不同的变化特征,在总体退缩的背景下,有一部分冰川呈现稳定或微弱前进趋势,甚至出现了冰川跃动现象。研究喀喇昆仑山地区冰川的分布与变化特征并分析该地区冰川的末端异常活动现象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社会意义。本文采用Landsat遥感影像,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支持下,运用比值阈值法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1978、1991、2001、2015年中国喀喇昆仑山的冰川分布结果,对比分析各个时段的冰川进退变化,讨论近40年来中国喀喇昆仑山冰川在不同规模、不同坡向、不同坡度、不同海拔的冰川变化特征。接着本文分析了研究区跃动冰川末端的基本参数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并以不同时间维度分析了跃动冰川末端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本文对研究区冰川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利用研究区周边气象站点的气温与降水数据,分析各个时段的气候变化特征,讨论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此外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冰川跃动的影响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一、中国喀喇昆仑山冰川分布与变化特征1.1978-2015年中国喀喇昆仑山冰川面积逐渐减少,退缩速率呈现由快变慢的趋势,尤其是2001-2015年,与前两个时段相比冰川年均退缩率明显减小。与我国西部其他山岳冰川的退缩情况相比,中国喀喇昆仑山冰川的退缩速度较慢。2.研究区冰川与青藏高原其他冰川不同的是,研究区有一部分冰川呈现稳定或微弱前进的趋势,甚至出现了跃动冰川。研究区冰川共1106条,其中213条冰川保持稳定状态,57条冰川呈前进状态,其他冰川则呈退缩状态。3.研究区小规模冰川的数量较多,而大规模冰川的总面积较大。近40年研究区各个规模的冰川均呈现退缩状态,小规模冰川的面积退缩率较大,规模越大的冰川,面积退缩率越小。4.研究区冰川在各个坡向上分布得并不均匀,主要分布于北坡向和东北坡向,而西坡向的冰川面积最小。1978-2015年研究区各坡向的退缩程度有所不同,冰川消融速度较快的坡向是东坡、南坡和东南坡,而冰川消融速度较慢的是西坡、北坡和西北破。5.研究区冰川主要分布的坡度为0°60°,并且冰川在平缓地带发育得更好。1978-2015年研究区各个坡度等级的冰川均呈退缩趋势。其中坡度在35°40°的冰川面积退缩率最大,随着坡度的增大,冰川退缩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6.研究区冰川分布的海拔高度范围是44006800m,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冰川面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1978-2015年每个海拔高度带的冰川面积均逐渐减少,冰川退缩率随海拔的升高而显著降低。二、典型冰川跃动现象1.研究区有27处冰川末端在过短时间内发生过快速前进,初步判定为跃动冰川。冰川末端的跃动主要集中的第一个时段是1992-1996年,第二个时段是2004-2008年,第二个时间段的冰川跃动总体频率与第一时段相比更高。总的来说,1990-2015年研究区跃动冰川的发生有准周期性规律,并且跃动冰川的发生频率呈升高趋势。2.研究区跃动冰川末端的分布并不均匀,大多数分布在规模较大的大型冰川的冰舌部位,靠近河流的海拔较低处,并且在克勒清河河谷地区较为集中。三、冰川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1.冰川变化的气候背景:1960-2015年研究区的气温与降水量均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以10a为滞后期分析发现,研究区冰川面积变化和跃动冰川变化对气温和降水变化有很好的响应关系。降水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研究区冰川的消融,导致中国喀喇昆仑山冰川退缩减缓甚至有冰川前进现象。2.冰川跃动的影响因素:中国喀喇昆仑山的冰川跃动主要依赖于高海拔地形、气候背景以及冰川的形态结构。其中冰川形态结构对冰川跃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冰川作用正差较大的冰川更容易发生跃动;(2)冰川比降较大的冰川更容易发生跃动;(3)面积较大的冰川更容易发生跃动。

胡安焱[9](2003)在《干旱地区内陆河的水文生态特征及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研究——以塔里木河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地形相对封闭,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已经出现用水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制约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再造山川秀美计划的实施和内陆河流域资源优势的发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威胁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边疆社会稳定。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主要是开发利用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其绝大部分来源于干旱地区的内陆河,因此,深化对干旱地区内陆河的研究,正确认识干旱地区内陆河的基本规律以及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基本规律,才能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推动再造山川秀美的新西北建设和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行。 本论文在总结干旱地区内陆河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干旱地区内陆河的水文生态特征、水文生态变化以及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基础上,以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为例,初步研究了塔里木河的水文生态特征、塔里木河的演变及其流域生态环境变化,探讨了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需水量,进行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本论文共分九章。第一章综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干旱地区内陆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第二章简要论述了中国干旱地区内陆河的分布及流域概况,分析了内陆河的形成条件,补排条件,内陆河的水文生态特征。 第三章研究了中国干旱地区内陆河的气候变化、水文变化、水质变化、泥沙变化、河流水量的沿程变化。 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干旱地区内陆河水文生态变化对湖泊的影响、对地下水的影响、对植被的影响、对动物的影响、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 第五章根据塔里木河及其流域地理特征、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研究了塔里木河的水文生态演变以及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分析了塔里木河水文生态变化的原因。 第六章探讨了塔里木河流域的天然植被、河流和湖泊的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需水量。 第七章从生态脆弱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了适合塔里木河流域特点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 第八章针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原则、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及措施。 第九章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建议。

朱晨辉[10](2014)在《大博弈时代南疆与英属印度的通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大英帝国与沙皇俄国在中亚地区的大博弈为背景,讨论当时中国新疆南部地区与英属印度克什米尔地区之间,穿越中印边境喀喇昆仑山脉主要山口的交通路线及使用状况。本文以主要山口为中心,将新印间的通道具体分为七条主要通道,并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其具体的路线、行程以及不同通道之间的联系。针对不同通道的使用状况,本文从政治、经济、自然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并与当时英俄大博弈的时代背景紧密结合起来,还原这些通道背后的历史意义。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南疆与英属印度的边界即喀喇昆仑山脉的情况,以及大博弈时代前后通过此山脉的通道的有关记述。第二章至第八章从东至西依次讨论了七条通过喀喇昆仑山脉的中印间的主要交通路线,分别是羌臣摩道、喀喇昆仑山口道、穆斯塔格山口道、星峡山口道、红其拉甫山口道、明铁盖山口道和基里克山口道。最后一章对这些中印问的通道的使用和探察情况进行讨论和比较,分析其背后所隐藏的历史、政治、地理等因素。在这七条中印间通道中,东部的喀喇昆仑山口道是沟通南疆叶尔羌、和阗与英属印度克什米尔的拉达克之间的通道,也是传统中印间最常用的路线;羌臣摩道与之接近,在大博弈时代早期,由于英国对中亚和我国新疆等地的贸易需求增加,此道曾被短暂推行,但后来因种种原因渐渐不再使用;穆斯塔格山口位于巴尔蒂斯坦与南疆之间,在大博弈时代因冰川扩张,已经很难通行,虽又新开辟一个新的山口,仍然未能恢复往日的条件,多数探察都以科学考察为主;星峡山口位于叶尔羌河谷与罕萨河谷之间,在喀喇昆仑山脉的塔里木河与印度河分水岭之上,为坎巨提匪徒来往南疆的主要途径;红其拉甫山口、明铁盖山口以及基里克山口介于罕萨河谷与南疆色勒库尔之间,为中国、俄国、英国、阿富汗交界之地,在大博弈时代后期成为英俄在帕米尔争夺的前线,红其拉甫山口道直线距离最近,但是海拔较高,通行难度较大,明铁盖山口本来为常用的山口,在许多情况下与喀喇昆仑山口道并列中印间主要交通路线,但后来因冰川运动而变得难行,而距离明铁盖山口非常近的基里克山口则因更加平缓的上坡和宽阔的河谷,适合驮马通行,使用频率变高。本文使用大量国内研究甚少的英文原始史料以及清代文献,即当时西方探察家和中国官员的实地调查和描述,完整覆盖中印间通行之道路研究,并且将中英文材料联系起来共同研究。文章所用的中英文史料,除了传统的文本记录之外,还利用了大量的地图,包括清代的《新疆全省舆地图》、《中国历史地图集》以及英属印度当局或皇家地理学会对当时探险家、考察家所记内容和路线所绘的相关地图,文章把历史与地理紧密结合起来,考证出了一些新的成果和前人的错误之处。在研究方法上,则涉及了中国边疆史地、中西交通史、突厥学、西藏问题、现代欧洲地理发现、历史地理、语言学等多个学科,为这些领域的综合研究提供了范例,比如文章最后对于分水岭与国界、族群的关系的探讨,以及通道与水道的关系,语言使用和地名命名的联系等。

二、乔戈里峰与之冰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乔戈里峰与之冰川(论文提纲范文)

(1)冰川表面水文过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冰川表面分带
2 冰面融水输送
    2.1 冰面河发育阶段
    2.2 冰面河水动力
    2.3 冰面水系
    2.4 冰面河模拟
3 冰面融水存储
    3.1 冰面湖的形成
    3.2 冰面湖的扩张
    3.3 冰面湖的指示意义
4 冰面融水释放
    4.1 冰面湖快速排水
    4.2 锅穴
    4.3 冰裂隙
5 结语

(2)叶尔羌河上游通巴尔蒂斯坦的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叶尔羌河上游地区通巴尔蒂斯坦的河谷、山口及冰川
二、叶尔羌河上游地区通往希格尔河谷的道路
三、叶尔羌河上游地区通哈伯罗之道

(3)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谷冰川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冰川变化遥感监测进展
        1.2.2 喀喇昆仑山冰川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特征
    2.2 气候背景
    2.3 冰川分布
第3章 数据源及研究方法
    3.1 数据源
        3.1.1 Landsat
        3.1.2 SRTM DEM
        3.1.3 ASTER DEM
        3.1.4 HMA DEM
        3.1.5 气象数据
        3.1.6 其他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冰川面积提取方法
        3.2.2 冰川面积变化及误差估计
        3.2.3 DEM配准及校正
        3.2.4 高程变化误差估计
        3.2.5 冰川物质平衡估算
        3.2.6 冰川物质平衡误差估算
第4章 克勒青河谷冰川分布及面积变化
    4.1 总体冰川分布及面积变化
    4.2 不同规模冰川分布及面积变化
    4.3 不同海拔冰川分布及面积变化
    4.4 不同坡向冰川分布及面积变化
    4.5 不同坡度冰川分布及面积变化
    4.6 冰川末端变化
    4.7 小结
第5章 克勒青河谷冰川物质平衡变化
    5.1 冰川表面高程及物质平衡变化变化
    5.2 不同坡度冰川表面高程及物质平衡变化
    5.3 不同海拔冰川表面高程及物质平衡变化
    5.4 跃动冰川
    5.5 表碛覆盖区冰川及非表碛覆盖区冰川
    5.6 小结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影响冰川变化的主要因素
        6.1.2 冰川变化的影响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乔戈里峰北坡现代冰川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冰川发育条件和冰川分布、形态特征
    1.1 冰川发育条件
    1.2 冰川类型和分布
    1.3 冰面形态特征
2 冰川的积累、消融和成冰作用
    2.1 冰川的积累特征
    2.2 冰川的消融特征
    2.3 成冰作用
3 冰川的物理性质
    3.1 冰川温度
    3.2 冰川运动
4 小结
图版说明
Plate Captions

(7)1887年英国探险家扬哈斯本征服慕士塔格险隘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8)近40年中国喀喇昆仑山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代冰川变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现代冰川变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现代冰川变化研究现状
    1.3 喀喇昆仑山冰川变化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
    2.2 研究区气候背景
    2.3 研究区冰川概况
        2.3.1 研究区现代冰川分布特征
        2.3.2 研究区雪线高度变化特征
        2.3.3 研究区冰川的物理特征
        2.3.4 研究区冰川的跃动现象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遥感数据
        3.1.2 数字高程数据
        3.1.3 气象数据
        3.1.4 其他数据
    3.2 数据处理方法
        3.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3.2.2 冰川提取方法
        3.2.3 冰川属性的提取
        3.2.4 数字高程数据处理
        3.2.5 气象数据处理
第四章 冰川分布与变化特征
    4.1 冰川总体变化特征
    4.2 不同规模冰川变化
    4.3 不同坡向冰川变化
    4.4 不同坡度冰川变化
    4.5 不同海拔冰川变化
    4.6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跃动冰川变化特征
    5.1 发现研究区冰川跃动现象
    5.2 跃动冰川的时间变化特征
        5.2.1 跃动冰川分三时段的变化特征
        5.2.2 跃动冰川逐年变化特征
    5.3 跃动冰川的空间分布特征
    5.4 研究区跃动冰川变化对比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冰川变化的原因分析
    6.1 冰川变化的气候背景
        6.1.1 研究区气温变化特征
        6.1.2 研究区降水量变化特征
        6.1.3 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2 冰川跃动因素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关于中国喀喇昆仑山冰川变化
        7.1.2 关于中国喀喇昆仑山跃动冰川
        7.1.3 关于中国喀喇昆仑山冰川变化的原因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干旱地区内陆河的水文生态特征及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研究——以塔里木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综述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1.2 干旱地区内陆河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干旱地区内陆河概述
    2.1 干旱地区内陆河的分布及流域概况
        2.1.1 干旱与干旱地区
        2.1.2 中国干旱地区内陆河的分布及其流域特点
    2.2 内陆河的形成条件
        2.2.1 内陆河形成的地形条件
        2.2.2 内陆河形成的气象条件
        2.2.3 内陆河形成的降水条件
        2.2.4 内陆河形成的冰雪消融条件
        2.2.5 内陆河形成的下垫面条件
    2.3 内陆河的补排条件
        2.3.1 内陆河的补给类型与特点
        2.3.2 内陆河的排泄
    2.4 内陆河的水文生态特征
        2.4.1 内陆河的气候特征
        2.4.2 内陆河的水文特征
        2.4.3 内陆河的水文地质特征
        2.4.4 内陆河的水质特征
        2.4.5 河流的泥沙特点
        2.4.6 河流的水温特点
        2.4.7 土壤与植被特征
第三章 内陆河的水文生态变化
    3.1 气候的变化
        3.1.1 河西走廊气候的变化
        3.1.2 新疆气候的变化
    3.2 内陆河的水文变化
        3.2.1 冰川融水径流的变化
        3.2.2 河川径流的变化
        3.2.3 洪水的变化
    3.3 内陆河的水质变化
    3.4 内陆河的泥沙变化
    3.5 河流水量的沿程变化
        3.5.1 河流耗水量的沿程多年变化
        3.5.2 区间耗水量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第四章 内陆河水文生态变化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4.1 内陆河变化对湖泊的影响
        4.1.1 湖泊水量平衡和盐量平衡方程
        4.1.2 内陆河变化对湖泊的影响
    4.2 内陆河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4.3 内陆河变化对植被的影响
    4.4 内陆河变化对次生盐碱化和沙漠化的影响
        4.4.1 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壤水盐模型
        4.4.2 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沙漠化
    4.5 内陆河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第五章 塔里木河演变及其流域生态环境变化
    5.1 塔里木河及其流域地理特征
        5.1.1 地貌特征
        5.1.2 气候特征
        5.1.3 土壤与植被
        5.1.4 社会经济
    5.2 塔里木河的水文生态特征
        5.2.1 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
        5.2.2 塔里木河的水质特征
        5.2.3 塔里木河的泥沙特征
    5.3 塔里木河的水文生态演变
        5.3.1 塔里木河的水量水质变化及趋势预测
        5.3.2 塔里木河的泥沙动态变化
        5.3.3 塔里木河的河道冲淤变化
    5.4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
        5.4.1 河流断流、湖泊萎缩干涸
        5.4.2 地下水位下降、植物多样性遭受破坏
        5.4.3 沼泽湿地缩小、野生动物数量锐减
        5.4.4 土地荒漠化以及气候变化
    5.5 塔里木河水文生态变化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需水量研究
    6.1 生态需水量概述
    6.2 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
        6.2.1 天然植被生长状况与潜水埋深的关系
        6.2.2 生态用水的水质
    6.3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6.3.1 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6.3.2 河流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6.3.3 湖泊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6.4 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需水量
        6.4.1 塔里木河流域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
        6.4.2 塔里木河流域河流湖泊的生态需水量
第七章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7.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层次结构分析
    7.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7.3.1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
        7.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7.4 生态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7.4.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7.4.2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第八章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8.1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1.1 水利工程现状
        8.1.2 水资源利用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8.2 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8.2.1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原则
        8.2.2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及措施
第九章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大博弈时代南疆与英属印度的通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 前人研究状况
    四. 创新之处
    五. 所用史料
    六. 文章结构
第—章 概况
第二章 羌臣摩道
    一. 概况
    二. 路线纪录
    三. 行程分析
    四. 总结
第三章 喀喇昆仑山口道
    一. 概况
    二. 路线记录
    三. 行程分析
    四. 总结
第四章 穆斯塔格山口道
    一. 概况
    二. 路线记录
    三. 行程分析
    四. 总结
    五. 其他问题
第五章 星峡山口道
    一. 概况
    二. 路线记录
    三. 行程分析
    四. 总结
    五. 其他问题
第六章. 红其拉甫山口道
    一. 概况
    二. 路线记录
    三. 行程分析
    四. 总结
    五. 其他问题
第七章 明铁盖山口道
    一. 概况
    二. 路线记录
    三. 行程分析
    四. 总结及现状
    五. 其他问题
第八章 基里克山口道
    一. 总体概况
    二. 路线记录
    三. 行程分析
    四. 总结
    五. 其他问题
第九章 结语
    一. 中印通道探察的原因和影响
    二. 中印通道之间的联系和比较
    三. 南疆其他对外通道
    四. 通道与水道的关系
    五. 分水岭与国界、族群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表一. 大博弈时代中印边境地区探察家略表
附表二. 本文中突厥语地名所涉及的常见词含义一览表
附表三. 本文中藏语地名所涉及的常见词含义一览表
中英文译名对照表
致谢

四、乔戈里峰与之冰川(论文参考文献)

  • [1]冰川表面水文过程研究进展[J]. 杨康,刘巧. 冰川冻土, 2016(06)
  • [2]叶尔羌河上游通巴尔蒂斯坦的道路[J]. 陆水林. 西域研究, 2015(04)
  • [3]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谷冰川变化研究[D]. 王盼盼.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乔戈里峰北坡现代冰川的初步观察[J]. 秦大河,谢自楚,刘永平,R.J.瑟沃茨. 冰川冻土, 1989(02)
  • [5]喀喇昆仑山北坡冰川地质及地貌[J]. 陈亚宁,王志超. 新疆地质, 1991(03)
  • [6]乔戈里峰与之冰川[J]. 王鸿宝. 冰川冻土, 1979(02)
  • [7]1887年英国探险家扬哈斯本征服慕士塔格险隘考论[J]. 赵欣. 史林, 2013(04)
  • [8]近40年中国喀喇昆仑山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D]. 许艾文. 兰州大学, 2017(03)
  • [9]干旱地区内陆河的水文生态特征及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研究——以塔里木河为例[D]. 胡安焱. 长安大学, 2003(04)
  • [10]大博弈时代南疆与英属印度的通道研究[D]. 朱晨辉. 南京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K2和冰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