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书馆如何在改革中开展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周毅[1](2022)在《新文科背景下图情档专业教育的循证改革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意义]新文科背景下图情档专业教育改革重点是专业的内涵建设与创新,循证实践可以为落实抽象的新文科建设内容提供路径。[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循证实践等概念内涵基础上,结合图情档界已有的研究与实践进展,提出应通过对人才培养过程与成效调研数据的反思、对业务项目案例的实证归纳等,形成一种基于"证据"的图情档专业教育循证改革实践逻辑。[结论/结果]文章认为基于证据采集、分析、确认和评价,通过证据与价值的平衡,实现证据运用与实践过程开启是图情档专业教育循证改革实践的基本逻辑,其主要实现途径是积累教育数据并建立可信证据、突出专业课程改革和将案例型证据导入教育过程。
李恒[2](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刘滨[3](2021)在《约束性放权:地方政府剩余权激励与问责调适》文中研究指明
黄常青[4](2021)在《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模式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意义]以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改革为例,探讨课程思政与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路径与模式。[方法/过程]在厘清课程思政、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特点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掌握国内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以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改革为例,探索思政元素融入信息素养教育的路径和模式,反思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学质量评价等问题。[结果/结论]从嵌入式、支撑式和协同式3个方面探索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的路径。归纳总结3种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模式:模式一,新媒体技术应用法;模式二:案例教学法;模式三:项目教学法。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基础是教材建设,动力是教学评价。
崔艳[5](2021)在《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困境与对策》文中提出大数据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在信息社会中正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信息社会背景下,图书馆对其各项工作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图书馆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此,论文对新时期图书馆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行论述,并据此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惠忆晨[6](2021)在《佛教本位与社会化:太虚的佛教教育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初期,交困于社会制度变革及西学思潮冲击的佛教,正面临着社会地位衰微的整体性危机。彼时对于社会思潮有着敏锐观察力的僧人太虚,提出了以三重贴合"现代"为方向的僧团改革设想,以解决佛教内部的腐败及扭转社会声誉的颓势。本文选择性地聚焦太虚三重改革设想中落实性最强的教育改革,并分别从与宣传形式、教育方式及与现代思想对接的普及内容,对太虚的教育社会化改革进行梳理,以揭示其看似迎合主流式的革新之举,深层则为对于佛教本位的关怀。正是在佛教本位与社会化的调和之下,太虚的教育改革在实际落实中遭遇各种偏差,最终未能获得僧团内部的充分理解和社会层面对佛教的广泛接纳。太虚的改革提供了对佛教如何在社会秩序剧变下谋求出路的一种回答,而深入理解其意义,则需进一步从佛教的演变及其同社会变革的深刻关系中探究与补充。
王捷[7](2021)在《高校新型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育实践与改革提供参考借鉴。建立高校新型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实施师生信息素养教育覆盖所有学科的教学策略,培养师生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发挥图书馆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并巩固与各学院教学合作关系,做好图书情报教师团队及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
秦中云,王彤[8](2021)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研究》文中提出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方法论为指导,开展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为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指明了新方向,已成为图书馆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和重塑高校校园文化精神的内在要求和发展动力。针对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模式的现状,提出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完善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路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支持服务保障机制,服务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人才培养。
谢黎萍,程焕文,苏智良,武茂昌,衣永刚,范玉刚,崔文斌,徐雁,马静[9](2021)在《继承百年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红色文献整理与研究专家笔谈》文中指出谢黎萍指出,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开发利用,一是要夯实红色基因库,守牢宣传主阵地;二是要探索多元深度开发,追求迭代持续发展;三是要打破区域条线壁垒,追求协作互利共赢。程焕文指出,明确红色文献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进一步推动红色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新理论概括和关于学好"四史"的重要指示精神,文章将红色文献界定为1919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一切文字记录和图像与录音资料。苏智良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档案开放、红色文献整理和利用,取得历史性成就。资料是历史研究的食粮,须臾不可缺少。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应大力推动档案史料的数字化工程,从而推进革命史的研究。武茂昌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留下的红色文献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搜集、保护、利用好这些红色文献,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我们要坚持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方向,充分认识红色文献搜集与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对红色文献的管理水平和保护力度,让红色文献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衣永刚指出,红色文献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最真实和最直接的记录资料,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开展党史研究的最重要依据,更是我们借以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重要载体。开拓红色文献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国际视野,用红色文献向世界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故事。加强红色文献国际传播研究的针对性,用红色文献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故事。借助多语种语料库等平台提升当代红色文献传播的全球话语能力,用红色文献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故事。范玉刚与崔文斌指出,随着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刻,急需加强对红色经典文献极其版本的研究。如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有诸多版本广泛地在世界范围里传播,加强其版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厚植红色文化的底蕴和根基。徐雁指出,经历了20世纪种种政治风暴,战争烽火和社会大动乱幸存于世的"革命历史文献",早已被海内外图书馆界视为不可多得的珍藏对象。"革命文献"可分为"革命历史文献""革命地方文献""革命禁毁文献",其中禁毁文献是极为独特的文献资源。针对这些文献的数据库建设有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涵,这些文献的数字化加工拓展了其研究价值和范围,有着重大意义。马静指出,近年来国家图书馆依托"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开展红色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在业界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未来将继续凝心聚力,推动此项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李晓飞[10](2021)在《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郑州管城区二中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深入,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而中学校园规模越来越大,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对于中学校园的发展形成很大的制约。如何在有限的建设用地资源下科学合理的整合校园建筑功能与空间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促使建筑空间利用率能够得到显着提升,使得建设用地能够得到科学的、合理的使用,进而创造出更优的中学校园空间环境,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集约化设计策略是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建设中学校园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学校园集约化产生的原因,发现当前国内中学校园建设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分析了中学校园集约化设计的学生行为影响因素以及中学校园建筑与学生行为模式的互动关系,进一步确立了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原则,通过中学生在校园中的行为模式分析以及对部分中学校园进行实地调研,从而制定出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学生行为与校园建筑空间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空间会对使用者行为产生影响,在不同的空间中人的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使用者的行为能够创造一定的空间,这些空间进而能够激发使用者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中学生行为的特征以及该行为发生的条件,来指导进行中学校园建筑的集约化设计。本文从四个层面提出基于学生行为模式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分别是规划合理的校园建筑形态布局、清晰高效的校园建筑交通流线、复合多样的校园建筑空间、复合叠加的校园建筑功能组织。得出设计策略后,以管城区二中项目为设计实践,从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出发,结合项目面临的具体问题,探索如何运用理论策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图书馆如何在改革中开展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馆如何在改革中开展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新文科背景下图情档专业教育的循证改革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循证”缘起及其在图情档界的实践和认识进展 |
2 循证改革实践对新文科背景下图情档专业教育的意义 |
2.1 可以推动图情档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
2.2 契合新文科对图情档专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 |
2.3 可以复制推广并持续改进图情档领域的项目经验与案例 |
3 图情档专业教育循证改革实践的逻辑框架及实现途径 |
3.1 图情档专业教育循证改革实践的逻辑框架 |
3.1.1 证据获取 |
3.1.2 证据与价值平衡 |
3.1.3 证据使用与开展循证实践过程 |
3.2 图情档专业教育循证改革实践的主要途径 |
3.2.1 树立循证实践理念,积累教育数据并建立可信证据来源 |
3.2.2 运用循证实践方法,推进专业课程改革 |
3.2.3 突出案例型循证实践,将案例型证据导入专业教育 |
4 一个循证改革实践案例:基于对某校的专业教育调查 |
4.1 案例选取与相关说明 |
4.2 案例分析与认识结论 |
5 结语 |
(2)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框架 |
1.3.1 章节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键概念解读 |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
2.2.1 研究方法 |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
2.2.6 本节述评 |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
2.3.2 资料收集 |
2.3.3 共词分析 |
2.3.4 共词网络分析 |
2.3.5 多维尺度分析 |
2.3.6 本节述评 |
2.4 文献述评 |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
3.1.2 资料采集 |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
3.2.1 开放式编码 |
3.2.2 主轴式编码 |
3.2.3 选择性编码 |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2.5 本节小结 |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
4.2.5 案例分析讨论 |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
4.3.3 案例分析讨论 |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
4.4.5 案例分析讨论 |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
5.1 调研对象 |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
5.5 本章小结 |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
6.1.1 合理性的审视 |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评估问卷 |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4)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模式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改革中的问题 |
2.1 协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
2.2 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
3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综述 |
4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途径与模式 |
4.1 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
4.2 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 |
4.2.1 福建农林大学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
(1)两门课程开课模式。 |
(2)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主要内容。 |
4.2.2 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生成路径设计 |
4.3 福建农林大学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
4.3.1 编制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元素指南 |
4.3.2 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讨 |
(1)模式一: |
(2)模式二: |
(3)模式三: |
5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实践探索的反思 |
5.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团队 |
5.1.1 统一认识,从思想上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
5.1.2 消除误区,努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
5.1.3 群策群力,激发团队智慧,完成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教改 |
5.2 课程思政进教材的思考 |
5.3 有关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 |
5.3.1 从学校层面,完善已有评教体系,促进各门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
5.3.2 从课程教学层面,开展课程思政评学活动是促进教改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
6 结语 |
(5)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困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时期图书馆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
1.1 数据库管理模式 |
1.2 数据库的应用前景与方向 |
1.3 基于数据库的图书馆管理改革 |
2 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困境 |
2.1 用户与图书馆的沟通缺少时效性 |
2.2 馆际资源共享存在问题 |
2.3 图书馆用户服务过于被动 |
2.4 图书管理员的服务能力不高 |
3 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改革和转型策略 |
3.1 加强馆际互借,实现资源共享 |
3.2 相互学习,加强管理 |
3.3 向读者提供网上自助服务 |
3.4 完善服务体系,拓宽服务渠道 |
3.5 创新服务方式 |
3.6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资源整合 |
4 结语 |
(6)佛教本位与社会化:太虚的佛教教育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太虚的改革设想 |
三“现代化”的教育自救之路 |
1.宣传形式的催化 |
2.教育方式的多元 |
3.普及内容的对接 |
四筚路蓝缕的改革及反思 |
总结与评价 |
(7)高校新型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
2.1 中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概况 |
2.2 中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方式的比较 |
3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架构 |
3.1 建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管理机制 |
3.2 执行新的教学大纲 |
3.3 实施阶段性、多路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
3.3.1 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
3.3.2 硕(博)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
3.3.3 常规性信息资源培训 |
3.4 开展教师信息素养再教育系列活动 |
3.4.1 教师信息素养职后培训策略 |
3.4.2 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化信息资源培训服务 |
3.5 加强信息素养教学成果考核与评价工作 |
4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改革应发挥图书馆的优势 |
4.1 发挥图书馆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
4.2 加强与各学院(系)良好的教学合作关系 |
4.3 做好图书情报教师团队及学科馆员队伍建设 |
4.4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 |
(8)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 |
2 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引领: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新方向 |
2.1 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
2.2 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 |
2.3 重塑高校校园文化精神的要求 |
3 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路径 |
3.1 聚焦课程建设,识别用户需求 |
3.1.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凝聚各方共识和需求 |
3.1.2 融入精细化的课程服务,精准捕捉信息需求 |
3.2 优化资源建设,提供精准信息资源供给 |
3.2.1 构建前瞻性的符合高校学科发展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
3.2.2 构建前沿性的符合高校教学发展特色的教材服务体系 |
3.3 创新服务手段,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 |
3.3.1 建立学习支持中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3.3.2 创新经典阅读形式,强化第二课堂育人功能 |
4 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保障机制 |
4.1 加强顶层设计,助力课程思政建设 |
4.2 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支持能力 |
4.3 多元合作,协同发展,扩大图书馆影响力 |
5 结束语 |
(9)继承百年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红色文献整理与研究专家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传承创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 |
1夯实红色基因库,守牢宣传主阵地 |
2探索多元深度开发,追求迭代持续发展 |
3打破区域条线壁垒,追求协作互利共赢 |
红色文献的概念界定 |
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新理论概括 |
2关于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重要指示精神 |
进一步开放档案,推进革命史研究 |
记录百年奋斗历程传承党的红色基因 |
用红色文献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
新时代需要加强红色经典的版本研究——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例 |
重视“革命禁毁文献”拓展现代文献学研究 |
发挥行业引领作用聚力红色文献保护 |
(10)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郑州管城区二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对象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范畴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我国中学校园发展概况及现状问题研究 |
2.1.1 我国中学校园发展概况 |
2.1.2 我国中学校园发展现状与特征 |
2.1.3 当前我国中学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 |
2.2 中学校园集约化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校园规划理论 |
2.2.2 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 |
2.3 中学校园空间集约化的发展历程 |
2.3.1 空间的紧凑型集约化阶段 |
2.3.2 功能复合多元化发展阶段 |
2.3.3 空间集中和功能复合多元化综合发展阶段 |
2.4 中学校园空间集约化的意义 |
2.4.1 利于探索新的校园空间组织模式 |
2.4.2 激发校园空间活力,促进交流互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生行为调研与建筑案例解析 |
3.1 中学学生基本行为模式分析 |
3.1.1 中学生在校园的需求 |
3.1.2 中学生的校园行为类型 |
3.1.3 中学生在校园的行为特征 |
3.2 中学校园相关案例调研 |
3.2.1 调研的思路及方法 |
3.2.2 调研问卷的结果统计 |
3.2.3 调研的总结分析 |
3.3 集约化中学校园优秀案例解析 |
3.3.1 复旦大学新江湾第二附属学校 |
3.3.2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学校 |
3.3.3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学校 |
3.3.4 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解析 |
4.1 中学校园集约化设计的学生行为影响因素 |
4.1.1 建筑形态布局的行为影响因素 |
4.1.2 交通流线组织的行为影响因素 |
4.1.3 空间组织的行为影响因素 |
4.1.4 建筑功能组织的行为影响因素 |
4.2 中学校园建筑与学生行为模式的互动关系 |
4.2.1 校园建筑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
4.2.2 学生行为对校园建筑设计影响的反馈 |
4.2.3 校园空间与学生行为模式的互动关系 |
4.3 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原则 |
4.3.1 形态布局集约高效 |
4.3.2 多层次的交通流线 |
4.3.3 公共空间复合多样 |
4.3.4 功能组织复合叠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生行为模式下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 |
5.1 规划合理的校园建筑形态布局 |
5.1.1 有效结合用地情况合理布局 |
5.1.2 创造丰富多样的形态布局 |
5.2 清晰高效的校园建筑交通流线 |
5.2.1 效率疏导的校园建筑内部流线 |
5.2.2 建筑外部交通立体复合 |
5.2.3 合理运用标识系统 |
5.2.4 空间界面的引导 |
5.3 复合多样的校园建筑空间 |
5.3.1 廊空间复合多样 |
5.3.2 节点空间集约共享 |
5.3.3 多功能空间营造 |
5.3.4 创造丰富的外部空间 |
5.4 复合叠加的校园建筑功能组织 |
5.4.1 完善功能需求,整合同质功能 |
5.4.2 灵活空间更替,复合多义功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实践——郑州市管城区二中方案设计 |
6.1 背景介绍 |
6.1.1 项目概况 |
6.1.2 项目任务书 |
6.2 郑州市管城区二中校园建筑设计 |
6.2.1 形态布局集约化在管城二中的应用 |
6.2.2 交通流线的合理疏导在管城二中的应用 |
6.2.3 复合多样性的建筑空间在管城二中的应用 |
6.2.4 功能的整合叠加在管城二中的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中学校园满意度评价问卷 |
附录B 中学校园建筑学生使用需求与行为方式调查 |
附录C 图录 |
附录D 表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毕业设计图纸 |
四、图书馆如何在改革中开展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文科背景下图情档专业教育的循证改革实践[J]. 周毅. 情报资料工作, 2022(01)
- [2]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3]约束性放权:地方政府剩余权激励与问责调适[D]. 刘滨. 吉林大学, 2021
- [4]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模式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为例[J]. 黄常青. 图书情报工作, 2021(16)
- [5]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困境与对策[J]. 崔艳.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1(09)
- [6]佛教本位与社会化:太虚的佛教教育改革[J]. 惠忆晨.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 2021(01)
- [7]高校新型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 王捷. 图书馆学刊, 2021(07)
- [8]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研究[J]. 秦中云,王彤.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1(03)
- [9]继承百年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红色文献整理与研究专家笔谈[J]. 谢黎萍,程焕文,苏智良,武茂昌,衣永刚,范玉刚,崔文斌,徐雁,马静. 图书馆杂志, 2021(07)
- [10]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郑州管城区二中为例[D]. 李晓飞.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