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冲天炉渣快速分析法(论文文献综述)
韩歆,王萃[1](2019)在《热分析方法评价冲天炉炉渣的火山灰活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热分析法和快速实验法测量了冲天炉炉渣的火山灰活性。根据热重分析(TG)结果可以得出,冲天炉炉渣具有火山灰活性,且7 d以前的水化速率较慢,7 d后水化反应速度加快。其分析结果与快速试验法的结果一致。
张明,王录才,吉守勤,殷黎丽,杨彬[2](2016)在《天然气熔铁炉的熔化特性与操作》文中提出天然气冲天炉和纯氧天然气回转化铁炉,在我国属于新型的铸铁熔化设备。本文拟分别介绍这两种熔铁炉的有关特性和操作使用问题。
何明必[3](2009)在《我国汽车铸造检测技术的现代化及发展方向》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对现代铸件质量评定的具体要求,首次提出现代化铸造检测与控制技术的详细项目并归纳分类,同时提出近期我国汽车铸造检测技术现代化的具体实施设想。
何明必[4](1999)在《实施我国汽车铸造检测技术现代化的设想》文中认为根据对铸件品质评定的具体要求,提出现代化铸造检测与控制技术的详细项目并归纳分类,同时提出近期我国汽车铸造检测技术的具体实施设想。
何明必[5](2005)在《实施我国汽车铸造检测技术现代化的设想》文中提出根据对现代铸件质量评定的具体要求,首次提出现代化铸造检测与控制技术的详细项目并归纳分类,同时提出近期我国汽车铸造检测技术现代化的具体实施设想。
王旭[6](2013)在《高炉渣制备矿渣纤维过程换热计算与分析》文中指出在现代钢铁工业中,高炉炼铁过程能耗约占钢铁工业总能耗的60%,其节能潜力巨大。如何高效回收高炉渣余热,是我国钢铁企业一直在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先进课题和技术难题。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钢铁企业都采用水淬后的水渣生产水泥和混凝土,不仅熔渣显热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其水渣的资源化利用附加值也非常低,仅高炉渣热量损失一项,我国每年的能源损失量就相当于1500万t标煤。针对我国高炉渣余热利用滞后的问题,本课题研究液态高炉渣直接喷吹或离心法制备矿渣纤维过程,理论分析各种不同方法制备矿渣纤维过程的原理,以及液态高炉渣制备矿渣纤维过程的热量分析。课题采用模拟软件模拟液态纤维相变传热及相变后的冷却问题,目前在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液态高炉渣经气淬或离心的方法制得高炉渣棉纤维,纤维表面平整光滑,为实心圆柱形,平均直径为3.5μm。根据纤维实际情况,建立纤维的物理和数学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液态纤维的冷却凝固过程进行模拟,首先对单根纤维在不同长径比,不同风速,不同初始温度条件下的凝固过程模拟,分析不同条件对凝固过程的影响,然后对三根纤维在不同条件下凝固过程进行模拟,对比纤维根数多少对凝固时间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对相变问题的数值模拟以及高炉渣显热回收装置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智慧[7](2018)在《调质高炉熔渣直接成纤机理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高炉渣处理一般采用水淬法,浪费大量水资源的同时,严重污染环境,熔渣显热大量浪费,此外高炉渣产品存在附加值低等问题。高炉渣作为可利用“二次资源”引起冶金工作者极大关注,尤其是如何更好处理与高效利用热态高炉渣已经成为钢铁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用高炉熔渣经调质后直接成纤生产矿渣纤维,可高效利用熔渣显热,同时实现高炉渣产品的高附加值利用。但由于调质高炉熔渣性能与成纤工艺匹配性、纤维化机理分析等方面尚需进行大量基础研究,目前调质高炉熔渣直接成纤工艺尚未实现工业化应用。为此,本文针对高炉熔渣直接成纤机理进行研究,研究包括:离心法成纤过程中熔渣在辊面流动的动力学、成纤过程动力学及热量损失规律;喷吹法中气体压力、气量、喷嘴类型等因素对成纤的影响规律;利用冶金渣综合利用实验平台和半工业化中试平台进行热态实验,借助矿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分析仪、DSC差热扫描量热仪等微观测试手段。以边界层理论作为基础,研究了离心法中熔渣在辊面上的流动机理,详细分析了熔渣边界层薄膜的形成过程,构建了局部相似求解模型,建立了边界层厚度分布数学模型及波动模型,并构建了边界层厚度分布与雷诺数、辊径的关系;通过研究影响边界层厚度的因素,得到了波长、熔渣表面张力、熔渣密度、辊速、辊径与厚度的关系;针对边界层薄膜凸起的形成以及成纤方式机理,确定了瑞利-泰勒不稳定性是引起薄膜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表面张力对凸起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明确了渐开线甩出和边界层分离两种成纤方式。针对熔渣成纤滴落过程,分别从熔渣滴落至辊前、辊间及纤维形成三个阶段研究了熔渣滴落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规律。构建了熔渣自由滴落过程中熔渣流股的剩余热量与流股的半径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熔渣与离心辊面非弹性碰撞能量损失的数学模型;分别建立了静态流股、动态流股及强制对流冷却条件下三种热量散失的数学模型,揭示了熔渣成纤过程的热传递变化规律。为对比离心法成纤与喷吹法成纤的特点,基于喷吹射流原理,结合Fluent软件模拟,探求喷吹成纤的机理。分析了不同马赫数条件下喷孔的流场情况,研究喷吹过程中液膜及表面凸起的形成过程,揭示细丝断裂成纤的机理;研究了喷嘴直径、气体流量和压力、熔渣黏度等对成纤效果的影响规律。利用冶金渣综合利用实验平台和中试实验平台进行热态实验,采用离心法制备的纤维,当酸度系数在1.0~1.3时,直径变化不大,纤维较细,且表面光滑。酸度系数超过1.3后纤维直径明显增加,纤维逐渐变粗,同时有渣球出现,纤维质量变差;采用喷吹法制备的纤维,当酸度系数在1.2~1.4范围内时,制得的纤维直径小于3μm,渣球含量低于5.14%,成纤率高于70%,达到并高于国标;在中试平台进行纤维制品实验,所得纤维板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耐高温等优点,使用温度在600℃以上,符合国标要求。
张文婷[8](2016)在《铸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要点分析与应用》文中指出我国铸造生产能源消耗占机械工业总能耗的25%-30%,“三废”排放量是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10倍,节能减排已成为铸造业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2012年国家启动首批火电、炼油、钢铁3个行业能评分指南研究,从“点”上切入,指出评估重点和要点等。但是铸造行业同样作为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之一,还没有专门的能评分指南,人们在套用其他指南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对节能评估要点把握不全,分析不够深入,从而影响了节能评估质量。本文在研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指南(2014年本)》和铸造行业规划、准入条件、相关标准等基础上,参考火电、炼油、钢铁3个行业能评分指南,重点分析了铸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要点,提出其工艺方案、主要用能工序和设备、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3个方面的应具备的评估重点和评估内容。在“工艺方案节能评估”方面提出要评估项目工艺方案是否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废品率,满足铸件产量、品质、结构特点等;在“主要用能工艺、设备节能评估”方面引入了熔炼工序和热处理设备能耗计算方法和能耗限额等。其次从政策研究、企业调研结果分析等方面对本文提出的评估重点和评估内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再次根据评估要点和评估内容,针对评审工作中存在的评审打分不合理等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节能评估文件打分表》,它反映了铸造行业的特色。最后针对《年产10万套节能环保型阀门及部件制造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生产班制不合理,建议采用一班制生产,工艺方案基本符合要求等。
田力[9](2019)在《大连L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享受了数十年改革开放的红利,以前中国实体企业只要顺势而为,就能跟着中国外贸出口快速增长而水涨船高。L公司是大连地区成立比较早的外向型且专注于铸造生产的企业。通过研究L公司的历程,可以看到这个企业因外部环境变化而在国际贸易中的浮浮沉沉,随着全球政治及经济贸易格局的风云变幻,加之科技进步的加快,企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变化,确定下步发展方向、怎样来实现发展目标是摆在企业经营者面前的迫切课题。本文首先力争掌握L公司面临的是机会还是优势,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人口因素、技术因素四个方面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研究,通过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综合评价是机会还是威胁会对企业的影响更大。其次力争明确L公司有什么,调研和分析已有资源,进而对企业的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内部因素评价矩阵,找到企业未来发展中哪些是优势、哪些是劣势。然后采用SWOT分析法,形成四种不同的组合战略,通过定量战略规划矩阵确定企业最适合的发展战略。最后编制企业发展战略实施方案及措施,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研究及分析,建议L公司采取密集型发展战略,即还在其铸造行业内采用潮砂和化学(树脂)砂的造型方式进行定制化生产,但要彻底实现企业由传统灰铁生产向更高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球墨铸铁生产的转变,在铸铁孕育这个技术环节做好基本功。投入配套设备、设施等资源,通过引入外部力量结合多年灰铁生产经验提高研发水平,力争做到定制化生产的成本控制,加大日本为主的海外市场开拓力度,抓住因环保因素而导致的国内区域铸件订单量增加的机会,扩大球墨铸铁铸件国内外市场份额,最终带动企业由大到强、不断发展。
梁海林[10](1978)在《封闭式冲天炉熔化装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实践证明,在装有炉气净化、热风及自动加料的封闭式冲天炉中,完全能熔制出符合于ГОСТ—1412—70规定的各种牌号铸铁。梁赞中心铸造厂已熔制出СЧ12—28~СЧ32—52各种牌号铸铁。封闭式冲天炉全套设备包括密封炉顶、炉气除尘净化系统、燃烧室幅射换热器、煤气或感应加热回转前炉、清理残料机构和炉渣粒化装置,同时还包括金属炉料、焦炭、熔剂和铁
二、冲天炉渣快速分析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冲天炉渣快速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1)热分析方法评价冲天炉炉渣的火山灰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与结果分析 |
1.1 快速实验法 |
1.2 热分析方法测定火山灰活性 |
2 结 论 |
(2)天然气熔铁炉的熔化特性与操作(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气冲天炉 |
1.1 天然气冲天炉的熔化特性 |
1.2 炉衬与炉料 |
1)炉衬及其修补 |
2)耐火球 |
3)金属炉料与熔剂 |
1.3 熔化操作 |
1)点火启动 |
2)炉膛预热 |
3)装料和加料 |
4)燃烧控制 |
5)炉膛压力 |
6)出铁口监控 |
7)停炉操作 |
8)紧急情况处理 |
2 纯氧天然气回转炉 |
2.1 回转炉的熔炼特性 |
2.1.1 金属在炉内的冶炼过程 |
2.1.2 金属元素的烧损率 |
2.1.3 铁液的孕育处理 |
2.2 回转炉的炉衬 |
2.2.1 炉衬及其打结 |
2.2.2 炉衬烧结 |
2.2.3 提高炉衬寿命的措施 |
2.3 回转炉的熔化操作 |
2.3.1 操作过程 |
2.3.2 增碳剂与增碳操作 |
(6)高炉渣制备矿渣纤维过程换热计算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高炉渣利用及存在的问题 |
1.2.1 高炉渣利用现状 |
1.2.2 高炉渣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
1.3 熔融高炉渣余热回收技术 |
1.3.1 高炉渣余热回收设备 |
1.3.2 高炉渣余热回收技术 |
1.4 Fluent 软件介绍 |
1.4.1 Fluent 软件构成 |
1.4.2 Fluent 软件的优势 |
1.4.3 Fluent 程序求解步骤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案 |
1.5.3 预期的创新点 |
第2章 高炉渣制备矿渣纤维过程研究 |
2.1 纤维成纤过程 |
2.1.1 原料的准备 |
2.1.2 成纤的方法 |
2.2 纤维在流场中运动的理论研究 |
2.2.1 纤维在流场中的模型 |
2.2.2 纤维在流场中运动理论 |
2.3 纤维成形过程机理分析 |
2.3.1 拉丝过程变量 |
2.3.2 粘性牵伸 |
2.3.3 纤维成形线上的张力 |
2.3.4 成形线上的传热 |
2.4 液态纤维冷却过程分析 |
2.4.1 气-液换热控制的液相冷却 |
2.4.2 潜热释放影响的形核和再辉过程 |
2.4.3 气-固换热控制的固相冷却过程 |
第3章 纤维冷却过程数值模拟 |
3.1 Gambit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3.1.1 基本假设 |
3.1.2 建立模型 |
3.2 Fluent 求解器进行模型求解 |
3.2.1 求解模型的选择 |
3.2.2 材料及其热物性的假设 |
3.2.3 初始条件的设置 |
3.3 模拟结果 |
3.3.1 液态纤维冷却过程的固相分数 |
3.3.2 液态纤维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场 |
3.3.3 纤维不同位置温度变化规律 |
3.4 各种因素对纤维凝固速度的影响分析 |
3.4.1 长度对纤维凝固速度的影响 |
3.4.2 风速对纤维凝固速度的影响 |
3.4.3 高炉熔渣初始温度对纤维凝固速度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多根纤维凝固过程模拟 |
4.1 模拟过程 |
4.1.1 网格的划分 |
4.1.2 求解器的选择 |
4.1.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2 模拟结果 |
4.2.1 多根纤维冷却的固相分数 |
4.2.2 多根纤维冷却的温度等值线 |
4.2.3 纤维各处温度变化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调质高炉熔渣直接成纤机理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高炉渣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
1.2.1 高炉渣的化学组成 |
1.2.2 高炉渣的矿物组成 |
1.2.3 高炉渣的理化特性 |
1.2.4 熔渣的结构 |
1.3 高炉渣资源利用现状 |
1.3.1 建筑领域 |
1.3.2 作吸附剂 |
1.3.3 污水处理 |
1.3.4 作为玻璃原料 |
1.3.5 生产矿渣纤维 |
1.4 矿渣纤维应用与研究现状 |
1.4.1 矿渣纤维应用 |
1.4.2 矿渣纤维行业发展现状 |
1.4.3 矿渣纤维研究现状 |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调质渣酸度系数与黏温特性及析晶行为研究 |
2.1 熔渣黏度分析 |
2.1.1 实验原料和设备 |
2.1.2 实验结果 |
2.2 熔渣析晶行为研究 |
2.2.1 实验原料和设备 |
2.2.2 实验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熔渣离心成纤机理 |
3.1 离心辊面高炉熔渣流动动力学分析 |
3.1.1 离心辊面熔渣流动机理 |
3.1.2 边界层厚度数学模型 |
3.1.3 影响熔渣边界层厚度的波动模型 |
3.2 熔渣离心成纤过程动力学分析 |
3.2.1 离心辊面边界层薄膜凸起的形成 |
3.2.2 边界层离心成纤方式分析 |
3.3 熔渣离心成纤过程热分析 |
3.3.1 熔渣滴落至离心辊前的热量损失 |
3.3.2 熔渣在离心辊间的热量损失 |
3.3.3 成纤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熔渣喷吹成纤机理 |
4.1 熔渣喷吹成纤过程分析 |
4.1.1 喷吹射流原理 |
4.1.2 喷吹射流特性分析 |
4.1.3 喷吹过程中液膜与凸起的形成 |
4.1.4 喷吹过程中液丝断裂成纤机理研究 |
4.2 喷吹过程中影响成纤效果的因素 |
4.2.1 喷孔直径 |
4.2.2 气体流量 |
4.2.3 气体压力 |
4.2.4 熔渣黏度 |
4.2.5 熔渣表面张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成纤工艺热态实验 |
5.1 实验室平台简介 |
5.2 原料的准备 |
5.3 实验操作流程 |
5.4 离心成纤实验 |
5.4.1 实验配料、设备及方法 |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喷吹成纤实验 |
5.5.1 实验配料、设备及方法 |
5.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6 两种成纤方式纤维质量对比 |
5.6.1 直径 |
5.6.2 含水率 |
5.6.3 渣球含量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半工业化实验 |
6.1 平台简介 |
6.2 实验方案和工艺流程 |
6.2.1 实验方案 |
6.2.2 工艺流程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1 直径 |
6.3.2 渣球含量 |
6.3.3 矿渣纤维板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铸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要点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节能评估发展历程及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节能评估的相关方法 |
1.4 问题提出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铸造行业现状分析 |
2.1 主要工艺流程简介 |
2.2 铸造行业存在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3 铸造行业节能评估要点分析 |
3.1 工业企业建设方案节能评估内容和意义 |
3.2 铸造行业评估内容 |
3.2.1 工艺方案节能评估 |
3.2.2 主要用能工序和设备节能评估 |
3.2.3 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 |
3.3 铸造行业评估内容节能分析 |
3.3.1 工艺方案方面节能要素分析 |
3.3.2 熔炼工序和热处理工序节能分析 |
3.3.3 辅助和附属生产设施方面节能分析 |
3.4 建设方案节能措施 |
3.4.1 吨产品能耗变化情况分析 |
3.4.2 节能措施 |
3.5 完善节能评估文件审核 |
3.5.1 完善节能评估文件审核的必要性 |
3.5.2 节能评估文件打分表 |
3.5.3 评分内容解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案例应用 |
4.1 项目概况 |
4.2 工艺方案节能评估 |
4.2.1 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案介绍 |
4.2.2 工艺方案评估 |
4.3 主要用能工序和设备节能评估 |
4.3.1 主要用能工序能耗和指标分析 |
4.3.2 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 |
4.4 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 |
4.4.1 土建方案 |
4.4.2 给排水方案 |
4.4.3 电气方案 |
4.4.4 检测设备配备方案 |
4.5 能评阶段节能措施 |
4.5.1 能评阶段节能措施提出 |
4.5.2 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实习期承担的项目 |
附录2 案例原能评报告(节选) |
(9)大连L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说明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分析工具 |
1.4 研究思路 |
2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2.1 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理论概述 |
2.2 使用分析工具综述 |
3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人口因素 |
3.1.4 技术因素 |
3.2 我国铸造行业发展趋势 |
3.3 铸造行业竞争力量分析 |
3.3.1 竞争者 |
3.3.2 进入者 |
3.3.3 替代产品压力 |
3.3.4 供方议价能力 |
3.3.5 买方议价能力 |
3.4 外部环境评价 |
3.4.1 可能的机会 |
3.4.2 可能的威胁 |
3.4.3 外部环境综合评价 |
4 内部环境分析 |
4.1 企业概述 |
4.2 企业资源 |
4.2.1 财务资源分析 |
4.2.2 设备资源分析 |
4.2.3 检验检测资源 |
4.2.4 技术资源分析 |
4.2.5 客户资源分析 |
4.2.6 产品需求分析 |
4.2.7 人力资源分析 |
4.2.8 企业信息化建设分析 |
4.3 企业能力 |
4.3.1 生产能力 |
4.3.2 研发能力 |
4.3.3 质量保证能力 |
4.3.4 市场营销能力 |
4.4 内部环境评价 |
4.4.1 优势 |
4.4.2 劣势 |
4.4.3 内部环境综合评价 |
5 解决方案设计 |
5.1 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与可能的机会和威胁 |
5.1.1 企业优势 |
5.1.2 企业劣势 |
5.1.3 可能的机会 |
5.1.4 可能的威胁 |
5.2 SWOT分析表 |
5.3 可选择发展战略方案 |
5.3.1 SO战略发挥优势,利用机会市场开发战略 |
5.3.2 ST战略利用优势、减免威胁稳定发展战略 |
5.3.3 WO战略利用机会、规避劣势新产品开发战略 |
5.3.4 WT战略规避劣势、减免威胁紧缩型战略 |
5.4 发展战略选择 |
5.5 发展战略制定 |
5.5.1 公司愿景、公司使命、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5.5.2 产品及质量目标 |
5.5.3 产能及产值阶段发展目标 |
5.6 战略实施 |
5.6.1 战略实施计划 |
6 发展战略实施保证措施 |
6.1 提升研发水平 |
6.2 关键熔炼、孕育设备升级改造 |
6.3 提升机械化生产程度 |
6.4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
6.5 全面实行绿色生产 |
6.6 成本管理的应对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冲天炉渣快速分析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热分析方法评价冲天炉炉渣的火山灰活性[J]. 韩歆,王萃. 建材世界, 2019(01)
- [2]天然气熔铁炉的熔化特性与操作[J]. 张明,王录才,吉守勤,殷黎丽,杨彬.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6(06)
- [3]我国汽车铸造检测技术的现代化及发展方向[J]. 何明必.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09(07)
- [4]实施我国汽车铸造检测技术现代化的设想[J]. 何明必. 铸造技术, 1999(06)
- [5]实施我国汽车铸造检测技术现代化的设想[A]. 何明必. 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
- [6]高炉渣制备矿渣纤维过程换热计算与分析[D]. 王旭. 河北联合大学, 2013(S2)
- [7]调质高炉熔渣直接成纤机理及实验研究[D]. 李智慧. 东北大学, 2018
- [8]铸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要点分析与应用[D]. 张文婷. 安徽工业大学, 2016(03)
- [9]大连L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田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10]封闭式冲天炉熔化装置[J]. 梁海林. 铸造机械, 19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