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企业“分灶吃饭”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许金柜[1](2014)在《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13)》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要完善立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它在一国的政治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集中体现了一国政府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法进行筹资、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以及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规范、约束和监督政府行为的一种根本方法。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府预算思想和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预算经验基础上,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政府预算制度,当时称为“国家预算”。之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转轨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我国政府预算制度先后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计划经济时期、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四个时期60余年的历史演进,形成了与各时期相应的预算内容与特点,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初步建立起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基本相适应的政府预算制度。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未来是建立在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在现行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框架下,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我国的政府财政预算制度展开分析。一方面,从历史发展角度考察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变迁过程,揭示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演变规律、特征与经验教训,为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提供历史借鉴;另一方面,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预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预算改革的绩效、难点与局限,提出今后我国政府预算改革的基本思路、对策建议和未来政府预算的目标模式。我国政府预算改革近期目标主要不是强化预算绩效问题,而是要强化和实现预算在行政层面的全面控制,中长期目标主要是要实现预算在立法层面的全面控制,未来政府预算模式是通过构建“五级政府、三级预算”的中间过渡型预算模式改革,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三级政府三级预算”的分级分权预算体制和以基金制为特征的完善的政府复式预算体系,走向预算国家。
贾康,赵全厚[2](2008)在《中国财政改革30年:政策操作与制度演进》文中研究说明财政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政府间财政体制变革的脉络清晰可见:从"分灶吃饭"到"分税制",到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收入体系,到公共财政导向下的预算管理改革与支出制度建设,充分证明了财政体制改革的正确性。特别是1994年以后,中国政府灵活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调控手段,对经济运行中的周期性波动进行了有效的宏观调控,前后分别相机抉择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显示出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逐步走向成熟。
杨婷婷[3](2019)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政府债务作为我国地方政府的重要融资工具,在弥补地方财力、促进地区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同时,债务风险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也在不断累积,且日益凸显,已成为我国经济可能的“灰犀牛”。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得到了初步控制。但地方政府债务背后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还存在隐性债务考虑不充分、风险成因定量研究不足、风险评估不够全面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制→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框架下重新审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结合国家审计署、财政部等相关公开数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财政分权、政治体制、宏观政策和债务管理等4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并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接着运用常规指标、资产负债表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然后,对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以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地方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为目标,分别从处理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提出了有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和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在梳理已有相关文献和报告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新中国建立前、新中国建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和分税制改革后四个阶段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接着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现状(包括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及隐性债务规模)、结构现状(包括行政层级、区域、举债主体、资金来源、债务投向、债务偿还期限等分布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深入剖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文章从财政分权、政治体制、宏观政策和债务管理制度四个角度对债务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财政分权因素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政治体制中的政绩考核因素则是风险形成的内在动力,宏观政策因素是风险形成的催化剂,而债务管理制度因素则是风险形成的技术层面原因。第三,根据以上分析,从省级层面定量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数据的可得性,运用30个省级政府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因素、政绩考核因素等均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显着影响。其中,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债务风险越低;政府间晋升竞争越激烈,债务风险越高。通过对比定量分析结果与前文理论分析逻辑可知,定量分析结果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这为管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实证依据。第四,多角度、全面、客观评估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首先根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表现形式,将债务风险分为规模风险、结构风险、效率风险和外在风险,并分别进行阐述。然后运用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等六大常规指标对债务风险进行逐项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体风险可控,存在一定举债空间,但债务隐性化问题严重,局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风险不容忽视。接着通过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从总资产和流动性资产角度分别对债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总资产角度看,我国地方政府的总资产完全可以覆盖其总负债且还有一定空间;从流动性资产角度考虑,当或有债务转化率高于50%时,需警惕和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最后,在稳增长和防风险双重政策目标下,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了综合测评。结果发现,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债务风险得分较低,而经济较落后的西部省份债务风险得分反而较高,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第五,对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介绍美国和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体制,梳理巴西和墨西哥处置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做法,并阐述哥伦比亚的债务风险预警经验,文章得出可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借鉴的几点启示: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要利用和管理相结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要制度约束和市场监督相结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和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应对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要事前预警和事后处置相结合。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有必要从宏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视角出发,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发展、城镇化、区域差异之间的关系,也要结合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将风险管理纳入财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之中,完善债务风险内部管理机制,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地方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李艳[4](2013)在《适应性调整: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体制转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新制度主义为分析视角从产权制度、政府行为、意识形态三个方面研究中国体制转型中的适应性调整问题。从总体而言,中国的体制转型是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由于中国体制转型的复杂性,使得转型中出现许多新制度主义理论所不能涵盖的特征,本文称其为“相机抉择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制度变迁主体角色适时转换;“诱致性”与“强制性”相伴而生的制度变迁方式;制度变迁路径的过渡性与适应性;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影响体制转型的主要因素除了行为主体的利益目标外,还包括宪法秩序、意识形态、中央放权改革、市场化进程等不断变化的制度环境以及利益集团与权力分配等因素。在中国体制转型中,产权制度、政府行为与意识形态随制度环境的变化而进行适应性调整并呈现出规律性特点,这些构成了中国体制转型的总体画卷。其中,产权制度是重中之重。依据新制度主义的经济绩效观评价中国产权制度改革既不符合制度绩效的一般标准,也不符合中国的特殊国情。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形式绩效与实质绩效、静态绩效与动态绩效相结合的多维绩效观取代原有的仅包含经济绩效标准的单一绩效观,并以此来评价中国体制转型中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绩效。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从形式绩效的动态角度而言,体制转型中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调整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效率”,即其各阶段的产权制度具有相对效率与动态适应性特点。但是从形式绩效的静态角度而言,还存在产权制度与外部竞争机制、内部治理结构的非耦合,以及制度供求不协调,相关制度安排配套改革不到位等问题。同时,在实质绩效方面,国有企业自改革以来其经济绩效显着,而公平绩效却存在很大不足。关于政府行为变迁,本文认为无论是中央政府行为还是地方政府行为的演化均是在自身趋利动机下根据制度环境所进行的适应性调整,只不过对二者形成约束的目标函数和面临的制度环境不完全相同。中央政府针对环境变化而进行的适应性调整主要体现在其放权行为(包括行政性放权、经济性放权、财政分权、政治放权)中。中央政府的放权行为与我国各个阶段的经济制度相适应,其放权进程主要受制于当时的宏观经济制度框架与官方意识形态。总体而言,中央政府的放权行为呈现出中央政府主导下市场导向性特征,通过中央政府对改革的主导性和对市场化的适应,使得中国形成了一种政治上相对集中与经济上相对自主的独特的政治经济结构。本文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中政府演化规律推导出地方政府行为调整的一般性轨迹,即地方政府行为经历从“直接介入”到“间接推动”再到“外围提供服务”三个阶段的转变。“直接介入”阶段的政府行为特点主要表现为直接介入、大包大揽和很强的资源动员、支配能力,政府行为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并主导企业的经济行为。“间接推动”阶段的政府行为特点与“直接接入”阶段大包大揽的政府有很大不同,政府由于客观制度环境而“被动”地从“主导者”转向“推动者”。政府充当“企业经纪人”角色,即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将企业推向市场,政府从对企业的具体经济管理角色中退出。“外围提供服务”阶段的政府,由于政府与企业间关系由政府经济人、企业经纪人转为政府与企业间的互助或互惠关系,这时的政府不再对企业直接管理和经营,而是致力于营造本地区更好的市场环境、加强对企业的宏观指导。地方政府行为特点的演化是地方政府根据制度环境所进行的适应性调整的结果,影响地方政府行为调整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市场化进程、宏观制度环境与微观制度环境、政策环境、意识形态约束等。中央政府行为与地方政府行为调整的效应具有双重性,既推动又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政府行为悖论”,这是一种不完全等同于“诺斯悖论”的“制度性悖论”,即体制转型中的政府行为悖论更主要源于政府行为背后的制度因素,主要源于意识形态以及相关制度没有及时针对变化的经济基础及制度环境进行适应性调整。制度与行为均离不开观念的引导,在体制转型中对产权制度与政府行为构成最大约束条件的则是官方意识形态,产权制度与政府行为的调整必然伴随着官方意识形态的调整。在中国体制转型过程中,官方意识形态其实已是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国家政策文件以及宪法与相关法律体系中,对个体和团体的行为选择和国家制度变迁具有刚性约束作用,因此常被作为制度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意识形态因素中对当前中国体制转型影响最大的是: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所有制性质以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分配领域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的认识。中国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的调整呈现出官方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并行、意识形态与其他制度安排及制度环境的双向适应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渗透着实践理性的实用主义等特征。同时,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的影响效应呈从中心到边际递减趋势。并且,地方政府不同的意识形态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本地区经济发展路径和经济模式,如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形成很大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意识形态差异。在肯定意识形态与观念调整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滞后性的一面,如导致对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认知时滞、发明时滞与启动时滞;无法解释产权制度变迁与分配制度变迁中的现实问题;也没有针对市场经济建立起对寻利行为合理规约的意识形态,以至于无法发挥其淡化机会主义行为的功能。还体现为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不协调,等等。中国体制转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源于产权制度、政府行为与意识形态上的适应性调整。但是,我们也要应充分认识到,在这三大领域的调整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改革的绩效与进程。适应性调整的未来趋向首先要解决这些问题。在企业产权制度上,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在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并健全外部竞争机制;合理确定国有企业的社会目标与市场目标;健全与完善其他相关政治、经济与法律制度的配套改革:在政府行为上,就是要通过相关制度的完善与健全来正确处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转变政府行为理念、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并改革政府绩效评估标准来促使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立;通过完善地方政府权力制衡机制来约束地方政府行为悖论;在意识形态与观念上,就是要一方面根据主导性与包容性并存;继承性与创新性兼顾;适应性与灵活性;有效性与实用性等原则继续发展与完善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还需要着力于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基础和价值观念体系,以更好地指导与规范人们的市场行为。总之,中国的体制转型向纵深处发展必须重点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深入进行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最主要的是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配套改革;另一个是继续推进意识形态与观念的适时调整,使之既能很好地对转型成果作出合理说明,又能成为体制继续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指南。
孙志[5](2011)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视角:体制与政策演变及创新》文中研究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九五”时期,中央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也是中央首次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概念。2005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实现增长方式从资源投入驱动到效率提高驱动转变”,或者是“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财政作为庶政之母,对于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财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财政体制是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具有长期性、根本性与稳定性的特点。财政政策是由包括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等构成的完整政策体系。从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两个角度考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析如何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外延开始,从转变发展方式的理论演变与发展入手,从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两个角度,分析在不同历史阶段,则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得出“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之义与核心内容的结论。文章提出了评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指标,深刻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具体原因,在新的起点上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健全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全文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为导言,主要对本文涉及的重要概念,包括对经济发展、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进行了交代。第2章阐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包括很多学者在内,很多人都把发展与增长等同起来,即发展意味着“人均产出增长”。其最基本的观点是:发展问题就是经济增长问题,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很长时期内,人们把GDP/GNP及人均GDP/GNP的增长,视为发展的重要标准,从而也就把发展单一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增加,却忽视资源环境的价值,以及人口增长界限,继而导致“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观的导向下,我国出现了经济结构不合理、技术产能落后、投资、消费、外贸格局不合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正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外延至关重要。本文对早期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结构主义发展理论和其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了概括与分析,指出“经济发展方式”是由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及发展经济学继承创新发展而来的,是经济增长及发展理论最新成果的体现。第3章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的演变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分析了财政体制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探讨了二者间的作用机理与作用途径。在此基础之上,全面梳理了经济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作者认为,在改革开放前,在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下,我国采取了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改革开放前15年,在以转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实行了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财政体制改革;在建立市场经济后,由粗放到集约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推进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因此,财政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始终站在了改革最前沿,始终推动了改革发展的进程,始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第4章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政策的演变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建国初期,财政通过大力节约非生产性开出,压缩事业费、控制社会集团购买等,集中财力支持社会主义工商改造,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政策有效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和规范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培育了市场经济主体,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1995年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适应于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我国加快公共财政建设,财政政策作了进一步调整与完善,逐步从市场竞争领域退出,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强财政管理,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财政政策调整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通过预算安排、税收政策等多种方式,并注重把握好政策力度,促进了经济发展不断升级。第5章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选择问题。首先,本文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评判指标体系,通过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使得发展方式可细化、可评价。其次,本文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做了客观评价,既提出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成绩,又客观分析了我国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主要表现,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环境资源约束加大、投资消费关系失衡、城乡差距扩大,等等。最后,本文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路径,包括优化调整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等。第6章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对策建议。明确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则,提出了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财政体制,加快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等;就创新财政政策提出了建议,要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财政政策体系,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支持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一是以经济学视角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增长及发展理论最新成果的体现,加深了对概念的把握与认识;二是通过对建国后不同时期经济运行的考察,系统梳理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的制度变迁与政策演变过程,详细阐述了财政体制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性保障作用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并提出健全则政体制、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对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的结论。三是在深入研究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选择上,富有前瞻性、比较系统地提出“十二五”时期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制度建议,以财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完善财政政策为重要手段,在保持分税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加快建立协调配合的财政政策体系,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然,本文尚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分析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时,受资料方面的限制,缺乏深入的实证分析。上述不足,作者会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邓沁雯[6](2019)在《顺德城镇化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核心行为主体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研究地方政府在城镇化中的具体角色与行为逻辑,有助于解释我国城镇化的过程机制。在我国政府多层级行政组织结构和逐级发包的治理制度下,行政层级对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影响重大。目前学术界从行政层级视角对地方政府进行的研究较少关注到其对城镇化作用的相关性,而大量相关城镇化的研究则对地方政府的层级角色定位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认识。因此,本文选择从层级关系视角重新审视作为城镇化行为主体的地方政府,并以极具样本意义的广东顺德展开对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具体角色与行为研究。本论文对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行为主体进行层级关系划分,将介于顶层中央和底层市场、社会主体之间的地方政府常常表现出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模糊性角色概括为“中间者”角色,并提出“中间者”在城镇化过程中“上下浮动”的行为特征,由此建立起地方政府的“中间者”理论模型。首先,地方政府无论是作为与市场、社会相对独立的地方行政主体,还是在其所处国家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关系中,都扮演着一种介于上层主体和下层主体之间的“中间者”角色,并表现出“上下浮动、复杂灵活”的行为特征。其次,由于地方政府的整体“中间者”角色系统内部存在不同层级政府的角色分化,可以进一步将各级政府划分为上层地方政府(省级)、中间层地方政府(地级和县级)与下层地方政府(乡镇级)。其中,地级和县级的中间层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角色与行为特征最为显着,是“强中间”状态;而省级的上层地方政府和乡镇级的下层地方政府则属于显着偏上和显着偏下的“弱中间”状态。在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行为受到上层主体的制度框架约束、中间者自身利益追求和下层主体的地方主义渗透,以及包括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其中,上层制度因素作为决定性因素,在影响中间层和下层因素作用发挥的同时,通过界定地方政府的行为自主权限定了地方政府的行为边界。中间层逐利性因素作为主导性因素,其利益取向以及价值判断决定了行为的方向。下层地方主义渗透因素作为调节性因素,也深刻地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行为风格与路径。外部环境因素作为背景性情境或宏观发展趋势,其作用缓慢、渐进且深远,通过对上、中、下层主体的分别作用,进一步对“中间者”行为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正是这些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促成了我国地方政府作为“中间者”“上下浮动、复杂灵活”的行为特征。基于不同外部环境特征和相应条件下的上、中、下各层影响因素的不同作用,城镇化进程中各层级主体间的行为关系具有上、中、下三者融合、三者分离、中间者偏上和中间者偏下四种基本模式。而伴随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作为“中间者”的地方政府,其推动城镇化的方式经历了从间接推动向直接推动的转变过程,并通过资源经营、区划调整和增长式规划制定的三大主要行为手段推动城镇化发展。作为我国珠三角地区县级行政单元的城镇化典型代表,广东顺德的城镇化过程具有其特殊的参考研究价值。本论文以广东顺德为实证案例,对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城镇化发展过程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城镇化中的角色与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在总结顺德城镇化各阶段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地方政府的“中间者”理论框架,解释并分析顺德地方政府推动城镇化的行为手段;并在分析顺德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各级政府间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总结顺德地方政府作为“中间者”的行为模式及其演变特征。研究得出:顺德的城镇化过程,经历了1978-1992年乡镇企业主导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起步;到1992-2002年市场化体制改革下的城镇化快速发展;再到2002-2009年经济主导向兼顾社会的城市化初步协调发展;最后到2009年至今综合改革全面深化的城市化内涵发展四个阶段。空间演进方面,前两阶段的城镇化过程以农村地区为主导,后两阶段则以城镇地区为主导。人口方面,经历了以本地劳动人口非农化转变为主向外来人口不断增加的转变过程。经济社会方面,从集体企业向本土民营企业的转变与发展过程,带动了顺德产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亦逐渐趋于完善。空间形态方面:第一阶段,乡村初级工业化形成了以生产空间扩张为主的土地非农化使用转变,并表现出点状分散式的整体空间形态;同时,县域城镇体系结构也呈现出县城中心不突出,各小城镇差异化发展下的相对均衡格局。第二阶段,村镇建设用地进一步扩散蔓延,呈现出城乡混杂的线轴蔓延式整体格局;同时,村级工业用地的大肆扩张,造成村强城弱的村镇关系反转。第三阶段,集约工业园区与佛山都市功能承载等建设,促使顺德城镇建设用地进一步蔓延成片,在空间上呈现出片轴聚核式的整体形态格局;小城镇发展与镇街关系亦开始从过去的各自为政转向初步联合协作。第四阶段,顺德土地资源的开发使用已达生态承载底线,城市建设转向存量土地再利用的面域空间修补;同时,区域一体化的片区式规划布局促使城乡空间开始形成组团网络式的整体形态格局;而各镇街也在巩固各自特色优势的基础上,更趋向于区域化的相互协作。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对顺德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总体上经历了“间接推动-间接推动与直接推动共同作用-直接推动”的转变过程。具体行为手段方面,首先,基于各城镇化阶段中不同上级主体的政治意图,顺德区划不断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其次,顺德政府的资源经营手段不断升级,经历了“企业经营-土地与品牌经营-工业复兴”的演变过程。最后,规划手段方面,从早期注重城市中心的培育及强化,发展为后期的区域化融合。总体来看,顺德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力量一直强大,自上而下的力量则伴随发展进程逐渐增强,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经历了从游离到融合的上下关系,并在城镇化空间表现上也呈现出大致的对应关系。而对应于顺德的四个城镇化阶段,顺德政府作为“中间者”的行为模式经历了“中间者”向下靠拢,“中间者”抗衡上下,“中间者”受制上下,到最后“中间者”融合上下的过程演变,这对于理解地方政府的“中间者”理论模型提供了实证。
陈君文[7](2008)在《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常德市国企改革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从2004年开始的朗顾之争引起了全社会关于是否应该继续进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广泛关注。本文并不直接探讨国有企业改与不改的问题,而是试图通过产权改革的理论分析,以湖南省常德市的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为实证研究,探讨国企如何改、改革后国企效率是否提高来侧面说明国企改制的必要性与否问题。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提出本文的论题,对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对国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进行历史回顾并分析其对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启示,提出本论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的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最后列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第2章对国内外产权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分别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必要性之争的流派观点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具体措施、绩效评价进行综述,最后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述评,发现现有关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弥补这些理论与实证研究中的不足正是本文研究的动力所在。在第3章中小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模式研究中,首先分析了中小型国企的界定及其特点,在探讨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必要性基础上,阐述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三种具体模式——国有独资的非法人企业模式、国有国控的特殊法人模式以及民营化模式,并得出了以下结论:对处于非国有控制的竞争领域的中小国有企业而言,采用民营化的产权改革方式是一条适宜的道路。本章接下来还探讨了我国中小型国企民营化改革的具体模式和各自的适应条件,并分析了产权转让中的定价问题,运用资本资产理论提出了一个简单的产权定价模型。本章最后还分析了政府在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的职能及定位,认为政府要强化市场一般化服务职能,从外部环境上保障中小企业通过正当的市场竞争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在第4章中小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行为主体的博弈分析中,主要是以即将民营化的中小国企为对象,对其产权改革中所涉及的行为主体及其利益取向进行分析,同时针对产权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重点分析产权转让中政府、购买者与寻租者的三方博弈,并就当前职工岗位和待遇合理安排等热点问题对产权改制中政府、企业与职工三方建立相应的博弈模型,基于模型分析,第四章得到了以下结论:职工支持中小型国企改革、同时购买者给予职工较为满意的待遇使得职工继续留在企业工作才能使得效益最优化。本章还提出,政府、企业购买者应与职工多沟通,使得职工获得较好的利益保障,企业购买者利润最大化,改革的成本最小化,才能使得改革更为有序、顺利地进行。在前几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第5章对常德市中小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回顾了常德市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前的基本情况,建立了常德市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改革的具体措施。文章接着以常德棉纺织厂和常德市制革厂为例,对常德市中小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本章最后还考察了常德中小国企整体改制的效果,总结了改革的经验教训。在第6章常德市中小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中,论文设计了一套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然后对常德市中小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样本进行选取、说明并进行改制后的绩效评价,对改制前后绩效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由产权改革引导的公司治理、激励制度及政企关系变化对绩效的影响程度,得出了以下结论:改制能显着地提高常德市国有中小企业的获利能力和资产运营效率,能显着地改善其负债水平,能一定程度地提高企业的销售收入。本章还比较了改制前后样本公司总资产报酬率等财务绩效指标的变化,发现从整体来看,四个财务指标都呈良性发展趋势,改制对企业绩效的提高非常显着。第7章是对全文的总结。首先概述了常德市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的效果,接着分析了常德市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的经验。文章最后对常德市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后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本论文有以下创新点:(1)探讨了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的模式,根据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过程中各行为主体的博弈分析,针对常德市的实际情况,提炼出了适用于常德市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指导原则和思路。为常德市国企改革实践的具体化操作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思路。(2)运用数理统计研究方法,对常德市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后企业绩效的改进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具有代表性的改制企业展开了深度个案研究,为今后深化改革总结了经验和教训。(3)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设计调查问卷,研究了常德市国企产权改革所引起的公司治理、激励体制、政企关系的变化,进一步分析了产权改革导致企业绩效提高的深层次原因。今后本文在完善国企改革后的制度建设、减少改革成本,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上可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使得国企产权改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更为优化的结果。
石淑华[8](2005)在《中国现阶段反垄断问题研究 ——关于行政垄断的经济学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以马克思、列宁的垄断理论为指导,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关垄断理论,并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对中国的行政垄断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反对行政垄断,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把“行政垄断”置于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宏观背景中加以考察,突破了以往仅从经济、法律、政策等单一视角对其进行研究的模式,而是从经济、法律、制度等多角度进行系统研究,揭示了行政垄断的概念、特征,分析了行政垄断的概况与成因,研究了打破行政垄断的具体对策:打破行业垄断,必须把政企分开、产业重组、引入非公有制经济、建立相对独立的管制机构等结合在一起;而打破地方垄断,则从体制改革、法律规范调整、政绩考核体系改革等方面同时入手。只有如此,才能推动中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垄断性行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郑小玲[9](2011)在《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09)》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指出:“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分税制。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特别是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调减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构建公正的财政税费体系,完善合理的财政支出规模,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是现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进一步改革必须在反思财政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之上进行。本论文研究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纵观建国以来的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财政管理体制的频繁变动,是与国家整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财权在“放”与“收”、“集中”与“分散”之间屡经周折,从建国初的高度集中、统收统支,到改革初期的“分灶吃饭”,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确立后的分税制,再到目前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均有其内在的历史发展规律。因此,本论文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财政管理体制,探索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演变特征与规律,为财政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创新提供历史经验。进而深入剖析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与问题,挖掘体制弊端的内在原因,以作为财政收入来源的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问题为研究视角,通过斯塔克尔伯格博弈分析模型对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国资收益分配关系进行博弈分析。最后,在对财政管理体制进行历史分析、弊端剖析的基础上,本论文对现有财政管理体制的模式进行进一步创新,并为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郭春媛[10](2019)在《我国文物保护经费有效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物保护经费是我国文物保护的基础,是文物事业发展的保障,经费能否充分、有效供给是社会对文物工作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一直实行文物保护经费政府供给,在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共同关注下,文物保护经费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增强中央政府文物保护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2013年以来,我国文物保护经费供给遇到严峻挑战,基层文物保护经费严重不足,地方政府缺乏文物保护经费供给动力,企业和个人参与文物保护经费供给渠道不畅,公众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满意度不增反降,我国文物保护经费陷入供给不力、效率低下的困境。本文以文物保护经费供给为切入点,通过大量数据资料分析,修正文物保护经费供给体系存在问题,探讨文物保护经费有效供给途径,希望通过经费供给方式的调整解决基层文物保护困境,调动地方政府文物保护积极性,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局面,满足公众对文物产品的供给需求。本文研究方法上选择公共财政理论做为研究文物保护经费供给的理论基础,以建国以来我国文物事业发展历程及趋势做为研究的现实依据,梳理文物保护经费供给情况,对照公共财政理论的公共性、有限性、公平性和效率原则,从文物保护经费供给规模、供给主体、供给结构、供给效率四个方面对文物保护经费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逐一论述,剖析文物保护经费供给与公共财政要求和我国文物事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文章收集整理了建国以来我国文物保护经费供给的数据资料,对长时段内经费供给数量及分配进行纵向对比,同时开展跨行业、跨国界的横向比较,使经费供给分析更具说服力。通过对比分析,对我国文物保护经费供给问题有了更为清醒的认知。文物保护经费供给受公共财政体制和文物事业发展双重影响,伴随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和文物事业转型的影响,文物保护经费供给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经费供给的调整滞后于财政体制演变步伐,滞后于文物事业发展脚步,直接导致文物保护产品供给与公众需求矛盾突显。主要表现为:文物保护经费供给总体规模不足,与我国庞大的文物资源数量不相匹配;经费供给主体单一,政府垄断式供给加重公共财政负担,限制了经费规模和公众参与程度;供给结构不合理,文物保护经费供给范围有限,对不同类型文物保护主体存在供给对象差异化,供给方向偏重于微观项目实施而忽视宏观调控,在文物资源分布及经济发展不同区域间明显供给不均衡的现状,与我国文物保护制度及事业发展现状不相适应;供给效率低下,文物保护经费投入效果缺乏考核标准,财政资金效率未得到充分体现等等。虽然不能将文物产品供给之成败完全归咎于经费供给制度,但经费供给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是我们文物保护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经费做为撬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物保护经费供给存在的问题已经导致了文物保护产品供需矛盾,引发了公众对文物保护产品供给现状的不满。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供给,成为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现阶段面临的关键环节。“以政控财,以财行政”,要解决文物保护产品供给问题,必须透过经费解决行政管理领域需要改进的环节,通过经费供给制度的调整转变管理行为,学会以经费为杠杆发挥文物保护职能,最终实现对文物保护产品的充分有效供给。文物主管部门要从具体审批事项中超脱出来,转而关注文物管理政策研究和文物保护经费制度设计,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共同参与文物保护。为此一要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文物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根据文物保护产品的不同类型,合理确定政府、企业、公益组织不同供给主体,形成政府公共财政引导型供给为主导,企业、个人资本参与型供给为补充,公益组织志愿型供给为辅助的多元化供给体系;二要多方供给,扩大文物保护经费供给规模,调动政府、企业、公益组织及文博单位自身优势,探索多方供给模式;三要事权财政一致,优化文物保护经费供给结构,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文物保护事权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财权,建立第三方对文物部门支持的工作机制;四要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经费供给行为规范化,完善经费供给法制和标准建设;五要提升治理能力,增强文物保护经费供给效率,适应新形势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趋势和公众需求,提升文物保护工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现文物保护经费供给规范化,为文物产品的充分有效供给提供保障。本文的创新之处有四:一是运用公共财政理论分析文物保护经费供给,为研究寻找到明确的理论基础;二是从供给规模、供给主体、供给结构、供给效率四个角度分析文物保护经费供给现状及问题,构建出文物保护经费供给分析的系统框架;三是提出了新的中央与地方文物保护事权划分标准并以此构建事权财权一致的管理模式,即将现有的以属地管理为原则的事权划分体系,调整为以所承担的工作内容为原则的新型事权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财权;四是提出建立省级以下文物保护经费转移支付制度,解决基层文物保护经费困境。文物保护经费供给事关我国文物事业发展大计,是国家文物事业发展政策的体现,有效的经费供给对于满足公众对文物保护产品的需求、提升文物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开创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新局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国有企业“分灶吃饭”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企业“分灶吃饭”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政府预算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 |
一、政府预算的基本内涵 |
二、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 |
三、政府预算的一般原则 |
四、政府预算的基本功能 |
五、政府预算的体系、形式与管理流程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府预算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府预算思想 |
二、列宁的政府预算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的政府预算思想 |
四、简评 |
第三节 西方政府预算理论 |
一、政府渐进预算理论 |
二、公共选择中的预算理论 |
三、“软预算约束”理论 |
四、公共决策中的预算理论 |
五、绩效预算理论 |
六、简评 |
第四节 制度变迁理论 |
一、制度与制度变迁 |
二、制度变迁的原因、条件与方式 |
三、制度变迁的三大理论组合 |
四、制度变迁的渐进性与路径依赖 |
五、简评 |
第二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预算制度(1949——1977) |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政府预算制度 |
一、政府预算制度的形成背景 |
二、政府预算制度的初步形成 |
三、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预算制度 |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
二、分类分成的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特点 |
三、财政分权与预算管理体制的调整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评价 |
一、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特点 |
二、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成就与缺陷 |
第三章 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预算制度(1978——1997) |
第一节 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
一、“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78——1992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 |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1997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 |
第二节 放权让利与政府预算制度的分权化改革 |
一、“分灶吃饭”:1980——1984年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预算体制 |
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1985——1987年的财政预算体制 |
三、“财政大包干”:1988——1993年的财政预算体制 |
四、“分灶吃饭”改革中政府预算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
第三节 分税制改革与政府预算管理权的上收 |
一、分税制改革的提出 |
二、分税制改革的原则、指导思想 |
三、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四、分税制配套改革与政府预算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
第四节 政府预算制度分权化改革评价 |
一、政府预算制度分权化改革的成就与不足 |
二、政府预算制度分权化改革的基本特点 |
第四章 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与政府预算制度改革(1998——2013) |
第一节 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 |
一、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提出 |
二、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以公共化为导向的政府预算制度改革 |
一、部门预算改革 |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
三、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
四、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 |
五、“金财工程”建设 |
六、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
七、全口径预算改革的提出与启动 |
第三节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尝试 |
一、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依据 |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演进过程 |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主要内容 |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关系 |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成效与不足 |
第四节 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的基本评价 |
一、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的成就 |
二、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的基本特征 |
三、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趋向 |
第五章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预算制度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英国政府预算制度与经验借鉴 |
一、英国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
二、英国政府预算收支分类 |
三、英国政府预算编制与执行 |
四、英国政府的预算监督 |
五、英国政府预算法律体系 |
六、英国政府预算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二节 美国政府预算制度与经验借鉴 |
一、美国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
二、美国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与执行 |
三、美国政府预算的审计与监督 |
四、美国政府预算的法律体系 |
五、美国政府预算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三节 日本政府预算制度与经验借鉴 |
一、日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
二、日本政府预算的编制 |
三、日本政府预算的审议和执行 |
四、日本政府预算监督 |
五、日本政府预算的法律体系 |
六、日本政府预算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六章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现行模式与缺陷 |
第一节 中央政府预算改革分析 |
一、中央层面政府预算改革 |
二、中央层面政府预算改革存在的不足 |
第二节 地方政府预算改革模式探索 |
一、“河北模式”:系统规范化预算改革 |
二、“广东模式”:阳光财政改革 |
三、“温岭模式”:参与式预算改革 |
四、地方政府预算改革简评 |
第七章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思路与创新模式 |
第一节 树立现代政府公共预算理念 |
一、公共理念 |
二、法治理念 |
三、绩效理念 |
第二节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
一、坚持的基本原则 |
二、近期目标 |
三、中长期目标 |
第三节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
一、近期改革建议 |
二、中长期改革建议 |
第四节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创新模式的初步构想 |
一、“五级政府三级预算”的中间过渡型预算模式 |
二、以“基金制”为特征的政府复式预算体系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六、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地方政府债务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地方政府举债的合理性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建立前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
三、改革开放初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
四、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现状分析 |
一、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测算 |
二、各省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现状分析 |
一、债务层级结构 |
二、债务区域结构 |
三、举债主体结构 |
四、资金来源结构 |
五、债务投向结构 |
六、债务期限结构 |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的定性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财政分权因素 |
一、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
二、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问题突出 |
三、地方政府融资机制不健全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政治体制因素 |
一、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不完善 |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
三、地方官员违规举债问责机制不完善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宏观政策性因素 |
一、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影响 |
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
三、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四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债务管理制度因素 |
一、缺乏有力的债务风险管理机构 |
二、用债效率低 |
三、偿债无保障 |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的定量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二、晋升激励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第二节 模型设计与样本选择 |
一、模型设计 |
二、样本数据及变量选择 |
第三节 实证检验 |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二、回归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风险 |
一、规模风险 |
二、结构风险 |
三、效率风险 |
四、外在风险 |
第二节 运用常规指标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一、债务负担率 |
二、债务率 |
三、偿债率 |
四、债务依存度 |
五、或有债务比例 |
六、或有债务与综合财力比率 |
第三节 运用资产负债分析法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一、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框架 |
二、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分析 |
三、考虑流动性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联合分析 |
第四节 稳增长和防风险目标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
一、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 |
二、省级层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 |
第七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 |
一、地方政府债务概况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 |
三、风险管理机制 |
第二节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 |
一、地方政府债务概况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 |
三、风险管理机制 |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及风险预警 |
一、巴西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 |
二、墨西哥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 |
三、哥伦比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
第四节 国际比较对我国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启示 |
一、对地方债务融资机制要利用和管理相结合 |
二、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要制度约束和市场监督相结合 |
三、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要和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 |
四、应对地方债务危机要事前预警和事后处置相结合 |
第八章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正确处理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
一、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二、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城镇化的关系 |
三、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区域差异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央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
一、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 |
二、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 |
三、完善地方官员考核机制 |
四、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构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
一、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 |
二、完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 |
三、积极应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
四、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4)适应性调整: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体制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核心概念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理论创新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创新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写作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体制转型的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体制转型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体制转型的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对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对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
三、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产权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对新制度主义产权理论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对新制度产权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
三、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四节 新制度主义国家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对新制度主义国家理论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对新制度主义国家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
三、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五节 新制度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对新制度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研究 |
二、国内学者对新制度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与应用 |
第三章 制度、行为与意识形态 |
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变迁 |
一、制度 |
二、制度变迁 |
第二节 产权、企业产权制度与产权制度绩效 |
一、产权与产权形式 |
二、产权制度与企业产权制度 |
三、产权制度绩效 |
第三节 行为者及其利益 |
一、企业行为及其利益目标 |
二、中央政府行为及其利益目标 |
三、地方政府行为及其利益目标 |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观念 |
一、意识形态 |
二、传统文化观念 |
第四章 中国体制转型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中国体制转型的基本特征 |
一、制度变迁主体的适时转换 |
二、诱致性与强制性相伴的制度变迁方式 |
三、制度变迁路径的过渡性与适应性 |
四、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 |
第二节 中国体制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制度环境 |
二、利益集团与权力分配 |
第五章 体制转型中产权制度的适应性调整 |
第一节 产权制度的外适应力:制度效率的相对性与适应性 |
一、制度外适应力的含义 |
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适应性调整 |
三、民营企业产权制度适应性调整 |
第二节 产权制度的内适应力不足:制度的非耦合与非协调 |
一、产权改革、外部竞争机制、内部治理机制三者之间的非耦合 |
二、制度供求不协调,相关制度安排配套改革不到位 |
第三节 产权制度的实质绩效不足:国企改革中的“效率与公平”目标失衡 |
一、国有企业的双重属性与双重目标 |
二、国有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的失衡 |
第六章 体制转型中政府行为的适应性调整 |
第一节 体制转型中中央政府行为的适应性调整 |
一、中央政府放权行为的主要内容 |
二、中央放权行为中的适应性调整 |
第二节 体制转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适应性调整:以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为例 |
一、苏南模式强制性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 |
二、温州模式诱致性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 |
三、地方政府行为调整的适应性特征 |
第三节 政府行为调整中的“制度性悖论” |
一、“诺斯悖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
二、中央政府行为悖论及原因分析 |
三、地方政府行为悖论及制度性因素 |
第七章 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 |
第一节 体制转型中官方意识形态调整轨迹 |
一、改革方向和改革目标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过程 |
二、关于“所有制”与“国有企业”观念的转变 |
三、“效率与公平”的分配观念的变迁 |
第二节 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调整的特征 |
一、官方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并行 |
二、意识形态与其他制度安排及制度环境的双向适应性 |
三、稳定性与灵活性统一 |
四、渗透着实践理性的实用主义特征 |
第三节 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调整的层级性与区域性差异 |
一、意识形态调整的层级性差异 |
二、意识形态调整中的区域性差异 |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与观念调整中的“非适应性”问题 |
一、意识形态调整滞后 |
二、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不协调 |
第八章 中国体制转型中的适应性调整趋向 |
第一节 企业产权制度的适应性调整趋向 |
一、继续深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
二、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
三、健全外部竞争机制,培育充分竞争的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
四、合理确定国有企业的社会目标与市场目标,以实现其公平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均衡发展 |
五、健全与完善其他相关政治、经济与法律制度的配套改革 |
第二节 政府行为的适应性调整趋向 |
一、正确处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 |
二、政府行为目标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
三、完善地方政府权力制衡机制 |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趋向 |
一、继续发展与完善主流意识形态 |
二、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基础和价值观念体系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部分 |
二、论文部分 |
三、外文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视角:体制与政策演变及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重要概念 |
1.1.1 经济发展 |
1.1.2 财政体制 |
1.1.3 财政政策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
1.2.2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因素 |
1.2.3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 |
1.2.4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政策 |
1.2.5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体制 |
1.2.6 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
1.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系统工程 |
1.3.3 从财政视角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1.4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与不足 |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 |
2.1 早期经济增长理论 |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2 历史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3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4 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5 熊彼特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
2.2.1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
2.2.3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 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
2.3.1 二元结构理论 |
2.3.2 中心—边缘理论 |
2.3.3 发展级理论 |
2.3.4 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理论 |
2.4 其他经济发展理论 |
2.4.1 新制度主义理论 |
2.4.2 激进主义发展理论 |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评价 |
2.4.4 后发优势发展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演变 |
3.1 财政体制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分析 |
3.1.1 政府间财政体制与经济发展方式 |
3.1.2 政府与企业(个人)间财政分配关系与经济发展方式 |
3.2 改革前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关系(1949-1978) |
3.2.1 经济赶超: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 |
3.2.2 统收统支:增长支出需要的财政体制 |
3.2.3 二者之间的关系 |
3.3 改革后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关系(1978-1994) |
3.3.1 市场培育:以转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 |
3.3.2 放权让利:经济转型中的财政体制 |
3.3.3 二者之间的关系 |
3.4 建立市场经济后的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关系(1994-) |
3.4.1 由粗放到集约: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发展方式 |
3.4.2 分税制: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则政体制 |
3.4.3 二者之间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演变 |
4.1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1949-1978) |
4.1.1 政策背景 |
4.1.2 政策内容 |
4.1.3 政策效果 |
4.2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1978-1995) |
4.2.1 政策背景 |
4.2.2 政策内容 |
4.2.3 政策效果 |
4.3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1995-) |
4.3.1 政策背景 |
4.3.2 政策内容 |
4.3.3 政策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选择 |
5.1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判断 |
5.1.1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评判指标 |
5.1.2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判断 |
5.2 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
5.2.1 调整经济结构 |
5.2.2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
5.2.3 保障和改善民生 |
5.2.4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
5.2.5 深化体制改革 |
6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对策建议 |
6.1 财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原则 |
6.1.1 近期与中长期相结合 |
6.1.2 国家、企业和个人相结合 |
6.1.3 中央和地方相结合 |
6.2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体制 |
6.2.1 建立中央与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
6.2.2 加快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6.2.3 改革省以下财政体制 |
6.3 完善则政政策 |
6.3.1 大力推动自主创新 |
6.3.2 支持结构优化升级 |
6.3.3 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
6.3.4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
6.3.5 保障和改善民生 |
6.4 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
6.4.1 加快财政法制建设 |
6.4.2 强化管理基础工作 |
6.4.3 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
6.4.4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
6.4.5 加强财政监督 |
6.4.6 稳步推进预算公开 |
参考文献 |
(6)顺德城镇化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议题的确立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议题的确立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既有研究综述 |
1.3.1 既有相关理论基础 |
1.3.2 既有相关研究进展 |
1.3.3 既有研究总结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与基本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1.7 研究对象界定 |
1.7.1 相关概念解释 |
1.7.2 研究对象界定 |
1.8 广东顺德的实证研究 |
1.8.1 顺德简介 |
1.8.2 顺德城镇化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
1.8.3 顺德城镇化研究的内容构成 |
第二章 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角色与行为逻辑建构 |
2.1 我国政府组织结构与治理行为的制度基础 |
2.1.1 条块关系与M型组织结构 |
2.1.2 政府治理的层级发包制 |
2.2 不同层级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差异 |
2.2.1 利益目标的选择偏好差异 |
2.2.2 各级政府的行为权力差异 |
2.3 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角色发现与理论建构 |
2.3.1 城镇化模式“上”“下”之争与地方政府的“模糊”角色 |
2.3.2 地方政府作为“中间者”的角色提出 |
2.3.3 “中间者”的角色理论建构 |
2.4 地方政府作为“中间者”的行为逻辑 |
2.4.1 “中间者”行为的影响因素 |
2.4.2 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 |
2.4.3 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行为选择模式 |
2.5 城镇化中地方政府的主要行为手段 |
2.5.1 间接推动到直接推动的方式转变 |
2.5.2 资源经营手段 |
2.5.3 区划调整手段 |
2.5.4 增长式规划制定手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镇企业主导农村就地城镇化起步(1978-1992):顺德县政府“中间者”向下靠拢型行为模式 |
3.1 社会发展背景:改革开放初期的乡镇工业 |
3.1.1 国家社会背景 |
3.1.2 顺德的乡镇企业发展 |
3.2 城镇化特征: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的乡村就地非农化转移 |
3.2.1 人口方面:离土不离乡的就地非农化转移 |
3.2.2 经济社会方面:乡镇企业造就经济奇迹 |
3.2.3 土地空间方面:生产空间扩张下的点状分散式格局 |
3.2.4 小城镇发展:差异化发展下的相对均衡 |
3.3 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3.3.1 资源经营:扶持乡镇企业推动城镇化起步 |
3.3.2 区划调整:县政府的“强中心”策略 |
3.3.3 发展规划:姗姗来迟的“良容桂经济中心区”设想 |
3.3.4 地方政府推动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
3.4 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 |
3.4.1 顺德政府的行为影响因素 |
3.4.2 各级政府行为关系:镇主导下的“省-县-镇”联合 |
3.4.3 顺德县政府的“中间者”向下靠拢型行为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化改革下城镇化快速发展(1992-2002):顺德市政府“中间者”抗衡上下型行为模式 |
4.1 社会发展背景:市场化转变与配套制度改革 |
4.1.1 国家社会背景 |
4.1.2 顺德的试点建设与市场化体制改革 |
4.2 城镇化特征:村强城弱的城乡混杂格局 |
4.2.1 人口方面注:本地人口就地非农化与外来流动人口激增 |
4.2.2 经济方面注:市场经济转制下工业化大发展 |
4.2.3 社会方面:社会公共事业建设起步 |
4.2.4 土地空间方面:城乡混杂的线轴蔓延式格局 |
4.2.5 小城镇发展:村强城弱的村镇关系反转 |
4.3 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4.3.1 强推市场化改革:备受争议的乡镇企业改制 |
4.3.2 土地为核心的各类城市资产经营 |
4.3.3 区划调整:乡村到城市型的建制转变与中心区扩张 |
4.3.4 增长式规划:城市规模扩张与中心强化 |
4.3.5 顺德城镇化的地方政府行为机制 |
4.4 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 |
4.4.1 顺德政府的行为影响因素 |
4.4.2 各级政府行为关系:县级市为主导与村级力量崛起 |
4.4.3 顺德市政府的“中间者”抗衡上下型行为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转向社会的城市化初步协调发展(2002-2009):顺德区政府“中间者”受制上下型行为模式 |
5.1 社会发展背景 |
5.1.1 国家社会背景 |
5.1.2 顺德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兼顾经济与社会发展 |
5.2 城镇化特征:兼顾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城市现代化 |
5.2.1 人口方面:户籍一体化与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问题 |
5.2.2 经济方面:现代制造业体系建立与高新技术产业兴起 |
5.2.3 社会方面:公共事业建设全面铺开 |
5.2.4 土地空间方面:工业用地集约化建设与佛山都市功能承接 |
5.2.5 小城镇发展与镇街关系:各自为政转向初步联合协作 |
5.3 城市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5.3.1 区划调整:顺德撤市设区与行政建制的完全城市化 |
5.3.2 工业用地集约化建设下的土地资源争夺 |
5.3.3 从企业到城市的全面化品牌经营 |
5.3.4 规划手段:城市化水平成为直接发展目标与佛山都市功能承接 |
5.3.5 顺德城镇化的地方政府行为机制 |
5.4 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 |
5.4.1 顺德政府的行为影响因素 |
5.4.2 各级政府行为关系:佛山市与顺德镇村的上下分离及对抗 |
5.4.3 顺德区政府的“中间者”受制上下型行为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改革全面深化的城市化内涵发展(2009年至今):顺德区政府“中间者”融合上下型行为模式 |
6.1 社会发展背景 |
6.1.1 国家社会背景 |
6.1.2 顺德全面深化的综合改革 |
6.2 城镇化特征:区域化协作与城市化内涵式发展 |
6.2.1 人口方面: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 |
6.2.2 经济方面: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入融合下新型产业发展 |
6.2.3 社会方面:社会发展规划与各项社会改革及建设 |
6.2.4 土地空间方面:三旧改造推进空间升级与三大片区的区域融合 |
6.3 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6.3.1 区划调整:省直管下的城市化行为自主权提升 |
6.3.2 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城市化内涵式发展 |
6.3.3 资源经营:从空间生产到科技创新下的工业复兴 |
6.3.4 规划手段:区域化协作中寻求发展 |
6.3.5 顺德城镇化的地方政府行为机制 |
6.4 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 |
6.4.1 顺德政府的行为影响因素 |
6.4.2 各级政府行为关系:“省-区-镇”协同与区镇权力重构 |
6.4.3 顺德区政府“中间者”融合上下型行为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地方政府的“中间者”理论 |
二、顺德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
1.顺德城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
2.顺德地方政府的主要行为演变 |
3.各级地方政府的关系演变 |
4.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及其空间结果演变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常德市国企改革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1.2.1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回顾 |
1.2.2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现状分析 |
1.3 国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启示 |
1.3.1 国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回顾 |
1.3.2 国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对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启示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目的 |
1.4.2 意义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6 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6.1 研究的方法 |
1.6.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西方产权理论与代理理论的相关研究 |
2.1.1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相关研究 |
2.1.2 代理理论的相关研究 |
2.2 我国国企产权改革的必要性之争 |
2.2.1 国企必须进行产权改革的观点 |
2.2.2 中小国企产权改革的相关论述 |
2.2.3 国企产权改革不必要的观点 |
2.3 我国国企产权改革后的绩效评价 |
2.3.1 产权改革提高企业绩效的观点 |
2.3.2 产权改革与企业绩效没有必然联系的观点 |
2.4 现有研究的评述 |
2.4.1 西方产权理论与代理理论的评述 |
2.4.2 我国国企产权改革研究的评述 |
第3章 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的模式研究 |
3.1 我国中小型国企的界定、特点及作用 |
3.1.1 中小型国企的界定 |
3.1.2 我国中小型国企的特点与作用 |
3.2 我国中小型国企进行产权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
3.2.1 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的有利条件 |
3.2.2 中小国企产权改革与企业绩效改善的逻辑联系 |
3.3 我国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的目标——民营化 |
3.3.1 国有企业的分类 |
3.3.2 国企分类改革的三类模式 |
3.4 我国中小型国企民营化改革的具体模式 |
3.4.1 股份合作制 |
3.4.2 管理层收购(MBO) |
3.4.3 出售拍卖 |
3.5 中小型国企产权转让中的产权定价问题 |
3.5.1 中小型国企产权定价的主要方式 |
3.5.2 中小型国企产权转让中产权定价的对策分析 |
3.6 中小型国企民营化后的政府定位与职能 |
3.6.1 提高本地区投资环境的竞争力 |
3.6.2 创造有利于非公有经济发展的竞争环境 |
3.6.3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加强政府服务功能 |
3.6.4 在利益独立的基础上进行政企合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小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行为主体的博弈分析 |
4.1 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中涉及的行为主体 |
4.2 相关行为主体的利益取向 |
4.3 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中各行为主体的博弈分析 |
4.4 产权转让中政府、购买者和寻租者的博弈模型分析 |
4.4.1 政府、购买者和寻租者的博弈模型建立及分析 |
4.4.2 政府、购买者及寻租者的三方博弈结果分析 |
4.5 产权改制中政府、企业与职工的博弈模型分析 |
4.5.1 政府、企业和职工的博弈模型建立及分析 |
4.5.2 政府、企业及职工的三方博弈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常德市中小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实践 |
5.1 常德市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前的基本情况 |
5.1.1 常德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 |
5.1.2 常德市中小型国有企业改革前的主要问题 |
5.2 常德市中小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5.2.1 指导思想 |
5.2.2 基本原则 |
5.3 常德市中小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具体措施 |
5.4 常德市中小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案例分析 |
5.4.1 常德棉纺织厂产权改制方案分析 |
5.4.2 常德市制革厂产权改制案例分析 |
5.5 常德市中小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效益考察 |
5.5.1 改革后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 |
5.5.2 改革后对职工的影响 |
5.5.3 改革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
5.5.4 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常德市中小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绩效的实证分析 |
6.1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6.1.1 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 |
6.1.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及改进 |
6.1.3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 |
6.1.4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评价 |
6.1.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设定 |
6.2 常德市中小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前后的绩效对比分析 |
6.2.1 样本的选取与说明 |
6.2.2 改制前后绩效对比的实证分析 |
6.3 产权改革后中小国有企业绩效改善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1 产权改革指标量表的信度检验 |
6.3.2 影响因素模型的建立 |
6.3.3 改制后绩效改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常德市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的效果与经验 |
7.1.1 常德市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的效果 |
7.1.2 常德市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的经验 |
7.2 常德市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后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7.2.1 主要问题 |
7.2.2 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结构方程模型源程序 |
附录二:常德市国有企业改革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中国现阶段反垄断问题研究 ——关于行政垄断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垄断理论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垄断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垄断理论 |
二、列宁的垄断理论 |
三、其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家的垄断理论 |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垄断理论 |
一、古典经济学的垄断理论 |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垄断理论 |
三、新古典经济学的垄断竞争理论 |
第三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垄断理论 |
一、熊彼特的“创新”垄断理论 |
二、哈耶克的双重垄断理论 |
三、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垄断理论 |
四、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垄断效率的争论 |
五、福利经济学的垄断理论 |
第四节 垄断理论史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一、经济学说史中垄断理论的指导意义 |
二、借鉴以往的垄断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垄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
第二章 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行政垄断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行政垄断的概念及其分类 |
一、“行政垄断”这一范畴的源起 |
二、行政垄断的概念 |
三、行政垄断的分类 |
第二节 行政垄断的构成与特征 |
一、行政垄断的构成 |
二、行政垄断的特征 |
第三节 行政垄断和其它垄断概念的关系 |
一、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 |
二、行政垄断与国家垄断 |
三、行业垄断与部门垄断 |
四、行业垄断与自然垄断 |
第四节 行政垄断的测量 |
一、地方性行政垄断程度的测量 |
二、行业性行政垄断程度的测量 |
第三章 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行政垄断的概况 |
第一节 地方性行政垄断概况 |
一、地方保护的手段与形式 |
二、地方保护的对象 |
三、地方保护的地区分布 |
第二节 行业性行政垄断概况 |
一、自然垄断性行业的行政垄断 |
二、特许经营性行业的行政垄断 |
第三节 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不同时期行政垄断的比较研究 |
一、我国经济市场化初期的行政垄断 |
二、我国经济市场化中后期的行政垄断 |
三、我国经济市场化初期与中后期行政垄断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行政垄断成因的系统分析 |
第一节 分权改革与行政垄断 |
一、政府利益的理论考察及其评价 |
二、地方政府利益的实现—分权性改革 |
三、财政分权改革视角下(地方)行政垄断的形成机制 |
第二节 职能转换与行政垄断 |
一、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
二、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与行政垄断 |
第三节 法律规制与行政垄断 |
一、我国规制行政垄断的立法现状 |
二、我国目前反行政垄断法律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行政垄断与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第一节 行政垄断对资源配置的微观效率影响 |
一、行业性行政垄断对资源配置的微观效率影响 |
二、地方性行政垄断对资源配置的微观效率影响 |
第二节 行政垄断对资源配置的产业效率影响 |
一、行业性行政垄断对资源配置的产业效率影响 |
二、地方性行政垄断对资源配置的产业效率影响 |
第三节 行政垄断对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率影响 |
一、行业性行政垄断对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率影响 |
二、地方性行政垄断对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率影响 |
第六章 打破行业性行政垄断的对策分析--兼论中外打破自然垄断行业中行政垄断的异同 |
第一节 中外自然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特征比较分析 |
一、近代中外自然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性 |
二、西方发达国家自然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特征 |
三、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特征 |
四、中西方自然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比较分析 |
第二节 中外自然垄断行业行政垄断改革现状的比较分析 |
一、西方国家打破自然垄断行业中行政垄断的对策及其评价--以英国电信业为例 |
二、我国自然垄断行业中的行政垄断改革的特点及其改革进程 |
第三节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行政垄断改革的对策分析 |
一、政企分开与自然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改革 |
二、产权变革与自然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改革 |
三、市场开放与自然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改革 |
四、政府规制与自然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改革 |
第四节 我国打破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案例分析--茂化实华被中石化断料事件研究 |
一、茂化实华被中石化断料事件—一个民营油企的生存 |
二、茂化实华被中石化断料的原因分析 |
三、茂化实华被中石化断料事件研究的启示 |
第七章 打破地方性行政垄断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打破地方性行政垄断必须进行体制改革 |
一、转变地方政府职能、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切实理顺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 |
三、积极推进地方国企改革进程,消除地方性行政垄断的微观基础 |
第二节 打破地方性行政垄断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
一、加快立法进程,完善法律体系 |
二、建立专门负责全国统一市场的行政执法机构,加大执法力度 |
三、健全司法独立制度,实现地方行政权与地方司法权的真正分离 |
四、建立对地方性行政垄断的司法审查制度 |
第三节 打破地方性行政垄断必须改革政治激励机制 |
一、目前地方政府领导人的政治激励机制及其缺陷 |
二、构建新的地方政府领导人政治激励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
三、构建新的地方政府领导人政治激励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9)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0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TABLE OF CONTENTS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框架与内容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章 财政管理体制研究的范畴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范畴的界定 |
一、财政 |
二、体制与制度 |
三、财政管理体制与财政管理制度 |
第二节 财政管理体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财政分权理论的流变 |
二、制度变迁理论 |
三、公共财政理论 |
第二章 高度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与调整(1949—1957)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财政面临的困难局面 |
第二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经工作的任务与重心 |
一、第一阶段财经工作的任务和重心:"统一、调整" |
二、第二阶段财经工作的任务和重心:"边抗、边稳、边建" |
第三节 高度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强化 |
一、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 |
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管理体制 |
第四节 调整与变革旧生产关系的财税政策 |
一、政策背景 |
二、调整的财税政策 |
第五节 "一五"计划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 |
一、政策背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
二、"一五"计划时期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
三、"一五"时期财政相关制度的修正与调整 |
第三章 传统体制下财政管理体制的嬗变与特征(1958—1977) |
第一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 |
一、政策背景:行政性分权与"二五"计划 |
二、"大跃进"过度放权与财政虚假问题 |
三、"大跃进"时期财政管理体制的变革 |
四、"大跃进"时期财政管理体制的反思 |
五、国民经济调整中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
第二节 十年"文革"时期财政管理体制的频繁变革 |
一、"文革"发动时期财政经济的混乱 |
二、"文革"时期频繁的财政管理体制调整 |
三、放权与集权的平衡:总额分成 |
四、从"包干"到"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 |
第三节 传统体制下财政管理体制运行的特征及评价 |
第四章 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1978—1993) |
第一节 财政分权化改革的政策背景和路径选择 |
一、政策背景:放权让利——拉开整体经济改革序幕 |
二、财政分权化改革的路径选择与阶段划分 |
第二节 以"分灶吃饭"开启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 |
一、政策背景 |
二、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体制的主要实践模式 |
三、关于财政包干制改革的简评 |
第三节 与市场化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一、工商税制改革的启动 |
二、政府与企业间利润分配关系的变化:两步"利改税" |
第四节 多种形式的地方财政包干体制 |
第五节 对"放权让利"为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的历史评述 |
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
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渐进式的制度变迁 |
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孕生财政公共化 |
四、财政管理体制的内生化弊端仍然存在 |
第五章 实行分税制以来公共财政体制基本框架的形成与完善(1994—2009) |
第一节 制度创新:以"分税制"为核心的分级财政体制改革 |
一、"分税制"分级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
三、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建立 |
四、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后续调整 |
五、对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评价 |
第二节 目标定位:构建公共财政框架 |
一、规范政府收入行为:建立和完善现代税收制度 |
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三、公共财政导向下的预算体制改革与支出制度建设 |
四、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进 |
五、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
第六章 公共财政框架下现行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的缺陷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缺陷与原因分析 |
一、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划分不清 |
二、税权高度集中,划分不规范 |
三、政府间收入划分不合理,地方税体系不健全 |
四、转移支付制度问题重重,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加剧 |
五、税收返还制度无法实现收入再分配的目标 |
六、分税制与税收制度不协调,收入征管和分税制脱节 |
七、沿用旧体制的办法,没有对地区间横向分配做出合理调整 |
八、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尚待完善 |
第二节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目标偏离的原因分析 |
一、判断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失真 |
二、对"诸侯割据"的历史恐慌 |
三、财政分配的集中惯性和暗箱操作 |
四、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与维持既得利益机制 |
五、税制改革存在判断失误 |
六、我国政府间财力与事权不相匹配 |
第七章 分级财政管理体制下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关系的博弈分析——基于国资收益分配的视角 |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在国资收益分配上的博弈分析的内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内涵界定 |
二、斯塔克尔伯格博弈分析模型 |
第二节 传统体制下的两次财政分权对国资利益分配的调整 |
一、检验短缺经济理论:传统体制下的第一次财政分权 |
二、信息、监督问题和短缺经济的平衡:传统体制下的第二次财政分权 |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新格局:分税制的引入 |
第四节 中央与地方在国资利益分配上的博弈分析模型 |
一、十六大以来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现状分析 |
二、存量产权界定: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前提 |
三、中央与地方政府国资收益分割的最优解 |
四、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政策思路 |
第八章 公共财政框架下现行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与创新的目标模式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现行财政体制的目标模式——分税制的进一步创新 |
一、市场经济发展对分税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
二、分税制创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三、市场经济下中国分税制创新的目标 |
第二节 现行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一、健全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二、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 |
三、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
四、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建立现代政府预算制度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我国文物保护经费有效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重要概念诠释 |
1.2.1 文物类型 |
1.2.2 文物保护经费 |
1.2.3 文物保护经费供给 |
1.3 我国文物保护经费供给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文物保护经费发展历程的研究 |
1.3.2 关于文物保护经费投入的研究 |
1.3.3 关于文物保护经费分配的研究 |
1.3.4 关于文物保护经费管理及使用效率的研究 |
1.3.5 关于文物保护经费与公共财政的研究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思路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3 本文的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我国文物保护经费供给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公共财政理论 |
2.1.1 公共财政理论的诞生 |
2.1.2 公共财政理论概述 |
2.2 公共财政的构建过程 |
2.2.1 西方国家公共财政理论的形成 |
2.2.2 我国财政体制的发展演变 |
2.2.3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需要解决的问题 |
2.3 公共财政与文物保护经费 |
2.3.1 文物保护的公共产品属性 |
2.3.2 公共财政对文物保护经费供给的指导意义 |
2.3.3 文物保护经费供给研究内容 |
第三章 我国文物保护经费供给研究的现实基础 |
3.1 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发展历程 |
3.1.1 文物事业奠基期 |
3.1.2 文物事业探索期 |
3.1.3 文物事业发展期 |
3.1.4 文物事业创新期 |
3.1.5 文物事业转型期 |
3.2 新时期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探索 |
3.2.1 开展文物保护理论体系探索 |
3.2.2 开展文物保护实践模式探索 |
3.3 我国文物保护经费供给历程 |
3.3.1 文物保护经费供给起步阶段 |
3.3.2 中央文物保护经费供给主渠道构建阶段 |
3.3.3 中央文物保护经费供给平稳发展阶段 |
3.3.4 中央文物保护经费供给快速增长阶段 |
3.3.5 中央文物保护经费供给的调整阶段 |
第四章 我国文物保护经费供给问题及成因 |
4.1 我国文物保护经费供给的法制依据 |
4.1.1 公共财政制度依据 |
4.1.2 文物保护法律依据 |
4.2 我国文物保护经费种类及供给方式现状 |
4.2.1 我国文物保护经费种类 |
4.2.2 我国文物保护经费供给方式 |
4.3 文物保护经费政府供给规模 |
4.3.1 文物保护经费政府供给规模及存在问题 |
4.3.2 政府供给规模不足的原因分析 |
4.3.3 小结 |
4.4 文物保护经费供给主体 |
4.4.1 有限政府和公共财政供给有限性 |
4.4.2 我国文物保护经费供给主体现状及存在问题 |
4.4.3 我国文物保护经费供给主体单一的原因 |
4.4.4 小结 |
4.5 文物保护经费供给结构 |
4.5.1 公共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及公平原则 |
4.5.2 文物保护经费供给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
4.5.3 文物保护经费供给结构不合理问题的原因 |
4.5.4 小结 |
4.6 文物保护经费供给效率 |
4.6.1 公共财政法治性与高效供给原则 |
4.6.2 文物保护经费公共财政供给效率现状存在问题 |
4.6.3 文物保护经费供给效率较低的原因 |
4.6.4 小结 |
第五章 文物保护经费供给的国际比较 |
5.1 经费供给法制化 |
5.2 资金来源多渠道 |
5.2.1 政府投入 |
5.2.2 基金会投入 |
5.2.3 社会资本投入 |
5.2.4 文化遗产部门自身经营收入 |
5.3 供给范围差异化 |
5.3.1 界定政府投入使用范围 |
5.3.2 明确政府投入的补助性 |
5.3.3 确定各级政府与非政府部门资金分担比例 |
5.3.4 发挥公益组织作用 |
5.4 资金监管制度化 |
第六章 实现我国文物保护经费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
6.1 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文物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 |
6.1.1 政府:文物保护产品的主导型供给主体 |
6.1.2 企业和个人:文物保护产品的补充型供给主体 |
6.1.3 公益组织:文物保护产品的志愿型供给主体 |
6.2 多方参与供给,扩大文物保护经费供给规模 |
6.2.1 加大中央政府文物保护经费供给规模 |
6.2.2 完善省级以下文物保护经费转移支付体系 |
6.2.3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物保护领域 |
6.2.4 激发文物部门自身活力 |
6.3 事权财政一致,优化文物保护经费供给结构 |
6.3.1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文物保护事权 |
6.3.2 建立中央和地方与事权匹配的财权 |
6.3.3 建立第三方对文物部门支持的工作机制 |
6.4 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经费供给行为规范化 |
6.4.1 完善文物保护经费有效供给法制建设 |
6.4.2 完善文物保护经费有效供给标准建设 |
6.5 提升治理能力,增强文物保护经费供给效率 |
6.5.1 以管理水平提升代替行政命令控制 |
6.5.2 设计公开透明的经费供给决策执行程序 |
6.5.3 构建全方位的经费供给监督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国有企业“分灶吃饭”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13)[D]. 许金柜.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2]中国财政改革30年:政策操作与制度演进[J]. 贾康,赵全厚. 改革, 2008(05)
- [3]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D]. 杨婷婷.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适应性调整: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体制转型研究[D]. 李艳. 南开大学, 2013(07)
-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视角:体制与政策演变及创新[D]. 孙志.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6]顺德城镇化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研究[D]. 邓沁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常德市国企改革的实证分析[D]. 陈君文. 中南大学, 2008(01)
- [8]中国现阶段反垄断问题研究 ——关于行政垄断的经济学分析[D]. 石淑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7)
- [9]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09)[D]. 郑小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10]我国文物保护经费有效供给研究[D]. 郭春媛. 西北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