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ISDN技术的发展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1](2016)在《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从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道路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交通设计、交通服务设施与机电设施、地面公共交通、城市停车交通、交通大数据、交通评价11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交通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交通流理论方面综述了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微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中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宏观交通流理论、网络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方面综述了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与可持续发展、交通出行行为特征、交通调查方法、交通需求预测等;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综述了交通安全规划、设施安全、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行为、车辆主动安全、交通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等;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综述了交通信号控制、通道控制、交通控制与交通分配、车路协同系统、智能车辆系统等;交通管理方面综述了交通执法与秩序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非常态交通管理;交通设计方面综述了交通网络设计、节点交通设计、城市路段交通设计、公共汽车交通设计、交通语言设计等;地面公共交通方面综述了公交行业监管与服务评价、公交线网规划与优化、公交运营管理及智能化技术、新型公交系统;城市停车交通方面综述了停车需求、停车设施规划与设计、停车管理与政策、停车智能化与信息化;交通大数据方面综述了手机数据、公交IC卡、GPS轨迹及车牌识别、社交媒体数据在交通系统分析,特别是在个体出行行为特征中的研究;交通评价方面分析了交通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
马贞[2](2016)在《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ISDN分路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综合业务数据网(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ISDN)是一个数字电话网络国际标准,一种典型的电路交换网络系统。它由综合数字电话网(Integrated Digital Network:IDN)发展而来,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正是因为ISDN是全数字化的电路,所以它能够提供稳定的数据服务和连接速度,不像模拟线路那样对通路的干扰明显。用户在数字线路上更容易开展很多模拟线路无法或者难于保证质量的数字信息业务。对于目前的ISDN用户网来说,通信信道的分路只能通过硬件控制,在增加了运营商的成本的同时,要求ISDN网络侧设备与分路设备接口匹配,造成运营商对网络设备选择上的限制。而对某些特殊的网络侧设备,例如卫星终端,因为接口的不匹配而不能使用分路设备,势必造成通信信道资源的浪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ISDN分路控制协议框架,通过软件的分路控制解决某些特殊网络侧设备无法使用分路设备而造成的B通路浪费的问题,同时可以改善硬件分路带来的上述弊端。论文前面部分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ISDN相关技术的应用现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了之前在其他操作系统上单纯实现ISDN用户-网络接口协议(DSS1)的不足,介绍了 ISDN的基本知识,包括网络结构、特点以及核心技术等。在此基础上,论文详细介绍DSS1分路控制协议架构的组成,包括分路控制协议模块以及相对应的DSS1协议模块两部分。其中分路控制协议模块提供分路、消息监控等功能,DSS1模块用于处理与网络侧信令的交互以及通信链路的连接与维护。本文介绍了协议框架的总体设计、信令流程以及主要模块的工作原理,详细给出了分路控制信令交互的优化设计过程。整个协议架构均为模块化设计,以期达到较好的继承性和扩展性。测试利用标准信令监控器抓取电话呼叫的信令流程,验证了协议架构的功能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王利梅[3](2013)在《运营商核心网IMS现状及融合发展方向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基于IMS技术的网络成为了电信行业的核心网络结构,融合化与IP化相结合是今后电信运营系统的主要攻破方向。这一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优化了当前核心网络结构,在网络成本控制以及网络运营状况方面也形成了全新的战略部署。因此,信息化趋势下关于网络运营商的核心网络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重点介绍了信息化趋势背景下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执行过程,就固定核心网技术转型问题及IMS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细致分析。
王婷[4](2012)在《基于演化硬件的可重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量差异化用户业务的规模化应用,使得现有网络无法适应的问题日趋凸显,底层固有硬件的支撑也不堪重负。针对传统互联网改造只能依靠扩容和改造,路由节点无法实现平滑升级的弊病,亟需探索一种能够适应业务不断发展的开放式可扩展网络体系。可重构柔性网络体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平滑升级和自重构能力的新型网络体系架构,在柔性网络体系中,可重构路由交换平台成为支持快速发展的网络业务多样性需求的关键。为了实现对不同承载业务服务质量需求的支持,必须对可重构路由交换平台中一系列硬件构件的重构能力进行研究。本文将演化硬件作为实现载体,以遗传算法作为组合优化和全局搜索的工具,通过模拟生物进化的方式对可重构路由交换平台中的硬件重构技术进行研究。这种仿生的硬件重构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业务多样性对底层硬件支撑的需求,又可以节约网络升级的成本,符合当今绿色网络和低碳经济的需求。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如下:1.为了探索基于比特流电路重构的进化方法,以SRAM结构的FPGA为研究平台,提出一种基于LUT(look up table)结构的二维映射比特流增量硬件编码方案(Planar MappedBitstream Increments Hardware Coding, PMBIHC),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差分遗传算法(Modified Differential Genetic Algorithm, MDGA)。仿真实验结果表明MDGA算法改进了典型差分遗传算法(Differential Genetic Algorithm, DGA)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及硬件动态重构的效率。2.为了探索基于硬件元构件电路重构的进化方法,对基于硬件元构件的硬件电路编码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可屏蔽底层硬件体差异的硬件元构件构造方法(Hardware ElementComponent of masking differences of underlying hardware, HECMDUH);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因表达式树的硬件元构件编码方案(Hardware element component coding basedon genetic expression tree, HECCGET);从一般意义上给出了元构件间最短连接问题的理论求解方法,为可重构路由交换平台硬件构件的实时重构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3.为了探索基于硬件元构件电路重构的进化方法,对基于硬件元构件的硬件电路遗传算法进行研究,给出了基于硬件元构件的电路最佳构造(Optimal Hardware Construction basedon Element Components, OHCEC)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对遗传算子的设计,提出一种求解OHCEC问题的基本遗传算法(Basic Genetic Algorithm, BGA);在BGA的基础上引入局部优化机制,提出一种求解OHCEC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HGA),该算法将BGA与局部优化的启发式算法相结合大大提高了遗传算法的求解效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BGA和HGA都是有效的,且HGA最优解的性能优于BGA;4.为了探索基于演化硬件的适应度评估函数的设计方法,针对基于比特流的进化电路,提出一种线性变换可缩放(Linear Transformation Scalability, LTS)的在线适应度评估模型及算法;针对基于硬件元构件的进化电路,提出一种权值借还多目标(Weights Borrowing andLending Multi-objective, WBLM)的离线适应度评估模型及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LTS适应度评估算法具有较小的进化代数、绝对误差以及算法平均运行时间,适合进行在线适应度评估,WBLM适应度评估算法保持了种群的多样性和均匀性,具有较小的进化代数和绝对误差,但算法运行时间相对较长,适合进行离线适应度评估;5.为了探索基于硬件构件的可重构路由交换平台的重构机制,提出一种硬件构件的抽象模型(Hardware Component Abstract Model, HCAM),并对硬件构件的功能、性能、资源占用、内部处理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为了使标准化的硬件构件能够运行于平台之上,给出了硬件构件的开发环境(Hardware Component Exploitation Environment, HCEE)和运行环境(Hardware Component Operation Environment, HCOE);提出了可重构路由交换平台中硬件构件/组件的重构机制。
钱琛[5](2012)在《数字接入技术在电力通信工作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电力通信工程的不断更新和进步是信息时代发展的显着标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就不再局限于网络的带宽,更多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宽带网络的接入技术之上,这项技术的发展对电力通信工作而言有着深远的发展意义,主要是因为其能够实现高质量的传输语音、运动数据和远方保护。正是在这样一种大的时代背景和技术背景之下,针对于数字接入技术在电力通信工作中的应用展开了阐述和分析。
林田[6](2010)在《数字化广播直播机房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动广播电视数字化,是我国国家信息化的根本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广播电视数字化对广播电视、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将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广播电视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我国最为普及的信息工具和最为便捷的信息载体,我国电视机和收音机的拥有量分别达到四亿台和五亿台,可以说广播电视数字化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和信息工程,对于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和信息需求,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以来,福建广电集团加大力度,稳步快速推进台内的广播直播机房的数字化建设,引进了先进的ON AIR3000网络化数字调音台,代表了广播领域调音台应用的崭新发展方向,以内部数字音频切换矩阵作为音频处理结构的基础,控制面板与主机箱相对独立的分体式结构,音频信号与网络控制信号分开传输,应用了TCP/IP和RS422两种协议,实现了异地同步控制和远程管理维护,实现了音频处理过程数字化、音频传输和信号控制网络化,集成了CF卡录音机与数字音频联网备份录音等新方法解决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本文根据该项目的建设,从设计原则、设计理念、系统设计、系统原理以及最后的系统扩展等多方面,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实际应用,特点特征以及最后的性能测试等步骤,就如何建设一个符合要求、技术领先、设备优良、安全保障的数字化直播机房进行探讨和研究。在改造过程中,笔者参与改造的每个环节,从初期的技术指标设计,到设备的了解、选型以及最终方案的完成,都主动参与,较熟悉得掌握了广播机房数字化改造的技术理念,对今后的其他广播数字化改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认识了将来广播数字化的主流发展方向,并根据参与其中所得出的经验,撰写了此篇论文。
高芸[7](2008)在《30年恢弘长卷中电力通信浓墨重彩的发展轨迹》文中认为文章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为宏观背景,以电力通信各时期发展规划为线索,梳理了电力通信专业的发展轨迹;以同期IEC,ITU,IEEE,GB,YD标准体系中电力通信相关技术标准的统计数据,佐证国际国内通信业界主流技术的发展进程;尝试将中国电力通信融入一个新的开放空间,审视电力通信专业的特点及电力通信网建设中的技术政策,为电力通信人鉴史明治而抛砖引玉。
沈默[8](2008)在《论媒介技术的本质与历史演变特征》文中提出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从人类的传播活动开展伊始,对传播的关注和思考便从未停止过。媒介技术作为传播发展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愈发彰显出它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的媒介研究局限于传播学领域,鲜有学者从哲学视域观照媒介技术自身,而媒介技术作为技术中重要的一维,理应受到技术哲学领域的重视。本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的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意义;其次,以哲学视域观照媒介技术,阐述媒介技术的本质及分类,为论文奠定了理论基础;再次,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史进行梳理,并分析各阶段历史特征;最后,探讨媒介技术的演变动力及演变规律,对现阶段我国媒介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希望通过本文媒介技术“过程论”的理解,对媒介技术发展史全新的划分,及个人媒介技术发展演变规律的提出,能够引起技术哲学领域更多的学者去关注和研究媒介技术,给予媒介技术更深层次的哲学反思,使媒介技术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曲滨鹏[9](2007)在《远程医疗的系统设计与技术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使得以医学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远程医疗系统发展方兴未艾。它正改变着传统的医疗模式,使其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医院与医院、医院与病人直接通过远程医疗合作,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关系,病人和下级医院可以方便的享受综合性中心医院丰富的医疗资源,完成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监护等项目,达到提高医疗效果目的。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远程医疗还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围绕远程医疗系统设计和其所涉及的若干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远程医疗系统的发展、应用领域和支持技术,分析了远程医疗在我国应用的优势。在第二部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工作模式,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在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方案中涉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主要是远程通信技术ISDN、视频会议系统、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和图像压缩技术。最后部分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工程实现。由于远程医疗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涉及的技术比较广,常用技术有网络通信技术、实时交互技术、数据库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压缩技术以及相关医学常识,所以不可能对所设计到的每一项技术都做很深的探讨,论文中对常识性的知识只做概述性的阐述,对系统中所采用的成熟技术进行描述和分析,提出设计的思路和原则,对本人参与工作的部分进行详细的描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算法。课题工作时借鉴山大齐鲁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工程项目进行必要的结合实际工作。远程医疗的系统设计与技术探讨是一项极具潜力的研究课题,随着研究和应用的深入,必有更广阔的前景。
曹立鑫[10](2006)在《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工程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正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因此,人们对住宅小区智能业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宽带化智能小区的建设也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且随着业务的发展,用户提出了许多新的业务需求,如VoIP、VoD、还有如IPTV等,这些业务对网络带宽要求大、QoS要求高,为开通这些业务对小区宽带数据承载网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本文首先对主流的接入网技术如xDSL接入、以太网接入、光纤接入和无线接入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给出了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网的设计方案,包括光纤接入网设计方案、铜缆接入网设计方案、以太网接入网设计方案以及无线接入网设计方案,最后以某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建设工程为例,分别进行了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的工程设计,研究了方案设计原理,分析了方案的性能,介绍了可实现的功能,对接入网设备进行了选型,给出了设备清单。FTTx+ADSL+LAN综合接入网方案是以光纤接入为核心的综合宽带接入方案,能够满足社区多种信息业务的要求。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网的最终解决方案将是FTTH,能够实现全业务接入。
二、中国ISDN技术的发展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ISDN技术的发展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ISDN分路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ISDN控制协议的应用现状 |
1.1.2 ISDN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
1.2 ISDN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结构 |
2 ISDN控制协议概述 |
2.1 综合业务数字网络架构 |
2.1.1 用户网 |
2.1.2 本地网 |
2.1.3 长途网 |
2.2 综合业务数字网的特点 |
2.3 用户-网络接口及协议 |
2.3.1 物理层 |
2.3.2 数据链路层 |
2.3.3 呼叫控制层 |
2.3.4 层间通信 |
2.4 本章小结 |
3 分路控制协议架构 |
3.1 分路控制协议架构的应用及特点 |
3.2 分路控制协议架构设计 |
3.2.1 Linux系统平台搭建及开发流程 |
3.3 信令处理流程 |
3.4 模块间的互通信技术 |
3.5 分路控制协议模块功能及原理 |
3.6 DSS1模块的工作原理及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分路控制协议信令的优化和实现 |
4.1 通过缓存呼叫消息提高呼叫成功率 |
4.2 基于LINUX模块代码及通道参数和状态管理 |
4.3 应用层特服功能的实现 |
4.4 分路控制功能设计 |
4.5 自动协商B通道的处理流程 |
4.6 呼叫中断后自动重连的功能实现 |
4.7 串联用户的特殊状态处理 |
4.8 本章小结 |
5 分路控制协议优化的测试分析 |
5.1 基于中兴ISDN交换机的测试 |
5.1.1 测试环境 |
5.1.2 参试设备 |
5.1.3 测试流程 |
5.2 基于西门子ISDN交换机测试 |
5.2.1 测试环境 |
5.2.2 参试设备 |
5.2.3 测试流程和结果分析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6 结论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基于演化硬件的可重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意义 |
1.2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演化硬件技术 |
1.2.2 可重构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 LUT 结构的比特流增量硬件重构技术 |
2.1 引言 |
2.2 硬件编码研究现状 |
2.2.1 直接型编码 |
2.2.2 间接型编码 |
2.3 二维映射比特流增量硬件编码方案 |
2.4 改进差分遗传算法 |
2.5 仿真实验 |
2.6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基因表达式树的硬件元构件编码 |
3.1 引言 |
3.2 硬件元构件构造方法 |
3.3 硬件元构件编码方案 |
3.3.1 GEP 编码 |
3.3.2 HECCGET 编码 |
3.4 元构件间最短连接问题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硬件元构件的混合遗传算法 |
4.1 引言 |
4.2 OHCEC 问题数学模型 |
4.3 基本遗传算法 |
4.4 局部优化的混合遗传算法 |
4.4.1 启发式算法 |
4.4.2 混合遗传算法 |
4.5 仿真实验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演化硬件的适应度评估模型及其算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比特流进化电路的在线适应度评估 |
5.2.1 在线适应度评估原理 |
5.2.2 线性变换可缩放适应度评估模型及算法 |
5.3 基于硬件元构件进化电路的离线适应度评估 |
5.3.1 离线适应度评估原理 |
5.3.2 权值借还多目标适应度评估模型及算法 |
5.4 仿真实验 |
5.4.1 在线适应度评估算法仿真实验 |
5.4.2 离线适应度评估算法仿真实验 |
5.5 小结 |
第六章 可重构路由交换平台硬件构件重构机制 |
6.1 引言 |
6.2 硬件构件模型 |
6.2.1 抽象模型 |
6.2.2 功能描述 |
6.2.3 性能描述 |
6.2.4 资源描述 |
6.3 硬件构件支撑环境 |
6.3.1 开发环境 |
6.3.2 运行环境 |
6.4 硬件构件/组件重构机制 |
6.4.1 重构原理 |
6.4.2 重构机制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创新性研究成果 |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5)数字接入技术在电力通信工作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力通信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1.1 我国电力通信工作中现存的问题 |
1.2 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趋势 |
2 数字接入技术 |
3 结束语 |
(6)数字化广播直播机房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背景 |
1.2 国内外业界发展动态 |
1.3 我台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
1.4 课题提出 |
1.5 本文结构概述 |
第二章 技术理论基础 |
2.1 模拟音频技术基础 |
2.2 数字音频技术基础 |
2.3 ISDN 技术 |
2.4 NTP 对时 |
2.5 近讲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方案需求和系统总体设计 |
3.1 设计原则 |
3.2 系统需求 |
3.3 系统总体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块化详细设计 |
4.1 调音台子系统 |
4.2 数字音频工作站 |
4.3 ISDN 现场直播子系统 |
4.4 节目录音主备子系统 |
4.5 应急切换子系统 |
4.6 音箱布局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课题实施 |
5.1 设备选型 |
5.2 配置 |
5.3 安装 |
5.4 调试和改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效果分析 |
6.1 模拟音频测试 |
6.2 数字音频测试 |
6.3 管理功能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30年恢弘长卷中电力通信浓墨重彩的发展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1979—1990年 |
1.1 国家相关政策及背景资料链接 |
1.1.1 总体[1] |
1.1.2 电信[2] |
1.1.3 电力[3] |
1.2 通信技术发展背景 |
1.2.1 国内电信和信息行业的技术成果[4] |
1) 程控交换。 |
2) 光通信。 |
3) 微波通信。 |
4) 移动通信。 |
5) 无线寻呼。 |
6) 卫星通信。 |
7) 计算机。 |
8) 互联网。 |
1.2.2 国际、国内通信标准颁布情况 |
1.3 电力通信规划和发展 |
1.3.1 同期电力通信规划的技术政策 |
1.3.2 同期电力通信专业发展和网络建设大事记 |
1.4 发展启示录 |
2 “八五”期间 (1991—1995年) |
2.1 国家相关政策及背景资料链接 |
2.1.1 总体[1] |
2.1.2 电信[2] |
2.1.3 电力[3] |
2.2 通信技术发展背景 |
2.2.1 国内电信和信息行业的技术成果[4] |
1) 程控交换。 |
2) 光通信。 |
3) 微波通信。 |
4) 移动通信。 |
5) 无线寻呼。 |
6) 互联网。 |
2.2.2 国际国内通信标准颁布情况表2是1990—1995年间与电力通信相关的国 |
2.3 电力通信规划和发展[5] |
2.3.1 同期电力通信规划的技术政策 |
2.3.2 同期电力通信专业发展和网络建设大事记 |
2.4 发展启示录 |
3 “九五”期间 (1996—2000年) |
3.1 国家相关政策及背景资料链接 |
3.1.1 总体[1] |
3.1.2 电信[2] |
3.1.3 电力[3] |
3.2 通信技术发展背景 |
3.2.1 国内电信和信息行业的技术成果[4] |
1) “八纵八横”。 |
2) SCDMA。 |
3) 移动基站。 |
4) 光通信。 |
5) 互联网。 |
6) “一线通” (N-ISDN) 。 |
3.2.2 国际国内通信标准颁布情况 |
3.3 电力通信规划和发展 |
3.3.1 同期电力通信规划的技术政策 |
3.3.2 同期电力通信专业发展和网络建设大事记 |
3.4 发展启示录 |
4 2001—2008年 |
4.1 国家相关政策及背景资料链接 |
4.1.1 总体[1] |
4.1.2 电信[2] |
4.1.3 电力[3] |
4.2 通信技术发展背景 |
4.2.1 国内电信和信息行业的技术成果[5] |
4.2.2 国际国内通信标准颁布情况 |
4.3 电力通信规划和发展 |
4.3.1 同期电力通信规划的技术政策 |
4.3.2 同期电力通信发展和网络建设大事记 |
5 标准统计数据的使用 |
6 结束语 |
(8)论媒介技术的本质与历史演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视角与方法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媒介技术的本质与分类 |
2.1 媒介技术的本质 |
2.1.1 信息与媒介的含义 |
2.1.2 媒介技术的内涵与本质 |
2.1.3 媒介技术的特征与存在方式 |
2.1.4 媒介技术的功能与意义 |
2.2 媒介技术的分类 |
2.2.1 以身体行为为载体的媒介技术 |
2.2.2 以宏观实体为载体的媒介技术 |
2.2.3 以微观粒子(能量)为载体的媒介技术 |
第3章 媒介技术的演变阶段与特征 |
3.1 古代手工媒介技术与特征 |
3.1.1 古代媒介技术的类型 |
3.1.2 古代手工媒介技术的特征 |
3.2 近代机器媒介技术与特征 |
3.2.1 近代机器媒介技术的类型 |
3.2.2 近代机器媒介技术的特征 |
3.3 现代电子媒介技术与特征 |
3.3.1 现代电子媒介技术的类型 |
3.3.2 现代电子媒介技术的特征 |
3.4 当代网络媒介技术与特征 |
3.4.1 当代网络媒介技术的类型 |
3.4.2 当代网络媒介技术的特征 |
第4章 媒介技术的演变动力与规律 |
4.1 媒介技术的演变动力 |
4.1.1 内部动力 |
4.1.2 外部动力 |
4.2 媒介技术的演变规律 |
4.2.1 时空平衡 |
4.2.2 提升、过时、再现与逆转 |
4.2.3 补救性、人性化及意料之外的进化 |
4.2.4 个人媒介技术演变规律的提出 |
4.3 媒介技术的演变趋势 |
4.3.1 对原有媒介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
4.3.2 媒介技术的融合 |
4.3.3 媒介技术的裂变 |
4.4 对我国媒介技术的建议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9)远程医疗的系统设计与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远程医疗发展和应用介绍 |
1.1.1 远程医疗的发展和应用 |
1.1.2 远程医疗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 |
1.2 远程医疗的应用领域 |
1.2.1 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 |
1.2.2 远程会诊和远程诊断 |
1.2.3 远程教育 |
1.3 远程医疗的支持技术 |
1.3.1 远程通信技术 |
1.3.2 信息学技术 |
1.3.3 医疗技术 |
1.4 远程医疗的优势分析 |
1.5 本人承担的工作 |
第二章 远程医疗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原则 |
2.2 远程医疗的系统框架 |
2.2.1 远程医疗的工作模式 |
2.2.2 远程医疗系统框架结构 |
2.3 齐鲁医院远程医疗工程技术方案概述 |
2.3.1 远程会诊业务 |
2.3.2 远程教育业务 |
第三章 关键技术研究 |
3.1 远程通信技术ISDN |
3.1.1 ISDN概述 |
3.1.2 ISDN业务特性 |
3.1.3 ISDN的体系结构 |
3.1.4 ISDN的接口 |
3.1.5 ISDN技术实现 |
3.2 视频会议技术 |
3.2.1 视频会议技术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 |
3.2.2 远程医疗中对视频会议技术的要求 |
3.2.3 视频会议的控制和体系结构 |
3.2.4 视频会议系统的相关技术标准 |
3.2.5 视频会议技术实现 |
3.3 医学图像处理技术 |
3.3.1 医学数据的特点 |
3.3.2 图像的显示 |
3.3.3 图像的压缩算法 |
第四章 远程医疗系统的实现 |
4.1 一体化终端设备的实现 |
4.1.1 设备的组成和性能 |
4.1.2 一体化终端设备图示 |
4.1.3 终端组网应用 |
4.1.4 系统终端应用程序 |
4.2 远程会诊业务流程 |
参考资料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接入网技术概述 |
1.2 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接入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接入网技术的研究 |
2.1 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接入技术的理论基础 |
2.2 接入网技术的比较分析 |
第三章 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接入网设计方案 |
3.1 接入网设计方案概述 |
3.2 光纤接入网设计方案 |
3.3 铜缆接入网设计方案 |
3.4 以太网接入网设计方案 |
3.5 无线接入网设计方案 |
第四章 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接入网工程设计 |
4.1 有线接入网工程设计 |
4.2 无线接入网工程设计 |
4.3 FTTH 基于MC 解决方案 |
第五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四、中国ISDN技术的发展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6)
- [2]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ISDN分路控制技术研究[D]. 马贞.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3]运营商核心网IMS现状及融合发展方向的探讨[J]. 王利梅. 才智, 2013(36)
- [4]基于演化硬件的可重构技术研究[D]. 王婷.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2(06)
- [5]数字接入技术在电力通信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 钱琛. 广东科技, 2012(09)
- [6]数字化广播直播机房的设计与实现[D]. 林田. 福州大学, 2010(06)
- [7]30年恢弘长卷中电力通信浓墨重彩的发展轨迹[J]. 高芸. 电力系统通信, 2008(12)
- [8]论媒介技术的本质与历史演变特征[D]. 沈默. 东北大学, 2008(03)
- [9]远程医疗的系统设计与技术探讨[D]. 曲滨鹏. 山东大学, 2007(03)
- [10]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工程设计[D]. 曹立鑫. 吉林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