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杆锈病研究 Ⅱ.病害发生规律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周世国,甘习华,姜力[1](1995)在《竹杆锈病的扫描电镜观察研究》文中指出应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竹杆锈病病原菌(Stereostratumcorticioides)孢子的形成、病组织中菌丝分布和危害性。观察发现竹杆锈病病原菌的夏孢子开始产生时仅是产孢细胞顶端的囊状膨大,表面光滑无疣,随着夏孢子的发育成熟,表面开始出现疣状突起,最后发育成为小刺状突起。冬孢子堆中最初形成的一层冬孢子柄短而粗,以后产生的冬孢子柄细而长。冬孢子堆和夏孢子堆最初是埋生在角质层和1至2层表皮细胞下,最后突破表皮细胞层和角质层而外露。病组织中病原菌菌丝仅在寄主胞间隙中扩展,并不进入寄主细胞内,而仅以吸器形式进入寄主薄壁细胞和筛管中吸取营养。竹杆锈病的发生只能引起竹杆表皮细胞的坏死,并不能引起整株竹子枯死。而竹杆锈病的发生所造成的伤口却为后期病原菌提供了侵入和定殖的场所,这种后期病原菌的定殖和生长可能是导致病斑以上竹子枯死的主要原因。
谢谷艾,傅雪罡,金明霞,喻爱林,黄建军[2](2017)在《雷竹主要病虫害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由于当前单一大面积的种植导致雷竹生产上出现了病虫害,就雷竹常见的几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等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防治技术进行了展望。
张文萍,高九思,郭建勋[3](2011)在《三门峡地区竹杆锈病发生危害情况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报道了竹子杆锈病在三门峡地区的发生情况,该病主要发生在刚竹上,在淡竹和毛竹上发生比较轻。林地低洼、湿度大有利于竹秆锈病的发生。该病空间分布格局属聚集型分布,其种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群。病菌夏孢子萌发侵入时期为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冬孢子当年不能形成。通过赋予管理、及时砍伐及药剂防治,可有效控制该病发生。
朱熙樵,张九能,陈建华[4](1983)在《竹杆锈病研究 Ⅱ.病害发生规律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年来在竹杆锈病的野外调查和人工接种试验中没有发现竹杆锈病菌有转主寄主。病菌担孢子也不侵染竹子。因此,夏孢子是竹杆锈病的唯一的接种体。夏孢子主要由风传播,在南京盛期是5月至6月中旬。夏孢子主要浸染嫩竹,并以伤口浸染为主。潜育期长达7至19个月。各竹种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南京淡竹上的杆锈菌同余杭早竹上的杯绣菌在形态上没有差异,但用它们分别对淡竹和早竹接种,致病性有明显差异,表明竹杆诱菌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生理专化型。广泛的调查表明,地势较低、环境较潮湿的竹林发病较重。
兰星平[5](2009)在《贵州林木病害发生情况及治理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贵州林木病害的发生历史、危害状况进行了初步的概述,文中分析了贵州病害发生的特点及林木病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林木病害的治理策略提出了建议。
陈守常[6](2002)在《中国森林病理学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创建学科、拓展理念、病害研究、病原种类、抗病机理以及综合治理等方面。简要记述了 5 0年来中国森林病理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进展 ,以期在新世纪取得更大发展
曾凡勇[7](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孟庆庭,杨怀光,孙炜[8](2007)在《竹杆锈病防治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竹杆锈病发生较广泛,危害淡竹、刚竹、桂竹等。经农药防治试验表明,用晶体石硫合剂防治效果最好,连防3年,防治效果达88.1%~98.6%,感病指数为0.54~4.8。70%的代森锰锌和20%粉锈宁次之,效果分别为83.9%~87.6%和84%~87.4%。
吴光金,林雪坚,徐静辉[9](1986)在《水竹杆锈病的研究》文中提出 水竹(phyllosta chys congesta Rendee.)是湖南益阳地区编织凉席的优良工艺竹种。益阳凉席已有600余年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55年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银质奖,在国内评比中名列全国同类产品之首。但近些年来,水竹林由于缺乏科学管理,或只顾砍竹加工,不管抚育,蓄积越来越少,病害发生严重,竹材质量差,不适用于编织凉席。有的单位甚至到江西、四川去购买编席竹材,因而成本高造成亏损。要发展益阳凉席,必须首先发
吴光金,林雪坚,冉隆贤,李清平,徐静辉[10](1992)在《水竹杆锈病防治试验》文中指出水竹杆锈病是水竹生产中的重要病害。通过3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连年加强水竹栽培管理,使营林措施科学化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粉锈灵等化学农药有一定防效,在发病中心使用,见效快,效果好,有防治本病扩展蔓延的作用。通过抗性测定,假毛竹不感染锈病,且材质坚韧,纹理细密,篾性好,适于编织凉席,可推广应用。两种细菌(Tsc1和Tsc2)防治竹杆锈病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竹杆锈病研究 Ⅱ.病害发生规律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竹杆锈病研究 Ⅱ.病害发生规律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雷竹主要病虫害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雷竹主要病害 |
1.1 竹秆锈病 |
2 雷竹主要虫害 |
2.1 竹广肩小蜂 (Aiolomorphus rhopaloides Walker) |
2.2 竹织叶野螟 (Algedomia coclesalis Walker) |
2.3 雷竹蚧壳虫 |
3 问题与展望 |
(6)中国森林病理学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创建学科 |
2 拓展理念 |
2.1 病害概念 |
2.2 潜伏侵染 |
3 病害研究 |
3.1 病害类别 |
3.2 调查与普查 |
3.2.1 天然林病害调查 |
3.2.2 全国森林病害普查 |
3.3 严重病害研究 |
4 病原种类 |
4.1 病原真菌 |
4.2 病原细菌 |
4.3 致病植物菌原体 |
4.4 致病病毒 |
4.5 寄生性植物 |
5 抗病机理 |
5.1 形态结构 |
5.2 生理代谢 |
5.3 生化基础 |
5.3.1 养份 |
5.3.2 酶类 |
5.3.3 萜类 |
6 综合治理 |
6.1 抗病选育 |
6.1.1 木麻黄抗青枯病无性系选育 |
6.1.2 抗松针褐斑病选育无性系 |
6.2 生物防治 |
6.2.1 抗生制剂 |
(1) 针叶病害防治 |
(2) 果实病害防治 |
(3) 苗木病害试验 |
6.2.2 重寄生菌 |
6.2.3 虫传真菌 |
6.3 生态治理 |
6.3.1 球果病害 |
6.3.2 松干锈病 |
6.3.3 根部病害 |
6.3.4 生态控制 |
(7)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竹杆锈病防治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设立标准地 |
1.3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代森锰锌防治效果 |
2.2 粉锈宁防治效果 |
2.3 甲基托布津防治效果 |
2.4 晶体石硫合剂防治效果 |
3 小结 |
四、竹杆锈病研究 Ⅱ.病害发生规律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竹杆锈病的扫描电镜观察研究[J]. 周世国,甘习华,姜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5(02)
- [2]雷竹主要病虫害研究进展与展望[J]. 谢谷艾,傅雪罡,金明霞,喻爱林,黄建军. 生物灾害科学, 2017(04)
- [3]三门峡地区竹杆锈病发生危害情况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张文萍,高九思,郭建勋. 陕西农业科学, 2011(01)
- [4]竹杆锈病研究 Ⅱ.病害发生规律的探讨[J]. 朱熙樵,张九能,陈建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3(04)
- [5]贵州林木病害发生情况及治理对策[J]. 兰星平. 贵州林业科技, 2009(03)
- [6]中国森林病理学理论与实践[J]. 陈守常. 四川林业科技, 2002(04)
- [7]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8]竹杆锈病防治试验研究[J]. 孟庆庭,杨怀光,孙炜. 世界竹藤通讯, 2007(01)
- [9]水竹杆锈病的研究[J]. 吴光金,林雪坚,徐静辉. 湖南林业科技, 1986(03)
- [10]水竹杆锈病防治试验[J]. 吴光金,林雪坚,冉隆贤,李清平,徐静辉. 经济林研究, 1992(02)
标签:孢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