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革命促生产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反击——致上海人民的一封信》

《抓革命促生产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反击——致上海人民的一封信》

一、《抓革命,促生产,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反扑-告上海全市人民书》(论文文献综述)

赖正维[1](2002)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文中指出“文革”期间,福建也与全国各地一样,各种群众组织林立,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遍布全省各地所谓老区农民组织。福建老区农民运动的兴起时期极短,来势异常迅猛,波澜壮阔,遍及全省,两起两落,结局悲壮。农民参加“文革”在全国并不罕见,但公开打着老区农运旗号却唯有福建,并且老区组织中又集结了大量原地下党及游击队等老区干部,因而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文革”中老区问题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这个建国以来长期未解决的历史问题在“文革”特定背景下以大规模农民运动形式爆发,然而矛盾并未解决,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个长期困扰我党的历史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分析历史现象的科学方法为指导,依据已收集的丰富历史档案资料,拟对这一过程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丘新洋[2](2016)在《“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夺权运动”是一场发端于上海“一月风暴”下的政治运动,地处东南海防前线的福建省也被迫卷入其中。本文以福建省“夺权运动”为研究对象,深入地分析福建各地、各单位的“夺权运动”。时间跨度从1967年初“一月风暴”的产生到1968年底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详细地论述了福建省各地、各单位的“夺权运动”,探讨在“夺权运动”下福建群众组织的三次分化和对立,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武斗”事件。此外,还力图通过对福建“夺权运动”参与者的心态、运动特点、深远影响、历史借鉴等诸多问题的分析,探究出福建省“夺权运动”的特殊规律。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除了努力重构历史事件的完整经过,还希望能给当今福建省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主法治的建设、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殷鉴。

叶青[3](2002)在《“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大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浩劫。沉重的代价换来了宝贵的教训。对文革史的研究有着以史为鉴的重要意义。“文革”作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全国性的群众运动,有着丰富的社会基层与区域方面的内容。群众组织是群众运动的细胞、成分与结构。群众运动与群众组织互为因果。千百万群众投身于文化大革命,也因此催生了众多的、形形色色的群众组织。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多视角、多层次探究了福建文革群众组织产生、发展、演化整个发展脉络及其变动轨迹,并力图分析福建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产生、对立演化的原因及其在文革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没有秩序、没有纪律的群众运动和群众组织都必须给予科学的批判。

朱永嘉,金光耀[4](2011)在《关于《告上海全市人民书》和《紧急通告》的发布经过》文中提出关于上海"文革"中的《告上海全市人民书》和《紧急通告》的发布经过,《陈丕显回忆录——在"一月风暴"的中心》一书中有较翔实的记述。本期刊登的《关于〈告上海全市人民书〉和〈紧急通告〉的发布经过》一文,乃一家之言,对了解和研究"文革"或许有参考价值。

吴畅畅[5](2008)在《传媒、现代性与工人阶级主体性 ——以《工人日报》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以《工人日报》、《中国工人》为代表的工人媒介进行跨度为近40年的话语分析,力求对大众传媒再现的工人阶级主体性作一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以此探查新中国建国以来“官方”媒介公共性发展的可能,以及“复线”写作计划在中国情境运用的适用性问题,由此纠正西方学术界对新中国工人阶级研究所含藏的冷战思维与预设的奇观视角。第一章《报刊与主体性的共识:革命的火炬》描述了十七年时期的工人报刊如何在国家、工会以及工人阶级之间平衡力量,并持续将国家意识形态对工人一体双面任务的召唤持续注入工人主体性的锻造之中。在《传媒与政治表达:主体性四重奏》里,中国的大众传媒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新闻产制时期,毛泽东时代的大众传媒一直维持着一种奇妙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代表了共产党政权的政策在现代性的历史叙事中的空前一致,并由此证实了证实了大众传媒新闻实践的悖论与中国现代性内在的历史矛盾的贴合,并构建了在革命造反之外的,超越后毛时代企图赋予“文革”以“闭合的记忆政治”的代群文化。1980年代以来,新的现代性发展计划与毛泽东时期产生明显的断裂,而个人追求财富的渴望得到来自官方的肯定与鼓励后,毛泽东时期的“政治性光荣”逐渐淡去而被新的社会价值观念所取代,以《工人日报》为代表的官方媒介(而不是民间媒介)从延续性与社会性别两个方面对新闻产制做了巧妙的修正,以维系一个同质性的媒介工人图景。这是第三章《大众传媒的分野——被延迟的渴望》中主要探讨的内容。虽然90年代以后并不是本文分析的重点,却想由此带出前三章分析媒介逻辑的一条线索,即媒介产制、现代性与工人主体性的锻造三者之间的链接,由此能清晰的看到,工人主体性在官方媒介的新闻及其他产品的起落沉浮,而媒介的公共性也在工人主体性的得失之间悄然转换了具体内容。而民间媒介的介入,反而成就了毛泽东时代的政治主体——工人阶级在新的现代性项目中的发声权利,以及参与、影响政治生活的可能性。本文志不在铸就一本新中国以来工人阶级的发展史,却想透过大众传媒,探查出曾经一度辉煌的工人阶级主体性的形成及其必然性是如何再现于工人报刊为首的官方传媒之中,不论是“革命的火炬”还是“红色运动”,工人阶级的主体性透过媒介“公共性”平台,帮助完成了内在于新兴的民族国家的(重)工业化与扩张的任务,这段历史成为了挥之不去也无法回避的意识形态的宝贵遗产,后毛时代的国家政权与“下属”工人阶级都从中吸取资源作为各自历史叙事与代群记忆的思想贮存库。当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官方传媒中不再一如既往凸显他们的身影时,民间媒介的“另类”叙事作为“复线历史”的珍贵材料却成就了工人们矢志不渝的历史记忆,以及对国家政权的依旧拥护!

王爱菊[6](2002)在《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始末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福建省革命委员会为研究中心,考察了文革期间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分化和消亡的历史脉络,着重描述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过程和内部机制,并力图分析省革命委员会的深层权力架构及其思想遗产。文章指出: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三结合”中,以韩先楚为领导的军人在政权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的成立是全面夺权的结果,也延续着建国以来省内领导干部的长期矛盾,亦是群众运动、派性斗争的集中反映。文章认为:革委会彻底失败了,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从中总结出有益的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它所留下的思想遗产,也值得今天的人们探索、思考。

金大陆[7](2007)在《外地红卫兵驻沪联络站的建立和撤销》文中研究表明1966年10月下旬,北航红旗、首都三司等外地红卫兵组织在上海建立联络站,总数约五六十个,竟没有一个来自上海以南的城市!这说明中国的"文革"造反运动由北向南传播,北方是攻势,南方是守势;北方策动各地"炮打司令部",南方扼守自闭,纠缠于自身的矛盾冲突。再则,上海是北方红卫兵进军整个南方的前哨之地,以至南方各大学的红卫兵集体地观望着、揣测着上海的事变。外地红卫兵驻沪联络站上下贯通,南北呼应,完全是中央文革在上海的别动队。"一月夺权"以后,中央文革调整战略部署,各地红卫兵联络站迅速撤离。

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文革临委会驻沪联络站[8](1967)在《《抓革命,促生产,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反扑-告上海全市人民书》》文中研究表明上海《文汇报》一月五日发表的《告上海全市人民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文件.这个文件高举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红旗,吹响了继续向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猛烈反击的号角.这个文件坚决响应毛主席的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号召,提出了当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关键问题.这不仅是上海市的问题,而且是全国性的问题. 随着上海市革命力量的发展,崭新面貌的、革命的《文汇报》和《解放日报》出现了.这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反对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胜利产物.这是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是一个大革命.这件大事必将对于整个华东、对于全国各省市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张志明[9](1995)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文中认为革命委员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形势由局部夺权发展到“全面夺权”,直至全局失控的严峻情势下,历尽磨难后才靠军队“支左”与多种力量的平衡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地方国家权力机构。 革命委员会经历了由鼎盛、平复和衰亡的历史嬗变过程。在鼎盛时期,它是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类似于军事管制的机构;在平复和衰亡时期,它逐渐演变为各级党委领导下的地方政权机构。最终为地方人民政府所取代。 打破“文革”前政治体制后新建的革命委员会,不仅没有克服原体制中的弊端,而且将其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革命委员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适应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需要,同时它也承担了管理其他社会事务的一些基本职能。 革命委员会的产生除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外,还与“文革”前业已形成的体制、政治文化和思想理论中的弊端和错误有着深层的社会历史联系。 反思革命委员会的历史教训而知,唯有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深刻变革,才能逐渐实现对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的超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发育、完善和确立,无疑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昭示了光明而广阔的发展前景。

崔久衡[10](1998)在《在重大历史事件的漩涡中 ——“文革”初期的周恩来(1966—1969)》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文革”初期发生的十三件重大历史事件为经,以周恩来在这些事件上的言行为纬,着重从周恩来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三个方面,客观、真实、理性地反映周恩来在“文革”初期为维护大局,艰难曲折历尽艰辛的历程,以期形象地展现一位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品德,进而客观公正地评价周恩来的是非功过。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共三个部分。 引言主要回答三个问题,即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研究“文化大革命”史,其根本目的,就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借鉴。研究历史,离不开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始终处于风口浪尖,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所在,他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文化大革命”的一个缩影。他对待“文化大革命”或者毛泽东的态度,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经验教训,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历史命运,不仅为我们破译“文革”历史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而且对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如何才能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借鉴作用。 第一章是正文的基础。主要分析周恩来是在什么状态下进入“文化大革命”的。这种状态就是:一、他不是发动者,而是被动卷入者;不是领导者决策者,而是被领导者,执行者;不是司令官,仍是参谋长,甚至后勤部长。二、他仍处于历史形成的毛泽东——周恩来既定格局的关系之中,即忠诚领袖,深信正确,坚持贯彻、鞠躬尽瘁。三、他和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和态度有很大差异。四、上述三点决定了他在“文革”中只能采取自己独有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章到第十四章按时间先后顺序罗列了十三个重大历史事件,其中,1966年发生的有工作组事件,八届十一中全会,红卫兵运动,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工交座谈会;1967年有“一月革命”,“二月逆流”,伍豪事件,七二0事件,外交“夺权”事件;1968年有杨、余、傅事件,八届十二中全会;1969年有党的九大。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梳理和剖析,可以使我们更加具体,更为细致地了解周恩来在“文革”初期的独有立场和态度,从而再现论文的主题。 结语主要说明周恩来在“文革”中的历史作用和功绩:从“文化大革命”历史的角度看,周恩来是党和国家的保护人;从中国人文精神和无产阶级领袖优秀品质的角度看,周恩来把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和共产主义者的无私奉献精神结合在一起,为中华文明提供了新的典范,堪称一代楷模;从“文化大革命”历史命运的角度看,周恩来是结束这场灾难的铺路人。

二、《抓革命,促生产,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反扑-告上海全市人民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革命,促生产,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反扑-告上海全市人民书》(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学术研究回顾及本文选题之缘由
    二、 本文的理论依据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及资料来源
第一章 老区问题之历史渊源
    第一节 辉煌的历史与特殊的贡献
        一、 卓着的功勋
        二、 巨大的代价与牺牲
    第二节 经济文化的发展与“造血功能”的严重不足
        一、 经济文化的恢复与发展
        二、 “造血功能”的严重不足及其原因
    第三节 政治上的“多灾多难”
        一、 关于“反地方主义”问题
        二、 “七千人大会”及1962年留有“尾巴”的平反工作
        三、 “四清”运动
        四、 1966年省委的工作总结及目标
第二章 “文革”中老区问题产生之背景
    第一节 动乱升级对广大农才寸的冲击
    第二节 红卫兵组织及大串连影响
        一、 各种红卫兵组织及其它“造反组织”的建立
        二、 大串连活动对农村的影响
    第三节 所谓“一月夺权”的推动
    第四节 原老区干部自上而下的推波助澜
第三章 老区农民运动形成、发展与首次高潮(66年底至67年2月)
    第一节 福州郊县农民首先参加“文革”
        —、 “贫下中农赤卫队”的成立与“九·一”大字报风波
        二、 全省第一个农民造反组织及第一张农民大字报
    第二节 各地老区农民活动的兴起及“一月夺权”
        一、 第一次农民开进福州
        二、 第二次农民开进福州
        三、 “一月夺权”风暴
    第三节 老区组织的建立及其特点分析
        一、 连江的老区组织
        二、 罗源的老区组织
        三、 晋江专区的老区组织
        四、 老区组织的特点分析
第四章 老区农民运动第一次受挫(1967年2-4月)
    第一节 “一·二六事件”及《福建前线部队公告》颁布
        一、 “一·二六事件”
        二、 《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颁布
    第二节 “二·四”、“二·五”事件及老区农民第三次进福州
        一、 “二·四”、“二·五”事件
        二、 “二·七”事件及农民第三次开进福州
        三、 批判“经济主义”及“揪高级政治扒手”
    第三节 省军区对老区等“造反派”组织的遏制措施
        一、 省军区对前革造会势力的打击
        二、 省军区对老区组织实行的遏制措施
    第四节 “前革委会”的夭折及其委员中拟用的老区干部
        一、 “前革委会”的筹建
        二、 “前革委会”省委委员中拟用的老区干部
第五章 老区农民运动的平反与再次高潮(1967年4—8月)
    第一节 中央关于福建问题一系列指示及军管会对老区平反措施
        一、 中央关于福建问题的指示及省军管会的成立
        二、 省军管会对老区问题的平反措施
    第二节 老区组织的恢复及其活动
        一、 老区组织重振旗鼓
        二、 全省各专、县部分老区组织
        三、 经费问题
    第三节 全省各地区农民进城情况及“八·一三”事件
        一、 全省各地区农民进城情况
        二、 “八·一三”事件—农民第四次开进福州
        三、 中央为禁止武斗及农民进城所做的种种努力
第六章 老区农民运动二次受挫及易帜后争斗(67年9月—68年12月)
    第一节 老区组织的改旗易帜
        一、 中央及军管会稳定福建局势的措施
        二、 老区组织与省农总司的合并
    第二节 “七二三”协议的签订及省市革委会的成立
        一、 北京学习班及“七二三”协议的签订
        二、 省市革委会的成立
        三、 两届革委会委员中对老区干部之任用及其原因分析
    第三节 悲壮的结局
        一、 对所谓“范黄地下黑司令部”与“八月提纲”的批判
        二、 革委会成立后老区活动的逐渐平息
第七章 拔乱反正 老区问题之最终解决
    第一节 政治上的扬眉吐气
        一、 老区问题之初步解决(1976—1978年)
        二、 老区问题之较彻底解决(1978年—1985年)
    第二节 经济上的致富与文化上的繁荣
        一、 不遗余力的扶贫开发
        二、 老区建设的巨大成就
第八章 与老区组织及活动有关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中央、军管会及其他“造反派”组织与老区组织的关系
        一、 中央“文革”小组与老区组织
        二、 省军区、军管会与老区组织
        三、 “八·二九”与老区组织
        四、 革造会与老区组织
    第二节 “文革”期间的韩先楚
总结 老区问题带来的思考
    第一节 老区组织的建立及活动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后果
    第二节 福建地方干部队伍之分析
    第三节 老区问题的经验教训
附一: 福建“文革”前期大事记(1966.5.16—1969.12)
    1966年5月16日前福建部分与“文革”有关大事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附二: “文革”时期福建省各群众组织所出版的报刊一览:
附三: 文革期间与老区组织有关的部分资料选编
    一、 “洪乐急电”
    二、 1966年1月28日《福建日报》发表社论《独有英雄驱虎豹——赞福州市郊九九野战兵团》
    三、 1967年3月7日福州军区转发闽侯军分区告《告闽侯地区贫下中农书》
    四、 1967年3月7日凌尚武所做的检查
    五、 1967年3月14日《福建日报》关于“本省召开革命根据地工作座谈会”的报道
    六、 1967年2月拟成立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材料
    七、 1967年6月3日韩先楚在福州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上关于老区问题的讲话
    八、 省军管会关于老区组织平反的系列公告
    九、 有关“八·一三”农民进城的资料
    十、 1967年8月17日福建两大“造反派”组织在京达成的四个协议
    十一、 1967年10月福州军区关于支左工作中错误的检查
    十二、 1967年11月省革造会发言人就派代表上京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一事发表谈话
    十三、 关于各群众组织收缴武器,制止武斗的两份协议
    十四、 有关1968年成立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资料
    十五、 有关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自动撤消”的资料
    十六、 1968年10月8日韩先楚在福建省革发会核心小组和常委会议上关于各地农总、农革总、农司三结合问题及生产队是否成立革委会问题的讲话
附四: 论文主要参考文献资料一览
    档案资料
    出版着作、报刊:
中文摘要

(2)“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学术研究之回顾
    二、论文选题之缘由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狂潮初起:“一月风暴”前福建的“文革”
    第一节 从第一张大字报到工作组的进驻
    第二节 工作组“维稳”的“失败”
    第三节 群众组织的产生和”破四旧“运动
    第四节 “八·二九”事件:“保守派”与“造反派”的“较量”
    第五节 权力机构的瘫痪:从“八·二九”事件到“一月风暴”
第二章 全面“夺权”:福建省的“夺权运动”
    第一节 福建省报社系统的“夺权运动”
    第二节 “夺权运动”的个案分析:以龙岩和南平为例
        (一) 龙岩“夺权”的产物:“临时勤务委员会”
        (二) 南平“夺权”的产物:“南平地区革命造反委员会”
        (三) 龙岩和南平两地“夺权运动”的异同点分析
第三章 混乱的局势:军队介入“文革”和“三支两军”
    第一节 军队“支左”的“偏差”:“一·二六”事件的产生
    第二节 从《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产生到“四月平反”
        (一) 一“石”波澜:《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出台
        (二) “支左”政策下的“错误行动”
        (三) 周恩来的“六点指示”
        (四) 流产的“政权”: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第一次筹建
        (五) “一·二六”事件下的权力转移:“反夺权”与“军管”
    第三节 群众组织的分化与组合
        (一) “革”与“保”:群众组织的第一次分化和组合
        (二) “拥军”与“反军”:群众组织的第二次分化与组合
        (三) “打韩”与“批韩”:群众组织的第三次分化与组合
    第四节 “夺权者”之间的“较量”:无止境的“武斗”
        (一) 榕树下的“革命”:省城的“武斗”
        (二) 武夷山下的“拼杀”:闽北地区的“武斗”
        (三) 红土地的“悲歌”:闽西地区的“武斗”
        (四) 福建省其他地区的“武斗”
第四章 “全省一片红”;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第一节 漫长的“谈判”’:从“学习班”到“大联合”
        (一) “大联合”的初始阶段
        (二) “大联合”的发展阶段
        (三) “大联合”的“斗私批修”阶段
        (四) “大联合”的“大批判”阶段
    第二节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第五章 历史的回音:福建省的“夺权运动”带来的思考
    第一节 “文革”全景下的“夺权运动”
        (一) “夺权运动”的原因及其性质
        (二) “夺权运动”在“文革”中的政治意义
        (三) 福建“夺权运动”的特点
    第二节 “疯狂与理性”:“夺权运动”参与者的心态分析
        (一) 革命狂热型
        (二) 利益驱动型
        (三) 无路可退型
        (四) 混水摸鱼型
        (五) 逍遥观潮型
    第三节 “夺权运动”对当时福建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 “夺权运动”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
        (二) “夺权运动”对文化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
        (三) “夺权运动”对人民社会生活造成的直接危害
    第四节 历史的殷鉴:为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反面教材
结语
附录一:1966年福建省行政区划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
    二、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
    三、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四、 作者的基本观点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与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一、 中国古代、近代的群众运动
    二、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和毛泽东领导下的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三、 从新中国建立至文革前的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四、 中共与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第二章 福建群众组织的产生
    一、 文革的发动与群众组织的产生
    二、 福建红卫兵组织的产生
    三、 东海前线红卫兵
    四、 红卫兵组织的“破四旧”
第三章 福建群众严重对立的出现与群众组织的发展
    一、“八·二九事件”──群众组织对立的肇始
    二、 福建群众组织“革”与“保”的对立
    三、 福州工人赤卫队
    四、 福州农民赤卫队
    五、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福建革命委员会
第四章 红卫兵的“大串连”与福建群众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一、 红卫兵组织的大串连
    二、 福建群众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三、 福州工人革命造反联合总部
    四、 福建老区人民反帝反修野战军联络总站
第五章 “一月风暴”与福建省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的成立
    一、 “一月风暴”和“反经济主义之风”在福建
    二、 福建省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
第六章 “文革”的深入与福建群众组织“拥军”与“反军”对立
    一、 部队支左与省军管会成立
    二、 “1·26事件”----“拥军”与“反军”的界标
    三、 福建“拥军派”组织的壮大
    四、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
    五、 福建省机关革命造反总司令部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的新形势与福建群众组织演变的加速
    一、 “二月逆流”后“反军派”的再起
    二、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
    三、 武汉“七·二○事件”后“反军派”组织的扩展
    四、 毛泽东改变战略部署与福建群众组织新分化
    五、 四·二○革造会
    六、 革造会内部的分化
第八章 “革命大联合”前后群众组织重新整合
    一、 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二、 “革命大联合”
    三、 福建群众组织重新整合
第九章 “福建省革委会”的产生与群众组织的消亡
    一、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二、 福建文革群众组织的消亡
第十章 福建群众组织特征及对立演变的分析
    一、 福建文革中群众组织的特征
    二、 对立演变原因的分析
结语: 文化大革命中群众组织研究的若干思考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福建省“破四旧”中参加运动的单位、人数统计表
    △福建省“破四旧”中查抄物品统计表
    △“一·二六事件”后福建群众组织分离的网络图
    △毛泽东思想人民反修战斗团连江总部革委会
    △福建老区人民反帝反修野战军联络总站
    △全省各专、县“老区”组织概况一览表
    △八·二九榕司下属分部组织结构表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福州市及各市县网络图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所属系统一览表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第二轻工业系统组织分布图
    △福建省各县市主要群众组织概况一览表
    △1968年1·18北京来电后福州主要群众组织对时局态度一览表
    △福建省各专区开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情况一览表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常委名单一览表
群众组织成立宣言、时局声明等目录
    △东海前线红卫兵总部宣言
    △福州市工人赤卫队总部成立告全市革命职工书
    △毛泽东思想思想红卫兵福建革命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
    △福建省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成立宣言
    △“福建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成立的实况
    △“2·11”大会会议的实况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福州工人2.11革命造反司成立宣言
    △福建省直党群机关革命造反总部成立宣言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宣言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的实况
    △福州军区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宣言
    △热烈欢呼干到底公社新生
    △四·二○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公告
    △四·二○革造会红卫兵警备区政治部、司令部成立公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福州部队支左联络站成立公告
    △福建省革造会福州市工联总12.5革命行动委员会公告
    △“新飞虎”队《造反公告》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时局声明
    △福建前线工农赤卫军联合总部原子总部关于支持联合总部退出省革造会声明
    △革造会《向北京》朝阳联络站成立公告
    △“二·二”协议签字的福建省群众组织名单
    △福州工人群众组织革命大联合的协议
    △各省、市、自治区革委会全部成立庆祝大会
    △福建省各革命群众组织关于大力巩固和发展革命大联合的协议的签字组织名单
附录
    福建省档案馆、福州市档案馆馆藏福建省群众组织资料
        (一) 以学生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1、 福建省大专院校群众组织
        2、 福建省中等专业学校
        3、 福州中学群众组织
        4、 外地来榕学生组织
        (二) 以工人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三) 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四) 以机关干部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4)关于《告上海全市人民书》和《紧急通告》的发布经过(论文提纲范文)

一、《告上海全市人民书》起草时并没太当一回事
二、张春桥、姚文元以调查员身份到上海
三、陈丕显签发《紧急通告》

(5)传媒、现代性与工人阶级主体性 ——以《工人日报》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阶级、传媒与现代性的悖论
    一
    二
    三
    四
第一章 报刊与主体性的共识:革命的火炬
    第一节 召唤:翻身的记忆
    第二节 工人媒介:在国家、工会与工人间起舞?
    第三节 “共识”制造:技术革新/命
第二章 传媒与政治表达:主体性四重奏
    第一节 话语的修辞:寓言与双关
    第二节 主体性的分化:大众传媒里的工人“团结”
    第三节 媒介的想象:工人阶级与现代性
第三章 大众传媒的分野:延迟的渴望
    第一节 官方媒介与现代性的断裂:从记忆到怀旧
    第二节 社会性别的悖论:浪漫爱与劳动模范
尾声 复线历史、媒介的公共性与主体性的消逝
    一
    二
参考文献
后记

(6)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始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革命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的成立
    第一节 “文革”发动与革命委员会的出现
    第二节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简析
第二章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成立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省市政权的全面瘫痪
    第二节 部队支左与省军管会成立
第三章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过程
    第一节 省革委会第一次成立的流产
    第二节 大联合协议与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第三节 部分专区、市县厂矿革委会的成立
    第四节 中央对成立福建革委会的态度
    第五节 省革委会的正式成立
第四章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机制分析
    第一节 省革委会的人员构成
    第二节 省革委会的机构设置
第五章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实质分析
    第一节 省革委会与干部队伍的权力斗争
    第二节 省革委会与群众组织的派性斗争
第六章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扩展与消亡
    第一节 革委会在全省范围内的建立
    第二节 革委会职能分化到消亡
第七章 理想与现实的错位:革委会的思想遗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9)“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引言
第一章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
    第一节 “不破不立“:毛泽东笃信只有通过“天下大乱”才能达到“天下大治”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初朝的改组和夺权
    第三节 批判“资反路线”导致全国“全面夺权”
第二章 从“上海人民公社”到“全国一片红”
    第一节 “一月革命”和“上海人民公社”的出现
    第二节 毛泽东对夺取后新生政权名称的慎思和“上海人民公社”名称的改变
    第三节 全局失控、进退维谷:毛泽东号令人民解放军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
    第四节 “全国一片红”的曲折历程
第三章 革命委员会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的鼎盛时期(1967年1月—1969年4月)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的平复时期(1969年4月—1972年8月)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的衰亡时期(1972年8月—1979年9月)
第四章 革命委员会的结构及功能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概念考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的社会功能及实际运作
第五章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体制条件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政治思想条件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理论条件
第六章 反思与超越:对革命委员会的历史评述
    第一节 毛泽东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
    第二节 毛泽东理想与现实的悖论之源
    第三节 政权机构与经济体制的辩证法
结语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谢辞

(10)在重大历史事件的漩涡中 ——“文革”初期的周恩来(1966—1969)(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 卷入漩涡
二 经受“工作组事件”的考验
三 八届十一中全会
四 在“红卫兵运动”中
五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六 工业交通问题的分歧
七 对待“一月革命”的态度
八 在批判“二月逆流”的浪潮中
九 所谓“伍豪事件”
十 处理“七二0事件”
十一 围绕外交问题的斗争
十二 在“杨、余、傅事件”中
十三 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
十四 党的九大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抓革命,促生产,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反扑-告上海全市人民书》(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D]. 赖正维.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
  • [2]“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D]. 丘新洋.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3]“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D]. 叶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
  • [4]关于《告上海全市人民书》和《紧急通告》的发布经过[J]. 朱永嘉,金光耀. 世纪, 2011(04)
  • [5]传媒、现代性与工人阶级主体性 ——以《工人日报》等为例[D]. 吴畅畅. 复旦大学, 2008(07)
  • [6]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始末研究[D]. 王爱菊.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
  • [7]外地红卫兵驻沪联络站的建立和撤销[J]. 金大陆. 史林, 2007(04)
  • [8]《抓革命,促生产,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反扑-告上海全市人民书》[J]. 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文革临委会驻沪联络站. 机车车辆工艺, 1967(01)
  • [9]“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D]. 张志明. 中共中央党校, 1995(12)
  • [10]在重大历史事件的漩涡中 ——“文革”初期的周恩来(1966—1969)[D]. 崔久衡. 中共中央党校, 1998(12)

标签:;  ;  ;  ;  ;  

《抓革命促生产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反击——致上海人民的一封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