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点问题的完全指数有限差分法

转折点问题的完全指数有限差分法

一、COMPLETELY EXPONENTIALLY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OR PROBLEMS OF TURNING POINT(论文文献综述)

苏良彬[1](2021)在《轴向导热对微通道入口段换热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子器件的功率密度不断增长,其产热量也随之上升,为了维持电子器件的正常运行需要采取有效的散热措施,微通道换热器因其优异的换热性能成为首选。为进一步提升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新型微通道结构利用入口效应的换热优势,通过热边界层再形成机制实现强化传热。而通道内流体的轴向导热对入口效应有显着影响,准确掌握轴向导热在微通道入口段换热的作用,对了解强化换热的机理以及微通道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从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两方面,系统地研究了轴向导热对微通道入口段换热的影响,量化了微通道入口段的传热强化机制。作为入口段极限的充分发展段,因其速度分布相对稳定而往往存在解析解。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矩形、椭圆、圆形以及平行板微通道充分发展段的流动特性,通过对充分发展段动量方程的求解,获得了速度分布及各通道内摩擦因子的变化规律。其中,矩形微通道的动量方程采用双本征函数法求解,该方法仅需求解两个齐次常微分方程便获得了与传统的本征函数法基本一致的结果,简化了求解过程。椭圆微通道的动量方程则采用分离变量法并结合两次二项式展开进行求解,所得结果修正了已有的计算关联式,揭示了椭圆微通道内摩擦因子的变化规律。随着Kn数增大,fRe逐渐减小,且当Kn数从0增至0.1时,fRe的减小幅度在平行板微通道中最大,为54.5%;其次是椭圆微通道以及微圆管;在方形微通道中最小,为43.5%。随后对微圆管以及平行板微通道在恒壁温以及恒热流边界下热发展流的换热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将相应的充分发展段的速度分布作为入口边界条件,采用分离变量法并借助Gram-Schmidt正交化求解了能量方程,考虑了稀薄效应(0<Kn<0.1)与轴向导热(Pe>50)的影响,得到了热入口段的温度分布与换热系数。发现增强稀薄效应会弱化通道的换热性能,在Pe数较小时尤为明显;并且相比对充分发展段换热性能的影响,稀薄效应对热入口段的弱化换热效果更加显着,且在平行板微通道中尤其突出。相反轴向导热能增强通道入口段的换热能力,尤其是当Pe<250时,换热能力显着增强;而当Pe>500时,轴向导热对换热的影响可以忽略;此外增强稀薄效将弱化轴向导热对通道内换热的影响。最后通过计算换热系数获得了热入口段长度,发现微圆管的热入口段长度是平行板微通道的3~4倍。而对于微圆管以及平行板微通道同时发展流的动量与能量方程则采用二维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提出了一种热阻模型的方法嵌入温度阶跃边界条件,通过与热发展流解析解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而得到了同时发展流入口段的速度分布、温度分布、摩擦因子以及换热系数。发现近壁面流体的滑移速度沿着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同时fappRe也逐渐减小;此外在入口段fappRe与局部Nu数随着Re数的增大而减小,且Re<100时,减小幅度较大,而当Re>500时,Re数的影响逐渐消失。与热发展流的结果相比,同时发展流的换热能力更佳,但流动阻力更大。紧接着将所提出的热阻模型拓展到矩形微通道的三维换热问题中,同样将充分发展段的速度分布作为入口边界条件,比较了Re数(25~2000)、高宽比(0.05~1)以及Kn数(0~0.1)对矩形微通道热发展流换热性能的影响,发现换热系数随着通道高宽比的减小而增加,而高宽比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在通道入口处可以忽略,但沿流动方向逐渐增大。此外,稀薄效应的增强会弱化几何参数对换热性能的影响,且稀薄效应对换热的影响随着高宽比的减小而增强。最后,以椭圆微通道为对象探究了三种边界条件(T,H1,H2)下轴向导热对入口段换热性能的影响。在H1和H2边界条件下,入口段的温度分布几乎不受热边界条件的影响,并且轴向导热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几乎相同;在T边界条件下,轴向导热对局部Nu数的影响更大。而在充分发展段,与T、H1这两种热边界条件下的结果相比,H2边界条件下通道的长半轴末端存在高温区,从而增大了温度场与速度场之间的协同角,导致换热性能恶化。此外H2边界条件下的热入口段较长,尤其是在高宽比小于0.6时,热入口段会随着高宽比减小急剧增长。基于计算结果得到了包含入口效应的换热关联式。

郭瑾[2](2021)在《树脂基复合材料热解层模型及高温热物性测试研究》文中认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大气层内飞行时受到剧烈的气动热作用,热防护系统对飞行器的安全至关重要。树脂基防热复合材料具有低导热、低密度和热解吸热等优点,但在气动热作用下材料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至今,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响应模型仍然未考虑气压、升温速率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响应的影响;而且,其热解层的高温热物性缺乏有效的测量方法。因此,二者均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优化设计的技术瓶颈,亟待解决。在传热学、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材料试验等学科交叉基础之上,本文开展树脂基复合材料热解层模型及高温热物性测试研究。建立了含气压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热解层数学模型,发现了材料内部热解气体的“积聚”和“回流”现象,给出了树脂基复合材料热防护机制的构成比例。首先,基于传热学、流体力学、物理化学等相关理论,结合原始材料层、热解层和炭化层的连续性方程与动量守恒方程,推导出含气压及热解气体流动的各层能量守恒方程,补充气体状态方程与达西公式,建立含气压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热解层数学模型。其次,采用二阶中心差分格式和一阶向前差分格式对该数学模型进行离散得到隐式差分方程组,并利用MATLAB对其进行编程。最后,利用该程序对TACOT的热响应进行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并计算分析了PICA在不同环境气压、不同树脂质量分数下的热响应。数值结果表明:(1)环境气压影响热解气体流动状态。随着环境气压超过某一临界值,热解气体在材料内部出现明显的“积聚”与“回流”现象。(2)PICA材料的主要热防护机制由材料热容吸热、表面热辐射和热解气体热阻塞效应组成,但热解气体的热阻塞效应随时间逐渐减弱;同时,在材料内增加树脂质量分数,热解气体的热阻塞效应增强。获得了树脂基复合材料变升温速率下热解层热解速率公式,构建了含气压和升温速率的热解层模型,揭示了升温速率对热响应的影响规律,有助于降低飞行器热防护系统中的冗余设计。树脂基复合材料热解是一个涉及高温、相变、物理化学变化的复杂过程,升温速率可影响材料内部树脂热解速率,进而影响材料内部温度分布、气压分布、热解气体流动等。为了获得升温速率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响应的影响,基于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失重试验,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获得了PICA材料变升温速率下的热解速率公式。将该公式引入到含气压的热解层模型中,使用差分法对其进行离散、编程,利用该程序对PICA材料的热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含气压和升温速率的热解层模型对星尘号飞行器飞行热环境下PICA材料的热响应进行了计算。数值结果表明:使用高升温速率下材料热解速率计算得到的碳/酚醛复合材料表面温度和背面温度均较低;星尘号飞行器飞行热环境下PICA材料热解气体的回流现象导致PICA材料背面温度开始升温时刻提前,但材料表面处热解气体热阻塞效应耗散热量随之下降,材料表面温度升高,表面辐射散热量提高,背面温升明显下降。研制了一套树脂基复合材料高温热物性测试系统,提出了材料热物性参数辨识方法,实现了树脂基复合材料高温热物性的测量。热解层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持续变化的固-气两相区域,针对其高温热物性参数难以测量问题,研制出树脂基复合材料高温热物性的测量仪器,该测量仪器由测试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试件输运系统和气压控制系统四个系统组成;并编写了相关参数辨识程序,由研制的测量仪器与辨识程序组成树脂基复合材料高温热物性测试系统。利用该测试系统对真空浸渍工艺制备的碳/酚醛复合材料高温热物性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树脂基复合材料高温热物性测试系统能够测量出碳/酚醛复合材料的高温热物性参数;材料未发生热解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碳/酚醛复合材料试件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均逐渐增大、热扩散系数逐渐减小;材料开始热解时,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热扩散系数曲线均出现了明显的转折点;随着温度继续增加,三者整体均呈非线性上升趋势。

刘展铄[3](2021)在《新建川藏铁路大跨度钢桁架拱桥近断层地震响应特性及减震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举世瞩目的新建川藏铁路(雅安-林芝段)穿越11条全新世深大活动断裂带,线路区域内地形起伏剧烈、地震活动频繁、强度高,约54%的线路位于8度及以上的高烈度地震多发区。新建川藏铁路集“近断层、高烈度、地形落差大”特征于一体,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主干线,其建设与运营安全将面临近断层以至跨断层地震动的严峻挑战。本文以新建川藏铁路中某主跨400m的大跨度铁路钢桁架拱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低频速度脉冲叠加高频记录底波的方法合成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开展纵、横桥向的动力时程分析,揭示了该桥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下的响应特性,明确了大跨度钢桁架拱桥的损伤状态和易损部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纵、横桥向的减震技术研究。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以新建川藏铁路大跨度铁路钢桁架拱桥为对象,基于Midas Civil平台建立其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比了考虑梁轨相互作用前后的结构自振特性。对比发现,考虑轨道结构后,桥梁自振周期较未考虑轨道时有所下降,最大降幅为10.84%,表明考虑梁轨相互作用提高了桥梁的整体刚度。(2)采用脉冲型地震动的人工合成方法,根据场地类别和规范设计谱挑选地震记录,并经滤波处理得到地震动的高频部分,与采用Mavroeidis速度脉冲模型生成的低频脉冲相叠加,得到符合桥址场地特征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3)开展桥梁结构在设计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动力时程分析,并对比讨论了地震动脉冲效应作用下大跨度铁路拱桥的响应特性和易损部位。结果表明,在无脉冲地震作用下,仅有球型钢支座超出设计位移。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主拱出现屈服,引桥墩、交界墩及交界墩内横梁破坏,球型钢支座损坏,梁台发生碰撞。(4)开展全桥设置摩擦摆支座的减震方案研究,讨论了支座曲率半径和摩擦系数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各构件地震响应对支座曲率半径的敏感度较低,对支座摩擦系数敏感度较高,仅布置摩擦摆支座将增大支座和梁端双向位移,且桥墩及横梁仍处于破坏状态。(5)在桥台、引桥墩和交界墩顶设置粘滞阻尼器,开展了摩擦摆支座+粘滞阻尼器的纵桥向组合减震方案研究,系统讨论了阻尼器阻尼参数及分布位置对桥梁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器能降低桥墩响应,同时能限制支座和梁台间的相对位移;且以桥台、引桥墩和交界墩同时布置时效果最佳。(6)通过在引桥墩和交界墩内部布置防屈曲支撑,开展了摩擦摆支座+防屈曲支撑的横桥向组合减震方案研究。针对防屈曲支撑芯材面积、有效长度,及芯材屈服强度及布置形式展开了系统讨论。研究发现,防屈曲支撑可有效改善桥墩及横梁地震响应。(7)基于纵向摩擦摆支座+粘滞阻尼器、横向摩擦摆支座+防屈曲支撑的组合减震措施,对比讨论了组合减震方案与原桥方案的地震响应,系统检验了组合减震方案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在纵、横桥向,不同地震动水平下组合减震技术均可有效改善桥梁响应。

李静,陆苏怡,起晓星,杨海生[4](2021)在《土地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实物期权模型研究——以三江源地区为例》文中认为基于土地开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土地转换不可逆的假设,将生态保护区土地最优开发决策问题转化为一个实物期权理论框架下的最优随机控制模型,并将开发速度内生化,同时引入单位面积生态效益变量,运用动态规划原理建立了相应的贝尔曼方程,推导了方程的适当边界条件,并采用有限差分法数值求解关键方程,最后基于三江源地区的数据对土地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动态最优路径展开数值求解讨论。结果表明,该模型能确定土地开发过程中的最优转换状态以及不同情形下的开发决策:1)土地期权价值与生态用地面积占比并非线性关系,土地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个最优转换状态;2)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将加速土地转换进程,且土地最优转换状态中农业生产用地面积增加;3)生态系统自身的保护效益弹性变大,将减缓土地转换进程;4)生态价值不确定性变大,将加速土地转换进程。

吴九鹏[5](2021)在《碳化硅MPS二极管的设计、工艺与建模研究》文中认为电能是当今人类消耗能源的主要形式,并且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因此,对电能进行处理和变换的电力电子技术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半导体功率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元件。近年来,基于碳化硅(SiC)材料的新一代功率器件异军突起,以其击穿电压高、导通电阻小、开关速度快等特点,逐渐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青睐。在碳化硅器件进步的过程中,高效的器件设计方法、稳定而低成本的流片工艺、器件在异常工况下的行为特征和可靠性,都需要进行细致的研究。而碳化硅二极管就是研究这些问题的绝佳平台。目前最流行的碳化硅二极管包括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Junction Barrier Schottky diode,JBS diode)以及混合PiN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Merged PiN Schottky diode,MPS diode)。它们在正向导通、反向阻断性能和浪涌、雪崩可靠性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众多研究者针对MPS/JBS二极管的元胞设计和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已有多家厂商开发出了成熟的商业产品。但是目前针对碳化硅二极管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包括SiC MPS二极管中稳定可靠的P区欧姆接触工艺、芯片外延层参数的设计和提取、器件在浪涌等大功率电热耦合过程中的电学和热学行为的表征和结温信息的获取等,都存在众多值得优化的地方。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流片完成了多种SiC MPS/JBS二极管,并针对制备完成的器件开展了系统的表征测试和建模分析的工作,主要包括:(1)SiC MPS/JBS二极管结构参数的设计与工艺开发;(2)对制备完成的SiC MPS/JBS二极管的静态、动态、浪涌可靠性的测试;(3)建立针对带有场限环终端的垂直型功率器件的外延参数提取方法;(4)建立针对浪涌过程的电热耦合结温计算模型。本文具有以下创新点:(1)通过设计、流片、测试具有两种元胞排布和多组尺寸参数的SiC MPS二极管,本文充分理解并掌握了SiC MPS二极管研发技术。本文同时从仿真和实际层面揭示了器件元胞设计、静态特性与浪涌可靠性之间的联系。根据电流和温度的不同,本文将SiC MPS二极管在浪涌过程中的电学行为简化为三个模态,并详细分析了各个模态的形成和转化机理,加深了对器件浪涌特性的理解。本文同时开发了一套基于注入型P+区的SiC MPS二极管流片工艺,最大限度地兼容了SiC JBS二极管的工艺流程。根据此工艺流程制备完成的器件具有稳定的电学特性,并在浪涌电流冲击等极端工况下展现出了媲美商业器件的高可靠性。(2)本文改进了芯片外延层参数的传统设计和提取方法。通过引入辅助函数并结合数值方法,本文提出了无需电子和空穴的碰撞电离系数相等的假设、直接处理二重积分形式的雪崩击穿判据并计算击穿电压的算法。基于该算法,本文给出了适用于4H-SiC材料、根据耐压设计目标确定最佳外延参数的拟合公式,方便了外延层设计。本文同时改进了提取芯片外延参数的传统C-V法。通过考虑场限环终端(Field limited rings,FLRs)对耗尽区几何形状和器件C-V特性的影响,优化后的外延参数反推算法相比于传统C-V法能计算出更准确的外延掺杂浓度和厚度,有助于对器件进行逆向工程分析。(3)本文基于传统RC热路模型,提出了适用于浪涌过程的分布式热源电热耦合结温计算模型。本模型通过改变热学支路的拓扑结构来模拟分布式热源,通过令电学支路和热学支路的参数先后发生改变来实现电学和热学过程的解耦。本模型可从器件的静态正向电学特性和热阻抗测试结果出发,无需实际进行浪涌测试,即可准确而快速地预测其在浪涌过程中的电学行为和内部各部分的结温变化。本模型考虑了热源分散在芯片各处而非集中在主结这一事实,也考虑了各层材料的热阻和热容参数随温度的变化,相对于传统方法更接近实际情况,具有更高的精度。本文提出的器件设计、工艺流片、建模分析等研究手段,为器件研究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这些手段能加快器件的设计和分析过程,加深器件研究者对器件工作机理的理解。可以预见,本文及其后续研究,将提供越来越多的针对功率器件的研究手段和机理模型,有助于提升功率器件研究工作的效率。

和文龙[6](2021)在《应力驱动下的高温耐热合金广义氧化行为研究》文中提出

张全菊[7](2021)在《温度和施氮量对膜孔灌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试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温度和施氮量对膜孔灌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影响试验,主要研究了土壤水分入渗特性以及湿润体水氮分布规律,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一维垂直入渗和膜孔灌点源入渗试验不同试验处理中,Kostiakov和Philip入渗模型均能较好拟合入渗量和入渗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幂函数对湿润锋运移与入渗时间之间函数关系拟合较好。(2)一维垂直入渗试验中,肥液入渗过程中湿润锋比清水入渗时运移速度更快,氮肥浓度与入渗量正相关,温度与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深度正相关。氮肥浓度对研究变量的影响小于温度。(3)膜孔灌点源入渗试验中,温度升高和氮肥浓度增加土壤水分运移加快,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增加,湿润体体积增大,入渗结束和再分布过程中湿润体含水率分布更加均匀。(4)清水入渗时,湿润体内氮素被水分淋洗在含水率较低的湿润锋附近累积。肥液入渗时,湿润体氮素分布与含水率分布密切相关,含水率较高处NO3--N和NH4+-N含量也较高;氮肥浓度增大,相同含水率土壤中NO3--N和NH4+-N增加。由于NH4+-N和NO3--N带有不同电荷,在湿润体内的分布规律有所差别。5000 mg·L-1的肥液入渗结束时湿润体氮素分布与其他浓度差异较大,可能是浓度过大由含水率影响氮素含量远大于溶质运移的比例。温度影响水分入渗,溶质运移以及氮素转化等过程进而使氮素分布存在差异。温度升高,湿润体相同空间位置氮素含量增加,其中NH4+-N受温度影响十分明显。(5)膜孔灌点源入渗试验中,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水平和垂直湿润锋运移距离与温度和氮肥浓度均为正相关关系,湿润体平均体积含水率增量与温度正相关,与氮肥浓度负相关。温度对入渗量的影响小于氮肥浓度,对湿润锋运移和湿润体平均体积含水率增量的影响大于氮肥浓度。建立研究变量与影响因素之间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均在0.95以上,经试验数据验证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可用于预测不同试验因素水平下的试验研究变量。

张雨[8](2021)在《海底隧道水力流态特性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宁[9](2021)在《分段光滑振动系统的多重稳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分段光滑是机械系统非线性的主要形式之一,解的多重性是非线性系统的重要特征,关于分段光滑振动系统多重解的研究对机械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服役性能和故障检测等方面具有实际工程意义。近年来,关于分段光滑振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研究以其中部分解为主,大量研究仅仅关注最靠近某个初始条件附近的一个或者两个稳态解,极少能够做到更进一步的研究。分段光滑系统难以被精确解析分析是其中原因之一,在定性分析过程中过度依赖解析解进行庞加莱映射的建立同样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旨在分段光滑振动系统的多重稳态的研究。首先,将难以解析的空气弹簧气囊刚度模型转化为可以近似解析的多项式刚度模型,建立单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数值解为标准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近似解析法的误差,结果表明近似解析法的精度缺乏稳定性,不能准确地用于定性分析,因此以近似解析解替代解析解构建庞加莱映射这条思路是行不通的,有必要对现有的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拓展。理论工作中,从数值计算代替解析求解的角度,摆脱了定性分析过程中对解析解的依赖,从而确定了关于多重稳态分析的体系化方法,用于难以解析的分段光滑振动系统分析。其中,基于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庞加莱映射的建立,简称庞加莱截面法,是理论研究的现有基础;结合离散系统的迭代原理和几何原理确定了一种求解分叉参数附近系统近似平衡点的方法;基于差分原理和微分原理的相似性确定了求解近似平衡点处庞加莱映射雅可比矩阵和特征值的迭代方法;基于稳态解具有吸引域的特点,建立了延不同参数路径搜索多重解的方法。通过对单自由度非线性系统分叉行为的仿真研究,发现系统的分叉过程以逐级倍化和滞后现象两种为主,其中系统的滞后现象是多重稳态存在的特征。同时对多重稳态共存的形式进行探究,主包括不同周期解之间共存、周期解和混沌解之间共存以及对称相轨线的方式共存三种方式。然后,建立两自由度分段线性振动模型,对比较成熟的半解析法进行优化后用于研究分段线性系统的分叉行为。对系统中发现的Hopf分叉和倍化分叉利用前面提出的数值化方法进行分析,最终导出的近似平衡点处庞加莱映射近似雅可比矩阵的近似特征值切合分叉理论,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对非经典环面分叉进行分析发现,两个稳定的共存吸引子之间必定存在不稳定的吸引子。通过对不稳定极限环的分析,分析了状态激变能够体现多重解的原因。最后,考虑高次谐波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建立了不可解析的两自由度分段光滑振动系统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对平衡点分叉行为的研究得出导致系统多重稳态的另一个原因,同时发现在系统中周期吸引子、拟周期吸引子和混沌吸引子同时存在的多重解共存形式是存在的。对其中一个类似于Hopf-Flip分叉的分叉点进行研究,最终将其定性为Hopf分叉的周期2锁相状态。本文以数值解代替解析解在定性分析过程中的作用,对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拓展,使之可以应用于难以解析或者不可解析系统的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分段线性和分段光滑振动系统的多重稳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多重解共存的普遍方式,对多重解存在时的滞后现象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同时对造成系统多重稳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李泠霏[10](2021)在《基于二维材料范德华异质结构的新型热载流子器件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摩尔定律接近极限,传统的半导体技术已进入发展瓶颈期。如何利用新原理、新材料和新结构来解决和优化传统半导体器件在尺寸微缩过程中遇到的性能、功耗和成本等问题是后摩尔时代半导体技术的发展重点。沿着Beyond CMOS的战略路线,本文分别从新材料体系、新物理机制、以及新器件结构这三个方面展开思考和研究,旨在解决热载流子器件的机理分析、性能提升、功能拓展等科学问题。材料方面,本文以新兴的二维材料作为主要研究体系;物理机制方面,本文以热载流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器件结构方面,本文基于范德华异质结构搭建了不同的、实现特定功能的固态器件。本文主要研究了四种热载流子器件,具体包括:(1)本文首先研究了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石墨烯/氮化硼/石墨烯的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件。本文以物理机制作为主要研究重点,探索了利用表面等离激元实现石墨烯中的超热载流子的激发,打破了内光电效应的波长阈值限制,实现低于带阶势垒的光响应。此外,本文还研究了超热载流子的微观物理过程及其引起的负微分光响应现象。(2)然后研究了基于手性表面等离激元/单层硫化钼异质结构的常温谷霍尔晶体管。本文从新信息载体角度出发,提出和实现了一种常温工作的,实现谷信息的产生、输运、收集、调控等全套功能的能谷晶体管。通过表面等离激元的手性实现了谷极化的产生,通过热载流子实现了谷极化的注入,利用不同能谷Berry曲率产生的赝磁场和霍尔架构实现了谷信号的读出,通过栅压实现了谷信号的调控。(3)接着研究了基于石墨烯/等离激元超构表面/硅异质结构体系的红外片上偏振探测器。论文从多功能集成的思路出发,构建了一个无分光部件的四像素光电探测器件,该器件能够实现光的强度和偏振信息的片上获取。偏振测定功能通过设计不同取向和手性的超构表面实现。硅基肖特基结构实现了光生载流子的及时抽取和分离。该器件展现出了较好的偏振测定功能。(4)最后论文研究了基于石墨烯/硒化钨/石墨烯/氮化硼/石墨烯这一五层垂直堆叠的范德华异质结构的热电子晶体管。论文设计并实验展示了第一个基于全二维材料的热电子晶体管,并且获得了接近理论极限的共基极收集效率。此外,该论文还讨论了利用热电子晶体管来研究热电子能谱的可行性及优势。该论文的研究表明,二维材料不但赋予了微纳器件在异质集成上的自由度和高质量界面,还使得器件展现出很多体材料器件不具备的性能优势和功能特性。论文中的研究结果展现了二维材料及其范德华异质结构在后硅时代半导体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二、COMPLETELY EXPONENTIALLY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OR PROBLEMS OF TURNING POIN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MPLETELY EXPONENTIALLY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OR PROBLEMS OF TURNING POINT(论文提纲范文)

(1)轴向导热对微通道入口段换热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微尺度效应
        1.1.2 入口效应
        1.1.3 轴向导热
        1.1.4 研究对象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通道入口段流动与换热的理论研究
        1.2.2 微通道入口段流动与换热的数值研究
        1.2.3 入口段长度的研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2 微通道充分发展段流动的理论分析
    2.1 圆形/平行板微通道充分发展段流动换热的理论分析
        2.1.1 动量方程的理论解
        2.1.2 能量方程的理论解
    2.2 矩形微通道充分发展段动量方程的理论解
    2.3 椭圆微通道充分发展段动量方程的理论解
        2.3.1 无滑移边界
        2.3.2 滑移边界
    2.4 本章小结
3 圆形/平行板微通道热发展流换热特性的理论分析
    3.1 恒热流边界
        3.1.1 理论推导
        3.1.2 验证计算结果
        3.1.3 稀薄效应对换热系数的影响
        3.1.4 轴向导热对换热系数的影响
        3.1.5 热入口段长度
    3.2 恒壁温边界
        3.2.1 理论推导
        3.2.2 验证计算结果
        3.2.3 稀薄效应对换热系数的影响
        3.2.4 轴向导热对换热系数的影响
        3.2.5 热入口段长度
    3.3 不同热边界条件下的换热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圆形/平行板微通道同时发展流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4.1 模型介绍
    4.2 数值方法
        4.2.1 速度滑移与温度阶跃模型的嵌入
        4.2.2 网格无关性分析
        4.2.3 模型验证
    4.3 流动分析
        4.3.1 速度分布
        4.3.2 雷诺数对摩擦因子的影响
        4.3.3 稀薄效应对摩擦因子的影响
        4.3.4 通道截面形状对摩擦因子的影响
    4.4 换热分析
        4.4.1 温度分布
        4.4.2 轴向导热对换热系数的影响
        4.4.3 稀薄效应对换热系数的影响
        4.4.4 入口边界对换热的影响
    4.5 关联式
    4.6 本章小结
5 恒壁温边界下矩形微通道热入口段的换热
    5.1 模型介绍
    5.2 数值方法
        5.2.1 网格无关性分析
        5.2.2 模型验证
    5.3 换热分析
        5.3.1 轴向导热对换热的影响
        5.3.2 通道高宽比对换热的影响
        5.3.3 稀薄效应对换热的影响
        5.3.4 热入口段长度
    5.4 关联式
    5.5 本章小结
6 椭圆微通道入口段的层流流动与换热
    6.1 模型介绍
    6.2 数值方法
        6.2.1 网格无关性分析
        6.2.2 模型验证
    6.3 流动分析
        6.3.1 速度场与压力场
        6.3.2 雷诺数对摩擦因子的影响
        6.3.3 通道高宽比对摩擦因子的影响
        6.3.4 稀薄效应对摩擦因子的影响
    6.4 同时发展流的换热分析
        6.4.1 温度分布
        6.4.2 轴向导热对换热的影响
        6.4.3 通道高宽比对换热的影响
        6.4.4 稀薄效应对换热的影响
    6.5 热发展流的换热分析
        6.5.1 恒壁温边界
        6.5.2 恒热流边界
    6.6 入口段长度
        6.6.1 流动入口段长度
        6.6.2 热入口段长度
    6.7 关联式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Gram-Schmidt正交化步骤求系数Cn
附录B
附录C 椭圆微通道同时发展流部分Nu(x)数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树脂基复合材料热解层模型及高温热物性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树脂基复合材料
        1.2.2 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响应模型
        1.2.3 树脂基复合材料热物性测试方法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响应的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非稳态导热
        2.2.1 导热微分方程
        2.2.2 定解条件
        2.2.3 考虑表面烧蚀的非稳态导热问题
    2.3 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组
    2.4 数值计算方法
        2.4.1 数值模型离散方法
        2.4.2 求解离散方程的三对角阵算法
        2.4.3 导热问题数值解法
    2.5 本章小结
3 含气压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热解层模型及其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含气压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热解层模型
        3.2.1 物理模型
        3.2.2 数学模型
        3.2.3 数值方法
        3.2.4 计算流程
    3.3 热解层模型验证及相关数值模拟
        3.3.1 热解层模型验证
        3.3.2 PICA材料内部热解气体流动的分析
        3.3.3 PICA材料热防护机制的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升温速率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响应的影响
    4.1 引言
    4.2 树脂基复合材料热解层模型的完善
        4.2.1 含升温速率的热解速率方程
        4.2.2 含气压和升温速率的热解层模型
        4.2.3 数值求解方法
    4.3 不同升温速率下PICA材料热响应分析
        4.3.1 变升温速率下PICA材料热解速率
        4.3.2 升温速率对PICA材料热响应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星尘号飞行热环境下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响应分析
    5.1 引言
    5.2 星尘号飞行热环境
    5.3 PICA材料热响应
        5.3.1 变热流条件下的程序验证
        5.3.2 星尘号热环境下气压和升温速率对PICA热响应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树脂基复合材料高温热物性测量与辨识方法
    6.1 引言
    6.2 碳/酚醛复合材料的制备
        6.2.1 原材料
        6.2.2 制备工艺
    6.3 树脂基复合材料高温热物性测试系统的研制
        6.3.1 测量仪器与测试步骤
        6.3.2 树脂基复合材料高温热物性参数辨识方法
    6.4 碳/酚醛复合材料高温热物性的测量
        6.4.1 试件的制备
        6.4.2 碳/酚醛复合材料热物性参数测量数据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新建川藏铁路大跨度钢桁架拱桥近断层地震响应特性及减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钢桁架拱桥的发展
    1.3 拱桥震害
    1.4 近断层大跨度拱桥抗震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1 近断层地震动特性及研究现状
        1.4.2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大跨度拱桥地震响应特性
        1.4.3 大跨度拱桥减震研究现状
        1.4.4 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文技术路线
2 大跨度铁路钢桁架拱桥数值模拟
    2.1 工程背景
    2.2 数值模型
    2.3 动力特性
    2.4 本章小结
3 近断层高烈度区大跨度铁路钢桁架拱桥地震响应特性分析
    3.1 近断层地震动的合成
        3.1.1 脉冲周期、脉冲速度峰值回归公式
        3.1.2 速度脉冲模拟模型
        3.1.3 近断层方向性效应地震动合成
    3.2 主拱圈地震响应
    3.3 桥墩关键截面及横梁地震响应
    3.4 其他主要构件地震响应
    3.5 本章小结
4 大跨度铁路钢桁架拱桥纵桥向减震技术研究
    4.1 代表性减震装置调研分析
        4.1.1 阻尼器
        4.1.2 防屈曲支撑
        4.1.3 减隔震支座
        4.1.4 减震装置对比分析
    4.2 摩擦摆支座减震方案研究
        4.2.1 减震设计方案
        4.2.2 曲率半径影响分析
        4.2.3 摩擦系数影响分析
    4.3 摩擦摆支座+粘滞阻尼器减震方案研究
        4.3.1 组合减震设计方案
        4.3.2 阻尼器参数影响分析
        4.3.3 阻尼器分布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大跨度铁路钢桁架拱桥横桥向减震技术研究
    5.1 摩擦摆支座减震方案研究
        5.1.1 减震设计方案
        5.1.2 曲率半径影响分析
        5.1.3 摩擦系数影响分析
    5.2 摩擦摆支座+防屈曲支撑减震方案研究
        5.2.1 减震设计方案
        5.2.2 支撑芯材面积影响分析
        5.2.3 支撑有效长度影响分析
        5.2.4 支撑芯材屈服强度影响分析
        5.2.5 支撑布置形式影响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组合减震方案的减震效果分析
    6.1 主拱圈
    6.2 桥墩关键截面及横梁
    6.3 其他主要构件
    6.4 减震装置地震响应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碳化硅MPS二极管的设计、工艺与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碳化硅材料
        1.1.1 .碳化硅材料的晶体结构
        1.1.2 .碳化硅材料的特性参数
    1.2 .碳化硅功率二极管的发展历程
        1.2.1 .SiC JBS二极管
        1.2.2 .SiC MPS二极管
    1.3 .碳化硅功率二极管浪涌过程结温估算
    1.4 .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SiC MPS二极管的仿真设计与工艺开发
    2.1 .SiC MPS/JBS二极管的元胞结构
    2.2 .外延层掺杂浓度和厚度的设计
        2.2.1 .基于雪崩击穿判据计算外延层击穿电压
        2.2.2 .击穿电压固定下的允许外延厚度
        2.2.3 .外延层耐压固定下的最佳外延层参数
    2.3 .SiC MPS二极管的仿真设计
        2.3.1 .器件数值仿真技术和模型简介
        2.3.2 .仿真设计优化
    2.4 .SiC MPS二极管的工艺开发
        2.4.1 .SiC MPS二极管的工艺步骤
        2.4.2 .P型欧姆接触工艺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SiC MPS二极管的特性测试
    3.1 .静态测试结果
        3.1.1 .自制器件之间的静态特性对比
        3.1.2 .自制器件与商业器件的静态性能对比
    3.2 .动态特性测试结果
    3.3 .浪涌可靠性测试结果
        3.3.1 .单次浪涌可靠性测试
        3.3.2 .器件的高温静态Ⅰ-Ⅴ特性分析
        3.3.3 .二极管浪涌过程电学行为模式
        3.3.4 .自制器件与商业器件的浪涌可靠性对比
        3.3.5 .二极管抗浪涌电流冲击能力比较
        3.3.6 .重复性浪涌可靠性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带场限环终端的功率器件外延参数提取算法
    4.1 .传统反推算法及其局限性
    4.2 .场限环下方耗尽区的扩展规律
    4.3 .耗尽区纵向扩展深度和横向扩展宽度之间的关系
    4.4 .反推算法的建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热耦合浪涌结温计算模型
    5.1 .热阻、热容和RC热路模型
        5.1.1 .基本概念
        5.1.2 .热阻抗的测量与结构函数
    5.2 .浪涌结温的直接计算法
        5.2.1 .商业器件的热阻抗测试
        5.2.2 .浪涌过程的计算
    5.3 .电热耦合结温计算模型的理论基础
    5.4 .电热耦合结温计算模型的具体实现步骤
        5.4.1 .RC网络传递函数的计算
        5.4.2 .结温计算的具体步骤
    5.5 .计算实例
        5.5.1 .器件的热学特性的建模
        5.5.2 .器件的电学特性的建模
        5.5.3 .浪涌过程的结温计算
        5.5.4 .衬底减薄技术对浪涌能力的提升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发表和录用的文章
    授权和受理的专利

(7)温度和施氮量对膜孔灌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膜孔灌理论与技术研究
        1.2.2 土壤水氮运移及数值模拟研究
        1.2.3 土壤水热条件对水氮运移影响研究
        1.2.4 土壤水热盐耦合运移特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土壤基本参数
    2.2 试验装置
    2.3 试验过程
    2.4 观测指标
    2.5 数据分析
3 一维垂直入渗土壤水、氮、热耦合特性
    3.1 试验方案
    3.2 土壤入渗水分运移规律
        3.2.1 累积入渗量
        3.2.2 增渗率
        3.2.3 湿润锋运移深度
    3.3 本章小结
4 温度对膜孔点源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的影响
    4.1 试验方案
    4.2 温度对膜孔点源入渗水分运移的影响
        4.2.1 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
        4.2.2 湿润锋运移距离
        4.2.3 湿润体含水率分布
    4.3 温度对膜孔点源入渗氮素运移的影响
        4.3.1 温度对清水膜孔入渗土壤氮素运移的影响
        4.3.2 温度对肥液膜孔入渗土壤氮素运移的影响
    4.4 膜孔灌点源肥液入渗含水率与氮素分布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氮肥浓度对膜孔肥液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的影响
    5.1 试验方案
    5.2 氮肥浓度对膜孔肥液单点源入渗水分运移的影响
        5.2.1 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
        5.2.2 湿润锋运移距离
        5.2.3 湿润体含水率分布
    5.3 肥液浓度对膜孔灌点源入渗土壤氮素运移的影响
        5.3.1 湿润体NO_3~--N运移分布
        5.3.2 湿润体NH_4~+-N分布
    5.4 膜孔点源肥液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
        5.4.1 湿润体NO_3~--含水率分布关系
        5.4.2 湿润体NH_4~+-N与含水率分布关系
    5.5 本章小结
6 水、氮、热耦合条件下膜孔灌入渗土壤水分运移特性
    6.1 试验方案
    6.2 土壤水分入渗特性
        6.2.1 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
        6.2.2 湿润锋运移距离
        6.2.3 湿润体平均含水率增量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分段光滑振动系统的多重稳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非线性动力学学科现状
    1.2 非线性定量理论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3 非线性定性理论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4 非线性系统的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1.5 多重稳态问题的研究现状
    1.6 分段光滑系统多重稳态研究主要面对的问题
    1.7 本文主要工作以及文章结构
    1.8 本章小结
2 课题研究需要的理论和方法
    2.1 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2.2 复变分析法简介
    2.3 半解析法概述
        2.3.1 理论解析
        2.3.2 数值求零
        2.3.3 算法优化
    2.4 庞加莱映射
    2.5 系统稳定性理论
        2.5.1 离散映射的稳定性理论
        2.5.2 连续轨线的稳定性
        2.5.3 庞加莱映射转化后的稳定一致性
    2.6 本章小结
3 非线性定性理论分析方法的数值化
    3.1 RK-4数值积分及算法稳定性控制
        3.1.1 RK-4数值积分法
        3.1.2 算法稳定条件
        3.1.3 积分步长的选取和稳定性控制
    3.2 近似迭代不动点的数值计算方法
        3.2.1 算法背景
        3.2.2 算法原理和过程
        3.2.3 稳定条件分析
        3.2.4 稳定性的判别和方法补充
    3.3 近似雅可比矩阵的数值计算法
    3.4 庞加莱映射雅可比矩阵近似特征值的计算方法
    3.5 系统多重定态的沿路径数值求解
    3.6 章末小结
4 光滑系统的多重稳态分析
    4.1 动力学模型的分析及其建立
    4.2 近似解析求解
        4.2.1 无阻尼自由振动
        4.2.2 有阻尼瞬态自由振动
        4.2.3 有阻尼强迫振动稳态解
    4.3 近似解析法的可靠性分析
    4.4 幅频特征和多重极限环
    4.5 多重解现象的分析
        4.5.1 不同周期吸引子共存
        4.5.2 同周期周期吸引子共存
        4.5.3 周期和混沌吸引子共存
        4.5.4 多重解引起的分叉现象
    4.6 本章小结
5 分段线性振动系统的多重稳态分析
    5.1 分段线性振动系统的数学建模
    5.2 系统的庞加莱映射和周期解条件
        5.2.1 系统的庞加莱映射
        5.2.2 周期运动存在性
        5.2.3 周期运动稳定性及分叉机理
    5.3 经典分叉行为分析
        5.3.1 Hopf分叉分析
        5.3.2 倍化分叉分析
    5.4 非经典分叉分析
        5.4.1 N-S分叉
        5.4.2 环面倍化分叉
        5.4.3 环面激变分叉
    5.5 本章小结
6 分段光滑振动系统的多重稳态分析
    6.1 分段光滑振动系统的建模及分析
    6.2 谐波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6.3 二次谐波强度对系统分叉的影响
        6.3.1 二次超谐波下振幅对系统分叉影响
        6.3.2 频率对分叉的影响
        6.3.3 环面Hopf型分叉分析
    6.4 三次超谐波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6.4.1 三次谐波对分叉规律的影响
        6.4.2 三次谐波条件下系统的多重定态分析
        6.4.3 拟周期的2倍锁相
    6.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二维材料范德华异质结构的新型热载流子器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后摩尔时代下二维材料的兴起
        1.1.1 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概述
        1.1.2 二维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究情况
    1.2 基于二维材料的器件研究介绍
        1.2.1 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构
        1.2.2 基于二维材料的研究领域
    1.3 基于二维材料的热载流子器件
        1.3.1 二维材料热载流子的主要激发方式
        1.3.2 基于二维材料和表面等离激元的热载流子的主要应用方向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思路及章节安排
        1.4.1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1.4.3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二维材料的器件的制备、表征与测试
    2.1 二维材料的获取
    2.2 二维异质结器件的制备方法
        2.2.1 PMMA转移法
        2.2.2 PC转移法
        2.2.3 PVA转移法
        2.2.4 PDMS转移法
        2.2.5 PPC转移法
    2.3 二维异质结器件的表征和测试方法
        2.3.1 材料表征
        2.3.2 电学测试
        2.3.3 光电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石墨烯/氮化硼/石墨烯异质结构中的超热载流子
    3.1 背景介绍
    3.2 器件结构设计和实验方法
        3.2.1 器件制备与测试方法
        3.2.2 金纳米结构的设计和表征
        3.2.3 器件的工作原理
    3.3 超热载流子的实验研究
        3.3.1 石墨烯/氮化硼/石墨烯中的本征热载流子
        3.3.2 石墨烯/氮化硼/石墨烯中的超热载流子
        3.3.3 石墨烯/氮化硼/石墨烯中的超热载流子的物理机制研究
    3.4 微分负光电响应和物理机制的研究
        3.4.1 石墨烯/氮化硼/石墨烯异质结构中的电流输运机制
        3.4.2 石墨烯/氮化硼/石墨烯异质结构中负微分光电导现象
        3.4.3 石墨烯/氮化硼/石墨烯异质结构中的热电子温度的偏压依赖
        3.4.4 石墨烯/氮化硼/石墨烯异质结构中的负微分光电导的调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手性热电子的常温谷电子晶体管
    4.1 背景介绍
    4.2 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4.2.1 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4.2.2 器件制备方法与测试手段
    4.3 谷信号的注入、输运、探测和控制
        4.3.1 谷信号的注入
        4.3.2 谷极化的验证
        4.3.3 谷信号的输运与探测
        4.3.4 谷信号的控制
    4.4 谷霍尔晶体管的应用前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等离激元超构表面与石墨烯/硅集成的红外偏振探测器
    5.1 背景介绍
    5.2 器件结构设计和实验方法
        5.2.1 器件的结构设计
        5.2.2 器件的制备流程
        5.2.3 器件的测试方法
    5.3 器件的性能表征
        5.3.1 等离激元超构表面对1550 nm光响应的增强
        5.3.2 器件光响应的偏振依赖
        5.3.3 四像素偏振探测器
        5.3.4 四像素偏振测定的解算过程
        5.3.5 器件性能的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热电子晶体管器件
    6.1 背景介绍
    6.2 热电子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制备
    6.3 热电子晶体管的电学测试
    6.4 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6.5 基于热电子晶体管的热电子能谱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COMPLETELY EXPONENTIALLY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OR PROBLEMS OF TURNING POINT(论文参考文献)

  • [1]轴向导热对微通道入口段换热的影响[D]. 苏良彬.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树脂基复合材料热解层模型及高温热物性测试研究[D]. 郭瑾.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新建川藏铁路大跨度钢桁架拱桥近断层地震响应特性及减震技术研究[D]. 刘展铄.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土地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实物期权模型研究——以三江源地区为例[J]. 李静,陆苏怡,起晓星,杨海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5]碳化硅MPS二极管的设计、工艺与建模研究[D]. 吴九鹏. 浙江大学, 2021(09)
  • [6]应力驱动下的高温耐热合金广义氧化行为研究[D]. 和文龙.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7]温度和施氮量对膜孔灌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影响研究[D]. 张全菊.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8]海底隧道水力流态特性研究及工程应用[D]. 张雨.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9]分段光滑振动系统的多重稳态分析[D]. 陈宁.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10]基于二维材料范德华异质结构的新型热载流子器件的研究[D]. 李泠霏. 浙江大学, 2021(01)

标签:;  ;  ;  ;  

转折点问题的完全指数有限差分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