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部武汉邮电学院

邮电部武汉邮电学院

一、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论文文献综述)

陶智勇,蔡进[1](2011)在《通信技术科研的若干发展阶段与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通信技术科研创新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对封闭的国际环境下自力更生,以及改革开放后实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几个发展阶段以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进步和史无前例的发展。阐述了我国通信技术科研创新的发展阶段与经验,其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对其他行业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卢向前[2](2008)在《中国通信发展启示录》文中研究表明引子1969年1月28日深夜,北京,北风凛冽,万木肃杀,天,出奇得冷。中南海西花厅,忙碌了一天的周恩来总理看着邮电部刚刚送到的《关于因冻雨中断有线通信,拟开放无线通讯的请示报告》,陷入了深

古松,杨海玉,舒文琼,乐宁,胡晓女,宿建光,孙慧,鲁义轩,杨海峰,郑宏,李鹏,董玉楠,刘兵,刘启诚,阴志华,王倩倩,杜娟[3](2005)在《北邮人——中国通信业五十年见证》文中研究说明北京邮电大学--中国通信行业的"黄埔军校",到今年10月已经走过了五十年的春华秋实路,她为中国通信业的建设和发展输送了一批批骨干人才。在中国通信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的时刻,都有北邮人的见证,在重要的历史事件中也每每留下了北邮人的身影。本期我们选取了中国通信发展历史上的60件大事,并随机采访了60位曾经在北京邮电大学工作和学习过的业内人士,让我们一起在对中国通信业辉煌发展史的回忆当中,共同找寻北邮人所留下的历史足迹。

罗昌宏[4](1999)在《集中管理资金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财务管理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木林,樊兴[5](1999)在《闪光的足迹——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文中研究说明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博士发表了用石英玻璃纤维传送光信号的论文,并提出了用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光导纤维可以传输成千上万电话或图象的设想,从而震动了整个通信界,很快引发了世界通信领域里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罗辉,刘京[6](1991)在《中国建成重要的光纤通信基地》文中提出 进入千家万户的电视,已成为当今世界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而电视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又得借助于敏感和高精度的“神经”,光导纤维的问世,自然成了制造“神经”的最理想的材料。 1990年4月7日,我国首次承揽的国际商用卫星“亚洲一号”在西昌卫星中心发射成功;同年,显示国运昌盛、体运兴隆的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圆满举行……当国内外数亿观众在电视机前目睹卫星从点火到升空的壮观场面、欣赏各项精彩比赛的实况转播时,他们可能不会想到还有一位“幕后英雄”,它就是我国电视传播“神经”的缔造者——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黄仲玉[7](1987)在《光纤通信系统用于省内干线的可行性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省内干线通信如何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技术的可能性以及最终的经济效益出发,在介绍了国内二级干线的现状后,对国内光纤通信的现有基础和技术水平作了分析,并对典型工程的经济性作了比较,探讨了光纤通信系统用于省内干线通信的可行性。

宋燚锦[8](2020)在《太行区邮政研究(1940-1949)》文中指出太行区的邮政工作是太行区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太行区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担负了支援战争、密切前后方联络、传递公文信件的任务,又在社会通信、宣传,群众动员、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太行区的邮政进行研究,不但可以深入了解在极端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太行区的邮政是如何从战时邮政逐步发展为人民邮政的,而且可为我们当今邮电事业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文章首先考察了太行区邮政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基础,简要叙述了太行区成立前党政军民通讯组织和中共宣传工作的建设情况,并对太行区邮政建设的必要性加以分析。第二章以邮政的发展为主线,探讨了太行区邮政机构的变迁阶段和发展特点,通过不断健全邮政机构来为邮政业务的开展提供保障。第三章梳理了太行区邮路和业务的建设情况。太行区内外四通八达的邮运网络、邮政业务和报纸发行业务在相应邮路制度和业务制度的规范下,相互配合完成战时通讯宣传工作,并逐步扩大以群众为主体的服务范围,向人民邮政的方向迈进。第四章从太行区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邮政人员的待遇管理来探究太行区邮政队伍的建设,指出邮政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与保护。最后在前四章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总结太行区邮政系统的特点和贡献。中共就是通过邮政组织在太行区形成了与农村、与群众互动交流的便利渠道,促进了太行区人民与中共之间的联系。在此部分,也揭示了太行区邮政的不足。总而言之,通过以上各方面的研究,论文试图将太行区邮政建设的真实历史进程完整的展现出来,并藉此阐释太行区邮政为根据地建设、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张树重[9](2020)在《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纪念活动并非是凭空而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在中深厚文化底蕴滋养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靓丽的现代政治文化风景——纪念马克思活动。纪念马克思是基于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举办马克思纪念活动较为频繁,服务于宣传马克思主义、表达革命主张、动员群众参加革命的任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纪念活动更加理性和规范,在“逢五”、“逢十”周年都举办全国性的纪念,纪念规模较之从前也更加隆重,以动员人们参与国家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纪念活动成为表达改革主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载体。在改革开放的主题下,马克思纪念活动的规格提升,两次“逢百”周年举办高规格纪念大会,国家领导人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借助马克思纪念活动表达改革主张,凝聚改革共识,同时调动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积极性,激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热情,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不断更新纪念形式,其中既有文本纪念、会议纪念、图像纪念、命名纪念等一般形式,也有红色文艺纪念、拜谒参观纪念、新媒体纪念等富有时代特色的形式。百年的马克思纪念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化趋势、强烈的现实取向、鲜明的学习导向等基本特征,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景观。仪式本身就是一个意义世界,其凝聚和储存的丰富价值意蕴在周而复始的纪念中不断释放。纪念马克思不仅只是纪念其人,更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中国共产党紧扣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为马克思纪念增加意义含量,赋予了马克思纪念活动多重的历史功能。这些功能不断在中国社会绽放光彩,为中国发展增添动力。新时代纪念马克思就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理论创新,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继承马克思的事业,为人类发展和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周鹏[10](2020)在《赵梓森:中国光纤之父》文中研究表明赵梓森,光纤通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2年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省中山市。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系,现任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曾经担任国家光纤通信技术工程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兼副院长等职。早在1973年就建议我国开展光

二、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论文提纲范文)

(1)通信技术科研的若干发展阶段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通信技术科研创新体系初创期
2 我国通信技术科研跟踪发展期
3 我国通信技术科研主动创新发展期
4 我国通信技术科研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4.1 坚持科研体制的改革和竞争机制的引入, 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4.2 坚持高起点采用新技术, 采用赶超策略
    4.3 坚持引进与创新相结合, 充分借鉴世界经验
    4.4 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机制建立产业和技术联盟, 走自主创新之路

(8)太行区邮政研究(19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邮政研究状况
        (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区的邮政研究状况
        (三)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的邮政研究状况
    三、概念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空间界定
        (三)研究对象界定
第一章 太行区邮政建立的背景
    一、太行根据地的开辟
    二、太行区邮政建立的必然性
        (一)太行区通讯工作的需要
        (二)太行区宣传工作的需要
    三、太行根据地的邮政基础
第二章 太行区邮政机构建设
    一、冀太联办交通总局管理时期(1940.9-1941.9)
        (一)初步建立时期
        (二)初步调整时期
    二、晋冀鲁豫边区交通总局管理时期(1941.9-1945.9)
        (一)太行区各交通分局
        (二)太行区各交通分局督察处
    三、太行区交通管理局和邮政局管理时期(1945.9-1949.9)
        (一)太行区交通管理局
        (二)太行中华邮政管理局
        (三)太行区邮政管理局
第三章 太行区邮路建设与业务建设
    一、邮路建设
        (一)区内交通干线
        (二)区外的主干线建设
        (三)邮路制度
    二、业务建设
        (一)邮发业务
        (二)邮票
        (三)业务管理制度
第四章 太行区邮政职工队伍建设
    一、干部的教育和培训
        (一)干部在职教育
        (二)干部脱产教育
    二、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一)邮务员(交通员)在职教育
        (二)邮政职工的自我教育
        (三)交通员学校教育
    三、人员待遇与人事管理
        (一)邮政人员供给
        (二)邮政人员待遇
        (三)邮政人员管理
第五章 太行区邮政的特点和影响
    一、太行区邮政的特点
        (一)邮与政的结合,官邮与民邮的统一
        (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
        (三)邮发合一的特色邮政
    二、太行区邮政的影响
        (一)太行区邮政的作用
        (二)太行区邮政的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与意义
        (一)选题由来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资料概况及学理视点
        (一)资料概况
        (二)学理视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文化与实践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文化依据
        (一)中国祭祀传统的深厚文化底蕴
        (二)马克思符号在中国的初始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实践依据
        (一)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需要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历程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一)五四运动至国共合作前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二)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四)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五)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一)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的形式与特征
    一、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的主要形式
        (一)文本纪念
        (二)会议纪念
        (三)图像纪念
        (四)命名纪念
        (五)其他形式
    二、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的基本特征
        (一)明显的社会化趋势
        (二)强烈的现实取向
        (三)鲜明的学习导向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评价
    一、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历史意义
        (一)塑造马克思形象,增进民众认知与记忆
        (二)进行政治动员,表达政治主张
        (三)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推进党的建设
        (四)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当代价值
        (一)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推进理论创新,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四)继承马克思的事业,为人类发展和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10)赵梓森:中国光纤之父(论文提纲范文)

创建中国光通信技术体系
创立中国跨越性光通信工程
全面布局中国光通信产业

四、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论文参考文献)

  • [1]通信技术科研的若干发展阶段与经验[J]. 陶智勇,蔡进. 科技创业月刊, 2011(09)
  • [2]中国通信发展启示录[J]. 卢向前. 中国作家, 2008(23)
  • [3]北邮人——中国通信业五十年见证[J]. 古松,杨海玉,舒文琼,乐宁,胡晓女,宿建光,孙慧,鲁义轩,杨海峰,郑宏,李鹏,董玉楠,刘兵,刘启诚,阴志华,王倩倩,杜娟. 通信世界, 2005(37)
  • [4]集中管理资金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财务管理实证研究[J]. 罗昌宏. 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9(04)
  • [5]闪光的足迹——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J]. 李木林,樊兴. 武汉文史资料, 1999(03)
  • [6]中国建成重要的光纤通信基地[J]. 罗辉,刘京. 了望周刊, 1991(04)
  • [7]光纤通信系统用于省内干线的可行性探讨[J]. 黄仲玉. 电信科学, 1987(08)
  • [8]太行区邮政研究(1940-1949)[D]. 宋燚锦.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研究[D]. 张树重.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赵梓森:中国光纤之父[J]. 周鹏. 中国高新科技, 2020(01)

标签:;  ;  ;  ;  

邮电部武汉邮电学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