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典型港口城市及其港口现状简介(八)(论文文献综述)
吴爱存[1](2015)在《中国港口的产业集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港口与中国经济同步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全球经济面临周期性经济衰退,中国港口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从目前来看,港口的发展要适应港航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港口产业的发展必须改变过去依靠大规模投资拉动吞吐量增长的方式,加快优化结构和资源整合进程,强化供应链集成功能。基于此,探讨我国港口产业发展如何实现从低水平的产业集聚到高度分工合作的产业集群的转变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立题依据,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与框架。首先指出,在经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与快速发展后,如今昔日的“港口瓶颈”已不复存在,港口产能总体趋于供需平衡,并出现结构性、区域性过剩倾向。在此大背景下,探讨如何整合区域港口资源、创新港口发展模式、促进港口转型升级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四个方面,包括国内外对港口产业集群研究的知识梳理、设计出一套符合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的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模式的战略及其实现路径、结合国家提出深化改革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战略部署,提出新的可行的对策建议。第二部分,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首先,从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产业集聚的分类、产业集群的层次与结构以及产业集群理论增长与发展的驱动因素四个方面对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它是指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企业、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集中于某一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通过其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合体,形成了上下游结构完整、相关支持性产业体系健全的合作关系,它代表着介于市场与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的核心在于企业与社会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补性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也具有相对更大的灵活性,通过互动式的学习,加速了创新过程的实现。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各个学派关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就国内外有关产业集群的文献进行回顾与综述。进一步,基于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自身特点,集群模式也可分为三种,一是专业镇模式,主要是以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而形成的集群;二是沿着国际商品链整体性转移模式,主要是地方政府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在吸引投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是以创新带动的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主要表现于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最后从国外港口的管理模式和地主港管理模式两个方面探讨了港口的管理模式。当前世界各国港口的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由政府机构或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同经营的港口管理模式、由政府机构或国有企业经营的港口管理模式以及由私营企业经营的港口管理模式。第三部分,我国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研究。首先,港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港口产业的支撑,二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港口产业已经不再以基础产业为主,而是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并且逐渐向周边地区辐射,推动现代物流业和临港工业等产业的发展,进而形成庞大的港口产业集群,成为港口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撑。港口产业集群形成主要受区位优势、工业基础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的重要影响。港口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包括区位上的港口依托性、临港产业间的生态共生性、产业外向性等三种主要特征。当前,我国港口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于大多数港口城市而言,实现发展阶段的跨越是极为困难的,因此将有很多港口停留在港口产业经济的发展初期阶段,即以港口大工业集群为支柱产业,以海运服务为辅助产业的产业经济发展阶段。第二,在大多数港口徘徊不前的情况下,少数大型港口开始从临港工业集群向临港服务业集群转型升级,其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和服务业并行不悖的发展态势,发展中心也逐步调整为海洋运输服务产业,产业结构呈现出高端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而在发展模式上,港口产业集群更加重视产业链的延伸和关联配套产业发展,以及与城市经济的协调互补上。在分析我国港口产业的主要特征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部分港口产业集群内企业网络稳定性不足;第二,部分港口产业集群的组织基础不稳固;第三,港口产业集群存在相对封闭性,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第四,过度重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导致港口产业集群僵化;第五,过度依赖优势资源降低了港口产业集群的柔性;第六,港口产业集群内部信任关系将增大集群面临的金融风险。第四部分,国内外先进港口的产业集群经验借鉴。本章分别从伦敦、鹿特丹等欧洲港口的产业集群,新加坡港口的产业集群分析了国外港口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欧洲航运和港口资源的历史累积体现了路径依赖,借助国家政策革新和企业创新的外部动力,欧洲港口形成了生产服务于世界的全球航运市场的垄断性产品与规则。伦敦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主要是:实现现代港口产业的持续发展,依赖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港口建设的相关政策,营造更为开放的港口环境;凭借航运中心和产业聚集效应,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实施灵活的港口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港口运作效率。鹿特丹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主要是:自由的贸易政策为港口产业集群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合理的工业园区规划是鹿特丹港产业集群的保证;强大的经济腹地促进了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关联性极强;产业集群内部产业联动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形成产业间共生机制。新加坡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主要是:改革港口管理体制,降低产业集群交易成本;营造产业集群发展所需政策环境;政府合理规划与政策扶持推动了港口产业集群发展;坚持环保优先原则,坚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人才培育与引进,强调科技应用与创新提升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经验,主要是:长三角港口产业集群的天然禀赋;强大的经济腹地支撑了长三角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的合理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扶持;加速港口产业集群,港口信息化产业建设先行;转变产业集群方式,加快港口结构调整;加强区域内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优势,强化产业间关联性。通过介绍上述港口产业集群的经验,以期为的我国港口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第五部分,我国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模式和对策建议。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部分探讨了我国港口产业集群的目标远景和发展模式,并就具体的实施策略予以讨论。首先,中国的港口产业集群远景目标既是实现单个港口内部的产业集群,也是促成区域性港口群的产业集群。一方面,拥有先进的港口管理体制,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从而实现单个港口内部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促成区域性港口群的产业集群需要站在区域发展的角度,构建一个有效突破行政区域束缚、化解地区间利益分割的多层次宏观调控体系。其次,要实现高水平的港口产业集群,取决于一系列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先进的港口管理模式,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完善的共享基础设施,整合的信息共享机制,牢固的企业信用关系,全方位的港口服务体系,活跃的技术创新环境,多层次宏观调控体系,统一的布局规划设计,港口间资源整合机制等。不仅如此,关键在于找到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港口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建立一个可行的制度安排框架,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再次,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港口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既要通过自下而上的市场整合,也要通过自上而下的政府撮合。自下而上的市场整合主要目标是在单一港口范围内,提高市场竞争活力和技术创新动力,深化企业间分工协作并提升产业关联度,促进企业加速集聚,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港口产业集群格局。自上而下的政府撮合主要目标是在区域范围内,统筹各港口规划布局,优化区域分工体系,促进港口间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港口的多层次、差别化发展。最后,这种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的港口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在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制度安排框架基础上,需要设计一套完整、可行的战略。通过建立港口产业集群的战略路径模型,证明战略可行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根据竞争状态变化以及市场演变趋势,审时度势,制定适应市场发展的战略措施,促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港口产业集群。
周锦霞[2](2020)在《辽宁港城互动关联分析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港城互动协调发展关系在沿海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频繁的全球贸易往来赋予了港口新的责任和义务,港口以其快速发展为港口城市提供新的动力,而港口城市则是港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辽宁沿海港口作为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东北振兴战略的重要战略支点,其港城互动协调发展的程度关系着辽宁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的形成,对于促进辽宁发展以及增加区域影响力有着巨大的意义。本文以辽宁港城为例,对港城互动关系进行关联分析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首先本文在梳理了港口、港口城市以及港城互动关系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从辩证的角度分析港口和港口城市在经济、产业、空间、环境等方面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互动机理。基于此本文从港口运营能力、建设能力,城市经济、基础建设、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等维度构建了港口—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收集和处理数据并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对系统的重要程度。其次,本文以灰色关联度模型、综合关联度以及优势分析模型构建港城关联分析的研究框架,从整体研究港口和城市的关联关系,并对系统内部要素的优势特征和因素进行深度解析;在系统关联的前提下,构建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以港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算为基础,由浅入深的探究港城系统的耦合度、耦合演化趋势、协调度以及协调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后从不同角度为维持和修正辽宁沿海港城关系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优化建议和措施。通过本文对港城互动关系定量结合定性的分析可知,港城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动态辩证关系。辽宁港城综合系统的发展处于较强相关、高度耦合和协调发展的阶段,其港城互动关系处于波动增长状态。而从时空分异的角度来看,辽宁港城关系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连、营口的港城互动关系良好,而盘锦、葫芦岛在前期处于港城磨合阶段,后期开始向良性关系转化,丹东和锦州的港城关系则处于中等水平。但辽宁港城综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并不乐观,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及时调整港城各自的发展趋势以及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本文的研究是对港口城市群关系研究、中小港城关系研究的补充,而本文构建的港城互动关系研究框架能普遍适用于其他港城。另外,探究港城互动发展的趋势以及港城系统内部的主要要素的影响程度,对于优化港城协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刘峻源[3](2017)在《沿海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及优化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古以来,港口一直起着连接所在区域与海外各地之间纽带的作用,而“因港而生,由港而兴”的道理,则孕育了港口城市的发展,并见证了由内河时代走向海洋时代的进程。目前,全球500多个着名城市中,港口城市就占了446个。滨海地区作为全球城市和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带,因此沿海港口城市已经成为了世界城市体系的核心力量。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因素的变化和介入,使得滨海地区的空间不断面临重组和调整,开展沿海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及优化研究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区域发展的重要问题。本论文通过点-轴系统理论模型和空间测度图形分析方法,采用“现状问题分析—点轴系统空间分析—理论构想与现实因素校核”的思路,对沿海港口城市地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特征、演变规律以及空间优化引导等展开研究,并以天津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从港口区位、港口空间结构演化、港口区域空间关系以及港口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天津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历程进行梳理与回顾。指出今后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应加强发展中国家和多地域不同类型城市的比较,加强定量化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引入新因素和新作用机制等,拓展研究方法和视角,对沿海港口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实现预测发展趋势和空间优化的目的。通过案例剖析,对国内外6个典型港口城市的空间发展规律、特征进行系统梳理,提取其中的经验借鉴,总结传统港口城市空间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为天津港口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天津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港口城市,因水而生,因漕运而兴,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论文通过对天津港口的分阶段动力机制,空间发展演变规律与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基于天津当前空间结构发展现状的认知,引入点-轴系统模型方法和分维值、紧凑度、扩展强度等空间测度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合理想空间发展模式的探索,提出了天津城市空间结构初步的理论构想,并对未来发展的现实因素进行考量,从发展方向、空间发展模式和优化引导策略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林溪[4](2016)在《环渤海地区港口城市的港城空间、产业互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沿海港口城市作为国家海陆界面、重要的对外贸易交流区域和平台,其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着。而随着2013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港口城市迎来了更多的政策扶持与发展契机,但同时也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和使命。因而,如何优化港口格局,促进港城互动发展已经成为当下十分重要的问题。鉴于渤海湾区拥有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港口城市群,涵盖多个物理空间形态和发展规模多样的港口,本研究以环渤海湾区港口城市为主要对象,研究港城空间、产业互动发展问题,以期对环渤海湾及更多地区的港口城市港城关系的发展规律进行探讨和研究。港城关系是多方面的,但是港与城的空间关系和产业关系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两个方面。本研究选取环渤海湾区17个沿海港口城市,在分析归纳环渤海湾区港口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和各自发展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研究、定性描述、演绎归纳等方法,围绕“城市”与“港口”两个主体,展开“两个关系六个层面”的研究,即从空间区位、空间规模、交通联系三个层面来探索港城空间互动关系,从港口与城市产业类型、产业规模、产业交通需求三个层面来探索港城产业互动关系,并在港口城市类型划分、港城关系演变、产业发展和交通布局四个方面给出了相关研究结论。本文认为环渤海的港口城市依据其空间布局结构可分为一城一港、双城一港、一城双港、双城双港、一城三港、三城三港、三城双港7类9种类型;同时,从港城空间规模关系和港产规模关系来看,港口城市具有一般城市、临港城市、典型港城、港口门户城市和交通转换城市五种功能定位。从2005年至2014年间各个港口城市的发展可以看出,港城关系演变存在较大差异:一城结构的港口城市的港城关系比较多元;双城格局的港口城市往往港城关系比较稳定;三城格局的港口城市均处于港口迅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和产业的发展潜力大。一港的城市往往港城空间和产业关系普遍比较稳定,而多港的城市在港城空间和产业关系方面比较多元。在产业发展方面,总体上辽宁沿海港口城市群出现疲软态势的产业和行业较多,优势产业不明显;而津冀沿海港口城市群相对来说活力较足,优势产业和行业较为突出;山东沿海港口城市群则相对比较多元,各个港口城市在未来城市产业发展上可以适当考虑因城而异,错位发展。在交通布局方面,港口的集疏运系统目前以公路交通为主。一般而言,港城毗邻式的空间布局容易形成港口集疏运交通与城市交通重叠的现象,导致部分临港道路和穿城道路交通压力过大而形成众多交通拥堵和交通隐患;港城分离式的空间布局则往往有利于形成港口集疏运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自然分离,从而使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相对减少。同时,城市产业的交通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港口集疏运交通的布局。
梁辰[5](2014)在《港口升级换代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文中认为港口是水陆交通的中心节点,具有显着的空间意义,作为港口城市空间与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所在城市的发展十分密切,实践表明,港口功能的升级换代将直接影响着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本文以港口与其依托的城市空间关系为研究主题,在港口升级换代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效应分析基础上,以港口功能演进、临港产业集聚发展背景下港口城市空间变化为研究对象,选取大连市为实际案例,采用遥感分析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与数理模型、空间统计分析、空间情景模拟分析等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等理论为基础,利用大连市1990—2013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作为研究数据,从不同时空尺度上分析了港口升级换代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以及重心的变化过程,探讨了临港产业集聚对港口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作用;并将空间随机抽样方法与Logistic空间回归模型相结合,对临港产业高度集聚的大连新市区的建设用地变化与多种自然、社会、港口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根据港口升级换代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应用元胞自动机模型与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的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模拟模型,综合考虑空间演变的不同利益要求,设计了基于自然发展、港口目标导向以及生态保护导向的3种空间情景模拟假设,得到在港口升级换代、尤其是临港产业集聚作用下城市空间结构可能出现的不同情景。文中选取多种空间景观分析指标,综合评价、对比了不同情景下港口城市未来空间结构演变的优劣情况,提出为实现港口城市临港产业发展与生态用地保护相和谐,港口城市空间发展应在遵循港口升级换代对城市空间影响的规律基础上,以保护港口城市生态用地优先为原则,控制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引导临港产业集中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本文结论可提高对港口城市空间演变过程与机制的理解,为港口城市空间规划提供直观形象、未来可见的决策参考,指导港口城市交通、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空间布局实践,顺应港口升级换代之势,提高港口城市空间发展的合理性、有序性。
李红兵[6](2015)在《中国港口业安全与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港口产业安全是指港口产业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状态。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发展,港口业也随之兴盛起来,并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历史看,港口业是世界经济大国崛起的基础;另一方面,港口城市和港口地区也是国家经济开放和发展的先行者。本研究在理论上丰富完善了对港口产业的经济学研究,将产业安全理论应用到我国港口产业的研究中;在实践上汲取各国港口产业发展的经验,为我国港口产业安全及其转型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通过清晰界定港口产业,对港口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港口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中国港口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安全威胁及其成因。这些威胁有的来自于港口业内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有的来自于外部经济产生的威胁,如港口配套能力不足、港口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港口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港口业外资控制等问题。在规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影响我国港口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构建港口产业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港口产业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在借鉴国外港口业发展经验以及我国港口产业安全状况评估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后,我国港口业在应对全球经济新变化中实现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在港口业安全的界定以及将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港口业安全状况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既有助于丰富完善产业安全理论,解决产业安全理论体系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也有利于指导服务产业安全实践,为港口业主管部门制定港口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杨建勇[7](2005)在《现代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不到10年的时间,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已经完成了从交通运输基础性功能设施向世界市场资源配置枢纽的转型,成为全球性国际贸易与运输链中的重要环节。以国际集装箱化为特征的现代运输方式不仅促进了世界产业结构和经济格局重大调整,同时也催动了全球范围内新一轮港口建设与发展的热潮。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争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和区域性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的激烈竞争,其竞争程度已经超越了港航产业的企业经营范畴并越来越带有政府行政行为的色彩。不少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化港口建设与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则是通过加大多元化投资力度来进一步扩大港口规模,提升港口在国际航运市场中的国际竞争能力。经济发展为港口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深化港口发展理论研究,充分把握港口发展的基本运行规律,对于我们统筹港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以经济全球化与港口发展研究为主线,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现代经济学方法及其他多种学科理论工具手段,对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结合港口发展的实践,本论文重点开展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通过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和论证了港口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运行规律;(2)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进一步分析与论证了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效应;(3)通过对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基本趋势的分析,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沿海港口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局面,提出了港口发展战略及其基本对策;(4)通过对不同时期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运行规律的分析,进一步研究与探索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 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与检索,本论文在以下四个方面所提出的基本观点及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具有原创性:(1)通过对港口空间集聚与扩散效应的作用方式与途径的分析,提出并论证了港口城市市场容量与区域经济发展规模互为依存关系:(2)通过对港口国际竞争念势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区域性国际港口群之间“竞争引力效应”概念,即同一区域相邻国家或地区之间港口竞争程度分别与其产业规模成正比,与其地理距离成反比的相互关系;(3)通过对港口基础设施基本属性的分析,提出了社会资本参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
王杰[8](2007)在《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的若干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国际航运中心从出现而发展迄今,业已历经数百年洗礼,其成功令世人瞩目,有着许多的理论问题需要归纳与总结。在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发展方兴未艾的今天,从事国际航运中心理论研究更属势在必行。本论文主要内容是探讨国际航运中心的若干构成要素,研究其发展与功能演变规律,进而分析其形成与发展机理,剖析其货运量数值指标和港口群发展模式,最后提出国际航运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围绕着上述内容,本论文主要进行了如下的研究工作:(1)在对国内外国际航运中心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评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界定了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与特点,提出并分析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四种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条件。(2)讨论并提出了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演进分代的断代标准,并辅之以相关内容的实证分析。通过分析与研究伦敦等三个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演变及其转型特征,进而提出了当代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应该具备的六个方面的主要功能,同时探讨了国际航运中心的空间位移问题,并比较了国际航运中心与枢纽港的异同。(3)分析了规模经济在国际航运中心运行中的作用。以港口企业市场边界的扩张与海向腹地的出现为重点,探讨了国际经济与当代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与运行的关系;以网络型经济和HSS网络为重点,探讨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与当代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与运行的关系;通过引入斯坦克尔伯格模型(Stackelberg Model),提出国际航运中心的规模经济可以作为威胁竞争对手港口的有效竞争手段。(4)探讨了港口总吞吐量与集装箱处理量两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界定了国际航运中心架构下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绝对指标和相对比例指标以及总吞吐量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国际中转集装箱及其绝对量与相对比例的意义。(5)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群是建立在以城市带或都市圈为背景的港口城市群体基础上的。通过分析港口城市群体的不同等级及其首位港口城市的相对区位,探讨了国际航运中心下的港口群单中心与多中心架构状况,探讨了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群发展规模分析方法,并从极化效应与回波效应等角度提出了港口群不同架构的原因。(6)建立了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标权重的选取采用主观的专家调查法和客观的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权重;评价方法运用集对同一度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两种方法作为参照,以集对同一度方法综合评价结果较好,且结果可信度高,计算过程简单,各项指标结果的分项比较容易进行,为此以集对同一度分析法为重点进行分析。据此,选取13个直接或潜在的国内外航运中心进行发展能力评价,同时根据总体和分项评价结果进行了相应分析。(7)论文最后进行了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若干思路,例如城市、城市群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关系处理,东西方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与运行模式的对比分析,动态的国际航运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现代物流对国际航运中心及其港口的影响等等。本文选择国际航运中心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我国现实和潜在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评价了现有国内外航运中心的发展状况。论文提出的有关观点和结论对于我国当前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姜丽丽[9](2011)在《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及整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城市空间组织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骨架,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核心。在海洋时代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之下,位于海陆交界之处的港口城市凭借其独特的发展优势,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城市发展的区域化和区域发展的一体化趋势,港口城市逐渐走向联合与协作,整合与一体化发展成为“港口城市——区域”发展的时代趋势。论文以辽宁省港口城市为对象,综合运用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规划学等学科与方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遵循“格局→过程→调控”的逻辑,在一般城市与区域关系、港口城市与腹地关系的研究基础之上,分析辽宁省港口城市的空间格局及运行状态,从港口及城市演进视角研究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并针对发展中表现出的不整合态,提出整合发展的对策。论文共分为五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在系统分析与总结国内外港口城市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理论上针对城市地理学理论体系完善需求,实践上针对港口城市的发展特点与时代趋势,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案。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准备部分。对港口城市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对核心基础理论作以梳理与总结,作为研究的基本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之上,从港口与城市关系、一般意义上的城市与区域关系、港口城市与腹地关系三方面构建对辽宁省港口城市实证研究理论指导框架。第三章是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现状分析部分。研究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港口城市地带内部空间格局方面,从城镇体系视角评价分析辽宁省港口城市的空间结构、规模分布、职能结构、城市化水平、区域中心性构成等;二是港口城市区域功能空间格局方面,将港口城市置于区域背景之中,考察对腹地的区域作用层次结构、区域作用强度、区域作用方向等方面。第四章是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过程分析部分。在对关键要素——“港口”和核心主体——“港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基础之上,分析港口城市之间竞合的动因、机理、模式及条件,从城市竞合角度探讨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判断其发展的过程、结果、发育特征及发展趋势。第五章是辽宁省港口城市整合发展的调控部分。针对辽宁省港口城市现状空间格局与形成过程特征,剖析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国内外港口城市及城市群体地域发展经验的借鉴与发展趋势的把控,指出辽宁省港口城市未来整合并实现一体化发展的空间调控对策。
豆芬芬[10](2014)在《连云港港口与城市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的背景下,虽然连云港政府提出若干政策大力支持港口发展,但由于政策延迟性及港口复杂特殊性,连云港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存在若干问题。文章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以连云港港口与城市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腹地工业化水平低、港口地理位置非优越性及港口间激烈竞争的问题,研究其耦合协调发展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港口与港口城市内涵,提炼了港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城市对港口发展的影响的耦合关系和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耦合协调度模型及RCI指数两个角度,探讨了目前连云港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文章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做仿真预测。在动力学模型建立过程中,文章从港口基础设施、港口的发展规模、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活力四个方面选择港口固定资产投资、港口吞吐量、GDP及临港产业产值等指标作为关键指标反映港口与城市的耦合机理。研究发现:现有政策导向下未来四十年连云港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从轻度失调衰退经过轻度协调发展过渡到中度协调发展;2010-2028年,为了实现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及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目标,采取经济驱动型情景模式;2028-2050年,基于港口与城市耦合协调考虑,选择社会驱动型情景模式。文章最后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提高西部货运贡献量及建设“绿色可持续”港口等政策建议。文章立足连云港特殊政策及背景,研究其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可为未来连云港港口与城市的耦合发展的政策建议提供依据。
二、世界典型港口城市及其港口现状简介(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典型港口城市及其港口现状简介(八)(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港口的产业集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2.1 本文研究框架 |
1.2.2 本文结构安排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产业集群的概述 |
2.1.1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
2.1.2 产业集群的层次与结构 |
2.1.3 产业集群的分类 |
2.2 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综述 |
2.2.1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
2.2.2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
2.2.3 区位——贸易理论 |
2.2.4 波特的竞争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2.3.1 国外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 |
2.3.2 国内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成果 |
2.4 港口管理模式概述 |
2.4.1 国外港口的管理模式 |
2.4.2 地主港管理模式概述 |
第3章 中国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研究 |
3.1 港口产业集群发展概述 |
3.1.1 港口与港口产业的关系 |
3.1.2 港口产业集群的内涵 |
3.1.3 港口产业集群的成因 |
3.1.4 港口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 |
3.2 港口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
3.2.1 主要特征 |
3.2.2 发展趋势 |
3.3 我国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问题 |
3.3.1 部分港口产业集群内企业网络稳定性不足 |
3.3.2 部分港口产业集群的组织基础不稳固 |
3.3.3 港口产业集群存在相对封闭性,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
3.3.4 过度重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导致港口产业集群僵化 |
3.3.5 过度依赖优势资源降低了港口产业集群的柔性 |
3.3.6 港口产业集群内部信任关系将增大集群面临的金融风险 |
第4章 国内外先进港口产业集群经验借鉴 |
4.1 欧洲港口的产业集群经验 |
4.1.1 伦敦港口产业集群 |
4.1.2 鹿特丹港口产业集群 |
4.2 新加坡港口产业集群经验 |
4.2.1 新加坡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
4.2.2 新加坡港口产业集群的经验 |
4.3 长三角港口的产业集群经验 |
4.3.1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历史演变 |
4.3.2 长三角港口群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3.3 长三角港口产业集群的经验借鉴 |
4.4 珠三角港口产业集群的路径分析 |
4.4.1 珠三角港口产业集聚现状 |
4.4.2 珠三角港口产业的集聚特征 |
4.4.3 珠三角港口产业集群的路径选择 |
4.5 国内外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5章 中国港口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
5.1 目标远景 |
5.1.1 先进的港口管理模式 |
5.1.2 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
5.1.3 完善的共享基础设施 |
5.1.4 整合的信息共享机制 |
5.1.5 牢固的企业信用关系 |
5.1.6 全方位港口服务体系 |
5.1.7 活跃的技术创新环境 |
5.1.8 多层次宏观调控体系 |
5.1.9 统一的布局规划设计 |
5.1.10 港口间资源整合机制 |
5.2 模式研究 |
5.2.1 主要问题总结 |
5.2.2 自下而上的市场整合 |
5.2.3 自上而下的政府撮合 |
5.3 实施战略 |
5.3.1 战略与市场 |
5.3.2 战略设计建模 |
5.3.3 战略路径 |
5.4 中国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5.4.1 在国家顶层设计框架下促进中国港口产业集群 |
5.4.2 将中国港口打造成“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 |
5.4.3 通过自贸区设立和改革创新加快港口产业集群 |
5.4.4 依托制度创新和中国智能制造优化港口服务 |
5.4.5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行地主港模式 |
5.4.6 争取地方政府重视与支持 |
6.4.7 积极促进港口资源整合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
5.4.8 推动关联产业合作共赢与创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辽宁港城互动关联分析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概述及港城互动机理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港口 |
2.1.2 港口城市 |
2.1.3 港城互动关系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港口区位论 |
2.2.2 港城关系生命周期理论 |
2.2.3 系统及耦合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港口与城市互动机理分析 |
2.3.1 港城间相互促进作用分析 |
2.3.2 港城间相互制约作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辽宁港城发展现状及指标构建 |
3.1 辽宁港口与城市发展现状 |
3.1.1 辽宁港口发展现状 |
3.1.2 辽宁港口城市发展现状 |
3.2 辽宁港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3.2.2 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 |
3.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3.3.2 指标权重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辽宁港城互动关联分析 |
4.1 灰色系统及互动关联概述 |
4.2 港城关联度分析模型 |
4.2.1 灰色关联度模型 |
4.2.2 灰色综合关联度模型 |
4.2.3 优势分析模型 |
4.3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
4.3.1 辽宁沿海港口—城市系统关联度分析 |
4.3.2 辽宁沿海港口—城市综合关联度分析 |
4.3.3 辽宁沿海港口—城市优势特征及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辽宁港城协调发展评价 |
5.1 系统耦合、协调及可持续发展概述 |
5.2 港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5.2.1 港城子系统综合评价模型 |
5.2.2 耦合及耦合演化模型 |
5.2.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4 协调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
5.3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
5.3.1 辽宁沿海港口和城市子系统综合评价分析 |
5.3.2 辽宁沿海港口—城市耦合度与耦合演化分析 |
5.3.3 辽宁沿海港口—城市系统协调度分析 |
5.3.4 辽宁沿海港口—城市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辽宁港城互动发展建议及管理启示 |
6.1 优化辽宁港城协调机制和策略 |
6.2 提高辽宁港城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
6.3 促进辽宁港城协调可持续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辽宁港口—城市综合关联度分析结果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沿海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及优化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
1.4.1 港口区位相关研究 |
1.4.2 港口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
1.4.3 港口区域空间关系研究 |
1.4.4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
1.4.5 研究述评 |
1.5 研究范围及主要对象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框架 |
1.7.3 创新点 |
第二章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2.2.1 港口空间发展理论 |
2.2.2 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
2.3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
2.3.1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类型 |
2.3.2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分布形态 |
2.3.3 港口城市的成长阶段 |
第三章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分析方法 |
3.1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
3.1.1 定性研究 |
3.1.2 定量研究 |
3.2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型与方法 |
3.2.1 优化模型分析 |
3.2.2 空间分析方法 |
3.3 内部空间结构优化模型与方法 |
3.3.1 优化模型分析 |
3.3.2 空间分析方法 |
第四章 港口城市空间演变规律及案例研究 |
4.1 港口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自然地理因素 |
4.1.2 产业经济因素 |
4.1.3 人口社会因素 |
4.1.4 交通基础设施因素 |
4.1.5 政治因素 |
4.2 港口对其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
4.2.1 港口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
4.2.2 港口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
4.2.3 港口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 |
4.2.4 港口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 |
4.2.5 港口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 |
4.2.6 港口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
4.3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及特征 |
4.3.1 外部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
4.3.2 内部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
4.3.3 外部空间结构特征 |
4.3.4 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
4.4 国内外港口城市空间发展 |
4.4.1 国外港口城市空间发展 |
4.4.2 我国港口城市空间发展 |
4.4.3 典型沿海港口城市空间发展小结 |
第五章 天津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动力机制研究 |
5.1 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自然地理因素 |
5.1.2 产业经济因素 |
5.1.3 人口社会因素 |
5.1.4 交通因素 |
5.1.5 政治因素 |
5.2 港口变迁对天津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 |
5.2.1 港口的发展演变历程 |
5.2.2 港口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分阶段作用机制 |
5.3 天津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分阶段演变的动力机制 |
5.3.1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动力机制 |
5.3.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动力机制 |
5.4 天津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 |
5.4.1 空间结构特征 |
5.4.2 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
第六章 天津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策略研究 |
6.1 天津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现状 |
6.1.1 区域整体空间结构 |
6.1.2 中心城区 |
6.1.3 滨海新区 |
6.2 天津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理论构想 |
6.2.1 理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的探索 |
6.2.2 天津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理论构想 |
6.3 天津未来空间发展的现实因素考量 |
6.3.1 港口建设与发展 |
6.3.2 城市总体定位 |
6.3.3 产业结构 |
6.3.4 人口社会发展 |
6.3.5 道路交通系统 |
6.3.6 自然生态结构 |
6.3.7 公共安全 |
6.3.8 相关规划政策 |
6.4 空间结构优化引导策略及建议 |
6.4.1 发展方向 |
6.4.2 未来的空间发展模式 |
6.4.3 优化引导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环渤海地区港口城市的港城空间、产业互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推动港口城市的转型发展 |
1.1.2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港口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
1.1.3 港城互动有利于优化港口城市发展格局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数据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港口 |
2.1.2 港口城市 |
2.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1 港口区位工业化 |
2.2.2 港口腹地关系 |
2.2.3 港城经济关系 |
2.2.4 港城空间关系 |
2.3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3.1 港城发展关系 |
2.3.2 港城腹地关系 |
2.3.3 港城经济关系 |
2.3.4 港城空间关系 |
2.4 简要评述 |
第3章 环渤海港口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 |
3.1 港口城市的布局 |
3.2 城市的发展特征 |
3.2.1 人口发展 |
3.2.2 经济发展 |
3.3 港口的发展特征 |
3.3.1 基本情况 |
3.3.2 港口规模 |
3.3.3 港口分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港城的空间互动关系 |
4.1 港城空间区位关系 |
4.1.1 港城空间区位类型 |
4.1.2 环渤海港口城市的实证研究 |
4.2 港城空间规模关系 |
4.2.1 港城空间规模类型 |
4.2.2 2014年环渤海港口城市港城RCI评价结果 |
4.2.3 环渤海港口城市港城空间规模的演变 |
4.3 港城空间交通关系 |
4.3.1 港口运行的交通需求 |
4.3.2 港口联运结构 |
4.3.3 港口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港城的产业互动关系 |
5.1 港口与产业类型的互动 |
5.1.1 港口城市的二元产业分类 |
5.1.2 港口与临港产业的互动 |
5.1.3 环渤海地区港口与临港产业互动的案例 |
5.2 港口与产业规模的互动 |
5.2.1 港产规模类型 |
5.2.2 2014年环渤海港口城市港产RCI评价结果 |
5.2.3 环渤海港口城市港产规模关系的演变 |
5.3 港口与产业交通的互动 |
5.3.1 产业的交通需求 |
5.3.2 环渤海地区港口城市产业与交通互动的案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港口城市的类型划分 |
6.1.2 港口城市港城关系的演变 |
6.1.3 港口城市的产业发展 |
6.1.4 港口城市的交通布局 |
6.2 发展建议 |
6.2.1 理性看待港口对城市的作用 |
6.2.2 合理布局临港产业类型 |
6.2.3 优化交通支撑体系 |
6.3 论文研究不足 |
6.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5)港口升级换代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港—城关系相关研究 |
1.2.2 港口地理学相关研究 |
1.2.3 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
1.2.4 元胞自动机相关研究 |
1.2.5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文章结构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港口升级换代与城市空间演变效应分析 |
2.1 港口升级换代演化过程 |
2.2 港口城市关系变化趋势 |
2.3 港口城市空间分异现象 |
2.3.1 港口空间迁移 |
2.3.2 经济空间重构 |
2.3.3 社会空间变化 |
2.4 港口城市空间演变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港口城市空间演变驱动因素回归模型 |
3.1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
3.1.1 Logistic回归数学概念 |
3.1.2 Logistic回归传统模型 |
3.1.3 Logistic回归基本假设 |
3.1.4 Logistic回归检验方法 |
3.2 港口城市空间演变驱动模型 |
3.2.1 空间Logistic回归 |
3.2.2 驱动因素的选取 |
3.2.3 模型变量的定义 |
3.2.4 回归模型的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动态模拟模型 |
4.1 元胞自动机基本原理 |
4.1.1 元胞自动机概念 |
4.1.2 元胞自动机构成 |
4.1.3 元胞自动机特性 |
4.1.4 元胞自动机原理 |
4.1.5 城市元胞自动机 |
4.2 港口城市空间演变模拟模型 |
4.2.1 空间变量的选取 |
4.2.2 转换规则的获取 |
4.2.3 模型的求解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港口升级换代与城市空间演变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自然地理情况 |
5.1.2 社会经济发展 |
5.1.3 港口升级换代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1 原始数据 |
5.2.2 数据处理 |
5.2.3 遥感图像分类 |
5.2.4 空间随机抽样 |
5.3 城市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分析 |
5.3.1 空间指标选取 |
5.3.2 空间形态变化 |
5.3.3 分形结构演变 |
5.3.4 空间重心转移 |
5.4 港口城市空间演变驱动回归分析 |
5.4.1 回归模型构建 |
5.4.2 回归模型检验 |
5.4.3 回归验证 |
5.4.4 回归结果分析 |
5.5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情景模拟 |
5.5.1 模拟模型构建 |
5.5.2 模型模拟检验 |
5.5.3 情景模拟分析 |
5.5.4 格局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国港口业安全与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现有研究成果 |
1.2.1 产业安全的研究 |
1.2.2 有关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研究 |
1.2.3 有关港口竞争力的研究 |
1.2.4 有关港口民营化改革的研究 |
1.2.5 有关各国港口业合作发展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港口产业安全相关理论 |
2.1 港口产业与特性 |
2.1.1 港口及其相关界定 |
2.1.2 港口产业特性 |
2.2 港口产业安全的内涵界定与理论 |
2.2.1 港口产业安全的界定 |
2.2.2 港口产业安全理论 |
3 中国港口业发展现状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
3.1 港口业发展现状 |
3.1.1 世界港口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
3.1.2 中国港口业发展现状 |
3.2 港口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3.2.1 港口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
3.2.2 港口业对临港产业发展的影响 |
4 中国港口业发展中面临的安全威胁及原因 |
4.1 配套服务能力不足威胁港口产业安全 |
4.1.1 多式联运体系不健全 |
4.1.2 港口集疏运网络不完善 |
4.1.3 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差异大 |
4.2 港口重复建设威胁港口产业安全 |
4.2.1 港址选择与产业规划布局不相适应 |
4.2.2 港口低水平重复建设 |
4.3 港口产能过剩威胁港口产业安全 |
4.3.1 集装箱港口产能利用率下降 |
4.3.2 我国集装箱港口效率下降 |
4.3.3 各地区产能利用率参差不齐 |
4.4 外资控制威胁港口产业安全 |
4.4.1 外资争夺港口业集装箱市场 |
4.4.2 外资对港口产业的寡头垄断 |
4.4.3 缺乏港口产业的外商投资立法 |
5 中国港口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
5.1 中国港口业安全评价的DEA模型构建 |
5.1.1 DEA模型概述 |
5.1.2 港口业安全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 |
5.2 中国港口业安全评价DEA模型的实证分析 |
5.2.1 综合效率分析 |
5.2.2 技术效率分析 |
5.2.3 规模效率分析 |
5.2.4 规模收益分析 |
5.2.5 投影分析 |
5.3 港口业直接产出和经济产出关系的实证分析 |
5.3.1 单位根检验 |
5.3.2 协整检验 |
5.3.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6 中国港口业转型发展中值得借鉴的各国经验 |
6.1 港城一体化带动港口与腹地经济共同发展——荷兰鹿特丹港 |
6.1.1 鹿特丹港的兴起与鹿特丹城 |
6.1.2 鹿特丹港不断向鹿特丹城扩张和发展 |
6.1.3 与城市共生的鹿特丹港口产业 |
6.1.4 鹿特丹的港城一体化 |
6.1.5 港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及鹿特丹港城一体化的经验借鉴 |
6.2 合作发展促进港口间的协同发展——日本东京湾港口群 |
6.2.1 东京湾港口群的主要港口职能 |
6.2.2 东京湾港口群各港口发展现状 |
6.2.3 港口群内港口竞争合作模式及东京湾港口群发展的经验借鉴 |
6.3 民营化改革打破政府垄断——英国港口业 |
6.3.1 英国港口业民营化改革的背景 |
6.3.2 英国港口民营化的动因和历程 |
6.3.3 港口民营化目标体系及英国港口业民营化改革的经验借鉴 |
7 案例分析:青岛港产业安全与转型发展 |
7.1 青岛港和青岛港集团的发展现状 |
7.1.1 青岛港发展现状 |
7.1.2 青岛港集团发展现状 |
7.2 青岛港发展中面临的安全威胁要素分析 |
7.2.1 发展环境要素分析 |
7.2.2 外资控制要素分析 |
7.2.3 对外依存度要素分析 |
7.2.4 竞争能力要素分析 |
7.3 青岛港转型发展战略 |
7.3.1 带动融合临港产业,向港城一体化发展转型 |
7.3.2 整合优化资源,向集约型合作共赢发展转型 |
7.3.3 拓宽融资渠道,向投资多元化转型 |
7.3.4 实现可持续发展,向综合物流中心转型 |
8 中国港口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由自我发展向港城一体化发展转型 |
8.1.1 着力发展港口工业群 |
8.1.2 完善和建立港口与城市的统一规划 |
8.2 由粗放型竞争向集约型合作共赢发展转型 |
8.2.1 淡化行政区划和行业壁垒 |
8.2.2 协调利益分配 |
8.2.3 推动系统管理和综合规划 |
8.3 由依托政府投资向投资多元化转型 |
8.3.1 转变政府在港口业发展中的角色 |
8.3.2 建立健全港口民营化相关法律法规 |
8.4 由单一装卸向综合物流中心转型 |
8.4.1 构建综合集疏运体系 |
8.4.2 构筑港口物流产业链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现代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港口发展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研究工作 |
1.3 论文的主要原创性观点 |
2 港口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国外理论界关于港口发展的理论综述 |
2.2 国内理论界关于港口产业理论研究的综述 |
2.3 国内外港口发展理论主要研究成果的评价 |
3 现代港口基本运行规律的理论研究 |
3.1 港口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
3.2 现代港口发展的基本动因 |
3.3 港口运输的经济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港口市场结构及其集散效应 |
4.1 现代港口市场结构 |
4.2 港口的空间集聚效应 |
4.3 港口的区域扩散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5 现代港口的政策环境与现代港口管理体制研究 |
5.1 现代港口的政策环境研究 |
5.2 现代港口管理体制研究 |
5.3 现代港口投融资方式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国际港口竞争与我国港口发展的基本战略 |
6.1 区域性国际港口群问题的基本现状 |
6.2 我国沿海港口的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 |
6.3 我国沿海港口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现代港口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 |
7.1 港口国际竞争力概述 |
7.2 港口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7.3 港口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我国港口产权结构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8.1 我国沿海港口产权结构的历史沿革与体制分析 |
8.2 现代港口产权多元化结构的现状分析 |
8.3 多元化产权结构是完善港口管理体制的经济基础 |
8.4 本章小结 |
9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现代航运服务产业 |
9.1 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运动规律 |
9.2 国际航运中心与现代航运服务产业的相关性 |
9.3 现代航运服务产业的实例研究—开展上海口岸国际干线班轮中转业务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答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课程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研究工作 |
附录 |
(8)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的若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的理论研究综述 |
1.2.2 关于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综述 |
1.2.3 关于国际航运中心下的港口群与港口货运量指标的研究综述 |
1.3 本论文的研究路线 |
1.3.1 论文研究思路与目标 |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际航运中心构成要素分析及其相关研究 |
2.1 国际航运中心概念的探讨 |
2.1.1 以往有关国际航运中心的不同认识 |
2.1.2 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与发展特点分析 |
2.2 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分析 |
2.2.1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的讨论 |
2.2.2 全球性国际航运中心与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分析 |
2.2.3 高端服务型国际航运中心与货运服务型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分析 |
2.2.4 中转型国际航运中心与腹地型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分析 |
2.2.5 超前型国际航运中心与适应型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分析 |
2.3 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条件分析 |
2.3.1 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条件的讨论 |
2.3.2 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条件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与功能演变规律研究 |
3.1 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与功能演进的分代探讨 |
3.1.1 联合国有关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演进研究的简要剖析 |
3.1.2 新的国际航运中心三阶段划分分析 |
3.2 不同代际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与功能演变的比较研究 |
3.2.1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沿革与演变相关研究的简要回顾 |
3.2.2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与功能演变的比较分析 |
3.2.3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与功能演变的主要原因分析 |
3.3 主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演变实证分析 |
3.3.1 当代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理论探讨 |
3.3.2 伦敦、纽约与东京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发展沿革实证分析 |
3.4 世界经济发展与国际航运中心空间位移的关系分析 |
3.4.1 全球经济与贸易中心变迁与国际航运中心位移的同步关系简析 |
3.4.2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基础设施与航运中心城市空间分离的探讨 |
3.5 国际航运中心与枢纽港之间的关系研究 |
3.5.1 国际航运中心与枢纽港的差异与不同性分析 |
3.5.2 国际航运中心与枢纽港的相同相近性简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机理分析 |
4.1 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机理的有关研究回顾 |
4.2 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4.2.1 国际经济的发展与企业市场边界扩大的探讨 |
4.2.2 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港口市场边界扩张分析 |
4.3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的规模经济与网络经济性分析 |
4.3.1 港口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经济与集聚经济概述 |
4.3.2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的规模经济与网络经济性分析 |
4.4 国际航运中心枢纽港的规模经济与先发优势分析 |
4.4.1 传统的斯坦克尔伯格模型简介 |
4.4.2 斯坦克尔伯格模型在国际航运中心枢纽港竞争中的应用分析 |
4.5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规模不经济简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货运量数值指标研究 |
5.1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货物总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指标的关系认识 |
5.1.1 关于国际航运中心架构下港口货流指标研究的简要回顾 |
5.1.2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总吞吐量指标与集装箱吞吐量指标的相关性考察 |
5.1.3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及其相对与绝对指标的进一步讨论 |
5.1.4 港口总吞吐量指标的进一步讨论 |
5.1.5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货物吞吐量指标与集装箱吞吐量指标关系的归纳总结 |
5.2 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集装箱中转运输量指标简析 |
5.2.1 国际中转集装箱的含义 |
5.2.2 国际中转箱意义的讨论 |
5.2.3 国际中转集装箱的指标考察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群发展模式研究 |
6.1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群研究综述 |
6.2 港口群的演进及其连接结构模式简析 |
6.2.1 港口与港口群的演进过程及其划分简述 |
6.2.2 港口群网络的连接结构模式分析 |
6.3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与组合模式研究 |
6.3.1 巨大城市带城市等级体系与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群发展模式的关系 |
6.3.2 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群组合模式分析 |
6.4 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群发展规模分析方法探讨 |
6.4.1 港口群规模分布的统计模式 |
6.4.2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群集中度与首位度分析 |
6.4.3 现有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群集中程度的简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
7.1 国际航运中心的评价研究回顾 |
7.2 评价方法与对象选择 |
7.2.1 评价方法介绍 |
7.2.2 集对同一度分析法介绍 |
7.2.3 模糊评价方法介绍 |
7.2.4 评价对象的选择 |
7.3 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的确定 |
7.3.1 专家调查法 |
7.3.2 熵权法 |
7.3.3 组合权重 |
7.4 分项评价指标的分析 |
7.4.1 国际航运中心经济环境 |
7.4.2 国际航运中心自然环境 |
7.4.3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能力 |
7.4.4 国际航运中心运输能力 |
7.4.5 国际航运中心运输服务水平 |
7.4.6 国际航运市场发达程度 |
7.4.7 新技术采用率 |
7.4.8 政府效率 |
7.5 分项评价结果分析 |
7.5.1 总的评价结果分析 |
7.5.2 分项评价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工作展望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8.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家调查法表格 |
专家调查法表格(一) |
专家调查法表格(二) |
专家调查法表格(三) |
附录B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隶属度的计算方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9)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及整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港口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港口城市研究进展与趋势 |
二、我国港口城市研究进展与趋势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与架构 |
第二章 港口城市研究相关理论认识 |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理论支撑 |
一、基本概念 |
二、基本理论 |
第二节 港口与城市关系 |
一、空间关系 |
二、职能关系 |
三、经济关系 |
四、社会关系 |
第三节 城市与区域关系 |
一、城市与区域基本关系 |
二、城市与区域关系演化动因 |
三、城市与区域关系演化过程 |
四、新时期城市与区域关系的新特征和新趋势 |
第四节 港口城市与腹地关系 |
一、港口城市与腹地关系特征 |
二、港口城市与腹地关系演化模式 |
三、港口城市与腹地空间关系模式 |
第三章 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及发展状态 |
第一节 港口城市空间关联 |
一、城市空间分布较为均衡 |
二、城市之间空间联系结构差异显着 |
第二节 港口城市规模分布 |
一、城市辖区的规模分布集中 |
二、城市总体规模分布相对均衡 |
三、总体发展速度相对均衡下的县(市)、区规模异速发展 |
第三节 港口城市职能特征 |
一、城市职能的“再职能结构”特征 |
二、工业中心职能的发展阶段 |
三、“一心、三足、双辅”职能格局 |
第四节 港口城市城市化水平特征 |
一、总体水平相对落后 |
二、空间分布表现为四点集中发展态势 |
第五节 港口城市区域中心性特征 |
一、中心性内涵 |
二、中心性测度方法 |
三、中心性等级特征与形变 |
四、中心性构成特征 |
第六节 港口城市区域作用 |
一、区域地位分析 |
二、区域作用载体与条件 |
三、区域作用评价 |
四、区域作用讨论 |
第四章 辽宁省港口城市发展与港口城市空间格局形成 |
第一节 港口的历史演进 |
一、港口发展与转型 |
二、港口体系构成 |
三、港口体系空间结构变化 |
四、竞争格局及变化 |
第二节 港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
一、港口城市历史演进 |
二、港口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 |
三、港口城市发展机理 |
第三节 港口城市的竞合与港口城市地带的形成 |
一、港口城市竞争与合作动因 |
二、港口城市竞合机理与竞合模式 |
三、港口城市地带的形成 |
第五章 辽宁省港口城市整合发展 |
第一节 港口城市地带发展经验借鉴 |
一、荷兰兰斯塔德地区 |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
三、经验总结 |
第二节 辽宁省港口城市发展的不整合态 |
一、内部空间方面 |
二、功能空间方面 |
三、发展水平方面 |
四、空间管理方面 |
五、空间演进道路方面 |
第三节 辽宁省港口城市整合发展对策 |
一、港口城市地带的空间架构 |
二、港口城市与经济腹地空间关系模式 |
三、港口城市整合与协作空间基础的搭建 |
四、调控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贡献 |
三、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连云港港口与城市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2 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内涵分析 |
2.1 港口与城市内涵 |
2.2 港口与城市耦合关系 |
2.3 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 连云港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连云港港口与城市概述 |
3.2 连云港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历程 |
3.3 连云港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现状分析 |
3.4 连云港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连云港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动力学建模 |
4.1 系统动力学方法 |
4.2 建模目的 |
4.3 连云港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模型 |
4.4 模型参数确定 |
4.5 模型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连云港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政策调控模拟及建议 |
5.1 连云港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调控必要性 |
5.2 连云港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调控手段 |
5.3 连云港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仿真 |
5.4 连云港港口与城市耦合发展政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世界典型港口城市及其港口现状简介(八)(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港口的产业集群研究[D]. 吴爱存. 吉林大学, 2015(08)
- [2]辽宁港城互动关联分析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 周锦霞.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沿海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及优化研究 ——以天津为例[D]. 刘峻源. 天津大学, 2017(08)
- [4]环渤海地区港口城市的港城空间、产业互动发展研究[D]. 林溪.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6(02)
- [5]港口升级换代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D]. 梁辰. 大连海事大学, 2014(11)
- [6]中国港口业安全与转型发展研究[D]. 李红兵. 北京交通大学, 2015(06)
- [7]现代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建勇. 上海海事大学, 2005(04)
- [8]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的若干理论研究[D]. 王杰. 大连海事大学, 2007(08)
- [9]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及整合发展研究[D]. 姜丽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10]连云港港口与城市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豆芬芬.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