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论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黄丹萍[1](2016)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文中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开始积极建设学习型社会以提高国民素质。同时,大众也开始不满足于仅从学校获取知识,并将目光转向了校外。博物馆作为校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有的馆藏资源和场所优势自然引起了国家和民众的关注与重视。博物馆也逐渐意识到除具有收藏和科研职能外其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并开始积极参与到国民教育建设中。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体系已成为了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相比于国外,博物馆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不管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在与中小学合作开展素质教育方面亟需理论上的支持与实践探索。如有关博物馆教育的理论研究;馆校合作开展的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馆校间的合作所需人才的培训与培养;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博物馆在开展教育活动方面如何缩小差距等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博物馆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主要是关于有效促进博物馆与中小学合作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策略研究。正文部分首先介绍了中西方馆校结合开展教育活动的发展现状,进而对比出双方存在的差异;其次分析了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实施的现状及原因,指出素质教育理念下馆校合作的重大意义;最后在分析了当前我国馆校结合开展教育活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馆校合作为素质教育服务搭建一座桥梁。
苏彬[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郑黄鑫[3](2020)在《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德育理论为培养人类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解决当今生态问题而生。在我国,在巨大的生态危机压力之下,在环境教育尚未取得应有成效的背景下,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德育思想、西方生态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态德育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诞生,四十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当今生态环境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反思,无论是对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对生态德育实践的开展和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态德育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依据研究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大致可划分为孕育、萌生、探索和蓬勃发展四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学者们主要从理论、学科和关系三种不同视角,围绕生态德育的概念、意义、理论基础、目标、原则、内容、特点、途径及方法八大主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丰富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然而,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尚存在研究取向的功利性、研究的系统性不足、研究成果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彰显生态德育理论的意义,建议在后续研究中,能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研究体系;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研究优势;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研究困境;加强实效研究,提升研究的可操作性。
孔亚[4](2020)在《新时代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某大学为例》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乃高校立校之本。进入新时代,立德树人就要求各高校明确重心,将培养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身的根本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落实立德树人的重任。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有利于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当前高校教师队伍质量逐渐提高,但仍有极个别高校教师行为失范的现象不时为社会大众所获知,他们辜负了人们对于高校教师这一角色的殷切期望,偏离了高校教师师德的基本要求。因此,打造高素质高水平高校教师队伍的首要任务便是抓好师德建设,这是确保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师德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提高对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这既关系到新时代人才的茁壮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综合能力的提升乃至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高校教师这一职业自出现以来便受到大众的关注,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队伍必须具有良好的私德和公德。由于教师所处的环境、权利和义务在不同社会阶段会有所改变,这就要求对于高校师德建设的研究不能停滞不前,这一实践活动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同时也要善于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创新师德建设的方案,以符合教师的成长轨迹,确保高校师德水平的切实提高。本文通过质性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新时代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从时代价值以及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方面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梳理了已有的国内外关于师德建设的研究成果。第二,厘清并分析了新时代和师德的核心概念,并以习近平关于师德的思想为指导,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和社会角色理论为理论基础,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第三,综合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时代要求。基于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和教师的新要求,阐释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的意义;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讲话精神为指导,探索了高校师德建设的时代要求。第四,通过对山东省的一所大学的个案研究,发现该校教师的师德主流是好的;但是从新时代我国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对教师素质及师德要求看,总体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教师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提升和改进;同时,针对调查出的师德问题,以社会角色理论为基础,从教师个人、学校管理以及社会层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根据分析结果,再以《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为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完善师德管理机制、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以及强化责任落实等四个方面的应对措施和建议。最后指出,高校师德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不管是从高校师德建设的制度层面,还是道德层面,都需要我们对高校师德进行整体的把握和系统的研究,这项工作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育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浦晗[5](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研究表明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沈雁婷[6](2020)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大学诞生以来,学科就与大学相辅相成。学科是大学的重要构成,大学也结合学科专业来进行人才培养,并在与学术研究的互作用下促进学科的发展、分化与相融。这说明了在学术专门化发展的今天,大学将特定分类的知识作为一门专门的科目来进行教学的原因。在界定“学科”一词时,既强调知识的分门分类,又无法忽视学科的研究成果以作为学科发展载体的事实。在把握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对学科领域内的着作和学术文章进行文本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阶段特征,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前,许多着名的大学校长在办校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管理进行了一些思考,政府和学校也进行了许多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但总体来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起点十分落后,既无专业的研究队伍,也没有组织系统的研究,更没有关于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论文和着作。是这些寓于办学实践中的思想,开启了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实践探索之路。改革开放后,随着各学科的恢复与重建,全国各地研究性组织也不断建立并开展有序的研究活动。1985年柳州会议的召开掀起了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的热潮,学科意识的萌发促使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这个时期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着作呈现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互相配套,初成体系的特点。学者们不断吸取国内外高等教育管理的有益经验,把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经验系统化、逻辑化,并升华到理论层面,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逐渐成为一门“学科”。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上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不断地传播到国内,带来了新的学科理念和科研方法,促进了国内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在这个时期,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视野聚焦于学科建设和基本理念的构建和辨析,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着作也由单一的经验体系转变为几种模式并行发展,此时研究者们也试图从新的方向来探究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从属学科,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迈入21世纪后,面对新的时代和社会挑战,使得紧密联系现有问题为高等教育管理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迫在眉睫。所以该时期的着作在延续上阶段体系脉络的基础上聚焦现有问题的研究,通过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和现实问题的大量分析,确定了渗透至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各关键环节的学科研究范式。同时,高等教育管理学专业研究人员队伍的建设也实现重大突破,使得该学科的发展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态势。作为一门尚在成熟的学科,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学科理论概括性不强,学科体系缺乏规范性、以依赖接受为主,缺乏反思和质疑、研究方法缺乏创新等缺陷。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将更进一步更新观念,呈现出更多新的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管理学也会在不断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徐文婷[7](2016)在《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范式的深刻变革,是中国大学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必要选择,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高校创业教育日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整体上而言,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仍处于摸索阶段,创业教育的规模与质量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如何提升高校创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使创业教育真正实现其功能与价值成为值得高等教育者深入探讨与研究的课题。为保障高校创业教育的质量,推动其良性发展,本研究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内涵、理论基础,以及质量保障的现状、问题与构建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进行了系统剖析,重点解读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内涵及理论基础。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即为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促进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的持续稳定与提高,依靠高校内部与高校外部的一系列有关创业教育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本研究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第二部分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通过追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将其分为自主探索、多元探索与全面推进三个阶段,进而在整体上审视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分析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两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与一所非试点院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够优化;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落后;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创业教育的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创业教育的政策效果有限。第四部分是国外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构建的成功经验。本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为案例,系统剖析两所典型高校保障创业教育质量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第五部分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基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改善对策:准确把握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优化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机制、建立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机制;健全创业教育的服务保障机制;加大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机制;完善创业教育的政策扶持机制,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质量,为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提供智力保证与人才支撑。
张磊[8](2016)在《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术科课程成为高师院校的正式课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然而,时至今日,术科教学仍未摆脱传统的“运动技能授受”教学模式,职前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学科教学能力发展受到挑战,术科教学改革的缓慢进程已然制约和影响着职前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术科教学改革路在何方?本研究试图将学科教学知识(即PCK)与学科教学能力(即PCA)勾连起来,以PCK作为术科教学改革的视角,旨在通过术科教学改革寻求职前体育教师PCK与PCA的发展,为职前体育教师“学会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出术科教学应有的贡献。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力求理论与实证、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相互关照与融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逻辑思辨的方法对术科教学的知识论与价值论等基础问题,术科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匡补与澄清,从理论上对“术科教学改革为什么改,如何改”等问题给予了思考;接下来,通过对术科教学现状、P-PE-PCK现状、术科教学价值问题等三方面的实证研究,对术科教学改革的现实必要性给予了审视。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对2所师范院校6位术科教师的访谈、5所高校300名体育师范生的问卷调查,进一步考察术科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备课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基于视频的问卷调查法对2所师范院校的24名体育师范生、5所高校的300名学生、2所师范院校的300名学生分别进行了数据收集,了解职前体育教师PCK(即P-PE-PCK)状况以及术科教学在发展P-PE-PCK方面的可能性与现实效果,在此基础上运用“三角互证”对P-PE-PCK的构成要素、来源、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学校差异等情况进行了探索与论证;第三,对2所师范院校6位术科教师和6位体育师范生进行了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运动技术与教学能力的关系”加以求证,厘清术科教学的价值问题;最后,通过实验研究考察了理论构建的“参与式PBL教学模式”的现实有效性和可行性,对“术科教学改革如何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实验研究阶段,分别在2所师范院校针对网球普修课、足球普修课和足球专项课进行了1项探索性教学实验和2项验证性教学实验,并在足球公体课中开展了“足球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教学实验,从而为“术科教学的课内外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与数据支撑:最后,对研究内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反思,并对今后的研究给予了展望。通过以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本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实践取向”的术科教学基础理论体系和“问题化取向”的术科教学基本理论体系。“实践取向”的术科教学基础理论体系表明,术科教学的“知识实体”为运动技术,其知识类型为“实践知识”;学习者需要以教学参与者的身份进行身体练习体验,实现运动技术的“有意义学习”;术科教师应构建“平等、合作、对话、实践、反思”的“学习场域”来保证学生体验运动技术教学过程的机会,并不断引导其思考“如何教”的问题;运动技术或者教育类课程知识不能独立支撑起现实教学,当以上两类知识结合其他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经过运用而形成PCK时,学科教学能力PCA也随即得到发展。教学是教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过程,现实教学情境的学科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成为PCK向PCA转化的中介变量。术科的教与学价值应走出“工具理性的樊篱”,不应仅限于运动技能的提高与动作示范能力的获得,而应该追求运动技术的获得之于学生更为深广的教学意义,这些意义同样需要在教学实践体验中通过不断反思获得。“问题化取向”的术科教学基本理论体系表明,术科教学目标应由运动技术的提高与—般教学能力的发展转向学科教学能力(PCA)的发展,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坚持适宜—量力性原则、前沿—基础性原则和职业—整合性原则,内容的组织应该走“问题化”组织策略,并借鉴问题支架或3C3R模型来设计术科教学问题;术科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术科教学方法存在着功利化倾向,并面临着有效性陷阱,术科教学方法的现代性缺席可谓术科教学方法的现实困境,术科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方向与有效性问题都应该得到追问。术科教学评价方面,传统的“技评+达标”式的考核方式是一种“去情境化”的评价,注重真实情境下问题解决能力的“片段教学或模拟上课”可作为术科教学中进行教学能力考核的真实性评价方式。术科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的“运动技能授受”教学模式应该得到扬弃,“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现实必要与理论依据。2、揭示并完善了术科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P-PE-PCK的现实状况、以及术科教学价值问题。其一,现实中术科教学面临着“常规问题”与“异常问题”。“常规问题”表现为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考核,主要还是围绕提高运动技能这一目标展开。教学方法仍然以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为主,教学考核也仍然以“技评+达标”为主。“异常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术科教师在备课环节所表现出的“备课模式”,即术科教师普遍反映由于教学经验、个人精力等原因,他们不会每天、每节课都去备课,他们会根据以前教案或者做些许修改,或者按照原来的“走”,每个时期、每个阶段上什么、怎么上他们都已了然于胸,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上课。二是术科教师教学考核中存在着“人为降低考核标准”这—“考核失真”问题,该问题主要受到了“学生水平、教师压力、教师态度”等方面的影响。三是术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无奈”的感受,这些“无奈”来自于“教师所说的苦衷、教学瓶颈,以及由于教学进度被打乱或者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而导致教师产生的负面情绪”。其二,P-PE-PCK发展表现出性别、年级、学校差异,总体情况不容乐观。首先,本研究首次确证了P-PE-PCK的结构要素,即P-PE-PCK由“体育学科内容知识、学生的知识、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体育教学评价的知识、安全教学环境的知识、体育教学目标的知识”等6个维度的知识构成。其中,“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在P-PE-PCK各维度中处于核心地位,最能代表P-PE-PCK的水平。其次,绝大部分P-PE-PCK总体情况以及各维度的知识情况处于“笼统或有限理解PCK”的水平,总的来看,P-PE-PCK各个维度上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掌握情况不容乐观。P-PE-PCK各维度知识来源于9个方面,分别是“术科学习经验、实习经验与反思、个人生活经验、个人练习体验、个人反思总结、阅读专业书刊、理论课学习、作为中小学学生时的经验和课堂观察”,其中,“术科学习经验”仍是P-PE-PCK的主要来源。P-PE-PCK各维度知识表现出一定的年级差异。一般高校与“985、211”高校之间的P-PE-PCK并不存在差异,而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之间的P-PE-PCK存在差异,师范院校的P-PE-PCK要更好一些。就性别而言,男生与女生之间在PCK各维度以及总体PCK上均具有差异,在平均水平上,女生PCK要高于男生PCK。其三,术科教学价值表现为“技术理解”。传统的术科教学价值取向是“技术记忆”式的,教师和学生追求的是运动技术的巩固与熟练。经由扎根理论,本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理解”这一概念,并形成了两个扎根理论,一是术科教学价值体现为技术理解,按照程度可以划分为记忆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其中,记忆性理解表现为掌握运动技术,创造性理解体现为提炼运动技术的教学意义,表现在“关于运动技术本身知识点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价值的认知、关于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认知、关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理解能力的认知、关于教学安全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教学策略的认知”等几个方面;二是不同程度的技术理解对于教学有着不同的意义。首先,没有技术便没办法进行教学;其次,仅仅是记忆性理解也不足以进行教学;最后,当对运动技术达到创造性理解程度时,便可以进行教学。加深技术理解的途径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练习、课堂观察、书本知识学习”等6个方面。3、证实了“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其一,问题化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与教学方法具有可行性。术科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加以问题化处理,并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对这些问题加以课前或现场的解决,足球与网球的教学实验证实这些做法是可行的。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置可以是课前布置和设置的,也可以是课上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生成的;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问题化也可以是任务式的,如课前在给下节课参与教学的学生布置的任务,以及课堂上让各自小组完成创新性练习方式的设计,这既是对教学内容“如何教”问题的设置,也是给每个小组分配的任务。其二,“模拟上课”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具有可行性。本研究的教学实验中所采用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是模拟上课,其中,在足球和网球普修课中采用的是“个人模拟上课”,在专项课中则是采用了“小组模拟上课”的形式,并运用自编的《基于观察的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评价量规》对模拟上课的情况进行了评价。教学实验表明,运动技能考核与教学能力考核可在教学考核时同时展开,并且可以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当然,这需要教师之间的积极配合。其三,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首先,足球与网球教学实验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教学模式在发展学生相关运动技术、PCK与学科教学能力方面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这是其内部效度的体现;其次,该教学模式在网球普修课、足球普修课与足球专项课上的实施所取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则表明该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外部效度;可推广性的另一支撑便是该教学模式所采用的PBL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考核的可行性也在教学实验中得到了证实。4、拓展了高师院校发展学生教学能力的新途径,即“术科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当前术科教学与教育实习在发展学生教学能力上所反映出的共有问题便是学生教学实践机会少,专项班学生在公体课上进行教育实实这一思路为这一问题解决提供了可能,进而为构建“术科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习模式”提供了思想来源与实践准备。“术科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实验,初步证实了这一教育实习模式在发展体育师范生“关于学生的知识与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等PCK维度知识与教学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高师院校可以把公共体育课堂作为实习基地,由专业课任课教师或者专业课与公体课任课教师共同承担实习指导教师,这样一来,体育师范生体验真实教学的机会便会明显的增加。从现实来看,该教育实习模式在高师院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也应该成为教育实习模式的重要补充形式。
陆凯[9](2019)在《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进行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确保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高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是一项非常紧迫的时代课题。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借鉴现代组织管理和组织文化理论研究成果,采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与内容分析法对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阐述与实证探索。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内涵、特征、内在功能、校园价值进行系统论述,揭示了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由“濡化—内化—外化”构成的“三重递进循环”育人机制,提出了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等四方面协调发展、统筹推进为主要内容的目标体系,以及坚持党的领导、以人为本、传承创新、贴近实际和百花齐放的社团文化建设原则。其次,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以来至党的十八前、党的十八大至今三个阶段回顾了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在全面分析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新形势的同时,深入分析了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即核心价值的引领性与社会思潮的多元性相交织、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与会员流动的频繁性相矛盾、实践行动的积极性与文化认知的局限性相制约、育人工作的系统性与专业教育的排他性相抵触、社团发展的自主性与外部资源的依赖性相冲突。再次,围绕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相关问题,以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人员为对象进行访谈并整理出访谈文本资料,运用QSR Nvivo10软件对访谈文本内容进行节点识别、节点分类与节点主题提炼后,提取出影响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是辽宁省7所高校的学生社团会长。调查问卷案进行发放与回收以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后,最终筛选确定出21个影响因素项目,根据旋转后因子负荷矩阵的结果将其归纳为内部建设因素、指导教师因素、资源配置因素与外部导向因素四个方面,并构建了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模型。最后,针对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以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其互动关系模型为参照,提出了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强化价值导向,形成社团文化建设的政治定力;加强内部建设,激发社团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配强指导教师,保持社团文化建设的稳定恒力;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社团文化建设的持久耐力;注重外部导向,形成社团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等五个方面。
王雅洁[10](2019)在《全面小康进程中大学生体面观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受惠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发展,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这也使得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有了炫富的物质基础。炫富者将“人”的价值以“物”的方式标注出来,企图以炫富的方式获取他人和社会的尊重,这是一种错误的体面观。这种炫富体面的风气也浸入了校园,浸染了部分大学生,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了“体面”的误区。体面观是价值观的一部分,是基于对体面的认识而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不同的文化渊源和社会发展阶段,不仅形成了不同的体面表现方式,也形成了不同的体面观念。在不同社会背景中,体面观不仅带有特定的时代特征,更是以消费观、道德观、荣辱观等具体的观念方式表现出来。文章以“体面观”为核心概念,辨析了与体面相关的荣誉观、尊严观等概念。基于当下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以过度消费、追求奢华、盲目跟风和另类时尚等为体面的现象,文章立足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针对其对体面认知的误区,着重探讨了高校进行体面观教育的“德智体美劳”的路径。文章认为,大学生的体面观关涉大学生能否正确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问题,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体面观教育,不仅有助于大学生避免陷入体面认知的误区,更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面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肩负起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因此,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高校适时开展大学生体面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二、简论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素质教育理念下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将博物馆纳入中小学校教育体系的新趋势 |
(二)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亟需馆校结合的策略研究 |
二、研究综述 |
(一)博物馆教育的历史演进 |
(二)对西方馆校合作的研究综述 |
(三)对我国馆校合作的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厘定 |
(一)学校及学校教育 |
(二)博物馆及博物馆教育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五、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素质教育理念 |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其内涵 |
二、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三、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四、素质教育理念下馆校结合的意义 |
(一)为素质教育提供一种新路径,同时丰富素质教育理论 |
(二)发挥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势,优势互补 |
(三)加大博物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 |
第三章 素质教育理念下馆校结合的现状及问题 |
一、面向中小学的博物馆开展教育实践的现状分析 |
二、面向中小学的博物馆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
(一)地区及各级博物馆发展不平衡 |
(二)馆校双方缺少沟通及人才缺失 |
(三)具体科目课程目标设置单一,表述模糊空洞 |
(四)课程内容单一,缺乏连续性、系统性 |
第四章 促进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 |
一、政策及行政支持 |
二、馆校合作共同设置课程 |
(一)博物馆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 |
(二)博物馆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三、促进博物馆工作人员及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
四、建立评估与反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无神论 |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现实动因:生态问题依旧严峻 |
(二)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三)完善需求:现有生态德育理论存在不足 |
(四)时代氤氲:特殊时间节点进行理论回顾成为潮流之势 |
二、概念界定 |
(一)生态 |
(二)德育 |
(三)生态德育 |
(四)生态德育理论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如何进行文献综述的研究 |
(二)关于德育理论发展的研究 |
(三)关于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日新月盛: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1990年:生态德育理论的孕育阶段 |
一、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政策背景 |
二、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理论背景 |
第二节 1990-2002年:生态德育理论的萌生阶段 |
一、环境教育的成长——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催生了生态德育理论 |
二、理论界关于环境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思考促使生态德育理论初步形成 |
第三节 2003-2005年:生态德育理论的探索阶段 |
一、国家政策支持促进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 |
二、理论界的热烈讨论激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进步 |
第四节 2006年至今:生态德育理论的蓬勃阶段 |
一、可持续教育再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热潮 |
二、生态德育大范围进入校园实践促使生态德育理论的实践性转向 |
第二章 八大主题:共构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内容 |
第一节 生态德育概念与意义的探究 |
一、生态德育概念的厘清 |
二、生态德育意义的揭示 |
第二节 生态德育特点的探析 |
一、生态德育理论的特点 |
二、生态德育实施过程的特点 |
第三节 生态德育理论基础的探讨 |
一、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态德育思想 |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第四节 生态德育目标及原则的探明 |
一、生态德育目标的分析 |
二、生态德育原则的探寻 |
第五节 生态德育内容的探索 |
第六节 生态德育途径及方法的探求 |
一、按照不同教育实施主体进行划分 |
二、按照不同教育方式进行划分 |
第三章 三种视角:共建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维度 |
第一节 理论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逻辑基础 |
一、东方哲学思想孕育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雏形 |
二、西方哲学思想奠定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生存逻辑 |
第二节 学科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实践契入点 |
一、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二、在思想品德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三、在地理和生物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四、在其他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第三节 关系维度:深化生态德育研究的立足点 |
一、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关系的辨明 |
二、生态德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关系的辨明 |
三、生态德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关系的辨明 |
四、生态德育与德育生态关系的辨明 |
五、生态德育与其他教育关系的辨明 |
第四章 继往开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
第一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特点 |
一、丰富性 |
二、多元性 |
三、开放性 |
第二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 |
一、价值取向的功利性 |
二、研究的系统性不足 |
三、研究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 |
第三节 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困境的超越 |
一、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生态德育理论研究体系 |
二、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优势 |
三、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困境 |
四、加强实效性研究,提升生态德育理论的可操作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4)新时代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某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研究计划 |
1.研究思路 |
2.论文创新点 |
3.研究方法 |
一、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新时代的内涵 |
2.师德的内涵 |
(二)理论基础 |
1.习近平关于师德的系列讲话 |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社会角色理论 |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及时代要求 |
(一)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
1.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
2.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
3.立德树人 |
4.开放办学,争创双一流 |
(二)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责任担当 |
1.培养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 |
2.学高为师,为祖国培养时代新人 |
3.身正为范,落实立德树人职责 |
4.服务社会,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
(三)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
1.有助于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
2.有助于新时代立德树人 |
3.有助于新时代科研能力的提升 |
4.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
(四)高校师德建设的时代要求 |
1.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
2.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
3.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
4.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
三、Z高校师德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
(一)Z高校师德的现状 |
1.调查设计与实施 |
2.调查结果分析 |
(二)原因分析 |
1.社会角色的领悟出现偏差 |
2.教学与科研失衡 |
3.高校师德管理机制不完善 |
4.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
四、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一)大力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
1.提高综合素质 |
2.树立典型榜样 |
(二)完善高校师德管理机制 |
1.严格招聘引进,把好教师队伍入口 |
2.严格考核评价,落实师德第一标准 |
3.严格师德督导,建立多元监督体系 |
4.严格违规惩处,治理师德突出问题 |
(三)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
1.完善表彰奖励 |
2.创设平等融洽的管理氛围 |
3.创设尊师重教的人文氛围 |
4.舆论宣传高校师德正能量 |
(四)加强工作保障,强化责任落实 |
1.明确师德建设的牵头部门 |
2.制订师德建设的长远规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致谢 |
(5)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
一 宋杂剧说 |
二 诸宫调说 |
三 傀儡戏说 |
四 民间剧曲说 |
五 宗教仪式说 |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
后记 |
(6)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高等教育、教育管理与高等教育管理 |
2.高等教育管理学 |
3.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管理学 |
(四)文献综述 |
1.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
2.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构建 |
3.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前学科时期:办学实践与改革中的探索 |
(一)清末民初的中西合璧 |
(二)辛亥革命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缓慢发展 |
(三)革命战争时期的去糟取精 |
(四)政策指导下的经验总结 |
二、面向恢复与实践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萌芽(1978-1986) |
(一)重获正常学术环境:走出歧途的人才培养 |
(二)以实践为线索的的体系初创期 |
(三)政策阐释下的经验总结 |
1.关于学科基本理论的研究 |
2.关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研究 |
3.关于高等学校管理的研究 |
三、实践与理论的并行: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探索性发展(1987-1999) |
(一)学科体系探讨的前奏:研究团队基础的奠定 |
(二)几种模式并行的体系形成期 |
1.着作的特点 |
2.着作的理论体系 |
(三)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
1.关于学科基本理论的研究 |
2.关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研究 |
3.关于高等学校管理的研究 |
四、机遇与挑战: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突破性发展(2000-2019) |
(一)改革开放深化:人才质量的提升 |
(二)向问题和案例转变的体系完善期 |
1.着作的特点 |
2.着作的理论体系 |
(三)繁杂问题的理论探索 |
1.关于学科基本理论的研究 |
2.关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研究 |
3.关于高等学校管理的研究 |
五、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发展的总结与展望 |
(一)经验总结 |
1.前学科时期:对学科建立的呼吁 |
2.萌芽时期:学科逐步形成 |
3.探索时期:学科初具规模 |
4.突破发展时期:学科内涵式发展 |
(二)问题与思考 |
1.理论与实践无法紧密结合 |
2.学科理论概括性不强,学科体系缺乏规范性 |
3.以依赖接受为主,缺乏反思和质疑 |
4.学科研究方法还需创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现状不佳的困境 |
(二)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重要性 |
(三)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亟待进一步研究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创业 |
(二)高校创业教育 |
(三)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
二、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理论基础 |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 |
第二部分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一、自主探索阶段(1997 年-2002 年4月) |
二、多元探索阶段(2002 年5月-2010 年) |
三、全面推进阶段(2010 年-至今) |
第三部分 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现状 |
(一)基于文献分析法研究的现状 |
(二)基于问卷调查法研究的现状 |
二、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 |
(一)对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 |
(二)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够优化 |
(三)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
(四)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 |
(五)创业教育的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 |
(六)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 |
(七)创业教育的政策效果有限 |
第四部分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经验 |
一、强有力的外部保障机制 |
(一)政策保障 |
(二)经费保障 |
(三)组织保障 |
二、完备的内部保障机制 |
(一)系统的课程体系 |
(二)优秀的师资队伍 |
(三)专门的组织机构 |
(四)丰富的人脉资源 |
第五部分 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对策 |
一、准确把握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
二、优化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
三、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机制 |
四、建立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机制 |
五、健全创业教育的服务保障机制 |
六、加大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机制 |
七、完善创业教育的政策扶持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问题与设计:研究概述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术科教学改革尚未找到它的“伽利略”:追问现实的紧迫性 |
1.1.2 师范教育面临着专业化的固有风险:拷问策略的合理性 |
1.1.3 PCK理念的倡导与发展:叩问理论的可行性 |
1.2 研究问题的阐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P-PE-PCK |
1.4.2 术科 |
1.4.3 教学 |
1.4.4 教学改革 |
1.5 论文结构与创新 |
1.5.1 论文结构 |
1.5.2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术科教学改革研究进展 |
2.1.1 我国术科教学改革研究的不同范式表达 |
2.1.2 国外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
2.1.3 小结 |
2.2 国内外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状况 |
2.2.1 我国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状况 |
2.2.2 国外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状况 |
2.2.3 小结 |
2.3 国内外“师范生PCK”的研究进展 |
2.3.1 国内外PCK研究概况 |
2.3.2 师范生PCK的现实发展状况 |
2.3.3 师范生PCK的发展途径 |
2.3.4 师范生PCK的测量方法 |
2.3.5 PCK与教学能力的关系 |
2.3.6 P-PE-PCK的研究状况 |
2.3.7 小结 |
2.4 文献总结 |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
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3.2 研究策略与方法 |
3.2.1 量化研究策略与具体方法 |
3.2.2 质性研究策略与具体方法 |
3.2.3 混合研究策略 |
3.3 研究工具 |
3.3.1 量化研究工具 |
3.3.2 质性研究工具 |
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4.1 数据收集 |
3.4.2 数据编码 |
3.4.3 数据处理 |
3.5 研究过程 |
3.5.1 前期准备 |
3.5.2 实施过程 |
3.5.3 后期整理 |
3.6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
3.6.1 质性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3.6.2 实验研究的效度 |
3.6.3 研究者角色 |
3.6.4 伦理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术科教学改革的理论准备 |
4 理论基石:术科教学理论基础的匡补与诠释 |
4.1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薄弱 |
4.1.1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论基础与价值论基础的论述较少 |
4.1.2 术科课程与教学长期存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割裂”现象 |
4.1.3 运动技术的教育学意义被遮蔽 |
4.2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论基础 |
4.2.1 知识论基础论域 |
4.2.2 术科教学的“知识性怀疑”:从“学科”与“术科”之争谈起——回答术科课程“有没有知识传授”的问题 |
4.2.3 运动技术:术科课程知识的本体论追问——回答术科课程知识“是什么”的问题 |
4.2.4 实践知识:术科课程知识的身体与实践维度——回答术科课程知识“是什么类型知识”的问题 |
4.2.5 作为参与者的身体练习体验:术科课程知识的学习方式——回答术科课程知识“如何学”的问题 |
4.2.6 学习场域:术科课程知识“体验学习”何以可能——回答术科课程知识“如何教”的问题 |
4.2.7 CK、PCK与PCA: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 |
4.2.8 现实情境的教学问题解决过程:PCK向PCA转化的机制问题 |
4.3 术科教学的价值论基础 |
4.3.1 价值论基础论域 |
4.3.2 术科教学的价值判断 |
4.3.3 术科教学的价值取向 |
4.4 小结 |
5 理论方向: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检讨与澄清 |
5.1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域与论说方式 |
5.1.1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域 |
5.1.2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说方式 |
5.2 术科教学目标的取向问题 |
5.2.1 术科教学目标的实然取向 |
5.2.2 术科教学目标的应然取向 |
5.3 术科教学内容的改造问题 |
5.3.1 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整合与呈现问题 |
5.3.2 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继承与发展 |
5.3.3 “术科教学内容问题化”组织策略:内涵与组织方式 |
5.4 术科教学方法的发展问题 |
5.4.1 传统术科教学方法的功利与有效问题 |
5.4.2 现代术科教学方法的多元与缺席问题 |
5.4.3 术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追问” |
5.5 术科教学评价的优化问题 |
5.5.1 传统术科教学评价的“去情境化”问题 |
5.5.2 术科教学评价方式的现代转向 |
5.5.3 术科教学多元评价方案 |
5.6 术科教学模式的改进问题 |
5.6.1 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
5.6.2 “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
5.7 小结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术科教学改革的现实必要与实践探索 |
6 教学发展必要:基于混合研究的术科教学状况的再揭示 |
6.1 调查方案的设计与样本选取情况 |
6.1.1 术科教学状况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调查对象的情况 |
6.1.2 术科教师教学观念访谈提纲的设计与访谈对象的情况 |
6.2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术科教学状况 |
6.2.1 术科教学方法使用情况 |
6.2.2 术科教学反馈情况 |
6.2.3 术科教学考核情况 |
6.2.4 体育师范生的术科学习情况 |
6.3 基于“访谈法”的术科教学状况 |
6.3.1 术科教师形成的“备课模式” |
6.3.2 术科教学普修与专选目标的“各异” |
6.3.3 术科教师教学方法使用的“多样” |
6.3.4 术科教学考核的“异常” |
6.3.5 术科教师教学中的“无奈” |
6.4 小结 |
7 知识发展必要:基于混合研究的术科教学效果P-PE-PCK问题初探 |
7.1 P-PE-PCK的测量工具:借鉴与编制 |
7.1.1 备课法的借鉴与使用 |
7.1.2 基于视频—问卷调查法的借鉴与使用 |
7.1.3 P-PE-PCK调查问卷的编制与使用 |
7.2 基于“备课法”的P-PE-PCK:构成要素与来源 |
7.2.1 P-PE-PCK的构成要素 |
7.2.2 P-PE-PCK的来源 |
7.3 基于“视频—问卷调查法”的P-PE-PCK:维度得分与年级特征 |
7.3.1 P-PE-PCK总体得分情况和各个维度得分情况 |
7.3.2 P-PE-PCK的年级差异 |
7.3.3 P-PE-PCK的性别差异 |
7.3.4 不同类型学校之间P-PE-PCK差异 |
7.4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P-PE-PCK:维度验证与拓展 |
7.4.1 P-PE-PCK各维度与总体PCK的相关关系 |
7.4.2 P-PE-PCK各维度的具体表现 |
7.4.3 P-PE-PCK各维度的年级、性别差异 |
7.5 基于“三角互证”的P-PE-PCK的结构:要素、关系与特征 |
7.5.1 P-PE-PCK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
7.5.2 P-PE-PCK的学校、年级、性别差异 |
7.6 小结 |
8 价值发展必要: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术科教学价值再求证 |
8.1 术科教学价值的认识回顾 |
8.2 对术科教学价值认识的破解:扎根理论的尝试 |
8.2.1 扎根理论概述 |
8.2.2 访谈资料的收集 |
8.2.3 访谈资料的编码 |
8.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8.3 核心类属分析 |
8.3.1 技术认知的维度 |
8.3.2 加深技术认知的途径 |
8.3.3 技术认知程度与教学的关系 |
8.4 理论发现:“技术理解” |
8.4.1 “技术理解”的含义 |
8.4.2 “技术理解”的维度 |
8.5 扎根理论的形成:术科教学价值论 |
8.6 小结 |
9 实践探索: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
9.1 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
9.1.1 教学预实验的开展 |
9.1.2 教学能力测评工具的确定 |
9.1.3 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方案的确定 |
9.2 实验研究一:A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普修)“参与式PBL教学模式”探索性实验 |
9.2.1 实验方案 |
9.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2.3 实验一结论 |
9.3 实验研究二:D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参与式PBL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 |
9.3.1 实验方案 |
9.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3.3 实验二结论 |
9.4 实验研究三:D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参与式PBL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 |
9.4.1 实验方案 |
9.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4.3 实验三结论 |
9.5 实验研究四:D高校“足球专项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实验—“术科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习模式”初探 |
9.5.1 实验方案 |
9.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5.3 实验四结论 |
9.6 小结 |
第四部分 回眸与远眺:总结、反思与展望 |
10 结论与建议 |
10.1 结论 |
10.2 建议 |
10.2.1 术科课程与教学理论建设建言 |
10.2.2 术科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建言 |
11 研究反思与展望 |
11.1 研究反思 |
11.1.1 研究样本的代表性与数量性问题 |
11.1.2 研究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问题 |
11.1.3 研究程度的深入性与全面性问题 |
11.2 研究展望 |
11.2.1 研究趋势分析 |
11.2.2 后续研究构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价 |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建设理论 |
1.3.2 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文化建设理论 |
1.3.3 组织文化建设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概述 |
2.1 高校学生社团及其文化的涵义 |
2.1.1 高校学生社团 |
2.1.2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 |
2.2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特征 |
2.2.1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生成特征 |
2.2.2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生态特征 |
2.2.3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发展特征 |
2.3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内在功能 |
2.3.1 育人功能 |
2.3.2 凝聚功能 |
2.3.3 分界功能 |
2.3.4 辐射功能 |
2.4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校园价值 |
2.4.1 补充课堂教学的有益资源 |
2.4.2 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 |
2.4.3 学生国际交流的靓丽名片 |
2.4.4 联系校友情感的牢固纽带 |
2.4.5 吸引优质生源的组成因素 |
2.5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育人机制 |
2.5.1 社团文化的濡化机制——代际传承 |
2.5.2 社团文化的内化机制——自我启迪 |
2.5.3 社团文化的外化机制——躬身践行 |
3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和内容 |
3.1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环节 |
3.1.1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
3.1.2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具体环节 |
3.2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
3.2.1 坚持党对社团文化建设领导的原则 |
3.2.2 坚持社团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原则 |
3.2.3 坚持社团文化建设传承创新的原则 |
3.2.4 坚持社团文化建设贴近实际的原则 |
3.2.5 坚持社团文化建设百花齐放的原则 |
3.3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3.3.1 高校学生社团精神文化建设内容 |
3.3.2 高校学生社团制度文化建设内容 |
3.3.3 高校学生社团行为文化建设内容 |
3.3.4 高校学生社团物质文化建设内容 |
4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困境 |
4.1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 |
4.1.1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
4.1.2 改革开放以来至党的十八大前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
4.1.3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
4.2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
4.2.1 文化育人的新使命 |
4.2.2 高等教育的新征程 |
4.2.3 青年学生的新特点 |
4.2.4 信息传递的新途径 |
4.2.5 学生组织的新格局 |
4.3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
4.3.1 核心价值的引领性与社会思潮的多元性相交织 |
4.3.2 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与会员流动的频繁性相矛盾 |
4.3.3 实践行动的积极性与文化认知的局限性相制约 |
4.3.4 育人工作的系统性与专业教育的排他性相抵触 |
4.3.5 社团发展的自主性与外部资源的依赖性相冲突 |
5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分析 |
5.1.1 分析方法 |
5.1.2 研究样本与针对性访谈 |
5.1.3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质性数据分析 |
5.1.4 节点净化 |
5.2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分析 |
5.2.1 分析方法 |
5.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5.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5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互动关系模型 |
5.3.1 内部建设因素分析 |
5.3.2 指导教师因素分析 |
5.3.3 资源配置因素分析 |
5.3.4 外部导向因素分析 |
5.3.5 模型生成逻辑 |
6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优化策略 |
6.1 强化价值导向,形成社团文化建设的强大定力 |
6.1.1 加强理论学习 |
6.1.2 注重文化熏陶 |
6.1.3 开展社会实践 |
6.2 加强内部建设,激发社团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 |
6.2.1 重视社团骨干的带头作用 |
6.2.2 抓好发展理念的凝聚作用 |
6.2.3 发挥品牌活动的激励作用 |
6.2.4 落实社团制度的保障作用 |
6.3 配强指导教师,保持社团文化建设的稳定恒力 |
6.3.1 明确指导教师选聘标准 |
6.3.2 拓展指导教师选聘来源 |
6.3.3 完善指导教师聘用机制 |
6.4 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社团文化建设的持久耐力 |
6.4.1 拓展社团经费来源 |
6.4.2 改善社团场地条件 |
6.4.3 加强社团资源共享 |
6.5 注重外部导向,形成社团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
6.5.1 把准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正确方向 |
6.5.2 加强对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指导 |
6.5.3 社联切实履行好管理服务的职责 |
6.5.4 积极引导运用网络新媒体的资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B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全面小康进程中大学生体面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体面与全面小康进程中大学生体面的应然意涵 |
一、体面与体面观及相关概念区辨 |
(一)体面与体面观 |
(二)大学生的体面观 |
(三)体面观与尊严观 |
(四)体面观与荣誉观 |
二、全面小康进程中大学生体面的应然意涵 |
(一)慎独自律的德之体面 |
(二)成绩优良的智之体面 |
(三)身心健康的体之体面 |
(四)赏心悦目的美之体面 |
(五)崇尚劳动的劳之体面 |
第二章 全面小康进程中大学生的体面观误区 |
一、德之体面误区 |
(一)丧失行为节操 |
(二)挑战道德底线 |
二、智之体面误区 |
(一)散漫的学习态度 |
(二)扭曲的学习动机 |
三、体之体面误区 |
(一)杂乱的生活秩序 |
(二)病态的健康观念 |
四、美之体面误区 |
(一)歪曲的审美取向 |
(二)怪异的着装打扮 |
五、劳之体面误区 |
(一)不劳而获的观念 |
(二)肆意挥霍的消费 |
第三章 全面小康进程中大学生正确体面观的引导 |
一、大学生德之体面观引导 |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观念 |
(二)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的道德品格 |
二、大学生智之体面观引导 |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为国家为民族的学习观 |
(二)培养大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品行 |
三、大学生体之体面观引导 |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身心健康的理念 |
(二)培育大学生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 |
四、大学生美之体面观引导 |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修为的审美观念 |
(二)培养大学生发现和创造的审美能力 |
五、大学生劳之体面观引导 |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
(二)教育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劳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读研期间获得科研成果情况一览表 |
四、简论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素质教育理念下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D]. 黄丹萍.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3]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D]. 郑黄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新时代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某大学为例[D]. 孔亚.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6]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研究[D]. 沈雁婷.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 徐文婷. 西南大学, 2016(01)
- [8]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D]. 张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9]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研究[D]. 陆凯.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10]全面小康进程中大学生体面观教育研究[D]. 王雅洁.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