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鹿肝片吸虫病初步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张振宇[1](2018)在《河南济源地区奶牛肝片吸虫感染情况调查与鉴定》文中指出肝片吸虫(F.hepatica)属于片形科、片形属寄生虫,该病呈世界性广泛分布,是一种对牛、羊、马鹿等反刍动物和人类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之一[1-3]。据相关报道,全球约有2. 5亿~3. 0亿牛、羊等反刍动物感染肝片吸虫,给养殖生产造成极大的经
岳东梅[2](2017)在《大片形吸虫ES与宿主互作抗原的筛选、鉴定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片形吸虫不仅感染牛羊等反刍动物,而且也可感染人体,严重威胁着人和动物的健康。因此,建立高效准确的诊断方法是防控该病的研究重点。片形吸虫包括肝片形吸虫、大片形吸虫及其中间型,目前对于大片形吸虫及其中间型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选择大片形吸虫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片形吸虫排泄分泌(ES)抗原与宿主的互作,旨在筛选、鉴定及分析出具有诊断潜力的蛋白,为建立大片形吸虫的诊断方法奠定基础。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大片形吸虫的鉴定。首先,将采自广西南宁的144条片形吸虫虫体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形态学鉴定这144条虫体均为片形吸虫。对这144条虫体的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进行了扩增、测序,结果表明144个PCR样品的测序结果区别于肝片形吸虫及中间型,而均与大片形吸虫ITS-2序列(GenBank accession AJ557569)匹配率达99.7%,从而判定分离得到的144条片形吸虫均为大片形吸虫,不含中间型。第二部分,大片形吸虫ES抗原的制备及互作抗原的筛选。首先,利用体外培养方法收集大片形吸虫虫卵,对虫卵进行体外培养孵出毛蚴感染淡水螺,使其在淡水螺体内生长发育,直至尾蚴逸出螺体脱尾形成囊蚴,收集形成的囊蚴(感染虫卵后35 d),并进一步用囊蚴经口感染水牛(约500个囊蚴/头),在水牛感染后的14 d、42 d、70 d、98 d,分别采血制备血清。其次,利用体外培养方法分别收集大片形吸虫ES抗原,将收集的ES抗原免疫家兔制备阳性血清,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效价,结果表明ES抗原制备的阳性血清效价可达到1:1 000,说明大片形吸虫ES抗原的免疫原性较好,可用于后续的试验。然后,将大片形吸虫ES抗原分别与水牛各时间段的血清互作,通过免疫共沉淀和LC-MS/MS(质谱)试验,共获得了465个非冗余蛋白。进一步用BlastP同源性比对、UniProt鉴定,找到57个已知蛋白,分别在42 d、70 d和98 d的蛋白有13(22.8%)个、5(8.8%)个和7(12.3%)个,同时存在于42 d和70 d、70 d和98 d、42 d和98 d的可被鉴定的蛋白分别有8(14%)个、5(8.8%)、1(1.8%)个,同时存在于42 d、70 d和98 d可被鉴定的蛋白有18(31.6%)个。进一步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α-微管蛋白和亮氨酸氨肽酶等蛋白具有诊断价值。第三部分,对筛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α-微管蛋白和亮氨酸氨肽酶进行克隆、原核表达,并探索其作为片形吸虫病诊断抗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片段长为1 356 bp、能编码452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48.99 kDa的α-微管蛋白基因和片段长为1 572 bp、能编码52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56.38 kDa的亮氨酸氨肽酶基因。这两个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都以无规卷曲为主,抗原表位在整个序列均有分布。三级结构的主要功能区域都在N端。将α-微管蛋白基因插入载体pGEX-6P-1(+),亮氨酸氨肽酶基因插入载体pET-30a分别进行原核表达。发现经IPTG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pGEX-6P-1(+)-FgAT分子量约为76 kDa(含载体携带的26 kDa的GST标签),且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经Glutathione-Sepharose beads纯化后,获得了较高纯度的重组蛋白pGEX-6P-1(+)-FgAT;经IPTG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pET-30a-FgLAP分子量约为56 kDa,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Ni-NTA His bind Resin纯化后获得较高纯度的重组蛋白pET-30a-FgLAP。这两个重组蛋白分别与大片吸虫ES抗原免疫家兔后制备的阳性血清、水牛感染大片吸虫不同期的阳性血清反应,经Western Blot分析证实均具有免疫反应性。本研究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试验,成功鉴定出大片形吸虫ES抗原中与宿主互作的蛋白,包括465个非冗余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57个已知蛋白,并进一步鉴定出具有代表性的α-微管蛋白基因和亮氨酸氨肽酶基因。通过对这两个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反应性分析,推断出它们在大片形吸虫病诊断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张晓轩[3](2017)在《甘肃省牦牛肝片形吸虫病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及不同发育期大片形吸虫转录组和MicroRNA组研究》文中认为片形吸虫病是由片形吸虫(肝片形吸虫、大片形吸虫)感染引起的危害十分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给畜牧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肝片吸虫病主要发生在温带地区,而大片形吸虫病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据统计,全世界240多万人感染,一亿八千万人存在感染风险。在我国,有大量关于肝片吸虫感染的病例报道,但是关于牦牛肝片吸虫感染的信息非常有限。此外,大片形吸虫是片形吸虫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但对大片形吸虫转录组、基因组及小RNA组等数据比较缺乏,影响了对该病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牦牛肝片形吸虫的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不同发育期大片形吸虫转录组和小RNA组进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应用ELISA方法对我国甘肃省玛曲县、碌曲县和天祝县牦牛肝片形吸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RNA-Seq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不同的研究手段,对不同发育期大片形吸虫转录组及小RNA组进行了系统研究,鉴定出大片形吸虫不同发育期的转录组和小RNA组特异表达和差异表达的基因,并预测了其功能。结果显示:(1)本研究中的牦牛肝片形吸虫血清学总阳性率为28.7%(454/1,584),其中白牦牛阳性率为29.2%(284/974),黑牦牛阳性率为27.9%(170/610)。牦牛的年龄及季节与片形吸虫感染相关,是重要的风险因素。(2)通过RNA-Seq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不同手段,对不同发育期大片形吸虫转录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鉴定出不同发育期大片形吸虫unigenes共319261个,平均长度1038个核苷酸,N50值为1552。总共153573个unigenes注释到Nr(122405,38.34%),Nt(35756,11.91%),KOG(48889,15.31%),KO(32384,10.14%),Swiss-Prot(66543,20.84%),GO(86793,27.18%)和Pfam(86211,27%)数据库。鉴定出若干大片形吸虫不同发育期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毛蚴vs虫卵组29183个,雷蚴vs毛蚴组27341个,尾蚴vs雷蚴组323075个,囊蚴vs尾蚴组16388个,42天童虫vs囊蚴组30601个,70天童虫vs42天童虫组42个,成虫vs70天童虫组3847个。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两条排卵相关的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and TGF-β信号通路)。(3)通过RNA-Seq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不同手段,对不同发育期大片形吸虫小RNA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鉴定出160个大片形吸虫不同发育期差异表达miRNAs,毛蚴vs虫卵组69个,雷蚴vs毛蚴组59个,尾蚴vs雷蚴组95个,囊蚴vs尾蚴组44个,42天童虫vs囊蚴组95个,70天童虫vs42天童虫组35个,成虫vs70天童虫组39个。其中,24个已知miRNAs和126个新miRNAs。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鉴别出两个(sja-miR-1和sja-miR-7-5p)在成虫性成熟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miRNAs。(4)通过对转录组和miRNA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差异表达miRNA靶向的差异表达基因总共有毛蚴vs虫卵组8868个,雷蚴vs毛蚴组7792个,尾蚴vs雷蚴组11646个,囊蚴vs尾蚴组3025个,42天童虫vs囊蚴组11760个,70天童虫vs42天童虫组14个,成虫vs70天童虫组1097个。本研究首次对我国甘肃地区牦牛肝片形吸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同时,应用RNA-Seq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等首次研究了大片形吸虫不同发育期转录组和小RNA组的变化,同时对mRNA和miRNA组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我国牦牛片形吸虫感染情况、阐明大片形吸虫感染性变化的分子基础及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胡晓龙[4](2017)在《林麝肠道寄生虫和菌群动态的量化研究及其健康指示作用》文中认为林麝肠道寄生虫和菌群是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共生生物,不仅关系到林麝的营养生理过程与健康状态而且也是林麝生物学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迄今尚缺乏此方面的量化研究。我国自上世纪中叶开展林麝的饲养繁育,旨在培育人工种群并解决中医药原料麝香的可持续来源问题,同时,鉴于近几十年野生林麝分布区严重退缩,种群数量锐减,因而饲养林麝种群还承担着野生种群恢复即重引入种源的艰巨任务。历经近六十年的探索,我国饲养林麝取得了诸多进展,但饲养种群长期处于缓慢增长乃至徘徊的状态。显然,缺乏林麝生物学特征的深入研究是其中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本研究采用粪便寄生虫卵定量检测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在圈养条件下林麝肠道寄生虫和菌群的动态变化并尝试揭示其健康状态的指示作用。主要研究结果为:1.鉴于目前尚无一种通用的粪便寄生虫检测的保存方法和漂浮方法,本研究采用冷冻、福尔马林、酒精三种保存方法和饱和氯化钠、饱和硝酸钠、饱和硫酸镁三种漂浮溶液方法,并遴选针对林麝粪便中线虫卵及球虫卵检测的最优组合方案。经麦克马斯特计数法镜检分析得出,线虫卵的检出效果表明,保存方法和漂浮溶液间的交互作用不显着,但漂浮溶液间的差异显着(P<0.01),硝酸钠溶液的漂浮效果最好;冷冻保存和硝酸钠溶液漂浮法的组合检出的粪便线虫卵平均值(EPG=209.38±67.8)高于其它处理组合;球虫卵的检测效果表明,保存方法和漂浮溶液间存在显着的交互效应(P<0.01),福尔马林保存和氯化钠溶液漂浮的组合所检测的粪便线虫卵平均值(EPG=1010.714±162.271)最高。因此,线虫的最适检测组合为冷冻保存和硝酸钠漂浮液;而福尔马林保存和氯化钠漂浮法最适合球虫。2.按春季、夏季及冬季系统采集了秦岭地区和四川西部山地三个麝场的林麝粪便,采用本研究优化的粪便保存和漂浮方法,应用麦克马斯特计数法计数粪便虫卵量。结果表明,共发现林麝粪便存在五类肠道寄生虫,即艾美尔球虫、类圆线虫、蛔虫、鞭虫、绦虫,艾美尔球虫是优势种(OPG=1273.7±256.3)。寄生虫类群的比较分析得出,艾美尔球虫感染强度与类圆线虫呈显着正相关的关系(r=0.336,P<0.001),而与莫尼茨绦虫呈显着负相关的关系(r=-0.375,P=0.003),说明不同种类的寄生虫间存在着共生或竞争的关系。艾美尔球虫和类圆线虫表现出低水平的聚集度和很高的感染强度,说明这两类寄生虫在整个宿主种群的感染状况比较严重,预示着宿主-寄生虫关系或许已经不再稳定,有爆发寄生虫病的危险。而鞭虫、蛔虫和莫尼茨绦虫较高水平的聚集度则说明宿主种群中存在着一些免疫力较差,且有着较强寄生虫传播潜力的个体,需要对这些个体特别的管护。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季节和地域能显着影响寄生虫的多样性、感染强度、聚集度和群落结构,而对于感染率的影响则较为有限。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粪便甲状腺激素的浓度,采用麦克马斯特计数法测定粪便寄生虫的卵量,并分析林麝肠道寄生虫感染与宿主能量代谢水平之间的关系。粪便甲状腺激素测定结果表明,雌麝的粪便甲状腺激素水平显着的高于雄麝(P<0.01),说明林麝存在能量代谢的性别差异;高海拔麝场的林麝粪便甲状腺激素显着高于低海拔麝场的林麝(P<0.05),说明高低海拔的低温导致林麝的能量代谢负荷更高;同时,林麝粪便甲状腺激素表现出显着的年龄相关性,年龄越大,甲状腺激素水平越低。粪便寄生虫感染强度与年龄的比较表明,两者呈现显着的负相关(P<0.01),说明成年个体较之未成年个体具有更为完善的寄生虫免疫力。粪便寄生虫感染率与粪便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比较表明,两者呈显着的正相关性(P<0.05),说明寄生虫感染造成的额外能量消耗导致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增加,提高了林麝的能量代谢负荷。4.分别采集林麝和马麝的成体和亚成体的粪样,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扩增细菌的16S rRNA基因并测序,获得粪便菌群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信息。结果表明,林麝与马麝的肠道菌群在门水平是相似的,但不同细菌门的相对丰富在两种宿主间有着显着差异(P<0.05);在属水平,林麝与马麝的肠道菌群无论在属的种类上,还是属的相对丰度上,均有着显着差异(P<0.05);所有个体的肠道菌群优势门均是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而且林麝的菌群多样性显着高于马麝(P<0.01);成麝的厚壁菌与拟杆菌比率显着的高于亚成麝,且菌群多样性、组内相似度和组间相似度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本研究结果揭示出林麝和马麝的肠道菌群差异以及与年龄的相关性。综上所述,本论文建立了林麝粪便寄生虫卵的定量检测方法,并据此分析了林麝感染的肠道寄生虫流行病学信息以及混合感染模式,探讨了寄生虫感染与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揭示了林麝肠道菌群的结构及多样性并探讨了年龄对其的影响,并与其近源种马麝的肠道菌群做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林麝和马麝的基础研究数据,也可为分析林麝的健康状态提供参照系,用于判定肠道寄生虫和菌群异常所导致的疾病,因此可成为林麝饲养种群的寄生虫和菌群监测及饲养管护的理论依据。
刘璐[5](2014)在《多尺度血吸虫病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被忽视的热带病”是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一组广泛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穷偏远地区的慢性致残性疾病。近年来,基于疾病的社会因素、生物因素等多因素综合防控措施成为研究重点。2011年亚洲血吸虫病及其他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区域合作组织(RNAS+)发起的由加拿大发展与研究中心资助的研究项目“制定基于社会生态措施的可持续控制热带病的创新策略”,目的在于探索热带病的社会、生态等综合影响因素,建立基于社会生态综合措施防治热带病。本课题以血吸虫病为疾病特例,研究不同尺度血吸虫病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我国湖沼及水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血吸虫病影响因素研究已比较丰富,但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血吸虫病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收集地理环境数据(遥感数据、矢量地图)、疾病相关数据(螺情数据、人群查病数据)和社会经济学数据(个体水平的血吸虫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数据),分别从大尺度、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以及个体水平研究血吸虫病分布及影响因素,整个研究分为4章节:第一部分大尺度区域的生态区初步划分目的:试图从方法学角度基于多维环境因素进行大尺度的生态区划分,为血吸虫病的监测点设置及跨国家合作提供思路。方法:以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菲律宾以及中国的云南、广东和广西三省为研究区域,收集2002年7月到2011年7月地表温度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数据集,采用二因素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不同的生态区系统。结果:研究区域被划分为5个生态区,位置分别为:A区分布在广西中部地区、越南北部地区、泰国的中西部地区及菲律宾西北部地区;B区分布于老挝地区、柬埔寨西南部、泰国西南部及菲律宾西部地区;C区分布于云南省东部地区、广东中南部、泰国中东部地区及柬埔寨西南部地区;D区分布于广西广东北部地区、越南北部地区、泰国西北地区及菲律宾的西部地区;E区分布于云南西部地区广西中部地区及柬埔寨东北部、泰国西北部地区及菲律宾中西部地区。不同生态区中的血吸虫病分布风险性不同。结论:该生态区划分方法理论上可行,可以拓展使用,为血吸虫病等热带病的监测点设置和跨国家合作带来新的思路。第二部分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钉螺时空特征分析目的:研究2005-2012年洱源县的钉螺空间分布特征及随时间变化趋势。方法:以云南省洱源县矢量地图为基础,收集2005-2012年查螺数据(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阳性螺密度、自然感染率),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局部自相关、核密度分析法和“热点”分析方法探索钉螺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洱源县活螺主要分布在中部永联村、茄叶村,西南部团结村和东南部的江登村附近的四个区域,分布范围逐年缩小,密度值也逐年降低。阳性螺2005-2007年集中分布于永联村附近区域。2005-2012年的钉螺分布存在空间自相关,且随着时间而相关性有增加趋势。高值聚集区域逐年增多,主要聚集在山区峡谷型流行区,如炼铁村附近区域。进一步通过“热点”分析发现洱源县钉螺活螺数的聚集区域在新庄、炼铁、永胜和永乐村附近区域。结论:洱源县钉螺分布具有空间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且存在“热点区域”,可为洱源县今后的查灭螺重点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山区钉螺孳生地环境因素研究及预测目的:研究洱源县钉螺孳生地的地理环境影响因素,并利用遥感数据结合历史钉螺数据建立适宜性模型对潜在钉螺孳生地进行预测。方法:收集洱源县2002年7月到2011年7月一月份最低地表温度(LSTN)、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及其衍化的水系模型,结合历史有螺行政村抽样村数据,初步了解钉螺孳生地的环境特征,并将适宜环境因素进行等级分类、叠加分析,建立等级适宜性模型,预测钉螺在山丘地区分布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96.4%的有螺行政村分布在距离水系1200m范围内,79%的有螺行政村分布在夜晚温度-0.15℃~4.85℃范围中,75%的有螺村分布在NDVI值为0.38~0.7范围内;71.4%有螺行政村分布在高程为1950~2491m范围内;75%有螺村分布在坡度1°~20°范围内。将适宜范围等级分类,并叠加分析,提取潜在钉螺孳生地,模型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75%。结论:基于LSTN、NDVI、DEM及其衍生的水文特征,可以建立钉螺预测的等级适宜性模型,用于钉螺流行区的预测。第四部分个人水平血吸虫病社会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从个人水平了解洱源县不同亚类疫区的血吸虫病的社会影响因素,为因地制宜的制定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问卷结合深入访谈的方式横断面调查洱源县两个血吸虫病代表行政村(永乐和新庄)人群血吸虫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及血吸虫病感染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血吸虫病感染率与个人血吸虫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两个亚类疫区的血吸虫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永乐村(平坝型)曾经血吸虫病感染率高于新庄(峡谷型),现在新庄的感染率更高,这与新庄地区目前存在较多的血吸虫病危险因素有关,如经常养牛、挖野菜割野草、对牲畜的饲养持散养的态度。另外,小于15岁的儿童的知晓率低于其他人群,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且存在较多危险行为,如野外游泳等,尤其在新庄地区。结论:洱源县总体血吸虫病知晓率较高,但血吸虫病两种亚类疫区中存在不同危险因素。目前的低流行地区,需要根据研究重点因地制宜地指定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尤其是针对小于15岁儿童的健康教育措施。
陈小丽[6](2013)在《福州动物园圈养哺乳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福州动物园创建于1956年,2008由大梦山麓搬迁至新店镇。新动物园的饲养环境中,动物种类、动物饲养数量,以及饲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新动物园圈养哺乳动物寄生虫病感染情况备受关注。寄生虫病直接影响圈养野生动物繁殖、发育和健康,严重的甚至造成死亡。本试验旨在了解福州动物园圈养哺乳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寄生虫感染的种类和程度,为建立科学的防治方法和驱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福州动物园圈养哺乳动物涵盖了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共49种243头(只)。采集其排出的新鲜粪便237份,运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和自然水洗沉淀法收集虫卵,运用麦克马斯特计数方法获得寄生虫的感染强度(EPG),使用尼康显微镜对虫卵及虫体进行观察、拍摄;根据寄生虫图谱和幼虫培养法对虫种进行鉴定。结果:(1)寄生虫的种类:从福州动物园49种243头(只)哺乳野生动物中,共检查出消化道寄生虫47种:其中吸虫2种、绦虫3种、线虫37种、原虫5种,如角马肝片吸虫、猞猁吸虫等吸虫;猞猁曼氏迭宫绦虫、美洲狮曼氏叠宫绦虫、小熊猫短膜壳绦虫等绦虫;东北虎类圆线虫、狐猴类圆线虫、绿狒狒类圆线虫、小熊猫类圆线虫;长颈鹿圆线虫、斑马马副蛔虫、马鹿圆线虫、骆驼鞭虫、骆驼细颈线虫、岩羊线虫、羚牛圆线虫、羚牛细颈线虫、黄麂线虫、矮马线虫、羚羊圆线虫;华南虎狮弓蛔虫、东北虎猫弓蛔虫、东北虎狮弓蛔虫、非洲狮猫弓蛔虫、非洲狮狮弓蛔虫、美洲狮钩虫、猞猁犬弓蛔虫;棕熊线虫、棕熊蛔虫、小熊猫贝蛔虫、豪猪蛲虫、豪猪鞭虫;赤猴鞭虫、长臂猿鞭虫、阿拉伯狒狒鞭虫、金丝猴鞭虫、山魈鞭虫、豚尾猴鞭虫、猕猴鞭虫、黑帽悬猴鞭虫、黑帽悬猴钩虫等线虫;骆驼球虫、猕猴纤毛虫、绿狒纤毛虫、阿拉伯狒狒球虫、豪猪球虫。(2)感染率:调查草食动物17种62头(只),其中有11种草食动物感染寄生虫种类14种,总感染率为64.7%(11/17)。肉食动物9种21头(只),5种动物感染寄生虫11种,总感染率为55.6%(5/9),其中猞猁感染最为严重,有3种寄生虫混合感染。杂食动物8种52头(只),有3种动物感染寄生虫种类9种,总感染率为37.5%(3/8)。灵长类动物15种108头(只),10种灵长类动物感染寄生虫种类14种,总感染率为66.6%(10/15)。10种灵长类动物中,8种动物均有鞭虫,其感染率为57.1%(8/14)。(3)感染强度:感染寄生虫的哺乳野生动物中,猞猁感染强度最高,绦虫卵EPG达45710个/g,吸虫卵EPG达11700个/g;其次是环尾狐猴类圆线虫卵EPG达18750个/g;第三是金丝猴鞭虫卵EPG达18300个/g;第四是小熊猫贝蛔虫卵EPG达12100个/g;第五是华南虎的猫弓蛔虫卵EPG达7200个/g;其它虫卵EPG大多分布在300-5000个/g。
吕中芳[7](2012)在《大蒜等三种植物提取物对土蜗的浸杀作用及对其体内同工酶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椎实螺是多种是寄生吸虫的中间宿主,在寄生虫病传播、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危害,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本课题研究于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的春(2011年4月)、秋(2010年10月)两季对福州周边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几个地点椎实螺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6个地点均有椎实螺的分布,采集的椎实螺标本有2属4种,有萝卜螺属(Radix)3种,分别为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折叠萝卜螺(Radix plicatual)、狭萝卜螺(Radix lagotis);土蜗属(Galba)1种,为截口土蜗(Galba truncatula)。对大蒜、苦楝、苦参这3种植物的提取物室内浸杀土蜗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为8mg/L的大蒜提取液48h的杀螺率达到70%,苦楝提取液浓度为80mg/L时48h的杀螺率达90%,浓度为22.4mg/L的苦参提取液96h的杀螺率达90%。这3种植物提取液浸杀土蜗48h的LCso分别为4.96mg/L、37.46mg/L、45.60mg/L在生理毒理学方面,研究了大蒜和苦楝提取物对土蜗(Galba)体内EST、SOD同工酶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经大蒜和苦楝提后取物的处理,土蜗体内的EST和’SOD同工酶酶活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趋势,如出现“降-升-降”这样的变化等。
陈佳[8](2009)在《东毕吸虫病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文中认为东毕吸虫病(orientobilharziasis)是由多种东毕吸虫(Orientobilharzia spp.)寄生于牛、羊等动物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而引起的一种血吸虫病。该病主要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常呈地方性流行,对畜牧业危害十分严重,同时东毕吸虫的尾蚴可以引起人的尾蚴性皮炎,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东毕吸虫病的早期准确诊断是有效的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为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测,如粪便水洗沉淀法、毛蚴孵化法、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然而病原检查检出率低,且虫体感染已过急性期,延误了有效治疗时间而影响了对该病的控制,免疫学检测常用抗原通常为成虫抗原和虫卵抗原,这两种抗原成分复杂、制备成本高、周期长,限制该法的广泛应用。因此,本试验拟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在血吸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的信号蛋白14-3-3基因采用RACE技术进行克隆,并制备成重组蛋白,建立间接ELISA诊断方法。本试验根据GenBankTM上发表的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牛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序列,依其保守区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以提取的东毕吸虫总RNA为模板,PT-PCR方法扩增信号蛋白14-3-3基因的中间片段,连接pMD18-T载体并转化到TG1宿主菌中,经鉴定,获得阳性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根据测得的序列信息,再设计一对引物,利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扩增目的基因的5’端和3’端,鉴定正确后并测序。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拼接三段序列得到全长序列信息。其次,根据东毕吸虫信号蛋白14-3-3全长cDNA序列设计两条加有EcoRⅠ、XhoⅠ酶切位点的引物,利用RT-PCR从东毕吸虫总RNA中扩增信号蛋白14-3-3全长序列,连接pMD18-T载体并转化到TG1宿主菌中,经鉴定及序列分析,获得阳性克隆。阳性质粒pMD18-T-信号蛋白14-3-3和表达载体pET-30a(+),经EcoRⅠ、XhoⅠ双酶切后回收、连接、转化到TG1宿主菌,提取质粒,酶切鉴定正确后,阳性质粒转化到最佳宿主菌BL21(DE3)中,构建其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ET-30a-信号蛋白14-3-3,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pET-30a-信号蛋白14-3-3中含有信号蛋白14-3-3基因,且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均正确。将重组菌株BL21(pET-30a-信号蛋白14-3-3)按1%的量接种到含有Kan(50μg/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2.5h,然后用1mmol/L IPTG诱导4h,融合目的蛋白获得高效表达。经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菌株表达的融合蛋白能够被东毕吸虫特异性抗体所识别。以纯化的重组信号蛋白14-3-3作为抗原包被酶标板,通过对间接ELISA各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最佳封闭液为5%脱脂奶粉,封闭条件为37℃1h;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5.0μg/mL;抗原的最佳包被液为50mM pH9.6的碳酸盐缓冲液;最佳血清稀释液为5%脱脂奶粉,血清稀释倍数为100倍;HRP-兔抗羊IgG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5 000。采用已确立的间接ELISA反应条件,对105份阴性血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了间接ELISA方法判定标准,即OD450值大于等于0.31为阳性,小于0.31为阴性。应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105份阴性血清和65份阳性血清(经剖检法和形态鉴定证实)的检测结果表明,ELISA方法的特异性为91.5%,敏感性为88.6%。而且与肝片吸虫、鹿前后盘吸虫、扩展莫尼茨绦虫和捻转血矛线虫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来自于不同地区的240份绵羊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阳性率为35.3%,与省内的感染情况基本相似。
李利[9](2008)在《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分子种系发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Orientobilharzia turkestanicum)是寄生于牛、羊等多种动物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的一种血吸虫。它与所在属内的其它血吸虫寄生于动物导致的疾病称为东毕吸虫病(orientobilharziasis),主要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常呈地方性流行,对畜牧业危害十分严重。近年来,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形态特征描述、生活史研究及东毕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药物防治和预防措施等方面,关于其分子分类和种系发生的基础研究少见报道。核糖体DNA是细胞核内编码核糖体RNA的基因,为一类中度重复序列,以串联多拷贝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中,每个重复单位由非转录间隔区(non-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s, NTS)、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 ITS)和3种核糖体基因编码区(18S、5.8S、28S)组成,不同区域其进化速率不同。线粒体为母系遗传,其基因间很少重组,所以可以反映出母系的进化历史,这样线粒体一个基因就可以代表整个线粒体基因组的变异情况。因此,我们以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28S核糖体DNA大亚基序列(28S ribosomal DNA large-subunit sequences, 28S rDNA-LSU)、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1 gene, cox1)基因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基1(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dehydrogenase subunit 1 gene, nad1)基因为研究对象,对目的片段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构建分子系统发生树,探讨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在裂体科中的系统发生位置。从自然感染黄牛、绵羊、绒山羊和山羊的肝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内采集虫体,经形态学鉴定为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以SDS-蛋白酶K法抽提不同终末宿主的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基因组DNA,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及相关血吸虫序列,利用Oligo6.0软件设计特异引物,PCR扩增ITS区序列、28S rDNA-LSU序列、线粒体cox1基因和nad1基因,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克隆于pMD18-T载体,转化到JM109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DNA,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后,阳性质粒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比较不同终末宿主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并应用DNAMAN软件分析28S rDNA-LSU序列RNA二级结构的改变情况。检索GenBank,查找血吸虫相关基因序列,应用Clustal X1.83软件对相关序列进行排序,提交引导树,使用MEGA软件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 NJ)和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 method, MP),绘制系统发生树。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核糖体ITS区序列、28S rDNA-LSU序列、线粒体cox1编码基因、nad1编码基因大小分别为874 bp,1 304 bp,1 125 bp和518 bp;不同终末宿主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ITS区序列、28S rDNA-LSU序列、cox1基因序列和nad1基因序列存不同程度的差异,绵羊、绒山羊和山羊源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28S rDNA-LSU序列RNA二级结构相同或相似,黄牛源与羊源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28S rDNA-LSU序列RNA二级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以肝片形吸虫作外群,基于核糖体ITS区序列、28S rDNA-LSU序列、线粒体cox1基因序列和nad1基因序列采用NJ法和MP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其结果一致,均显示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的分类地位处于裂体属内,同时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归属非洲血吸虫种群。
魏佳[10](2006)在《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毕吸虫病是由分体科东毕属的各种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而引起的一种血吸虫病。该病在我国分布极其广泛,给畜牧业带来极大经济损失。同时东毕吸虫的尾蚴可使人患尾蚴性皮炎,也称稻田皮炎,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目前对东毕吸虫病的防制还存在诸多困难,首先,实践证明通过杀灭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螺类来防治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是不明显的;其次,通过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虽然效果很好,但也存在治疗费用高、不能防止重复感染以及耐药性的产生等缺点,现普遍认为有必要研究血吸虫的疫苗来预防此病。本研究克隆了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肌动蛋白基因(ACTIN)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TPI)的全长序列,并将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 首先,根据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肌动蛋白基因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RT-PCR从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成虫总RNA分别扩增ACTIN和TPI的中间大片段,再根据已知序列利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扩增出ACTIN和TPI的5’和3’端,将三段序列拼接得到ACTIN和TPI的全长cDNA序列并登录GeneBank,登录号为:ACTIN为DQ017265,TPI为DQ092331。 其次,根据TPI全长cDNA序列设计两条加有EcoR I和Not I酶切位点的引物,利用RT-PCR扩增TPI全长序列并克隆到pMD18-T载体,EcoR I和Not I双酶切重组载体pMD18-T/TPI后将获得的全长TPI亚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构成重组表达载体pPIC9k/TPI,Sal I酶切重组表达载体pPIC9k/TPI后电击转化到酵母菌株GS115感受态细胞中,用组氨酸缺陷培养基和G418依次筛选多拷贝质粒整合的毕赤酵母菌株。重组酵母细胞在含甲醇的培养基中分泌表达目的蛋白,培养3d后收取上清,SDS-PAGE显示表达的蛋白分子量为43kDa,进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被自然感染东毕吸虫的绵羊血清所识别。蛋白表达时相分析表明,甲醇诱导72h蛋白表达产量最高。表达产物通过葡聚糖凝胶G-75层析柱纯化,测定蛋白浓度为1200mg/L。 最后,用纯化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ELISA分析结果表明:空白组的抗体水平一直处于平稳的状态,而免疫组在免疫后抗体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一次免疫组和加强免疫组的抗体水平均在第四周达到峰值,但加强免疫组较一次免疫组的免疫效果好。由此可见,TPI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可以作为东毕吸虫疫苗的候选基因。
二、马鹿肝片吸虫病初步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鹿肝片吸虫病初步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济源地区奶牛肝片吸虫感染情况调查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来源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3 虫卵的初步检测 |
1.4 肝片吸虫的PCR鉴定 |
1.5 肝片吸虫nad1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地区奶牛肝片吸虫的调查 |
2.2 不同生长阶段奶牛肝片吸虫的调查 |
2.3 肝片吸虫样品的PCR扩增 |
2.4 肝片吸虫分离株nad1基因的测序与序列分析 |
3 讨论 |
(2)大片形吸虫ES与宿主互作抗原的筛选、鉴定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片形吸虫与片形吸虫病 |
1.1.1 病原 |
1.1.2 生活史 |
1.1.3 流行情况 |
1.1.4 防控 |
1.2 大片形吸虫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
1.2.1 经典方法 |
1.2.2 免疫诊断方法 |
1.2.3 吸虫抗原的检测 |
1.2.4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大片形吸虫的鉴定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大片形吸虫ES抗原的制备及互作抗原的筛选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3 大片吸虫AT和LAP蛋白的免疫反应性分析 |
2.3.1 材料 |
2.3.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片形吸虫的鉴定 |
3.1.1 大片形吸虫形态学鉴定结果 |
3.1.2 大片形吸虫ITS |
3.1.3 大片形吸虫ITS |
3.2 大片形吸虫ES抗原的制备及互作抗原的筛选 |
3.2.1 大片形吸虫ES抗原免疫家兔后制备多抗的间接ELISA结果 |
3.2.2 免疫共沉淀SDS |
3.2.3 质谱数据分析 |
3.3 大片形吸虫AT和LAP蛋白的免疫反应性分析 |
3.3.1 大片形吸虫FgAT和FgLAP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3.3.2 FgAT和FgLAP的理化特性、结构功能域和三级结构预测 |
3.3.3 重组质粒pGEX-6P-1(+)-FgAT和pET-30a-FgLAP的双酶切结果 |
3.3.4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结果 |
3.3.5 重组蛋白pGEX-6P-1(+)-FgAT和pET-30a-FgLAP的纯化结果 |
3.3.6 目的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
4 讨论 |
4.1 大片形吸虫的鉴定 |
4.2 大片形吸虫ES抗原的制备及互作抗原的筛选 |
4.3 大片形吸虫AT和LAP蛋白的免疫反应性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甘肃省牦牛肝片形吸虫病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及不同发育期大片形吸虫转录组和MicroRNA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片形吸虫及片形吸虫病 |
1.1 片形吸虫病原学 |
1.2 片形吸虫致病机理 |
1.3 片形吸虫病的诊断 |
1.4 片形吸虫病的流行病学 |
第二章 病原研究的主要组学技术 |
2.1 蛋白质组学 |
2.2 转录组学 |
2.3 microRNA(miRNA)技术 |
2.4 吸虫的转录组及miRnome研究进展 |
第三章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甘肃省玛曲县,碌曲县和天祝县牦牛肝片形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
1.1 材料 |
1.2 材料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不同发育期大片形吸虫转录组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试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发育期大片形吸虫MicroRNA组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转录组与miRNA组联合分析 |
4.1 转录组与miRNA组关联数量关系 |
4.2 差异mi RNA靶基因中差异基因的聚类分析 |
4.3 miRNA组与转录组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林麝肠道寄生虫和菌群动态的量化研究及其健康指示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林麝生物学特征 |
1.2 林麝资源的保护现状 |
1.2.1 致危因素 |
1.2.2 保护现状 |
1.3 麝科动物寄生虫的研究进展 |
1.3.1 麝科动物感染的寄生虫种类 |
1.3.1.1 原虫 |
1.3.1.2 线虫 |
1.3.1.3 绦虫 |
1.3.1.4 吸虫 |
1.3.1.5 节肢动物 |
1.3.2 麝科动物寄生虫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3.2.1 麝科动物寄生虫病诊断技术的不足与展望 |
1.3.2.2 麝科动物寄生虫致病机制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3.2.3 麝科动物寄生虫流行病学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3.2.4 麝科动物寄生虫防治的不足与展望 |
1.3.3 麝科动物寄生虫研究的特殊性 |
1.4 肠道菌群研究概述 |
1.4.1 肠道菌群 |
1.4.2 肠道菌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 |
1.4.2.1 克隆文库技术在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
1.4.2.2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
1.4.3 肠道菌群的影响因素 |
1.4.3.1 宿主基因型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1.4.3.2 饮食结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1.4.3.3 宿主年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1.4.3.4 影响肠道菌群的其他因素 |
1.4.4 肠道菌群的主要功能 |
1.4.4.1 肠道菌群的营养功能 |
1.4.4.2 肠道菌群的代谢功能 |
1.4.4.3 肠道菌群的免疫屏障功能 |
1.4.5 反刍动物肠道菌群的研究概况 |
1.4.6 麝科动物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林麝粪便中寄生虫卵检测技术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地点 |
2.2.2 样本采集 |
2.2.3 粪便寄生虫卵检测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季节和地域对圈养林麝肠道寄生虫寄生状态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地点和研究对象 |
3.2.2 粪样采集 |
3.2.3 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寄生虫的种间关系 |
3.3.2 寄生状态的季节差异 |
3.3.3 寄生状态的地域差异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林麝肠道寄生虫负荷与粪便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地点与研究对象 |
4.2.2 样本采集 |
4.2.3 激素提取和测定 |
4.2.4 寄生虫分析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性别、海拔和年龄对T3水平的影响 |
4.3.2 年龄对寄生虫负荷的影响 |
4.3.3 寄生虫负荷与粪便T3浓度的相关性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林麝与马麝肠道微生物比较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地点和研究对象 |
5.2.2 样本采集 |
5.2.3 DNA提取 |
5.2.4 PCR和高通量测序 |
5.2.5 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数据统计 |
5.3 结果 |
5.3.1 数据的验证 |
5.3.2 林麝和马麝的肠道核心菌群 |
5.3.3 年龄和宿主种类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 |
致谢 |
(5)多尺度血吸虫病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大尺度区域的生态区初步划分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钉螺时空特征分析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山区钉螺孳生地环境因素研究及预测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 个人水平血吸虫病社会影响因素的研究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6)福州动物园圈养哺乳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 |
2 福州动物园简介 |
3 动物寄生虫简介 |
3.1 寄生虫的流行 |
3.2 寄生虫感染来源 |
3.3 寄生虫的危害 |
3.3.1 掠夺宿主营养 |
3.3.2 机械性损伤 |
3.3.3 虫体毒素和免疫损伤作用 |
3.3.4 继发感染 |
3.4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
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4.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4.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5 本项目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福州动物园草食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草食动物样本 |
1.1.2 粪便样本 |
1.2 试验方法 |
1.2.1 麦克马斯特法 |
1.2.2 幼虫培养法 |
1.2.3 虫卵鉴定方法 |
1.3 虫体的采集与保存 |
2 结果 |
2.1 草食类动物消化道寄生虫种类及感染率 |
2.2 草食动物消化道寄生虫虫卵形态特征 |
2.3 草食动物寄生虫成虫 |
2.5 草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强度(EPG) |
第二章 福州动物园肉食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肉食动物样本 |
1.1.2 粪便样本 |
1.2 试验方法 |
1.3 虫体的采集与保存 |
2 结果 |
2.1 肉食类动物寄生虫感染率 |
2.2 肉食动物寄生虫卵形态特征 |
2.3 肉食类动物排出的寄生虫成虫 |
2.4 肉食动物寄生虫-感染强度 |
第三章 福州动物园杂食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福州动物园杂食动物样本 |
1.1.2 粪便样本 |
1.2 试验方法 |
1.3 虫体的采集与保存 |
2 结果 |
2.1 杂食动物寄生虫感染率 |
2.2 杂食动物寄生虫卵形态特征 |
2.3 杂食动物排出的寄生虫成虫 |
2.4 杂食动物寄生虫感染强度 |
第四章 福州动物园灵长类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福州动物园灵长类动物样本 |
1.1.2 粪便样本 |
1.2 试验方法 |
1.3 虫体的采集与保存 |
2 结果 |
2.1 灵长类动物寄生虫感染率 |
2.2 灵长类动物寄生虫卵形态特征 |
2.3 灵长类动物寄生虫幼虫 |
2.4 灵长类寄生虫感染强度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1 福州动物园哺乳动物寄生虫感染种类 |
2 福州动物园哺乳动物寄生虫感染率与感染强度 |
3 野生动物寄生虫感染的危害 |
4 寄生虫计数方法比较 |
5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综合防控试验 |
6 野生动物寄生虫病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1 国内部分动物园草食动物寄生虫普查情况 |
附表2 国内部分动物园灵长类动物寄生虫普查情况 |
附表3 国内部分动物园猛兽杂食类动物寄生虫普查情况 |
(7)大蒜等三种植物提取物对土蜗的浸杀作用及对其体内同工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1 椎实螺简介 |
1.1 形态特征及生活史 |
1.1.1 形态 |
1.1.2 生活史 |
1.2 生态研究 |
1.2.1 生活习性 |
1.2.2 生长条件 |
1.3 繁殖节律 |
1.4 椎实螺生物学价值 |
1.5 椎实螺的危害 |
1.5.1 椎实螺的间接危害 |
1.5.2 椎实螺的直接危害 |
1.6 椎实螺的防治 |
1.6.1 物理及生物防治 |
1.6.2 药物防治 |
2 灭螺植物资源 |
2.1 灭螺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 |
2.2 植物灭螺剂灭螺机理的研究 |
2.3 利用灭螺植物资源的制约因素 |
3 同工酶简介 |
3.1 同工酶的定义 |
3.2 同工酶电泳技术概述 |
3.2.1 分离同工酶的电泳技术 |
3.2.2 同工酶的染色 |
3.3 同工酶技术的应用 |
第一章 福州地区椎实螺分布情况的初步调查 |
1 对象与方法 |
1.1 采集地点及方法 |
1.2 实验器材 |
1.3 螺种的鉴定 |
1.4 实验室饲养 |
2 结果 |
2.1 椎实螺分布区的生境特点 |
2.1.1 福建工程学院 |
2.1.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2.1.3 万升小区 |
2.1.4 福建农林大学 |
2.1.5 山田村 |
2.1.6 浅水湾 |
2.2 各个地区采集到的椎实螺的综合信息 |
2.2.1 种类与分布 |
2.2.2 密度及生物量 |
2.3 椎实螺的形态描述 |
2.4 椎实螺的实验室内饲养 |
3 讨论 |
3.1 生态环境 |
3.2 气候条件 |
第二章 3种植物提取物对土蜗杀灭效果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对象 |
1.1.2 试验药物 |
1.1.3 试验器材 |
1.1.4 药物对土蜗的急性毒性试验 |
1.2 方法 |
1.2.1 试验浓度梯度的确定 |
1.2.2 药物的配制 |
1.2.3 急性毒性试验 |
1.2.4 土蜗死活的鉴别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药物所致的土蜗中毒症状 |
2.2 药物的致死效应 |
2.3 种植物灭螺剂的效果比较 |
3 讨论 |
第三章 大蒜和苦楝提取物对土蜗同工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大蒜和苦楝提取物 |
1.1.2 实验生物 |
1.2 同工酶样品的制备 |
1.3 电泳 |
1.3.1 生化试剂 |
1.3.2 实验仪器 |
1.3.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试剂 |
1.3.4 操作方法 |
1.3.5 电泳染色 |
2 结果和分析 |
2.1 大蒜处理组 |
2.1.1 不同浓度大蒜提取物对土蜗酯酶同工酶(EST)的影响 |
2.1.2 不同浓度大蒜提取物对土蜗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SOD)的影响 |
2.2 苦楝处理组 |
2.2.1 不同浓度苦楝提取物对土蜗酯酶同工酶(EST)的影响 |
2.2.2 不同浓度苦楝提取物对土蜗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SOD)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东毕吸虫病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东毕吸虫病研究进展 |
1.2 东毕吸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 血吸虫诊断抗原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信号蛋白 14-3-3 基因中间片段的克隆 |
3.2 东毕吸虫信号蛋白14-3-3 基因5’端和3’端的克隆 |
3.3 东毕吸虫信号蛋白 14-3-3 全长序列的克隆 |
3.4 东毕吸虫信号蛋白 14-3-3 基因的表达 |
3.5 临床样本检测 |
第四章 讨论 |
4.1 目的基因的选择 |
4.2 RACE 技术的选择 |
4.3 RNA 的提取 |
4.4 表达系统的选择 |
4.5 其他 |
4.6 ELISA 条件的摸索 |
4.7 ELISA 方法的临床应用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9)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分子种系发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东毕吸虫与东毕吸虫病研究进展 |
1.2 血吸虫分类和遗传变异的研究进展 |
1.3 标记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虫体的鉴定 |
3.2 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各基因序列PCR 扩增及阳性质粒鉴定 |
3.3 测序 |
3.4 序列分析 |
3.5 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285 RDNA-LSU 序列RNA 二级结构分析 |
3.6 基于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各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 |
第四章 讨论 |
4.1 遗传标记的选择 |
4.2 遗传标记的序列分析 |
4.3 关于RNA 二级结构进行分析 |
4.4 关于系统发生树构建方法 |
4.5 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系统发生树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个人简历 |
(10)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东毕吸虫病研究进展 |
1.1.2 血吸虫肌动蛋白研究进展 |
1.1.3 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研究进展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主要仪器 |
2.1.2 试验材料 |
2.1.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2.1.4 主要试剂及配制 |
2.2 技术路线图 |
2.3 肌动蛋白基因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 |
2.3.1 肌动蛋白基因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中间大片段的克隆 |
2.3.2 肌动蛋白基因5’端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5’端的克隆 |
2.3.3 肌动蛋白基因3’端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3’端的克隆 |
2.3.4 肌动蛋白基因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全长序列的拼接 |
2.4 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2.4.1 磷酸丙糖异构酶全长基因的克隆 |
2.4.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2.4.3 重组质粒的转化和筛选 |
2.4.4 蛋白诱导表达 |
2.4.5 表达产物的生物特性鉴定 |
2.5 表达产物的纯化及蛋白浓度的检测 |
2.5.1 表达产物的纯化 |
2.5.2 蛋白浓度的检测 |
2.6 免疫效果分析 |
2.6.1 免疫程序 |
2.6.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3.结果与分析 |
3.1 肌动蛋白基因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 |
3.1.1 肌动蛋白基因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中间大片段的克隆 |
3.1.2 肌动蛋白基因5’端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5’端的克隆 |
3.1.3.肌动蛋白基因3’端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3’端的克隆 |
3.1.4 肌动蛋白基因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全长序列的拼接 |
3.2.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3.2.1 磷酸丙糖异构酶全长基因的克隆 |
3.2.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转化及筛选 |
3.2.3 蛋白诱导表达 |
3.2.4 表达产物的生物特性鉴定 |
3.3 表达产物的纯化及蛋白浓度的检测 |
3.4 免疫效果分析 |
3.4.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4.讨论 |
4.1 RNA质量对RACE的影响 |
4.2 TPI蛋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研究 |
4.2.1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
4.2.2 TPI蛋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 |
4.3 纯化TPI蛋白的免疫和抗体消长水平的检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马鹿肝片吸虫病初步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济源地区奶牛肝片吸虫感染情况调查与鉴定[J]. 李明,张振宇.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24)
- [2]大片形吸虫ES与宿主互作抗原的筛选、鉴定及分析[D]. 岳东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7(08)
- [3]甘肃省牦牛肝片形吸虫病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及不同发育期大片形吸虫转录组和MicroRNA组研究[D]. 张晓轩.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1)
- [4]林麝肠道寄生虫和菌群动态的量化研究及其健康指示作用[D]. 胡晓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多尺度血吸虫病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刘璐.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2014(03)
- [6]福州动物园圈养哺乳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调查[D]. 陈小丽.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7]大蒜等三种植物提取物对土蜗的浸杀作用及对其体内同工酶的影响[D]. 吕中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3)
- [8]东毕吸虫病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D]. 陈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9(S2)
- [9]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分子种系发生的研究[D]. 李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8(09)
- [10]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D]. 魏佳.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