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实验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斌[1](2015)在《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电气传动系统作为电能和机械能的转换核心,广泛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军事国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应用变频调速系统对于提高生产生活水平、促进节能减排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查阅大量文献和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文以变频调速系统中成本低、可靠性高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作为研究主题,选定以V/f控制和全阶自适应观测器下直接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作为本论文的切入点和重点,并做了大量的相关理论分析以及仿真和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解决方案和重要观点。为了提高感应电机V/f控制系统性能,主要从提高带载能力、稳态精度和振荡抑制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V/f控制算法下电机调速系统的稳态和小信号模型,用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个电机参数对于系统稳定性能的影响。然后提出一种适用范围广,参数敏感性小的抑制振荡的方法。其次,基于矢量原理,建立了保持定子磁链不变的定子电阻压降补偿方法,这提升了V/f控制系统在低速下的带载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精确的转差补偿方案,提高了系统的稳态误差。此外还建立了推荐方法下系统的稳态和小信号模型,分析推荐方法的电机参数对于系统稳定性和稳态精度的影响。为了设计高性能的全阶自适应观测器下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从控制器和观测器两部分分别进行研究设计。首先,建立精确的电流环、磁链环和转速环的控制模型,并推导相应的离散域传递函数。在这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频率、期望带宽和电机参数的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调节器的PI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设计的PI参数适用于各种功率等级感应电机,具有广泛通用性。其次,应用小信号注入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全阶自适应观测器下磁链和转速估算的小信号模型,从而分析两种观测器的稳定和收敛性能。该小信号模型状态方程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全阶自适应观测器在低速发电区域的不稳定区间。再次,提出在电机参数准确,反馈矩阵中没有定子频率时,设计全范围稳定的转速估算系统的充分必要条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多种全范围稳定反馈矩阵。在反馈矩阵设计时,本文还提出依据不同工作状态切换不同的反馈矩阵的思路,以优化转速观测系统的性能。此外,提出随电机工作状态变化的自适应矩阵设计方法,进一步提高转速估算系统的动态性能。为了设计在电机参数存在误差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在低速发电区域保持稳定且稳态精度高的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驱动系统。首先,建立在电机参数不匹配的情况下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驱动系统的稳态模型,并基于该稳态模型提出了适用于使用全阶自适应观测器的驱动系统的统一的参数敏感性方程。在电机工作范围内,应用该方程可以直接计算出各种反馈矩阵下任意电机参数误差引起的稳态转速误差。其次,提出了实用的可以在电机参数误差的情况下判断全阶自适应观测器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驱动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基于该判据,得出在电机参数存在误差的情况下,系统在低速发电状态下容易不稳定。此外,提出了在上述不稳定情况下使用高参数鲁棒性的恒流变频控制方法进行替换的思路,以保证感应电机系统的全范围稳定工作。文中提出了精确的转差补偿模块以提高恒流变频控制的稳态精度,并建立了相应的稳态模型,以分析恒流变频控制方法下电机驱动系统的参数敏感性。为了进一步提升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研究分析了观测器离散化,电流采样误差,逆变器非线性对感应电机驱动系统的影响。首先,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下逆变器的电压电流特性,提出了低采样频率和输出频率比的情况下适合使用电压型观测器的观点。并提出了一种适合Holtz电压型观测器的离散化方法,实现了高精度估算磁链和转速。其次,分析了电流采样比例和偏置误差的影响,为具有针对性的电流采样在线调整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仔细分析ADC采样触发点设置,非理想延时和通道对称设置,系统性地推荐了电流采样设置的方法。再次,分析了死区时间和IGBT非理想特性对电压型逆变器非线性输出误差的影响,得出在母线电压不变的情况下,IGBT开关过程中电压上升下降时间与电流幅值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逆变器非线性补偿方法,电流较小时,该方法补偿的误差电压随电流值变化明显。
刘新[2](2013)在《游梁式抽油机自动控制技术研究(冲次自动控制)》文中认为采油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过去有杆抽油系统工作处于粗矿式的开采方式,然而近些年随着油田低渗情况日益严重,过去的开采方式已不再适合当下的情况。本文正是针对当前低渗油田的情况开展了一些列节能高产的方法研究,并提出相关应对手段。经过分析,文章首先确定了采用抽油机变冲次的方法来实施油井自动调节,在变冲次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现有的一些冲次调节方法,并最终采用变频调速手段作为冲次调节的方法。变频调速的根本在于电机内部频率的调整,其优点在于实时的实现电机无级调速,那么这样以来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也同时提高了冲次控制的可调整性。在确定变频调速作为冲次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现有各种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的方法,从原理上分析并利用Mat.lab/Simu link软件对相关算法逐一进行仿真验证,最后提出适用于油田生产的一种变频调速方法。在冲次无级调节的基础上结合石油相关知识理论,建立了三种有关的冲次控制模型,对冲次的具体调节具有指导作用。并且对已建立的三种冲次控制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对比,再结合现场试验提出一种最为合适的冲次控制模型,作为一般方法,其余的模型根据实际情况而使用。将变频调速技术与冲次控制模型相结合实用最终也就完成了抽油机闭环冲次控制的模型。
安少亮[3](2010)在《变频调速系统节能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无论VVVF控制方式还是矢量控制方式,多数工况下采用额定励磁控制,这样对于空载或轻载运行时,其效率会明显下降。针对此问题,本课题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变频调速系统节能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变频调速系统节能控制原理,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7.0的异步电机两种线性仿真模型;通过对异步电机主磁路饱和与铁损特性的实验研究,设计了一种通过变频器参数自学习方式辨识异步电机磁化曲线的工程方法,并建立了考虑主磁路饱和与铁损的异步电机非线性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3种异步电机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实验验证了考虑主磁路饱和与铁损异步电机非线性模型的有效性与精确性。采用文中建立的异步电机非线性模型,分别对全损耗模型控制、恒转差频率控制、恒功率因数控制、直接降压控制等4种基于损耗模型的节能控制方案,以及基于在线模糊搜索的节能控制方案进行了仿真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恒功率因数控制、直接降压节能控制与模糊搜索节能控制方案的软件代码编写,并进行了实验分析。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5种节能控制方案的正确性,通过8项性能指标的综合评价,选择了直接降压节能控制作为产品推广应用的节能方案,并完成了软件设计与调试工作。最后结合直接降压与全局模糊搜索节能控制技术的不同特点,对一种新型基于直接降压与局部模糊搜索的混合式节能控制方案进行了探讨。
熊亭[4](2009)在《基于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的电动叉车变频电液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交流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技术的电动叉车由于其优良的动态控制性能,节能和环保并举,现已逐步取代柴动叉车和直流电动叉车,成为国内外叉车发展的新趋势。电机控制系统是电动叉车的技术核心,直接决定其工作性能提高和完善。至今,我国电动叉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稳定性、操作性和结构优化方面。与国外相比,电动叉车异步电机变频电液控制系统的研发以及功率匹配和节能优化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使得电动叉车电液系统变频调速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实现已成为现阶段研究的热点。论文结合山河智能电动叉车项目研发,选题研究交流电动叉车变频调速电液控制系统,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综合分析了目前电动叉车的技术发展现状以及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研究应用状况,找出现有电动叉车调速控制技术性能上的不足。其次,提出采用异步电机转差频率矢量控制代替异步电机标量控制的策略,并根据叉车的作业特性,尤其是液压系统负载特性的研究,简化电动叉车液压系统模型,建立电动叉车交流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电液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再次,根据电动叉车转差频率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电液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数学建模,利用现代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对交流异步电机电控系统进行仿真;结合液压系统的简化数学模型,综合Matlab/Simulink软件和AMEsim软件各自的优势,利用联合仿真对叉车作业的实际工况进行模拟和分析。仿真实验重点对轻载提升和满载提升两种典型作业进行了模拟分析。最后,对山河智能交流电动叉车SWFE15AC-4F1利用现代测试方法和先进测量仪器,进行全面的测试实验,以验证电动叉车变频调速电液系统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采用转差频率矢量控制方法驱动交流电动叉车液压系统,转速动态响应快、转矩和电流波动小,并具有良好的稳态特性。
石停停[5](2016)在《基于TMS320F2812的交流电机多算法调速控制》文中研究指明不同于直流电机,异步电机模型具有变量多、阶次高、多变量、耦合度高的特点,因此对转矩的控制并不方便。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电力电子元器件、DSP芯片等器件相继出现,使得异步电机调速技术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基于交流变频技术的异步电机调速控制算法,设计了三套控制系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分别是:以SVPWM技术为驱动模块的转速开环变压变频(V/F)调速系统、转速闭环转差频率调速系统和矢量坐标变换调速系统。算法一:针对正弦脉宽调制(SPWM)方式未最大限度地运用电压逆变器的直流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方式随之产生,该调制方式不但升高了直流电源的使用效率,还降低了谐波变化率,也减少了开关次数。根据开环变压变频(V/F)调速原理,结合电动车辆在行驶加减速过程中的用户满意度调查,设置了加速和减速曲线,从而使电机在加减速过程中不至于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算法二:针对转速开环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有限、存在精度误差、以及转速受负载扰动影响的问题,对电动车辆采用了转速闭环转差频率调速控制方法。结合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在开环调速的基础之上增加测速环节,并与给定转速相比较,输出转差频率对应的输出值,经过转速环PI调节,输出转速,最终控制电机的转速。算法三:矢量变换控制的目标是通过仿照直流电机来控制异步电机。通过矢量坐标变换,使得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异步电机模型的磁通和转矩通过解耦之后,把电机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两个分量: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对此两个分量进行单独控制,就能像直流电机一样分别对磁链和转矩进行控制。本文对以上三种算法通过Simuink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在实际硬件电路中以TMS3202812芯片为控制核心,通过电流和转速检测电路构成开环、闭环和矢量控制系统,对系统实时控制软件进行了DSP编程,最后验证了这三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转速开环变压变频调速控制能以一定的稳态误差跟踪给定曲线,但是不具有抗负载扰动的性能,仅能满足一般变频控制系统的要求。转速闭环转差频率调速系统不但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还具有较好的抗干扰的性能,由此可见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转速精度和稳定性,可在干扰信号下实现较为精确的变频调速,但是对于动静态性能要求很高的环境则有些逊色。而矢量控制系统不仅具有无稳态误差、抗负载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而且动态性能也非常好,适用于一些对动静态性能和抗干扰性能要求很高的场合,也是未来应广泛采纳的调速系统。
王爱元[6](2010)在《变频器供电的感应电机节能控制若干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感应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是随着风机、泵类负载的调速节能以及生产工艺、伺服控制的需要发展起来的,现有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感应电机变频控制方法具有算法简单、动态特性好的优点,但未顾及电机轻载运行时的高效运行。随着全球环保和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节能问题。感应电机作为主要的用电设备,对其节能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开展了变频器供电的感应电机高效节能控制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解决电机轻载低效率运行问题。通过分析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和四种基本的调速控制技术即电压-频率协调控制、转差频率控制、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表明这些控制方法导致电机轻载运行时效率下降的原因在于忽略了铁耗,并采用额定恒磁通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感应电机考虑铁耗的矢量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气隙电流的转矩分量和励磁分量实现转矩和磁链的矢量解偶控制,并由此间接控制定子电流,研究表明系统的动态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针对于调速控制和节能控制中所需参数的时变性、非线性的特点,论文对感应电机参数的两类辨识方法既离线辨识和在线辨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考虑铁耗的离线辨识和转子电阻自校正的在线辨识方法。本文对转速控制器进行了三项研究:一是对传统的PI转速控制器进行了改进,由运行工况选择调节参数,提高了动静态性能;二是对滑模控制器、神经网络控制器根据其运行特性进行改进设计,滑模控制器采用非线性的光滑连续函数取代滑模面上的符号函数消除了高频抖动,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权值具有自适应能力;三是提出一种感应电机的扰动观测器和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抗干扰控制,这种扰动观测器采用跟踪微分器对各种负载扰动进行观测,再根据转差频率控制原理对扰动转矩进行补偿,可以有效解决感应电机转差频率控制中动态响应差、控制精度低的缺点。变频器供电的感应电机节能运行控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对电机系统的损耗分析和运行效率分析,确定出电机系统效率优化的方向是电机本体的节能运行,并且主要针对中小型电机的节能运行控制,效率优化通过调节定子供电电压、频率、压频比或励磁磁通实现,并由此得出以下感应电机实现节能控制的若干方法:(1)根据感应电机的稳态模型提出了一种标量控制的节能运行方案,这种方案根据转速调节电源频率实现电机的节能运行、通过调节电源电压满足一定转速下负载转矩的要求;(2)根据电机的不同运行工况,提出了压频比调节的模糊节能控制,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并保持了一定的动态响应特性;(3)提出了基于损耗模型的矢量控制方案,矢量控制和节能控制中均考虑了铁耗,并对额定转速以上和额定转速以下的矢量节能控制分别进行了探讨,控制方案兼顾系统的优良动态性能、宽调速范围和节能运行。
徐伟[7](2013)在《窄轨电机车牵引变流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窄轨电机车是轨道交通车辆的一种,主要用于矿山企业,承担井下运输大巷和地面的长距离运输,窄轨电机车工作环境特殊,需要频繁应对重载、爬坡及负载扰动等复杂工况,要求电机车具有较大的起动转矩,另外,供电网的电压波动也是影响电机车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我国现有窄轨电机车的调速系统仍以落后的电阻调速和斩波调速为主,其中电阻调速约占80%,造成了大量的能量浪费,而在国外,节能效果明显的交流调速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窄轨电机车中。牵引变流器是实现窄轨电机车运行控制的核心部分,本文从窄轨电机车的特殊性出发,对牵引变流器及其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牵引变流器实现电能的交直交变换,由整流器和逆变器两部分组成,传统整流器功率因数较低,网侧电流畸变严重,并向电网注入大量谐波和无功,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选择了PWM整流方案,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结构对其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分别设计了内外环控制器,在simulink平台搭建了仿真模型,并完成了仿真研究;针对窄轨电机车的特殊工况,本文结合V/F控制和转差频率控制研究了基于最大转矩输出的变频控制方案,对网压波动采取了补偿措施,搭建了仿真模型,并完成了仿真研究,为降低成本,采用小容量IGBT模块并联的方式设计了逆变器主电路,以dsPIC33F芯片为核心设计了控制系统,并编写了控制程序。最后研制了一台容量为300KVA牵引逆变器样机,搭建了实验平台,在不同设定频率下对牵引逆变器进行了大量实验,对采集到的逆变器输出电压、电流波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观察了电机起动和制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最大转矩变频控制方案,能够输出最大起动转矩,特别在应对重载起动和负载突变等方面具有出色表现,同时对网压波动也有很好的适应性。
杜庆楠,奚振武,冯高明,杨立峰[8](2016)在《交-交变频自适应转差频率控制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交流调速系统中,转差频率始终都是一个变化的量,加之交流调速中对转速的调节始终会有一个滞后性,这就造成了普通算法很难实现对转差频率的精确控制。PID算法是对变量进行控制的一种比较好的控制算法,但是由于普通PID控制算法的参数是一组固定的数值,虽然能够实现对变量的控制,但是在控制精度和灵敏度上,不能很好地适应系统的变化,本文在进行转差频率控制时,引入了专家PID控制算法,建立了专家知识库,利用专家控制策略,实行在线自动修正PID参数以及改变控制策略,使系统适应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特征。通过编写s函数建立Matlab仿真,并进行实验验证。
王正[9](2006)在《转差频率旋转坐标系的无刷双馈电机数学模型与矢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集中了笼型转子感应电机调速系统和绕线转子感应电机调速系统的优点。特别是无刷双馈调速系统变频器功率只是电机功率的一部分,与笼型转子感应电机调速系统相比,具有明显成本优势。目前,国内外对无刷双馈电机及控制方法的研究正处在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过渡阶段,有很多地方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至今没有建立起一套集矢量图、等效电路和数学模型于一体的无刷双馈电机分析方法。针对这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其它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转差频率旋转坐标系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依此方法建立的无刷双馈电机数学模型,解决了功率绕组电流产生的气隙磁场和控制绕组电流产生的气隙磁场在空间的旋转速度不相同的问题。为建立无刷双馈电机矢量控制理论打下了基础。其次,在前述的基于转差频率旋转坐标系无刷双馈电机数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转差频率旋转坐标系的无刷双馈电机矢量控制方法。能通过无刷双馈电机控制绕组电流,来控制功率绕组电流的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这样不但功率绕组的功率因数可以任意调节,而且能够做到功率绕组电流只提供有功电流分量,由功率绕组来提供动态转矩,功率绕组所需的励磁磁场完全由控制绕组电流提供。这样可使调速系统提供更大的动态电磁转矩,大大提高调速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然后,构建了基于转差频率旋转坐标系的无刷双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实验样机,并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转差频率旋转坐标系的无刷双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正确性。最后,建立了新型的无刷双馈电机等效电路,解决了功率绕组等效电路和控制绕组等效电路相互分离的问题,使功率绕组等效电路和控制绕组等效电路连在了一起,给无刷双馈电机的稳态分析带来了很大方便。
李俊彪[10](2009)在《基于DSP控制的PWM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电力电子器件和微处理器的推出以及交流电机控制理论的发展,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高性能调速成为电机调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是以此为背景介绍了基于DSP的异步电动机交流变频调速系统。本课题以TI公司的电机控制专用微处理器TMS320LF2407A型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系统的控制核心,以PM25RSB120型智能功率模块(IPM)为开关器件,运用正弦脉宽调制(SPWM)和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进行数字化脉宽调制(PWM)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本课题深入研究SPWM和SVPWM两种调制方式及其DSP实现方法。运用转差频率控制方式和正弦脉宽调制算法,提出转差频率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从矢量控制的思想出发,在坐标变换和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SVPWM的转差频率型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设计以智能化模块(IPM)功率器件为核心的交-直-交电压源型变频调速系统的主电路、控制、驱动及检测等硬件电路。软件部分给出了控制系统的主程序及主要模块的软件流程,并用C语言编制了其中的一部分程序,重点实现了SPWM和SVPWM两个调制程序,并得出了理想的调制波形,证明了调制算法的正确性。最后给出了仿真和实验结果,实践证明该系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二、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实验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实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电机系统节能 |
1.1.2 变频调速驱动的发展与现状 |
1.2 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基本结构 |
1.3 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控制技术 |
1.3.1 恒定子电流控制技术 |
1.3.2 恒压频比控制技术 |
1.3.3 磁场定向控制技术 |
1.3.4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 |
1.4 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观测器技术 |
1.4.1 基于电压模型观测方法 |
1.4.2 基于电压电流模型观测方法 |
1.4.3 基于全阶模型观测方法 |
1.4.4 基于电机非理想模型观测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感应电机V/f控制系统分析与改进方法 |
2.1 引言 |
2.2 感应电机基本V/f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
2.2.1 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 |
2.2.2 电机调速系统的稳态模型 |
2.2.3 电机调速系统的小信号模型 |
2.3 感应电机V/f控制系统振荡研究 |
2.3.1 基本V/f控制下感应电机调速系统收敛性 |
2.3.2 电机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2.3.3 感应电机调速系统振荡抑制方法 |
2.4 感应电机V/f控制系统稳态性能提升 |
2.4.1 转差补偿和定子电压补偿 |
2.4.2 推荐V/f方法下电机系统的稳态性能 |
2.4.3 推荐V/f方法下电机系统的稳定性能 |
2.5 仿真和实验结果 |
2.5.1 仿真结果 |
2.5.2 实验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参数设计 |
3.2.1 估测转子磁链定向系统下电机模型 |
3.2.2 电流调节器设计 |
3.2.3 磁链调节器设计 |
3.2.4 转速调节器设计 |
3.3 全阶自适应观测器收敛性能分析 |
3.3.1 全阶自适应观测器 |
3.3.2 转子磁链观测收敛性能分析 |
3.3.3 转速观测的稳定和收敛性能分析 |
3.4 反馈矩阵和自适应矩阵优化设计 |
3.4.1 全范围稳定条件 |
3.4.2 全范围稳定反馈矩阵设计 |
3.4.3 自适应矩阵设计 |
3.5 仿真和实验结果 |
3.5.1 仿真结果 |
3.5.2 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机参数误差对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驱动系统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全阶自适应器下参数敏感性和稳定性分析 |
4.2.1 全阶自适应观测器和电机的稳态模型 |
4.2.2 统一参数敏感性方程 |
4.2.3 有参数误差时的稳定性判据 |
4.3 全阶自适应观测器下参数误差的影响 |
4.3.1 参数敏感性分析过程 |
4.3.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3 稳定性分析 |
4.3.4 结论 |
4.4 恒流变频控制方法下参数误差的影响 |
4.4.1 恒流变频控制方法原理 |
4.4.2 恒流变频控制下系统的稳态性能 |
4.4.3 恒流变频控制下系统的参数敏感性 |
4.5 仿真和实验结果 |
4.5.1 仿真结果 |
4.5.2 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理想因素对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驱动系统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观测器离散化 |
5.2.1 数字系统电压电流采样 |
5.2.2 Holtz型观测器的离散化 |
5.3 定子电流采样 |
5.3.1 电流采样误差的影响 |
5.3.2 电流采样设置 |
5.4 逆变器非线性分析及补偿 |
5.4.1 逆变器非线性分析 |
5.4.2 逆变器非线性补偿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成果 |
6.1.1 主要工作内容 |
6.1.2 要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实验装置 |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游梁式抽油机自动控制技术研究(冲次自动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背景 |
1.1 数字化油田定义 |
1.1.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1.2 国内与国外数字化油田建设的差距 |
1.1.3 发展趋势 |
1.2 有杆泵抽油系统故障诊断发展状况 |
1.2.1 示功图诊断方法 |
1.2.2 计算机诊断方法 |
1.2.3 人工智能诊断方法 |
1.3 抽油机冲次控制方法的讨论 |
1.3.1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经历 |
1.3.2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趋势 |
1.4 小结 |
第二章 抽油机低冲次方法的实现 |
2.1 低渗井抽汲参数分析 |
2.1.1 机采参数的选择 |
2.1.2 冲次调整的讨论 |
2.2 交流变频调速 |
2.2.1 交流电机数学模型 |
2.2.2 电压方程 |
2.2.3 磁链方程 |
2.2.4 转矩方程 |
2.2.5 电力拖动系统运动方程 |
2.3 电压逆变器 |
2.3.1 电压型逆变器的模型 |
2.3.2 三项逆变器工作原理 |
2.4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
2.5 变压变频 |
2.5.1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2.5.2 VVVF 系统组成 |
2.6 转差频率控制的基本概念 |
2.6.1 基本原理 |
2.6.2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2.6.3 基于转差频率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组成 |
2.7 矢量控制 |
2.7.1 矢量控制的原理 |
2.7.2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2.7.3 矢量控制系统组成 |
2.8 直接转矩控制基本原理 |
2.8.1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a.磁链控制 |
(1)磁链轨迹的控制 |
(2)磁链调节器 |
(3)磁链轨迹区段的确定 |
b.转矩控制 |
(1)转矩计算 |
(2)转矩调节器 |
2.8.2 直接转矩的开关矢量表 |
2.8.3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组成 |
2.9 变频调速方法对比 |
2.10 小结 |
第三章 变频调速系统仿真 |
3.1 Matlab 软件 |
3.1.1 软件介绍 |
3.1.2 matlab 发展历程 |
3.1.3 matlab 语言特点及优势 |
3.2 三相异步电机及逆变器的仿真模型 |
3.3 转速开环变压变频系统仿真(VVVF) |
3.4 转差频率矢量控制 |
3.5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 |
3.6 直接转矩控制 |
3.7 仿真分析 |
3.7.1 VVVF 变压变频 |
3.7.2 转差频率矢量控制 |
3.7.3 矢量控制 |
3.7.4 直接转矩控制 |
3.8 小结 |
第四章 井下故障识别 |
4.1 波动方程 |
4.1.1 抽油杆柱力学分析 |
4.1.2 波动方程的建立 |
4.1.3 波动方程差分格式 |
4.1.4 初始条件,边界条件,连续性 |
4.1.5 波动方程的求解 |
4.1.6 阻尼系数计算 |
4.2 有杆抽油系统故障诊断 |
4.2.1 故障类型 |
4.2.2 示功图特征提取的方法 |
4.2.3 基于灰度矩阵的示功图特征提取 |
4.2.4 基于 Hu 矩的示功图特征向量提取 |
4.3 小结 |
第五章 冲次判定依据 |
5.1 冲次控制方法简介 |
5.2 抽油机平衡判断 |
5.2.1 电流法平衡判断 |
5.2.2 功率法平衡判断 |
5.3 电功率法 |
5.3.1 电机实际输出功率分析 |
5.3.2 电机实际输出功率测量与分析 |
5.3.3 实际应用 |
5.3.4 自学习调整 |
Step 1 整理数据点 |
Step 2 计算常数 |
5.4 示功图法 |
5.4.1 地面功图归一化预处理 |
5.4.2 泵充满度 |
5.4.3 泵充满度的计算 |
5.4.4 最大最小载荷、位移法 |
5.4.5 五点曲率法 |
5.5 动液面法 |
5.5.1 具体实施 |
5.6 冲次调整原则 |
5.7 间抽时间的确定 |
5.8 三种冲次控制模型理论分析 |
5.9 小结 |
第六章 现场试验 |
6.1 实验介绍 |
6.2 测试系统组成 |
6.3 现场硬件部分 |
6.4 现场试验 |
6.4.1 示功图法 |
6.4.2 电功率法 |
6.4.3 动液面法 |
6.5 节能效果 |
6.6 节能效果评价 |
6.7 实验分析 |
6.8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3)变频调速系统节能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变频调速概况 |
1.1.1 变频调速技术发展历史及现状 |
1.1.2 变频调速技术发展趋势 |
1.2 变频调速系统节能控制概况 |
1.2.1 节能控制技术研究意义 |
1.2.2 节能控制技术国内外现状 |
1.2.3 节能控制技术产品应用情况 |
1.3 本文研究的产品化需求与科研资助背景及主要工作 |
1.3.1 产品化需求与科研资助背景 |
1.3.2 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2 变频调速系统节能控制原理 |
2.1 变频调速系统损耗分析 |
2.1.1 变频器损耗分析 |
2.1.2 异步电机损耗分析 |
2.2 变频调速系统的效率特性 |
2.3 变频调速系统节能控制的研究方向及两类控制策略 |
2.3.1 变频调速系统节能控制的研究方向 |
2.3.2 基于损耗模型的节能控制策略 |
2.3.3 基于在线搜索的节能控制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3 三相异步电机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 |
3.1 三相异步电机的T型等效电路 |
3.2 三相异步电机线性数学模型与仿真模型 |
3.2.1 异步电机三相静止ABC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
3.2.2 坐标变换矩阵 |
3.2.3 异步电机两相静止αβ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
3.2.4 异步电机任意两相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
3.2.5 异步电机基于转子磁链定向的两相同步旋转MT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
3.2.6 异步电机线性仿真模型 |
3.3 三相异步电机非线性数学模型与仿真模型 |
3.3.1 异步电机的非线性问题 |
3.3.2 异步电机主磁路饱和实验研究及互感曲线的工程辨识方法 |
3.3.3 异步电机铁损实验研究及铁损等效电阻变化规律 |
3.3.4 考虑主磁路饱和与铁损的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
3.3.5 考虑主磁路饱和与铁损的异步电机非线性仿真模型 |
3.4 三相异步电机模型仿真结果与样机实验结果的性能对比 |
3.4.1 异步电机三种模型的仿真结果对比 |
3.4.2 异步电机非线性模型的仿真结果与样机的实验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损耗模型的变频调速系统节能控制 |
4.1 损耗模型节能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
4.2 全损耗模型节能控制 |
4.2.1 全损耗模型节能控制分析 |
4.2.2 全损耗模型节能控制框图及仿真 |
4.3 恒转差频率节能控制 |
4.3.1 恒转差频率节能控制分析 |
4.3.2 恒转差频率节能控制框图及仿真 |
4.4 恒功率因数节能控制 |
4.4.1 恒功率因数节能控制分析 |
4.4.2 恒功率因数节能控制框图及仿真 |
4.4.3 变频调速系统节能控制实验平台介绍 |
4.4.4 恒功率因数节能控制实验及结果分析 |
4.5 直接降压节能控制 |
4.5.1 直接降压节能控制分析 |
4.5.2 直接降压节能控制框图及仿真 |
4.5.3 直接降压节能控制实验及结果分析 |
4.6 四种损耗模型节能控制技术性能对比与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模糊搜索的变频调速系统节能控制 |
5.1 模糊搜索节能控制基本原理及分类 |
5.1.1 模糊控制基本原理 |
5.1.2 模糊搜索节能控制分类 |
5.2 全局模糊搜索节能控制技术 |
5.2.1 全局模糊搜索节能控制分析 |
5.2.2 全局模糊搜索节能控制框图及仿真 |
5.2.3 全局模糊搜索节能控制实验及结果分析 |
5.3 一种新型基于直接降压与局部模糊搜索的混合式节能控制方案 |
5.3.1 直接降压控制与全局模糊搜索控制的性能对比分析 |
5.3.2 混合式节能控制基本原理及实现框图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4)基于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的电动叉车变频电液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动叉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电动叉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电动叉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3 电动叉车电机驱动调速性能比较 |
1.2.4 三相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技术概述 |
1.3 变频调速电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1 传统液压调速技术的缺点 |
1.3.2 变频调速电液技术的特点 |
1.3.3 国外变频液压技术应用情况介绍 |
1.3.4 国内变频电液技术应用情况介绍 |
1.4 课题的来源、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课题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动叉车电液系统原理及数学建模 |
2.1 电动叉车电液系统简介 |
2.1.1 电动叉车液压传动系统基本功能 |
2.1.2 电动叉车泵电机控制策略简介 |
2.2 矢量控制数学建模 |
2.2.1 交流异步电机的微分方程 |
2.2.2 矢量控制坐标变换 |
2.2.3 转差频率型矢量控制原理 |
2.3 电动叉车液压传动系统分析与建模 |
2.3.1 液压系统分析及简化 |
2.3.2 简化液压传动系统数学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泵电机控制系统仿真 |
3.1 泵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总体结构 |
3.2 矢量控制器仿真 |
3.2.1 坐标变换模块 |
3.2.2 电流滞环PWM模块 |
3.2.3 θ计算模块 |
3.2.4 i_M~*,i_T~*计算模块 |
3.2.5 矢量控制器整体结构 |
3.3 其他模块 |
3.4 参数设置和仿真结果分析 |
3.4.1 电动叉车工况模拟的参数设置 |
3.4.2 空载提升仿真 |
3.4.3 满载提升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液系统的Simulink与AMEsim联合仿真 |
4.1 Simulink与AMEsim联合仿真实验的意义 |
4.1.1 AMEsim软件介绍 |
4.1.2 联合仿真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
4.2 Simulink与AMEsim的接口设置 |
4.2.1 软件接口设置 |
4.2.2 联合仿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4.3 简化液压系统的AMEsim仿真构建 |
4.4 联合仿真设置与结果分析 |
4.4.1 AMEsim仿真设置 |
4.4.2 联合仿真液压系统分析 |
4.4.3 联合仿真与单软件仿真电控系统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研究与验证 |
5.1 实验目的和内容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测试设备 |
5.2.2 实验方案 |
5.3 实验结果 |
5.3.1 电控系统实验数据 |
5.3.2 液压实验曲线 |
5.4 实验分析 |
5.4.1 电液系统设计验算 |
5.4.2 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发表学术论文 |
(5)基于TMS320F2812的交流电机多算法调速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技术及研究现状 |
1.2.1 电力电子技术 |
1.2.2 微处理器和DSP技术 |
1.2.3 变频调速控制技术 |
1.2.4 交流电机控制系统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SVPWM原理 |
2.1 电压空间矢量 |
2.2 电压与磁链空间矢量 |
2.3 PWM逆变器基本输出电压矢量 |
2.4 电压空间矢量调制 |
2.4.1 确定电压空间矢量的扇区 |
2.4.2 计算基本空间矢量作用时间 |
2.4.3 确定基本空间矢量作用顺序 |
2.4.4 确定扇区及基本空间矢量的总结 |
2.4.5 过调制处理 |
2.5 本章总结 |
第3章 V/F变压变频开环调速控制 |
3.1 V/F变压变频技术原理 |
3.1.1 基频以下调速 |
3.1.2 基频以上调速 |
3.1.3 电压-频率协调控制 |
3.2 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 |
3.2.1 异步电动机模型 |
3.2.2 SVPWM仿真模块 |
3.2.3 开环系统仿真模型 |
3.2.4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3.3 系统硬件和软件实现 |
3.3.1 DSP模块设置 |
3.3.2 电动车辆加减速控制 |
3.3.3 系统软件实现 |
3.3.4 实验验证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转速闭环转差频率调速控制 |
4.1 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基本思想 |
4.1.1 转差频率控制 |
4.1.2 转差频率控制系统结构 |
4.2 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 |
4.2.1 闭环系统仿真模型 |
4.2.2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4.3 系统硬件和软件实现 |
4.3.1 DSP模块设置 |
4.3.2 系统软件实现 |
4.3.3 实验验证 |
4.4 本章总结 |
第5章 矢量控制原理 |
5.1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主要思想 |
5.2 矢量坐标变换 |
5.2.1 三相静止-两相静止(3s/2s)坐标转换 |
5.2.2 两相静止-两相旋转(2s/2r)坐标转换 |
5.3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5.3.1 三相交流电机数学模型 |
5.3.2 静止两相坐标系(α-β)中的电机模型 |
5.3.3 任何两相旋转坐标系(d-q)中的电机模型 |
5.3.4 同步两相旋转坐标系(M-T)中的电机模型 |
5.4 矢量控制系统采用电机模型 |
5.4.1 按磁场定向的异步电动机模型 |
5.4.2 转子磁链定向问题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 |
6.1 矢量控制系统框图 |
6.2 系统仿真和分析 |
6.2.1 Clarke变换和Park变换模块 |
6.2.2 iPark逆变换模块 |
6.2.3 转子电流-磁链计算模块 |
6.2.4 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6.2.5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6.3 系统硬件和软件实现 |
6.3.1 系统的硬件设计 |
6.3.2 DSP模块设置 |
6.3.3 系统的软件实现 |
6.3.4 实验验证 |
6.4 实物图 |
6.5 本章总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一、完成的工作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 |
(6)变频器供电的感应电机节能控制若干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应用概况 |
1.2 感应电机的调速控制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 |
1.3 感应电机的节能控制运行的研究概况 |
1.3.1 研究的意义 |
1.3.2 基本方法 |
1.3.3 进一步的研究和存在的问题 |
1.3.4 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论文安排 |
1.4.1 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1.4.2 论文结构和内在联系 |
第2章 基于数学模型的感应电机调速控制技术 |
2.1 概述 |
2.2 基于稳态模型的感应电机调速控制 |
2.2.1 稳态数学模型 |
2.2.2 转速开环的电压-频率协调控制 |
2.2.3 转速闭环的转差频率控制 |
2.2.4 仿真与分析 |
2.3 基于动态模型的矢量控制 |
2.3.1 坐标变换和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动态模型 |
2.3.2 按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 |
2.3.3 直接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 |
2.3.4 间接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 |
2.3.5 考虑铁耗的矢量控制系统 |
2.3.6 仿真与分析 |
2.4 基于动态模型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
2.4.1 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 |
2.4.2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
2.4.3 仿真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感应电机参数辨识 |
3.1 概述 |
3.2 感应电机参数的离线辨识 |
3.2.1 定子绕组电阻的辨识 |
3.2.2 其它参数辨识 |
3.2.3 实验与仿真 |
3.3 模型参考的自适应参数在线辨识 |
3.3.1 模型参考的自适应参数辨识的概念和结构 |
3.3.2 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参数辨识 |
3.3.3 仿真与分析 |
3.4 自校正的转子电阻在线辨识 |
3.4.1 转子电阻的自校正的辨识原理 |
3.4.2 仿真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转速控制器的分析和设计研究 |
4.1 概述 |
4.2 经典转速调节器及其改进设计 |
4.3 改进的滑模转速控制器 |
4.3.1 滑模转速控制器的设计 |
4.3.2 符号函数的改进设计 |
4.3.3 滑模速度控制器的改进效果分析 |
4.4 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抗干扰控制 |
4.4.1 扰动观测模型 |
4.4.2 抗干扰控制的实现 |
4.4.3 仿真与分析 |
4.5 神经网络转速控制器的设计 |
4.5.1 控制器的结构 |
4.5.2 自适应权值调整算法 |
4.5.3 仿真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感应电机节能运行的控制研究 |
5.1 概述 |
5.2 感应电机系统的损耗分析和效率优化分析 |
5.2.1 变频器损耗 |
5.2.2 电机损耗 |
5.2.3 电机节能运行的机理 |
5.2.4 电机系统的节能和效率优化的方向 |
5.3 基于稳态模型的标量节能控制 |
5.3.1 最高运行效率的供电条件 |
5.3.2 控制方案 |
5.3.3 仿真与分析 |
5.4 压频比调节的模糊节能控制 |
5.4.1 节能控制方案 |
5.4.2 压频比调节控制的设计 |
5.4.3 仿真与分析 |
5.5 矢量节能搜索控制 |
5.5.1 梯度搜索算法 |
5.5.2 黄金分割搜索算法 |
5.5.3 模糊搜索算法 |
5.5.4 混合搜索算法及转矩补偿 |
5.5.5 搜索算法的系统结构及其仿真分析 |
5.6 基于损耗模型的矢量节能优化控制 |
5.6.1 考虑铁耗时矢量节能控制系统的优化 |
5.6.2 仿真与分析 |
5.7 本章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进一步的工作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7)窄轨电机车牵引变流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窄轨电机车牵引传动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 交流传动牵引变流器及其控制 |
1.2.1 牵引整流器及其控制 |
1.2.2 牵引逆变器及其控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论文各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牵引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
2.1 三相电压型 PWM 整流器拓扑及数学模型 |
2.2 三相电压型 PWM 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
2.2.1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原理 |
2.2.2 电压外环设计 |
2.2.3 电流内环设计 |
2.2.4 仿真结果分析 |
2.3 三相异步电机及调速方法 |
2.3.1 三相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
2.3.2 三相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的基本类型 |
2.3.3 三相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方法 |
2.4 基于最大转矩输出的变频调速控制 |
2.4.1 异步电机的机械特性 |
2.4.2 最大转矩输出变频控制方法的原理 |
2.4.3 仿真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牵引逆变器硬件电路设计 |
3.1 硬件系统总体方案 |
3.2 主电路硬件设计 |
3.2.1 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
3.2.2 预充电电路设计 |
3.2.3 制动电路设计 |
3.2.4 逆变电路设计 |
3.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3.1 采样保护电路设计 |
3.3.2 电源电路设计 |
3.3.3 驱动电路设计 |
3.3.4 运行、故障指示电路设计 |
3.3.5 数字信号输入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牵引逆变器软件系统设计 |
4.1 软件系统概述 |
4.1.1 控制芯片介绍 |
4.1.2 系统时钟及相关模块配置 |
4.2 主程序设计 |
4.3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实验结果 |
5.1 调试与实验平台介绍 |
5.1.1 软件调试平台 |
5.1.2 硬件实验平台 |
5.2 系统调试 |
5.2.1 软件系统调试 |
5.2.2 控制电路调试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成果及结论 |
二、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交-交变频自适应转差频率控制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转差频率控制的概念 |
3专家PID控制 |
3.1专家知识库的建立 |
3.2专家PID控制规则 |
4仿真分析 |
5实验与分析 |
6结论 |
(9)转差频率旋转坐标系的无刷双馈电机数学模型与矢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刷双馈电机稳态等效电路 |
1.2.2 无刷双馈电机数学模型及控制方法 |
1.3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1.3.1 建立基于转差频率旋转坐标系的无刷双馈电机数学模型 |
1.3.2 建立基于转差频率旋转坐标系的无刷双馈电机矢量控制方法 |
1.3.3 无刷双馈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实现与实验研究 |
1.3.4 建立新型的无刷双馈电机稳态等效电路 |
第二章 基于转差频率旋转坐标系的无刷双馈电机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无刷双馈电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
2.2.1 定子结构 |
2.2.2 转子结构 |
2.2.3 无刷双馈电机磁阻转子的磁场调制与磁场分析 |
2.2.4 无刷双馈电机功率分析 |
2.2.5 无刷双馈电机转矩分析 |
2.3 无刷双馈电机机电能量转换的原理 |
2.4 基于转差频率旋转坐标系的等效数学模型 |
2.4.1 建立基于转差频率旋转坐标系的电机模型 |
2.4.2 建立基于转差频率旋转坐标系的等效数学模型 |
2.5 笼型转子与磁阻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等效 |
2.6 等效数学模型的对比分析 |
2.6.1 双馈稳态运行时特性分析 |
2.6.2 异步起动时特性分析 |
2.6.3 负载转矩变化时特性分析 |
2.6.4 双馈运行时转矩和转速变化时的特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稳态等效电路 |
3.1 引言 |
3.2 等效电路分析 |
3.3 频率归算与等效电路 |
3.4 极数与绕组匝数归算 |
3.5 实验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刷双馈电机矢量控制方法 |
4.1 引言 |
4.2 坐标变换 |
4.2.1 三相固定坐标系─两相固定坐标系的变换 |
4.2.2 三相旋转坐标系─两相固定坐标系的变换 |
4.2.3 两相固定坐标系─两相旋转坐标系的变换 |
4.3 两相旋转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
4.3.1 电压方程 |
4.3.2 磁链方程 |
4.3.3 转矩方程 |
4.4 无刷双馈电机矢量控制方法 |
4.4.1 基于转差频率旋转坐标系的矢量控制原理 |
4.4.2 建立基于转差频率旋转坐标系的矢量控制方法 |
4.5 无刷双馈电机间接磁场定向方法 |
4.6 无刷双馈电机矢量控制仿真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刷双馈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无刷双馈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设计 |
5.2.1 无刷双馈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构成 |
5.2.2 无刷双馈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原理图 |
5.2.3 软件设计 |
5.3 无刷双馈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实验研究 |
5.3.1 运行状态控制实验 |
5.3.2 动态过程的快速性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DSP控制的PWM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变频调速的发展现状 |
1.3 课题内容和目标 |
2 DSP 与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 |
2.1 DSP 技术 |
2.1.1 TM5320LF2407A 芯片特点概述 |
2.1.2 TM5320LF2407A 的事件管理器(EV) |
2.2 变压变频控制技术概述 |
2.2.1 基频以下调速 |
2.2.2 基频以上调速 |
2.2.3 转差频率控制原理 |
2.2.4 转差频率控制的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
2.3 矢量控制技术概述 |
2.3.1 坐标变换 |
2.3.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2.3.3 矢量控制原理 |
2.4 PWM 调制技术概述 |
2.4.1 SPWM 调制技术的实现 |
2.4.2 SVPWM 调制技术的实现 |
3 变频调速系统的MATLAB/SIMULINK 实现 |
3.1 异步电动机仿真模型 |
3.2 调节器 |
3.3 SPWM 仿真模型 |
3.4 坐标变换仿真模型 |
3.5 SVPWM 仿真模型 |
3.5.1 计算参考矢量所在的扇区 |
3.5.2 计算每个扇区内两个非零矢量和零矢量作用的时间 |
3.5.3 计算矢量的切换点 |
3.5.4 SVPWM 波形的产生 |
3.6 变频调速系统仿真模型 |
3.6.1 转差频率控制的转速闭环变压变频调速系统仿真结构 |
3.6.2 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结构 |
4 变频调速闭环系统的硬件实现 |
4.1 主回路 |
4.1.1 整流电路 |
4.1.2 滤波电路 |
4.1.3 逆变电路 |
4.1.4 以IPM 为功率器件的驱动电路 |
4.2 保护电路 |
4.2.1 IPM 的自保护功能 |
4.2.2 泵升电路 |
4.2.3 其它保护电路 |
4.3 控制回路 |
4.3.1 DSP 的最小系统 |
4.3.2 测量电路 |
5 变频调速系统的软件实现 |
5.1 LF2407A 的程序编写和调试 |
5.2 变频调速系统软件概述 |
5.3 系统软件主要模块设计 |
5.3.1 AD 采样模块 |
5.3.2 速度采样模块 |
5.3.2 PI 调节器模块 |
5.3.3 SVPWM 的DSP 实现方法 |
5.3.3 SPWM 的DSP 实现 |
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1 转差频率控制转速闭环变压变频调速系统仿真结果 |
6.2 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结果 |
6.3 SPWM 和SVPWM 的DSP 实验结果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电路原理图 |
附录B 异步电动机模型ACMOTOR.M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实验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陈斌. 浙江大学, 2015(12)
- [2]游梁式抽油机自动控制技术研究(冲次自动控制)[D]. 刘新.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8)
- [3]变频调速系统节能控制技术研究[D]. 安少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1)
- [4]基于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的电动叉车变频电液系统研究[D]. 熊亭. 中南大学, 2009(04)
- [5]基于TMS320F2812的交流电机多算法调速控制[D]. 石停停. 东南大学, 2016(03)
- [6]变频器供电的感应电机节能控制若干技术的研究[D]. 王爱元. 华东理工大学, 2010(09)
- [7]窄轨电机车牵引变流器研究[D]. 徐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8]交-交变频自适应转差频率控制策略的研究[J]. 杜庆楠,奚振武,冯高明,杨立峰. 电子测量技术, 2016(05)
- [9]转差频率旋转坐标系的无刷双馈电机数学模型与矢量控制研究[D]. 王正. 沈阳工业大学, 2006(05)
- [10]基于DSP控制的PWM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D]. 李俊彪.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