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皇与日本的侵华战争(论文文献综述)
张皓[1](2017)在《日本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文中研究表明日本为什么在1937年7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偶然还是必然?值得高度关注。分裂华北吞并中国、独霸远东,是日本的既定国策。自1935年起至1937年,日本三度拟定实施"北支明朗化"的处理要纲,三度制定对华全面战争意义上的年度作战计划;在之前和期间,拟定占领中国各地的计划。有了作战计划和占领计划,日本还需要准备和寻找时机。通过广田内阁到近卫内阁,日本到1937年6月上旬建立起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准战时体制"。同时,德国的崛起和《日德反共协定》的签订,使苏联被德国牵制住;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内战,使英法等列强被牵制住而无暇顾及远东,日本动手的国际时机成熟。在此过程中,日本逼迫国民政府接受广田三原则,企图不战而亡中国;中国统一进程和抗战准备,使日本如坐针毡。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在成熟的国际条件和国内战争准备下,驻屯军选择战略地点卢沟桥制造了事变。就这样,日本有计划有步骤寻找时机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王伟军[2](2019)在《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文中提出本篇论文是以日本第一“战后派”作家武田泰淳的家学熏陶、中国因缘、从军体验和中国体验为考察核心,探究武田泰淳的文学历程和中国认知,发掘其包括侵华战争观在内的中国观特色,廓清其纷繁芜杂人生世界里的中国元素,界定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所谓的中国观,即为武田泰淳在其生命历程中对中国历史、文学、文化以及侵华战争等中国认知、中国思想的总和;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着重考察武田泰淳在少年、青年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特征,结合少年武田泰淳生活时代日本政治、教育、军事状况的总体面貌,从其佛教寺院家庭出身和汉学熏陶的中国因缘视角切入,追溯其直至大学时代反感寺院生活的内在原因,梳理其参加无产阶级反帝反战运动、最终被迫“转向”,饱尝革命无望屈辱感的青春轨迹,进而透视出武田泰淳中国观萌芽阶段的时代特色。第二章主要将呈现1937年秋武田泰淳从军入伍之前的中国视域和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的中国观特色。论述和例证竹内好创立“中国文学研究会”的中日文学交流史意义,剖析加入“中国文学研究会”对武田泰淳实现青春梦想、救赎寺院生活烦恼、解脱“转向”屈辱感的特殊作用,厘清武田泰淳在精神上诀别佛教寺院生活的心理架构;通过武田泰淳利用“中国文学研究会”平台交往中国朋友谢冰莹以及“谢冰莹事件”、告别杜宣的历史真实情况;探索出受日本军国主义政治压制、迫害的文人武田泰淳反抗意识的萌生基础。第三章是考察武田泰淳的从军体验、上海体验与其反战思想、现实中国观的内在联系。内容包括,重点考察武田泰淳作为热爱中国之日本青年的矛盾心理和屈辱心理,首先结合武田泰淳战争期间创作的诗歌和随笔作品,界定其从军体验、中国观和文学发端的基本时代特色,再结合“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交往中国友人的细节与从军体验的中国观感,审视其有别于“笔部队”作家和近代日本文人在中国人形象叙述上迥然有异的独特视觉;透视出其从军体验、中国观、中国人观与其处女作评传《司马迁》的内在联系,解释武田泰淳《司马迁》世界史观的自我认识与其在思想上抗拒侵华战争的心理诉求,厘清武田泰淳在战争期间反战思想的生成基础;武田泰淳站在“加害者”位置,如何看待自己上海时代的中国体验,以怎样的心境迎接日本战败,这一系列问题与其净土宗佛教思想、《司马迁》的世界史观和“灭亡”思想的形成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探究武田泰淳文学思想的建构与其战争期间的中国体验、中国观的密切关系,为其战后中国题材或战争题材小说的解读提供值得信赖的理论依据。第四章是考察武田泰淳作为战后派小说家的中国观特色,研究视角侧重考察在武田泰淳中国观基础上形成的侵华战争反省意识;结合其随笔《关于灭亡》,小说《审判》《蝮蛇的后裔》和《风媒花》等,总括其侵华战争反省彻底性的内在诱因;说明其中国观侧重从中国女性特质上探究中国历史、文化潜在魅力和精神力量的独特视觉;界定武田泰淳之于日本侵华战争既是一位“加害者”,同时也是一位“受害者”的历史定位。在论文的结语部分,总体概括近代以来日本知识阶层中国观变迁的总体趋向,析出武田泰淳中国观和侵华战争观的阶段性特征与个性光泽,呈现出这位热爱中国日本知识分子曾经的生存窘境和面对侵华战争相对做到敢于批判、理性思考的文人品味,最后点出武田泰淳中国观和侵华战争观在文学史、思想史、中日文学文化交流史上的非凡意义,界定其中国思想之于中日两国走向和平友好未来的现实价值。
安平[3](2013)在《近代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1868-1945)》文中认为作为政治动员的强大武器,近代日本报界被政府严厉管控,在整个国家和社会层面逐渐形成了“总体战体制”,不断强化国家和民众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既参与“佐幕”与“勤王”之争,也大力宣传自由和民权;既反对军部独裁、争取宪政民主,也积极宣传对外扩张,服从“国益”,不遗余力地鼓动“万众一心”,充当战争帮凶。本论文依托日本传媒史、日本政治史和新闻学、传播学理论,利用日文原始文献档案、借鉴国内外先行研究成果,以“政治动员”为线索,系统梳理了1868—1945年间日本报界与政治的互动关系,特别是深入研究了在政治强力干预和控制下逐渐形成的近代日本报界“总体战体制”和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侵华战争中的宣传战实践,以及中江兆民、福泽谕吉和德富苏峰等舆论领袖的思想传播、传媒影响力,并分析了近代日本报界的战争责任和历史认识问题,通过客观、公正地分析与评价,为近代日本报界的发生、发展勾勒出一幅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具清晰脉络的“贯战史”画卷。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明治维新时期、自由民权运动时期、大正民主运动时期和甲午战争时期、日俄战争时期、侵华战争时期等六个时期的日本报界与政治互动关系研究,试图阐述以下问题:一是在明治大正时期,即日本政治和社会走向近代化过程中,报界与政府既相互扶持、共同促进,也相互斗争、控制与反控制,这种既对抗又联合的关系,正是在社会剧烈变动时期近代报界发展的必经阶段。总体来说,明治初期的报界在推动日本政治和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政治动员的积极作用。二是当政府为推行侵略扩张国策,不断加强舆论控制后,报界无力对抗,终于放弃做政党和民众维持宪政民主、“参与政争的有力武器”,而是“转向”沦为政府对内控制舆论、对外实施扩张政策的政治动员工具——通过狂热的宣传行动、细致的战胜报道、虚假的欺骗宣传,甚至直接组织战争动员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了侵略战争及其长期化。三是对于近代日本历史上的侵略战争,日本报界负有不可推卸的战争责任;由于战后不彻底的民主化改造,战后报界也不同程度地继承了战前和战时的国家民族观念。时至今日,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仍未停止。在“总体战”研究范式下,以“贯战史”的方法论探讨近代日本报界与政治动员的历史,可知其“漫长的战后”仍在继续中。
韩东育[4](2013)在《日本对外战争的隐秘逻辑(1592—1945)》文中研究表明从1592年到1945年,日本在东亚地区先后发动了"壬辰倭乱"、"甲午战争"和侵华战争等大规模兵燹。这一系列剑指东亚的侵略行动,定调于丰臣秀吉,承绍于明治天皇,膨胀于昭和时代,已形成隐秘于事实背后的一以贯之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惯性。"二战"后主张切断战争间关联的意见,并不符合历史上日本人的自身说法和做法,却符合现代日本学界的个别表述。因此,钩沉每场战争之间的事实和逻辑隐情,还区域战事以本来属性,或许能对东亚问题的基础研究和现实观照有所补益。
王云翠[5](2011)在《日本陆军派阀与战略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战前日本的对外扩张进程中,其侵略阵营内部尚存分歧,特别是在日本陆军内部,更是呈现派阀林立的态势,这对日本的内外战略抉择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本论文将依托国内外学界的既有研究成果,通过研读大量文献资料,来梳理日本陆军派阀的发展演进历程,由此将陆军派阀对战略抉择的影响真实地揭示出来。日本陆军创建之初,“乡党性”色彩浓厚,伴随“长州阀”与“非长州阀”的力量消长,“改革派”与“信念派”的矛盾冲突开始逐渐展开,“改革派”迅速居于优势,“横断阀”逐渐形成。此后,随着青年将校“革新”运动的高涨,以及“幕僚革新派”内部的分化重组,“皇道派”与“统制派”进而形成,为争夺对陆军的主导权,加之内外战略分歧,双方展开了激烈纷争,“统制派”最终占据主导地位。另外,围绕侵略策略的选择,“统制派”逐渐分化为持全面扩大侵华、急速“南进”主张的“扩大派”、“南进派”,以及主张对华“不扩大”、实施“先北后南”战略的“不扩大派”,“扩大派”态势强硬,“不扩大派”的战略构想未能付诸实施,并迅速失势。在战略抉择的演进中,“统制派”、“扩大派”和“南进派”作为日本陆军派阀的主流势力,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从总体上决定战略抉择与演进。“统制派”制霸陆军,不仅使日本的法西斯体制初步确立,更推进了“总体战”体制的构筑,以及以“南北并进”为核心的对外战略抉择;“扩大派”、“南进派”将英、美视为首要假想敌,谋求迅速称霸远东,进而将侵略势力延伸至太平洋地区,推行“对华一击”、急速“南进”的强硬扩张战略,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先后爆发。同时,“皇道派”、“不扩大派”和“北进派”居于非主流地位,虽最终目标与主流派趋于一致,但却以不同的战略顺序和策略手段将其向前推进。“皇道派”的“国家革新”运动、对苏备战和对华“提携”构想,为军部独裁体制最终确立和日后的战略演进奠定了基础;“不扩大派”谋求以怀柔方式控制中国,战争、谋和的路线并存于日本侵华战略中,一定程度上分化了中国的抗日营垒;另外,“不扩大派”作为“统制派”内部的“北进派”,主张全力建设“满洲国”,谋求“北进”苏联的战略胜算,压服苏联,再向太平洋地区扩张,但“北进”尝试接连受挫,使“北进”战略暂缓,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南进”战略的全面实施。可见,在实现最终战略目标的方式手段上,陆军派阀的主流与非主流势力存在巨大分歧。主流势力握有对战略抉择的主导权和决策权,对战争全局予以整体上的规划和运筹,并进而对战略演进发挥关键作用。同时,非主流势力的战略构想最终虽未能实施,但其构想中的怀柔方式和渐进、策略因素不仅更具谋略性,而且在日本内外战略的具体演进中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可谓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因此,日本陆军内部各派阀的战略构想,均以确立军部的领导地位、侵略控制中国为前提,并以各自的方式途径,从多个侧面,对当时日本的战略抉择与总体的战略演进发挥了不同程度的推进作用。
邱松[6](2020)在《日本财阀与军国主义的关系研究 ——以三井、三菱财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日本财阀作为军国主义的经济支柱,是近代对外侵略战争中的重要推手和参与者之一,更是战争的最大获益者。由于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集中体现了日本财阀的切身利益,致使其不遗余力地为军国主义服务;也正倚靠日本财阀的鼎力相助,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才得以成行,且愈演愈烈。此过程中的财阀尤其以三井、三菱的情形最为典型。从追溯两财阀的发家史可知,明治时期两财阀的初具规模以及大正时期的壮大膨胀是与近代军国主义的发展壮大紧密联系的。两财阀积极地配合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战前积极地参与到日本当局的内政外交中去,策动了对外战争的爆发,战时更是通过提供军需物资、掠夺占领地的战略物资等方式,不遗余力地为军国主义的一次次对外扩张服务;同时,军部法西斯势力把持下的日本政府成为财阀垄断资本的保护伞,大发战争横财的两财阀也为其日后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军国主义服务。如此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日本走向法西斯军国主义的道路。昭和时代前期,作为军部法西斯势力与日本财阀深度结合的中国战场上,更是将二者的关系推向顶峰。
蔺静[7](2019)在《战后日本“满洲”返迁经历的文学表象及其思想史位相》文中研究表明“返迁文学”是战后日本文坛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其创作主体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移居至日本原海外殖民地,日本战败后又返回日本本土,并围绕这一经历进行了文字记录、文学创作的日本人。亲历返迁的普通民众、作家在战后的回忆与文学创作提供了立此存照的历史证言与最为基础的体验文本,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同时,返迁经历亦是深深地嵌入在战后日本政治史、国际关系史、社会史和思想史脉络中的活性资源。但目前中日学界就“返迁文学”这一重要领域或局限于作品的介绍,或局限于只对某一地区、某一作家进行考察研究,而缺乏纵向贯通和多维度的视角,对其内在复杂性的挖掘与思考尚显不足,导致此类特定历史语境下、特定题材的文学研究失去了历史纵深感。本文以“满洲”返迁经历相关文本、返迁题材文学创作、日本战后思想史中“返迁”的既有相关讨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细读以及将文本与历史背景、思想史论争相结合的方法,在文史互证的融通视域中推进,考察了“满洲”返迁经历在战后日本的文学表象及其思想史位相,尝试修补既有相关研究扁平化的态势。本文主体部分由六章构成,各章具体观点如下:第一章以战时的日本“大陆开拓文学”创作为基点,从战时的“大陆开拓文学”反观战后的“返迁文学”,为“返迁文学”追根溯源。“斗志昂扬”的“大陆开拓文学”与“返迁文学”的“哀史”叙事为一对基于历史因果关系的文学现象。个人将天皇视为绝对价值、自身缺乏主体性等因素是“返迁文学”中鲜有加害意识、受害意识俯拾皆是的原因所在。第二章以战后初期返迁者的回忆等文字书写为考察对象兼及《朝日新闻》等日本主流报纸对“返迁”的相关报道。返迁者在回到日本社会后受到冷遇与歧视,媒体呈现出对其“同情”与“丑化”的两面特征。将返迁者边缘化体现出日本政府在战后初期急于摆脱“帝国”形象、跻身于民主国家之列的意图。战后初期对于“满洲”殖民历史的避而不谈亦导致日本错过了反省战争责任的最佳时间。第三章考察了1950年代后半期至1960年代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满洲”官方史述、思想界的相关论争、返迁者归日后的生活手记兼及返迁题材的文学作品、文艺作品。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返迁经历开始被忘却,美化自身“战争经历”的倾向逐渐抬头。为纪念“满洲开拓”的“拓魂碑”、国家及地方的《开拓史》大规模出现。第四章以“日本人的侵略与返迁经历”的特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竹内好、鹤见俊辅等日本战后思想家、作家的相关讨论,以及刊载在这本特辑中的《返迁者百人告白》所呈现出的普通返迁者的声音。《返迁者百人告白》中充斥的强烈且单方面的受害情绪是日本知识界自战败以来,以日本人的返迁经历为题材的各类文艺作品的基调延续。通过剖析思想家将“情理纠葛”的悲情哀史原理化、方法化的学理思考,探究了返迁体验中加害意识与受害意识的错位、东亚近代化的基因缺陷等问题。第五章以《日本的加缪们——从“返迁经历”中作家诞生了》这一特别专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战后成长为日本文化界知名人士、中坚力量的返迁二代的精神世界。战时殖民地日本人通过美化自己使其在殖民地的统治得到了“合法化”;而其战后在母国遭遇的所有困境,皆源于其“不被承认是日本人”。“非我类者”的界定最终源于“内地”日本人与返迁者之间难以建立起基于深刻理解对方境遇基础上的共情。第六章梳理了中日两国关于后期返迁者——日本遗孤问题在日本学术界、思想界中的讨论,并通过新闻报道与采访日本遗孤相结合的方法,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与现实困境。要言之,本文以返迁问题为切入口与透视镜,打破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壁垒,深度挖掘东亚近代化的基因缺陷、日本国家主义的逻辑特征、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普通国民的战争责任,日本政府的战后责任等问题在返迁经历、“返迁文学”中的体现。返迁者、返迁二代回到战后的日本社会,面对故乡与异乡的淆乱、身份认同之迷乱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危机。在当下,战争遗孤、遗孤二代仍然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返迁经历至今依然是一个具有活性的文学与思想史议题。
韩芬[8](2012)在《日本国民性与侵华战争关系的解析》文中认为日本法西斯统治者是发动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无可非议,然而日本国民则有双重角色,一方面,他们是战争的受害者,另一方面,除少数反战者外,他们也是战争的加害者。因为日本法西斯统治者要持续一场如此旷日持久的侵华战争,与日本国民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在侵华战争时期,当时日本的统治阶级就像一帮教唆犯,而日本国民则是一群失去理智、心态扭曲的从犯。本文试图从日本国民性的角度来重新解读侵华战争,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历史。在侵华战争时期典型的日本国民性包括过分强烈的危机意识、历史自卑感与盲目优越感交织的畸形心态、对天皇的愚忠与盲从和狭隘的集团主义等,日本国民国民性具有扭曲性和极端性,它们是引起侵华战争的诱因,也是推动侵华战争的助力器。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在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扭曲的、极端的国民性促使日本刮起了举国战争狂热的飓风,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给日本本土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在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反思历史,杜绝悲剧重演,防患于一切可能引起战争的因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反思历史,杜绝悲剧重演,防患于一切可能引起战争的因素。日本国民应该重新对侵华战争进行反思,而不是一味地粉饰历史、规避责任,应该促进自身思想朝着科学化、现代化、民主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保证日本国民性具有和平、健康的特质。促进东亚乃至世界和平。
李向格[9](2019)在《“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文中研究说明大和战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秘密建造的巨型战舰,1941年建成服役,1945年日本战败前被美军战机击沉。战后,“大和战舰”被历史文本、文学文本以及各种艺术媒介多方讲述,在战后七十余年里,形成了关于“大和战舰”的话语系列。本论文重点考察了日本战后“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衍变历程。首先还原历史叙述中的大和战舰,其次,呈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和战舰”话语方式,对以大和战舰为主题的跨越小说、漫画、动画片、电影等多种媒介的文本进行梳理和解读。通过细查这些貌似盘根错节的互文性文本修辞,发现其间的话语范式,分析这些话语范式对日本人的情感倾向与国民记忆的影响,进而揭示在这一反复讲述的过程中潜藏于话语构建背后的日本人的战争历史认知。本论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还原作为历史事件的“大和战舰”。由“日本近代海军建设”、“大和战舰参战始末”两部分构成。该部分通过对日本近代海军史的回顾,追寻大和战舰相关的历史真相。第二章,战后“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初现”(1945-1973)。由“占领期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以及“儿童世界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三部分构成。将小说、电影等媒介中的“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1945-1973年,在这一时期的不同话语范畴中呈现的是“大和战舰”的“本来面目”,即历史中的大和战舰。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大和战舰的幸存者以及参与大和战舰的设计者对“大和战舰”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二次构建,形成了两种表述形态:悲情英雄主义的“大和”和代表先进技术的“大和”。“大和战舰”的书写由文本走向荧幕,其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大和战舰”的悲剧性结尾随着电影的热映被更多人了解的同时,荧幕上的“威武”的大和战舰也成为“国民热血沸腾的材料”。第三章,“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衍生”(1974-2000)。由“科幻动画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假想战记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以及“围绕《大和战舰的末日》的争论”三部分构成。将“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1974-2000年,划分标准是自《宇宙战舰大和号》系列出现伊始,“大和战舰”脱离现实,走向科幻化的道路。这一时期的“大和战舰”逐渐脱离历史文脉,或化身“宇宙战舰”遨游太空,或“穿越”历史重述战争,在早期的“大和战舰”话语基础上不断“衍生”。第一部以大和战舰为题材的小说《大和战舰的末日》历经数次改稿,但其最初版本直到1980年代初才重见于世,围绕改稿问题的争论及其历史动因也是这一时期的研究要点。第四章,新世纪“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扭曲”(2001-2019)。由“博物馆叙事中的‘大和战舰’”、“电影《男人们的大和/YAMATO》”、“动画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以及“‘亚文化’中的‘大和战舰’”四个部分构成。将“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2005年以后,划分标准是进入新世纪后多种媒介特别是博物馆媒介等的介入令“大和战舰”话语修辞愈发多元、表达的价值观愈发扭曲。这一时期随着报纸、期刊杂志、广播、影视、网络、游戏等媒体的强势介入,“大和战舰”反复被重写成小说、电影、电视、动漫、漫画和游戏,在这一“热潮”中,“大和战舰”话语衍变愈发多元与复杂。第五章,“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由“‘大和战舰’话语作为‘集体文本’”、“‘大和战舰’话语的叙事策略”以及“‘大和战舰’的记忆功能与历史认知构建”三部分构成。将围绕“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视为“集体文本”,分析其叙事选择与叙事原则,从集体记忆的存储与重构功能出发,解读在其反复讲述中呈现的日本国民战争认知的生成与变迁。大和战舰在文化层面上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被文化符码化后转化为潜在的文学想象,与文学创作互为影响,同时多媒介的强势介入推动了其形象的衍变。通过对“大和战舰”话语修辞衍变的解读,寻觅日本战争文学、战争记忆的历史轨迹。七十余年来在作家与读者、评论者的积极参与下,“大和战舰”物语不断被再生产和转化,被赋予“神风大和”、“昭和时代的平家物语”、“技术大和”、“战后败北的文学”、“具有世界普遍性价值观的大和”等多元意义属性,进而成为日本民族文化记忆的一部分,为民众“自然”接受。“记忆”立足“现在”再造“过去”,并以此为基础面向未来,“遗忘”与“回忆”均源自当今行动主体面向未来的志向,因此,“国民记忆”的存在方式对于一个国家未来的政治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过程为我们展示了“大和战舰”内化为日本国民记忆的漫长过程,然而,潜伏于其中的帝国民族主义的无意识能量无疑是巨大和恐怖的,时常为战后扭曲的战争观念与错误的历史认知推波助澜。
王胜今,衣保中,赵玉洁,陈景彦,沈海涛,巴殿君,沈和,许佳,张佳睿[10](2015)在《中日关系的历史与未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纪念这一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吉林大学、吉林省档案馆共同主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25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会,与会人员就"中日关系的历史与未来"和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问题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发表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我们从具有代表性的6篇会议论文中节选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对抗日战争史与日本侵华史研究的时代价值、日本侵华罪证、日本历史认识、安倍谈话的实质、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势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推进有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天皇与日本的侵华战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皇与日本的侵华战争(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支明朗化”与年度作战计划:分裂中国与发动战争的方案 |
二、从广田内阁到近卫内阁:构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准战时体制” |
三、“将来某个时候”:等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有利时机 |
(2)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二、先行研究概况 |
(一)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
(二)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武田泰淳中国观之萌芽 |
第一节 净土宗寺院家庭与汉学熏陶 |
一、“大岛觉”的中国元素介入 |
二、反帝反战斗士的“泡影” |
第二节 “异形者”的精神苦斗 |
一、“异形者”之自觉 |
二、《异形者》的主人公“柳” |
三、笔谈、决斗与诀别 |
第三节 “红色和尚”的苦恼 |
一、斗士的“转向” |
二、精神压抑的寺院生活 |
第四节 “中国文学研究会”前夕的武田和尚 |
一、大学时代的迷惘 |
二、日本中国研究的崭新面貌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的中国观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研究会”创立的背景与条件 |
一、研究会的时代特征 |
二、竹内好的第一次中国之旅 |
三、研究会的创意与现实困境 |
四、研究会时代武田泰淳的中国文学观 |
第二节 “谢冰莹事件”与《在日本狱中》 |
一、赴日留学的女作家谢冰莹 |
二、患难与共的友谊 |
三、武田泰淳的女侠情结 |
第三节 告别杜宣与受辱事件 |
一、挥泪的告别 |
二、被误解的耻辱 |
第四节 从少年迈向青年时代的人生困惑 |
一、从寺院少年到“红色和尚” |
二、不平静的研究会时代 |
小结 |
第三章 从军时代与上海时代的中国观 |
第一节 战争考验下的良知 |
一、出征中国的矛盾心理 |
二、武田泰淳文学的发端 |
三、武田泰淳从军思考的核心 |
第二节 辎重兵眼里的“中国人” |
一、《土民的表情》与《寄给北京诸位的诗》 |
二、武田从军思考的机缘与要义 |
三、《庐州风景》里的“小杨”姑娘 |
四、“小杨”的中国女性魅力 |
五、“研究会”被迫解散与《闪烁》 |
第三节 《司马迁》透露的“加害者”之苦闷 |
一、从军思考结晶之《司马迁》 |
二、耻辱感的慰藉 |
三、武田泰淳的“人”与“历史空间” |
四、《司马迁》思想之余韵 |
五、被钳制的反战思想 |
小结 |
第四章 战后派作家时代的中国观 |
第一节 上海体验与武田的“灭亡”思想 |
一、在上海迎接日本战败 |
二、《关于灭亡》的思想精髓 |
三、“中国”与女性 |
第二节 武田泰淳和他的《审判》 |
一、《审判》的写作动机 |
二、《审判》的整体评价与个性光泽 |
三、“杉”和“二郎”的形象 |
四、《审判》的反战意义与价值 |
第三节 《蝮蛇的后裔》与军国主义批判 |
一、从自我告白到军国主义批判 |
二、《蝮蛇的后裔》的创作背景与人物 |
三、人物象征性的隐喻 |
四、异色的侵华战争批判 |
第四节 侵华战争再反省之《风媒花》 |
一、竹内好与武田泰淳的思想异同 |
二、《风媒花》中的“峰三郎”与“军地” |
三、《风媒花》的特色与价值 |
小结 |
结语 |
一、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观面貌 |
二、武田泰淳中国观、战争观之个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武田泰淳年谱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近代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1868-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二、题目界说 |
(一) 关于“近代日本报界” |
(二) 关于“政治动员” |
(三) 关于“1868—1945” |
三、研究意义、方法与研究创新、不足之处 |
(一) 关于研究意义 |
(二) 关于研究方法 |
(三) 关于创新目标 |
(四) 关于不足之处 |
四、研究综述与史料运用 |
(一) 早期日本的报史研究 |
(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的报史研究 |
1、主要资料类 |
2、主要着作类 |
(三) 早期中国的日本报史研究 |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的日本报史研究 |
1、主要资料类 |
2、主要着作类 |
3、主要论文类 |
(五) 日文、西文主要译着类 |
1、日文主要译着类 |
2、西文主要译着类 |
五、本文架构 |
第一章 明治大正时期:报界的政治动员 |
本章小序 |
第一节 幕末明治初期的报界政治动员 |
一、报纸:“官版”与“民办” |
二、政治:“佐幕”与“勤王” |
三、明治初期:政府的报纸扶植政策及评价 |
第二节 自由民权运动时期的报界政治动员 |
一、政治:“官报”与“民报”对立 |
二、报界:党报的对立与兴衰 |
三、自由民权运动时期:报界管制与报纸属性 |
第三节 大正民主运动时期的报界政治动员 |
一、报界:两次护宪运动 |
二、政治:“白虹笔祸”事件 |
三、大正民主运动时期:报界与政治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明治大正时期:报人的政治动员——思想传播 |
本章小序 |
第一节 中江兆民与《东洋自由新闻》 |
一、中江兆民其人及前期自由民权思想 |
二、《东洋自由新闻》——自由民权思想之传播 |
第二节 福泽谕吉与《时事新报》 |
一、福泽谕吉其人及前期启蒙精神 |
二、《时事新报》——“国权皇张论”思想之传播 |
第三节 德富苏峰与《国民新闻》 |
一、德富苏峰其人及前期平民主义思想 |
二、《国民之友》和《国民新闻》——“大日本膨胀论”思想之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战争时期:报界的政治动员与宣传战 |
本章小序 |
第一节 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时期:报界的政治动员 |
一、甲午战争时期:报界的战争动员与从军记者战况报道热潮 |
(一) 报界的战争动员 |
(二) 从军记者的战况报道热潮 |
二、日俄战争时期:报界的“主战论”、“反战论”与“宣传战” |
(一) 报界的“主战论”与“反战论” |
(二) 报界的宣传战 |
三、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时期的新闻管制 |
第二节 侵华战争时期:报界的政治动员 |
一、宣传战研究及战争指导 |
二、总体战与报界总动员体制的建立 |
(一) 总体战体制中的报界法制控制 |
(二) 传媒管理机构的变化、升级 |
(三) 国民精神强化运动 |
(四) 报界管制措施的变化 |
(五) 新闻管制更为严格 |
第三节 报界的宣传战 |
一、从军记者的狂热宣传行动 |
二、细致的战胜报道 |
三、欺骗性宣传 |
四、直接组织战争动员活动 |
五、南京宣传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战争时期:报人的政治动员——从思想到行动 |
本章小序 |
第一节 “情报局时代”的绪方竹虎及其对华“和平外交” |
一、绪方竹虎其人:从《朝日新闻》主笔到情报局总裁 |
二、绪方竹虎的对华“和平外交” |
三、绪方竹虎评价 |
第二节 “东洋经济新报时代”的石桥湛山及其“小日本主义” |
一、石桥湛山其人:从军曹到资产阶级自由派代言人 |
二、东洋经济新报时代:“小日本主义”及其影响 |
三、石桥湛山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动员思维在战后的延续 |
本章小序 |
第一节 日本报界的战争责任问题 |
一、缘起与发展 |
二、现实困境 |
(一) 《朝日新闻》的战争责任追究问题 |
(二) 《读卖新闻》的战争责任追究问题 |
第二节 日本报界的历史认识问题 |
一、缘起与发展 |
二、现实困境 |
(一) 日本报界对东史郎诉讼案、“九条会”的报道尽显历史认识之偏颇 |
(二) 日本报界对历史教科书问题的报道凸显历史认识的变迁 |
(三) 日本右翼和右倾报纸的报道倾向与历史认识问题 |
(四) 日本报界的 8·15 社论凸显历史认识 |
(五) 2005 年是检证日本报界历史认识的关键一年 |
(六) 日本报界对南京大屠杀人数报道的误导 |
第三节 历史根源、外在动因与报界特质 |
一、历史根源:未被彻底追究的战争责任和不彻底的民主化改革 |
二、外在动因:日本政府以及一些政党、政治家历史观的影响 |
三、报界特质:以“国益”为中心的报道方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日本对外战争的隐秘逻辑(1592—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对战争理由的矛盾陈述 |
二、规定明治、昭和走向的“执拗低音” |
三、首尾连贯的日本课题 |
四、日本对外战争的结构性分析 |
(5)日本陆军派阀与战略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问题与目标 |
二、研究现状、学术价值 |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日本陆军派阀纷争之缘起与渐趋升级 |
第一节 日本陆军派阀之缘起 |
一、阀族的传统 |
二、毕业学校之差异 |
三、策略分歧与派阀观念 |
第二节 藩阀之争主导下的明治陆军派阀 |
一、近代日本陆军的创设 |
二、“长州阀”与“萨摩阀”之矛盾 |
三、“长州阀”之权威 |
第三节 大正期陆军派阀的矛盾冲突 |
一、“长州阀”的衰落 |
二、“改革派”与“信念派”之矛盾冲突 |
三、“改革派”优势地位的确立 |
第二章 大正末昭和初期日本陆军派阀的分化重组 |
第一节 “驱长”运动之高涨 |
一、“横断阀”的结成 |
二、“体验派”与“概念派”之冲突 |
三、“幕僚革新派”与“基层将校革新派”的策略分歧 |
第二节 “革新”理论的行动化 |
一、“一夕会”和“樱会” |
二、军内外“革新”势力渐趋联合 |
三、“昭和维新” |
第三节 “满蒙问题”的解决 |
一、“国家改造先行论”与“确保满蒙先行论” |
二、“石原构想” |
三、陆军中央与关东军之策略分歧 |
第三章 “皇道派”与“统制派”矛盾纷争 |
第一节 “皇道派”的全盛时代 |
一、“荒木人事” |
二、“皇道”理念 |
三、荒木的国策要纲与继任掌门人真崎 |
第二节 “统制派”的崛起之途 |
一、“幕僚革新派”的分化 |
二、渐进的“国家革新”方案 |
三、“统制派”与“皇道派”决裂 |
第三节 力量消长与矛盾激化 |
一、“永田人事” |
二、“士官学校事件”与罢免真崎 |
三、“皇道派”的反击 |
第四节 纷争之白热化 |
一、“二·二六事件” |
二、处理意见之分歧 |
三、“统制派”制霸陆军 |
第四章 “扩大”与“不扩大”之争 |
第一节 “不扩大派”的登场 |
一、石原莞尔“不扩大”思想之出笼 |
二、“不扩大派”渐趋形成 |
三、“不扩大”之实质 |
第二节 “扩大派”的强硬态势 |
一、“不扩大派”与“扩大派”的矛盾分歧 |
二、出兵华北 |
三、增兵问题的争执 |
四、“不扩大派”与“扩大派”纷争之实质 |
第三节 “不扩大”之后续 |
一、反对战局全面扩大 |
二、石原莞尔的“东亚联盟论” |
三、“不扩大”战略未付诸实施之原因 |
第四节 对华“和平”谋略 |
一、推进对蒋“和平”工作 |
二、对汪工作 |
三、谋划“蒋汪合流” |
第五章 “南进”与“北进”之抉择 |
第一节 “北进”图谋 |
一、“满洲国”建设计划 |
二、“北进”战略之强化 |
三、“对苏开战论” |
第二节 全面“南进” |
一、“南进”国策的正式确立 |
二、三国同盟的缔结 |
三、“南进”战略的推进 |
第三节“战”、“和”之争 |
一、石原莞尔与东条英机的矛盾纷争 |
二、“反东条运动”高涨 |
三、战败前的“和平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日本财阀与军国主义的关系研究 ——以三井、三菱财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五、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难点 |
(二)创新点 |
引言 |
第一章 三井、三菱财阀概述 |
一、两财阀的产生 |
(一)“财阀”词义辨析 |
(二)政商的出现 |
(三)政商向财阀的转变 |
二、两财阀组织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
(一)同族经营 |
(二)股份制改革 |
(三)“家族康采恩”的形成 |
第二章 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背景与发展阶段 |
一、军国主义内涵的界定 |
(一)“军国主义”的定义 |
(二)军国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关系 |
二、日本军国主义形成的背景 |
(一)一脉相承的“皇国战略史观” |
(二)深厚冗杂的社会根源 |
(三)极端的民族主义特性 |
三、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阶段 |
(一)中世纪武家军国主义 |
(二)近代天皇制军国主义 |
(三)法西斯军国主义 |
第三章 昭和时代之前两财阀与军国主义的关系 |
一、明治时代的军国主义扩张与两财阀体制的形成 |
(一)早期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 |
(二)对外扩张中的三井、三菱财阀 |
(三)三井、三菱财阀体制形成 |
二、大正时代的军国主义扩张与两财阀的发展壮大 |
(一)“一战”的爆发与日本国内的经济景气 |
(二)三井、三菱财阀在对外扩张中壮大 |
(三)战后疲弊与三井、三菱财阀的对策 |
第四章 昭和前期两财阀对军国主义的作用 |
一、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经济体制的加速形成 |
(一)经济危机与军需景气 |
(二)政治右倾化与两财阀的“转向” |
(三)军财“抱合” |
二、三井、三菱财阀与日本侵华 |
(一)“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两财阀 |
(二)“七七事变”前后的两财阀 |
(三)“国策会社”与“统制会”中的两财阀 |
三、三井、三菱财阀解体政策的实施 |
(一)三井、三菱财阀战争责任分析 |
(二)解体财阀的政策及实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战后日本“满洲”返迁经历的文学表象及其思想史位相(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章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
1.研究背景 |
2.研究对象 |
二、相关先行研究梳理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意义 |
2.研究方法 |
四、战后日本“满洲”返迁经历的文学化与思想化之路径与可能 |
第一章 “加害之因”与“受害之果”:从“大陆开拓文学”到“返迁文学” |
一、加害之“因”:“大陆开拓文学”中的“无意识” |
二、受害之“果”:“返迁文学”中的单向受害情绪 |
三、为“大陆开拓文学”与“返迁文学”建立坐标的可能性 |
四、“返迁文学”:作为“大陆开拓文学”在战后的投影 |
第二章 从“英美鬼畜”到礼赞“民主主义”:迟到的厘清战争责任的最佳时间 |
一、“人”之连带关系的崩塌与退潮后的“裸泳者” |
二、被“同情”与被“丑化”:关于“满洲”返迁女性的叙事言说 |
三、战争责任的被淡化 |
第三章 “满洲”返迁经历:在“已经不是战后”中被遗忘的结构 |
一、对于“反殖民”思考的缺失 |
二、返迁者自身的难以言表 |
三、美化“战争经历”的抬头 |
第四章 《日本人的侵略与返迁经历》中情与理的交错 |
一、“失忆”的哀史:悲情叙事下加害经验的隐遁 |
二、因果互生与咎由自取:对抗“哀史”的路径与可能 |
三、共情与“不杀人”的思想:返迁经历的思想化及其史鉴意义 |
第五章 战后日本殖民地返迁二代的身份认同困境及其思想史价值 |
一、抗拒默杀:重思“日本的加缪”之思想史意义 |
二、“梦里不知身是客”:殖民地皇国少年的“帝国”幻想及其现实崩塌 |
三、“错把他乡作故乡”:身份认同的困境及其哀史源头 |
四、“越境者”、“多余人”的思想史意义 |
第六章 魂无所依:未完结的战争及被其操控的遗孤们 |
一、遗孤问题在日本学术界、思想界中的被讨论 |
二、遗孤在日本社会的生存现状:“我的骨灰想撒向天空和大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作为研究对象的文本(出版时间序) |
二、相关研究论着(出版时间序) |
三、相关影像资料(播出时间序) |
附录 |
附录一 对于坂本惠子女士的专访 |
附录二 对于高桥明子女士的专访 |
附录三 对于伊藤丽子女士的专访 |
附录四 对于松本清美女士的专访 |
附录五 部分返迁文学作品目录 |
后记 |
(8)日本国民性与侵华战争关系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 关于“日本国民性”概念的界定 |
(四) 日本国民性和侵华战争的关系概述 |
一、地缘因素:刺激日本国民产生支持侵华战争的危机意识 |
(一) 危机意识的含义 |
(二) 日本国民产生强烈的危机意识的根源 |
1. 自然环境恶劣造成的影响 |
2. 欧美等国造成的威胁 |
3. 经济危机造成的冲击 |
(三) 日本国民消除强烈的危机意识的极端途径——武力侵华 |
1. 强烈的危机意识催生了侵华意识 |
2. 强烈的危机意识导致日本加速了侵华战争的步伐 |
二、畸形心态:促使日本国民参与支持侵华战争的行动 |
(一) 日本国民的历史自卑感由何而来 |
(二) 历史的自卑感和盲目的优越感的辩证关系 |
1. 历史的自卑感达到极限,便导致了盲目优越感的萌发 |
2. 优越感的越发膨胀,越是难以掩饰历史的自卑感 |
(三) 日本国民性畸形心态在侵华战争时期的表现 |
1. 歧视中国 |
2. 丧失同情心乃至人性 |
(四) 畸形心态令日本自食其果 |
三、宗教愚忠:诱导日本国民陷入支持侵华战争的泥潭 |
(一) 对宗教愚忠的原因解析 |
1. 传统神话的愚弄 |
2. 家族伦理观的渗透 |
3. 武士道忠孝观念的浸润 |
4. 学校教育的蓄意培养 |
(二) 对宗教愚忠在侵华战争时期的表现 |
1. 日本民间举行各种活动向天皇示忠 |
2. 日本女性不惜牺牲名节与健康来效忠天皇 |
3. 日本国民坚守为天皇而死的信条 |
4. 即使战败,仍执迷不悟追随天皇 |
四、狭隘的集团主义:导致日本国民掀起支持侵华战争的浪潮 |
(一) 产生狭隘的集团主义的原因 |
1. 日本民族、信仰、语言的单一性,强化了日本国民间的认同感 |
2. “村八分”的制裁,逼迫日本国民必须与集团行动保持一致 |
3. 日本国民断章取义学习儒家的“和”思想造成偏向 |
4. 军国主义音乐使日本国民的思维方式形成极端 |
(二) 狭隘的集团主义在侵华战争时期的表现 |
1. 日本国民从精神上激励日本军人 |
2. 日本国民从资金、人力上支援侵华战争 |
3. 日本社会各阶层直接奔赴侵华战场 |
(三) 狭隘的集团主义在侵华战争中酿成的恶果 |
1. 诱发集体盲动行为 |
2. 抑制国民理性思维 |
3. 导致集体战争责任感缺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研究 |
致谢 |
(9)“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一)“大和战舰”相关的中国学界研究现状 |
(二)“大和战舰”相关的日本学界研究现状 |
(三)日本战争历史认知相关的中国学界研究现状 |
(四)日本战争历史认知相关的日本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作为历史真相的“大和战舰” |
第一节 日本近代海军建设 |
一、从闭关锁国到“黑船事件” |
二、近代海军的创建 |
三、对外扩张 |
第二节 大和战舰参战始末 |
一、“大舰巨炮主义”与“舰队决战思想”的确立 |
二、大和战舰的设计与建造 |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和战舰 |
小结 |
第二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叙述范式之“初现”(1945-1973) |
第一节 占领期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悲情大和”话语讲述之缘起 |
二、“技术大和”话语讲述之缘起 |
第二节 “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 |
二、作为“技术立国之基础”的大和赞美论 |
三、“海军史观”之抬头 |
四、大荧幕中的非主角的“大和战舰” |
第三节 儿童世界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自发特攻”的“大和战舰” |
二、“大和战舰”科幻物语之初作 |
三、儿童世界中“战记读物”热潮的批判与退潮 |
小结 |
第三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衍生”(1974-2000) |
第一节 科幻动画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电视媒介中的“大和战舰” |
二、“技术大和”话语之强化 |
三、“正义大和”形象之构建 |
四、“悲剧大和”之重现与质疑 |
五、重回战争电影主角 |
第二节 假想战记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回归战场重新“开战”的“大和战舰” |
二、穿越未来时空的“超级战舰大和” |
第三节 围绕《大和战舰的末日》的争论 |
一、文稿结尾部分之还原 |
二、江藤淳之“批判” |
三、加藤典洋之“辩白” |
小结 |
第四章 新世纪“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扭曲”(2001-2019) |
第一节 博物馆叙事中的“大和战舰” |
一、博物馆成立始末 |
二、博物馆展品所构建的历史记忆 |
三、炫耀与受难并存的话语态度 |
第二节 电影《男人们的大和/YAMATO》:重构历史记忆 |
一、以“记忆传承”为目的的情节设置 |
二、被构建的片面的“受害者”记忆 |
三、“为守护而战”的战争逻辑传承 |
第三节 动画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在“日常”与“战争”之间 |
一、战争中的日常 |
二、日常中的战争 |
三、通过日常描写表现战争的可能性 |
第四节 “亚文化”中的“大和战舰” |
一、“重新起航”的“宇宙大和战舰号” |
二、假想战记中反复“战斗”的“大和战舰” |
三、拟人化的“大和战舰” |
小结 |
第五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 |
第一节 作为“集体文本”的“大和战舰”话语 |
一、何谓“集体文本” |
二、大和战舰言说何以成为日本的“集体文本” |
第二节 “大和战舰”话语的叙事策略 |
一、“大和战舰”话语的文化原型 |
二、“大和”的科幻化言说——全球化语境下的宇宙“卫士” |
三、“大和”的技术化言说——日本人之“魂”的象征 |
第三节 “大和战舰”话语的历史构建功能 |
一、集体记忆的存储与建构 |
二、“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中日关系的历史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扞卫历史正义,开创和平未来——论抗日战争史与日本侵华史研究的时代价值 |
一、用如山铁证揭露日本侵略罪行,扞卫历史正义 |
二、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扞卫正义维护和平的强大动力 |
三、只有扞卫历史正义才能开创和平发展的未来 |
日本强征“慰安妇”罪行不容掩饰——伪满“国都”日军慰安所考论 |
没有真心忏悔何谈诚恳谢罪 |
“安倍谈话”折射的不仅仅是扭曲的历史观 |
论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势 |
一、领土主权“碰撞” |
二、历史认知“碰撞” |
三、安全战略的“碰撞” |
从德日对战争责任的承担看日本的民族意识 |
一、德日战争责任承担对比 |
二、日本不能深刻反省侵略罪行的民族意识根源 |
(一)日本的神国观念促其侵略意识的形成 |
(二)日本的哲学:推崇“他律”而缺失“自觉” |
四、天皇与日本的侵华战争(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J]. 张皓.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D]. 王伟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近代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1868-1945)[D]. 安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4]日本对外战争的隐秘逻辑(1592—1945)[J]. 韩东育.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4)
- [5]日本陆军派阀与战略抉择[D]. 王云翠.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6]日本财阀与军国主义的关系研究 ——以三井、三菱财阀为例[D]. 邱松.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战后日本“满洲”返迁经历的文学表象及其思想史位相[D]. 蔺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日本国民性与侵华战争关系的解析[D]. 韩芬.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9]“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D]. 李向格.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中日关系的历史与未来[J]. 王胜今,衣保中,赵玉洁,陈景彦,沈海涛,巴殿君,沈和,许佳,张佳睿. 东北亚论坛,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