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长壁工作面老顶岩层断裂规律研究

倾斜长壁工作面老顶岩层断裂规律研究

一、倾斜长壁工作面老顶岩层破断规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屠洪盛[1](2014)在《薄及中厚急倾斜煤层长壁综采覆岩运动规律与控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针对薄及中厚急倾斜煤层长壁综采工作面角度大、设备稳定性差、工作人员安全保障系数低问题,综合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相似模拟、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研究方法,对急倾斜煤层开采相似实验平台、覆岩运动规律及工作面围岩、设备稳定控制机理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自主研制了以模型架、旋转系统、承载系统、控制系统和加载系统为主体结构的可旋转急倾斜相似模拟实验系统及可移动水压伺服加载系统,具有能够智能控制模型旋转参数的优点,克服了急倾斜煤层相似模型难以铺设的技术难题,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得出了不同旋转倾角下不同层位煤岩层铺设所需相似材料质量的计算方法,开发了相似模拟配比计算软件,实现了模型架安全旋转及精确跟踪给定压力、均布加载。(2)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相似模拟共同揭示了急倾斜工作面煤岩体的非对称性受力和采空区非对称性矸石充填与压实特征,得到了直接顶“耳朵”形承载壳体与老顶破断的倾斜“砌体梁”结构,研究了覆岩结构失稳方式、覆岩受力变形与工作面开采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支架-围岩承载特征,确定了急倾斜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采空区矸石充填带宽度的计算方法,结合急倾斜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验证了其正确性。(3)建立了急倾斜工作面区段煤柱受力模型,得到了区段煤柱的局部片落-整体滑落失稳方式,即:煤柱下端的塑性破坏区先沿倾斜方向向下片落,直至煤柱尺寸不足以支撑上覆岩层时将发生整体滑落。基于急倾斜煤层区段煤柱受力破坏特征,分析了区段煤柱留设尺寸与工作面开采参数的关系,确定了区段煤柱合理尺寸留设方法,揭示了区段煤柱失稳、工作面煤壁片帮、回采巷道变形以及工作面上覆顶板大面积破断的联动失稳机制。(4)构建了以固定下端头支架组、锚固刮板输送机机尾、分组间隔移架等技术措施为主,支架与刮板输送机铰接连接,以支架为着力点、刮板输送机为连接件、机体相互依托的工作面“三机”动态稳定控制技术体系,确定了急倾斜工作面仰伪斜布置参数,制定了急倾斜工作面煤壁片帮、巷道围岩控制方法,研究了工作面机道、人行道挡矸方法,机道人行道隔离方法,确保了急倾斜综采工作面设备稳定与人员安全。

戚福周[2](2020)在《高应力沿空掘巷切顶卸压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煤炭资源开采深度和强度不断加大,沿空掘巷面临着高应力、强采动和复杂地质环境的诸多挑战,导致矿压显现剧烈、冲击灾害及巷道围岩严重变形等,制约着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现有的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相应理论与控制技术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深部沿空掘巷围岩失稳难题,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己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高应力沿空掘巷切顶卸压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作为解决这一难题实现煤炭资源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具有广泛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本文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模型实验和现场工业性试验等综合研究方法,从巷道顶板结构运动和围岩稳定控制角度出发,对巷道岩体结构破坏过程,顶板覆岩运移特征、围岩顶板预裂卸压机理、煤柱宽度优化设计、巷道应力分布形态及变形效应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以顶板预裂卸压、垮落岩体填充、煤柱宽度设计为核心的高应力沿空掘巷围岩结构稳定控制体系,得到了以下创新研究成果:(1)获得了煤岩体力学特性参数,揭示了巷道围岩破坏演化过程。巷道顶板浅部岩体破损严重,且多以横向裂隙和岩层错动为主;深部岩体多以纵向裂隙及顶板离层为主。煤层强度低且裂隙发育,煤柱内破裂范围较大,裂隙横向扩展及连通,并发育成断裂破碎带。巷道上方老顶岩层的破断、旋转和下沉,直接影响了巷道两帮的受力形态,导致沿空煤柱帮和实体煤帮破坏范围不同,两帮呈现非对称变形特征。(2)建立了采空区破碎矸石支撑条件下的高位顶板岩梁力学模型,获得了高位顶板岩层的弯曲变形特征。构建了巷道直接顶变形及煤柱承载力学模型,揭示了岩体回转角、矸石作用阻力、直接顶弹性模量和厚度、巷道宽度及顶板支护强度等多因素耦合影响下巷道顶板的位移演化规律。阐述了塑性区宽度对煤柱稳定性的作用机理,提出了沿空巷道煤柱宽度设计依据。(3)揭示了顶板预裂对巷道围岩结构的卸压作用机制,提出了优化巷道顶板切顶角度和切顶高度等关键预裂参数的设计方法。通过关键预裂参数分析,切顶角度达到最优设计值时,能够加快采空区顶板沿预裂切顶线的滑落速度,减少侧向悬顶结构长度,降低煤柱侧和实体煤侧顶板承担的覆岩载荷。切顶高度达到最优设计值时,切落岩体能够较好的充填采空区,并对上部岩层形成稳定的承载结构,有效缓解高位顶板岩层垮落失稳对巷道的冲击扰动,实现了对巷道顶板岩层主动卸压的目的。(4)研究了采空区顶板预裂填充条件下侧向煤岩体应力、能量分布演化特征。分析了不同煤柱宽度时巷道围岩变形演化规律及载荷传递机制。预裂切顶使侧向煤层内的垂直应力和应变能密度峰值向岩体深部转移并在煤壁边缘形成应力卸压区,有效释放了煤体浅部存储的弹性应变能,为沿空掘巷创造有利的应力环境。(5)采用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了垮落岩体充填条件下顶板岩层的运移特征及结构破断形态,揭示了岩层离层及裂隙发育与开采扰动的相互作用关系。阐释了顶板岩层运动对掘巷围岩的施载机理,获得了预裂切顶影响下沿空巷道顶板应力分布特征和位移、视电阻率演化规律。(6)基于理论分析、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确定的相关设计原则,建立了以顶板预裂卸压、垮落岩体填充、煤柱宽度设计为核心的沿空掘巷围岩变形控制体系并应用于现场工业性试验,获得了良好的变形控制效果,减小了沿空掘巷煤柱宽度,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研究成果的适应性及可行性。本研究论文有图97幅,表17个,参考文献247篇。

温明明[3](2014)在《大倾角煤层综采面围岩活动规律与支架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大部分矿区转向条件复杂的大倾角煤层开采,但目前大倾角煤层开采的发展水平远低于缓倾斜煤层,仍存在着一系列没有解决的基本技术难题。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相似模拟、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等手段,研究了大倾角煤层围岩运移规律和支架稳定性,针对工作面支架载荷和上下顺槽顶底板移近量进行了监测,探索大倾角煤层顶板岩层变形运移破坏规律及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大倾角煤层综采面支架稳定性。本论文以此为依据,建立大倾角煤层走向长壁工作面允许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合理化模型。根据此模型可以检验指定地质技术条件下大倾角工作面是否适合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并为相同条件下煤层开采方法的合理选择,也为大倾角煤层综采面开采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解盘石[4](2011)在《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覆岩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大倾角煤层是指埋藏倾角为35°~55°的煤层,开采难度大,覆岩结构复杂,“支架-围岩”系统作用与一般倾角煤层差异大,因此,研究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覆岩空间结构及其稳定性问题对丰富该类煤层开采理论和指导现场实践均有重要意义。大量的现场实践、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大倾角煤层走向长壁工作面开采中,沿倾斜方向矿压显现呈现出“先中部”、“次上部”、“再下部”的基本特征,具有时序性。直接顶、老顶及高位岩层的运移规律具有时序性和不均衡性。倾斜方向中、上部区域内“三带”特征明显,且层位较高;倾斜下部区域内的顶板岩层没有明显的“三带”特征或“三带”形成的层位较低且不完整。大倾角煤层长壁工作面倾斜方向上的顶板以倾斜砌体结构形式存在;沿工作面倾斜方向中上部为倾斜砌体结构活跃区,中部偏下区域为过渡区,倾斜下部区域为稳定区。同时,在采场高位岩层中存在非对称“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大小主要取决于工作面上覆岩层岩性特征和开采空间大小等因素。倾斜砌体结构与非对称“壳体结构”是大倾角煤层采场特有的空间结构,二者的稳定是保证“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顶板倾斜砌体结构与支架的相互作用可分为正压、倾向挤压、反倾向挤压、后推和走向挤压型,其易造成支架发生挤压型失稳、下滑失稳、倾倒失稳。大倾角煤层采场壳体局部破坏是壳体结构失稳的主要诱导因素,其失稳模式主要有:以拉伸破坏为主的壳顶失稳,以压剪破坏为主的壳肩失稳,以压剪、拉伸破坏共同作用的壳基复合失稳。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覆岩空间的承载结构是指采场空间上覆未破坏的“壳体”和破坏的“倾斜砌体”共同组成的结构,其中“壳体”对“倾斜砌体”的挤压与施载作用,“倾斜砌体”对“壳体”具有挤压与约束作用,上覆“壳体”与“倾斜砌体”的铰接作用降低了覆岩“壳体结构”失稳对工作面的冲击作用。承载结构失稳类型可划分为下压型失稳、推垮型失稳及复合型失稳,可以利用失稳系数ζ大小来描述失稳的可能性。利用能量守恒原理与砌体梁理论对承载结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工作面上方“壳体结构”破坏对支架的作宏观作用力,并得出了在其作用下承载结构发生下压型失稳、顺向推垮、逆向推垮、走向推垮、复合型失稳的判定条件。根据现场实践经验和实验室研究结果,运用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覆岩结构稳定性理论对25112工作面覆岩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顶板预爆破方案及支护系统防倒防滑措施等,工业性试验表明,理论和实验分析符合现场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李西蒙[5](2015)在《快速推进长壁工作面覆岩失稳运动的动态时空规律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西部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工作面集中表现为推进速度快、开采空间大的特点,这种大空间快速推进条件下采场上覆岩层破断失稳运动的时空规律及其动态变化与突变特征对于支架的合理选型,岩层的有效控制及顶板灾害的预测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推进速度是影响采场矿压显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推进速度的加快尤其是日推进度超过10m的开采条件下覆岩破断失稳规律运动的时空特点、矿压显现规律及与推进速度的关系,将对我国西部煤田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重要的技术与理论支持,同时,对国内外类似生产地质条件下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论文综合运用现场调研、统计分析、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相似模拟等方法,对西部矿区浅埋煤层长壁综采工作面快速推进条件下覆岩失稳运动的动态时空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总结了西部浅埋煤层开采技术现状,建立了快速推进条件下采场覆岩失稳时空运动的力学模型,揭示了推进速度对覆岩运动的影响规律。运用3DEC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快速推进条件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推进速度下老顶覆岩失稳运动的动态时空规律,研究分析了快速推进条件下覆岩运动场分布特征,分析得出推进速度较快的情况下,老顶岩层内各个测点的水平位移量较小,老顶岩层回转下沉量较小,快速推进条件下老顶位移有减小的趋势,推进速度的加快将导致来压步距的增大。运用相似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推进速度下覆岩失稳运动的时空规律,研究了推进速度对直接顶垮落步距和冒落规律的影响,分析了推进速度对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的影响。推进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增大;通过分析覆岩速度场,揭示了推进速度对覆岩下沉运动的影响特征,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加快,造成悬顶长度的增加,易引起工作面冲击动压的发生;从关键层下位岩层开始,覆岩分层下沉曲线出现“分叉”现象,推进速度对关键层的回转角度产生明显影响;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将工作面覆岩划分为稳定区、缓慢沉降区、加速沉降区和预移动区,推进速度影响敏感区主要位于加速沉降区,该区域的范围为工作面后方50m的范围;推进速度较快的情况下,覆岩回转角减小,减缓了上位岩层的弯曲下沉,岩层整体性下沉更为明显。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逻辑斯蒂S型曲线动态沉降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推导得出推进速度对采场覆岩下沉运动的动态时空影响公式;结合相似模拟实验结果,建立了开采覆岩时空运动模型表达式,依据工作面上覆岩层中的推进速度敏感区特征,引入了推进速度敏感因子,揭示了推进速度对工作面矿压的影响机制。现场实测数据分析表明,工作面来压步距和来压持续范围随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动载系数随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工作面压力中间大两端小,并随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在煤炭开采的实际生产中,应该结合推进速度对矿压的影响规律,选择合适的推进速度,以有效减缓工作面来压的影响,保障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王旭杰[6](2013)在《大倾角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区段煤柱合理尺寸优化与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将煤层按倾角划分为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三类,大倾角煤层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国内学者根据冒落矸石滑移的自然安息角(35°)和走向长壁工作面液压支架最大适用倾角(55°),将煤层倾角在35°~55°范围内的煤层称之为大倾角煤层。随着赋存条件较好煤层的不断采出,大倾角煤层逐渐成为许多矿区或矿井的主要可采煤层,大倾角煤层采场覆岩结构复杂,区段煤柱受采场侧向支撑压力、煤层倾角、煤层强度和顶底板特征的影响,同时在特厚煤层地质条件下,煤柱稳定性不同于近水平和缓倾斜煤层,因此,研究大倾角特厚煤层地质条件下,区段煤柱与上覆岩层破断结构特征,煤柱垂直应力分布规律及煤柱稳定性等问题,对大倾角煤层开采理论和指导现场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现场调研及理论分析,总结了大倾角煤层采用走向长壁工作面开采时,采场倾斜方向上覆岩层冒落形态的“不对称性”,同时在采场倾斜方向上形成“三铰拱”结构;受此结构影响,在矿山压力显现特征上表现为工作面来压的“时效性”。通过建立大倾角煤层走向长壁工作面回采完后区段煤柱上覆岩层在煤层倾向方向断裂形成岩块A、岩块B和岩块C铰接小结构力学模型,运用“砌体梁”理论,分析了影响区段煤柱稳定性的砌体梁岩块滑落和回转变形失稳的平衡条件。以山西潞安集团潞宁孟家窑煤矿5号煤层大倾角特厚煤层为地质条件,运用极限平衡理论,得出区段煤柱合理留设宽度是煤柱两侧塑性区宽度和中心弹性区煤体的临界尺寸之和。同时分析了煤柱中存在弱面以及煤柱变形的时间相关性,得出区段煤柱中存在弱面时保持煤柱稳定性应采取的措施以及煤柱保持稳定的最小时间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差分法,分别对走向长壁工作面回采巷道掘进期间、上区段工作面回采期间以及下区段工作面回采期间,不同宽度区段煤柱承受巷道掘进扰动、一次采动影响及二次采动影响时,煤柱屈服破坏情况、垂直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不同宽度区段煤柱受上、下区段工作面采动影响时,区段煤柱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曲线,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区段煤柱宽度为达到25m时即可保持稳定。

马其华[7](2005)在《长壁采场覆岩“O”型空间结构及相关矿山压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场覆岩空间结构是指对采场矿压显现有重要影响的覆岩破裂后形成的三维结构。我们把一面采空(四周为实体煤)形成的采场覆岩空间结构称为“O”型空间结构。本文运用相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采场覆岩“O”型空间结构的形成、演化规律、与支承压力分布的关系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通过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和现场实测研究,认为采场覆岩存在大小两个空间结构,即在整个采空区覆岩层中“板-壳”演化的大空间结构,在采空区四周存在一个呈“铰接岩板半拱”演化的小空间结构。采场覆岩“O”型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两个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随大空间结构演化,采场围岩支承压力由弹性分布向弹塑性分布演化:随小空间结构演化,采场呈周期性来压。“板-壳”大空间结构的阶段性跃升使采场呈大周期异常来压现象。 研究揭示的覆岩“O”型空间结构演化及矿山压力分布规律为:覆岩“O”型空间结构发育高度为采空区短边跨度所控制,采空区“见方”时易来大压:在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存在厚硬岩层夹持作用效应,而夹持作用效应是采动初期老顶与直接顶属性转化的根本原因;“O”型空间结构采场两侧实体煤内破坏范围和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工作面推进距离,l=4H/π≈1.27H时,围岩支承压力达到最大值。 本研究揭示了关键层、覆岩岩性、煤岩层倾角、采深、基岩厚度、采高、重复采动和采空区跨度对采场覆岩“O”型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规律和特征。此外,厚松散层、地表采动程度、工作面推进速度、采煤方法与顶板管理方法、开采程序及时间因素等对采场覆岩空间结构均有一定影响。 在对采场覆岩“O”型空间结构演化规律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探讨了条带采场覆岩“O”型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规律,分析了条带覆岩空间结构及地表沉陷与控制的五个实例,认为利用采场覆岩“O”型空间结构观点设计条带开采来控制地表沉陷是可行的,并提出了条带开采设计准则与要点。 本研究中取得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已写成学术论文并公开发表。

张剑[8](2020)在《西山矿区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巷道围岩显现出独特的矿压特征,单一煤层开采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不再完全适用。论文针对近距煤层开采巷道围岩控制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以西山矿区典型近距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测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及现场实践等综合性研究方法,开展地质参数测试、巷道围岩活动规律、巷道布置方法、巷道顶板稳定控制原理、及巷道控制现场试验等内容,研究成果可为近距煤层开采煤矿巷道围岩稳定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主要成果集中如下:(1)西山矿区地应力为中等水平,构造应力占主导地位,采深决定地应力场类型,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呈N5°WN89.7°W和N5.6°EN87°E,揭示出矿区地应力场分布规律。2#主采煤层顶板岩性包括泥岩、砂质泥岩、及细砂岩,强度为2060MPa;8#主采煤层顶板岩性包含石灰岩、泥岩、及砂岩,强度为20100MPa,探明顶板岩性组成及强度分布特征。顶板岩层发育沉积和构造两类结构面,测明主采煤层顶板煤岩体结构面发育特征。(2)建立宽煤柱底板力学模型,推导出煤柱底板应力解析式,采深和煤柱宽度是影响煤柱底板应力分布的重要参数,采深加大则应力增高,煤柱增宽,则应力降低,但应力集中系数与采深和煤柱宽度无关,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相吻合。探究采深、岩体强度、及工作面长度对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得出采深越深,则底板破坏深度就越大,而底板岩体强度越高,则底板破坏深度就越小,采深和底板岩体强度是影响底板采动破坏深度的关键参数。探讨底板为非均匀多岩性岩层赋存特征,提出底板岩体强度宜采用各岩层强度的加权平均值,修正底板岩层屈服破坏深度函数式。(3)构建以杜儿坪煤矿近距煤层为原型的相似模型,采用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系统,研究近距上下煤层开挖过程煤柱和采空区底板位移场-应力场的演化规律,结论为:(1)上煤层开挖,煤柱底板应力分布形态由单峰转变为双峰,且以煤柱中央为轴呈对称分布特征,与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吻合;下煤层开挖,煤柱底板应力分布形态发生显着改变,最终煤柱应力释放失稳破坏,揭示出煤柱底板应力动态演变规律。(2)上下煤层开挖,采空区底板位移均显现先增加后减小最后恢复为0,揭示出采空区底板变形破坏演化规律;(3)量测出上煤层采后残留煤柱两侧覆岩破断角,先采面为60°,后采面为55°。(4)剖析煤矿常用近距煤层反向内错布置法的局限性,提出同向内错布置法,综合分析确认煤柱底板应力影响深度大于底板采动破坏深度,提出内错距的两类确定方法:(1)若层间距小于底板破坏深度,则内错距采用(?);若层间距大于底板破坏深度,则内错距采用(?)。(5)揭示出采空区底板岩体强度呈渐进式衰减劣化特征,提出采用劣化率表征采动损伤程度,建立底板岩体强度劣化率计算式;提出下煤层巷道顶板分成单岩性岩层、两岩性岩层、多岩性岩层3种类型,建立有无锚杆锚索加固顶板力学模型,探讨层间距、巷道宽度、采深对顶板稳定的影响,揭示出层间距越大则越有利于顶板稳定,巷道跨度越宽则越不利于顶板稳定,采深加深则顶板稳定性降低,阐明预应力锚杆锚索加固顶板的力学原理,将叠合梁转变为组合梁,增强顶板抗弯刚度,降低顶板挠曲变形,确保顶板稳定。(6)以西山杜儿坪煤矿典型近距煤层为试验对象,采用同向内错布置73903工作面,基于内错距确定方法,得到皮带巷和轨道巷错距分别为9m和10m,提出皮带巷采用锚杆锚索控制技术,矿压观测表明皮带巷围岩变形可控满足回采使用,通过现场实践检验了理论研究成果的科学合理。

余伊河[9](2020)在《采场边界覆岩损伤破坏特征及渗透性演化规律》文中研究表明在长壁开采过程中,采场边界覆岩损伤破坏严重,裂隙高度发育且难以压实闭合,是采动水资源易流失区域。本文围绕采场边界影响区覆岩损伤破坏特征与渗透性演化规律这一主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和室内实验等方法,针对两侧采场边界影响区采动叠加作用下区段煤柱覆岩应力分布、裂隙发育与渗透性演化规律等科学问题展开研究。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采动应力分布特征,将边界影响区分为煤壁支撑影响区和应力恢复区,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和上覆载荷守恒理论提出了各分区范围与应力的计算方法;根据采动地表下沉变形特征,确定地表移动盆地侧翼为边界影响区,提出了煤层覆岩在边界影响区各分区长度的计算方法;根据采动覆岩破坏程度,将边界影响区沿垂直方向进行分区,同时结合采动覆岩应力与变形分区,分析了采场边界影响区的渗透性分区特征。(2)分析了FLAC3D内嵌的双屈服模型参数对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提出了采空区垮落岩石非线性压实特性的数值模拟参数精确匹配方法;通过在数值模拟过程中监测岩层应力应变数据,判断其垮落与堆积状态,并同步修改岩层参数,实现采动覆岩垮落、堆积和压实动态演变过程的数值重演;揭示了相邻采场边界影响区的叠加应力场分布特征,给出两侧采场空间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应力路径。(3)建立了采动覆岩在采空区和煤柱上方连续变形的半无限弹性地基梁模型,揭示了岩层分组协同变形过程中接触面的张拉与剪切破坏特征,提出基于岩层协同变形和切应力极限平衡的张拉离层裂隙和剪切错动裂隙计算方法;揭示了拉应力诱发、切应力加剧的垂向裂隙发育机理,提出考虑裂隙尖端拉应力平衡与裂隙岩层有效承载截面上切应力平衡的垂向张拉和剪切裂隙计算方法。(4)分析了采动应力路径下岩石的变形破坏特征与渗透性演化规律,基于岩石损伤演化过程中变形与声发射信号的关联特征,提出考虑岩石轴向应变损伤阈值、残余变形与二次加卸载变形的修正Lemaitre损伤变量表征方法,建立了采动剪切与拉伸复合损伤岩石渗透率演化模型,分析了采动岩石细观损伤演化至宏观破裂,以及裂隙压实闭合过程中渗透性与渗流场的动态演变规律。(5)根据相邻采场空间动态变化与采动叠加作用下覆岩渗透性的演化规律与分布特征,并考虑水平与垂向裂隙对渗透性的影响,将边界影响区分为渗流衰减区、渗流叠加区、拉伸增透区、渗流稳定区、渗流恢复区、渗流恒增区和渗流剧增区;分析了煤柱参数对渗流恒增区和渗流叠加区等危险区域渗透性的控制规律,提出采动上覆水体垂向渗漏和相邻采空区积水侧向渗漏控制方法。该论文有图128幅,表18个,参考文献204篇。

李福胜[10](2014)在《浅埋薄基岩上下层同步开采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神华集团李家壕煤矿浅埋薄基岩上下层同采技术展开研究。首先对煤层间亚关键层结构进行分类,研究亚关键层初次破断后岩块的三角拱结构及触矸后的单斜结构在煤壁处是否发生滑落失稳来做为判断工作面顶板是否出现切落现象的依据,并应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亚关键层结构和基载比下的工作面顶板垮落形态,确定基载比0.9为基本顶是否出现滑落失稳现象的分界线。其次,根据半无限体上均布载荷问题的求解方法和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分析了2-2中煤层工作面推进时造成的底板破坏深度范围,并以弹性均质体为基础,研究了上工作面推进方向及两侧方向上底板应力分布规律。第三,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从煤岩体应力分布及变形破坏角度模拟分析了上工作面采动影响下下同采12108工作面的合理错距及其回采巷道的合理布置方式,最终确定两煤层同采工作面合理错距为40m,回采巷道合理布置方式为外错布置12m-14m。最后,通过现场观测12108工作面矿压显现及其回采巷道移动变形规律,验证了理论和模拟分析的合理性,并为相似条件矿井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依据。

二、倾斜长壁工作面老顶岩层破断规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倾斜长壁工作面老顶岩层破断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薄及中厚急倾斜煤层长壁综采覆岩运动规律与控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急倾斜煤层开采相似模拟实验系统研制
    2.1 设计思路及存在难点
    2.2 模型架
    2.3 旋转系统
    2.4 承载系统
    2.5 水压伺服加载系统
    2.6 相似材料质量配比软件开发
    2.7 本章小结
3 急倾斜煤层综采覆岩运移规律研究
    3.1 采动覆岩应力分布及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研究
    3.2 采动覆岩受力变形特征的理论分析
    3.3 相似模拟研究内容及模型设计
    3.4 直接顶运移空间结构特征
    3.5 老顶运移空间结构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急倾斜煤层综采覆岩结构稳定性与支架承载特征研究
    4.1 采空区矸石充填带宽度研究
    4.2 直接顶“耳朵”形壳体结构稳定性分析
    4.3 老顶倾斜“砌体梁”结构稳定性分析
    4.4 工作面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关系
    4.5 底板结构稳定性分析
    4.6 新铁矿 49~#_下右六片急倾斜工作面矿压规律实测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急倾斜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留设尺寸及其失稳致灾机理研究
    5.1 区段煤柱受力变形特征研究
    5.2 区段煤柱失稳方式研究
    5.3 区段煤柱合理留设尺寸研究
    5.4 工作面煤壁片帮机理研究
    5.5 工作面巷道围岩变形机理研究
    5.6 顶板大面积破断机理研究
    5.7 本章小结
6 急倾斜长壁综采工作面设备稳定控制及安全保障技术
    6.1 工作面合理布置方式及参数研究
    6.2 工作面综采设备稳定控制研究
    6.3 工作面防飞矸技术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高应力沿空掘巷切顶卸压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沿空掘巷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顶板预裂卸压技术发展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2 巷道围岩力学特性及破坏特征
    2.1 工程地质概况
    2.2 围岩力学特性试验
    2.3 巷道围岩破坏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高应力沿空掘巷切顶卸压围岩力学分析
    3.1 沿空巷道覆岩结构破断特征
    3.2 高位顶板岩梁的弯曲变形特征
    3.3 沿空巷道顶板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3.4 沿空掘巷煤柱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沿空掘巷顶板结构预裂切顶效应研究
    4.1 数值模型建立
    4.2 切顶角度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
    4.3 切顶高度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
    4.4 切顶前后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预裂切顶沿空掘巷围岩变形机理
    5.1 数值模型及模拟方案
    5.2 采动条件下侧向煤岩体应力和能量演化规律
    5.3 沿空掘巷煤柱尺寸效应分析
    5.4 工作面回采期间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预裂切顶沿空掘巷来压显现规律及覆岩运动特征
    6.1物理模型实验
    6.2 模型实验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预裂切顶沿空掘巷现场应用
    7.1 巷道顶板超前预裂爆破卸压技术
    7.2 沿空掘巷预裂切顶围岩稳定控制技术
    7.3 现场试验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大倾角煤层综采面围岩活动规律与支架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预期创新点
2 大倾角煤层综采面矿压显现和围岩活动规律
    2.1 大倾角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2.2 大倾角煤层工作面回采巷道矿压规律研究
    2.3 大倾角煤层综采面顶板运移相似模拟研究
        2.3.1 大倾角煤层综采面顶板运移二维相似模拟研究
        2.3.2 大倾角煤层综采面顶板运移三维相似模拟研究
        2.3.4 大倾角煤层综采面顶板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大倾角煤层综采面支架稳定性分析
    3.1 摩擦系数 f 测试
    3.2 支架高宽比与支架稳定性实验研究
    3.3 极限开采角实验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大倾角煤层综采面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
    4.1 采场围岩活动 UDEC 数值模拟
    4.2 大倾角煤层综采面支架稳定性数值模拟
    4.3 本章小结
5 大倾角煤层综采面顶板破断的理论模型
    5.1 顶板破断的理论模型建立
    5.2 初次来压前的顶板力学模型
    5.3 周期来压的顶板力学模型 1
    5.4 周期来压的顶板力学模型 2
    5.5 支架受力分析
    5.6 液压支架抗倒稳定性分析
    5.7 液压支架抗滑稳定性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大倾角煤层综采面支架适应性现场试验
    6.1 试验工作面概况
    6.2 工作面设备选型及回采工艺
        6.2.1 工作面设备选型
        6.2.2 大倾角工作面回采工艺
    6.3 大倾角煤层综采的关键技术
        6.3.1 液压支架稳定性分析
        6.3.2 液压支架防倒防滑
    6.4 支架承载特性与适应性分析
        6.4.1 支架支护阻力的频率分布
        6.4.2 支架初撑力工作特性与适应性分析
        6.4.3 支架末阻力工作特性与适应性分析
        6.4.4 液压支架整体平均受力分析
        6.4.5 老顶周期来压监测结果分析
    6.5 开采效果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4)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覆岩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大倾角煤层开采国内外历史沿革与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大倾角煤层开采的历史沿革与研究现状
        1.2.2 国外大倾角煤层开采的历史沿革与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
    1.4 研究目标
2 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矿压显现与覆岩空间活动规律
    2.1 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2.2 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覆岩空间变形、破坏和运移规律
        2.2.1 直接顶变形、破坏和运移规律
        2.2.2 老顶变形、破坏和运移规律
        2.2.3 高位岩层空间变形、破坏和运移规律
    2.3 小结
3 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覆岩空间结构特征
    3.1 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顶板倾向破坏结构特征
        3.1.1 倾斜砌体结构的形成机理
        3.1.2 倾斜砌体结构的分布特点
    3.2 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顶板走向破坏结构特征
    3.3 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覆岩空间结构
        3.3.1 覆岩空间“壳体结构”特征
        3.3.2 覆岩空间“壳体结构”破断和运移
    3.4 小结
4 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覆岩空间结构稳定性分析
    4.1 大倾角煤层采场倾斜砌体结构动力学方程
        4.1.1 倾斜砌体结构力学模型
        4.1.2 倾斜砌体结构的运动特征
        4.1.3 倾斜砌体结构动力学方程
        4.1.4 倾斜砌体结构运动与“顶板-支架-底板”系统失稳
    4.2 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覆岩空间“壳体结构”稳定性分析
        4.2.1 “壳体结构”力学模型
        4.2.2 “壳体结构”稳定性分析
        4.2.3 覆岩空间“壳体结构”失稳模式
        4.2.4 覆岩垮落高度的确定
    4.3 小结
5 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覆岩空间承载结构失稳准则及致灾机理
    5.1 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覆岩承载结构
        5.1.1 承载结构动态演化特征
        5.1.2 承载结构沿倾斜方向上的分区特点
        5.1.3 “壳体”与“倾斜砌体”相互作用
    5.2 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覆岩承载结构失稳准则及致灾机理
        5.2.1 承载结构失稳准则
        5.2.2 承载结构失稳致灾机理
    5.3 小结
6 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覆岩结构稳定性控制现场试验
    6.1 大倾角硬顶软底软煤长壁开采实践
        6.1.1 矿井概况
        6.1.2 工作面生产技术条件
    6.2 大倾角硬顶软底软煤长壁开采关键技术
        6.2.1 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覆岩结构稳定性分析
        6.2.2 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覆岩结构控制的关键技术
    6.3 经济与社会效益
    6.4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快速推进长壁工作面覆岩失稳运动的动态时空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快速推进长壁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2.1 神东矿区地质条件概述
    2.2 上覆岩层力学性质
    2.3 神东煤层地质条件分类
    2.4 快速推进工作面开采技术现状
    2.5 本章小结
3 快速推进条件下采场覆岩运动时空演化规律数值模拟
    3.1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3.2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参数
    3.3 数值计算方案与步骤
    3.4 模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快速推进条件下采场覆岩失稳运动的动态时空规律相似模拟
    4.1 相似实验原理
    4.2 相似实验目的与设备
    4.3 相似实验方案与参数
    4.4 模型的铺设与开挖
    4.5 相似实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快速推进条件下采场覆岩失稳时空运动的力学模型
    5.1 采空区下沉盆地
    5.2 覆岩运动规律的力学分析方法
    5.3 覆岩静态沉降模型
    5.4 动态模型的定义
    5.5 上覆岩层中点的运动模型
    5.6 本章小结
6 浅埋煤层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矿压显现规律影响的分析
    6.1 工作面概况
    6.2 研究目的与内容
    6.3 研究方法与仪器
    6.4 矿压规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大倾角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区段煤柱合理尺寸优化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大倾角综放开采区段煤柱合理尺寸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1.2.2 大倾角煤层煤柱强度理论研究现状
        1.2.3 大倾角煤层煤柱载荷理论研究现状
    1.3 大倾角综放开采区段煤柱合理尺寸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倾角综放开采采场矿压显现规律及煤柱结构特征
    2.1 大倾角综放开采采场矿压显现规律
        2.1.1 大倾角综放开采上覆岩层破坏的三带性和非对称性
        2.1.2 大倾角综放开采采场上覆岩层的运动规律
        2.1.3 大倾角综放开采采场矿压显现特征
    2.2 大倾角综放开采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理论分析
        2.2.1 采场走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2.2.2 采场倾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2.2.3 煤层倾角对侧向支承压力分布的影响
    2.3 大倾角综放开采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2.3.1 数值模拟基本原理
        2.3.2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2.3.3 不同埋深条件下采场上、中、下部走向支承压力分布
        2.3.4 不同埋深条件下采场倾向支承压力分布
    2.4 大倾角综放开采区段煤柱与围岩结构特征分析
        2.4.1 区段煤柱的形成
        2.4.2 区段煤柱上覆岩层破断特征
        2.4.3 老顶断裂形成“砌体梁”小结构保持稳定的条件
第三章 大倾角综放开采区段煤柱合理尺寸理论研究
    3.1 区段煤柱受力规律研究
        3.1.1 区段煤柱受力状态分析
        3.1.2 极限平衡理论
        3.1.3 大倾角煤层区段煤柱塑性区特征分析
        3.1.4 煤柱塑性区宽度影响因素分析
    3.2 区段煤柱强度理论分析
        3.2.1 煤柱强度
        3.2.2 煤柱强度理论计算
        3.2.3 影响区段煤柱强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3.2.4 巷道掘进及采动影响对区段煤柱强度的破坏和影响
    3.3 区段煤柱载荷理论分析
        3.3.1 煤柱载荷
        3.3.2 大倾角特厚煤层区段煤柱载荷的特殊性
        3.3.3 影响区段煤柱载荷的主要因素分析
    3.4 大倾角综放开采区段煤柱合理尺寸确定
        3.4.1 区段煤柱宽度确定的方法概述
        3.4.2 区段煤柱合理尺寸理论确定
    3.5 大倾角综放开采区段煤柱稳定性分析
        3.5.1 含弱面煤柱稳定性分析
        3.5.2 煤柱稳定性的时间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基于有限差分法的区段煤柱合理尺寸数值模拟研究
    4.1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与模型建立
        4.1.1 数值模拟计算准则
        4.1.2 数值模拟方案
        4.1.3 数值模拟模型
    4.2 回采巷道开挖对区段煤柱稳定性的影响
        4.2.1 回采巷道掘进期间煤柱变形破坏分析
        4.2.2 回采巷道掘进期间煤柱垂直应力分布特征
    4.3 上区段工作面回采对区段煤柱稳定性的影响
        4.3.1 上区段工作面回采时煤柱变形破坏分析
        4.3.2 上区段工作面回采时煤柱垂直应力分布特征
    4.4 二次采动对区段煤柱稳定性的影响
        4.4.1 二次采动时煤柱变形破坏分析
        4.4.2 二次采动时煤柱垂直应力分布特征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7)长壁采场覆岩“O”型空间结构及相关矿山压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与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覆岩“O”型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演化
    2.1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
    2.2 采场覆岩“O”型空间结构动态破裂过程实测研究
    2.3 覆岩“O”型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演化
    2.4 本章小结
3 覆岩“O”型空间结构的运动与矿山压力分布的关系
    3.1 覆岩“O”型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
    3.2 采场最大支承压力的理论研究
    3.3 覆岩“O”型空间结构运动过程中的矿山压力分布
    3.4 本章小结
4 影响覆岩“O”型空间结构运动与矿山压力分布的主要因素
    4.1 关键层的作用
    4.2 岩性对覆岩“O”型空间结构演化高度的影响
    4.3 覆岩“O”型空间结构与煤岩层倾角效应
    4.4 采深和基岩厚度对覆岩“O”型空间结构发育高度的影响
    4.5 采高对覆岩空间结构高度演化的影响
    4.6 工作面采空区跨度对覆岩空间结构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覆岩“O”型空间结构观点的验证与应用
    5.1 微地震揭示的采场覆岩空间结构破裂特征
    5.2 覆岩“O”型空间结构观点与条带开采
    5.3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西山矿区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近距煤层群开采的定义及判别方法
        1.2.2 近距煤层群上行式开采方面的研究
        1.2.3 近距煤层群下行式开采方面的研究
        1.2.4 近距煤层群开采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及支护技术
        1.2.5 研究的不足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西山矿区巷道围岩基础参数现场测试研究
    2.1 地应力测试与分析
        2.1.1 测量方法及装备
        2.1.2 地应力分布特征分析
    2.2 围岩强度测量与分析
        2.2.1 测量方法
        2.2.2 测量结果及分析
        2.2.3 煤岩体强度分布特征分析
    2.3 巷道顶板围岩结构特征观测与分析
        2.3.1 测量方法
        2.3.2 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围岩活动机理研究
    3.1 煤柱应力底板传递规律研究
        3.1.1 煤柱稳定性分析
        3.1.2 煤柱应力底板传递规律的理论研究
        3.1.3 煤柱应力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3.1.4 煤柱应力底板传递特征数值分析
    3.2 近距上煤层采后底板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3.2.1 底板屈服破坏深度的理论分析
        3.2.2 算例分析
        3.2.3 岩体强度对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围岩活动规律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4.1 相似模型试验方案
        4.1.1 试验方案
        4.1.2 监测方案
    4.2 近距上煤层开采模拟试验研究
        4.2.1 第1 个工作面开挖
        4.2.2 第2 个工作面开挖
    4.3 近距下煤层开采模型试验研究
        4.3.1 第1 个工作面开挖
        4.3.2 第2 个工作面开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距煤层巷道布置方法与顶板稳定控制原理研究
    5.1 近距下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方法
        5.1.1 常用回采巷道布置法缺陷分析
        5.1.2 近距下部煤层回采巷道新式布置法
        5.1.3 错距确定方法的研究
        5.1.4 错距的确定原则
        5.1.5 错距的确定方法
    5.2 近距煤层顶板稳定控制原理
        5.2.1 近距下煤层顶底板岩体强度损伤劣化特征分析
        5.2.2 采动底板岩体强度劣化特征分析
        5.2.3 采动底板岩体弹性模量的获取
        5.2.4 近距下煤层回采巷道顶板稳定性控制力学原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距煤层开采巷道围岩稳定控制试验研究
    6.1 矿井地质概况
        6.1.1 地层分布特征
    6.2 南九采区近距煤层开采现状
        6.2.1 近距煤层采掘现状
        6.2.2 下煤层回采巷道维护状况
        6.2.3 近距下部73902 两巷变形破坏原因分析
    6.3 南九采区近距73903 皮带巷试验
        6.3.1 确定下部73903 两巷布置形式
        6.3.2 确定下部73903 两巷内错距大小
        6.3.3 73903 试验工作面地质参数评估
        6.3.4 基于数值模拟试验的内错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6.3.5 73903 皮带巷锚杆锚索锚固力试验
        6.3.6 73903 皮带巷支护设计
        6.3.7 73903 皮带巷围岩控制效果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采场边界覆岩损伤破坏特征及渗透性演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1.4 主要创新点
2 采场边界影响区的分区特征
    2.1 采场边界影响区的应力分区特征
    2.2 采场边界影响区的变形分区特征
    2.3 采场边界影响区的渗透性分区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采场边界影响区采动应力路径特征
    3.1 采动覆岩垮落与压实的模拟方案
    3.2 采场边界影响区采动应力路径
    3.3 本章小结
4 采场边界影响区覆岩裂隙发育规律
    4.1 采动覆岩下沉与变形
    4.2 采动覆岩裂隙发育机理
    4.3 采动裂隙发育实例分析
    4.4 小结
5 采动损伤岩石与裂隙渗透率演化模型
    5.1 损伤岩石与裂隙渗透率的理论模型
    5.2 采动应力路径下岩石三轴渗流实验
    5.3 采动损伤岩石渗透率演化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采场边界影响区覆岩渗透性演化规律及控制
    6.1 采动覆岩损伤破坏特征及裂隙发育规律
    6.2 采动覆岩渗透性演化规律及分区特征
    6.3 边界影响区采动覆岩渗透性控制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浅埋薄基岩上下层同步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论文的背景与意义
        1.1.1 论文的背景
        1.1.2 论文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浅埋深薄基岩厚表土层开采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煤层群协调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1.2.3 煤层群采区巷道布置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浅埋深薄基岩煤层群开采关键层力学分析及破断失稳特征
    2.1 浅埋深薄基岩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关键层分类
        2.1.1 煤层间无明显关键层结构
        2.1.2 煤层间单一关键层结构
        2.1.3 煤层间复合关键层结构
    2.2 浅埋深薄基岩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关键层破断失稳特征
        2.2.1 煤层群开采煤层间单一关键层结构的破断特征
        2.2.2 煤层群开采煤层间复合关键层结构亚关键层群破断同步的破断特征
    2.3 浅埋深薄基岩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工作面来压力学分析
        2.3.1 工作面初次来压力学分析
        2.3.2 工作面周期来压力学分析
    2.4 小结
3 浅埋深薄基岩煤层群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3.1 浅埋深薄基岩煤层群开采关键层结构对矿压显现影响
        3.1.1 UDEC 数值模型
        3.1.2 关键层结构对矿压规律影响
        3.1.3 模拟结果对比
    3.2 “基载比”对浅埋深薄基岩煤层群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影响
        3.2.1 UDEC 数值模型
        3.2.2 基载比对矿压显现影响
        3.2.3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3.2.4 煤层及顶板垂直位移应力分布规律
        3.2.5 现场观测分析
    3.3 小结
4 上下煤层同采工作面的合理错距研究
    4.1 长壁工作面底板岩体破坏范围分析计算
        4.1.1 半无限体上均布载荷问题求解
        4.1.2 长壁工作面底板岩层破坏深度范围分析
        4.1.3 长壁工作面底板岩层破坏深度 Flac3D 模拟
    4.2 地质雷达实测长壁工作面底板岩层破坏深度
        4.2.1 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
        4.2.2 井下应用的可行性及理论计算
        4.2.3 地质雷达现场应用实践
        4.2.4 探测图像分析处理
    4.3 工作面推进方向上煤层底板应力分布规律
    4.4 上下煤层同采工作面的合理错距数值模拟研究
        4.4.1 理论分析
        4.4.2 模型的建立
        4.4.3 模型结果分析
    4.5 小结
5 煤层回采巷道合理布置方式模拟研究
    5.1 上工作面两侧底板应力分布规律
    5.2 同采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方式选择
    5.3 外错式巷道布置合理错距的确定
        5.3.1 巷道两帮应力分布规律模拟结果分析
        5.3.2 巷道顶底板应力分布规律模拟结果分析
        5.3.3 巷道顶底板及两帮位移变形规律模拟结果分析
        5.3.4 巷道围岩破坏分布范围模拟结果分析
    5.4 小结
6 工程实践
    6.1 煤层群回采工艺及同采技术措施研究
        6.1.1 开采条件
        6.1.2 工作面巷道布置
        6.1.3 工作面回采工艺
        6.1.4 工作面顶板管理
        6.1.5 工作面回采巷道超前支护维护
    6.2 12108 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
    6.3 12108 回采巷道围岩位移变形监测分析
        6.3.1 观测方法
        6.3.2 观测结果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成果

四、倾斜长壁工作面老顶岩层破断规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薄及中厚急倾斜煤层长壁综采覆岩运动规律与控制机理研究[D]. 屠洪盛. 中国矿业大学, 2014(12)
  • [2]高应力沿空掘巷切顶卸压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D]. 戚福周.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大倾角煤层综采面围岩活动规律与支架适应性研究[D]. 温明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05)
  • [4]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覆岩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D]. 解盘石. 西安科技大学, 2011(01)
  • [5]快速推进长壁工作面覆岩失稳运动的动态时空规律研究[D]. 李西蒙.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2)
  • [6]大倾角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区段煤柱合理尺寸优化与研究[D]. 王旭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2)
  • [7]长壁采场覆岩“O”型空间结构及相关矿山压力研究[D]. 马其华. 山东科技大学, 2005(08)
  • [8]西山矿区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D]. 张剑.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8)
  • [9]采场边界覆岩损伤破坏特征及渗透性演化规律[D]. 余伊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10]浅埋薄基岩上下层同步开采技术研究[D]. 李福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05)

标签:;  ;  ;  

倾斜长壁工作面老顶岩层断裂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