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示“明天”和“昨天”的词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盛益民[1](2014)在《吴语绍兴柯桥话参考语法》文中认为本论文是一篇描写吴语绍兴柯桥话的参考语法。全文一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为音系部分,第三章到第八章讨论与句法结构相关的系列问题,第九章讨论语义范畴,最后一章是全文的总结。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绍兴柯桥以及绍兴柯桥话,同时进行了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及本项研究所使用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主要关注柯桥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以及音节结构。第三章讨论了柯桥话的词、词类和构词法。文章首先根据类型学的操作方法区分了“句法词”和“音系词”,然后在“句法词”的基础上讨论了柯桥话的词类和构词法。第四章主要讨论做论元的名词性短语。名词性短语的扩展主要有两类:受定语修饰和并列。本章先后讨论了外延性定语(包括“指量名”短语、“数量名”短语、领属定语等)、内涵性定语、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以及名词性成分的并列。第五章主要考察做谓语的谓词性短语。先是介绍了动词、形容词和状态词这三类不同的谓词,接着讨论了动补结构、动宾结构、连动结构等谓词性结构,最后讨论了谓词性成分的指称化以及并列。第六章讨论柯桥话的简单句。先是讨论了简单句中论元关系的整合及调整,然后介绍了副词性的修饰语,最后讨论了话题成分和焦点表达。第七章研究柯桥话的复杂句和复合句,先后介绍了补足语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和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包括关系从句和同位语从句)、补语从句、主从复杂句、主次复杂句和并列复合句。第八章介绍柯桥话的句类,分别讨论了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同时讨论了与句类密切相关的句末语气词。第九章讨论了柯桥话的否定、体、情态、量、比较和比拟等重要的语义范畴。第十章总结了柯桥话的语序类型特征。
伍铁平[2](1993)在《表示“明天”和“昨天”的词的类型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语文建设》1991年第8期刊出拙文《语言类型学》后,一些读者给我来信,希望进一步了解这门学科的内容。现举二例,对语言类型学作深一步的阐释,以便引起读者的兴趣,进而开展这方
于秀金[3](2013)在《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时体研究 ——时体共性与ERS时体结构》文中认为时与体一直是当代语言学中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难点,相比时的研究,学界对体的研究和争论更多,学者们对体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并没有达成共识。体的概念被用来解释不同语法层次的成分或结构所表达的时间特征或现实中的各种情形,动词(或动宾短语)层面的如动词体、词汇体以及情状体,句子层面的如语法体和视点体,前者是对动词或动宾短语的时间语义特征或内在情状的描写,后者则是句子层面不同语法手段所表达的现实情状的进程或状态。国外学者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体的理论系统、形式语义学以及ERS时间理论等几个方面对时或体进行了探讨,但大多数学者们所构建的体系统中的子类存在重叠现象,并未形成较严格的体对立,体系统缺乏逻辑性,即使是英语,时与体也未得到逻辑系统化。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汉语是否有时与体范畴以及时与体系统的建立方面,学者们所建立的时体系统各不相同,同时也存在从英语和俄语中搬用时体概念的现象,汉语的时体系统以及时与体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明晰。总体来看,以往的一般时体研究以及采用ERS时体理论的研究仍不完善,学界至今尚未建立起一个具有跨语言普适性的ERS逻辑模型。这些问题主要与时与体的定义差异、没有区分不同体类型的语言以及时体系统构建缺乏较严格的逻辑框架等原因有关。鉴于国内外对英汉时体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最大限度地寻求语言形式与时体意义之间的关系,本文采取时体统一研究观,将时与体定义为句子层面的语义范畴,采用功能和形式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吸取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形式语义学以及生成语法中的有关理论或假设,以求描写和解释的全面性。本文在世界语言时体编码手段与时体类型、英汉俄时体系统与时体蕴涵共性、时体ERS逻辑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具体为以下几点:(1)时体的跨语言编码方式主要包括词缀、功能词、助动词、音调、非词缀语素以及逆被动态,尽管时体的跨语言编码呈多样性,但从编码方式与时体意义的关系来看,象似性原则尤其是顺序象似很大程度上起了促动作用。从世界语言的时类型角度看,英语和汉语均是非典型的二分时和三分时,但都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的表达手段。如果从语法化程度看,英语的时是“过去/非过去”的对立,汉语的时是“将来/非将来”的对立。从世界语言的体类型角度看,英汉语的体均是基于时间视点的“现实体/非现实体”对立,斯拉夫语族的俄语、波兰语以及捷克语中的体是基于空间视点的“完整体/非完整体”对立,这两种体类型都属于高层次的上位体义对立,每种体义都包含各自的下位体义。(2)在时与体关系上,英语、汉语、缅甸语、曼尼普尔语以及图康伯西语遵循“将来时蕴涵非现实体”的逻辑关系,俄语、波兰语以及捷克语遵循“现在时蕴涵非完整体”的逻辑关系,这两条逻辑蕴涵关系中分别出现“将来时+现实体”和“现在时+完整体”不合法的“四缺一”格局。英汉语和俄语的体类型差异以及时体蕴涵关系可归因于不同的时间认知模式。英汉语属于自我移动模式或上行时间语言,俄语属于时间移动模式或下行时间语言,但两种模式的共同点是均选择静态参照物,英汉语以静态时轴上的点或段为参照,即时间视点体,俄语以静态现实世界(空间)中的点或段为参照,即空间视点体。(3)英语、汉语及俄语的时体系统均可用ERS关系加以刻画,这三种语言的基本ERS时体结构全部在ERS逻辑模型中。根据本文的描写,英汉语时体意义所实现的ERS关系均为33种,这是英汉语时体表达的一种语义共性。俄语的时体组配数量与时体ERS关系数量远远少于英汉语,原因在于,英汉语现实体/非现实体的对立与RE关系无关,RE关系只对下位体义起单一限制作用,而俄语完整体/非完整体以及各自下位体义均由RE关系决定,RE关系同时影响上位体义和下位体义,起双重限制作用,从而排除了不符合要求的ERS关系。研究表明,时体ERS模型具有较强的阐释力,英汉语中某些与时体有关的难题可以通过ERS模型得到较好的解释。(4)英语和汉语简单句中的时间状语在语义-句法上有共性也有差异。在语义共性方面,英汉时间状语与时均无直接关系,时间状语本质上是一个修饰参照时间R或事件时间E的修饰语;英汉时间状语所修饰的参照时间R与句子的时所触发的参照时间R发生冲突均会生成不合法语句。在语义差异方面,英语句首时间状语倾向于修饰R,句尾的则可修饰R或E,而汉语由于语序限制,句首时间状语可修饰R或E;英语时间状语修饰R或E会引发句子歧义,而在含有句首时间状语和时间助词“过”的汉语歧义句中,“过”约束还是引入一情状变量既是歧义原因,也是决定句首时间状语修饰R或E的必要条件。在句法表现上,英汉时间状语均可看作附加语,修饰R的时间状语嫁接在AspP上,修饰E的则嫁接在VP或vP上,汉语句首时间状语则经话题化驱动前移而成。“结构同构原则”并非是汉语中制约算子取域的绝对普适性原则,因为逆序辖域解读方式在汉语中有时也是允许的。英语非频率性时间状语(或汉语时量补语)是一种非选择性变量约束算子,时算子和否定算子属于简单命题变量约束算子,体算子则是选择性变量约束算子。当不同类型的算子在同一逻辑式中共现时,逻辑式有两个限制:时算子、句子体算子和动词体算子的辖域总会构成一个从宽域到窄域的等级;辖域等级上的相邻算子需遵守“语义兼容性原则”,相邻算子或其所约束的变量之间的语义兼容性是逻辑式和语句均合法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具有语言类型学和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一方面,所构建的英汉时体系统填补了可见文献中英汉语时体系统没有同步统一解释的空白,时体蕴涵关系的发现既弥补了学界以往对时与体关联性研究不足的缺憾,也丰富了时体的类型学成果,对时体的进一步跨语言类型学研究提供了启示和借鉴。另一方面,本文基于事件时间E和参照时间R均可为时点和时段的描写方法,建立了一个具有跨语言普适性的ERS时体逻辑模型,既丰富和完善了ERS理论,也为时体的个性和共性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时体与ERS的语义关联探讨澄清了以往传统语法中有关时与体的疑惑和难题,可为英语教学、汉语教学、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理论指导。
卢恩兰[4](2020)在《关岭方言疑问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关岭方言疑问句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获取语料,在此基础上,借鉴普通话和其他汉语方言疑问句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以及文献法等方法,首次对关岭方言疑问句进行较为系统地描写与分析,力图从多角度对关岭方言疑问句进行深入分析以丰富西南官话的语法研究。本文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大致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关岭县的地理历史、方言音位系统以及关岭方言目前的研究现状等内容。正文部分由四个章节组成。其中,第一章主要讨论关岭方言表达疑问范畴的手段,关岭方言表达疑问范畴的手段有语调手段、词汇手段和语法手段;第二章主要讨论关岭方言疑问句的类型,关岭方言疑问可分为是非疑问句、选择疑问句、正反疑问句和特指疑问句,本章还讨论了各个类型的疑问焦点和疑问程度;第三章主要讨论关岭方言疑问句的非疑问功能,关岭方言疑问句的非疑问功能可分为疑问词的非疑问功能和疑问句的非疑问功能,主要有陈述、指令、拒绝、感叹以及一些基础的人际互动功能等;第四章主要讨论关岭方言疑问句的类型学特征,并用分析性的眼光来分析关岭方言疑问句。结语部分概括文章的主要结论,指出文章不足之处以及将来想要努力的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为语料创新和研究思路创新。语料创新,关岭方言属西南官话川黔片中的黔中小片,目前没有关于这个方言小片的研究成果,本文首次以关岭方言疑问句为对象进行描写分析,也首次对黔中小片方言疑问句进行语料收集,所以在语料上有所创新;研究思路创新,以往的疑问句研究中,大多只描写疑问句的分类,本文不仅运用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分析了关岭方言疑问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内容,还运用了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将关岭方言疑问与其他西南官话的疑问句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关岭方言疑问的类型学特征。
王越[5](2020)在《沈阳方言语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语共分上中下三编十二章。绪论共分三小节,第一节为沈阳概况,第二节为东北方言研究综述及沈阳方言研究综述,第三节为本文研究目的、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上编为沈阳方言词类研究。从名词、动词、副词、介词和连词四个方面进行描写。第一章名词,描写沈阳方言名词的构词法重叠、儿化和附加,以及对沈阳方言名词的特殊小类时间词和方位词进行描写,其中主要论述方位词“里”的再附缀化过程。第二章动词,描写动词的重叠,泛义动词“整”,以及动词“属于”—从包含动词发展为一个话语标记。第三章副词,描写沈阳方言中频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第四章介词与连词,描写沈阳方言介词系统和连词中的并列连词、选择连词、因果连词、假设连词、条件连词以及转折连词。中编为沈阳方言范畴分析。从指示范畴、情态范畴和程度范畴三个范畴进行论述。第五章指示范畴,描写人称指示和行为回指。第六章情态范畴,从情态词、和情态构式两个个方面描写了沈阳方言情态系统,情态词包括“愿意、得意、喜欢、愿意、指定、稀的、兴、待、敢是”9个情态词,情态构式包括“VC了、V得了、X得过儿了”3个情态构式。第七章程度范畴,从程度副词,程度补语以及拟声词的程度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程度副词包括“老、贼、精、黢、恶、瓦”9个程度副词,程度补语包括“去了、完了、老了、屁了、够呛”5给程度补语,具有程度性的拟声词包括“嗷嗷、哇哇、嘎嘎、呜呜”4个拟声词。下编为沈阳方言语法个案考查。第八章描写沈阳方言时间名词“前儿”和“头儿”的多功能性及其语法化过程。第九章对沈阳方言“咱们”的人称包括性进行研究,沈阳方言“咱们”可用于表达排除性的语义,也就是“咱们”可以表达不包括听者的人称指称模式,条件是说出“咱们”的说话者必须同时确信听话者能够清楚辨识这个“咱们”表达的集合中的每个个体,即“咱们”的所指必须具有个体指称上的“可辨识性”。第十章对沈阳方言中介词悬空现象进行研究。本章描写沈阳方言介词悬空的现象,结合其他方言介词悬空的现象列出介词悬空的等级序列,并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来谈介词悬空的制约条件。第十一章对沈阳方言“俩”进行研究,沈阳方言中“俩”有主观性用法,没有客观真值语义,不表双数“两个”,“俩”是沈阳方言里一个意外情态标记,给句子带来主观意外色彩,“俩”的演化过程是经过介词后相邻句位,意外情态语境重新分析,最后类推扩展完成。第十二章对沈阳方言情态词“能”的多样性用法及其演变进行研究。沈阳方言“能”从实义动词发展来,先出现动力情态用法,再发展出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用法,沈阳方言“能”的用法在汉语方言中具有独特性,但其演变符合世界语言发展规律,通过对沈阳方言“能”的个案描写,补充并细化现代汉语方言情态语义地图。结语和余论,指出本文主要观点与创新,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刘立峰[6](2020)在《凌云壮语参考语法》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是一篇以百色凌云壮语为研究对象的参考语法,是在田野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凌云壮语的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语义范畴等进行地全面、系统的共时描写。全文一共分为10章。第1章为绪论部分,第2章为音系部分,第3章到第8章讨论与句法结构相关的系列问题,第9章讨论语义范畴,最后一章是全文的总结。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凌云及凌云壮语,以及文献综述,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2章主要描写凌云壮语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以及音节结构。第3章讨论凌云壮语的词、词类和构词法。第4章讨论做论元的名词及名词性短语。包括名词性短语的扩展形式:受定语修饰和并列;描写和讨论凌云壮语的外延性定语(包括“量名指”短语、“数量名”短语、领属定语等)、内涵性定语、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以及名词性成分的并列。第5章讨论做谓语的谓词性短语。描写凌云壮语动词、形容词和状态词等谓词,讨论动补结构、动宾结构、连动结构等谓词性结构,介绍谓词性成分的指称化以及并列。第6章描写凌云壮语的简单句。描写凌云壮语简单句中论元关系的整合及调整和副词性的修饰语,论凌云壮语的话题成分和焦点表达。第7章考察凌云壮语的复杂句和复合句,描写分析凌云壮语的补足语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和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包括关系从句和同位语从句)、补语从句;介绍凌云壮语的主从复杂句、主次复杂句和并列复合句。第8章介绍凌云壮语的句类,考察凌云壮语的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以及与句类密切相关的句末语气词。第9章讨论凌云壮语的否定、体、情态、量、比较和比拟等语义范畴。第10章总结
周发成[7](2019)在《热额纳羌语参考语法》文中认为热额纳是羌语地名z(?)la的音译,指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洼底乡所辖以热额纳寨为代表的一条近百平方公里的沟域,距省会成都市250余公里,距茂县县城50余公里,全部为高山峡谷区。包括热额纳(即三寨村)、雅主寨村和二岔河村及其10余个自然寨组成,沟域人口近1000人,均为羌族。其中热额纳(三寨村)最大,90余户,近500人。沟域内完全用羌语交流,外出时可以用汉语交流,其中老年人、妇女儿童汉语交流困难。属于羌语北部方言曲谷土语区域范围,可以在北部方言区无障碍交流,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完整保留羌语言文化的羌族聚居地。本论文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指导,综合采用了多种语言研究方法,共时语言描写法、语言类型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法化理论、词汇化理论等现代语言学理论方法,通过实地田野调查自然语料和记录自身母语材料相结合的第一部关于岷江支流黑水河东岸羌族地区羌语的系统描写语法,将填补黑水河东岸羌语研究的空白,对保护濒危羌语言和中国国家语言保护工程等有重大意义。本论文共7章,分别为: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羌族和羌语羌文概况、史承脉络、文化习俗及本文羌语调查点热额纳村羌寨历史文化等。与此同时,还简介了羌语研究的历史,本文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第二章音位系统:热额纳羌语的语音较复杂,有40个辅音音位、35个长辅音、46个复辅音、27个节尾单短辅音、11个节尾复辅音。有35个单元音、57个复元音。有轻音,没有别义声调,只有习惯音高。音节结构有14种类型。第三章构词法:热额纳羌语构词上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分别体现在单纯词和合成词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词汇。第四章词类:热额纳羌语的词可分13类,其中只有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是不可穷尽的,属于开放类;其它词类都可以穷尽,是封闭类。本章简要描写和分析每类词的形式、意义、语法范畴和句法功能。笫五章形态:本章简要对热额纳羌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形态进行了概要描写分析,揭示其特点和规律。第六章句法:本章主要讨论句法成分、单句和复句。第七章语料,主要分类记录了支撑论文的近四千余条词汇和语法材料。本论文的主要价值意义是:填补岷江一级支流黑水河东岸羌语研究专着成果空白,也填补了国家语言保护工程调查点空白。有助于羌语研究的深化。通过热额纳羌语语料的描写、研究、公布,丰富羌语研究的材料、观点、思路,有助于整个羌语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有助于语言类型学研究。对热额纳羌语语法的系统研究,将为语言类型学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个案,能促进对人类语言共性与差异的研究。有助于语言接触理论的研究。现代羌语与汉语、藏语等不仅有历史同源,而且都有密切接触,其语言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异,有什么规律,这些问题的揭示有助于语言接触理论研究。为羌语的历时研究提供重要基础。参考语法侧重于对一种语言的共时特征进行系统的剖析,这是语言历时研究的基础。共时研究越深入,历时研究的根基就会越牢固。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羌语本体研究的深入,不仅有助于羌汉双语教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对处于濒危羌语的抢救及对羌族语言文化的抢救、传承与发展和国家语言资源保护都有积极作用。
唐玉环[8](2018)在《邵阳方言“唔是”“冇是”并存现象及其理据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否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义、语法范畴。与普通话的否定判断只有“不是”一种形式相比,湖南邵阳方言的判断动词“是”的否定形式有“唔是”和“冇是”两种,因此在邵阳方言中否定判断呈现出“唔是”“冇是”并存的现象。本文在详细描写“唔是”“冇是”的语法分布和语义区别的基础上,试图从否定词的组配规律、否定判断的跨方言比较、否定判断的跨语言比较等多个角度来解释邵阳方言“唔是”“冇是”并存现象形成的理据。全文共分六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确定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指出本文研究的学术背景,回顾汉语否定范畴的研究成果概况;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邵阳方言“唔是”“冇是”并存及相关现象。本章以普通话中的“是”与“是”的否定形式“不是”“没是”的意义和功能为参照,对邵阳方言中的否定判断形式“唔是”和“冇是”的分布与功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本章的结论是,在邵阳方言中,“唔是”与“冇是”表现出功能上的对立,“唔是”侧重在主观表达,“冇是”侧重在客观表达;“唔是”侧重主观推导,“唔是”进一步虚化,可以引导假设句、虚拟语气句和选择句中的从句;“冇是”侧重客观陈述,可以引导叙实性的并列关系从句。当在特定的非强调语境和虚拟语境中,“唔是”“冇是”主客观的对立消失,呈现出中和的状态。“唔是”与“冇是”存在功能区别的原因在于:否定判断既具有主观性,也具有客观性,否定判断还具有逻辑关联作用。第三章:从邵阳方言的否定组配看“唔是””“冇是”并存的理据。本章以普通话中“不””“没”与动词、形容词的组配为参照,对邵阳方言的否定词“唔”“冇”与常用动词、形容词的组配进行考察,以了解“唔是”“冇是”在邵阳方言否定组配中的地位。本章的结论是:邵阳方言中的“唔”“冇”与动词、形容词的组合搭配与普通话中的“不”“没”大体上是一致的。邵阳方言否定词“唔”“冇”的语法意义可以概括为:“唔”否定无界成分,“冇”否定有界成分;“唔”表达主观否定:“冇”表达客观否定。但有少数几个高频词例外,除了“是”之外,如“不好”可以说“冇好”和“唔好”,但“不要紧”习惯上说“冇紧”。从否定组配来看,“唔是”“冇是”并存的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方言表达在主客观情态区分上更为细致,“冇是”主要表达客观否定判断,“唔是”主要表达主观否定判断;二是“冇是”还可能受到高频使用的应答词“冇有””“冇紧”类推作用的影响,“冇是”从而类推至陈述句中并得到大量使用;“唔是”的功能受到挤压,主要应用在非陈述句中。第四章:从跨方言的比较看“唔是”“冇是”并存的理据。本章将52种相关汉语南方方言否定判断的表达方式归纳为7种类型。南方方言否定判断的形式有“唔是”“冇是”“没是”“无是”“不是”等多个形式。这些不同的否定判断形式在各方言中的分布具有不平衡性,有的方言只有一种形式,有的方言两种形式并用,有的方言是三种形式并用。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有二个:一是某种方言自身否定词的演化作用;二是共同语的否定词对方言产生了的巨大影响。邵阳方言“唔是”“冇是”并用现象形成的原因有三个,①外部动因:南方方言存在否定向普通否定延伸;②内部动因:否定词并存竞争后的语义分化;③演变方式:高频词的优先词汇扩散。第五章:从跨语言的比较看“唔是”“冇是”并存的理据。本章将汉藏语系54种语言的“是”“有”的否定进行比较归类,以考察邵阳方言“冇是”“唔是”并存的否定判断类型与汉藏语系语言否定判断的共性与特性。汉藏语系诸语言“是”“有”与否定标记的组合类型有9种。根据现有的资料,汉藏语系很多语言的判断与情态有关。本文涉及的54种语言中,有20种语言的判断动词不止一个,这些语言通过不同的判断动词来表达情态。邵阳方言否定判断的不同情态功能是通过使用不同的否定词与同一个判断动词的组合来实现的。从跨语言的比较来看,邵阳方言“唔是”“冇是”的形成是汉藏语系语言在表达中重视判断情态的体现,是表义需要趋动下的语义精细化的体现。第六章:结语。总结全文,概括全文的核心观点,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综合全文,邵阳方言“唔是”“冇是”的主要区别在于:“唔是”侧重主观否定判断,“冇是”侧重客观否定判断。造成二者并存的理据主要有四个:①语义基础:判断动词“是”的主客观兼具性;②外部动因:汉语南方方言存在否定向普通否定延伸;③内部动因:否定词并存竞争后的语义分化;④演变方式:高频词“是”向存在否定的优先词汇扩散。附录部分为本人设计的方言否定的调查问卷。
郭中[9](2013)在《现代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别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主要围绕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别特征展开,对普通话和众多方言的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进行搜集和整理,同时在句法语义相互验证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语言类型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汉语方言与非汉语的比较,探求和总结现代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型学特点,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论文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是引论部分,交代一下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还有研究所需要用到的方法和理论,然后说明语料的来源。接着厘清一下论文中涉及到的连这个重要概念,即复句的概念和关联标记的概念。最后从多个角度对汉语复句关联标记研究已经有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了一个综述。第二章是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首先介绍一下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手段,看它主要用什么样的关联标记,是使用连词、副词、还是固化短语或者语序、语调等;再是关联标记的句法位置,是在句首、句中还是句末,是用在主语前还是主语后;最后是关联标记的模式类型,看是是“居中粘接式”还是“居端依赖式”或者“前后配套式”。第三章汉语普通话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研究,首先分类介绍普通话中不同类别的复句主要使用的关联标记情况,看其主要有哪些关联标记,然后再分类论述不同类别的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情况,总结出其标记模式的特点,并进行相关解释和说明。重点是后面对关联标记模式特点的总结和解释部分。第四章汉语方言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研究,首先分类介绍不同类别的复句在不同方言中主要使用的关联标记情况,这一部分是最基础核心的部分。我们把所有调查的方言中各类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搜集整理出来,然后尽可能详细地描写出来。我们安排的体例是以复句类别为纵线,每一类复句下面详细描写各大方言的这类复句的关联标记有哪些,并附上详细例子,每个例子后面附上与普通话相应的意思。本章第二块的内容是再以复句类别为纵线论述每一类复句在方言中的关联标记模式情况,总结出每一类复句的方言关联标记模式的特点,并进行相关解释和说明。第五章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型学特征,这一章以因果复句为例进行论述,将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与汉藏语系和中国境内的其他语系的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对比,同时也涉及一点其他语系的外语进行比较,总结出相关的类型学特征和共性表现,并进行了相关的理论解释。第六章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论文的结论和主要创新点在于,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归纳,总结出了普通话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优先序列等级是:(1)居中粘接式>前后配套式>居端依赖式另外我们通过对普通话中七大类复句的“居中粘接式”进行逐一考察后发现,标准的S(s1, Ms2)形式的“居中粘接式”在所有类别的复句中,其使用频率是最高的,而其他三个变体之间的使用频率整体上大致呈现如下序列:(2)S变体一(Sl°Ms2)>S变体二(Sl°M,S2)>S变体三(sl,M,s2)由此,我们可以参照显赫范畴的概念(刘丹青,2012)把“居中粘接式”看作是一个“显赫标记模式”。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对几大方言的调查,包括资料调查和实地田野调查,总结出了汉语方言中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的优先序列是:(3)前后配套式>居中粘接式>居端依赖式最后通过类型学的分析总结出了两个因果复句关联标记模式与语序之间的蕴涵共性,即:共性一:(VO&因-果语序)(?))(g-因句,果句Vg-因句,g-果)共性二:(OV&因-果语序)(?)(因句-g,果句)与此同时,我们对上述序列和蕴涵共性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动因解释和进一步验证。并预测了另两个可能的蕴涵共性:共性三:(VO&偏句-正句语序)(?)(g-偏句,正句Vg-偏句,g-正句)共性四:(OV&偏句-正句语序)(?)(偏句-g,正句)
李春风[10](2012)在《邦朵拉祜语参考语法》文中提出本文以拉祜语的邦朵拉祜纳方言(以下简称“邦朵拉祜语”)为研究对象,借鉴参考语法倡导的语言描写分析相结合原则,综合运用现代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并兼顾传统语法的研究范式,对邦朵拉祜语的语法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共时描写与分析。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是全文的解题。主要介绍拉祜族概况,包括地理分布、族源及族称、社会经济形态、文化习俗、语言文字以及语言使用情况;对国内外拉祜语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交待本文的研究设计路线、研究意义和价值,以及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等。第二章语音。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结构等的分析。重点对声母、韵母、声调的构成、数量及特点等进行详细描写和说明,总结了音节结构的类型。第三章构词法与借词。分句法构词和形态构词进行描写、分析,并分析借词的主要手段。第四章词类。共分十节,包括名词、代词、动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副词、关系助词、体助词和语气词等10个部分。对各词类的语法特征尽可能进行全面的描写。如:名词的词缀、性、性状、姓名及亲属称谓词等;动词的态、体、式、貌、名物化等;量词的名量词类别、形成及发展演变规律等;形容词与动词的关系及重叠、性状表示法、名物化、使动态等;重点分析关系助词中连接不同语法成分、语法结构并形成不同句式关系的助词。第五章句法。包括短语、句子成分、单句、复句四个内容。短语分为并列、主谓、修饰、述宾、述补、连谓、数量、同位、比况、方位、兼语和“的”字短语12类。重点分析各结构的句法组成成分;有的还考察短语的语义类型。句子成分。主要描写、分析句法成分的各种语言单位,并分析各个句子成分的语义类型。单句。从句类和句型两方面对单句进行描写。句类中对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四种语气类型进行描写。句型包括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又包括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体助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等。复句。对各类复句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分类。将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又分为并列、选择、连贯、解说、递进等五种类型;偏正复句又分为顺接和转接两大类。顺接分为因果、目的、条件、假设等四类。转接分为单纯转折和让步转折两类。各类复句内部又划分小类。第六章几种特殊句式结构。对拉祜语中比较特殊的几个句式结构进行专题、深入的探讨。有话题句、被动式、差比句、存现句、判断句、连谓结构、数量结构和述补结构等。第七章结语。对邦朵拉祜语语法进行总体概括。认为拉祜语语法的总体特点主要有:1.分析性强,具体表现是语序固定和助词发达。2.形态变化不丰富,表现为存留下来的形态,多数是不典型的;有的形态变化处于衰退甚至脱落阶段。3.动词在语法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相对而言,拉祜语动词比其他词类形态丰富,表达的语法意义较为丰富。4.韵律对语法有很强的制约作用。5.语法化历程是拉祜语语法演变的一条重要轨迹。表现为语法化存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虚化;语法化各有不同的演变轨迹;同一语法功能的不同语法形式,也存在语法化程度的层次差异;语法化还与语法成分及其语法功能密切相关。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本文是系统地、全面地对中国拉祜语的语法进行共时描写和分析的新着。所用材料翔实丰富,是作者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在云南调查所得,约有30万字。在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上,既借鉴参考语法的理论原则,注重运用传统语法的共时描写与历时分析手段,又力所能及地融入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语法现象及其成因,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探索,如从类型学的视角来观察邦朵拉祜语的数量结构、述补结构、存在句等。还从语法化角度探讨一些语法结构或语法标记的发展轨迹,如连谓结构、宾格标记、差比标记、被动式的显性语法标记等。研究中的主要不足及后续研究工作是:各部分分析不很平衡,有的专题的分析还不够深入。语料的采集也不很均衡,有的现象摆出了但未能作出解释。附录:全文末尾附有邦朵拉祜语常用词汇2000余条、长篇语料7个。
二、表示“明天”和“昨天”的词的类型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示“明天”和“昨天”的词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吴语绍兴柯桥话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绍兴和柯桥简介 |
1.1.1 地理位置 |
1.1.2 绍兴及柯桥的政区变更 |
1.1.3 方言系属 |
第二节 绍兴话研究综述 |
1.2.1 绍兴话研究历史 |
1.2.2 语音研究 |
1.2.3 语法研究 |
1.2.4 词汇、语义研究 |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参考语法 |
1.3.2 语料搜集 |
第四节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音系 |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
2.1.1 声母系统 |
2.1.2 韵母系统 |
2.1.3 声调系统 |
第二节 音节结构 |
2.2.1 柯桥话的音节结构 |
2.2.2 入声音节的舒化 |
第三节 派生音和边际音 |
2.3.1 派生音 |
2.3.2 边际音 |
2.3.3 与单字音系统的不同 |
第三章 词、词类和构词法 |
第一节 从类型学看“词”的界定问题 |
3.1.1 “词”的多维性 |
3.1.2 类型学界的操作方法 |
第二节 句法词及其判定标准 |
3.2.1 句法词的判断标准 |
3.2.2 特殊的句法词:附着词 |
第三节 音系词及其判定标准 |
3.3.1 音系词的判定标准 |
3.3.2 柯桥话音系词的连调模式 |
3.3.3 音系词内的语流音变 |
第四节 各类结构的成词性问题 |
3.4.1 名词性结构 |
3.4.2 谓词性结构 |
3.4.3 其他结构 |
3.4.4 音系词与句法词的对应关系 |
第五节 词类及其操作性定义 |
3.5.1 开放性词类 |
3.5.2 封闭性词类 |
第六节 构词法 |
3.6.1 复合构词法 |
3.6.2 派生构词法 |
3.6.3 复杂的构词法 |
第四章 名词及名词性短语 |
第一节 名词和人称代词 |
4.1.1 名词的种类 |
4.1.2 光杆名词的指称 |
4.1.3 名词的构形成分 |
4.1.4 人称代词 |
第二节 指量结构修饰名词 |
4.2.1 指示词 |
4.2.2 量词及其形态 |
4.2.3 指量结构修饰名词 |
第三节 数词、量词修饰名词 |
4.3.1 数词 |
4.3.2 数量结构的形态 |
4.3.3 数量结构修饰名词 |
4.3.4 “一量(名)”结构 |
第四节 定指的“量名”结构 |
4.4.1 定指“量+名”结构 |
4.4.2 “个+名” |
第五节 领属结构 |
4.5.1 领属结构的基本构成 |
4.5.2 亲属-集体关系领属的表达 |
4.5.3 所有权关系领属的表达 |
第六节 内涵性定语 |
4.6.1 粘合式内涵性定语 |
4.6.2 组合式内涵性定语 |
第七节 多项定语的共现及语序 |
4.7.1 多项粘合式定语的内部语序 |
4.7.2 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 |
第八节 同位结构 |
4.8.1 由名词构成的同位结构 |
4.8.2 由人称代词参与构成的同位结构 |
4.8.3 指示成分复指 |
第九节 名词及名词短语的并列 |
4.9.1 并列标记 |
4.9.2 使用标记与否的差异 |
第五章 谓词及谓词性短语 |
第一节 动词及其形态 |
5.1.1 动词 |
5.1.2 动词的构形重叠 |
第二节 形容词、状态词 |
5.2.1 形容词的词类地位 |
5.2.2 形容词及其形态 |
5.2.3 状态词及其构成 |
5.2.4 形容词和状态词的句法功能 |
5.2.5 形容词短语 |
第三节 动补结构 |
5.3.1 “补语”的性质 |
5.3.2 结果补语 |
5.3.3 趋向补语 |
5.3.4 程度补语 |
5.3.5 粘合式动补结构的形态 |
第四节 动宾结构 |
5.4.1 名词性宾语 |
5.4.2 谓词性宾语 |
第五节 连动结构 |
5.5.1 由普通动词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2 由“来”“去”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3 由“有”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4 由“是”构成的连动结构 |
第六节 谓词及谓词性短语的指称化 |
5.6.1 自指形式 |
5.6.2 转指形式 |
第七节 谓词及谓词短语的并列 |
第六章 简单句及其构成 |
第一节 简单句的主要类型 |
6.1.1 完整句 |
6.1.2 非完整句 |
第二节 动词谓语句 |
6.2.1 及物性 |
6.2.2 存在句 |
6.2.3 领有句 |
6.2.4 系词句 |
第三节 论元关系的调整 |
6.3.1 致使结构 |
6.3.2 被动结构 |
6.3.3 处置结构 |
6.4.4 相互结构 |
第四节 旁格成分和加接成分 |
6.4.1 介宾状语 |
6.4.2 副词状语 |
6.4.3 其他状语成分 |
第五节 话题 |
6.5.1 话题成分及其构成 |
6.5.2 话题结构的结构类型 |
6.5.3 话题化的规则 |
6.5.4 话题的话语功能 |
第六节 焦点结构 |
6.6.1 整句焦点 |
6.6.2 成分焦点 |
第七章 复杂句和复合句 |
第一节 补足语从句 |
7.1.1 主语从句 |
7.1.2 宾语从句 |
第二节 定语从句 |
7.2.1 关系从句 |
7.2.2 同位语从句 |
第三节 补语从句 |
7.3.1 结果补语从句 |
7.3.2 程度补语从句 |
第四节 主从关系和主次关系 |
7.4.1 时间小句 |
7.4.2 原因小句 |
7.4.3 目的小句 |
7.4.4 条件小句 |
7.4.5 让步小句 |
第五节 并列复合句 |
7.5.1 连接复合句的手段 |
7.5.2 等立关系 |
7.5.3 选择关系 |
7.5.4 承接关系 |
7.5.5 递进关系 |
7.5.6 取舍关系 |
7.5.7 转折关系 |
第八章 句子的功能类型 |
第一节 疑问句 |
8.1.1 是非问 |
8.1.2 特指问 |
8.1.3 选择问 |
8.1.4 回声问 |
第二节 祈使句 |
8.2.1 肯定性祈使 |
8.2.2 否定性祈使 |
第三节 感叹句 |
8.3.1 有感叹算子的感叹句 |
8.3.2 其他感叹格式 |
第四节 语气词 |
8.4.1 表交际功能的语气词 |
8.4.2 表主观态度的语气词 |
8.4.3 语气词的连用 |
第九章 语义范畴 |
第一节 否定范畴 |
9.1.1 形态特征 |
9.1.2 句法、语义功能 |
第二节 时间范畴 |
9.2.1 完整体 |
9.2.2 完成体和经历体 |
9.2.3 起始体 |
9.2.4 进行体 |
9.2.5 延续体 |
9.2.6 即将实现体 |
9.2.7 反复体 |
9.2.8 先行 |
9.2.9 已然和非已然 |
9.2.10 体标记的位置关系 |
第三节 情态范畴 |
9.3.1 情态范畴 |
9.3.2 动力情态及其表现 |
9.3.3 道义情态及其表现 |
9.3.4 认识情态及其表现 |
9.3.5 传信 |
9.3.6 情态词的连用顺序 |
第四节 量范畴 |
9.4.1 客观量 |
9.4.2 主观量 |
第五节 比较和比拟 |
9.5.1 差比 |
9.5.2 等比和比拟 |
第十章 总结 |
第一节 柯桥话的语序类型特征 |
10.1.1 基本语序类型 |
10.1.2 话题显赫 |
10.1.3 其他类型参项 |
第二节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期成果 |
(2)表示“明天”和“昨天”的词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3)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时体研究 ——时体共性与ERS时体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缩写词 |
第一章 绪论 |
1.0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2 时与体概念 |
1.2.1 时范畴 |
1.2.2 体范畴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二章 时和体研究综述 |
2.0 引言 |
2.1 时体的功能-类型研究 |
2.1.1 国外研究 |
2.1.1.1 语用和认知视角 |
2.1.1.2 语言类型学视角 |
2.1.1.3 体的理论系统建构 |
2.1.2 国内研究 |
2.1.2.1 汉语时体范畴的四种主要观点 |
2.1.2.2 主要研究成果 |
2.2 时体的形式语义研究 |
2.3 ERS 时间理论研究 |
2.3.1 Comrie 的三分时理论 |
2.3.2 Declerck 的时结构描写理论 |
2.3.3 Hornstein 的推导时结构模型 |
2.3.3.1 推导时结构与限制条件 |
2.3.3.2 扩展的基本时结构与存在问题 |
2.3.3.3 CDTS 的局限性 |
2.3.4 Olsen 的时间相交模型 |
2.3.5 Klein 的话题时间理论 |
2.3.6 国内学者的 ERS 理论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时和体的跨语言编码与蕴涵共性 |
3.0 引言 |
3.1 时与体的跨语言编码 |
3.1.1 词缀、功能词、助动词以及音调 |
3.1.2 不同类型语言的词缀 |
3.1.3 非词缀语素和逆被动态 |
3.1.4 时体编码的复杂性 |
3.1.5 时体编码的倾向性和共性 |
3.2 英语的将来时和“be-结构”问题 |
3.2.1 将来时的争论 |
3.2.2 “be-结构”的现在时本质 |
3.3 汉语的时与体 |
3.3.1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
3.3.2 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 |
3.3.3 时间助词和助动词 |
3.3.4 时体对立与时体系统 |
3.4 跨语言时体蕴涵共性 |
3.4.1 将来时蕴涵非现实体 |
3.4.2 现在时蕴涵非完整体 |
3.5 小结 |
第四章 英汉语的时类型与基本 ERS 时体结构 |
4.0 引言 |
4.1 英汉语的时类型 |
4.1.1 世界语言的时分类 |
4.1.2 客观/主观时间距离与时 |
4.1.2.1 远时和近时 |
4.1.2.2 过去时≠距离性 |
4.2 情状类型、体及动词分类 |
4.2.1 情状-体-动词三者的关系 |
4.2.2 二分情状与多分情状 |
4.2.2.1 二分情状与体意义 |
4.2.2.2 多分情状与动词分类 |
4.3 英汉语的基本 ERS 时体结构 |
4.3.1 相关概念与问题 |
4.3.2 现在时+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 |
4.3.2.1 一般现在时的时体意义 |
4.3.2.2 现在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2.3 现在完成时的时体意义 |
4.3.2.4 现在完成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3 现在时+非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 |
4.3.4 过去时+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 |
4.3.4.1 一般过去时的时体意义 |
4.3.4.2 过去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4.3 过去完成时的时体意义 |
4.3.4.4 过去完成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5 过去时+非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 |
4.3.5.1 过去将来时的时体意义 |
4.3.5.2 过去将来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5.3 过去将来完成时与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6 将来时+非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 |
4.3.6.1 一般将来时和将来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6.2 将来完成时和将来完成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4 英汉语时体系统及其核心语法表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时和体的 ERS 逻辑模型及其普适性 |
5.0 引言 |
5.1 形式语义解释模型的局限性 |
5.1.1 语义解释模型 |
5.1.2 时态算子与 ERS 组配 |
5.2 时体的 ERS 逻辑模型构建 |
5.2.1 Reichenbach 时模型的局限性 |
5.2.2 时点与时段 |
5.2.3 ERS 逻辑组配 |
5.3 英汉语基本 ERS 时体结构在模型中的分布 |
5.4 英语时间状语的 ERS 关联 |
5.4.1 时间状语从句的 ERS 关联 |
5.4.2 简单句中时间状语的 ERS 关联 |
5.4.2.1 时间状语与 ER 的关联倾向 |
5.4.2.2 ERS 与时间状语的句法位置 |
5.5 汉语时间状语的 ER 隐性修饰功能 |
5.6 时间状语、时体算子与辖域等级 |
5.6.1 不同算子类型 |
5.6.2 算子辖域等级 |
5.7 俄语的基本 ERS 时体结构 |
5.7.1 过去时+完整体/非完整体及其 ERS 关系 |
5.7.2 现在时+非完整体及其 ERS 关系 |
5.7.3 将来时+完整体/非完整体及其 ERS 关系 |
5.8 俄语体系统与英汉俄体类型差异及理据 |
5.9 小结 |
第六章 ERS 的应用——个案分析 |
6.0 引言 |
6.1 汉语时间词“刚刚/刚/刚才”的隐性时体表征 |
6.1.1 问题的提出 |
6.1.2 “刚刚/刚”的参照时间和指称时间 |
6.1.3 “刚才”的参照时间和指称时间 |
6.1.4 “刚刚/刚才”与情状变量 |
6.2 组合-映射模型与汉语“V 了/过+数量名”结构 |
6.2.1 问题的提出 |
6.2.2 语法成分的时间特征 |
6.2.3 基于 ERS 的组合-映射模型构建 |
6.2.4 “V 了/过+数量名”的组合-映射解释 |
6.3 体强制与情状迁移 |
6.3.1 时间视点体与情状迁移 |
6.3.2 以往研究简述 |
6.3.3 体强制类型与情状迁移 |
6.3.3.1 成就情状的迁移 |
6.3.3.2 单活动情状的迁移 |
6.3.3.3 达成情状的迁移 |
6.3.3.4 活动情状的迁移 |
6.3.3.5 状态情状的迁移 |
6.3.4 空间视点体的形态强制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0 引言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创新点 |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前景 |
参考文献 |
(4)关岭方言疑问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四、关岭县的概况及关岭方言音系 |
五、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关岭方言表达疑问范畴的手段 |
第一节 语调手段 |
第二节 词汇手段 |
第三节 语法手段 |
一、疑问语气词 |
二、谓词正反叠用表疑问范畴 |
三、多项并举表疑问范畴 |
第二章 关岭方言疑问句的类型 |
第一节 是非疑问句 |
一、是非问句的结构形式 |
二、不同疑问语气词之间的差异 |
三、是非问句的语义类型 |
四、是非问句的疑问程度 |
五、是非问句的疑问焦点 |
第二节 选择疑问句 |
一、选择问句的结构形式 |
二、选择问句的语义关系 |
三、选择问句中的语气词 |
四、选择问的疑问程度 |
五、选择问的疑问焦点 |
第三节 正反疑问句 |
一、正反问句的句法结构 |
二、正反问句的语义内容 |
三、正反问句中的语气词 |
四、正反问的疑问程度 |
五、正反问的疑问焦点 |
第四节 特指疑问句 |
一、一般式特指问 |
二、省略式特指问 |
三、特指问句中的语气词 |
四、特指问句的疑问程度 |
五、特指问的疑问焦点 |
第三章 关岭方言疑问句的非疑问功能 |
第一节 疑问词的非疑问功能 |
一、反问 |
二、否定 |
三、用于回答特指问 |
四、用于非疑问句 |
第二节 疑问句的非疑问功能 |
一、陈述类 |
二、指令类 |
三、反驳或申辩 |
四、拒绝 |
五、指责 |
六、感叹 |
七、人际互动 |
第三节 疑问句功能偏离的原因 |
第四章 关岭方言疑问句的类型学分析 |
第一节 关岭方言疑问句的共性特征 |
一、是非问句的共性特征 |
二、选择问句的共性特征 |
三、特指问句的共性特征 |
四、正反问句的共性特征 |
第二节 关岭方言疑问句受分析性语言特点的制约 |
一、分析性的特点使关岭方言疑问句缺少形态变化 |
二、语序和虚词制约着关岭方言疑问句的句法结构 |
三、单音节词根为主制的特征制约着关岭方言疑问句的句法结构 |
结语 |
一、本文研究内容的总概括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着作 |
二、学位论文 |
三、期刊论文 |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沈阳方言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沈阳概况 |
1.1 地理人口 |
1.2 沈阳城的建城史 |
1.3 移民史 |
1.4 沈阳方言的音系 |
二、研究综述 |
2.1 东北方言研究综述 |
2.2 沈阳方言研究综述 |
三、研究计划及相关说明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语料来源 |
3.4 体例说明 |
上编 词类研究 |
第一章 名词 |
一、名词的构词法 |
1.1 重叠 |
1.2 儿化 |
1.3 附加 |
二、特殊名词 |
2.1 时间词 |
2.2 方位词 |
第二章 动词 |
一、动词重叠 |
1.1 VV1 |
1.2 VV2 |
1.3 VV+语气词 |
1.4 VV+的 |
1.5 VP不 VP的 |
1.6 V巴 V巴 |
二、泛义动词“整”的分析 |
2.1 “整”的语义 |
2.2 “整”突显宾语、补语 |
三、动词“属于”-从动词到话语标记 |
3.1 沈阳方言“属于”的意义 |
3.2 “属于”语义发展的句法环境 |
第三章 副词 |
一、频率副词 |
1.1 盯价儿 |
1.2 紧着 |
1.3 直个劲儿/一个劲儿 |
1.4 回回 |
1.5 不离儿 |
二、时间副词 |
2.1 成天价/整天价/黑天白天价 |
2.2 就手儿 |
三、范围副词 |
3.1 一抹儿 |
3.2 整个楞儿 |
四、语气副词 |
4.1 坐地根儿 |
4.2 到了 |
4.3 亏了(的) |
第四章 介词和连词 |
一、介词 |
1.1 时间处所 |
1.2 施事受事 |
1.3 比较关涉 |
1.4 工具方式 |
1.5 原因目的 |
二、连词 |
2.1 并列连词 |
2.2 顺承连词 |
2.3 选择连词 |
2.4 因果连词 |
2.5 假设连词 |
2.6 条件连词 |
2.7 转折连词 |
中编 范畴分析 |
第五章 指示范畴 |
一、人称指示 |
1.1 三身代词 |
1.2 反身代词 |
1.3 旁指代词 |
1.4 统称代词 |
1.5 非实指不定代词 |
1.6 人称代词的数 |
二、行为回指 |
2.1 代动词“的”的性质 |
2.2 代动词“的”的用法 |
第六章 情态范畴 |
一、情态词 |
1.1 愿意 |
1.2 喜欢 |
1.3 稀的 |
1.4 得意 |
1.5 兴 |
1.6 兴是、兴许 |
1.7 待 |
1.8 指定 |
1.9 敢是 |
二、情态构式 |
2.1 (能)VC了 |
2.2 V得了 |
2.3 X得过儿了 |
第七章 程度范畴 |
一、程度副词 |
1.1 老 |
1.2 贼 |
1.3 精、黢、恶、瓦 |
二、程度补语 |
2.1 去了 |
2.2 完了 |
2.3 屁了 |
2.4 老了 |
2.5 够呛 |
三、拟声词的程度性质 |
3.1 嗷嗷 |
3.2 嘎嘎 |
3.3 哇哇 |
3.4 呜呜 |
3.5 程度结构“拟声副词+的” |
下编 个案考察 |
第八章 沈阳方言时间词“前儿”和“头”的多功能性及其语法化过程 |
一、引言 |
二、“前儿”和“头”的意义和用法 |
2.1 “前儿”的意义和用法 |
2.2 “头”的意义和用法 |
2.3 “前儿”和“头”的区别 |
三、“前儿”和“头”的语法化机制 |
3.1 “前儿”的语法化过程 |
3.2 “头”的语法化过程 |
四、“前”“头”的语法化途径 |
4.1 由空间到时间 |
4.2 由具体到抽象 |
4.3 由时间到假设 |
五、结语 |
第九章 沈阳方言“咱们”的排除性指称模式——兼谈可辨识指标在人称范畴上的体现 |
一、引言 |
二、“咱们”的人称包括性 |
2.1 “咱们”[1+2]型人称指称模式 |
2.2 “咱们”[1+2→1/2]——人称偏转及其与同盟性的互动 |
2.3 “咱们”[1+3]型人称指称模式 |
三、可辨识限制条件与“咱们-我们”对立格局 |
3.1 “咱们—我们”对立格局 |
3.2 可辨识限制条件在人称代词中的表现 |
四、早期材料反映的“咱们”的人称包括性 |
4.1 《新编五代史平话》 |
4.2 《老乞大》 |
4.3 《中华正音(骑着一匹)》 |
4.4 《你呢贵姓》 |
4.5 《华音启蒙》 |
4.6 县志材料 |
五、从区域共性看“咱们”的排除性指称模式 |
六、结语 |
第十章 沈阳方言中的介词悬空现象及其制约条件 |
一、引言 |
二、沈阳方言中介词悬空的表现 |
2.1 介词悬空的三种原因 |
2.2 沈阳方言的介词悬空 |
2.3 介词悬空蕴含共性 |
三、介词悬空的制约因素 |
3.1 句法制约 |
3.2 语义制约 |
3.3 语用制约 |
四、结语 |
第十一章 沈阳方言“NP俩”的主观性用法及其演化历程 |
一、引言 |
二、“俩”的意义与分布 |
2.1 “俩”意义 |
2.2 “俩”的句法分布 |
2.3 “俩”的语境选择 |
三、“俩”的演化过程 |
3.1 相邻句位 |
3.2 重新分析 |
3.3 类推扩展 |
四、“俩”的类型学意义 |
五、结语 |
第十二章 沈阳方言“能”的性质和用法的多样性 |
一、引言 |
二、沈阳方言“能”性质的多样性 |
2.1 动词 |
2.2 情态动词 |
三、沈阳方言“能”用法的多样性 |
3.1 “能”对其后成分X的选择 |
3.2 “能”与体标记的互动情况 |
四、“能”的来源与发展途径 |
五、结语 |
结语和余论 |
一、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凌云壮语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凌云简介 |
1.1.1 地理位置 |
1.1.2 凌云的建置沿革 |
1.1.3 凌云壮语的系属 |
1.2 凌云壮语研究综述 |
1.2.1 壮语语法的研究现状 |
1.2.2 凌云壮语语法研究现状 |
1.3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及框架基础 |
1.3.2 语料来源 |
第2章 凌云壮语音系 |
2.1 声韵调系统 |
2.1.1 声母系统 |
2.1.2 韵母系统 |
2.1.3 声调系统 |
2.2 音节结构 |
第3章 凌云壮语的词、词类及构词法 |
3.1 词及其判定标准 |
3.1.1 词的判断标准 |
3.1.2 凌云壮语词的构成 |
3.2 词类及其操作性定义 |
3.2.1 开放性词类 |
3.2.2 封闭性词类 |
3.3 构词法 |
3.3.1 复合构词法 |
3.3.2 派生构词法 |
第4章 凌云壮语的名词和名词性短语 |
4.1 名词 |
4.1.1 名词的分类 |
4.1.2 光杆名词的指称 |
4.2 人称代词 |
4.2.1 三身代词 |
4.2.2 旁指代词 |
4.2.3 统称代词 |
4.2.4 反身代词 |
4.3 量指结构修饰名词 |
4.3.1 指示词 |
4.3.2 量词 |
4.3.3 定指“量+名+指”结构 |
4.4 数词、量词修饰名词 |
4.4.1 数词 |
4.4.2 数量结构修饰名词 |
4.4.3 “量(名)一”结构 |
4.5 领属结构 |
4.5.1 领属结构类型 |
4.5.2 亲属-集体关系领属的表达 |
4.5.3 所有权关系领属的表达 |
4.6 内涵性定语 |
4.6.1 粘合式内涵性定语 |
4.6.2 组合式内涵性定语 |
4.7 多项定语的共现及语序 |
4.7.1 多项黏合式定语的内部语序 |
4.7.2 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 |
4.8 同位结构 |
4.8.1 由人称代词参与构成的同位结构 |
4.8.2 指示成分复指 |
4.9 名词及名词短语的并列 |
4.9.1 并列标记 |
4.9.2 有无标记使用的差异 |
第5章 凌云壮语的谓词及谓词性短语 |
5.1 动词及其重叠 |
5.1.1 动词 |
5.1.2 动词的重叠 |
5.2 形容词及其重叠 |
5.2.1 形容词的类别 |
5.2.2 形容词重叠 |
5.2.3 形容词句法功能 |
5.2.4 形容词短语 |
5.3 动补结构 |
5.3.1 “补语”的性质 |
5.3.2 结果补语 |
5.3.3 趋向补语 |
5.3.4 程度补语 |
5.4 动宾结构 |
5.4.1 名词性宾语 |
5.4.2 谓词性宾语 |
5.5 连动结构 |
5.5.1 由普通动词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2 由tau3“来”和pai1“去”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3 由mi2“有”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4 由t(?)?1“是”构成的连动结构 |
第6章 凌云壮语的简单句及其构成 |
6.1 简单句的主要类型 |
6.1.1 完整句 |
6.1.2 非完整句 |
6.2 动词谓语句 |
6.2.1 及物性 |
6.2.2 存在句 |
6.2.3 领有句 |
6.2.4 系词句 |
6.3 论元关系的调整 |
6.3.1 致使结构 |
6.3.2 被动结构 |
6.3.3 相互结构 |
6.4 旁格成分和加接成分 |
6.4.1 介宾状语 |
6.4.2 副词状语 |
6.5 话题 |
6.5.1 话题成分及其构成 |
6.5.2 话题结构的结构类型 |
6.5.3 话题化的规则 |
6.5.4 话题的话语功能 |
6.6 焦点结构 |
6.6.1 整句焦点 |
6.6.2 成分焦点 |
第7章 凌云壮语的复杂句及复合句 |
7.1 名词从句 |
7.1.1 主语从句 |
7.1.2 宾语从句 |
7.2 定语从句 |
7.2.1 关系从句 |
7.2.2 同位语从句 |
7.3 补语从句 |
7.3.1 结果补语从句 |
7.3.2 程度补语从句 |
7.4 主从关系和主次关系 |
7.4.1 时间小句 |
7.4.2 原因小句 |
7.4.3 目的小句 |
7.4.4 条件小句 |
7.4.5 让步小句 |
7.5 并列复合句 |
7.5.1 连接复合句的手段 |
7.5.2 等立关系 |
7.5.3 选择关系 |
7.5.4 承接关系 |
7.5.5 递进关系 |
7.5.6 取舍关系 |
7.5.7 转折关系 |
第8章 凌云壮语的句子功能类型 |
8.1 疑问句 |
8.1.1 是非问 |
8.1.2 特指问 |
8.1.3 选择问 |
8.1.4 回声问 |
8.2 祈使句 |
8.2.1 肯定性祈使 |
8.2.2 否定性祈使 |
8.3 感叹句 |
8.3.1 (?)in1“真” |
8.3.2 to~6“够” |
8.3.3 h(?)u~6ni~4“这么” |
8.3.4 V+(?)2 |
8.4 语气词 |
8.4.1 表交际功能的语气词 |
8.4.2 表主观态度的语气词 |
8.4.3 语气词的连用 |
第9章 凌云壮语的语义范畴 |
9.1 否定范畴 |
9.1.1 形态特征 |
9.1.2 句法、语义功能 |
9.2 时体范畴 |
9.2.1 完整体 |
9.2.2 完成体和经历体 |
9.2.3 起始体 |
9.2.4 持续/进行体 |
9.2.5 将始体 |
9.2.6 反复体 |
9.2.7 再次体 |
9.2.8 短时/轻说/随意体 |
9.2.9 尝试体 |
9.3 情态范畴 |
9.3.1 情态范畴 |
9.3.2 动力情态及其表现 |
9.3.3 道义情态及其表现 |
9.3.4 认识情态及其表现 |
9.3.5 传信 |
9.3.6 情态词的连用顺序 |
9.4 比较和比拟 |
9.4.1 差比 |
9.4.2 等比和比拟 |
第10章 结语 |
10.1 本文研究重点回顾 |
10.2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0.2.1 创新之处 |
10.2.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词 |
附录二 长篇语料 |
致谢 |
(7)热额纳羌语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羌族羌语羌文 |
1.2 环境资源 |
1.3 史承脉络 |
1.4 衣食住行 |
1.5 婚丧礼信 |
1.6 文娱工艺 |
1.7 热额纳羌寨 |
1.8 羌语研究回顾 |
1.8.1 羌语的调查 |
1.8.2 羌语的研究 |
1.9 研究设计 |
1.9.1 价值意义 |
1.9.2 研究方法 |
1.9.3 写作范式 |
1.9.4 语料收集 |
第二章 语音系统 |
2.1 辅音 |
2.1.1 辅音音位 |
2.1.2 复辅音 |
2.1.3 长辅音 |
2.1.4 节尾辅音 |
2.2 元音 |
2.2.1 元音音位 |
2.2.2 元音音位说明 |
2.2.3 元音音位举例 |
2.2.4 复合元音 |
2.3 轻音与音高 |
2.3.1 轻音 |
2.3.2 音高 |
2.4 音节结构 |
第三章 构词法 |
3.1.联绵词 |
3.2 合成词 |
3.2.1 复合式 |
3.3 四音格型 |
3.4 词汇化 |
3.5 特色词 |
3.6. 外来词 |
3.6.1 汉语借词 |
3.6.2 羌藏同源词和近代藏语借词 |
第四章 词类 |
4.1. 名词 |
4.1.1 普通名词 |
4.1.2 专有名词 |
4.1.3 方位词 |
4.1.4. 时间名词 |
4.1.5 名词的语法功能 |
4.2.代词 |
4.2.1 人称代词 |
4.2.2 反身代词 |
4.2.3 泛指代词 |
4.2.4 指示代词 |
4.2.5 疑问代词 |
4.2.6 代词的语法功能 |
4.2.7. 指示词 |
4.3 数词 |
4.3.1 基数词 |
4.3.2 序数、概数、分数和倍数的表示法 |
4.4 量词 |
4.4.1 量词的分类 |
4.4.2 数量词组的句法功能 |
4.5 形容词 |
4.5.1 形容词的分类 |
4.5.2 语法功能 |
4.5.3 形容词的名物化 |
4.5.4 形容词的重叠 |
4.6 动词 |
4.6.1 动词的分类 |
4.6.2 动词的语法范畴 |
4.6.3 语气 |
4.6.4 动词的句法功能 |
4.6.5 动词的重叠 |
4.7 副词 |
4.7.1 副词的语法特点 |
4.7.2 副词的分类 |
4.7.3 副词lu的关联作用 |
4.7.4 副词性词组 |
4.8 助词 |
4.8.1 结构助词 |
4.8.2 结构助词的活用 |
4.8.3 结构助词的连用 |
4.8.4 名物化助词 |
4.8.5 状饰助词 |
4.9 连词 |
4.9.1 并列连词 |
4.9.2 选择连词 |
4.9.3 连贯连词 |
4.9.4 递进连词 |
4.9.5 转折连词 |
4.9.6 假设连词 |
4.9.7 条件连词 |
4.9.8 因果连词 |
4.10 语气词 |
4.10.1 wa/ba |
4.10.2 du |
4.10.3 wa |
4.10.4 di |
4.10.5 la(?)ua |
4.10.6 ji n? |
4.10.7 (?)iu |
4.10.8 mi |
4.10.9 tu |
4.10.10 wo |
4.10.11 (?)o |
4.10.12 wu'bu |
4.10.13 na |
4.11 叹词 |
表示招呼的ho、(?)o、hei、Hai、wuj、ja等 |
表示叮嘱或不满Ha |
表示惊叹的oho |
表示叹息的(?)ai |
表示应答的(?)oja、aw、=(?)ah(?)a(?)等 |
表示惊喜的ha |
4.12 象声词 |
第五章 形态 |
5.1. 名词的形态 |
5.1.1 名词词缀 |
5.1.2 指小标记 |
5.1.3 性别标记 |
5.1.4 形状标记 |
5.1.5 类别标记 |
5.1.6 定指范畴 |
5.1.7 数范畴 |
5.1.8 汉语借词标记ts/ ts? |
5.2. 动词的形态 |
5.2.1 趋向前缀 |
5.2.2 趋向后缀 |
5.2.3 汉语借词后缀t~ha |
5.3 形容词词缀 |
5.3.1 趋向前缀 |
5.3.2 标志词性的后缀 |
5.4 四音格法 |
笫六章 句法 |
6.1 句式 |
6.1.1 陈述句 |
6.1.2 祈使句 |
6.1.3 感叹句 |
6.1.4 疑问句 |
6.2 句子 |
6.2.1 单句 |
6.2.2 复句 |
6.2.3 紧缩复句 |
第七章 语料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邵阳方言“唔是”“冇是”并存现象及其理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否定概说 |
1.2.1 否定的内涵:否定观念、否定命题和否定范畴 |
1.2.2 汉语否定句的界定和否定的类型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汉语普通话的否定范畴研究 |
1.3.2 汉语方言否定的研究 |
1.3.3 汉语否定词的历时演变研究 |
1.3.4 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否定的类型学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路径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路径 |
1.5 邵阳市概况和邵阳市方言音系 |
1.5.1 邵阳市概况 |
1.5.2 邵阳市方言音系 |
1.6 本文的语料来源及相关说明 |
1.6.1 语料来源 |
1.6.2 标音及符号体例说明 |
1.6.3 调查问卷制定依据说明 |
第二章 邵阳方言中“唔是”“冇是”并存及相关现象 |
2.1 普通话中的“是”与“不是”“没是” |
2.1.1 普通话中的“是” |
2.1.2 普通话中的“不是” |
2.1.3 普通话中的“没是” |
2.2 邵阳方言中的“唔是”与“冇是” |
2.2.1 “唔是”的句法分布与意义 |
2.2.2 “冇是”的句法分布与意义 |
2.3 “唔是”与“冇是”用法的异同 |
2.3.1 “唔是”与“冇是”用法的区别 |
2.3.2 “唔是”与“冇是”用法的同一性 |
2.4 “唔是”与“冇是”功能区分的理据分析 |
2.4.1 否定判断存在主客观的差异性 |
2.4.2 非强调语境和虚拟语境中的主客观中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邵阳方言的否定组配看“唔是”“冇是”并存的理据 |
3.1 普通话的否定组配 |
3.1.1 “不”“没”与动词的组合 |
3.1.2 “不”“没”与动词性结构的搭配情况 |
3.1.3 “不”“没”与形容词的组合 |
3.1.4 “不”“没”搭配组合中的功能同一 |
3.2 邵阳方言“唔”“冇”的否定组配 |
3.2.1 “唔”与常用动词的组配 |
3.2.2 “冇”与常用动词的组配 |
3.2.3 “唔”与常用形容词的组配 |
3.2.4 “冇”与常用形容词的组配 |
3.2.5 与“冇”相关的三个对答词:冇是、冇有、冇紧 |
3.3 “唔是”“冇是”的并存的理据 |
3.3.1 邵阳方言在主客观情态区分上更为明确细致 |
3.3.2 受“冇有”“冇紧”的类推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跨方言比较看“唔是”“冇是”并存的理据 |
4.1 汉语南方方言否定词概说 |
4.1.1 汉语否定词的南北差异 |
4.1.2 汉语南方方言否定词的界定 |
4.2 南方方言否定词的类型比较 |
4.2.1 “单一型”否定标记 |
4.2.2 “唔—冇(无)”对立型否定标记 |
4.2.3 “混合型”否定标记 |
4.2.4 南方方言否定标记的类型学特征 |
4.3 南方方言否定词和否定式的个案研究——以茶陵客家方言为例 |
4.3.1 茶陵客家方言的否定词 |
4.3.2 否定词的用法比较 |
4.3.3 几种特殊的否定格式 |
4.4 南方方言否定判断的类型比较 |
4.4.1 “有是”型 |
4.4.2 “唔是”型 |
4.4.3 “不是”“冇是”并用型 |
4.4.4 “唔是”“有是”并用型 |
4.4.5 “不是”“冇是”“唔是”并用型 |
4.4.6 其他并用型 |
4.4.7 两个不同的“是”型 |
4.5 南方方言否定判断的特征 |
4.5.1 否定判断形式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 |
4.5.2 否定判断的意义区分具有多样性 |
4.6 邵阳方言“唔是”“冇是”并存的成因探讨 |
4.6.1 外部动因:南方方言存在否定向普通否定延伸 |
4.6.2 内部动因:否定词并存竞争后的语义分化 |
4.6.3 演变方式:高频词的优先词汇扩散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跨语言比较看“唔是”“冇是”并存的理据 |
5.1 “是”“有”与否定标记的界定 |
5.1.1 “是”的界定 |
5.1.2 “有”的界定 |
5.1.3 否定标记的界定 |
5.2 “是”“有”否定的类型 |
5.2.1 单一否定标记语言“是”与“有”的否定类型 |
5.2.2 两个否定标记语言“是”与“有”的否定类型 |
5.2.3 多个否定标记语言“是”与“有”的否定类型 |
5.3 “是”“有”否定的类型学特征 |
“不是”的使用频率'>5.3.1 共性1:“不有”的使用频率>“不是”的使用频率 |
“有”的否定选择性'>5.3.2 共性2:“是”的否定选择性>“有”的否定选择性 |
存在否定与完成体否定同形'>5.3.3 共性3:存在否定与完成体否定不同形>存在否定与完成体否定同形 |
否定标记位于“是”“有”之后'>5.3.4 共性4:否定标记位于“是”“有”之前>否定标记位于“是”“有”之后 |
5.4 汉藏语系语言否定标记的特点 |
5.4.1 否定标记的语音形式具有不稳定性 |
5.4.2 否定标记的功能具有区分性 |
5.4.3 否定标记有时呈现出中和状态 |
5.4.4 单一否定标记具有语义补偿手段 |
5.5 在汉藏语中看邵阳方言“唔是”“冇是”并存的理据 |
5.5.1 邵阳方言否定词与汉藏语系语言的共性和特性 |
5.5.2 邵阳方言否定判断与汉藏语系语言的共性和特性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6.1.1 指出了邵阳方言“唔是”“冇是”并存的语法意义及其类型学意义 |
6.1.2 揭示了邵阳方言“唔是”“冇是”并存的理据 |
6.1.3 充分运用了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
6.2 本文的基本认识 |
6.2.1 不同语言对否定的表达与理解具有自适应性 |
6.2.2 语言接触对否定表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6.2.3 否定标记的形式正经历“简单→繁复→简单”的演化过程 |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6.3.1 研究内容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拓展 |
6.3.2 方言否定词的历时研究是本文的短板 |
6.3.3 语料的收集与把握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否定句调查问卷 |
致谢 |
(9)现代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方案 |
1.2.1 研宄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和运用的理论 |
1.2.3 研究的语料说明 |
1.3 相关研究概念说明 |
1.3.1 复句的概念 |
1.3.2 关联标记 |
1.4 研究综述 |
1.4.1 单复句的划分和复句关系分类的简要回顾 |
1.4.2 复句关联标记的传统描写研究 |
1.4.3 复句关联标记的语法化研究 |
1.4.4 复句关联标记的认知功能研究 |
1.4.5 复句关联标记的形式语法研究 |
1.4.6 复句关联标记的计算机处理研究 |
1.4.7 复句关联标记的类型学研究 |
1.4.8 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 |
第二章 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2.1 复句关联标记的手段 |
2.1.1 独立连接词 |
2.1.2 动词形式 |
2.1.3 语序 |
2.1.4 语调 |
2.2 关联标记的句法位置 |
2.2.1 句首 |
2.2.2 句中 |
2.2.3 句末 |
2.3 关联标记的模式 |
2.3.1 居端依赖式 |
2.3.2 居中粘接式 |
2.3.3 前后配套式 |
2.3.4 小结 |
第三章 汉语普通话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研究 |
3.1 并列复句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 |
3.1.1 并列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3.1.2 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3.2 连贯复句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 |
3.2.1 连贯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3.2.2 连贯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3.3 递进复句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 |
3.3.1 递进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3.3.2 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3.4 选择复句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 |
3.4.1 选择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3.4.2 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3.5 转折复句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 |
3.5.1 转折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3.5.2 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3.6 条件复句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 |
3.6.1 条件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3.6.2 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3.7 因果复句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 |
3.7.1 因果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3.7.2 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第四章 汉语方言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研究 |
4.1 汉语方言中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使用情况 |
4.1.1 方言中并列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4.1.2 方言中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4.2 汉语方言中连贯复句的关联标记使用情况 |
4.2.1 方言中连贯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4.2.2 方言中连贯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4.3 汉语方言中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使用情况 |
4.3.1 方言中递进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4.3.2 方言中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4.4 汉语方言中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使用情况 |
4.4.1 方言中选择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4.4.2 方言中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4.5 汉语方言中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使用情况 |
4.5.1 方言中转折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4.5.2 方言中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4.6 汉语方言中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使用情况 |
4.6.1 方言中条件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4.6.2 方言中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4.7 汉语方言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使用情况 |
4.7.1 方言中因果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4.7.2 方言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第五章 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型学特征——以因果复句为例 |
5.1 引论 |
5.2 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类型和关联的模式 |
5.2.1 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类型 |
5.2.2 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类别 |
5.3 语序与关联标记模式的蕴涵关系 |
5.3.1 因果复句内部分句间的语序与标记模式的联系 |
5.3.2 动词和宾语基本语序与关联标记模式的蕴涵关系 |
5.4 对语序与关联标记模式蕴涵关系的理论解释 |
5.4.1 时间顺序原则和联系项居中原则 |
5.4.2 历时的语法化动因与共时的和谐理据 |
5.4.3 象似性原理和经济性原理 |
5.5 结语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邦朵拉祜语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拉祜族概况 |
一、地理分布 |
二、族源及族称 |
三、社会经济形态 |
四、文化习俗 |
五、语言文字 |
六、澜沧拉祜族族自治县竹塘乡的拉祜人及其语言生活 |
第二节 拉祜语主要研究成果回顾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意义和价值 |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及搜集 |
四、缩略语 |
第二章 语音系统 |
第一节 声母 |
第二节 韵母 |
一、单元音韵母 |
二、复合元音韵母 |
第三节 声调 |
第四节 音节结构类型 |
第三章 构词法与借词 |
第一节 构词法 |
一、句法构词 |
二、形态构词 |
第二节 借词 |
一、全词借入 |
二、音译加意译 |
第四章 词类 |
第一节 名词 |
一、名词的类别 |
二、名词的词缀 |
三、名词的性 |
四、名词的数 |
五、名词的性状 |
六、名词的指大/指小 |
七、名词的重叠 |
八、姓名及亲属称谓 |
九、名物化 |
十、名词的句法功能 |
第二节 代词 |
一、人称代词 |
二、指示代词 |
三、疑问代词 |
第三节 动词 |
一、动词的音节特点 |
二、动词的类别 |
三、动词的态 |
四、动词的体 |
五、动词的式 |
六、动词的貌 |
七、动词的名物化 |
八、名动同形 |
九、动词的句法功能 |
第四节 数词 |
一、数词的类别 |
二、数词的语法特征 |
第五节 量词 |
一、名量词 |
二、动量词 |
三、量词的语法特征 |
第六节 形容词 |
一、形容词与动词的关系 |
二、形容词的构造特点 |
三、形容词的重叠 |
四、形容词性状表示法 |
五、形容词的名物化 |
六、形容词使动态 |
七、形容词的否定形式 |
八、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
第七节 副词 |
一、副词的类别 |
二、部分副词还担负句式关联的作用 |
第八节 关系助词 |
一、并列关系助词 |
二、偏正关系助词 |
三、并列、偏正兼用的关系助词 |
第九节 体助词 |
一、将行体体助词 |
二、曾行体体助词 |
三、完成体体助词 |
四、起始体体助词 |
五、进行体体助词 |
六、持续体体助词 |
七、不间断体体助词 |
八、未行体体助词 |
第十节 语气词 |
一、陈述类语气词 |
二、祈使、请求类语气词 |
三、感叹类语气词 |
四、疑问类语气词 |
五、转述语气 |
第五章 句法 |
第一节 短语 |
一、并列短语 |
二、主谓短语 |
三、修饰短语 |
四、述宾短语 |
五、述补短语 |
六、连谓短语 |
七、数量短语 |
八、同位短语 |
九、比况短语 |
十、方位短语 |
十一、兼语短语 |
十二、“的”字短语 |
第二节 句法成分 |
一、主语 |
二、谓语 |
三、宾语 |
四、定语 |
五、状语 |
六、补语 |
第三节 单句 |
一、单句的语气类型 |
二、单句的结构类型 |
第四节 复句 |
一、联合复句 |
二、偏正复句 |
第六章 几种特殊句式结构 |
第一节 话题句 |
一、话题结构 |
二、话题成分 |
三、话题与主语的关系 |
第二节 被动式 |
一、被动式的结构类型 |
二、被动句的语义分析 |
三、语法标记 |
四、被动式的语法结构 |
五、被动式的否定式 |
六、被动式与主动式的转化 |
第三节 拉祜语的差比句 |
一、差比句的构成要素 |
二、差比句的结构形式 |
三、比较标记的来源及其演变 |
四、差比句的类型学特征 |
第四节 存现句 |
一、存在句 |
二、隐现句 |
第五节 判断句 |
一、判断句的语法形式 |
二、判断句的语义特点 |
三、判断句的语用功能及特点 |
四、判断句的类型学特征 |
第六节 连谓结构 |
一、连谓结构的类型 |
二、连用谓词的句法关系 |
三、连用谓词与宾语间的句法关系 |
四、连用谓词与谓词语法化 |
五、连谓结构的否定式 |
六、小结 |
第七节 数量结构 |
一、数词和量词的结合情况 |
二、数量短语与其他词类的结合情况 |
三、数量短语独立做句子成分的条件 |
四、数量短语的调量功能 |
五、数量短语的特征 |
第八节 述补结构 |
一、述补结构类型 |
二、述补结构的否定式 |
三、述补结构的语法化 |
四、拉祜语、汉语的述补结构比较 |
五、述补结构的类型学特征 |
第七章 结语 |
第一节 邦朵拉祜语语法总体概括 |
一、分析性强 |
二、形态变化不丰富 |
三、动词在语法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 |
四、韵律对语法有很强的制约作用 |
五、语法化历程是语法演变的一条重要轨迹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邦朵拉祜语词表 |
附录二:长篇语料 |
一、故事五则 |
二、对话一则 |
三、自传体短文一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表示“明天”和“昨天”的词的类型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吴语绍兴柯桥话参考语法[D]. 盛益民. 南开大学, 2014(04)
- [2]表示“明天”和“昨天”的词的类型学研究[J]. 伍铁平.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3(04)
- [3]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时体研究 ——时体共性与ERS时体结构[D]. 于秀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4]关岭方言疑问句研究[D]. 卢恩兰.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沈阳方言语法研究[D]. 王越.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凌云壮语参考语法[D]. 刘立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热额纳羌语参考语法[D]. 周发成.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8]邵阳方言“唔是”“冇是”并存现象及其理据分析[D]. 唐玉环.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9]现代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别研究[D]. 郭中.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10]邦朵拉祜语参考语法[D]. 李春风.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