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茅盾杂文的思想与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马萌[1](2006)在《理性言说与心魂浮沉:茅盾散文新论》文中指出本文认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散文”,其实应该被析分为互有关联,又显存差异的文学概念,即:“古典散文”和“现代白话散文”(以下简称“现代散文”)。从传统的“诗、文/韵、散”对分下的古典散文向立基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分的文学格局中的现代散文的转型,绝不仅仅是语言工具即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换,更是作者内在文学精神的彻底变革。与古典散文带有相当强烈的“外向”色彩殊异,现代散文是散文文体的一次历史性的“内转”。本文通过引入“心魂”的概念,认为现代散文的最终指向,就是对写作者个人心魂即人的无限广阔、无限辽远而又复杂多态的心灵领域的充分开放和本真展呈,这一点,是在写作者坚持“个人性”的前提下,与“抒情性”紧密地纽结在一起的,而且,现代散文从根柢上来讲是“抒情性”的。本文从这样的理论预设出发分三部分对茅盾散文做出了全新的分析。如果说茅盾的抒情散文是茅盾散文中最具艺术性的部分,那么,叙事散文就是最具价值的部分。相较而言,他的大部分议论性散文则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从纵向的史的纬度回顾茅盾抒情散文的创作历程,通过引入源自“新批评”派的“复义”(Ambiguity)概念,本文得出了与此前的研究者们恰恰相反的结论:随着作者思想、心态的不断变化,以及政治、文化角色的转换所带来的写作身份和心态的内在转化,其“心魂”也不断受到来自主体理性的强大规约,逐渐从“月映万川”式的多姿多态了趋向简单和归一。表现在具体的散文文本中的,就是“复义”的不断减少,艺术表现手法由丰富到单一,艺术性逐渐减弱的过程。茅盾叙事散文的价值,主要来源于他对社会世相“切实的记载”和利用“社会科学理论”对此进行的分析。这样的“记载”和“分析”使茅盾的叙事散文在相当程度上具有了政治史、经济史、甚至是社会史的价值。不过,文体上的混杂无边和过强的理性言说的企图对情感灌注的压抑,也使这种价值受到了削弱。茅盾的议论性散文则大多是宣传性大于文学性,失落了批判性言说所要求的思想自由,显得苍白和脆弱。综观茅盾的散文,由于作者在其一生中不断地在党派政策的宣讲者和独立的文化人士之间进行着身份转换,他的心魂也随之在开放与遮蔽之间徘徊与摇摆。一些作品因为与其初成时的文化和政治环境有着过于密切的关联,同时,时时盘旋其上的理性言说的魅影对于作者情感的自由表达的规训又是异常的明显和强烈,从而在“时过境迁”之后缺乏一种为后世的读者所渴求和追寻的“超越性”的文学品格。当然,坚持“个人性”和“抒情性”只是评判现代散文作品的一个维度,而茅盾散文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广远地带所
马萌,李继凯[2](2005)在《近三十年来茅盾散文研究述评》文中指出本文对19772004年这段时期内茅盾散文研究做了全面而系统的述评。作者按照研究时间线索分为19771991年与19922004年两个时期,分别对两个时期内茅盾散文研究做了科学的评述,指出茅盾散文研究以往成就与不足,时未来研究方向做了科学性预示。
陈芬尧[3](2016)在《“茅盾研究之研究”文章目录总汇——关于茅盾研究论着的书评、书讯及序言汇编》文中指出自1931年12月出现第一部茅盾研究专书以来,至今已出版了百好几部茅盾研究专着、论文集、图传、回忆录及资料汇编。倘将普及性着作算在内,则会更多。这些茅盾研究论着出版后大多引起了学界的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出现了一篇乃至多篇书评。或缕述内容,剔抉特点;或揭橥意义,指出不足。它们是典型的"茅盾研究之研究"。具有同样价值的,还有着名学者受托为别人论着所写的序言,以及书讯、简介一类的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说,书评是论着出版后在学界引起反响和受欢迎程度的体现。倘对这类文章的观点加以梳理与整合,则是一部别具特色的小型的《茅盾研究概观》;于"厚重、系统、深刻"的《茅盾研究史》的写作,也不无借鉴和参考价值。因此,书评一类的文字有着别具重要的意义。
陈志华,翟德耀[4](2007)在《新时期山东茅盾研究成果述评》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以来,山东省的茅盾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研究者采用多种研究视角和理论模式,逐步把茅盾研究推向深化,在茅盾的文艺思想与批评研究、作品研究、作家主体及综合研究以及传记资料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
吴艺[5](1989)在《茅盾研究资料索引(1987—1988)》文中指出 说明:一、本资料收集了1987—1988年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二、本索引按专题汇编:(一)茅盾研究总论;(二)茅盾思想研究;(三)茅盾生平研究;(四)茅盾作品研究(包括总论、小说、诗歌、散文、杂文、书信;茅盾佚文研究)。
孙强[6](2014)在《1949—2009年茅盾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茅盾是继鲁迅、郭沫若之后,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史上又一位代表性的人物。从19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开始,茅盾的作品就引起了文艺界的重视。1931年出版了伏志英编的《茅盾评传》,这是早期茅盾研究的论文集,1933年又出版了黄人影编的《茅盾论》,这两部书体现了早期茅盾研究的大致状况。《子夜》诞生以后,一时形成《子夜》评论研究的热潮,尤其受到鲁迅、瞿秋白、冯雪峰代表的左翼阵营
周兴华[7](2005)在《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文中研究指明茅盾文学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从事文学批评工作60年,留下了300多万字的批评文章。他的批评理念与批评活动,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内容,而且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不过,若从发生学的角度去看茅盾的文学批评,其意义便不止于文学事业本身,他在具体观点上呈现的“矛盾”表征一方面显示了时代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则折射出了茅盾的窘境和困惑,它所蕴含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思想史意义不容忽视。 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既表现在他的文学理念中,也表现在他的具体批评实践中。重“功利”而轻“学理”的观念导致了功能的放大和本体的缺失——观点变形摇摆,话题断裂转移,也导致了他的作家作品批评在艺术的“门外”与“门内”徘徊,在“我”与“我们”之间游移。这种轻重失衡、前后不一的“矛盾”,要具体的表达层面又体现为“表”与“里”的相悖——语气的冲突,暧昧的言说,有意的回避。它所形成的意味复调不仅透射出茅盾内心的困惑和迷惘,甚至还潜藏着价值的两极。茅盾文学批评“矛盾”的出现,一方面源于他在“文学与政治”、“审美与实用”、“个人与集体”之间选择的悖论,一方面又与他在“职业与兴趣”、“位置与距离”、“身份与立场”之间不断调整又不断遇到阻拒的心理冲突有关,这种悖论与冲突造成了茅盾文学批评在理论上的缺失和美学上的贫困,但却生成了思想史上的巨大价值。作为历史的文献,它记录了批评窗口的时代风云,为社会、文学及批评发展留下了具体的实证;它为中国文学批评的百年历程提供了一份个人证词,表征了思想史落实到个体身上时那种矛盾重重的同化与顺应;它也浓缩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悲剧,在思想史上留下了一个人格的缩影。
崔瑛祜[8](2011)在《左翼文学论争中的茅盾(1928-1937)》文中研究说明“左翼十年”在茅盾的文学历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在这十年间种种芜杂的论争未曾止息,这些论争遮蔽了茅盾的“左翼文学”构建理念,论文参照茅盾参与的几次重大论争,重点探讨1928-1937年“左翼文学”建构过程中茅盾的境遇和姿态。第一章,在“革命文学”论争中,作为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革命工作者,茅盾努力促成“革命文学”地盘的扩大。同时,身为理论家、批评家、翻译家和文学创作者,茅盾关于“革命文学”的认识又独出己见,在“论争”及“创作”并行的特殊境遇中,他灵活地将“申述”和“答辩”相结合,创立了较为成熟的“自述性”批评文体。第二章,“左联”成立后,茅盾清醒地认识到,左翼文人既面临着纠正“革命文学”、“普罗文学”偏弊的任务,也担负着发展壮大“左翼文学”的使命,他自觉地肩起历史赋予的职责,努力规避左翼内部错综矛盾的绑缚,客观回望“左翼文学”的历史,积极展望“左翼文学”的未来,竭力缔造崭新的“左翼文学”。第三章,“文艺大众化”讨论同左翼文人的革命目的和变革新文学的意图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态度的同一性”,但不同个体对“大众”其实怀有不同的政治想象。茅盾等人认识和建构的“大众”迥异于“左翼话语”,在提倡“无产阶级艺术”(1925)伊始就有所显现,并继续影响他的左翼文艺观。第四章,“文艺自由论辩”引发了当时人关于“第三种人”、“自由人”等论争,茅盾表面上未曾介入,而实际上他采用“文学的方法”策略性地参与论争,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茅盾灵活的应对,也从一个侧面映射出当时左翼文人在“政治立场”与“艺术自由”之间难以抉择的迷茫。第五章,“两个口号”论争貌似夹杂着浓厚宗派恩怨的“政治路线”之争,但在茅盾和《文学》同人看来,实为关于“文学”的论争,核心在如何处理“创作与批评”、“理论与实践”等关系。茅盾此时发表在《文学》月刊“文学论坛”上的文论,表明了茅盾作为“作家而同时又是理论家”的形象建构及身份认同,也显露了茅盾个人内在视景的丰富多样。第六章,面对左翼文坛的偏弊,茅盾身为“一个作家”,他主张用“文学的方法”和“小说的形象”来予以纠正,可谓是对症施治,意义自不待言。但茅盾设定的个体在现实处境中难以游刃有余,这种现实和理想的差池也影响着茅盾关于“左翼文学”的想象和“左翼文学”的建构。
吴志慧,沈艺,龚景兴[9](1987)在《一九八六年茅盾研究资料索引》文中提出
陈竞宇[10](2019)在《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中国新文学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茅盾1从译介外国文学走上了文学道路。从1917年到1949年,茅盾翻译了30个国家的200余篇文学作品,撰写了大量评论、介绍外国文学的文章,展现了他宽广的文学视野,实践了他“取精用宏”的文学建设主张。他的译介工作,是为建设新文学服务的。本研究在考察茅盾的外国文学译介工作时,没有单纯将茅盾作为一个翻译家来研究他的翻译策略、他的翻译风格、对原文的忠实程度、或者他的译作的影响和接受等,而是从他的译介思想入手,将他的翻译工作与新文学建设者、文学刊物主编、文化界领导人的身份联系起来,综合研究他的外国文学译介活动。依照此思路,本研究的第一章先大致梳理茅盾译介外国文学的概况。这一简单的梳理显示:茅盾的外国文学译介活动涉及面非常广,不仅包括作品的译介,还有文艺理论的译介;他的外国文学译介工作与他主编《小说月报》、《文学》和《译文》等刊物有密切的关系;他译介的重点是俄苏文学和小民族文学;他的外国文学译介活动与社会改造、新文学建设有密切关系,他结合自己的翻译体会,提出了有关重译、复译、翻译标准等问题的重要观点等。接下来,本研究就与茅盾译介外国文学有关的主要问题进行具体讨论。具体说来,茅盾在提倡外国文学译介时,有非常鲜明的流派意识和清晰的规划,以流派选择指导具体的翻译选材,因此第二章将依次梳理他对外国文艺流派——新浪漫主义、自然主义、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译介。事实上,茅盾译介的西方新浪漫主义和法国自然主义文艺流派与日本文坛有密切关系。茅盾在介绍外国文艺理论时从不全盘照搬外国文艺思潮,而是依据他判定的中国文学的发展目标对外国文艺理论进行改造,使之符合中国文学的发展需要。在译介途径上,茅盾译介的国别众多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其掌握的唯一外语——英语展开的,除少量英语文学外的所有外国文学译介,均以英语为中介语。英语中介既助力茅盾扩大世界文学视野,成为其大量译介外国文学的桥梁,也使他的译介带有英语世界种种印迹,如对象的选择和语言表达,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茅盾译介活动的展开方式及其文化效果,这一部分将在第三章讨论。茅盾译介外国文学的高产时期是他主编二三十年代几本主要刊物的时期,建国后,他虽然没有再从事具体的翻译工作,但是他主编的《人民文学》、《译文》为新中国的外国文学译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他的译介工作与刊物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第四章将茅盾的译介活动与他主编刊物的经历结合起来讨论。茅盾的外国文学译介活动与他提出的“人的文学”、“民族文学”、“世界文学”三位一体的文学建设理念的关系是第五章将要探讨的。在结语部分,作者再次强调了翻译之于茅盾的重要价值,并在坦陈本研究的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二、论茅盾杂文的思想与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茅盾杂文的思想与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理性言说与心魂浮沉:茅盾散文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雾中的心魂:茅盾抒情散文论 |
第二章 社会世相“切实的记载”:茅盾叙事散文论 |
第三章 文章合为时而着:茅盾议论散文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新时期山东茅盾研究成果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艺思想与批评研究 |
二、作品研究 |
三、作家主体及综合研究 |
四、传记、生平资料研究 |
(7)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问题的发现:他者与自我评价的反差 |
二、研究角度:文献发生学视野下的批评心路 |
三、切入之点: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 |
四、思路与结构:时间线索和三大板块 |
上编 同体异象:茅盾文学批评中的“变”与“小变”——纵向观察中的“矛盾”表征 |
第一章 功利之“重”与学理之“轻”:茅盾文学理念的变化之“轴” |
第一节 与时俱进:文学使命的时代变形 |
第二节 前后不一:文学观点的功利性摇摆 |
第三节 薄此厚彼:文学学理探讨的断裂与实用主义转移 |
第二章 艺术“门内”与“门外”:茅盾作品论的发展之“脉” |
第一节 从导读到批评:渐入艺术之门 |
第二节 文学特性与文学理解:艺术门内的关注要点 |
第三节 概括评介与诗意品评:艺术门口的两极言说 |
第四节 文学技术解剖:自外于艺术之门 |
第三章 “我”与“我们”:茅盾作家论的演变之“征” |
第一节 “自己”与“别人”:他者的启示 |
第二节 “我”与“我们”:立场演进的标志 |
第三节 阵营的“外”与“内”:茅盾特定时段的精神之旅 |
中编 内外冲突:茅盾文学批评中的“显”与“隐”——聚集分析中的“矛盾”意义 |
第四章 姿态与心理:茅盾文学论争中的显隐两重奏 |
第一节 申辩与诤言:境遇未明时的真诚告白——“革命文学”论争表征的心理意义 |
第二节 调和与倾斜:权威影响下的立场变异——“两个口号”论争映射的内心秘密 |
第三节 大批判氛围与学术语调:淡化政治的政治表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争中的苦心与无奈 |
第五章 尺度与言说:茅盾作品论的复调意味 |
第一节 意义强调与美的缺失:审美活动中的非审美标准 |
第二节 理性的困惑与矛盾的表达:艺术魅力前的尺度失灵 |
第三节 直言观点与曲意解说:文本背后的另一种声音 |
第四节 保护他人与忧及自身:政治语式的双重含义 |
第六章 “裂隙”内外:茅盾作家论的学术两极 |
第一节 “内在需要”与“文学识力”:心灵与修养的无意组合 |
第二节 注目之点与盲视之域:观念对审美的有意遮蔽 |
第三节 “史论”的笔法与作家论文体的创设:效果追求的双重收获 |
下编 前因后果:茅盾文学批评的延伸思考——互文参照中的“矛盾”分析和价值评估 |
第七章 选择的悖论:茅盾文学批评“矛盾”生成的母体与分蘖 |
第一节 文学与政治:目的的非本体性倾斜——茅盾文学理念分析 |
第二节 审美与实用:价值的双重悖反——茅盾作家作品论分析 |
第三节 个人与集体:参与的勉为其难——茅盾文学论争表现分析 |
第八章 调整的阻拒:茅盾文学批评“矛盾”的发生学分析 |
第一节 职业与兴趣:自我实现的坎坷之途 |
第二节 位置与距离:文学观照的定位调整 |
第三节 身份与立场:角色转换的内心冲突 |
第九章 历史的文献:茅盾文学批评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时代的记录:批评窗口历史轨迹 |
第二节 个人的证词: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主流”演化的百年历程 |
第三节 人格的缩影: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悲剧 |
结语 |
一、反观自身:新意何在? |
二、推及批评:对当下的启示 |
附录1 |
附录2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左翼文学论争中的茅盾(1928-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革命文学"论争中的茅盾 |
》与革命文学阵营的分歧'>第一节 《欢迎(太阳>》与革命文学阵营的分歧 |
第二节 论争中的"辩解" |
第三节 "申述"+"答辩"的"自述性"批评 |
第二章 "左翼话语"冲突中的茅盾 |
第一节 "革命文学"、"普罗文学"与"左翼文学" |
第二节 左翼文坛的"反思"与"展望" |
第三节 重叙"左翼文学历史" |
第三章 "文艺大众化"讨论中的茅盾 |
第一节 作为"接合"的"联合战线" |
第二节 "大众"的"虚"和"实" |
第三节 "技术是主,文字是末" |
第四章 "文艺自由论辩"与茅盾 |
第一节 提倡"有原则的论争" |
第二节 "旁攻"的回应 |
第三节 传布"严肃的文学观念" |
第五章 "两个口号"论争中的茅盾 |
第一节 《迎一九三六年》与"诗人的态度" |
第二节 "中心思想"与"叙述自由" |
第三节 茅盾"对抗"的内在视景 |
第六章 茅盾的左翼文学想象 |
第一节 "左翼文学"建构的焦虑 |
第二节 作为"文学"的"左翼" |
第三节 想象"左翼文学"的未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对于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的早期零星提及和旁涉 |
(二)建国后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的发展 |
(三)新世纪的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 |
三、本研究的意义 |
(一)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意义 |
(二)对翻译学的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茅盾外国文学译介活动概述 |
一、茅盾外国文学译介实践 |
二、茅盾的外国文学译介思想 |
第二章 茅盾对外国文艺理论的接受与改造 |
一、舶来自日本的“西方新浪漫主义” |
二、经由日本中转的法国自然主义 |
三、无产阶级文学观与英语中介 |
四、茅盾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倡导 |
第三章 英语转译对茅盾外国文学译介活动的影响 |
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转译现象 |
二、20世纪之交英语国家翻译外国文学情况 |
三、英语转译对茅盾译介视野的扩展 |
四、英语转译与茅盾译介活动的展开方式及其文化效果 |
第四章 编辑事业与外国文学译介 |
一、《小说月报》与外国文学译介 |
二、意识形态影响和审查制度下的《文学》 |
三、第一本翻译专刊《译文》 |
四、建国后的《人民文学》和《译文》对外国文学的译介 |
第五章 茅盾对外国文学的译介与其民族文学、世界文学理念 |
一、茅盾提出的“人的文学”、“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三个概念的辩证统一 |
二、茅盾外国文学译介与其民族文学构想的关系 |
三、茅盾外国文学译介实践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茅盾译介外国文学篇目 |
附录二 茅盾有关翻译的论述文章 |
四、论茅盾杂文的思想与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理性言说与心魂浮沉:茅盾散文新论[D]. 马萌. 陕西师范大学, 2006(10)
- [2]近三十年来茅盾散文研究述评[A]. 马萌,李继凯. 茅盾研究(第九辑), 2005
- [3]“茅盾研究之研究”文章目录总汇——关于茅盾研究论着的书评、书讯及序言汇编[A]. 陈芬尧. 《茅盾研究》第15辑——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论文集, 2016
- [4]新时期山东茅盾研究成果述评[J]. 陈志华,翟德耀.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3)
- [5]茅盾研究资料索引(1987—1988)[J]. 吴艺. 湖州师专学报, 1989(03)
- [6]1949—2009年茅盾研究述评[A]. 孙强. 《茅盾研究》第14辑——新世纪茅盾研究论文集, 2014
- [7]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D]. 周兴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8]左翼文学论争中的茅盾(1928-1937)[D]. 崔瑛祜. 北京大学, 2011(09)
- [9]一九八六年茅盾研究资料索引[J]. 吴志慧,沈艺,龚景兴. 湖州师专学报, 1987(03)
- [10]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D]. 陈竞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