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林区经济结构的几点看法(论文文献综述)
朱震锋[1](2019)在《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典型区域,除了林区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之外,同时又有着在资源、经济、社会乃至企业等多个层面上的一系列复杂内涵。也正是如此,国有林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便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既有着持续至今的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又不乏对资源利用与保护这一横亘在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命题的探求、解答。依托国家生态建设和财政支持,十多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和资源危机逐步得到缓和,但根植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和林区政企合一体制方面的内在问题却并未彻底解决,加之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区带来的巨大冲击,林区面临着一系列严峻形势。2015年中央出台《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后简称《意见》),这为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竭力应对全面停伐的关键档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意见》出台之后,黑龙江国有林区加快了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制定通过了《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设定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自此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本文正是立足黑龙江国有林区对预期改革目标的迫切需求,以系统创新的研究范式提出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这一总体研究目标,充分调动林区资源,不断激发改革活力,提升改革动力,进而加快林区改革进程并提高改革绩效,促进林区从根本上破解体制困境、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围绕着科学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展开一系列深入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国有林区改革、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这是开展后续研究内容的最基本前提。根据对创新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目标、改革路线、改革任务的系统把握,界定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内涵,即通过有效协调改革过程中各相关主体、相关改革措施等之间的关系,促进彼此之间协同并进,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林区各领域的改革实践,以此提高改革的进程和最终成效。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还可以根据功能不同进一步划分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第二,分别从理论和现实层面阐述了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重要基础。理论基础方面,搭建了“金字塔”式的理论支撑体系,其中,熊彼特创新理论主要为深刻领会和揭示本研究旨在构建的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逻辑和基本理念服务,深化对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内涵的理论认识,为后续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目标设定及预期的理论研究价值实现提供理论支持;创新系统理论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构建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框架;国企改革理论和供给侧理论则分别对林区改革中关于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及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提供指导。现实基础方面,基于对近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呈现出的新内涵和新趋势进行的创新性解构及深刻分析,系统论述了这些新内涵和新趋势对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所提供的现实依据。第三,在系统描述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生态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以及赴黑龙江森工系统开展有关国有林区改革的专题访谈,总体呈现了当前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具体实践现状及取得的基本成效;挖掘和归纳了改革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对影响林区改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上述现状研究及定量研究为后续具体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提供了充分的定性和定量支持,同时还借此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后续改革任务,并在完善创新机制的同时兼顾增强、削弱林区改革的驱动、扰动因素,为下文建立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提供思路。第四,具体构建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框架。明确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设计目标和基本原则;并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构成要素归纳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深入分析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运行机理。这部分的研究内容在整个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这部分的研究结论,为后续专门构建改革创新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指导。第五,从两个方面展开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主体研究。一是探究了推动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机制,在明确动力源的前提下,从两类动力源入手建立了具体的驱动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策略,这是后续建立的改革创新机制得以持续运行的前提基础。二是充分结合已经完成的理论框架及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机制等为基本路径,实现了本文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总体研究目标。最后,基于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具体构成、运行机理、动力体系以及作用路径等关键问题的深刻认识,同时充分参考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第四章中关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如何构建综合保障机制所明确的3个着力点,分别从三个方面构建了改革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第一,积极确立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思想保障。包括加强改革政策解读和宣传、强化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思维。第二,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环境保障。
文清[2](2018)在《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的行为响应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文中认为云南省林地资源丰富,多项指标位列全国前列,不仅是西南地区生态屏障,更承担着维护全国、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然而,云南的生态环境也相对敏感脆弱,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十分繁重。尤其是云南省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下,国有林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林区农户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重经济轻环境的倾向依然较为突出。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云南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美丽云南的迫切需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林农户日益成为林地经营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群体,其行为直接影响生态补偿的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率。这个群体在面对国家为了保护森林,充分发挥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生态功能效益而实施的林地生态效益补偿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行为方式和响应对于林地生态效益补偿在森林营造、抚育、保护、管理等方面作用的发挥,具有关键性和决定性。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利用云南省部分县市的实地调研数据,从微观层面考察了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效益补偿的行为响应。具体而言,首先,对云南林地森林生态自然资源和林地森林生态经济林区统计总量与森林生态文明经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未开发利用和未保护好等系列问题进行系统、完整、统一的梳理;然后,利用调查数据对农户的基本情况、农户经济活动和林地经营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掌握林区农户经营行为调整的总体背景;再者,考察了林区农户经营林地的基本特征,林农对林地生态补偿的认知与偏好,为理解林农对生态补偿政策的调适行为奠定基础,并为完善生态补偿方式提供现实依据;进一步地,基于受偿者视角,并从正向与负向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林地生态补偿对林区农户经营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补偿支付主体的视角,研究了林区农户对参与林地生态补偿支付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科学合理的林地生态补偿政策体系提供新的思路;考虑到林地生态保护是多方参与的结果,本研究通过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林区农户博弈模型,以期通过寻找纳什均衡解来分析得出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思路;最后,综合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关于增加林业经济投入、完善补偿机制、规范农户对生态补偿的行为响应的有关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尽管林区农户普遍认为近年来当地林业生态环境变得更好了,但有超过半数的农户认为林地生态环境保护阻碍了地方经济发展,多数(66.67%)农户认为林地生态效益补偿能激励他们保护林地;对于生态效益补偿方式,则有69.25%的农户倾向于选择现金补偿。(2)林地生态效益补偿能显著地促进林区农户通过修建界桩、界石以及界沟等方式以维护林权,也能激励林区农户采取林地防火、种植树木等措施保护和投资林地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表明林地生态补偿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林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不过,林地生态补偿对农户的林地获取行为影响并不显著,林农并未因此而减少其在林地中的获取行为,这意味着林地生态补偿并未明显改变林区农户的经营方式;(3)生态功能区大多数林农对生态补偿支付持有肯定态度,愿意支付一定费用以支持政府的生态补偿计划。这说明,林区农户同样也认可林地生态保护的正外部性,并支持“谁受益谁补偿”的生态补偿原则。不过,影响专业户与兼业户、传统散户与种植大户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关键因素存在显著差异。(4)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发现从引导林区农户改变行为的角度来看,林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并不完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问题关键在于农户得到补偿以后是否实施林地保护,取决于保护与开发的效益权衡。在目前的林地生态效益补偿水平和制度下,林农的经营行为难以有效改变,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建议充分认识云南的森林和林地的生态价值及战略地位,加大政府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森林和林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规范农户对生态效益补偿的行为响应。促进森林及林地生态环境效益持续增进和林业经济全面振兴。
秦会艳[3](2019)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森林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退化,据估计全球20%的森林资源已经退化。由于很多地区的居民和企业都是长期依赖森林资源或以森林资源为生产基础,因此,不断退化的森林不仅是个生态环境问题,其本质上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贫困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者提出要想解决生态问题首先应解决贫困问题。世界粮农组织指出贫困将不断并继续面临新的挑战:不断增加的环境威胁、退化的自然资源甚至气候变化。学者们普遍认为森林生态与贫困倾向于构成复杂的联系,但全面探讨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关系却鲜有报道,那么森林生态与贫困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关乎我国东北部生态安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动态演化受哪些因素驱动?当森林生态与贫困存在冲突时,如何协调两者的冲突以实现双方的共赢?这些都是实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相互作用“结果”出发,运用生物共生理论将森林生态与贫困视为一个系统中不同但相关的“有机体”,根据其相互作用结果,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划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寄生和竞争关系,并结合案例分析不同共生类型的特点,为全面理解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提供一个框架;其次,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历史发展阶段,剖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单一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演化的过程及国有林区的空间扰沌,针对重组更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不确定性,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40个林业局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反映森林生态与贫困的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各林业局的森林生态与贫困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共生度模型判别现阶段各林业局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再次,分别从恢复力和利益主体行为选择两方面探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影响因素,恢复力作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关键属性,主要选取制度、灾害和气候变化三个影响因素分析其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演变的扰动路径,并着重分析天保工程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恢复力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此外,试图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委托代理分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并探讨不同利益主体在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中的行为选择机理;最后,针对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大部分情况下都处于不协调的实际问题,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动态演化的外部扰动、天保工程以来黑龙江省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恢复力的变化及影响机制、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动机分析,从恢复力和利益协调视角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学共生理论可以全面理解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潜在的可能关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与该区历史发展阶段紧密相关,重构更新阶段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类型多样化,互利共生、寄生和竞争都有经历,但非互利共生发展模式为主导(占95%),且各林管局辖区内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差异较大;制度、气候及火灾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扰动路径不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恢复力不断提高,系统总恢复力指数由0.23上升至0.73,影响因子对恢复力的影响以非线性影响为主;协调森林生态与贫困冲突的本质是调节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平衡。
张晓静[4](2008)在《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林区贫困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林区贫困问题越发突出,如何消除林区贫困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林区脱贫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对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目标至关重要。自1998年我国先后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和长江中上游地区防护林、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以来,工程建设给实施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带来了很大变化,推动了工程实施地区各方面的发展。那么,林业重点工程,特别是生态工程对林区贫困究竟有没有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影响的结果是好是坏,能否通过工程的实施改变林区贫困的面貌,是迫切需要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展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以社会发展理论以及贫困理论为指导,利用项目影响和评价分析方法,论证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并结合天保工程的实施,借鉴国内外的脱贫实践经验,提出如何消除林区贫困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一方面可以建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评价理论,丰富和完善社会发展理论、林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贫困及反贫困理论,也对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对林区贫困影响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论证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是否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我国林区贫困的主要原因,找出消除林区贫困的途径,为解决当前中国林区贫困问题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因此,开展本课题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研究在界定林区贫困的概念、设置和确定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指标以及评价方法、构建推进天保工程实施、消除林区贫困的政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创建,找到一种分析生态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的初步方法。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得出:我国林区仍存在贫困,天保工程实施对消除林区贫困有积极影响,国内外脱贫道路和生态建设工程的实践可作为借鉴,以及林区脱贫需要进一步构建政策保障机制的结论。
孟庆凯[5](2020)在《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一些复合型的环境问题集中出现,不仅危害人们身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十二五”期间,伊春市被纳入黑龙江省首批生态市建设试点单位,“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多次强调伊春国有林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将伊春国有林区打造成生态区与经济区有机结合、均衡发展的国家级重点生态保护区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出系统部署,提升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已成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国有林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对于本地区绿色产业的发展、人文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及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都具有重大意义。伊春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现行生态治理体系的功能性,但距离建设生态现代化新伊春,打造国际生态闻名城市,其生态治理理念还相对薄弱,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及治理体系的运行也存在较大的发展和改善空间。文章通过对伊春国有林区下辖的林业局、相关林业部门、林区家庭进行走访和座谈的形式来进行深度调查和收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问题并分析原因。文章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与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国有林区政府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研究的状况,阐明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等,对后续研究内容的开展起到了引导作用。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分析了林区政府生态治理的基础概念和相关理论。第三部分通过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变化情况反映出该地区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林区政府治理能力的现状。评价了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的生态治理能力并分析了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相对薄弱的表现以及形成原因。第四部分通过介绍国内外典型城市生态治理模式,例如大连市、加拿大温哥华、美国波特兰、日本的千叶新城等城市的生态治理典范,从中吸取了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的经验。文章最后一部分内容从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生态治理能力的提升目标、原则,提出了诸多提升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的可行性对策。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林区政府与社会公众共同参与,不断的进行林区生态治理实践探索,不断弥补存在的治理漏洞,才能使治理能力从根本上得到提升,从而在生态领域奠定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伊春的基础。
刘春良[6](2003)在《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国有林业一直是我国林业的主体,在生态建设越来越被社会重视、生态需求日益高涨的情况下,转变发展模式、摆脱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两危局面、加快发展是国有林业继续发挥主体作用的前提,也是我国实现林业真正发展的关键。针对国有林业发展中存在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本研究以内蒙古国有林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内蒙古国有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成因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主导型林业发展模式,即以生态建设为前提,以林业为主导产业,以经济发展带动生态建设的国有林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目的是在分类经营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国有林业与区域发展的融合、通过国有林区城市促进林业产业化和林区产业化体系的形成,加快国有林业经济的发展带动生态建设,具体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国有林区一切问题的基础。经济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国有林区的经济危困,而且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加强生态建设,最终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 第二,区域综合发展是国有林区国有林业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区域发展可消除国有林业行政管理制度的二元结构,区域发展是加强国有林业区域社会分工与协作、实现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基础。 第三,城市是国有林区的核心,是区域的经济、政治中心。城市可集聚区域有限生产要素发挥其规模效益,可培育区域主导产业、林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城市可实现社会事业与国有森工企业的有效分离。城市可吸纳林业富余人员,是解决国有林区的社会稳定、实现生态移民问题的有效途径,城市主导国有林区的发展。 第四,政府主导、城市载体、企业主体和分区管理是城市主导型林业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具体的含义:政府主导,既国有林区各区域的发展由各级地方政府统一主导、消除国有林区的制度二元结构;城镇为载体,既以城镇为中心,形成不同层级的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中心;企业为主体,既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现代国有林业企业;分区管理,是根据区域内森林经营目标的不同,实行承担不同任务的森林在区域上的分离。 第五,空间结构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合理的空间结构是保障国有林区区域非均衡增长的关键,也是区域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目标相互协调的有效途径。 第六,林区产业化体系建设是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林业是国有林区的主导产业,工业化是林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林业产业化是实现林业工业化的关键。林区产业化的实质是非林产业化与林业产业化的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
李敏[7](2020)在《林区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扶贫战略的实施,中国农村即将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全面脱贫目标。在中国扶贫进程中,内外共同作用的贫困治理模式下,村级组织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外源式扶贫的资源传递中,村级组织作为扶贫项目在基层社会的承接者,占据重要一环;内源发展式脱贫方式中,村级组织作为村内的精英力量,对于带动村内经济发展,实现脱贫目的有着重要意义。因而,提高基层组织治理能力,削弱“精英俘获”对扶贫资源造成的贫困治理“内卷化”问题,提升村级组织的能人带动效应,对于农村贫困治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乡村治理视角出发,从村庄层面探寻农村贫困治理的新思路,着重回答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村级治理能力是否能显著影响村内贫困状况?这种影响是否一致,是否因村庄贫困程度不同存在显著差异?如果能够显著影响农村贫困,那么村级治理能力的减贫路径与机制为何?对于以上问题的解答,以期为提升中国扶贫治理效率,推进乡村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现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借鉴。本研究在“贫困陷阱”理论、“内生式发展”理论、与“治理”理论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村级治理能力对农村贫困的作用框架,并对村级治理能力的提升路径进行了探讨。基于陕西省内宝鸡市、咸阳市、安康市、榆林市、商洛市共5市16个县154个乡镇546个村庄的调研数据,采用多种计量模型及方法,实证检验了村级治理能力对农村贫困的作用机制,并指出提升村庄治理能力的可行性路径。依据本文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可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2010-2018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无论是在绝对人口分布还是相对贫困人口比重均表现出在山区更高的聚集度,且在2015年以后进一步山区聚集的趋势。基于陕西省内的调研样本的分析中,安康市贫困程度最深,商洛市贫困发生率较低但人均收入水平不高,与之相反的宝鸡市人均收入水平最高但市内村庄贫困发生率却排第二,榆林与咸阳市的贫困程度最轻;从健康、受教育程度与生活水平来看,依然是安康与商洛表现最为贫困,宝鸡、咸阳次之,榆林贫困程度最轻。对比林区与非林区两组样本村庄发现,林区样本村庄在四个维度贫困程度均显著高于非林区样本,再次论证了贫困人口在林区地形聚集的结论。村庄参与扶贫项目的分析中,不难发现扶贫资源向贫困程度最深的安康与商洛市倾斜较多,榆林市虽贫困程度最浅,但扶贫项目的参与程度排名第三,其次为宝鸡市,扶贫资源相对投入最少的为咸阳市。在分地形的扶贫项目对比分析中,林区样本村庄获得的扶贫资源要显著高于非林区样本,但因贫困村的进入退出机制并不完善,可能存在扶贫资源瞄准效率低下的情况。(2)基于村级治理能力的概念及内涵的界定,从资源获取能力、发展经济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四个维度构建村级治理能力度量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对其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对调研样本村庄的村级治理能力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其综合水平相对较低,整体样本均值仅为0.136,四个维度的均值大小排序依次为资源获取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发展经济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分地级市对比分析中,总体村治能力水平排名为榆林市>宝鸡>咸阳>安康>商洛,其中榆林市在村治能力综合指数与各维度指数中均排名第一,安康与商洛市除个别维度外,均表现靠后,表明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表现更高,在贫困林区的均值水平则较低;林区与非林区的样本对比来看,林区样本组除社会管理能力外,均显著低于非林区样本的均值表现,这一结果说明了村治能力与地形条件、植被覆盖状况等因素存在相关关系。(3)为进一步了解村级治理能力影响因素,从“制度”与“主体”的角度出发,探讨二者对村庄治理能力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因素中民主选举变量的选举候选人个数与选举投票率、民主监督变量中的监委会成员数以及宗族规模变量均显著正向影响村庄治理能力,村干部个体特征因素中,村支书受教育程度、村支书任职年数、村主任受教育程度及村主任特殊经历均对村级治理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村主任任职年数却有显著负向影响;在民主选举制度与村干部个体特征的交互作用分析中,民主选举能够通过选举出高素质的、管理经验丰富的村干部,通过提高村庄引进资源能力及发展村内经济的能力来提升村庄综合治理能力;民主监督制度与村干部个体特征的交互作用检验中,民主监督手段并不能让高素质的村干部表现出更好的能力,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村主任的社会管理能力;非正式制度变量的宗族网络规模与村干部个体变量的交互项影响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对村干部管理村内公共事务有促进作用。(4)在对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效应的分析中发现村级治理能力对农村贫困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即村级治理能力越高的村庄能够产生显著的减贫效果。整体调研样本中,村级治理综合能力显著负向影响农村贫困状况,同时村庄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农业生产劳动力比重高、耕地资源质量差、自然灾害频发、灌溉设施及公共交通水平低、地理位置偏僻、村内没有发展特色产业和引进企业等因素也是造成村庄贫困的重要因素;为考察不同贫困程度背景下的村级组织行为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对样本进行分类回归,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表明,村级治理能力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系数,随着贫困程度的加深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门槛回归结果进一步证明,村级治理能力与农村贫困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且在贫困程度越深的村庄,提升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的减贫效果要高于贫困程度较浅的样本村。同时,对样本依据林区分类回归的结果表明,处于林区内的村庄村级治理能力的减贫效果十分显著,而非林区样本村庄的村级组织减贫效果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5)村级治理能力四个维度减贫效应的分析中,村级组织在不同贫困程度背景下的四个维度减贫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在整体样本分析中,仅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能构显著影响村内贫困状况,表明当前农村社会,村庄治理目标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方向是较为正确的。在对不同贫困程度分组回归的结果中,在贫困程度较浅的村庄,发展经济能力减缓贫困的作用更为显著,而资源获取能力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相反的,在贫困程度较深的村庄,村级资源获取能力与农村贫困呈显著负向相关,而发展经济能力并不显著,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在门槛回归中在两个样本组中均有显著负向影响,表明在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仍然需要依靠加大外部资源流入来推动村庄经济发展,实现减贫目标,而贫困程度较浅的村庄,主要依靠激发村庄内源式发展动力,带动村内居民生产发展积极性来改善村庄贫困;林区与非林区地带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对比分析中,林区样本中的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能显著减少村内贫困状况,非林区样本村庄则主要依靠村级组织的发展经济能力来带动农村发展。(6)在对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分析结果中,揭示了村级治理能力通过“主观减贫机制”直接作用于贫困户的减贫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通过发展农业产业措施的间接效应的影响,最后是通过特色产业经营,调节特色资源利用效率,拓展农户收入渠道的方式。村级治理能力四个维度的减贫路径来看,资源获取能力与发展经济能力通过发展村内产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中介效应以实现减贫的效果要优于直接减贫的效果,而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的直接减贫效应是高于通过发展产业的间接减贫效应的。第五,从四个维度的减贫总效应对比来看,村级组织社会管理能力减贫效果最佳,其次为公共服务能力,再次为发展经济能力,最后为资源获取能力,表明当前农村需要通过村级组织实现减贫目的时,应以提升村级组织的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村级组织的管理经验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是实现减贫的有效路径,单纯依靠外部资源输入以实现减贫的效率相对要低一些。对比林区与非林区村级治理能力的减贫机制发现林区地带村级组织通过直接减贫措施以及产业发展的中介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村内贫困状况,而非林区样本中仅通过企业发展与开发特色资源的方式能显著减少贫困。
何业[8](2019)在《林区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生态文明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林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对林区进行环境生态数据采集和信息化监管,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和人们追寻美好生活的迫切期盼,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传统的林区已构建的数据采集系统,大多是基于TCP/IP的有线传输或基于短距离通信的Wi-Fi和ZigBee无线传输等方式实现,而这些方式存在布线繁琐、通信距离短、安全性不高、受自然环境约束等缺陷。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和林区环境特征及实际需求,首先对林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适应性组网技术和方案进行了研究和设计,然后对林区的环境生态参数和林分生长参数等实现高效率、低成本、高可靠性采集,最后对采集节点和汇聚节点及通信方式进行了软硬件设计,并构建了林区数据云监测平台实现PC-WEB端与APP移动端的可视化呈现、预警和监管。本文具体研究设计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林区环境生态等数据采集的特征、特性和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技术和方案,实现对林区内环境数据的高效采集与实时监测。(2)研究林区数据采集系统的软硬件整体架构,完成数据采集节点与汇聚节点的软硬件设计,设计和自定义数据传输与通信协议。根据林区不同环境和条件,提出多种相适应的各类传感器组合采集节点和无线通信方式设计方案。(3)对LoRa通信模块进行了有树木遮挡条件下的通信成功率、丢包率以及RSSI进行了点对点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2.5km内,无线传感器模块在有树木遮挡下的林区环境通信丢包率小于10%,可以较好地满足林区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需求(4)构建了林区数据监测云平台,完成云端服务器和数据库的设计和部署。实现了传感器网络获取的生态环境数据的实时化智能处理与存储和推送。实现了web端和Android端数据实时可视化呈现和监管。用户可查阅林区实时与历史数据和预警信息等。通过对构建的平台与系统实际测试,本文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各项功能运行稳定,数据接收与传送正常,达到预期设计的目的。对林区无线传感网络的组网和林区数据监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岳,朱震锋[9](2019)在《黑龙江森工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全文替换》文中指出基于对黑龙江森工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的系统性描述分析,借助林区2005-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构建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动力模型,旨在实现森工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动力因素有效识别及驱动效应定量研究。研究得到:产业结构水平对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驱动效应最为显著,这与其背后涵盖的科学产业布局、产业间资源优化配置等内容密切相关;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对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具有积极驱动效应,但不及产业结构水平;资本要素的驱动效应大于劳动力要素,体现出当前林区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对资本投入的紧迫需求,而林区劳动力资源质量不佳和结构不均衡等成为制约其对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推动作用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黑龙江森工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受到来自产业结构水平、资本及劳动力要素投入等一系列因素不同程度的驱动作用和影响,并结合研究结论及林区客观实际提出加快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可行路径。
李尔彬[10](2008)在《林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及支撑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在人们拼力追求经济增长的背后,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成为发展的瓶颈,循环经济因此浮出水面。在人们因为化石能源的枯竭而努力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时,那曾经改变地球面目并将继续影响其未来的森林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和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三重压力,使森林必然担当起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任,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林区必须接受构建循环经济的设想并尽快付诸实践。发展林区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就是构建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同时建立必要的支撑体系。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最终建立林区循环经济首要前提。本文借鉴国外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结合国内近年的研究和实践,针对我国林区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以及具体实践的模式、支撑体系和评价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时间维、要素维、空间维和目标维上对发展林区循环经济进行了设计。把循环经济遵循的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对照,探究二者的本质联系,寻找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根源,同时发展和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但要求在物质循环上遵循生态学理论,在循环链的搭建上遵循生态学理论,而且提出在支撑体系的组织构建上也要体现生态学的思想;运用区域经济学的平衡发展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对林区循环经济在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上进行了设计;把以人为本理论充分运用于支撑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从我国生态建设、现代林业建设、林业产业建设、重大林业工程的实施以及资源型城市转型等我国林业建设的战略重点出发,研究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面临的契机。提出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时代要求、历史机遇和内在动力。认为偏僻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林区发展循环经济与生俱来的艰巨性的同时,也提供了相对独立区域在操作上的方便性,更重要的是因此而产生的资源减消耗效应使林区依旧拥有相对丰富的资源,和相对“五脏俱全”的产业多样性,使林区发展循环经济具有了可行性。提出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5+3”模式。分别从5个方向上对林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设计:①按照不同层次(规模)设计林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②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间多级生态链模式构建——生态工业园区;③以林区剩余物利用为中心的剩余物网络模式构建;④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构建林区循环经济模式;⑤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构建林区循环经济模式。分别从3个层次(规模)上对林区循环经济进行了设计:①设计以家庭(林场)为核心的小循环模式;②设计以典型企业为核心的中循环模式;③设计林区范围的大循环模式。它们彼此之间有交叉,但更有侧重点。并强调指出林区构建循环经济必须遵循“可容纳原理”。合理的健康的支撑体系建设是发展林区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要件,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支撑体系建设的内容。一是要求人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在发展观、资源观、价值观、消费观上进行彻底的改变。二是提高科技水平、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三是实现森林资源价格的合理回归。四是建立设计形式上的支撑,虽然在具体内容上林区循环经济的构建会有其特殊性,但生态工业园区也是在林区企业层面上实施循环经济的典型形式。由于林区发展循环经济效果的评价具有模糊性,因此本文采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针对林区实际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吸取专家的意见选择评价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进而对伊春林区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
二、对林区经济结构的几点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林区经济结构的几点看法(论文提纲范文)
(1)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国有林区 |
2.1.2 国有林区改革 |
2.1.3 创新机制 |
2.1.4 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 |
2.2 基础理论体系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创新系统理论 |
2.2.3 国企改革理论 |
2.2.4 供给侧理论 |
2.2.5 各理论功能及地位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黑龙江国有林区概况 |
3.1.1 社会发展状况 |
3.1.2 经济发展状况 |
3.1.3 生态资源状况 |
3.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分析 |
3.2.1 黑龙江国有林区体制机制概貌 |
3.2.2 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3 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4 森工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过程中的障碍和挑战 |
3.3.1 社会职能移交情况复杂 |
3.3.2 资金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
3.3.3 区域发展参齐不齐 |
3.3.4 协调配套机制有待完善 |
3.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因素定位及作用机理分析 |
3.4.2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
3.4.3 模型测算及验证 |
3.4.4 结果讨论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社会经济需求分析 |
4.1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
4.1.1 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内涵解构 |
4.1.2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
4.2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1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的总体表现 |
4.2.2 宏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3 微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1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
4.3.2 产权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3 市场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1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的基本态势 |
4.4.2 非木质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 |
4.4.3 木材经济理性回归对改革创新的潜在需求 |
4.5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1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内涵 |
4.5.2 林区和地方社会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3 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 |
5.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设计目标及原则 |
5.1.1 创新机制设计的总体目标 |
5.1.2 创新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
5.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构成 |
5.2.1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5.2.2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5.2.3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5.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运行机理 |
5.3.1 创新机制的执行动力 |
5.3.2 创新机制的运行过程 |
5.3.3 创新机制的运行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6.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动力源 |
6.1.1 生存需求催生改革创新动力 |
6.1.2 发展需求激发改革创新动力 |
6.1.3 生态需求增强改革创新动力 |
6.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动力的类别 |
6.2.1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激发动力 |
6.2.2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驱动动力 |
6.3 增强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驱动效应 |
6.3.1 提升林区加快改革创新的激发动力 |
6.3.2 增强执行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3 增强制度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4 增强创新资源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7.1 构建重点国有林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1.1 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重点国有林管理机构 |
7.1.2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护机制 |
7.1.3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机制 |
7.1.4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
7.2 构建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2.1 改革建立规范化的现代林业企业 |
7.2.2 创新林业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策略 |
7.2.3 优化拓展林业企业主营业务和服务 |
7.3 构建加快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机制 |
7.3.1 创新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理念 |
7.3.2 进一步优化林区替代产业空间布局 |
7.3.3 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引领林区转型发展 |
7.4 构建深化国有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的创新机制 |
7.4.1 继续推进林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移交 |
7.4.2 创新林区和地方社会融合发展机制 |
7.4.3 创新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8.1 强化全面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 |
8.1.1 加强政策解读和社会宣传 |
8.1.2 强化生态资源保护意识 |
8.1.3 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思维 |
8.2 营造黑龙江国有林区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 |
8.2.1 营造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 |
8.2.2 改善有利于转型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
8.2.3 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
8.3 加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配套支持 |
8.3.1 加大林区创新资源的持续性投入 |
8.3.2 持续完善社会职能剥离移交的配套政策 |
8.3.3 建立健全林区改革创新的法治建设 |
8.3.4 增强改革后林区城镇运营基础建设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化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2 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资本自由化流动趋势 |
附录3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产品市场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4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业产业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5 国有林区木材产量(1993~2015) |
附录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的行为响应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生态补偿内涵的相关研究 |
1.2.2 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相关研究 |
1.2.3 林地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
1.2.4 云南省林地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
1.2.5 农户对生态补偿行为响应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补偿 |
2.1.2 林地生态补偿 |
2.1.3 农户行为响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权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博弈论理论 |
2.2.5 农户行为理论 |
2.3 生态补偿受偿行为与支付意愿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云南林业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云南省地理概况 |
3.2 云南省的林业及林业经济发展 |
3.3 云南省林业生态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
3.4 云南森林生态补偿现状及其问题 |
3.4.1 云南省森林生态补偿的历程 |
3.4.2 云南的林地生态系统分析 |
3.4.3 云南省林地生态补偿的问题与缺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的认知与偏好分析 |
4.1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分析 |
4.1.1 田野调查组织 |
4.1.2 农户基本特征 |
4.1.3 农户林地经营 |
4.2 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的相关认知 |
4.2.1 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环境的相关认知 |
4.2.2 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的认知 |
4.3 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作用的评价分析 |
4.3.1 样本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作用的评价状况 |
4.3.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4.3.3 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方式的偏好分析 |
4.4.1 模型设定 |
4.4.2 变量选择与理论分析 |
4.4.3 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方式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林地生态补偿对林区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的影响分析 |
5.1 林地生态补偿对林区农户林权维护行为的影响 |
5.1.1 样本农户林权维护情况 |
5.1.2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
5.1.3 林地生态补偿对林区农户林权维护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 |
5.2 林地生态补偿对林区农户林地投入行为的影响 |
5.2.1 样本农户林地投入情况 |
5.2.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5.2.3 生态补偿对林区农户林地投入行为影响的估计结果分析 |
5.3 林地生态补偿对林区农户林地获取行为的影响 |
5.3.1 样本农户林地获取行为分析 |
5.3.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5.3.3 生态补偿对林区农户林地获取行为影响的估计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林区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分析 |
6.1 调查研究区域概况 |
6.2 研究方法 |
6.2.1 调查研究情况 |
6.2.2 变量选择与研究假设 |
6.2.3 模型构建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农户基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农户对生态补偿与环境保护的认知分析 |
6.3.3 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分析 |
6.3.4 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6.4 不同类型农户生态补偿意愿驱动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
6.4.1 不同经营类型下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6.4.2 不同经营规模下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林地生态补偿制度实施中各主体的博弈分析 |
7.1 林地生态保护中各行为主体的目标分析 |
7.2 林地生态保护中行为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
7.2.1 三方主体的基本理论假设 |
7.2.2 三方博弈模型构建 |
7.2.3 博弈模型的均衡解 |
7.3 博弈模型分析结论与建议 |
7.3.1 研究结论 |
7.3.2 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林区 |
2.1.2 森林生态 |
2.1.3 林区贫困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共生理论 |
2.2.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森林生态与贫困相互关系类型 |
3.1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关联分析 |
3.1.1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哲学思考 |
3.1.2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内涵 |
3.1.3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特征 |
3.2 生物共生理论应用于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适用性研究 |
3.2.1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契合性 |
3.2.2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必要性 |
3.2.3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充分性 |
3.3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概念性共生模式及分析 |
3.3.1 互利共生模式分析 |
3.3.2 寄生共生模式分析 |
3.3.3 竞争共生模式分析 |
3.4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种间竞争的Lotka-Volterra模型与发展模式 |
3.4.1 互利共生发展模式 |
3.4.2 冲突有限发展模式 |
3.4.3 螺旋恶性竞争发展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现状与问题 |
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区位概览 |
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状况 |
4.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总量状况 |
4.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结构状况 |
4.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功能状况 |
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贫困状况 |
4.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职工工资状况 |
4.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发展状况 |
4.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相关配套水平状况 |
4.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存在的的问题 |
4.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森林资源 |
4.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管理战略(制度)影响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 |
4.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利益主体的行为映射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 |
4.5 本章小节 |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的动态演化 |
5.1 森林生态与贫困适应性循环的属性分析 |
5.1.1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潜力 |
5.1.2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连通度 |
5.1.3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恢复力 |
5.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的演化过程 |
5.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单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 |
5.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然保护区单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 |
5.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空间多尺度的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扰沌 |
5.3 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的判别 |
5.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 |
5.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综合指数测度 |
5.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类型的判别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演化的外部扰动及恢复力 |
6.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演化的扰动因素 |
6.1.1 制度扰动—演化的主要因素 |
6.1.2 灾害扰动—演化的关键因素 |
6.1.3 气候变化扰动—演化的潜在因素 |
6.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系统恢复力测度 |
6.2.1 恢复力测度方法选取 |
6.2.2 构建评价共生系统恢复力的指标体系 |
6.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贫困共生系统的恢复力测度结果 |
6.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贫困共生系统恢复力影响机理分析 |
6.3.1 贫困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对系统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
6.3.2 森林生态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对系统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
6.3.3 各子系统应对能力影响因子对系统总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利益相关者行为选择 |
7.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利益相关者及诉求 |
7.1.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识别 |
7.1.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7.1.3 主要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过程及行为结果 |
7.2 森工企业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行为选择分析 |
7.2.1 森工企业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缓解贫困)多任务分析 |
7.2.2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政府)与国有森工企业间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
7.2.3 森工企业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的行为选择利益分析 |
7.3 林业职工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行为选择分析 |
7.3.1 林业职工缓解贫困行为发生道德风险的表现方式 |
7.3.2 林业职工生态保护行为选择的逻辑起点 |
7.3.3 林业职工不同行为选择的驱动因素 |
7.4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实现互利共生的对策 |
8.1 从恢复力视角实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互利共生 |
8.1.1 转变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管理理念 |
8.1.2 积极开展外部干扰的适应性管理策略 |
8.1.3 提高行为主体应对能力的自我管理策略 |
8.2 从利益协调视角实现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互利共生 |
8.2.1 纠正森工企业在生态保护与缓解贫困中的利益错位 |
8.2.2 协调林业职工在生态保护与缓解贫困中的利益 |
8.2.3 深化森林生态提供者与使用者间的利益转移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林区贫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林区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出现 |
1.1.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对林区产生影响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林业生态工程相关问题研究 |
1.3.2 天保工程影响与评价研究 |
1.3.3 林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1.3.4 贫困概念研究 |
1.3.5 林业生态工程与消除林区贫困研究 |
1.3.6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
1.5 课题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5.2 走访与召开座谈会 |
1.5.3 抽样与典型调查分析法 |
1.5.4 对比分析法 |
1.5.5 参与性农村调查评估法 |
1.5.6 专家判断法 |
1.5.7 对象评定法 |
1.5.8 综合分析评价法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1 社会发展理论 |
2.1.2 科学发展观 |
2.1.3 其它相关理论依据 |
2.2 评估理论与方法 |
2.2.1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2.2.2 林业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理论 |
3 我国林区贫困现状 |
3.1 我国林区概况 |
3.1.1 我国森林资源总体情况 |
3.1.2 我国林区划分 |
3.2 林区贫困的概念 |
3.2.1 什么是贫困 |
3.2.2 我国贫困标准划分和贫困地区类型的确定 |
3.2.3 中国对小康标准界定 |
3.2.4 林区贫困的概念 |
3.3 我国林区贫困现状 |
3.3.1 林业系统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3.3.2 国有林区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3.3.3 集体林区职工工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3.3.4 天保工程区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3.3.5 林业生产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3.3.6 林区森林资源质量下降 |
3.3.7 天保区内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数量减少 |
3.3.8 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 |
4 我国林区贫困的致因分析 |
4.1 贫困致因理论 |
4.1.1 单因素致因理论 |
4.1.2 综合因素致因理论 |
4.2 林区贫困致因分析 |
4.2.1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 |
4.2.2 人口膨胀对林区发展形成巨大压力 |
4.2.3 国家对林区投资相对较少 |
4.2.4 林业体制改革滞后,限制了林区生产力发展 |
4.2.5 科技对林区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影响林区整体效益提高 |
4.2.6 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恶劣 |
5 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指标及评价方法设计 |
5.1 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指标及评价方法设计的理论依据 |
5.1.1 农村扶贫项目评价指标的设置 |
5.1.2 林业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方法的应用 |
5.2 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指标和方法的设计 |
5.2.1 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指标的设计原则 |
5.2.2 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指标的设定 |
5.2.3 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综合评价方法选择 |
6 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的企业样本实证分析 |
6.2 天保工程对样本企业贫困影响分析 |
6.2.1 样本企业经济影响指标 |
6.2.2 样本企业生态影响指标 |
6.2.3 样本企业社会影响指标 |
6.2.4 样本企业心理影响 |
6.3 天保工程对样本企业贫困影响的综合评价 |
6.3.1 确定参与评价的影响指标内容及权重 |
6.3.2 综合评分 |
6.3.3 计算综合评分结果 |
7 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的样本县实证分析 |
7.1 天保工程对样本县贫困影响分析 |
7.1.1 样本县经济影响指标 |
7.1.2 森林资源状况及水土保持指标 |
7.1.3 样本县社会影响指标 |
7.2 天保工程对样本县贫困影响的综合评价 |
7.2.1 确定参与评价的影响指标内容及权重 |
7.2.2 综合评分 |
7.2.3 计算综合评分结果 |
8 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综合分析 |
8.1 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分析 |
8.1.1 实施天保工程与林区消除贫困的目标一致 |
8.1.2 天保工程的实施促进林区贫困的消除 |
8.1.3 林区贫困阻碍了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
8.1.4 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短期效益不显著 |
8.1.5 影响效果前景乐观 |
8.2 天保工程实施面临的问题与阻力 |
8.2.1 安置计划存在缺口 |
8.2.2 社会保险资金缺额较大 |
8.2.3 造林管护费用低不利于工程建设质量 |
8.2.4 林业企业负债累累 |
8.2.5 地方财政困难 |
8.2.6 人工林禁伐后缺乏补偿政策 |
8.2.7 后续产业发展政策缺位 |
9 国内外脱贫道路实践 |
9.1 国外部分国家的扶贫措施借鉴 |
9.1.1 美国的“南部地区政府和国会实施扶贫计划” |
9.1.2 法国的“山区建设计划” |
9.1.3 欧盟的“基金援助” |
9.1.4 德国的“拨款和贷款政策” |
9.1.5 印度的“看东北政策” |
9.1.6 日本的“发展农业基础建设” |
9.1.7 国外扶贫措施的借鉴与启示 |
9.2 国外部分国家生态工程实施的启示 |
9.2.1 美国“罗斯福工程” |
9.2.2 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
9.2.3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 |
9.2.4 加拿大“绿色计划” |
9.2.5 印度“社会林业计划” |
9.2.6 日本“治山计划” |
9.2.7 国外生态工程对消除林区贫困的作用 |
9.3 中国脱贫道路的选择——《中国21世纪行动议程》 |
10 天保工程消除林区贫困的政策保障机制 |
10.1 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
10.1.1 加快国有重点森工企业改革步伐,促进国有林区生产力发展 |
10.1.2 放活林地使用权,加强民营者的产权保护,完善集体林产权制度 |
10.1.3 建立林地林木交易市场 |
10.2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
10.2.1 实现“四大转变” |
10.2.2 调整和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
10.2.3 实行择优扶强战略 |
10.2.4 出台后续产业政策,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
10.2.5 调整林业产业发展格局 |
10.3 加快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 |
10.3.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10.3.2 吸引社会参与 |
10.3.3 探索国家收购途径 |
10.3.4 开展森林资源保险 |
10.4 加大林业税费制度的改革步伐 |
10.4.1 取消原木、原竹的农业特产税 |
10.4.2 取消对林农和其他林业生产经营者的各种不合理收费 |
10.4.3 改革育林基金征收、管理和使用办法 |
10.4.4 继续执行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林业税收优惠政策,并予以规范 |
10.4.5 加强监督,避免随意性收费,纠正不规范行为 |
10.5 调整木材采伐限额制度 |
10.6 强化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
10.7 深化科技改革 |
11 结论 |
11.1 研究结论 |
11.2 本研究的创新 |
11.3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论文成果 |
致谢 |
(5)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生态文明的概念 |
2.1.2 治理的概念 |
2.1.3 国有林区政府的内涵 |
2.1.4 生态治理能力的内涵 |
2.2 相关理论的分析 |
2.2.1 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态治理理论 |
2.2.4 政府治理理论 |
2.2.5 协同治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状 |
3.1.1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建设现状及变化分析 |
3.1.2 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相关政策 |
3.1.3 对林区内各类污染的防治现状 |
3.2 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
3.2.1 林区政府与民众缺乏对生态理念的认识 |
3.2.2 生态治理资金来源单一 |
3.2.3 生态治理主体单一 |
3.2.4 政府生态治理法治干预程度低 |
3.2.5 政府官员生态治理责任意识差 |
3.3 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政府生态教育经费与宣传资金投入较低 |
3.3.2 林区政府未建立资金筹措长效机制 |
3.3.3 林区政府与公共部门的生态协同治理能力较弱 |
3.3.4 林区政府生态立法存在缺陷 |
3.3.5 林区政府官员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缺陷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典型城市提升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4.1 大连市提升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的经验借鉴 |
4.1.1 通过建章立制来确保生态治理成效 |
4.1.2 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
4.1.3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 |
4.1.4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 |
4.2 加拿大温哥华提升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的经验借鉴 |
4.2.1 完善对政府官员的生态问责制 |
4.2.2 加强生态领域的合作治理 |
4.2.3 推动生态产业园的建设 |
4.2.4 鼓励公民广泛参与生态保护 |
4.3 美国波特兰提升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的经验借鉴 |
4.3.1 完善生态立法 |
4.3.2 加强州政府间的跨区域治理 |
4.3.3 优化环境补偿机制 |
4.3.4 转变政府治理模式 |
4.4 日本千叶新城提升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的经验借鉴 |
4.4.1 建立有效的生态治理责任追究制度 |
4.4.2 引导本地企业积极参与生态治理 |
4.4.3 强化公民的环保教育与生态意识 |
4.4.4 增加生态治理工作中的节能科技投资 |
4.5 发达国家生态治理典范对伊春林区政府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的启示 |
4.5.1 完善政府生态立法 |
4.5.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4.5.3 强化对生态治理的政策鼓励 |
4.5.4 培养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的意识 |
4.5.5 建立完善的政府管理体制 |
4.6 本章小结 |
5 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建设策略 |
5.1 生态治理能力的建设目标 |
5.1.1 实现生态平衡与发展 |
5.1.2 建立良性治理机制 |
5.1.3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 |
5.2 生态治理能力的建设原则 |
5.2.1 生态治理能力法治化 |
5.2.2 生态治理公开化 |
5.2.3 生态治理集约性 |
5.3 建设生态治理能力的具体措施 |
5.3.1 加强生态教育宣传与生态治理意识的培养 |
5.3.2 拓宽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融资渠道 |
5.3.3 构建多元化的生态协同治理体系 |
5.3.4 完善林区的生态立法和司法裁决 |
5.3.5 强化林区政府生态治理监督问责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有林区在我国林业中的位置 |
1.1.2 国有林区存在的问题 |
1.1.3 国有林业面临困境的剖析 |
1.1.4 国有林区发展的终极症结-发展模式的弊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内蒙古林业概况 |
1.2.2 内蒙古国有林业概况 |
1.2.3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特点 |
1.3 研究内容 |
1.3.1 国有林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2 国有林区理论指导问题 |
1.3.3 发展模式问题-国有林业发展实现途径 |
1.4 本文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资料使用说明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4.3 资料使用说明 |
2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若干基本范畴 |
2.1.1 区域、林业区域 |
2.1.2 国有林业、国有林区 |
2.1.3 区域经济、林业区域经济、国有林业区域经济 |
2.1.4 发展模式、林业发展模式、国有林区经济发展模式 |
2.2 基本理论概述 |
2.2.1 林业经济理论概述 |
2.2.2 区域经济学理论概述 |
2.2.3 政府经济学理论概述 |
2.3 基础理论研究 |
2.3.1 林业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 |
2.3.2 国有林业区域发展研究 |
3 、 城市主导型林业发展模式的提出与界定 |
3.1 林业的发展模式 |
3.1.1 林业发展模式的类型 |
3.1.2 以生态建设为主要目标的林业综合发展模式的实践途径 |
3.1.3 内蒙古国有林业发展模式现状 |
3.2 城市主导型林业发展模式的内涵 |
3.2.1 城市主导型林业发展模式的内涵 |
3.2.2 城市主导型林业发展模式主导思想 |
3.3 城市主导型林业经济模式的理论依据 |
3.3.1 增长极理论 |
3.3.2 点-轴开发理论(中心-外围理论) |
3.3.3 梯度推进理论及反梯度推进理论 |
3.3.4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3.3.5 系统学“非加和”原理 |
3.3.6 都市圈模式 |
3.4 城市主导型林业发展模式的目标与目标冲突的解决 |
3.4.1 目标体系 |
3.4.2 国有林区城市主导型林业发展模式目标体系的构建 |
3.4.3 目标冲突的解决 |
3.4.4 内蒙古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目标冲突的解决 |
3.5 城市主导型林业发展模式的功能及功能关系 |
3.5.1 几大功能 |
3.5.2 功能关系及结构 |
4 、 城市主导型林业发展模式运行机制 |
4.1 地方政府主导 |
4.1.1 国有林区地方政府主导的客观必然性 |
4.1.2 地方政府主导的制度结构 |
4.2 城镇载体 |
4.2.1 结构安排 |
4.2.2 运行机制设计 |
4.3 企业主体 |
4.3.1 制度安排 |
4.3.2 运行机制设计 |
4.4 分区管理 |
4.4.1 结构安排 |
4.4.2 运行机制设计 |
4.5 城市主导型林业发展模式各因素的关系 |
4.5.1 政府主导是核心 |
4.5.2 城市是载体 |
4.5.3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 |
4.5.4 分区管理是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渠道 |
5 、 内蒙古国有林区城市空间布局设计 |
5.1 内蒙古国有林区城镇化水平现状 |
5.1.1 人口分布与功能分布 |
5.1.2 城镇空间分布 |
5.2 中心城市布局与功能设计 |
5.2.1 布局原则及模式选择 |
5.2.2 布局要素分析 |
5.2.3 不同层次中心城市的确立 |
5.2.4 不同层次中心城市的经济区和产业功能设计 |
6 、 城市主导型林业模式中产业结构调整 |
6.1 产业结构理论与林区产业分类 |
6.1.1 结构研究的意义及产业分类视角选择 |
6.1.2 林区产业正确分类的指导意义 |
6.2 内蒙古国有林区产业结构现状 |
6.2.1 近十年来林区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发展 |
6.2.2 对目前产业结构水平的评价与判断 |
6.3 产业结构选择原则 |
6.3.1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理论 |
6.3.2 林区产业结构配置要求 |
6.3.3 林区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标准 |
6.4 内蒙古国有林区产业优化的基本模式 |
6.4.1 主导产业选择 |
6.4.2 辅助性产业、自给性部门与基础结构的发展 |
6.4.3 林区产业结构体系 |
6.5 林区产业结构空间布局 |
6.5.1 林区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 |
6.5.2 子区域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 |
6.5.3 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构导向与结构升级 |
6.6 结构升级必须建立开放型林区经济系统 |
6.6.1 林区的投资主体多元化 |
6.6.2 政府主导林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
7 、 林区产业化体系建设 |
7.1 林区产业化体系建设的理论分析 |
7.1.1 林业产业化和林区产业化的定义 |
7.1.2 林区产业化体系的内涵 |
7.1.3 林区产业化体系建设的目标 |
7.1.4 林区产业化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7.1.5 林业产业化依存于林区的产业化体系建设 |
7.2 内蒙古国有林区产业化体系现状剖析 |
7.2.1 林区产业存在的问题 |
7.2.2 面临的严峻形势 |
7.2.3 林区产业化要解决的问题 |
7.3 内蒙古国有林区产业化模式设计 |
7.3.1 林区的资源分区管理、分类经营 |
7.3.2 林区产业化模式设计与空间布局 |
7.3.3 布局调整 |
7.4 林业产业一体化建设 |
7.4.1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资源优势 |
7.4.2 林产品商场分析 |
7.4.3 拉长林产品产业链的效益分析 |
7.4.4 龙头企业的培育 |
7.4.5 基地建设 |
7.4.6 城市主导型林业发展模式对森林资源基地建设的带动 |
7.5 非林产业产业化的建设 |
7.5.1 充分发挥林区各类资源的比较优势 |
7.5.2 以非林产业带动林区 |
7.5.3 以城市主导型林业发展模式推动林区非林产业体系的建设 |
7.6 林区产业化体系建设中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7.6.1 林业管理体制 |
7.6.2 产权流转 |
7.6.3 投资体制 |
7.6.4 产业化体系的升级 |
7.7 产业化的生态效益案例分析 |
7.7.1 内蒙古沙产业开发对生态建设的带动-案例1 |
7.7.2 森工企业板林产业化模式-案例2 |
7.7.3 林纸一体化模式-案例3 |
7.7.4 外商投资林业-案例4 |
7.7.5 启示 |
8 、 城市主导型林业发展模式实施条件 |
8.1 已经具备的条件 |
8.1.1 外部环境已经具备 |
8.1.2 林区管理体制的弊端已经被普遍认识 |
8.1.3 林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城市化基础 |
8.2 还应具备的条件 |
8.2.1 林区发展的指导思想需要进一步清晰 |
8.2.2 林区的管理体制需要创新 |
8.2.3 加速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使其和全国同步 |
8.2.4 社会事业要社会化 |
8.2.5 创造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条件 |
8.2.6 以大规模的投入启动城市主导型模式 |
9 、 阿尔山模式分析 |
9.1 阿尔山市资源分析 |
9.2 阿尔山市设立后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措施及发展重点 |
9.2.1 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加快城市功能完善速度 |
9.2.2 在地方政府主导下,旅游业成长为地区主导产业 |
9.2.3 在地方政府主导下,城市经济成长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
9.2.4 对区域生态建设的带动 |
9.2.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简介 |
致谢 |
(7)林区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贫困的相关研究 |
1.3.2 村级治理相关研究 |
1.3.3 村级治理能力与农村贫困 |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技术路线 |
1.7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村级治理能力 |
2.1.3 林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贫困陷阱理论 |
2.2.2 内源发展理论 |
2.2.3 治理理论 |
2.3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机制理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贫困现状与减贫效果 |
3.1 农村贫困分布与贫困聚集特征 |
3.1.1 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特征 |
3.1.2 农村贫困人口集聚特征 |
3.2 样本数据描述性分析 |
3.3 样本区域贫困特征 |
3.3.1 分地区的贫困特征对比 |
3.3.2 林区与非林区的贫困特征对比 |
3.4 样本区域参与扶贫项目状况 |
3.4.1 分地区村庄参与扶贫项目状况 |
3.4.2 林区与非林区村庄参与扶贫项目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村级治理能力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村级治理能力的度量 |
4.1.1 指标选取 |
4.1.2 权重赋值 |
4.1.3 综合指数测算 |
4.2 村级治理能力特征分析 |
4.2.1 村级治理能力区域差异分析 |
4.2.2 村级治理能力林区与非林区间差异 |
4.3 村级治理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4.3.3 村级治理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效应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理论分析 |
5.2.2 研究假设 |
5.3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
5.3.1 模型构建 |
5.3.2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5.4.1 村级治理能力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分析 |
5.4.2 林区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效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理论分析 |
6.2.2 研究假说 |
6.3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6.3.1 模型构建 |
6.3.2 变量说明 |
6.4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的实证结果分析 |
6.4.1 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 |
6.4.2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6.4.3 林区与非林区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结果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2.1 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提升村级组织治理能力 |
7.2.2 保障村级组织治理资源,调动村级组织减贫动力 |
7.2.3 明确基层项目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7.2.4 提高村级组织发展经济能力,激活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
7.2.5 明确村干部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村庄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林区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林区数据采集系统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林业数据采集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发展现状 |
1.2.3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2 林区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2.1 林区环境特征与参数 |
2.1.1 林地特征分析 |
2.1.2 林区数据采集参数 |
2.2 林区无线传感器网络 |
2.2.1 林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方案 |
2.2.2 组网标准LoRaWAN |
2.2.3 林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场景 |
2.3 本章小结 |
3 林区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设计 |
3.1 组网需求分析 |
3.2 自适应林区特征的无线组网 |
3.3 组网硬件结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林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采集与实现 |
4.1 采集节点设计 |
4.1.1 采集节点硬件设计 |
4.1.2 采集节点软件设计 |
4.2 汇聚节点设计 |
4.2.1 汇聚节点硬件设计 |
4.2.2 汇聚节点软件设计 |
4.3 林区数据监测云平台设计 |
4.3.1 云端服务器数据库与后台设计 |
4.3.2 林区数据监测云平台软件设计 |
4.4 移动端APP软件设计 |
4.4.1 APP软件功能设计 |
4.4.2 APP软件设计原理 |
4.5 本章小结 |
5 数据测试与平台呈现界面 |
5.1 无线网通信测试 |
5.1.1 节点通信距离测试 |
5.1.2 丢包率测试 |
5.2 林区数据采集与监测软件平台 |
5.2.1 Web应用功能界面 |
5.2.2 APP应用功能界面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黑龙江森工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黑龙江森工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1.1 森工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现状 |
1.1.1 森工林区非木质经济发展情况 |
1.1.2 森工林区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
1.2 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2.1 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 |
1.2.2 经济转型发展的配套体系建设不完善 |
1.2.3 森工企业现代化经营机制转换滞后 |
2 经济转型发展动力因素的实证分析 |
2.1 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因素识别 |
2.2 模型设计与数据来源 |
2.2.1 模型设计 |
2.2.2 数据来源 |
2.3 模型测算 |
2.4 结果分析 |
2.4.1 林区产业结构水平对经济转型发展的驱动效应最为显著 |
2.4.2 林区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对经济转型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3 结论与建议 |
3.1 研究结论 |
3.2 几点建议 |
(10)林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及支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林区循环经济的内涵 |
1.1.2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2 研究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2.1 基于时间维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循环经济原则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衍生与循环经济 |
2.1.3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贯彻与林区发展循环经济 |
2.2 基于要素维设计的生态学理论 |
2.2.1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设计林区循环经济物质循环的要素 |
2.2.2 从生态学的研究范围设计林区循环经济模式要素 |
2.2.3 从生物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设计林区循环经济的支撑要素 |
2.3 基于空间维设计的区域经济学理论 |
2.3.1 平衡发展战略对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义 |
2.3.2 不平衡发展战略对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义 |
2.4 基于目标维设计的以人为本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艰巨性及可行性分析 |
3.1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
3.1.1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生态建设的客观需要 |
3.1.2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现代林业的有效途径 |
3.1.3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为林区发展产业建设提供了依据 |
3.1.4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符合实施重大林业工程的要求 |
3.1.5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林业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的重要内容 |
3.2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艰巨性 |
3.3 社会发展的相对独立性有利于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运作 |
3.4 林区资源的丰富性有利于林区循环经济循环链的搭建 |
3.4.1 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是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 |
3.4.2 丰富的社会资源是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基础 |
3.5 产业的多样性有利于林区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4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
4.1 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 |
4.1.1 国外的典型模式 |
4.1.2 国内的主要模式 |
4.2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4.2.1 指导思想 |
4.2.2 基本原则 |
4.3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5+3发展模式"设计 |
4.3.1 整体思路 |
4.3.2 按照不同层次设计的模式 |
4.3.3 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间多级生态链模式构建——生态工业园区 |
4.3.4 以林区剩余物利用为中心的剩余物网络模式构建 |
4.3.5 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构建林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
4.3.6 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构建林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 |
5.1 支撑体系的框架构想 |
5.2 传统发展观念的改变是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 |
5.2.1 传统观念阻碍发展循环经济 |
5.2.2 改变观念的具体措施 |
5.3 科学技术是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第一支撑力 |
5.3.1 科学技术的提高决定着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
5.3.2 科学技术决定着循环经济原则的实现 |
5.3.3 案例分析 |
5.4 健全的制度和法律体系是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保证 |
5.4.1 建立健全制度和法律的必要性 |
5.4.2 国外相关的法律和制度 |
5.4.3 我国的立法工作 |
5.4.4 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 |
5.5 实行必要的经济政策是激励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手段 |
5.5.1 实行政府奖励政策 |
5.5.2 实行政府采购政策 |
5.5.3 实行税收调节政策 |
5.5.4 利用收费政策调节 |
5.5.5 利用财政手段调节 |
5.6 森林(林木)资源合理定价是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保障 |
5.7 生态工业园区是典型实现形式 |
5.8 本章小结 |
6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效果的评价 |
6.1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
6.1.1 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6.2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内容 |
6.3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6.3.2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解释 |
6.4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评价计算与分析 |
6.4.1 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排序 |
6.4.2 建立评语集 |
6.4.3 各级的模糊综合评价 |
6.4.4 几点说明 |
6.5 伊春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评价及分析 |
6.5.1 伊春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概况 |
6.5.2 伊春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及策略 |
6.5.3 伊春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评价 |
6.5.4 伊春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编著作及参与课题研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对林区经济结构的几点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D]. 朱震锋.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2]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的行为响应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D]. 文清.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3]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D]. 秦会艳.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4]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林区贫困的影响研究[D]. 张晓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5]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建设研究[D]. 孟庆凯.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6]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模式研究[D]. 刘春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03(02)
- [7]林区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机制研究[D]. 李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林区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 何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9]黑龙江森工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全文替换[J]. 王岳,朱震锋. 森林工程, 2019(03)
- [10]林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及支撑体系研究[D]. 李尔彬. 东北林业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