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惕!!职业性神经或精神异常(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1](2021)在《弥散张量成像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中不同部位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变化,了解ACMP患者早期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1月期间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ACMP患者。记录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现病史(急性期是否伴有意识障碍,若有意识障碍详细记录意识障碍持续时间、一氧化碳中毒来源、中毒方式、疾病初期GCS评分)、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选取符合相关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完善头颅磁共振DTI扫描;分别选取患者双侧大脑半球半卵圆中心白质区域、双侧侧脑室旁周围白质、双侧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双侧尾状核、苍白球区域,并测量其FA值。对研究患者进行1月和3月的随访,随访指标主要为患者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病及生存状态;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病将患者分为迟发性脑病组(DE)及非迟发性脑病组(NDE)。研究内容:(1)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中毒方式、初期脑电图变化是否存在差异;(2)比较DE组与NDE组在DTI中不同部位FA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3)根据年龄分组,分析不同组别年龄患者不同区域FA值是否存在差异;(4)分析ACMP患者昏迷时间及初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不同部位FA值的相关性;(5)比较DTI中不同性别在不同区域FA值是否存在差异;(6)比较不同中毒来源导致的ACMP在DTI中不同区域FA值是否存在差异。统计学方法: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之间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齐)或t’检验(方差不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样本量<40,计数资料均采用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共纳入ACMP患者35人,最大年龄82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48±16)岁;男性16人(45.7%)、女性19人(54.3%);由于使用炭火取暖导致的ACMP患者22人(62.85%),由于洗澡导致燃气泄漏而发生ACMP患者9人(25.7%);其他原因导致的CO中毒4人(11.4%),2例为夜间睡眠时附近天然气泄漏,另2例为工地使用发电机发电时导致ACMP;最主要的ACMP来源为燃气泄漏及炭火使用。35名患者中,7名患者无意识障碍;余28名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其中最长昏迷时间>48小时。既往患有高血压病病史者2人(5.9%),糖尿病病史患者3人(8.8%)。经治疗后90天随访结果:DE患者6人(17.1%);NDE患者29人(82.9%),死亡0人。(2)NDE组患者平均年龄(44.6±14.1)岁,DE组患者平均年龄(67.5±8.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上存在显着性差异(t=-3.81,P<0.05)。平均昏迷时间比较:NDE组为(2.48±2.43)小时,DE组为(21.0±17.0)小时,二者有统计学差异(t’=-2.645,P<0.05)。GCS评分:DE组为(2.67±0.82)分,NDE组为(8.6±4.6)分,有统计学差异(t=3.13,P<0.05)。(3)DE组患者在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周围旁白质、内囊、胼胝体膝部及压部FA值均低于ND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双侧背侧丘脑、苍白球、尾状核FA值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年龄段的各部位FA值比较:年龄≥60岁组患者在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白质、胼胝体膝部的FA值低于年龄<60岁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胼胝体压部、双侧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双侧背侧丘脑及苍白球、尾状核的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5)患者在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周围旁白质、胼胝体压部FA值与患者昏迷时间呈负相关、与初期GCS评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胼胝体膝部、双侧内囊、尾状核、苍白球FA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6)不同性别患者在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白质、胼胝体、内囊、尾状核、苍白球之间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炭火导致的ACMP患者在胼胝体压部FA值高于由燃气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57,P=0.020);燃气导致的ACMP患者在左侧尾状核FA值低于因炭火导致的ACMP患者,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71,P=0.016);二者在其他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周围白质、苍白球、胼胝体膝部、内囊、右侧尾状核FA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组患者在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期其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胼胝体、内囊区域的损害较非迟发性脑病组患者更明显。(2)60岁及以上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及胼胝体膝部的损害较60岁以下患者更明显。(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DTI中大脑半球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及胼胝体压部FA值与昏迷时间呈负相关,与早期GCS得分呈正相关。(4)不同性别患者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白质、胼胝体、内囊区域、尾状核、苍白球的损害程度无明显差异。(5)燃气导致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胼胝体体压部损伤程度重于因炭火导致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而在左侧尾状核损害程度轻于因炭火导致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
罗凯峰[2](2021)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ACOP患者临床特点,并寻找影响ACOP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为ACOP的预防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及心脑血管分院诊断为ACOP并住院治疗的患者信息。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及中毒情况、既往患病情况、临床表现特点、入院首次实验室检测指标、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方式和并发症情况。2、随访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预后情况,记录疾病转归,判断预后是否良好,以及有无DEACMP发生。3、根据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临床资料及随访预后情况,分析我院ACOP临床特点。4、按照纳排标准及随访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功能预后良好组及不良组、DEACMP组及非DEACMP组,将年龄、CO暴露时间、昏迷时间、入院时首次GCS评分、实验室指标、头颅MRI/CT、首次HBOT时间及使用激素治疗等因素进行分析,选取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功能预后不良及DEACMP的危险因素。结果:1、342例ACOP患者临床特点(1)功能预后不良及DEACMP总体发生情况:纳入研究对象342例,死亡12例,功能预后不良82例,功能预后不良发生率23.98%,发生DEACMP 73例,发生率21.35%。(2)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本研究女性患者发生率高于男性(58.2%/41.8%);年龄范围在9月龄至89岁之间,集中在46-69岁,136例(39.8%);家庭中毒为最常见中毒地点,328例(95.9%);少数患者合并既往病史,59例(17.3%);职业类型以体力劳动为主,269例(78.7%)。(3)发病月份及时间分布情况:本研究发现全年均有ACOP发生,集中在冬春两季,11月份至次年4月份为高发季节,1月份发病率最高,77例(22.5%),7月份发病率最低,3例(2%);全天24小时发病高峰时间段为晚间12点至凌晨4点,110例(32.16%)。(4)临床表现情况:本研究发现头痛、头晕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27例(66%),其次是意识不清,195例(57%);其余症状可见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二便失禁等。(5)并发症情况:本研究发现心肌损伤为最常见并发症,77例(22%),其次为DEACMP,73例(21%),其余并发症还有急性脑梗死、肺部感染、轻中度抑郁、周围神经损伤、急性肺栓塞、烫伤等。2、功能预后不良及DEACMP影响因素(1)CO暴露时间(OR=1.219,95%CI:1.058-1.405,P<0.01)、首次行HBOT时间大于24小时(OR=2.703,95%CI:1.114-6.558,P=0.028)是ACOP功能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入院首次GCS评分高(OR=0.654,95%CI:0.494-0.865,P<0.01)是功能预后不良保护因素。(2)CO暴露时间(OR=1.337,95%CI:1.121-1.593,P<0.01)、首次行HBOT大于24小时(OR=3.670,95%CI:1.248-10.795,P=0.018)是DEACMP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入院首次GCS评分高(OR=0.664,95%CI:0.481-0.918,P=0.013)是DEACMP保护因素。结论:1.本研究发现ACOP患者中毒地点多在家中,女性人数多于男性,发生年龄集中在40岁以上,体力劳动者占多数。每年11月份至次年4月份为ACOP高发月份,全天发病高峰时间段为晚间12点至凌晨4点。针对上述情况在高发月份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宣传预防工作。同时在高发季节的夜间做好ACOP急救工作准备。2.本研究发现CO暴露时间、首次行HBOT时间同时是功能预后不良及DEACMP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首次GCS评分高是功能预后不良及DEACMP的保护因素。
杨阳[3](2021)在《职业性手外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方法了解职业性手外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分析职业性手外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与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社会支持、焦虑、抑郁、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早期评估和针对性的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职业性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患者一般人口学和疾病学资料调查表、急性应激障碍量表(ASD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社会支持量表(SSRS)、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医学应对量表(MCMQ)。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资料及各量表的现状调查结果采用率、百分比、中位数、四分位数、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人口学资料及疾病资料分组的差异性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医学应对、焦虑、抑郁与ASD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SD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7份,回收有效问卷250份,有效率97.28%,250例研究对象中年龄在21~40岁之间,平均年龄(35.70±4.12)岁。其中男性患者166例(66.4%);高中及中专文化水平的患者93例(37.2%);偏外向性格的患者93例(37.2%);家庭收入在3001~4000元的患者95例(38.0%)。医疗费用以新农合为主的患者97例(38.8%);合并有并发症状的患者186例(74.4%);右手损伤的患者161例(64.4%):受伤后伴有恐惧症状的患者149例(59.6%)。2.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的发生率为30.4%,ASDS总分为44.00(28.00,58.00)分,其中分离症状得分为9.00(6.00,12.00)分,再体验症状得分为9.00(6.00,13.00)分,回避症状得分为8.00(4.00,14.00)分,高警觉症状得分为16.00(11.00,20.00)分。3.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0.55±5.13)分,其中主观支持得分为(12.92±2.30)分,客观支持得分为(11.23±2.40)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为(6.40±2.31)分;心理弹性总分为(64.89±16.96)分,其中坚韧性得分(33.19±9.17)分,力量性得分为(20.90±6.08)分,乐观性得分为(10.80±2.92)分;医学应对-面对总分为(18.25±5.43)分,医学应对-回避总分(14.33±4.64)分,医学应对-屈服总分(8.53±3.97)分;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134例(53.6%),有抑郁症状的患者70例(28%),焦虑及抑郁症状同时存在的患者为65例(26%),焦虑症状得分为(8.37±5.02)分,抑郁症状得分为(5.22±3.46)分。4.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症状得分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性别(p<0.001)、性格(p<0.001)、家庭收入(p<0.05)、有无并发症(p<0.001)、受伤手别(p<0.001)、受伤后有无恐惧感(p<0.001)具有统计学差异。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SDS与心理弹性总分(r=-0.685,p<0.01)、力量性(r=-0.724,p<0.01)、坚韧性(r=-0.631,p<0.01)、乐观性(r=-0.486,p<0.01)负相关;与社会支持总分(r=-0.496,p<0.01)、主观支持(r=-444,p<0.01)、客观支持(r=-0.271,p<0.01)、对支持的利用度(r=-0.278,p<0.01)负相关;与面对应对得分(r=-0.368,p<0.01)负相关,与屈服应对得分(r=0.794,p<0.01)、回避应对得分(r=0.519,p<0.01)正相关;与焦虑得分(r=-0.830,p<0.01)、抑郁得分(r=0.685,p<0.01)显着正相关。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焦虑、有并发症、受伤后伴有恐惧感、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屈服进入ASDS总分的回归方程,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可解释总变异70.2%。结论1.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的发生率较高,建议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增加对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心理疏导,早期评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2.对女性、内向性格、家庭收入低、有并发症、受伤后伴有恐惧感的患者应重点关注及时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需要,早期提供干预措施。3、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采取回避、屈服的应对方式,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时发现患者的负性情绪,采取有效的管理情绪的方法,帮助患者乐观的面对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4、主观支持是ASD的保护因素,屈服面对、焦虑、受伤后伴有恐惧感、合并有并发症是ASD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鼓励职业性手外伤患者与外界多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和物质上的支持,使患者感知到被尊重、理解和关注。医护人员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如团体治疗等方法减轻患者焦虑情绪,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帮助患者勇敢的面对疾病,减轻急性应激障碍症状。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4](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指出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李小丽[5](2020)在《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专业博士学位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应用型博士学位,具有和哲学博士学位同等的水平和地位,旨在通过群组形式的课程学习和对专业实践问题的研究,培养能够对专业知识和实践做出独创性贡献的高层次专业人员。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轫于1992年,至今历经了三代的转型发展,形成了以职业性为主导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传统哲学博士学位教育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本文以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为研究对象,主要以教育史的学科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个案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梳理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剖析其产生发展的背景和动因,归纳其发展演进的主要特点,从而为改进和完善我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提供经验借鉴。英国最早的博士学位教育可追溯到13世纪,当时的博士学位教育是神学、医学、法学三科的专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1917年哲学博士学位制度的引入,标志着英国现代博士学位教育的开端。哲学博士学位教育以学术研究为中心,主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呈现出鲜明的学术性。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英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步伐加快,学术之外的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发展和哲学博士学位并行的应用型博士学位成为大势所趋。1992年,布里斯托尔大学设立了英国第一个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博士,标志着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开端。一般把1992年至2000年的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称为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可概括为“修课模块+学位论文”,和哲学博士学位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位命名方式的不同和模块化课程的引入。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因模仿哲学博士学位教育而与之大体趋同,其价值取向仍以学术性为主导,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依然存在。进入21世纪,职业专业化的深入发展、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以及新工党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都对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学界对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也逐渐形成共识。2000年召开的第三届专业博士学位国际会议,对“混合课程”进行了构建,标志着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至第二代。英国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可概括为“混合课程+成果组合”,其中“混合课程”的实施密切了大学、专业和工作场所之间的联系,档案包式的成果组合使学习评价更为灵活而综合。英国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不再以研究训练为中心,而是更加关注职业生活和专业实践,其职业性、实践性明显增强,但也存在大学和工作场所结合不够紧密以及导师指导不足等问题。2004年召开的第五届专业博士学位国际会议,对英国“基于工作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达成肯定性共识,标志着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迈向第三代。此后,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和工作场所的联系日益紧密,加之受“普职融合”理念、博洛尼亚进程以及政府政策的推动,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了“工作场所+自我反思”培养模式。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重点关注学生在工作场所开展实践和研究,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反思不断改进实践,进而解决复杂的专业实际问题。其主要特点为基于工作场所的实践、批判性反思贯穿始终以及知识生产的跨学科性,其价值取向呈现出鲜明的职业性为主导、学术性和职业性相融合的特征。目前,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主要存在内涵认识分歧、缺乏单列的评价标准以及专业设置过细过多等问题,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演进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变革动力主要来自政府、市场和大学三方共同作用和相互博弈;二是价值取向从学术性为主导到职业性为主导;三是质量保障从外部监控为主到“内部监控为主、外部监控为辅”。在此基础上,就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权力博弈、价值取向、模式变迁等重大问题,运用高等教育学中的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观、高等教育系统整合论等有关理论,作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借鉴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经验教训,我国应在相关法律法规中进一步明确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地位,构建职业性为主导的培养模式,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跨机构联合培养机制,建立职业导向的质量保障机制,适度拓展学科门类和招生规模。
杨阳[6](2020)在《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公平作为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重视。然而,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偏见一直是个国际性问题,在高等教育300多年发展的历史中,女子高等教育不过区区的100多年而已。日本作为亚洲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儒教圈国家,其女子高等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独特的发展历程。本论文运用文献法、历史法、图表法、案例法和因素分析法,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数据等资料,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女性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批判意识,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发起挑战。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观察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性别平等与女子高等教育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四个基本问题:第一,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基于什么样的性别平等观念发展起来的?第二,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如何落实性别平等的?第三,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都发挥了什么样的功能?第四,影响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促进性别平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论文以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与性别平等之间的作用关系为横轴,以作者所支持的历史分期为纵轴建立分析框架,借助女性主义理论及女子高等教育的相关理论,系统地分析和论述了战后70余年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和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论文重视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与性别平等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清晰地从教育对社会整体及女性学生个体两方面明确各阶段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所发挥的功能,并结合结构、价值、话语三个维度反观社会现实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功能的制约,分析了日本社会形式上的性别平等和现实中的性别平等之间的分裂、矛盾和冲突以及逐步解决这种表里不一问题的策略,对于儒教圈国家的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综合探究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战后日本高等教育体系内,长期存在一种基于生理性别的知识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一方面促使日本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另一方面也加固了既有的性别价值秩序。纵观战后70余年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史,可以发现,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高学历女性群体始终处于被动的处境。但随着日本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女性尤其是高学历女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分为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及意义、研究方法及视角、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概念界定及历史分期五部分,在细致梳理问题意识、总结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构想、分期结构等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第二章,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分为女性主义理论、女子高等教育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三节,系统梳理了女性主义发展的历史、理论流派、哲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女性主义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以表明女性主义作为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理论基础的合理性与可能性。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则针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期式的论述分析。其中,第三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确立期,集中分析论述战后初期到196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第四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期,集中分析论述196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代中期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第五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革期,集中分析论述1990年代中期至今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为方便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阶段性对比,依照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框架,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对时代背景和对女性的价值期待、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及变化、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四个主要内容进行了剖析,并阐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内涵的性别平等观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内在机制。第六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过程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根据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得出的关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阶段性发展的结论,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进行梳理,并对本研究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回应。
吴薇[7](2020)在《四川省部分地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四川省部分地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发病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1)使用电子版和纸质版问卷收集2016年11月至2019年2月四川省8个地区14家医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病情况及临床资料,对患者中毒后1、3月进行随访,判断其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病,统计四川省部分地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2)对所有患者的发病情况和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是否昏迷、昏迷时间、劳动类型、既往/个人史、首次高压氧治疗时间、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D二聚体、肌酐、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CT/MRI结果等指标。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危险因素。(3)对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患者进行中毒后1、3、6月随访,记录患者目前病情,治疗方案,恢复情况,并使用改良Rankin量表及功能独立性量表(FIM量表)评定患者目前病情。(4)本研究所使用统计学方法包括:对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的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t检验(方差齐)或t’检验(方差不齐);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d(P25,P75)表示,使用非参数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使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迟发性脑病患者计量资料自身对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事后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分类重复测量资料采用广义估计方差(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分析,事后比较采用最不显着差别调整P值,检验水准(P)为0.05。结果:(1)问卷共登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18人,脱落病例35人,共纳入患者283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46人(死亡6人),未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237人(死亡2人),四川省部分地区2016年11月至2019年2月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率为16.3%。(2)单因素分析提示:发生迟发性脑病和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在年龄(χ2=34.21,P<0.001)、性别(χ2=12.911,P<0.001)、既往/个人史(χ2=17.286,P<0.001)、首次高压氧治疗时间(χ2=20.693,P<0.001)、是否昏迷(χ2=19.264,P<0.001)、昏迷时间(Z=-8.006,P<0.001)、劳动类型(χ2=4.179,P=0.048)、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Z=-6.159,P<0.001)、超敏C反应蛋白(Z=-2.637,P=0.008)、谷丙转氨酶(Z=-2.669,P=0.008)、肌酐(Z=-3.328,P=0.001)、乳酸脱氢酶(Z=-1.792,P=0.073)、CT/MRI结果(χ2=20.527,P<0.001)等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有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050,95%CI(0.011,0.216),P<0.001)、首次高压氧治疗时间超过24小时(OR=0.184,95%CI(0.065,0.523),P=0.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OR=0.159,95%CI(0.043,0.590),P=0.006)、昏迷时间(OR=0.049,95%CI(0.013,0.185),P<0.001)为迟发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在中毒后1、3、6月,其功能独立性(F(1.478,57.623)=16.512,P<0.001)、运动功能(F(1.598,62.326)=12.73,P<0.001)、认知功能(F(1.465,57.132)=20.631,P<0.001)均逐渐好转,组内两两比较,患者中毒后第6月功能独立性、认知、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第1月、第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第3月功能独立性、认知、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第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迟发性脑病患者在中毒后1、3、6月残疾功能也逐渐改善(Waldχ2=40.471,P<0.001),组内两两比较,中毒后第6月残疾功能评分低于第3月、第1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月残疾功能评分低于第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疗程不同(≤40次、41-80次、≥81次),其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9,P=0.028),随着高压氧治疗次数增多,患者的病死率将降低。结论:1、四川省部分地区2016年至2019年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为16.3%。2、年龄越大、首次高压氧治疗时间超过24小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越低、昏迷时间越长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风险越高。3、迟发性脑病患者在3-6月时神经功能可以得到有效改善。4、增加高压氧治疗次数能有效降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病死率。
林懿[8](2019)在《“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文中提出无论在哲学、艺术、科技抑或政治领域,人文主义都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中流纸柱。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围绕人作为出发点和终极关照的元伦理视角,并以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的主体性概念为基础,在抽象普世与微观个体两个层面设计并追求理想的人类生活和人性发展。人文主义为西方现代文明以至整个人类文明贡献了极为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思想界,人文主义却变成最具争议与分裂性的概念之一。它引发了一系列愤怒的争吵,人文主义的声誉也一落千丈。战后西方人文主义受到的冲击可用三个标志性节点进行划分。首先,是二战结束的岁月对大屠杀暴行·所进行的关于人性与西方文明的伦理反省。当时极具影响力的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本质主义”倾向发起攻击,但在另一方面,萨特哲学又将人文主义中的个体自由、理性、自主意志和个人责任推向最高点。接下来的一轮人文主义冲击是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以法国(/欧陆)理论界为大本营的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思潮对人文主义立场进行清算。最后是从上世纪末起、以“9·11”事件为分水岭的世界政治格局变迁和科技发展。它们激发的对全球人类生存状况的重新想象给人文主义带来新的挑战。人文主义遭遇的猛烈攻击带来的影响波及西方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而文学和艺术研究领域由于其在人文主义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其中,自由人文主义诗学原则下的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由于其人文主义的深层立场以及它与人文主义人性观相适应的现实主义形式风格,在战后西方文坛中逐渐陷入困境。面对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挑战和针对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的批评,本论文中的三位女性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和扎迪·史密斯——依然通过严肃深沉的思考,有意识地坚持了人文主义的基本立场并在创作中维护和继承了自由人文主义的文学观。她们还在人文主义受剧烈冲击的大背景下,坚持以人文主义立场为出发点来探查战后西方社会和人类生存状况的症结和出路,体现出人文主义者的社会担当和人性关怀。默多克(Iris Murdoch 1919-1999)是战后崭露头角的第一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她首先通过与萨特的人性观、文学观和自由主义观对话,恢复了与人文主义关系紧密的现实主义小说在思想与道德哲学方面的重要性。接着,默多克借助她的内向性道德哲学,努力恢复古典人文主义对整全人性的培养和教化作用。她的关注人物内在意识生活的小说有力地维护了与激进自由主义相对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社会文化观和人性观念。她的道德人文主义为战争暴行之后西方世界的道德反思提供了与存在主义的激越态度完全不同的古典化理解思路。在后期的神秘主义转向中,默多克对人文主义的批判又进入最深层,指向一种“超人文主义”的中间立场。不过,即便在人文主义批判的最深层和最激进处,默多克也没有偏向传统宗教神学和当代学者所称的反人文主义立场。她的晚期神秘主义立场可被视为一种被大幅度修改的人文主义:它携带着默多克在漫长的中前期发展而来的人文主义关怀,又同时指向超人类世界的开阔而神秘的“善”之真理。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 1939-)曾师从利维斯,她成长于一个更为平稳的社会氛围里,可被视为战后英国第二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德拉布尔始终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传统中展开她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的当代思索。她的早期小说聚焦女性特有的身心体验(特别是母性体验),在客观上推动了女性主义事业的发声与传播,同时也帮助过往被忽略的女性生活作为具有独特价值的一种人性经验进入到人文主义的关照之下,并给后者带来新的启发。中后期德拉布尔小说在人文主题上的拓疆则与利维斯按从窄到宽的路径发展起来的关注“个体、文化、(异)文明”的英国小说人文传统正相契合。德拉布尔笔下的人物从人文主义人性化(个性化)、反人文主义分裂状态到人文主义主体重构的变化路径勾勒了作家对现实主义人文传统遭受的攻击所经历的逐步了解、积极应对并最终超越的过程。默多克早早就认识到、自己却没走上的那种“包含一切人与一切事”的光辉丰盈的小说道路,德拉布尔一直在尝试着走下去。她的作品在反人文主义思潮最盛的时期为英国自由主义文学传统赢得了一例宝贵的实践延续,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启示尽管没有被付诸于体系化的理论建树,却与默多克、列维纳斯等人在战后开展的人文主义哲学思辨形成了较强的可通约性。史密斯(Zadie Smith 1975-)在“9·11”爆发之前的写作或许还不介意接近后现代反讽精神和反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甚至乐意去触碰尼采这一自由世界的异质话语。然而到了后“9·11”时期,史密斯在小说和评论文章里体现出来的严肃性和自由人文主义色彩则没有人能够怀疑了。随着史密斯近二十的创作生涯发展和学界对她认识的加深,史密斯与德拉布尔和默多克等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前辈作家的承袭关系也越发清晰。在“9·11”之后全球政治格局变迁和社会心态的变化中,史密斯的创作实践不仅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包容性和自我修进潜力,也表明了具有“超政治”惰性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同样能够在关键时期以积极姿态维护其自由、平等、民主的信念。她通过《白牙》《论美》等主要小说作品传达出的社会文化立场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的进行了再想象,并且把这种关注人性情感联结、微观个人自由空间和真实生活体验的传统“升级”到了新的世界背景中。她的立场可被视为一种“新自由人文主义”。在小说形式技法上,利维斯、瓦特等人所阐发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在史密斯身上得到了重新“问题化”的机会并获得了新的内涵、拓展了形式技法的疆域。史密斯的小说创作还帮助发展了“后现代现实主义”这一新型小说形式风格。对绝大多数西方学者来说,他们对人文主义基本观念的攻击主要出于对它的失望幻灭之情,认为它没有能够守卫它所强调的人性理想和它所展望的自由、平等、合乎人性的人类社会理想,但他们却并不是在根本上反对人文主义的这些人文理想。本论文所论述的三位女作家面对反人文主义者们各种激烈的批评观点时,均表现出开明理解的态度。她们积极回应借鉴反人文主义风潮的可取部分,并对传统人文主义进行建设性的批评与改造。但与此同时,她们更是发挥才智与反人文主义风潮针锋相对,或是指出其弱点和误区,或是巧妙地将其纳入更广义的人文传统之下,最终三人都清晰地表明她们的人文主义立场。她们对人文主义立场的坚持从来不是不容异见的、或是完全没有自我怀疑的,但她们终究将这些迟疑、动摇、虚心接纳、再思索、重新肯定人文主义立场的过程融入了她们更为地道的人文主义处世态度之中。但是,对于根本上意在摧毁人文主义人性价值的观念体系,如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非人性的意识形态划分等,三位作家都表现出毫不犹豫的、无条件的抗争态度。“伟大传统”为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贡献了小说领域里最具典范性的艺术准则和一批最成功的实践成就。在英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伟大传统”所表现的这种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又与作为社会政治观念的英式自由人文主义立场密切关联、甚至合而为一,这又使得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们的写作具有十分特殊的“英国脾性”。相对于追求纯粹的美学效果,“伟大传统”下的小说创作更注重对个体意识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担当,并在文本中努力促成微观的自主个体与宏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互动。此外,“伟大传统”本身对小说形式技法的多样性就持一种较为开明的态度。对本论文探讨的三位作家而言,“伟大传统”是变化、发展和延续的,它并不是处在奄奄一息的末尾,而是从利维斯为其命名时才刚刚开始获得完全自觉的艺术意识。
王天博[9](2018)在《单调作业疲劳测量及作业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4.0的到来,“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制造行业中生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将会不断提高。由于高强度的作业逐步由机器取代,人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大部分是较轻的体力劳动或管理与监控作业。这种大量短暂而又高度重复的单调作业任务中,人不仅需要保持相对固定的作业姿态,还需要更高的警惕性以及较快的反应能力。千篇一律的重复出现的刺激,使人的兴奋始终集中于局部区域,经过一段时间会产生疲劳。单调作业疲劳不仅涉及到身体局部肌肉骨骼的疲劳,还会同时诱发脑力疲劳,导致人的身体和心理负荷增加,严重的会诱发事故。由于单调作业涉及的行业众多,因此,对单调作业产生的疲劳的研究不仅是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人因工程领域有关肌肉骨骼疲劳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从国内外有关疲劳研究的文献中发现,目前对单调作业疲劳问题研究比较缺乏,没有有效的针对单调作业疲劳的测量方法,对单调作业疲劳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如何影响单调作业疲劳缺少定量的研究。因此,本文对制造行业中从事单调作业的作业者的疲劳进行了多模式测量,对影响单调作业疲劳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测定和分析。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作业姿势、作业时间因素对疲劳的定量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单调作业下作业者疲劳的测定方法研究。通过对目前测量疲劳方法的梳理,从单调作业的特殊作业形式出发,开发了用于单调作业疲劳及作业相关要素的调查问卷。同时,选取了制造行业中从事单调作业的人群,对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准则效度检验也都通过检验。该问卷可用于从事单调作业的目标人群的作业疲劳及影响因素的测量。(2)单调作业疲劳测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运用开发的单调作业疲劳测量问卷及其他相关问卷,对自动化程度较高且具有显着单调作业形式的汽车制造企业的作业人员进行了疲劳状况、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作业相关要素等多方面的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单调作业形式下,疲劳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而作业单调感是造成单调作业下被调查者疲劳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单调作业区别与其他作业形式的一个显着特征。其中作业姿态和作业时间是显着影响调查者作业单调感产生的两个重要因素。(3)作业时间对从事单调作业人员疲劳的影响研究。根据前述对疲劳影响因素问题的讨论,选取影响作业疲劳的重要因素中的作业时间作为自变量,运用脑电、表面肌电、主观评价等方法对12小时倒班工作制下的从事单调作业的作业者的疲劳进行了不同时间节点的测量。研究表明,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作业者的疲劳状态出现累积,反应能力和工作效率等出现下降。夜班工作时,女性的各方面疲劳都要比男性更严重,也更易产生困倦感。(4)作业姿态对单调作业人员疲劳的影响研究。根据前述对疲劳影响因素的讨论,选取影响作业疲劳的重要因素中的作业姿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方法对从事单调作业的不同工作姿态的作业人员的疲劳状况进行了测量。研究表明,站姿作业时,作业者颈部疲劳感更强。而坐姿作业时,随着工作时间持续,作业者腰背部的疲劳感更强烈。此外,研究中还发现,单调感会显着的影响作业者的主观疲劳状态。本研究所用的研究方法可以为制造行业中的单调作业疲劳问题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成果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揭示单调作业疲劳问题产生的源头和影响因素,为未来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企业制定有效改善疲劳的措施提供重要理论和方法支撑。
陈新[10](2016)在《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近年来,随着金属汞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汞中毒的发病率在我国呈持续增高趋势,同时也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汞中毒尤其是职业性汞中毒,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此外,非职业性汞中毒的发生越来越多,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例如治疗某些疾病用药不当,口服含汞、无机汞化合物、使用含汞及其化合物的中药偏方治疗哮喘、银屑病、鼻窦炎、痤疮等导致汞在体内蓄积,引起汞中毒,及应用含汞美白祛斑类化妆品等引起汞中毒。汞的危害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汞在人体内半衰期长及代谢缓慢,毒作用大,汞中毒患者住院时间长,治疗方法有限,并发症多,汞中毒患者所需医疗费用对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和患者家庭都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另外广东、吉林、河南等地群体性汞中毒事件甚至会引起一些社会恐慌。而肾脏是汞中毒的主要靶器官之一,治疗汞中毒所用的金属络合剂也要经过肾脏代谢,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目前研究报道较多的是关于汞中毒的神经系统及肾脏损伤的机制的研究,而关于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研究较少。因此,通过对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找出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有意义临床症状体征,早期干预,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出现有意义的临床症状时加强对肾脏的保护,对减轻肾脏损伤程度、减少并发症及致残风险有很大帮助。目的通过对慢性汞中毒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的分析,探讨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通过早期干预,减少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减轻肾脏进一步损伤,为慢性汞中毒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2015年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河南省职业病医院)93例慢性汞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接汞时间、接汞途径、接汞种类和是否吸烟、血压等基础资料,临床症状(头痛、全身肌肉疼痛、水肿、精神性格改变、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体征(神经系统检查阳性、手颤、舌颤、眼颤、色素沉着)、尿量改变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浆白蛋白、总蛋白、体内尿汞值(Hg U)、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尿常规及辅助检查结果(心电图(ECG)、腹部彩超、肾脏穿刺病理、肌电图等检查结果,依据相关标准分为肾脏损伤组和肾脏正常组,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χ2)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分析这31个指标在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与肾脏正常组之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然后再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和偏倚,找出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1.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患病率为26.88%(25/93),正常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患病率与正常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优势比(OR)为2.49,优势比的95%置信区间:[1.14-5.24];2.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组与肾脏正常组在年龄、性别、体重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3.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组与肾脏正常组之间在是否吸烟、高血压、BUN、S-Cr、UA、Hg U值、神经系统检查阳性、尿量改变、水肿、头痛、全身肌肉疼痛、精神性格改变、总蛋白降低、白蛋白低等指标,有统计学意义。对这些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通过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高血压、BUN值增高、UA值增高、血浆白蛋白低、神经系统检查阳性、水肿有统计学意义(P<0.05);4.慢性汞中毒患者两组在接汞时间、接汞途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接汞种类(原子汞、离子汞)、色素沉着、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手颤、眼颤、舌颤、CHOL增高、TBIL增高、LDL增高、心电图异常(心肌缺血、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QRS波低电压、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的患病率高,患病率为26.88%(25/93),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是正常人群慢性肾脏损伤的2.49倍;2.高血压、吸烟、UA增高和血浆白蛋白降低为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阳性为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有意义的阳性体征;3.性别、年龄、体重、接汞时间、接汞途径、接汞种类、CHOL增高、LDL增高、TBIL增高、Hg U增高、S-Cr增高、总蛋白减少、心电图异常不是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尿量改变、头痛、全身肌肉疼痛、精神性格改变、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色素沉着、手颤、舌颤、眼颤不是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有意义的阳性体征。
二、警惕!!职业性神经或精神异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警惕!!职业性神经或精神异常(论文提纲范文)
(1)弥散张量成像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附表:Glasgow昏迷评分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危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诊断标准 |
1.1.5 检测指标及相关仪器 |
1.2 研究方法 |
1.2.1 临床特点相关资料收集 |
1.2.2 影响因素相关资料收集 |
1.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ACOP临床特点 |
2.1.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2.1.2 发病年龄分布特点 |
2.1.3 发病月份分布特点 |
2.1.4 全天24h发病时间分布特点 |
2.1.5 发病地点分布特点 |
2.1.6 临床表现特点 |
2.1.7 并发症发生特点 |
2.2 ACOP患者DEACMP及总体功能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
2.2.1 DEACMP发生相关因素 |
2.2.2 DEACMP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
2.2.3 ACOP 功能预后不良相关因素 |
2.2.4 ACOP 功能结局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ACOP的临床特点 |
3.1.1 ACOP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分布特点 |
3.1.2 ACOP的季节及时间分布特点 |
3.1.3 ACOP的临床表现特点 |
3.1.4 ACOP的并发症特点 |
3.2 DEACMP危险因素分析 |
3.2.1 CO暴露时间与DEACMP |
3.2.2 GCS评分与DEACMP |
3.2.3 首次HBOT时间与DEACMP |
3.3 DEACMP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年龄因素与DEACMP |
3.3.2 昏迷时间与DEACMP |
3.3.3 头颅CT/MRI与DEACMP |
3.3.4 使用激素治疗与DEACMP |
3.4 ACOP患者功能预后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论文发表情况 |
(3)职业性手外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职业性手外伤 |
2.1.1 职业性手外伤概念 |
2.1.2 职业性手外伤的分类 |
2.1.3 职业性手外伤的临床表现 |
2.1.4 职业性手外伤的严重程度分级 |
2.1.5 职业性手外伤的治疗及预后 |
2.1.6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心理状况 |
2.2 急性应激障碍 |
2.2.1 ASD的概念 |
2.2.2 ASD的发生率 |
2.2.3 ASD的临床表现 |
2.2.4 ASD的发病机制 |
2.2.5 ASD的评价工具 |
2.2.6 ASD的影响因素 |
2.2.7 ASD的干预 |
2.2.8 ASD对PTSD的预测功能 |
2.3 问题提出 |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1.2 样本量的确定 |
3.2 研究工具 |
3.3 实施流程 |
3.4 质量控制和伦理学考虑 |
3.5 统计学方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一般资料 |
4.2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现状 |
4.3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得分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分析 |
4.4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焦虑抑郁得分情况 |
4.4.1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情况 |
4.4.2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心理弹性得分情况 |
4.4.3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医学应对得分情况 |
4.4.4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情况 |
4.5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焦虑、抑郁与ASD得分的相关分析 |
4.6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的多因素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及疾病资料分析 |
5.2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的现状分析 |
5.3 一般资料对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症状的差异性分析 |
5.4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社会支持现状及与ASD的相关性分析 |
5.5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与ASD的相关性分析 |
5.6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应对方式现状及与ASD的相关性分析 |
5.7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与ASD的相关性分析 |
5.8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的多因素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本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7.1 创新性 |
7.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5)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主要研究内容 |
(一)主要分期依据 |
(二)各章研究内容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英国“修课模块+学位论文”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初创(1992—2000) |
第一节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产生的背景 |
一、英国传统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与困境 |
二、知识经济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驱动 |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倒逼英国博士学位教育多样化 |
四、英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强力推动 |
五、对美、澳等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学习借鉴 |
第二节 英国“修课模块+学位论文”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产生 |
一、英国第一个临床心理学博士计划的探索 |
二、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初创:布里斯托尔大学等四所大学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立 |
三、“修课模块+学位论文”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
四、案例:金斯顿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项目 |
第三节 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勃兴 |
一、项目数量和学科领域快速增加 |
二、在教育等五个学科领域分布最为集中 |
三、新学科和子学科不断涌现 |
四、从主要由“老大学”开办向全国辐射 |
第四节 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评析 |
一、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问题 |
三、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影响 |
第二章 英国“混合课程+成果组合”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兴起(2000-2004) |
第一节 英国“混合课程+成果组合”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产生的背景 |
一、产业结构变迁和职业专业化的推动 |
二、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影响 |
三、三螺旋理论的引入 |
四、新工党政府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
第二节 英国“混合课程+成果组合”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产生 |
一、第三届专业博士学位国际会议对“混合课程”的建构 |
二、伦敦大学教育博士学位的率先转型 |
三、“混合课程+成果组合”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
四、案例:利物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项目 |
第三节 英国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扩张 |
一、数量规模持续扩大 |
二、学科专业领域加速拓展 |
三、“新大学”直追“老大学” |
第四节 英国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评析 |
一、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问题 |
三、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影响 |
第三章 英国“工作场所+自我反思”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2004至今) |
第一节 英国“工作场所+自我反思”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产生的背景 |
一、工作场所学习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化 |
二、“普职融合”理念的影响日益深刻 |
三、博洛尼亚进程的持续推动 |
四、2004年之后英国高等教育相关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英国“工作场所+自我反思”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产生 |
一、2004年第五届专业博士学位国际会议的召开 |
二、密德萨斯大学“基于工作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实践 |
三、“工作场所+自我反思”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
四、案例:索尔福德大学建筑环境专业博士项目 |
第三节 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 |
一、数量规模从大幅扩张到平稳增加 |
二、学科专业领域更趋细化 |
三、学科领域分布明显不均衡 |
四、“新大学”专业博士项目数超过“老大学” |
五、入学和完成人数状况 |
第四节 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评析 |
一、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问题 |
三、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影响 |
第四章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演进特点及启示 |
第一节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演进特点 |
一、变革动力:三方主体共同作用和相互博弈 |
二、价值取向:从学术性为主导到职业性为主导 |
三、质量保障:从外部监控为主到“内部监控为主、外部监控为辅” |
第二节 对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历史发展的追问与反思 |
一、哲学的视角: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融合 |
二、权力的博弈:基于高等教育系统整合理论的分析 |
三、探讨的中心: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
第三节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地位 |
二、构建职业性为主导的培养模式 |
三、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 |
四、建立职业导向的质量保障机制 |
五、适度拓展学科门类和招生规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战前日本教育系统的性别失衡 |
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男女平权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视角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视角 |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研究现状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概念界定及历史分期 |
一、相关概念及用法的界定 |
二、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分期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女性主义理论 |
一、女性主义的概念及发展 |
二、“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 |
三、“性别平等”与“性别差异” |
第二节 女子高等教育相关理论 |
一、传统认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的特征 |
二、女性主义认识论对传统认识论的思辨 |
三、教育机会均等概念及原理 |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确立期:以法定女性人权为基础的性别平等观念 |
第一节 战后复兴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
一、GHQ占领政策:女性解放思想的兴起 |
二、日本战后复兴:传统女性观的延续 |
第二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 |
一、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
二、“男女同校”与“男女分校”并行的发展方式 |
第三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 |
一、高等教育面向女性招生及女子大学的设立 |
二、短期大学的设立及发展 |
三、女子大学的学部构成和课程设置 |
四、女子高等教育的第一次危机:关于“女大学生”的论争 |
第四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
一、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
二、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
第五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结构维度: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平等 |
二、价值维度:传统社会女性观的干扰 |
三、话语维度:女性失语、女性保护主义 |
第四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期:两分主义的性别平等观念 |
第一节 日本工业社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
一、日本型工业社会的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分工观念 |
二、日本型福祉社会的形成:以“核家庭”为单位 |
三、日本型学历社会的形成:学历主义、名校主义 |
第二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化及发展 |
一、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的原因 |
二、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
三、高等教育“女性专用轨道”的形成和固化 |
四、女子高等教育的第二次危机:关于“女大”存在意义的论争 |
五、“家政学”的变革和“女性学”的兴起 |
第三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
一、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
二、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
第四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结构维度:社会结构中的不平等 |
二、价值维度:性别平等思维下的价值陷阱 |
三、话语维度:男性语境下的自我规范 |
第五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革期:均质的性别平等观念 |
第一节 日本后工业社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
一、日本型工业社会的瓦解和后工业社会的形成 |
二、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构筑:以“女性”为核心 |
三、21世纪日本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机构的“大淘汰”时代 |
第二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动向 |
一、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
二、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特征 |
三、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 |
第三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
一、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
二、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
第四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结构维度:女性环境改善 |
二、价值维度:“二流劳动力”以及社会价值的“女性通道” |
三、话语维度:男性化的均质平等 |
第六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过程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 |
第一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性成就和特征 |
一、确立期:以“制度”为中心 |
二、扩大期:“女性专用轨道” |
三、变革期:流动性增强 |
第二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底色:日本社会性别平等观念的变化 |
一、确立期:女性解放思想和保守女性观 |
二、扩大期:“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观 |
三、变革期:以男性为标准的均质性别平等观 |
第三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对性别平等的促进作用 |
一、确立期:促进女性解放的变革功能 |
二、扩大期:抑制性别平等的保守功能 |
三、变革期:促进女性多样化发展的变革功能 |
第四节 高学历女性的价值和功能:在男性中心社会中的机遇与困境 |
一、确立期:少数女性精英 |
二、扩大期:“家庭主妇”和“二流市民” |
三、变革期:劳动市场中的“二流劳动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日本战后女大学生人数变化曲线图 |
附录2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变化曲线图 |
附录3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变化概况(表) |
附录4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学生数变化概况(表) |
附录5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教员人数变化概况(表) |
附录6 战后日本18岁人口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概况 |
附录7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男女差值对比 |
附录8 战后日本大学院在籍者数男女对比 |
附录9 各学科学生入学状况(1980-2019) |
附录10 2014 年日本全国女子短期大学列表 |
附录11 2014 年日本全国女子大学列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四川省部分地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附表 |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危险因素概述(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 |
导论 |
一 人文主义:历史·内涵·成就 |
二 战后思想论争中人文主义遭遇的挑战与嬗变 |
三 英国人文主义,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及现实主义小说传统 |
四 三位英国女作家及其(自由)人文主义立场 |
第一章 默多克的道德人文主义 |
第一节 抗击“唯我论”:与萨特存在主义思想观念的交锋 |
第二节 爱若斯归来:作用于“视像”的内向性道德努力 |
第三节 走向神秘主义:对人文主义深层立场的改写 |
第二章 德拉布尔的文学人文主义 |
第一节 “女性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女性人物的主体塑造 |
第二节 光辉灿烂的生活之路:“后现代转向”与人文主题拓疆 |
第三节 主体重构与他者伦理:跨文化跨时空的人性联结 |
第三章 史密斯的新自由主义人文主义 |
第一节 预响的警钟:《白牙》与尼采反自由主义思想的对话 |
第二节 “唯有联结”:从“9·11”到《论美》的自由主义辩护 |
第三节 小说形式新辩:传统风格的回归与后现代现实主义 |
结论 |
引用文献 |
致谢 |
(9)单调作业疲劳测量及作业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近年来职业疲劳问题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
1.1.2 制造业中的单调作业方式引发新的疲劳问题 |
1.2 问题提出 |
1.2.1 关于单调作业疲劳测量的问题 |
1.2.2 关于单调作业中作业相关因素对疲劳影响的问题 |
1.3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1.6 论文创新性工作说明 |
第2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 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
2.1.1 文献检索范围分析 |
2.1.2 相关文献情况分析 |
2.1.3 学术趋势分析 |
2.2 疲劳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2.1 作业疲劳的相关研究 |
2.2.2 单调作业疲劳的相关研究 |
2.3 疲劳评估方法的相关研究 |
2.3.1 作业疲劳评估方法的相关研究 |
2.3.2 单调作业疲劳评估方法的相关研究 |
2.4 对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的评述 |
2.4.1 主要贡献 |
2.4.2 不足之处 |
2.4.3 研究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3.1 单调作业与单调感 |
3.1.1 单调作业 |
3.1.2 单调感 |
3.1.3 单调作业引起疲劳的原因 |
3.2 疲劳及其产生机理 |
3.2.1 疲劳的定义 |
3.2.2 疲劳的分类 |
3.2.3 疲劳产生的机理 |
3.3 疲劳定量测量方法 |
3.3.1 表面肌电sEMG理论 |
3.3.2 脑电EEG理论 |
3.4 本文的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调作业疲劳测量问卷开发 |
4.1 单调作业疲劳测量问卷设计 |
4.1.1 问卷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4.1.2 现有疲劳测量研究成果的借鉴 |
4.1.3 问卷中题项的确定 |
4.2 单调作业疲劳测量问卷的信度检验 |
4.2.1 问卷的发放 |
4.2.2 信度检验指标的选择 |
4.2.3 信度检验结果的分析 |
4.3 单调作业疲劳测量问卷的效度检验 |
4.3.1 效度检验指标的选择 |
4.3.2 效度检验结果的分析 |
4.4 主要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单调作业疲劳主观测量及影响因素识别 |
5.1 现场测量方案设计 |
5.1.1 调查对象 |
5.1.2 调查工具 |
5.1.3 调查过程 |
5.2 调查问卷结果数据 |
5.2.1 调查对象信息汇总 |
5.2.2 调查对象各项调查结果 |
5.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3.1 单调作业疲劳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5.3.2 疲劳与其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5.3.3 作业单调感与其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5.4 调查结果讨论与主要结论 |
5.4.1 调查对象疲劳状态的讨论 |
5.4.2 疲劳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讨论 |
5.4.3 单调感与其影响因素的讨论 |
5.4.4 主要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作业时间对单调作业疲劳的影响 |
6.1 现场实验方案设计 |
6.1.1 实验对象 |
6.1.2 实验设备与主观测量问卷 |
6.1.3 实验过程 |
6.1.4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6.2 实验数据分析 |
6.2.1 现场作业环境分析 |
6.2.2 主观疲劳感受分析 |
6.2.3 脑电数据分析 |
6.2.4 肌电数据分析 |
6.2.5 心理行为指标分析 |
6.3 实验结果讨论及结论 |
6.3.1 主观疲劳实验结果讨论 |
6.3.2 脑电实验结果讨论 |
6.3.3 肌电实验结果讨论 |
6.3.4 心理行为实验结果讨论 |
6.3.5 主要结论 |
6.4 作业疲劳改善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作业姿态对单调作业疲劳的影响 |
7.1 实验方案设计 |
7.1.1 实验目的 |
7.1.2 实验对象 |
7.1.3 实验任务 |
7.1.4 实验设备与主观测量问卷 |
7.1.5 实验过程 |
7.2 站姿作业的疲劳数据分析 |
7.2.1 主观疲劳数据分析 |
7.2.2 单调感数据分析 |
7.2.3 肌电数据分析 |
7.2.4 身体动作姿态数据分析 |
7.3 坐姿作业的疲劳数据分析 |
7.3.1 主观疲劳数据分析 |
7.3.2 单调感数据分析 |
7.3.3 肌电数据分析 |
7.3.4 身体动作姿态数据分析 |
7.4 站姿和坐姿疲劳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及讨论 |
7.4.1 主观疲劳和单调感数据分析及讨论 |
7.4.2 肌电数据的分析及讨论 |
7.4.3 身体动作姿态数据的分析及讨论 |
7.4.4 主要结论 |
7.5 作业疲劳改善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成果及结论 |
8.1.1 主要成果 |
8.1.2 主要结论 |
8.2 本文的主要贡献 |
8.3 本文研究的局限 |
8.4 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完成科研项目情况 |
作者简介 |
附录 |
附录A: 单调作业疲劳及影响因素测量问卷 |
附录B: 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乏问卷(FACITF) |
附录C: 匹兹堡睡眠指数问卷(PSQI) |
附录D: SF-36生活质量评定问卷 |
(10)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汞中毒及其肾脏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四、警惕!!职业性神经或精神异常(论文参考文献)
- [1]弥散张量成像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D]. 王明.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2]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危险因素[D]. 罗凯峰. 延安大学, 2021(11)
- [3]职业性手外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杨阳. 山东大学, 2021(12)
- [4]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5]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研究[D]. 李小丽. 河北大学, 2020(02)
- [6]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D]. 杨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四川省部分地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相关因素研究[D]. 吴薇.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0)
- [8]“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D]. 林懿. 南京大学, 2019(02)
- [9]单调作业疲劳测量及作业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 王天博. 东北大学, 2018(01)
- [10]慢性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 陈新. 郑州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