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SO_2浓度,增产硫酸(论文文献综述)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ation Committee of CAEPI;[1](2017)在《我国脱硫脱硝行业2016年发展综述》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2016年中国脱硫脱硝行业的发展环境及概况,介绍了行业的市场特点及主要动态,针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孙志国[2](2011)在《腐植酸钠吸收烟气中SO2和NO2的实验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燃煤烟气中的SO2和NOx造成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如何经济有效的控制SO2和NOx的排放已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沿。现行的烟气脱硫脱硝工艺中,湿法因其技术成熟、脱硫脱硝率高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投资大、成本高、回收率低甚至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发展中国家对此难以接受。因此,研究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对解决我国的SO2、NOx污染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提出了一种腐植酸钠溶液同时吸收SO2和NO2的新工艺,具有成本低、能耗小、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同时副产一种复合肥料,实现了以废治废、环境保护和资源化利用。围绕该工艺的实施,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腐植酸钠复合脱硫剂(HA-Na/α-Al2O3)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脱硫剂HA-Na/α-Al2O3的制备方法,用FTIR、SEM、XRD、EDS等方法对脱硫剂进行了分析表征,并在自制的固定床上对其脱硫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氧化铝纤维负载腐植酸钠后,改善了氧化铝载体表面的孔结构,在氧化铝纤维表面形成了的腐植酸钠膜,该膜提高了载体氧化铝纤维的脱硫能力,在脱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A-Na/α-Al2O3在浸渍氨水后,由于腐植酸对氨水的强吸附作用,可以减少氨损,提高氨的利用率,较长时间保持高的SO2脱除率(≥98%)。脱硫后的产物是以硫酸铵、腐植酸铵、腐植酸钠为主的复合肥,脱硫产物经水洗后,氧化铝纤维获得再生,可循环使用。(2)腐植酸钠液相脱硫的实验及机理研究。分析了腐植酸钠脱硫的机理,在自制的鼓泡反应器上,研究了各种运行参数(如:腐植酸钠溶液浓度、pH值、温度、气流量、含氧量、SO2入口浓度、等)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钠浓度对脱硫时间的影响较大,但对脱硫率的影响较小,0.06 g/mL为最佳浓度。提高SO2的入口浓度可以提高SO2气液传质的推动力。为了维持较高的脱硫效率,腐植酸钠溶液的pH值应该保持在4.5以上。随着含氧量的升高,脱硫率稍有升高。低温有利于SO2吸收。当烟气中存在NO2时,有利于SO2的吸收。在最佳工况下,脱硫率可以维持在98%以上。生成的腐植酸难溶于水溶液,从脱硫液中沉淀分离、干燥后,制成肥料。脱硫后的水溶液经过腐植酸钠调节pH至中性后,可循环利用。(3)腐植酸钠溶液吸收NO2的实验及机理研究。分析了腐植酸钠吸收NO2的机理,并在鼓泡反应器内研究了各种运行参数对吸收NO2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钠溶液吸收NO2的能力要强于同体积的水,也强于同pH值的NaOH溶液;NO2的吸收效率会随着腐植酸钠浓度、氧含量、pH值的升高而增加。高温不利于NO2的吸收。当烟气中NOx的含量较低时(<0.1%),NOx的吸收率与氧化度成正比。SO2与NO2共存时,腐植酸钠溶液会优先吸收SO2,当SO2吸收饱和后,腐植酸钠溶液可以继续吸收NO2,并且维持较高的吸收率。最佳工况时NO2的吸收率可达95%以上。腐植酸钠溶液吸收NO2的产物主要是腐植酸、硝酸钠,分离处理后可制成腐植酸复合肥。(4)腐植酸钠溶液同时吸收SO2和NO2的实验及机理研究。在鼓泡反应器上研究了同时吸收SO2和NO2的吸收率,和在不同酸碱条件下的反应生成物,还重点研究了循环水溶液对同时吸收SO2和NO2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性环境下,当NO2浓度由0变为340 ppm时,脱硫率从96.4%增加到97.7%,但随着NO2浓度的进一步增加,脱硫率反而稍有下降;脱硫的主要产物是SO42-和SO32-。碱性环境下NO2浓度的增加, SO42-在脱硫产物中的比例逐渐减少,但在在酸性环境会逐渐增加,说明酸性条件下有利于SO32-的氧化。随着NO2的浓度增加,NO2吸收率稍有下降。碱性时,NO2的吸收率在有SO2存在时比无SO2时要稍高;吸收NO2的主要产物是NO 3-,兼有少量NO -2。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脱硫率稍微减小,但NO2吸收率相应的增加。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 SO 42-、SO32-、NO 3-、Na+的离子浓度整体递增,并且SO 42-和Na+的浓度远大于其它离子浓度。当循环次数由1增加到6时,循环吸收液的初始pH逐渐由10降低到8.1,但是在第6次循环以后,初始pH基本不变。循环吸收SO2和NO2的最后pH基本不变,维持在3.3左右。同时吸收SO2和NO2产物主要是硫酸根、亚硫酸根、硝酸根,经过静置分层后,腐植酸沉淀可以分离出来制成腐植酸复合肥,酸性上清液在经过腐植酸钠调节pH至中性后,可循环利用。腐植酸肥料中氧元素的含量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说明生成腐植酸的含氧基团不断增加,腐植酸肥料的活性进一步得到了改善。(5)腐植酸钠鼓泡塔内脱硫传质的建模与数值模拟。根据双膜理论对腐植酸钠溶液吸收SO2的气液传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脱硫传质模型。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传质模型中的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气泡平均直径、气含率、气液比相面积等参数,建立了SO2的平衡分压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根据该脱硫模型对腐植酸钠吸收SO2的传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吻合较好。(6)腐植酸钠溶液同时吸收SO2和NO2的工艺设计及经济分析。概括了喷淋塔的工作原理、工艺特点、设计原则,并据此设计、制作了适用于本研究的喷淋塔,同时还设计制作了腐植酸钠同时吸收SO2和NO2的工艺流程装置。实验结果显示,该工艺中SO2吸收率可达98%以上,NO2吸收率可达95%以上,整体效果较好。通过腐植酸钠吸收SO2和NO2工艺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运行参数后,可以实现腐植酸钠溶液高效的同时吸收SO2和NO2、静置分离腐植酸沉淀、酸性水的中和、循环利用等工艺过程。对腐植酸钠脱硫工艺进行了经济评价,整体经济性较好。
纪罗军,金苏闽[3](2016)在《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环保技术进展与展望(续)》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我国低浓度SO2冶炼烟气脱硫技术和冶炼烟气制酸技术的进展,对比并探讨了各种烟气脱硫、脱硝、收砷、除汞工艺选择及其工业适用性。总结了冶炼烟气制酸在节水与酸性水减排、节能与低温热回收、高浓度SO2烟气转化、固体废渣资源化利用、新设备材料应用等方面的技术成果。预测"十三五"我国冶炼烟气制酸新增产能在8 00010 000 kt/a,"十三五"末全国硫酸总产能约1.35亿t/a,其中冶炼酸产能约45 000 kt/a,装置开工率仍将保持85%左右。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调结构去产能将是未来有色金属及制酸行业发展趋势。
付晓辛[4](2015)在《珠江三角洲地区PM2.5浓度组成变化及其对粒子酸度和消光的影响》文中认为大气细粒子(PM2.5)主要包括有机物(OM)、元素碳(EC)、硫酸盐(SO42-)、硝酸盐(NO3-)和铵盐(NH4+)等化学组分。它们广泛来源于多种自然以及人为排放源,即经由燃烧过程和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到大气中,并能通过大气环境中一系列复杂的气-粒反应生成。大气细粒子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区域气候等都有着显着的影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核心城市群地区近年来接连发生严重的细粒子污染事件。PM2.5浓度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对公众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都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面对严峻的空气污染现状,中国政府于2012年首次将PM2.5纳入新颁布的国家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并率先在人口密集的经济较发达区域开始试点执行,例如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珠三角地区占地面积不到全国的0.5%,但却贡献了全国将近10%的GDP,并集中了全国约10%的人口。这一地区曾出现过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例如广州2004年年均灰霾天数达144天。面对严峻的空气污染情况,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限制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例如提高火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标准,关停小容量大能耗的发电机组以及提高机动车燃油和尾气排放标准等措施。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整体呈现了好转势,2013年广州灰霾天数降低到了50天左右。因此,长期系统地了解珠三角地区PM2.5及其化学组分的长期变化趋势,分析颗粒物的组成改变对粒子酸度和消光系数的影响关系将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演化过程,为今后减排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也能对国内其它地区的空气污染治理有较好的启示作用。因此,本研究于2007-2013年污染最严重的秋冬季节,在珠三角地区的区域背景站点万顷沙进行了PM2.5膜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工作,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PM2.5年均质量浓度从2007年的113±8降低到2011年的79±8μg m-3(平均值±95%置信区间,下同),年均降低速率为8.6μg m-3(p<0.01)。从PM2.5化学组成来看,OM、SO42-、NO3-、NH4+和E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7±2、18±1、10±1、7±0.4和4±0.3μg m-3。它们共占到了PM2.5质量浓度的79±12%,其中OM比例最大,为38±8%,其次是SO42-和NO3-,分别占19±6%和10±4%。2.秋冬季PM2.5浓度的降低主要归因于OC和SO42-组分的降低:OC和SO42-分别以每年1.1和1.7μg m-3的速率显着降低(p<0.01)。但是NO3-则以每年0.8μg m-3的速率显着增加(p<0.05)。采样期间NH4+浓度较为稳定,EC没有显着的降低趋势。3.SO2的降低速率快于SO42-,达每年10.2μg m-3(p<0.01),即每1μg m-3 SO2的降低只带来了0.2μg m-3的SO42-的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SO2向SO42-的云相转化速率加快所造成:首先珠三角地区SO排放明显降低,其次是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降低使得太阳辐射和大气氧化性增强,还有近年来颗粒物酸性降低使得SO2气体更易于在颗粒相上吸附。另一方面,NOX的增加速率快于NO3-,为每年6.7μg m-3(p<0.05),即每1μg m-3 NO升高带来0.12μg m-3的NO3-的增加。这主要是由于珠三角地区发电量以及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NOx排放抵消了一部分火电厂脱硝措施的贡献,并且从NOX的大气化学循环过程来看,NO3-仅是NOX的大气产物的一部分。4.2007-2012年秋冬季PM2.5总酸度([H+]total)和PM2.5原位酸度([H+]in-situ)平均浓度分别为123±13和34±6 nmol m-3。在这期间,[H+]total和[H+]in-situ分别以每年32±1.5 nmol m-3和9±1.7 nmol m-3的速率降低(p<0.05)。在颗粒物液态水含量(LWC)没有显着的变化趋势的影响下,PM2.5原位p H以每年0.3±0.1的速率显着增加(p<0.05)。颗粒物酸度的下降是由于近年来SO42-浓度减小带来的[H+]total的减少量大于由NO3-浓度增加带来的[H+]total增加,并且碱性组分NH4+浓度保持稳定。5.[H+]total,[H+]in-situ,[HSO4-]和LWC的浓度在灰霾期间分别是在非灰霾期间浓度的0.9-2.2,1.2-3.5,0.9-2.0和2.0-3.0倍。[H+]in-situ占[H+]total的比例从非灰霾期间的19±4%增加到了灰霾期间的27±11%,而[HSO4-]在[H+]total中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增加的[H+]in-situ不是来自于HSO4-的进一步水解,而是可能来自于灰霾期间生成和水解的二次有机/无机酸所增加的[H+]in-situ。6.R值即[NH4+]/(2×[SO42-]+[NO3-])和[H+]in-situ呈现了显着的对数关系(p<0.05)。R=0.6即[H+]in-situ=83 nmol m-3可作为阈值来区别珠三角地区秋冬季的高[H+]in-situ和低[H+]in-situ情况。OM浓度在灰霾期间的变化受到酸度变化的影响,OM在高[H+]in-situ情况下的浓度显着高于其在低[H+]in-situ的情况下的浓度(p<0.05)。不同酸度情况下OM浓度相差20μg m-3。进一步分析后发现,灰霾期间足够高的[H+]in-situ浓度([H+]in-situ≥83 nmol m-3)促使SOC浓度的显着增加是OM在不同酸度情况下浓度差异的主要原因。7.珠三角地区2007-2013年秋冬季年均能见度从2007年的12±1 km增加到2013年的22±4 km,年均增加速率为1.1 km(p<0.01)。然而这期间,能见度的25%分位值年均增速仅为75%分位值年均增速的三分之一(0.5km yr-1 vs1.5 km yr-1)。可以看出近年来能见度较好的阶段以较快的速率向着更好的方面发展,然而污染较重阶段的能见度改善情况并不明显。8.在一定相对湿度范围内,随着PM2.5质量浓度的增加,能见度呈幂函数形式下降。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能见度随着PM2.5质量浓度增加所呈现的下降速率加快。当相对湿度较低时(23%≤RH<60%),10 km能见度对应的PM2.5质量浓度的阈值为138μg m-3。当相对湿度较高时(80%≤RH<90%),10 km能见度对应的PM2.5质量浓度的阈值降低为74μg m-3。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的24小时日均值(75μg m-3)能够基本保证珠三角地区秋冬季不出现灰霾现象。9.2007-2013年秋冬季PM2.5消光系数日均值为505±29 Mm-1。有机质(OM)、硫酸铵(AS)、硝酸铵(AN)、海盐(SS)和黑碳(LAC)的消光系数平均值分别为227±13、127±9、65±7、60±8和26±2 Mm-1。OM是对消光系数贡献最大的组分,为45.9±1.6%,其次是AS和AN,分别占到25.6±1.2%和12.0±0.7%。整个采样期间PM2.5消光系数以年均14 Mm-1的速率降低(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吸湿因子的增长抵消了一部分颗粒物组分浓度的降低所带来的消光系数的减小。
郑大龙[5](2018)在《Fe基添加剂辅助下磷石膏气氛循环控制分解过程研究》文中认为磷石膏是磷矿石和硫酸湿法生产磷酸的工业副产物,产量巨大。未经处理的磷石膏主要采用陆地堆存和倒入海中的方式处置,会导致一系列的诸如土壤、水和大气污染。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磷石膏潜在经济价值的凸显,将磷石膏作为一种原材料应用于各种领域成为研究热点。目前针对磷石膏中钙、硫的资源化利用主要是将磷石膏还原分解为CaS,或者直接将磷石膏热分解为CaO,两者分解率都较低,分解温度均偏高。为充分利用磷石膏中的钙、硫资源,提高磷石膏分解率并生产CaO。本论文以磷石膏为研究对象,使用FeCl3溶液浸渍法添加Fe基添加剂,并以褐煤作为还原剂,在N2气氛下低温还原分解制备中间产物CaS,然后将反应气氛切换为空气气氛,将CaS进一步氧化为目标产物CaO。本文首先利用C+O+Ca+S系统平衡分析结合Factsage理论计算,对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存在形态进行系统热力学研究,对不同反应过程的热力学、相图和Fe基添加剂的辅助作用进行了考察,为Fe基添加剂辅助下磷石膏气氛循环控制分解反应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探讨了不同过程控制因素对磷石膏气氛循环控制分解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N2气氛中,当温度升高到80°C附近,磷石膏中的自由水开始挥发;从140°C开始到220°C结束,磷石膏失去结晶水;温度在600-1100°C之间时,褐煤在热解的同时与磷石膏发生固固反应,CO与磷石膏发生气固反应,主要生成物为CO、CO2、SO2、CaO和CaS。待分解反应结束,将N2气氛切换为空气气氛,中间产物CaS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aO和部分CaSO4。反应过程中由于样品的外壳被产物层覆盖,氧化反应最后因为颗粒内扩散阻力的增加而停止,需要通过多次气氛循环实现CaO的产出最大化。热重和管式炉实验中,反应温度从室温升温至1100°C并恒定,压力为常压,磷石膏和褐煤质量比为10:1,FeCl3溶液为0.8mol/L,每个气氛反应时间为1h,气氛循环控制四次后,产物中CaO含量和纯度都是最高,并且SO2收益较高。根据实验数据对反应全过程进行了反应动力学计算。再次探究了反应全过程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磷石膏N2气氛中的分解反应,褐煤与磷石膏的固固反应是主反应,CO与磷石膏的气固反应是次反应;Fe及其氧化物参与了磷石膏的低温分解反应,降低了反应温度。空气气氛中,700-900°C中间产物CaS主要氧化为CaSO4,910-1100°C中间产物CaS主要氧化产物为CaO;Fe的氧化物并未直接参与反应,但改变了颗粒表层产物生成方式的活化作用,使反应生成物不会形成一个致密的外壳,改变了表层和近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使晶体发生迁移和重组,为反应向深层扩展创造了条件。气氛循环控制反应全过程符合未反应缩核模型。最后研究了流化状态下磷石膏气氛循环控制分解反应的反应特性,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流化状态磷石膏气氛循环控制分解反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水泥熟料回转窑能耗讨论了磷石膏气氛循环控制分解反应系统的能耗。流态化实验中,除管式炉中实验条件外,气氛循环可以缩减至两次,理想的气固比是0.04 m3·(h?g)-1。流化状态下磷石膏的分解率比管式炉中磷石膏的分解率高2%左右。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的化学反应工程模块,对流化状态下磷石膏气氛循环控制分解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分解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和热传递特点,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颗粒受热均匀,颗粒表层形成了产物层;基于有限元分析,通过数值计算可以有效减小热传输方程边界条件与实验情况之间的误差,为磷石膏气氛循环控制分解反应工业化设备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兴任[6](2019)在《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针对铅锌两套制酸系统在实际生产领域的环保节能问题,基于环保节能理论,采用设备领域科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详细概述了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生产工艺和主要设备运行情况,随着两套制酸系统产能逐年递增,现有生产工艺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暴露出能耗和环保指标未能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许可要求。因此紧紧围绕铅锌两套制酸系统在实际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工艺计算及改造方案论证,针对生产运行中存在的能耗和环保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改造,并对改造实践进行阐述。将环保减排与节能降耗理论相结合,通过几种尾气脱硫技术的对比分析,将现有钠碱法脱硫工艺改造为双氧水脱硫工艺;使用新型发热管技术用于锌转化电炉改造;采用高压变频技术用于铅锌KK&K风机节能改造;应用流体输送技术进行循环水泵改造;利用最新低温热能回收技术回收锌硫酸系统干燥和吸收过程中的反应热,产生蒸汽;通过环保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的实施,环保方面实现铅锌尾气二氧化硫浓度排放小于50mg/Nm3,酸雾<10mg/Nm3,减排SO2排放205.7t/a,环保指标达到并远远低于国家《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节能方面每年可节约527.66万度电,增产8.4wt/a蒸汽,增产硫酸1951.25t,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51万元/年,实现铅硫酸综合能耗18kgce/t,铅硫酸吨酸电耗170k Wh/t,锌硫酸综合能耗-105kgce/t,锌硫酸吨酸耗电129 k Wh/t,达到GB29141-2012《工业硫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要求中现有硫酸企业铅冶炼制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2kgce/t),吨酸耗电≤180 k Wh/t锌冶炼制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85kgce/t),吨酸耗电≤130 k Wh/t的标准。实现该应用成果适用于铅锌冶炼烟气制酸装置,取得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为同行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提升环保技术指标提供借鉴,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田晋平[7](2017)在《负载型离子液体脱除烟气中SO2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SO2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但同时更是重要的工业资源,对烟气中的SO2进行回收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新型绿色介质,离子液体,由于其良好的SO2溶解性、较低的挥发性、较宽的液程、较好的热稳定性,在脱除烟气中SO2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该技术目前还无法直接走向工业化,尚有很多关键问题亟待解决。如原料价格较高昂、工艺复杂、粘度较高、与SO2传质速率较慢等。本论文采用微波法合成离子液体,用红外光谱确定产物;针对离子液体存在着粘度大、传质慢等问题,通过等体积浸渍的方法将其负载在载体AC(活性炭)上,制成离子液体/AC脱硫剂;用氮气和SO2的混合气体为模拟烟气进行脱硫实验,N2进行加热解吸实验。考察了脱硫剂对SO2的吸附/解吸行为;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离子液体/AC脱硫剂吸附/解吸能力;研究了载体、离子液体、实际烟气组分、反应条件等对脱硫剂吸附SO2行为的影响。通过以上实验得出如下结论:1)负载的离子液体主要填充在AC的微孔内部;AC负载[BPy]Br制备的[BPy]Br/AC脱硫剂具有较高脱硫性能及较好的热稳定性;2)不同阴、阳离子组成的离子液体所形成的脱硫剂具有不同的脱硫量;AC基[BPy]+为阳离子的ILs>[Bmim]BF4/AC≈AC>AC基以乳酸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BPy]CH3COO/AC脱硫剂的SO2去除量随着负载率增大而增大;[BPy]Br/AC>[BPy]Ac/AC>[BPy]BF4/AC;3)烟气组分(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都对[BPy]Br/AC脱硫性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三组分共同存在下的抑制作用小于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单独存在时的抑制作用;4)[BPy]Br/AC的脱硫性能随着吸收温度或烟气中SO2的浓度增大而减小;[BPy]Br/AC的最佳脱硫性能的条件为温度40℃、[BPy]Br/AC=0.36:1;低吸收温度和低烟气SO2浓度都有利于[BPy]Br/AC吸收SO2;5)对于任意一种脱硫剂,脱硫剂的床层厚度越大,SO2的穿透时间越长;希洛夫方程较好地描述了脱硫剂的脱硫过程;希洛夫方程的斜率与[BPy]Br/AC的负载比的关系可分为两个阶段:a)负载比<0.36:1时,拟合线的斜率K随着[BPy]Br/AC的负载比的增大而快速增大;b)0.36:1<负载比<0.5:1时,拟合线的斜率K随着[BPy]Br/AC的负载比的增大而缓慢减小。6)[BPy]Br/AC低温吸收、高温解吸SO2技术上是可行的;脱硫剂可以重复使用。
应燮堂[8](1998)在《富氧冶炼烟气制酸用三转三吸工艺的优越性——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三转三吸硫酸生产方法的技术经济论证》文中指出对含SO220%的高浓度烟气制酸工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认为采用三转三吸工艺技术上可行:能自热平衡,不必采用耐高温催化剂;经济上合理:较之先稀释气体至含SO212%再用两转两吸工艺,投资和动力消耗明显降低。与国外某炼铜烟气两转两吸制酸装置以及Topse和Chemetics联合开发的“4+2”两转两吸工艺进行比较,证实了可行性。根据分析,装置的总投资可节省2452%,吨酸成本下降4874元,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缪天成[9](2000)在《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历程和建议》文中研究说明论述我国SO2 对大气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我国主要的SO2 污染源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硫酸厂排放的SO2 ,有色金属冶炼过程排放的SO2 和燃煤窑炉排放的SO2 。其中以燃煤窑炉排放的SO2 最为严重 ,尤其是大型燃煤发电厂排放的SO2 ,量大面广 ,治理难度最大。文章重点叙述了三个污染源治理过程的详细情况 ,并列出 11种行之有效并已建成工业规模示范装置的燃煤脱硫技术 ,可供选择。最后对大型燃煤发电厂SO2 的治理提出建议
张莉[10](2020)在《磷酸脲的合成结晶过程机理及其聚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李比希的植物营养学说,土壤中的养分被作物吸收后,地力减弱,需要补充新的养分,保证作物生长需求。肥料对作物的增产至关重要,保证粮食稳产高产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目前,肥料资源利用不合理,污染土壤,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亟需改变传统施肥模式,实现肥料的精准施用。我国淡水资源短缺,节水灌溉,节水省肥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迎来发展机遇。水溶肥料,作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配套产品,绿色环保,符合国家肥料减施增效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但水溶肥原料来源少,价格高,不能普遍适用于农作物。磷酸脲可为作物提供氮磷营养元素,但其养分含量低。聚磷酸铵作为一种水溶肥原料,氮磷营养成分含量高,施用安全性高,但国内产量低,尚未形成规模化。湿法磷酸和尿素合成磷酸脲的结晶过程及磷酸脲与尿素的聚合过程复杂,需开展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磷酸脲的结晶热力学磷酸脲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溶解度曲线拟合为Apelblat方程,溶解过程吸热、自发且快速。温度和搅拌速率的增加使介稳区变窄,而冷却速率的增加使介稳区增加。搅拌速率、温度和过饱和度的增加均使磷酸脲结晶诱导期减少。固液界面张力表明,磷酸脲的结晶过程为初级非均相成核。杂质均使溶解度、介稳区和诱导期增加。为减少工艺流程时长,提高生产效率,控制原料中Al3+、Mg2+、Fe3+及SO42-的摩尔浓度低于0.2%。(2)磷酸脲的结晶动力学根据测定的磷酸脲结晶液的悬浮密度、过饱和度、晶体体积形状因子以及粒度分布,采用矩量变换法计算出晶体生长速率和成核速率。粒度分析表明,磷酸脲晶体生长为粒度无关生长。采用1st Opt软件对数据拟合分析,得到成核及生长动力学方程。对动力学方程的分析表明,升高温度和增加过饱和度时,成核速率和生长速率增加,由于成核动力学方程中过饱和度指数较大,因此成核速率增长更快。晶体成核为二次成核,晶体生长过程为表面反应控制。晶体成核速率随悬浮密度的增加而增加。(3)磷酸脲的制备湿法磷酸(w(P2O5)25.23%)合成磷酸脲的优惠工艺条件为,湿法磷酸与尿素摩尔比为1.05:1,反应温度为80°C,反应时间为60 min,结晶时间为18 h,磷酸脲的产率为63.58%,产品中氮和五氧化二磷含量分别为17.2%和44.3%,符合工业磷酸脲的标准GB/T 27805-2011。FTIR和XRD分析表明,湿法磷酸成功合成了磷酸脲,磷酸脲成分和结构不变。热分析表明,磷酸脲在常温下能稳定存在,易储存。(4)杂质对磷酸脲制备过程的影响Al3+、Fe3+、Mg2+及SO42-均使磷酸脲的产率下降。杂质加入后,磷酸脲产品氮磷含量仍符合国家标准GB/T 27805-2011。Al3+、Fe3+、F-使磷酸脲粒度减小,晶体之间分散性差,而Mg2+及SO42-使晶体的分散性更好,透明度较高且形状规则。粒度分析表明,Al3+、Fe3+和SO42-使磷酸脲晶体粒度降低。因此,在工业化生产中,应控制原料中Al3+、Fe3+、SO42-及F-的含量,提高磷酸脲产品的质量,获得颗粒大小均匀的晶体。(5)聚磷酸铵的制备以湿法磷酸制备的磷酸脲为原料合成聚磷酸铵(APP)的优惠工艺条件为:尿素与磷酸脲摩尔比为2.1:1,反应温度为210°C,反应时间为65 min。聚磷酸铵产品的聚合度为25.31,在25°C水中的溶解度为3.94 g·(100 g)-1,为可溶性物质。聚磷酸铵中五氧化二磷含量为68.13%,氮含量为13.72%。FTIR和XRD分析表明,制备的产品为Ⅰ型聚磷酸铵。热分析表明,聚磷酸铵易于常温储存。SEM分析表明,聚磷酸铵产品疏松多孔。(6)聚磷酸铵中氮磷元素的释放规律降低p H值和升高温度有利于氮磷的释放。抛物线方程、Elvoich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均能拟合释放过程,其中,一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结果最佳。氮磷元素释放过程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和p H值降低而降低,水解活化能处于聚磷酸盐的水解活化能范围。综上所述,磷酸脲的结晶过程机理研究丰富了磷酸脲的结晶理论,为工业生产磷酸脲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湿法磷酸成功合成出磷酸脲,省去对湿法磷酸的净化,优化传统工艺;以湿法磷酸合成的磷酸脲为原料制备的Ⅰ型聚磷酸铵,可溶于水;探究了聚磷酸铵中氮磷元素在水溶液中的释放过程,为聚磷酸铵作为水溶肥施用提供指导,提高肥料利用率。本课题研究提高了湿法磷酸的利用率,缓解高品质磷资源短缺,对水溶肥的推广及应用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SO_2浓度,增产硫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SO_2浓度,增产硫酸(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脱硫脱硝行业2016年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2016年脱硫脱硝行业发展概况 |
1.1 行业发展环境 |
1.1.1 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初现 |
1.1.2《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 煤电装机受到严格控制 |
1.1.3 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开始实施, 污染物治理管理进入新阶段 |
1.1.4 工业锅炉发展环境 |
1.2 脱硫脱硝产业发展现状 |
1.2.1 火电行业脱硫脱硝产业发展现状 |
1.2.2 钢铁行业脱硫脱硝产业发展现状 |
1.2.3 水泥行业脱硫脱硝产业发展现状 |
1.2.4 工业炉窑、工业锅炉 |
1.2.5 海外燃煤污染物控制市场需求成为热点 |
2 市场特点及重要动态 |
2.1 超低排放全面提速 |
2.2 技术同质化加速, 火电脱硫脱硝市场进入“红海阶段” |
3 脱硫脱硝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电力市场“双低双降”竞争压力传导到火电环保产业 |
3.1.2 火电脱硫脱硝升级改造市场面临快速萎缩 |
3.1.3 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带来新局面 |
3.1.4 电力行业烟气脱硫热点问题及技术 |
3.1.5 电力行业烟气脱硝热点问题及技术 |
3.2 非电行业脱硫脱硝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2.1 钢铁行业:行业形势回暖, 环保进程滞后 |
3.2.2 水泥行业:技术压力突出 |
3.2.3 工业锅炉:需求旺盛, 现状不容乐观 |
4 对策及建议 |
4.1 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发展对策及建议 |
4.2 非电行业脱硫脱硝发展对策及建议 |
(2)腐植酸钠吸收烟气中SO2和NO2的实验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发展历史及趋势 |
1.2.2 可回收硫资源的烟气脱硫技术 |
1.2.3 烟气脱硝技术 |
1.2.4 可资源化的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1.3 腐植酸的物化性质及其脱硫脱硝现状 |
1.3.1 腐植酸的来源、分类、提取和结构 |
1.3.2 腐植酸的理化性质 |
1.3.3 腐植酸的应用 |
1.3.4 利用腐植酸脱硫脱硝现状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HA-Na/α-Al_20_3复合脱硫剂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研究 |
2.1 HA-Na/α-Al_20_3 复合脱硫剂的制备 |
2.2 实验装置及步骤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步骤 |
2.3 脱硫剂的表征 |
2.4 误差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脱硫特性 |
2.5.2 FTIR 分析 |
2.5.3 XRD 分析 |
2.5.4 SEM 分析 |
2.5.5 EDS 分析 |
2.6 脱硫副产物的分析和再利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腐植酸钠液相脱硫的实验及机理研究 |
3.1 腐植酸钠液相脱硫的机理分析 |
3.2 实验装置及步骤 |
3.3 实验试剂 |
3.4 分析测试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腐植酸钠与NaOH、水的脱硫性能对比 |
3.5.2 SO_2 入口浓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3.5.3 腐植酸钠溶液浓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3.5.4 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3.5.5 含氧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3.5.6 腐植酸钠溶液的pH 值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3.5.7 气体流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3.5.8 NO_2 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3.6 脱硫副产品的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腐植酸钠溶液吸收NO_2的实验及机理研究 |
4.1 腐植酸钠液相吸收NO_2 的机理分析 |
4.1.1 腐植酸钠液相吸收NO_2 的机理 |
4.1.2 液相溶液中同时存在SO_2 和NOx的相互影响 |
4.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装置及步骤 |
4.4 分析测试方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腐植酸钠溶液与水、NaOH 吸收NO_2 的效果对比 |
4.5.2 NO_2 进口浓度的影响 |
4.5.3 腐植酸钠溶液浓度的影响 |
4.5.4 温度的影响 |
4.5.5 含氧量的影响 |
4.5.6 SO_2 的影响 |
4.5.7 氧化度的影响 |
4.6 吸收NO_2的产物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腐植酸钠溶液同时吸收SO_2和NO_2的实验及机理研究 |
5.1 实验试剂 |
5.2 实验装置及步骤 |
5.3 分析测试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腐植酸钠溶液同时吸收SO_2 和NO_2的效率与产物分析 |
5.4.2 循环次数对脱硫效率和时间的影响 |
5.4.3 循环次数对NO_2 吸收效率的影响 |
5.4.4 循环次数对离子浓度的影响 |
5.4.5 循环次数对溶液pH 的影响 |
5.5 副产物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腐植酸钠鼓泡塔内脱硫传质的建模与数值模拟 |
6.1 气液传质模型 |
6.1.1 双膜理论 |
6.1.2 传质总系数 |
6.2 伴有化学吸收的气液传质过程 |
6.2.1 伴有化学吸收的气液传质类型 |
6.2.2 化学吸收过程中液相传质的研究方法 |
6.3 腐植酸钠脱硫传质模型的建立 |
6.3.1 扩散-反应方程的建立 |
6.3.2 吸收速率的确定 |
6.4 传质模型中重要参数的确定 |
6.4.1 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 |
6.4.2 基于losopt 的平衡分压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
6.4.3 气泡的平均直径 |
6.4.4 气含率 |
6.4.5 气液比相界面积 |
6.4.6 计算结果 |
6.5 腐植酸钠脱硫传质的数值模拟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腐植酸钠溶液同时吸收SO_2和NO_2工艺设计及经济分析 |
7.1 腐植酸钠同时吸收SO_2 和NO_2 的新工艺流程 |
7.2 腐植酸钠同时吸收SO_2 和NO_2 模拟工艺实验研究 |
7.2.1 实验装置及步骤 |
7.2.2 结果与讨论 |
7.3 喷淋塔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 |
7.3.1 喷淋塔及塔内部件设计基本原则 |
7.3.2 喷淋塔设计结果 |
7.4 经济分析 |
7.4.1 腐植酸钠脱硫工艺的经济性分析 |
7.4.2 钙法脱硫工艺的经济性分析 |
7.4.3 对比结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全文工作总结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展望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与所获奖励 |
致谢 |
(3)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环保技术进展与展望(续)(论文提纲范文)
5 低浓度SO2烟气脱硫技术进展 |
5.1 脱硫工艺选择 |
5.1.1 铜、镍冶炼环集烟气脱硫 |
5.1.2 铅、锌冶炼烟气脱硫 |
5.1.3 其他有色金属冶炼烟气脱硫 |
5.1.4 制酸尾气脱硫 |
5.2 脱硫技术比较 |
5.2.1 钠碱法 |
5.2.2 石灰/石灰石-石膏法(电石渣-石膏法) |
5.2.3 双碱法 |
5.2.4 湿式氨法 |
5.2.5 氧化锌法 |
5.2.6 氧化镁法 |
5.2.7 双氧水法 |
5.2.8 可再生有机胺法 |
5.2.9 活性焦法 |
5.2.1 0 新型催化法 |
5.2.1 1 柠檬酸钠法 |
5.2.1 2 其他脱硫工艺 |
5.3 脱硫工艺选择探讨 |
5.4 烟气脱硝 |
5.5 烟气收砷及除汞 |
6 冶炼烟气制酸技术进展 |
6.1 节水及酸性水减排技术 |
6.1.1 节水技术 |
6.1.2 酸性水减排技术 |
6.2 节能与低温热回收 |
6.3 高浓度SO2烟气转化 |
6.4 固体废渣资源化利用 |
6.5 新设备材料应用 |
7 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十三五”发展展望 |
7.1 政策驱动,调结构去产能 |
7.2 保障有色金属矿供给,合理利用国际资源 |
7.3 冶炼烟气制酸产能、产量将继续增长 |
7.4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将稳步提升 |
(4)珠江三角洲地区PM2.5浓度组成变化及其对粒子酸度和消光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颗粒物粒径分布和PM_(2.5) |
1.1.2 PM_(2.5)化学组成及其主要来源 |
1.1.3 PM_(2.5)对人体健康、能见度以及气候的影响 |
1.2 国外PM_(2.5)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环境空气颗粒物标准和污染物排放趋势 |
1.2.2 颗粒物浓度水平、组成及长期趋势 |
1.2.3 国外PM_(2.5)酸度和能见度研究 |
1.3 中国主要经济发达区域PM_(2.5)污染和研究现状 |
1.3.1 PM_(2.5)污染和灰霾状况 |
1.3.2 核心城市群空气污染物排放、组成趋势以及灰霾研究状况 |
1.4 珠三角地区PM_(2.5)污染和研究现状 |
1.4.1 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政策 |
1.4.2 PM_(2.5)组成及能见度研究状况 |
1.5 本研究选题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室分析 |
2.1 PM_(2.5)野外样品采集 |
2.1.1 珠三角地区自然条件及采样季节的选择 |
2.1.2 采样点介绍 |
2.1.3 PM_(2.5)石英滤膜样品采集 |
2.2 PM_(2.5)样品实验室分析 |
2.2.1 PM_(2.5)质量浓度分析 |
2.2.2 OC和EC分析 |
2.2.3 水溶性离子分析 |
2.3 示踪气体,散射系数,能见度和气象参数测定 |
2.4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QA/QC) |
2.4.1 样品采集和化学组成分析 |
2.4.2 示踪气体分析仪和浊度仪的校正 |
2.5 颗粒物酸度计算模型(E-AIM) |
第三章 珠三角 2007-2011年PM_(2.5)及其组分变化趋势 |
3.1 前言 |
3.2 结果和讨论 |
3.2.1 采样期间气象条件和气团后相轨迹分析 |
3.2.2 PM_(2.5)质量浓度长期变化趋势 |
3.2.3 PM_(2.5)化学组成 |
3.2.4 PM_(2.5)化学组成的长期变化趋势 |
3.2.5 对今后污染控制措施的启示 |
3.3 小结 |
第四章 珠三角 2007-2012年PM_(2.5)酸度变化趋势 |
4.1 前言 |
4.2 颗粒物酸度的计算 |
4.2.1 颗粒物总酸度(H+total) |
4.2.2 颗粒物原位酸度(H+in-situ)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颗粒物酸度的年际变化 |
4.3.2 灰霾期和非灰霾期的PM_(2.5)原位酸度以及颗粒物组成 |
4.3.3 PM_(2.5)原位酸度与硝酸根离子(NO3-)形成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珠三角PM_(2.5)组成和相对湿度与粒子消光的关系 |
5.1 前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能见度与PM_(2.5)质量浓度的关系 |
5.2.2 质量散射效率(MSE)的计算及消光系数(bext)的重建 |
5.2.3 消光系数(bext)的化学组成分担情况 |
5.2.4 消光系数(bext)的长期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论文不足之处以及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Fe基添加剂辅助下磷石膏气氛循环控制分解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磷石膏的物化特性 |
1.3 磷石膏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农业化肥和土壤修复 |
1.3.2 建筑材料 |
1.3.3 工业原材料 |
1.4 磷石膏热分解研究前沿分析 |
1.4.1 磷石膏分解研究国内研究现状 |
1.4.2 磷石膏分解研究国际研究现状 |
1.5 磷石膏热分解过程研究 |
1.5.1 磷石膏一步分解法 |
1.5.2 磷石膏两步分解法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磷石膏气氛循环分解实验及评价指标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1.1 磷石膏分析 |
2.1.1.2 褐煤分析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磷石膏气氛循环控制分解实验 |
2.2.2 流化状态磷石膏气氛循环控制分解实验 |
2.3 性能检测 |
2.3.1 热分析 |
2.3.2 物相分析 |
2.3.3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2.3.4 比表面积、孔容及平均孔径测定 |
2.3.5 烟气分析 |
2.4 研究理论基础 |
2.4.1 Factsage软件介绍 |
2.4.2 有限元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e基添加剂辅助下磷石膏分解过程热力学 |
3.1 C+O+Ca+S系统热力学评估 |
3.1.1 二元系统 |
3.1.2 Ca+O+S三元系统 |
3.2 磷石膏与褐煤氧化还原反应的热力学数据计算 |
3.2.1 反应的自发性 |
3.2.2 反应的热效应 |
3.2.3 相图分析 |
3.3 Fe基添加剂的选择 |
3.3.1 Fe基添加剂的Ellingham能图分析 |
3.3.2 Fe基添加剂下磷石膏分解热力学 |
3.3.3 Fe基添加剂辅助下磷石膏分解相图 |
3.4 元素迁移平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磷石膏气氛循环控制过程反应特性和反应动力学分析 |
4.1 不同气氛下褐煤热解特性研究 |
4.2 磷石膏在N_2气氛中分解特性研究 |
4.2.1 磷石膏在N_2气氛中脱水特性 |
4.2.2 磷石膏N_2气氛中还原分解特性研究 |
4.3 中间产物空气气氛中反应特性研究 |
4.3.1 氧气浓度对CaS氧化的影响 |
4.3.2 温度对CaS氧化的影响 |
4.3.3 反应时间对CaS氧化的影响 |
4.4 循环次数对磷石膏分解的影响 |
4.5 气氛循环控制下反应动力学 |
4.5.1 N_2气氛中磷石膏分解反应动力学 |
4.5.2 空气气氛中中间产物氧化反应动力学 |
4.5.3 N_2气氛中CaS和磷石膏固固反应动力学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磷石膏气氛循环控制中反应机理分析 |
5.1 磷石膏N_2气氛条件下分解反应机理 |
5.1.1 磷石膏与褐煤在N_2气氛中的分解反应机理 |
5.1.2 CaS和磷石膏N_2气氛中的固固反应 |
5.1.3 N_2气氛中Fe元素的迁移 |
5.1.4 固体还原产物的SEM和BET分析 |
5.2 空气气氛中反应机理及元素迁移 |
5.2.1 中间产物CaS氧化反应机理及元素迁移 |
5.2.2 空气气氛中Fe元素的迁移 |
5.2.3 固体氧化产物的表征分析 |
5.3 气氛循环控制阶段反应机理及元素迁移 |
5.4 杂质对反应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流化状态磷石膏气氛循环控制分解特性研究 |
6.1 磷石膏流态化分解概述 |
6.2 操作基本参数计算 |
6.2.1 临界流化速度的计算 |
6.2.2 带出速度的计算 |
6.3 流化状态下磷石膏在气氛循环中分解特性 |
6.3.1 温度对流化状态磷石膏气氛循环分解的影响 |
6.3.2 循环次数对流化状态磷石膏气氛循环分解的影响 |
6.3.3 气固比对流化状态磷石膏气氛循环分解的影响 |
6.4 固体反应产物表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流化状态磷石膏气氛循环分解过程数值模拟和能耗分析 |
7.1 反应理论研究 |
7.1.1 流化床中的反应 |
7.1.2 流化床中的反应模拟 |
7.2 流化床反应模型结构 |
7.2.1 流化床中的质量传递 |
7.2.2 流化床中的化学反应及相变 |
7.2.3 气速影响 |
7.2.4 热量传递 |
7.3 Comsol模拟参数设置 |
7.3.1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7.3.2 网格划分 |
7.3.3 求解步骤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未反应缩核模型 |
7.4.2 磷石膏和褐煤脱水阶段 |
7.4.3 磷石膏和褐煤N_2气氛中分解反应阶段 |
7.4.4 中间产物空气气氛中氧化反应阶段 |
7.4.5 气氛循环控制阶段 |
7.4.6 流化状态磷石膏气氛循环中分解反应能耗计算 |
7.4.7 实验和模拟对比研究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6)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环保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节能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冶炼烟气制酸工艺分析 |
1.2.1 工艺流程 |
1.2.2 工艺流程设备说明 |
1.3 铅锌系统烟气制酸生产现状与发展 |
1.3.1 艾萨炉炼铅烟气制酸生产现状 |
1.3.2 109m~2沸腾炉焙烧烟气制酸生产现状 |
1.3.3 冶炼烟气制酸的主要工艺与发展阶段 |
1.3.4 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的发展趋势 |
1.4 我国硫酸工业现状与技术进展 |
1.5 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研究的工作内容 |
1.6 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
1.7 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锌硫酸转化电炉环保节能技术改造 |
2.1 锌硫酸转化工艺分析 |
2.2 锌硫酸转化升温热量平衡计算 |
2.3 锌硫酸转化电炉环保节能技术改造研究路线 |
2.3.1 锌转化电炉环保节能技术研究内容 |
2.3.2 工艺流程改造技术方案 |
2.3.3 电炉改造管网连接技术方案 |
2.3.4 转化三层新增1000KW电炉 |
2.3.5 转化四层新增1500KW电炉 |
2.3.6 锌转化电炉技术改造预算 |
2.3.7 锌转化电炉技术改造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KK&K风机高压变频“自动一拖一”节能技术改造 |
3.1 KK&K风机高压变频节能改造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3.2 风机起动频率理论计算 |
3.3 KK&K风机3K风机起动条件逻辑图 |
3.4 铅锌KK&K风机高压变频节能技术改造方案论证 |
3.4.1 铅锌KK&K风机设备参数 |
3.4.2 铅锌KK&K风机供电及环境情况 |
3.4.3 铅锌KK&K风机高压变频技术要求 |
3.5 铅锌KK&K风机高压变频节能技术改造方案 |
3.5.1 铅锌KK&K风机高压变频自动一拖一方案 |
3.5.2 高压变频器成套装置包含部件 |
3.5.3 供货设备的主要进口元器件清单如下表 |
3.5.4 变频系统技术参数 |
3.5.5 变频器与现场外围控制接口 |
3.5.6 变频器与其他电气设备接口 |
3.5.7 变频器与现场系统通讯 |
3.5.8 上位机的功能要求 |
3.5.9 变频器控制接口图 |
3.5.10 其它功能说明 |
3.5.11 保护 |
3.6 存储及安装要求 |
3.6.1 存储 |
3.6.2 安装环境 |
3.7 柜体安装 |
3.8 电气安装 |
3.9 KK&K风机高压变频节能改造效果 |
3.9.1 间接经济效益 |
第四章 循环水泵节能技术改造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的必要性、目的及意义 |
4.2.1 研究的必要性 |
4.2.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4.3 研究的技术基础及可行性分析 |
4.3.1 技术基础 |
4.3.2 可行性分析 |
4.3.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
4.3.4 研究技术方案 |
4.4 研究的效果 |
第五章 锌硫酸低温余热回收系统节能技术改造 |
5.1 研究概况 |
5.1.1 冶炼烟气制酸低温余热回收探索 |
5.1.2 低温余热回收研究概况 |
5.2 研究的必要性、目的及意义 |
5.3 技术可行性分析 |
5.3.1 技术基础 |
5.3.2 可行性分析 |
5.4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
5.4.1 研究内容 |
5.4.2 研究项目装备 |
5.4.3 研究技术方案 |
5.4.4 研究装备 |
5.4.5 公辅及配套设施 |
5.4.6 能耗分析 |
5.4.7 锌硫酸低温余热回收改造效果 |
第六章 冶炼烟气制酸尾气脱硫环保工艺研究与改造实践 |
6.1 冶炼烟气制酸尾气脱硫项目背景 |
6.2 冶炼烟气制酸尾气脱硫项目现状 |
6.2.1 艾萨炉冶炼烟气制酸尾气脱硫现状 |
6.2.2 沸腾炉焙烧制酸尾气脱硫现状 |
6.3 冶炼烟气制酸生产工艺选择计算结果 |
6.3.1 冶炼烟气制酸脱硫技术选择依据 |
6.3.2 脱硫工艺的比较 |
6.3.3 过氧化氢法脱硫工艺基本原理 |
6.3.4 技术特点 |
6.3.5 冶炼烟气制酸双氧水脱硫技术路线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 |
(7)负载型离子液体脱除烟气中SO2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 |
1.1 引言 |
1.2 SO_2的污染现状及危害 |
1.2.1 SO_2的结构和基本性质 |
1.2.2 大气中SO_2的来源 |
1.2.3 SO_2的污染现状 |
1.2.4 SO_2的危害 |
1.3 主要烟气脱硫技术简介 |
1.3.1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WFGD) |
1.3.2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DFGD技术) |
1.3.3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SDFGD技术) |
1.4 国内外燃煤烟气二氧化硫的处理/控制现状 |
1.5 离子液体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
1.5.1 离子液体 |
1.5.2 离子液体去除SO_2的实验研究 |
1.5.3 离子液体去除SO_2的工业研究 |
1.6 负载化离子液体吸收酸性气体的研究 |
1.6.1 离子液体负载化 |
1.6.2 负载化离子液体对CO_2的吸收研究 |
1.6.3 负载化离子液体对SO_2的吸收研究 |
1.7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工作要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离子液体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仪器及药品 |
2.3 离子液体合成 |
2.3.1 直接法合成 |
2.3.2 两步法合成 |
2.4 离子液体纯度和产率的测定 |
2.4.1 所用溶液配制 |
2.4.2 含Br-离子液体纯度测定 |
2.4.3 含酸根离子液体纯度测定 |
2.4.4 产率的测定 |
2.5 实验材料的表征 |
2.5.1 [BPy]Br红外表征 |
2.5.2 [BPy]BF_4的红外表征 |
2.5.3 [Bmim]BF_4的红外表征 |
2.5.4 [BPy]CH_3COO的红外表征 |
2.5.5 DL的红外表征 |
2.5.6 EL的红外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负载离子液体载体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载体的选择 |
3.2.2 载体表征仪器及方法 |
3.3 结果及讨论 |
3.3.1 AC的化学组成 |
3.3.2 孔结构分析 |
3.3.3 载体脱硫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离子液体类型对AC基脱硫剂脱硫行为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AC预处理 |
4.2.2 离子液体/活性炭脱硫剂制备 |
4.2.3 脱硫实验 |
4.2.4 实验装置示意图 |
4.2.5 加热解吸实验 |
4.3 结果及讨论 |
4.3.1 离子液体/AC脱硫剂去除SO_2的初步研究 |
4.3.2 不同阳(阴)离子离子液体/AC脱硫剂去除烟气中SO_2的行为 |
4.3.3 [BPy]Br/AC脱硫剂再生能力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烟气组分(H2O、O_2、CO_2)及操作条件对[BPy]Br/AC脱硫行为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BPy]Br/AC脱硫实验 |
5.2.2 表征仪器及方法 |
5.3 结果及讨论 |
5.3.1 烟气组分水蒸气对[BPy]Br/AC脱硫性能影响 |
5.3.2 脱硫操作条件对[BPy]Br/AC脱硫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BPy]Br/AC吸收SO_2的希洛夫方程参数计算 |
6.1 引言 |
6.2 气体吸附的基本概念、吸附过程与计算原理 |
6.2.1 基本概念 |
6.2.2 吸附过程 |
6.3 固定床反应器基本参数计算原理 |
6.3.1 基本假设 |
6.3.2 物料衡算方程 |
6.3.3 保护作用时间 |
6.4 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历程和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治理历程 |
2.1 硫酸厂尾气SO2的治理 |
2.2 冶炼烟气SO2的治理 |
2.3 燃煤烟气SO2的治理 |
3 已开发成功的技术 |
3.1 氨法回收SO2技术 |
3.2 洗煤脱硫技术 |
3.3 型煤脱硫技术 |
3.4 磷铵肥法 (PAFP法) 烟气脱硫技术 |
3.5 旋转喷雾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
3.6 炉内喷钙炉后增湿活化法 (LIFAC法) 烟气脱硫技术 |
3.7 电子束辐照法 (EBA法)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
3.8 海水烟气脱硫技术 |
3.9 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 |
3.10 循环流化床燃煤固硫技术 |
3.11 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 (NADS法) |
3.12 其它 |
4 几点建议 |
(10)磷酸脲的合成结晶过程机理及其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磷酸脲的概述 |
1.2.1 磷酸脲的性质 |
1.2.2 磷酸脲的应用 |
1.2.3 磷酸脲的制备 |
1.3 磷酸脲的制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磷酸脲的制备国外研究现状 |
1.3.2 磷酸脲的制备国内研究现状 |
1.4 聚磷酸铵的性质及用途 |
1.5 聚磷酸铵的制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聚磷酸铵的制备国外研究现状 |
1.5.2 聚磷酸铵的制备国内研究现状 |
1.6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磷酸脲结晶热力学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测定磷酸脲溶解度 |
2.2.3 测定磷酸脲结晶介稳区 |
2.2.4 测定磷酸脲结晶诱导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磷酸脲溶解度 |
2.3.2 磷酸脲结晶介稳区 |
2.3.3 磷酸脲结晶诱导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磷酸脲结晶动力学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磷酸脲结晶成核及生长速率的测定 |
3.2.3 磷酸脲结晶动力学模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磷酸脲晶体成核动力学模型 |
3.3.2 磷酸脲晶体生长动力学模型 |
3.3.3 磷酸脲结晶动力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磷酸脲制备工艺开发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磷酸脲的制备研究 |
4.2.3 杂质对磷酸脲制备过程的影响研究 |
4.2.4 磷酸脲产品的分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热法磷酸法 |
4.3.2 浓缩湿法磷酸法 |
4.3.3 湿法磷酸法 |
4.3.4 杂质对磷酸脲制备过程的影响 |
4.3.5 磷酸脲的表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聚磷酸铵制备工艺开发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2 聚磷酸铵的制备研究 |
5.2.3 聚磷酸铵产品的分析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聚磷酸铵的制备工艺 |
5.3.2 聚磷酸铵的表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聚磷酸铵中氮磷元素的释放规律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2.2 聚磷酸铵中氮磷元素的释放规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聚磷酸铵中氮元素的释放规律 |
6.3.2 聚磷酸铵中磷元素的释放规律 |
6.3.3 聚磷酸铵中氮磷元素的释放动力学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提高SO_2浓度,增产硫酸(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脱硫脱硝行业2016年发展综述[J].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ation Committee of CAEPI;. 中国环保产业, 2017(12)
- [2]腐植酸钠吸收烟气中SO2和NO2的实验及机理研究[D]. 孙志国. 上海交通大学, 2011(12)
- [3]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环保技术进展与展望(续)[J]. 纪罗军,金苏闽. 硫酸工业, 2016(05)
- [4]珠江三角洲地区PM2.5浓度组成变化及其对粒子酸度和消光的影响[D]. 付晓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5(10)
- [5]Fe基添加剂辅助下磷石膏气氛循环控制分解过程研究[D]. 郑大龙.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3)
- [6]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陈兴任.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负载型离子液体脱除烟气中SO2的研究[D]. 田晋平.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1)
- [8]富氧冶炼烟气制酸用三转三吸工艺的优越性——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三转三吸硫酸生产方法的技术经济论证[J]. 应燮堂. 硫酸工业, 1998(02)
- [9]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历程和建议[J]. 缪天成. 硫酸工业, 2000(01)
- [10]磷酸脲的合成结晶过程机理及其聚合研究[D]. 张莉. 郑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