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的“补语”概念在意大利语中的表现(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1](2019)在《意大利高中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 ——以罗马国立住读学校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多元发展模式理论研究了意大利高中生趋向补语的习得情况。采用蕴涵量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罗马国立住读学校高中三个年级的意大利学生在十类趋向补语考察类型上的习得过程,并分析了意大利高中生习得趋向补语时的言语加工策略。本研究的成果:1.划分了三个年级意大利高中生趋向补语习得过程的四个阶段。三个年级意大利高中生趋向补语习得过程具有相似性,总体上遵循先“无宾语”再“有宾语”,先“基本义”再“引申义”,先“合用”再“分用”的习得顺序。2.影响意大利高中生不同结构类型的趋向补语习得的主要因素不在于趋向补语本身是简单趋向补语还是复杂趋向补语,而在于趋向补语是否带宾语。3.对结构相同的趋向补语考察类型来说,学习者一般先习得趋向补语本义的用法再习得引申义的用法。但对不同结构的趋向补语考察类型来说,引申义的习得不一定晚于基本义。4.分析了意大利高中生在习得趋向补语过程中采用的言语加工策略。三个年级意大利高中生在趋向补语习得过程中采用了典型顺序策略和分用策略,但是三个年级的学生都没有摆脱目的语典型顺序策略的限制,无法进入分用策略的阶段。总体来说,意大利高中生在趋向补语的习得上停留在初级阶段,趋向补语是意大利高中生学习的难点。5.对意大利汉语趋向补语的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费德乐[2](2016)在《汉语和意大利语主要补语的对比分析及对意汉语补语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汉语学习热潮在意大利的掀起,意大利的汉语学习者数量也越来越多,对意大利学习者的汉语教学也更趋于针对性和专业化。但是,现有的对汉语意大利语语法的研究还非常少。提到汉语语法,那么汉语的补语是不得不重视的,因为它不仅在汉语语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也是意大利的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不过,这方面的教学研究是很不够的。为了添补这一方面研究的缺欠,并给从事对意大利学生汉语教学的教师,以及为以后这方面的研究及教材的编写等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对汉语和意大利语的补语进行了对比分析。汉语的补语的定义、分类以及在句法中的位置等方面,都跟意大利语有很多差异。本文详细阐述汉语的结果补语、程度补语、趋向补语、动量补语、可能补语、时处补语、状态补语的定义及使用规则,也详细阐述了意大利语中的直接补语和间接补语的特点及使用规律,然后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了这两种语言在补语使用上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我们归纳了意大利的汉语学习者在补语使用方面出现的偏误类型,并分析了原因,最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经过研究发现:(1)汉语中放在动词后的补充成分被称为补语,位置是固定的,而意大利语中的补语位置并不固定。(2)汉语补语的作用是对谓语动词的补充说明,而意大利语补语的作用则是使整个句子更丰满、更准确。(3)汉语补语的分类为结果补语、程度补语、趋向补语、动量补语、可能补语、时处补语、状态补语等,而意大利语补语只分为直接补语和间接补语两大类,其中,直接补语相当于汉语中的宾语,间接补语的种类多达二十多种,间接补语有的相当于汉语补语,而有的相当于汉语中状语,但它们都需要前置词来引导。汉语的补语与意大利语的补语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一些是两种语言中互不存在的。相同点可以帮助学者学习,不同点和不存在的部分就可能会给学习者造成一些阻碍,形成一些偏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给学习汉语的意大利学习者、或学习意大利语的中国学习者、汉语教师及针对意大利的汉语教材编写都能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余承法[3](2013)在《全译求化机制论》文中研究指明全译求化机制论,以考察全译及其属性为起点,以解读钱钟书的“化(境)”为切入点,以小句中枢说和小句中枢全译说为理论基点,以汉英对比为参照点,以几个大型语料库和自建的全译语料库中为支撑点,尝试建立完整、客观、可操作、能验证的全译求化机制体系。全文遵循“三个充分”(观察充分、描述充分、解释充分)的研究要求,按照两个三角(“表—里—值”小三角和“语—思—文”大三角)的研究思路,通过论证全译的本质——化,揭示全译的核心——求化,探究全译求化的关键——求化机制,着重阐述7种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类型及其组合能力和概率,挖掘57种组合机制在实际运用中的倾向性规律。全译求化机制体系的建立,将丰富钱钟书的“化境”翻译思想,推动全译理论的深入研究,深化翻译共性问题的探讨,指导译学方法论建设,为全译实践、全译教学(包括外语专业的汉外互译教学和对外汉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译文评估、机器翻译提供理论帮助和语料支撑。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四章为正文,第二章为第三、四章作铺垫,第三章为全文的核心,第四章为次重点,第五章为结论。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对国内“化(境)”研究、国内外全译转换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意义,并对整个研究框架作出说明。第二章阐述全译的本质及核心。先从全译的定义入手,在阐明全译活动的主体、客体、工具、目的和属性之后,指出全译求似律决定全译行为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即:语用价值第一、语里意义第二、语表形式第三。然后考察全译微观活动的三个阶段,即:原语理解、语际转化、译语表达,提出全译活动操作于以小句为中轴,语素、词、短语、复句、句群和语篇为脉络的全译单位体系。通过“化”的文字学原解、哲学通解、美学专解和钱钟书自解,赋予译学新解,详论“化”体现为全译本质的五大特征,进而指出全译的核心是求化,求化的关键是建立求化机制体系。第三章考察全译求化7种单一机制。全译求化单一机制的建立和运用必须遵循全译的三大原则,以完整再现原文的语用价值和准确传达其语里意义为目的,力图改变或保留原文的语表形式。全章七节在逐一考察7种求化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之后,以语料库中的全译事实为依据,着重阐述每种机制及其次类的操作过程和方式。等化机制的运用理据主要是:原语和译语具有极强的文化互文性和兼容性,原语和译语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思维方式,原语和译语的表达顺序与思维顺序同构,符合语言表达中的像似性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对形等义同值,多操作于小句及以下语言单位,主要包括五种类型:词等化、短语等化、小句等化、复句等化和句群等化。繁化机制的理据在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英语言文字系统的差异,后者又体现在:运用语言形式的差异,传达语里意义的差异,反映语用价值的差异。等化机制的操作原则是繁形不添义不增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增添,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繁化、词繁化、短语繁化和小句繁化。简化机制的理据跟繁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方式相反,其操作原则是简形不损义不贬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删减,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简化、词简化、短语简化和小句简化。移化机制是因译语结构和表达规范之需而对原语单位进行位置移动,其操作原则是移形不易意不变值,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原形移化即零翻译,主要是指原语中词和缩略语的移化;有形移化即移位,其理据是中西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导致两种语言在语序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包括语素移位、词移位、成分移位、复句的分句移位四个次类;无形移化即引中,运用理据在于:人类思维的相通,人类语言的共性,原语和译语的词语处于相同或近似的语言环境,译语的表达习惯和规范,包括四个次类:专业化引申、普通化引申、具体化引申和抽象化引中。换化机制是应语值再现和语里传达之需而进行的双语语表形式的互相交换,操作原则是换形不改意不动值,按照双语单位互换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可分为六种类型:词类换化、成分换化、句类换化、动静换化、正反换化和主被换化。每种换化类型的内涵、外延和理据不同,在次级类型上有所不同,有时存在交叉或重叠,如词类换化和成分换化、动静换化和主被换化。分化机制的理据在于:汉英两种语言类型的差异及其体现在句法结构上的区别、汉民族与英美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转换的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分形不断义不损值,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和拆分的策略,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词分化、短语分化、小句分化和复句分化。合化机制的理据与分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手段相反,原则是合形不漏义不变值,采取化零为整的手段和融合的策略,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短语合化、小句合化、复句合化和句群合化。第四章考察全译求化组合机制。采用个案研究的形式,通过对四篇公共演讲稿口译实例的调查和统计,逐一阐述57种组合机制的具体操作。通过统计与分析发现:1)五类组合机制按照类型数量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20种)>二合机制=四合机制(15种)>五合机制(6种)>六合机制(1种),按照运用频率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148例)>四合机制(122例)>二合机制(73例)>五合机制(53例)>六合机制(18例)。可见,机制组合的数量越多,要求越高,难度越大,频率就低;2)由于每种单一机制的运用频率和组合能力不同,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有别,各种组合机制在相应类别中的运用频率呈现不平衡性。第五章为结论,总结全文的五个基本观点,指出现存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
王艳[4](2017)在《东亚语言结果式的类型学研究》文中认为“结果”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功能范畴,但不同语言在表达这一功能范畴时可能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由于结果常由动作、过程所引起,因此,反映到语言形式上,表原因的形式主要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为主,但也有一些语言(如汉语)可以由表状态的形容词表达原因。综合各语言事实,表达行为与结果范畴的语言形式大体有如下几类:动词及其形态、动词+动词、动词+形容词、动词+附加词短语、动词+名词及其以上几类的镜像序列,少数语言中存在形容词+形容词的情况。本文使用“结果式”代指以上各种可能的语言形式。已有研究成果表明,结果式的某些蕴含共性与语族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本文主要从语言系属和句法语义两个维度对东亚区域范围内的语言的结果式进行研究。语言系属上,依次对汉藏语系(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和侗台语族)、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进行介绍。句法语义上,从结果式的句法表征、语义解释以及句法-语义界面进行研究。最后从语言系属和句法语义两个维度所形成的交点间的规律及其蕴含共性,探求东亚地区语言结果式的区域性特征及其相应规则的动因。本文主要结论如下:(一)形态句法的特点从人类对“动作-结果”不同的认知策略来看,编码形式可以有“先因后果”(V-R)与“先果后因”(R-V)两类。汉藏语系、南亚语系的大多数语言都是“先因后果”型,结果性成分R置于动作行为V之后,“V-R”的组合序列是各语言的优势序列。但这两大语系中也有少数语言存在“先果后因”的编码方式。但在阿尔泰语系语言与日语中,“先果后因”型与“先因后果”型都是重要的编码策略。东亚地区结果式大致可以分为词汇型、形态型与分析型三类。词汇型、形态型的出现频率与形态变化的丰富程度呈正相关,而形态丰富的语言与VR凝固程度呈反相关。阿尔泰语系结果式以词汇型、形态型为主,藏缅语族的藏语、羌语次之,景颇语与缅语支仍有较为丰富的形态变化。古代汉语与藏缅语编码形式非常相似。现代汉语以固定句法的VR为主,词汇型、形态型较少;越南语与汉语相近,苗瑶、侗台语族次之,彝语支也已经产生固定且能产的VR结果式。东亚地区结果式VR的发达程度,与语言形态丰富程度或者分析性特征显着程度有关,同时语序类型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依据是否有固定的句法形式及其能产性高低对其进行分类,VR结果式在东亚地区的分布有如下梯度:“汉语>越南语>苗瑶语族、侗台语族(泰语)>彝语支>日语>藏语>羌语>维吾尔语、韩语”。在藏缅语内部表现为“彝语支>缅语支>景颇语>藏语>羌语”。在彝语支内部也呈现一定层次,相较于彝语、傈僳语、纳西语,拉祜语有更为固定的句法形式与更强的类推力。东亚地区语言中进入结果式V的位置上的词类主要是活动动词,有些语言允许状态谓词进入V的位置,但大多数语言中成就动词与完成动词不会出现在V的位置上。少数语言如汉语允许性质形容词出现在V的位置上。能进入结果式R的位置上的词类,主要是形容词、状态谓词、成就动词以及语义发生虚化的动词。东亚地区V、R、O、NEG语序倾向性符合WALS的统计结果,其中SVO语序的语言,“SNegVO”语序为优势语序,VR入句后的语序有三种:(i)“S-NegV-R-O”、(ii)“S-Neg-V-O-R”(iii)“S-V-O-Neg-R”。SOV语序类型的藏缅语中,否定副词进入结果式的语序倾向是“S-O-Neg-V-R”。(二)语义特点如果一种语言中没有弱结果式,那么它也没有强结果式。换言之,如果一种语言中有强结果式,那么它必有弱结果式(Washio1999、2002)。弱结果式无标志,而强结果式有标志(Li Chao2007)。动作行为最自然的结果、规约性结果,容易与动词融合为VR,往往也具有较高使用频率,类推力越强,在越多的语言中使用。句法上有固定VR形式的语言,间接致使、强结果式更为多产。尽管其他语族的语言中也存在强结果式,但结果式的能产性并没有汉语的那么强。从跨语言来看,VR具有极强的类推力,语言中VR产生后,将会推动把更多的原因事件与结果事件压缩进VR内。从语义上看,语义相关度越高、使用频率越高,越容易融合为VR结果式。使用连词的情况,多是语义相关度不高,V与R的语义指向不同。指向宾语的结果式蕴含了指向主语的结果式。若一种语言有例外格标记结果式,那么它一定有指向宾语的结果式。(三)结果式事件结构模板东亚地区语言结果式有四类图式:[ACT]CAUSE[BECOME]、[ACT]CAUSE[ACT]、[BECOME]CAUSE[BECOME]、[BECOME]CAUSE[ACT]。其中,事件结构最为典型的是[[x ACT]CAUSE[BECOME[y]]]。先果后因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主要是“[[BECOME[x]]BY[x ACTy]]”。东亚地区语言连动式比较发达,因此,表示高使动性动作的动词(“[x ACTy]”)可以出现在R的位置上。由于有的语言状态谓词不能出现在原因性成分位置(即V)上,因此,不会出现[[BECOME[x<STATE1>]]CAUSE[BECOME[x<STATE2>]]]。但汉语中有[[x]CAUSE[x ACTy]]类表示低使动性的性状形容词引发高使动性的动作。东亚语言结果式的出现与发展,既有语言内部因素也有语言外部因素的影响。汉语结果式具有形式固定、组合灵活、能产性强的特点,以强大的生命力推动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结果式的发展,不仅影响了相同语序类型的苗瑶、侗台语族,也影响到SOV语序类型的藏缅语族。许多少数民族语的结果式的句法形式越来越趋于固定,更具有类推力。总之,语言接触推动VR结果式在东亚地区的发展。本文研究为结果式跨语言研究提供类型差异与共性的证据,有助于突破各单语研究的局限,重新认识这一个范畴,也有助于促进结果式在机器翻译与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赵秀英[5](1991)在《汉语的“补语”概念在意大利语中的表现》文中指出 汉语和意大利语是两种语法上有极大差别的语言。无论是将汉语作为外语向意大利学生教学,还是将意大利语作为外语向中国学生教学,都需要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分析学生学习时由于母语因素造成的学习障碍,使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更好地帮助
孙成娇[6](2019)在《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区分了句层面的句法话题(话题1或Hockett-话题)和语用话题(话题2或Prague-话题)以及语篇层面的实体话题(话题3或Geluykens-话题)。在句层面,话题1/述题结构是静态的形式二分,话题2/焦点结构是动态的意义二分。例如,英语句首NP是话题1,却未必是话题2,也可能是焦点。在篇层面,句所含实体都是话题3。本文进一步确立辨认汉语主语和话题的标准,并定义出左置句法话题句ST1、右置句法话题句ST2和中置句法话题句ST3。主要形式ST1包括话题化、左偏置、汉语式以及论元分裂式话题句。本文继续证明,汉语话题化结构不存在孤岛限制,并非通过wh移位生成;不论其述题是否含孤岛结构,其中的空位都更宜处理为由语境赋义的真空位。此论证过程还揭示出:ST1的允准和解读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ST1可分为边缘话题1和述题;述题本身必须合语法,而边缘话题1必须能够自然融入述题语义(亦即建立起显性或隐性的先行词-代词关联);ST1既要对边缘话题1与述题的陈述关系释义,又要对述题小句进行满足语境的完整释义。因此,本文根据动态句法理论(DS)从边缘话题1如何贡献于话题句理解的视角来探究它与整个句法过程的关系。本文基于DS构建起汉语动态解析模型,又运用模型对ST1和ST2做出了统一的链接解析,将ST3处理为单一Ty(t)树。ST1述题独立的合语法性体现为逆向链接于Ty(e)话题树的Ty(t)命题树;左置话题1向述题的自然融入体现为链接转换中复制需求的满足。各次类的区别是述题中承接复制性语义值的成分不同。ST2的解析相似,不过只有在确定边缘成分能满足复制需求的前提下才可建立链接关系。若ST1或ST2的述题内还嵌有ST1,则内ST1的解析树需先置于待定位置,等命题式生成后再合并进外层树的相应位置。若ST1的左置话题1不止一个,则话题Topl-Topn解析为依次逆向链接的Ty(e)树,而Topn投射的Ty(e)树又链接于最右述题投射的Ty(t)树。此外,由无指成分担任边缘话题1的ST1并非普通意义上的话题结构,需解析为待定节点合并的过程。这证实了 Cannetal.(2005)关于所有语言的左边缘结构都有链接与待定节点合并两种解析方案的论断。从左至右的线性解析也能捕捉到各类话题句的完整释义过程。本文的形式刻画不仅证实了汉语话题结构的多样性,而且反映出左、右边缘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是一致的(都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而中置话题句确属特殊话题结构。全文论证表明,汉语的话题优先性更宜理解为话题1/述题结构整体的优先性。
陈佳[7](2010)在《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开端是与运动事件语言表达相关的一系列英汉语法现象,包括: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动词与介副词的搭配问题、英汉动词与构式的匹配组合限制等问题。以语言现象和事实为切入点,从认知语义学角度出发,以运动事件的英汉表达为对象,本文希望为探究两个方面的语言问题做一点工作:其一,语言对思维概念的词汇化映射方式问题——人们所认知的日常事物和事件的内容和结构特征是怎样在不同语言中体现为词化语义映射和组织方式映射的?其二,语言系统内部的组织规律问题——某一认知概念事件的表达句中,语言各单位的组合匹配是怎样受到语言系统中语义组织原则制约的?研究主要关注空间运动事件概念在英语和汉语中的表达模式,特别是运动事件核心[路径]概念的词化模式以及这些词化单位在句子层面的语义匹配和语法组织现象。从语法现象入手,以英语BNC语料库、汉语CCL语料库、以及自建英汉双语语料库为实际语料观察基础,本文首先明确运动概念事件框架语义配置的语言事实,再通过分析运动事件核心概念[路径]的认知图式,对[路径]概念结构构形特征“运动空间边界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试图说明,在英汉运动事件表达句中,“路径”词化单位和构式所表达的“空间界态”(Spatial Boundedness)概念结构构形语义在句子建构中起重要的句法-语义接口作用。当人们通过一个句子来表达某个认知事件时,对语言单位进行的选择和组合匹配不仅要满足概念事件内容构成的需要,还要满足概念事件在构形结构特征上的表达需要。因此,如果要解决英汉运动事件表达句句法构建中出现的词汇与词汇之间、词汇与构式之间的匹配组合关系问题,就需要考虑概念内容语义和概念结构语义两方面的表达需要。而由于词汇和构式都表达一定语义,因此考察这些语法组织和匹配现象很可能就是考虑概念事件内容构成的需要和各单位之间相关概念结构语义的匹配问题。本文提出:在运动事件表达句中各种概念词汇和语法成分在选择组合匹配时,可能存在一种以构成运动事件的核心概念[路径]为中心的“界态语义一致”语义组织限制原则。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Talmy的概念事件词汇化模式、认知语义学空间语义多样分布理论、以及认知语义学界态理论。本文主要关注四个方面的具体研究内容:(1)通过语料库观察明确英语和汉语句子层面表达的运动事件概念语义的配置情况,特别是英汉[路径]概念表达的词汇化模式与句子层面分布情况。(2)分析[路径]概念的“空间边界关系”图式以及构形特征在语言中的表达,特别是英汉词汇、短语和句子构式对[路径]概念结构构形特征“空间界态”语义的表达,并根据[空间界态]的有界和无界对它们进行分类。(3)探究“空间界态”语义对句子建构的句法-语义接口作用,对英汉运动事件表达句句子层面的句法建构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4)初步考察[空间界态]语义特征句法-语义接口作用的普遍性。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溯因推理、内省与语料库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问题入手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假设,再通过英国国家语料库(BNC)、现代汉语语料库网络版(CCL)、自建平行语料库《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英文对照版中的2289个表达运动事件的实际语料来明确语言事实、检验假设的适用性、对理论假设加以调整,最后尝试应用研究发现和理论假设解决一些与运动事件表达相关的英汉语句法建构问题,同时也验证理论的解释力。研究的理论创新点主要包括:英汉运动事件表达语言事实的明确、运动事件表达中以[路径]为核心的“界态”语义一致性原则的提出、一些实际语言问题的解决、以及对英语多义[路径]介副词语义的句子内语境动态识解动因和作用次序的初步探索。研究发现可以总结为如下五个方面。1.通过内省与语料库相结合的方法,本文明确了英语和汉语运动事件表达的语言事实。研究表明,[路径]概念在英语和汉语中的词汇化模式比Talmy分析的还要丰富多彩。对语料库语料的具体考察发现,英汉[路径]概念语义都可以由词、短语、句子三个层面的语言单位来词化表达。在句子层面,多个不同的[路径]词汇或者其他结构单位还可能相互组合共同表达一个[路径]概念。“路径”词化模式不仅仅限于Talmy提出的英汉自主/自发运动动词词根、和动词外围卫星成分,还包括其他的词类和构式,例如:英汉致使运动动词、介词短语、名词短语、副词短语、句式等不同语言结构类别。因此,可以认为,[路径]概念元素的表达是一种在句子层面由词、短语与构式多样化或共同整体表达的模式,可称为“分布性”表达模式(distributive mode),而不是仅仅由局部的词单位(如动词或者介副词)来表达的“局部性”表达模式(localized mode)。尽管两种语言都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路径]概念,但是这些[路径]单位在句子建构中的分布并不相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同点:[路径]概念的具体词化模式不同;[路径]单位的有界和无界区别通过不同形式来表达;[连续路径]概念的表达模式不同。2.本文第一次对英语介副词和汉语趋向补语所表达概念的有界和无界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英汉词汇和构式单位所表达的[路径]概念虽然五花八门,但是总是能够按照属于概念结构空间构形系统的[界态]特征分成“有界”和“无界”类别。研究发现,很多英语介副词可能表达“有界”和“无界”两种界态特征的[路径]概念语义,在句子当中根据句子内语境词汇和语法成分的不同被动态识解为有界或者无界路径概念。在BNC语料库的支持下,本文尝试在句子层面对英语双界态介副词在句中语义动态识解动因以及各种动因的作用优先次序进行了分析。研究关注自然语言句子层面词义理解问题,是对词汇语义在句子中的动态识解(Cruse&Croft 2004)理论提出的实际验证,也可以为计算机翻译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在句子层面,英语双界态介副词的语义动态识解受到句子内语境词汇和语法成分线性次序作用,可以表述为一个三段式的推断过程,即,[运动]动词-[背景]名词-其他结构成分。当英语学习者遇到英语运动事件表达句中某个介副词同时具有两种不同[路径]概念语义识解可能时,可以按照先看谓语动词语义和屈折形式,再看[背景]名词语义,最后看[背景名词]之后其他结构成分的次序来判断理解[路径]概念语义。3.本文的核心理论创新点是提出了运动事件表达句句法建构中以“路径”概念为核心的界态语义匹配原则,或称“界态语义一致性”原则。即:在英汉运动事件表达句的句法建构中,各种词汇和语法成分自身所表达的“界态”语义要与核心概念[路径]“空间界态”语义的表达保持一致。本文认为这种“界态语义一致性”匹配的语义原则可以具体表述为具体三个次则,分别涉及[路径]单位与[运动时间]单位、[路径]单位与[背景]单位、[路径]单位与[路径]单位之间的“界态”语义一致匹配关系。以“路径”为核心的“界态”语义一致性原则是从词汇和构式表达的“概念结构”语义角度入手探讨句法建构问题的一个新尝试,可能为解决句子层面各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相关语法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具体说来,这个以“路径”为核心的“界态”语义一致性原则是基于运动框架概念事件的认知图式提出的。从运动事件的认知概念框架来说,由于[路径]是构建运动事件的核心概念元素,表示动体运动与空间背景之间的关系,因此人们认知的[路径]核心概念的结构边界界态特征就决定了整个运动框架事件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构形系统“界态”特征。如果一个认知运动事件的[路径]概念有界则蕴涵这一运动事件的[运动时间]概念构形特征为有界,蕴涵[运动动体]概念有界,同时也蕴涵[运动背景]的空间边界与[路径]边界界段重合。一旦这个认知概念事件结构特征的“界态特征一致性”认知原则映射到语言表达式中,就会体现在[路径]词化单位与其他概念词化单位的概念语义匹配组合关系上。本文认为这种一致性原则可以具体表述为具体三个次则:(1)一个运动事件表达句中,如果语言单位表达有界[路径]概念,那么句中表达[运动时间]的词汇和语法单位所表达的“界态”语义识解为有界。(2)一个运动事件表达句中,如果语言单位表达有界[路径]概念,那么句中表达[背景]概念的语言单位“界态”语义识解为有界。(3)一个运动事件表达句中,如果[路径]概念由构式与词汇共同表达,那么构式与词汇范畴的[路径]单位匹配时,各单位的概念“界态”语义要遵循“同态相容,异态相斥”的一致性原则;同为词类范畴的[路径]单位匹配时,要满足运动事件[路径]概念内容表达的需要。4.本文尝试运用这个以“路径”概念为核心的“界态语义”一致原则对英汉运动事件概念认知域相关的语言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研究运用“界态语义”一致匹配原则对一些英汉句子层面的句法建构组织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使这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这些问题包括:汉语静态存在句动词适用性问题、英语WAY结构中动词适用问题、英语距离路径表达中介词“for”的隐现问题、英汉双宾语句中动词适用性问题等。本文还通过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以及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基本验证了该原则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对于与运动事件相关表达构式来说,有关构式中的动词适用性问题应该从概念内容和概念结构语义两方面的限制条件来讨论。一个句子当中词汇与词汇、词汇与构式的匹配组合关系要在同一个运动事件认知域中进行概念语义匹配关系的分析。不仅要考察一个概念事件框架的构成要素是否都得到了词化表达,还要考察表达这些概念内容构成要素的词化单位在匹配时是否满足概念事件结构构形特征的要求。例如,英语WAY短语构式表达“无界路径”运动事件。由于受到“路径”为核心的“界态语义”一致匹配的要求,因此动词词义表达的“路径空间界态”语义要与WAY构式中其他词汇、语法成分以及构式所表达的“界态”语义一致。同时动词语义还要满足运动事件概念内容构成的需要。因此能够进入英语WAY短语构式的动词要满足的语义条件是:能够表达[方式]概念语义;不表达“有界”路径语义,包括:[起点边界路径]、[中间边界路径]和[终点边界路径]概念语义。文章初步证明,除了时间维度的分布特征“体貌”(ASPECT)特征之外,[界态]语义也是一种重要的句法-语义接口特征,在各种词汇和语法成分组合排列建构句子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脚手架的作用。本文认为,概念事件表达式中各语言单位的[界态]语义一致性匹配是语言单位的组合原则之一。5.除了英语和汉语之外,本文对其他几种语言,如日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中[路径]概念表达单位在句子当中的表现进行考察,研究表明,这几种语言也通过句子层面词汇、语序或者组合方式的不同来表达有界和无界路径概念的不同,“空间界态”语义的句法-语义接口作用可能普遍存在。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说明语言结构与对概念结构之间的像似性,对语言类型学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刘沛[8](2016)在《意大利学生习得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补语教学一直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趋向补语作为使用频率较高的补语,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当中的重点和难点。对意大利学生来说,趋向补语难学又难用,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原因之一是意大利语中没有与汉语趋向补语相对应的语法项目和表达方式;原因之二是趋向补语结构比较复杂,引申义丰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比分析理论、偏误分析理论和三个平面语法理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意大利学生习得趋向补语过程当中出现的偏误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了意大利学生习得趋向补语时出现的两大类偏误,分别为结构上的偏误和语义上的偏误。对偏误类型进行归类的同时,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意大利学生习得趋向补语产生偏误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除去母语负迁移以及目的语规则泛化的影响,学习者的主观因素、教师讲练不充分以及教材问题等都是产生偏误的重要原因。在趋向补语的教学对策方面,本文针对意大利学生学习趋向补语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包括:培养学生汉语思维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引申意义教学以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及游戏教学法,希望可以为趋向补语教学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吴越[9](2019)在《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类型学理论指导下讨论汉语及方言(主要以吴语瑞安话为例)代词(与相关形式)的指称问题。第二、三章讨论指示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第二章以普通话为对象,明确区分指示词短语整体的语用功能和指示成分所指对象的语义解读,根据指示词短语中量词的不同种类,依次讨论不同的指示词短语,认为它们都允许所指对象语义上无指。此时,指示词短语仍允许为“定指”且指示词短语内部容纳具“个体化”功能的量词,体现汉语是语用优先型语言,也显示汉语个体指—类指、有指—无指是密切相关、彼此交叉的平行概念。量词能对实体和特征进行个体化。第三章描写瑞安话的定指“量名”(并与粤语比较)、定指“两量名”及“一量名”结构(并与普通话比较)的功能,分析方言间句法自由度和语用因素制约情况差异。第四、五章讨论疑问词的指称问题。第四章以普通话指人疑问代词为例,以“是”字疑问句为环境,考察“什么人、谁、哪一个人”的指称特征:“什么人”用于类指,有属性和指称用法;“哪(一)个人”用于个体,只有指称用法;“谁”用于类指和个体,有属性和指称用法。“是”字句中,句法位置并不“决定”而仅“影响”疑问代词的指称。起决定作用的是疑问代词本身的指称解读。第五章主要考察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普通话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很大程度上受强制同现的量化成分“都”影响,“都”的核心功能是根据语域内的信息明确客观对象的“数目准确性”,这更多地是语用性的。吴语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更严格地受句法条件的整体制约。第六、七章讨论人称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第六章讨论普通话“人称代词+们”的指称,提出普通话“人称代词+们”表达受语用因素制约的集体(关联)范畴,瑞安话“俫”可能是更严格的集体标记。这虽然在“人称代词+俫”中不明显,但“普通指人名词+俫”“专名+俫”等都是更严格地受整体句法条件制约的实指集体。第七章以人称代词作领有者的领属结构为例,指出一些方言的领属范畴可能“寄生”了指称范畴,由不同的领属标记区别被领有者的实指性。第八章为结论。本文的基本结论是:①汉语的类指—个体指、有指—无指是彼此密切相关、相互交叉的两对平行概念而非上下位概念;②汉语中唯一成熟的范畴是个体指,标记是量词;③方言中可能已形成较不成熟的实指范畴,以“寄生”方式存在;④通过指称系统整体考察,发现:普通话是更典型的语用优先型语言,吴语更受整体句法条件制约,句法自由度低、语用制约影响较小。
冯莉[10](2014)在《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词类是语言学研究的基础,形容词跨语言比较能够为汉语词类研究提供新视角。形容词一直是汉语界研究的焦点,同时也是语言类型学研究所重点关注的内容。本课题将语言类型学引入汉英对比研究,在文献分析基础上,首先从比较基础、比较范围、比较方法和比较视角等四个方面,建构一种新型的分向多层跨语言词类比较研究框架,做为本文的研究基础。其次,建立了包括150多种语言的多语种语言数据库和英汉双语形容词词库,通过语义类型学、形态类型学、句法类型学以及英汉形容词语义图模型法等方法对比汉英形容词,进行了英语和汉语的性质状态范畴编码方式比较、汉英语形容词的次范畴分析、突显词法模式和突显句法功能倾向分析,研究了汉语形动兼类词成因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再次,分别将汉语形容词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英语形容词与印欧语系其他语言、以及世界其他语系语言在形态、句法和语义方面进行比较,以世界多种语言为参照揭示汉英双语的形容词词类共性与个性;最后从生成类型学角度全面探究汉英语形容词的语言类型差异和性状范畴编码策略,提出了影响形容词在一种语言中编码方式的具体参数。本课题运用语言类型学理论及方法建立起新型跨语言词类研究框架,希望为汉语形容词词类研究和英汉双语对比语言学研究提供参考,充分实现多种研究方法的兼容与互补。希望本研究成果能对语言类型学研究和汉语词类研究有所贡献,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汉英语形容词在教学、翻译与词典编纂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汉语的“补语”概念在意大利语中的表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的“补语”概念在意大利语中的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意大利高中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 ——以罗马国立住读学校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理论依据 |
1.2.1 趋向补语的本体研究 |
1.2.2 趋向补语的二语习得研究 |
1.2.3 多元发展模式与言语加工策略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对象 |
2.5 调查问卷 |
2.5.1 调查问卷设计思路 |
2.5.2 测试要求 |
2.5.3 问卷回收情况 |
2.6 研究方法 |
2.6.1 建立三个年级的数据库 |
2.6.2 运用蕴涵量表进行排序 |
2.6.3 计算蕴涵量表的各项系数 |
第三章 三个年级意大利学生趋向补语习得规律分析 |
3.1 基于蕴涵量表的分析 |
3.1.1 三年级学生蕴涵量表排序结果 |
3.1.2 四年级学生蕴涵量表排序结果 |
3.1.3 五年级学生蕴涵量表排序结果 |
3.1.4 三个年级蕴涵量表初步分析结论 |
3.2 五个年级蕴涵关系排序的肯德尔等级分析 |
3.2.1 数据结果分析 |
3.2.2 相关分析初步结论 |
3.3 三个年级趋向补语考察类型聚类分析 |
3.3.1 三年级聚类分析结果 |
3.3.2 四年级聚类分析结果 |
3.3.3 五年级聚类分析结果 |
3.3.4 三个年级趋向补语考察类型聚类结果小结 |
3.4 三个年级学习者习得阶段划分 |
第四章 意大利高中生趋向补语学习策略分析 |
4.1 三年级意大利高中生趋向补语习得过程度言语加工策略 |
4.2 四年级意大利高中生趋向补语习得过程言语加工策略 |
4.3 五年级意大利高中生趋向补语习得过程言语加工策略 |
4.4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启示 |
5.2.1 教材方面 |
5.2.2 教学方面 |
5.2.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三年级蕴涵量表 |
附录3: 四年级蕴涵量表 |
附录4: 五年级蕴涵量表 |
(2)汉语和意大利语主要补语的对比分析及对意汉语补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范围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步骤 |
第二章 汉语和意大利语补语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汉语和意大利语补语概念的对比分析 |
一、汉语和意大利语中可以充当补语的成分 |
二、汉语和意大利语中补语说明的对象 |
三、汉语和意大利语中补语的标志 |
四、汉语的补语在意大利语中的对应成分 |
第二节 汉语和意大利语的补语作用对比分析 |
第三节 汉语和意大利的补语位置对比分析 |
第四节 汉语和意大利语几种补语类型的对比分析 |
一、汉语和意大利语表示时间的补语的对比分析 |
(一)表示持续时间长短的补语对比分析 |
(二)介词“于”引导的时处补语的对比分析 |
(三)介词“到”引导的时处补语的对比分析 |
(四)其他表示时间意义的补语的对比分析 |
二、汉语和意大利语表示处所的补语的对比分析 |
(一)介词“自”引导的处所补语的对比分析 |
(二)介词“在”和“到”引导的处所补语的对比分析 |
(三)其他处所补语的对比分析 |
三、汉语意大利语中表示趋向的补语的对比分析 |
第三章 几种汉语补语在意大利语中的表达方式 |
第一节 汉语的动量补语在意大利语中的表达方式 |
第二节 汉语的可能补语在意大利语中的表达方式 |
第三节 汉语的结果补语在意大利语中的表达方式 |
第四节 汉语的程度补语在意大利语中的表达方式 |
第五节 汉语的状态补语在意大利语中的表达方式 |
第四章 意大利汉语学习者的补语偏误分析 |
第一节 偏误分析素材说明 |
第二节 意大利学习者的汉语补语偏误分析 |
一、使用动量补语的偏误及分析 |
二、使用处所补语的偏误及分析 |
(一) 处所补语和地点补语的偏误 |
(二)介词“在”“、到”引导的处所补语的偏误 |
三、使用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及分析 |
(一)简单趋向补语“来”、“去”的偏误 |
(二)趋向补语与表示方向的状语的偏误 |
四、使用汉语状态补语的偏误及分析 |
第三节 解决偏误的办法 |
一、自主归纳到反复练习法 |
二、图示解释到图示操练法 |
三、动作示意到动作执行法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创新之处 |
第二节 不足之处 |
参考资料 |
附录 |
后记 |
(3)全译求化机制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主要内容 |
二、重点难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全译本质“化”论 |
第一节 全译的概述 |
一、全译定义 |
二、全译原则 |
三、全译过程 |
四、全译单位 |
第二节 全译的本质 |
一、“化”之文字学原解 |
二、“化”之哲学通解 |
三、“化”之美学专解 |
四、“化”之钱钟书自解 |
五、“化”之译学新解 |
第三节 全译的核心 |
一、全译核心之“化” |
二、求化关键之机制体系 |
第三章 全译求化单一机制论 |
第一节 等化机制 |
一、等化机制的界定 |
二、等化机制的理据 |
三、等化机制的限制 |
四、等化机制的类型 |
五、等化机制的价值 |
第二节 繁化机制 |
一、繁化机制的界定 |
二、繁化机制的理据 |
三、繁化机制的类型 |
第三节 简化机制 |
一、简化机制的界定 |
二、简化机制的理据 |
三、简化机制的类型 |
第四节 移化机制 |
一、移化机制的界定 |
二、移化机制的理据 |
三、移化机制的类型 |
第五节 换化机制 |
一、换化机制的界定 |
二、换化机制的理据 |
三、换化机制的类型 |
第六节 分化机制 |
一、分化机制的界定 |
二、分化机制的理据 |
三、分化机制的类型 |
第七节 合化机制 |
一、合化机制的界定 |
二、合化机制的理据 |
三、合化机制的类型 |
第四章 全译求化组合机制论 |
第一节 机制的间性关系 |
一、两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
二、多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二合机制 |
一、繁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二、简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三、移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四、换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五、分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第三节 多合机制 |
一、三合机制 |
二、四合机制 |
三、五合机制 |
四、六合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前瞻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全译的本质是化 |
二、全译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求化机制 |
三、单一机制的运用具有倾向性 |
四、组合机制的运用存在失衡性 |
五、全译求化机制是一个完整体系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领域有待开拓 |
二、研究方法仍需创新 |
三、研究对象还可细化 |
四、研究语料仍可扩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东亚语言结果式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本文研究框架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1.5 语料来源及标注说明 |
第二章 结果式研究综述 |
2.1 VR结果式的界定 |
2.1.1 关于真假结果式VR的讨论 |
2.1.2 关于VR结果式的名称 |
2.1.3 结果式的特点 |
2.1.4 结果式VR的判定 |
2.1.5 跨语言研究中结果式的定义 |
2.2 结果式形态与句法 |
2.2.1 V与R的类型 |
2.2.2 V、R、O排序 |
2.3 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2.3.1 结果式的语义类型 |
2.3.2 结果式的语义指向 |
2.4 结果式论元实现 |
2.4.1 有关句法映射的观点 |
2.4.2 结果式的论元配置 |
2.4.3 结果式的事件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结果式 |
3.1 汉语概况 |
3.2 汉语结果式句法表现 |
3.2.1 现代汉语结果式的编码形式 |
3.2.2 进入结果式VR的词类及结果式类型 |
3.2.3 VR特殊用法及其相关句式 |
3.2.4 汉语结果式句法在历时上的演变 |
3.3 汉语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3.3.1 结果式的语义类型 |
3.3.2 结果式的语义指向 |
3.4 汉语结果式论元实现 |
3.4.1 结果式的论元配置 |
3.4.2 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结果式 |
4.1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概况 |
4.1.1 藏缅语族语言概况 |
4.1.2 藏缅语族结果式研究现状 |
4.2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结果式的形态与句法 |
4.2.1 藏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2 羌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3 景颇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4 缅语支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5 彝语支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6 藏缅语结果式句法表现的特点 |
4.3 藏缅语族结果式语义特点 |
4.3.1 藏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2 羌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3 景颇语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4 缅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5 彝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4 藏缅语族结果式论元实现 |
4.4.1 藏语与羌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4.2 景颇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4.3 载瓦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4.4 拉祜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藏语系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 |
5.1 汉藏语系苗瑶、侗台语族概况 |
5.1.1 苗瑶语族情况及语料来源 |
5.1.2 侗台语族情况及语料来源 |
5.2 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的句法表现 |
5.2.1 结果式的判定标准 |
5.2.2 苗瑶语族结果式句法表现 |
5.2.3 侗台语族结果式的句法表现 |
5.3 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5.3.1 苗瑶语族结果式语义特点 |
5.3.2 侗台语族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5.4 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4.1 苗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4.2 壮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4.3 傣语与泰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亚语系结果式 |
6.1 南亚语系概况 |
6.1.1 南亚语系语言概况 |
6.1.2 南亚语系结果式研究现状 |
6.2 南亚语系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6.2.1 V-R类型 |
6.2.2 使动范畴 |
6.2.3 “先果后因”的编码形式 |
6.3 结果式的其他句法表现 |
6.3.1 关于V、R、O的语序 |
6.3.2 处置式、被动句 |
6.3.3 可能式、否定形式 |
6.4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6.4.1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语义类型 |
6.4.2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语义指向 |
6.5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6.5.1 佤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6.5.2 越南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阿尔泰语系结果式 |
7.1 阿尔泰语系结果式研究概况 |
7.2 维吾尔语结果式 |
7.2.1 维吾尔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7.2.2 维吾尔语结果式的语义与事件结构模板 |
7.3 韩语结果式 |
7.3.1 韩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7.3.2 韩语结果式语义特点 |
7.3.3 韩语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 |
7.4 日语结果式 |
7.4.1 日语结果式的研究概况 |
7.4.2 日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7.4.3 日语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7.4.4 日语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跨语言的规则与类型学解释 |
8.1 关于形态句法的倾向性与蕴含规则 |
8.1.1 各语言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8.1.2 各语言进入V、R的词类 |
8.1.3 语序类型(SOV\SVO)与V、R、O组合的倾向性 |
8.1.4 结果式与处置句、被动句的关系 |
8.1.5 结果式的否定形式 |
8.2 关于语义的倾向性与蕴含规律 |
8.2.1 强弱结果式在各语系、语族间的分布 |
8.2.2 指向宾语与主语在各语系、语族间的分布 |
8.2.3 歧义句 |
8.3 关于事件结构的倾向性与蕴含规律 |
8.4 结果式VR在东亚地区语言中普遍使用的条件 |
8.4.1 语言内部因素 |
8.4.2 语言外部因素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文研究主要发现与创新点 |
9.2 本文研究局限性及研究前景 |
附录 |
参考文献 |
(5)汉语的“补语”概念在意大利语中的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意语中存在着带结果补语意义和不带结果补语意义的成对的动词,如: |
2. finire(完)+前置词di+动词不定式,表示“完”的结果,如: |
3. 可能补语的概念常用这样一个结构来表达: |
4. 一些副词性词组可以表达不同的补语概念: |
5. 动词prendere(取),和动词tenere(拿着)可代替很多词,强调“结果”。 |
6. 一些本不带“结果”意义的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表达“结果”的意义,如: |
7. 几个常用的带汉语补语意义的动词: |
8.“趋向补语”问题: |
9. 程度补语问题: |
(6)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目标 |
1.2 研究理论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2 话题结构研究述评 |
2.1 话题概念 |
2.1.1 Prague-话题与Halliday-主位 |
2.1.2 Hockett-话题 |
2.1.3 句法话题及句法话题结构 |
2.2 句法话题结构的形式特征 |
2.3 句法话题结构的功能特征 |
2.3.1 边缘成分的话题身份 |
2.3.2 边缘成分的信息状态和语篇功能 |
2.3.3 句法话题结构的信息包装 |
2.4 汉语话题与主语 |
2.4.1 赵元任等的观点 |
2.4.2 李讷(Li)等的观点 |
2.4.3 曹逢甫等的观点 |
2.5 汉语主语、话题及话题结构的辨认 |
2.5.1 汉语主语的辨认 |
2.5.2 汉语话题、话题结构的辨认 |
2.6 汉语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 |
2.6.1 传统解释 |
2.6.2 形式句法解释 |
2.6.3 语义/语用解释 |
2.6.4 动态句法解释 |
2.6.5 评述 |
2.6.6 总结 |
2.7 本章小结 |
3 理论框架:动态句法(DS) |
3.1 理论概述 |
3.1.1 自然语言的组合性与语境依赖性 |
3.1.2 自然语言处理之标示不足 |
3.2 核心概念 |
3.2.1 语言知识 |
3.2.2 句法与语义 |
3.2.3 语言解析与语言生成 |
3.2.4 语境 |
3.2.5 线性与递增性 |
3.2.6 合式性/合语法性 |
3.3 模型工具 |
3.3.1 树逻辑及节点修饰 |
3.3.2 树结构“生长” |
3.4 理论优势 |
3.5 DS对边缘结构的处理方案 |
3.5.1 左边缘结构 |
3.5.2 右边缘结构 |
3.5.3 DS模式下的话题和焦点效应 |
3.6 本章小结 |
4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 |
4.1 DS的语言共性/个性观 |
4.2 汉语的整体句法特征 |
4.3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的基本内容 |
4.4 汉语的计算规则——命题模版的构建 |
4.5 汉语的词项行为(一)——名词短语(NP)的解析 |
4.5.1 汉语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
4.5.2 汉语专有名词(短语)的解析 |
4.5.3 汉语非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
4.5.4 汉语光杆名词短语的解析 |
4.5.5 总结 |
4.6 汉语的语用行为 |
4.6.1 汉语代词的解析 |
4.6.2 汉语空成分的解析 |
4.6.3 汉语领属结构的解析 |
4.7 汉语的词项行为(二)——动词短语的解析 |
4.7.1 DS对动词短语的刻画 |
4.7.2 动词的标示不足 |
4.7.3 汉语动词短语的解析 |
4.8 本章小结 |
5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1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简介 |
5.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5.2.1 DS对话题化、悬置话题左偏置及附着性左偏置结构的处理方案 |
5.2.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DS处理方案 |
5.3 话题化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3.1 不含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2 含有非特指、非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3 含有特指、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4 总结 |
5.4 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4.1 汉语左偏置话题句与话题化话题句的不同 |
5.4.2 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
5.4.3 非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
5.5 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解析的英汉对比 |
5.5.1 汉英话题化结构的解析 |
5.5.2 谓词之左NP的解析 |
5.5.3 Ty(e~*→t)边缘话题的解析 |
5.5.4 无定、无指性边缘话题的解析 |
5.5.5 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6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1 汉语式话题结构简介 |
6.2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6.3 时地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4 领格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5 上位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6 背景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7 本章小结 |
7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1 论元分裂式话题结构简介 |
7.2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7.3 数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4 指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5 “的”字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6 论元分裂式主谓句的动态解析 |
7.7 本章小结 |
8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1 右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
8.1.1 人类语言里的右边缘句法话题结构 |
8.1.2 汉语里的右置句法话题句 |
8.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8.2.1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合格条件 |
8.2.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8.3 汉语右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4 与话题化结构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4.1 形容词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2 主谓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3 名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4 跟“的”字结构有关的主谓易位 |
8.5 与汉语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5.1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可选性论元位置的情形 |
8.5.2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汉语式话题位置的情形 |
8.6 与论元分裂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6.1 右置话题跟数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
8.6.2 右置话题跟指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
8.6.3 右置话题跟“的”字短语相关的情形 |
8.7 其它易位句的动态解析 |
8.7.1 副词的易位 |
8.7.2 述语和宾语之间的易位 |
8.7.3 连动结构所涉及的易位 |
8.7.4 兼语式所涉及的易位 |
8.8 本章小结 |
9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1 中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
9.2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9.3 受事类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4 拷贝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5 分裂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6 状语中置话题化的动态解析 |
9.7 “把”字句的动态解析 |
9.8 本章小结 |
10 多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10.1 多话题句简介 |
10.2 述题主谓结构之内嵌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1 话题化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2 左偏置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3 汉语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4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5 右置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3 左边缘话题多于一个的情形 |
10.3.1 左边缘含话题化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2 左边缘含左偏置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3 左边缘含汉语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4 左边缘含论元分裂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4 本章小结 |
11 结话 |
11.1 本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
11.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1.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图形目录 |
表格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0 引言 |
1.1 语言现象与问题 |
1.1.1 英语中的现象与问题 |
1.1.2 汉语运动事件表达句的成分组合问题 |
1.2 本研究切入点与主要对象 |
1.3 本研究的理论和应用创新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应用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全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历史与现状 |
2.0 引言 |
2.1 空间语义研究的三个阶段 |
2.2 空间语义研究的主要对象 |
2.2.1 以英语介词词为中心进行的空间语义研究 |
2.2.3 运动事件[路径]概念词化模式研究 |
2.2.4 运动事件表达句中词汇语义对句法建构影响的研究 |
2.3 汉语界对[路径]单位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本研究理论假设 |
3.0 引言 |
3.1 TALMY框架事件概念结构与词化模式理论 |
3.1.1 概念结构在语言中的体现 |
3.1.2 Talmy 的运动事件框架和词汇化模式理论 |
3.2 空间语义多样分布理论 |
3.3 概念结构的构形特征“边界”与[界态]语义 |
3.3.1 语言单位表达的重要概念结构特征:界态 |
3.3.2 [界态]语义的句法-语义接口作用与一致性原则 |
3.4 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 |
第四章 理论假设建构与语料库验证 |
4.1 [路径]概念结构的“界态”特征 |
4.1.0 引言 |
4.1.1 语言习得与其他经验研究的证据 |
4.1.2 [路径]概念的内部结构 |
4.1.2.1 [路径]概念的内部结构特征 |
4.1.2.2 [路径]概念经典认知图式 |
4.1.3 [路径]的构形特征:空间界态 |
4.1.4 本节小结 |
4.2 英汉运动事件语义配置与[路径]词化单位分布 |
4.2.0 引言 |
4.2.1 英汉运动事件概念语义配置结构 |
4.2.2 基于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验证 |
4.2.3 英汉[路径]词化模式比较 |
4.2.4 英汉语[路径]词化多样分布 |
4.2.4.1 英语[路径]概念的词化分布 |
4.2.4.2 汉语[路径]概念的词化分布 |
4.2.4.3 英汉[指示路径]概念“来与去”的词化表达 |
4.2.4.3.1 内在参照系与相对参照系 |
4.2.4.3.2 英汉“来与去”的句子语义结构配置对应情况 |
4.2.4.3.3 英汉“来与去”的词化分布对照总结 |
4.2.5 本节小结 |
4.3 英汉[路径]语言单位的界态类别 |
4.3.0 引言 |
4.3.1 英语[路径]单位的有界与无界 |
4.3.1.1 英语介副词的[空间界态]语义类别 |
4.3.1.1.1 已有的英语介副词界态语义分类 |
4.3.1.1.2 英语介副词[空间界态]类别判断与分类 |
4.3.1.1.3 英语双界态介副词的动态语义识解 |
4.3.1.1.4 动态识解因素的优先作用次序 |
4.3.1.1.5 本节小结 |
4.3.1.2 英语[路径]动词的[空间界态]语义类别 |
4.3.1.2.1 英语自主自发[路径]动词的有界和无界 |
4.3.1.2.2 英语致使[路径]动词的有界与无界 |
4.3.1.3 英语[路径]其他构式单位的[空间界态]语义 |
4.3.1.4 英语[路径]单位的界态语义分类总结 |
4.3.2 汉语[路径]词化单位的有界与无界 |
4.3.2.1 汉语趋向补语的[空间界态]类别 |
4.3.2.2 汉语[路径]动词的[空间界态]类别 |
4.3.2.2.1 汉语自主自发[路径]动词与[空间界态]分类 |
4.3.2.2.2 汉语致使[路径]动词与[空间界态]分类 |
4.3.2.2.3 汉语其他[路径]单位与[空间界态]分类 |
4.3.2.3 汉语[路径]语言单位的界态分类总结 |
4.3.3 英汉“来与去”的有界与无界 |
4.3.3.1 来/去的认知图式 |
4.3.3.2 英语“来”与“去”的[空间界态]分类 |
4.3.3.3 汉语“来/去”的[空间界态]分类 |
4.3.4 本节小结 |
4.4 以[路径]为核心的[空间界态]语义一致原则 |
4.4.0 引言 |
4.4.1 以路径为核心的界态语义匹配原则 |
4.4.2 “界态”语义匹配的三个具体次则 |
4.4.2.1 [路径]与[时间]的界态特征关系 |
4.4.2.2 [路径]与[动体]、[背景]的空间界态特征关系 |
4.4.2.3 [路径]单位之间的概念语义匹配关系 |
4.4.3 本节小结 |
第五章 理论假设的实际应用 |
5.1 英语 WAY 构式中动词适用问题 |
5.1.0 引言 |
5.1.1 英语WAY 构式中的动词选择限制问题 |
5.1.2 JACKENDOFF与GOLDBERG的认知语义限制条件与问题 |
5.1.2.1 Jackendoff 的观点与局限 |
5.1.2.2 Goldberg 的观点和局限 |
5.1.3 界态一致语义匹配原则的运用 |
5.1.3.1 WAY 句子与短语构式的概念语义构成 |
5.1.3.2 动词的概念语义分析与适用条件 |
5.1.4 本节小结 |
5.2 汉语静态存在句中运动动词适用条件问题 |
5.2.0 引言 |
5.2.1 汉语静态存在句中动词适用性的问题 |
5.2.2 静态存在句动词适用性研究综述 |
5.2.3 静态存在句与动词[路径]语义匹配限制条件 |
5.2.3.1 静态存在句表达的[路径]语义 |
5.2.3.2 适用于静态存在句的动词概念语义条件 |
5.2.3.3 致使位移动词分类与语料库验证 |
5.2.3.4 其他致使变化动词的适用性判断 |
5.2.4 本节小结 |
5.3 [时间]与[路径]单位的匹配关系问题 |
5.3.0 引言 |
5.3.1 时间概念的数态和界态特征 |
5.3.2 语言单位反映的运动[时间]界态特征 |
5.3.3 汉语“在、正、着”与运动事件表达 |
5.3.4 英语FOR/IN +一段时间的用法 |
5.3.5 本节小结 |
5.4 英汉距离路径成分及问题 |
5.4.0 引言 |
5.4.1 英语距离路径表达中“FOR”的隐现问题 |
5.4.2 汉语距离路径表达与相关问题 |
5.4.3 本节小结 |
5.5 英汉双宾语构式中的动词适用问题 |
5.5.0 引言 |
5.5.1 双宾语结构的概念语义构成 |
5.5.2 英语双宾语句中动词语义限制条件 |
5.5.3 汉语双宾语结构的[路径]意义与动词适用条件 |
5.5.3.1 已有研究与局限 |
5.5.3.2 汉语双宾语句中动词适用的语义限制条件 |
5.5.4 本节小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路径]界态语义在其他语言中的体现 |
6.0 引言 |
6.1 日语有界与无界运动事件的表达 |
6.2 意大利语有界与无界运动事件的表达 |
6.3 西班牙语有界与无界运动事件的表达 |
6.4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有界与无界运动事件的表达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0 引言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7.3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书目 |
附录 |
附录一: 英语介副词句中语义动态识解的语料库验证 |
附录二: LEVIN (1993) 列举的运动类动词 |
附录三: LEVIN(1993)列举的致使类动词 |
附录四: 汉语自主自发运动单字动词(331 个) |
附录五: 汉语动作活动致使类单字动词(339 个) |
附录六: 法语、德语和俄语的几个例子 |
(8)意大利学生习得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 趋向补语的本体研究 |
二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趋向补语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二 对比分析理论 |
三 偏误分析理论 |
四 三个平面语法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语趋向补语概述 |
第一节 趋向补语的范围及界定 |
第二节 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 |
一 趋向意义 |
二 结果意义 |
三 状态意义 |
第三节 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关系 |
一 简单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 |
二 复合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 |
第三章 意大利学生习得趋向补语的偏误类型分析 |
第一节 意大利学生学习趋向补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结构上的偏误 |
一 简单趋向补语和宾语位置偏误 |
二 复合趋向补语和宾语位置偏误 |
三 “了”的位置偏误 |
四 动词缺失 |
第三节 语义上的偏误 |
一 趋向补语混用及误用 |
二 立足点偏误 |
三 引申意义运用偏误 |
第四章 意大利学生习得趋向补语偏误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母语负迁移 |
第二节 目的语知识泛化 |
第三节 学习者主观因素影响 |
第四节 教师讲练不充分 |
第五节 教材编写不足 |
第五章 针对意大利学生的趋向补语教学对策 |
第一节 培养意大利学生的汉语思维方式 |
第二节 合理安排趋向补语习得顺序 |
第三节 加强趋向补语引申意义教学 |
第四节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及游戏教学法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由来与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和术语定义 |
1.2.1 代词:对象范围与术语定义 |
1.2.2 指称:术语的选择与定义 |
1.3 采用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与具体讨论相关的重要理论内容 |
1.3.2 理论支持:语言类型学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指示(代)词相关的研究 |
1.4.2 疑问(代)词相关的研究 |
1.4.3 人称代词相关的研究 |
2 指示词短语的属性(无指)解读 |
2.1 汉语指示词短语的指称特点 |
2.2 “指量名”结构中量词种类对指称解读的影响 |
2.2.1 “指示词+一般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
2.2.2 “指示词+种类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
2.2.3 “指示词+集体(集合)/不定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
2.3 “这、那”在指示词短语无指解读中的不对称表现 |
2.4 本章小结 |
3 指示词短语和相关形式的指称功能及类型特征 |
3.1 吴语定指“量名”结构的指称用法——以瑞安话为例 |
3.1.1 两种定指“量名”结构的句法表现差异 |
3.1.2 两种定指“量名”结构的语用分工 |
3.1.3 量名A式和量名B式的实质 |
3.1.4 从瑞安话定指“量名”结构看“量名”结构两种类型的关联 |
3.1.5 小结 |
3.2 “两量名”结构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用法与无指用法 |
3.2.1 定指用法:准指示词型和准冠词型的分工 |
3.2.2 无定用法 |
3.2.3 数量(无指)用法 |
3.3 定指“量名”“两量名”结构与吴语的类型特点 |
3.4 “一量名”结构指称用法(有指用法)和无指用法 |
3.4.1 汉语的数量结构 |
3.4.2 普通话的“一量名”结构 |
3.4.3 瑞安话“一量名”结构:更受制于句法整体制约的指称解读 |
3.4.4 小结 |
3.5 吴语和普通话指称化标记:句法限制vs.语用制约 |
3.6 本章小结 |
4 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以指人疑问代词为例 |
4.1 “是”字句:讨论疑问代词指称问题的典型环境 |
4.2 与指人疑问代词同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解读 |
4.2.1 语言中的刚性指称语和“直指指称语” |
4.2.2 与疑问代词共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解读 |
4.2.3 小结 |
4.3 指人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 |
4.3.1 “谁”的指称解读 |
4.3.2 “什么人”的指称解读 |
4.3.3 “哪(一)个人”的指称特征 |
4.3.4 小结 |
4.4 指称特征对指人疑问代词与名词性成分同现规则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非疑问用法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 |
5.1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指称问题的已有研究 |
5.1.1 “虚指”解读:需被激活的无定解读 |
5.1.2 “任指”解读 |
5.2 “都”:影响“无界”任指解读的重要量化成分 |
5.2.1 量化和量化成分的类型 |
5.2.2 对“都”的已有研究 |
5.2.3 对“都”核心功能的再归纳:语用性的功能 |
5.2.4 小结 |
5.3 瑞安话任指疑问词的指称解读 |
5.3.1 瑞安话的两类任指疑问词 |
5.3.2 任指疑问词功能的分化手段:瑞安话的两个“都”类量化成分 |
5.3.3 瑞安话任指疑问词的指称解读 |
5.4 本章小结 |
6 实现于人称代词的指称范畴及其标记 |
6.1 普通话“们、(一)些”及与名词性成分(如人称代词)的同现 |
6.1.1 普通话的“们” |
6.1.2 普通话的“一些”及其与人称代词的同现 |
6.2 “人称代词+们”的搭配及其对“们”的影响:汉语史的证据 |
6.2.1 人称代词之后:“们”最早出现的句法位置 |
6.2.2 人称代词对“们”指称功能的影响 |
6.3 方言中的“们”及其相类成分 |
6.3.1 加在人称代词后的标记 |
6.3.2 瑞安话的“俫” |
6.4 本章小结 |
7 人称代词作领有者的领属结构及其寄生指称功能 |
7.1 领属关系的不同类型 |
7.1.1 瑞安话的五种领属语义 |
7.1.2 领属语义与核心名词私有化等级的对应关系 |
7.2 瑞安话的四种主要领属结构 |
7.2.1 以“个”为领属标记的结构 |
7.2.2 以“拉”为领属标记的结构 |
7.2.3 “Pr(人称代词)+Pd”直接并置的结构 |
7.2.4 小结 |
7.2.5 指量结构作领属标记 |
7.3 非无标领属标记对指称解读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1.1 “个体—类”及“指称—属性”的交叉关系与汉语事实 |
8.1.2 “定指—不定指”“实指—非实指”范畴化程度的跨方言差异 |
8.1.3 汉语指称概念范畴化差异反映的方言类型差异 |
8.2 本文的创新点、不足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
8.2.1 创新点 |
8.2.2 不足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瑞安话指示词表 |
B 瑞安话疑问代词调查表(原表设计:盛益民) |
B.a 疑问用法 |
B.b 非疑问用法 |
C 瑞安话人称代词表 |
D 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形容词问题 |
一、汉语形容词的独立地位问题 |
二、汉语形容词的范畴与功能问题 |
三、汉语形容词的历时演变问题 |
第二节 类型学视角下的英语形容词问题 |
一、英语形容词的开放性与典型性 |
二、英语形容词的划分标准问题 |
三、英语形容词的语音规律 |
四、英语形容词研究的前沿成果 |
五、历时角度 |
第三节 汉英形容词的对比研究问题 |
一、早期研究 |
二、发展期研究 |
第四节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形容词问题 |
一、国外各学派观点 |
二、语序类型学研究 |
三、历时语法化角度 |
四、话语功能角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类型学比较基础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比较基础:形容词词类的跨语言普遍性问题 |
一、什么是词 |
二、词类范畴研究的历史视角 |
三、形容词的概念问题 |
四、语言共性角度的定义 |
第二节 比较内容:语义-形态句法 |
一、从语义次范畴到形态句法 |
二、从形容词内部异质性看考察次范畴的重要性 |
三、词汇化双语对译方法 |
第三节 比较范围:分向多层比较 |
一、汉英对比研究的利弊 |
二、语言类型学研究的利弊 |
三、建立跨语言分向多层比较框架 |
四、建立语种库 |
第四节 系统比较:整体与局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英形容词语义范畴对比研究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设计 |
第二节 英语-汉语形容词典型属性语义范畴比较 |
一、生物/物质/产地属性 |
二、社会属性 |
第三节 英语-汉语非典型属性语义范畴比较 |
一、时间属性 |
二、方式属性 |
三、数量关系属性 |
第四节 英语—汉语状态语义范畴比较 |
一、外表状态与特征 |
二、空间方位状态 |
三、心理或生理(疾患)状态 |
四、行为状态 |
第五节 汉英语形容词语义范畴图示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英形容词词库与词法比较 |
第一节 词库与词法 |
一、关于词法模式 |
二、汉语形容词词法模式的类型学研究 |
第二节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词库问题 |
一、汉语属性词 |
二、各类词典收录汉语形容词范围比较 |
第三节 汉语形容词语用词缀突显——兼与英语比较 |
一、英汉颜色词词缀比较 |
二、汉语形容词突显语用词缀格式分析——兼与英语比较 |
三、汉语语用词缀的类型学意义 |
第四节 汉英形容词重叠形式比较 |
一、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突显 |
二、英语形容词重叠形式不突显 |
第五节 汉英形容词复合词比较 |
一、汉语形容词复合词突显模式 |
二、汉语动宾式词法突显模式:有+NP |
三、英语形容词复合词突显模式 |
第六节 韵律参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英语形容词句法比较 |
第一节 汉英形容词句法功能类型差异倾向 |
一、汉英语句法比较框架 |
二、汉英形容词句法差异表现 |
第二节 汉语动形兼类词问题 |
一、表空间方位状态义词的共同特点 |
二、典型案例:“相+单音节字”动形兼类词标注考察结果 |
三、动形兼类词形成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英形容词与其他语言的比较 |
第一节 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形容词形态句法比较 |
一、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的关系问题 |
二、汉藏语形态共性 |
三、汉藏语形容词句法共性与汉语个性 |
四、汉藏语某些语言形容词不同于汉语的类型特点 |
五、分向比较之下汉语呈现的类型特征 |
第二节 英语与印欧语系其他语言形容词比较 |
一、印欧语语法体系中的形容词次范畴差异 |
二、英语与俄语形容词语义范畴比较 |
第三节 多边比较 |
一、形容词句法问题 |
二、跨语言视角下的形容词重叠现象 |
三、跨语言视角下的形容词语用词缀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理论阐释及其对实践研究的启示 |
第一节 形容词的生成参数问题 |
一、汉语和英语的传统语言类型观 |
二、生成类型学与语言参数 |
三、历时视角的启示 |
四、汉语方言视角的启示 |
小结 |
第二节 实践研究启示 |
一、汉语和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 |
二、汉英翻译教学与翻译信息处理 |
三、双语词典编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本研究回顾 |
二、本研究不足 |
三、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英语复合词的常见构词语素 |
附录二:英语形容词语义范畴超出汉语的类型词例(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汉语的“补语”概念在意大利语中的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意大利高中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 ——以罗马国立住读学校学生为例[D]. 张慧.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3)
- [2]汉语和意大利语主要补语的对比分析及对意汉语补语教学[D]. 费德乐.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3]全译求化机制论[D]. 余承法.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4]东亚语言结果式的类型学研究[D]. 王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5]汉语的“补语”概念在意大利语中的表现[J]. 赵秀英.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1(04)
- [6]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D]. 孙成娇. 浙江大学, 2019(01)
- [7]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 陈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5)
- [8]意大利学生习得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D]. 刘沛.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5)
- [9]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D]. 吴越. 浙江大学, 2019(01)
- [10]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D]. 冯莉. 黑龙江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