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峨眉龙门洞剖面中、下三叠统岩石特征及沉积相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斌,齐永安,宋慧波,牛永斌,张立军,郑伟,王长征[1](2021)在《中国遗迹学研究十年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年来,中国遗迹学的研究取得许多新进展和新认识,重要成果概述如下:(1)在显生宙海相和过渡相沉积中新识别出84个遗迹属和211个遗迹种,新建28种遗迹组合及26种遗迹组构;在中生代和新生代陆相冲积扇、河流与湖泊沉积中识别出44个遗迹属和107个遗迹种,新建22种遗迹组合及10种遗迹组构;(2)论述了寒武纪底质革命对早期底栖生物的进化和生态效应的影响;(3)提出了3种古氧相(常氧相、贫氧相和厌氧相)的遗迹化石响应关系及其形成的沉积背景;(4)在华北下二叠统太原组灰岩中发现了大量成因与微生物相关的碳酸盐岩微形体,在动藻迹(Zoophycos)潜穴充填物中识别出球状、杆状、簇状、网状、瓶状和似脑球状6种微形体,描述了由造迹者与共生微生物一起进行一系列生命活动行为所形成的复杂精美的生物成因构造;(5)揭示了复杂遗迹化石动藻迹(Zoophycos)从浅阶层迁移至深阶层与从浅海迁移至半深海—深海同步的演化规律;(6)提出了滨—浅海和湖泊环境中风暴与浊流事件沉积序列中以及P/Tr界线附近遗迹化石的组成与分布特征,并论证了P-Tr事件前后遗迹化石及其造迹生物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为晚二叠世末生物大灭绝后的生态系统复苏过程提供了可靠的遗迹学信息;(7)在华东、华北和西部地区多处新发现侏罗纪和白垩纪大量兽脚类、蜥脚类和鸟脚类恐龙足迹群;(8)在华北地台中元古界和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碎屑岩中识别出多种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9)详细分析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生物扰动作用和遗迹组构及其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建立了生物扰动变化三维地质模型,并提出了生物扰动型储集层的表征与研究方法。上述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在遗迹分类学、遗迹相、遗迹组构、地微生物以及遗迹学在事件沉积和油气储层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李宸,姜楷,曾方侣,黄超,何青,李亮[2](2020)在《四川盆地“绿豆岩”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在早-中三叠世时期,华南及川黔地区广泛发育一套凝灰岩或火山成因的粘土岩,呈灰绿色,含硅质豆粒,俗称"绿豆岩",常作为早-中三叠世界线层位研究,其对界线年龄的厘定和约束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生物复苏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四川盆地绿豆岩的形成与正常的陆源沉积粘土岩有较大区别,其形成需要特定的物质来源、介质条件和温度条件。绿豆岩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元素,对其进行综合利用会对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收益。近年来,在四川报道了大量关于绿豆岩的文章。通过对绿豆岩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出四川盆地绿豆岩的分布情况、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并对开发前景做出归纳概括,可为四川盆地绿豆岩的勘查提供参考。
芦云飞[3](2020)在《上扬子地区中三叠统“绿豆岩”特征与其形成环境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绿豆岩是指广泛产出于我国南方早-中三叠世地层之间的一套粘土岩。它具有层位稳定、厚度薄,分布广泛等特点,成为地层上典型的标志层。它不仅反映了早三叠世末期区域构造运动和火山喷发活动,同时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峨眉山龙门硐剖面绿豆岩的岩矿特征与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所收集的上扬子地区其他剖面绿豆岩资料,比较各地绿豆岩岩矿特征、地化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它们的形成环境。通过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表明龙门硐绿豆岩矿物成分主要为伊利石、玉髓、方解石;根据火山碎屑岩分类方案将其纳入火山碎屑沉积岩类,定名为“含硅质豆粒伊利石黏土岩”。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龙门硐绿豆岩具有富钾、钠、锂,轻稀土相对富集、Ce相对富集,Eu相对亏损的特征。绿豆岩的主要组成成分为黏土矿物与硅质颗粒,黏土矿物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类型与组合。与普通的黏土岩相比,绿豆岩具有Si O2、Mg O、K2O含量相对较高,Ca O、Na2O、Al2O3含量较低的特点;与酸性火成岩相比,绿豆岩具有Si O2含量较低,Mg O、K2O含量相对较高的特点;而与中性、基性火成岩相比,绿豆岩的Si O2、K2O含量相对较高,而Na2O、Al2O3、Mg O的含量相对较低。绿豆岩中大离子亲石元素普遍相对富集,多数地区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都是轻稀土富集型。但是不同地区绿豆岩也有一定差别,最明显的就是龙门硐、铜梁、温泉镇等四川-重庆区域内的绿豆岩普遍含有极高的Li元素,而以大寨和龙广镇为代表的的贵州地区绿豆岩中却普遍缺乏Li。作为一种由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火山灰经过搬运沉积与蚀变所形成的水云母黏土岩,绿豆岩的原始岩浆成分必然会对它的岩矿特征与地化特征产生某种影响。研究表明,龙门硐绿豆岩及上扬子其他区域绿豆岩的母岩成分类型均属于亚碱性类的流纹英安岩-石英安山岩-安山岩系列。绿豆岩原始岩浆的构造环境的研究表明上扬子地区绿豆岩的构造背景主要为大陆边缘弧与演化的大洋弧,并根据前人研究成果推测上扬子地区绿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很可能是右江盆地的岛弧及大陆边缘的构造活动,且火山灰来源也正是右江盆地。中三叠世时,上扬子地区存在多种沉积环境。龙门硐、重庆铜梁、北碚和黔北大方地区的绿豆岩位于局限台地中环境;渝北温泉镇绿豆岩存在于陆棚环境中;湖北地区的绿豆岩基本存在于潮坪-泻湖环境;贵州龙广镇、大寨绿豆岩处于开阔台地环境;陕西西乡与镇巴两处的绿豆岩则存在于深水陆棚中。所有环境中的绿豆岩均具有富Si O2、Al2O3,贫MnO、Na2O、P2O5、TiO2的特征。通过绿豆岩的地球化学资料对绿豆岩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做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龙门硐绿豆岩沉积时的水体氧化还原条件以亚还原-还原环境为主;水体古盐度盐度整体为微咸水-咸水环境,盐度变化经历了由微咸水逐渐咸化,然后又淡化为微咸水的过程。上扬子地区绿豆岩沉积时水体氧化-还原条件总体以亚氧化-亚还原为主;水体古盐度基本都为微咸水-咸水,但各地咸化程度不同。
李宸,郎兴海,邓煜霖,王旭辉,李壮,杨宗耀[4](2020)在《四川盆地峨眉山雷口坡组底部黏土岩(绿豆岩)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盆地峨眉山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底部发育了一层特殊的黏土岩(绿豆岩),为确定其形成时代和成因,对其进行了锆石U-Pb定年、X射线衍射分析及主、微量元素含量测试。结果表明,黏土岩(绿豆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47.6±1.1) Ma,代表了峨眉山地区雷口坡组底部黏土岩的形成年龄。镜下及X衍射特征表明黏土岩的主要矿物为伊利石,另含有少量方解石和石英。主、微量元素分析表明,黏土岩具有长英质火山岩的特征,可能与当时的华南酸性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综合分析认为,该套黏土岩(绿豆岩)是由华南火山活动形成的中酸性火山物质漂移搬运至沉积盆地,在富K、Li等元素的盆地卤水作用下,经埋藏成岩作用而形成的。
李天元[5](2020)在《川西南峨眉山玄武岩堆积序列及岩性岩相特征》文中指出川西南峨眉山玄武岩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处于峨眉山大火山岩省的北东边缘。通过系统的研究,厘定出两个喷发旋回。下旋回主要由粗面玄武岩及少量玄武粗安岩组成,为峨眉山玄武岩的主体。上旋回由石英粗面质、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碱性玄武岩组成,上、下旋回之间呈区域不整合接触。下旋回粗面玄武岩和玄武粗安岩岩石化学上以高铁钛、低镁、富碱为特征,属低镁、高铁钛偏碱性玄武岩。其剖面上成分具有反序堆积特征,岩浆为起源于上地幔又经历了复杂演化过程的进化岩浆。上旋回为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中酸性端元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区内火山碎屑岩类型复杂,分布较广,其中熔结凝灰岩、熔结角砾岩、熔积岩和豆粒凝灰岩的确定,对恢复火山作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火山岩相类型包括爆发相(浮岩流堆积、坠落堆积、空落堆积、溅落堆积)、溢流相、喷发沉积相、熔积岩相、侵出相、潜火山岩相。其中新确定的浮岩流堆积、空落堆积和熔积岩相对确定储层具有重要意义。火山岩的堆积环境,下旋回底部和中上部为水下堆积,以发育熔积岩、淬碎角砾岩以及磷块岩、泥质粉砂岩夹层为标志。中部和顶部为陆上堆积,以发育特征的岩流单元、多列小型柱状节理、熔角砾岩等为标志。火山活动方式下旋回为裂隙-中心式,其晚期均转为点式的夏威夷和斯通博型喷发。上旋回为中心式喷发,喷发区域明显向盆地内迁移。火山机构类型为破火山,以中酸性岩浆的强烈爆发为特征。下旋回的下部和中上部是相对较好的储层。这些部位主要为水下堆积,发育熔积岩、淬碎角砾岩,普遍具钠长石化,气孔及气体分凝管较发育。上部旋回的中酸性火山碎屑岩是良好的储层。
张英利,贾晓彤,王宗起,王坤明,陈木银[6](2019)在《上扬子西南缘早三叠世嘉陵江组物源分析和构造环境:沉积学、重矿物电子探针和U-Pb年龄的限定》文中指出上扬子西南缘地区广泛分布峨眉山玄武岩,受其影响在中带金阳和外带荥经地区嘉陵江组发育滨岸和潮坪环境沉积物。本文在交错层理恢复的物源方向基础上,根据重矿物组成、重矿物电子探针和碎屑锆石测年结果,综合分析不同区域嘉陵江组物源区,进而探讨嘉陵江组形成的构造环境。嘉陵江组砂岩碎屑重矿物锆石、磷灰石、铬尖晶石等指示物源主要来自于岩浆岩,且自中带至外带基性岩浆岩所占比重逐渐减少。电气石电子探针分析显示,二者物源主要来自于贫锂花岗岩和变质砂岩、板岩。铬尖晶石显示,金阳地区物源来自峨眉山玄武岩和洋岛岩浆岩类岩石,荥经物源主要来自洋岛岩浆岩类岩石,个别为峨眉山玄武岩。碎屑锆石表明,嘉陵江组物源主要来自于新元古代岩浆岩和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前者经历再搬运。综合物源分析表明,嘉陵江组物源主要来自康滇古陆,岩石类型主要为峨眉山玄武岩和砂岩等。沉积序列和物源分析表明,嘉陵江组反映了沉积物蚀顶过程。结合地震资料、大火成岩省的分析成果表明,嘉陵江组形成于火山型裂谷边缘。
付斯一[7](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盐下白云岩成因及储层形成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上许多大型油气田都发现在膏盐岩层系之下,与膏盐岩有关的白云岩储层往往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在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期,盆地中东部发育有多套厚层膏盐岩沉积,其中以马家沟组五段中的马五6亚段膏盐岩分布范围最广、沉积厚度最大。因此,在具体的勘探开发实践中,将马五6亚段之下的马五段储层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膏盐岩下储层(简称“盐下储层”),并将马五6—马五10亚段称为盐下层系,这套以白云岩发育为主的碳酸盐岩层系是目前鄂尔多斯盆地勘探的重点目标。解读这套白云岩储层的成因和特征,可以为探讨“白云岩成因问题”提供良好的实例,也可以为盆地的勘探与开发提供有利的地质依据。通过分析白云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盐下白云岩主要分布于马五7和马五9两个亚段,岩石类型主要由微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和砂屑白云岩组成,部分样品中包含有凝块石白云岩和粗晶白云岩。地球化学指标显示,微晶白云岩具有白云石化程度低,与泥晶灰岩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较大的ΣREE值和偏高的87Sr/86Sr值等特征,说明了这类白云岩形成于同生—准同生期蒸发相的潮坪环境之中。粉—细晶白云岩,同样具有类似于泥晶灰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以及相对较小的ΣREE值和相对偏负的δ18O值等地球化学特征,说明了这类白云岩主要与准同生—浅埋藏期的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有关,同时叠加有埋藏白云石化的特征。砂屑白云岩中,原始的颗粒骨架部分保存较好,多种地球化学指标指示着其白云石化的流体来源于同时期的海水,本文中认为它主要形成于古地形高部位的潮间带。凝块石白云岩具有明显的生物成因,其附着的碳酸盐岩颗粒呈长条状—椭圆状,说明了在形成之后,经历了潮汐作用的搬运,由膏盐湖盆运移至潮间—潮上带沉积下来。粗晶白云石为研究区内的孔隙充填物之一,除相对较高的δEu值以外,整体上仍然具有与围岩相类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说明了粗晶白云岩的形成本质上是围岩遭受热液改造后的结果。通过对盐下白云岩储层的基本特征,包括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和物性特征的分析,明确了储层的储集性能。通过对成岩作用类型的分析、成岩演化序列的建立,总结了成岩作用对优质储层发育的影响。通过白云岩纵向、横向演化规律的研究,结合孔隙度、渗透率的平面分布规律,确定了两个优质白云岩储层发育区。研究表明,白云岩储集体岩类主要由微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和微生物格架白云岩组成,储集空间主要是晶间孔、晶间溶孔,其次为粒间溶孔、膏模孔和溶缝。物性数据显示,整体盐下白云岩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型,但局部存在着高孔渗层段。多期次的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有利于盐下储层中次生孔隙的发育,重结晶作用、充填作用和压实压溶作用对储层的储集性能具有明显的破坏性。研究区内盐下白云岩优质储层主要发育在马五7和马五9亚段,二者在储层的分布区域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靳探1井—靳2井一带和靳12井—陕86井一带为研究区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在白云岩成因和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探讨了该套储层的形成机理,总结了优质储层发育的条件。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优质储层的形成受控于古地形、海平面变化、成岩相带、微生物的作用和膏盐岩类型的控制。古地形奠定了白云岩发育的厚度基础,也为白云石化作用的进行提供了地质条件,中部水下微隆起区的颗粒滩相沉积具有良好的储集层前景。在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五段大的海退背景之下,多次次一级的海平面升降,导致了碳酸盐岩与膏盐岩的互层发育,海平面的下降,导致了古地形高部位沉积物进入短暂的暴露期,大气淡水的选择性溶蚀形成了部分溶蚀孔隙。从成岩相上来看,白云石溶蚀相最有利于优质储层的发育,自生矿物充填相次之,压实致密相中的储层储集性能最差。微生物的作用促进了白云石化作用的进行,奠定了部分有利储层发育的基础,提供了成岩作用改造储层的先决条件。膏盐岩的类型分为膏岩和盐岩,发育于膏岩之下的碳酸盐岩具有比发育于盐岩之下,更高的白云石化程度,其原因是石膏在向硬石膏转化过程中,会吸收Ca2+并释放高盐度的卤水,从而提高地层中流体的Mg2+/Ca2+比值,因此膏岩下的白云岩储层比盐岩下的储层具有更加优质的勘探前景。最后,结合构造演化历程,将盐下白云岩储层的形成过程简单的划分为了准同生—浅埋藏期、晚加里东—早海西构造抬升期、中海西—早燕山埋藏期、晚燕山期以后等4个阶段。
冯先路[8](2019)在《四川巴中地区侏罗系千佛崖组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地质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沉积岩石学、沉积地球化学理论作为指导,以前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测录井资料、岩心资料、薄片等资料为基础,通过对研究区的九处露头剖面的实地野外地质考察及四口重点井的岩心观察,了解研究区的具体岩石学特征,及其所能反映出的相应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取得总计248块新鲜岩样。随后通过精确的分析测试,获得岩石样品中所含具体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并在前人已取得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比,寻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对各种沉积因素敏感的元素,并通过研究其在沉积环境中的运移富集规律,以及在研究区中含量的具体变化规律反演出研究区在沉积时的具体地质特征,并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V/Cr、V/(V+Ni)比值的研究可以进行古氧化还原条件的恢复,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研究区总体处于偏氧化的沉积环境中,研究区南部水体较深,还原性较北部强,且在整个千佛崖组沉积时期,研究区水位经历了低-高-低的变化。同时,在作为陆相沉积的研究区中,排除河流的影响后,可以用V/Cr比值在3-3.5之间来指示水陆边界环境;(2)通过Rb/Sr比值在各地区的含量和变化特征,可以反映研究区的古湿度特征,研究分析发现,较湿润的地区由千一段沉积时期的东北和西北方向,到千二段沉积时期的东北方向和北方,再到千三段沉积时期的北方。(3)通过对Y元素和Zr元素含量的对比分析,结合古湿度和氧化还原条件的分析,可以较精确地预测物源方向,研究分析发现,研究区的主要物源方向由千一段沉积时期的龙门山方向变为千二段、千三段沉积时期的米仓山方向,在千三段沉积时期也有一定量的大巴山处的物源供给到研究区的沉积体中。(4)考虑好物源以及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后,可用P含量来近似判断陆相沉积环境中古生物的活跃程度,从而可以预测古沉积环境。并可综合利用前述结论,完成对研究区具体平面相展布的证实并完善。
闫志明[9](2019)在《滇东晚二叠世陆相地层沉积学记录及古生态演化意义》文中提出众所周知,在距今~252Ma前的二叠-三叠纪发生了地质历史上最为惨烈生物灭绝事件。关于该事件的起因目前最具合理的解释是二叠纪晚期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火山活动引发一系列环境恶化事件,导致全球生态系统逐渐紊乱,进而崩溃,直至引发生物大规模灭绝。因此,继续深入开展陆相系统环境中古环境古气候演化研究对于详细揭示二叠纪末生物事件的灭绝模式和灭绝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目前海、陆相生态系统之间研究进展不均衡,海相领域研究推进更为迅速的情况下,陆相研究工作应亟待加强。鉴于此,本论文选取中国西南滇东及其周边地区晚二叠世陆相细粒沉积物与煤层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煤岩学、孢粉学、旋回地层学等多学科并举的研究思路对其进行研究,从中提取晚二叠世陆相生态系统环境中相关的古环境古气候及特殊地质事件演化信息,认识如下:(1)根据滇东晚二叠世陆相地层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恢复出了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变化曲线,显示在整个宣威组沉积时期CO2浓度较低且稳定,卡以头组沉积初期浓度急剧升高,之后又逐渐降低,至东川组沉积伊始,浓度骤升至0.23%,紧接着又迅速恢复至0.04%左右。由于晚二叠世西伯利亚火山活动对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控制影响作用,本研究根据CO2浓度曲线推测出晚二叠世大火成岩省岩浆喷发状态,宣威组沉积时期喷发平稳缓慢;卡以头组沉积初期,短暂剧烈喷发;东川组沉积伊始,最为猛烈,之后逐渐恢复稳定。(2)对滇东富源地区宣威组煤中反映灰分含量变化的测井曲线进行频谱分析显示,泥炭地在晚二叠世发育时期受到了米兰科维奇旋回(123ka偏心率、35.6ka斜率、21.2ka岁差)驱动的气候影响,将米氏旋回作为天文时间标尺,计算出了乐平世热带地区泥炭地NPP范围为360~450 g C·m-2·a-1,较全新世热带泥炭地生产力水平偏低。经综合讨论认为晚二叠世热带地区泥炭地生产力主要受当时大气中O2和CO2含量控制,其中CO2含量的影响尤为明显。(3)滇东晚二叠世细粒沉积物中地球化学及孢粉学特征反映出区内当时陆相古气候环境条件经历了从宣威组沉积时期的温暖湿润且还原,到卡以头组沉积时期的温暖干旱、弱氧化,再到东川组下部沉积时期的炎热干旱、氧化的演化历程,包括“双稳、双波动”四次动态演化阶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晚二叠世时期陆相古气候演化的原因很可能是西伯利亚火山活动与大气环境以及生物圈共同作用的结果。(4)滇东地区晚二叠世宣威组煤中惰质组及燃烧源类PAHs含量在从宣威组底部向上至顶部过程中,均呈现上升趋势,推测区内泥炭地在晚二叠世遭受了愈加频繁的火灾事件,并估测出宣威组沉积晚期大气氧含量浓度高达27%,认为“大气缺氧”论引发PTB生物事件的观点有待进一步讨论。此外,根据惰质组反射率特征推测出区内当时泥炭地中森林野火燃烧类型的演变过程为从宣威组下部向上至顶部,地下火燃烧比例不断降低,林冠火则逐渐升高,总体上以地表火燃烧为主,林冠火和地下火燃烧相对较少。结合区内宣威组地层中孢粉化石丰度与泥炭地中遭受的森林火灾事件演化过程,认为在宣威组沉积晚期气候条件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的前提下,导致植被丰度明显稳步降低的原因很可能来自晚二叠世越来越频繁且燃烧温度愈发炽热的火灾事件。(5)本文认为滇东及其附近地区晚二叠世陆相生态环境的紊乱是包括大气环境、气候条件、火灾事件等在内的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叠加导致的结果,其中森林火灾事件的产生能够加剧植被体系的毁坏,且短期内迅速导致整个陆相生态系统发生紊乱甚至崩溃。鉴于此,本文倡导在今后的研究中,晚二叠世生物灭绝时期关于火灾事件发生及演化的研究应受到学者们更多的重视。
向坤鹏,安亚运,贺永忠,赵磊,易成兴,刘奎勇,张厚松,黄勇,盘应娟,邓小杰[10](2019)在《华南板块西南缘中三叠统底部火山灰来源——以右江盆地者堡敢南一带凝灰岩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华南板块西南缘中三叠统底部普遍发育凝灰岩夹层,但对火山灰的来源存在不同认识。位于华南板块西南缘的右江盆地在早—中三叠世为连续海相沉积,较为完整的火山沉积记录为探讨火山灰的来源提供了基础。本文以右江盆地者堡敢南一带早、中三叠世之交凝灰岩为研究对象,在剖面测制基础上,对含凝灰岩层段灰岩进行生物地层分析,划分为4个牙形石带,分别为Neospathodus pakistanensis间隔带;Neospathodus waageni—N.abruptus组合带;Neospathodus homeri—N.triangularis组合带以及Chiosella timorensis间隔带,由此确定第17层凝灰岩为中三叠统底界凝灰岩。凝灰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为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属于亚碱性系列。稀土配分曲线显示为右倾轻稀土富集,明显的负Eu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U、Th和Ba等)富集和高场强元素(HFSE)(Nb、Ta、P和Ti等)亏损,整体表现出与弧相关的地球化学特征。在生物地层、同位素年代学对凝灰岩形成时代进行精确限定的基础上,通过华南板块西南缘中三叠统底界凝灰岩的区域分布、矿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右江盆地中—下三叠统火山岩层序特征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凭祥—十万大山一带火山岩是其主要来源。
二、四川峨眉龙门洞剖面中、下三叠统岩石特征及沉积相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峨眉龙门洞剖面中、下三叠统岩石特征及沉积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遗迹学研究十年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寒武纪遗迹组合、组构与底质革命 |
1.1 辛集组浅海风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 |
1.2 馒头组潮间混合坪中的遗迹化石 |
1.3 朱砂洞组碳酸盐岩中的生物扰动构造 |
1.4 张夏组中的遗迹组构 |
1.5 生物扰动对沉积物的混合与寒武纪底质革命 |
2 奥陶纪—泥盆纪遗迹组合、组构、时空演化及生态习性 |
2.1 遗迹相与遗迹组合 |
2.2 生物扰动与遗迹组构 |
2.3 复杂遗迹化石(Zoophycos)的宏演化及其环境背景 |
2.4 遗迹化石的地球生物学与行为习性解析 |
3 石炭纪—二叠纪海相遗迹化石组合及组构研究 |
3.1 遗迹化石及遗迹组合 |
3.2 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 |
3.3 遗迹化石与古氧相及地微生物学研究 |
4 三叠纪海相地层及P/Tr界线附近遗迹化石研究 |
4.1 上扬子地区三叠纪遗迹化石、遗迹组合与组构 |
4.2 P/Tr界线附近遗迹化石组成与分布特征 |
5 陆相遗迹化石组合与组构 |
5.1 冲积扇沉积环境中的遗迹组合 |
5.2 河流沉积环境中的遗迹组合与组构 |
5.3 湖泊沉积环境中的遗迹组合与组构 |
5.4 陆相河湖沉积中的恐龙足迹化石群 |
6 遗迹学的应用研究 |
6.1 遗迹学在事件沉积方面的应用研究 |
6.1.1 风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组成与分布特征 |
6.1.2 浊流沉积中的遗迹化石组成与分布特征 |
6.2 遗迹学在油气地质勘探方面的应用 |
6.2.1 碎屑岩储集层中的生物扰动作用 |
6.2.2 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生物扰动及遗迹组构 |
6.2.3 生物扰动型储集层的表征与研究方法 |
7 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研究 |
7.1 元古代碎屑岩中的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 |
7.2 陆相沉积中P/Tr界线附近的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 |
8 结语 |
(3)上扬子地区中三叠统“绿豆岩”特征与其形成环境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来源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1 绿豆岩岩矿特征的研究现状 |
1.3.2 绿豆岩地球化学与形成环境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地质构造及沉积演化 |
第3章 剖面概况及研究方法 |
3.1 龙门硐剖面区位及地层 |
3.2 实验研究方法 |
第4章 绿豆岩岩矿特征 |
4.1 四川龙门硐剖面绿豆岩岩矿特征 |
4.2 重庆地区绿豆岩岩矿特征 |
4.3 贵州绿豆岩岩矿特征 |
4.4 上扬子地台绿豆岩岩矿特征比较 |
4.5 小结 |
第5章 绿豆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 全岩主量元素特征 |
5.1.1 四川龙门硐剖面绿豆岩主量元素特征 |
5.1.2 重庆地区绿豆岩主量元素特征 |
5.1.3 贵州绿豆岩主量元素特征 |
5.1.4 上扬子地台绿豆岩主量元素特征差异 |
5.2 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
5.2.1 龙门硐剖面绿豆岩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 |
5.2.2 重庆地区绿豆岩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 |
5.2.3 贵州地区绿豆岩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 |
5.2.4 小结 |
第6章 绿豆岩特征与形成环境关系 |
6.1 母岩成分 |
6.2 构造环境 |
6.3 绿豆岩岩矿特征与沉积环境 |
6.4 不同沉积环境中绿豆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 |
6.5 绿豆岩地化特征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
6.5.1 氧化-还原条件分析 |
6.5.2 古盐度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四川盆地峨眉山雷口坡组底部黏土岩(绿豆岩)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样品采集 |
3 分析测试方法 |
3.1 锆石U-Pb定年 |
3.2 主、微量元素分析 |
4 分析测试结果 |
4.1 锆石U-Pb年龄 |
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 讨论 |
5.1 黏土岩(绿豆岩)的形成时代 |
5.2 黏土岩(绿豆岩)的成因 |
5.3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T1/T2岩性特征及意义 |
6 结论 |
(5)川西南峨眉山玄武岩堆积序列及岩性岩相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性质 |
1.3 峨眉山玄武岩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1.1 震旦系—古生界 |
2.1.2 中生界—新生界 |
2.2 岩浆岩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3.1 主要区域断裂带 |
2.3.2 区域构造演化 |
第3章 川西南峨眉山玄武岩堆积序列及喷发旋回 |
3.1 区域分布特征 |
3.2 堆积序列 |
3.3 喷发旋回 |
第4章 川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的岩石学特征 |
4.1 岩石类型 |
4.1.1 岩石特征 |
4.2 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岩石化学特征 |
4.2.2 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 |
4.3 岩浆起源及演化 |
4.3.1 岩浆的源区性质 |
4.3.2 岩浆的演化 |
第5章 川西南峨眉山玄武岩岩相及相序 |
5.1 火山岩相类型 |
5.2 火山岩相特征 |
5.2.1 火山爆发相 |
5.2.2 溢流相 |
5.2.3 喷发沉积相 |
5.2.4 熔积岩相 |
5.2.5 侵出相 |
5.2.6 潜火山岩相 |
5.3 火山岩岩性岩相及储集层讨论 |
5.3.1 下旋回储集性 |
5.3.2 上旋回储集性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上扬子西南缘早三叠世嘉陵江组物源分析和构造环境:沉积学、重矿物电子探针和U-Pb年龄的限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沉积学特征 |
2.1 金阳剖面 |
2.2 荥经剖面 |
3 测试方法 |
3.1 重矿物分析 |
3.2 电子探针 |
3.3 碎屑锆石 |
4 结果 |
4.1 沉积学特征 |
4.2 电子探针 |
4.3 铬尖晶石 |
4.4 碎屑锆石 |
5 物源综合分析 |
5.1 物源方向 |
5.2 物源分析 |
6 构造环境 |
7 结论 |
(7)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盐下白云岩成因及储层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白云岩成因研究现状 |
1.2.2 盐下白云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位置概况 |
2.2 盆地构造演化 |
2.3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2.4 区域沉积特征 |
第3章 盐下白云岩成因 |
3.1 样品采集与方法 |
3.2 白云岩岩石学特征 |
3.3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 |
3.3.1 主微量元素 |
3.3.2 稀土元素 |
3.3.3 碳氧同位素 |
3.3.4 锶同位素 |
3.3.5 LA-ICP-MS |
3.4 白云岩成因模式 |
第4章 盐下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其分布 |
4.1 储集层基本特征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储集空间特征 |
4.1.3 物性特征 |
4.2 成岩作用特征 |
4.2.1 成岩作用类型 |
4.2.2 成岩演化序列 |
4.3 白云岩纵向演化规律 |
4.3.1 靳探1井纵向演化规律 |
4.3.2 靳6井纵向演化规律 |
4.3.3 榆9井纵向演化规律 |
4.4 白云岩横向演化规律 |
4.4.1 靳6—榆9井剖面 |
4.4.2 桃36—府9井剖面 |
4.4.3 陕468—统51井剖面 |
4.4.4 统86—统9井剖面 |
4.5 白云岩储层平面分布规律 |
4.5.1 马五7亚段储层平面分布规律 |
4.5.2 马五9亚段储层平面分布规律 |
第5章 盐下白云岩储层形成机理 |
5.1 古地形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
5.1.1 盐下层系沉积期古地形特征 |
5.1.2 古地形控制着白云岩体的发育 |
5.2 海平面变化对储层的控制 |
5.2.1 海平面变化与沉积响应 |
5.2.2 海平面变化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
5.3 成岩相带与储层孔隙发育 |
5.3.1 成岩相类型 |
5.3.2 成岩相与储层物性 |
5.4 微生物与储层形成 |
5.4.1 微生物的表现形式及类型 |
5.4.2 微生物与白云岩储层 |
5.5 膏盐岩的发育对储层的影响 |
5.5.1 膏盐岩的发育范围与成因 |
5.5.2 膏盐岩与储层发育 |
5.6 储层形成演化过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四川巴中地区侏罗系千佛崖组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地质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国内外微量元素研究的发展历程 |
1.3.2 稀土元素研究的发展历程 |
1.3.3 微量元素在沉积环境判断中的应用发展现状 |
1.3.4 手持X射线衍射仪使用发展现状 |
1.3.5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地质背景及样品实验方法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实验的理论基础 |
2.4 样品准备与测试方法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处理与分析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岩石颜色特征 |
3.1.2 岩石组分特征 |
3.2 元素测试结果 |
3.2.1 千佛崖组时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2 千一段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3 千二段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4 千三段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四章 古沉积环境的恢复 |
4.1 古氧化还原条件恢复 |
4.2 古湿度恢复 |
第五章 古物源分析 |
5.1 千一段沉积时期物源分析 |
5.2 千二段沉积时期物源分析 |
5.3 千三段沉积时期物源分析 |
第六章 沉积相分析 |
6.1 重点井沉积相校正 |
6.2 沉积相平面展布 |
6.2.1 千一段沉积时期沉积相展布 |
6.2.2 千二段沉积时期沉积相展布 |
6.2.3 千三段沉积时期沉积相展布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滇东晚二叠世陆相地层沉积学记录及古生态演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及立论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研究现状 |
1.3.2 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PTB)划定研究现状 |
1.3.3 二叠纪末古环境古气候研究现状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6.1 资料收集、整理 |
1.6.2 野外工作与采样 |
1.6.3 实验分析 |
1.6.4 数据分析和解释 |
1.7 完成的工作量、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7.1 完成的工作量 |
1.7.2 主要研究成果 |
1.7.3 创新点 |
1.8 小结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地层分布 |
2.4 沉积环境和古地理 |
2.5 古植物和古气候 |
2.5.1 古植物 |
2.5.2 古气候 |
2.6 小结 |
3 滇东晚二叠世陆相沉积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古环境意义 |
3.1 利用C3植物组织中δ~(13)C值重建古大气CO_2浓度方法介绍 |
3.1.1 碳同位素介绍 |
3.1.2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方法 |
3.2 研究钻孔剖面地质概况 |
3.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3.3.1 样品采集 |
3.3.2 有机碳同位素(~(13)C_(org))测试分析方法 |
3.4 滇东晚二叠世泥质岩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3.5 滇东晚二叠世陆相沉积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古环境意义 |
3.5.1 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对陆相PTB划定的指示意义 |
3.5.2 滇东晚二叠世大气CO_2浓度恢复 |
3.5.3 晚二叠世大气CO_2浓度变化原因 |
3.5.4 晚二叠世大气CO_2浓度反映的大火成岩省岩浆喷发状态 |
3.5.5 晚二叠世大气CO_2浓度变化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
3.6 小结 |
4 滇东晚二叠世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及控制因素 |
4.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介绍 |
4.1.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发展历程 |
4.1.2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在地质学领域应用 |
4.2 研究钻孔剖面及煤层特征 |
4.2.1 研究钻孔剖面地质概况 |
4.2.2 煤质特征 |
4.3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
4.3.1 数据来源—测井曲线选择 |
4.3.2 煤中测井数据频谱分析 |
4.4 煤中测井数据频谱分析结果 |
4.5 晚二叠世热带地区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及控制因素讨论 |
4.5.1 晚二叠世热带地区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 |
4.5.2 晚二叠世热带地区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控制因素 |
4.6 小结 |
5 晚二叠世陆相沉积地球化学和孢粉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
5.1 地球化学及孢粉学特征反映古环境古气候演化原理介绍 |
5.1.1 化学蚀变指数(CIA)指示的物源区风化作用强度 |
5.1.2 微量元素及总有机碳含量反映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特征 |
5.1.3 孢粉学特征反映陆相古气候条件演化 |
5.2 研究钻孔剖面地质概况 |
5.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5.3.1 样品采集 |
5.3.2 常量元素分析 |
5.3.3 微量、稀土元素分析 |
5.3.4 总有机碳含量分析 |
5.3.5 泥质岩中孢粉化石鉴定 |
5.4 滇东晚二叠世泥质岩中地球化学和孢粉学特征 |
5.4.1 常量、微量、稀土元素和TOC含量特征 |
5.4.2 孢粉学特征 |
5.5 古环境古气候意义讨论 |
5.5.1 常量元素反映的物源区岩石风化特征 |
5.5.2 微量、稀土元素和TOC含量反映的沉积环境及古气候特征 |
5.5.3 孢粉学特征反映的古气候意义 |
5.5.4 晚二叠世古环境古气候演化 |
5.6 小结 |
6 滇东晚二叠世煤中惰质组特征及其反映的古野火事件演化 |
6.1 煤中惰质组及其古环境意义概述 |
6.2 研究钻孔剖面地质概况 |
6.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6.3.1 样品采集 |
6.3.2 煤中显微组分鉴定 |
6.3.3 煤中镜质体和惰质体反射率测定 |
6.3.4 煤中PAHs含量测定 |
6.4 滇东晚二叠世煤中显微组分和PAHs含量特征 |
6.4.1 晚二叠世宣威组煤中显微组分特征 |
6.4.2 晚二叠世宣威组煤中镜质体和惰质体反射率(Ro)特征 |
6.4.3 晚二叠世宣威组煤中PAHs含量特征 |
6.5 古环境意义讨论 |
6.5.1 晚二叠世区内泥炭地中野火事件频发 |
6.5.2 晚二叠世大气氧含量逐渐升高 |
6.5.3 晚二叠世区内泥炭地中古火灾类型演化 |
6.5.4 晚二叠世古火灾事件对植被体系的影响 |
6.5.5 晚二叠世陆相生态环境系统紊乱机制 |
6.6 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华南板块西南缘中三叠统底部火山灰来源——以右江盆地者堡敢南一带凝灰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分析方法 |
3 牙形石生物地层 |
3.1 Neospathodus pakistanensis间隔带 |
3.2 Neospathodus waageni—N.abruptus组合带 |
3.3 Neospathodus homeri—N.triangularis组合带 |
3.4 Chiosella timorensis间隔带 |
4 凝灰岩地球化学特征及产出的构造背景 |
4.1 主量元素分析 |
4.2 稀土、微量元素分析 |
4.3 产出构造背景分析 |
5 界线凝灰岩火山质成分来源分析 |
5.1 区域分布及矿物组成 |
5.1.1 凝灰岩厚度及分布 |
5.1.2 矿物组成特征 |
5.2 凝灰岩的形成时代 |
5.2.1 古生物化石 |
5.2.2 同位素年龄 |
5.3 界线凝灰岩与区域火山岩的同源性分析 |
5.3.1 扬子台地西南缘三叠纪主要火山岩带分布及特征 |
5.3.2 界线凝灰岩与凭祥—十万大山火山岩带特征对比 |
6 构造指示及意义 |
7 结论 |
四、四川峨眉龙门洞剖面中、下三叠统岩石特征及沉积相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遗迹学研究十年进展[J]. 胡斌,齐永安,宋慧波,牛永斌,张立军,郑伟,王长征. 古地理学报, 2021(02)
- [2]四川盆地“绿豆岩”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初探[J]. 李宸,姜楷,曾方侣,黄超,何青,李亮. 四川地质学报, 2020(03)
- [3]上扬子地区中三叠统“绿豆岩”特征与其形成环境关系研究[D]. 芦云飞.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四川盆地峨眉山雷口坡组底部黏土岩(绿豆岩)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J]. 李宸,郎兴海,邓煜霖,王旭辉,李壮,杨宗耀.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0(04)
- [5]川西南峨眉山玄武岩堆积序列及岩性岩相特征[D]. 李天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上扬子西南缘早三叠世嘉陵江组物源分析和构造环境:沉积学、重矿物电子探针和U-Pb年龄的限定[J]. 张英利,贾晓彤,王宗起,王坤明,陈木银. 地质学报, 2019(12)
- [7]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盐下白云岩成因及储层形成机理[D]. 付斯一.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8]四川巴中地区侏罗系千佛崖组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地质应用[D]. 冯先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滇东晚二叠世陆相地层沉积学记录及古生态演化意义[D]. 闫志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10]华南板块西南缘中三叠统底部火山灰来源——以右江盆地者堡敢南一带凝灰岩为例[J]. 向坤鹏,安亚运,贺永忠,赵磊,易成兴,刘奎勇,张厚松,黄勇,盘应娟,邓小杰. 地质论评,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