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柱塞副使用寿命的方法

延长柱塞副使用寿命的方法

一、延长柱塞副使用寿命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强[1](2014)在《内曲线式低速大扭矩水液压马达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新型材料的出现和加工技术的进步,水液压传动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作为水液压传动系统中的能量转换装置和执行装置,由于水液压马达在水液压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目前,国内外在水液压马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液压轴向柱塞马达和水液压叶片马达上,对于低速大扭矩水液压马达的研究很少。在一些空间受到限制、需要大扭矩和变速箱不便于安装的场合,低速大扭矩马达就显得更加重要。开展低速大扭矩水液压马达特性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本文以多作用内曲线式低速大扭矩水液压马达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方法,从水液压马达各关键摩擦副的间隙、材料的选择与摩擦磨损特性入手,探索解决以水为传动介质的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其实际应用奠定基础。首先,运用运动学及动力学理论对马达定子的内曲线进行计算与分析,寻找具有冲击小、接触应力值低和运动平稳等性能的定子曲线;基于温升与压降的关系、粘温方程、粘压方程和力平衡方程及流量方程,对柱塞副在低速、高速和同心及偏心时的静态性能、动态性能、功率损失、水膜厚度以及泄漏流量进行研究,分析水的粘度变化对柱塞副泄漏流量的影响,水膜厚度对柱塞副性能的影响,并以柱塞副总功率损失最小设计柱塞副的结构。其次,基于静压支承原理对配流体的工作特性进行计算与分析,寻找适合于配流体与转子的间隙;为了保证水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基于压力流量方程,详细分析不同间隙、温度和转速对水液压马达配流性能的影响;同时对配流体的止推特性进行研究,保证配流体转子端面的剩余压紧力满足水液压传动中对偶摩擦副剩余压紧力的设计要求。再次,基于材料学和摩擦磨损理论对不同配副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详细的试验研究,以对偶副间的摩擦系数、海水的温升、材料表面磨损后的形貌、磨损量、磨损深度等作为评价指标,寻找适合于低速大扭矩水液压马达的各对偶运动副之间的配对材料。最后,基于上述研究设计加工水液压马达物理样机,并对样机的性能进行空载及加载试验测试,验证所研制的低速大扭矩水液压马达在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结构及材料选择上是否正确可行。

马俊,李毅波,潘阳[2](2018)在《柱塞副温度场数学建模与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完善轴向柱塞泵柱塞副性能分析理论体系,针对温度分布影响柱塞副性能问题进行研究,建立瞬时油膜厚度场、压力场和温度场模型以及柱塞副摩擦与泄漏模型,采用交错网格技术划分油膜网格,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能量方程和雷诺方程,以MATLAB仿真软件为依托耦合各物理场模型和柱塞微运动特性,对柱塞副动态温度场进行数值求解。研究温度对油膜压力分布、柱塞副轴向摩擦力和泄漏量的影响,并分析油膜不同入口温度对柱塞副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变化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在柱塞副中引入动态温度后油膜压力峰值明显降低,轴向摩擦力有所下降,但柱塞副泄漏量增加较快;控制油膜入口油温能有效提高柱塞副工作性能。

杨曙东[3](2005)在《基于海水润滑的中高压海水液压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国际流体动力领域学科前沿,选择海水液压系统中的核心动力元件——海水液压泵为研究对象,目标是研发出压力14MPa、流量40L/min的海水润滑中高压海水泵。针对海水润滑条件下海水泵面临的严重腐蚀、摩擦磨损、泄漏、气蚀、杂质污染等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采用了理论研究、计算机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正确选择了阀配流轴向柱塞式为海水泵的主体结构后,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关于阀配流轴向柱塞式海水泵的运动学、动力学基础理论和仿真分析模型,并围绕海水泵配流阀、缸孔柱塞副、滑靴斜盘副、轴承等关重件,从提高配流阀的响应特性和通流能力、降低摩擦副的pv值、充分利用海水自身的润滑支承和冷却功能、以及选用自润滑且耐蚀耐磨的摩擦副材料等诸多方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其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用材和结构,设计制造出了大量的试件在我校自制的摩擦磨损试验台上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试验研究,优选出了海水泵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 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出了国内第一台海水润滑的中高压海水泵。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国内首次成功将平板配流阀用于海水泵,并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做阀芯,不仅密封性好、通流能力大、响应速度快,而且噪声低、振动小。(2) 提出了一种在耐蚀合金柱塞上复合高分子复合材料或工程陶瓷半球头的柱塞滑靴球铰副结构,解决了在海水润滑条件下球铰副在高接触应力下的摩擦磨损问题,保证了球铰副的正常工作。(3) 提出了一种新的滑靴设计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在耐蚀合金滑靴上复合高分子复合材料或工程陶瓷靴底的滑靴结构,解决了滑靴与斜盘这对高速重载摩擦副在海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难题。(4) 成功设计了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做缸套且配合长度为定值的缸孔柱塞副结构和配合间隙,解决了在海水润滑性能极差条件下,柱塞和缸孔工作在边界摩擦或干摩擦工况下的相互刮削、摩擦磨损和泄漏的难题。(5) 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海水润滑的中高压海水泵,其性能试验显示:在压力14MPa、转速1000r/min时,输出流量为40.2L/min、容积效率为81.9%、机械效率为86.6%、总效率为70.9%,填补了国内空白,并缩短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该

张斌[4](2009)在《轴向柱塞泵的虚拟样机及油膜压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轴向柱塞泵是液压系统中最重要的动力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装备中。轴向柱塞泵是机构和流体的统一体,机构向流体传递运动和能量,流体为摩擦副提供动力润滑油膜改善其摩擦条件,并传递出流量和压力进行做功。因此流体和机构耦合是轴向柱塞泵的基本特征,也是影响其性能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本学位论文针对轴向柱塞泵机构和流体多维模型耦合的虚拟样机技术展开研究,目的在于提高轴向柱塞泵的综合性能,为柱塞泵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手段,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和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本学位论文创建了轴向柱塞泵液固耦合的虚拟样机环境,并研制了柱塞副油膜特性测试专用试验台,验证了虚拟样机的分析准确性,为柱塞泵的外部输出特性与内部流体特性研究提供了手段,为柱塞泵支承油膜理论研究和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针对轴向柱塞泵虚拟样机液固耦合的特点建立了机构和流体模型,机构模型包括三维刚体动力学子模型和柔性化子模型,流体模型包括流体功率传递子模型和柱塞副油膜支承子模型,通过建立接口模型链接各个子模型,进而构成了轴向柱塞泵的虚拟样机。这种建模方式考虑了柱塞泵三维运动机构的动力学因素和柱塞副油膜特性,并将其用于扭矩损失、流量损失和压力损失的计算,而解算结果又反作用于各子模型,因此该模型不仅具备传统模型的特点而且充分考虑多模型间的关联和支持。根据虚拟样机的模型特点研制了柱塞副油膜特性测试泵,其在不改变泵结构的条件下实现了柱塞副油膜压力场、温度场、油膜厚度的测试,并能够和实际泵一样驱动压力等级为0~30MPa的开式或闭式负载,可以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把高速旋转部件上的36通道的测试数据传递到数据采集系统中,是柱塞泵高速运动部件上油膜特性测试的一种新方法。基于虚拟样机模型和上述试验平台,全面分析了轴向柱塞泵虚拟样机在虚拟环境下对柱塞泵输出特性和内部流体、机构特性,这是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和试验相比,虚拟样机仿真对开式压力、流量、转速等外特性预测的平均精确度可达96.2%,对闭式压力、流量、转矩、转速的平均精确度可达95.9%,可以满足实际性能分析需要。对于时间尺度为毫秒级的内部配流窗切换的压力、流量脉动率和试验相比的误差分别仅为0.5%、0.6%,同时通过研究可以揭示吸、排油流量脉动与局部结构之间的关系,对柱塞泵的结构优化和性能改善具有指导意义;最后,轴向柱塞泵虚拟样机技术在数字式柱塞泵和斜轴双泵交叉功率控制的设计和性能分析上进行了应用,对数字泵的控制效果和交叉功率的灵活性进行了准确的预测,证明了虚拟样机模型的通用性和广泛性,以及广泛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论文主要结构如下:第一章,指出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主要的轴向柱塞泵科研机构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调研,综述了该领域研究现状,确定了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内容。第二章,分析并建立了柱塞泵机构模型。建立了三维多体动力学模型,对关键部件进行了柔性化处理,优化了模型中的主要影响参数,为机构模型和流体模型的联合仿真奠定了基础。第三章,针对轴向柱塞泵复杂的流体系统,分别构建了轴向柱塞泵的流体功率传动模型和柱塞副间隙油膜模型。通过对机械传动驱动流体的过程分析,建立了轴向柱塞泵的扭矩模型、流量模型和压力模型,并考虑了流体的弹性模量和惯性流量的影响。最后,创建了柱塞副油膜模型,用来求解柱塞副的压力场等油膜微观参量。第四章,研究了轴向柱塞泵虚拟样机各个子模型之间的关系,搭建了轴向柱塞泵各模型之间的接口模型,并进行了封装。第五章,提出了一种在高压高速工况下真实柱塞泵上测试柱塞副油膜的新方法,研制了柱塞副油膜测试泵和综合性能测试平台,为虚拟样机仿真提供了试验验证的手段。第六章,通过试验研究和虚拟样机仿真分析对轴向柱塞泵开式、闭式的宏观输出特性、微观输出特性、柱塞泵内部柱塞副油膜压力场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虚拟样机仿真平台对轴向柱塞泵内外部特性的仿真分析具有较高的精度。依据模型优势,对轴向柱塞泵内部节点的流体特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其流量、压力产生的机理。而且采用轴向柱塞泵的虚拟样机对数字泵和轴向柱塞泵双泵的交叉功率控制进行了应用分析,成功的预测了数字泵控制效果和交叉功率的灵活的功率分配策略。第七章,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给出了主要的研究结论,指出博士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李玉龙,何永勇,雒建斌[5](2021)在《航空柱塞泵关键摩擦副表面改性与性能增强》文中研究指明柱塞泵是液压系统中最核心、技术难度最大的组成部分,在航空航天中应用广泛。航天器和飞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对航空柱塞泵的压力、转速、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技术及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柱塞泵中三大关键摩擦副的润滑和摩擦磨损性能又是柱塞泵性能和服役寿命的决定性因素。该文在回顾柱塞泵发展历程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主要对柱塞泵关键摩擦副的润滑理论及试验进行了总结,着重对航空柱塞泵关键摩擦副表面改性和性能增强技术及方法进行分析和阐述。最后,对未来重点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胡忠全[6](2021)在《基于AMESim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建模与故障维护》文中研究指明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核心动力部件,其中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随着重型机械行业的发展,对柱塞泵的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导致泵发生故障的概率也随之上升,因此对柱塞泵故障诊断与健康监测是提高液压系统可靠性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是否正常工作,将会影响整个液压系统的健康运行,并且柱塞泵发生故障的形式复杂多样,诊断繁琐。因此,本文以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故障展开研究,从而完成柱塞泵故障的识别与维护。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运动学及受力分析情况,对柱塞泵的故障机理进行总结概括。选取本文主要研究的三种故障类型:内泄漏、进油口吸油压力不足、油液污染,并分别对柱塞泵三种典型故障机理进行详细分析。(2)以力士乐A10VN0泵为例,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仿真模型,设置柱塞泵仿真的真实参数,通过分析正常状态下的仿真曲线,验证了模型建立的正确性。采用故障注入的方法实现了柱塞泵的故障仿真,从而得到泵出口的压力、流量曲线,将柱塞泵工作达到稳定时出口压力与流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作为泵的故障样本数据。(3)由于BP神经网络在柱塞泵故障诊断时普遍存在收敛缓慢、易出现局部极小值等缺陷,因此提出粒子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优化的方法。在MATLAB中应用BP神经网络与PSO-BP神经网络两种网络模型对柱塞泵进行故障分类、识别,实现了柱塞泵三种典型故障的诊断,达到了快速、精确故障诊断的目的。证明了两种网络模型均可用于柱塞泵的故障诊断,通过对比BP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的结果,得出PSO-BP神经网络在柱塞泵故障诊断方面更具有优势。(4)根据柱塞泵的三种典型故障,分别建立了在线监测系统,并提出了柱塞泵的预测性维护方案,及时对柱塞泵进行诊断、维修,从而延长柱塞泵的使用寿命,确保柱塞泵安全高效工作。

邱冰静[7](2018)在《自平衡式阀配流低速大扭矩高水基液压马达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传统高水基液压马达在低速、高压、高水基润滑工况下严重的泄漏、磨损问题,促进低速大扭矩高水基液压马达的研究与应用,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5519)“矿用高压、低速大扭矩径向柱塞摆缸式高水基马达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项目,研究在低速、高压、高水基润滑工况下低速大扭矩高水基液压马达中的关键技术。本文提出将阀配流方式应用于高水基液压马达的配流结构中,以及采用摆缸式结构以减小柱塞与缸体之间的磨损。在研究中,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低速大扭矩高水基液压马达关键结构优化、摩擦副材料配对及摩擦副磨损泄漏特性方面,拟解决低速大扭矩高水基液压马达关键摩擦副的磨损及泄漏等关键问题,为马达的整机设计及应用奠定基础。首先,针对低速大扭矩高水基液压马达速度低、压力高、输出扭矩大的特点,以减小排量、转矩脉动为优化目标,对新型自平衡式阀配流高水基液压马达进行主要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通过建立自平衡式配流阀的数学模型,以阀芯启闭稳定性及阀内工作压降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研究马达工作参数及阀结构参数对配流性能的影响规律,实现阀参数的优化;在马达结构参数及阀参数优化的基础上,对优化参数下的配流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自平衡式阀配流低速大扭矩高水基液压马达整机AMESim模型,对马达的压力、流量及负载特性进行仿真试验,验证马达结构参数及配流阀参数设计的可行性。其次,针对高水基液压马达关键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及耐腐蚀特性的需求,基于材料摩擦磨损理论,对不同材料配对的摩擦副对偶材料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研究,实现摩擦副对偶材料的优选,揭示低速、高压、高水基润滑工况对对偶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率及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低速、高压、高水基工况下,不锈钢/不锈钢、不锈钢+表面工程材料/不锈钢+表面工程材料对偶副的主要失效形式为磨粒磨损,不锈钢/PEEK-30CF、不锈钢+表面工程材料/PEEK-30CF的主要失效形式为磨粒磨损及粘着磨损,摩擦性能最优的对偶副材料为不锈钢+OVINO-GIC/PEEK-30CF,其次为不锈钢+OVINO-GIC/不锈钢+OVINO-GIC;在马达工作参数范围内,对偶副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随着转速的增加而提高,而压力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速、高压、高水基润滑工况下,不锈钢基体采用OVINO-GIC涂层和PEEK-30CF形成对偶副时的摩擦系数约为0.010.05,能够提高摩擦副的工作寿命及工作效率。再次,在实现摩擦副对偶材料优选的基础上,针对高水基液压马达内的柱塞运动副(柱塞-曲轴副及柱塞-摆缸副),结合理论研究与仿真试验的方法,探究摩擦副结构参数、密封形式及配对材料对摩擦副磨损及泄漏特性的影响。基于滑靴副设计理论及数值模拟对柱塞-曲轴副的研究结果表明:润滑膜设计厚度小于8μm时,压降系数kα对矩形腔室/环形腔室柱塞-曲轴副泄漏的影响较小,采用矩形腔室结构有利于减小柱塞底面结构尺寸及泄漏量;设计压降系数及阻尼孔直径的变化对阻尼孔长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且采用环形腔室结构有利于减小阻尼孔的设计长度,减小阻尼孔的加工难度;完全静压平衡式柱塞-摆缸副在低速、高压、高水基润滑工况下的容积效率损失较大,不利于马达的稳定可靠运行;在剩余压紧力设计方法下,矩形腔室柱塞的腔室边缘、环形腔室柱塞的腔室边缘以及柱塞底部长边边缘易发生磨损严重的现象。基于非接触式间隙密封理论及接触式密封机理对柱塞-摆缸副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封间隙及密封长度对泄漏量有明显的影响,提高摩擦副的配合精度可明显改善柱塞-摆缸副之间泄漏严重的问题;马达工作转速对间隙泄漏的影响较小;工作压力及介质温度对间隙泄漏量的影响较大;考虑材料变形时,流固耦合分析与理论分析下容积效率损失的差异性随着转速及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双级组合式斯特封相比于Y型密封圈更能够减小摩擦副的功率损失,斯特封滑环与结构件的密封面积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在高压工况时的接触压力变化较小,有利于提高工作寿命。最后,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搭建研究摩擦副摩擦磨损特性及泄漏特性的试验台,并进行柱塞运动副(柱塞-曲轴副及柱塞-摆缸副)的实验研究,探寻工作压力、转速及结构参数等参量对摩擦副摩擦磨损及泄漏特性的影响。针对柱塞-曲轴副结构参数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矩形腔室柱塞结构,磨损后长边密封带上的泄漏较为严重,而环形腔室柱塞磨损后四个密封面泄漏较为均匀;压紧系数对矩形腔室结构柱塞磨损后容积效率损失的影响较大,而环形腔室结构柱塞磨损后容积效率损失的影响较小;在低速、高压工况下,工作转速对泄漏量的影响较小。对优选出的柱塞运动副结构及材料进行真实工况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柱塞-摆缸副采用双级斯特封组合密封,在压紧系数ky=1.03下,环形腔室柱塞-曲轴副采用316L-GIC与PEEK-30CF配对材料在低速、高压工况长时间磨损后呈现出良好的摩擦磨损及泄漏特性。通过上述研究,实现了自平衡式阀配流高水基液压马达关键结构的优化,同时揭示了低速、高压、高水基润滑工况对摩擦副的摩擦磨损及泄漏特性的影响规律,为低速大扭矩高水基液压马达的整机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技术支撑。

梁海健[8](2018)在《斜盘式微小型定量轴向柱塞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工业的向前发展,液压系统中关键的动力元件轴向柱塞泵向着小型化和高压化的方向发展,在机器人和石油钻井等行业对于微小型轴向柱塞泵的需求愈来愈多。而目前对于微小型柱塞泵的研究论文较少。本文对斜盘式微小型定量轴向柱塞泵进行了设计、理论分析、仿真优化和试验研究。首先,为了解决微小柱塞泵的径向尺寸小的要求,综合比较各类型柱塞泵结构后选择了进口斜盘配流、出口阀配流作为微小柱塞泵的配流方式。然后对微小柱塞泵柱塞、滑靴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并完成了柱塞和滑靴的初步设计。同时对柱塞的回程机构和主轴斜盘等关键零部件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分析。通过Solid Works对整泵模型完成三维建模,并进行了干涉检查。其次,针对微小柱塞泵的两大关键摩擦副-柱塞副和滑靴副进行理论分析和流场仿真。建立了柱塞副的泄漏模型,对各因素对柱塞副泄漏的影响做了分析。利用ANSYS对柱塞和缸体进行热力学仿真,考虑微小柱塞泵的使用环境,得到了不同条件下柱塞副间隙的变化,并结合泄漏模型完成了柱塞副间隙的设计。对柱塞副油膜进行了流场仿真,得到柱塞副的泄漏流量,结果与理论一致。对滑靴底面流体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求解了基于剩余压紧力设计方法的滑靴油膜厚度方程,得到了油膜厚度的分布与滑靴处的泄漏量。接下来,为研究微小型泵的阀配流机理,搭建了基于AMESim的模型。分析了配流阀滞后角的影响因素,仿真得到微小柱塞泵配流阀的关闭滞后角,完成了主轴斜盘配流槽的设计。根据压力流量特性仿真结果,对微小柱塞泵原理性样机的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加工制造了微小柱塞泵原理性样机,通过对微小柱塞泵原理性样机的试验,验证了微小柱塞泵的联合配流的可行性,证明了微小柱塞泵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得到了微小柱塞泵原理性样机的部分特性,为微小柱塞泵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本文通过采用联合配流的方式设计了一款微小型柱塞泵,对微小柱塞泵里面的柱塞副、滑靴副和配流阀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优化,并对这三大关键部位的容积效率损失做了分析。设计并加工了微小柱塞泵的原理性样机,通过试验实际验证了微小柱塞泵结构设计的可行性。本论文的研究有利于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小型化的发展。

邹姜昆[9](2020)在《高压大流量水介质间隙密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压密封是各类高压柱塞泵关键控制因素之一,也是保证其可靠运行的关键部件。传统的曲柄连杆式高压径向柱塞泵常采用填料密封的密封形式,该密封方式具有摩擦大、效率低和寿命短等缺点。由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的间隙密封,并采用绿色清洁的纯水作为工作介质。对水压环形间隙密封的密封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与仿真实验。该研究方法与结果对于设计往复式高压大流量水压柱塞泵的间隙密封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指导。首先根据水压环形缝隙流动的基础理论,对水压环形间隙密封泄漏量进行理论分析。同时考虑到柱塞组件的运动速度与偏心倾斜状态,水介质的粘性效应与惯性效应、粘压效应和可压缩性。最后考虑到密封长度处于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得到了泄漏量的理论计算公式。该理论计算公式与其余已提出的理论计算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得到泄漏量与容积效率的变化规律。随后,建立高压大流量间隙密封的三维仿真模型。通过FLUENT对其进行流场仿真,并分析了不同进口压力下水介质处于可压缩与不可压缩两种状态时的水压环形缝隙的泄漏量与容积效率的大小。通过计算的压缩泄漏流量得到了考虑水的压缩性后的压缩泄漏比重随压力变化的规律,揭示了介质压缩性对高压大流量间隙密封泄漏量与容积效率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ANSYS Workbench与FLUENT联合仿真对柱塞副综合变形进行仿真。分析了柱塞与柱塞套的径向压力变形,轴向压力变形、热变形和热-压耦合变形,并得到了它们各自的变形量。然后通过变形量分析了柱塞副泄漏量与容积效率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张雪超[10](2016)在《航空柱塞泵滑靴副和柱塞副油膜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轴向柱塞泵结构紧凑、功率密度大,广泛应用于航空等流体传动领域。滑靴副和柱塞副是柱塞泵两个主要的摩擦副。由于摩擦副长期处于高速重载的状态,润滑工况比较复杂,摩擦副成为影响柱塞泵的性能、可靠性和寿命的重要因素。研究滑靴副和柱塞副油膜特性,有助于摩擦副的设计和优化,从而提高柱塞泵的性能。本文以某型高速航空柱塞泵为研究对象,对其滑靴副和柱塞副油膜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和试验研究。在对柱塞泵的运动和受力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滑靴副楔形油膜油室压力阻尼特性的滑靴副油膜厚度场和压力场模型,建立了柱塞倾斜状态下的柱塞副油膜厚度场和压力场模型。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对不同转速、不同压力下的滑靴副和柱塞副油膜特性进行了仿真,得到了滑靴副油膜在不同转速、不同压力下受到静压支承、挤压效应和动压效应影响的油膜厚度和压力分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得到了柱塞倾斜状态下的柱塞副油膜厚度和压力分布变化情况。设计了滑靴副和柱塞副油膜特性试验模型泵,并搭建了基于模型泵的试验系统,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了滑靴副油膜厚度和柱塞副油膜压力的部分仿真结果,并针对试验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试验改进的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柱塞泵摩擦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综述了滑靴副和柱塞副油膜特性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分析了柱塞泵的运动规律和受力情况,建立了柱塞泵的运动模型和滑靴副、柱塞副的受力模型。第三章,在分析滑靴副楔形油膜状态下的油室阻尼特性基础上,建立了滑靴副楔形油膜厚度场和压力场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油膜的压力场控制方程进行了离散化求解,采用牛顿迭代法对滑靴外力/力矩与滑靴副油膜支承反力的耦合关系进行了求解。使用MATLAB编程求解了不同压力、不同转速下滑靴副楔形油膜的压力场和厚度场模型。第四章,在分析柱塞在缸孔中倾斜状态基础上,建立了柱塞副油膜的厚度场和压力场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油膜的压力场控制方程进行了离散化求解,采用牛顿迭代法对柱塞外力/力矩与柱塞副油膜支承反力的耦合关系进行了求解。使用MATLAB编程求解了柱塞副油膜的压力场和厚度场模型。第五章,设计了滑靴副和柱塞副油膜特性试验模型泵,设计和搭建了基于模型泵的油膜特性试验系统,进行了实际试验,分析了试验结果,并提出了试验改进的建议。第六章,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并展望了本课题未来的工作和方向。

二、延长柱塞副使用寿命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长柱塞副使用寿命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内曲线式低速大扭矩水液压马达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难点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难点
        1.3.2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水液压马达定子曲线的研究
    2.1 引言
    2.2 低速大扭矩水液压马达的结构
    2.3 不同类型运动规律下定子曲线的幅角分配
        2.3.1 幅角修正等加速运动规律的轨迹及加速度方程
        2.3.2 匀变加速修正等加速运动规律的轨迹及加速度方程
        2.3.3 幅角分配
    2.4 不同类型运动规律的定子曲线
    2.5 不同运动规律定子曲线下柱塞副加速度、速度及压力角分析
        2.5.1 柱塞副加速度分析
        2.5.2 柱塞副速度和定子曲线压力角分析
    2.6 不同运动规律定子曲线对应的水液压马达输出扭矩分析
        2.6.1 水液压马达的输出扭矩变化
        2.6.2 水液压马达的扭矩脉动分析
    2.7 不同运动规律定子曲线对应的水液压马达转速分析
    2.8 定子导轨接触应力的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液压马达柱塞副的研究
    3.1 引言
    3.2 柱塞副的基本结构
    3.3 柱塞副的泄漏流量分析
        3.3.1 柱塞同心时的泄漏流量分析
        3.3.2 柱塞偏心时的泄漏流量分析
    3.4 水的粘度对柱塞副性能的影响
        3.4.1 水温与压力对粘度的影响
        3.4.2 低速下水的粘度对泄漏流量的影响
        3.4.3 高速下水的粘度对泄漏流量的影响
    3.5 柱塞副的结构改进
        3.5.1 工作原理
        3.5.2 设计参数
        3.5.3 柱塞副的功率损失
        3.5.4 柱塞副改进模型的建立
    3.6 柱塞副水膜的静态性能分析
        3.6.1 柱塞副的静压支承特性
        3.6.2 柱塞副支承腔水膜的刚度分析
    3.7 柱塞副水膜的动态性能分析
        3.7.1 柱塞副的动态数学模型
        3.7.2 水膜厚度对柱塞副滚球速度和位移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液压马达配流副的研究
    4.1 引言
    4.2 基本结构
    4.3 配流体端面泄漏流量分析
    4.4 配流体端面的功率损失
    4.5 配流体端面的承载能力
    4.6 配流体的止推特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液压马达对偶副材料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验材料
        5.2.2 润滑剂的配制
        5.2.3 选取的摩擦对偶副
        5.2.4 摩擦磨损试验
        5.2.5 试样性能的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316L 与不同工程塑料间的摩擦磨损性能
        5.3.2 316L 和 9Cr18Mo 分别与 PEEK450CA30 对偶的摩擦磨损性能
        5.3.3 转速和载荷分别对 316L–PEEK450CA30 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液压马达物理样机实验测试
    6.1 引言
    6.2 水液压马达物理样机的设计加工
        6.2.1 水液压马达总体结构设计
        6.2.2 水液压马达物理样机
    6.3 水液压马达样机的实验测试
        6.3.1 测试装置元件介绍
        6.3.2 水液压马达测试系统及实验测试装置
    6.4 水液压马达样机的测试结果分析
        6.4.1 空载试验
        6.4.2 加载试验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海水润滑的中高压海水液压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1.3 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主体结构型式选择
    2.1 基本技术指标
    2.2 工作条件分析研究
    2.3 主体结构型式选择
    2.4 本章小结
3 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3.1 运动学分析
    3.2 动力学分析
    3.3 关键摩擦副pv 值分析
    3.4 柱塞腔压力与海水泵实际流量
    3.5 海水泵基本结构参数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配流阀特性研究
    4.1 配流阀结构型式
    4.2 配流特性分析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缸孔柱塞副研究
    5.1 缸孔柱塞副受力分析
    5.2 柱塞副的失效模式与设计策略
    5.3 新型工程材料缸孔柱塞副设计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滑靴斜盘副研究
    6.1 滑靴对斜盘的作用力分析
    6.2 全静压平衡滑靴设计方法
    6.3 剩余压紧力滑靴设计方法
    6.4 滑靴斜盘副的pv 值与热平衡分析
    6.5 球铰副受力分析
    6.6 柱塞滑靴组件用材与结构设计
    6.7 本章小结
7 摩擦副材料选择与综合模拟试验研究
    7.1 摩擦副选材方法与用材原则
    7.2 摩擦副候选材料及其组合
    7.3 综合模拟试验研究与试验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样机设计制造及性能试验研究
    8.1 样机设计
    8.2 样机加工制造
    8.3 样机性能试验研究
    8.4 本章小结
9 全文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目录
附录2 附图

(4)轴向柱塞泵的虚拟样机及油膜压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Summary
目录
符号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源起和提出
    1.2 轴向柱塞泵及其发展演变
        1.2.1 轴向柱塞泵的发展演变
        1.2.2 轴向柱塞泵的分类与发展趋势
    1.3 轴向柱塞泵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概况
        1.3.1 虚拟样机技术概述
        1.3.2 轴向柱塞泵的虚拟样机技术
    1.4 轴向柱塞泵的柱塞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概况
        1.4.1 轴向柱塞泵的主要摩擦副及其研究现状
        1.4.2 轴向柱塞泵的柱塞副概述
        1.4.3 轴向柱塞泵的柱塞副研究现状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5.1 课题的研究内容
        1.5.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6 课题研究难点
第二章 轴向柱塞泵虚拟样机的机构模型
    2.1 轴向柱塞泵的机构特征
    2.2 轴向柱塞泵动力学特性分析
        2.2.1 运动学分析
        2.2.2 柱塞泵力学分析
    2.3 轴向柱塞泵的机构虚拟样机
        2.3.1 机构虚拟样机的基本假设
        2.3.2 轴向柱塞泵的三维几何建模
        2.3.3 轴向柱塞泵的物理建模
        2.3.4 轴向柱塞泵的机构样机
    2.4 轴向柱塞泵的机构样机的柔性化分析
        2.4.1 柔性化理论
        2.4.2 机构模型柔性化处理过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轴向柱塞泵虚拟样机的流体模型
    3.1 轴向柱塞泵的流体特征
        3.1.1 轴向柱塞泵的流体传递
        3.1.2 轴向柱塞泵的流体特征
    3.2 轴向柱塞泵的流体传动系统建模
        3.2.1 流体传动系统建模假设
        3.2.2 流体传动的功率传递
        3.2.3 机械传动模型
        3.2.4 液固耦合模型
        3.2.5 配流模型
        3.2.6 容腔与负载模型
        3.2.7 整体模型构建
    3.3 轴向柱塞泵柱塞副油膜特性建模
        3.3.1 柱塞副的力学分析
        3.3.2 柱塞副油膜特性数值计算分析
        3.3.3 柱塞副油膜特性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轴向柱塞泵虚拟样机的接口与人机界面
    4.1 轴向柱塞泵虚拟样机的结构
        4.1.1 轴向柱塞泵虚拟样机的组成结构
        4.1.2 轴向柱塞泵虚拟样机的接口和人机界面
    4.2 轴向柱塞泵虚拟样机的模型间接口
        4.2.1 几何模型与物理模型接口
        4.2.2 流体模型与固体机构模型的接口
        4.2.3 刚体模型与柔性体模型的接口
    4.3 轴向柱塞泵虚拟样机的封装与人机界面
        4.3.1 轴向柱塞泵虚拟样机的模型关系
        4.3.2 轴向柱塞泵各个模型的封装与人机界面
        4.3.3 轴向柱塞泵虚拟样机的封装与人机界面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轴向柱塞泵试验方案和试验装置
    5.1 轴向柱塞泵试验方案
    5.2 模型泵设计
        5.2.1 模型泵设计方案
        5.2.2 模型泵的信号传输
        5.2.3 柱塞副压力场模型泵设计
        5.2.4 柱塞副温度场和油膜厚度模型泵设计
        5.2.5 柱塞副摩擦力模型泵设计
        5.2.6 压力冲击模型泵设计
        5.2.7 模型泵设计其它注意问题
    5.3 综合性能试验台设计
        5.3.1 系统原理设计
        5.3.2 负载形式与工作参数
        5.3.3 系统主要元件选取
        5.3.4 系统结构设计
        5.3.5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5.4 数据采集系统
        5.4.1 数据采集硬件
        5.4.2 数据采集软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轴向柱塞泵虚拟样机的试验评估与应用案例
    6.1 轴向柱塞泵的虚拟和物理试验
        6.1.1 轴向柱塞泵的虚拟测试
        6.1.2 轴向柱塞泵的物理试验
        6.1.3 轴向柱塞泵的试验条件和评估内容
    6.2 轴向柱塞泵的开式系统试验特性评估
        6.2.1 节流加载
        6.2.2 溢流加载
    6.3 轴向柱塞泵的闭式系统试验特性评估
        6.3.1 压力测试
        6.3.2 转矩负载测试
        6.3.3 负载马达转速
    6.4 轴向柱塞泵的压力、流量脉动特性评估
        6.4.1 压力脉动
        6.4.2 流量脉动
    6.5 轴向柱塞泵的内部特性评估
        6.5.1 柱塞副流体特性
        6.5.2 配流副流体特性
        6.5.3 机械传动系统机构特性
    6.6 应用案例
        6.6.1 数字式轴向柱塞泵
        6.6.2 交叉功率控制轴向柱塞泵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5)航空柱塞泵关键摩擦副表面改性与性能增强(论文提纲范文)

1 柱塞泵发展历程
2 设计方法
    2.1 柱塞副
    2.2 滑靴副
    2.3 配流副
3 润滑机理
    3.1 柱塞副
    3.2 滑靴副
    3.3 配流副
4 表面改性
    4.1 表面织构
    4.2 表面处理
        4.2.1 表面涂层
        1) 金属涂层。
        2) 金属陶瓷涂层。
        3) 类金刚石碳涂层。
        4) 纳米涂层。
        5) 固体润滑涂层。
        4.2.2 离子扩渗
        1) 渗氮。
        2) 碳氮共渗。
        3) 渗硫。
        4) 氮碳硫多元共渗。
5 总 结
    1) 摩擦副混合润滑时的理论研究。
    2) 非接触式试验。
    3) 应用范围更广的表面改性方法。

(6)基于AMESim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建模与故障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轴向柱塞泵的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液压仿真技术发展
        1.3.2 柱塞泵故障诊断技术发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介绍及故障分析
    2.1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结构及原理
    2.2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运动学及受力分析
        2.2.1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运动学分析
        2.2.2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柱塞受力分析
    2.3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故障分析
        2.3.1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故障及排除方法
        2.3.2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典型故障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建模与故障仿真
    3.1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建模
        3.1.1 AMESim仿真软件介绍
        3.1.2 柱塞泵的仿真模型建立
    3.2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故障注入
    3.3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仿真分析
        3.3.1 A10VN0泵正常工作仿真分析
        3.3.2 基于AMESim的A10VN0泵故障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PSO-BP神经网络柱塞泵故障诊断
    4.1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4.1.1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4.1.2 神经元模型
    4.2 BP神经网络
        4.2.1 BP神经网络结构
        4.2.2 BP神经网络算法
        4.2.3 BP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步骤
    4.3 粒子群优化算法基本原理
    4.4 PSO-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4.5 BP与PSO-BP柱塞泵故障诊断
        4.5.1 故障数据采集
        4.5.2 样本数据的预处理
        4.5.3 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4.5.4 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柱塞泵故障监测与预测性维护
    5.1 柱塞泵故障在线监测
    5.2 柱塞泵预测性维护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自平衡式阀配流低速大扭矩高水基液压马达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高水基液压液及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概述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7 本章小结
2 自平衡式阀配流低速大扭矩高水基液压马达研制及结构优化
    2.1 自平衡式阀配流高水基液压马达研制
    2.2 自平衡式阀配流组的阀结构优化分析
    2.3 本章小结
3.自平衡式阀配流高水基液压马达对偶摩擦副磨损特性研究
    3.1 摩擦磨损机理及评价指标
    3.2 摩擦磨损试验
    3.3 各对偶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3.4 不锈钢+GIC与PEEK-30CF对偶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自平衡式阀配流的低速大扭矩高水基液压马达柱塞运动副的结构设计分析
    4.1 柱塞-曲轴副的结构及参数设计分析
    4.2 柱塞-摆缸副的结构及参数设计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摩擦副试验台的摩擦磨损特性实验研究
    5.1 摩擦副试验台的设计要求
    5.2 试验台方案设计
    5.3 试验台总体设计及系统元件选型
    5.4 摩擦副试验方案设计
    5.5 柱塞-曲轴副试验结果分析
    5.6 柱塞-摆缸副及柱塞-曲轴副综合试验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斜盘式微小型定量轴向柱塞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第2章 微小柱塞泵结构选择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2.1 引言
    2.2 微小泵的结构选择
        2.2.1 微小泵的工作环境
        2.2.2 微小泵的结构选择
    2.3 微小柱塞泵柱塞的分析与设计
        2.3.1 微小柱塞泵柱塞运动学分析
        2.3.2 瞬时流量及脉动品质分析
        2.3.3 柱塞的设计
        2.3.4 柱塞受力分析
    2.4 微小柱塞泵滑靴的分析与设计
        2.4.1 微小柱塞泵滑靴的运动学分析
        2.4.2 微小柱塞泵滑靴的受力分析
        2.4.3 微小柱塞泵滑靴设计
    2.5 柱塞回程机构设计
        2.5.1 回程盘结构设计
        2.5.2 中心预压弹簧力计算
    2.6 主轴斜盘计算与校核
    2.7 微小柱塞泵的三维模型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小泵关键摩擦副的理论分析与设计
    3.1 引言
    3.2 微小柱塞泵液压油的粘温特性分析
    3.3 柱塞副的分析
        3.3.1 柱塞副的泄漏分析
        3.3.2 柱塞副的间隙变化
        3.3.3 柱塞副油膜流场仿真
    3.4 微小柱塞泵滑靴副的分析
        3.4.1 滑靴的流体流动特性分析
        3.4.2 剩余压紧力支承下滑靴底面油膜厚度的分析
        3.4.3 滑靴油膜厚度的分布及油膜的流场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小柱塞泵AMESim仿真
    4.1 引言
    4.2 配流阀分析
        4.2.1 配流阀结构类型
        4.2.2 锥形配流阀分析
        4.2.3 配流阀复位弹簧分析
    4.3 微小柱塞泵AMESim模型的构建
        4.3.1 单柱塞AMESim流体模型的建立
        4.3.2 微小柱塞泵整泵AMESim模型的建立
    4.4 配流阀响应特性及泵的流量压力特性分析
        4.4.1 配流阀响应特性
        4.4.2 微小柱塞泵压力流量特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小柱塞泵原理性样机的加工制造及其试验
    5.1 引言
    5.2 微小柱塞泵原理性样机的加工制造
    5.3 微小柱塞泵原理性样机的试验
        5.3.1 微小柱塞泵原理性样机的试验条件
        5.3.2 微小柱塞泵样机的试验结果
        5.3.3 微小柱塞泵样机的试验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高压大流量水介质间隙密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高压大流量径向柱塞泵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间隙密封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关键技术及研究思路
第2章 高压大流量间隙密封结构设计与理论分析
    2.1 间隙密封结构设计
    2.2 间隙密封理论分析
        2.2.1 柱塞组件数学模型
        2.2.2 柱塞组件运动学分析
        2.2.3 高压密封动态泄漏分析
    2.3 不同计算模型泄漏量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介质压缩性对间隙密封泄漏量影响分析
    3.1 CFD计算模型与网格模型
        3.1.1 物理模型
        3.1.2 网格划分
    3.2 间隙密封仿真参数设定
        3.2.1 流体流动状态的判定
        3.2.2 控制方程
    3.3 间隙密封仿真结果分析
        3.3.1 水压环形间隙流场压力与速度分布
        3.3.2 介质可压与不可压状态下的泄漏量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密封组件变形分析
    4.1 压力变形分析
        4.1.1 径向压力变形分析
        4.1.2 轴向压力变形分析
        4.1.3 综合压力变形分析
    4.2 热变形分析
        4.2.1 柱塞热变形分析
        4.2.2 柱塞套热变形分析
        4.2.3 热变形下柱塞副泄漏量分析
    4.3 热-压耦合变形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航空柱塞泵滑靴副和柱塞副油膜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航空柱塞泵及其摩擦副概述
    1.2 轴向柱塞泵摩擦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轴向柱塞泵滑靴副研究现状
        1.2.2 轴向柱塞泵柱塞副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研究难点
第2章 轴向柱塞泵运动和受力分析
    2.1 滑靴副和柱塞副运动分析
    2.2 滑靴副受力分析
    2.3 柱塞副受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滑靴副油膜特性建模仿真研究
    3.1 滑靴副楔形油膜油室压力阻尼模型
    3.2 滑靴副楔形油膜厚度场建模
    3.3 滑靴副楔形油膜压力场控制方程
        3.3.1 Navier-Stokes方程和连续性方程
        3.3.2 滑靴副楔形油膜压力场模型
        3.3.3 滑靴副油膜压力场控制方程离散化
        3.3.4 滑靴副油膜二维压力场迭代算法
        3.3.5 滑靴外力与滑靴副油膜的耦合关系
        3.3.6 滑靴副油膜压力场厚度场求解流程
    3.4 滑靴副油膜特性仿真结果分析
        3.4.1 滑靴副油膜厚度仿真结果分析
        3.4.2 滑靴泄漏量和摩擦损失仿真结果分析
        3.4.3 滑靴副油膜压力场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柱塞副油膜特性建模仿真研究
    4.1 柱塞在缸孔中状态分析
    4.2 柱塞副油膜压力场控制方程
        4.2.1 柱塞副油膜压力场模型
        4.2.2 柱塞副油膜压力场控制方程离散化
        4.2.3 柱塞副油膜二维压力场迭代算法
        4.2.4 柱塞外力与柱塞副油膜的耦合关系
        4.2.5 柱塞副油膜压力场厚度场求解流程
    4.3 柱塞副油膜特性仿真结果分析
        4.3.1 柱塞副油膜厚度场仿真结果分析
        4.3.2 柱塞副油膜压力场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滑靴副和柱塞副油膜特性试验研究
    5.1 模型泵设计
        5.1.1 滑靴副试验模块设计
        5.1.2 柱塞副试验模块设计
        5.1.3 模型泵结构设计
    5.2 试验系统原理
    5.3 试验系统结构概述
    5.4 测量控制系统设计
    5.5 滑靴副和柱塞副油膜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5.5.1 滑靴副油膜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5.5.2 柱塞副油膜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5.6 试验改进建议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延长柱塞副使用寿命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内曲线式低速大扭矩水液压马达关键技术研究[D]. 王志强. 燕山大学, 2014(05)
  • [2]柱塞副温度场数学建模与性能分析[J]. 马俊,李毅波,潘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3]基于海水润滑的中高压海水液压泵研究[D]. 杨曙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4]轴向柱塞泵的虚拟样机及油膜压力特性研究[D]. 张斌. 浙江大学, 2009(10)
  • [5]航空柱塞泵关键摩擦副表面改性与性能增强[J]. 李玉龙,何永勇,雒建斌.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12)
  • [6]基于AMESim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建模与故障维护[D]. 胡忠全.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7]自平衡式阀配流低速大扭矩高水基液压马达关键技术研究[D]. 邱冰静.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8]斜盘式微小型定量轴向柱塞泵研究[D]. 梁海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9]高压大流量水介质间隙密封特性研究[D]. 邹姜昆.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10]航空柱塞泵滑靴副和柱塞副油膜特性研究[D]. 张雪超. 浙江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延长柱塞副使用寿命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